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精选10篇)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篇1
从本质看, 创新是一个经济体系中的企业所创造出来的新产品、新的生产方式、新市场、新的原材料供应源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1]但自主创新关系到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创新体系是整合创新要素组成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网络, 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制度安排, 构建好创新体系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 对我国自主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国内外文献回顾
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 (C. Freeman) 在其著作《技术政策与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里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 (NIS) 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追赶和跨越是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足够, 还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他将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公司部门机构组成的网络, 他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2]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侧重于分析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实绩之间的关系, 特别强调国家专有因素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实绩的影响。进入1990年代, 更多的学者和机构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郎德威尔 (Lundvall) 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植根于其生产体系之中的;纳尔逊和罗森勃格 (Nelson and Resonberg) 则将技术变革的存在及其演进特点当作是研究的起点, 将重点放在知识和创新的生产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上;OECD力图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分析创新各要素在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方面的互相作用与效率。
实际上, 国家创新体系只是创新体系的一个层面, 还存在着包括区域内、区域间, 以及跨国多层面的创新体系, 如区域创新体系就在随后更深入的研究中提出。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 (Cooke) 是对其进行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者, 1992年他发表了题为《区域创新体系:新欧洲的竞争性规则》的文章。他在代表作《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 (1996) [3]中认为, 企业在处理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 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 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机构等, 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 就可以认为形成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
随着国外理论的引入和吸收, 中国对创新体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研究的范围主要牵涉到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结构、机制、功能, 以及体系如何建设等内容。科技部《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受科技部委托完成的《完善和发展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报告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专著;2005年OECD和中国科技部合作启动的“国家创新体系及创新政策研究”课题并形成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报告》 (OECD Reviews of Innovation Policy-China) [4]等都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形成了重要文献。黄鲁成 (2000) 、[5]王核成和宁熙 (2001) 、[6]陈德宁与沈玉芳 (2004) [7]等学者则分别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
但总的来看, 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 我国学者的研究工作大都落后于国外学者, 对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是分别进行, 各自表述的。同时没有将创新体系看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经济系统, 不是从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实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出发, 多是从政策需要出发来进行研究;没有深入到创新体系各要素内部的相互作用、学习以及国别技术专业化等问题的研究, 仍局限于科学技术知识从研究开发部门向实际生产部门的单向流动;在实践上也没做到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协调与统一。
2 中国创新体系的实践
2.1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现代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1992年。在这个阶段, 中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创新体系具有浓厚的计划色彩:科研机构是知识的生产者, 企业是知识的使用者, 高校主要负责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政府则既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组织者又是推动者, 国家创新体系间各要素联系方式和机制主要是国家计划和相关政府机构。在这一系统配置方式中各要素之间功能分割, 各自为政, 结果造成了要素创新动力低下的局面。
随着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并取得初步成效。国务院于2006年初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并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目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以及支持企业加强创新基地建设等,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通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科研条件显著改善, 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为企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成的联合与协作。从政府宏观管理方面则出现了由科技主管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联合制定的重大科技计划, 一些新的组织如国家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产生, 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实行产业化的步伐加快;同时实施了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明确建设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和方向。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2007》世界竞争力评价结果, 2007年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在55个国家和地区中由上年的第17位升至第15位, 这是自1994年该报告首次收录中国以来我国排名最前的一次。其中科学基础设施竞争力跃居世界第15位, 跨入世界中上游行列;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在世界第27位, 比上年提前了6位, 处于世界中间水平。[8]
但从整体来看,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仍处在转型的过渡期, 还存在着宏观统筹机制不健、整体系统效率不高以及创新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
(1) 在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供给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战略协同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我国的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合理, 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还未完全形成, 社会商业信用体系也还没有建立, 地区发展和产业发展都很不均衡。如中国目前的银行还不完全是商业银行, 银行借贷的决策并不在于项目的创新性, 常是非经济利益占上风;风险资金也没有建立起来, 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常有许多限制, 阻碍了有创新价值的项目及时向创新转化。
(2) 创新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远未形成
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市场化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府的协调作用在减弱, 而各要素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进行创新活动, 致使创新体系的整体作用效果不佳。从科技角度看, 国家的一些重大科技计划主要是面向科研机构, 对企业的影响有限, 企业参与的比例很少, 从而造成了科研院所与企业、科研院所与设计单位在技术创新工作上的脱节, 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脱节, 资源不能有机地集成。
(3) 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科技投入结构亦有待完善
200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1966.3 亿元, 占GDP 1.23%, 2007年虽有提高, 达到GDP的1.49%, [9]但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5%相比, 差距仍旧明显, 投入规模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 投入结构不够合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虽然目前研究开发经费企业投入已占40%, 但企业实际的技术创新支出还很低, 技术创新的组织机制并不完善, 如三分之二的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之外, 大中型企业只有一半有技术开发机构, 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
2.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当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 中国一些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有学者归纳了四种有代表性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北京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苏州模式。[10]也有学者认为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粤桂、湘、闽、赣、琼、川、滇、黔9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区域, 京津冀地区, 辽、吉、黑东北三省, [11]以及四川、重庆、湖北为核心的中西部[12]等区域已形成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总的来看, 大家一致认可有三个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比较成功:北京的中关村模式、上海的张江模式和广东的深圳模式。2006年, 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市高新区产值, 分别为3449.4亿元、2430.1亿元和1601.9亿元, 分别占全国比重的9.6%、6.8%和4.5%。[13]
(1) 北京的中关村模式
北京区域创新体系是政府主导型,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科研开发的主体。中关村不仅是技术创新源、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高技术产业的辐射源, 也是企业家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关村实施国家“863计划”、“攀登计划”、“攻关计划”的项目总数, 分别约占全国的41%、61%和40%。中关村地区研发经费的投入, 一直占全国总投入的1/6以上。[13]
(2) 上海的张江模式
上海区域创新体系是市场和政府共同主导型。凭借卓越的商业氛围、深厚的工业基础、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长江三角洲经济体的联动, 上海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张江模式的文化支撑, 是一种本地“海派”文化和大量留学归国创业人员的多元国际文化的融合。
(3) 广东的深圳模式
深圳有良好的融资条件、宽松的政策环境、领先的商业意识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以及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深圳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市场主导和选择的, 真正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深圳在创新体系方面, 成功实现了三个重大转变。一是实现了工业发展从依靠“三来一补”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转变;二是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依赖外资向自主创新为主导的转变。三是政府职能由“决策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换。
但从整体来看, 我国的区域创新体系还不健全,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仍出现了重复建设、定位不清、效率不高、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不少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动力机制不完善, 企业创新的意愿不强烈;创新人才缺乏, 研发能力有限,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技术产业集群“同构”现象严重, 特色不显著, 竞争力不高;产学研互动和企业间合作欠缺, 政府职能和中介服务尚不完善;区域创新文化不活跃, 集群根植性较弱, 内生型创新动力不足, 创新集群活力不够。
3 对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笔者认为, 过去提及的创新体系侧重于技术层面的研究, 如今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新形势, 创新体系必须有新的模式和思维, 应在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下, 注重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 注意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第一,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分工与互动
从经济学角度看, 国家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与克服市场失灵等方面, 而地方政府从政治上主要是执行国家意志, 经济上主要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从而决定了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分工不相同。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总体战略功能, 工作重在“前”——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高”——战略性高技术;“大”——大工程、大项目。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则要具体、单纯的多, 没有国防、纯基础研究等公共职能, 主要是致力于寻求技术源并使之与本地经济有机结合, 使科技与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其工作重在“实”——考虑本地资源优势和针对发展实际的需求;“用”——强调技术推广和应用;“特”——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形成少数特色的产业。
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还存在互动互补的关系。一方面,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能够为我国整体技术发展找到平衡和契合点, 使之成为未来长期技术发展战略及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为其提供宏观的中长期制度保障。从这两方面来看, 适宜采取“地方为主, 国家支持”的模式, 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第二, 要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稳固根基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 完善而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牢固根基, 它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实现夯实基础。纵观北京、上海、深圳这几个区域的创新体系, 我们发现, 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主体的确立与变换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 创新主体主要包括四个: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 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但在实践中, 由于不同主体对创新资源的占有不同, 以及不同主体所拥有的决策权、垄断权和分配权的不同, 可能在不同的区域里面, 存在一个或几个创新主体不具备创新行为所要求的能力, 因此核心主体可能会变动, 或以企业为主, 或以政府为主, 如上述的深圳模式和北京模式。
(2) 创新模式的差异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育程度、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历史、产业结构的不同, 政府定位的差异, 会导致不同区域创新模式将不是一成不变的。整体而言,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区域创新方面具有市场化程度低、人力资本不足且集中于科研院校等特点。为此,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方向是建立核心区域创新体系, 强化政府经济、科技管理职能的服务功能、引领功能, 重点是管理制度创新。东部地区应加大原创性研究投入, 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努力改善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3) 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集群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充满活力的关键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的体系, 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区域性创新体系, 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因此, 将产业集群建立与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 营建创新创业环境, 易形成活跃的创新创业局面。应在区域范围内以产业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 以促进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这样才能形成有地方特色、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产业集群, 也就建立了有区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三, 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
实质上,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有关科学技术植入经济增长过程之中的制度安排, 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就为创新体系提供制度安排。
(1) 政府要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和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合理的制度安排能为创新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激励与保护功能。地方政府推动创新, 不是直接对企业的干预, 关键是完善本地的创新环境和创新制度, 这包括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预, 鼓励企业采纳新技术的机制, 激励当地企业不断创新的氛围等, 形成激励创新性企业不断成长的环境。作为中央政府, 应注重发挥各地的创新积极性, 把创新的差异性作为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
(2) 中央政府要增加科技经费的投入, 推进创新网络建设。稳定增长的国家财政投入是创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财力保证。政府还应通过不断推出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大型科技发展计划, 增强创新系统要素间互动, 促进创新系统网络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创新组织之间、创新组织与相关支撑机构之间的联系, 形成联系密切的、互动的知识流动网络, 提高系统的效率。
(3) 政府要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直接投资, 项目、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牵动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建成可以支撑不断创新的基础设施,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计算机网络基础、通信网络、资料采集处理中心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等。
摘要:创新体系是整合创新要素组成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网络, 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的创新体系包括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 它们在近几年都取得了成效,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 创新体系必须要有新的模式和思维, 应在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下, 注重发挥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 注意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篇2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潜力不断提高的稳固基础和实现途径。深入分析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通过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决策机制、研发机制、组织机制和产学研协同机制,不断提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提升机制
当今国家的竞争优势已从过去以资源和成本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优势为主,科技实力是各国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中国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方兴未艾。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概念的界定,常晓清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将自主创新定义为:企业以获取首创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并迅速使之商品化为宗旨,以自我为主发展与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各种创新资源为途径,为持续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施培公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研究开发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的创新活动。当用于表征国家创新特征时,是指一国不依赖他国技术,而依靠本国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进行创新的活动;谭贤楚认为,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是:企业主要通过自身的自主性努力,有效运用企业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攻破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自主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能力。不难看出,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关键技术的领先开发、新市场的率先开拓是自主创新的三个特性。
二、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着一系列瓶颈约束。第一表现在自主创新的国际竞争力薄弱。根据2007年中国科协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举办的“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报告会”一份报告表明,中国发明专利的优势领域主要是饮料、中药和食品,而发达国家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则主要集中于高技术领域;第二表现在中国企业存在着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第三表现在关键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只有2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170%~200%。有研究将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高层领导的支持;研发部门、生产部门与营销部门的合作;技术带头人;合理的体制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得到消费者或供应商的合作与支持;政府的支持;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与大学的合作;获得咨询服务以及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障碍进行研究,内部障碍包括企业家精神不足、缺乏技术开发人才和创新组织管理人才、创新资金不足、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研发组织结构不健全等,外部障碍包括促进自主创新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政策激励与导向功能不强、要素市场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功能薄弱,各创新主体间缺乏互动与合作等。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全面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
著名经济学家Denning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作用,对本国经济发展最重要贡献来自于国内具有创新能力的本土企业发展。
1.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决策机制
首先,制定引导国家创新能力的创新战略。国家要引导企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妥善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整合政府创新资源,形成扶持自主创新的合力,在政府采购、财税政策、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形成有益机制;聚焦自主创新的方向和重点,通过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确定战略性、前瞻性技术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关键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带动其他行业和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形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体系,中国企业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发挥企业在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及中介机构等从整体上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对科技发展的全方位和持久性的激励和支持,对重大科技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同时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在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中的主力军作用,从宏观和整体上控制本国科技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并通过政府补贴、设立技术标准和特别开发区、开办孵化器等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支持。最后,建设高层信息决策机制。高层领导的创新倾向是影响自主创新的重要因素,担任政府科技创新决策的领导应该具备创新主动性和前瞻性的企业家素质。中国应建立由国家最高领导挂帅的高层次的科技领导体制,成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由多方高级权威组成国家科技决策班子,实施民主决策机制。
2.积极建设完善研发机制
首先,加大研发投入。健全研发机构,加强研发经费投入,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推动力量。中国应加大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完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设立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补助资金、对经认定的国家级和省市级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与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给予资助。同时要逐步实现研究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让企业成为应用性研究的投资主体。其次,重视预先研发。政府要重视预先研究,对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投入要有所侧重,把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根本,作为保持创新大国技术优势的源泉,作为后发国家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型的、结构复杂、靠全国相关单位的大协作进行研制或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项目,更要重视预先研究,加大对先期技术开发,科学地验证新思路、新技术、新理论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减小研制的风险,缩短研制的周期。最后,强调创造性研发。随着创新活动的日益系统化以及在管理领域的不断延伸,新的企业模式必须转向强调人作为创新主体的创新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更多员工更广泛的员工参与到创新研发活动中,将个体与团队创新结合、企业家创新与研发人员创新结合、社会影响因素与人的因素相结合,通过新产品开发、工艺改进、降低成本、结构重组、运用新的管理方法等活动,以转化成可实现企业价值增加或价值创造的成果。
3.营造具有创新氛围的组织机制
首先,积极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应该成为国内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为此,企业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对科学技术有执著追求的、能进行国际交往的新型创新人才,形成鼓励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机制;完善客观和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建立国家和地方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有效机制,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其次,努力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为人才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和自由的研究氛围非常重要。企业应该提供能够让科研人员专心于研究事业的心情舒畅、气氛宽松、管理灵活的科研环境;对研究成败提供很大的自由度,让有创新能力的人不带有功利思想,不急于求成,不怕研究失败,能更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鼓励并激发创新性的工作方式及团队合作;为员工的发明创造提供优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生活。最后,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社会价值观。作为其基础的国家自主创新力的持续生成和不断增强是不能仅仅依靠部分企业家和科学家的独立开发和偶然创新的,必须将“自主创新”泛化为全民的共同价值理念;激发敢于冒险和追求成功的进取心,倡导风险偏好和成功欲望,形成大众性的自主创新氛围。
4.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学研协同机制
首先,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形成科研产业链。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是重要依托,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四者的互动,成为推动自主创新的有效形式。其次,促进产学研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该构成一个协调发展的协同,更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产学研协同,就要利用各方的优势,对各方的工作进行协调、管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各方的经济利益与战略目标。最后,推动产学研协同成果转化。中国应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国家科学技术的推广机构,还可以在新产品售卖出现销售问题时由国家加强购买,以促使创新成果迅速应用于实践,创造社会价值并为创新主体带来利益,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参考文献: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篇3
关键词任务的可预测性任务的依赖性任务的程序性风险分布仿制创制
制药工业自主创新的过程可以视为药物研究开发从仿制走向创制的过程。制药工业的管理人员和学者习惯于用“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来描述创新药物研发的特征,似乎中国制药企业承担了自主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经过了长周期,就一定会获得高收益。这种似是而非的看法使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和企业决策层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中国创新药物研发的主要约束是经费不足。只要解决了投入问题,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对中国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12家企业(科研机构)的研发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研究的这些企业既有创立不久,刚获得若干有前景的化合物,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的创新药物研发“新进”;也有已从事创制药物研发多年,最初的原始投资已所剩无几,而正在申报临床的项目还不能得到投资者青睐的“老手”;还有经过漫长希望与失望的交替,得意与失意的煎熬,已经有两个新药批准临床,将要收获果实的“准成功者”;同时也有聚集大量研发人才但面临一定资金约束的科研机构和大学。
感受他们从仿制走向创制的艰辛,体验他们从仿制走向创制的历程,我们发现,仿制和创制在周期、投入、风险、收益数量上的差异只是现象。仿制和创制的本质差异体现在两个层次:其内在的差异体现在任务特征、风险特征的不同上;这两个内在差异在同样的研发速度压力下,又衍生出另外四个差异:科学精神和道德规范的价值不同、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不同、研发决策的机制不同、对审批监管部门的要求不同。
我们还发现,在仿制战略下长期形成的无形的习惯、观念、决策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模式,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远远比有形的投入更为重要。如果缺乏科学的理念、高效的合作模式和科学的决策机制,创制不仅难以获得高收益,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但是商业上的风险,还包括更为严重的生命安全的风险。本项案例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揭示仿制与创制的差异,为从事自主创新的制药企业进行研发管理和政府部门进行创新药物审批,提供指导和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制药工业是以化学药物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本文中的“药物”特指“化学药物”,即所谓“西药”。化学药物也是国际制药工业的主流产品,其发展历史较长,具有清晰的创新演进路径,为本文提供了经典的自主创新研发过程背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也基本适于生物药物的研发特征,但由于中国生物药物研发历史较短,在制药工业中所占份额甚小,所以本文不进行专门讨论;传统中药在制药工业中的比重也不大,但其特点和开发路径不适于本文的讨论。本文中“创新药物”是相对于“仿制药物”而言的,主要指具备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资格的新化学实体(NCE,New Chemical Entity)药物,研究开发创新药物的过程称为“创制”,仿制药物的开发过程称为“仿制”。
本文下面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介绍药物研究开发的工作基本内容和过程;其次,分析仿制和创制药物开发的内在差异,包括任务特征和风险特征的差异;第三,分析仿制和创制药物开发速度压力的大小和来源;第四,考察在同样的速度压力下,仿制和创制药物开发由于任务特征与风险特征的差异而导致的科学精神、道德规范的重要性的不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不同、研发决策机制的不同、政府审批监管部门管理重点和责任的不同;最后,提出中国制药工业适应这些差异而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药物研究开发的基本过程与工作内容
药物研发是一项涉及众多学科并且过程非常复杂的活动,基本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药物发现(Drug Discovery)、临床前研究(Pre-clinical study)、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这三个阶段的工作相互关联并且各有侧重点:药物发现环节是药物研发活动的开始,旨在找到并确定针对某一疾病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最为复杂的环节,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已经确定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一系列非人体试验的研究,包括药学研究和药理毒理学研究,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需要向周家药监部门提出注册申请(IND,Investigation New Drug Application)并接受技术审评,审评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获准临床试验许可后即可开展临床研究,这一阶段主要将研究的药物应用于人体并观察药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结束后需要将试验结果整理然后向国家药监部门申报并申请该药物的生产和销售许可(NDA,NewDrug Application),获准后方可正式生产和上市销售。这一过程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图2体现。
(一)药物发现阶段
第一,先导化合物设计与合成。此环节主要基于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的成果,借助现代化学手段,针对某一疾病的靶点/受体进行先导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并且进行合成。此环节合成的化合物数目可以非常多,以供后续的活性筛选。这部分工作需要时间长,不确定性非常高,不能说经过努力研究就肯定能找到理想的化合物,最终能否得到符合期望的化合物,事前难以确定。此步骤是后续工作的基础,非常关键。
第二,化合物活性筛选。此项工作主要对合成的先导化合物进行活性的筛选,从分子细胞水平甚至整体动物上观察不同化合物对某一受体或疾病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初步确定不同化合物在某一特定疾病上的治疗价值。此项工作需要和先导化合物设计工作密切结合,化合物活性筛选的结果可以反馈给先导化合物设计工作,以利于不断对结构进行优化,直至找到最理想并可供后续开发的化合物,因此这一工作和先导化合物设计工作往往是交替反复进行的。
第三,药代动力学性质初步评价。这一工作意在早期对化合物另一个重要性质——代谢动力学的性质进行评价和判断,观察不同化合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一规律的揭示对后续研究和未来用药非常关键。这一工作一般会借助细胞或者整体动物进行研究。初步药物代谢试验是药物早期评价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关键的决策节点(Decision Gate)。这一工作对创新药物的开发尤为重要,但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较为薄弱。
(二)临床前研究阶段
本阶段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核心阶段,大量涉及多学科且复杂性很高的研究工作集中于此,这一阶段的研究对于整个药物研发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药学研究。这一环节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原料药研究和制剂研究。最终供人体服用的药物是以制剂形式出现的,而包裹在制剂内部的则是原料药。从时间先后角度看,必定是先有原料约后有制剂。作为一项产品,其质量的控制是非常天键的,因此,原料药研究和制剂研究中分别包括了制备及质量研究,并需要确定统一的质量标准。这一环节的工作对工艺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过程中还要考虑成本是否可以接受,从而对原有工艺要不断进行优化。因此,药学研究的工作异常复杂,如原料药质量标准的确定就存在很多挑战,这部分工作完成的方法与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如晶型、手性、纯度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化合物需要不同的方法,工作的程序化程度非常低。同时,质量标准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弹性区间,需要在技术审评的可接受性、质量的可控性、生产成本的可接受性等要素之间进行平衡,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此外,制剂工作也是一个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其采用的方法常因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不同而不同,同时还要考虑药物代谢研究的结论。总之,药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例外问题非常之多,而解决这些例外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新探索和尝试,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这一工作却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合格的样品被制备出来,就无法开展后续所有的动物试验,包括人体试验。因此,这一环节的研究非常关键。
第五,药理毒理学研究。这一环节的研究旨在关注三大基本问题:药效、安全性(毒性),以及药代动力学性质。这些研究工作都在动物身上开展,只有通过动物试验的确证后方可在人体上进行试验。
其中,药效学研究的意图非常清楚,就是观察药物对某一特定疾病有没有治疗效果,这一研究的方案设计随病症的不同而完全小同。并且,这一研究高度依赖于最新的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进展。因此,从研究内容角度看,其可规范的程度非常低,虽然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指导原则,但是这些指导原则需要根据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修订。
非临床安全性的研究包括几个部分(一股药理学/安全药理学研究、急性毒性研究、长期毒性研究、特殊毒性研究),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并揭示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毒性,通过动物毒性试验的结果推断药物在人体应用时可能的毒性和副反应,从而设定约物可以服用的剂量上限和注意事项。关于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其试验属于高度程序化的工作,这些工作内容和程序并不因化合物结构的差异而不同。因此,目前国家对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制定了统一的GLP(Good Labo ratorvPractice)规范,明确了各项试验开展的指导原则。而且,国家药监部门认证并通过了一批符合GLP规范的实验室和机构,进而推荐(尚未强制)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在这些实验室开展,尤其是创新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一般情况下,达到国家GLP标准的不同机构,如果严格按照GLP规范对同一药物进行试验,各自研究结论之间的差异一般不会大。
完整的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意在观察和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后,历经在组织和血液中分布、并被代谢,以及最终通过各种途径排泄的整个过程,解释药物在体内的生命周期。这一研究意义重大,为将来临床服药确定次数、时间和周期提供依据。这些工作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分析化学的范畴,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不同结构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存在较大的差异,工作中也经常遇到例外的问题。另外,该项工作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对观代仪器的依赖程度高,并需要具备熟练的仪器操作技能和标准操作规程,专业进入壁垒较高,能够成功开展创新约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高水平的专家在中国属于极其稀缺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项研究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存在完全的先后关系,三项研究在过程中需要不断互相反馈各自阶段性结果,为其他研究提供建议,在平衡各项研究结果之后,最终形成对药物性质的系统认识。
(三)临床研究阶段
笫六,药物临床研究。这一研究分为四期先后开展,其中第四期临床试验是在药物获准,丰产上市后开展的。这四期临床试验的目的和方案各不相同。:
|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
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二、仿制与创制药物研发的内在差异
仿制和创制药物研发的内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任务特征的差异和风险特征的差异上。
(一)仿制与创制:任务特征的差异
准确识别仿制和创制任务特征的差别,对我们探索和研究仿制与创制管理模式与决策机制方面的差别,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从任务的规模(Brabander et al,1972)、任务的程序性(0uchi,1979)。任务的可预测性和任务间的依赖性(Randolph,1981)四个维度来描述任务的特征。
任务的规模(task volume)指实现特定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总量。任务的程序性(taskprogrammability)是指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和规范的明确程度。任务的可预测性(task Predictability)指完成任务过程中会遇到何种问题、得到何种结果事前可预知的程度。任务间的依赖性(taskinterdependence)不同子任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聚合依赖(pooledinterdependence),意味着不同的任务只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可以彼此独立完成;序贯依赖(sequentialinterdependence),意味着任务的完成必须遵循特定的顺序,A任务完成后,方能开始B任务;交互依赖(reciprocal interdependence),意味着任务完成的两个或多个环节之间存在双向的依赖关系,A部分的完成质量对B部分产生影响,同时B部分的质量和效率反过来又会影响A部分。
下面,我们就从这几方面比较仿制和创制药物研发任务特征的差异。
1仿制药物研发的基本特征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篇4
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产业化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整体竞争优势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构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能够促进科学研究和提升技术实力[1]。因此,借鉴科技发达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的先进经验,研究和构建适合中国当前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自主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即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新的原材料和新组织[2],是任何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产出效率的新活动,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源。创新是活动主体在已有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智慧创造,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等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是在获取原有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求得新发展的过程[3]。
创新体系是整合创新要素组成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网络,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制度安排[4]。创新体系的概念最早是由弗里曼1987年在其著作《技术政策与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明确提出的,但弗里曼明确地把这个概念的起源归功于李斯特。李斯特虽然没有从理论上对创新体系的机制给予说明,但他强调科学技术、教育和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强调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制度等因素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这些思想成为现代创新体系概念的最终起源[5]。
现有的创新体系理论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相对区域创新体系并存的一个较为宏观的创新体系层面。其中,区域创新体系是微观经济组织在经营管理和社会活动过程中涉及到大学、研究院(所、中心)和金融机构等部门,当这些机构或部门在一个区域内形成频繁的互动时,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就形成了[6]。而国家创新体系则是在一个相对更为宏观,参与机构或部门更加广泛,运行机制更加复杂,甚至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国家层面的创新体系设计或安排。
2 高科技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比较分析
2.1 美国自主创新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自主创新体系最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最强,高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国家创新体系的突出特征主要包括由政府主导立法并明确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制定旨在鼓励创新的政府采购和税收政策法规,并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局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
确立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开展最活跃、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美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完备的中介组织,提供面向企业的贷款担保和投资等金融支持,并且制定了企业自主创新相关法律法规,有力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发展[7]。早在1953年,美国就制定了《小企业法》,在此之后,分别于1958年制定了《小企业投资法》,1980年制定了《小企业经济政策法》,1982年制定了《小企业发展创新法》,1992年制定了《加强小企业研究与发展法》和《减税法》[8],2000年制定和通过了《小企业再投资法案》,逐渐确立和强化了中小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地位。
采购与税收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创新。美国政府是世界上采购规模最大的政府,其政府采购规模约占国家GDP的20%。近年来,美国各级政府年度采购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每年发布采购信息达50多万条,在采购过程中,由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合同办公室来监督和促进政府采购订单中至少有23%的份额由中小企业获得,甚至有些订单还注明了“妇女、少数民族企业可获此订单”。同时,在税收方面采取针对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实施中小企业累进税制,中小企业个人所得税率下调至25%,雇员在25人以下的企业所得税率参照个人所得税率缴纳,以及6个月的中小企业纳税宽限期等。同时,还对中小企业实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针对R&D投入减免税收,以此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扩大和完善专利保护制度。1980年代以来,美国对本国专利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性和制度性安排,设立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为专利诉讼的全国性、专门化上诉法院,管辖全国地方法院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提高了专利审判标准的一致性和专利法维护的权威性。同时,美国还不断拓展专利制度所提供的客体保护范围,为更多的知识创新和新技术成果提供专利权保护。而且,美国将有关专利权的内容按美国标准纳入TRIPS协议,使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必须接受和实施TRIPS协议所允许的最低保护标准,使美国的专利权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从而提高了产业竞争力[9]。
成熟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应用最成功的国家。迄今为止,美国产学研合作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并在实践中探索出合作教育、合作研发与合作产业化三大模式[10]。美国创新体系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其成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也得益于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2.2 日本自主创新体系
二战后,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究其原因,相关研究认为是日本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国的自主技术开发,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和提高,并逐渐形成了以民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加强制度保障与计划推进。日本一贯注重产业和技术立国,并以法律法规引领相关产业政策,产业立法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保证了日本在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11]。而且,在日本各地联合实施“产业集群计划”和“知识集群计划”,充分发挥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支柱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日本政府非常注重产学研合作组织的人才培养,并根据研究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的融合,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需要,整合了部分研究机构。
发展创意设计促进自主创新。日本政府将创意设计作为促进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持续实施“G”标识(Good Design)制度等奖励表彰措施以及实施“感性价值创造”国家战略和全民运动、支持中小企业采用创意设计和立法防止不正当竞争保护设计知识产权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12]。
多种形式的产学官合作。在日本常用的术语是“产学合作”或“产学官合作”,这里的“产”是指产业界,“学”是指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官”是指政府,“合作”是指在科研方面的合作[13]。日本“产学官合作”的迅速发展源于1995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基本法》和1996年制定的《第1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随后逐渐形成共同研究、委托研究、派遣委托研究员和接受社会资助等多种合作形式。并根据合作需要设立了共同研究中心、大学知识财产本部、技术转移组织等机构,派遣具有专门知识和实务经验的人才协助大学在合作研究的策划和涉外等方面的活动。
2.3 德国自主创新体系
德国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三足鼎立的研究开发体系,鼓励创新的法律机制,机构资助与项目资助相结合的创新资助方式,全程跟踪的科研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精简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等[14]。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在德国的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基于宽松环境保障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多方投入科技创新体系。
宽松的研发环境。德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创造了相对较为宽松的研究环境,以此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这主要是指给予研发人员相对宽松的研究开发工作时间,使研究人员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的调动研发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明确的市场导向。德国的创新活动导向性的突出特点是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要求创新活动必须围绕企业发展需要,同时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联邦政府主导组建了“经济界科研联盟——面向未来市场的科技研发”,负责“高科技战略”的具体实施和发展规划,同时在跨部门沟通基础上听取和处理来自不同行业对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和措施[15]。
多方多层次投入。德国的创新投入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大学和研究院(所、中心)为辅,各有分工。德国政府构建了涵盖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和县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垂直负责和指导体系,协助企业、大学和研究院(所、中心)的技术创新工作。
完善的制度保障。德国构建了包括组织机构、服务管理、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的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和制度性保障措施。
产学研有机结合。德国在自主创新完善过程中,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从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到以企业为主的产品研发和推广的创新链,使产学研有机结合。
3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发展战略
3.1 确立和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目前,中国80%的企业创新活动以自主研发为主,在大中型创新企业中,本企业自主研发的占70.9%;在小型创新企业中,本企业自主研发的占75.3%[16]。高科技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在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产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技术价值实现的产品开发和推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科技国家分别制定了有利于企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甚至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地位。
因此,中国应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和科技实际发展情况,研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政策和保障措施,以此确立和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科学技术价值在产品开发和推广过程中的有效实现程度。
3.2 立足国内市场,制定扶植企业创新的相关政策
国际经验表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市场比技术更重要,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是自主创新无与伦比的绝对优势[17]。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超过美国、欧盟、日本的人口总和,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国内巨大的市场规模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中国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应立足国内市场,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经济和科技基础环境,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国内消费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并通过政府采购和税收等政策的制定进一步扩大潜在的巨大市场对中国企业创新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和形成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3.3 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的增长较快,年均20%左右,科技成果也同步快速增长,年均科技成果3万项左右。但是,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却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出现了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与科技成果转化率持续较低的突出矛盾。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研究没有较好的与市场接轨,研究成果不能够较好的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和市场的实际需要。
因此,在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过程中,创新活动应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应搭建相关服务平台,构建多层级政府创新服务体系,同时,组建多种形式的面向未来市场发展的“经济-科技交流合作组织”,以此负责相关高科技研发及其产业化的具体实施和发展规划。
3.4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
当前,中国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和专利合作条约(PCT)成员国,并于2010年开始实行再次修改和完善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但是,由于保护程序相对复杂繁琐,导致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和管理效率相对较低,不利于自主创新的成果保护和创新主体的行为激励。
因此,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应采取一定的创新性和灵活性的制度安排,降低知识产权保护成本,使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效果逐渐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标准(TRIPS协议)接轨,同时加强中国知识产权在国际范围内的保护,从而有效保护自主创新成果和激励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国家自主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基于构建中国自主创新体系,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增强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需要,系统分析和研究美国、日本和德国等高科技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主要特征,并结合中国创新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自主创新体系发展策略。
加强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篇5
1、种子工程。主要以农作物改善品质为主,重点培育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和抗旱节水品种;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供应能力。
2、节水与旱作农业工程。针对我市农业水资源短缺和浪费、污染等突出问题,组织好节水灌溉、旱作农业、蓄水补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以品种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标准和试验区。
3、农副产品深加工工程。围绕全市畜牧、蔬菜、果品三大龙型经济的发展,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延长农产品生产链条,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以农产品技术开发和质量保证,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4、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程。抓好农业生物技术及制品的开发、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转基因植物研究、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开发,大力加强山区技术开发,把山区的“围山转”提升到富有科技含量的新阶段。
(四)创新不同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1、大力开发已有人才资源,落实知识、技术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调动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吸引其向研发一线聚集;用技术创新事业留住人才,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
2、加强创新人才的继续教育,重点抓好急需的专业技术骨干、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高等院校要根据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调整学科结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培养急需人才。
3、树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观念,引人与引智并重,通过项目合作、产品开发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广泛引进人才和智力。特别是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国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技术,为我市所用。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篇6
要保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社会安定团结, 关键就是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产业发展结构, 建立新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改变过去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生产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建立以创新为主导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的核心是创新。
隋鑫博士所撰写的专著《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基于沈阳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1]正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上述现实问题而展开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27万余字, 详尽地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大量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等多种统计方法, 对中国副省级城市的自主创新绩效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评价, 并以沈阳市为典型案例分析, 针对当前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地构建了企业内外部协同的自主创新体系, 提出了推动企业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为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也为政府部门制定中国的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参考。
一、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日益突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 要把“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市场全面的对外开放, 中国工业以至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 以自主技术创新推动工业进步和产业升级, 将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主题。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通过系统地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和国内外经验比较分析, 在理论上证实、在实践中验证了创新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根本思想。理论上1912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2], 而中国对创新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末期。20世纪末开始, 中国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的过程中发现, 众多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过去几十年从事的模仿活动较多, 创新活动较少。因此, 许多学者和政界人士提出, 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之一。这一思想逐渐得到中央的重视, 自主创新最终成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9年, 江泽民同志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的重要思想。2002年初, 科技部明确指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3]。同年,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中国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更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6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十六字指导方针, 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通过多年的经验摸索, 中国政府逐步确立了通过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上, 该书通过对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等发达国家和韩国大德科学城、印度班加罗尔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建设经验总结, 进一步证实了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二、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企业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企业内、外部各要素的有机配合和协调运作, 最终实现1+1>2的涌现机制。《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在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该书认为, 企业的自主创新除了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关外, 还与企业外部的知识创造及知识交换与服务等要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企业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组织与战略等;另一个是企业外部的创新协作网络系统, 主要包括知识创造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服务系统等。
因此,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的企业为了实现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取得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创新而在其内部建立的创新组织、制度安排, 以及与外部各创新协作主体和创新服务机构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的创新网络体系。
该书通过对沈阳企业自主创新实际状况的深入分析, 结合创新相关理论, 提出要实现企业高效的创新发展, 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创新管理体系 (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system, TIM) ;而在外部应建立有效的创新协作网络 (Innova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ICN) , 内部创新体系和外部创新网络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协同发展。
该书所构建的企业自主创体系具有内、外部要素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系统发展等重要特征, 对中国企业的创新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企业创新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政策组合措施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通过对各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职能性作用的比较分析和政府自主创新激励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提出了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应发挥的职能性作用和政府推动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建议。具体来说, 该书从国内外典型地区发展情况和沈阳老工业基地创新实践出发, 提出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组合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人才政策等。
财税政策的目标是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 支持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重大技术的研究开发, 主要在研发阶段发挥作用;税收政策主要是为了引导企业立足于提高技术素质,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它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金融政策主要是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 同时, 风险投资政策能够降低和化解企业研发和商品化过程中的风险;贸易政策是为了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政府采购政策减少了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初期的风险, 引导市场需求方向, 它在技术产品进入市场初期发挥作用;人才政策从长期和根本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该书所提出的政府促进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政策组合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应用意义。
四、创新管理研究意义重大且任重而道远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一书以沈阳市的企业, 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 力图找到一条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该书的研究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纽带, 从中外结合、学科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通过规范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 不仅将前人的相关研究有机地整合起来, 而且还在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自主创新体系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
该书研究的重要贡献之处是, 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理论知识, 从系统的观点, 运用统计分析等数学分析方法, 对沈阳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及创新绩效进行了科学评价, 构建了有利于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及政府的调控管理策略措施, 大大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该书的研究对于规范企业自主创新管理, 科学、系统地控制和规避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盲目性, 以及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等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此外, 该书的研究还具有重大的政策效益, 企业的创新行为是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之本, 企业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对政府在进行固定资本投资, 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涉及的学科理论非常广泛、研究的难度较大。该书的研究仅仅是从一个侧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 在此方面还有更多的理论及实际问题需要学者们继续努力, 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 因此创新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隋鑫.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策略—基于沈阳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6.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73-75.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篇7
1 科技中介体系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
科技中介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各类市场主体中推动技术扩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目标是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所以,科技中介组织在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提供的是支撑性服务,是在不断优化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作用方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创造价值的活动。活跃于政府、大学、研究院所和企业间的科技中介组织促进了创新系统内各参与主体的良性互动,既能对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或“空洞”提供补偿,又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2 美国、欧盟构建科技中介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2.1 美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美国的中介机构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桥梁和润滑剂的重要作用。美国的科技中介组织主要是为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撑服务,其主要类型包括技术咨询或经纪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孵化器、技术评估组织、技术测试与示范机构等。大部分都依托于大学研究机构、协(学)会、政府部门、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律师事务所。
美国科技中介的发展的主要经验有:1)有着十分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体系,旨在通过法律法规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2)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的功能和性质不同,提供中介服务的经营主体和运营模式也不同;3)加强开拓创新性和专业性科技人才的培养;4)对科技中介机构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5)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融资担保体系、科技转化和退出机制。
2.2 欧盟创新驿站网络
欧盟创新驿站是欧盟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跨国技术创新合作的中介网络,旨在促进欧盟跨国的中小企业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合作。创新驿站网络基于信息平台、网络服务、国际合作和专业服务,作为创新的推动者,已经成为欧洲最领先的推进技术创新合作和技术转移的网络,在帮助欧洲企业将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进行匹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创新驿站作为科技中介提供的服务包括:在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开发方面提供咨询;对当地的科技需求做出分析;根据公司的需求提供有关信息;通过中心网络帮助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欧盟和当地驿站有关促进研究成果开发和技术转移的资金支持方面的信息;提供研究成果开发和技术转移的培训;向企业提供欧盟框架计划的有关信息、帮助设计项目申请书、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帮助等。
3 我国科技中介体系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不适应性分析
3.1 业务范围狭窄,缺乏市场意识,服务手段陈旧
目前我国许多科技中介组织对自身的市场价值和功能定位并不清楚,不是积极主动的跑市场、找项目,而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要依靠政府提供项目,业务范围多局限在信息提供、科技成果展示、交易洽谈等低层面上,没有与法律咨询、风险投资、企业管理等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而有关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急需解决的人才培训、市场开发等深层次问题的服务更是匮乏。
就现阶段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科技中介组织服务手段陈旧,服务功能较弱。各组织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没有建立必要的公共数据库、案例库,致使科技中介行业内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劳动现象严重。而且,由于科技中介组织没有充分挖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优势资源,这也限制了中介组织功能的扩展与深化。
3.2 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素质人才
当前很多科技中介组织隶属于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使得科技中介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导致这些组织几乎没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其主要领导由政府任命,部分工作人员则是从政府分流出来的,中介组织常常成为富余人员、下岗分流人员或退休人员的分散地。他们的专业背景和工作能力并不适合科技中介活动的要求,因此执业水平较低。而且由于缺乏人员素质与绩效的测评机制,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发掘出来。还有一些科技中介服务人员是从研究所、设计院、大学等机构转化来的,虽然他们的学历、技术职称层次较高,但从业人员专业及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门的咨询知识和市场观念,不具备承接跨学科、综合性项目的实力。另外,由于中介业进入门槛较低,各项监管措施还处于建设当中,使得一些不具备条件的组织和个人也进入了科技中介咨询业,出现良莠不齐甚至鱼目混珠的局面。
3.3 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行业协会监管乏力
我国的科技中介组织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机构设立带有浓重的“官办”、“半官办”色彩。据统计,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的6万多个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大部分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办的,真正由社会自发演化产生的机构很少。由于投资主体、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使得运作模式较单一,实行事业单位运作的比重过大。即使是民办,大部分也具有“官助民办”的特征,实行公司化和企业化运作的组织很少。这种状况与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建立的“独立、客观、公正、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极不相匹配,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民间力量进人科技中介业领域的信心和积极性,成为我国科技中介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桎梏。
不仅如此,科技中介服务业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服务流程,缺少科技中介组织的申办管理和资格认定制度; 其他制度建设也不完善,行业协会的作用和力量还很薄弱,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来约束中介组织的行为,行业自律能力比较差,无序竞争还比较明显,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4 发展和完善我国科技中介体系的对策建议
4.1 服务功能向多样化、市场化、网络化转变和扩展
科技中介服务也是一项竞争性的知识服务,应依靠其提供的服务取得经济效益。所以,科技中介服务要向市场化转变,采取主动上门服务的方式,服务对象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在服务过程中,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提供的科技服务应是全方位的,包括信息咨询、技术贸易、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高科技风险投资等。有专业资格的科技中介组织还可以逐渐接受政府委托的科技项目立项评估、过程监管以及科技成果鉴定等业务。这样不仅可以引导技术供需双方朝着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还可以极大地满足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多元化、整体化和全程化的需求。
不仅如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组织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应积极联合起来,构建沟通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大中小企业的庞大科技信息网络,建立技术专家、科技成果、政策法规等各种公共信息数据库,针对不同的服务类型、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科技中介组织可“量体裁衣”,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长三角科技中介合作联盟的产生为我国科技中介服务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种以区域整合为特征的科技中介服务形式,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异地转化与科技资源的高效、合理流动,有利于实现多方共赢的发展局面。它既促进了科技中介业的发育和壮大,也为我国科技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4.2 从业人员向专业化、复合型和认证化发展
科技中介组织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系统培训,加强他们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技术培训和法律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职业道德和实际操作能力。我国的北京、上海、内蒙古等省市采取的“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授道的探索实践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中介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科技中介组织应积极吸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各个领域的高级人才,建立专家库,以便更好地开展服务。
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重点抓好技术经纪人、高新技术专利代理人等队伍的建设,开展注册咨询师资格认证与管理工作。科技中介组织中的从业人员既要拥有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又应获得国家专业资格认定,能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入WTO后,国外优秀的科技中介组织进入我国,这对我国本土的中介组织既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又是对其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所以,我国要制定严格的执业资格标准,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人员必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而且不同的科技中介服务要有不同的资质认证证书,从而使得从业人员具有科技和经济两个领域的知识方可留任。
4.3 组织和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推进
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经验说明,实行“政府调控、协会管理”的管理模式,是提高中介服务质量,促进科技中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尽快制定并完善与科技中介组织有关的政策法规。从我国当前看,这些政策应主要包括: 对各类科技中介组织的申办管理和认定制度,税务优惠与金融信贷、资金分配制度,服务收费与信息安全审查制度,政府咨询、评估、投标与监督制度,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行业协会的管理制度等。
科技中介行业协会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组织修订新的行业技术标准、参与市场准入机制建设,发挥了政府或单个企业发挥不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维护行业利益的作用。另外,行业协会可通过制定科技中介服务业的行规和公约,规范监督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行为,提高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扩大行业协会的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行业协会对各级各类科技中介组织的监督和指导。不仅如此,在推动现有行业协会改革和调整的同时,还要逐步形成行业协会市场化生成发展机制,不断建立起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行业协会体系。
摘要: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引下,我国科技中介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时不我待。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科技中介体系发展经验和我国科技中介机构与自主创新战略的不适应性,提出发展与完善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篇8
一、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
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推动中原崛起”的指导方针, 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以企业为主体, 以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 以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 以集中科技资源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 以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为基础,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 切实增强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具体而言, 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 有利于培育区域自主创新的环境。
区域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内在活力的增加, 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环境, 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环境, 也包括像金融、税收和贸易政策等方面的软环境, 以及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求发展的社会环境。培育和完善创新环境, 要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发挥地方政府贴近企业、贴近市场的优势, 把地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 形成一个局部优化的产业化环境;各种形式的创新机构都必须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保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积极开拓科技创新的投资渠道, 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 政府投入为引导, 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 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因此, 应把培育区域自主创新环境作为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2. 有利于激活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
目前, 河南省的产业发展很多还是沿袭产业技术梯度转移的模式, 产业技术发展也是以跟踪模仿为主。一味跟踪模仿, 只能进一步拉大河南省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并且最终形成技术依赖。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 技术依赖远比资金依赖、市场依赖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深刻和难以摆脱。统计数据表明, 占河南省企业数量绝对多数的中小企业, 其产品主要靠模仿。从总体状况看, 河南省企业的技术创新层次相对较低, 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企业技改投入远高于其科技投入, 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远高于R&D经费支出, 企业技术引进以硬技术的引进为主, 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比例偏低;企业虽然普遍建立了研发机构, 但研发机构普遍规模不大, 人员层次不高, 研发能力较弱;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 来料加工业务比重较高, 原创性、自主性产品较少。因此, 激活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应该是构建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3. 有利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尖端的技术, 是当代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一个国家或地区尽管在一定时期可能凭借其他因素取得较快发展, 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做后盾, 没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支持, 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基础和后劲将十分脆弱。因此, 在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 应该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二、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应该是一个高效率的、适应当地实际的区域性创新动力源, 是一个以创新应用为核心, 以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高效率的开放型系统。具体到河南省, 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1. 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相结合。
目前, 河南省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的创新能力较弱, 只有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强系统间的区际和国际联系, 吸引国内外的创新资源, 才能迅速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当然, 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应与自主开发相结合, 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脱节的问题。
2. 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多元合作。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效率主要取决于创新体系内各要素间联结的广度和密切程度。一些重大创新活动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是单个企业或机构难以胜任的, 只有跨越组织界限, 通过众多创新主体要素的集成和合作, 形成协作机制, 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因此, 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时, 必须重视各个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推动各要素的优化组合, 实现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 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协作的氛围, 这是实现区域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创新要素的联结上, 必须抓好3个关键环节:一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创新协作关系, 即产学研合作关系。二是科技中介机构在各个创新构成要素间的桥梁作用。三是政府在创新中的政策引导作用以及政府各部门在工作职能中的协作与集成作用。
3. 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创新激励机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市场对创新的激励。二是政府对创新的激励, 建立规则, 利益诱导。
4. 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长期以来, 河南省的资源配置是以以研究机构为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的计划机制为基础的。目前, 这种科技体制的弊端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因此, 河南省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改造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即让企业作为创新投入的主体, 让市场作为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基础,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及市场的创新导向性。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说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 但是地方政府在创新体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地方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引导和整合作用更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说, 政府的创新政策和市场的力量在创新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三、加快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1. 建设开放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要积极实现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对接, 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基地和能力的建设, 加强与国家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机构的合作, 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从经济科技发达地区引进大院大所、大企业和著名高校, 共建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载体;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共享实验室;建设国际化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吸纳国外科技资源为河南省的经济、科技发展服务。
2. 建设支撑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
产业集聚区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发展活力的重要载体, 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升级需要产业集聚区创新网络的支持。一些区域自发形成的传统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各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河南省未来产业集聚区形成的空间载体。建设支撑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区域利技创新体系, 关键是形成有龙头企业支撑、集群共性技术平台完善、技术服务活跃的组合型产业技术体系, 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微观目标, 以形成产业集聚区的技术创新网络为中观目标, 以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为宏观目标, 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
3. 建设结构合理、环境优化、运行高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深圳迈瑞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篇9
2010年4月1日, 世界知名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将“2010年度欧洲监护市场全球战略卓越奖”授予迈瑞公司, 以表彰迈瑞监护仪在欧洲市场以及全球化方面的卓越表现。这是继2006年获得“全球监护市场渗透领袖奖”后, 迈瑞第四次获得该机构殊荣……
深圳迈瑞起源于国外医疗产品代理, 成熟于自主创新产品的研发, 从最初的监护产品代理, 到如今的全球监护仪行业的领军人, 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产业的拓荒者和领军者, 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这些成功均得益迈瑞近年来打造成型的一套不断夯实的自主创新体系。为探寻其成功之道, 本文将就其自主创新体系进行分析。
一、迈瑞自主创新体系
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和探索, 产生技术突破, 攻破技术难关, 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 完成技术的商品化, 获得商业利润, 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这里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另一方面, 企业技术创新并不必然发展成为企业自主创新。明确了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后, 我们对迈瑞生物科技公司的自主创新体系进行概括。
企业的自主创新属于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 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是指为了实现主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取得自主知识产权而建立的网络。迈瑞的自主创新体系由主体要素, 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三要素联结而成。主体要素主要是迈瑞生物科技公司本身, 自主创新活动是由迈瑞主导的;功能要素是指促使自主创新活动取得成效的要素, 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环境要素包括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迈瑞的自主创新是由迈瑞通过技术、管理和营销三方面的创新, 在政策利导和社会有利需求的协助下, 完成商品化, 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 具体表述如图1所示。
二、迈瑞的自主创新体系分析
(一) 主体要素
主体要素是指主导自主创新活动的客体, 迈瑞的自主创新的主体要素无疑是迈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迈瑞公司主要由以徐航为首的管理层和强大的科研人员群体组成。徐航早在迈瑞经营代理业务时就坚持自主产品开发之道, 他和迈瑞的高层管理凭借远见卓识, 把迈瑞从一个不起眼的外国产品代理公司升级成了全球化企业, 这份企业家精神在迈瑞今天的成绩中是不可或缺的。强大的科研人员是迈瑞公司的中坚力量, 迈瑞的创新实践是来自于一个个技术难题的攻坚和一道道行业标准的突破。管理层和科研人员通力合作, 使自主创新不仅停留在战略层面, 还具备了市场研发的可行性。总体来说, 迈瑞公司的实体作为自主创新的主题, 成为了自主创新体系里的基石。
(二) 功能要素
功能要素意指促使自主创新活动取得成效的驱动力, 在整个体系中功能要素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这些要素, 迈瑞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从而取得今天的辉煌。具体说来, 功能要素分为三个层次, 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是一个互为前提和补充的有机整体。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 将科技潜力转化为营销优势的创新活动。技术创新部门不仅要依靠营销部门提供的有关用户和竞争者的市场最新信息, 也需要管理部门为创新人才及其专利成果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1、技术创新
技术是高科技企业的立身之本, 迈瑞秉承着“自主创新”的理念, 努力攻坚技术难关, 这一点具体体现在其成本控制, 标准升级等层面。
迈瑞的研发目标除了便利的高科技医疗器械, 还有相对易于接受的成本。公司对成本的敏感到了几乎歇斯底里的程度。比如在车间进行最后包装的工人都配备有一个扫描仪, 帮助鉴别货物的电源配件是符合美国市场还是欧洲市场的, 以消除差错率降低售后成本;在公司总部, 更是对复印、水电等微乎其微的细节进行严格的控制规定。实践证明, 正是这样不断在高新技术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让迈瑞的产品在全球备受瞩目。
技术标准是以原创性专利技术为主, 由一个专利群来支撑, 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控制, 很快形成排他性的技术垄断, 作为在市场准入方面, 采取许可方式排斥竞争对手的进入, 达到市场垄断的目的的工具, 发达国家政府及跨国公司都在加大力度进行标准化战略研究, 试图在技术标准化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 占领更广阔的市场。为了适应领先企业的技术标准, 将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升级为全球行业标准, 迈瑞中国企业除了主动对话, 更积极参与标准了制定, 顺利地以全球视野的实现了自主产业技术标准升级。自1992年迈瑞成功推出了60余项新产品, 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及900余项专利技术, 其中150余项国际专利技术。同时, 迈瑞还积极支持国家的行业标准建设, 积极承担国家标准组织工作, 参与行业标准升级。
迈瑞在成本方面的有效控制使其运营资金在自主创新体系的其他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而借助政策环境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有利条件从而引致技术标准的不断升级, 也大幅度提高了迈瑞人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营销创新
迈瑞自主创新活动离不开营销层面的创新——渠道模式创新。在诸多跨国企业青睐多级分销模式的大环境下, 迈瑞提出了有别于其他国际性企业的渠道模式, 选择了简单的一级分销模式。在国际市场营销的一级分销模式运作给迈瑞带来的与众不同的渠道差异化。而事实也证明, 差异化的渠道模式小有成功, 不但节约了渠道成本, 为顾客提供了更大的让利空间, 而且也与顾客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方便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 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开发新产品迎合顾客的需求。区别于国际化企业的渠道模式选择, 在迈瑞的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营销创新作为功能要素之一, 是迈瑞的策略执行评价之一。迈瑞的渠道模式创新之所以为创新, 是源自迈瑞敢于挑战传统的企业家精神和独特的战略思考。差异化的渠道模式为迈瑞提供了直接的顾客反馈, 让迈瑞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顾客的需求, 以指导自主研发的方向, 促进自主研发的进程, 从而为顾客提供最大的利益, 实现迈瑞在顾客心中的价值。自主创新并不是盲目的创新, 而是针对顾客需求的创新, 只有通过不断深入了解顾客的营销战术, 迈瑞才能有今天的自主创新的丰硕成绩。
3、管理创新
迈瑞的管理创新以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和专利保护制度创新为亮点, 管理创新为自主创新提供保障, 使自主创新的过程得以顺利发展。
迈瑞的技术创新来源是人才, 优秀的技术开发团队是迈瑞品牌技术能力的基础。而迈瑞重视人培养, 以“员工的终生大学”为人才培养永恒的理念, 将为每年招来的优秀毕业生提供培训与实习机会, 并且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体系, 使员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让培养型技术人才对企业忠诚度更高, 避免了高端人才的流失。
迈瑞鼓励人才管理创新的同时也将尊重知识产权纳入公司发展产略之一。医疗器械产业竞争中, 知识产权不仅是对开发人员的劳动成果的尊重, 也是对企业利益的一种保护。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竞争, 迈瑞建立规范的专利管理制度, 从立项前的专利查新到后期的专利维护, 形成了严格的管理运作流程。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正确利用专利技术以及相关文献, 同时运用该制度进行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管理创新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保障, 人才管理创新避免了中坚力量的流失, 为自主研发工程带来了有力保证, 同时人才培养制度也从某个层面激发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为整个自主创新过程打下了坚实基础;专利保护是企业技术的保护伞, 是保持企业持续创新活力的防护墙, 有效的专利保护制度是自主创新体系发挥成效的重要支持。
(三)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意指企业外部对企业自主创新有促进提升作用的便利条件。在迈瑞公司的自主创新体系中, 环境要素由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构成。两方面结合为迈瑞这个创新主体在发挥功能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支持, 为迈瑞自主创新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社会环境
国家“十一五”计划要求全社会创造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 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 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精神。迈瑞借此机会在被跨国公司长期垄断的看似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扮演了低价杀手的角色, 并从一开始就对技术研发进行毫不迟疑地投入。徐航意识到迈瑞的机会:跨国公司往往因为要考虑保护已有产品的生命周期, 而不愿意过早推出新的产品;而迈瑞则正可利用这一惰性, 加快产品更新速度。迈瑞在支持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下敢于挑战, 并不断进步, 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2、政策环境
政策利导促进迈瑞的自主创新取得成效。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 迈瑞产品在卫生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医疗救治体系、各级政府采购、联合国维和部队装备和援外等项目中, 频频中标。此外, 中国政府向来支持中国自主创新技术企业的海外扩张, 同时也出台了一些保护性的产业政策, 提供了很多优惠, 为企业的技术开发减免税收, 为迈瑞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来自我发展, 最终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抓住了市场的命脉。
三、结束语
依靠着一套夯实的自主创新体系, 迈瑞自主创新的脚步正在加快;经过国际金融危机洗礼, 面对国内外更加激烈的竞争局势, 迈瑞自主创新力度也在加大。因为越是危机越要坚持自主创新, 应对危机给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带来挑战和机遇, 抗衡挑战靠实力, 抓住机遇更要靠实力, 而实力就是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然而, 即使与国内同等企业相比迈瑞已经先行一步, 目前国内生物医疗器械领域仍没有形成国外那种把研发、管理、财务、采购、技术、生产、营销都用一个流程集中在一起的体系, 而只有形成这样一个更强大的体系, 才能产生更多竞争力强的创新成果, 这是迈瑞未来的发展方向, 也是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摘要:文章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迈瑞的自主创新体系分析框架, 探讨了自主创新体系内主体、功能和环境三要素的内容及其对迈瑞公司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 并得到了相应启示, 试图为企业自主创新思维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迈瑞,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晶晶, 廖方, 胡晓琼.客户需求——创新的开端与终端——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周晓蓉女士访谈[J].新资本, 2007 (2) .
[2]、李娜.迈瑞三部曲[J].IT经理世界, 2007 (8) .
[3]、曾立平.迈瑞全方位创新叫板国际巨头[J].经理人, 2007 (11) .
[4]、张建宇.企业自主创新内在逻辑和竞争模式[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 .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 篇10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副省长张大卫、徐济超、陈雪枫、王铁、张广智出席会议。
在听取省科技厅《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起草情况汇报后,郭庚茂指出,科技创新是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任务,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迫切需要,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来抓,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研究】推荐阅读:
提升中国民营企业自身自主创新能力07-11
产业自主创新体系06-06
中国自主品牌的跨越07-14
自主招生中国海洋大学10-19
自主创新研究报告doc05-13
自主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08-10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07-25
创新自主10-02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能力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