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创新 装备中国(通用7篇)
开发创新 装备中国 篇1
海洋是21世纪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点。占地球总面积2/3以上的海洋, 有着极其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动力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随着陆上资源日趋短缺, 海洋开发已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共识, 也是世界军事与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印度参与越南南海油气勘探、菲律宾拉拢日本搅局南海、中日东海之争, 世界各国在北极、南极地区的主权要求和资源争夺, 使得当前海洋开发竞争态势严峻又复杂多变。为此, 我国必须以全新的海洋经济观看待开发海洋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重视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施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胡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拥有广阔的“海洋国土”, 有18 000多km的大陆海岸线和数千个海岛。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我国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km2。南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 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石油资源量约为230亿~300亿t, 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 仅在曾母贫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瓮地的石油储量就有将近200亿t, 一半以上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还有储量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1]。
这片辽阔的海域中蕴藏的丰富资源是中华民族今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速我国300多万km2海洋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必然的战略方向。
1.1 海洋开发的重要性
1.1.1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供应形势
我国资源消费加速增长而资源保障不足。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储产比大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铁、锰、铬、铜、铝和钾盐等矿产的消费依赖于大量的进口。
中国石油过多依赖进口: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数量与金额在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为5 983万t, 2004年突破1亿t, 2006年达1.452亿t。2007年进口原油1.63亿t, 成品油1.389万t, 总量接近2亿t, 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据专家预计, 2020年我国大约60%的石油以及至少30%的天然气都必须依赖进口[2]。
1.1.2 海洋油气是未来油气资源的主要来源
根据美国能源署提供的资料, 石油仍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2020年将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34.7%。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 预测世界石油需求到2020年将达51.85亿t, 到2030年达58.8亿t。亚太石油需求2020将达16.35亿t, 其中印度和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最快, 年均增长速度将达3.5%和2.2%;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11.9亿t和13.3亿t;中国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石油需求将分别达5.96亿t和7.85亿t。
据预测, 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将分别从2005年的33%和28%提高到2020年的42%和36%。目前全球深水油气田产量占世界油气总产量的10%。随着近年来深水油气用发现比侧的增大, 预计在未来的3~5年, 深水油气田的产量将达到20%[3]。
因此, 必须把海洋开发作为拓展我国资源与能源基地, 扩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空间, 决定国家未来发展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来对待。
1.1.3 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 我国海洋资源被疯狂掠夺。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周边一些邻国编造各种借口或完全背弃《南海各国行为宣言》原则, 不顾中国反对纷纷抢占我国南沙群岛的岛礁, 并声称对南沙部分岛礁拥有主权或实施掠夺性开采。至2010年, 在南海拥有所谓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 超过1 000口油井被东南亚部分国家勘探和开发, 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5 000万t, 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天然气的年开采量相当于我国西气东输量的2倍, 而我国尚未打一口井[4]。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2年的资料, 南海地区每天产出石油200万桶, 每年产出天然气2.5亿立方英尺, 其中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5国每天生产石油合计152.5万桶, 每年产出天然气1.8亿立方英尺, 分别占南海石油和天然气产出的76.2%和72%[5]。据统计, 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 短短十几年时间, 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 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
(2) 极地深海资源的争夺。
据北极理事会的《北极监测和评估计划》报告, 北极地区目前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0%。另据美国地质勘探局2008年7月公布的一份最新评估报告称, 北极地区拥有原油储量900亿桶, 天然气储藏超过47万亿m3。北极拥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 同时拥有全球30%未开发的天然气储量。面对北极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 环北极国家对该地区的争夺日益升温, 北极资源开发的步伐将大大加快[6]。
2007年8月俄罗斯科考队操控2艘“和平”号载人深潜器, 潜至北冰洋4 300 m深海处考察, 并在海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国旗, 昭示了俄罗斯对北极部分区域的主权要求。随后美国、加拿大和丹麦等国相继对北极部分地区宣布主权要求。北极深海科考风波预示争夺世界海洋权益及深海资源将成为本世纪世界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战略行动。
南极是一块拥有大量淡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和油气资源及科学研究资源的神秘土地;许多国家竞相研究南极、利用南极资源, 甚至在某些领域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3) 深海生物资源开发。
海洋里的矿物、生物资源是陆地的1 000倍, 地球上约85%的物种生活在海洋, 不少物种在深海高压、缺氧、高温环境中生活, 深海生物基因争夺方兴未艾。1992年日本科学家乘坐“Shinkai6500”号深海载人运载器在鸟岛海域4 146 m深处发现古鲸遗骨及22块古鲸骨上附有寄生的小贝和深海虾群。1994年俄罗斯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的热液场探测时, 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 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和鳗类等典型生物群。1995年美国和日本共同对大西洋、太平洋深海调查中, 在奥尻岛海域发现日本海的深海系化学合成生物群[7]。
利用深海载人运载器, 科学家可以进入海洋深处, 进行热液生物群及深部生物圈研究, 并对深海生物基因在保温、保压条件下取样、采集和分析, 在现场环境进行培育。在目前争夺海洋物种基因、瓜分海洋这一人类最后一块共同领域的争斗中, 深海载人运载器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五洋”与“上九天”的技术完全可以等量齐观。
1.2 海洋开发的存在问题
海洋开发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大, 然而, 我国海洋 (尤其是深海) 科学研究的规模与水平与当前国际发展趋势、与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相比极不适应。我国海洋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至少15年的差距。深远海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投入力度不足, 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将来深远海装备技术与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1.3 加强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1.3.1 研究和完善我国海洋开发的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
在借鉴研究各类国际海洋开发法律法规和其他国家海洋开发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出发, 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海洋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机制体制框架。把海洋开发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 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装备产业发展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各项与海洋开发相关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并逐步建立起海洋开发一元化国家管理体制与统一协调机制。
1.3.2 制定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长期规划
把海洋发展战略、深远海资源开发战略提高到更高层次, 加强宏观战略研究和顶层指导, 加强战略研究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融合, 加强国民海权意识教育, 制定和实施“海洋开发、深远海装备开发”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1.3.3 加强海洋开发技术研究
加强海洋开发前沿技术研究, 提高国际公海资源的探测与开发能力;加强海洋科学研究装备的研究开发和环境条件建设, 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和装备研制等国家资源的统管共用体制与机制。
1.3.4 加强深远海装备研发基础技术研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开展海洋环境与海洋动力学的研究, 海洋装备力学性能研究, 海洋装备极端恶劣环境适应性研究, 标准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建立, 试验与测试技术的研究, 工艺技术与先进材料的研究等。加强中间试验验证, 提高工程化实用化能力, 提高先进制造能力。提高优化设计能力, 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提高配套装备研制能力, 提高基础元器件与部件的研制能力。
1.3.5 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加快深海油气资源探测与开发装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加快以南海为重点的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生产, 加强区域后勤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海洋新能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我国领海与近海的环境保护。
2 强化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海洋装备主要包括各类 (调查、勘探开发施工、生产) 浮动式海洋平台 (TLP、SEMI、FPSO、SPAR、Semi-FPS、FDPSO、LNG FPSO等) 、水下生产系统 (SUBSEA) 、各种运输类装备[海底输油管线系统 (细长类结构) 、VLCC、LNG、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辅助船舶等]和深海勘察作业装备[HOV、ROV、AUV、深海载人工作站 (Deep Sea Work Station, DSWS) ]等, 是实现深远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的高科技装备。随着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发已成为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国家战略高技术领域。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 必将提升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的国际竞争能力, 提高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水平。
先进和强大的深远海资源开发装备, 如图1所示, 是应对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的实力的利器。
2.1 我国海洋装备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具备三大主流船型自主开发能力。已能建造包括大型液化天然气 (LNG) 船、大型客滚船及铁路渡船、大型挖泥船、万箱级集装箱船、万吨级海洋调查船、数千吨级小水线面双体科考船、高速水翼艇及自控水翼艇、高速穿浪船和实用型小型地效翼船等在内的各种高技术船舶。大部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已形成了基本现代化的、较为配套的船舶总体研究、试验、设计及制造技术体系。
深远海工程装备制造实现了重大突破, 建造了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五代3 000 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3 000 m深水勘探船、起重能力大于2×8 000吨大型起重铺管船、多用途工作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船、3 500 m深水缆控无人深潜器 (ROV) 、5 000 m深海拖曳测绘系统 (TMS) 、远距离智能无人潜器 (AUV) 、7 000 m深海载人潜水器 (HOV) 等。
我国具有支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与深远海工程装备产业所具有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特点相吻合, 使我国在深远海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综合竞争优势。
2.2 国外海洋装备发展现状
国际海洋油气资源开发, 如图2所示, 逞现三大特点。
(1) 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海域延伸, 从300 m以深的深水向3 000 m以深的超深水发展, 世界深海油气田的钻采水深纪录不断刷新, 2010年达到了水下2 953 m。
(2) 油气生产系统从水面 (干式) 向水下与海底 (湿式) 转移, 以克服浮式系统因水深加大而面临的极恶劣环境条件、诸多潜在风险及高建造成本的挑战。主流深海和超深海油田越来越多地采用引领未来深海油气田生产方式的“水下生产系统”。
(3) 海洋能源开发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包括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
针对传统深海二元作业方式的局限性及新需求, 采用固定或航行式载人深海工作站必将成为21世纪海洋装备技术的前沿与热点技术领域。
2.3 我国海洋装备发展存在的不足
2.3.1 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基本空白
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尚处于世界上的第三阵营, 正向第二阵营过渡。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 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 在总装建造领域发展快速。2000年以来, 我国建造完成和在建钻井平台40余座, 70%以上为欧美公司设计。目前基本未涉足张力腿 (TLP) 、单柱式 (SPAR) 平台等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平台设计建造领域;对LNG-FSRU、LNG-FPSO等高端新型装备尚属空白。更不具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
2.3.2 海工装备核心配套设备为国外厂商垄断
我国属于少数能够制造石油设备的国家, 但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只在低端配套产品上占有一定份额, 高端配套产品完全由国外公司垄断控制, 造成我国海工装备总装价值量偏小, 利润较低。对可靠性与寿命及环境适应性要求十分严格、专利技术多、附加值高的深海油气开发配套设备技术是我国最薄弱的领域。各种功能模块及复杂的动力、机械、化工、液流和电控设备多数依赖进口。已研制成的3 000 m深水半潜式油气钻井平台中的深水钻机及DP3动力定位系统等大型配套设备的引进经费占据了平台研制总费用的一半。
2.3.3 水下生产系统及多元化开发装备尚属起步阶段
作为未来深水油气生产发展方向的“水下生产系统技术 (Subsea Technology) ”的主要设备尚无自主制造能力, 系统设计技术正在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开发, 海底钻探能源供应 (电站) 系统等未来新技术的研究尚未起步。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装备及技术处于试开采的前期研究阶段。
2.3.4 深海探测及工程作业装备可靠性及国产化率低
深海探测、安装与维修作业潜器 (ROV、AUV、HOV等) 的关键元器件与材料主要依赖进口, 潜器作业可靠性尚待提高;与潜器配套的水下作业工具、深海安装维修工装具的国产化程度低。
2.3.5 基础科学研究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深远海装备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测试技术等支撑性关键技术、深远海平台理论、流体动力学、平台结构及安全性、推进技术、海洋环境与装备技术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基础性技术统计数据库有待广泛积累。
当前国际上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减排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纷纷涌现, 而我囯尚处缓慢醒悟状态, 研究规模甚小, 创新能力低。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如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大型汽车运输船及特种工程船舶等) 的研究不足, 设计仍未摆脱依赖国外的局面。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的基础研究薄弱, 尤其缺乏高效节能、减振降噪、洁净减排的技术研究和产品。
我国冰区船舶的研究设计和建造技术薄弱, 高等级冰区船舶建造从未涉及, 自破冰型运输船舶还处于技术空白。随着冰区船舶时代的来临, 我国必须加紧对冰区船舶展开研究, 避免将这一巨大的市场拱手让给其他国家。
2.4 我国海洋装备亟须创新发展
当前应当把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作为拉动内需、促进海洋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通过创新研究开发, 推动海洋装备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 加快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发展, 对于实现十七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可为加强我国新世纪的海洋科学研究, 提供有力的入洋下海探底的装备保障能力和支撑条件;形成针对深海油气和矿产资源的新的投资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我国人均能源和资源少的尖锐矛盾。
(3) 绿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突破与掌握节能、降阻、节材、减排和增效的高新技术, 还可以为海水利用业、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化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海洋运载、施工与采集装备的支持, 从而带动海水利用、海洋矿产、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和远洋捕渔等一批产业的兴起。
(4) 通过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可以在当前我国造船生产能力过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相对饱和的时机, 从产能过剩与技术状态良莠不齐的庞大的船舶工业群体中, 及时培育出总装造船与配套设备制造平衡、以“绿色”技术提升其技术和经济水准的新兴产业, 以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市场在新的技术基点上的激烈竞争, 完成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过渡。
2.5 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深海工作站, 如图3所示, 是一种不受海面恶劣风浪环境的制约, 可长周期、全天候地在深海水下直接操控作业工具与装置, 可载人进行海洋科学研究、资源探测与开发及海底工程作业的深海工程装备。
针对国际上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从水面转移到水下的趋势, 深海工作站可以创建全新的深海操控作业环境条件, 适于深海水下综合作业, 具有水下作业 (携带干式大深度ROV、湿式近距离ROV) 、水下供能 (备有核动力、水下高压配电、水下供热) 、物资工具和装备的运输与布放、浅水域饱和潜水员和深水域ADS的出站与进站、水下指挥控制中心和类似“墨西哥湾深海油田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建有这样的深海工作站后, 我们可以抢占“明日”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优势。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已经开展了深海工作站的关键技术研究, 至“十一五”末, 我国已具备深海工作站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及小型深海工作站试验艇的设计能力, 并将研制出深海工作站水池试验平台和初步建立起深海工作站标准体系。
按照计划, “十二五”期间, 将完成潜深1 000 m、排水量160吨级、水下作业时间5昼夜的小型深海工作站的建造与海试, 验证关键技术。“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 将建成探测与作业型深海工作站装备 (排水量2 400吨级、工作潜深1 000 m) , 完成与深海工作站相配套的作业潜器与作业工具的研制, 使其具备水下工程设施辅助作业、海洋环境条件探测作业、深海资源勘探作业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重大任务。
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可以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与世界海洋强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并能在海洋开发和深海资源勘探开采利用等方面具有自主甚或领先的优势。这对我国长期可持续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建议国家大力支持深海工作站的创新发展。
2.6 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
在日本东京南部港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上浮动机场, 2002年采用浮动结构建造的2 500 m长的浮动机场对羽田机场进行扩充。
海上浮动基地由多个大型海上浮动平台构成, 如图4所示, 具备空、海港及能源供给、综合保障基地等功能[8]。自主发展我国海上浮动基地对深远海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6.1 总体目标
针对南海权益争端的复杂态势, 维护和保障国家海洋权益, 分阶段攻克和开发出集空港和海港、绿色能源和综合保障基地等一体的海上浮动基地装备, 同时推动国家海洋装备、海洋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共同发展。
2.6.2 发展思路
以维护国家利益的迫切需求为指引, 联合组织国内优势力量进行攻关, 同时通过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 达到高国产率和拥有自主知识权;依据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 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 阶段目标具备显示度和可操作性, 最终建成海上浮动基地。
2.6.3 主要计划
“十二五”期间, 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初步完成海上浮动基地的方案设计。“十三五”期间, 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的部件制造和完成海上浮动演示基地的建造, 并开展海上浮动基地相关设备研制。“十四五”期间完成资源开发型海上浮动基地的设计和部分建造工作, “十五五”期间建成海上浮动基地。
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对维护我国南海南部海洋国土资源、开发深远海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建议我国应大力支持海上浮动基地的创新发展。
3 结束语
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我国新时期的海洋观, 应认识到:在陆、海、空、天四大空间中海洋是支撑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动脉、是远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的最后领地。重视海洋开发战略研究, 强化海洋装备创新发展, 对维护我国海洋资源和国家权益、提高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的国际竞争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洁, 温宁, 李学杰.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现状[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4) .
[2]高妮.南海划界纠纷中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3]周守为.南中国海深水开发的挑战与机遇[EB/OL].[2012-01-03].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82494.aspx.
[4]李国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J].晾望新闻周刊, 2004 (39) .
[5]刘中民.被觊觎的岛屿一南海问题概述[J].海洋世界, 2008 (1) :2-15.
[6]胡琳琳.冰区船舶时代即将来临[J].Marine Equipment/Materials&Marketing, 2009 (4) .
[7]Deep Sea Research[EB/OL][2012-01-03].http://gk2.jamstec.go.jp/jamstec/deep.html.
[8]李芬, 邹早建.浮式海洋结构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理蠢火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 27 (5) :682-686.
开发创新 装备中国 篇2
软件装备,顾名思义就是由软件构成的装备。因此,准确把握软件的概念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软件装备的基本内涵。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软件是在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的完整集合。但此定义却忽略了软件是知识载体的特征。因此,完整地讲,软件应是知识、程序、数据和文档的有机集合。
软件装备是指运用于军队的作战指挥、装备保障、教育训练等方面的信息处理程序。值得指出的是,软件装备应是包含军事知识的软件,需要军用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武器系统等平台的支撑。对于软件装备,从其功能、开发规模、工作方式和应用对象等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根据软件装备应用对象的不同,可将软件装备分为:系统软件装备、通用软件装备、指挥控制系统软件装备、武器系统的嵌入式软件装备、数字化部队单兵软件装备等。
软件装备不同于传统武器装备,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软件装备是一种逻辑产品,具有抽象性,反映了指挥员的军事需求,是军事与技术的融合,是军事系统的“大脑”,必须通过使用、测试、分析等手段了解其功能、性能和特性。其次,软件装备与传统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存在很大差别,其开发成本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而生产(拷贝)的成本却很低。第三,软件装备不会磨损,从理论上讲,无缺陷的软件装备可以无限期使用。第四,软件装备维护困难,也十分脆弱,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的后果。科学划分软件装备的研制阶段
规划和论证阶段。主要由系统的创意和构思、战术技术论证、系统分析建模等部分组成。这一阶段需要军事指挥、武器装备、系统工程、计算机、软件、管理等各类专家的共同参与。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方法,按照系统的创意和构思,对军事需求及现实环境进行战术技术论证、系统分析和系统建模仿真研究,科学论证软件装备的可行性,撰写可行性报告。二是编写规范的特性规格说明文档。详尽描述软件装备应具有的特性,确定软件装备应具有的功能。然后根据所需功能编写规范说明,明确特性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三是确定研制周期。在规划和论证阶段,当所有的特性规格说明编写完成后,依据软件开发人员的经验,概略地确定软件装备的研制周期。
开发和测试阶段。主要由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调试、单元测试、组装测试、软件集成测试等部分组成,需由军事、软件、管理、测试等方面的专家来共同完成。主要任务包括:一是依据第一阶段的特性规格说明文档,软件开发和测试专家与军事专家一起确定软件装备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运行环境需求,编制软件装备的需求规格说明、测试标准等。二是根据软件开发的原则,从重要的特性需求开始,划分任务,进行编码与调试。四是根据产品功能说明书,测试人员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策略,利用测试工具对软件装备进行功能、兼容性、可靠性、配置等方面的测试。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要对测试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按照军用标准写各种类型的测试文档。
实验和定型阶段。主要由系统集成测试、系统实验和验收、装备定型等部分组成。参加此阶段的人员应是参加规划和论证阶段的人员。主要任务包括:一是系统集成测试。按照项目需求,将软件装备、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武器系统等集成起来,进行系统测试。二是系统试验。软件装备试验是在系统集成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应按照战术技术论证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进行系统试验,目的是认证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三是验收。验收软件装备是否满足军用标准,是否具备完整的资料(程序、文档、软件中间产品及评审文件等)。软件装备必须经过武器装备系统的集成测试盒系统测试,测试和试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通过验收。四是软件装备的定型。软件装备开发出来后,要先配发到部分部队,进行真实环境的试验。只有经过部队试用后,证明软件装备的战术技术指标确实满足设计要求,具备列装的条件,方可定型生产。努力加强我军软件装备建设
一要加强软件装备的系统研究与统一规划。软件装备是武器系统集成的“粘合剂”,是“系统”与“系统”对抗的核心,是作战效能的“倍增器”,其研发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加强软件装备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论证,搞好顶层设计,实施统一规划,强化组织领导,优化体系结构,立足自主开发,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的软件装备建设。
二要注重软件装备的一体化和标准化建设。随着武器装备向信息化、体系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软件装备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是各类武器装备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以及进行系统集成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重视软件装备的一体化和标准化建设,规划好软件装备“一体化”的体系结构框架,实施数据的标准化,加强通用操作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应对软件装备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不断改进。
三要建立和完善软件装备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完善软件装备质量保证体系,应树立一切从作战需求出发的观念,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软件装备的开发上来,实现从需求管理到项目计划、项目控制、软件获取、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研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控由事后检测变为事前预防。
四要加强软件装备的度量建设。软件装备是非常复杂的知识产品,对其进行正确度量也是十分复杂的。而软件装备的度量是影响武器系统,乃至整个武器装备体系技术先进性、建设成本和质量效能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软件装备度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通常情况下,软件装备的度量可分为质量度量、可靠性度量、成本估算、风险分析等方面。
五要重视对软件装备开发组织评估和选择。软件装备开发组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软件装备的质量和成本。因此,从保证技术先进性,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软件装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看,都必须重视对软件装备开发组织的评估和选择。目前,对软件组织进行评估有两种标准:一种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为软件行业制定的ISO9003;另一种是由美国卡娜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的一系列方法CMM。我们应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作出科学选择。
开发创新 装备中国 篇3
(一) 装备制造业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对加快黑龙江省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出发,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的新机制。在此基础上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成套能力和经济效益, 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因此, 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强技术中心建设, 加大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 促使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充分利用自主创新的成果, 振兴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工业。
(二) 创新人才在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产品知识含量的提高, 装备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大量先进设备的应用, 使工人的工作性质从体力操作劳动为主向知识、信息处理即脑力劳动为主转变。装备制造业对员工的要求也从过去的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方法、手段、技能的积累转变为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与技能、具有足够灵活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发展装备制造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其中既包括高水平的适应型科技人才, 也包括大批能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和技能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加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建设, 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振兴具有深远意义。
二、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投入不足造成人才队伍总量减少, 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受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生产经营特征所影响, 知识型员工是装备制造业员工队伍和价值创造的主体, 企业在这些人身上累积的无形智能资产是企业的重要核心能力, 现代装备制造业内的企业不可避免地形成对员工整体队伍的依赖。
截至2006年底,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为21.5万人, 较2002年相比, 减少了4.1万人。而同期全国的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为2224万人, 较2002年增加了785.1万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国总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1.78%, 下降至0.96%。也就是说, 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人才总量普遍增长的背景下, 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没有同企业的数量同向增加, 反而出现了萎缩的情况, 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人才的大量流失。这对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将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制约因素。
(二) 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差
黑龙江省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自2002年起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由158157人降至115626人, 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4318人, 较上年减少了1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为40088人, 较上年减少了1054人, 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比重逐年下降。科学技术人员的状况要好一些, 虽然在人数上有所增长, 但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766人, 其比例却由42.1%, 下降至39.3%;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比例却由30%下降至28.7%, 人才结构十分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对研发的投入不够, 影响人才队伍稳定:据统计2006年黑龙江省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23.3%, 较上年不但没有上升, 反而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技术开发机构数也由上一年的184个减少为177个, 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连续三年徘徊在1%左右。
装备制造业主要专注于某一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它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比例很高, 需要一支高质量的科研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人员, 普遍拥有比一般企业更高比例的知识型人才, 高层次的人才对企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装备制造业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己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向前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制约因素, 高质量人才的缺失将会对技术创新形成很大的困扰。
(三) 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开发方式落后, 忽视知识管理
目前黑龙江省的企业在培养创新后备人才方面, 主要的途径是进行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和脱产、半脱产类的外出进修等, 这种培养方式获得的主要是显性知识, 对于在创新中起重要作用的隐形知识开发明显不够重视。
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 显性知识就是能够在个体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加以传递的客观有形的知识, 通常以语言、文字等结构化的形式存贮。而隐性知识则是指高度个性化、难以编码或难以与他人沟通共享的知识, 它是根植于特殊的环境和背景中, 个人不自觉和无意识地运用的经验性知识;它的获得需要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和领会过程。技术创新能力所体现出来的许多能力, 是难于用言语表达, 也难以被模仿、复制的, 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无论是新产品开发设计, 还是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隐性知识。因此, 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由个体的隐性知识所决定。
当前黑龙江省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 重视知识管理并设立相应知识管理部门的企业寥寥无几, 对于怎样管理隐性知识才能使技术创新人员更好地进行创新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这样就遏制了技术创新的进程。
三、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人才开发的思路
(一)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防止装备制造业人才流失
首先, 要创新分配奖励制度。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主体, 很多科技人才往往是以市场价值作为对自身的地位、作用、价值的评判依据, 并集中表现在收入的期望值上, 所以对科技人才的物质激励应侧重创新收入分配制度, 树立以业绩取酬的导向。企业可以采用的年薪制、利润分享制及股权激励等形式激励, 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人员, 给予表彰和奖励。政府也要出资, 对在黑龙江省工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给予不同的补贴。
其次, 是完善个性化福利方案。一是确保实行福利最低标准制度, 实行对企业人才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基本福利形式。二是注重福利激励的灵活性, 应改变目前福利形式相对僵化、缴纳比例相对统一的状况, 可在国家规定的扣缴比例范围内, 按照企业人才贡献的大小分档次扣缴。三是创新福利激励形式, 在制定福利制度时使用自助式福利制度, 让科技人才自由挑选所喜欢的福利形式和品种, 灵活提供人才所需要的福利, 从而使福利的激励效用达到最大化。使得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得到提高, 有效防止员工的流失。
(二) 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 加快装备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教育既承担着为装备制造业提供科技人才的任务, 又承担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任务。在发达国家, 大学示范新知识的应用, 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来实施。通过合作, 不仅给企业示范了如何使用新知识新技术, 而且将新知识新技术扩散到了企业。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高度重视与产业界、学术界的三方合作, 大大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共享与扩散。另外, 美国的大学教师还通过个人行为直接转化科研成果。有的企业高薪聘请具有特长的教授为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 这就使得不少教师担当了多重角色, 从而大大拉近了学校教学、科研与企业商业化应用之间的距离。
争取增加设立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 加强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开发, 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 使企业在研发实践中有效的培养和开发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形成新型的技术装备人才培养基地。
(三) 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 加强知识管理, 提升创新人才开发效果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学习型组织的成员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学习力”, 能够敏锐地发现新知识, 快速掌握新知识, 并将新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然后再创造出新知识。在知识创新型企业中,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不断重复的螺旋式交流、共享和转化, 就是组织内知识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学习型组织注重不断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并进行系统评价, 从而获取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中的隐性知识。
学习型组织以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 使企业所有员工作为一个群体持续不断的学习, 有利于开发和培养群体创造力, 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型组织由于具备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管理自主化、组织学习不间断这些特征, 能使企业组织在现代创新、竞争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 有着更强的生命力。因此, 对于黑龙江省的装备制造业而言, 打造学习型组织, 鼓励人才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掘能力, 必将有助于人才队伍的能力提升, 使企业乃至整个装备制造业获取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万田.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陶良虎, 宗艳.着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J].理论视野, 2005 (4) .
中国教育装备总结 篇4
2、企业经营追求的是商业利润,教育装备提倡精细化管理则是中国走教育现代化道路对教育装备人提出的战略要求。教育装备精细化管理刻不容缓。但是,目前全国教育装备的配备情况与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各地配备的均衡性且不必说,仅过度配备、盲目追风配备、失谐配备(不匹配)的情况就非常严重。而在使用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教育装备的效能没有充分发挥,一些设备的配置过高而使用率偏低。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中并没有发现和无法如实地实时发现这些问题。采取精心化管理将是发挥装备效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产生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是一些在精细化管理中成绩斐然的企业总结出的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信息时代,精细化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信息化管理。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则主要体现在管理现代化,教育装备管理的现代化提出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而精细化管理则有肯可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
1、配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2、教育装备提倡精细化管理:
开发创新 装备中国 篇5
苏铮首先介绍了04专项进展的程度, 他说, 2015年度申报的28项课题已报到财政部, 等待财政部的审核。2015的项目要体现聚焦的思想:聚焦到与专项实施目标密切相关的内容方面, 如重点支持除发动机缸体缸盖之外的项目。
专项办和总体组另一个重点任务是“十三五”的实施计划和专项实施方案的调整。
截止到2014年, 专项总经费基本接近222亿元的总目标。专项从调动相关方面的积极性和相关资源上面提前完成了任务。
“十三五”聚焦的一些领域包括航空航天, 汽车、机床等重大装备以及全面对接德国工业4.0的相关内容, 落实智能制造装备, 并准备将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纳入“十三五”项目当中来。
专项办将对已经通过验收或提交验收资料的200多项课题技术和成果做一个充分的总结。在“十三五”期间, 在专项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的方面, 我国将从配套政策到保障措施上加大支持力度。汽车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 没有像军工航空航天等事关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 政府方面的干预力度并不大。但2014年的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北京二机床生产的曲轴磨床 (专项支持项目) , 现在也进入了合资企业的采购供应商名录, 这也说明了专项支持的成果是很明显的。
付于武理事长发表了《中国汽车产业13问》的演讲。他说,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太快, 这就难免会出现诸多矛盾。作为一名干了一辈子汽车的老汽车人, 那些矛盾长期以来萦绕于心, 挥之不去, 常常让他纠结不已;有些方向上的问题, 如块垒在胸, 难以消散。于是近日作出一个决定, 自己与自己来一场对话, 试图化解心中的诸般郁结, 同时分享给业界同仁, 以求指正。
13问包括:自主品牌汽车路在何方?中国何时才能成为汽车强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为何缺失?新能源汽车只是电动汽车吗?为什么自主品牌国际市场开拓不如人意?国际并购、国内重组恰逢其时吗?国际合作等于合资吗?汽车产业会被互联网产业颠覆吗?汽车产业政府应该怎样管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面前, 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在哪儿?其他产业值不值得中国汽车产业学习, 以加速创新发展?怎样加速解决汽车人才匮乏的问题?如何加速培育知名品牌?
付于武说, 自主品牌乘用车正面临着十几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已经历“12连降”, 也许还未到谷底。国产汽车缺乏核心技术和零部件, 比如电喷系统几乎100%依赖进口, 自动变速器99%是国外品牌, 控制器95%依赖进口, 汽车用芯片更是100%全部依赖进口, 年进口额高达2 313亿美元。关键加工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形势严峻。中国何时才能实现汽车强国梦?也许要10年、20年, 这要靠汽车产业创新和汽车人艰苦奋斗来实现。
卢秉恒院士介绍了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市场, 04专项实施的成果以及“十三五”重大专项支持的重点。卢院士说, 高档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 是打造强国梦的支撑。然而, 我国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的核心装备几乎100%依赖进口, 占到进口机床的40%。制造业的现状是制造能力过剩, 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生产的机床和进口的机床价值总额基本相当, 很显然, 国产机床处在价值链的低端。
2009~2014年, 数控机床专项共安排514项课题, 148项通过验收。截止到2014年6月, 专项共研发新产品新技术2 447项, 新增产值505亿。有30多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重大装备。五轴加工中心技术基本成熟, 复合加工中心有待工艺验证。高速精密立卧加完成阶段性研发, 离总体指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用在汽车领域的机床的可靠性差距尤其大。
49台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可靠性试验数据统计, 机床MTBF (平均无故障时间) 为975h, 比2006年提高46%。在汽车装备制造领域, 核心加工设备国产化取得重大进展, 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 关键零部件生产安排了焊接、冲压、涂装设备研制以及高速加工中心和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研发。目前汽车覆盖件冲压设备已经满足用户需求,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轿车曲轴等关键零部件加工设备80%可满足用户需求;轿车缸体缸盖半精加工实现组线应用。04专项在汽车制造领域针对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加工安排了18个课题, 其中数控机床整机项目4项, 数控锻压设备24项, 总投入14.4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62亿元。
“十三五”期间, 我国将在汽车制造领域以下三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一是汽车发动机 (尤其是轿车) 高效、柔性加工示范生产线, 重点考核可靠性、在线检测、高效刀具和数控系统等;二是汽车车身柔性、智能生产线示范应用 (包括大型伺服冲压装备开发) ;三是自动变速器关键零部件 (箱体, 齿轮的成形与加工) 装备及生产线开发。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科技发展部长杜兵先生作了“04专项“十三五”发展方向”和“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及应用”的报告。
联盟秘书长王金友向大会汇报了秘书处的工作, 并介绍了“十三五”汽车制造装备规划大纲。
一汽集团规划部规划室主任侯若明汇报了一汽集团“十三五”制造技术规划思路, 以及“十二五”04专项工作经验和体会。东风汽车装备公司事业部计划部部长张丁介绍了东风新一代变速器制造装备及工艺研究情况。机械科学院顾问陈长年介绍了“十三五”汽车领域强基专项重点方向。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瑚则介绍了该公司汽车刀具国产化开发情况, 并提出了刀具国产化的几点思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介绍了AT自动变速器成套制造装备与研发平台, 并介绍了盛瑞传动投产的8AT自动变速器的情况。机科股份自动检测装备事业部李芳总经理介绍了智能检测装备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应用。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汤伟介绍了多平台高节拍焊接生产线。上海交通大学金隼教授介绍了发动机精密制造“2μm”工程。
近几年, 我国的汽车装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比如济南二机床的冲压生产线已出口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南通科技的加工中心和德国的加工中心一起组成上海通用汽车缸盖的生产线;在安徽江淮汽车年产24万辆乘用车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生产线中, 苏州博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发, 机器人在主焊线上承担车身焊接作业中的复杂搬运、焊接等任务。但和汽车强国相比, 国产汽车装备还有很大差距。
开发创新 装备中国 篇6
物流业发展特点“快”与“低”
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物流业始终处在一个成长发育的过程。如果要用两个字去描述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我认为一个是“快”,另一个是“低”。所谓“快”,是发展快;所谓“低”,就是水平低。
中国物流业的确发展很快。一方面表现在物流业规模增长上。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的物流总额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特别是一些新型的物流业态快速发展。比如说快递业,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50%多,2012年快递业的增长速度达到56%,而2013年1至10月统计的数字是增幅高达61%。在当前整个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物流业的增长可谓是一枝独秀。
另一个方面,物流市场的发展也非常快。物流市场每年百分之十几以上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我国GDP的增长。现在我国的物流市场容量应该接近6万亿元,这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纷纷涌入国内物流市场。
此外,物流企业的成长也非常快。在十几年前,要在国内找到一个主营业务在10亿元以上的物流企业是非常难得的。而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国内排名第50名的物流企业,其物流主营业务的收入都达到了20亿元以上。
还有一方面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我国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也非常快,呈现出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
与此同时,我国物流行业也存在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最明显的就是物流效率低,其突出表现是成本高。我们的物流成本现在还占国家GDP的18%,高于发达国家1倍以上。并且,效率低也体现在物流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上,比如,我们的多次运输能力、联运能力等也比较低。与国外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水平相比,目前我国在物流管理等方面至少存在着20年以上的差距。
依靠创新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
过去多年来,中国物流业始终处在一个成长发育期,而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物流业同样也需要有变化,需要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实现转变,就需要转型升级。因此,本次大会主题为“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这样的定位非常好,十分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物流业发展的要求。
如果放大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来看,“转型升级”本身反映出来的中国的逐步发展富强。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里,我国由一个“大国”实现了向“富国”的转变。今天,我们需要由一个“富国”进而转变为“强国”。这个转变的背后,就是转型升级在推动。
那么,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实现国家由富到强的发展过程;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因此,创新是转型升级的一个根本驱动力,对于一个民族的复兴是如此,对于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更是如此。2013年12月3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的经济工作问题,对很多事情做了进一步强调。我认为,这中间有很多新提法,其中就包括“创新驱动”。会上有两个地方提到了这一点,一个是叫做“改革促进创新发展”,一个叫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当然,创新包括很多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创新应该是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改革,解决的是生产关系的突破。通过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去释放我们的生产力。但生产关系的完善和改革不是目标,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讲改革是没有完成时的,只有进行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完善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创新。可以说,创新的最根本事情是生产力的提高,这方面就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
如果说过去三十几年,我们是通过发展经济去富国,那么未来的三十年,我认为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去强国。在这方面,物流业同样承担着自己的使命。转型升级的最根本的驱动是创新,物流业也需要通过生产力的提升,通过对生产力的创新,来促使我国物流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这时我们不仅需要管理技术的创新,也需要装备技术的创新,也更需要其他方方面面的创新。只有通过转型升级,通过创新,才能去推动物流业不断成熟,使中国由一个“物流大国”进化成“物流强国”。
开发创新 装备中国 篇7
于2009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该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办,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商务周刊、北京联讯动力咨询有限公司协办。该论坛以“从制造到创造: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战略选择”为主题, 探讨中国制造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经济危机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 提出面向未来的科学发展思路。
(1) 主要议程
08:30-09:00科协领导致开幕词;09:00-09:40绿色和智能制造报告;09:40-09:50大会休息;09:50-10:00《从制造到创造———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路》文集及研究报告发布仪式;10:00-12:00关于经济危机带来的新机遇的大会圆桌对话;14:00-18:00平行分论坛, 包括创新与产业竞争力论坛、绿色制造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论坛、智能制造与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论坛。
(2) 论坛成果
(1) 针对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调研, 吸纳各方面专家的观点和意见, 在论坛之后, 向有关领导及部门提出决策建议; (2) 《从制造到创造———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路》文集及《绿色制造案例集》的发布, 数控机床、机械基础件、风电、船舶、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综述性报告。
(3) 参会人员
主要包括科技、经济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制造产业领域的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监等。
(4) 论坛报到地点
中国科技会堂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
(5) 联系方式
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4号楼11层 (100048)
电话:010-68799008/9, 68799045, 68790875
传真:010-6879 9050
电子信箱:2009lt@cmes.org
网址:www.cmes.org
【开发创新 装备中国】推荐阅读: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09-03
产品的创新与开发08-14
创新开发项目管理09-12
科技创新人才开发11-03
农业开发项目管理创新10-08
开发区安监局工作创新05-24
创新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05-26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读书笔记07-02
开发区开拓创新精神演讲稿08-15
探讨语文教学中创新潜能开发论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