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共8篇)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篇1
全省扶贫开发工
作会议典型材料
实施科技示范工程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邯郸市人民政府
2005年6月
我市根据新时期扶贫工作新形势新特点,把科技示范工程作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围绕我市畜牧、蔬菜、林果三大主导产业,突出科技先导作用,以项目为基础、园区为平台、科技示范为手段、脱贫致富为目的,集人才、项目、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一体,形成了县有扶贫科技示范园区、乡有扶贫科技示范村、村有科技示范户的多层次科技扶贫示范体系。五个扶贫重点县已建成8个扶贫示范园区,园区面积达到8000亩;建成84个示范村;涌现出1480个示范户。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优选项目是基础
项目的科技含量、外在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直接关系到科技示范工程的成败和扶贫重点村(户)的切身利益。实践中,我们坚持三个面向优选项目。一是面向市场选项目。项目的确定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当前市场、1未来市场,避免生产与销售的脱节。二是面向主导产业培育选项目。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优选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确保新上项目能够拉动和促进当地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后劲和可持续性。三是面向资源优势选项目。把项目的确定与当地资源优势、传统种养习惯、群众内在积极性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增强贫困群体抗风险的能力。三年来,引进和嫁接种植优良品种70个、养殖品种12个;8个园区与34个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和引进中、高级人才47名。有260人既是项目业主,也是科技带头人。
二、园区建设是平台
扶贫科技示范工程是以园区为龙头,科技示范村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辐射点,带动广大贫困户脱贫为根本目标的新型科技扶贫模式。一是示范作用,即通过园区的示范,把新品种、新技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每个园区都设有试验区、推广区,让群众亲眼目睹学以致用。二是带动作用,即把成功的项目向扶贫重点村、户进行推广。8个园区仅周转羊就带动起70个示范村、1200个示范户。三是培训作用,即为贫困村培训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每个园区都有培训场所,聘有专业技术
人员,有专门培训经费,两年来,利用园区培训农民20000多人次,其中1300名农民成为科技示范户。四是市场化作用。即为贫困村优良品种的引进和产品销售提供平台。
三、机制创新是关键
我们主要进行了两项创新。一是完善投入机制。明确了“用活政府扶贫资金、撬动群众自有资金、吸纳社会资金”的总体思路,拓宽了融资渠道。初步形成了开发型、嫁接型、扶贫主导型、下岗职工投入型和招商引资型五种融资渠道,实现了扶贫科技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多元化。如:经济住房中心投入1600万元兴建广平县扶贫示范园区;涉县园区制定优惠政策向社会公开招商引资,引进养殖大户18家,资金1200万元,在科技示范村、户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利用政府补助激活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使政府与农民的投资比例达到了1:1.1。二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政府投资的社会效益、园区法人的经济利益的有机统一,市先后出台《邯郸市扶贫开发科技示范园区管理意见》等3个规范性文件,就园区的发展计划、形式和内容等作了具体要求,明确“八有三提高”:八有:有详细的发展规划,培训基地,规范的运行模式,体现本县特色、符合扶贫性质的标志性建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措
施,详细的档案资料,科技实验场地,稳定的技术依托。三提高: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园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园区以独立法人经营,县扶贫办以扶贫资金补助为条件,双方签订《扶贫开发科技示范园区共建协议书》,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与扶贫机构的权力与义务,达到了政府、园区法人和贫困户三方利益的统一。
四、强化服务是保障
市委、市政府在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多方面为示范工程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一是技术服务。整合农、林、畜、水、科技等部门的力量和优势,在种养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优种采购、节水灌溉、科学栽培、防疫灭病等方面技术。二是人才服务。从03年开始,每年从扶贫重点村中优选100名高中毕业生到河北农大学习,政府提供补助,为贫困村(户)接纳先进技术培养和储备人才资源。三是资金服务。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科技示范村(户)提供小额贷款,仅魏县就为600 个蔬菜示范户提供了480万元的资金支持。
科技示范有力推动了我市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一是加快了整村推进步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为重点村、户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
膀,全市有258个村、28万人口如期脱贫,60个村由原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去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比当期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出4个百分点。
二是形成了主导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魏县的果品、花卉、无公害蔬菜示范区已带动6个乡(镇)的16000贫困人口发展小杂果、蔬菜种植。涉县养殖园区的发展,迅速带动起40个村从事养殖业,全县优质羊存栏达到5万只,关防乡后岩村周转羊达2000多只。
三是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新生的扶贫力量。政府扶贫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了由依靠政府向“三元化”(政府、民营企业家、扶贫对象)转变,政府资金投入也由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8个园区4100万的总投资中,民营企业(包括工商资本)、政府投入的比例为85:15。示范村吸收群众投资1200万元,是当期政府投入的40%。借鉴科技示范工程建设资金的运作方法,三年来组织46名民营企业家投资2亿元,新上扶贫项目53个,带动4万多贫困人口脱贫。
四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扩大了扶贫成果。在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上,实现了由平均分配向主导产业倾斜的转变、由资金到村、到户向项目效益到村、到户转变,发挥了项目的整体带动作用。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篇2
经过过去十年的扶贫努力, 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 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关于未来十年的扶贫规划, 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该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该纲要的公布意味着我国的扶贫进程将要迈入崭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要继续深入推进扶贫开发, 其扶贫对象、扶贫开发重点、扶贫开发方式及扶贫开发目标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首先, 扶贫对象包括范围更加广阔。扶贫的主要对象不仅仅是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 且面向全社会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
其次, 扶贫开发重点更加具体明确。扶贫开发的重点由原来的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等地区, 具体到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再者, 扶贫开发方式和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经过二十多年的扶贫开发, 我国已经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方法。比如专项扶贫:易地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等。在应用多种扶贫开发方式的同时,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事业当中, 包括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国家重点科研院校、军队和武警部队。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承担定点扶贫任务。
最后, 扶贫目标层次明显提高。过去十年, 我国的扶贫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巩固温饱成果, 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十年, 我国的扶贫目标是, 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新形势下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
我国扶贫工作经过长期摸索已总结出了丰富的扶贫经验和模式。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 扶贫重点都是扶贫难度最大, 贫困问题最难以解决的地区。这些特困地区远离中心城市, 交通和经济不发达, 基础设施薄弱, 生态环境脆弱, 人口分散分布在边远山区。由于先天环境的制约, 这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扶贫开发中并未有效脱贫。而未来的扶贫开发过程已形成的扶贫开发模式可能受到严峻的挑战。
2.1 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可能难以达到效果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和扶持具有当地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这一扶贫模式曾有效地帮助很多贫困地区提高收入、发展经济、减少贫困。然而, 这一模式应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能会碰到一定问题。首先, 规模农业难以发展。在这些特困山区, 没有大面积可耕种的田地, 只能利用山坡上的坡地, 在云南怒江地区有的土地迫于无平地不得不开垦在陡坡角度60°以上、不便于耕种的山坡上, 人均土地资源非常少。随着我国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之后, 这些山地地区的农民土地面积仅为人均0.06~0.13hm2, 且单产较低。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可能破坏当地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 环境一旦破坏将很长时间难以回复, 得不偿失。这些地区的农民大部分依靠政府补助维持生活, 难以在这些地区进行农业大规模的开发。其次, 农产品缺乏竞争力。一是土地面积少且土地单产低, 其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二是人口居住较为分散, 一定量的农产品的收集、集中成本非常高。三是远离中心城市, 且交通运输不便, 各种产品的运输成本增大, 导致这些地区的农产品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比较低。再者, 产业链的经济利益很难转移到农户。一方面由于农民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产量少, 缺乏市场议价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户作为市场链末端, 市场中间环节过多, 利润分享环节过多, 导致农户获得的市场收益相当有限。
2.2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可能成本收益比过低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 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 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 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 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规范运作、分批实施、逐村验收的扶贫开发工作方式。集中连片特困山区人口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为山里分散的每家每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措施, 例如通路通电等成本将有可能是极高的, 导致成本收益比过低。
2.3 易地扶贫开发模式可能产生迁移居民不适应问题
易地扶贫开发模式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 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 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对一些易地搬迁的成年贫困人口, 由于文化、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原因, 很难适应新居住环境。部分搬迁户放弃政府为其新修建的房子, 回到以前的窝棚生活。
我国长期不懈的扶贫努力极大地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 现存扶贫人口分布区域都存在着种种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制约因素, 是扶贫工作的攻坚难点。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需要一种适于分散居住且产出不成规模的贫困山区的新型扶贫开发模式。
3 泰国罂粟替代种植扶贫模式借鉴思考
泰国北部的罂粟替代种植扶贫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扶贫范例。北部地区的老百姓不仅放弃种植鸦片, 而且通过植树造林, 建立了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种植其他农产品, 成功实现了脱贫。
3.1 泰国罂粟替代种值扶贫模式的特点
3.1.1 由泰国国王主导的扶贫模式。
泰国国王在泰国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他主导的项目会有很多机构和团体主动参与到其中, 包括大学的科研技术支持、企业的帮扶等等。
3.1.2 注重当地农民的科技培养和项目扶持。
为了让老百姓找到除罂粟种植以外的谋生手段。泰国国王引导当地老百姓种植桃子等农作物;培训当地妇女学习花卉的组织培养种植, 同时建立皇家花园, 开辟旅游收入;组织当地老百姓利用当地麻料进行纺织、缝制时装, 并设专卖店销售。
3.1.3 注重项目的整体长远规划。
在泰国罂粟替代种植扶贫模式中, 始终以建立良好生态为目标, 不仅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培训, 而且注重产后的市场建立, 即帮助老百姓的农产品商品化, 实现最终利润。
我国扶贫工作与泰国罂粟替代种植扶贫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 我国扶贫工作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 政府在我国是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影响力的, 因此在扶贫进程中, 有很多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组织义务参与到其中。其次, 我国扶贫工作中也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很多科技培训工作, 通过项目开发, 帮助老百姓提高收入。
3.2 泰国北部罂粟替代种植扶贫模式经验借鉴
3.2.1 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
放眼泰国北部郁郁葱葱的山脉和树林, 很难想象二十多年前这里是漫山遍野的罂粟花, 当地老百姓靠毒品苟且偷生。泰国北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建立了吸引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户外休闲度假的胜地, 开发了旅游休闲娱乐产业, 成功实现了当地经济转型和脱贫。
3.2.2 注重帮助贫困地区建立销售市场。
从泰国罂粟替代种植扶贫的成功经验来看, 在扶贫过程中注重为贫困区域农产品寻找或“提供”市场需求, 比如帮助项目开设专卖店、鼓励超市主动销售、国民主动够买这些地区的农产品, 实现产品的商品化, 逐步帮助这些地区的贫困农民真正融入市场, 进入良性循环。
4 新形势下扶贫创新模式
“十二五”期间, 我国进入了扶贫攻坚阶段。这些集中连片特困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大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发难以展开。脆弱的生态环境很容易由于过度开发而遭到破坏, 导致恶性循环, 形成新的生态贫困。不具规模的特色农产品将无法弥补市场开发的高额成本, 产品不具市场竞争力。因此, 仅靠一些纯粹市场经济扶贫措施, 无法解决我国当前的扶贫攻坚问题, 要么可能破坏生态环境, 要么因为缺乏市场竞争力, 无法将农产品商品化。因此, 需要在现有扶贫模式基础上发展新的模式。扶贫新模式的特点是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参与式农产品市场链, 减少农产品市场开拓的资金成本, 提高特困地区农产品的商品率, 增加农民收入。
4.1 仍以政府为扶贫主体, 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扶贫事业既是政府的一项民生事业, 也是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减少贫困, 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进程中投入大收益慢的基础设施等企业不愿或无力承担的扶贫项目, 并引导和推进企事业单位帮助贫困地区逐步融入到国内大市场中, 并获得收益。近三十年来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十年我国在集中连片特困山区的扶贫攻坚, 仍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参与和扶持, 政府继续在农田水利、交通等方面进行改造和修缮, 并通过政府影响力引导企事业单位继续在科技、市场等方面进行帮扶, 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扶贫工程。
4.2 以良好的生态保护为前提, 不适宜规模农业开发
通常情况下, 规模农业虽然有助于降低生产运输和市场开拓的单位成本, 增强竞争力。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部分属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区, 在资金和技术限制的情况下, 规模农业或工业的开发将可能破坏生态环境, 且生态修复极其困难, 使得本已贫困的居民再次陷入经济和生态贫困的恶性循环中。且这些地区适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极其有限, 因此, 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 规模农业或工业开发不适宜这些地区。
4.3 注重生态科技扶贫, 着力打造特色农林业
在缺乏规模经济的情况下,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从生态特色方面着手, 大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 保持着生态环境良好, 其农产品很容易打造为绿色生态有机食品。因此, 需要广大科研技术工作者加大科技研发和培训, 在挖掘农林特色生态有机产品的同时, 提高农林产品生产和加工的科技含量。
4.4 政府牵头企业参与, 开拓特困山区扶贫市场
由于集中连片特困山区绝大部分农产品生产难以规模化, 很难发展成为一种大产业, 其农林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开发仅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将无法完成。因此, 这些农林特色产品的市场开拓初期还是应该依靠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来完成。比如, 由政府联系流通企业, 为特困山区开辟特卖专柜, 集中销售特困山区的各种生态农特产品。政府可为销售特困山区的农特产品的企业适当减免税费。通常情况下, 某一农户或某一不具规模的企业基本不具备进入各大型超市进行流通的能力, 且某一特困地区的部分农特产品由于产量限制, 也不具备大规模市场推广和开发的商业价值。如果把所有的集中连片特困山区的生态农特产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市场开发, 一方面生态农产品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市场需求, 且产品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 产生一定的市场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作为特困山区的生态农特产品, 出售和够买该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能够满足企业和个人参与公益事业, 提升社会形象的需求。
4.5 减少流通中间环节, 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通常情况下, 市场上的农特产品的销售价格不低, 但田间的收购价格却不高, 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费用和利润占农产品价格的大部分, 农民仅能从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中得到很少利益。因此, 在建立特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市场时, 应尽量采用直供的方式进行, 即农户可以组织农村销售合作社, 负责和农户、市场对接, 向农户传达市场的需求, 集中、包装和运输农产品到销售市场。成立这样的农合社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流通中间环节, 降低成本, 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并确保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 通过培训和接触市场, 可为特困山区培养一批了解市场和懂得市场开发的本地人才, 有利于特困山区的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
5 小结
我国进入扶贫攻坚新阶段, 在新形势下除了采用已形成的扶贫模式外, 根据当前扶贫进程中的新问题, 必须要有新的策略。即政府在继续做好基础建设扶贫的同时, 加强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加入。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注重产前产中的生产科技服务, 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寻找优势特色项目;注重产后商品的市场开拓和销售。结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通过结合流通企业开辟特色扶贫市场, 为这些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打开市场,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同时, 通过扶持农产品销售合作社, 减少流通中间环节, 可减少流通成本, 增加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并可以培养本地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人才。
摘要:我国扶贫工作已进入扶贫攻坚的重要阶段, 由于扶贫工作重点的变化, 我国扶贫出现了新形势、新局面。前一阶段总结出的扶贫模式在新形势下可能会受到限制。在总结泰国北部罂粟替代扶贫模式的成功经验基础上, 指出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 提出我国新形势下扶贫新模式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扶贫开发,新形势,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EB/OL].新华网, 2011-12-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EB/OL].http://news.163.com/06/0329/08/2DCC0U2I0001124T.Html, 2006-03-29.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篇3
关键词: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机制创新
随着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深入,贫困人口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征,以县为单位的瞄准机制已不适应现实需要,瞄准机制迫切需要进一步精确化。2001年中国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贫困农户参与、多部门协调配合、制定扶贫规划、集中资金和力量,围绕帮助贫困农户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实施整村推进。
一、“整村推进”模式的理论基础
赋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内源式发展理论,可以为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提供理论支撑。赋权理论中的“赋权”一词来自阿马蒂亚·森的《贫困和饥荒》,赋权理论提出了“参与式发展”的扶贫模式,即以赋权为核心,利用政府注入的资源,扶贫对象介入扶贫开发全过程。整村推进推广参与式扶贫,注重对贫困村和贫困人群“赋权”。整村推进将村作为扶贫单位,赋予了贫困群体自主确定发展项目和安排社会公共产品分配的主体资格。整村推进将扶贫单元下沉到村,使贫困村和贫困者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和权利,赋予他们独立决策、管理资源以及收益分配的权利。“赋权”确立了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消除贫困的最大贡献就是要打破贫困、环境破坏、欠发达状态下的“累积恶性循环”。从某种程度上说,贫困问题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整村推进将扶贫单元集中到村社农户,从居住环境改造、村社组织制度建设、文化卫生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和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方面人手,着力改善贫困人口生存发展所依存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产业环境,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内源发展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促进适应各国社会实际和需要的内源发展和多样化发展过程的社会文化条件、价值体系以及居民参加的动机和方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内源化是外来现代性和内源传统性的完美结合。整村推进在将扶贫单元下沉到村的同时,在理论上已经充分考虑到贫困村之间的差异性、村落内部不同群体的异质性等问题,将外在的扶贫资源与贫困村的文化属性、人口特征、资源禀赋等结合起来,寻找适合村落特点的扶贫发展模式。
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及实施情况
按照《纲要》要求,2003年贵州省作出《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提出对100个一类重点乡镇进行重点倾斜扶持,同时每年实施1000个村以上的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首先在一类重点乡镇的贫困村开展,然后再有计划地逐步向二、三类重点贫困乡村推进。从2004年起,贵州省开展整村推进试点,之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了使整村推进能按计划顺利实施,贵州省配套了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2004年,在1124个贫困村,安排1.38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占财政扶贫资金总额的22.1%,每村平均投入12.28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788个;2005年对1100个整村推进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从2006年起,除了每村安排2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外,省财政还安排了2000万元小额信贷贴息资金,确保每村贴息20万元以上;2008年,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2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平均每村投入35万元,其中人口较少民族所在贫困村和国定革命老区贫困村,每村投入50万元以上;从2009年起,全省对未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每村投入财政扶贫50万元以上,同时,要求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四个城市的对口帮扶资金,50%以上要用于贵州的整村推进项目。有了资金保证,整村推进顺利实施,到2009年,全省累计实施8775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计划,占13973个扶贫开发重点贫困村总数的62.8%,其中实施“两个确保”贫困村2060个,占“两个确保”贫困村总数的75.18%。2010年将实施2000个村整村推进,剩余680个“两个确保”贫困村和所有一类重点村将全部纳入整村推进计划。
三、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评价
(一)增强了扶贫开发的瞄准性,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贵州全省有1397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占全国14.8万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9.44%,其中7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1397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向“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集中分布的特征,使得以县为单位的扶贫开发方式相应转变为以重点村为主要对象的整村推进,增强了扶贫开发的瞄准性。围绕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扶贫重点村重点实施了交通、水利、种植、养殖、文教卫生、培训、农电等扶贫项目,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例如思南县自2007年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在91个扶贫重点村投入资金5410.6万元,实施了579个扶贫项目。贫困村人口从2007年的3.22万人减少到1.76万人;岑巩县到2008年共实施整村推进40个,投入资金5534.8万元,实施了275个项目,重点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470增加到2008年的3006元。
(二)提高了扶贫资金整体效益,促进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的相结合
整村推进搭建了整合各类资金的平台。有利于探索整合资金连片开发机制。2007年,贵州省在贫困地区开展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试点工作,印江、黎平、罗甸、普定4个县成为首批试点县。印江县自2007年成为首批试点县以来,在杉树乡14个贫困村集中连片的特困区域,以茶叶为核心产业,共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5175万元,2008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992元,比上年增长50.9%;2009年被列为试点县的正安、江口、长顺、织金4个县,除每县1000万元试点资金外。共整合部门项目资金13955.16万元(不含信贷资金),整合资金比例为1:3.49。2009年,全省共整合涉农资金39806万元投入整村推进。通过资金整合,发挥了扶贫资金的整体效益,促进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的相结合。
(三)增强了农户参与意识,转变了农民的观念和提高了农民技能
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主要集中在与解决贫困地区“三个基本”问题息息相关的领域: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包括修建通村公路、改造和新建人畜饮水工程、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农村沼气池建设等;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茶叶、马铃薯、辣椒、烤烟、优质果品等特色产业基地、扶持农户发展畜牧业等;三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上项目的实施效果关
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增强了农户参与整村推进的意识,克服了以往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在产业化项目实施中,项目县以职校、农广校、电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对特色种植、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户的生产技能和素质。另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市场意识。
采取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贫困地区在解决“三个基本”问题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整村推进专项扶贫资金总量仍然偏少,资金整合难度大,群众对连片开发的政策认识不够透彻、参与不高,产业化发展在整村推进中核心地位不突出,整村推进项目缺乏后续管理等。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在机制上进行创新,以实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目标。
四、创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的建议
(一)创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与产业化发展有效衔接机制
“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要把产业化作为核心内容,建立产业带动、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长期效益的扶贫开发新机制,促进整村、数村、整乡、数乡整体推进。首先,结合贫困片区的区域特点,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制定连片开发的整体规划。在区域连片开发板块,根据区域优势培育一批产业优势强、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区域性主导产业,避免以往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偏小、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打造“多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品牌,使之成为产业链、产业群,形成规模效益。其次,推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同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经营形式,实行“公司十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和市场扩张利益。
(二)创新“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资源整合机制
贵州贫困乡村大都集中连片分布,每个贫困片的自然资源条件、致贫因素相似。针对这些特征,贵州省实施了“县为单位、整合资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试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扶贫资金少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使扶贫开发方式由分散单一的贫困村整村推进向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为主整体推进的转变,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首先,成立县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支农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编制“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规划、整合资源、申报和实施重大项目等;其次,整合连片开发区域的财政支农政策、农业投入政策、财政贴息政策、农业税收政策、财政扶贫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挥支农惠农的强大政策效应;最后,以规划引导项目,以项目带动资金整合,所有渠道的资金以项目为载体,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项目整合成功能相互完善和配套的大项目。
(三)创新整村推进的群众参与机制
贫困农民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受益主体,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直接决定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效果。因此,要发挥贫困群众在整村推进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整村推进的群众参与机制。成立专门的扶贫事宜民主决策机构和扶贫项目实施管理小组,项目村要在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大会上把各类项目的投资、建设方式、经济效益、时间质量要求等基本情况向广大群众讲清楚,再由群众通过扶贫事宜民主决策机构自主决策,并制定项目规划。项目确定后,由扶贫项目实施管理小组召集村民代表对项目资金统筹安排,组织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管理。从各项措施招标采购、农户协调组织、材料验收发放到施工组织管理、具体问题解决落实都要由农民自我管理实施。群众主动参与到扶贫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果。
(四)创新整村推进项目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贵州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每个村整村推进实施期原则上为一年,已实施完毕的村,不再安排整村推进。实际上,整村推进扶贫项目除种植项目外,大多数项目实施当年并不能见到效益。由于整村推进实施期短,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没有形成连续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局面,使得有些项目还没有发挥效益就已经结束了,甚至出现“今年建、明年拆”的现象。为了让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必须建立和创新项目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整村推进项目的考核、验收机制,对实施好的乡镇奖资金、奖项目,对实施不好的乡镇进行处罚,收回资金。对已经完成整村推进项目的村进行跟踪调研,总结经验,寻找薄弱环节,强化后续管理。建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交由村委会管理,建成的生产经营性项目,应建立农业产业协会,完善协会运作机制,增强协会对农民培训、管理、产品销售等服务功能,并按发展需求进行项目续建。
参考文献:
[1]沈茂英,“整村推进”综合扶贫模式的理论基础[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26)
[2]赵瑞芬,王俊岭,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与整合[J],经济研究导刊,2007,(1)
[3]刘国勇,新阶段新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与机制创新[J],新疆财经,2009,(4)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篇4
——对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2010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目标
◆全年减贫50万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实施2000个村整村推进、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亿元;
◆突出五项工作重点,抓好七项试点工作,组织编制我省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研究制定《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草案)》;
◆平稳开展扶贫开发重点县调整工作,实现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至今已历时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10年来,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行各业成果斐然。扶贫开发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满足了群众最迫切的基本需求;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提高。扶贫开发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注贫困农民
实现共同富裕
我省作为西部农业省份之一,“三农”问题仍较突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差距不断扩大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深刻指出:“目前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没有变,在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状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凸显出扶贫开发在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并制定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现代化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绘制了宏伟蓝图,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并明确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于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抓紧抓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充分表明,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关注贫困;发展速度越快,越要关注发展的不平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贫困地区作为最薄弱的环节,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最弱势的群体,需要下更大的力气给予扶持。国务院扶贫开发纲要的序言中明确写到:“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因此,我省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能否顺利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衡量扶贫工作执政能力、体现扶贫开发成效的“试金石”。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符合国情、省情。省委书记石宗源曾说:“我们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省扶贫开发的成效和进程,取决于能否早日让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强调要“坚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注重从制度上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省长林树森在扶贫开发暨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不断强化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要求:“省扶贫办一定要有求变、求快、求发展的思维,站在更高起点上来思考全省三农工作的发展。要认真剖析造成贵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农民素质低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副省长禄智明强调:“扶贫开发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在发展现代农业、缓解农村贫困、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针对问题和困难,当前和下一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将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坚决贯彻执行‘两个重中之重’思想,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就没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因此,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省领导的指示,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巩固、完善、提高,从思路、制度、机制、措施上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让贫困地区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认清当前形势
创新工作思路
当前,既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最好的机遇期,也是对扶贫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的“啃硬骨头”挑战期。执行1196元扶贫新标准后,我省贫困人口增加到585.38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4.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8%,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有明显增长,但绝对数很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全省尚有5198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占全国的1/5,已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投入少、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巩固和提高;保护与开发、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突出;扶贫工作自身也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积累的有效经验不多。
在经历了大规模扶贫开发(1986—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2000年)和新阶段扶贫开发(2001—2010年)三个主要阶段后。当前我省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进入到了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进入了“生存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的关键时刻,进入了农村改革、制度创新、现代农业建设推动的重要时期。我们既要清醒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扶贫开发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保证;国家扩大内需,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扩大了扶贫政策的覆盖范围;扶贫开发多年的工作实践,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积累和探索了丰富的经验;社会各界对扶贫开发给予广泛的关心和支持,推动了“大扶贫”格局的形成。但是,正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指出的那样:“针对贵州目前存在的贫困问题,完全有效的经验不多,迫切需要大胆探索、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因此,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下,迫切需
要我们在扶贫开发工作对象、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投入体制、主要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评价方法与体系等方面作出新的调整,力求抢占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政策制高点。
明确指导思想
提高开发水平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我省“三农”工作的部署,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三大目标,抢抓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性“兜底”安排和实行扶贫新标准的机遇,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以产业化扶贫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特色优势生态产业发展力度,做大做强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轮驱动作为工作手段,把产业化扶贫作为整乡推进、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构建“大扶贫”格局,切实改变我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贫穷落后面貌;以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为目的,围绕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转移、转产、创业;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大扶贫”的部门责任落实机制、以效益优先竞争入围的扶贫项目安排和合同管理机制、以扶贫效果为导向的“以奖代补”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以扶贫开发规划为统筹的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机制、以激励为目标的扶贫工作绩效考评奖惩和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
突出五项重点
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求,今年,我省扶贫开发要突出五项工作重点。
突出产业化扶贫。坚持“统筹安排、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抓大”就是突出把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整体脱贫的主渠道,实施区域性连片开发,重点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打造一批产业扶贫亮点。“不放小”就是把扶持发展特色经济作为瞄准贫困农户的重要举措,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找准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建立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按照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统筹兼顾,线、面产业带建设,整村、数村、区域、县域推进的思路,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做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根据“东油西果南药中蔬面上牛羊”的区域产业布局雏形,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重点抓好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优势产业的连片开发。按照“增点扩面做大规模,重点突破做强大县,一般项目县巩固提高,破解原种扩繁、饲料加工、防疫体系制约瓶颈”的指导思想,做大做强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使草地生态畜牧业切实成为项目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重点扶持发展油茶、蔬菜、果药竹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市场化引导、梯度式培育、滚动式发展、做强做大产业”的要求,连续集中投入资金,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围绕重点产业,扶持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大、与基地农户衔接紧密、能拉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突出整乡推进工作。创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在整村推进基础上整合资源,整乡数乡区域化连片推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变“存量资金”的安排方式,在“存量不变”的前提下,把过去单一贫困村投入25—50万元的分散投入方式转变为数村乃至整乡集中连片投入,提高存量资金的使用效果。在全省产
业布局的框架下,把产业化作为整乡推进的核心内容,集中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产业化发展区域与整村推进区域的有效衔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扶贫开发综合治理为目标,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构建整合项目、资金的工作平台,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下,统筹各部门的力量,重点突破、协作推进,共同推动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不同渠道资金的“集聚效应”和财政扶贫资金的“黏合剂”作用。
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思路,结合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以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对象,围绕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按照培训时限和培训内容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省、地、县三级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同时,加强与国家助学补助制度的对接,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再补贴的具体办法。加强对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确保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突出社会扶贫。继续加强与4个对口帮扶城市在经贸协作、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劳务输出、旅游产业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与协作,确保对口帮扶项目的实施质量和进度,实现帮扶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导向、做大做强产业的要求,搞好产业的梯度对接。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按互利共赢的要求,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着力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管理使用社会帮扶资金,推动完善《关于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四市对口帮扶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引入激励和责任机制,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和对口扶贫,完善集团帮扶办法,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整合到扶贫开发领域,提高社会帮扶水平。
改革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方式。不断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实行全程管理,突出抓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以资金类别、资金投向、程序管理、使用效果、合同管理、量化管理、以奖代补”为核心的源头控制、程序规范、行为遏制、下管一级、全程监控的资金使用监管体系,从而实现主要靠定性评价到细化实化量化考评管理、从静态数据库管理向开发大型网络化信息化动态管理的转变。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滚动使用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的有效办法。改变传统的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方式,按照“存量不变、增量用好、培育(产业)样板”的原则,认真处理好点、面和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扶贫资金存量主要用于以村为基础的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增量主要用于产业化扶贫项目,培育典型、树立样板;扶贫贴息贷款主要用于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整乡推进结合项目;村级互助扶贫资金主要投向省扶贫领导小组规划建设的贫困乡特色优势产业扶贫项目;培训资金主要围绕提高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和满足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化建设需求,以贫困地区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社会帮扶资金主要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管理使用;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总体工作部署,按照“县为单元、规划为龙头、项目为载体”的思路和“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在申报程序、资金拨付、项目监管上按有关规定执行,继续实行资金使用部门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年初备案和年底报告制,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整体效益。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发展产业为主、以奖代补的符合我省特点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认真研究并确定各产业和产业中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以客观评价不同地区的工作绩效,形成以扶贫成效为导向的进退和激励机制。
抓好七项试点
探索扶贫新路
抓好试点工作是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把各项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累扶贫开发工作经验,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主要围绕七个方面来开展。一是高标准推进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围绕到2012年基本摆脱现有贫困状态,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2020年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目标,分四批做好试点规划编制工作。在科学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薯类、蔬菜、精品水果、核桃等优势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按照参与式扶贫的方式,以市场为引导,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的精神,在全省探索总结出一条成效突出的特殊类型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新路子,为全国提供可鉴经验。
二是积极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衔接试点。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今年在重点县全部开展试点工作的要求,加强与统计、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的联系,认真研究我省新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分布与特征,按照共建信息平台、共享资源成果、分别满足工作需要的思路,调整统计指标,完善政策数据,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瞄准度”,使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今年上半年在50个扶贫重点县推开,年底前覆盖87个县(市、区、特区)。加强扶贫统计监测,建立健全贫困人口的识别和监测机制,不断完善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
三是拓展小额信贷扶贫和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创新互助资金试点和小额信贷有机结合的方式,按照“商业性信贷+政策性贴息+商业性政策性融合共担风险”的运行机制,采取“三补一贴”(补充互助金资本金、补助工作经费、补偿信贷风险、对农户贷款进行贴息)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模式,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村级互助资金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并在取得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向全省有序推广。
四是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民利益连接机制试点。结合推进产业化扶贫,采取扶贫贴息贷款、灵活运用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贴息等有效措施扶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扶贫资金到村到户为政策底限,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过程的有效方式,使贫困农户真正成为扶贫资金使用的最大利益主体。五是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根据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布局,先期在生态条件优越、自然风情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的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探索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坚持以贫困农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的利益主体,通过加大投入,让农民从乡村旅游产业各链条环节中获益,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益中的比重。
六是重视推进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试点。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在巩固发展毛南族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对遵义市务川、正安、道真仡佬族聚居区以及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等较少民族聚居区实施扶贫开发。
七是开展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要求,把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在我省武陵山区等1-2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攻坚,推进区域综合治理,提高扶贫开发效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一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确定,省扶贫办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攻坚作为贵州
最大的民生,增强执政能力,破解发展难题,“行动行动再行动,落实落实再落实”,努力开创我省扶贫工作新局面。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论文 篇5
[论文关键词]小学课程;校本课程;课程创新
[论文摘要]课程创新模式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之一,其中包含了复杂的课程开发技术,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够反映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水平。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遵循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基础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迁移性原则、普及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课程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其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主要依靠课时的调整与安排、教材的开发与完善等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结合自身的实践,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总结出4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即课程选择、课程调适、课程整合和课程创新。这4种模式基本上涵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类型,其校本化程度体现了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在操作程序上也从简单逐渐走向复杂。课程创新模式的校本化程度最高,其实际的操作也最为复杂,但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最能够体现校本课程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更有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课程创新模式的内涵
课程创新模式是指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或者课程单元。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种是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另一种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出全新的主题单元。开发全新的课程拓宽了课程的范围与广度;开发体现学科特色的课程单元,延伸了课程的学习领域。因此,课程创新有助于实现课程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凸显学科的品性、特色,促进学校课程的变革。
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需要学校具备和创造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首先,需要研究和了解国家课程政策和制度,了解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和特点,从而准确把握课程创新的方向;其次,要基于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以及现有的条件资源,从而使课程创新更具有基础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第三,创新模式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以及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为课程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第四,课程创新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以保障课程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课程创新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特长培养,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和接受。而课程创新也并非标新立异,其真正目的是通过创制新的课程和主题单元,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从日常的学校教育中生发出创新的基点,将创新的视角放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之中,使课程创新最直接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个性化原则
课程创新模式是最能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学生的个性成长是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由内而外的发展过程,因此创新模式的课程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具有周期较长、系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三)迁移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通过课程创新带动学科课程的整体发展。这就需要寻找到学科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并以此作为课程创新的出发点,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提升的效果。以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创新的突破口,能够确保校本课程开发改善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实用价值。
(四)普及性原则
课程创制的基础性原则决定了课程创新的基本内容要简明易学,适合于普通学生的学习与掌握。首先,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本身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其次,在教材的编写上要简明易懂。同时,教具、学具应价格低廉,尽量不受场地、季节的限制,便于学校和家长的认可与接受。
(五)量力性原则
课程创新需要量力而行,重在实效。课程创新必须要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植根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的课程创新,否则表面的创新只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学生、教师的负担,无法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改进策略。
三、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类型
课程创新模式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课程开发策略,涉及到学校课程的不同领域。不仅涉及到学科课程领域,还涉及到活动课程领域;不仅适用于个别学科,而且适用于所有学科。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本着“针对实际,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重在实效”的开发策略,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学校着重在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等学科课程和语文(古诗词每日晨读)、外语(每日午读)活动课程领域中,率先进行了创新模式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发了校本的学科课程和校本的`活动课程。
校本的学科课程是指学校从国家课程中拿出部分的内容和课时,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学科课程主题单元。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等学科中,各自选择了一个体现校本特色的课程内容,以课程单元的形式进行校本开发。音乐学科开发了《竖笛》,体育学科开发了《跳小绳》《软式排球》,美术学科开发了《剪贴画》,社会学科开发了《祖国传统节日》等主题单元。这些主题单元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了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校本的活动课程是指学校弹性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自主开发的活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弘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学科利用每天清晨15分的晨读时间,开展“经典诵读”;外语学科利用中午15分的午读时间,组织英语“每日读”;体育学科利用课间操时间,自主开发了3套课间操(搏击操、韵律操、中华武术操);学校每年的大型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及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等都属于校本活动课程。校本活动课程突破了传统学科课程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升了活动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全方位地打造了学校的特色课程。
四、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一)课时的调整与安排
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是以课时的调整为保障的。一直以来,国家规定小学课堂教学的课时为40分。而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内容多元,教学活动灵活、开放,这些与固定的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为此,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两个方面对课时进行了调整与安排。首先,针对新增加主题单元,学校在不影响国家课程实施的前提下,减少和压缩国家课程的内容和时数,增加了校本主题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数。创新模式开发的学科课程主题学习单元,如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的主题单元要求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与实施,这就要求对现有的实施国家课程的课时进行重新的调整与分配。为此,学校每学年从国家课程中拿出16课时,即总课时数的25%,来保障主题单元学习的时间和教学质量。
其次,针对新开发的活动课程,学校将零散的学习时间集中统整,开发“短课时”以保障活动课程的实施。所谓“短课时”,即清晨的7:40-7:55以及中午的13:10-13:25这两段,班级自由安排时间进行统筹规划,集中利用这两个15分实施语文的“经典诵读”课程和英语“每日读”课程。选择这两个时间段进行阅读类的活动课程,符合学生语言积累的规律,这样学生每周就有3个15分的短课时来进行语文的“经典诵读”和3个15分的短课时进行英语的“每日读”。“短课时”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早、午自习的松散状态,保证了校本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的阅读与自修提供指导,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教材的开发与完善
创新模式下的教材建设是影响和制约课程实施质量的关键,教材的创新是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本课程的教材创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的开发过程,学校将课程创新模式的教材定位在教师的教本与学生的学本的有机结合上,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基础性、阶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因此,教材内容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多元的信息资源,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对教材的创编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教材的全新建构与编写,如语文学科“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小学生必背古诗210首》,音乐学科的《竖笛》(上、下册),外语学科的《每日读》(1-6册),这些教材内容的编写都摆脱了现有学科教材体系的框架,构建了其自身独立的教材体系。以音乐学科的《竖笛》主题单元教材编写为例,教材共分为上、下两册,包括相关演奏的理论知识,同时为配合左右手音的学习精心筛选了近80首相关的专项练习曲目,60首综合演奏曲目。这些丰富的教材内容一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另一部分为有乐器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资源,兼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语文学科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210首》,在呈现精心筛选的经典古诗词的同时,每首古诗词下都编配了重点词的解释以及相关资源资料的链接,在便于教师讲解的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借鉴的学习资料,既可减轻教学的难度和压力,也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一举两得。这些校本教材的编写不仅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文本上的保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另一种形式是在学科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与呈现方式的创新。比如:社会学科的《祖国传统节日》主题单元的《春节》,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改变了传统教材以插图为主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阅读的资源,弥补了学生生活体验的不足,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文字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的认知,使他们对于祖国传统节日产生内在情感。同时在教材结构上,将《祖国传统节日》由传统的只在4年级进行教学改变为在低、中、高3个年段进行教学,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形成了3个年段的梯度。低年段侧重于生活的直接体验,中年段侧重于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习俗和历史背景,高年段侧重于中外节日的对比学习。
扶贫办新阶段扶贫开发意见 篇6
1、深刻领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定位。一是扶贫功能作用新定位。扶贫开发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仅要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温饱、脱贫致富,更要确保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二是扶贫战略格局新定位。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发挥“大扶贫”的杠杆作用,健全完善“大扶贫”的战略体系。三是扶贫标准和扶贫对象新定位。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扶贫标准逐步提高,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四是农村扶贫政策新定位。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总体目标,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把尽快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2、准确研判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创新“大扶贫”理念,实施了“七大工程两项计划”,推广了“扶贫九到户”模式,探索出了“产业扶贫”和“企业参与扶贫”新路子。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但是,全县还有近10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高山和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脱贫难度加大,部分人群脱贫基础不稳固,面临新的返贫压力,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3、科学把握加快脱贫致富进程的新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三农”问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对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将给予重点扶持。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农村扶贫条例》的全面贯彻实施,为依法扶贫、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明确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4、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扶贫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为主线,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更加注重解决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问题,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范文网
6、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以贫困群众为工作对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解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做到扶贫到户、脱贫到人。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多措并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合力推进”的格局。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因灾因病等突发事件陷入暂时性贫困人口,提供救济救助;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生活在不具备开发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扶贫搬迁、异地开发。四是坚持自力更生、社会帮扶。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动员和组织贫困群众参与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扶贫项目的选择和实施,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的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性发展。
三、把握全县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
7、大力推进专项扶贫。加快整村推进力度,全面启动“十二五”期间全县45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每年启动9个村的项目建设。突出老区扶贫,加强中心老区乡镇和重点老区贫困村扶持,保护、建设和开发麻池苏区遗址、枝柘坪红三军旧址、资丘七十七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革命遗址。做好扶贫搬迁,每年实施扶贫搬迁1000人以上。强化产业化扶贫,每年兴建和改造产业化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基地1万亩以上。加强科技扶贫,每年实施“雨露计划”培训1000人以上。连片开发扶贫,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新一批连片开发试点项目,统一规划,分级负责,集中扶持。注重典型示范,进一步加大高家堰镇金盆村、高家堰村、龙舟坪镇何家坪村等扶贫示范点的扶持力度,着力抓好龙舟坪镇“城郊大棚”、民居改造等工作。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篇7
一、我省“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应该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反映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成就、新变化。
第一组数据,有两个核心指标:第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我们全省38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已经达到了7670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5.6%,也占到人均收入的75%。这个数据在两年前,只达到了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65%。也就是说,两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第二个核心指标,贫困人口 的减少。2011年, 全省有43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是12.6%。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的贫困人口为276万,贫困发生率是7.7%,尤其是2013、2014年两年,我们2013年减贫80万,2014年减贫70万人,说明我们减贫的速度非常快。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我省扶贫开发的综合效果。这两个指标,也是国家考核一个地区扶贫开发的基础指标。第二组数据,专项扶贫。2014年省级可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2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51亿元,增长了15%。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对全省贫困人口和3400个贫困村,逐户逐村建档立卡,实行精准扶贫。完成了5万人的雨露计划,并对58个县进行了产业扶持。第三组数据,行业扶贫方面,从2011-2014年,四年间,我们投入了2290亿,其中财政资金达到了1500亿。我们用这些资金,完成了贫困地区的村组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贫困村信息化等,可以说,大投入带来了大变化。第四组数据,以2014年10月17日首个扶贫日为契机,围绕“我为减贫做件事”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10个中直单位驻赣定点扶贫,38位省级领导和82个省直单位企业联系县定点扶贫,200余个省属部门单位,5000余个市县部门单位联系贫困村定点扶贫,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重点扶贫网络。2011—2014年,全省社会扶贫高达80亿元。可以说社会扶贫,已经在我省上下形成了浓浓的氛围。以上几组数据充分说明,我省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新格局。由此,我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加快改革创新,今年着重探索“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路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积极地试点和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思路,构筑了“四位一体”产业扶贫的新框架,并力求在实践中有新突破,这一框架主要有几部分组成:一是选择一个好产业。强调要在本地重点发展的优势高效产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贫困村发展的产业,提高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二是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这个合作社是一个具有较强扶贫功能的组织,而不是打着合作社的旗帜,不让贫困人口加入,不为穷人服务的组织。这个合作社原则上以一个贫困行政村为单位组建,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数个行政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如在一个乡镇有多个村分别组建了同一产业的合作社,也可建立乡镇联社;在县级层面如有多个乡镇有同一产业合作社,也可以建立县级产业合作总社。三是设立一个放大贷款的风险补偿金,着力破解资金不足的问题。今年准备在部分县(市、区)试点,探索在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中安排产业风险补偿金,按1:8比例放大贷款,贷款期限由合作组织贷款对象自行选择1至5年期贷款。贷款利率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希望试点县要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者移民户的贷款需求,在贴息、直补、保费补贴以及其他政策上,向这一特定的对象倾斜,以体现精准扶贫的需求。四是创建一个帮扶机制,着力增强各部门共同推进产业扶贫的动力和合力。推进产业扶贫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合力推进,要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与产业扶贫多个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受益。
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饶振华做客新华网江西频道
三、紧紧抓住精准扶贫这个“牛鼻子”不放,精准发力,创造江西特色的新举措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于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他多次强调,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施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贯彻好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精准识别上发力。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省扶贫和移民办要求各地对精准扶贫工作再“回头看”,看工作是否布置到位,看人员培训是否到位,看数据审核是否到位,看督查是否到位,确保全省识别的3400个贫困村,346万贫困人口数据真实、齐全,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精准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把贫困对象找出来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要分类指导,分析贫困原因,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贫困群众搬迁移民扶贫工程的管理》中,明确提出对搬迁移民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政策,实行差别化扶持,对有搬迁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普惠制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补助1000元;对建档立卡的特困户,在普惠制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每人增加2000元。对于实行差别化扶持的,仍然存在困难的特困户,各地要多渠道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三是精准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难点,要依托国扶办的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精准扶贫的管理网络,及时更新信息,及时掌握扶贫对象的动态,尤其在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管理上要到位,一切都要在阳光下运行。今年省扶贫和移民办主要是在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上,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上,在专项扶贫的项目管理上,都会有新思路、新举措,确保精准管理到位、有效。
四是精准考核。这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我省根据国家的精准考核的要求,在贫困县考核约束和退出机制以及在扶贫开发的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上加大力度,为此,省扶贫和移民办专门成立了督查处,围绕扶贫和移民项目资金的规范性、重要性,强化考核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
四、以开展扶贫日活动为契机 让全社会共同关注扶贫开发
10月17日一直是“国际消贫日”,每年这一天,联合国都会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会场,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去年8月1日,国务院同意了国扶办关于设立“扶贫日”的报告,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我省高度重视首个“扶贫日”的活动部署,经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去年扶贫日的活动主题定为“我为减贫做件事”,并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省领导高位推动,省委书记强卫批示要精心组织开展好首个扶贫日系列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扶贫济困工作中来,为贫困地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省长鹿心社批示要以开展扶贫日活动为契机 , 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 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撰写署名文章《让扶贫济困美德闪烁更加璀璨的光辉》。
二是相关部门协调行动,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向小组成员单位下发“扶贫日”活动相关方案,省政府随即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营造舆论氛围 , 省委宣传部部署各设区市委宣传部及省直各新闻媒体做好我省扶贫开发成就、经验典型宣传。《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江西领导参考》等各类媒体 , 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宣传扶贫日活动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据统计,扶贫日活动期间在国家级媒体报道江西扶贫20多篇。
三是积极开展捐赠活动,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和省总工会、省妇联及团省委等部门单位在认真做好扶贫日捐赠活动筹备工作的同时 , 分别向省直各单位、省属高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 省直单位职工、妇女和青年、共青团员等发出倡议 , 广泛号召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本单位组织的扶贫日捐赠活动 , 捐赠款项用于本单位定点扶贫点的扶贫项目和特困群众的帮扶。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省捐款累计2.23亿元。
四是活动形式富有特色,如赣州、吉安、上饶等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纷纷通过市县手机报、移动平台对公众宣传扶贫日活动情况。抚州团市委组织本地团员、团干通过“一日捐”的形式 , 开展缴纳特殊团费活动。信州区在上饶市社会扶贫公益服务中心举办医疗扶贫救助行动成果展 , 同时还开展了免费健康咨询等活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十几名学生自发组织诚信义卖为贫困群众捐款。由相关方捐资的“二七医疗扶贫基金会”在南昌成立 , 用爱心点燃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曙光。
五、 理 清 思 路, 明 确 目 标,2015年再减贫 60 万人
创新“五联”模式精准扶贫 篇8
“五联”模式的扶贫成效
——支部联建,带强班子筑牢堡垒。采取“1带1、1带2、2带1”方式,把相邻的先进村与后进村捆绑结对,组建了18对联合党总支,实行班子队伍一起抓、思想观念一起带,筑强攻坚堡垒。其一,结对帮扶,带强班子。着力整治后进村班子不强、后备不足的问题。锦屏镇锦屏、万涡党总支建立了每周例会制度,建立“一帮一”制度,两村班子结成4个工作小组,一起走村入户解决问题;健全万涡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在致富能手和返乡农民工中培养后备干部3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其二,双向培养,激活队伍。着力解决后进村贫困党员示范作用不强、致富能手不多的问题。书楼镇宝宁、碾米党总支大力实施“双培”计划,将先进村16名党员与后进村党员结成互助小组,培育党员致富能手8名;发挥先进村党员和村组干部的示范作用,培育特色种养殖35户、营销户5户,使后进村碾米村融入了库区万亩晚熟桂圆产业园。其三,强化培训,更新观念。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发展无路、找钱无门的问题。新安镇金鸭、新光、临江党总支实施“一家一个明白人”计划,先后组织贫困户外出考察、产业大户传经验、专项技能培训1300余人次;改变传统耕种模式,成立聚福湖湾种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多亩,入股社员202户,其中贫困户79户307人,覆盖率近100%,取得了增收脱贫实效。
——路子联谋,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充分借鉴先进村成功的发展模式,结合后进村实际,确定了“区域联动、统筹规划、错位发展、互补共赢”的发展路子。其一,规划引领,科学定位。鸭池乡大坝村、华象村、越红村党总支,立足统一规划实施的“万亩高山果蔬生态园”和越红村新村聚居点,把三村主导产业定位为“居民农耕文化体验游”;规划种植3000亩季节性观赏花木,联动大坝村、华象村,从而促进高山果蔬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融互动;引入两个龙头企业注资打造,初见成效。其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书楼镇石岗、高田党总支推行“山下赏花、山上休闲、错时办节、联动发展”的旅游产业扶贫;引进惠雅实业公司流转土地4000亩,开发乡村旅游,通过流转土地收益、定向就业等,带动周边43户贫困户发展,户均增收1.1万元以上;在石岗村举办“赏花节”、在高田村举办“采笋节”“捕蝉节”等活动,接待游客8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300余万元。其三,一户一策,精准帮扶。锦屏镇锦屏、万涡党总支对万涡村81户贫困户一一分析,确定了“逐户分类施策、基础先行铺路、产业务工找钱、教育卫生拔根”脱贫思路,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路、水基础设施已全面开工,年内可投入使用;每户贫困户兑现2000元产业发展资金,对缺乏技术的8户,实行产业能人带动;全覆盖开展大病普查,对因病致贫的22户贫困户开展兜底救助试点,有效杜绝因病致贫、返贫;对住房非常困难的5户,捆绑政策兜底补助2.5万元以上实现建新房。
——产业联动,加快发展富民增收。利用先进村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畅通的营销渠道,引导后进村瞄准市场需求,集中连片发展,走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路子,培育壮大产业,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其一,整村联动,壮大产业。大乘镇岩门、双峰党总支发动群众连户连组放田改土,统一连片打造茶叶产业园。近两年,双峰村新建改建茶园近1000亩,成功创建首个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园。引进龙头企业“满园春色茶叶公司”集中流转茶叶基地5000亩,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现代茶叶加工基地,实现了春、夏、秋茶全季保护价收购。今年茶农收入比去年增加了约50%。其二,协会联动,提高效益。锦屏镇锦屏、万涡党总支组建了锦茗茶业和锦果果业两个省级示范合作社,全面推广“四统三分”茶果套种模式。专合社利用市级药肥代理商特权,为农户节省农用肥支出400元/吨,发放补助120元/吨,鼓励农户改良土壤、生态种植。注册“天枝鑫”“锦茗缘”商标,通过“农超对接”扩大销售渠道,吸引了成都重庆的企业家包树下果、办厂制茶。贫困村在先进村专合社的营销带动下,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额增加20%。其三,大户联动,规范管理。锦屏镇六一五村和新村党总支建立了“1+2”结穷亲模式,六一五村8户党员大户对应帮扶新村16户贫困户,实行“大户拉小户”,手把手传授规范化栽植技术;每年开展“双先双带”评比表彰。今年已在新村规范化种植“不知火”柑橘500余亩;两村共种植“不知火”柑橘3000多亩,单价每斤较普通柑橘提升了近2-4倍。
——设施联抓,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屏山镇永康、庄子、王场、凉坝四村党总支共同编制“万亩早春茶基础设施规划”,把基础设施建设与连片扶贫开发、土地整理、交通水利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跟进到哪里。近两年,先后投入2571万元,硬化了56公里村道、15公里产业路,形成了互联互通的路网体系;新建了供水系统,18.8公里观光石河堰、近500亩节水滴灌工程,实现渠堰沟池全配套。该区域5000余亩茶园春茶鲜叶的收购价均在160元/公斤左右。
——村事联治,民主管理凝聚人心。多数贫困村在村事管理上基本是“包包捎”,实行村事联治“三个一”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原则”:大事党总支定,办事村两委做;“一个机制”: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村民代表会决议、监督小组督事。“一套村规民俗”:共同商讨、共同约定、共同遵守、共同维护。锦屏镇锦屏、集翠两村为了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对环境卫生共同管理,效果很好。
“五联”模式的经验启示
——只有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才能破弱村的发展“困局”。全面落实贫困村“六个一”标配:一个驻村工作组、一个“第一书记”、一个单位帮扶、一笔帮扶资金(今年每村10万元)、一个发展项目、一批干部包扶。选派“第一书记”实行“三个一律”:不是后备干部、递进培养对象、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一律排开;作风不实、表现不好、群众差评的干部一律撤换;效果明显、任务完成、群众公认的干部一律重用。同时,要强化村级平台,落实县级干部责任,每人“承包”2-3个贫困村,实施“包村减贫”;贫困户“插花村”落实由联系乡镇的县领导和乡镇党委、政府承包负责。
——只有抓实精准扶贫载体,才能壮大弱村的支柱产业。培植增收产业是强村带弱村的第一要务。同时,必须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屏山重要探索有三个载体:推行龙头企业连片流转土地,承包贫困户发展减贫;依托专合社、电商定向指导贫困户生产商品、销售商品减贫;依靠专业大户承包N户贫困户减贫。如大乘镇与“满园春色”龙头企业签订了两年承包减贫30户的合同;岩门村韵绿茶业专合社吸纳茶农入社316户,其中贫困户43户,实现贫困户茶园亩产收入从2009年的3000余元提高到4500余元。
——只有互借优势、小区域组团,才能帮助弱村抱团发展。坚持把“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作为强村带弱村的基本原则。保障强村借助弱村的扶贫政策优势,通过贫困村的脱贫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上打通环线,在产业培植上享受扶持等,得到更多的项目和政策扶持。保障强村把弱村的产业带起来,区域内的产业规模做大、品牌更响、影响更大,能够吸引更多商家进入,市场竞争力增强。
——只有实行“捆绑式”聚合资源,才能攻坚拔寨,夯实弱村的发展基础。加大投入是贫困村发展脱贫的基础保障。畅通渠道才能增加投入来源。要全力争取县外资源,出台对上争取制度,把争取项目资金明确到每名县级领导和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列入考核;每季度交账。要捆绑投放县内资源,将扶贫资金的三分之二和涉农项目资金的50%集中用于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叠加政策保障建房贫困户户均补助3万元以上,激励贫困户建房。要创新金融扶贫,构建“龙头企业、专合社、贫困户、金融机构、保险机制、政府部门”六方合作机制;量身定做惠农金融产品,对龙头企业、专合社、贫困户贷款实施贴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撬动作用。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推荐阅读:
连片开发扶贫模式11-08
金融扶贫创新路06-27
开发扶贫11-19
移民扶贫开发07-14
扶贫开发领域06-02
扶贫开发成效08-11
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07-12
屯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05-22
扶贫开发工作情况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