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中国力量(共12篇)
创新的中国力量 篇1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是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以评选年度十大令人感动人物为内容的精神品牌节目, 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2002年起, 央视每年通过公众投票和专家评议推选出年度“十大人物”, 公诸于社会并加以表彰。该节目自举办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展现中国的时代风貌, 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感动中国”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该栏目也开始成为高校和中学政治课程以及青年党校课程的重要学习材料。“感动中国”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日益扩大给我们提供了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带来启发。
一、榜样的力量
榜样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典型教育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典型教育法也叫示范教育, 它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 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它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 从而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1) 榜样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由青少年所处的特殊阶段和其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 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从众性。青年在价值观的形成上存在普遍的从众倾向, 因此正面的社会导向有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而“感动中国”所评选的榜样人物对于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感染力。例如当选中央电视台“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黄舸, 因为在轮椅上和父亲一起行走82个城市, 向三十多位曾帮助过他的好心人士当面致谢的执着事迹感动了所有人。黄舸为所有青少年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坚强、执着、感恩, 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其次, 青少年的心理开始呈现自主性。一方面其自主意识增强, 倾向于自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同时, 青年依然有很强的依赖感, 渴望得到关注和引导。榜样教育法则恰好适应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点。它既尊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自由, 又有所引导, 使青年自主地选择有学习价值的偶像。例如获得“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成龙。有人会因成龙在电影上的成就视其为偶像, 但当他以“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感动中国时, 这位“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人物则发挥了更具有意义的偶像价值。当青年可以从自己选择的偶像身上发现社会所倡导的可贵品质并学习偶像身上可贵的精神时, 榜样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榜样的塑造
“感动中国”作为典型教育法的成功实例, 为我们榜样塑造提供了典型的范例。首先, 要注重材料来源的可靠性, 即榜样具有真实感。“感动中国”评选人物的事迹均来自于人民的真实生活, 获奖人物要历经公正评选过程, 因此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如2010十大感动中国人物:11年资助37名贫困生的洗脚妹刘丽、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大山中的邮递员王顺友……这些在人们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简单而又真实的故事轻而易举地就抓住了受众的心。对于青少年教育来说, 这样真实而有故事的榜样显然是最理想的教育素材。
其次, 榜样人物的刻画要有血有肉, 即榜样要具有立体感。对于榜样的人物素材, 不仅仅要介绍榜样人物的感动之处, 要对人物有全方位的介绍, 体现人物的亲切感、立体感而非片面的“高、大、全”形象。与此同时, 立体感还体现在不仅要树立统一的大家都要学习的榜样, 还要针对一部分人组成的群体设立有特殊学习意义的榜样。
再次就是树立的榜样要顺应时代潮流, 反应时代特点, 反应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 即榜样具有时代感。用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典型有助于人们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接受榜样、学习榜样。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将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 这不能不说是榜样树立的一个创新。一方面, 这个典型树立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因为在多灾多难的一年中是全体中国人在制造着无数的感动与奇迹, 应情应景中国人应得此项殊荣。另一方面, 它也告诉我们, 一定条件下被教育者自己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榜样, 对被教育者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表彰, 把被教育者设立为某方面的榜样也可以看作是榜样教育法的一种特殊应用。
三、榜样的呼唤
如今我们并不缺少英雄, 缺少的是发现英雄的眼睛。因此利用多种途径寻找合适的青少年学习榜样、英雄。人民的英雄自然应当出自人民, 由人民自主推选、自觉学习。作为深受网络、电视传媒影响的青年一代, 从中寻找合适的榜样理所当然, 而以何种形式为青少年提供怎样的榜样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感动中国”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但绝不是终点。我们应该做更多的努力来呼唤榜样、发现英雄、推广英雄, 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榜样、崇尚英雄的时代。
摘要:“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再次向人们展现了平凡人物所带来的巨大感动力量。事实上, “感动中国”作为一档对社会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品牌节目,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重要借鉴意义, 有利于榜样教育法内容的丰富和方法的完善。特别是对于有强烈“偶像崇拜”心理的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着积极的启发。
关键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榜样教育法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 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1999年6月, 第1版, 第142页.
创新的中国力量 篇2
古人云: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春秋时期,工匠鲁班就是个创新的例子,有一次,他为皇帝修建宫殿,由于木材太多,据起来很费力,于是他就想到了他的手以前被一种边缘长有小锯齿的叶子划破过的事。他又去观察蝗虫的牙,最终发明了锯子。创新的例子6前法国也有,1942年8月,哥伦布从法国出发,十几天后他发现了新大陆,他回到法国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在场的有很多大人物,但是有些大人物对哥伦布的发现不服气,哥伦布知道后,就拿了一个鸡蛋,对在场的人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立起来?”但是没有人可以,最后哥伦布将鸡蛋磕破了一端,于是就立了起来。他对在场的人说,做一件别人做过的事岂不是容易?
是啊,现在生活中仍然会听见有些人说:“哦,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些人只不过是模仿罢了,并没有创新,发明。很多人把创新理解成是在某些方面的重大突破,其实不是任何新事物都是创新。不会创新的人很难取得成功,他们只是吃别人吃过的剩饭,但也有可能成功。聪明的人知道怎么找突破口,所以他们总是能成功。
以绿色设计释放中国创新力量 篇3
在基金会的办公室,几位工作人员边筹备即将在中国扬州与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2016世界绿色设计论坛公益活动,边等待着与基金会理事长张琦商讨活动情况。在主办公区的墙上,“扶持设计人才成长,推动设计产业发展;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基金会发展理念赫然在目。
以创新绿色设计为使命
“纵观当前各国的创新发展现状,绿色设计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的产业变革,能源与生态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压力已迫在眉睫,环境问题的解决应该从源头设计着手。”张琦如此阐述基金会的使命与由来,并表示基金会的成立是基于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思考及对传统文化的延续。
在张琦看来,一方面,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正在从依靠资源、重视数量的发展模式向创新创造、关注质量的方向转变,可持续发展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从消费需求端而言,传统的功能性需求已经被包含文化、情感、环保等因素的多样化需求所取代,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成为发展共识,消费者更倾向于关注产品的绿色属性。
不仅如此,追求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绿色设计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均体现出中国先贤合理汲取大自然资源的哲思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智慧,更好地传承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与经验也是一种时代责任。
“在应对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时,必须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如何将技术、创新、环保等多种因素放在全价值链与产业链上进行综合考量,离不开绿色设计。”张琦认为,绿色设计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与源头,于复杂性中找到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简单方法与路径,既可应用于微观层面的产品制造,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发展等宏观层面。
于是,秉承“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实现以绿色设计助力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目标,2010年11月5日,中国首家设计基金会——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成立,以公益的形式关注创新与可持续,广泛集合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推动中国绿色设计的发展进程。
搭建绿色发展公益平台
与社会上的各种基金会相比,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专注绿色人才培养,以“扶持设计人才成长,推动设计产业发展”为宗旨。自成立之初,基金会便面向全国设计人才、专业机构开展了包括由“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设计贡献奖”“龙腾之星”三个核心奖项组成的“光华龙腾奖”等设计奖项公益评选活动,以此鼓励、表彰与资助绿色设计人才,引导更多设计人才关注绿色发展。
“在践行绿色与创新发展的时代变革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尤为关键,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基金会的力量,鼓励更多的青年设计师关注绿色设计,提升产、学、研的互动效率,展现绿色设计在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张琦进一步强调,除了经济价值与商业价值,生态价值是公益评选标准的核心维度,鼓励以绿色环保角度关注设计产业发展。
截至2015年年底,在“光华龙腾奖”的评审活动中,已先后召开评审会11次,表彰设计行业领军人物120余人,行业精英近万人,其中绿色设计获奖者来自科研院校、企业、政府、产业园区,涵盖了建筑、家居、交通、能源、食品加工等十几个方面,仅奖励部分就动用基金近千万元。目前光华龙腾奖已成为唯一的评选设计人才的国家级奖项。
与此同时,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也在加强绿色设计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拓展了一系列全新路径,积极联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协会、国际设计联合会(IDF)、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等国际机构组织,先后举办包括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中国设计节、国际设计精英考察等各项活动,每年吸引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位专业领域内的嘉宾代表参与其中。
“加强绿色设计国际交流可以提升中国绿色设计理念与实践的发展成效,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促成实际交流合作。”张琦还补充道,绿色设计的国际合作前景与中国“绿色化”发展以及在全球经济当中的地位是同步的,目前基金会已发起成立了具有国际合作背景的绿色设计研究院与“设计瑰谷”等项目。
推动“绿色”顶层设计的远景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中,在“新常态”的现实发展背景下,创新设计正式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产业技术创新、制造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在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
“资源环境压力、气候变化、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变化,推动了价值理念的变化,使得设计已成为绿色发展闭环上的顶层设计与必要条件。”张琦表示,在供给侧改革浪潮中,全生产链、全消费链与全价值链都以绿色设计作为指导,“绿色化”应成为企业组织、社会转型发展的起跑线。
对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对基金会寄予厚望,他指出,要积极利用基金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促进工业设计与绿色发展的紧密结合,积极关注绿色化概念与生产力发展要素相结合,为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產品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化、运行与服务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农业生产绿色化等方面的理念与实践做出贡献。
因此,寻找并满足绿色化发展的需求已成为基金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据透露,基金会将深化与业界、学界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推动绿色设计理念在制造、生产、消费、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中的践行,践行“十三五”期间的绿色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绿色设计人才培养也将成为基金会持续开展的工作重点。据统计,每年设计相关专业的高校人才约50多万人,其中专业从事绿色设计方面的人才数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张琦建议,强化业界与高校的联合沟通,关注与培养基础学科、跨学科及更具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并扩大与国际机构组织的交流互动,实现“绿色人才引领绿色发展”的愿景。
创新力——写作的隐形力量 篇4
一、少一点裁剪, 多一点培养
在中国, 无论是哪个领域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你要是不好好学习, 将来什么也干不了;不好好学习就要吃苦受累;等等。人们对于教育已经固定成为某种模式, 放大了教育本身的功能。小学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 写作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其写作情况直接能够反映一个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等等。然而, 在写作教师中, 不少教师在写作方面已经为学生画了一个圈, 让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这个圈, 进行想象、描述、写作等, 从而使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 内涵、思想都一样, 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如, 在写记事文章时, 老师一般都鼓励学生写正面的事情, 尽可能地少写或者不写不好的事情, 从而学生的记事都是好人好事, 大部分都是“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等古老的话题。对此, 笔者认为, 不应该给学生写作思维画圈, 应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作内容, 教师需要做的是培养, 而不是修剪。笔者在写作教学中, 给予学生多的思维培养。如, 一次写作教学时, 笔者画了一个圆圈, 让学生进行写作。刚开始学生很是不理解, 他们的思维已经定型在数字“0”上。对此, 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看到0你能够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团圆, 有的说月亮, 还有的说是重新开始, 等等。思维开阔了, 也就很自然地写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 学生不同、思维不同, 其写作也自然是创新的。
二、给学生一双创新的翅膀
创新是看不见的一种个性化的思维。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由此可见, 想象是创新力实现的关键因素。对此, 笔者认为, 在写作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给学生一双创新的翅膀, 使得学生神思飞扬, 文思泉涌, 浮想联翩, 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展示自我创作的个性化以及独特创意。鉴于这种认知, 笔者在教学中, 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想象。如, 结合教材拓宽延伸, 强化学生的创新想象思维。在学习《渔夫的故事》教学内容时, 笔者运用教材中的空白, 启发学生开展想象的翅膀, 进行想象。结合自己的喜好对阅读文本进行改编或者续写。还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 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 将静态的图画以动态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写作, 这样一来, 学生的写作也就会实现突破。引导学生自主选材、自主整合想象思维, 从而将自我的这些情感体验与思维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 形成自我写作的创新力。
三、倡导我手写我心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需要的只是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说是不同的写作动机。而想要学生形成一定的个性化的写作动机, 就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空间。新课改一直倡导小学生写作要写自己心中的所想, 自己心中真实的情感。写作被人们称为是“文无定法”, 笔者认知到写作的这个客观规律, 在写作教学中, 将主权给予学生, 让学生选择或者创作写作的方法, 倡导学生“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我心中的真实感受, 敢于自由地表达。小学生本身思维敏捷, 好奇心强, 心中更是多样化的, 对此, 笔者尝试采取多元化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如, 开展读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自由地阅读, 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读书笔记讲给其他学生听;开展思维创新活动, 看谁想象的最为丰富, 等等。以多种方式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创新写作, 倡导学生写自己心中所想, 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逐渐形成创新写作。
陶行知说过:“真正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写作的隐形力量在于创新, 如果写作没有创新、没有个性, 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停止前进, 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也就会逐渐消失。创新是一种动力, 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促使写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力量。教师应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给予写作无形的力量, 促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持续发展。
摘要:创新力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动力和关键因素, 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写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本身是鼓励学生对某种事物形成独特见解或者心得体会等, 是对自我情感、思维的一种记录, 是个性的。因此, 笔者认为, 创新力是学生写作的隐形力量, 不仅能够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艺术魅力, 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形成, 更是写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 就创新力——写作的隐形力量谈谈自己的认知和了解。
关键词:创新力,写作,隐形力量
参考文献
创新的中国力量 篇5
蓝天总在飞翔之上 突破需要创新的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创新,一个我们耳熟目详的词。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词时时撞击我们的耳膜、震撼我们的心灵。可是,什么是创新呢? 创新可能是思维火花的瞬间碰撞,也可能是深刻思考的结果。比别人领先一步是创新,比别人多几个角度看问题是创新,比别人多一份创意是创新。但创新关键是要有创新的胆魄、创新的胸襟、创新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的氛围、创新的举措和创新的成效!遍访西臾父老、踏遍西臾热土,我们发现是创新推动了西臾的发展,是创新造就了我们的今天。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独辟蹊径,用智慧、汗水和激情谱写了一曲气势恢弘的创新进行曲。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物质基础最落后、工作效果最突出;我们的土地流转中心,成立时间最早、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步履最实。我们的民生畅谈活动因为科学把握了问题的根源,综合了群众、村庄、市镇等多项元素,最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门、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的好局面;我们的文化旅游节,大胆克服不利因素、巧妙调动多种资源,办得不断出新、不断出彩!我们的招商引资,顶住金融危机的寒风和压力,咬定发展不放松,招大商、引巨资,我们利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盘活了 150 多亩产生了 2.6 亿的经济效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创新背后的力量 篇6
以色列能够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逆袭”成为农业强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那么,以色列人的科技到底有多么发达?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就知道了。2015年,以色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已达到了3.5万美元,居世界第23位,其中科技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90%(在中国,科技对GDP的贡献率仅有40%左右);以色列平均每1万人中有近15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以色列人人均每年读书64本,居世界首位(中国人均每年读书4本);平均每1万人中在国际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居世界首位;以色列人均拥有创新企业数目居世界第一。
凭借如此雄厚的科研实力,以色列的科技成果全面开花,早已悄无声息地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了。
每天当你起床吃早餐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和以色列的科技成果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你所喝的牛奶,很可能是用以色列的Afimilk公司所研发的挤奶技术生产的。Afikim成立于1977年,在现代化奶牛场和牛群管理系统领域中是全球的领跑者,世界上大多数牛奶厂在挤奶时都采用该公司的技术。工作的时候,只要你用电脑,就难以离开以色列的技术。今天全世界在用的优盘(闪存技术)就是以色列的M-Systems公司发明的。无论你整理文件、看电影、听音乐还是看照片,都离不开各种压缩文件。这些压缩文件都和一种叫做“Lempel-Ziv-Welch Encoding”的算法有关系,它是由以色列海法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1978年创立的,后来于1984年被美国科学家加以改进。你所使用的QQ聊天软件,同样脱胎于1996年由以色列Mirabillis公司发明的ICQ。ICQ的意思是:I seek you (我找你),后来被腾讯公司加以改进。另外,出行时你可能会用到“Google Waze”地图软件,这款移动应用程序由以色列人开发,后来被谷歌以1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如今190多个国家都在使用;受伤时你又可能会用到以色列绷带……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那么,以色列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呢?
恶劣环境驱动科技创新
前面提到,自然条件的恶劣,促使以色列人开发了农业高科技。另一方面,以色列一诞生时就受到了周边阿拉伯国家的联合围攻,政治环境同样恶劣,这又迫使以色列人不得不发展顶尖的军事工业并重视以色列国防军的建设。然而,以色列并没有向苏联那样穷兵黩武,而是将有限的资源高比例地投入军工技术的研发。然后再将军工技术转化成民用,并在这个过程培养年轻的技术人才和潜在的高科技创业者。
事实证明,以色列独特的“军工立国”政策决定了以色列创新企业的高科技基因,在很多以色列创新技术的身上,都不难发现军工技术的影子。
比如,著名的“以色列绷带”(也叫做初步保护应急绷带)就是在以色列军队里发明的。这种有内嵌式加压装置的绷带不同于普通绷带,它可以迅速给受伤处施压,第一时间止血,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抢救成活的几率。如今它不仅被用于世界范围的军事战场,也被民用医疗界广泛使用。又比如,现在最热门的虚拟现实技术VR,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被以色列国防军用作模拟训练,它主要用于那些在真实系统上十分昂贵甚至危险的项目。还有著名的Given Imaging公司,它发明了小巧的胶囊胃镜,不仅操作方便、安全,还能够极大程度地减轻肠胃病患者做胃镜时的痛苦,而该公司创始人加布里埃尔·伊旦就曾经是以色列国防军的一名导弹工程师,专门研制顶尖的光电元件,有了这些元件,导弹才能“看到”自己的目标。退役之后,伊旦设想把导弹中最新的微型化技术用于开发一种药片大小的照相机,可以从人体内部将拍摄的影像传输出来。最终,他开发出了医用的胶囊胃镜,并取得了商业成功。
现在,以色列在军事科技、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航空等领域具有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这些领域,恰好都是跟“军工研究”或者“对抗恶劣自然环境”的问题息息相关。
借力美国,打造“中东硅谷”
回顾以色列建国以来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色列和美国关系密切。这里的许多犹太人是从美国本土引进而来的,他们跟美国的政治圈、商业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给予了可观的经济支持和最新的技术支持,而美国高新技术企业里的犹太人也对以色列给予了不遗余力的帮助。
以色列创新企业大都有着很强的国际化的视野,创业者从创业之初就在考虑如何发明新的技术,来解决世界大范围的难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就是滴灌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太阳能技术——这些都是汇集以色列高科技的“招牌领域”,其技术与产品能够被国际市场认可,再加上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以色列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十分便捷。
另外,以色列政府制定了各种政策来推动科技创新,致力于将本国打造成“中东硅谷”。比如,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每年都会举办一些科技年会。在特拉维夫的罗斯柴尔德大街和赫泽尔区,聚集着大量的科技创新公司。这些公司在科技年会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展出许多新奇的产品,投资人能在这个时候找到他们心仪的项目。政府对创业者也给予了许多扶植政策,比如对新创公司减免50%税收。还有,以色列还推出“创业型签证”,为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有识之士去特拉维夫开办创新企业提供便利。在以色列政府的努力下,许多世界著名企业到以色列境内建立科研开发基地,比如惠普、英特尔、IBM、摩托罗拉、微软和西门子等。以色列的技术人员通过在外企研究基地工作,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积累自主创业的资本,这正是以色列能成为科技强国的底气所在。
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教育
最后,我们不得不对犹太人的重智尚德的文化传统感到钦佩。在美国外交政策专家丹·塞诺和以色列专栏作家索尔·辛格合著的《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一书中,作者就将犹太人的优秀的文化传统视作以色列成为科技创新强国的最重要因素。
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犹太人在两千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善于博采众长的传统;让犹太民族紧密团结而得以生存和复兴的集体意识;在极其困难条件下建设国家、创造奇迹最需要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
以色列人在上述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构筑了十分成功的教育体系。比如,以色列人不迷信权威,不培养“乖孩子”,而要培养有想法、能独立思考的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在以色列的中学课程中,老师常常要求学生独立设计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方案。经过这样的基础教育,挑战约定俗成的东西,摆脱思维条条框框的束缚已然成为以色列年轻人的一种习惯。以色列专家称:“以前犹太人母亲希望孩子成为律师,但现在每位母亲都希望自己孩子创业。”
以色列特别注重高校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支持每个大学成立自己的科技孵化器并进行资金资助,另外还成立了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中心。高校机构在商界也十分活跃,将实验室研发出的技术成果、知识专利出售,或进行商业化运作。在大学教育中,以色列高校重视将科技创新与商贸管理、经济、法学、文史哲等学科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全面、系统、综合的优势。学校看上一个项目,要组织跨学科专家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当然,也不是所有项目都能成功。比如希伯来大学的风险投资项目,失败率大概是30%。但是,以色列高校既有鼓励创新的政策举措,也有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允许师生大胆尝试,也允许犯错误。以色列教育界的共识是:创新本身就伴随着风险和挫折,因此要倡导理解失败的风气,对失败者多一点包容,才能使他们取得突破。
创新的中国力量 篇7
一、创业型大学的产生
大学作为社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都在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发生不断的发展变化, 创业型大学也是随着大学使命的演化而形成的。
1. 大学使命的演化。
19世纪中期以前, 大学的使命大部分还是在教学的范围内, 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承和教育者角色和政府的下属机构孤立而单纯的运转。到了19世纪中叶, 作为特殊机构形式的研究型大学, 把在大学和科学协会发展起来的教学与科研两种活动结合了起来, 逐渐将科研纳入到了大学的使命中。研究型大学将知识进行汇集整理, 并萌发了一定的创新活动, 体现出大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的潜能。
随着产业与商业机会慢渗透到大学的研究中, 创业型大学的土壤渐渐成熟, 由此大学有了第三个使命———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使命, 并在新出现的基于持续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模式中将起着领导性的作用。进入到21世纪,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大学的使命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演变和扩展到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 并在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创业型大学肩负的创新使命。
20世纪初,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首先提出了“企业创新”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 (1)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研究者一般把以上五种形式归结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组织三类。
从定义来看, 对于真正的创新而言, 显然大学的教学研究的使命还不足以胜任。那么这时, 需要大学开始发挥它的第三个使命, 逐步由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过渡。创业型大学倡导将创新的知识投入实际应用使之商业化, 并真正成为这些创新的实施者。
成为创业型大学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由足够的自主性, 尤其是在其战略方向上;第二点是它必须与其他机构密切的发生着作用, 而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的象牙塔。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大学才能以有资格以主体的身份进入经济社会, 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 进行创新活动。
因此, 创业型大学不仅作为新思想的来源为现有公司服务, 还以新的形式把研究与教学功能结合起来, 成为新公司形成的来源, 特别是在现今科学技术领域。从另一个角度说, 当开展大学增加与知识资本化相关的创业活动时, 现存产业可能同时既把它看作是竞争对手又把它看作合作伙伴。最终大学将与政府、企业共同构成知识社会的主体力量, 它在创新的过程中既同政府、企业有着紧密的关系 (可以是合作, 甚至是竞争) , 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独立的身份。
二、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社会创新中优势来源
创业型大学相对于政府、企业而言, 在现代知识社会中成为创新主要力量来源的优势也日趋明显。
1. 相对稳定的组织。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了, 各个国家的大学在很长的时间内, 无论从组织结构, 还是发展沿革上来看, 都是相对稳定的。尤其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的大学, 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长久的存在下去, 因而大学有着承载历史与传承知识的重要作用。
知识社会的创新, 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且风险极高的活动, 从这一点上看, 创业型大学既有企业的某些身份特征, 又拥有政府的相关支持, 同时自身还有抵御一定风险的天然优势, 这些使得大学在创新的投入上具有相对持久的稳定性。
2. 学生与教师的优势。
在企业里, 员工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 为了保持稳定性, 频繁的人员流动并不是企业所期望的。而大学则正好相反, 新旧学生的交替变化是大学能不断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大学正是通过进进出出的学生流获得了新的思想和方法, 利用新生的进入不断的更新研究群体, 通过他们毕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不断的补充产业和政府。
同时, 教师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 大学的教师可以得到非要重要的空闲时间, 并拥有利用设备的自由空间和开展新创新活动的自主性。而企业的管理者一般更多的关注已有问题的解决, 疲于奔命。
3. 特殊的身份使得大学比企业更有优势作为真空地区的创新领导。
由于政府管理边界往往与经济区域不一致, 所以可能存在着政府领导的真空或空白。在这些区域里, 一所大学往往比一个企业 (因为区域内相关产业肯定不止一个企业) 更容易召集到合作伙伴, 进而在同企业互相作用过程中占领导地位, 填补这个空白。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硅谷, 为了在周围形成新技术产业, 斯坦福大学在区域创新中起领导和组织作用。这个过程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硅谷的公司形成活动, 起源于自19世纪末开始的鼓励斯坦福工学院学生创建公司的创业行动。当时, 人们意识到大的工程技术性大学需要公司作为区域支撑结构, 否则毕业生将会流动到别的地方。
三、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社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创业型大学将成为一只不容忽视的力量活跃在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 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 创业型大学为知识社会培养和输送创新型人才。
知识社会创新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大学一直以来就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职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 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创业型大学无疑是培养和造就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摇篮, 成为知识创新和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心。高等教育办学结构布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建立起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
对企业而言, 利用大学在人才、科研方面的资源, 以及大学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能够缩短成长时间, 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创业型大学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及解决就业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创业型大学为技术创新和区域发展提供孵化器。
新的财富需要基于知识经济活动源源不断的被创造出来,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 创业型大学不仅有促进智力进步的重要作用, 而且还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创业型大学、尤其是创业型大学的集合体, 能为技术创新和区域发展提供良好的孵化作用。比如于2007年9月批准成立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 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及科技创新资源, 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扩散高新技术, 实现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心, 为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是黑龙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3. 创业型大学或将成为知识社会创新的领导机构。
在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撰写的《三螺旋》一书中, 将创业型大学的独特作用同政府、企业联系在一起, 提出了著名的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的主要论点是: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 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条件的关键。产业、政府、大学都是三螺旋的重要成员:产业作为进行生产的场所;政府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 并确保稳定的相互作用与交换;大学则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 是主要生产力要素[1]。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他们可以看作是创新的新鲜力量) 由大学培养出来, 另一方面实施大学后继续教育与培训也在日益增加, 这些都标志着“大学的经济与社会实践活动正在被社会普遍接受”[2]。在知识社会中, 创业型大学面向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创新资源,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通过重点建设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等, 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 发挥源头作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预见, 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大学使命的不断演化和知识社会的到来, 创业型大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 或将成为知识社会发展中创新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1]Rashdall, Hastings.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n the Middle Ag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6.
创新的中国力量 篇8
如何打碎这一层日积月累的寒冰, 彰显突破发展的力量?原因和策略有很多, 笔者认为最核心的是学校文化的创新。
一、承继历史传统, 架构学校文化体系与行动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它是一种长期以来的传承与积累, 但更应该不断变革、丰富和创新。只有不断实现自我创新的学校文化, 才能贴近学校的实际发展愿景来引领和驱动学校的发展,
我校一直着力打造“优势教育”的品牌, 10余年的实践成绩斐然, 但长时间的惯性发展已经不能带给学校和教师更多新的发展动力。笔者就任新一届校长后, 决心从重新架构学校文化入手, 在继承优势教育的大背景下, 着眼于学校富有历史的校名“第一中心小学”, 创新凝练出以“壹”为核心元素的学校文化, 树立学校的校训精神与办学理念内核。校训精神的确立对学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它就像航标与灯塔, 是设计与建构一切办学行动的指引。
当“壹”的概念被提出后, 获得其他校领导和教师的一致认同与肯定, 就像心灵的共鸣——这个概念的校本价值与教育指向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自50年代学校被命名为“第一中心小学”以后, “壹”一直嵌刻在校名中, 伴随着学校60多年的风雨兼程, 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基因, 成为学校教育的人文背景。更重要的是, 它有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它代表了一个整体, 代表了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代表了学校教育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它代表了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 代表了第一步、第一次, 代表了开始;它代表了第一, 引导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它代表了本原、原点、根本, 启示教育者要尊重儿童, 了解儿童, 关怀儿童……“壹”虽然简单, 但却无比丰满, 带给教育者无数的告诫与启迪。
为了使校训更加标志化、形象化, 具有解读性, 能够对全体师生形成熏陶和引领, 我们设计打造了“立壹”主题雕塑。雕塑由23根弧形立柱“1”组成, 造型像勤奋学习的笔尖, 像奋勇前行的船头, 像振羽飞翔的翅膀, 像茁壮成长的树林……充满了对儿童成长的美好寓意。我们还选取了23个包含“一”的词语进行更为具体的解读, 如道生一、一元复始、一箪食一瓢饮、一诺千金、知行合一等, 体现传统文化的意蕴、现代教育的精神和儿童成长的细节。它们是儿童教育的核心引领与价值追求, 构成了学校主题文化墙的基础元素, 并使“壹”的内涵进一步丰满、生动。同时学校利用读书节, 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征文活动, 为每一个词语选配一个对应的小故事,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谋划教师发展, 培育学校文化的基因与特质
教师是推动和实现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是学校文化的基因和特质, 也是学校文化的呈现者与执行者。只有每位教师都能看见未来更好的自己, 明白自己作为教师的具体追求与期待, 才能形成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学校一直把教师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从教师完整的教育生活构建和专业发展着眼, 进行特色化和绩效化的设计与落实, 期望教师成为“幸福的教育智者、从容的教育行者”。
1.成立教师发展中心, 全面规划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将教师专业化发展活动进行常态规划, 同时筹划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室, 面向全市聘请多位不同学科的特级教师, 通过积极的引智引力, 高品位高起点地为教师成长提供助力。
2.举办“立壹大讲堂”, 搭建品质化的成长平台
思考是教育的生命力和温度, 我们的教师应该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为此, 学校策划成立了每周三下午的“立壹大讲堂”, 讲堂力求提供广阔、争鸣的教育视野, 同时也期望呈现微距、细节、真实的教育观察, 让教师感受教育的魅力, 用自己的思考把每一天的工作变得积极而有目标。大讲堂活动开展两年来, 有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谭顶良教授的讲学, 有《江苏教育》编辑部张俊平、姚亮等专家的指点, 也有宋运来、仲广群等特级教师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评点。“立壹大讲堂”最大的亮点是“我的教学主张”活动, 每期都有一位教师交流自己的点滴工作、细述自己的教学思考、分享管理的成功喜悦、讲述生动的教育故事、展现实践的教学主张、张扬自己的教育梦想。
3.开展“教学红黑辩”, 打造校本化的研训活动
为了让学科的教研形成真正的研讨与交流, 我们策划了名为“交锋·课堂教学红黑辩”的辩论会, 这是一种以立场相左、针锋相对的辩论为基础的教研形式, 通过红、黑两个阵营对具体的一节课进行辩论, 质疑设计思想、激辩教学主张、促进教学反思。
两年来, 我们以语数两大学科为基础, 组织了10余次教学辩论活动。我们并不刻意追求辩论中教学的创意与思想的深度, 更看重的是教师从中收获的思考的方法与习惯。
4.打造品牌教师团队, 形成特色化的发展机制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自我追求, 需要名师的引领, 也需要团队的支持与合作。因此, 学校组织开展特色品牌教师团队活动, 成立了教师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由组合的以特色主题为品牌的小型教师团队。通过几年的探索, 我校逐渐形成了10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团队。这些团队中有的是同一教研组的教师, 有的则是跨学科教师组合;有的是研究项目组, 有的是专题工作组;有的侧重于课程开发, 有的致力于学校品牌打造。
三、着眼儿童成长, 实现学校文化的诉求与理想
学校文化是基于具体一所学校的教育文化, 其核心和归宿是儿童, 是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成长, 这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终极价值。因此, 所有的办学行为都要聚焦和关注“儿童真正的成长”, 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品行养成和全面发展。
四、专注课程建设, 打造学校文化的品质与品位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从顶层设计到终端呈现的灵魂与主旨, 最终要落实在课程建设的品质与成效上。而课程的价值设计与框架设计要落实在学校文化的精神指向上, 才能具有校本化、特色化的表征, 也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以知识的力量筑就中国梦 篇9
科研人员的创新自主权对科技发展至关重要。纵观科学史, 科学繁荣时期往往是科学家拥有高度创新自主权的时期。尽管今天的科研在性质和形式上和近代科学有了很大区别, 多以国家组织、项目运作、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 但科研人员的自主探索对科学进步依然相当重要。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自主权, 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然而, 现行的科研体制、环境中有不少因素阻碍科研人员的创新自主性。例如, 科研领域依然存在官本位现象, 行政权力对科研活动管得太多、太频繁;科研管理条块分割, 政出多门;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简单量化倾向等等。这毫无疑问会影响科学家创新自主权的发挥, 降低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 一方面, 国家应进一步改革现行科研管理制度, 完善科技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和分配机制, 在项目、经费、设备、人员的管理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体现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另一方面, 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 设立与不同科研领域特点相对应的人才评价标准, 给科研人员宽松的工作环境。
此外还需要建设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这也是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是“用人成功易, 容人失败难”。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舆论氛围, 往往导致科研人员的不求作为和不能作为, 更何谈创新自主权的发挥!
众所周知, 创新与风险共存。创造—失败—再创造—成功, 这是科学探索的规律, 也是创新活动的规律。据统计, 科研成功率不到10%, 而失败率逾90%。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是通过成百上千次的科学“探险”乃至失败之后才取得的。可以说, 没有失败就没有创新的成功。无数事例说明, 宽容失败才有助于鼓励创新。失败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通过宽容失败, 使创新者真正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从而走向成功。
在这方面, 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硅谷实行“失败管理”, 奉行“失败是我们最好的产品”的理念, 使人才脱颖而出, 成果源源不断。英国有些企业对一年内无“合理失败”的雇员予以解聘, 原因是他们认为这些雇员没有失败就没有创新, 就不可能成功。
因此, 在科研中, 应当从物质和精神上保证那些暂时没有取得成功的项目顺利进行, 尤其是对那些探索性强、失败风险高的项目, 更要给予帮助和扶持, 把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
劳模精神:中国梦的力量 篇10
“这是对劳模精神的有力倡导。”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 劳模精神是激励我们意气风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由劳动模范担任全总兼职副主席, 将在广大职工群众中起到很好的代表和引领作用。
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着实让广大战斗在一线的工人受到鼓舞。这是来自工会这个“娘家人”的肯定和赞许, 不仅顶戴这一荣誉光环, 同时也有肩负责任的使命感。获此殊荣的许振超何许人也?
百度搜索他的名字正能量的新闻铺天盖地, 他是地地道道的一线工人, 朴朴实实的草根英雄——出生于1950年, 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 现为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1974年进青岛港工作。曾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 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工人技师, 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许振超是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 但他勤奋好学, 成了一名“桥吊专家”;许振超只上过一年多的初中, 可他凭借勤学苦练, 成了码头上人人知晓的“许大拿”。许振超的脱颖而出, 没有什么秘诀, 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学习。许振超在日记中写道:“悟性在脚下, 路由自己找”, “要自己教育自己”。
要是说高手在民间, 那么创新就是在一线。许振超日记中的“悟性”就是他在一线工作中摸索出的那一个个创新成果, 他找出了一个个技术背后的门道来。
许振超的“无声响操作”, 偌大的集装箱放入铁做的船上或车中, 居然做到了铁碰铁不出响声, 这是许振超的一门“绝活”, 其实他之所以创造了这种操作法, 是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集装箱、船舶的磨损, 尤其是降低桥吊吊具的故障率, 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证明, 它是最科学也是最合理的。
“一钩准”是许振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门机时的创造。集装箱上有4个锁孔, 从几十米高的桥吊上看下去, 很难分辨, 更别说用在空中摆荡的吊具放下去, 一次把锁眼都对齐, 把集装箱抓牢靠了。但是, 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就是做到了。许振超炼成“一钩准”的诀窍是, 钩头起吊平稳, 钢丝绳走“一条线”。
“一钩净”是许振超的又一项发明。在青岛港开吊车的司机, 都知道一个“四稳”的口诀:就是在舱内起钩要稳, 旋转时要稳, 落钩时要稳和变幅时要稳。但要协调做到这四个方面很不容易。许振超开始练习, 练了半年后, 做到了吊具一钩下去, 一点不撒, 他把这种技术起名为“一钩净”。
印业的创新力量 篇11
“创新”,在当下是个“热词”,不少媒体、杂志等都在谈“企业创新”、“行业转型”。我们认为,创新首先是思想上创新,不受习惯做法束缚,不被惯性思维局限,特别是处在“代表行业发展趋势,引领行业发展”地位的“引领者”,在思想创新中要勇于争先。“创新十强”在《印刷经理人》首次亮相,再次把“以创新求转型”的思想提升到崭新的高度。
作为沪上印刷工作者,感到兴奋的是“十强”中有一半是上海企业:四维是“数字信息内容制造商”和“数字资产管理服务商”;金汇通具有企业品牌建设的“造血干细胞”;拥有“独门绝技”的柯创,形成“编、印、发一体化”经营模式;“兜售”自己终端销售理念的瑞时,喜剧性地把具有个性化的POP做大了“市场体量”;走网络连锁经营的“东方网印”意在成为“印刷行业”的“麦当劳”。以往,我们对于那些业绩突出的大企业容易“来电”,总是给予较多的笔墨和荣誉,这也无可非议;而对于那些走在变革路上,“半是忐忑不安,半是告别”的中小企业投入的“眼光”实在不够多。
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会长印德明先后在浦东区印协、闵行区印协召开的2011年会上讲了两件事,让我们很受启发:“一是希望大家提高对绿色印刷认证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尽早加入到‘申绿’的行列中来;二是希望企业的老总能够仔细阅读一下2011年第12期《印刷经理人》‘创新十强榜’”。前些时,闵行区印协举办了“打造交流平台 共享成长经验”的论坛,荣登“创新十强榜”的瑞时总经理罗喜荣说道,“‘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跟风者永远比先行者晚一步,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差别”,此番话值得所有印刷企业掌门人思索。
仔细读来,这“十强”企业各有各的“亮点”,“在有限空间努力创造无限可能”,其关键是他们突破了“惯性思维”,善于发现、善于组合(资源)、善于放大自己已有的资源效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寿子琪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报告会上讲到:“我赞成不少科学家、企业家谈到‘只有无限的想象才能带来无限的创新’。同时我请大家注意,在现代的许多发明和创新中,并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从头做起,而是要善于把已有的研究成果、创新成果加以整合,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愿“创新十强榜”所起到的示范意义,不是去简单地复制它,而是从中“延展创新的视觉,想想他们的创新方向,也许,大家对印刷业未来的预期,会少一点忐忑不安,多一点信心吧”,《印刷经理人》主编王丽杰在卷首这样写道。
(作者任职于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
期待参与
2012年第12期,《印刷经理人》的“创新十强”评选将继续进行,欢迎广大读者、网友提出意见和建议,给予我们及时的反馈。为了让我们的评选更具权威性、客观性与说服力,也希望有更多的业界同仁参与到评选中来,通过各种渠道为我们推荐具有独到模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企业加入创新榜单。
创新的中国力量 篇12
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 两千年封建社会的繁荣, 使得中国农村固步自封、因循守旧, 在进入20世纪之初已然成为中国前进发展的桎梏。鲁迅笔下“黑暗的铁屋子”是对当时最形象的比喻。无数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将传播知识、开启民智作为拯救中国的首要任务。面对日寇的侵略, 除了带领民众拼死抗争、救亡图存, 更重要的强国强民、复兴中华。因此, 抗日战争的过程也是开启民智、唤醒大众、凝心聚力的过程。
片中的清风岭作为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 封闭、愚昧、落后, 默默地承续着祖先发展的轨迹。然而, 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 民众逐渐在觉醒, 变革力量在积蓄。我们看到, 山村带头人赵老嘎有相对开明的头脑, 他抗捐抗税、帮助寡妇、鼓励通商、尊重科学知识、开办学校, 这些都是推动变革力量的内因。而推动变革力量的外部条件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科学和民主意识的传播, 片中担负这一使命的是古生物学家王思恺先生, 他对赵老嘎、七巧等村民的谆谆善诱, 播撒了民主、科学、人本思想的种子;其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机枪大炮击碎了美好家园, 也击碎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过度依赖, 迫使村民选择新的救亡图存的道路。其实, 这两个外来者也代表了人类发展史上, 文明传播的两大途径。一条途径是传经布道, 教化万方, 以和平的方式传播自己的文明;另一条途径是发动战争, 侵略征服, 战争在带来巨大灾难和毁灭的同时, 也推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变革并非一帆风顺, 传统顽固势力必然会阻滞这一进程。这其中有来自赵老嘎二叔的阻力——他近乎疯狂地维护封建礼教;有来自赵老嘎结拜兄弟的阻力——他们见利忘义、蝇营狗苟的江湖匪气几度将清风岭置于覆亡的境地;有来自村民的阻力——他们鄙视寡妇, 为一己之私将七巧赶入虎口;也有来自赵老嘎自身的阻力——他有时屈服于旧势力的压迫而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和动摇。要冲破这些阻力, 必须积聚更强大的力量, 唤醒民众自是广阔的, 空间是巨大的。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 需要我们艺术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钻研, 不断总结, 为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更充实的发展推进力, 从而带来更多的优秀作品, 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地》的历史意义
主自觉的意识。在这部片中可以看到有四种力量形成的合力最终唤醒了民众, 推动赵老嘎乃至清风岭在变革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一往无前。
其一是真理的力量。真理能够给人们希望和勇气, 追寻真理, 捍卫真理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在赵老嘎对抗战产生迷茫和懈怠的时候, 共产党员向明给了他一本《论持久战》, 系统明了地回答了他的疑问。而后来以共产党员马应民为代表的统一战线道路和以国民党军长熊向本为代表的孤立抗战道路的不同结果再一次证明了取得抗战胜利的真理掌握在共产党手中。赵老嘎最终选择共产党作为抗战伙伴, 正是真理的力量所起到的作用。共产党掌握真理, 获得民众认可, 成为领导力量, 这是历史选择的必然。而国民党国民党孤立抗战, 消极抗战, 最终失去民心, 招致失败。这从一个方面也证实了“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 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其二是科学的力量。科学是引领人们从蒙昧走向文明, 从禁锢走向自由最有力的武器。高尔基曾说过:“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的力量, 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要领略科学的力量首先要尊重科学, 赵老嘎对王先生礼敬有加, 奉为上宾, 这是对科学、对知识的朴素追求。王先生可称作是赵老嘎的智囊, 为其解决家庭纠纷, 解释自然科学现象, 解答遇到的问题。这些都让赵老嘎和清风岭的乡亲们沐浴着科学思想的春风, 感受到文化思想的冲击。开办学校本来是教小孩子认字的, 而我们看到众多的村民却自发地集中到学校学习, 就连当时上不得桌台的农村妇女也在渴望着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科学的力量就在于能够使人产生智慧, 自主发展。
其三是感召的力量。无论是科技革命还是民族解放总要有先驱者。他们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揭开了荡涤旧势力的序幕, 他们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前赴后继, 他们崇高坚定的信念引领着后来者开拓进取。曹向东对赵老嘎, 林茵对七巧, 延安对赵永清, 上述前者对于后者不仅是思想上的解放, 更是精神上的感召。由了解、到羡慕、到钦佩、到追随、到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就是感召的力量。
其四是传统文化的力量。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巩固其统治, 一直宣扬忠义的思想。关公、岳飞、戚继光这些历史人物都是千百年来忠义的代表, 是赵老嘎和乡亲们敬仰的大英雄。不能否认, 忠义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但是, 在封建社会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他们的忠是对封建王朝的忠心, 他们的义是基于个人道德价值观的义气。以赵老嘎口中的岳飞为例, 岳飞的忠是对一个人、一个朝廷的愚忠, 最终却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也断送了抗击金人、光复河山的民族大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需要从更开阔的视角理解忠义。忠义, 不是为了维护一个人的统治地位, 也不是为了维持一个政权的存在。而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为了民族的大义。因此, 只有批判地继承传统, 升华传统中的优良因素, 才能够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获得力量。
电视剧中赵老嘎的最后一战已不单单是为了保护清风岭, 而是站在全局的战略思考, 毅然抽调兵力协助攻取北票煤矿。国之不存, 何以家为。赵老嘎的胸怀已不是起初那个小小的清风岭, 而是更大的“中国地”。这一转变标志着赵老嘎的成熟, 也标志着清风岭乃至中国广大农村的觉醒, 从没落走向新生。
参考文献:
[1]试论民族声乐舞蹈教学.赵丽敏.艺术广角.2008.05
【创新的中国力量】推荐阅读:
中国的创新优势06-05
中国自主创新的例子11-17
中国水墨画的创新11-26
企业家主导的中国创新05-24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06-30
中国企业的创新之道09-02
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12-19
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论文06-22
中国未来经济腾飞的原动力——创新01-04
中国创新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