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

2024-10-12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精选8篇)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 篇1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

总的来说,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

首先,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具体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331家,外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7家。伴随着业务的稳步发展,专业中介机构的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2007年,全国专业中介机构共计实现盈利19496.2万元,同比增长96.22%。特别是保险经纪机构,全年实现盈利22053万元,同比增长104.74%,为历史最好水平。保险中介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日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同时,中介机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专业中介机构分布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等。

2008年,中国保险业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资金运用、保险市场准入与监管、保险法制建设等方面可以预见的“亮点”很多,必将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中国保险业的政策取向根据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提出的——“四项政策将有力的支持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体政策有四点,如下:

(一)培育市场,完善市场体系

1.增加市场主体;2.发展中介市场;3.培育再保险市场

(二)推进改革,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

1.深化国有保险公司体制改革;2.完善股份制保险公司运行机制;3.改革资金运用体制,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三)加强监管,保持保险业健康发展

1.转变监管方式;2.完善监管机构体系; 3.加强监管基础制度建设;4.提高监管透明度;

5.加快保险自律组织建设

(四)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保险队伍素质

1.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2.加快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3.建立保险人才市场

近十年来世界保险业的发展证明了其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态势,中国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排,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国际化发展的潮流,把企业的国际化运作作为战略的重点予以研究和实施。

管科系05信管A

张青

17号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 篇2

1、云南甘蔗政策性保险现状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8]1号) 精神, 云南省在总结过去部分蔗区甘蔗种植商业性保险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了甘蔗保险试点工作。2008年12月, 由财政、农业、制糖企业、人保财产公司等部门按照“多方筹集、滚动发展、逐年积累、以丰补歉”的原则, 共同实施了甘蔗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 率先在勐海县、云县和凤庆县实施了48万亩的甘蔗政策性保险, 一方而, 政策性保险与商业种植险相比, 变灾后补贴为灾前预防的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效地减少了灾害损失;另一方而, 当灾害发生时, 通过保险理赔能减轻蔗农经济损失, 解决蔗农的生产生活困难。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 不断扩大甘蔗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和面积, 截至2012年2月, 全省甘蔗政策性保险面积达182万亩, 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36.5%, 其中, 版纳18万亩, 临沧102万亩, 德宏62万亩。

2、促进云南甘蔗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财政部的《通知》中, 将糖料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补贴的范围, 全国各地区的甘蔗种植将享受以下政策优惠:一是在保险费用方而, 除按照现行的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执行外, 在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补贴35%、对中西部地区补贴40%;二是甘蔗政策性补贴将覆盖在生产过程中所花费的所有直接物化成本, 包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灌溉成本、机耕成本和地膜成本等, 对于高于直接物化成本的保障部分, 可由地方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这是个重大机遇, 一方面, 过去由于地方财政的困难难以实现的甘蔗政策性保险全覆盖愿望即将变为现实, 蔗区所有蔗农都将被纳入保障范围;另一方面, 蔗农在甘蔗种植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费用都将计入直接物化成本当中, 蔗农受灾损失的保险金额将显著提高, 意味着即使甘蔗绝收, 蔗农也不赔钱, 至少能够保本。

为此, 结合云南实际情况, 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一是科学侧算甘蔗种植的各项直接物化成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依据甘蔗生产的农艺技术特点和各项生产实物资料的市场价格水平, 科学测算新植蔗的机耕 (机种) 、种子购买及运费、底肥、地膜、追肥、机械培土、除草剂、杀虫剂等物化成本, 宿根蔗的地膜、追肥、机械培土、除草剂、杀虫剂等物化成本, 科学计量出各生长期甘蔗种植的平均物化成本水平, 科学合理制定甘蔗基本保险和附加险的保险金额和不同生长期的最高保险理赔额度。

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制糖企业参与保险的积极性。扶持蔗农甘蔗保险, 是蔗糖产业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也是促进蔗农与制糖企业构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的有效方式, 甘蔗生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制糖企业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制定新的云南甘蔗保险政策时, 在充分考虑制糖企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 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参保的积极性, 合理分担部分保险费用, 减轻蔗农和地方财政的保费负担, 促进甘蔗政策性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是合理确定各参与主体的保费负担。新保险方案因覆盖了甘蔗种植的所有物化成本, 在保障水平提高的同时, 保险费用也必然上升。在对比云南现行其他作物国家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实施方案的基础上 (保费由国家负担40%、省级财政负担32%、州市财政负担8%, 县市财政负担10%、农户负担10%) , 结合云南甘蔗保险的试点经验, 建议由制糖企业和蔗农各承担10%的保费;在省级财政负担25%以上保费的条件下, 由省、州 (市) 、县 (市) 共同负担40%的保费, 并在确定三者负担比例时, 应充分考虑属于国家及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际, 给予适当倾斜照顾。

四是完善保险内容的设计。云南甘蔗种植的产地条件和灾害的特点, 决定了旱灾是蔗区最普遍的自然灾害, 是蔗农生产最大威胁的实际, 建议将旱灾保险由原试点方案的附加险改列为基本险, 同时将宿根蔗也纳入到旱灾保险范畴, 切实有效地加强保险保障作用;针对试点方案中存在的保费结余相对过多的问题, 在调整和完善基本险和附加险保险责任的基础上, 更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险费率, 更好地协调好保费收入、理赔成本支出、经营费用、经营利润及巨灾风险准备金比例关系。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 篇3

关键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2015年4月21日,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为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党中央国务院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把建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我们以东平县为主要调研单位,通过对调研的几个村镇的多次走访,居民的参保率高达百分之百,每户居民无一例外地全部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说明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山东省的推行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

我们队伍于8月3日开始对山东省东平县下属接山村、刘所村、后口头村以及东平县卫生局、社会和劳动保障局进行了相关调研活动。调研的方式主要包括发放问卷、访谈纪要等,通过这些形式,我们对东平县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现状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下面我们具体进行论述。

(一)实施现状的特点

1、“新”的特征明显,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合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了系统服务功能,提高了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了“两保合一”的新转变。

2、资金筹措的方式更加多样,政府部门对医疗保险事业的投入更大。与2012年相比,基金的使用率大幅增加,然而居民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没有明显增加,而且有下降趋势,表明政府对医疗保险的支出日益扩大,对全市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有效促进了全市医疗事业的发展。

3、由医疗卫生部门的“单独作战”转变为全市各个部门相互联系、统筹配合、通力协作,做好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项艰巨的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管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督促落实,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政策,做好政府补助资金预算安排和拨付、资金专户管理等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机构服务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公安部门负责参保人员的户籍身份的认定工作,教育部门负责配合做好在校学生参保缴费相关工作。民政、物价、食品药品监管、残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4、参保居民收益水平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断提高,一个医疗年度参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6万元,按照一档标准缴费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基本药物为90%)、70%、55%,按照二档标准缴费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基本药物为90%)、75%、65%,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发生的无责任人意外人身伤害事故,其门诊、急诊费用,符合统筹支付范围超出100元以上的部分,统筹基金给予70%的补助,每个医疗年度最高补助10000元;全部伤残或死亡的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15000元、20000元。

二、政策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参保居民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认知度差。通过调研,很多农民因为科学文化素质的限制,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其与新农合的区分不明白,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申报的程序和步骤也缺乏必要的知识。然而,又因为缺乏专门的宣传和推广讲解的机构,导致居民在现实情况中,遇到该报而未报、想报却不知如何去报的困境。

(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繁琐,而且报销的过程缓慢。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居民对一些诸如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都不会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程序太过繁琐。繁琐的登记、来回的核实、理赔程序的缓慢都让一些农村居民望而却步。而且据了解,目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需要由各村统一缴到财政部门,再由财政部门根据各地方的具体情况划拨。这就导致一些农村居民在大病面前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即使勉力支付也已经致贫,虽然在事后报销机制的作用下,但只是对贫困局面的缓解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

(三)基层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报销地点存在局限性。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地区卫生服务体系包括村卫生所、镇卫生院、县医院,而由于近年来国家致力于建立大城市医院,主要集中于对城市医院的投资建设,对于乡镇地区的卫生所卫生院的投资往往很少,但是乡镇的卫生院又是参保农村居民就诊的必要一环,然后才能转诊到县医院。这样就导致农村居民对村卫生所的医疗水平信不过,小病宁愿去私立的大药房,大病多愿意去大医院就诊。但是因为报销地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不得不选择指定报销的医院。

三、对东平县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律政策解读

为响应中央政策号召,切实为广大人民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确定了山东省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的目的、对象、原则、资金筹集管理等众多问题。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示,发布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根据上级指示制定了《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并完成了将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并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工作。

下面我将重点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分别进行法律、政策解读。

(一)《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政策解读

1、《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优点

(1)分工明确。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规定,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过程划分为组织实施、经办、基金监督管理、基金收缴四项工作,分别对各县市区、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各类学校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分工进行了划分。

(2)资金监督渠道多样、公开。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资金监督的渠道有三个,分别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最后规定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使用情况,允许社会公众对资金进行监督,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另外,学生的资金还由泰安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人民政府监管,切实保障了学生医疗保障基金安全。

2、《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不足

(1)资金管理分散,不利于统一规划。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全市基金统一管理,但是其他条款又分别赋予了泰安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泰山区人民政府、各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财政部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资金的管理、监督等各项权利,这样可能会导致基金管理不统一,使得基金规划、使用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或错误。对参保者切身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政策解读

1、《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优点

(1)进一步明确了分工。《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人民政府负责“驻泰市属以上大中专院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12所驻泰市属以上大中专院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等工作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等工作由泰安高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将主体与对象一一对应。

(2)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未涉及内容进行了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针对学生的不成规定,另一个部分是对定点医疗机构义务、责任的补充规定。

《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人民政府负责“驻泰市属以上大中专院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统计上报等工作”其中并未涉及中小学学生,《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将中小学考虑在内,规定10所市属以上中小学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等工作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进行了补充。《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对大学生实习、寒暑假期、因病休学等符合规定的不在校期间住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享受市内三级医院住院医疗待遇”,补充了《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空白。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各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总额控制指标,不得无故推诿拒收病人,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给予病人更大的权利保障。

(3)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涉及内容进行详细规定。《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发生的无责任人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补助金额。《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对提供“伤害经过详细说明”、“相关机关调查取证”、“门诊病历、费用清单及相关检查报告单、有效报销凭证等有关材料”、伤残证明、死亡证明等过程中发生的程序性和实体性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大大增强了规定的可行性。

2、《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不足

补助力度有待提高。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一个医疗年度内参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6万元”,对于某些病人如果能够将16万元限额尽数放在其所患病上还可能勉强维持,例如门诊慢性病病人、发生无责任人意外人身伤害事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但是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门诊慢性病甲类病人只能补助30000或4000元,乙类病人限额为每人每年3000元或4000元,而未发生无责任人意外人身伤害事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如果全残或死亡只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15000元 、20000元,对于严重患者而言不过杯水车薪,因此应当放开对这些病种严重患者的最高限额,使其与最高支付限额16万元相一致。

四、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山东省已经获得了较好的落实,绝大部分地区的普及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农民们正不断因这一优惠政策持续受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有所缓解。不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项政策在落实上依然有许多问题,许多村民虽然在村里的宣传下参与了此项制度,但并不了解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实施的步骤及承包范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网点不够密集也为村民从中真正获益增加了难度。未来仍有许多的困难等待政府施政人员克服。当然我们也应当承认山东省政府对此项制度大力落实取得的成效。就目前来看,在山东省内本项制度落实已经初具规模,所欠缺的是对更进一步问题的处理与解决。

参考文献:

[1]付晓光.汪早立.张西凡.程立.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问题的谈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 (3):166-168.

[2]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0(4):89-99.

[3] 顾昕.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 2005(06)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 篇4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

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人才的极度匮乏,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保险险种减少,发展滞后

我国保险业在经历了最初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大幅下滑,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外,保险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险种可选性少,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产品缺乏创新,一方面产品雷同多,细分度不够,达不到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组合效应。另一方面产品开发能力弱,更新换代慢。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

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特别在农村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

(五)农民投保意识不高

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首先,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保险公司对其要求较高保险费率,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其次,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保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不相信保险的作用,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二是依赖保险,许多农民买了保险后,高枕无忧,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三是道德风险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分散,保险公司监督力度不够,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利用保险进行欺诈活动,把保险当作“摇钱树”,失去了保险的意义,触犯了国家法律。

(六)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我国农业保险由于缺乏适当的再保险安排,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难于分散,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效果。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避免特大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在中央建立再保险基金,向开展农作物保险的保险人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再保险责任按赔付率分段确定,目的是既向各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超

额损失再保险(不超过115%),又限制农作物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不高于15%)。而我国,由于再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数量少且不健全,导致我国的再保险市场一方面供给主体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与服务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三、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供给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保险经营和发展的两难困境。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以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另一方面,要完善和拓展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职能,克服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二是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水平。要大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农业保险意识,鼓励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动机和能力。三是培育农业保险人才。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农业保险人才,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的多层次需要。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是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政策,支持保险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很多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再保险市场,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利用资本市场分散巨额风险。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

浅谈中国保险业现状 篇5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也由从前的不知为何物发展到今天的深入人心,全社会对于保险的认识不断加深。保险行业已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例如乘坐交通工具,几乎都会强制或者自愿购买保险。我们日常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常常购买了各种的意外保险,例如几乎普及了的医疗保险和时下很热门的养老保险。我们每一个人都与保险行业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目前全国共有117家保险公司,其中60家人寿保险公司,52家财产保险公司、5家养老保险公司。保险行业是我国目前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国外的保险行业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和健全,到达目前的比较成熟的状态。我国的保险行业从改革开放开始起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日益完善,处于朝阳产业。但是和国外发达国际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目前而言,我国保险还远远没有饱和.,没有保险的人群依然很多,就算是投保人数最多的上海,人均保单也才0.7份.,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美国的人均3份和日本的人均7份,保险行业的未来前景,依然光明,同时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较快的老龄化趋势与较高的储蓄率;以及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政策法规大力支持;风险保障意识得到根本性加强;终身福利系统的瓦解;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保险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现状 篇6

中国当前面临的又是一个社会风险持续扩张,失业率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迫切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化解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社会保险制度是以立法形式建立的向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的重要制度,它对保障市场需求基本稳定、产业结构升级正常进行,社会资本安全增值具有重要意义。立法是实现社会保险制度规范化、制度化的根本保证。本文旨在考察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现状,分析其立法特点和不足,以期对社会保险立法的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一、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现状

1.《宪法》、《劳动法》和《劳动保险条例》中基础性、综合性社会保险立法

(1)《宪法》

《宪法》是社会保险立法的总依据。该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宪法的这些规定,是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依据。

(2)《劳动保险条例》

1951年政务院(后称国务院)颁布、1953年修正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险法规。该条例规定了职工除失业外在生、老、病,死、伤、残等各种风险下的保障收入标准,这在当时条件下,对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调动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难以适应中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

(3)《劳动法》

《劳动法》“社会保险和福利”一章明确了社会保险的基本目标:“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70条),规定了中国社会保险体制的新框架:1)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即国家建立基本保险、用人单位建立补充保险、个人建立储蓄性保险);2)优化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使用制度;3)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

2.社会保险各险种的立法

(1)养老保险

在城镇,国务院20世纪90年代先后颁布的《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指导着中国城镇养老保险改革的实践;原劳动部《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民政部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并就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的具体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则,初步规范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业务、财务、基金和档案管理。

(2)医疗保险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委还就医疗保险改革的具体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则。

(3)失业保险

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是社会保险方面重要的单行法规之一。之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实施了《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使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工作规范化。至此,中国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失业保险制度。

(4)工伤保险

在对《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03年4月27日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中国工伤保险立法长期滞后的状况得到改善,劳动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将得到有力保护。

(5)生育保险

1988年7月21日国务院颁发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统一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生育保险制度,《妇女权益保障法》也对妇女孕、产期保护作了相应规定。1994年,《劳动法》的出台,使中国生育保险法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同年,原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生育保险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

3.社会保险基金立法

目前,中国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的专门立法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单独或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邮政局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4.调整社会保险争议的立法

社会保险争议在理论研究和立法方面目前均尚未独立,暂被列入劳动争议范畴,因此,目前社会保险争议的处理通过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予以解决。

二、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的特点

1.在立法形式上,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法规为主

目前,中国社会保险领域主要是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法规来规范,这是由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不足所决定,此外,也由于中国幅员广大,各地社会保险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为充分照顾各个局部的利益和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各地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社会保险立法走的是“中央试点指导、地方立法为主”的路子。

2.从立法内容看,社会保险立法与劳动法交叉、重合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而社会保障法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法就是在劳动法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产生的。因而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看做是劳动法这个部门法的构成部分之一,社会保险立法在中国还未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社会保险立法的适用范围中涉及工资劳动者的部分,同时又是劳动法所包含的内容,二者对这部分内容的调整出现重合和交叉。

3.在立法思路上,依城乡属性对社会保险分别立法

由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显著,城乡差别大,考虑到农村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不同于城镇,建立与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条件尚不成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没有照搬国外模式,也没有套用中国城镇的做法,而是试图走一条符合中国农村特点、符合农民心理特点的道路。如在进行城市医疗保险改革的同时,中国政府也企图通过重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来解决农村医疗问题,具体说来是在农村地区,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筹集医疗经费,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4.在立法技术上,按社会保险项目分类立法

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就按社会保险项目分别对养老、工伤、医疗、疾病、伤残、遗属、生育七个项目作了具体规定。这种做法充分地考虑了不同种类社会保险的区别和同类保险的共性,有利于在社会保险种类上更合理地确定缴费标

准和相关待遇,使依据这种分类形成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摒弃了原有制度的封闭性和受益者的身份限制性,体现了新制度的社会性与平等性,为今后社会保险项目的单项立法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社会保险立法的不足

1.缺乏合理的立法理念和明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保险立法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为立法理念,还是吸收发达国家长期协调发展的战略观,在中国社会保险立法中还未能真正清晰地体现出来。医疗保险制度应追求费用控制还是国民健康?在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的情况下,失业保险是单纯的事后救助还是向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结构、增强和改善劳动者能力素质与实施失业救助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在检讨中进行再选择。

2.法律法规数量少、层次低,立法分散,难以形成体系

首先,养老、医疗、生育保险方面尚无专门法;其次,由于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不足,法制建设滞后,造成立法分散、不成体系,欠缺系统性、全面性、稳定性,更未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险法体系。

3.缺乏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

由于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综合性的制度安排来规范和调整社会保险,保险问题只能由一些地方性法规及文件加以规定,这就造成对企事业单位履行缴纳保险费义务缺乏应有的强制约束力。综合性社会保险基本法的缺失,使社会保险工作无法全面纳入法制轨道,法律对社会保险体系的支持作用难以很好地发挥出来。

4.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尚无统一的全面规定

随着中国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灵活就业群体涉及的行业和职业门类十分广泛:一是企业下岗、离岗、失业人员,主要受雇于小规模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或从事临时工、季节工等劳务活动或从事个体经营;二是知识阶层和大学毕业生等城市新增经济活动人口的部分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知识水平或特殊技能,多为自由职业者;三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装修、安装劳动,或保安、保洁、绿地管理、饮食摊点、家政服务及其他服务性行业。这些就业人员就业形式多样,大多工作地点和时间不固定。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传统正规就业方式设计的,而对上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如何建立、缴费基数如何确定等问题,尚无明确规定。

5.法律实施机制较弱

社会保险的实施机制包括筹资机制、支付机制、管理机制、投资运营机制、监督机制等。尽管有关的社会保险立法都对各自的实施机制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但是由于规定分散、协调性低、立法空白点多而缺乏法律效力。如因目前的立法未明确规定社会保险待遇不支付的法律责任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属事业单位,致使投保人在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缺损时难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途径予以补救;在基金的管理方面,当前实行的“财政专户”的管理办法只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措施,规范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在基金的投资运营上,考虑到当前社会保险财务账户上资金数额虽然大,但支付额也大,加上国内资本市场不完善、投资渠道少、实业投资风险大、运营监管手段落后、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弱等,有关政策法规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渠道一直限定为专户存储和购买政府债券,这种限制性规定有其现实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毕竟是一种被动的防御策略;在基金的监督上,还主要停留在监督社会保险费是否及时缴入财政专户,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核拨的社保资金后,是否及时足额发放保险待遇。这些状况的存在,使得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运营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总的来看,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思想并不落后,其现有的社会保险立法对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促进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正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毕竟是一项十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 篇7

经过二十多年的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 中国目前已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传统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构成的旧的医疗保障体系被现行的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998)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05) 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3) 为主构成的新的医疗保障体系所替代, 改革成效显著, 为中国城乡各类人群的健康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转型, 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 流动频率逐渐加快, 必然给中国目前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带来很大挑战。目前, 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很多险种设计不合理、管理水平较低, 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很难, 已经成为阻碍劳动者自由流动的壁垒, 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 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 386 075[1]。特别地, 在中国体制转轨, 城市化、工业化加快推进过程中, 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和众多年轻职工的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 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社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理论界定

(一) 社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内涵

社会保险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 社会保险关系是指社会保险当事人之间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 在社会保险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联系;从广义上讲, 社会保险关系除了上述含义之外, 还包括社会保险同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的关系以及社会保险同商业性人身保险的关系。本文仅从狭义的角度进行讨论[2]。

社会医疗保险 (以下简称“医保”) 从属于社会保险, 因此, 社会医疗保险关系反映的是社会医疗保险当事人之间的经济联系, 包括保险人 (政府部门和经办机构) 、投保人 (企事业单位、政府、劳动者、居民等) 、被保险人 (劳动者、居民) 、医疗服务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主体在医保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经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社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以下简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 是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民在不同地域都能被纳入相关医疗保险范畴, 不同保障制度之间可顺利衔接[3]。因此, 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可以理解为当原医保关系因投保人、被保险人等主体发生身份转变、就业地点变更、保险需求变化等原因需要停止, 相关制度安排可以使参保人顺利地转移到新医保关系中, 也就是说参保者可以在不同制度之间, 不同地域顺利转移医保关系。

(二) 社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外延

1. 从总体上梳理下城乡医保体系。

中国医保体系包括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 (1) 值得关注的是, 近年来, 中国部分地区为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情况, 专门制定了针对以农民工群体为主的单独的医疗保险制度, 如上海市的“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成都市所实行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制度”。此外, 还有针对失地农民出台的一些专门的医保政策, 如上海市的“低平台、有弹性、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小城镇社会保险办法 (简称‘镇保’) ”。这样一套专门适用于流动性人员和特殊性人员的“过渡性”医疗保障制度, 在制度内涵、管理模式、筹资和基金管理、保障待遇水平方面都与“纯粹”意义上的城市或农村医保制度存在明显不同。因此, 有学者认为, 借用“二元三维”这一词来形容目前的医保制度结构的特点反而十分贴切:所谓“二元”即是指中国医疗保障制度长期存在着以城乡户籍身份为划分依据的“二元化”结构;所谓“三维”即是指, 随着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 在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结构上, 事实上又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城市医疗保障、传统的农村医疗保障以及“过渡性”的, 居于城乡之间的医疗保障这样三套制度“并驾齐驱”的局面[4]。

2.从参保人群的分类以及医保关系变更的情况来讨论。

根据目前中国医保体系的制度设计, 城镇职工医保针对在职人群, 城镇居民医保针对城市非在职人群, 新农合针对农民, 特殊人群医保针对以农民工、失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等。因此, 可以简单地将医保覆盖人群划分为城市在职人群、城市非在职人群、农村以务农为主的农民、特殊人群医保这样四类。另外, 医保关系变更情况可以归纳为同一统筹地区不同保险项目之间的转移, 不同统筹地区同一保险项目的转移, 不同统筹地区不同保险项目的转移三种情况 (见下图) :

二、社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实践障碍

(一) 现行政策规定以及各地实践探索

现行政策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颁布的《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2010.7) 规定各类人群在不同的医保关系中转移接续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框架, 没有给出具体操作办法, 留给各统筹地区很大操作空间。《办法》第4条规定了新农合→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 第5条规定了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新农合, 第6条规定了A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B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 第7条规定了个人账户可转移。人社保障部随后出台了《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经办规程 (试行) 》 (2010.7) , 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跨统筹地区转移接续的操作流程做了具体规定。《社会保险法》 (2011.7) 第32条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 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 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各地实践探索。长三角地区江苏、安徽、浙江三个省份成立了长三角地区社会保障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 并于2009年10月公布《关于长三角地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意见》。其中规定, 在转出地已经参加职工医保, 后因跨地区就业, 医保关系需随同转移, 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企业职工, 均可将自己的医保关系“随身带”。在长三角不同统筹地区参保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 各地予以承认, 合并计算。在三个月内接续医疗保险关系的, 视同连续参保, 不设立医保统筹基金支付等待期;超过三个月未接续医保关系的, 按转入地有关等待期的规定执行。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之后, 从下个月开始, 就能按照新就业地的相关规定享受待遇。

统筹城乡医保实践探索。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战略目标, 各地积极响应, 加快步伐, 形成了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做法, 诸如东莞模式、太仓模式、成渝模式、昆山模式、镇江模式、马鞍山模式等。总结各地经验, 可以为今后统筹区域内 (1) 三大基本医保制度的衔接转换提供借鉴, 如很多发达地区选择将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合并, 整合管理体制, 率先打破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之间的“碎片化”制度安排;采取统一制度框架, 分层次设立不同缴费率, 满足不同群体的医保需求等做法均值得思考和学习。关于统筹城乡医保的理论研究也开展了很多, 王东进 (2008) 、胡晓义 (2008) 、仇雨临 (2008) 、顾昕 (2008) 等学者提出了学界比较认可的“三步走”战略思路, 首先, 完善目前三大基本医保制度, 并为衔接做好准备, 其次, 探索三大制度间的衔接整合机制, 最后, 建立统一城乡的基本医保制度, 分不同缴费档次, 享受不同待遇, 不同身份人员可以在统一的基本医保制度下, 根据自身需求自由转换。统筹城乡医保为不同医保制度在同一统筹地区横向整合衔接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 实践障碍

理论上, 医保转移接续的情况非常多 (见上图) , 但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 最大的难度体现在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农合和特殊人群医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之间的转移接续, 本文就此讨论。

医保关系作为社会保险关系的一种, 按权利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累积型, 像养老保险;另一种是消费型, 当月缴费当月享用, 对应期满随即用完, 没有可以累积的权利, 医保、工伤、生育保险关系原则上都属于即期消费型权利, 具有即期缴费即期享用的特征[5]。根据国务院44号文件, 很明显, 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对于参保者来说不属于纯粹的消费型权利, 因为制度规定, 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 退休人员不用缴费 (即单基数征缴政策) 也可以享受待遇, 因此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一样, 是一种累积的权利, 需要在转移中带走[6]。

资料来源: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http://220.178.191.51/, 2011。

采用“单基数”缴费政策, 对于跨地区同一制度之间和同一地区不同制度之间的转移都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题。我们以芜湖、南京两地的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政策为例, 具体来分析各种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的难点。

1. 不同地区同一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 (职工医保之间、居民医保之间) 。

由于城镇职工医保带有部分累积性权利义务关系, 所以职工在不同地区之间转移接续医保关系时, 必然带来两地基金收支平衡矛盾。目前, 南京、芜湖两地并没有明确互认缴费年限, 更没有具体规定两地之间的统筹基金如何转移。从上表可以看出, 两地的保障水平是不同的, 南京略好于芜湖, 如果再考虑到两地之间的职工缴费基数的差别, 那么即便是同等规定最低缴费年限 (男二十五年、女二十年) , 两地之间的累积性缴费义务也是不同的, 如果流入流出人口不均衡, 那么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基金支出压力, 同时对两个统筹地区的参保人群也是不公平的。

另外, 以芜湖、南京为例, 城镇居民医保基本上是以户口为条件排除外地人群参加的, 并且同时捆绑养老保险等条件, 因此城镇居民医保之间转移接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南京甚至规定户口迁入不满十年, 政府不给予补贴保费。

2. 不同地区不同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 (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特殊人群医保、居民医保、特殊人群医保→职工医保) 。

一般地, 由城镇职工医保转移到居民医保或者特殊人群医保都比较顺利, 因为前者缴费水平本来就高, 还有累积性权利, 后者属于低层次保障水平, 但往往转移关系后, 意味着部分累积性权利的丧失。相反地, 从城镇居民医保或者特殊人群医保转移到城镇职工医保是有相当难度的, 笔者称之为“高不可攀”。基本上, 居民医保或特殊人群医保转移到职工医保都没有明确政策规定, 因为本身居民医保要求本地户籍, 所以直接拒绝外来非本地户籍人口。对于农民工医保转职工医保, 南京市直接规定参保缴费年限不做等同计算, 因此一些在南京市稳定就业的农民工退休后, 能否享受同等医疗保障待遇是个难题。

3. 同一地区不同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

芜湖市规定, 居民医保参保五年折算成职工医保一年, 如果实际缴费年限未达到十五年, 必须在退休后以退休前的上年度全市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按7.5%的比例一次例补足。虽然给转移接续政策预留了接口, 但是依然难度很大。

根据以上分析, 城镇职工医保“高不可攀”, 其他保险制度很难与其转移接续, 于是很多私营企业、困难企业基于成本的考虑参加居民医保或农民工医保, 而不选择“高攀”。究其原因, 笔者赞同部分学者的看法, 部分地是由于中国职工医保采取“单基数”缴费政策, 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收现付模式, 这样在职人群就必须要多缴纳保费为退休后积累权利, 无形中提高了保费率。统账结合的财务模式使得缴费率过高, 统筹基金的部分又必须与个人账户进行分摊, 事实上, 学术界对个人账户的批评很多, 没有起到当时政策设计者所预想的作用和效果。同时, 单基数征缴也会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 基金平衡面临挑战。

三、政策选择

(一) 改革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1. 变单基数征缴为双基数征缴。

这样, 城镇职工医保就可以由部分积累的财务模式转变到纯粹意义上的现收现付模式, 把医保关系由部分积累型的权利彻底转变为即期消费型权利, 跨地区转移不再需要折算缴费年限。同时可以扩大医疗保险缴费人群, 更好地发挥大数法则, 降低缴费率, 提高保障水平,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以德国医疗保险为例, 其规定领取养老金人员也必须按照《卫生保健法案》的有关规定缴纳参保费用, 据有关数据, 1993年这部分人员的缴费占疾病基金收入的17%左右[7]。但是, 考虑到退休人口的收入水平以及缴费意愿, 可以暂时对退休人员实行低缴费政策或者财政进行补贴, 减少改革的阻力和成本。事实上, 芜湖的医保政策中明确提出所有参保人员必须达到实际缴费年限15年, 即便是退休人员也要一次性补足差额, 正是对这一单基数缴费政策的很好纠正。

2. 适当调整统账结合财务模式, 特别是个人账户政策。

对比统账结合模式与现收现付模式, 不难发现, 前者费率会较现收现付模式高, 其基本原理在于前者的医疗保险基金被人为地“割裂”为两个部分, 只有部分资金用于住院项目的补偿 (即统筹基金部分) , 而后者的医保基金却可以全部用于住院项目的补偿。因此, 想达到同样的补偿水平, 统账结合模式必须提高保费率, 以弥补资金分割到个人账户上的损失, 事实上提高了医保的进入“门槛”, 使相当数量的困难国企职工、民营企业职员、灵活就业人员等, 被排除在制度的保障范围之外[4]。以齐齐哈尔市为例, 该市医保的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为5%, 除去向个人账户匹配后基金余额为3.5%, 这部分资金还需要满足住院统筹、门诊特检特治、门诊慢性病等项目的开支, 其中门诊特检特治和门诊慢性病等项目的支出相当于缴费率的0.69%, 最后真正用于住院费用补偿的统筹基金只有缴费费率的2.46%[8]。

调整个人账户政策。与新加坡医保个人账户相比, 中国个人账户设计并没有发挥出预想的作用, 存在较大问题: (1) 个人账户纵向积累作用并不如人意; (2) 个人账户控制费用作用有限; (3) 个人账户的医疗保险基金互济性没有得到体现[9]。因此, 有学者提出通过政策过渡的方式, 最终取消个人账户, 可以先行取消退休人员个人账户, 其余人员的个人账户只付不收, 个人账户余额用于为家属购买大病或住院保险, 经一段时期过渡后取消个人账户, 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位为保大病[9]。

(二) 提高统筹层次, 解决不同统筹地区同一制度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问题

理论上, 提高统筹层次, 覆盖更多人群, 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法则, 降低保费率。东莞市从2000—2008年, 将城乡在职人群和非在职人群纳入到全市统一的社会基本医保制度, 大大提高了覆盖面, 有效发挥了大数法则, 结果筹资率统一定在3%水平上, 这一筹资标准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目前, 芜湖和南京均实行区 (县) 级统筹, 层次很低, 不利于降低缴费率, 应该尽快适时地提高到市级统筹层次, 并争取以后实现省级统筹[11~12]。

(三) 加快城乡医疗保障统筹步伐

尽快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实行强制参加原则, 提高政府补助比例, 并建立多档次缴费, 遵循公平原则, 实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党的十七大, 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明确目标, 因此, 有必要分步骤整合城乡医保制度, 加强研究, 不断试点, 统筹规划, 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医保是顺利解决同一统筹地区不同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问题的很好思路。可以认为, 提高统筹层次是纵向解决社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 加快城乡医疗保障统筹是从横向上针对不同医保制度之间即化异趋同。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1号) [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2010-04-28.

[2]邓大松.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3]杨宜勇, 朱小玉.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为何比养老保险难[J].中国医疗保险, 2010, (4) .

[4]徐宁.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研究——以镇江、昆山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5]陈仰东.在创新中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政策[J].中国医疗保险, 2010, (7) .

[6]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工业化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Z].内部资料.

[7]王林.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比例确认办法探讨[G]//中国医疗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8]林枫.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J].中国卫生经济, 2004, (4) .

[9]薛惠元, 张翼.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何去何从——一个研究述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3) .

[10]东莞市社会保障局, http://dgsi.dg.gov.cn/.

[11]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http://220.178.191.51/, 2011.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政策 篇8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是双边合作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容。近年来,双边经贸关系步入快车道,中国与中东欧16国在双边贸易与双向投资方面快速发展。2014年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促进年”,未来双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但同时,双边经贸合作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阻碍了双边经贸合作发展,需要加以积极引导和政策推动。

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现状

(一)双边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双边整体贸易情况来看,中国与中东欧进出口额由2003年的85.35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55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0.51%,超过同期外贸年均增速约3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出口至中东欧贸易额由2003年的68.01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405.2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54%,超过同期外贸出口年均增速约2个百分点,中国自中东欧进口额由2003年的17.34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145.9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3.74%,超过同期外贸进口年均增速约7个百分点。从双边贸易差额来看,中国与中东欧在过去十年中始终保持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16国总顺差额由2003年的50.67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259.30亿美元,2013年,除斯洛伐克共和国和前南马其顿两国为逆差外,中国对中东欧其余14国贸易均表现为顺差。

从中国对中东欧16国分国别出口情况来看,2013年,波兰、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斯洛伐克共和国、罗马尼亚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前五位出口国,中国对上述国家出口额分别为125.76亿美元、68.38亿美元、56.93亿美元、30.84亿美元和28.23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对中东欧整体出口的31.03%、16.87%、14.05%、7.61%和6.97%,合计占比76.53%。从中国自中东欧16国分国别进口情况来看,2013年,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波兰和匈牙利分别为中国自中东欧地区前五位进口国,中国自上述地区进口额分别为34.58亿美元、27.15亿美元、26.14亿美元、22.37亿美元和12.08亿美元,分别占我国自中东欧整体进口的23.69%、18.61%、17.92%、15.33%和8.28%,合计占比83.83%。

(二)双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从中国与中东欧双边投资规模来看,双向投资水平不断提升,投资额占比呈上升趋势。中国对中东欧投资由2003年不足1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近50亿美元,中东欧国家对华投资由2003年的4.2亿美元增长至12亿美元。从双方合作领域来看,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其中,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涉及机械制造、化工、家电、物流商贸、新能源、研发、金融、农业等领域,中东欧对华投资主要涉及机械制造、化工和乳制品等领域。目前,已有包括华为、TCL等在内的中资企业通过并购、兼并、收购和设立工厂等方式进入中东欧市场。葛洲坝公司中标波黑大型火电站建设项目,成为中国企业首次通过国际招标获得波黑火电项目。恒天集团与其国际合作方联合收购斯洛文尼亚TAM-Durabus客车公司,成为中斯建交以来中方在该国投资的首家生产型企业。此外还有大批中资企业正加快进入中东欧市场步伐。

从国别投资存量来看,匈牙利、波兰、捷克是我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重点,投资额分列我国对中东欧投资的前三位。截至2013年底,我国对匈牙利累计投资29.6亿美元,约占我国对中东欧地区投资的约60%,雇佣当地员工超过5000人,投资主要涉及金融、化工、通讯和新能源等领域。匈牙利对华累计投资3.57亿美元,约占中东欧整体对华投资的30%,投资主要涉及污水处理、水资源管理、建材、食品加工和家禽饲养等领域。

(三)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合作机制日益完善。一是双方积极签署多项多边经济合作协定。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多项多边协定,包括推动经济、工业和科技合作,保护投资和避免双重征税等。2013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签署《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为促进双边经贸、金融、互联互通、科技创新环保能源、人文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指明方向。二是双方建立经济联委会机制等定期沟通磋商机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建立经济混委会机制,包括定期讨论、解决双边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中国波兰、中国匈牙利等政府间联委会机制日益发挥作用,推动双方领域关系不断发展。三是双方举办多种经贸工商论坛、产品展览等交流活动。自2012年,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与投资合作论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经贸合作论坛、中国机电轻工产品中东欧展览会等,有力地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发展。

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贸合作规模较小,贸易投资结构相对单一

尽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推进,但双边经贸合作规模依旧较小,在双边贸易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从双边贸易来看,2013年,中国对中东欧出口额仅占中国出口欧洲的9.99%,占中国出口额的1.83%,占中东欧全部进口的5.30%;中国自中东欧进口额仅占中国自欧洲进口的4.50%,占中国自全球进口的0.74%,占中东欧全部出口的1.94%。从双向投资来看,2013年,中国对中东欧投资额占我国对全球投资额的0.94%,中东欧国家对华投资额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1.02%。此外,中国与中东欧贸易投资结构相对单一且比较零散。双边贸易主要集中在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约占贸易额的八成左右。其中中国出口多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进口的多以原料产品、初级加工产品等附加值低的产品为主。

(二)经贸合作壁垒较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待提升

目前,双边经贸合作中仍面临着诸多制约未来合作发展的贸易投资壁垒。一方面,尽管中东欧国家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已经有所改善,但整体贸易便利化水平仍较低,贸易发展仍面临信用证体系不健全、检验检疫机制不完善、清关程序不清晰、海关规则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方企业在中东欧所处的市场经营环境相对复杂,企业面临的市场准入、技术准入标准较高,人员准入条件等较为苛刻。企业资质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通常要求符合当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建筑行业为例,中国企业建筑机械和建筑材料进入中东欧市场须通过欧盟CE认证或当地认证,且认证程序相对复杂,认证费用偏高。且中东欧部分国家工作签证申请程序相对繁琐,常需提供大量附加材料,出现因无法申请到工作签证而改用其他签证临时入境情况,造成工作人员流动中诸多不便。因此,未来贸易投资便利化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经贸合作引导力度不够,贸易投资后劲有待增强

中东欧地区市场机制正处于不断建设和完善中,多数国家特别是转轨制经济体国内市场经济的合作观念不强,行政审批手续相对繁复,政府效率偏低。同时,相关招商引资部门缺乏自我宣传意识,导致中方企业对中东欧大部分国家的市场情况、投资环境、技术标准、产业优势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缺乏必要了解,双方合作多停留在非定期的浅层合作,市场信息沟通渠道相对单一。因此,由于政府、行业层面对双向经贸合作的引导支持力度相对欠缺,造成双方合作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投资信息,对于双方贸易投资的长期、稳定合作形成一定障碍。

(四)经贸合作环境不够完善,宏观支持有待加强

整体上看双边经贸环境已显著改善,但在基础设施、投融资环境等方面仍有待增强。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环境有待完善。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中东欧国家每百人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平均约为18人,约为英国、德国的一半,在欧洲地区宽带网络覆盖率仍然偏低;此外,中东欧国家在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方面相对滞后,路网不发达,2013年,16个国家铁路总长度约7.1万公里,相当于法国、德国两个国家铁路长度的总和,与中国一国铁路长度基本持平,约为美国铁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双方对投融资支持力度不足,多数国家资本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发展,风险投资和天使基金活动普遍较为有限,多样化融资模式有待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在银行、保险等领域金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双边政府层面的合作机制

一是加快落实中国与中东欧之间政策机制。加快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中国和中东友好合作12项举措等政策机制,增进双方经济战略互信,推动双边务实合作;二是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机制。围绕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契机,成立双方投资促进联系机制,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三是加快构建专项投资合作机制。加强从政府层面上对投资的引导力度,包括从投资具体领域、投资规模、投资方式等加强对企业投资的引导和支持。

(二)积极搭建双边经贸合作服务平台

一是推进举办双边投资研讨会和推介会。除定期举办专业展会外,通过推介、交流、洽谈等方式增强双向投资宣传力度,加强对双方项目的了解,优化投资环境。二是加快建设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工业园区。推进与各贸易伙伴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区,为中国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及专项配套政策,吸引有意向的中国企业投资合作,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载体平台。三是推动建立双边行业联盟组织。充分利用双方互补优势,搭建双边技术合作中心、重要行业标准互认中心等专业平台,促进行业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三)加快提升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一是提升双边投资资金准出入便利。加快推进中东欧国家改革外汇管理制度,降低外汇进出入壁垒,降低外汇进出入成本。二是支持推动双边人员流动便利。推动解决中东欧国家普遍存在的劳动签证、工作许可和居留难等经营问题,为双方投资经营创造便利。三是加快提升海关清关便利化。推进主要伙伴通关监管秩序的规范,建立手续便捷、运作高效的海关监管体系,提高海关规则及相关程序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建设。

(四)推进双方在主要领域经贸合作步伐

一是加强双边基础设施领域交流与合作。推进双方利用交通网络建设委员会等机制,加强双方在公路、铁路、电力、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推动中东欧国家交通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经贸合作。支持中方企业参与中东欧国家核电、水电、风电、光电等绿色项目建设,鼓励双方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农业技术等科技合作。三是扩大双边金融合作。用好用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00亿美元专项贷款”,推进双边互设金融分支机构、签署本币互换和结算协议,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强双边金融合作。

上一篇:财务装备科长下一篇:教材系统涉众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