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2024-11-06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共9篇)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篇1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消费的增长必将带动汽车保险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按照入世协议我国将逐步开放保险市场,中国汽车保险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成为我国汽车保险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世界汽车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将为中国汽车保险业提供借鉴。[关键词]汽车保险;第三者强制责任险;无过失责任

一、汽车保险的起源

(一)近现代保险分界的标志之一——汽车第三者责任险

汽车保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它晚于水险、火险、盗窃险和综合险。保险公司承保机动车辆的保险基础是根据水险、火险、盗窃险和综合责任险的实践经验而来的。汽车保险的发展异常迅速,如今己成为世界保险业的主要业务险种之一,甚至超过了火灾保险。目前,大多数国家均采用强制或法定保险方式承保的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它始于19世纪末,并与工业保险一起成为近代保险与现代保险分界的重要标志。

(二)汽车保险的发源地——英国

1.英国法律事故保险公司于1896年首先开办了汽车保险,成为汽车保险“第一人”。当时,签发了保费为10英镑—100英镑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单,汽车火险可以加保,但要增加保险费。1899年,汽车保险责任扩展到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所造成的损失。这些保险单是由意外险部的综合第三者责任险组签发的。1901年开始,保险公司提供的汽车险保单,已具备了现在综合责任险的条件,在上述承保的责任险范围内,增加了碰撞、盗窃和火灾。1906年,英国成立了汽车保险有限公司,每年该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免费检查保险车辆一次,其防灾防损意识领先于其他保险大国。

2.实施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机动车辆的流行加重了公路运输的负担,交通事故层出不穷,有些事故中受害的第三者不知道应找哪一方赔偿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发起了机动车辆第三者强制保险的宣传,并在《1930年公路交通法令》中纳入强制保险条款。在实施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过程中,政府又针对实际情况对规定作了许多修改,如颁发保险许可证,取消保险费缓付期限,修改保险合同款式等,以期强制保险业务与法令完全吻合。强制保险的实施使在车祸中死亡或受到伤害的第三方可以得到一笔数额不定的赔偿金。

3.1945年,英国成立了汽车保险局。汽车保险局依协议运作,其基金由各保险人按汽车保费收入的比例分担。当肇事者没有依法投保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或保单失效,受害者无法获得赔偿时,由汽车保险局承担保险责任,该局支付赔偿后,可依法向肇事者追偿。

英国现在是世界保险业第三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据英国承保人协会统计,1998年在普通保险业务中,汽车保险业务首次超过了财产保险业务,保险费达到了81亿英镑,汽车保险费占每个家庭支出的9%,足见其重要地位。

二、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

(一)汽车保险的发展成熟地——美国

美国被称为是“轮子上的国家”,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此相随,美国汽车保险发展迅速,在短短的近百年的时间内,汽车保险业务量已居世界第一。2000年美国汽车保险保费总量为 1 360亿美元,车险保费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的 45.12%。其中,机动车辆责任保险保费收入为820亿美元,占60.3%,机动车辆财产损失保险保费收入为 540亿美元,占39.7%。机动车辆保险的综合赔付率为105.4%,其中,净赔付率为79.3%,费用率为 26.1%。美国车险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都相对自由,激烈的市场竞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车险市场。

(二)美国汽车保险发展的四个阶段

1.汽车保险问世。美国最早开始承保汽车第三者责任险是在1898年,由美国旅行者保险公司签发了第一份汽车人身伤害责任保险。1899年汽车碰撞损失险保单问世,1902年开办汽车车身保险业务。

2.通过《赔偿能力担保法》和《强制汽车保险法》建立了未保险判决基金。1919年,马萨诸塞州率先立法规定汽车所有人必须于汽车注册登记时,提出保险单或以债券作为车辆发生意外事故时赔偿能力的担保,该法案被称为《赔偿能力担保法》。该法实施的目的在于要求汽车驾驶人对未来发生事故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提供经济担保,但是由于这种担保的滞后性,以及该法无法强制每一汽车使用人履行赔偿义务,车祸受害者求偿仍然困难重重。为了改进这一做法,1925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汽车强制保险法,并于1927年正式生效,成为美国第一个颁布汽车强制保险法的州。该法律要求本州所有的车主都应持有汽车责任保险单或者拥有付款保证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以保证受害者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并以此作为汽车注册的先决条件。以后,美国的其他州也相继通过了这一法令。

3.保险公司推出未保险驾驶人保险。由于未保险判决基金由州政府管理,因此被各保险公司指责为政府过多的干预保险业。为了阻止政府的这一行为,许多保险公司开始采取措施进行自发的抵制。保险公司推出了未保险驾驶人保险,提供给被保险人在汽车意外事故中遭受身体伤害,而驾车人是事故责任人,但是驾车人可能:(1)没有购买汽车保险;(2)虽有汽车保险,但是其责任限额低于该州要求的最低限额;(3)肇事后逃跑;(4)虽有汽车保险,但其保险公司由于某种原因拒赔或破产。目前,美国大多数州保险监管部门已要求销售汽车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未保险驾驶人保险。

4.无过失汽乍保险。赔偿能力担保法、强制汽车保险、未得到赔偿的判决基金和未保险驾车人保险虽然减少了在汽车事故中未得到经济补偿或不能得到充分经济补偿的受害者,但仍然无法解决诸如下列一些问题:(1)受害人的索赔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查取证,而且最终也很难确保这些证据能证明对方驾驶人确有过失;(2)律师的费用和其他审查费用均来自于最后受害人补偿到的赔偿金,因此受害人即使获赔,得到的赔偿金也已大打折扣;(3)虽然轻微受伤者得到的赔偿一般还能弥补其经济损失,但严重的受害人得到的补偿却平均不到其经济损失的30%,甚至许多最终根本得不到赔偿。因此,一些汽车保险制度的改革者们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将无过失责任的法律制度推及到汽车保险中。

所谓无过失责任法律制度,指无论当事人有无过失,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一个“纯”无过失汽车保险将完全取消受害人起诉肇事者的权利,而且将提供一系列的综合保险给予受害人全面的经济损失赔偿。当然,这种“纯”无过失保险并不存在,各州的无过失汽车保险仅部分的限制受害人起诉肇事者的权利。一旦人身伤害损失超过了某一界限,被保险人仍可通过起诉的方式要求对方赔偿。通过无过失汽车保险,汽车事故的受害人获赔更迅速、更方便。

(三)美国车险科学的费率厘定和多元化的销售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形成了一套复杂但又相当科学的费率计算方法,这套方法代表了国际车险市场上的最高水平。尽管美国各州车险费率的计算方法有差异,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绝大多数的州都采用161级计划作为确定车险费率的基础。在161级计划下决定车险费率水平高低的因素有两个: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主要因素包括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机动车辆的使用状况。次要因素包括机动车的型号、车况、最高车速、使用地区、数量及被保险人驾驶记录等。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决定被保险人所承担的费率水平。

除了传统的汽车销售商代理保险方式以外,直销方式在美国已很普遍。现在美国主要有三种直销方式:(1)利用互联网发展车险市场的B2C模式。美国车险业务约有30%都是通过这种网络直销方式取得的。绕过了车行代理这一鸿沟,交易费用减少了,保险费率自然就下来了,同时这也促进了保险公司的业务扩张。(2)利用电话预约投保的直销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不需要大量的投入去构建网络平台。(3)由保险公司向客户直销保险。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可以直接到车市或者以其他的方式,把车险产品直接送到客户的面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省去客户的很多时间,业务人员能够面对面地解答客户对于车险产品提出的问题,挖掘市场潜力。

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投保人承担部分损失——德国

与中国相似,车险业务也是德国非寿险业务的核心。2002年,德国车险保费收入219.7亿欧元,占整个非寿险保费收入的42.7%。德国保险市场开放度较高,有120多家经营非寿险的保险公司,竞争非常激烈。特gcJ是车险方面,市场集中度很低,接近完全竞争状态。车险市场份额最大的安联集团,2002年其保费收入仅占整个车险市场的17.8%。车险排名前1啦的公司市场份额之和也只为63.6%,其中有两家还是外国公司(苏黎世保险集团和安盛保险集团)。

德国车险营销渠道主要靠代理机构。代理机构又可分为只为一家公司代理(A)和同时为多家公司代理(B)两类。其中,通过A类机构销售的保单占整个保单总量的74.4%,通过B类机构销售的保单占 13.0%。A类机构销售的保单比重较大与德国车险经营的传统有关。在德国,如果投保人和保险人无异议的话,车险保单到期后可自动续保。由于德国车辆出险率很低,因此A类机构的客源比较稳定,与保险公司合作基础非常牢固。

德国的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实行“责任处罚”原则,即每次理赔不论赔偿额多少,投保人自己都必须承担325欧元。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提醒投保人要尽量避免事故。德国的汽车保险费还实行奖优罚次。如果一年不出需要保险公司理赔的事故,第二年这辆汽车的保险费就会调低一个档位;然而,一旦出了事故并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那么次年的保险费就会上调3个档位。而且保费的档位越高,档位之间的差额就越大。

(二)汽车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突出——法国

法国车险市场是个较为成熟和规范的市场,竞争充分,产品丰富,市场细分度高,产险公司管理费用率约为28%(最好的公司可以达到22%)。法国有 146家财产险公司和相互保险公司经营车辆保险。2002年法国车险保费收入163亿欧元,占财产险保费的44%,相当于当年法国GDP的1%。调查表明,在法国100%的车辆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58%的车辆购买了车损险,82%的车辆投保了盗抢和火灾险,87%的车辆投保了玻璃破碎险。就赔付额而言,2002年全法国发生的400万起事故中,责任险赔款最高,占总赔款的50.3%,车损险占33.9%,其他险种占 16.8%。在责任险赔案中,涉及人伤的赔案占总赔案数的10.5%,但赔款额却占总赔款的59%。这主要是因为法国法律对涉及人身伤害的第三者责任赔款不设上限的缘故。

法国汽车保险业的经营区域和范围已经大大超越传统保险的内涵,汽车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愈加突出。譬如,保险公司为减少酒后驾车事故发生率,允许客户在因饮酒而不能驾车时,可在保险公司报销一次交通费用;在重大节假日,保险公司会适时在大的娱乐场所进行查验,并对因饮酒不能驾车的客户提供交通服务;有的保险公司内部设立汽车修理研究中心,为保户提供修车价格指导或为汽车修理厂提供技术培训等。

四、对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启示

(一)车险更充分体现了保险的补偿和保障功能

从第一份汽车保险保单第三者责任险保单到政府强制责任保险,再到汽车保险局的成立或未得到赔偿判决基金建立,再到无过失责任保险,无不体现了车险为保障受害人因车险损失能得到赔偿而做得努力。

当然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国外各大保险公司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在防灾防损上,通过降低事故发生率来实现自己的利润。而当客户出险时,保险公司会以各种方式给客户提供方便,比如在定损前,预先赔付,还有在客户修车时提供替代车服务,这不仅给受害者以赔偿,更体现了保险公司的人性关怀,从而提高了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国外很多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是负利润,而是依靠资本市场盈利来弥补这一亏损的。

而中国的财产保险公司还是把车险业务当作一块重大利润来源,当客户出险时,保险公司找理由拒绝赔付,拖延赔付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国外保险公司,有时即使不在赔偿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也酌情予以补偿。

(二)车险费率厘定因素众多而各国侧重不同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各发达国家的车险费率厘定均由多种因素决定,基本上都包括:车辆保养情况、行驶区域、车型、历史赔付纪录、年行驶里程数,驾驶人年龄、职业、性别、驾驶年限、投保人不动产拥有情况、信用记录和结婚年限等等。而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其侧重点也不同。美国是一个倡导法治和自由的国家,且注重尊重人的个性,而美国人行事又较为散漫,所以美国的车险费率厘定更多考虑人的因素,同一辆汽车,由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同,保险费率可以相差3倍。而日尔曼人的行事谨慎是世界有名的,德国的车险出险率非常低,因此德国车险定价中车型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变动幅度最高可达2700%。

中国车险费率厘定距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且自2003年1月1日起实行自主费率,由于中国车险发展时间短,而各大保险公司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国家保监会应该从各保险公司收集车险数据,借鉴发达国家的车险要素费率体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合理的指导价格,供各保险公司参考。

(三)车险营销以代理为主以服务竞争

各发达国家车险销售均主要依靠代理机构,特别是德国由代理机构销售的保单占到总保单的 87.4%。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保险公司也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方式,电话直销,网络直销的份额开始不断上升,美国网络销售的车险保单已占到总业务的30%

发达国家车险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各大保险公司由价格竞争转到服务竞争。美国务保险公司提供种类繁多的细分保险项目,供投保人依据自己的情况与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组合,而且当投保人出险时,向投保人提供替代车服务,给投保人最大的便利。英国保险公司最先免费为投保人检查车辆,防灾防损意识领先。而法国汽车保险业以社会管理功能突出而著称。

中国汽车保险业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恶性的费率竞争,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各保险公司应以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周延礼.机动车辆保险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陈欣,等.财产和责任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段昆.当代美国保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中国保监会考察团.美国和加拿大保险业介绍及其借鉴[J].保险研究,2004,(1).[5]王祺.德国车险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2004,(5).[6]王祺.法国车险经营简介[J].上海保险,2004,(4).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篇2

对此理论界学者就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总体方向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研究其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步落后于城镇养老保险,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建国以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主要历经三个阶段, 即以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的传统性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国际予以政策支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学术起点, 对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有基础性的意义。

至今, 农村养老保险已取得很大发展, 但全国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缺乏统一管理和立法保障、保值增值困难仍是农村养老保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冯章龙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强制性和国家责任性, 随后从制度层面总结了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有学者也指出了其他原因, 如刘子兰 (2003) 所讲, 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建立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计划时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它的发展停滞。

二、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趋势

通过已有研究结论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政策的不稳定性不仅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损害了制度的威信和吸引力, 而中国当前现状也凸显了改革的必要与紧迫性:一方面, 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承担农民养老的历史重任。随着老年农民老无所养问题越来越严重, 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形成了强烈反差, 许多地区开始改革制度。

(一) 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大部分理论界学者赞同这个观点, 也曾将目前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归因于政府涉足不够, 但对政府深入程度则持不同看法。

李迎生指出, 政府担负着构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 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阎安认为政府应承担全部转制成本和隐性债务, 应从部分积累制过渡到完全积累制, 在强制缴费的基础上鼓励个人多储蓄积累, 建立多功能个人养老账户。

(二) 路径的选择

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难以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 这是由现实国情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既定路径决定的。何文炯等 (2001) 建议发达地区积极推进, 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 然后逐步扩大其实施范围。王枝茂建议立法先行, 渐进式推进。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GDP的增长表明中国已具备一定经济条件, 且农民表现出强烈愿望和广泛的社会保障参与意识, 因此中国已初步具备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三) 目标的构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标的构建,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在养老金筹集模式上坚持国家和集体为主、个人为辅的原则, 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社会保险为核心, 家庭养老和社区互助为辅助, 逐渐与城镇从业者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社会养老模式。

但这种学习不能脱离既有的制度文化条件, 也不能以削弱中国既有制度文化优势为代价, 盲目照搬西方社会保障模式只会加大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制度成本。

三、总结和思考

综上可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 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体现的效率低下问题使政府和学者们正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制度模式。

在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中, 政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关于制度创新和路径选择, 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将农村地区分层分类, 推进与其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已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而目标的制定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但最终仍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不可盲目照搬。

此外, 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就其变迁历程、管理模式、路径选择、政府作用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但目前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未来可针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冬水, 王松.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0) .

[2]、冯章龙.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界, 2006 (4) .

[3]、王枝茂, 张璐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创新[J].经济师, 2006 (12) .

[4]、孙红民.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其问题[J].人口与经济, 2009 (S1) .

[5]、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J].浙江学刊, 2001 (5) .

[6]、阎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篇3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试点工作从1993年开始,1995年基本上覆盖了大半个中国。运行十多年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政策,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将试点,为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面对新的改革和发展契机,回顾十多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一、工作现状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10余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通过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制度,实现了参保单位的互助共济,均衡了参保单位职工养老的负担,一些老龄化现象较突出的单位,从养老保险统筹中真正得到了益处,为经济效益差的单位离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提供了可能,使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实现老有所养。

2.通过改变养老形式,实现了从过去生老病死靠单位的单一形式,确立了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为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提供了重要的畅通渠道,起到了社会“减震器”的作用。

3.通过实行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制度,强制性手段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为参保职工明天的养老积蓄了基金,相应减轻了国家、单位未来的养老压力,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二、存在的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开展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相应法规不健全,改革机制不完善,改革范围的局限性,矛盾和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开展不均衡,参保范围和对象不统一。有的地区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全部参保。有的地区为行政机关的合同制工人和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这种各自为政的格局直接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不平衡发展。

2.缴费基数和比例不统一。从缴费基数来看:有的按实发工资、有的按档案工资确定缴费基数,有的既不是实发工资也不是档案工资,缴费比例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给养老保险费征收、工作人员流动带来了许多不便,给事业单位和个人帐户建立、管理造成很多困难,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健康发展。

3.社会统筹层次底,抵御风险能力弱。大部分地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仍然实行县级统筹,统筹层次底,弊端明显:抗风险能力弱,基金积累较低,财政每年要进行转移支付;单位缴费负担不均衡,不同地区之间参保单位和人员养老基金积累差异较大。

4.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亟待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离退休人员养老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传统模式,使养老方式更趋社会化,这样做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但是,新制度下仍包含着旧制度的成分,即养老的体制模式变了,但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和标准没有变,传统的计发办法是养老保险待遇与缴费不挂钩,退休时将本人在职时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额作为核定基数,按工龄分档计算,退休待遇审批也不考虑养老保险缴费情况,按工作年限计算养老待遇,缴多缴少一个样,因而不能体现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5.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待遇和养老金替代率过高。据调查,目前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达91.5%,而企业养老保险替代率约为81%,比企业高出近10个百分点。近些年从企业退下来的干部,对此意见比较大,但也确实反映出一些实际问题。许多企业的高级工程师退休金可能比同龄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普通工人退休金低许多,这差距主要是不同的退休制度所致。企业、事业单位待遇水平反差较大,极易引起相互攀比,影响社会稳定。

三、初步分析问题原因

1.国家没有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新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仍处于试点阶段,何时全面推行仍是未知数,而且机关公务员群体没有纳入其中,国家在这一方面依然没有统一的要求。

2.改革受地方财政状况制约。根据改革原则,社会保险费要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事业单位要负担一部分社会保险费,这部分保险费几乎全部要由财政负担,因此,这项改革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有没有财政的投入和支持。

3.参保人员存在种种错误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进了机关事业单位的门,就成了“国家人”,生老病死全由国家包起来,这些费用大都由财政支付,因而有人认为不搞社会保险金统筹,个人不掏钱,退休费可以照拿,搞了统筹,个人反倒要出钱,主观上不愿支付个人应承担的缴费部分。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的认为离退休费和养老保险费都是财政负担,无非是把钱从这个口袋转移到另一个口袋,搞不搞一个样。

4.部分效益好的参保单位存在着“吃亏”思想。一些效益较好,退休人员少,职工年龄结构较年轻的单位,存在着吃亏的思想,认为自己付出的费用多而得到的回报少,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而想等自己受益时再参加。因此在申报缴费时,存有少缴、漏报现象,严重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积累。

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当前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向企业养老金办法靠拢,也就是把已有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金“双轨制”合二为一。但笔者认为,只进行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而其中不包括机关公务员,不利于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在具体实践中,会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笔者的建议是:

1.建立统一规范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即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范围,并执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出台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1)应遵循的原则:坚持“统帐结合”基本原则;坚持“权力和义务相对等,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坚持保费征收要按照“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原则;坚持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原则。(2)实施范围: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包括公务员)应全部纳入统筹。(3)保费征收:应执行统一的费率,费率的确定应按征收原则,通过测算同一改革范围内的自然负担比提出,并实行单基数、单比例缴费。缴费比例单位负担控制在20%-25%,个人提高为3%-8%。(4)待遇核付:改变现行的按工作年限和本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月工资总额为依据的计发办法,在不降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前提下,实行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数额挂钩的办法,“多缴多得、少缴少得”。“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5)基金运作:为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应实行基金的市级统筹,考虑到现实情况和具体运作上的困难,可建立市级调剂金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再过渡到基金的省级统筹。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篇4

作者:院系:专业:年级:学号:

日期:

年 月

日浅析中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提 纲

一、我国“三农”保险发展现状

(一)农业保险实现快速发展

(二)大力推动了农民人身保险发展

(三)积极探索其它涉农保险试点

二、大力发展“三农”保险的必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发展农村保险来服务“三农”

(二)“三农”保险的发展将会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三、“三农”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强政府作用

(二)保险公司要加强在“三农”保险中的作用

浅析中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抵御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家庭养老负担,我国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调查研究农村养老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新途径。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强调,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但保险在农村普及不够。从现有农业保险试点情况看,农村、农民和农业确实很需要保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中,保险业应有所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农村保险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如何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发挥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成为摆在中国保险业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应该包括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本文从“三农”保险的现状出发,说明了发展“三农”保险的必要性和“三农”保险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了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保险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将会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为农村居民提供人身保障,是服务“三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保险市场只有吸引8亿农民参与,惠及8亿农民,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我国“三农”保险发展现状

(一)农业保险实现快速发展

2007年,全国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529.22%,累计赔款支出29.75亿元,同比增长403.42%。一是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二是积极推动生猪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工作。

(二)大力推动了农民人身保险发展

一是发展了农村简易人身保险;二是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施;三是发展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四是发展了外出务工农民保险。五是组织推动了农村计划生育保险试点。

(三)积极探索其它涉农保险试点

一是发展了小额信贷保险;二是利用小额保险方式解决了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三是为农民的基本生活设施提供了保险。

二、大力发展“三农”保险的必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发展农村保险来服务“三农”

1、农业发展需要保险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发挥保险业风险管理作用。合理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积极性,消除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后顾之忧。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保险业积极参与

由于历史、体制的原因,目前农村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业务,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险保障,可以为建设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谐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3、发展“三农”保险,有利于农村改革深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三农”保险的发展将会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1、中国国情决定农村是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保险市场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农村人口在中国的惊人比重决定了中国农村是最大、最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保险市场。目前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欠发达、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生活的贫困,所以要想让农村保险从潜在需求变为现实的购买力,就需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将农村潜在的保险市场变为现实的前提和基础。

2、保险业的发展决定农村是最大最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市场

目前,中国已开业的保险公司有100多家(含中资、外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虽然保险主体增加很快,但保险业务却呈现不均衡态势,车险等传统保险业务占到85%以上,而且保险业务主要分布在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几乎还没有开发。所以说农村保险的发展能够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三、“三农”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如投资1377亿元继续退耕还林工程。农村教育2181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设农村公路1000多亿元,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通公路。投入超过300亿元建立与农民收入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和鼓励计划生育。这种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投入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保险提供服务和保障支持,给保险业提供一个巨大的业务拓展空间。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保险制度

从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看,“三农”保险如果完全交由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业务难以发展,起不到应有的功能作用;如果都由国家承担,风险太大,国力难以承受,也不可能。因此,需要国家、公司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保险模式。

(一)加强政府作用

1、政府应通过经济政策,加大对“三农”保险的支持

国家可以通过税收、利率、信贷政策等经济手段,制定国家“三农”保险计划,提出相应配套措施。从而能更好地调整农业发展方向,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广农业新技术,满足农民的保险需求,调动农民和保险业的积极性,引导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监管,促进“三农”保险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加强对“三农”保险市场行为监管。采取多种手段惩治违规行为,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

3、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尽快制定有关“三农”保险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界定“三农”保险的性质、组织形式、基本目标、经济原则、业务范围、资金运用、政府支持方式、巨灾保险的补偿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再保人的职责和义务等,使经营者和监管者有法可依。

4、加强宣传的力度

“三农”保险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农民对保险知识了解不多,保险意识不强,接受保险业务的过程缓慢,这需要各级政府发挥组织领导的资源优势,宣传保险知识,发动农户参保,协调解决问题。

(二)保险公司要加强在“三农”保险中的作用

1、推动产品创新

(1)创造适应农村需求的保险产品是“三农”保险市场发展的基础。保险公司应该充分发挥基层分支机构以及保险专兼业代理机构贴近市场、了解需求的优势,让基层机构参与产品开发过程,因地制宜设计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交费灵活、投保简便的农村产品。

(2)建立保险产品创新的激励和保护机制。目前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弱化了保险公司的创新动力,导致保险公司的竞争手段局限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造成保险市场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建立保险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农村保险产品的创新和保险业整体的创新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加强对“三农”的服务

(1)将保险机构网点延伸到业务有需要、管理跟得上的基层,增加从业人员,壮大保险营销队伍。

(2)切实转变重销售、轻服务的经营理念,树立一切为“三农”服务,一切依靠“三农”的思想,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

(3)加强保险知识宣传和诚信教育,让每个保险从业人员认识到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线,个人的诚信行为与公司经营、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4)以提高理赔服务水平为中心,着力提高理赔的速度和透明度。

另外,还有要遵从农民自愿的原则,这在“三农”保险的发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在“三农”保险中除国家规定强制保险之外,其余的业务都应属于商业保险范畴,任何商业保险的购买都应尊重农民的选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强迫农户和农企购买“三农”保险。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政府要从政策引导好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又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才能推进农村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险业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篇5

精算工作,简而言之,就是将风险数量化。它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的各种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对各种经济活动中未来不确定的事件(风险)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财务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和管理。在国外,精算早已形成完整体系,而且在社会保障、金融保险、投资证券等领域广泛应用,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基础也正是基于精算原理。

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走上了规范管理的道路。保监会成立后在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方面成就显著:保监会在19发布了《人寿保险精算规定》、《意外伤害保险精算规定》、《健康保险精算规定》等,制定《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和《投资连结保险管理暂行办法》,20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针对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

1999年下发的《精算规定》主要是针对当时传统寿险产品的定价、保单最低现金价值、法定责任准备金等计算基础进行统一规范,随着银行存款利率连续7次下调,大多数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下降,与当时高企的寿险保单预定利率形成倒挂,结果产生全行业性的利差损失。为了化解固定利率保险产品因银行利率下调所带来的风险,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经保监会批准,国内保险市场上逐渐开始销售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和分红产品以及万能保险产品,保监会在20初及时制订下发了《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和《投资连结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对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的定义、红利分配、投资核算、信息披露等等事项做了详细规定。到年底,投资连结保险等新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销售在全国铺开。新型人身保险产品的销售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分红保险,统计数字表明,20全国寿险分红产品保费收入1121.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9.3%,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在国内的兴起,保监会及时注意到应该尽快制订针对新型产品的精算规定,在总结我们开办新型产品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参考了各国的有关做法,广泛征求了行业内、尤其是海外精算咨询公司、各公司精算师队伍的意见后,决定从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精算规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对分红保险产品的准备金提取要求更加严格,并对投连、万能等保险产品的费用收取作出了明确规定,各保险公司必须从7月1日开始按照新规定开发产品,对不符合新规定的现有产品作出必要的修改。

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篇6

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内容简介: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交叉融合和混业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国际上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并主动适应这一变化。作为该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银行和保险的融通和合作应运而生,并产生了一个新的领域-银行保险。我国是分业经营国家,银行和保险公司主要是通过签订协议在业务层面进行合作,由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我国银行保险在上世纪末兴起后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获得了高速成长,现在已成为我国保险公司和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在现在这种“协议销售”的银保合作模式下,我国银行因为大多数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众多的营业网点和客户资源,所以导致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不对等地位,银行往往处于优势地位。而这种不对等地位致使保险公司和银行都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和技术。没有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就缺乏新产品的研发,缺乏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此外还有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所以只能说我们国家的银保业只是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本专题——《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主要阐述银行保险业务含义、特点、发展现状和机遇,以及通过对国外成熟的银保业务来对我国银保业务的一些启示,阐述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面临的发展问题。并深入研究我国银保险行业务发展的对策。

《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 银行保险业务概述

本章对银行保险业务及其发展现状做简要的概述,分析银行保险业务的内涵,介绍银保的业务范围及其特点。并且详细说明了银保的发展历程及我国银保发展的阶段。

第二章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银保业务在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银保数额比重也越来越大,当然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业务问题凸现出来,本章就是描述了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四大方面问题。

第三章 国外银行保险营销策略分析与借鉴

通过《第一章银保业务的概述》能够初步了解银保的概念与发展史,而第二章又能了解到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存在的业务,而本章主要是通过介绍国外各个银行银保业务的发展及经验,了解他们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对我国银保业务有启迪、借鉴作用。

第四章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章是通过前三章的基础上,对我国银保业务的可持续良好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是五个大方面,从合作模式的转变,银保产品的更新和创新,以及搭建信息平台,加强内部体系建设以及完善法律法规。

目录:

第一章 银行保险业务概述

一、银行保险业务的内涵

(一)银行保险业务的定义

(二)银行保险的业务范围

(三)保险与其他业务的不同之处

二、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一)银行保险发展的动因

(二)银行保险历史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银保的发展进程

第二章 我国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同质化

(一)银保合作模式的影响

(二)营销方式的影响

(三)营销人员业务素质的影响

二、银行保险营销方式落后

三、银行保险业无序竞争

(一)销售渠道的争夺

(二)政府监管的弱化

(三)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

四、银行保险业营销手段失当

(一)保险公司自身管理问题

(二)银保合作协议不健全

(三)功能趋同引发销售误导

(四)政府监督管理不力

第三章 国外银行保险策略分析与借鉴

一、欧洲各国家银保发展历史

(一)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二)英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三)意大利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四)西班牙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二、国外银行保险的发展经验

(一)完善而宽松的法律监管环境

(二)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合作模式

(三)公司文化与激励制度

(四)合理的产品设计

(五)多样的营销渠道

(六)寿险市场传统销售方式的影响

三、国外银保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分销协议模式

(二)战略联盟模式

(三)合资企业模式

(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第四章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银保模式,深化银保融合(一)适时调整金融管制政策

(二)探索深化合作的可行途径

二、着力打造银保信息平台

三、推动银保产品和服务创新

(一)加强银保联合,深化改善技术条件

(二)运用政策支持,结合先进经验

四、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一)加强合同及其手续费支付的管理

(二)严格自律,切实杜绝商业贿赂行为

五、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

(一)加强银监与保监部门的协调

(二)完善银行保险相关法规体系

(三)加强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购买回执

智库在线

智库在线()秉承“智通库汇 ”的服务理念,不断收集和更新市场调查研究信息。智库在线通过提供来自千家海内外专业研究公司的500,000份以上的研究报告,解决客户的市场情报来源的单一性。

无论客户是在寻找新产品趋势还是分析市场竞争力,智库在线都有一流的研究产品和行业专家,都会在深入了解研究公司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客户需求,以客观公正的报告呈现。

 产品

 研究报告

 数据挖掘

 培训服务

 服务承诺

智库在线严格遵守智库在线制定的信息服务《规范承诺》;

智库在线力求保证产品的客观、公正、中立;

智库在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客户和业内同仁的指导和帮助,公司的管理团队再次表示衷心感谢!欢迎客户和业内人士反馈意见和建议,同时希望业内专家和行业主管批评指正,我们为此将不胜感激!

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07号珠江罗马嘉园49号楼1001室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篇7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渔业经济日益融入国际环境,但渔业生产风险也日渐增大。我国渔业、渔船和渔民的安全保障机制长期严重缺失,至今尚未形成稳定和健全的制度性保障。日前,我国渔业生产国家政策导向是“高产、高效、优质”持续发展。但“高产、高效、优质”渔业对应着高投入与高风险。那么,如何在“高产、高效、优质”的渔业发展理念下,弱化渔业生产风险,就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渔业保险一般指渔业经营者按合同约定向保险法人交纳规定的保险费用,保险法人按合约规定对投保人的损失进行补偿的互助合作行业。

我国的渔业保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保险形式是商业性渔业保险和渔船船东互保。截至2013年,我国渔业保险累计承保渔民101万人,承保渔船7.33万艘、养殖水域面积13.33万hm2,保费收入已达16.02亿,保险深度为0.8%,保险密度为202.88人。

就渔业保险的承保组织而言,大致有三种形式:

一是以渔业从事人员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如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原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截至2013年底,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累计承保渔民819.79万人,承保渔船保费补贴55万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累计达9638亿元。渔业互保协会承保额达渔业保险市场份额的90%,表明其经济补偿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是以商业市场力量为主导成立的商业保险公司。但相关资料显示,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的渔业保险业务,其业务量占全国渔业保险业务的份额较小;且在提供渔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中提供的保险业务一般都仅限于渔船船东雇主责任险和大型渔船的渔船保险,渔业保险方面的险种明显不足。其原因在于:由政府投资经营的中国再保险公司对国内部分保险公司的再保需求难以满足,这导致原承担渔业生产经营保险的经营者容易陷入超能力承险的境地。基本可以说,当前,完善的商业渔业保险经营体系在我国尚未形成。

三是政策性的保险组织机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其代表有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政策性的渔业保险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保险组织机构而言,它具有非盈利性的特征,主要是以渔民利益为中心,在国家的帮扶下为渔民群体的生产、经营提供较好的风险保障,目前它被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是解决渔业保险现存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由上可知,历经30余年发展,我国的渔业保险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基于政府、保险机构、和渔民群体这三大渔业保险经营主体之间的稳定的渔业保险体系尚未形成。限制了渔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险,未能有效分散渔业生产经营风。表现在:经营渔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比例偏小,且多数为国家主导,产权制度不健全;同时政策性的渔业保险机制不完善。

2 我国渔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渔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投保率低,业务面窄,渔业保险发展与我国渔业生产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从水产养殖业发展看,水产养殖产出已超过我国渔业总产出的60%,但在现行的渔业保障制度中,对水产养殖方面的养殖险久未出台,在一些地方,甚至因为商业性保险机构无法承担过高的养殖险赔付率而相继停办其业务,致使相关的业务短缺。从渔业互保协会的方面来说,我国各地的渔船互保体系缺少联系,互保组织之间相互独立。此外,渔业互保体制的发展缓慢,很难继续适应我国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提供的保险的种类相对单一,同时全国各省份地区间,保险体系的覆盖程度存在差异。

2.2 渔民群体缺少保险意识,渔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由于渔民存在投机心理、保险意识淡薄、保险索赔手续比较繁琐和遭到保险公司拒赔等原因,渔民对保险公司的可信度不高。而对于一部分希望参保的渔民的来说,因为实际收入偏低,使得其实际支付能力受到限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渔业保险的需求。

2.3 保费补贴缺位,渔业保险业务的发展规模受限

国家财政补贴更多的是支持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很少将经营渔业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机构考虑在补贴范围内,这样一方面会打击商业性保险提供相关业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渔业互保协会对财政补贴过度依赖,一旦遇到财政补贴难以到位的情况,较高的赔付率将可能使互保协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市场上,商业保险退出倾向逐渐加大,而政策性的渔业保险体系还未完善。我们国家现有的社会救济制度、保险服务尚未能对受灾的渔业工作者、参与人员造成的损失提供足够的补偿。对于渔民来说,他们的收入增长潜力远低于农民,转产转业难度大;近年来随着渔业行业经营成本的不断高涨,渔民面对的经济和人身风险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海洋渔业的国际化以及近几年我国进行的围海造田运动,使得渔民的传统生产空间受到挤压,普通渔民不得不离开他们熟悉的渔业作业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行动也在加大渔业生产的风险。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不太愿涉足渔业保险的市场,从而导致了我国渔业保险市场的萎缩。

2.4 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各级政府对渔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当前,我国仍缺乏一整套适应国际规则的渔业保险法律法规和相对健全的渔业保险体系,渔民的利益难有法律层面的切实保障。

据中国渔业2012年统计,全年由于渔业灾情造成水产品受灾养殖面积108.7 8万hm2,水产品产量损失138.54万t,受灾沉船874艘,死亡、失踪和重伤人数164人,直接经济损失237.39亿元。这表明在我国,每一起海难事故都会给渔民群体、地方政府和渔业管理机构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和负担,这也是沿海渔区最大的不稳定要素。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层面的缺失,导致渔民的利益难以在法律层面得到有效保障。

2.5 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决定了渔业保险的商业投入不足,政策层面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渔业生产发生巨灾风险的概率相当大,这就使得许多渔户容易因为遭遇一次巨灾而蒙受重大损失,生活渐入贫困,同时,一些渔业保险经营机构也因此受到很大打击,难以维持经营。相对其他的一些产业来说虽然渔业产业经济效益较高,但由于渔业产业本身经营风险较大,商业性以及互助性的渔业保险机制难以仅凭自己的力量独立支撑市场运行。而政府在渔业保险方面的投入力度仍有待加强,同时对渔业保险的险种的针对性补贴需要适当加强,像在水产养殖业就鲜有相对应的足够的补贴资金支持,同时也相对更需要若干特殊的政策保护。在渔业资源情况日益严峻的当下,更应该对合法合理从事渔业生产的群体给予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对商业渔业保险做出更多政策优惠。

3 推进渔业保险发展的一些建议

3.1 完善受损渔民的权益救济保障机制建设,推进互助保险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顶层设计

国家应当尽快建立“失海”渔民利益补偿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救助机制。同时,应当健全渔业互保协会方面相关的的法律法规,渔业互助保险的组织建设是整个渔业保险体系理性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以国家法律或法规的形式明确其制度形式。渔业行业可以通过先择试点对渔业行业制定有关互助保险以及政策性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可同时试行颁布相应部门规章,之后再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条例。同时,对于我国各地的渔船互保体系缺少一种全国性,互保组织之间相互独立的现象,应当加以新的组织模式尝试,加强相互之间的联动。

3.2 普及有关渔业保险知识,完善对保险公司等的监查系统,开辟渔民意见反馈渠道,让渔民对渔业保险有更多的了解和信任

在实际生活中,道德风险事件的频发也延缓了渔业保险经营机构拓展和完善保险服务的进度。渔业保险由于其特殊性,在一些风险发生后,保险责任难以明确界定,而其所受的损失程度更是难以核实。因此,要通过宣传,普遍提高渔户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渔户们理性选择渔业保险的能力,加强监督、诚信投保,要求渔户在投保时必须提供保险标的真实信息。

3.3 要积极推动渔业保险各方面业务的拓展,切实提升渔业保险队伍的素质

目前社会上,保险业方面的人才短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考虑聘用有良好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精神的当地渔民组织成员进行当地渔业保险业务的管理,也可以考虑在地方成立与全国渔业互保组织联动的地方事务处理机制。此外,应将渔民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确定下来,使其适应渔业活动区的经济发展,这样可以让渔民也共享海洋经济增长成果;同时要加大对渔民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调整对我国渔业产业的补贴方法,使政策的优惠落到实处,使之真正能让底层的渔业工作者也能享受到改革福利,而不仅仅让少数“船老大”等占据大部分利益。

3.4 调整商业渔业保险体系,引入商业再保险的模式

渔业保险对比于其他产业,更具风险大、赔付率高的特性,也因此,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不太愿意涉足渔业保险的市场。同时我国财政补贴更大方面面向渔船互保组织,对商业性保险公司补贴力度不足。加之我国集体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会导致渔民内部的分化。目前,可以适当给予推行渔业保险业务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一定政策性补贴,同时努力规避渔业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此外,商业保险公司应当保持充足且适量的储备金,尽可能的避免无法及时偿付的现象发生。在此,国家应当发挥其作用,着力解决渔业保险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其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尝试将商业保险和再保险引入到政策性保险中。面对渔业的高风险性和高赔付率的现状,单靠渔业互助保险协会来承担是不够的,可以通过商业性再保险的方式,将一部分保险的责任转分、再转分,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化解巨大风险引致的财务冲击。

3.5 加大国家财政在渔业保险方面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入的财政补贴,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通过保费补贴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渔民因为缺乏资金问题而无法投保的现象;二是通过管理费补贴的方式,针对性解决渔业保险经营成本过高的问题;三是通过采取再保险保费补贴的方式或对应建立渔业巨灾风险准备基金,以此达到分散一部分渔业巨灾风险的效果。据统计,从2008年我国沿海七省启动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补贴试点项目至今,中央投入财政资金已达1000万元,成功调动地方投入资金8000万元。辽宁、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和海南地区,入保渔船的数量同比提高了35%,入保渔民人均保额同比提高了38%。与此同时,应将创新、完善渔业风险保障体系及其制度建设纳入我国渔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尽快建立适应我国渔业发展情况的风险保障体系和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健全的渔业保险体系是控制渔业风险保障的基本手段,更是推动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要:渔业保险对生产风险较大的渔业生产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渔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一定针对性建议以促进渔业保险在我国的更好发展,以期为我国渔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渔业保险,政策型渔业保险,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聪,姜启军.我国渔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0(3):477-479.

[2]曾省存,刘飞,刘明波.中国渔业保险现状分析和发展模式探索[J].中国渔业经济,2011,29(3):36-47.

[3]李连恒,黄常娥.广西北海市渔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28):317-318.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篇8

关键词 养老保险;发展;阶段;社会保障;问题;制度

自从建国以来,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此发展过程中,中国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险制度。

一、中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一)家庭养老阶段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自然情况和社会条件之下,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各个成员都各自分工比较明确,父母亲养育子女,子女反过来孝敬老人。这种在小农经济社会,以家庭为最基本单元,承担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责任的现实情况造成了“养儿防老”的思想在广大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这种模式稳定性较差,并且很难全面地抵御出现的突发情况。在家庭养老阶段,家庭的经济收入情况及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养老保障的全面性,不管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只要家庭存在,家庭养老保障就必然存在并发挥其保障功能。

(二)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险阶段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50年代初期。第一阶段,从1951年开始到“文革”前。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国性社会保障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初具规模,基本实行了全国统筹。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此期间社会各界的各项工作都遭到了破坏,社会保险制度也损失严重。1969年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宣布“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从而取消了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使之变成了企业保险,形成了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三)社会养老保险阶段

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建立的由多种形式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养老保险制度也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和调整,养老保险更加社会化。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养老保险模式越来越顺应我国国情,社会养老保险日趋成熟。

二、中国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保险压力大

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我国在经济还不算发达的情况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不到20年的过渡期也比西方发达国家的100年要短很多。

人口老齡化的不断加剧,使养老金支出越来越多,但是养老保险基金供应却相对不足,因此,加大了基金收支赤字,给社会养老造成不小的压力。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及消费能力、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城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城市与农村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流动人口增多,出现很大一部分因政策问题参保困难群体。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异也使农村家庭保障问题不容小觑,农村人口对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三)养老保险覆盖面较窄,参保率不高

1995年,国务院决定建立集体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养老保险参保范围逐步开始扩大。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要:“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这使更多的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险保障政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参保率很高,基本能做到全部参保。其他个别企业参保率不高。此外,部分个体户和自主经营人员对养老保险认识不足,或者因其职业的不稳定性导致收入波动,经济原因也影响了参保率。

三、对改善中国养老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适当提高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与养老金的发放有着密切的关系。退休年龄越低,领取养老金时间越长金额越多,反之退休年龄提高,领取养老金时间缩短,金额相对减少。所以退休年龄也成为了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国退休年龄相对偏低,加上生活和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造成我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造成我国养老负担正在逐年加剧。因此,可以阶段性提高退休年龄,降低老年抚养比例,减轻养老金发放的沉重压力。

(二)偏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远不如城市,并且各地区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全国农村开展大规模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现实,只能在经济比较发达省市和地区进行试点实施,然后逐步扩散,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农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鼓励个人多缴费,以个人账户为主,统筹兼顾。而经济相对落后贫困的地区,则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支持作用,以保障居民养老水平。

(三)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像在其他方面一样有比较全面严格的法律规定,需要出台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法。有关养老保险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会使农民的权益得到极大的保障。国家和政府可以依法对欠缴费的企业和部门进行责任的追究。法律的制定要遵循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人民所需的根本出发,着眼长远发展,执法要公平公正,平等彻底。

虽然当前社会经济大繁荣大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大幅度提升,但总体而言,老年人依旧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其晚年生活除了子女的赡养之外理应得到社会更好的关照和保障,建立健全良好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我国社会团结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澍.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发展与实践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2(3).

[2] 林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3] 朱亚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2011(3).

[4] 谢光义.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对策[J].金融经济.

[5] 刘钧.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172-173.

[6] 马红鸽.中国养老保险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11).

[7] 雷治.构建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

[8] 黄子平.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评析与思考[J].理论学习,2010(8).

[保险]汽车保险发展历程与现状浅析 篇9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

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8.62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保监会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人才的极度匮乏,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保险险种减少,发展滞后

我国保险业在经历了最初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大幅下滑,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外,保险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险种可选性少,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产品缺乏创新,一方面产品雷同多,细分度不够,达不到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组合效应。另一方面产品开发能力弱,更新换代慢。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

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特别在农村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

(五)农民投保意识不高

农民对农业保险既力不从心,又心有疑虑。首先,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保险公司对其要求较高保险费率,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其次,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保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不相信保险的作用,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二是依赖保险,许多农民买了保险后,高枕无忧,不积极参与防灾防损,导致损失扩大;三是道德风险严重,由于农业生产分散,保险公司监督力度不够,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利用保险进行欺诈活动,把保险当作“摇钱树”,失去了保险的意义,触犯了国家法律。

(六)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我国农业保险由于缺乏适当的再保险安排,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难于分散,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效果。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避免特大自然灾害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在中央建立再保险基金,向开展农作物保险的保险人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再保险责任按赔付率分段确定,目的是既向各私营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超

额损失再保险(不超过115%),又限制农作物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不高于15%)。而我国,由于再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数量少且不健全,导致我国的再保险市场一方面供给主体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与服务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三、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着“供给短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问题,保险经营和发展的两难困境。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和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农业保险供给体系,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要改变经营方式,转变经营作风,以增加农业保险的供给;另一方面,要完善和拓展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职能,克服农业保险中的逆向选择。二是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水平。要大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育农业保险意识,鼓励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以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动机和能力。三是培育农业保险人才。培育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农业保险人才,提高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的多层次需要。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主要包括: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完善的制度环境,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是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政策,支持保险业的发展;三是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很多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再保险市场,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三)利用资本市场分散巨额风险。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

上一篇:考研英语谚语句子摘抄下一篇:注册上海自动化设备公司的办理流程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