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制

2024-10-05

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制(通用9篇)

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制 篇1

企业负责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报告

XX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报告

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做到“一岗双责”,抓好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带头做好廉洁自律,较好地完成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

作为负责人,主要负责总揽全面工作,把握工作动态,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督促落实。工作中,我终坚持以学习自警自励,以学习增强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企业事务较多、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定期抽出足够时间,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认真领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重点学习了新《准则》和《条例》,深刻领会精神内涵,不断增强自身的廉政意识和遵守党的纪律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思想道德和党风廉政建设两道防线。同时,我还把学好制水技术,让老百姓都喝上健康水作为工作重点,多次参加山东水协组织的研讨会和年会,学习行业前 沿的工艺技术,并邀请 高校 教授、行业专家来公司指导生产,使供水水质也实现了优于国标的新提升。

二、坚持履职尽责,全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

当好“第一责任人”,坚持做到“一岗双责”,既抓好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又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中心工作之中,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考核。

一是,抓教育,树立廉洁从政之风。在公司召开的各项会议上,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每年在年初召开“叫套会”,七一期间为全体党员上党课,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教育干部员工注意吸取教训,做到防范在前、警钟长鸣。同时,根据“一岗双责”的要求,要求班子成员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对分管部门做好督促检查,特别是强化对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我还狠抓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对各单位、部室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考核目标任务的落实,建立约束和奖惩机制,确保政令畅通、立说立行,不断提高整体工作能力。在公司内抓好廉洁勤政的思想教育,每年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逐级签订责任书,确保全年无一例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二是,建机制,规范民主决策行为。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个人说了 算,凡涉及公司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公司工程等,都由领导班子集体决定,并及时通过召开职代会达成共识、付诸实施。在经费支出上,坚持多层把关,严格审批,大笔开支集体研究决定;实施阳光采购,层层审批复核,保障采购物资质优价廉;实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人才;开展的给水管网、水厂改造等工程,严格在市建设工程招标中心统一招标,择优录用施工队伍。每一项工程,安排审计督查部事前、事中介入,确保每项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抓发展,推动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均全面完成。在省住建厅组织的全省103个市、县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全面评价中,取得了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同时,在城镇供水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表彰会上,公司阚家水厂被评为“山东省城镇供水工作先进集体”。主要做了六项工作。

1、为提升供水水质,自筹资金2400万元,在阚家水厂开工建设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程。该工艺对原水中的有机物、嗅味去除效果明显,已在江苏、浙江等省份广泛应用。工程建成后,不仅能在水源遭突发污染时,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能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质。这项工程预计在明年春季完工。

2、积极按照市政府规划,对市级给水工程规范设计,按计划组织施工。目前,投资810万元,建设的一中新校给 水工程、垃圾焚烧电厂给水工程、利群路DN500管道迁移工程等项目全部完成。

3、针对峡山水库引水渠道多次断流、以及调引黄河水后出现的原水水质不稳定情况,先后开展了助凝剂投加、“双氧水”催化氧化等系列生产实验,并以实验数据为指导,启用了高锰酸钾预氧化、粉末活性炭预吸附等组合工艺,保证了出厂水水质稳定和不间断供水。

4、在缴费服务上,推出了“微信”支付平台,方便了用户查阅、缴纳水费。目前,实现了收费大厅缴费、网上缴费、微信缴费三种方式。实行供水区域网格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管道损失率,今年最好月份漏损率达到5.2%,远低于国家标准。

5、面对1971年以来的“极寒天气”,组织干部员工连夜对全市145个小区、6万块水表逐一排查,并组成12支维修分队,连续7天不间断抢修水表1000多块,管道20多处,使极寒天气对城市供水的影响降到最小。

6、继续开展包村工作。投资50万元,帮助前邱家大村重新安装了自来水;投资5万元,帮助柳树屋子村建设了农家书屋和健身场所,并协助争取了省定贫困村扶贫资金40余万元,建设高效农业大棚,确保柳树屋子村在年底实现脱贫。

三、坚持以身作则,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去做。虽从事工作多年,但我十分注重敬业勤政,做好表率。作为负责人,我坚持每周巡查一线水厂和工地,及时批转文件,随时协调处理有关工作;为适应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带头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为全员做出榜样。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坚持政务公开,通过召开季度总结会、职工代表大会,及时将公司的决策、开展的工作告知员工,接受大家的监督。同时,面对供水形势瞬息多变,勇于担当责任,在持续干旱引起水库干涸、水源减少、水质变差,城市供水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提前对各水库水量的使用时间进行了预测,并带领干部员工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通过建设水源地增水量,建设泵站保压力,实施深度处理工程提水质等保障措施,使城乡正常供水未受影响。

一年来,我较好地履行了一名企业负责人应尽的职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加强学习,严守法纪,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围绕提升水质,强化服务,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员工待遇等工作,积极研究新方式,探索新措施,以更加优质满意的服务,为建设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制 篇2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都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经长期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实践证明的成功制度与措施。这一制度与措施最早见于国务院1963年3月3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即《五项规定》)。《五项规定》中要求,企业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各自在生产过程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必须加以明确的规定。《五项规定》还要求: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即“五同时”制度);企业单位中的生产、技术、设计、供销、运输、财务等各有关专职机构,都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企业单位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劳动保护机构或专职人员的工作;企业单位各生产小组都应设置不脱产的安全生产管理员;企业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综合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操作制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制度。《安全生产法》把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中的十七条第一款作了明确规定,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其负责。

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厂长、经理是法人代表,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有关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必须在自己的业务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职工必须遵守以岗位现任制为主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不违章作业,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险情严重时有权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防范措施。

国务院196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生产工作的几项规定》要求企业劳动保护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明确规定:企业领导(厂长、经理)对本单位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或总的责任),在管理生产的同时要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1978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规定:一个企业发生伤亡事故,首先要追查厂长的责任,不能姑息迁就。由于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采取的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常常不是哪一个职能部门就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各有关职能部门和车间相互配合,因此,没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全面负责,这些措施就难以实现。

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制 篇3

一、鲤城区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状况

泉州市鲤城区作为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7.6亿元。全区共有各类工业企业有2468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占到企业总数99.96%以上。目前,该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大至可分为三种情况:1、少量发展较快、做大做强的企业,如泉州天宇化纤织造有限公司通过推行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把安全生产与管理体系认证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状况良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效益提高和企业发展。2、比重较大的一些中等生产规模企业,基本能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自身安全生产行为,但由于资金、意识、人员素质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方面较为薄弱,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安全隐患。3、占全区工业企业50.8%的个体企业(非法人、产业活动单位),有相当多是“家庭式”企业、小作坊,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缺乏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管理粗放,安全生产状况较差。

二、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落实的表现

从鲤城区安监部门了解的情况看,该区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未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表现在:1、轻视、忽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主体意识差。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自身必须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认识不清;凭老经验干活,凭老规矩管人;对安全生产上必须落实和执行的各项法规和保障制度不落实、不执行。在其心目中,安全只是个人行为;在其决策中,也没有安全生产的位置;安全生产工作处于盲区,没人负责、没人管理。2、对立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一些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以赚取短期利润的最大化为唯一目的;认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损害企业利益;注重了安全生产就会影响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反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安全生产投入明显不足。3、不能摆正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的相互关系。一些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认为发展是绝对、无条件、起决定性作用的;而安全生产是相对、有条件、从属的;要求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服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无条件为生产经营活动让路。4、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极为薄弱。有些企业安全管理空白、生产经营条件恶劣、员工的劳动保护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施、机构、劳动防护、条件和手段可以说“六个基本没有”,而这六项正是《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企业所必须履行的职责和所要担负的责任。5、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差。鲤城区现有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基本安全素质差,依法保证自身劳动安全权利的知识较缺乏。6、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教育不落实。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从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能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员工不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措施

(一)提高意识,认清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企业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出现偏颇,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纠正错误的认识。第一,要明确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企业要实施安全生产,就必须增加安全投入,客观上增加了企业成本。但从根本上和长期的角度来说,安全为了效益、安全促进发展;安全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是企业必须时刻抓好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从短期角度来看,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则构成一对现实选择上的矛盾,企业要依据自己所拥有与掌握的资源、要素总量在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之间的投入比例做出决策和选择;这关键在于如何找出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不能出现偏颇,第二,要明确安全生产与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一致性。效益是每一个企业的根本目的,安全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基本责任。但没有安全生产,企业也很难维持正常运转。合理的安全生产投入,能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安全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应该“双赢”,即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长。

(二)强化责任,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规范化

要依法加强和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地位,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规范化。一、要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法定职责与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所规定的六项职责,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全面落实安全保障的各项规定,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二、要强化企业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责任。企业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国家、行业标准要求,严把安全生产条件关,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配备与生产流程相适应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员工的劳动保护装置,及时发现并整改事故隐患,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在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三、强化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责任。 四、强化开展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责任。五、强化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追究。

(三)加强安全技术改造,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安全技术装备改造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企业本质安全现状无法改变,安全生产条件就很难保障。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全面加强安全技术改造的抓手。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根据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制定不同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项目、内容、标准及考核评价指标。引导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欠账问题,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操作规程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同时,要逐步把标准化要求作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的重心、重点;逐步推动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化。

(四)倡导企业安全文化,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方法

不可否认,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由于临时工作思想,安全理念还比较落后;而企业在安全管理方式也存在着差距。因此,要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来改善企业全员的安全意识。一、要认清安全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是为了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改进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要靠安全文化来推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体。二、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水平。各类事故中,有70%以上是由于人的行为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首先,要抓好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促使员工在思想和行为上从“要我安全”转化到“我要安全”。其次,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安全理念,使安全文化成为员工自觉的行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再次,要通过教育培训,把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和岗位操作规程系统化、完整化地教授给员工,让安全生产时刻警醒员工工作的始终。三、要建立严格的安全保障制度。四、要重视激励作用。

(五)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机制,建立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制度

由于企业主逃逸或企业资不抵债的原因,常把事故救援、赔偿等推给政府的事时有发生。应结合各地实际,可考虑在一些高危行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采取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即按照行业的危险程度,提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费用,作为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转做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安全费用由企业自行提取,财政和安监等部门共同监督,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对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风险抵押金予以全额返还。

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篇4

目前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严格不起来、安全制度落实不下去”等现象。为此,要以公安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为动力,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消除不安全因素与隐患。

加强领导,形成共管合力

一、健全企业 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建立由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工会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企业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的运行下,确保消防安全工作政令畅通,消防安全工作信息反馈以及消防安全管理受控局面。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下,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和“119消防日”等消防安全活动,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营造消防安全文化的氛围。

二、构建消防安全生产格局

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优势,由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在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每季度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分析和部署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专题研究消防安全工作以及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进行决策,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监管职能,并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加强消防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各级工会、共青团要围绕消防安全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群众性消防安全活动。建立信息、法律、技术、宣传、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等支撑体系,构建消防安全生产格局。

落实主体责任, 加强安全责任制

一、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公安部、监察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联合发出的公发[2004]4号文《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公安部第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主体地位,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二、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员工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企业生产效益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企业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以“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基层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并将消防安全考核指标层层落实到各部门、基层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要一级抓一级,一级查一级,防止断层、死角和盲区。在企业内部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按消防安全管理奖惩规定,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单位进行奖惩兑现。

三、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根据公安部第61号令规定,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与上级公安消防管理机构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企业防火安全委员会与各部门、基层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企业经营单位与外包工程队和租赁单位签订《消防安全协仪书》,做到层层签约,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重点单位”与市消防局签订《消防安全保证书》,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安全疏散标志及应急照明设施完好,不产生“三合一”隐患;企业负责人以法律文本形式,与员工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使每一个员工以安全法规为准则,自觉遵守自己的安全承诺,按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四、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对所属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事故,其风险抵押金将作为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企业对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制度”,每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状况,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对其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奖惩兑现。

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员工行为

一、建立消防安全运作机制

消防安全运作机制是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行为,明确消防安全机构的责任和管理方法;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是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开展消防安全工作行为。消防安全运作机制的关键是健全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二、建立安全监督反馈机制

消防安全监督反馈机制是对消防安全运作机制实施监督,使企业在安全生产运作过程中处于有效的安全控制状态,并实现事前安全预控管理。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在防火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监督检查各基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安全生产信息,对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和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方案供企业领导层决策。

三、建立消防安全激励机制 消防安全激励机制是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能源。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安全质量管理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自我约束、自我调整和自我纠正,使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以激发员工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建立评价体系,加强重点管理

一、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

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按消防安全评价检查标准进行对照检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查找、分析单位潜在的危险因素和缺陷,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使企业能够及时控制事故隐患,持续有效地改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建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新机制。开展消防安全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是有利于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有利于企业所属单位的消防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并自觉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二、加强消防重点单位管理 根据公安部第61号令规定,重点对学校、医院、酒店、大楼以及公众聚集场所等“消防重点单位”和“消防重点部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尤其要加强落实明火作业审批和看火监护制度、舱室涂装作业安全防爆燃制度、危险品仓库管理制度等,并以交通部《船舶消防管理和检查技术要求》(JT/T440)标准,对运输和旅游船舶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与管理,建立《船舶防火档案》,开展消防应急演习和义务消防队演练,加强日常消防安全巡查,落实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消防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安全。

开展专项整治, 加大检查力度

一、加强对

“重大危险源”的专项检查与整治

企业对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重大危险源”,要加强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制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安全整改措施,并责任到安全部门和人。对明火作业和危险品仓库等重点部位要进行重点监控,对隐患要进行跟踪检查,直至隐患全部消除为止。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应急处置预案以及整改实施情况,要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安全管理机构上报。

二、加强对

电热器具使用管理的检查与整治 为吸取违章使用电热器具而发生火灾事故的教训,企业可推行“电热器具使用许可证”制度,严格按使用电热器具“6项规定”要求,安全规范使用电热器具。企业员工使用电热器具时,必须持有“许可证”、必须在固定位置上使用,电源线必须符合负载要求,必须使用开关式插座,必须配备灭火器,必须张贴使用规则。禁止员工在宿舍房间和船员舱室内使用电热器具,以确保电热器具使用安全。

三、加强对

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的安全管理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必须按消防设备管理规定,对各种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进行登记、维护保养和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保证消防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在采购灭火器材等消防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查其生产单位是否具有经营资质以及检验合格证,对无经营资质单位的伪劣产品一律不准使用。

四、加强对

租赁单位安全隐患的检查与整治

根据《消防法》和公安部第61号令规定,企业所属单位以及租赁单位的车间、仓库、宿舍不得设在同一幢大楼内,车间、仓库应与员工宿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尤其对租赁单位要加强对消防安全检查与管理,杜绝“三合一”现象存在。经营单位与租赁单位在签订租赁合同时,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并由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对经营租赁场所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和协调,对外包工要按《外来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对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落实防范措施,狠抓安全整改

一、坚持

“三同时”原则,把好安全设施关

企业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时,必须坚持“三同时”(消防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原则规定,向公安消防机构提出申请,并按规范要求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施工。工程完工后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方可投入使用。企业消防安全设施的投入资金,应当纳入企业建设项目概算,并由财务总监实施监督。

二、安全自查找原因, 消除隐患保安全

企业针对事故频发的特点,要认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活动。企业消防安全检查组,根据消防安全检查标准,对所属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发出《隐患整改书》,令其按要求限期整改,并进行整改复查。特别是船厂等明火作业单位,要严格明火作业审批制度,加强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杜绝违章动火现象。各单位要加强用火、用电、用气和危险品仓库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要尽快整改和消除,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彻底消除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制定应急预案,强化责任追究

加强企业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意识,以“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原则,定期分析、排摸和检查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落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员工上岗前进行安全告知制度,告诫新上岗员工遵章守纪,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并要“在管理上抓环节、在措施上抓落实、在机制上抓长效”,重点抓好事故前的安全预防工作,并以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和专业技术,强化企业消防安全预控管理。

企业应对所属学校、医院、酒店、集体宿舍、综合办公大楼、危险品仓库以及消防重点部位,按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并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要求,配备必须的消防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明火和无关人员入内;在每一层楼和每间房间张贴“安全疏散示意图”;在大楼出口通道处,按规定设置明显的紧急疏散安全标志,保持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畅通,禁止封闭和堵塞安全出口通道,如遇有紧急情况时,应确保员工安全疏散和撤离。各单位的义务消防队,要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要求,加强消防演练和演习。船厂要建立专业的消防队伍,按消防救火技术规范要求,配备消防救火装备设施,加强消防队的救火灭火的能力,并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要求,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按消防安全法规要求,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对事故及事故隐患,按“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干部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举一反三,认真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对存在失职行为或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要按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追究其责任。

提取管理费用,保证安全投入

一、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

按照中央企业要建立长期持续投入机制,保证足够的安全投入的要求,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金制度,提取消防安全设施管理费用,形成企业消防安全设施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金的提取,是根据企业生产发展和新开发项目情况,按生产量和效益来确定提取安全费用的标准,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基金实施办法》,在企业所属单位予以实施。安全经费要列入企业预算,确保消防安全设施所需资金的投入。

二、对消防设施投入资金进行监控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消防安全设备添置、更新计划,对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并由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予以保证。除此以外,对新建、合作和租赁项目,必须在其投资和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消防安全设施维修管理费用,用于安全设施添置、维修保养和隐患整改等,企业防火安全委员会将对消防安全设施资金的投入进行监控。

加强安全培训, 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一、领导层的知识培训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按消防局的规定,组织所属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参加消防局组织的企业领导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都经过消防安全知识法定培训,并按规定参加消防局复训。

二、管理层的岗位培训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计划,组织企业所属各单位的消防安全部门负责人和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参加消防局组织举办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法定培训,使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参加消防局复核和换证培训。

学习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有感 篇5

近段时间,通过公司厂报对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2号、3号文的宣贯和分厂组织学习后,我对安全、责任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思想上也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安全无处不在,无论是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我们所在的化工行业,无时无刻不存在安全问题,但怎样做到安全,让安全事故尽量化为“零”,我想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切实做好员工安全意思教育和安全理论培训,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对于生产一线的员工,他们是安全的主体,也是安全的本质,要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理论培训,尽一切办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掌握所在岗位的应知应会理论知识,清楚自己的安全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长化才能安全、经济、低耗运行,真正实现百亿长化,千亿化医。

二、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

XX是老企业,制度可以说是相当完善的,但执行起来效果不佳,没有真正让员工从奖与罚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往往是被罚之后,满腹牢骚,怨声载道,没有让违章者心服口服。对于违反“三纪”、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者,应严格制度执行,做到“制度管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给广大员工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制度的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目的是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把这种经验和教训深深地烙在心里,运用在以后的工作中。

三、排查一切隐患,确保生产安全运行。

设备隐患、安全隐患、环境隐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都要一一排查,查出隐患后,各级职能部门要层层落实,真狐实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存在一点点思想麻痹的侥幸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牙状态,确保生产平稳安全运行。

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制 篇6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建筑施工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施工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本企业各级施工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对上级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

我们作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在2016年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我公司根据建设部、省建设厅和市建委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编制了公司经理对各项目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4份,各项目部对泥工、模板、钢筋、水电、电气焊、起重(塔吊)、架子工、铝合金制安等各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达20多份。逐步细化安全生产职责,并使其责任制的履行受到检查、监督、考核与奖惩。每个月公司都定期组织人员到每个项目部进行责任制考核,对成绩好的项目部进行表彰奖励。对成绩差的项目部进行内部通报及经济处罚,并督促进行整改,同时,每个项目部定期对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考核。如青纺联项目部做到层层有责任制、层层有考核、层层有落实,做得有声有色。我们深刻体会到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严: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制定有严格的各层次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各单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措施计划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工伤事故管理制度、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识,也是执行安全生产方针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发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的一种重要办法,为了保证安全施工,都要进行有效的安全检查,做到“八查八提高”,一查项目管理人员思想,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二查规章制度,提高工人遵守纪律,克服“三违”的自觉性;三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度;四查易燃、易爆、高空作业危险点,提高危险作业的安全保障水平;五查危险品保管,提高防盗、防爆的保障措施;六查防火管理,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和防火技能;七查事故处理,提高防范类似事故的能力;八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是否经常化和制度化,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制 篇7

1.安全生产工作要牢固树立 () 的理念, 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

A安全发展B经济发展C企业发展

2.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 () 的方针。

A安全第一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 () 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 也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A班组B岗位工人C企业

4.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键是 () 安全责任的落实。

A企业主要负责人B企业领导班子C企业安全管理人员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要求, 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 () 、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 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A危险化学品B纺织业C轻工业

6.《通知》提出, 凡 () 、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 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A超预算B超能力C超标准

7.《通知》指出, 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 () 、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A设备B人员C责任

8.《通知》要求, 煤矿、非煤矿山要有 () , 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A矿领导带班B矿领导或助理带班C班组长带班

9.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 按国家有关规定持 () 上岗。

A职称证书B安全培训证书C职业资格证书

10.《通知》要求, 对事故查处实行层层督办, 重大事故查处由 () 挂牌督办。

A市级安监部门B省级安监部门C国务院安委会

11.《通知》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实行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 重大隐患治理由 () 挂牌督办。

A省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B市级安监部门C国务院安委会

12.《通知》规定对重大、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企业, 其主要负责人 () 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 (厂长、经理) 。

A 3年B 5年C终身

13.《通知》强调, 企业应急预案要赋予 () 在遇到险情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A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B车间主任C公司领导

14.《通知》要求, 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 严格查处 () 的“三违”行为。

A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B违章生产、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C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治安

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 一般包括 () 。

A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B人员保障和设备保障C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

16.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应当 () 。

A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7.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 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 ()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专职B兼职C专职或兼职

18.“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

A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19.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应在 () 进行。

A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B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C建设项目施工开始前

20.下列属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 ()

A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B无期限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C使用前要做全面检查

2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 () 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A安全标志B安全警示C许可标志

22. () 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 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 方可上岗作业。

A岗位工人B班组长C特种作业人员

23.生产经营单位的 () 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A安全管理人员B主要负责人C班组长

24. () 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 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A安全生产责任制B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制度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5.国家安监总局在《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 企业领导带班下井人员包括 () 。

A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副总工程师B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矿长助理C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安全管理人员

26.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具体由谁保证, 应根据企业的性质决定。一般来说, 国有企业由 () 予以保证。

A董事会B厂长或经理C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27.安全生产费用是高危行业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 在成本中列支, 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 () 的资金。

A安全生产条件B职工劳保福利C员工安全意识

28.考虑到不影响特大型、大型企业 (除煤矿企业外) 的生产经营资金周转, 当企业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 () 时不再存储。

A 300万元B 400万元C 500万元

29.安全费用由 () 自行提取, 专户核算。

A省市地方人民政府B企业C省市安监局

30.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可以作为 () 使用。

A工伤赔偿B事故发生时产生的抢险、救灾费用以及事故善后时直接发生的费用C购买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费用

31.安全费用不应仅限于安全设施的支出, 还应当用于包括 () 、重大危险源监控等支出。

A意外伤害保险费B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C工伤保险费

3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 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必须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依法申领 () , 方可从事生产建设活动。

A工商营业执照B安全生产许可证C生产许可证

33.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 () , 不设年检。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 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A 3年B 2年C 5年

34.以下不属于安全生产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是 () 。

A厂内机动车辆B游艺机及游乐设施C冲压机械

35.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 () 进行。

A正常生产之后B试生产运行正常后C试生产同时

3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 () 。

A数量B体积C质量

37.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 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 并实行 () 制度。

A专人保管B一把手亲自负责C双人收发、双人保管

38.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 逐级建立并落实从 () 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A分管领导B主要负责人C安全责任人

39.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 () 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A安全生产条件B安全管理能力C安全生产机构

40.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 () 的职责。

A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B现场监管C定期监督检查

41.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学时。

A 24 B 36 C 48

4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是以 () 考核为主。

A实际操作技能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C事故现场勘验技术

43.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 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 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 3个月B 6个月C一年

44.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复审每 () 年进行一次。

A 1 B 2 C 3

4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 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一级即厂级B二级即厂级和班组级C三级即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

46.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学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 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学时。

A 8;16 B 16;48 C 24;72

47.下列属于班组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内容的是 () 。

A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B岗位安全操作规程C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8.涉及危险物品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 学时。

A 16 B 24 C 32

49.生产经营单位的 () 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A主要负责人B出资人C安全科负责人

5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 () 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每半年B每年C每两年

5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 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 应当 () , 并做出书面记录, 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B请示领导、获得批准C保持物件完整、保证现场痕迹尽可能不受破坏

5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应当 ()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立即B在1小时内C在2小时内

53.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

B单位概况、事故时间、地点、简单经过、死亡人数、现场情况、采取的措施等C事故伤亡人数

54. () 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C各级政府

55.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 。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C商业保险待遇

56.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 ,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专业人员B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

57.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30 B 60 C 90

58.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 档案。

A健康监护B工伤保险C职业病

59.依据《职业病防治法》, 下列 ()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6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 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 如实告知劳动者,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61.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 () 承担。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62.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由 () 承担。

A医疗卫生机构B用人单位C劳动者

63.2010年12月20日颁布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日期为 () 。

A 2011年1月1日B 2011年2月1日C 2011年3月1日

64.根据2011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是 () 。

A职工、雇工、用人单位

B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65.2011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为 () 个月的本人工资。

A 22 B 24 C 27

66.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最新标准为上一年度 ()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A全国城镇居民B本人所在统筹地区C本人户籍所在地

67.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 其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 () 支付。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B用人单位C工伤职工个人或其直系亲属自己负担

68.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 () 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

A承继单位B保险公司C原用人单位

69.2011年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 () 开始实施。

A 2011年2月16日B 2011年3月2日C 2011年12月1日

70.危险化学品单位的 () 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B法定代表人C安全负责人

7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 (包括仓储经营) 实行 () 制度。

A准入B许可C登记

72.没有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向 () 申请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

A环保部门B安全监管部门C公安机关

73.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单位, 应当如实记录其产品数量、流向, 防止丢失或者被盗;发现丢失或者被盗的, 应当立即向 () 报告。

A公安机关B安全监管部门C环保部门

74.从事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 应当向所在地 () 申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

75.依法取得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的水路运输企业, 下列 () 行为是合法的。

A在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B委托个人承运C需要引航时申请引航

76.2011年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托运人应向运输 () 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A始发地B目的地C目的地或始发地

77.运输剧毒化学品或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途中因住宿或发生影响正常运输的情况, 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 应当向 () 报告。

A当地公安部门B当地交通管理部门C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78.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 应当配备 () 人员。

A装卸B检测C押运

79.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 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 () 部门报告。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公安、卫生、质检部门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商、公安、卫生、交通部门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部门

8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评定至少应每 () 1次, 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制 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企业领导人员任期责任审计是指经授权的审计组织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人员任期届满或调任、专任、免职、退休等事项前对其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以及 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主管责任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开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正确评价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实行的一种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制度。

一、对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把握原则

1.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所审计的事项要严肃认真,审深审细审透,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原因和结果,并与离任者随时交换清楚。审计中不隐瞒、不夸大、不回避、不遗漏。把事情全部经过审计清楚并做好审计记录和取证,做到准确无误。

2.遵循客观公正反映事实的原则。审计中必须既要考虑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要考虑到地方的实际情况;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兼顾地方和单位实际情况,这就有必要将所查处的事实和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是非曲直,然后再正确地予以反映。

3.遵循民主平等评价的原则。审计人员要本着大公无私不偏袒且有对企业和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各种因果关系,深入职工群众中多听多看多了解在作出综合评价,使评价充分显示民主性。

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作用和建立异地交叉审计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已经相继建立,要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作用,定期交流和通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建议采用同一行政区域范围内建立异地交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这样能对单位经济责任人有一个公正性评价,排除因行政区域领导授意及人情等因素的干扰,同时有利于单位法人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解决审计中独立性较差的问题。

三、规范程序,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严格遵循审计部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程序,落实好审前、审中、审后的各项任务;从而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做到既规范程序,又通俗易懂。审计报告必须要求审计依据充分,被审计企业基本情况明确,审计评价公开、公正,存在问题定性明确,审计意见行之有效。另外提高对审计征求意见的规范,充分尊重个人意见,严格按照客观事实办事,尽量减少由于征求建议时与被审计个人对个别审计问题的不同见解而导致行政复议。

四、要遵循谨慎审计原则,强化审计风险意识

审计要遵循谨慎性原则,要避免说过头话,规避审计风险。审计了什么内容,审计至什么范围,就针对这些内容、范围作出适当的评价。没有审计的内容、范围不再审计报告中体现。对于证据不足,或审计人员难以把握的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中宁可不反映、不评价。审计评价意见要准确,避免产生歧义误导报告使用者。

五、要在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下功夫

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政策性强的工作,又是属于审计部门今后一项常规性的审计任务。因此,应结合日常审计工作,有意识地做好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只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比较严密,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方案,在工作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选择、有重点地确定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寓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于常规审计工作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缓解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压力,尽可能地克服审计面较小,审计外延不足,审计深度不够的不利影响。

六、在审计实施及运用上应学习的几种方法

1.民主测评法。企业领导人员在任何时候的经济行为不完全在有据可查的报表、账薄及相关的文字材料上反映出来,这就要求在审计过程中对其在任期内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重大决策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等通过召开民主座谈会和职工评议等方式进行了解,以便掌握更充分的事实对离任者做出更准确的评价,同时也体现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意见的民主性、广泛性和公正性。

2.相关指标评价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意见的定量评价更具说服力,因此要围绕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还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及企业领导者个人的行为能力来进行搜集和分析有关指标,不仅要看到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要涉及相关指标的会计报告、会计账目、原始凭证、等进行认真核对,以求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3.抽样调查法。由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期限长、范围广,情况也比较复杂,同时又受到审计力量、时间、审计地点等诸多因素限制,要把全部情况搞清楚确实有相当的难度,仅对企业存货盘点一项就相当费时和费力。因此个别审计项目采取统计抽样等方法不失为一种科学措施。

参考文献: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研究[J];审计研究;2005年05期.

[2]刘正午:复合审计评价体系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应用[J];审计研究;2006年01期.

[3]刘 梁:建设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D];山东大学;2006年.

企业如何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人为本,安全生产”已成为全民广泛共识。然而,在一些生产经营单位仍然事故频发,有的甚至酿成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教训极为惨痛。这里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新情况、新问题。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作过重要讲话,分析出八条原因切中时弊。就其主观原因中,最要害的是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不认真、不负责;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得力;已经定的措施不落实,不少还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不少个体私营小企业受利益驱动,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不断发生,甚至无视国法、无视监管、草菅人命、违法乱纪等等。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直接掌握决策权的法定代表人,必须负起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管理。

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依法经营的重要体现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其根本职能是通过正常的、有序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利润,获得生存和发展。在安全生产方面,国家主要是通过立法、制定标准、实施监管等途径,引导和规范企业的行为。然而无论是政府的管理帮助,还是社会的监督参与,都只有通过企业自身的内在努力方能收到成效。无数事实证明,依法经营是企业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自身的第一需要,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责无旁贷的主体责任。

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人是最宝贵的社会资源,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强调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强调关注生命,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保证每一个老百姓、每一个工人的生命安全。安全生产是企业,特别是企业负责人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努力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自律意识,提高安全素质,让员工真正确立安全就是财富,安全就是幸福的观点,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齐心协力确保安全的氛围,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体现在:第一,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讲科学不冒险蛮干、讲理智不侥幸心理,做到资金安排以安全为首,时间安排以安全为先,精力安排以安全为重,人员安排以安全为需。第二,主动吸取事故教训,主动争取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在具体措施上,事事处处体现保护人、激励人、管理人的原则,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安全生产的维护者和促进者。第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企业的安全状况会受人、设备设施、环境等生产经营要素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因此,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与时俱进。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真正做到抓在点子上,落脚到实处。

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家的神圣责任

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灵魂。科技手段再高明,投入再多,没有人负责不行,灵魂就是人的责任心。直接掌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坚决纠正忽视安全、放松管理的错误倾向,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必须依法依规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保证和增加安全投入,不断改善企业安全基础条件和安全状况,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自觉接受政府的依法监管、行业部门的有效指导和社会的广泛监督,保证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

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些企业的基础管理薄弱,甚至混乱,寻求治本之策,必须注重从企业的基础工作抓起,抓基层打基础,这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内在需求。具体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依法经营。《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首当其冲就要求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二是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安全生产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各项管理工作。三是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它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和各岗位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岗位特点,确定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并与奖惩制度挂钩。四是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企业必须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作业场所和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等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必须加大安全投入,努力弥补安全欠帐。同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来支撑安全生产。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工作标准,加强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

上一篇:深化学习,落实在基层岗位中—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体会下一篇:幼儿园新学期秋季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