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2024-11-05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共7篇)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篇1

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企[2012]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监察厅(局)、审计厅(局)、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坚决制

止与企业经营管理无关的职务消费行为和奢侈消费风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制定了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

么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附件: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监察部 审计署 国资委

二○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严格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金

融企业另行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国有企业负责人是指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企业领导班子成员。

第四条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使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其管理职责分别对国有

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实施监督管理。监察部门会同行使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实施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违纪违规行为。

第五条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是指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的由企业承担的消

费性支出。国有企业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范职务消费,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超标准购买公务车辆、豪华装饰办公场所,或者在企业发生亏损期间,购买、更换公务车辆、装修办公室、添置高档办公用品。

(二)超标准报销差旅费、车辆交通费、通信费、出国考察费和业务招待费。

(三)用公款支付应当由个人承担的购置住宅、住宅装修、物业管理等生活费用,或者挪用企业的

材料物资,修建和装修个人住宅。

(四)违反规定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或者用公款支付非因公的消费娱乐活动费及礼品费。

(五)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各种名义的培训费、书刊费等。

(六)违反规定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或者支付相关费用。

(七)违反规定用公款为个人变相支付各种理疗保健、运动健身和会所、俱乐部等费用。

(八)违反规定用公款为亲属、子女支付各项费用,或者用公款支付应当由个人承担的其他费用。

(九)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企业内部或到下属企业以及往来单位转移职务消费支出。

(十)通过虚开会议费发票及虚购物资材料、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名义套取现金,用于职务消 费支出。

(十一)以各种名义对已配备公务用车的国有企业负责人发放用车相关的补贴。

(十二)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职务消费。

第六条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负责人年金、住房补助等支出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标 准执行。

第七条 国有企业要依据本规定制定和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并在本办

法印发后3个月之内将实施办法上报同级监察部门和行使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国有企业上报备案的具体实施办法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的范围、具体职位、各职位的职务消费项目、具体标准、发放方式等详细事项。

第八条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制度,应当以适当方式向职工公开。

第九条 各级监察部门会同行使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定期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

消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考核、组织考察评议的重要内容

和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机构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对负责人职务消费实施

监督,在企业内部建立负责人个人诚信档案。国有企业的监事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国有企业负

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的监督。国有企业上报备案的具体实施办法及相关材料应当同时抄送本企业监事会。

第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未按规定上报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

实施办法的,由监察部门提请财政部门会同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行使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监督管

理机构予以通报批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由纪律监察部门严肃追究国有企业负责人的

责任,直至纪律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财政部会同监察部、审计署、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篇2

一、《中央企业领导人业绩评价暂行办法》指标设计

根据《暂行办法》的规定, 中央企业领导人的薪酬水平要与企业经营业绩相挂钩, 具体按照考核的综合得分情况来确定。这种考核又分为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其主要指标均包括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其中年度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包括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 综合考虑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创新投入及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确定, 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确定, 鼓励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基本指标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 针对企业管理“短板”, 综合考虑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确定, 具体指标在责任书中确定。在具体确定综合得分时, 还要考虑经营难度因素。具体的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年度利润总额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三年主要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结果指标得分+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

业绩综合得分与具体构成指标的关系可以通过表1了解。 (表1)

二、指标设计解读与分析

《暂行办法》通过严格规定考核的程序和方法, 使得考核更具实践操作性, 增强了考核的客观公正性, 通过任期考核中引入年度考核指标 (任期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得分) , 实现了年度考核指标与任期考核指标的结合;通过考核得分怎样与负责人薪酬相挂钩的方式, 实现了考核结果与奖惩的结合。办法中选择的利润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实际上都在引导企业关注经营成果, 有资料表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三年来, 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8%, 年均递增21.4%;实现利润增长140%, 年均递增33.8%;上缴税金增长96.5%, 年均递增25.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 提高了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而表中所列示的由国资委与企业在责任书中明确的分类指标信息, 实际上是国家引导企业提高企业素质的表现。

从以上分析来看, 目前的业绩考评体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统一的原则, 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但从目前的分析来看, 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的表现则不够明显。具体表现在, 考核过程的基本指标, 如年度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以及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基本指标中的三年主要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 都可以看成是经营成果的过程类指标;而任期考核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以及分类指标也是结果的考核。这种指标的选择造成了以下困惑:

(一) 过程指标真的评价了业绩形成过程了吗?

毋庸置疑, 年度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三年主要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这些指标是过程指标, 但过程指标是不是反映了经营业绩的形成过程呢?笔者认为, 过程指标是反映过程中的经营成果, 而不能反映业绩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 目前的过程指标反映了阶段性的成果。如果对于业绩的形成过程进行考查, 还应该从形成机制的因素入手。比如, 考查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们看他某一阶段的成绩, 每次成绩都不错, 我们只能说它这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不错, 而至于其学习过程怎么样, 我们还需要观察他的行动, 如作息时间、学习方法等, 将这些过程指标与阶段性结果指标相结合才可以得出过程考核的结论。目前我国的考核体系, 还欠缺这种行为考核体系。而内部控制, 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业绩控制过程的体现。

(二) 重点突出的考核体系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 当指标设计简单时, 会使指标成果容易观察、容易考核、容易让人集中精力, 能起到引导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知道, 企业领导会因为考核体系中没有某项指标而忽视某些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行为, 从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 相对于相互影响的多指标体系, 简单的指标更容易被人为操纵。目前的考核体系重点突出、指标设计简洁、可操作性强, 确实有它的优点所在。而根据代理理论, 我们知道企业领导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本身是有差异的, 负责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操纵动机。所以, 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应该将企业利益与领导人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如果仅仅用企业的某几项指标来衡量决定经营者的薪酬, 势必会引起某些领导者人为操纵相关指标 (作为企业内部人, 其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 而谋求自己的超额利益。相对于复杂的考核体系而言, 简单考核体系的有效更多地依赖于考核结果是否真实、不被操纵;也就是说, 如果结果是真实的, 因为考核体系简单易实施, 所以考核体系的激励、引导功能能很好地发挥;但如果结果被人为操纵, 考核体系的作用则可能会完全丧失、甚至起到反面作用。所以, 笔者认为, 虽然重点突出的考核体系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但其前提是要认识到保证提供的信息质量对于这类考核体系更重要。

说明: (1) 目标值建议企业根据上期的目标值与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来确定; (2) 根据国资委认定的资料计算; (3) 根据实际值对目标值的完成程度在目标值的基础上加分或减分, 进而确定该项目得分。在2008年2月的补充规定中, 对于目标值已经达到优秀值的企业, 只要达到目标值, 就可以直接取最大值, 从而避免了鞭打快牛的结果; (4) 难度系数根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 (销售) 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职工平均人数、离退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因素加权计算, 分类确定, 根据2008年2月的补充规定, 如果某项指标不能达到目标值, 则所有指标均不能乘难度系数。

(三) 财务指标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在目前的考核体系中, 不管是利润率还是所有者权益报酬率, 抑或是三年营业平均增长率或资产保值增值率, 这些重点指标无不来自于企业的报表体系, 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财务指标。而在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 对经营结果的考核则包括顾客满意程度、产品和服务的绩效、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人力资源绩效、运行绩效, 以及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绩效。这里, 财务绩效仅仅是占八类信息的一类而已。我们不否认利润、所有者权益报酬率以及资产保值增值或收入增长的重要性, 但问题在于, 当我们太依赖于财务数字时, 是不是被考核对象舞弊的可能性会大幅度上升呢?财务指标在年度和任期有所不同, 但显然都是财务指标, 不管财务指标在任期和年度以及在指标选取上有什么不同, 但性质相同, 即都出自于企业负责人所领导的财务人员之手, 这样对于信息的质量保证的因素就显得尤其重要。

根据前面的分析, 要想保证目前的体系能够有效实施, 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体系:首先, 要将过程因素纳入其中;其次, 要能够理顺企业内部的责权利配置, 以减少负责人对企业业绩的操纵;再次, 要能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要做到这三点, 我们只有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来达到。而将内部控制水平纳入与负责人薪酬相关的评价体系, 无疑将会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

三、中央企业领导人业绩评价体系改造思路

就目前而言, 我们先要将目前的考核体系进行完善, 以利于该体系的实施, 确保该体系在实施中能保证考核结果和考核过程的统一。要将内部控制的考核纳入考核系统, 并保证原有的体系能平稳运行, 可以考虑先解决指标的操纵问题, 保证信息的可靠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并对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完善和建设程度进行考核, 也就是在原有的考核体系中, 引入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具体而言, 可以将原来的综合得分计算办法做如下修订:

(1)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年度利润总额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控制系数

(2)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综合得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控制系数+任期内三年的年度经营业绩结果指标得分+分类指标得分×经营难度系数×控制系数

对于控制系数的确定, 可以通过专家打分的办法来进行操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对中央企业综合考评时涉及到管理评议的打分, 是由专家组评议打分的, 可以用国资委聘任的专家通过直接体验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于内部控制进行考评。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考核, 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控的效果。对于内部控制的评议, 可以按照对于管理评议的方法进行, 也可以直接引用国资委对于企业自身管理评议的结果, 确定等级系数, 作为内部控制系数的替代。

这样做, 一方面将过程的衡量与结果的衡量相结合, 同时也将对领导的评价与对企业的评价部分地结合起来。并且这样的变动, 对于原来评价办法的实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有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 这种变动只是权宜之计, 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 还应该在更广泛的方面将对领导人的考核与对企业的综合考核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彼得.F.德鲁克.李焰, 江娅译.公司绩效测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篇3

1. 问:《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2012年9月,国务院颁布《教育督导条例》,提出“国家实行督学制度”,明确要求“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加强对督学实施教育督导活动的管理,对其履行督学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

《教育督导条例》颁发后,各地积极落实,加强督学队伍建设,据初步调查,全国现有专职督学约1.76万人、兼职督学约10.38万人,一支数量充足的专兼职督学队伍已经建立起来。

随着教育督导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对新形势下的督学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督学管理中,严格督学聘任和考核,强化督学监管和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热爱教育督导事业的高水平督学队伍。

为此,我们在总结全国各地督学管理实践经验基础上,研究出台了《督学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各地加强督学管理,全面提高督学队伍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

2. 问:《办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办法》共7章31条,包括总则、聘任、责权、监管、培训、考核和附则等。

督学聘任方面。《办法》在《教育督导条例》的基础上,增加了督学还应达到的3个要求,并要求督学聘任按照推荐—审核—公示—公布的程序进行。

督学责权方面。《办法》强调督学应按照《教育督导条例》规定的程序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细化了督学应履行的6项职责和可行使的5项权力,对督学开展工作的条件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督学监管方面。《办法》明确要求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对督学工作的4个方面进行管理,并要求督学开展工作实行回避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督学培训方面。《办法》主要明确了督学培训6个方面内容,同时对教育督导机构组织培训、督学应接受培训及培训的学时数作出要求。

督学考核方面。《办法》明确了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督导工作完成情况、参加培训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要求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本级督学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对专职督学、兼职督学进行分类考核。

3. 问:《办法》对专兼职督学的聘任作出了哪些规定?

答:《办法》对专兼职督学的聘任主体和兼职督学任期提出了明确要求:专职督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程序任命,兼职督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聘任。兼职督学每届任期3年,续聘一般不得超过3届。《办法》还对专兼职督学的聘任条件和程序等作出了具体要求。

4. 问:督学有哪些职责和权力?

答:根据《办法》要求,督学受教育督导机构指派,应履行6项职责:一是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督导。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实施督导。三是对师生或群众反映的教育热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实施督导。四是对严重影响或损害师生安全、合法权益、教育教学秩序等的突发事件,及时督促处理并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教育督导部门。五是每次完成督导任务后,及时向本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告督导情况,提交督导报告。六是完成本级人民政府及教育督导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督学受教育督导机构指派,可行使5项权力:一是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进入相关部门和学校开展调查。二是查阅、复制与督导事项有关的文件、材料。三是要求被督导单位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四是采取约谈有关负责人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落实。五是对被督导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 问:《办法》对督学开展工作的条件保障有什么具体规定?

答:针对当前存在的兼职督学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经费保障不力、督学职称或职级晋升渠道不顺畅、督学工作条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等问题,《办法》明确规定,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给予兼职督学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督学晋升职级或职称,为督学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6. 问:对督学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答:《办法》要求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对督学工作的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管理:一是实施督导时遵守有关规定情况。二是督导报告撰写并向教育督导机构提交情况。三是督导意见反馈和督促整改情况。四是按要求接受培训情况。

7. 问:《办法》对督学培训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办法》对督学培训工作提出了4个方面要求:

一是明确了培训的主体单位。《办法》要求,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按照职责负责组织督学的岗前及在岗培训。二是明确了培训的要求。《办法》规定,新聘督学上岗前应接受培训;督学每年参加的集中培训累积应不少于40学时。三是明确了培训的内容。包括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理论知识、工具应用、业务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案例等。四是明确了各方的职责。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指导全国督学培训工作及组织相关培训,地方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本区域督学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建立本级督学的培训档案。

8. 问:《办法》对督学考核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一是考核的内容。包括督导工作情况、参加培训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

二是考核的方式。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负责本级督学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对专职督学、兼职督学进行分类考核,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考核标准,采取个人自评和督导部门考核相结合方式对督学进行考核。

三是考核的结果运用。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对督学考核后形成书面意见告知本人及所在单位并存档备案,作为对其使用、培养、聘任、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

9. 问:教育部将采取哪些措施督促各地落实《办法》?

答:一是立即部署工作。要求各地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督学管理办法,并报上一级教育督导机构。

二是加强宣传落实。提高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和督学对加强督学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结合实际工作,以《办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督学队伍。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篇4

湖委办〔2014〕46号

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湖州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8月12日湖州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国有企业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行为,确保国有资产合理有效利用和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根据中央、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国资委和市有关主管部门管理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领导人员是指市委管理和市委授权市国资委党委管理以及市有关主管部门党委(党组)管理的企业领导人员。主要包括:

(一)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不含外部董事和职工董事);

(二)总经理(行长、厂长)、副总经理(副行长、副厂长)、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

(三)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纪检组长);

(四)监事会主席(监事长)、工会主席等。

企业领导人员的具体范围由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和市有关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职务消费是指企业领导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的、由企业承担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公务用车、通信、业务招待、会议活动、办公用房、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培训等费用支出。

第五条

市国资委和市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授权和机构职责,分别对所属企业的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进行监督管理。

企业对本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进行规范管理,并按照管理权限,对各级所出资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

纪检监察部门将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和惩防体系建设内容。组织人事部门将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情况作为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与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审计部门将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情况纳入审计范围。

第七条

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应当坚持源头控制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坚持保障公务与厉行节约相结合,坚持廉洁自律与监督管理相结合,规范职务消费行为,控制职务消费水平,加强职务消费监管。

第二章

公务用车管理

第八条

企业为企业领导人员提供公务用车或发放公务用车补贴,且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保障企业领导人员公务交通的需要。

企业领导人员薪酬体系中已包括公务用车补贴的,企业不得再为其提供公务用车或发放公务用车补贴。

第九条

企业为企业领导人员提供的公务用车数量不得超过企业领导人员的人数。企业领导人员公务用车的排气量和购车价格标准,参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标准。

第十条

企业发生非政策性亏损,托管、重组脱困,以及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期间,严禁为企业领导人员购置、更新公务用车。

第十一条

企业领导人员公务用车使用年限超过10年或行驶里程超过30万公里的,或根据有关规定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可以更新。新公务用车到位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新旧公务用车的交接工作。

企业领导人员公务用车的报废和变价出售等处置,应当按照国有企业资产处置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企业领导人员正在使用的公务用车,若超过本办法规定的配备标准,在未达到更新或报废标准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

第十三条

公务用车严格按照规定年限更新,不得因领导职务晋升、调任等原因提前更新。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对企业领导人员公务用车的保养、维修费用,以及日常发生的各种保险费、年检费、车船使用税、燃油费、停车及过路桥费等运行费用,实行单车核算。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对公务用车实行定点保养、维修和加油,以降低运行成本。

第十六条

企业实行公务用车改革的,原则上应当参照党政机关标准确定公务用车补贴标准。

第十七条

企业领导人员退休或调离本企业的,企业不得再为其提供公务用车或发放公务用车补贴。

第十八条

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有所出资企业和关联企业的车辆,不得接受所出资企业和关联企业赠送的车辆。

第十九条

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因私使用公务用车。

第三章

通信管理

第二十条

企业领导人员履行工作职责时所发生的移动通信费,在薪酬体系中包括的,企业不得再为其报销通信费用或发放通信补贴;在薪酬体系中不包括的,企业应当据实报销。

第二十一条

企业领导人员退休或者调离本企业后,企业不得再承担其通信费用。

第四章

业务招待管理

第二十二条

企业领导人员因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需要所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主要包括餐饮、接待、礼品等费用。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业务招待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招待管理。

企业应当本着节俭、合理、必需的原则,制定各类业务招待费用标准,明确业务招待活动的申请、审批、报销等流程。业务招待费用报销单应当明确业务招待事由、参加的人数后,方可报销。

负责业务招待费审批的企业领导人员本人发生业务招待费用的,应当由企业确定其他企业领导人员进行报销审批。

第二十四条

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业务餐饮活动,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在本企业内部或者定点饭店进行,不得在高消费餐饮场所、会所等进行宴请。

业务餐饮活动中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

第二十五条

企业在业务招待活动中赠送的礼品,应当以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不得赠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以及贵重金属和其他贵重物品。

第五章

会议活动管理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严禁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制度规定。

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当完善会议费报销制度。对超范围、超标准开会的会议费用,一律不予报销。严禁违规使用会议费购置办公设备,严禁列支公务接待费等与会议无关的任何费用,严禁套取会议资金。

第六章

办公用房管理

第二十八条

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参照执行《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等有关规定配置办公用房。

第二十九条

企业领导人员配置使用的办公用房,在退休或者调离时应当及时腾退并由企业收回。

第七章

差旅管理

第三十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差旅管理制度,参照党政机关相关标准,合理确定企业领导人员差旅活动中住宿、伙食等费用标准和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从严控制出差随行人员数量。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差旅规定,凭有效票据报销企业领导人员差旅费用,不得报销企业领导人员出差期间与差旅活动无关的费用。

第三十二条

严禁企业领导人员安排与生产经营业务无关的差旅、考察等活动。

第八章

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

第三十三条

企业领导人员因公临时出国执行《湖州市县处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若干规定》(湖委办〔2014〕4号)的有关规定。企业领导人员因公赴香港、澳门、台湾执行任务,严格按照中央有关港澳台工作方针、政策和我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出访报告制度。不得安排照顾性和无实质性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和各种研讨交流活动,不得重复考察和盲目考察。

第三十五条

企业不得报销企业领导人员出国(境)期间与执行任务无关的费用,不得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列支或补贴出国(境)费用。

第九章

培训管理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当对企业领导人员培训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管理制度,分类制订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加强培训费用管理。

第三十七条

除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或市有关主管部门以及上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各类培训外,企业领导人员参加的社会化培训和各种学历学位教育、专业课程进修、专业资格证书培训等费用,应当由企业领导人员个人承担。

第十章

预算管理

第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加强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的预算管理,按年度、分项目编制本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预算。

第三十九条

市国资委和市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所属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年度预算进行备案管理,督促企业严格控制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水平。

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程序,于每年3月底前向市国资委或者市有关主管部门提交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情况备案报告。备案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本年度职务消费预算情况。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预算总体预算情况,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公务用车、通信、业务招待、会议活动、办公用房、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培训等专项预算情况。

(二)本年度职务消费预算变动情况分析。职务消费预算总体水平与企业经营收入和费用支出的匹配情况,本年度职务消费预算总体水平与上年度预算总体水平对比情况。

(三)上年度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预算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应当分项目按人编报。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十一条

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预算,对执行过程中发生的显著差异,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在备案报告中进行说明。因预算编制基本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经履行企业预算管理有关审核程序后,可以对预算予以调整,并于当年9月底前提交市国资委或者市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制订本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实施细则,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征求职工意见,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通过。在执行前应事先报市国资委或者市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三条

企业领导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不得有中央和省、市等政策法规明令禁止的职务消费行为。

第四十四条

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向所出资企业和关联企业转嫁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费用。

第四十五条

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将职务消费情况,职务消费预算及执行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年度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民主评议。

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预算及执行情况等应当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定期向职工公示,接受监督。

第四十六条

企业应当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的组织领导,落实职责,严格执行,并明确分管领导和内部主要职能机构。

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组织、财务、审计等机构应当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七条

企业应当配合市国资委、市有关主管部门以及纪检监察、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按照要求及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第四十八条

企业领导人员违反本办法进行职务消费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由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轻重,给予诫勉谈话、调离岗位、降职、免职等处理。

第十二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要求并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制定所出资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制度,实行职务消费预算备案管理,切实加强管控能力,全面规范职务消费管理。

第五十条

各县区应当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管理办法。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篇5

(2009年-2011年任期)

(修订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切实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明确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部门)

徐汇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国资委”)负责组织实施对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的经营业绩考核,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参与。考核过程中应征询产权代表及其所在企业职工意见。

区国资委参与组织实施国有控、参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代表的经营业绩考核,考核工作中,应听取企业、其他股东、职工大会或职代会的意见。

第三条(考核对象)

本办法所称的国有企业负责人是指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国有控、参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代表。本办法所称的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是指由区国资委直接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中由区国资委委派、并经公司章程规定程序产生的产权代表。

本办法所称的国有控、参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代表是指由区国资委委派,并经公司章程规定程序产生的人员。

第四条(其他人员考核)

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兼任党组织负责人的,对党务工作的评价纳入对产权代表的业绩考核中;产权代表与党组织正职负责人分设的,党组织正职负责人的考核结果一般以1为系数与产权代表的考核结果挂钩。

国有独资企业经营班子正副职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由国有独资企业的党组织和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企业委托产权代表和党政班子)制定并组织实施,其中正职负责人的考核结果以不高于1的系数与产权代表的考核结果挂钩,经营班子副职负责人的考核结果一般以不高于0.8的系数与产权代表的考核结果挂钩;党组织副职负责人参照经营班子副职成员考核;在党政班子副职挂钩系数确定基础上,企业另拥有合计0.15的调节系数,可根据党政班子副职工作实绩、个人资历等因素,自主分配增加党政班子副职挂钩系数。考核结果在执行前15个工作日向区国资委备案。

第五条(考核原则)

区国有企业负责人任期契约目标考核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年度考核原则

1、分类考核原则:按照企业功能定位不同、所处行业不同、主营业务不同和经营难度不同等客观因素,对每户企业经营指标与指标权重实施差异化设置与考核。

2、全面考核原则:按照我区国资国企“促进优势产业,提升保障能力”发展定位,全面考核国有企业经营业绩、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程度。

二、任期考核原则

1、价值考核原则: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股东收益最大化的要求,依法考核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

2、可持续发展考核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企业提高内控管理、服务区域、自主创新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六条(考核期限)

实行任期业绩考核和年度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任期业绩考核以任期涉及的年度为考核期,即从2009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任期内年度业绩考核的期限从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七条(薪酬结构)

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的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薪酬由月度基薪、年度奖薪、任期奖薪、任期特别奖励四部分构成。月度基薪依据企业规模、功能定位由区国资委统筹分类确定;年度奖薪根据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确定;任期奖薪根据任期内企业资产价值、产业结构和运营规范等的提升程度,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后予以确定;任期特别奖励根据三年任期内企业资产权益提升状况、股东价值最大化程度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比较评定后确定。

国有控、参股企业内由区国资委组织考核的负责人,月度基薪由所在企业董事会经股东会授权许可后确定。奖薪由区国资委负责考核的部分,经区国资委考核后,超额部分由区国资委发放。

被考核对象的薪酬均包括个人所得税与社会保险金个人缴纳部分,被考核对象应依法缴纳。

第二章 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考核 第一节 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月度基薪确定

第八条(月度基薪含义与发放形式)

月度基薪是产权代表从事本职工作所获得的基本岗位报酬。区国资委统筹测算后,由产权代表所任职的国有独资企业根据区国资委测算结果按月平均支付。

第九条(月度基薪确定)

月度基薪根据企业管理规模、主营类别、经营难度等因素确定为两类,由区国资委分别确定。

本次区国资委统筹确定的月度基薪有效期为2010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

第二节 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 第十条(年度奖薪含义与发放形式)

年度奖薪根据产权代表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区国资委组织考核,报政府出资人批准后,由区国资委予以全额一次性发放。

第十一条(年度奖薪考核指标)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重点考核企业经营成果、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程度和企业管理规范状况等方面。根据国有独资企业的不同情况,具体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

第十二条(考核指标构成)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分为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公共性指标和调整指标四大类。

第十三条(考核指标说明)

四项指标中,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和公共性指标为加分指标,调整指标为扣分指标。在加分指标中,经营性指标占总权重的30%至50%,功能性指标占总权重的30%至50%,公共性指标占总权重的10%至30%,具体权重按照“一司一策”方式确定。

1、经营性指标考核企业市场化经营水平,由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和企业运营规范度三项构成。净利润占经营性指标权重50%、主营业务收入占20%、企业运营规范度占30%,由区国资委组织考核。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为经审计并剔除客观因素后数额。股权转让、不动产转让等非主营业务收益或亏损,由企业通过市场经营取得,且又以市场化方式转让的,视作企业经营行为,不作为客观因素调整;政府划拨资产,且企业未对其实施经营,产生的利润或亏损都作为客观因素调整;因会计制度调整等因素产生的利润或亏损,作为客观因素调整。主营业务以经国资委核准的企业“主营业务目录”为准。

企业运营规范度得分依据出资人评价、职工评议和中介机构评定三方确定的结果。

2、功能性指标考核企业资产结构调整、产业功能提升和发展创新的内生能力,由两项构成,每项分值均等。一项为资产结构调整的定量化指标;一项为发展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定量化指标。功能性指标根据各企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出资人对企业的不同要求,结合企业所处行业和特点确定,由区国资委组织考核。

3、公共性指标考核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区域的能力,由企业、对口委办局和国资委共同确定考核指标,区国资委听取相关委办局意见后实施考核。

4、调整指标(即重大事项调整系数)指企业在考核年度内发生违反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廉洁自律、内控制度、资金运作、产权重组、人事任免规定以及区国资委认定的其他重大问题,采取发生即扣减的方式,使用不高于1的重大事项调整系数对年薪(基薪+年度奖薪)进行调整,由国资委征询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等部门意见后确定。

第十四条(考核指标得分规则)

1、经营性指标:未完成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申报数,不得分;完成申报数,得分为对应分值中位线;超过申报数,依据超额幅度,参照前三年平均水平和同行业平均水平,在中位线以上确定分值。大幅超过以前年度水平的,可适当突破分值确定最终得分。

2、功能性指标:未完成申报指标,不得分;完成申报指标,得分为对应分值的三分之二线;超过申报数,依据超额幅度,参照前三年平均水平和同行业平均水平,在三分之二线以上确定分值。

3、公共性指标:未完成公共性指标,不得分;完成公共性指标,得分为对应分值的三分之二线;超过申报数,依照超额幅度、工作难度等因素,参照前三年平均水平和同行业平均水平,在三分之二线以上确定分值。

4、调整指标(即重大事项调整系数)得分区间为0至1,根据领导责任大小、关联程度、直接与否、后果严重、历史因素和影响程度对产权代表的责任予以评价,确定相应调整指标得分。出现重大事项性质严重,但后果及影响得到了及时控制,且属于间接领导责任或班子集体决策失误的,调整指标得分范围为1至0.85。出现重大事项性质严重且后果严重的,或由于未得到妥善处理而导致影响重大的,或属于直接领导责任的,或属于个人决策失误的,调整指标得分范围为0.85至0.7。出现重大事项性质严重,后果严重或由于未得到妥善处理而影响重大的,且属于直接领导责任或个人决策失误的;或企业领导人员违法违纪的,调整指标得分范围为0.7以下。

第十五条(考核指标应用)

年度奖薪的计算公式为:年度奖薪 = 年度基薪 × [经营性指标得分 + 功能性指标得分 + 公共性指标得分]

年度薪酬 =(年度基薪 + 年度奖薪)× 调整指标 年度奖薪一般控制在年度基薪2倍范围内,即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公共性指标得分总和约为2。

第十六条(年度奖薪考核程序)

考核年度内,除受国家或本市本区重大政策、战略规划调整和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外,考核指标一般不作调整。如确需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应书面报区国资委审核。

年度考核期届满后30天内,产权代表应按要求向区国资委就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述职;区国资委将产权代表述职情况向企业工会、职工大会或职代会征询意见。

区国资委委托专业审计中介机构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企业经营情况、内控管理情况等实施审计,审计工作原则上在年度考核期届满后60天内完毕。

区国资委应在考核方案上报政府出资人前,向产权代表反馈考核方案总体情况和原则意见。

年度考核原则上在考核期届满后90天内完成,兑现产权代表薪酬。

第三节 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任期经营业绩考核 第十七条(任期奖薪含义与发放形式)

任期奖薪根据三年任期内企业资产权益提升状况、股东价值最大化程度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经区国资委考核后,由区国资委予以全额一次性发放。第十八条(任期奖薪考核方式)

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以效绩评价方式实施,通过对比任期末与任期初企业经营绩效;内控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国有企业对区域贡献程度;职工权益保障程度四方面工作,评价企业任期综合绩效提升情况。

任期奖薪原则上不超过年度基薪的1.5倍。第十九条(任期奖薪考核方式应用)

2009-2011任期初考核起评分一般在2006-2008任期末绩效评价分0.9-1倍的范围内确定。2011年末取得的绩效评价分低于起评分,产权代表不获得任期奖薪。

2009-2011任期初考核基本分一般在2006-2008任期末绩效评价分1-1.1倍的范围内确定。2011年末取得的绩效评价分高于起评分,低于基本分的,产权代表在年度基薪1倍范围内获得任期奖薪。

2009-2011任期初考核超额分一般在2006-2008任期末绩效评价分1.1-1.3倍的范围内确定,若2006-2008任期末绩效评价分高于80分,可做适当调整。2011年末取得的绩效评价分高于基本分,低于超额分的,产权代表在年度基薪1倍至1.5倍范围内获得任期奖薪。

2011年末取得的绩效评价分高于超额分的,区国资委根据超额情况,酌情再给予奖励。

(若2009年期初企业资产相比2008年期末企业资产发生重大变化,区国资委按照2009年度企业资产规模等因素,重新核定期初绩效评价分,企业在此基础上申报起评分、基本分、超额分。单户企业起评分、基本分、超额分在与产权代表签订的《任期契约目标责任书》中确定,)。

第二十条(任期奖薪考核程序)

任期考核期届满后45天内,产权代表应按要求向区国资委就任期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述职,述职报告向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监察局、区财政局及主要业务主管部门、职工大会或职代会征求意见。

区国资委委托专业审计中介机构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企业经营情况、内控管理情况等实施审计,审计工作原则上在任期考核期届满后90天内完毕。

区国资委应在听取产权代表对任期考核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后,向政府出资人汇报。

任期考核原则上在考核期届满次年上半年内完成,兑现产权代表任期奖薪。

第二十一条(未列入任期考核范围国有独资企业情况说明)2009年-2011年任期初未列入任期考核范围的国有独资企业,由于未与出资人签订《任期契约目标责任书》,不再参与本次任期考核。

第二十二条(任期特别奖励)

1、任期特别奖励含义

任期结束后,对在企业资产运作、结构调整、市场拓展、区域贡献、内控管理等方面做出特别贡献的产权代表,综合比较评定后,确定产权代表获得任期特别奖励,任期特别奖励以精神奖励形式为主,物质奖励形式为辅。

2、任期特别奖励考核规则

任期特别奖励以产权代表申报为基础,申报内容应反映企业做出的特别贡献;不进行申报的,不参与任期特别奖励考核。

申报条件:第一、任期内2次以上(含2次)完成各类考核指标;第二、重大事项调整系数1年以上为1,且未得到0.85分以下。第三、企业绩效增长特别明显,包括经营管理、内控规范、风险控制、资源储备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

第三章 国有控、参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代表考核 第二十三条(国有控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代表考核)

国有控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代表分为专职董事、专职经营班子成员、兼任董事和经营班子成员、党组织负责人四类,每类人员考核办法为:

1、专职董事基薪由所在企业董事会经股东授权许可后确定,奖薪由区国资委参照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考核办法组织实施考核,考核后,由所在企业兑现。

2、专职经营班子成员,由企业所在董事会负责考核。

3、在同一企业兼任董事和经营班子成员、党组织负责人,由所在企业董事会考核,若我方股东同意董事会考核结果,该人员可依照董事会考核结果领取奖薪;若我方股东不同意董事会考核结果,该人员领取奖薪后应将奖薪上缴区国资委(名义薪酬),区国资委再参照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考核办法另行组织考核。第二十四条(国有参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代表考核)

国有参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代表分为专职董事、专职经营班子成员、兼任董事和经营班子成员、党组织负责人四类,每类人员考核办法为:

1、国有参股企业徐汇方派出专职经营班子成员,由企业所在董事会负责考核,发放基薪、奖薪等薪酬。

2、专职董事、在同一企业兼任董事和经营班子成员、党组织负责人由所在企业董事会按照股东会确认的考核办法考核后,领取基薪、奖薪。该类人员领取奖薪的20%部分上缴区国资委,区国资委对其履行我方股东要求、维护我方股东权益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兑现该20%奖薪部分;考核合格,予以兑现该20%奖薪部分;考核优秀,在1至1.2倍范围内超额兑现20%奖薪部分。

按照区国资委考核结果兑现最终薪酬,超过企业考核部分薪酬由区国资委支付。

第二十五条(国有控、参股企业任期考核)

实施任期制考核的国有控、参股企业,企业内由区国资委组织实施考核的人员任期奖薪考核方式另行约定。

第四章 奖惩与约束

第二十六条(规范缴纳社会保险金)徐汇区国有企业负责人应依据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缴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金。

第二十七条(严格执行薪酬纪律)

徐汇区国有企业负责人按本办法取得的薪酬是指包括各类津贴和补贴(除用车外)的税前和社会保险金个人缴纳部分前总收入。

严格禁止国有企业负责人领取其他收入,遵守以下四个“不得”: 第一、不得自我分配。产权代表的薪酬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不得自我分配或变相自我分配。

第二、不得下挂薪酬分配关系。在上下级企业同时担任领导职务的产权代表,薪酬分配关系应建立在上级企业。

第三、不得参与下级企业分配。产权代表不得从所兼职的下级企业获得任何其他薪酬或变相薪酬的收入。

第四、不得有隐性收入。产权代表的收入应定期申报,职务消费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合法、合规。

国有企业的其他领导人员参照遵守以上纪律。对违反纪律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领导人或当事人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监督国有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

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应按照厂务公开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以一定方式予以公开。

第二十九条(实行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谈话制度)对于发生重大事项、共性指标实际完成情况大幅度低于目标值、分类指标因企业因素未完成、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等情况的企业,经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批准,与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谈话,通报考核结果,帮助企业分析问题改进工作。

第三十条(终止委派)

产权代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区国资委将报请区委、区政府核准后终止委派:

1、任期内有两个年度因主观因素大幅度未完成考核指标;

2、弄虚作假提供失实资料,误导区国资委考核的;

3、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产损失负有主要责任的;

4、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徐汇方代表严重违背出资人意志,给出资人造成重大损害的;

5、受撤职以上纪律处分的;

6、其他。

第三十一条(责任追究)

产权代表及相关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因个人主观原因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重大安全与质量责任事故、重大违纪和法律纠纷损失事件,给国有企业造成资产与名誉损失的,由国资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延期或扣发奖薪;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受撤职以上处分的,5年内不得担任区属国有企业领导工作;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二级及以下级次子公司领导人员薪酬标准参照执行)

国有独资企业对下属全资、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结果总体应符合区国资委对产权代表考核后确定的薪酬水平,考核结束后30日内应将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报区国资委备案。

国有独资企业下属全资、控股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招聘的经营班子成员薪酬可不参照本办法执行,根据市场化原则确定薪酬后,报区国资委审核。

国有控、参股企业董事会应根据各方股东要求,规范制定本企业负责人薪酬考核办法,报区国资委备案。

第三十三条(兼职薪酬特别规定)

国有独资企业产权代表在二级及以下级次重要合资子公司担任领导职务的,且该重要合资子公司由区政府与合作方签署合作协议,二级及以下级次重要合资子公司提出发放给产权代表薪酬的,应报区国资委核准;核准后领取的薪酬应直接上缴至区国资委。集团公司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发生上述情况,参照执行。

二级及以下级次其他合资企业、国有独资企业和区属国资系统内合资企业应严格执行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薪酬纪律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解释部门)本办法实施期间,相关条款若与上级部门相关规定发生原则性冲突,一般适用上位规定,具体事项以及相关条文由区委组织部、区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实施日期)

本修订办法自修订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篇6

关于印发《海淀区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及相关事宜的通知

区属各监管企业:

《海淀区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在征求企业领导意见的基础上,由海淀区国资委主任办公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同时,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按照修订前《考核办法》的要求,各监管企业报送2008年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二、按照新《考核办法》的要求,各监管企业预报2009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和申报必要的说明材料。

三、上述各监管企业报送的材料请于2008年3月23日上午

前交送国资委考核评价科。

附件:1.海淀区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2.2008年海淀区监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完成情况表

3.2009年海淀区监管企业考核目标建议值表

二○○九年三月十九日

(联系人:解莹;联系电话:88499532;电子邮箱:kp88499532@126.com、hdkaohe@126.com)

主送:区属各监管企业。主题词:经济管理 △业绩考核 通知

海淀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3月 19日印发

共印20份

附件1:

海淀区监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2005年9月27日下发 2007年8月8日第一次修订 2009年

2月26日修订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北京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京国资发 [2008]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考核的监管企业负责人是指海淀区人民政府确定的,由海淀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条 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考核原则。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资本收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法考核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

(二)分类考核原则。按照企业所处行业、主营业务的不同和类型,将企业分为一般竞争类企业和完成政府任务类企业。竞争类企业以经济效益为重点,政府任务类企业以政府任务为重

点。

(三)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原则。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建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制度。

第四条 区国资委负责组织实施对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采取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 考核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实行考核,期限从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二章 经营业绩考核内容及指标

第六条 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包括基本指标、分类指标和管理指标。其中,各项财务指标均以考核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并经区国资委核实确认的企业财务会计合并报表为准。

(一)一般竞争类企业考核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 1.基本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1)利润总额:为考核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2)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考核当期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100%平均净资产其中:净资产中不含少数股东权益,净利润中不含少数股东损益。

2.分类指标:分类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和特点,-4-

综合考虑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发展能力等因素确定,具体指标及其权重在责任书中明确。

(二)完成政府任务类企业考核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 政府任务类企业是指北京海融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威凯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所承担政府任务,确定其考核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并负责考核,具体指标及其权重按已制定的考核方案执行。

(三)管理指标:

1.上缴国有资产收益:按时足额入库。

2.国有资产安全:严格执行区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审批报告备案制度的暂行规定》,确保不发生重大资产损失责任事件。

3.安全生产: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火灾、失盗及人员伤亡等)责任事故。

4.企业稳定: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确保不发生职工群众集体上访等不安定责任事件。

5.企业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等。

6.国资委布臵的各项工作、报表及文字材料等,按要求完成。第七条 经营业绩考核计分办法

(一)考核综合得分

考核综合得分=基本指标得分+分类指标得分

基本指标得分=利润总额指标得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

(二)考核各指标得分

1.利润总额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完成目标值时,得基本分40分;每超过目标值2个百分点,加1分,最多加8分。每低于目标值2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8分。

2.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基本分为40分。企业完成目标值得基本分40分;每高于目标值1个百分点,加2分,最多加8分。每低于目标值1个百分点,扣2分,最多扣8分。

3.分类指标基本分为20分。分类指标加分与扣分的上限与下限为该项指标基本分的20%。

第三章 考核与奖惩

第八条 区国资委依据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对企业负责人实施年薪奖惩。

第九条 年薪的构成和确定

(一)企业负责人年薪分为基薪和绩效年薪两个部分。年薪=基薪+绩效年薪

(二)基薪根据上年区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3倍以内确定,所有企业执行一个标准。

(三)绩效年薪的确定

1.当考核综合得分80分(含)以下时,绩效年薪为0。2.当考核综合得分为81-89分时,绩效年薪=基薪×(0.5×考核综合得分÷100)×经营规模及难度系数×其他调节系数。

3.当考核综合得分为90-99分时,绩效年薪=基薪×(0.8×考核综合得分÷100)×经营规模及难度系数×其他调节系数。

4.当考核综合得分为100-109分时,绩效年薪=基薪×(1.0×考核综合得分÷100)×经营规模及难度系数×其他调节系数。

5.当考核综合得分为110-120分时,绩效年薪=基薪×(1.5×考核综合得分÷100)×经营规模及难度系数×其他调节系数。

经营规模及难度系数根据企业净资产、销售(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在职职工平均人数、离退休人数等因素,按行业分类,加权计算确定,取值范围在1.0-3.0之间。

其它调节系数主要考虑因改制、重组而增加企业经营难度,因国家、北京市和本区重大经济战略调整和政策变化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严重下降,因承担政府特殊任务影响企业整体效益,为维护企业及社会稳定贡献突出以及测评误差等因素,由区国资委确定,取值范围在1.0—1.5之间。

第十条 年薪奖惩

(一)基薪不与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

(二)绩效年薪与考核结果挂钩;

(三)未完成管理考核指标按以下标准扣减绩效年薪: 1.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重大违纪等事件,给企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除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外,扣减其全部绩效年薪。

2.企业未按时足额完成上缴国有资产收益任务的,不予兑现

绩效年薪。

3.企业对外投资、担保、资产抵押、产权转让等国有资产重大事项未按规定上报,但未造成损失的,扣减绩效年薪50%;造成损失的,扣减全部绩效年薪。

4.企业发生火灾、失盗、人员伤亡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扣减全部绩效年薪。

5.由于管理不善等企业内部因素,导致企业发生职工群众集体上访等不安定责任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扣减全部绩效年薪。

6.国资委布臵的各项工作、报表及文字材料等,不按要求完成和报送的每一项(次)扣减绩效年薪1%,累计最多不超过20%。企业领导班子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扣减企业负责人全部绩效年薪。

(四)企业负责人收入增长与职工收入增长挂钩。当年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未增长的企业,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不得增长。

第十一条 年薪的支付

(一)企业负责人的基薪,列入企业成本,按月支付。

(二)企业负责人的绩效年薪列入企业成本,年终根据本年经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和区国资委确认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奖惩意见兑现。

第十二条 年薪管理

(一)年薪是国有企业负责人在企业任职一年取得的所有工

资性收入的总额。工资性收入的统计口径按照国家有关统计规定执行。

(二)企业负责人的年薪为税前收入,应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由企业代扣代缴。

(三)企业负责人的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应由个人承担的部分,由企业从基薪中代扣代缴;应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由企业支付。

(四)除政府有特殊规定外,未经区国资委同意,企业负责人不得向所在企业领取年薪收入以外的其他工资性收入和除住房公积金、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补贴以外的其他福利性补贴。

(五)企业负责人在其他单位兼职,原则上不得享受兼职单位的收入,特殊情况须经区国资委批准。

(六)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决定企业负责人岗位发生变更的,按在职时段计算其当年年薪。

(七)对超过核定标准发放企业负责人收入的,责令企业收回超标准发放部分,并对企业、企业负责人和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

(八)企业负责人的收入实行台账管理,其年薪及符合国家规定或经区国资委审核同意的其他收入,由企业设臵明细账目,单独核算。

企业负责人年薪在企业工资统计中单列。

第十三条 发现企业虚报、瞒报财务状况的,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追缴企业负责人当考核年薪。

第四章 考核程序

第十四条 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程序:

(一)企业预报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和必要的说明材料。考核目标建议值原则上不低于前三年考核指标实际完成值的平均值。

(二)区国资委核定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国资委对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建议值进行审核,并与企业沟通后加以确定。

(三)区国资委主任同企业负责人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

(四)考核期内,由于国家、北京市和本区重大政策、战略规划调整、清产核资底数变更及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指标数据发生变化的,区国资委可以根据情况变更经营业绩责任书的相关内容。

第十五条 区国资委对经营业绩责任书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督。

(一)企业负责人每半年将责任书执行情况上报区国资委。区国资委对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二)企业发生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质量事故、重大经济

损失、重大投融资、重大担保事项和资产重组等重要情况时,依据有关规定向区国资委报告。

第十六条 经营业绩责任完成考核程序:

(一)企业在考核期满90日内,依据经审计的企业财务决算数据,向区国资委报告上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总结分析。

(二)区国资委依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和各项管理指标的评价,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最终由区国资委主任办公会决定形成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

(三)区国资委将最终确认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奖惩意见通知各企业负责人及其所在企业。企业负责人对考核与奖惩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可向国资委反映。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经理或董事长)、党委(党组)书记的分配系数为1,企业其他副职领导人员的分配系数在0.5-0.8之间,由企业根据其责任和贡献的大小自行确定。

第十八条 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由区国资委主任办公会确定企业负责人年薪标准。

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篇7

者问

近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为帮助广大投资者和信托关系人更好地理解《暂行办法》的精神,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暂行办法》的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为什么要出台《暂行办法》?

答:目前,全国已获重新登记、领取金融许可证的信托投资公司59家。整顿后的信托投资公司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9月末,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固有资产总额768亿元, 负债302亿元,权益466亿元(实收资本435亿元),资本实力有所增强;管理的信托财产总额 2123亿元,一些公司已出现恢复性增长。提高信托业信息披露程度是强化对信托投资公司的市场约束、加强透明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信托投资公司对外披露信息,有助于客户和相关利益人了解信托投资公司的财务状况、风险状况、公司治理和重大事项等信息,分析判断信托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从外部加强对信托投资公司的监督,促使信托投资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控制度,提高经营水平和绩效。信息披露有利于信托业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信托监管的有效补充。

银监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出台了该《暂行办法》,这是银监会贯彻“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采取的具体举措。也填补了我国信托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方面的空白。问:《暂行办法》起草依据及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6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的规定,是制定《暂行办法》的直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也是制定此办法的主要依据。

在加快我国信托业市场化的进程中,从法律层面上规范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是发挥市场约束效能,促进信托业向深度、广度发展的根本前提。强化社会监督机制作用,促进信托投资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也是达到加强银监会监管目的的重要步骤。在起草该办法时,银监会的指导思想一是积极、稳妥、严格地进行规范,构造权责对称的约束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渐树立公众的风险意识,逐步加大市场对信息披露的压力;二是尽量引用和遵循现行法律、法规中的已有成果,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

问:《暂行办法》所说的信息披露是指什么?

答: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息披露包括两个方面,即具体信托计划的信息披露和公司自身经营情况的披露。对具体信托计划的信息披露,银监会已下发《关于信托投资公司集合资金信托业务信息披露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信托投资公司作为受托人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时,向委托人和受益人的信息披露行为予以规范。《暂行办法》规范的是信托投资公司自身情况的信息披露行为,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信托投资公司。《暂行办法》的信息披露是指信托投资公司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重大关联交易及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客户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银监会依照法律、法规及《暂行办法》的规定对信托投资

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监督管理。问: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一是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可比性原则;二是规范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原则;三是侧重披露总量

指标的原则;

问: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暂行办法》分4章,共30条,对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则、内容、方式等做出了整体规范。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一是报告,包括自营资产财务会计报告、信托资产管理会计报告、公司治理、重大事项、重大关联交易等信息;二是临时公告,即对发生可能影响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客户和相关利益人的重大事件时,信托投资公司应当发布临时公告。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披露其管理信托财产的情况需要先进行审计吗? 答:对信托公司的审计涉及两个层面:对信托公司本身财务情况的审计和对信托公司所开展信托业务的财务情况的审计。从我国实践来看,信托公司的财务报表每年经过审计后提交监管部门,但在该财务报表中,信托财产在表外体现的,不在审计范围。鉴于目前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所开展的信托业务都是私募性质,因此,《暂行办法》规定信托财产是否审计,应当依照信托文件的约定,这样,其审计费用开支也有来源,即由信托财产承担。

问:谁对信托投资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负责? 答:《暂行办法》要求信托投资公司董事会及董事应当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承诺其中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就其保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要求信托投资公司在信息披露后向监管部门报备。

问:在哪儿能查阅信托投资公司披露的信息?

答:客户及相关利益人可以在《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上查阅信托投资公司报告摘要和临时报告,也可以去信托投资公司主要营业场所或登录信托投资公司网站,查阅报告全文。

问:《暂行办法》如何实施?

答:由于信托投资公司清理整顿工作尚未最终完成,《暂行办法》规定信息披露工作将从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月1日3年内分阶段进行,首批30家被要求信息披露的公司将于2005年4月底以前披露2004信息,其他已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可自愿选择是否披露,但最迟应于2008年4月底以前披

上一篇:申请实现抵押权下一篇:1月份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