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24-06-20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共2篇)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篇1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开拓社会保障资金新的筹资渠道,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减持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下同)是指向社会公众及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者转让上市公司(包括拟上市公司,下同)国有股的行为。第三条 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股所有权。本办法所称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是指按照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原则,被授权代表国家持有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单位。第四条 减持国有股所筹集的资金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第五条 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未满3年的,拟出售的国有股通过划拨方式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由其委托该公司在公开募股时一次或分次出售。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第六条 减持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第七条 减持国有股由部际联席会议审议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由财政部负责召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劳动保障部、中国证监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确定减持国有股的筹资计划和定价原则,研究解决国有股减持筹资工作涉及的其他重大问题。第八条 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财政部,承担联席会议的具体事务。第九条 部际联席会议确定减持国有股的,其股东授权代表单位需提供下列材料:(一)国有股减持说明书(草案)

及承销协议;(二)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主承销机构对上缴减持收入的书面承诺;

(三)部际联席会议规定的其他材料。第十条 中国证监会负责制定减持上市公司国有

股的信息披露及市场监管规则。第十一条 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并设立理事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国有股减持变现的资金和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以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主要职责是:(一)管理通过减持国有股所获资金、中央财政拨入的资金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二)根据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共同下达的指令和确定的方式拨出资金;(三)选择并委托国内外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对基金进行运作,以实现保值增值;(四)向社会公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收益、现金流量等财务状况。(五)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第十二条 国有股存量发行收入由主承销机构在取得收入2日内负责将应缴收入缴入财政部预算设置的指定科目。财政部在5日内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并办理核减有关单位国有资本金的手续。第十三条 受托对基金进行运作的专业性投资管理机构必须定期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报告其经营状况和业绩,并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向社会披露,接受监督。第十四条 部际联席会议可以根据社会保障资金的需要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在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同时,选择少量上市公司进行国有股配售及定向回购等方式的试点。试点方案经部际联席会议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第十五条 本办法实施后,上市公司国有股协议转让,包括非发起人国有股协议转让,由财政部审核。协议转让时国有股权发生减持变化的,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应按转让收入的一定比例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具体比例以及操作办法由部际联席会议制定,并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证券登记公司依据财政部的批复文件办理股权过户手续。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将上市公司国有股用于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质押担保,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国有股总额的50%,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制定。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篇2

第一条 为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拓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的来源,促进城乡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规范和加强社会资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社会资金(以下简称“社会资金”),主要是指来源于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或其他途径依法筹集的,用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非财政性资金,将遵循“统筹安排、广泛募集、保护文化、传承历史、持续利用”的宗旨。

第三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负责社会资金管理工作,对于社会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

市发改局、财政局、规划局、文广新局、审计局等相关单位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社会资金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 使用范围

第四条 社会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

(一)主要用于支持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其中包括市、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项目: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周边环境整治修缮,历史建筑的维修和再利用,古村落的保护项目,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和发展,以及城市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工程;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专家聘请、课题研究和公益宣传等;

(三)资助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活动,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事业的发展。

社会资金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第三章 管理和使用

第五条 社会资金来源主要有:

(一)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二)其他依法可以筹集的资金。

第六条 社会资金只限于本办法第四条所述适用范围的支出,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七条 捐赠人有权向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第八条 申请使用社会资金的条件包括:

(一)符合社会资金支持的方向、重点和范围;

(二)有明确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合理的预算,并经科学论证和项目可行性研究;

(三)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整治修缮的项目,按照《东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

第九条 社会资金使用申请人使用社会资金需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计划任务书、项目预算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需要提交的有关资料。

申请材料经镇街(园区)职能部门审核通过后由镇街(园区)财政分局按照申请项目的进度及资金预算安排拨付资金,并报市财政局、规划局、文广新局备案。

社会资金申请及支出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网站上公布。

前款所称社会资金使用申请人是指开展本办法第四条所述活动的自然人、社会组织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条 对不按规定使用社会资金的,经核实后,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停止拨付尚未拨付的资金并责令退回已拨付的资金。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市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或处理,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单位或个人要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城乡规划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安装工程师工作职责精选参考下一篇: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