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2024-07-05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共7篇)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1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我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XX年八月,我市争取列入了全国47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行列,当年选择了九家企业试点示范;去年示范企业扩大到21家,并开展了十余项应用技术攻关。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并迎来了全省制造业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隆重举行。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关键的一年。等下,巧艺同志将就去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安排布置今年的工作。我先强调几点意见。

一、再宣传、再发动,进一步认识我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1、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特点。随着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大,传统国界的作用日益弱化。制造业也不例外,全球化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打造了新兴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同时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化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务成本不断攀升,很多产品的生产制造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由于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社会政治稳定,加之有比较便宜且素质较好的人力资源,成为很多跨国公司的首选。去年底我到德国进行访问考察时,非常强烈地体会到了这一趋势,我市德国工业园的建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的机遇期。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其过程是不可逾越的。但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过程是可以缩短的,跨越发展是可能实现的。英国实现工业化用了2XX年的时间,日本用了1XX年的时间,而韩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究其原因,就是韩国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目前我市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期,为了尽快提高我市制造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2、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实现湘潭经济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

去年,市委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的大讨论,全市上下都形成了必须加快湘潭经济发展的共识。市委、市政府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湘潭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提出了建设“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即从今年起,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湘潭建设成“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其中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又是建设“三个中心”中的重中之重。湘潭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工业是我市重要的财源,而制造业又占了工业的90%以上,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为我市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基本单元,企业是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制造业信息化最后必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今年市里重点抓好30家示范企业,创造条件,全面铺开。示范企业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很好把握。

一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管理改革和流程再造有机结合。以erp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不仅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代表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国外许多优秀企业成功管理经验的结晶。如果我们原来的管理模式不改变,不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践证明,再好的管理软件也难以奏效。湘钢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他们非常强调管理和流程必须服从系统。

二是企业的信息化必须一把手亲自抓,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是企业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企业的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坚决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极有可能半途而废。只有企业的一把手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背水一战,坚决推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是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仅仅是手段,是工具,企业信息化工程不等于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必须讲求务实,不能搞花架子。软硬件的购置都应当既要兼顾长远又要立足现实,以先进适用为原则。没有必要盲目攀比,切记“只有合脚的鞋才是最好的鞋”。

三、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攻关和培训工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市拥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一大批中等专科学校及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中介组织的咨询服务,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有效的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发挥专家组技术支撑作用。继续实施专家与企业对口联系制度,促进专家与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和二次开发工作,近期内力争完成1~2个具有突破性、代表性攻关课题;在流程型、离散型等各类型企业中总结出2~3个示范样板,并在全市的同类型企业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培训应分两个层面进行。工程技术人员信息技术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着眼于信息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主要解决微观的技术问题。管理人员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变,着眼于对生产经营组织方法的创新,主要解决思维方式和宏观决策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政府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营造环境。科技局、经委、信息化办、计委、财政局要紧密配合,要积极为企业服务,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各类信息化项目,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新闻媒体(电视台、报纸)应继续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宣传和推介,对实施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推广。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社会影响,在全市上下形成依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我市传统产业,加速我市经济发展的共识。

同志们,制造业信息化的战鼓已经擂响,让我们以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共同推进这项宏伟工程,为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实现湘潭经济跨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2

同志们:

这次会议之所以放在湖北召开, 主要是因为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 林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全省林业建设和计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湖北要为全国生态安全做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 湖北省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生态立省”战略, 确立了“林业强省”目标。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林业及其生态建设, 俞正声书记、罗清泉书记、李鸿忠书记及王国生省长等领导同志, 都身体力行、亲力亲为, 狠抓林业及其生态建设。李鸿忠书记最近在参加义务植树时强调:“林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保障,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绿色家园、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 在继续抓好植树造林和宜林荒山荒坡绿化的同时, 坚决守住林地保有量这条绿色‘红线’。绿色‘红线’就像地雷一样, 不能碰, 更不能踩。全省林地保有量是一项硬指标, 只能增不能减。”林业建设是一项长线的工作和战略性的问题, 林地是林业生态发展的基础、根本、命根子, 对林地的保护, 就要像李鸿忠书记讲的那样, 当作地雷、高压线来对待, 不能碰, 更不能踩, 确保林地保有量, 这要作为一项硬指标。湖北的这些经验, 值得全国各地学习, 值得我们国家林业局学习。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 认真总结去年计财工作, 部署今年的任务。刚才赵斌副省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国家有关部门对林业非常重视,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税务总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银监会、国家农发办、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明伦同志、晓松同志和利明同志随后还要讲话, 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这里, 我代表贾治邦局长, 代表国家林业局向湖北省委、省政府, 向中央各有关部门对林业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关于去年的计财工作和今年的安排部署, 加平同志将要全面具体的讲, 这个讲话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文件, 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 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林业工作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全国林业系统全面完成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任务目标, 林业计财部门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林业局党组对计财系统的工作是肯定的、满意的。当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林业也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林业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按照党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科学谋划, 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 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 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 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 确保生态贡献总量稳定增加。

发达的林业, 良好的生态, 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增长、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标志。当前, 我国生态问题依然突出, 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问题是一个长远问题, 一旦出问题就晚了, 要付出很大代价。南方缺粮可以从东北调, 可以进口, 生态出了问题既不能调运, 也不能从国外进口。国家已经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 并赋予林业部门建设、保护和管理“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责。必须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面促进绿色增长, 努力维护生态安全, 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二) 要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确保林业产业稳定增长。

林业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和实体经济, 林产品是供不应求的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既可以推进生态建设, 又可以壮大实体经济, 还可以促进就业增收, 不会导致产能过剩, 更不会催生经济泡沫。我们要以资源节约为前提,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优化产业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素质, 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三) 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确保林农和林业职工稳定增收。

林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都很强, 人民群众既是林业的建设主体, 又是林业发展的受益主体, 林业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不断提升现代林业发展水平,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经济、文化等多样化需求, 让林业发展成果更直接地惠及人民群众, 更好地改善林区民生。尤其要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改善林业职工和林农生产生活条件, 拓宽就业渠道, 增加涉林收入。

(四) 要更加注重深化林业改革, 确保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由于林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民生问题仍然突出, 林区社会稳定压力也在加大。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既要加大林业改革力度, 调整优化生产关系, 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又要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认真解决林业职工和林农群众的合理诉求, 确保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林业计财工作要服务林业发展全局, 准确把握现代林业发展趋势

林业计财部门作为林业管理的枢纽和中心, 是为林业建设全局服务的。服从大局, 就是要围绕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来谋划自己的工作, 来做好本职工作。林业计财工作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业务, 不是出纳和会计, 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 而是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现代林业发展趋势, 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发展全局, 超前谋划, 突出重点, 制定规划, 争取政策, 储备项目, 管好资金, 确保林业建设资金“用得对、用得好、用得该”。用得对是计财工作的底线, 就是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用得好是计财工作的标准要求,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用得该是计财工作的水平和艺术, 就是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应该花钱的地方, 用在刀刃上, 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一) 加大生态建设支持力度。

生态产品是我国最短缺的公共产品, 是公共财政的重点投资方向。林业部门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加强生态建设, 提供生态产品, 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林业计财部门要围绕这一中心任务, 积极协调国家和省区市有关部门, 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 继续出台新的扶持政策, 不断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为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尤其要密切关注并积极研究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政策, 掌握主动权, 提高话语权, 为林业生态建设争取更好条件。

(二) 加大林业改革支持力度。

林业改革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近年来, 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创新了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各种生产要素开始进入农村和林业, 国家政策和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收到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林农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当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处在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 必须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特色产业, 巩固和扩大林改成果, 并以此建立健全强林惠林政策体系, 构建林业发展长效机制。同时, 要认真研究制定支持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的政策措施。

(三) 加大林业产业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就业增收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通过出台《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和《林业产业振兴规划》, 林业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林产品供需缺口依然很大, 尤其是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超过40%, 木材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必须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 继续加大对林业产业尤其是木材培育的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我国林地资源、物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全面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林产品供给能力。

(四) 加大木本粮油支持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对粮食、食用植物油以及能源的需求呈刚性增长之势, 其中食用植物油、石油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65%和55%左右, 粮油和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国有着发展生物质能源和木本粮油的巨大潜力, 据专家测算, 仅木本食用植物油年生产潜力就在600万吨以上, 可解决6亿人的吃油问题。要将发展木本粮油和生物质能源作为林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进一步加大对木本粮油的扶持力度, 提升林业生物质能源生产能力, 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和能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五) 加大资源保护支持力度。

我国有46亿亩林地、5.77亿亩湿地、8亿亩可治理沙地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些资源既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 又是林业发展的基本命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林地、湿地、沙地大量被侵占和破坏的问题凸显出来,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5年间, 共有1.25亿亩林地逆转为非林地, 相当于同期全国造林面积的33%。近40年来, 已有50%的滨海湿地不复存在, 有人统计, 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已经消失。必须完善政策措施, 增加资金投入, 加强林地、湿地保护和恢复, 加大沙化土地治理力度, 加强珍稀濒危物种拯救、保护和繁育, 进一步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物质基础。这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是生态保护和林业工作的基础和根本。

(六) 加大科技兴林支持力度。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创新创造日新月异,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科学技术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主要驱动要素和持久动力。目前, 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仅为43%, 比农业低10.5个百分点, 比林业发达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林业发展方式粗放、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严重影响着林业多种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林产品的有效供给, 是发展现代林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支持力度, 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 全面提升科技兴林水平, 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

三、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努力开创林业计财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 做好全年林业计财工作, 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意义十分重大。各级林业计财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大局、岗位尽责、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服务基层、团结协作的精神, 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努力开创林业计财工作新局面。

第一, 要完善林业规划体系。

规划事关林业长远发展, 必须谋深、盯紧、抓实, 主动搞好与国家宏观规划之间的衔接, 抓紧完善现代林业规划体系, 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不能和实际工作“两张皮”。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编制好林业专项规划。各专项规划要充分体现林业的职能, 把林业的战略重点细化落实到规划上, 形成网格化, 实现全覆盖。

第二, 要确保林业投资效益。

林业投资安排一定要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把资金用在林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上, 用在解决突出问题上, 用在加强薄弱环节上, 用在改善民生上,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投资计划一旦下达, 就必须严格执行, 不得随意调整, 确保按期完成和质量效益。要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林业资金使用情况, 反映林业投资效益, 为扩大林业资金规模、拓展投资渠道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 要加强资金管理。

管好林业资金, 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是林业计财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永恒主题。资金管理出了问题, 不仅林业建设会遭受严重损失, 干部成长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最近, 国家审计署专程到国家林业局研究林业资金审计问题, 各项资金都列为审计重点, 将加大审计力度并实行常态化审计。各级林业计财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 完善制度措施, 加强资金管理, 严明财经纪律, 做到用制度管钱管人管事, 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干部健康成长。

第四, 要加强项目和政策储备。

要增强林业计财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超前性, 将政策研究和项目储备作为日常工作, 随时掌握国家政策取向和投资方向, 超前谋划林业政策, 及早储备林业项目。要根据确定的林业规划, 及时谋划重点项目, 增加林业发展的后劲和亮点。要重点研究林业投入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木材安全储备基地建设、国家级公益林赎买、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林业改革、林业产业、林业防灾减灾、森林碳汇交易等方面的政策, 一旦条件成熟, 确保能够尽快报批施行。

第五, 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 是林业大发展的希望所在, 也是发展开放林业的必然趋势。但是, 目前社会资金投入林业还有不少政策障碍和壁垒,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发展。各级林业计财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 调整政策, 充分发挥国家资金和政策的“酵母”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顺利进入林业领域, 不断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和吸引力。

第六, 要狠抓工作落实。

林业系统战线长、项目多、任务重, 各项工作都要狠抓贯彻落实。要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此次会议精神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 及时制定工作方案, 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要高度负责, 振奋精神, 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决不能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萎靡不振, 切实做到数据真实、工作落实、为人诚实, 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第七, 要树立服务基层的思想。

林业计财工作没有自身的利益, 都是为各个方面提供服务的。必须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 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等方面, 千方百计地方便基层、方便群众。广大计财干部要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全心全意地为基层单位服务, 为林业改革发展服务。

同志们, 林业计财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狠抓落实, 全面完成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本次会议的安排部署, 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出色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3

这次省政府在玉溪市召开现场会,专题研究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

全省教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高峰副省长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下面,我就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和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促进公平,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01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着力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机制。2011年,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印发了《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省级联席会议制度。二是着力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后出台《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15年)》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学校布局和规模日趋科学合理。三是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09 年以来,相继投入资金376.7亿元,建设校舍和教职工宿舍2 983万平方米。2014年以来,启动“全面改薄”项目,下达资金69.68亿元。全省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四是着力推动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大力实施“特岗计划”,扎实推进“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坚持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持续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五是着力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六是着力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办学行为管理机制,学校管理的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七是着力培育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城乡教育对口帮扶机制、探索名校集团化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等措施,逐步形成省内外、公民办优质教育资源竞争发展的局面,对缓解“择校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还比较大:一是部分地区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不够。二是学校标准化建设步履艰难。三是城乡一体化进展缓慢。四是质量均衡发展任重道远。五是教师资源培优和均衡配置难度较大。 六是城镇化进程与教育资源供给矛盾日趋突出。七是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对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二、攻坚克难,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我省以推进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多元化办园体制基本建立。颁布实施《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完成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二期进展顺利。从2012年开始,投入2.33 亿元对2 396所民办示范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进行了奖补,初步形成了公建民营、管办分离、名园办分园、名园办民园等多种办园形式。2010以来,民办幼儿园增加1 187所,在园幼儿增加21.7万人。二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分别在玉溪市红塔区、昆明市五华区等地试点学区化改革,形成了学区制建设的有益经验。部分地区在同一学区实现了教学进度统一、考试教研同步、教师定期交流互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效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持续推进招生评价制度改革。在2009年推进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进行调整完善,实现“八统一”。四是扎实推进特殊教育体系建设。认真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省特殊学校在校生2.1万人,残疾儿童入学率91.36%,全省特殊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五是建立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在全省14 407所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建立了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在中小学挂牌督导的责任督学达到4 275人。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全省共有40个县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六是各地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亮点频现。玉溪市强化政府统筹,实施美丽校园行动计划暨校安工程,建成了一批窗口示范学校。昆明市通过名校办分校、名校带弱校、名校办民校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曲靖市设立优秀骨干教师政府特殊津贴。临沧市实施“名师入临”工程。怒江州由当地财政出资,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了“五险一金”。这些创新举措为我们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省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机制改革仍有待完善。二是学区制改革的体制性问题尚未取得明显突破,目前仍然属于系统内的机制改革。三是特殊教育协同推进机制和体系不健全。四是教育督导工作还有待加强。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予以解决。

三、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依法履职,加强领导。加快基础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要根据这次会议的总体部署,成立工作推进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细化措施,完善方案。省政府已经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二期)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各地要结合实际,尽快完成本地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的制订工作,进一步分解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完善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规定完成时限,统筹部署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和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

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各地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要横向到邊、纵向到底,要一抓到底、一问到底。要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强化督促检查,强化跟踪问效,切实按照本地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形成相应的过程检查和工作目标责任管理考核机制,建立目标完成情况问责机制,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4

刚才,省信息产业厅徐厅长为我们作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精彩讲座,对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开拓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省信息产业厅尤其是徐厅长长期以来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武彪同志的书面发言、欧阳安同志的发言和三个单位的经验介绍讲得很好。建文同志总结了前段时间的工作,部署了今后的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传达、贯彻和落实好这次会议的精神,把我市的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信息化是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先进的生产力,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加快信息化作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首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美国、欧洲各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先后通过各种策略,将国家意志注入到信息化进程中,并率先跨入了信息时代。特别是美国经济在90年代一直高速增长,其中信息产业以高于国民经济两倍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发展,对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起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当前,我们正在加快与全球经济的对接,尤其要重视这一趋势和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如省委张德江书记明确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进程,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其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可行途径。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最终产品比重,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信息技术。换句话说,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可以使整个管理过程、生产过程变得精、细,变得更快适应市场对产品质量、产品外观乃至产品内涵的要求。所以,推动我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借助当前国家、省发展信息产业的大趋势,特别是全社会对信息技术、网络服务的巨大需求和机遇,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花大力气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信息产业,全面增强我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推动信息化建设再上台阶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势头喜人,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市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先进的兄弟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信息网络资源分散,信息支撑和共享整合力度不够;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地区和部门间发展不平衡;信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不多;产业链条不够紧密等等。因此,无论是从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需要看,还是从抢抓新机遇、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看,推进信息化都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和潜力所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遵循“政府主导、搞好协调;统筹规划、联合建设;讲究实效、重点突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围绕以下三个层次的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步伐。

第一,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要把推进企业信息化作为加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具备相当的发展基础,去年的增速达30.15%,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中,要抓好几个着力点:一是大力推进现代化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在产业布局安排上,要加快电子信息类产业向东部组团聚集,通过政策引导、环境营造,做大做强我市的电子信息生产基地。二是针对我市传统产业特别是灯饰、五金、服装、食品、家电、家具等行业的特点,解决好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问题,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三是大力发展以消费类电子产业、装备类电子产业、软件产业、信息资源产业、现代信息服务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产业平台。突出培植高新技术产业,抓好电子信息类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大力扶持重点信息制造企业。四是扶持企业开发技术创新信息产品,支持鼓励国内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来我市设立软件研究开发中心,支持鼓励组建消费类电子产品(数字家电)重点实验室。五是按照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加快发展通信网络运营业、计算机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

第二,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政务信息化是通过加快电子技术与政务活动的融合,改革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有效沟通的最直接平台。政务信息化的本质是体现执政为民,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政成本。我市今后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必须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扭转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重“电子”轻“政务”,重“投入”轻“应用”的倾向。根据有关部门的汇总,今年,我市各部门共提出了达数亿元投入规模的电子政务项目需求。在有限的政府财力下,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一定要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避免软件、硬件投入大大超出实际应用的过度超前现象。优先上马经过充分论证,有利于提升政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能为市民提供政务资源和服务功能的重大项目,坚持把一些过度超前的需求压减下来。对已经立项的政法网(金盾工程)、金财、金审和金保等国家“金字号”工程以及疫情信息系统、三防指挥系统等一批重点政务信息化工程,要建立强有力的协调和推进机制,确保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未经立项的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评审后才能进入启动和建设程序。要加大对政务资源、数据整合的力度。所有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对其他单位和公众开放以外,必须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市政务信息化协调小组要加强调查研究,形成全市数据交换平台的分步实施方案。要按照省政府“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好我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

第三,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要把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作为加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延伸,继续抓好社会保障、交通、就业与再就业、卫生防疫、医疗、社区服务等社会领域信息化工程建设。通过社会事业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改善服务的手段和质量,在公众生活中大量导入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化的多层互动、共同发展。

三、强化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导,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中央和省领导多次强调,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信息化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各部门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理顺管理体制,为我市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其次,要确保政策支持到位。市财政在去年安排4000万元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安排专项建设资金5000万元,重点确保包括信用网、政法网、行政服务在线等共20项政务信息化工程;市计划从5000万元专项经费中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有关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请经贸局、信息产业局月底做出方案报市政府。

再次,要建立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评价机制。今后,对政府投资的项目或贴息项目,必须在全过程实行绩效管理,达不到相关指标的不得安排后续资金。同时,要把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信息化指标等列入各级领导的责任考核内容,形成更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同志们,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更新观念,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实现我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构建和谐※※,实现富裕安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彭 建 文

(2005年5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的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省信息产业厅徐志彪厅长作了信息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的专题讲座;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小榄镇、※※通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分别作了信息化建设经验介绍;信息产业局欧阳安局长、经贸局李武彪局长(书面)分别传达了全省信息产业工作会议、省政务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及部署了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陈市长还要作重要指示。下面,我先谈四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我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从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出发,全面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稳步增长。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035户,从业人员约14万人。2004年,全市信息产业总产值达531.35亿元,增长30.15%,占工业总产值26.39%;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123.66亿元,增长28.08%,位于全市五大支柱产业之首,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企业信息化发展较快。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上广泛应用,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和提升,电子商务也有了较快发展。三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目前我市已建成电信、广播电视、电力三大信息光纤网络,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铺设光缆超过8848皮长公里,16.9万纤芯公里,光纤网络已覆盖到全市镇村。已建成以ATM宽带网作骨干的Ip城域网;有线电视已完成市区至镇区的光纤联网,将逐步发展以视频点播、数据广播、网上电视新闻、宽带互联网接入、计算机数据信息交换为主的数据业务。2004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为78.77%,信息网络普及率56.26%,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数87.33,城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建立和完善了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政府之窗)”,该网站被评为“2004年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启动了※※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促进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目前有33个部门的136项审批事项在网上运行,完成网上审批2.95万多宗,回复各类咨询及投诉3900多件,回复率超过94%;加快推进公文网上流转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应用的步伐,党政信息平台公文内网开通以来,已连接113个党政部门和镇区共1000多个终端用户,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去年,行政服务在线系统、经贸网、文化信息网等3个项目成为省信息化示范试点项目。五是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信息网络服务、数据库中介咨询等新型服务行业正在兴起。小榄镇城镇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人民医院的大规模集成化医院信息系统、国家“12金”系列信息化工程以及※※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等项目成为全市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信息化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个别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紧迫感,政府各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做得不够。二是项目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三重三轻”问题(重概念轻应用,重建设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政务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龙头”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信息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社会对信息及其服务价值观念较为淡薄。四是对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规划,信息技术对改造传统产业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也亟待发展和提高;电子信息产业中制造业和软件开发业结构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倍增作用和乘数效应。五是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特别是软件专业人才更少,软件研发力量薄弱,影响了我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党和国家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内各地区城市都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地方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来抓。对于我市来说,加快信息化建设尤其迫切。

第一,推进信息化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实力的需要。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的投入产出比一般都在1∶4以上,有些领域甚至达到1∶20以上。我市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科技水平和素质普遍较低,为适应区域竞争的要求,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子。同时,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不断向我国转移,大力引进一批信息产业制造项目,对于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调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市具有商贸流通的传统优势,但第三产业的技术含量不足、比重小、内部结构不合理、交易方式和管理模式落后,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第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二,推进信息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的需要。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不但能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而且能够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政务信息化的本质是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平台,让市民享受到更多高效、便捷的服务,因此,信息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把重视政府运作流程,服务政务公开,简化办事手续作为政务信息化的重点加以突破;另一方面,能否提供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全球网络通讯服务,是客商选择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信息化必须从提供畅通无阻的全球信息资讯服务这一要求出发,继续优化网络资源及中介等服务,使信息化成为我市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审时度势,充分把握我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全市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把握机遇,突出重点,调整和优化信息产业结构

去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我市时,充分肯定了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同时,要求我市要加快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美好家园。“两个适宜”的核心是要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由偏轻型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循环型转变。

(一)加强组织协调,认真做好信息化和信息产业规划实施工作。信息化是一项高技术含量、高投入的系统工程,没有规划的引导必然会出现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必然加快做好我市“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特别要重点突出和细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规划和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各个规划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以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创新为动力,突出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做好规划的制定和评审工作。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信息产业中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努力做到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使其废弃物料逐步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二)突出重点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消费类电子产品是珠三角的支柱产业,也是提升我市产业水平的突破口之一。要对现有的政策资源、管理资源、资金资源进行整合,紧跟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扶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软件产业,使之成为我市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加快传统家电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其中,南头、东凤、小榄等家电产业基地要充分发挥先导作用,力争在数字家电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要引导传统家电企业与通信设备企业、计算机厂商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数字电视、移动DVD、数字摄像机等家庭娱乐数字产品,同时大力发展3G移动通信产品和无线网络产品,构建基于消费者的产业文化氛围,提高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园区。要充分利用火炬区的国家电子(※※)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小榄镇的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的现有优势,形成信息化产业的特色园区,通过引进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中间产品生产项目和产业上游项目,切实解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品的缺口与瓶颈问题;通过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和人才进区创业,孵化培植一批电子信息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产业基地发展软件产业园,促进信息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集聚。

(四)重点突破关键性技术领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要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起关键带动作用的共性技术难题,对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技术软件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提高我市信息技术的起点。要围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首先要加强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重点支持发展数字化、光机电一体化生产装备和精密制造业,推动生产装备和精密制造业向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其次要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托专业镇和行业协会,分区域分行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平台。市技改扶持资金要体现出对企业信息化的倾斜,强化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检测中心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再次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是骨干企业和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市企业信用信息网要在信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上继续深化,形成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体系。

(五)实施“走出去”和名牌战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合作,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兴办加工贸易项目,鼓励和扶持企业进入国际信息通信服务市场。鼓励运营企业和制造业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出口结构优化。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完善对名牌企业的奖励制度和扶持、保护办法,创建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建设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众多具有专业化特色的中小企业繁荣发展的强大信息企业群体。

三、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提高电子政务的建设水平

电子政务在我市已经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应用不平衡、整合难度大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下一阶段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电子政务规划的实施统筹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在高起点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协调推进和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市政府委托※※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编制的电子政务规划即将通过验收,要以规划的实施为基础,明确电子政务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原则和政策,确立和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政务信息化项目。今后所有项目必须按照规划的要求组织推进和建设,未纳入规划的项目原则上要停建或缓建。集中力量抓好包括金保工程、政法网(金盾工程)、金财工程等一批政务信息化重点工程的开发建设、推广和应用,并以此为示范全面提升我市政务信息化的水平。

(二)以政务为核心,以电子为手段,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一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政务信息化同时也包括了政府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有效社会管理等内容。因此,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推进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加快提高我市的科技信息资源和网络化程度,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立网上虚拟产学研合作开发组织;建设面向全社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推广的信息流通与交易系统;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专利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大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积极推进现代网上教育、远程教育。要推进文化信息化,以数字档案馆为基础,加快整合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加强广播电视、音像、发行、印刷、艺术品等领域的信息化改造。要推进卫生信息化,以疫情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进行功能扩展,加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工作。要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立高效便利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对保障人员与基金的动态监管。要推进环境治理信息化,实现自然生态保护、气象监测、污染整治等信息网络化与智能化;以三防系统、GIS系统、气象系统、110指挥系统和党政平台为基础,加快建立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此外还要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

(三)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促进电子政务从政务需求向应用需求转变。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以为市民提供服务、提供便利为出发点的,提高机关效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我市已投入的大部分应用系统在提高机关效能方面是显著的,但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和服务明显不足。比如,行政服务在线开通后,市民通过在线咨询政府的办事程序,部门的回复率不够理想,说明一些部门在应用上不够重视;一些政务网站提供的信息实时性不强,对市民的要求缺乏快速反应,重信息浏览、轻服务交流,说明我们以技术为手段重组政府流程的工作做得仍不够深入。因此,要切实改变重投入轻应用的问题,不断提高网站的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增强电子政务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政府的有效协调和组织引导,使电子政务向综合服务功能和互动功能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方面,要学习周边城市批优秀政府网站的经验,尽快改造和完善※※政府网站,将“中国·※※(政府之窗)”建设成为点击率高、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咨询方便、互动性强的外网平台,并以此带动我市各级、各部门门户网站的全面发展。

(四)要以行政服务在线建设作为全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确保开发目标如期完成。建设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是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的重大措举,是与省政府推进“一站式”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相衔接的一项重点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和“政府审批事项”上网,确保年底前主要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实现网上运行。专责小组要结合新一轮的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优化行政在线运行流程,实现政府部门各个环节的畅通流转。要强化行政服务在线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不能共享的涉密信息外,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市专责小组尽快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互连互通和数据导入,实现部门业务专网和行政专线的无缝对接。要积极引进中介服务,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点、服务及其他公众资源,延伸系统的功能,提高行政服务系统的使用效率,加强与公众的联系。

四、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推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一)以整合、共享为重点,突破信息化建设中的体制瓶颈。政府部门掌握着全社会80%以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对形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规范和可操作的电子政务标准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目前仍有部分单位和部门不积极接入市的共享平台,不愿意把自己的资源拿出来共享,这里面既有观念、体制、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部门的具体特殊性和实际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协调力度,提高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对共享问题的认识,打破条块分割、行政的分割。市政务信息化协调小组在完成电子政务规划之后,要立即着手要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和接口标准,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标准的制定工作,要完善以党政平台为基础的技术集成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资源,切实提高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的效果和效能,强化“一站式”电子政务的整体效应。

(二)以项目绩效评价为依据,强化全程监管机制。为有效避免电子政务项目存在的重投入、轻管理现象,今后要建立项目建设前期评估、中期评估和应用评估三个方面的评估制度,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效。在方案实施之前要进行严格论证,设计严格的量化评测标准,确保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能真正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按满足用户的目标接近程度来测评项目的实际绩效,保证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效益。凡是没有达到绩效要求的项目,不得再增加投入,不得进行新的系统改造工程。在防范项目建设风险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调控职能,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充分掌握建设方与承建方、监理方的具体情况,建立以事前、事中防范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全面管理制度,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承担项目开发风险的领导责任。

(三)以人才为依托,提高信息化发展的水平。信息化(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的发展关键靠人才。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积极引进优秀软件人才和智力成果。通过发展事业、优化环境、改革体制、提高待遇、加快培养等多种形式,对前来※※创业发展的优秀软件人才给予政策优惠。有关部门可以在现有人才入户政策基础上,降低创业门槛和入户条件,具体请信息产业局与市人事部门研究并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不断壮大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人才队伍。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5

今天局党委在这里召开全局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刚才强局长就如何推进交通信息化做了一个很好的讲话,我完全同意。几位处长也结合各自工作,做了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也就如何全面推进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设,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什么地方说得不够准确、不够全面,希望大家给予谅解。

一、广州之行的感受、感想

这次通过对广州市交委信息化建设实地的参观、考察与座谈,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而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震撼”。广州市交委的信息化建设举全委之力,经过了十年,尤其是近三年的全力推进,可以说不但走在了我国大城市的前列,而且走在了全世界同类城市的前列,对广州市交通带来的深刻变化和变革,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清楚的,我在这里举几个事例。

第一个例子,广州的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搭建、系统的建设、运营以及管理的延续、提升,不但满足了交通行业市场监管的需求,也为交通企业在监管、服务,尤其是经济效益的提高方面创造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它的服务功能提升到了城市交通管理这一更高层面。广州市年初机构改革时形成了大交委,把城市道路的交通工程,包括交通信号、交通设施的组织管理交给了广州市交委。当然,这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州市整合了过去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资源,如公安交管系统、治安系统、城管系统、市政系统等多部门在道路交通方面的视频信号、线圈信号等2万多路信号,传输到广州市交委的智能交通平台,然后由这个平台根据每条道路的车流、人流信息和现有的道路条件,开发出道路模拟仿真系统,对道路堵塞的原因进行仿真计算机模拟处理,最后优化出交通调度运行方案。

第二个例子,广州市的公交调度指挥系统,达到了类似于机场调度的模式,就是调度员与车辆是对应的,在同一大平台上,一个调度员可以实时调度大约60辆公交汽车的运行。这种做法给公交公司带来的效益是什么?就是减少了原来约名传统条件下从事管理、调度指挥的工作人员。对出租企业,对其他从事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在实时管理方面,在降低成本方面,作用也是巨大的。广州的交通信息化公司,由于对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普遍得到企业认可,交通信息公司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都是运营企业根据约定和合同,自觉的去交费,因为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太明显了。

第三个例子,现在我们行业管理感到困难的问题,如监管难、取证难。在他们这个平台上,一目了然,近年来,西安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出租汽车达到一万多辆,公交车达到七千多辆,汽车修理厂发展到几千家,业务监管范围不断扩大,而相关的处室和部门的人员又没有任何增加,所以大家普遍感到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信息化来完善我们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同时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个例子,广州市在其最繁华的道路之一——中山大道上建成了一条brt公交专用线,当初在建这个通道的时候,据说有很多人反对,事实证明当初修建brt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brt建设前,在中山路上运营的公交车有1700辆,建设后,运营车辆减少到800辆,brt通道里运行的一共有30多条线路,日承担客运量由原来的40万人次提高到90万人次,超过了绝大多数城市一条地铁线的日客流量,公交车运行速度也由原来的每小时11公里提高到现在的每小时23公里。在brt通道里,投放多少车,车的间距是多少,哪个地方人多需要车,如何进行调度安排,都能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第五个例子,亚运组委会的交通组织调度,由交委的信息公司承担,3700辆运动员、裁判员、官员用车,由信息公司统一调度,开幕式乘船入场,调度也由交通信息公司完成,必须做到分秒不差,亚委会评价,广州亚运会比北京奥运会强的就是交通调度智能化。

我上面举了五个例子,让大家共同分享一下这次广州之行的感受,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这样的感受,才能体会到我们的不足。两市交通现状相比较,广州城市人口比西安多一倍,广州的公交车有9000辆,我们有7000辆,但是年客运量却比我们大了50%。我们真切感受了广州公交车运行速度快、乘座舒适;广州的出租车有17000辆,我们有11000辆,他们一天载客170万人次,我们80万人次,将近是我们的二倍。网上有评论说不爱西安的十大理由,我们占了俩,一是公交车成了“肉夹馍”,二是出租车拒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给政府说,要增加公交车,完全是车辆不足这个因素吗?这两年“打车难”,社会各界反响很大,完全是因为出租车总量不够吗?诚然,总量不足是客观存在,但是我们的运行效率呢?广州为什么能比我们多运许多的人呢?目前我们的负面评价仍然很多,运营过程中的一些随机的事件,单单靠人能管得住吗?不靠信息化的手段,能克服这些顽疾吗?不行。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6

同志们:

这次信息化工作会,是我厂成立后的首次信息工作化会议,是我厂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并要求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全国各行各业正在掀起空前的信息化建设高潮,可以说,目前全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同志们,要想演奏好“准东采油,力争上油”主旋律,实现准东油田的持续发展,我厂必须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抓住机遇,结合准东油田勘探开发实际情况和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客观事实,努力加快准东油田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油田勘探开发和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刚才,信息所的郑所长对以往信息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分析,对××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工作安排的细致合理,我都同意。

回顾过去,多年来我厂信息战线上的全体员工一直在默默的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厂的信息化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我们下步实施“再上信息化台阶,建设数字化准东油田”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代表准东采油厂向你们为准东油田信息化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大力“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数字化准东油田”问题谈以下三点。

首先,要根本转变信息化工作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科学认识。这一方面大家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认真学习新疆油田公司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年月日,油田公司召开了信息化工作会议,陈新发总经理和孙晓岗副总经理在会上就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和指示,两位领导的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新疆油田信息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我厂信息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二是全厂员工要对信息化转变认识观念。大家要从思想上改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信息化建设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孤立的数据库建设、优美的多媒体演示以及网络日常数据传输等方面。这些工作都属于初等层次,还没有很好地起到带动勘探开发主营业务发展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生产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在勘探方面从勘探部署到提交预测储量和控制储量,从地震勘探与测井等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从精细勘探、综合勘探和战略勘探到勘探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每个环节中去,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开发方面在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与调整、地面工程规划与设计、生产测试资料处理与解释、油田开发精细地质描述与研究、油田开发生产管理等等各个具体技术领域中,信息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管理方面信息技术能够使管理组织扁平化,使业务流动速度加快,使事务处理时间缩短,使工作质量提高,在今后的生产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体系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建立起的信息丰富、齐全、准确的网络系统,形成的反应灵敏、沟通快捷、管理有序的生产经营机制,更使生产管理水平再上台阶。所以今后,我们要改变过去落后的观念,不仅要继续强化信息化建设对油田主营业务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还要充分利用勘探开发的需要促进信息化建设,形成互动局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再造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方式,提高勘探开发水平。各级领导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操作员工要重视信息化建设,以此来加深对油田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工作技能;科研人员要重视信息化建设,以此来数字量化油田,精细认识地层,提高油藏治理水平。

我所谈的第二个问题是夯实信息化工作基础,重在应用,意在发展。在准东油田开发的年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无到有,从小范围、低水平研究与应用到大规模、高水平的建设与推广,经历了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时至今日,我厂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以迈出实质性步伐。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数据建设应用体系、准东局域网络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完成各类开发数据库的建设,油田地理系统,新数据实现正常化管理,初步建立了涵盖整个采油厂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空间数字平台,建成了勘探、开发、经营、管理等业务一体化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和应用集成体系。

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7

一、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省对外贸易从边境小额贸易起步, 通过实施“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等重大战略, 呈现出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贸易行为日益规范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73亿美元, 是2002年的4倍, 年均增幅30%以上。机电、医药、家具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及本地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 外贸出口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资源、能源类等战略物资进口数量大幅度增长, 仅2007年就进口木材1026万立方米、原油177.2万吨、化肥151.9万吨, 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国家能源原材料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重要决定以来, 全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三年迈出三大步, 2007年, 全省对俄贸易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达到107.3亿美元, 几年来累计在俄境内取得森林采伐权1200万公顷, 矿产资源开发权18个, 全国对俄经贸第一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对外开放的基础更加牢固

一是口岸和开发区建设成效斐然。全省共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 口岸数量仅次于广东省, 位于全国第二位。绥芬河等重点口岸实现了每周7天24小时通关, 口岸通关效率和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5个国家级开发区、29个省级开发区以及60余个地方工业园区竞相发展, 已经成为当地吸引外资最多、新型工业发展最快、税收贡献最大的经济支柱。

二是企业主体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全省外贸企业由2002年的700多家增长到目前的近8000家, 前20强企业进出口额均超过了1亿美元, 经营范围由单纯的进出口贸易向投资和加工等多领域拓展。

三是国际客货运输通道建设扎实推进。先后开通了哈尔滨—海参崴、鹤岗—比罗比詹、佳木斯—比罗比詹、鸡西—乌苏里斯克国际客运线路, 规划中的三座中俄界江大桥以及密图铁路、前抚铁路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是对外经贸促进机制进一步完善。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关于推进对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并将外贸发展金规模由3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人民币;中、省直有关部门也积极出台政策、采取措施, 为全省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环境。

三、竞争有序的内贸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方面, 多层次、多门类、多功能的商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钢材、汽车、煤炭等生产资料市场初具规模, 为我省生产企业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心城市商业区建设各具特色, 一批商业街区闻名中外。中俄果菜、木材、工业品等批发市场搭建起对俄经贸的窗口和平台。社区超市、便利店、洗衣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网点快速发展, 方便了城镇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同时, 农村市场建设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流通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方面, 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流通方式蓬勃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配送、代理、租赁、拍卖、典当等经营方式逐步普及, 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起步发展。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沃尔玛、家乐福、肯德基、麦当劳以及上海华联、大连大商、山东三联等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先后来我省投资。新型流通方式的发展、企业所有制的转变、外部资本和经营理念的引入, 有效提升了全省流通业的水平和效率, 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习惯。在市场运行监测和调控方面, 全省商务系统在城市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和重点流通企业市场运行监测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通过市场监测、运行分析、预测预警等工作, 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特点、问题和发展变化趋势, 为有效调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在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规范流通秩序方面, 在全省流通领域积极倡导诚信经营, 打造企业诚信品牌, 塑造良好的窗口形象和行业风尚,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 打击商业欺诈, 规范酒类批发零售市场、生猪屠宰市场以及商品展览市场等专项活动, 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 使全省流通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当前, 我省正处在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商务事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发展开放型经济, 推动经济国际化, 是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全省对外开放总体战略, 也是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钱运录书记指出, “要把全方位开放作为全面振兴的重要切入点, 大力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升级,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以对外贸易为基础, 以投资合作为重点, 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不久前闭幕的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栗战书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对商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确定了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的目标。这表明, 省委、省政府对商务工作高度重视。全省商务战线的同志们要立足大局, 进一步解放思想, 明确思路, 振奋精神, 努力开拓, 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第一, 要创新发展思路。

当前商务工作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 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国内外市场, 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目前高增长态势, 在继承的基础上, 必须不断地创新发展思路。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统筹发展:

一是统筹内外贸发展。省商务厅自2004年成立以来, 在政府管理体制上基本解决了内外贸分离的状态, 在内外贸结合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有诸多领域需要去推进、值得去思考。栗战书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进一步确立资源精深加工与发展新兴产业并举的发展方式, 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 努力延长产业链条, 搞好资源综合利用, 实现多层次增值。以木材为例, 假如我省每年输出的木材没有一根是原木, 哪怕加工成板材, 加工成地板、家具等木制品, 也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我省产值及税收。

二是统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目前,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涉及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医疗与社会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等广阔领域。近年来, 我省货物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服务贸易发展也很快。但我省服务贸易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发掘, 与做得好的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条件的地市要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发展, 这是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方向。本月初, 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我们正在积极支持哈尔滨市争取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哈尔滨市有几个点值得推动。例如, 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特色鲜明, 发展很快, 在带动我省IT领域服务外包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科学院和工程院的支持与认可。在平房建立的动漫与新媒体产业基地现在小有雏形, 前景良好。在医药服务外包领域, 许多世界大型医药公司将临床前及临床Ⅰ、Ⅱ、Ⅲ期的试验开始大规模转向中国和印度, 以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我们要抓住机遇, 迎头赶上。全国178个有资质的临床试验研究单位, 我省有5个, 主要集中在哈医大和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同时, 要鼓励省内商业、建筑、旅游、运输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拓展国际市场;鼓励省内科研、教育、文化、体育机构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逐步做大做强“龙江制造”与“龙江服务”。

三是统筹外贸和外资的发展。外贸和外资工作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当进口商品达到一定规模, 在国内形成稳固的市场和需求后, 往往会吸引外商来直接投资设厂;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同时, 也会出口国际市场, 带动对外贸易增长。因此, 外贸和外资工作都要围绕大局, 主动延伸, 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目前, 国家对外开放形势有了新变化, 以广东、江苏为代表的省份正在进行产业提档升级, 许多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企业纷纷北上, 这对我们来讲就是机遇。要争取把一批加工贸易企业吸引到我省来, 在扩大利用外资的同时,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方面工作, 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四是统筹城乡市场发展。我省城市和农村市场发展还不很平衡, 在商业发展水平、销售网络建设、经营模式选择和居民消费理念等方面均存在不小差距。当前, 我省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城乡间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为城乡市场统筹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商务部门要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城市商业带动农村商业发展, 通过开拓农村市场进一步壮大城市商业企业。

第二, 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

当前, 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发展对外贸易和现代流通产业方面积极性很高, 采取了很多支持政策, 形成了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在这一过程中, 特别是在国际经贸合作中, 一定要顾全大局, 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

一是园区建设要有统一规划。我省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 再加上科技产业园区, 共有120个左右。这些园区和开发区如何定位发展, 如何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如何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招商工作格局, 如何起到经济发展龙头作用, 这是我们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各地园区发展规划一定要与全省构想统筹起来。比如,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依托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合资建设的三万吨海绵钛项目, 在佳木斯建设钛合金科技产业园区。钛合金应用广泛, 生活、医疗领域的高级眼镜架、心脏支架, 航天航海领域的卫星天线、海洋耐压壳体, 国防领域用的舰船、飞机、导弹、运载火箭等, 都大量应用钛合金。要沿着钛合金产业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力争建立起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园区。再比如, 哈尔滨平房区将依托东北轻合金和东安集团建哈尔滨铝镁合金科技产业园区, 我们每年销售大量铝板材和镁合金、铝合金初级产品, 如果能够引进一批镁合金、铝合金深加工企业, 那么哈尔滨市铝镁合金产业将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关键是园区如何定向招商, 定向引企。

二是境外项目招标不打乱仗。对外经贸合作特别是境外大型项目招标, 各地、各部门之间乃至企业之间要服从大局, 协调配合, 切忌恶性竞争、搞乱市场。

三是贸易行为要讲究诚信。一个时期以来, 国外媒体大肆炒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 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 因为我省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不是本省制造的, 监控起来有一定难度, 有问题的商品通过我省口岸输出后, 对我们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 商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教育和指导, 教育企业不但要追逐利益, 更要讲求信誉, 树立百年品牌;要盈利, 更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第三, 要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这项工作要常抓不懈。当前, 俄罗斯东部开发和经济特区建设, 为我省推进对俄合作带来了新契机和亮点, 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 切实把握机遇,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着力构建多元化市场新格局。全省对外开放事业要再上新台阶, 取得新突破, 必须走贸易多元化之路。要深入推进对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工作,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畅通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切实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金融、旅游等领域的互利合作。进一步拓展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市场, 同时扩大与南美、澳大利亚和中东国家的贸易规模。要充分发掘我省与以色列历史和文化上的联系, 做好经贸合作这篇大文章。要更好发挥“龙港”和“龙澳”经贸促进机制, 进一步提升与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科技合作规模和水平。

三是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国际承包和劳务合作市场;支持企业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合作, 争取开发和储备一批新的林权、矿权和油气权项目;继续加快乌苏里斯克康吉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吸引更多企业入区建厂,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同时, 要积极吸引更多的省外企业落户我省, 我们不只要当通道还要当平台, 要把他们的技术、人才、产值和税收留在黑龙江。

四是积极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和执行, 实现城市商业功能区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发展;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 扩大农村日用品现代流通网络, 提高连锁农家店的质量, 增强农家店的自我发展能力, 研究减轻农家店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 通过两个工程的实施, 逐步改变我省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问题;进一步扩大面向居民吃、穿、住、行的社区家政、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业, 方便居民消费;探索“超市+基地”模式, 支持龙头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向社区超市、便利店配送产品。

五是切实保障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关系宏观经济大局, 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 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全省商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 通过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引导, 完善产销衔接和区域调剂机制, 确保商品市场平稳运行。

第四, 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事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事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 也决定着商务工作的实际成效, 一定要常抓不懈。这些年来, 商务战线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省各级商务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标准,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省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精神, 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自觉学习, 跟上时代步伐;要结合当前形势任务的需要, 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树立起商务部门清正廉洁, 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上一篇:教师对高中生期末评语范文下一篇:说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