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读后感

2024-05-17

《枕草子》读后感(精选4篇)

《枕草子》读后感 篇1

《枕草子》读后感

清少纳言,这是个神秘又令人羡慕的人物,她的洒脱,她的才华,她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令人羡慕。

为什么会如此说呢?就让看完清少纳言所著古文《枕草子》的我,慢慢说给你听吧!当然,我们需要先放下二战留下的恨,因为她是位日本人……

刚开始其实有点敷衍的感觉看这本书的,因为写作方式非常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不过慢慢你会发现这本书真的非常的安静柔美,并且你会觉得作者清少纳言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没错,她非常有趣!

在文中,她不断的说什么什么有趣,刚开始我其实不喜欢她的重复,因为开头第一章大概就有四五句这样的话,让我看的都有点疲惫了!

可后面我喜欢上了她这种说法,因为它能让你烦躁的心静下来,虽然写作方式看着有点不习惯,文也没有什么剧情,就是随笔散文而已,但是很有看下去的欲望!

清少纳言的写作方法非常简单,没有繁华优美的句子,没有复杂难懂的字词,一切从简,一切平凡,可我在她的文里却会感受到亲切,就像她在我耳边诉说着这些故事……

我透过《枕草子》能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间黑暗的风轻云淡,它还能让我脑中不好的思绪会静下来,甚至消失不见!

当我再看与清少纳言同一时期,同龄人,同为后宫女官,同为稀世才女的紫式部的作品,《源氏物语》,我就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

紫式部的文笔和故事里,没有清少纳言的自在潇洒,也没有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她的故事就像是沼泽,让人窒息,让人痛苦,甚至让人不在相信世界的光芒!

清少纳言服侍残如秋风败叶的皇后‘藤原定子’,而紫式部服侍春风得意的皇后堂妹‘藤原彰子,在逆境的清少纳言写出自然与人间的惬意与快乐,而风光无限的紫式部却写出历史的可悲与王朝的腐朽!

总而言之,各有千秋吧!不过相比压抑的《源氏物语》,我还是更爱简单温馨的《枕草子》,因为它够简单,简单的让夜晚也不在黑暗!

《枕草子》读后感二

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刚接到手,看到书名《枕草子》,第一眼以为是古书,后看作者,清少纳言,立马想到了纳兰容若,于是心里进一步断定乃古人之书,稍一注意,发现怎么还有一个译作者,印象中国人古书是不特意标明译者,有点纳闷。

翻开扉页,发觉作者名字旁边的日语,接着看到作者简介,才解了心中好奇。

书封底的文字,算是“以管窥豹”,朋友说我口味重,也许不对胃口。

对我来说,重口味的文字,像安妮,那是一种情感需要,激烈刻骨,才能倒腾动那颗对世事无所谓的慵懒。

内心最爱的还是对于哲学问题的思考,那是一种让我冷静清醒的方式,一种心灵全部投入进去的状态,所以最触动我的还是上面这一段文字:美的对象可能随时代变迁,但美感经验则永恒不变,唯其不变,故美感经验的底层乃具有永生不灭的原理。

《枕草子》读后感三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阴晴圆缺,衣食住行等日常所见的事物,你心灵的眼睛没有张开之前,天天面对,也是两相隔,不亲近的。如此,便是拥有着很多美好的东西,你也难以感觉到丰富和富有。倘若某天,一道天光开启内心的智慧,你换成热爱,欣赏,耽美的眼光来观照万物,那一切又会大不相同。曾经被我们粗枝大叶忽略掉的美好生动的细节,将纷纷涌现眼前,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处处有趣味。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变得日益敏感细腻,富有情趣。能够发现欣赏细微的美,正是幸福的来源之一。你想成为这样的人,《枕草子》便是必读的一本书,一条通向审美的路。

这本书的名字简朴温雅,令人想象日本平安时代,榻榻米上那一只留有发丝香氛的枕头,枕边叠放着的一沓用假名写就的纸草。

《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是一条天子皇后定子的近侍。她是个多才的有心的女子,将宫中生活的种种体验,以随笔的形式记述下来。有关于四季天象、山川自然、草木花虫、身边琐物,以及男女之情、赏心悦目之事、个人好恶之性、宫中节会之事等,娓娓道来,写成长短各异的三百余篇。其文笔简劲敏锐犀利,被日本学界推许为随笔文学的典范。里面的有些篇章,对生活中行为的描述,不只从审美角度,还有教诲意义。例如“懈怠之事”,“可憎恨之事”,“高贵的事物”,“可喜之事”等。在她笔下,世间经历的万物,没有不能表现的。这方式有点像我们的日记,但又没有惯常日记无节制的情绪化渲泄与独白。一幅幅简章,客观记述,历历如绘,读之如身临其境,养心怡神。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细微地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暗夜,有萤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时候,连下雨也有意思。”

节选的这一章题目是“四时的情趣”。春夏秋冬,无不是好的。只要我们肯细细观察和体味,各有美好的情趣在其中。我国宋代无门和尚有一首偈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能沉浸于四季之美,http:/// 前提是需有闲适与宁静的心境,那些营营役役者,每天处于繁忙焦虑的名利征逐之中,生活在如画的景观里,也会无动于衷。同时,心境也能因对四时景物的赏玩,变得更愉悦和安详。美的欣赏是无功利的,无功利的欣赏,又能深化我们对美的感受。

能在皇后边上做侍女的,往往是贵族家庭出身有良好教养的女子。她们仪容娇好,知书达理,又过着优裕闲散的生活,更有时间和心情来享受体味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话虽如此,倘若没有一颗水晶一样纯净的心,也会陷入人事的勾心斗角中烦恼不断,而她,显然对生活的热爱超过了功利之心,她总是告诉我们,此“亦佳”,彼“可赏”,这是“有趣之事”,那是“真有看头。”虽然有时也表达对生活中丑陋之事的不满和感慨,但这个灵心慧质的女子,她的批评,同样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热爱与关注上面的,冷漠之心,不可能有这样的境界。当然,身份的不同,使她对万事万物的观照,虽然极富情感,也不免高高在上,这是贵族式的优雅与情趣。

在“宫中饲养的猫”一章中,皇后的狗无意中冲撞了皇上宠爱的猫,被放逐。这条叫翁丸又跑了回来,被两条壮汉打得浑身肿胀,奄奄一息,连皇后和侍女们都认不出来了。作者一句同情的话,让狗浑身颤抖,眼泪直淌。作者说,“那真是世上无比悲惨又感人的事情。每有人提及此事,都不禁令我泪流不已。”

记录者的情感如此真挚,却又有节制。日本文学的语言简淡优雅,叙事速度缓慢,这来自于敬语体系所产生的庄严的仪式感。在平静的语调下,汹涌着的情怀更令人可感,可触。

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文学性格纤细、含蓄。他们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纤细的体验,表现的主要是日常平淡的生活,在平淡朴素的生活中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冷静的思考。日本短小的文学形式,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家的艺术技巧和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作家所认识的客观世界。

世间有些书,是可以一读再读的。在风清日朗,或是雨声滴阶的闲散时刻,随手拿起,一篇篇看下去,只觉得脸上僵强的线条也柔和了,粗糙的心也渐渐细腻了。饮一杯茶,起身写一张墨色淋漓的毛笔字。日子慢了下来,多少风霜,都渐渐消融,好像回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年龄,看了这也是好的,那也是有趣的。生命是如此丰美和富有意义。

《枕草子》读后感 篇2

作者清少纳言(966 ? -1025 ?)是著名诗人清原元辅晚年所生女儿,自幼受到父亲言传身教,饱读各类文学典籍, 熟稔和歌与汉诗,文学素养深厚,成长为开朗活泼的女性。 二十八岁受定子皇后恩宠,进入宫中,又得以结交各位公卿大臣,彼此赠答诗词,应酬唱和,在宫廷圈子负有盛名。公元1000年,中宫定子皇后因难产去世,清少纳言遂辞去宫中职务。

二、作品梗概及艺术特色

枕草子是清少纳言在宫中做官时起执笔,出宫后两、三年内完成的,记载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回想、见闻以及关于自然、人生的随想约三百章段,大体分为“类聚章段”、“回想章段”、“随想章段”三种。“类聚章段”的部分主要描写山、船、花、鸟、鱼等自然景色,并将自己独特的感受生动活泼地描写出来。作者不仅列举了种种自然现象,更将其中富于生“趣”之处细细着笔,娓娓道来。真实地反映了平安时期贵族的审美观。“回想章段”虽然具有日记的特征, 却并不单单记录自己的生活,还记录和中宫定子皇后有关的人与事,赞美了定子的才能和道德。在“随想章段”中, 清少纳言站在女官的立场上,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想之事一一记述,文风生动活泼,轻快跳跃,且富于机智幽默,是平安时期难得的文学著作。

三、《枕草子》中的“趣”

清少纳言与紫式部在各自的作品《枕草子》和《源氏物语》中分别建构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即“趣”与“物哀”。并且这两种美意识作为日本文学中审美意识的核心从古至今对于日本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与“物哀”的比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趣”的内涵。

谈到对“趣”的理解,就不得不结合清少纳言的人生经历来进行分析。清少纳言15岁便结婚,但由于与丈夫性格不合婚姻仅仅维持了不到10年的时间。离婚后不久父亲也撒手人寰。尔后进宫侍奉皇后定子,定子虽深得一条天皇的宠爱,但是随着其父藤原道隆的去世,其地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二十四岁时因产后虚弱而驾鹤西归。十分赏识自己的定子的去世对于清少纳言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从此她退出宫中,隐居山林。命运的曲折让清少纳言尝尽了人生百态,反而可以以一颗平淡的心态去看待一切。隐居的生活更加让她把注意力投向美丽的自然和有趣的生活当中。因此可以认为清少纳言的人生经历是“趣”美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趣”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虽然一方面演变为寂闲、 幽深,另一方面演变为滑稽,但正是这一点便更能说明“趣” 对于日本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清少纳言际遇不幸,却淡然处之,在作品中以幽默的口吻和轻快的笔触描写周围一切,鉴赏优美的风雅和情趣,沉醉于自然的四季变化和风景,细细咀嚼生活中种种有趣的事情。此外,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清新、典雅之美,又有一种悠远深奥的情调蕴于其间。

四、“趣”的具体表现

在作品的开头,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描写了四季的美景。“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细微的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暗夜, 有萤火到处飞着,也是很有趣味的。”“秋天是傍晚最好。 夕阳很辉煌的照着,到了很接近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便三只一起,四只或两只一起的飞着,这也是很有意思的。”“冬天是早晨最好。在下了雪的时候可以不必说了, 有时只是雪白的下了霜,或者就是没有霜雪也觉得很冷的天气。”寥寥数笔,用优美的文字选择了四季的典型事物,通过对事物微妙的感觉,敏锐地捕捉了一年四季各自的特色和情趣,读来令人饶有趣味。美好的辞藻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情和细腻感觉。

在第三十九篇《鸟》中,作者满含欣赏赞美之情,描写了各种鸟类,以简短的语言写出鸟的特征。比如,“山鸡因怀恋同伴而叫了,所以看镜,见了自己的影子,以为是同伴了, 用以自慰, 实在很是有情的”,山鸡可爱逗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另外,“水鸟中鸳鸯是很有情趣的。据说雌雄互相交替着,扫除羽毛上的霜,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读及此处,那温暖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亦可见一斑。

“有意思”:《枕草子》 篇3

我以为能做到如此的,一是李渔,另一个,便是日本的清少纳言。

她的《枕草子》始终放在我枕边,像个旧情人般,覆着记忆感。我有一种真实的记忆,是没有哪一本书能做到如此得像人!如此说,是它总能于你烦躁时绰约而来,手指随便一物,跟你软语:“这是很有意思的!”并且,娓娓道来,眉目清晰。

文学深处皆是寂寞辞

“有意思”三个字,尤其经了周作人的译笔,感觉更有点东瀛文学的有趣的神经质了。从开始接触,到现在,我都觉得他们的审美几乎是这样,皆有抹去生命后的那种洁癖。专于物,琢致极,物事都游于极端。我打过比方,这就犹如一段脆铁。当然,很多日本文学也确长于描摹生命之断的。

《枕草子》更是日本平安时期一个才女的寂寞辞。我也写过“文学卖的归结到深处皆是寂寞辞”这样的句子。据我所知,《枕草子》是后来皆带有一股寂寞情调的日本随笔的起点之作。也就是说,我个人很喜欢的正冈子规、横光利一这些人的寂寞文字。不过,清少纳言寂寞文字流转中的一种变异,他们难免失去了最初的轮廓。

所以,像任何一个好奇之人,五六年前,我以最大的好奇之心来目睹这些文字。几个夜晚读下来,发觉的确这般。清少纳言没有写大周折,她的敏锐与纤细,寂寞与真情,似只在丝缕间起作用。你合上眼,眼前便是一些舍利瓶、石竹花这种图景,纷纷落着那种不染纤尘的清丽,再散到这300个篇什中。在我以为中,这文字尽是结满了独居的沉思与回忆的,如她所说,文字做到如此,大概有了来源:“只在家闲居无聊时候,把自己眼里看到、心里想到的事情记录下来的,”和众多流传下来的文学经典一样,也是并“没有打算给什么人去看”,就和写《变形记》的卡夫卡一样。

“这是很有意思的”!

记得她开篇写自己的四时之好:“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夏天是夜里最好。秋天是傍晚最好。冬天是早晨最好。”这当然需要一种很好的体会。

“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了……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

现在,我若出门,眼前正是这样的傍晚。在这样的傍晚,内心很多情绪,其实和《枕草子》中描写的爱情多有相通处:“秘密去会见情人,夏天特别有趣。非常短的夜间,真是一下子就亮了,连一睡也没有睡。无论什么地方,白天里都开放着,就是睡着也很风凉地看得见四面。话也还是有想说的,彼此说着话儿,正这么坐着,只听见前面有乌鸦高声叫着飞了过去,觉得自己还是清清楚楚地给看了去了,这很有意思。”

《枕草子》篇篇写有意思:鸭蛋的有意思,藤花的有意思,草莓的有意思等等,直到写时间流逝:“扬帆的船、一个人的年岁,春、夏、秋、冬。”这让我想起“逝者如斯夫”。你看——“这是很有意思的”!清少纳言写这本书时,正在奉伺中宫藤原定子,27岁至37岁左右,十年时光。周作人说:“这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期间,乃是清少纳言一生最幸福的时节……”

极乐,抑或极悲

所以,我慢慢理解到,于茫茫书海,样样工具,事事规导。果然,就可以有这样一种书,别无它用!那就吝啬些吧,只某些人可读,若天白,他们可以头顶一荫绿,手边半碗茗,找一榻藤椅,细翻半章。若天黑,他们则于灯下翻阅,似也消得下窗外长夜。倦了,便睡去,管他滚滚人世,伧俗纷杂,如清少纳言说:“若是我必拿去作枕头!”枕书而读,睁眼闭眼,满目秋风和畅,草色葳蕤,诸如此类有意思的事……便是《枕草子》。

有人说它是“一部极乐世界的科幻小说”。其实,我以为它写的是极悲世界。假设一个情境:月夜时分,一个老尼姑蹒跚来,近了才见满面是泪,才听她语“怀念直衣时候”。敢问一切瞬间消失,剩下一人守着记忆,记忆却死也不去。你又何感?这便是我不愿告诉你的,我的“旧情人”最没什么意思的晚景……

《枕草子》读后感 篇4

这部被誉为“高尚人士的情态手册和格调辞典”的《枕草子》一开篇却是对我们司空见惯从而熟视无睹的生动而永恒的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描写:“春, 曙为最, 逐渐转白的山顶, 开始稍露光明, 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 无月的暗夜, 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 那就更有情味了。秋则黄昏……冬则晨朝……”我们在春夏秋冬中成长, 我们在春夏秋冬中老去, 四季周而复始, 岁月来去无情, 清少纳言用她那简劲而又深情饱满的笔触, 抒写春夏秋冬的自然之美, 别开生面, 令人耳目一新。她还写道:自天而降者, 以雪为最妙, 大自然竟然会造出晶莹剔透的无穷无尽的花朵, 从天空中落下, 的确让人赏心悦目。太阳呢?清少纳言认为, 已经完全沉沦到山边的太阳, 尚遗一丝红色的余晖, 浅黄色的云飘入远空, 那光景, 十分令人感动, 那是一幅“夕阳无限好”的辉煌画面。月亮呢?清少纳言认为, 月亮, 以晓月为妙, 东山之边端, 冒出细弯弯的, 才教人感动呢。星星呢?清少纳言写道, 星星以昂星为妙, 牵牛星、明星、宵星也不错, 她也不愿意看到流星, 因为平安时代的日本有一种传说, 妇人见到流星不吉利, 这与今天我们不论男女都喜欢对着流星许愿, 大相径庭, 云彩呢?清少纳言认为:云, 以白色为佳, 紫色亦佳, 黑色的云, 令人感觉哀伤, 风吹时的雨云也好。可以看出, 清少纳言用笔最多的, 还是我们普通人随处可见、随时可见的自然万物, 不论是山川河流, 宫殿庙宇, 还是花草树木、鱼虫鸟兽, 清少纳言都不厌其详, 分门别类, 一一点评其高低优劣, 另外, 从清少纳言的文字中, 我们觉察到她似乎对紫色情有独钟, 比如她认为紫色的云也很不错, 比如她还认为“织物, 以紫色为最”而穿在袍下的衣服呢?她认为“夏季, 以紫色及白色为佳”“裤袴, 以紫色之深者为佳”, 她还认为高贵的事物, 如在淡紫色的底衣上, 加搭纯白的外袍等, 我们知道, 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 据说, 日本人尤其喜欢紫色, 它散发出一种哀婉忧郁的气息,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小说和戏剧中, 很少见到‘大团圆’的结局……日本的观众则含泪抽泣地看着命运如何使男主角走向悲剧的结局和美丽的女主角遭到杀害。只有这种情节才是一夕欣赏的高潮。人们去 戏院就是为了欣赏这种情节。甚至日本的现代电影和, 也是以男女主角的苦难为主题。”日本民族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似乎也和他们所喜欢的颜色息息相关, 有人认为清少纳言影响了日本人的审美趣味, 的确, 日本人心目中的美, 美到极致也大都是源于女性的阴柔精致, 这一点从清少纳言对颜色的推崇也可略见一斑。

实际上, 清少纳言通过创作《枕草子》, 不仅确立了日本风情、有趣的审美情趣, 今天, 一千年之后的我们打开《枕草子》, 让我们感到惊艳的还有她那坦率真诚、直言不讳的写作态度。清少纳言在书中写道:我只是将自己心中所感动之事对人谈说, 又如此书写下来, 也没指望别人会看, 正因为怀有这样朴素的创作初衷, 所以她才能坦荡地表达自我。比如她喜欢“花样美男”, 也懂得如何理性地欣赏和“消费”他们, 她喜欢清秀的男子, 于是在书中就常有这的文字:优美者, 如纤细清秀的贵公子穿着直衣的模样儿;两个清秀的男子玩双六等段落, 还有她所认为的心旷神怡的事, 竟然包括晚间醒来喝一口凉水;正当一个人无聊之际, 来了一位未必特别亲密, 亦非疏远的朋友, 闲谈世事近况, 东拉西扯一番, 无论公事私事都讲得头头是道, 有条有理, 当此之际, 真教人欣慰, 在《枕草子》中, 类似这样的言论, 不胜枚举, 让我们感觉到她就像是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女性, 喜欢看美男, 喜欢喝凉水, 喜欢闲聊与八卦, 让我们感到这位风情万种、卓尔不群的女性穿越时空与我们住在同一屋檐下, 与我们共同走在熙熙攘攘的步行商业街上。

清少纳言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关于她的生平事迹及家世背景等问题, 没有太多详实的资料可以参考, 她所写的《枕草子》一书, 于是成为后世借以塑造其人、复原其性格的重要资料来源。如果按照《格调》一书的作者、美国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的观点来看, 我们首先可以肯定清少纳言不是贫民, 因为一个贫民的语言一定是毫无特色的, 她也不是当时的“中产阶级”, 因为她敢直抒心意, 似乎也不惧怕引起争议的人, 不可能来自中产阶段。她更不可能是个上层人物, 因为她进行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需要才华、学识和不懈的努力, 而所有这些都是上层人物不具备的。她那温柔的刻薄以及善意的恶毒, 加上她对艺术和美的敏感, 这一切都表明她拥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实际上, 清少纳言根本不属于任何一个阶层, 她来自一个未曾命名的群类, 按照保罗·福塞尔的说法, 清少纳言属于“另类”一族。保罗·福塞尔认为 ;“之所以把另类归到某一类而不是某一阶层, 是因为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另类, 你的出身和成长必然带有贫民或中产阶级的烙印。你只能通过转变而成为一个另类, 或者, 说得更清楚些, 只有当你艰难地发现自己具备了另类的一些特质, 尤其是好奇心和独创性这两种特质时, 你才取得成为另类的资格。”正是因为具有非凡的好奇心, 清少纳言才会对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岛一兽观察得细致入微, 描写的情景交融, 而她的独创性体现在《枕草子》诞生前和诞生后近二百年, 日本没有此类的随笔文学形态出现。她既在皇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过, 也在京都郊外寂寞的生活过, 她大约与橘则光、藤原栋世有过夫妻关系, 此外, 她又似乎与多名男子有过亲密关系, 正因为她见多识广, 她才能把处于非常时刻的非常男性写得活灵活现, 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像这一段描写幽会之后晓归男子的文字:“幽会之后, 晓归的男子欲寻昨晚放置在房间里的扇子啦, 怀中之纸等物, 由于天暗, 找来找去, 到处摸索, 一边还口中不停喃喃:‘奇怪, 奇怪。’好不容易找到了, 乃窸窸窣窣搋入怀里, 复将扇子打开, 拍拍作响地扇起来, 末了, 才道别。这种人, 说他可憎, 还算是对他客气的, 老实说, 实在是不讨人欢喜。同样, 夜深时分自情人处回去的男人, 偏将乌纱帽系的牢牢, 则又何必那么一本正经系个紧呢!即使不绑紧, 只是把头轻轻插入帽子内, 也不会有人责备的罢。就算是邋遢写, 难看些, 直衣、狩衣都歪歪斜斜, 又有谁知道, 谁取笑呢?”清少纳言这一段文字里的第一位男子不停喃喃自语“奇怪奇怪”, 让他的女伴无从接话, 好像自己对男人的东西施了某种魔法, 让它不翼而飞, 感到自己有女巫的嫌疑, 第二位男子则是一本正经的迂腐, 笔者认为如果作者没有亲身经历, 很难在作品中活灵活现地、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写出如此活色生鲜的男子, 从中既可看出清少纳言优雅的品味同样还有她非凡的勇气和胆识, 这样看来, 男性为了自己在女性心目中的形象, 真的有必要好好研读一下《枕草子》。

“生命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我们仅有如此短暂的时间去体味那些细小而又美妙无比的时刻” [9]的确,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尽情抒写那些让人赏心悦目、让人心旷神怡的事, 但她并没有一味地粉饰现实生活, 于是她的笔下也大量出现“扫兴事”、“懈怠之事”、“可憎恶之事”、“懊恼之事”、“教人受不了之事”、“意外而令人扫兴之事”、“遗憾之事”, 这使她的《枕草子》没有沦为像加了过多的添加剂而变得让人感到甜得令人生疑、甜得令人发腻的色彩艳丽的饮料, 因为清少纳言既爱阳春白雪, 更食人间烟火, 既然生命过程就是一种体验, 那么我们既要体验幸福, 也要体验痛苦, 体验感悟生命中的所有酸甜苦辣, 这样的人生才是富有情趣而又真实生动的人生。

摘要: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尽情抒写那些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事, 但她并没有一味地粉饰现实生活, 于是她的笔下也大量出现“扫兴事”、“懈怠之事”、“可憎恶之事”等等, 还有对我们司空见惯从而熟视无睹的生动而永恒的大自然的描写, 因为清少纳言既爱阳春白雪, 更食人间烟火, 既然生命过程就是一种体验, 那么我们就要体验感悟生命中的所有酸甜苦辣, 这样的人生才是富有情趣而又真实生动的人生。

关键词:清少纳言,品味,日常生活,另类

参考文献

[1]叶渭渠, 唐月梅.日本文学史 (古代卷) [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7.426.

[2][3][4[5]][8]林文月译.清少纳言.枕草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 341, 310, 307, 37-38.

[6]鲁思·本尼迪克特, 吕万和等译.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133.

[7]保罗·福塞尔, 梁丽真等译.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264-265.

上一篇:红五月大合唱策划书下一篇:关于运动会的香菇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