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读后感

2024-09-17

写作读后感(共8篇)

写作读后感 篇1

我们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想, 把这些感想记录下来, 形成文章, 就叫做“读后感”。因此, 读后感由两部分构成, 一要有“读”, 二要有“感”。“读”是“感”的基础和前提, “感”因“读”而发, 是读的延伸和拓展。没有“读”, “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读”不透, “感”便不能选准, 更不要说有深度。所以, 要想写好读后感, 就必须认真阅读原材料, 掌握原材料的中心思想, 吃透原材料的主要精神。

在对原材料经过阅读分析后, 我们接着就要围绕阅读的各个感触点深入思考, 引发联想。联想应运用发散思维, 或古今中外, 或家庭学校, 或现象事理, 或正面反面, 然后收束思维, 经过筛选, 锁定体会最深的一点为出发点。因为一篇文章读过之后, 我们有感触的方面很多, 但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其一一写进文章。只有选择对自己震动最大、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一个感点来阐述, 才能突出主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歌, 不同的人读了, 会产生不同的感想和体会;同一个人, 也可能会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后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因为思考的角度是多样的, 人的感情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读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有人会对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感慨不已, 有人却会觉得他离经叛道、四处捣乱, 有人会对他的刻苦学艺印象深刻, 也有人会羡慕他的神通广大, 还会有人既赞扬他的反抗性, 又羡慕他的无所不能……那么, 这时该如何取舍写作读后感的角度呢?把握以下三点会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帮助:一是哪个观点令自己感受最深?二是哪个观点写起来更加有话可说?三是哪种观点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要进行认真地分析, 联系现实, 从众多的感受中选择最恰当的切入点作为阐述的中心。

读后感的内容必须与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思想实际有密切的关系, 这样的“感”才不空洞, 才能有的放矢, 言之有物。读后感必须是真情实感。总之, 联想得越广泛, 思考得越深入, 感受得越深刻, 写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写好读后感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要做到引用。“引用”就是首先要引出所要阐述的内容, 指出感触点, 提出问题。写作读后感的过程, 也就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以得到别人的认同的过程。由于读后感的论点来自于所阅读的材料, 论证的过程也离不开材料。读后感的第一手材料 (论据) 应该从阅读中获得。“引用”的目的是揭示出所感的源头, 因而对所引用的书或文章的内容不必过多叙述, 简明扼要即可。引用之后还要对所引用的内容加以分析, 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是要做到评析。“评析”就是评价分析“引用”的有关内容。在引出“读”的内容之后, 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地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 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 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评析, 揭出理由, 进而从理论上论证。如林默涵的《说“小”》, 开头先说“我们这些人的毛病, 往往就是犯在轻视小事上面”, 然后再针对述的现象进行评析。再如朱光潜的《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开头也是先介绍四首词的情况, 然后用大量篇幅对这四首词进行赏析。如果介绍重于分析, 便会成为介绍性文章, 这是写评析的大忌。

三是要展开联想。这一步就是在“评析”的基础上进行联想。“评析”是“联想”的基础, “联想”是“评析”的深入。写读后感最忌讳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 肤浅而没有深度。就事论事思路打不开, 感触也不能深入, 更不能给人以震撼。联想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 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 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 既可以从大处着眼, 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评析时, 还要注意时时回扣引用的内容, 使联想与引用“藕”断而“丝”连。联想须切合前文的议论, 摆出事实根据, 用联想的事实对前文的议论进行证明。

四是要总结升华。总结就是在评析、联想之后, 推出结论, 解决问题, 收束全篇。结是总结全文, 升华感受。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 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 发出号召, 还可以提出疑问, 发人深省。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 都必须与前文贯通, 浑然一体。

总之, 写作读后感可以培养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勤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所以我们一定要常写读后感, 本文所列出的四步只是一个常规框架, 要写好读后感, 不必拘泥于这一种形式, 还可以广开思路, 写得更精彩。

摘要:本文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阐述了读后感的写作必要性和基本要领, 并以引用、评析、联想、总结的常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的写作思路, 对于初步接触读后感的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读后感,阅读,联想,评析,总结

写作读后感 篇2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示例:

我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 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

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血写的稿件丢失了,多么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来,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对照保尔,想想自己,感到脸上一阵阵烘热。记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家却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妈妈因病卧床不起。听着孩子们在外面的嬉闹声,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泪来。妈妈见我落泪了,指着床头的书说:“轩轩,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看完了吗?”我再次把这本书翻阅,保

尔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对,我该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应该为家人分忧解难,决定下厨做饭菜。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紧紧拉住我的手说:“你真是咱们家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我指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说:“是它教会我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就会想起保尔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读后感写作“八字诀” 篇3

一、碎石,即对阅读的材料进行认真思考、细致分析

读后感,是对阅读原文后的感想。“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缺乏对原文的认真分析、研究,“感”就失去了依托和出发点,文章就很难写下去。若东拼西凑,强缀成文,也难免因缺乏真情实感而为败笔。所以要想成功地写好读后感,就应像砸碎石头寻美玉一样认真阅读原文,对文章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指导学生写《为学》的读后感时,首先应向学生介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彭端淑先生及其写作文章的目的。其次,应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原文,了解蜀鄙二僧的故事及其论述的道理。最后,分析贫僧成功的经验和富僧失败的教训,为下一步转述原文的有关内容,写出见解独特、感人肺腑的佳作奠定基础。

二、寻玉,即归纳自己认为原文中感受最深的方面,从中提出论点,作为“感”的统帅和灵魂

砸碎石头好寻玉。剖析原文,是为了寻找最值得发表的,最有新意的感受,汲取原文中蕴涵的深刻哲理。由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感受迥异也不足为怪。当我们对原文认真阅读思考之后,就不难发现,原文的整个故事,甚至一个情节,或者一句一词,都可能给人启迪,并让人“品”出生活的真谛来。指导学生写《为学》读后感时,由蜀鄙二僧的故事,可引导学生悟出“事在人为”“人贵立志”的道理;由贫僧去南海的条件“吾一瓶一钵足矣”,可引导学生明白“有志不怨家贫”的道理;由富僧对贫僧的嘲讽“子何恃而往”,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人言不可畏”的结论;由作者“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的感慨,可引导学生比较贫僧去南海与唐僧取经的异同,感悟“成功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这个哲理;由“富者有惭色”的结局,可引导学生认识富者“知错就惭”的可贵一面……

但同时还必须指导学生明白:写读后感绝不能面面俱到,切记“点穴贵在深,贪多嚼不烂”,论述的面越广,越难写好。写读后感,最好从中选出感受最深的方面,紧扣原文内容,联系社会实际,结合个人经历,在文章主旨的统帅下,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才易成功。

三、造匣,即寻找论据来证明论点

“玉”找到了,要制造个“匣”来护玉,这便要“量玉制匣”,选择论据了。对初学者来说,教师可引导他们从个人阅历出发谈感想,也可提供部分论据让学生辨析。如论证“人言不可畏时”,可选用论据: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时,遭教会反对;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遇多人讥讽;莱特发明飞机时,受众人嘲笑。论证富僧“知错就惭”的可贵时,可选用论据:李白小时逃学,见老奶奶欲把铁杵磨成针而知惭,后成为一代文豪;张海迪因不能翻译英文说明书而知惭,终译出《海边诊所》;童第周因考试不及格而知惭,后成为炎黄英杰。知惭近乎勇,有勇事方成。总之,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方能捡到金玉之言,才能造出玲珑之匣。

四、拟题,即给自己的文章起个题目

画龙须点睛,无睛龙难飞。题好一半文,写读后感必须拟好题目,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文章就难以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常见的读后感题目有两种拟法:一种是公式化的,表现为《读……有感》《论……》《来自……的思考》等,初学者可以选用。一种是艺术化的,如《“癞蛤蟆”能吃“天鹅肉”》《人言可畏吗》《成功的背后泪多少》等,初学者可以慎选。

《写作教学笔记》的读后感 篇4

一、“据研究, 人的第一语言习得的敏感期在幼年, 过了13岁就难以习得。”电视剧《下一站幸福》中的梁晓乐只有5岁, 一口气能说很多意思比较复杂的句子, 其智力水平超过了落后地区的成年农民。究其原因, 主要是妈妈梁慕橙每晚给他讲故事, 要他熟记梁氏家训, 锻炼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的两个班中, 进行了一项基于网络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 目的是通过两年左右时间, 使中国儿童能读会写, 掌握2500-3000以上常用汉字, 并能写出800-1000字左右通顺流畅的文章。从第一学年结束时学生取得的成绩看, 试验班中的优秀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经过两轮试验的结果表明, 只用两年使绝大部分学生掌握2500以上的汉字是没有问题的, 要能流畅地写出上千字的文章,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也不会有困难。

二、“早期教育和心理学研究都证明, 儿童期的生活和家庭环境对每个人所特有的行为反应模式与生活风格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下一站幸福》中, 幼稚园小朋友说梁晓乐妈妈的坏话, 怒不可遏的梁晓乐狠劲咬了对方一口, 然后跑回家哭诉给妈妈听, 妈妈梁慕橙教育他说咬人是不对的, 应该向人家道歉, 而身为梁晓乐父亲却并不知情的任光曦给她们母子俩讲了圣诞老公公的故事:圣诞老公公老是欺负别人, 大家不再跟他玩, 圣诞老公公被冷落后意识到自己错了, 就向别人道歉, 大家原谅了他……要梁晓乐勇敢地承认错误, 抬头挺胸, 像个男子汉一样敢做敢当, 同时提醒梁慕橙:这样一味地要求小孩赔礼道歉, 会让小孩形成胆怯懦弱怀疑自己的性格。梁慕橙作为单亲妈妈, 教小孩凡事忍让, 而男性任光曦介入后, 教小孩做游戏, 溜直排轮, 在运动中被撞击受疼痛, 跌倒再爬起。单亲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爸爸妈妈对梁晓乐的共同影响, 阴阳互补才能和谐, 梁晓乐才能全面协调发展。

三、“马斯洛人本心理学认为, 早期体验过较高需要满足的人, 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日后就能为满足高级需要而忍受低级需要的剥夺, 为追求实现自己的潜能而奋斗。”在专制统治思想严重的农村, 只有爷爷奶奶才能给小孩足够的爱护和尊重。在爷爷奶奶的羽翼保护下, 胆小的孩子在完全放松没有任何压力和紧张感的状态下去玩耍去学习, 顺应天性去成长, 孩子既会娱乐又会学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发展。这样的小孩情感丰盈, 自信十足。笔者有一女学生, 她在恋爱中投入的感情很真诚, 结局并非大团圆。这女生有经商才能, 她不但养活着自己, 还供给男朋友上完大学。她如此强悍, 何必费力不讨好受制于人?她的回答出人意料:从小得不到父爱, 长大以后, 试图从异性身上找回这种东西。可是男朋友不是父亲, 她遇人不淑, 被骗后寻死觅活, 活过来后清醒理智, 回想当初寻求爱时耗尽心力, 蹉跎了岁月, 很不值得。她幼小时得到的爱残缺不全, 成年后情感始终处于饥渴状态, 导致她走了很多弯路, 根本无法顾及成人后追求的人生目标应该是高级需要, 即自我实现。

四、“反之, 童年时代缺乏情感审美体验和道德热情的儿童, 日后会成为冷酷冷漠贫乏的人。”《红楼梦》中的惜春就是例子。惜春从小没有父母教养, 养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在应付王夫人指使的对大观园的搜检时, 探春义正词严, 提出要搜就搜她自己的东西, 不许搜丫鬟的东西, 她通过维护丫鬟的尊严维护自己的尊严, 不仅冷嘲热讽奉命行事的王熙凤, 还打了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而惜春胆小怕事冷面冷心, 不但不维护丫鬟的利益, 反而将丫鬟推出去让细细地搜检。她对伺候她衣食住行的丫鬟入画如此冷酷无情, 自然无法从他人身上得到温暖的回报, 她没有热情, 情感贫乏, 最后只得遁入空门冷冷清清过日子。

五、“叶圣陶先生刚会说话的重孙女看见下雹子说掉豆豆了, 当代诗人许刚的小儿子看见火车排水说火车撒尿。”两岁小孩第一次被带到田野, 十分好奇, 问奶奶鸟儿会飞, 我为什么不会飞呢?孩子面对将要出国的母亲, 修改的唐诗是“慈子手中线, 游母身上衣”;一位母亲领着四岁的孩子来到宁大, 指着宿舍楼说这是妈妈当年上大学住过的地方, 儿子问你上大学时为什么不带上我呢?这位母亲霎时感到时空错乱, 无从回答。“说明这些孩子的语言学习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模仿, 而是积极的建构了。他们总是努力用自己已经内化了的结构去同化未知的外界世界”。可见, 儿童有儿童的思维, 儿童有儿童的世界, 儿童凭借他们的认识造出的句子, 是需要大人认真对待的。我们不可小看孩子, 不能忽视孩子, 孩子是我们的过去, 是没有长大的我们。

读后感写作指导 篇5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如果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颜值就高三分。现实中很多学生直接用“《xxx》读后感”为题,一下就让读者失去了阅读兴趣。相反如果有了一个精彩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

一般来说,一篇读后感可以拟定一个正题和一个副题。正题通常是用一句话或一个词点明读后感的主要内容;副题指出所读文章的名称。

例如:《我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等

当然也可以只有主标题

例如:《谦虚功的基石读《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等。

注意: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我们的感悟核心,不要泛泛而写。

2、写好开头

一般来说,读后感开头要先交待一下所读书的书名或篇名,用简洁的话概括出自己总的感受,常见的写法有:

(1)开头总结全文

如《再寄小读者》读后感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再寄小读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谢冰心奶奶给全国少年朋友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谢奶奶用亲切的话语,具体的事例,勉励我们要认真学好语文,提高写作能力。我读着这封信,就好象在谢奶奶身边聆听她的教诲。

(2)开头点明中心

如《草地夜行》读后感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要记住革命!这是《草地夜行》一文中,老红军掉进泥潭时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发出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并用自己的身体把小战士顶出泥潭,甩在一边,自己却默默地牺牲了。老红军的精神是多么崇高,形象是多么伟大呀!

3、引述材料

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在引述材料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写明感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我们要对文章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

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

注意:感点要与文章引述内容相配。

5、感点论证

提出感点后,我们就要对感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

摆事实、讲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我们选的例子和道理与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6、结束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还可以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

巧设读后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篇6

阅读后进行的写作活动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有内容、有信息、有语言支撑的有效活动,下面笔者结合几个教学案例来谈谈如何进行读后写作活动设计。

一、读后缩写

【教学案例1】8下Unit 3 Online tours——Reading(2)。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通过网站导游介绍纽约华尔街、时代广场、中央公园及百老汇等名胜,教学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式,为写作部分介绍国家做铺垫。

【任务设计】根据书后练习表格中的要点,简要介绍纽约。

读后缩写是基于阅读文本特点,选用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等进行的摘要写作,写作内容包括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读后缩写的目的在于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借助文本的部分语言,完成最基本的写作内容。读后缩写常常用于写作教学起步阶段,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风格及其特点,并开展简单的写作。

二、读后改写

【教学案例2】8下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Reading(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篇对话教学,课文中删除了旧教材中“so...that...”和“such...that...”等复杂句式,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学习繁多语言点的焦虑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分析归纳,从而对奥比斯的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

【任务设计】要求学生以采访马医生的记者身份,写一篇报告让更多人了解并支持奥比斯工作,包括对失明的了解、奥比斯医生的工作和你的希望三部分。

改写和缩写一样,都是基于课文的写作,难度不是太大,只是将对话体裁转换为事实陈述。但是由于文中生词量大,语言知识多,因此关键是如何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层层铺垫,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语言的理解,为在实际中进一步自如运用做好准备。

三、读后仿写

【教学案例3】7上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Reading(2)。

【教材分析】这篇阅读课是一篇对话教学,主要介绍了Millie学校的场所和它们的功能,为Task写My school做语言积累和铺垫。

【任务设计】以“家长开放日”为情境,要求学生向来校的家长介绍“你最喜爱的学校某一场所”。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模仿范文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指导学生写作首先从模仿范文入手,这特别适合初学者。读后仿写是对已理解的文本语言、结构进行模仿,结合学习者自己所需表达的内容完成写作任务。读后仿写前分析文本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仿写任务,文本分析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比如:语言表达、文本特征、段落结构、逻辑关系等。只有学生理解并掌握文本特点,结合有效的写作任务,读后仿写的效果才会逐步体现。

以上三种读后写作活动都属于半控制型写作训练,实际教学中比较容易操作。那么以下两种活动设计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则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读后续写

【教学案例4】8下Unit4 A good read——Reading(2)。

【教材分析】文章选自Gulliver in Lilliput的一个片段,讲述了外科医生格列佛的船撞上岩石后来到利立浦特岛,在那里遇到了身高仅6寸左右的小人,他们把他绑在海滩上,而格列佛试图逃跑的故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片段,读过《格列佛游记》的学生对此肯定不陌生。

【任务设计】首先是一个半开放式的retelling passage,一方面,巩固操练本课的重点词组和句式,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续写前的“小写作”训练。然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续写故事结局。

【活动简析】读后续写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利用阅读文本的素材、线索、情节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续写文本内容。这既能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读后续写在语言思维训练上为学生提供了可能,如故事结尾的后续发展、事件结尾的预测等。设计阅读活动时,应当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为学生续写提供保障,写出亮点,既深入理解了文本,又为续写提供了思路和内容保障。

五、读后主题写作

【教学案例5】7下 Unit 2 Neighbours——Reading(2)。

【教材分析】Good neighbours也是一篇对话教学,谈论了Simon在社区活动中心为小区居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互帮互助活动。

【任务设计】呈现学校附近某小区三位弱势人员的图片和情景介绍,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帮助的对象,并精心设计爱心活动方案。

【活动简析】读后主题写作是读写结合的高级形式,从词汇、语段、结构直至主题等多层面出发,将读写结合起来。读后主题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更宽阔和自由的表达空间,但将读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并提出具体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体会、理解主题,从而提高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学生在体会、理解了主题之后,他们的读后主题写作才会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表达。

写作读后感 篇7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在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进行深化推进。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浙江和上海将启动外语科目一年两次考试,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将于2016年10月首次用于高考试卷之中,之后将随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推广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根据《考试说明》,今年10月份的高考英语学科试卷知识应用部分将取消短文改错试题,增加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两种形式在不同考次不定期交替使用”,分值25分,占试卷总分的六分之一,对英语成绩的提高具有决定作用。

高考的任何变革都将极其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万千学子的命运,但是作为第一次被使用于高考的新题型——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对于广大学生乃至教师,却披着神秘的面纱,犹如微笑着的蒙娜丽莎,神秘而充满诱惑。

今天,就让我们条分缕析,揭开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的神秘面纱。

二、题型解读

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首先看看《考试说明》的样题,根据样题示例,寻找试题真容,发现试题规律,总结应对策略,快速、高效地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决胜于高考战场。

(一)读后续写样例及规律总结

第二节:读后续写(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给情节进行续写,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Im afraid so.I’m in a big hurry and I cant start my car.”

“No trouble at all.Id be glad to help.”

Arthur looked around at the crowd of people.He became frightened,and without another thought,he started to run.

注意:

1. 所续写短文的词数应为150左右;

2. 应使用5个以上短文中标有下画线的关键词语;

3. 续写部分分为两段,每段的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4. 续写完成后,请用下画线标出你所使用的关键词语。

Paragraph 1:

As he was running,Arthur heard the young man shouting behind,“Stop,sto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2:

The taxi stopped in front of the Police Station and Arthu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样题可以看出,读后续写试题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通过阅读一篇字数约350词的没有结尾的文章,根据读后的理解,为文章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试题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想象能力为目的,主要特点如下:

1.读后续写所选文章的文体与特点。读后续写属于写作部分的第二节部分,是有提示的写作试题类型。根据王初明教授在《读后续写题型研究》中的结论,读后续写一般选用字数约为350词的记叙文,故事无结尾,要求考生读后补全故事,续写长度为150词左右。

2.读后续写属于半限定的写作试题。读后续写的内容没有确切的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故事的发展写出合理的续写,只要内容和情节合乎情理和逻辑,就是有效续写,具有自由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在形式上,试题设置了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词语方面,短文中标有下画线的关键词语有10个,要求续写部分中至少使用5个以上的关键词语。这就从词汇上对内容和形式作了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续写部分分为两段,每段的开头语已经写好,这也在语句上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根据王初明教授在《读后续写题型研究》中的研究发现,读后续写可以提供段首语,也可以不提供段首语。但在《考试说明》的样题示例中,从段落数量到段首语都给出了限定,这就使得文章的续写内容相对更加确切,试题的评分更加客观准确。

3.读后续写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而言,读后续写要求考生在给定时间内读懂文章,并能把握文章的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在续写部分做到想象合理,上下衔接,内容通顺,逻辑合理。其次,读后续写考查考生语言应用的丰富性和准确性,这就要求考生在读懂前文的基础上,在续写部分不仅仅能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准确恰当,而且要能根据内容使用较多的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最后,读后续写考查考生的篇章结构把控能力,考生所写的续写部分要和前文逻辑一致,上下连贯,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这就要求考生要有比较好的想象能力和篇章把控能力。整体而言,考生要想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写出一篇比较好的读后续写,除了要有较高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创造性想象思维能力。

(二)概要写作样例及规律总结

第二节:概要写作(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其内容写一篇60词左右的内容概要。

Getting rid of dirt,in the opinion of most people,is a good thing.However,there is nothing fixed about attitudes to dirt.

In the early 16th century,people thought that dirt on the skin was a means to block out disease,as medical opinion had it that washing off dirt with hot water could open up the skin and let ills in.A particular danger was thought to lie in public baths.By 1538,the French king had closed the bath houses in his kingdom.So did the king of England in 1546.Thus began a long time wh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n Europe lived with dirt in a friendly way.Henry IV,King of France,was famously dirty.Upon learning that a nobleman had taken a bath,the king ordered that,to avoid the attack of disease,the nobleman should not go out.

Though the belief in the merit(好处)of dirt was long-lived,dirt has no longer been regarded as a nice neighbor ever since the 18 century.Scientifically speaking,cleaning away dirt is good to health.Clean water supply and hand washing are practical means of preventing disease.Yet,it seems that standards of cleanliness have moved beyond science since World War II.Advertisements repeatedly sell the idea:clothes need to be whiter than white,cloths ever softer,surfaces to shine.Has the hate for dirt,however,gone too far?

Attitudes to dirt still differ hugely nowadays.Many first-time parents nervously try to warn their children off touching dirt,which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pread of disease.On the contrary,Mary Ruebush,an American immunologist(免疫学家),encourages children to play in the dirt to build up a strong immune system.And the latter(后者)position is gaining some ground.

由以上样题可以看出,概要写作试题也是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主要特点如下:

1. 概要写作试题的文体和特点。

概要写作试题和读后续写同属于书面表达的第二节,属于有提示的写作试题类型。试题一般选用一篇350词左右的文章,由考生对其内容进行概括归纳之后,将之缩写成一篇60词左右的短文。概要写作试题的文章选材没有文体限制,但从试题的设题角度考虑,会优先选择结构完整、脉络清晰的文章。基于此考虑,概要写作试题的文章选材会优先选择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2. 概要写作试题属于完全限制的写作试题。

概要写作的文章内容完整、结构清晰,不存在自由想象空间,考生必须按照所给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概括归纳,自己添加或者人为舍弃要点都属于跑题或者概括不全,直接影响到试题得分。

3. 概要写作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概要写作试题的给定文章内容完整,只考查考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一方面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需要应用概括归纳能力将文章缩写成60词的概要文章;其次,在概要写作中,考生不得抄袭原文原句。因此,考生一方面需要有很好的概括归纳能力,能用简练的语言将原文中复杂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考生还需要具有很好的语言转换能力,将原文中的主旨大意用异于原文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考生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句式结构,能够做到一句多译。

4. 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试题两相比较,两者都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就要求考生对原文不但在内容上有充分的理解,还要对文体和写作特色有很好的把握,写作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阅读为写作提供基础,该型试题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必将有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方法的提高,也能有效提高考生的创新想象能力或者概括归纳能力,有效改变当前英语的教学现状。

从试题考查能力的角度考虑,读后续写试题所给文章内容不完整,需要考生续写完整结尾,考查了考生的创新想象能力。但概要写作试题所给的文章是内容完整、结构清晰的文章,考生需要将文章高度概括,总结出文章主旨大意,并用与原文不一致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这主要考查了考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从语言表达能力的角度对比,读后续写试题要求考生必须使用5个以上的文中画线词语,考生可以借鉴前文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式。而概要写作试题要求考生在概括原文内容后用异于原文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不准抄袭原文句子,试题更侧重考查考生掌握的词汇和句式的多少与多角度的表达能力。

三、解题思路

(一)读后续写

1. 读懂前文,把握特色

读后续写试题是续写给定文章的结尾,评分会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1)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2)内容的丰富性和对所标出关键词语的应用情况;(3)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4)上下文的连贯性。在4项评分内容中,内容和形式(词语、句式等)的上下连贯衔接占两项,给定内容的使用占一项,语言的综合能力占一项。因此,读后续写的后文部分与给定前文应该是和谐完整、浑然一体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要力争尽可能地保持一致,而且还要使用所给定的画线词语,这就要求考生仔细阅读给定的前文,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要认真体会前文的文体、主旨句、词语和句式特点。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前文的内容和特色之后,才能续写出和前文高度一致的文章。

在《考试说明》所给的样题中,给定的文章部分讲述了Arthur在帮助一个年轻人时听到有人抢劫了银行,于是Arthur怀疑这个年轻人就是抢劫银行的嫌疑犯。文章第一句话“A funny thing happened to Arthur when he was on the way to work one day.”就是具有主题句性质的句子,说明下文所读到的文章是Arthur在上班路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funny一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我们后面续写的故事结尾就要围绕“趣味性”续写,从而使文章具有幽默特色。

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我们可以发现,故事的发展因年轻人的身份不明而产生两个不同的续写思路:一是这个年轻人就是抢劫银行的罪犯,Arthur帮助警察抓住了这个坏人;另一个思路是Arthur误会了这个年轻人,他其实并不是抢劫银行的罪犯。基于以上思路,我们可以续写两个不同的结尾。但是,这两个结尾还是存在优劣之分的。

读后续写试题最后还有续写要求,尤其是续写两段给出了段首指导语,这也是文章续写的重要提示,也是考生应该仔细阅读体会的地方。第一段中年轻人呼喊Arthur停下来,第二段中Arthur坐出租车到了警察局,这两句话基本设定了故事发展的主线;文章主题句中的funny也表明了文章的基调:这个故事是一个幽默故事,如果以这个年轻人是抢劫犯最后被抓续写下去,故事的幽默性就远逊于第二个思路的续写了。

至此,我们要续写的文章部分从内容到文章基调就已经完全确定下来了。

2. 挑词选句,连篇成文

读后续写试题要求续写部分使用至少5个所给的画线词语,续写的段落数量也设定为两段,而且每段的开头语已经写好,这就要求在确定文章内容后,注意选择不同的句式,按照适当的顺序,将要求的词汇编排入自己的续写内容中。

所给样题的文中共选定了以下10个词或短语:Park Avenue,the young man,suitcases,in the back seat,loud noise of an alarm,robbery,bank,the shouts,people,the bank thief。这10个词或短语又可以根据类别划分为地点(3个):Park Avenue,in the back seat,bank;人物(3个):the young man,people,the bank thief;事物(4个):suitcases,loud noise of an alarm,robbery,the shouts。

3. 前后呼应,注重细节

读后续写考查考生的写作和思维能力,试题新颖而且具有较大的难度,但考生如果注意以下技巧,就能在短时间内写出文字通顺、上下衔接的好文章。

(1)注意分析文章的主题句

文章的主题句除了会告诉我们下文的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由等常规内容外,还能根据主题句的用词、句式特点使我们明白文章的感情色彩和行文特点。

比如在《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中,funny一词就告诉我们:文章是幽默故事,全文感情色彩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不宜写成一篇勇斗抢劫犯的好人好事型的文章。

(2)代词的重要提示作用

在给定两段的段首提示语中,都使用了一些名词和代词,注意这些词语上下的指代和呼应,对于文章上下的和谐一致非常重要。

第二段的首句提示语中直接要求用Arthur开头续写下文,这就严格限制了后面句子的内容应该以Arthur为主语进行写作。类似地,第一段的首句也是以Arthur为主语的,后面续写也应以Arthur为主语,使用代词he就能较好地连接上下文。

(3)使用连接词和多变句式

续写部分要求在给定的内容和词语中间进行写作,实际是限制了写作的内容,考生要想取得较好的分数,就必须注意句式和连接词的使用。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句式,注重一句话的多种表达形式,在做读后续写题时就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例如,在表达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的意思时,就可以使用如下表达形式:

①否定副词连接句式:not...until/hardly...when/scarcely...when/no sooner...than;

②名词短语:the moment/the instant/the minute;

③连接短语:shortly after/soon after;

④连接词:on。

又例如,在表达“喜欢玩足球”这个意思的时候,可以使用如下不同的表达形式:

He is fond of playing football.

He is crazy about playing football.

He is mad about playing football.

He is keen on/about football.

He has a passion for football.

He has a great enthusiasm for playing football.

(二)概要写作

概要写作不同于读后续写,概要写作所给的材料是完整的文章,文体也不仅仅限制于记叙文,而可能会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中的任意一种文体。概要写作重点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用最简洁文字表达的能力。简言之,概要写作本质上是对一篇给定文章进行结构性要点写作。所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写作就非常必要。

1. 通读全文,理清结构

概要写作的第一步就是通读全文,在把握文章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主体结构。阅读文章时,注意寻找和归纳段落和文章的主题句。英语文章侧重于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所以,主题段和主题句往往出现在文章和段落的开头。例如:

Today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 world population is rising so quickly that the world has become too crowded.We are using up our natural resources too quickly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 with dangerous chemicals.If we continue to do this,human life on earth will not survive.

在这个段落里,第一句话开门见山,提出本段的主题句。对于本段大意的概要写作,我们只需要对这个主题句略加改动就可: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nowadays.

主题句有时也会出现在段落的中间或者结尾部分,有时候还需要我们自己归纳总结。例如:

Often no one looks more guilty than the innocent.On the other hand,nobody may look more innocent than a professional criminal.And the man who knows“everything”may really only be trying to hide his own weakness.So,it is foolish to try to judge a person only by his appearance.

在这个段落里,前面列举了无辜者和罪犯的相反表现,最后得出结论:以貌取人是愚蠢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个段落的主题句,我们进行概要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归纳成:Judging by ones appearance usually leads to foolish conclusion。

通读《考试说明》中的概要写作样题,我们就会发现,文章的第一段就是文章的主题段,全文是总分的结构。其后三段的主题句大都出现在段落的开头。这篇文章的概要就可以大致归纳成:

Getting rid of dirt,in the opinion of most people,is a good thing.However,there is nothing fixed about attitudes to dirt.In the early 16th century,people thought that dirt on the skin was a means to block out disease.Though the belief in the merit(好处)of dirt was long-lived,dirt has no longer been regarded as a nice neighbor ever since the 18 century.Attitudes to dirt still differ hugely nowadays.(78 words)

2. 提炼要点,删繁就简

在归纳出文章主旨大意、整理出由主题句组成的概要结构后,我们还要对要点进一步进行提炼,一方面使要点更具有概况性,能够涵盖本段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概要写作不允许抄袭原文,有必要对原文的主题句进行转换。这就要求我们对找出的主题句再进行提炼,删除不必要的细节和冗词,换成最简洁的句式。例如:

(1)从句向非谓语的转化

The young man couldnt help crying when he heard the bad news.

转化成:Hearing the bad news,the young man couldnt help crying.

While you are crossing the street,you should be careful.

转化成:While crossing the street,you should be careful.

(2)使用省略句

He wanted to ride his new bicycle on the street very much but his mother didnt allow him to.

The man didnt say a word all day until spoken to.

(3)使用并列或者比较结构

Tom can swim across the river without sweats,so can Jack.

Tom asked me to go to play football and so I did.

综上所述,《考试说明》中的概要写作样题在归纳出主题结构后,我们可以对语言进一步进行提炼和浓缩:

People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dirt.In the past,people,especially in France,thought dirt was a means to block out disease.Later,dirt gradually was considered to be a cause of diseases and people began to hate dirt.Nowadays people come to realize that dirt may help to build up ones immune system.(55 words)

3. 转型换式,统一全文

在提炼了文章的主题句后,前面的概要写作就会形成一个主题句样式的篇章,但在词汇和语句上都还存在不和谐与不一致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还要进一步对概要进行从形式到内容的风格统一。在保持风格一致的基础上,添加连接词将上下文衔接起来,构成统一整体。

例如,对第二部分的概要写作进行语言和文字上的统一:

People have mixed opinions towards dirt on our skin.For long in history,European people,especially French,believed that dirt protected people from getting ill.However,after 18th century,People began to think that only by washing dirt off our body could we keep healthy.

But today,people once again realize that dirt may help strengthen our immune system.(59 words)

温馨提示: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都是写作部分的新试题,以考查读后写作能力为主,在按照试题规律写完文章后,还要进行仔细检查,文字错误和卷面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试题得分。

四、新题心练

新题型,新规律,新思路,新办法。用心体会下列试题,仔细体会试题规律,相信该项试题会成为你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得力助手!

(一)读后续写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给情节进行续写,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注意:

1. 所续写短文的词数应为150左右;

2. 应使用5个以上短文中标有下画线的关键词语;

3. 续写部分分为两段,每段的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4. 续写完成后,请用下画线标出你所使用的关键词语。

Paragraph 1:

One day many years later,Luca,already very old,was speaking with a brilliant young m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graph 2:

It was only then that Luca realized that his dream had become true in his very own hou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概要写作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其内容写一篇60词左右的内容概要。

Many of us are used to hearing stories of people being pickpocketed in busy places.But most of us are aware of the dangers,so we are safe—at least,we think we are.

According to a BBC report,a growing number of thieves are trying to“hack(侵入)our mind’s weaknesses”to get their hands on our possessions.

“In fact,the key requirement for a successful pickpocket isn’t having quick fingers,”said the report.By using psychology,some pickpockets ar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loopholes(漏洞)in our brains.

Our lack of ability to multitask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oopholes used by pickpockets,the report explains.While this can often be a good trait(特点),allowing us to focus on the most important details in our surroundings,“a good trickster can use it against you,”said neuroscientist Auzana Martinez-Conde.

“Its all about directing peoples attention toward something else,”said James Brown,who studies the tricks of pickpocketing.Confidence,the power of suggestion,and certain hand movements such as moving your hands in an arc(弧形)are all said to be things that fool us.

Groups of pickpockets use a common trick designed to create a scene and confuse victims.

The first gang member,a“blocker”,walks in front of the victim and suddenly bumps into them.A second member of the gang then bumps into both of them from behind and stages an argument with the“blocker”.In the confusion,both men steal what they can and pass it to a third thief who quickly runs off with the stolen goods.

But according to Brown,as long as we dont daydream in public,we shouldn’t be worried.

“A street thief will avoid like the plague(瘟疫)people who are demonstrating(展现)a very open awareness of their environment,”he sai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读后续写

(二)概要写作

高中语文课本剧观后感写作漫谈 篇8

课本剧是指以语文课文为素材, 以角色演出为基本形式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绎的戏剧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观后感创作, 对激发学生深入研读作品的兴趣, 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一、课本剧观后感创作的必要性

1、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我们的学生置身在汉语的大环境中, 很多孩子感受不到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主动性不强, 再加上传统课文学习与实际联系得不太紧密,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总是表现不佳, 发挥不了应有的主体性。现在把课文改编成剧本, 要学生自己来表演, 学生成了活生生的演员, 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来了。要想演好角色, 学生必须去思考, 要认真阅读课文, 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他们自然就会主动去学习。如果说表演是少数人的事, 那么写观后感就是全员参与, 将会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效益相比于其它学科一直不明显,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很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体现。将课本剧引进课堂, 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更能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编、演、观、悟之中,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学生的能力, 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虽然在编写过程中设置了单元专题作文教学内容,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很难面面俱到地将其落实到位。即使少数教师重视作文教学, 也会因作文教学本身的抓手不牢, 最终走过场地将作文教学付诸形式。写作如游泳, 你在岸上将下水动作背得再熟, 没有长时间的实际游泳实践, 最终你还是逃脱不了溺亡的结果。学生近距离观看同学参演课本剧, 然后写观后感, 就会有鲜活的写作素材, 不会面对空洞的材料, 挖空心思, 止笔不前。此时, 只要教师引导恰当, 学生选取的切入角度正确, 言之有物, 就会写出满意的作品。久而久之,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二、当前学生课本剧观后感创作的误区

因缺乏系统的指导, 多数学生写作的课本剧观后感不尽如人意, 要么跑题, 要么面面俱到, 没有观点、没有细节, 甚至写成“豆腐块”。一老师在课本剧《项羽之死》演出完毕后要求学生评价参演学生表现, 并选择一个侧面写观后感, 作品收上来后检查发现, 有将近20%的同学将观后感写成了“豆腐块”, 连最基本的字数都没达标。另20%同学基本上在翻译原文, 没有自己的观点, 没有将课本剧再创造的精彩部分描述出来, 更不必说主题切合原著了。少数同学字数达标, 主题选择较恰当, 但写作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了项羽、虞姬等人物语言与动作, 也涉及到了舞台道具设置、演员演技, 处处发感慨, 没有重点。

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观后感创作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在观看课本剧演出时, 对课本剧中的相关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写观后感,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观后感写作的目的和内容。课本剧观后感可以就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剧情蕴含的深刻道理、时代意义、背景音乐、戏剧的表演技巧、戏剧中的角色等进行评论, 抒写感悟。写作过程可以结合课本剧的具体内容和剧本在构思、结构、技巧、人物等方面最为闪光之处摆观点, 抒感慨。

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确写作要点, 要想让学生写好一篇观后感, 首先应当要求他们认真观看演出, 并记录演出过程中的关键性细节、重要的人物, 找出戏剧演出的闪光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观后感能否吸引人, 就在于其有没有别人意想不到的内容。每一位写作的同学, 都要有自己的创造。

再次要明确观后感写作的步骤。一要拟好题目, 好的题目是作品的第一闪光点, 一个好的观后感题目, 能准确传递学生在观后感中想要表达的信息。在看完课本剧后,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找一个好的切入点, 从题目入手, 注重文题创新, 让读者一看见题目就有读下去的冲动。二要精雕凤头——开端。读者都有一个习惯, 非常注重作品的开头, 一篇习作中间部分写得再好, 但开头却弄得很差劲, 那么整个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在观后感的开头, 可以开门见山地介绍所要写的课本剧最闪亮的地方, 可以直接写演出高潮或结局, 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运用“兴”的手法, 或先插入一戏剧名家的名言, 以增添作品的内涵。另外还要稳住狮步——中间。这一部分是观后感的核心内容。此部分应该注意多分析、少叙述, 以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 摆论据, 层层推演。最后要捋顺豹尾——结尾。写完主体内容之后不能就此结束, 还应当有一个响亮的结尾, 在结尾我们可以进行总结, 抒发自己的感想, 表达自己对整个课本剧的理解, 也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 拓宽观后感的广度, 提升观后感的内涵。

上一篇:徒手旋转胎头下一篇:体育经济发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