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写作

2024-06-03

课外写作(共12篇)

课外写作 篇1

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现实是很多学生对写作心生畏惧, 究其原因是把写作当成了作业和负担, 日久天长, 自然对写作保持距离。如果教师在起始年级做好规划, 让学生从自由写作开始, 不做题目限制, 不言束缚, 多发现, 多鼓励, 多点拨, 发现学生写作亮点, 就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而我们认为的“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 生活的深度不够, 是勉强不来的。”的确,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的泉水浇灌, 学生自然无法产生丰富的体验, 也就不会产生言说的冲动。

所以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 鼓励学生体验生活, 丰富体验, 是写作教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在作文内容中选择应关注的生活, 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 让写作兴趣逐步引领学生再现生活。要让学生和家长都明白每个人的都具备写作的潜质, 只是没有被培养和发掘而已。身为教师就更要让学生懂得其实语文写作水平得提高并不难, 因为写作源于生活, 而写作功夫更是在课外。

一、让学生自由表达

古人说“言为心声”, 同样含义,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 写作的本意应该是发表。他说, “一定要有所写才写。若不是为着必要与欢喜, 而勉强去写, 这就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立足于这样的思考, 学生的写作一定要从兴趣出发, 通对情境的创设和体验, 让学生产生一种言说的冲动。

学生学习写作, 更多的是体验, 家长或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可不断启发学生, 让他们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如体味家庭亲情、校园生活、社会事件等等。而在学生谈天或习作过程中, 有意鼓励他们大胆思考与表达, 即便有偏颇或稚嫩, 也要多以正面指导和帮助。这样学生的写作与表达思维就会与现实紧密相连, 避免畏惧心理。当学生的自由写作表达成为一种习惯时, 自然就会减少孩子动笔就抓耳挠腮、捉襟见肘、无能为力的神态。

二、助学生学会自学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自学写作, 学会规范表达。比如较少可提供给学生一些范文, 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互助的形式品读思考。其实有时学生个体的静默学习或课下小组的互助学习会比教师家长喋喋不休的讲解更有效。尤其对于高一学段的学生, 记叙文写作的基本知识早已知晓, 但写好一篇文章仍然不易——比如内容、选材及立意等方面要求远高于初中。而对于语言的表达, 很多学生若以追求华丽的语言为境界而忽略写作表达心声的根本, 也会影响写作质量。对此教师也应特别关注。但同时, 这也恰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有效学习写作的有利契机。为此, 教师可帮助学生做到选好自学例文。

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 也是其高级的言语思维活动外化。在帮助学生自习写作的过程中, 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 同样需要功夫。比如为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写作的精妙, 同时更为避免学生查找抄袭所谓答案, 我特别利用一篇在网上查询不到的文章来对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学习的语言教学——即《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一篇范文——《雷锋式的战士》。

这是一篇距今半个世纪前的写人记叙文, 文字非常浅显。分修改前和修改后两篇, 对于修改理由, 叶老还进行了四页详解。我在不做任何讲解的前提下, 首先把两篇文章印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就找出文章修改和修改后的不同, 并在文章上进行标注, 思考文章修改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并就修改后的变化谈谈自己的认识。之后再把叶老的四页修改详解发给学生, 让学生进一步仔细琢磨自己与大教育家分析的异同。最后再让同学之间讨论交流叶老这样修改文章的妙处以及学生的收获。

这一学习过程, 作为教师我没有多余的讲解, 只是让学生课下阅读, 课下思考, 然后再阅读, 在思考, 最后简单交流。但就是这种方式使学生无须教师解释, 便可从自学到自省再到发现, 通过课上与同学的讨论交流, 他们寻找这两篇文章的不同——或问题或特点, 让学生在探讨当中发生碰撞或共鸣, 这种收获从感性到理性, 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写作体验, 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从而对学生写作帮助多多。

三、教学生书写真诚

叶老说作文的本质就是做人, 做真实的、诚实的人, 言内心真实的想法, 抒内心真实的情感。用老先生的话来说, 就是“写诚实的自己的话”, 不矫揉造作, 不故作成熟, 不高谈阔论, 不言表不一。这应该是写作教学永恒的价值观。帮学生在写作中准求真诚极为重要。在此教师要做到:

指导学生关注人生, 即要让学生遵循写作的“真实原则”, 如利用随笔周记, 真实写自己、写他人、写感受, 由近及远, 让真情自然流露成为考查要点。指导学生关注思考, 即让学生写作遵循“思考原则”, 指导学生多读书写札记, 关注时事写时评。札记注重阅读、点评、交流、迁移, 而关注事实则要鼓励学生写出真实的思考。其目标就是让学生思想迸发火花。

这样的自由写作, 就是让学生随性写作, 写自己之想写, 言自己之想言, 不强调文体, 更不强调成绩, 只强调真情。 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选择, 让学生表达为本, 不断发现学生写作的亮点, 师生都收获学习的幸福。在此仅举一例, 我班中学习成绩不很理想的一学生写的一首无题小诗, 如下:

时光在不停地流逝着,

但, 我们的生活仍在继续

乍寒还暖,

午后的阳光,

晒得让人有了些倦意。

那些我们曾经遗失的美好,

已经过去了,

现在, 只留下回忆,

支撑着我们。

高中的生活, 又幸福又痛苦,

一半是和同学在一起, 一半是和老师在一起。

这些都是上天赐给我们,

最最珍贵的礼物。

也许, 三年就这么过了吧?

如上的小诗, 乍看一般, 但它却写出了一个少女对儿时无忧的追念, 写出了对高中学习的紧张及对同学老师的热爱。这就是写作表达的魅力, 情感真诚得亲切。所以, 写作高手, 功在课外, 在学生, 更在教师。

摘要:面对写作教学中学生畏惧心理, 本文提出功在课外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释学生写作应从兴趣、现实出发, 鼓励自由表达、真诚表达, 为此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主学习写作, 学会学习。文中还举学生习作示例表明写作源于生活, 真情为本, 功在课下。

关键词:写作,自由,真诚,思维

课外写作 篇2

一、课题提出背景及基本情况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广阔社会环境之中。“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几乎是所有在语文界有成就的专家、学者的体会。即使是在校生,凡语文成绩出众的,都有同感。语文学科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特别突出。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人们通过文学作品去认识社会,去了解别人,可以说人的生活与工作都会与语文息息相关。因此,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广阔社会环境之中。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就是用笔说话,它是阅读的实践、心灵的歌唱、个性的张扬、才华的展现。我们知道,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就会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专业作家,而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譬如,写信、写通知、写计划、写总结、写报告等等,这都是作文考试,并且成绩的好坏不但关系自己,还跟别人有关,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因此,练习写作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课堂练习的时间又非常有限,单靠课堂练习的收率也不是很高。然而把课堂练习延伸到课外——开展课外写作活动,却又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

基本情况介绍:

调研时间:2009年四月至今

调研对象及人数:滨海中学高一至高三学生

调研内容:认识程度,基本作法,活动状况,困惑疑难等 调研形式:问卷调查,领导教师座谈,二、基本评价

(一)主要长处

1、课外写作实践意义认识较高

通过调研,我们的学生,对于课外写作实践的开展,意义上认识普遍较高,认为,在当前教育现状下,确实有必要改变好学生的评价观念,应该让学生早点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其中,对于开展课外写作实践能否培养学生能力一项,60%被调查者认为很有必要,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定的必要。

2、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可嘉

课外写作实践相较于其它任何一门文化学科来说,是一新事物,我们的广大老师们,都愿意接受它,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需。平日里学习过课外写作实践相关知识的老师占64%,仅这一点,就不简单;参加过实践活动的被调查者占55%,无不说明我们的学生,对待新生事物的敏感性是强的,思想性是较高的,学习进取的精神是可嘉的。

3、开展课外写作实践的热情较高

虽说新生事物,开展起来,困难重重,能力有限,条件、场所、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但我们的学生,有一股热情,更有一股尝试的勇气。调研之中,55%学生选择如果开展活动,有此份热情,30%的学生认为,我也可以去尝试;认真开展过或尝试过的被调研者占90%,5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也能开展课外写作实践。

4、师资力量是较强的

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知识的多少,更决定着能力的大小,特别体现在教育教学行为上,更是如此。班主任老师,语文、数学老师,是我们现有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调查中,20%的班主任老师、70%的语文、理化老师兼任课外写作实践课程。有如此一批较强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教师队伍,应该说没有开展不了的课外写作实践的。

(二)主要不足

1、课程资源的挖掘缺乏经验与独到的见解

因为是无“本本”的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开发生成课程的本领与经验,以及独到的见解,把无“本本”的课程,上升到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个案之中来。所到之处,谈起课外写作实践,管理者、教师们,无不都说,没有教材的课外写作实践课程确实不好开展,更谈不上坚持了。究其原因,缺乏开发生成课程的技能与水平,落脚点是没有真正花心思去研究,去挖掘。

3、制约活动开展的因素难以确定

制约活动开展的因素较多,一是受传统的分数论因素的影响,怕孩子误了主要学科的成绩;二是安全因素比天还大,其实,这是我们没有设计与周全安排好的缘故;三是课外写作实践的评价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四是缺乏活动开展的氛围;五是缺乏活动开展的系统性与持久性;六是缺乏与社会勾通的基本桥梁;七是活动开展难以打破条条框框,指导老师局限于单一的个体,没有放眼社会。

三、基本建议

为建构新型的学习模式,着眼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人与事,关注我们感官所能及的任何事物,使我们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生活实践相融合,为了真正落实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落实素质教育行动纲要,我们必须重视课外写作实践的开展,结合我校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必须强力、全面铺开课外写作实践

即使难以操作,也应该让老师、校长们了解这类课程的作用,即使开展得不好、不象,也好过总没有开展过,让所有的老师都能知晓活动的本质与意义,更应该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明确,课外写作实践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摆设。因而,必须强力、全面开展此类活动。

2、抓好培训工作,提高“执教”能力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要素。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刻不容缓,加大培训力度,以使我们的教师提高“执教”能力。主要措施:一是教研室要经常组织课外写作实践的各类观摩活动,让更多的老师知道活动的开展从何入手;二是有必要进行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使老师们对课外写作实践的相关知识,作一整体性的认识与了解。

3、挖掘、搜集、整合课程资源,保证活动开展有依有据

因为课外写作实践先天无“本本”,导致活动的可连续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等随意性较大,所以,课程资源的挖掘、搜集、整合非常重要,这也是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依据,使巧妇能做有米之饮。因而,各级学校,必须组织专班,专题研究活动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出各学校、各年级可供借鉴的课程资源。

4、加强课外写作实践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活动阵地,是提高能力与水平的不可或缺的活动。课外写作实践的教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模式上的研究,必须探索出一套可供借鉴的行之有效的符合本地特色的基本教学模式;二是坚持化繁为简,使人们印象中的阳春白雪般的课外写作实践能够也应该走向下里巴人,达到每位老师能说,我也能开展课外写作实践;三是课程资源上的研究,这个问题,必须集中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探讨、收集、整理出符合校、乡、县三级课程开展的资源库。

5、研究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

扩展课外阅读 给力写作教学 篇3

一、扩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知识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途径,书籍凝结了前人的智慧,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捷径和源泉。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把编竹简的牛皮带子翻断了多次,为写下流传千古的《春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汉匡衡为了读书,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留下了“凿壁偷光”的故事。另外,还有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等成语,都讲述了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开卷有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课外阅读包罗万象,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有益信息,丰富知识结构,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吕淑湘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说:“到寒假暑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阅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特别是教师引导下的从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对课堂教学有积极作用,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语文学习经验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学习材料,语言的学习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课本提供的学习材料是有限的,大量的语文学习材料,只有课外阅读能提供。在阅读中,积累词汇,在阅读中,积累句式,积累修辞,积累段落的结构,文章的章法。张志公说:“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可见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课外阅读不仅是学习的途径和手段,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文学的功能除了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还有娱乐作用。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学生可以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中,体会到信念和意志的巨大作用;可以从《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奋斗中,体会到于连的孤独和不择手段带来的恶果。

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目前来看,人们的阅读不但有限,而且盲目、随意,兴趣主要集中在言情小说、口袋书、漫画书等质量不高的书籍上。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阅读要讲究方法和途径。

第一,树立“大语文”学习观。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重视分析教材,忽略学生阅读,把学生束缚在课本里,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重视,学生的语文观很狭小。孔庆东在《孔庆东语文观》中谈到:“要知道,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所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所以,一切阅读都是训练,外出旅游看地图、游览图、指示图,参观时看文字说明,购买物品时看物品介绍和使用说明书等都属于阅读。

第二,创造阅读的氛围与环境。阅读需要条件和氛围,大多数家长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鼓励读课外书。现在的教辅用书铺天盖地,但是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好书却是凤毛麟角。因此,学校要提供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书籍,家长要鼓励孩子读书并提供必要的购书经费。

第三,推荐课外读物。阅读是和书籍交朋友,“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初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面对茫茫书海,往往不知所措,因而不择而食,导致阅读质量不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教师有必要紧扣所学教材,寻找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点,向学生推荐好书。推荐的读物包括《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等童话,《伊索寓言》、《女娲补天》等寓言,《朝花夕拾》、《繁星·春水》等诗歌散文作品,《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等长篇文学名著。把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摆在学生面前,供他们根据需要和爱好自由挑选,充分汲取书中的养分。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拓展课外阅读,增长课外知识。

第四,开展活动,促使学生深读精读。针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爱听故事、喜欢表演、喜欢竞争等特点,在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形式读书交流会、故事会、朗诵会、联欢会等别开生面的活动。活动的多样,形式的新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评选班级“读书小明星”、“讲故事大王”,可以用榜样带动其他学生读书,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第五,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必需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精力有限而书海无边,有选择的阅读显得非常重要,有选择才能提高学生阅读书籍的效率。教师要教给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比如,浏览、精读、跳读、背诵、做读书笔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每种方法都有特殊的作用。掌握方法,读书能变得事半功倍。

三、扩展课外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学习效果的呈现需要时间,急功近利的态度很难见效果。想一蹴而就,谁也学不好语文。在课外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读书贵有思。就是读过之后要反思,不要让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读书贵有读。读书时可以摇头晃脑、朗诵吟咏,自得其乐、回味无穷。读书贵有写。读书后要做摘记,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贵有恒,若要提高语文素养,需要有长期坚持阅读的精神。

总之,中国自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秀传统,“读书破万卷,下笔有如神”的格言,说明了读书对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作用。所以,自古以来的人们对书爱如珍宝,手不释卷的故事数不胜数。好书影响人的一生,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宝库,古人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诸葛亮因为博览群书,所以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读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学习名家的艺术构思、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并化为自有,可以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

汲取课外实践活动的写作营养 篇4

历数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情节, 往往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准确、客观的反映。而那些精妙的写作技巧的提炼, 也都是受到了生活的启迪, 任何幻想脱离社会生活而写出好的作品, 都是不现实的。那些优秀作品的精彩的情节、独到的写作技巧和隽永真挚的思想情感等, 它们就像写作长河的无数支流, 汇成了文学这条浩瀚的海洋, 没有它们, 文学绝不会如此浪花朵朵, 波澜壮阔。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从范文中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外, 还要提醒他们, 走进生活, 思考生活, 学习生活, 抒写生活, 让习作透射出时代的气息、生活的智慧, 并让习作紧扣时代的主旋律。

还记得, 去年的暮春, 一个草长莺飞、“花落水流红”的诗意时节, 我们带着校文学社的学生到溱湖湿地公园采风。一到那里, 孩子们就被水乡所独有的生态美景吸引了:鱼翔浅底, 鸟鸣柳枝, 绿草如茵, 乔木参天……就连湿润的空气中, 也氤氲着幽幽的花草的芳香, 引得众多的蜜蜂和蝴蝶, “嗡嗡”振翅, 上下翻飞……同学们乘竹筏漂流, 与灵动的春水亲密接触;走羊肠小道, 跟苍松翠竹捉开了迷藏;观白鹤飞舞, 欣赏它们飘逸的风姿。在静听碧水潺湲, 青鸟啁啾, 仰观苍穹万里, 云卷云舒之际, 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放飞自己的激情和思绪。

在乘坐竹排畅游林间水道时, 为我们撑排的大婶也被孩子们的情绪感染了, 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富有水乡特色的小调:“鲫鱼喜欢逆水走, 小妹爱拉哥哥的手, 哥哥当兵离家乡, 妹有话说羞开口……”大婶的吟唱婉转缠绵, 犹如潺潺溪水, 流进我们的心坎, 甜蜜而温馨。

采风活动结束后, 同学们纷纷交上了所写的习作。这些习作内容丰富翔实, 感情真挚充沛, 语言清新活泼, 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才华。有几篇还作为优秀习作, 进行了全年级的交流欣赏。这次活动对写作所起到的作用, 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在进行活动总结时, 带队的几个老师都谈到, 正是走出校门, 走进社会, 让学生与社会交流, 与大自然对话, 才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灵感, 丰富了他们的写作内容, 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当然, 引导学生走进社会, 走进自然, 去发现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去探寻最自然、最适用的表现技巧, 以生活为习作老师的同时, 还要引导他们多读好的课外书籍, 因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 就是一名好老师, 学生会从中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

我们学校正在举行的名著阅读与赏析活动, 是课外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之一, 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有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道:“读《三国演义》, 让我们感受到了先贤义薄云天的美德, 让我们领略到了万马奔腾的古战场的壮美;读《红楼梦》, 让我们在为宝黛的凄美爱情扼腕叹息的同时, 也让我们为其中优美的诗词佳句而拍案叫绝;读《复活》, 让我们为喀秋莎·玛丝洛娃善良的性格、不幸的命运而感慨……苏东坡的豪迈、李清照的婉约, 杜甫的悲壮、李白的浪漫……所有这些, 无不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名著阅读与赏析, 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塑造了我们的灵魂, 丰富了我们的写作。”

看着学生的一篇篇读书笔记, 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课外名著阅读赏析活动, 确实是净化灵魂、提高修养的神圣事业, 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外写作 篇5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中毕业学生达到“能在学过的题材和语言范围内写短文和书信,意思连贯,拼写正确 ,语法用词、标点和格式基本正确”。为此,我们在高三复习的同时开展了课外英语写作活动。以写作来促进 语法、词汇和句型的复习。通过点拨、诱导、启发使学生克服了对英语写作的畏难情绪,激发成功的乐趣和提 高了表达能力。本文以写气候为例。

一、提供范文

活动一开始,我们以BookⅡ(J.)第十五课课文The Seasons为作文的范文,先让学生阅读模仿,然后两人 一组用完整句子回答理解题。

二、归纳词语

范文中往往有大量的词汇和词语要求学生归纳整理。学生板书所学有关气候的`词汇和短语。

Vocabulary of Weather Other Expressions

sunny warm cool It always rains in summer.

hot cold windy The flowers come out in spring.

rainy wet dry The best season of the year is spring.

cloudy mild fair It’s spring,the time when everything is growing.

Snowy It’s autumn,the time for peasants to get in the crops.

三、组织提纲

根据范文我们给学生一组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或两人一组进行口头作文。这组问题实际上 是口(笔)头作文的提纲,在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进行书面作文。 (1)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your country? (2)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seasons? (3) How is the weather in the winte,summer,spring and autumn? (4) What is the best season of the year? why? (5) 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 ? (6) Is there anything certain about the weather in your country?

四、补充词语

学生在根据提纲作文时需要一些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词语。教师有意识地补充扩大有关天气的词语。诸如:

He is a fair-weather friend.

&nbs

[1] [2]

★ 加强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的论文

★ 英式橄榄球课必要性研究论文

★ 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初探论文

★ 高校档案人才培育研究论文

★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分析论文

★ 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必要性论文

★ 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必要性的论文

★ 国槐大苗移栽及培育技术分析论文

★ 试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论文

浅析高职学生课外写作训练的方法 篇6

[关键词]高职;写作;训练;方法

一、结合(写作)教学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讲授写作知识的方法。高职(写作)教材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编排的,每章都介绍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并有写作片断练习和综合练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着积极作用。但这些写作知识较零碎,在学生头脑里不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想把这些知识连贯起来,就必须靠学生的课外总结及教师的系统讲授。现在高职院校一般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外运用电脑查阅有关写作知识质料,以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具体讲解,有些概念可能同(写作)教材有所出入,一般情况下应以教材为主,以便学生记忆。教师在对写作知识作举例时应以教材上的范文为宜。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以获取写作素材的方法

写作课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写作题目,并从题意、结构、表现技巧方面对怎样写好文章作了绘声绘色的讲解,但学生写时往往搜肠刮肚,苦于无从着笔,两节写作课也很难写成一篇较成功的文章。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深入生活,找不到写作的题材,“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解决此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到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调查以获取写作素材。

调查时要注意让学生作好调查记录,调查记录要记原话。“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重要数据也要准确无误地记下来,这样所记的材料写作时才有用。观察时也要注意让学生记笔记,将观察到的诸如好人和事、自然景物的状态变化以及鸟、兽、虫、鱼的特征等一一记录下来。观察笔记要记的是经过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后的材料。可以是对一个人物的刻划,对一个景物的描绘,也可以是记下一点感觉,一段对话,一个数字。观察笔记必须具体明白,最好能将自己的认识感受也记进去,这样的笔记才有血有肉,写作时才好使用,有时稍加修改即可搬进文章。大量的课外观察,调查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写作的素材,而且学生通过记调查记录、写观察笔记锻炼了写作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课外写作活动的训练方法。

三、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从训练学生的课外写一整篇文章而言,写作是用造句合谋篇布局的综合训练,是知识,思想和思维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根据写作要求,结合自身知识、经验和思想认识进行综合艺术的构思和设计,把所要反映的问题用文章尽可能完美地表述清楚。因此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作业训练。写作训练带有一定的艰巨性,课外写作训练时要想让学生一下子写成功一些常见的文体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课外写作训练活动必须从单项训练开始。常见课外写作单项训练的形式有调整句式、调整段落、标点文章、修改文章、写片段等。从内容上划分,单项训练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立论的训练、论证方法的训练、说明方式训练等等。单项训练仅仅为更好地进行综合训练而存在,它好比体育运动的分解动作,训练必须合乎规范。综合训练是单项训练要达到的目的,它直接反映着写作教学的水平,因此,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写作)教学,设计一些课外写作综合训练,做到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四、先进行一般常见文体的训练再进行文学体载训练的方法

按照高职(写作)的教学程序,是先进行一般常见文体训练再进行文体体裁的训练。课外写作训练活动也必须配合(写作)教学,按此程序进行。写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写作训练指导时,应从训练常见的记叙文体入手。如;人物通讯、回忆录、访问记、参观记等。记叙文基础打好了再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常见应用文体,最后也不妨引导学生搞点创作,试练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写作。有些文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一开始就要写小说、散文、诗歌之类,这种创作热情是值得肯定的,但与他们的现有写作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教师必须在这一方面加以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懂得写作重在打基础,必须从常见文体写作练习入手,逐步过渡到试练文体作品,想一下子成为诗人、文学家是不现实的,必须扎扎实实的练好写作的基本功。

五、把写作“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外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方法

命题作文容易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开拓型和创造型人才,课外写作训练一般情况下应以学生自拟题目为主,教师命题为辅。自拟题目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开拓主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感而发,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个性大有好处。至于写什么,可让学生根据情况灵活支配,以便让学生从容构思,从容修改,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提高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课外练习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练习可不限内容,不限篇幅,不限文体,除写常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外,还强调多写实用性的文章。对于写作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写系列作文,编写连续的故事,或对某一论题作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还可以尝试写点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为培养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也允许基于生活的真实的虚构甚至穿插幻想,借以提高学生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六、成立小型文学社团,创办校内刊物,以发现创作人才的方法

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 篇7

一.重视营造读书氛围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 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 我通过引导收集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学生收集名言后, 我还组织学生交流, 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 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 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 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其次, 利用家长会的机会, 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 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此外, 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 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且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阅览室看书。

二.重视读书方法。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里, 我主要是结合教材,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 做到“得法于课内, 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 “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如, 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 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 边看边想, 在读中自悟, 在读中自得, 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 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 欣赏品味精彩片段, 体悟写法。

我们学生每人订阅了一份《语文周报》, 配合课程标准, 引导课外阅读, 报上精选精编了题材、体裁多样的文章, 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有很大好处。我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 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 每周一个单元, 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 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

三.重视读写结合, 提高读书效益

“不动笔墨不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 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 并自己给一个名字, 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 写读书笔记, 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 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 写作素材丰富了, 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其次, 重视仿写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 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 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例如, 《亲近母语》 (适合七年级读) 中有一组题为“知己”的文章, 共三篇, 从不同角度、不同国度向我们描述了邂逅知音的快乐与幸福。在学生读懂原文, 体会到文章主要内容, 弄清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后, 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语言的运用以及表达方法的突出特点, 找出自己生活中与范文相类似的事进行仿写, 写出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四.重视检查阅读效果

浅议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篇8

一、以课外阅读的积累为基础, 把感受、感想融入写作

如果说把阅读看做是信息的输入, 那么写作就是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输入。由此可见, 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是可行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我认为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注重语言的积累, 锤炼语言文字同时注重词语与文采。

语言文字是写作的基础, 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但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并不是通过有关语法教学就可以完全实现的, 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与积累。在语言的使用中逐渐模仿、掌握、使用。

通过课外阅读, 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词语的用法, 也可以对语句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具体来说, 是使用怎样的词语;怎样将这些词语更合理地组织起来, 使用好。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2. 设计篇章结构, 展现文章脉络。

这里涉及的是写作高一层次的要求。那就是文章的框架与脉络。好的文章不仅仅在于遣词和造句, 其核心部分则在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其线索与层次。在写作中, 这就体现在怎样设计篇章结构的问题上。所谓写作之前要“胸有成竹”就是强调在写作具体材料之前要有对文章篇章框架的设计和规划。

二、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 促进课外阅读

语言积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学生必须广泛阅读, 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有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 学生也就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

我们要坚定一个做法, 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 促进课外阅读。

目标确定了, 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 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读书。重点放在语言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情操的陶冶等方面。除泛读课外书籍搜索有用信息外, 还要精读的课外书籍。教师还必须做好挑选甄别的工作, 那就是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宜的经典书籍。让学生通过对名家美文的认真研读来逐渐领悟文章布局谋篇和写作技巧。学生模仿练习写作逐渐增加, 就可以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 我们可以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 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摘要: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结合, 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 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来提高写作能力。

课外写作 篇9

一、营造氛围, 强化学生课外阅读

怎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持久的自觉的课外阅读热情呢?怎样使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筹办班级小小图书馆和布置阅读栏

笔者发动每位学生为班级图书馆献上几本好书, 并进行登记, 设专人保管, 做好出借记录, 让学生挤出时间阅读, 坚持每周总结评比, 从而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2. 组织主题班队会, 开展读好书活动

课外阅读材料中, 有不少是适合大多数学生阅读心理和水平的佳作例文。我们结合班队活动, 组织讲故事、相声、演小品等文艺形式, 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佳作例文, 又在愉悦的氛围中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利用语文阅读课, 开展导读分析和文章诵读

我们通过对不同体裁代表作品的导读分析,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帮助各层次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和进度, 尤其是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 先要减轻他们心理的压力, 然后适当降低阅读要求, 帮助他们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积极鼓励, 逐步提高。

4. 指导学生做阅读摘记, 丰富其“语言仓库”

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记手册, 从文质兼优、短小生动的文章中, 及时摘抄好词好句。我们还注意把一些课外好文章抄录刻印, 不断介绍给学生, 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

5. 以课文为楷模, 读与写相结合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说法, 诚然, 大量阅读, 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 而且也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只有广泛阅读, 扩大知识面, 写作的题材才不会枯竭, 像泉水一样源远不断而来, 写作思路才不致闭塞。同时, 阅读与写作又是相辅相成的。

二、激发情感,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1. 创设写作情境

小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究其原因, 多数人是缺乏写作兴趣。于是, 我在教学中想方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 使他们的情感受感染, 激发写作兴趣。例如, 在指导学生写活动场面时, 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跳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 用一些活跃的语言, 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参赛者的动作、语言、神态及观众们的表现等。活动结束后, 我先让学生谈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让学生说出你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 再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然后写下来。

2. 捕捉写作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 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 鼓励他们写身边的人和事。一旦有这样的写作材料出现, 就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作, 不要错过写作的机会。

3. 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要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应该对他们的作文进行正确的评价。一般而言, 对小学生的作文评价, 积极的表扬应多于消极的批评, 特别要多鼓励中等生和差生, 哪怕有一句子写得好, 一个词语用得恰当, 都应当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写作兴趣, 对于克服畏难情绪有积极作用。一次习作完成后, 我就挑选一些较好的作文, 在班上讲评, 让大家学有榜样, 差生一时达不到这样好的水平, 我就对他们在作文中用得恰当的个别词语或句子进行表扬,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激起写作兴趣。

三、精心指导, 进行开放式作文训练

1. 思想指导

针对学生“言之无物”和“生编滥造”的现象, 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喝水要“打井”, 写作要“开源”。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脱离了生活空谈写作, 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木之本, 就失去了生命。反之,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 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 深刻地认识生活, 真实地反映生活, 他们就会有写不尽的东西, 说不完的想法。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学生一旦拿到这把金钥匙, 源头活水就会奔涌而来, 语文表达会有显著进步。”

2. 观察指导

许多学生在观察生活上存在着粗枝大叶、走马观花的毛病, 看什么都不求甚解,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就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生活。观察生活不但要具体细致还要抓住特征, 不但能掌握所观察的人和事, 还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觉去观察生活, 不要轻易下这样或那样的结论, 而应积极引导, 做好“点化”工作, 学生的作文才会有创新的意识和富于个性的语言。开始时, 规定观察对象, 如爸爸、妈妈等, 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 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 揣摩他们的内心活动, 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在实践中教会学生确定观察的立足点, 选择观察的角度, 选用观察的方法, 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联想、想象, 怎样抓住特点, 而后写成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映生活的单项训练。

3. 审题、选材指导

审题, 就是要分析每个词语的意思, 哪一层是重点, 全题总的要求是什么, 应该写什么类型的作文。理解题意后, “写什么呀”, 这是作文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确定写什么的同时, 还要进一步思考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有的文题, 如《集体给我力量》, 则是先有了中心, 再照中心去选材。选材的出发点要“真”, 着眼点要“新”, 制高点要“独”。

四、丰富学生生活, 拓展学生写作视野

1. 开展校内外活动, 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经常举行一些“打电话”“座谈会”等学生感兴趣又有现代意识的校内活动。组织“小小访问团”, 带领学生去水厂、街道居民区等参观访问, 组织各类征文竞赛, 使学生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样, 学生在作文时就有内容可写, 有情可抒了。

2. 开展“小记者”采访活动

我组织学生“小记者”随时采访校内师生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 及时在班内宣传, 辅导学生动笔写表扬稿, 还让这些“小记者”不定期地采访校外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 然后再把这些采访写出来的习作, 分期登在班级黑板报上, 这样做, 极大地鼓励了学生观察和作文的积极性。

3. 拓宽写作思路

多层次拓展就是在课文已有结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给故事添加新的结尾。进行这样的作文练习, 可以使学生从别人想象的结果中受到启发, 拓宽自己的思路, 使思维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如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羽毛, 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针对这结局, 我出了这样一个题《几十年后, 我和闰土再相见》。学生们见了题后, 各抒己见, 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 说完后, 让他们把这些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由于学生互相启发, 思维活跃, 因此能较快地完成作文。

课外写作 篇10

一、读中求悟,积累材料,丰富语言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指导学生写作必须与阅读相结合。 文章写得好的人一定爱读书。 小学生知识面和生活的接触面都比较狭窄,如果将阅读范围只限于语文课本知识,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平时不积累,作文又以何素材描述? 为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收营养,拓宽课外知识,增强语言能力,丰富写作素材,丰厚思想内涵。

1.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读

利用晨读和自习课的时间开展读书比赛、 优秀诗文朗诵比赛和背诵比赛、课外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渐爱上书籍。

2.制定阅读推荐书目

例如,古典四大名著和冰心、严文井、叶圣陶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 还有一部分孩子们的喜欢———杨红樱、 秦文君、曹文轩等的校园小说系列。 阅读的内容要包含文学作品,而且包含科普、科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

3.坚持写摘记和读书笔记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我们让学生随时做好摘录笔记, 写出新的感想, 这样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写作材料与日俱增,学生再也不会对作文“ 望而止步”“ 无米下锅”了,因而才能激发学生写作文浓厚的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二、善于观察,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 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写作愿望。 赞可夫说:“ 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激活,奇异的自然现象, 映入学生的脑海, 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 激起学生的感情。 ”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素材,抒写真情实感。

三、学用结合,多写片段、日记,乐于书面表达

1.注重课堂学习中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学习语文,不仅要积累词语,还要学会将所学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 合适地用一个词,完整地写一句话,正确地表达一个意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很不容易。 由此,我们想到老方法———造句,口头造句和书面造句。 如果能坚持每课一练或每天用所学的几个词造句或坚持写一段话。 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2.布置“合口味”的作业,培养兴趣

茅盾说:“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 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假如我们平时能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乐趣,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如,结合学生书包过重事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建议,学生在寓学于乐中学会了写建议书;集体活动( 扫雪、国旗下的讲话、少年艺术节、主题班会) 后写过程、感受;参加限制名额的活动时写自己为什么想参加、有什么优势。

3.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阅读有这样一句话:“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 ”“ 阅读是学生感知世界,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我人格的重要手段。 ”勤练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 1) 利用扩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所谓“ 扩想”,就是对教材语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扩展。 例如,学生学习古诗时,先理解每句诗意,然后把每句意思连起来理解全诗意思中的扩想训练,丰富诗中的细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把古诗扩写成一个故事,使内容更趋具体化。

( 2) 利用续想激发起学生的联翩浮想

有些课文的末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能激发起学生的浮想联翩。 如,《 凡卡》《 永生的眼睛》 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就诱发学生开展“ 接续想象”,这样的写作训练,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

( 3) 利用童话故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教师可结合富于幻想、拟人手法的童话故事特征,注重写作手法的指导,让学生写出自己眼里的大千世界,让学生在写作中成长。

( 4) 多写读后感

课外写作 篇11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写作能力

写作是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极其重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对外界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求知欲較高。所以,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阅读气氛。课外阅读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创设阅读角、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阅读角的创设,需要学校和家长的有效配合。在学校,教师可以通过购买一些符合学生实际阅读水平的漫画书、寓言、科幻小说、探险故事等书籍,并组建一个阅读角,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阅读,并且利用家长会动员家长为孩子创造一种浓厚的阅读环境。

二、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光读不练,对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要坚持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笔记本,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录那些好词、好句、好段,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其次,仿写也是较为重要的。仿写是在理解原文、弄清原文所表达的中心的基础上,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真实的感受,借鉴别人的某些写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通过这种摘录好词好句的方法,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并对学生语言运用以及表达方式的指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要想有效地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采取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以及读写结合等方式。

参考文献:

杨红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J].金田,2013(06):4.

课外写作 篇12

一、微博特征

微博是一个以140字文字更新信息并能实现即时分享的社交平台, 能表达出每时每刻的最新动态和思想,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便捷性;在微博上可浏览和自身兴趣相符的信息内容, 或作为信息发布者发布到微博供他人浏览, 发布信息快速, 传播速度快, 只要有网路的地方就能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2.原创性;在微博客上140字限制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但也因为这一特点导致爆发性生产出大量原创内容, 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3.草根性;目前互联网浏览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及桌面等多个平台都广泛分布微博客,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无法脱离用户体验的特性和基本功能。同时微博宣传的影响力与内容质量高度有关, 用户所发布信息越有吸引力和价值, 就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数关注, 进而提升自身影响力。

二、微博在高校英语写作课外训练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以作文题目“The effect of something upon our society”设计以下教学:

1.设计理念:英语写作教学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反思、学习、实践, 进而掌握写作技巧和实现自主写作。而在网路环境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其核心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交流, 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他需要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出来, 最终实现写作目的。

2.学习者特征分析:实验对象都为刚入大学的新生, 该阶段学生生理发展已经接近成熟, 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明确, 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就是通过“四六级”考试找到理想工作。此外, 学生在高中阶段都积累了有关的英语语法、词汇、句法等基础, 虽然能写出简单的句子, 但和大学对英语写作的要求还有很远的差距。

3.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能力目标, 根据题目要求选取文章主要内容并通过微博、网络等查阅和搜集相关写作材料;或根据文章格式及体裁用正确的英语语法和语句阐述态度和观点。其次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和分析素材, 掌握有关写作的影响因素, 通过小组微群讨论体验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 修改同伴写作内容。

4.教学策略:利用微博构建的高校英语写作课外训练教学模式主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微博平台及网络等教育资源。整个教学过程将体裁写作法和过程写作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主性、情境性和协作性, 同时解决传统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最终提升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其中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微博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崭新的微博软件除了为写作学习提供了新模式, 更为学生的写作增添了乐趣。微博环境下的英语写作课外训练教学也较为多元化, 借用微博创建虚拟的语言写作与交流的环境, 以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微博环境中构建合适的积极机制活跃学生写作思路, 使其能主动思考并详细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 要及时通过微博有针对性评阅学生文章, 而学生则主要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师生双方相互评阅, 进一步体现写作自主性。

5.教学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开始前在微博上发布写作主体, 创设学习情境时利用丰富的超链接资源和丰富的多媒体素材, 学生通过个人微博收到写作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搜集和整合写作资源与主题。其次学生在各自小组中开展讨论, 用微博发布写作中用到的句子和词汇, 教师登录班级微博查看并给予学生反馈和有针对性的评价。之后学生根据自己列出写作提纲组织文章, 遇到写作难题或问题时要及时向教师求助, 每位学生都要将自己的写作内容以段落形成发布到个人微博中接受大家的点评和错误纠正, 学生在修改后再次上传, 在此过程中对自己的写作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 从修改中获取提升自身实力。最后教师搜集教学中优秀文章发布到微博上, 其中有写作方法、写作流程、语法句法、高频词汇等, 让学生作为类似主题参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以微博为教学平台的高校英语写作训练能帮助教师调整自身教学体系, 反思自己的不足, 同时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写作学习,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本文研究中所构建的教学模式是根据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理论, 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注重学习的反馈, 充分帮助学习理解和练习英语词汇、句子、语境和语法, 实现了写作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璐.微博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文教资料, 2013, (26) :178-179.

【课外写作】推荐阅读:

课外拓展10-20

课外探索10-20

课外书籍05-12

课外改革05-16

课外练习07-02

课外思考07-30

课外创新08-01

课外课堂08-05

课外知识08-06

课外探究08-26

上一篇:江西城市化发展研究下一篇:精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