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课程资源

2024-06-03

课外课程资源(共10篇)

课外课程资源 篇1

长期以来, 物理学课程资源常有形无形地被限制于教材教参和学生用书中, 而许多日常生活中重要和物理学课程资源都被初见忽略。随课程改革的进行, 许多物理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 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

一、初中物理资源开发的意义

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材的资源具有丰富和广延开放的特点, 它具有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亲自参与等特点, 经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身临其景, 能在愉悦中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在执行新课程新教材时, 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发挥课程资源作用, 使各种课程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 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二、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特征

1、多样性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因素和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 其存在形成是多样的。例如:家中的用电器和生活中的一些雨、雪、霜等自然现象, 所以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

2、关联性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之内, 适当关注其它学科的课程资源, 要以一个关联的姿态去审视课程资源, 例如:物理与化学有一些交叉的研究领域, 分子、原子结构、电化学、溶液浓度和密度、能量转化与守恒等, 都将观察与实验、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突破口;随物理科学自身发展, 它与化学、数学、生物以及其他学科之间不段交叉、渗透和融合。

3、生动性

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 物理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例如: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 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 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 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 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 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 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 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 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鉴于上述物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关联性及生动性, 教师可以用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以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

三、善于开发和利用教师中的课程资源

为了更好地开发新课程资源, 教师必须在课前吃透课标, 分析教材, 研究教法, 这样才能开发、商议设计出与教材配套的新资源。所以, 教师必须明确教材中哪些内容的外延丰富, 哪些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哪些内容倍受人们关注的。这样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才能有的放矢, 在课堂上引发学生思考的时候或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的时候才会有针对性。此外,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也是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注重自身资源开发和利用。

1、教师应充分利用媒体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搜集课程资源, 例如: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 利用Flash课件, 使学生能听到水流声, 能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 带动水轮机转动发出电来, 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学生也能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 以及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上的成就。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 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 也让学生很好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节约水资源的必要性。

2、教师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

这种课堂资源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 以类似于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记忆更演深刻。例如:学习《惯性、惯性定律》一节时, 在引言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男一女两个青年同时乘同一辆公共汽车, 女青年在前, 男青年在后, 突然在行驶汽车前边窜出一条狗, 汽车紧急刹车, 没有把住手的男青年撞在女孩身上, 女孩回头骂一句:“瞧你那德性!”男青年回答:“这不是‘德性’, 是‘惯性’。”故事讲完, 课堂马上活跃起来, 学生们不但自己讨论出“惯性”是什么, 而且还能应用实际中解答一些问题, 知识掌握到位。

3、学会与其他物理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共享

许多学校教师办公室都是按学科分配的, 同一个办公室都是同一个学科、同一个年级的教师,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 注重与其他物理教师的交流, 进行课程资源共享, 取长补短, 精益求精, 使课程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

四、积极引导学生开发身边的物理学课程资源

积极引导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课程资源, 可以增强学生的观摩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感态度。满足新课程对能力目标、态度目标等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通过引导学生搜集物理教学课程资源可以集思广益, 更加合理开发、利用社会、家庭中物理教学课程资源, 以达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开发媒体中的物理学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登陆一些物理教学网站, 了解物理学知识:中学物理网、科普网等网站。

2、引导学生开发社会中的物理学课程资源

学生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课时, 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 并提出改进意见, 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 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在社会调查活动中, 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 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并指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提高, 达到物理知识的延伸, 体现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

3、学生家庭生活中的物理学课程资源

学生对家庭生活的体验是真实而深刻的, 教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更利于学生对知识消化和吸收:往保温瓶灌入大半开水后, 塞上木塞, 忽然听到“噗”的一声, 木塞蹦了出来, 同时看到一股“白气”从瓶里冒了出来, 而在保温瓶中开水剩不多时, 若瓶塞不漏气, 则过一段时间后, 瓶塞很难拔出, 请你根据上述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 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物理问题, 在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物理知识, 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与实践, 真正达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蒋鸣和:《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4年。

[2]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2年2月。

[3]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教程》,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

[4]查有梁等:《物理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

[5]孙可平、邓小丽:《理科教育展望》,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2年2月。

课外课程资源 篇2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外课程资源;必要性;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0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49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提到:“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目前,各个学校关于课内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相对深入,关于课外、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不足,导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仍停留在“以本为本”的框架内,缺乏鲜活的社会、生活基础,影响了学科的教学和育人效果。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一)学科理论的深刻性和学生认知能力的矛盾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学科的理论支撑十分深奥,由于受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中所讲述的部分观点理解起来十分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开发课外课程资源进行解释和佐证,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逐渐认识、理解其本质和规律,进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学习“充满活力的经济制度”时,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周围的经济存在形式,引导他们从直观入手对各种所有制的经济进行认识区分,以解决知识的深奥和学生认知不足之间存在的矛盾。

(二)学科知识的枯燥性和学生学习需求的矛盾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枯燥不容置疑,历来被认为具有“催眠”效果,这也是政治教师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初中学生年龄大多处于12—15岁之间,他们正处于重感性、轻理性,重趣味、轻思考的年龄段,相对枯燥的政治是他们普遍不喜欢的学科。为了解决“教”与“学”之间存在已久的矛盾,教师必须引进相关的课外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政治课堂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低效课堂。比如,在学习“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进新近发生的、有探讨意义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案例内容、人物角色等来讨论课本上的知识点,这种课外课程资源的引入,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解决课程枯燥和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学科知识相对滞后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中学课本的知识点与相关社会学科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也难以完全相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实际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选择能够适应教学需要的课外课程资源作为教学的补充,以适应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需要,避免教学与社会实际相悖,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混乱。比如,国家在2016年初刚刚修改了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子女,而课本上《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相关内容仍是以前的。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应该将计划生育政策的最新变化和变化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补充进来,从目前中国人口现状(人口老龄化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红利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人口政策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际保持一致。

二、开放课外课程资源的原则

(一)目的要明确

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内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切忌喧宾夺主,甚至缺乏相应的教学主题。比如,在学习“感悟青春”时,有位教师借助小品《这才叫酷》向学生展示青少年对“青春”的误读。这本是一个有创意的教学构思,但是由于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目的的落实,学生在笑声中不但不能明白“青春”的真正含义,还不自觉地吸收了一些负面的信息。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品表演之前为学生进行解说,并在演完之后分析探讨,以便完成教学目标。

(二)注重实效性

课外课程资源的开放要防止“华而不实”,缺乏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历史文化公园、革命主题公园或雕塑、各种博物馆、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等,具有创新理念的教师,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总会看到教师带领学生热热闹闹地看,却忽视思想品德学科的特性——教育性。有的学生甚至将这些校外的活动当作是游园、游玩,只是敷衍一下教师课前布置的问题,千篇一律地说些空话、套话,失去了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实效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实效性,将活动前的问题、活动中的讨论、活动后的总结设计得环环相扣,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三)强调实践性

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但这又不是其全部意义。教师要通过开发课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自觉养成独立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习惯。在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现象,将之与政治教材联系起来之外,还要指导学生借助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寻找自己需要的课外课程资源,养成自觉拓展、自觉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晓.实践“三个代表”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J].中华文化论坛,2003(7).

[2] 陈洵.家庭美德建设的心理功能[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2).

[3] 曾永乐.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

[4] 张建存.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利用好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2(1).

[5] 张宪平.试论家谱的教育功能[J].沧桑,2011(6).

[6] 刘广宇.教师师德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职业技术,2013(10).

[7] 马莉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家庭伦理道德探析[J].科技信息,2013

(6).

[8] 刘占荣.润物无声 以情动人——谈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J].现代教育,2012(4).

课外课程资源 篇3

一.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一) 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陶冶情操

通过课外语文活动的开展, 如组织讨论、采访、辩论、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特长, 也可以组织有特长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校外的比赛, 通过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 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陶冶高尚的情操。让学生从活动中获益, 从而明辨是非, 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 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应改变过去只注重课堂教学, 忽视能力与思维培养的错误观念。通过课外语文活动, 比如播音、采访、表演、辩论、演讲、写作、朗诵等给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有利条件, 激活学生的思维, 同时锻炼学生的管理、组织与社会活动能力。如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与辩论赛, 可以锻炼参赛学生临场应变、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组织比赛的同学可以提高组织、安排、合作、分工、筹划等方面的能力。

(三) 立足课堂同时超越课堂

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 对广泛地获取生活信息、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阅读、学习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书籍, 参加与课文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运用所学的方法与知识去指导实践, 可以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起到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比如, 立足课堂又超越课堂的课本剧表演, 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创新心理需要, 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培养学生对角色心理、表演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解能力。

二.多方挖掘语文课外资源

(一) 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并从中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校园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地, 有效地利用教室、校园等场地, 建立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 同时将这种环境当做语文课程资源之一加以利用,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评比栏”、“图书角”、“学习园地”, 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作文书法等。由学校学生会、团委、政教处联合组织的语文课外活动, 不仅使学生获得对人、社会与自然的理性认识,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另外, 还可随意地举办影视欣赏撰写影评、对对联、猜谜语、知识竞赛、名著点评会、诗歌朗诵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环境中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感受语文, 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 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探索语文课程资源

网络资源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网络资源可以克服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因此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学生感受最深的是亲身体验的事情, 但是书籍、网络、电影、电视等媒体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而及时的间接生活体验。互联网上瞬息万变的知识资源, 是学生用之不尽的素材库。如可以运用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 搜索相关主题的散文或古典诗歌, 让学生自行朗读录音、配以音乐或使用多媒体画面, 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 同时实行评比, 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学习古典作品的兴趣。

(三) 在社会实践与现实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广泛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 组织具有家乡特色、地方文化的语文课外活动, 从而培养高中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例如, 让学生利用课外实地考察, 撰写研究论文, 最后再进行班级交流。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 增强责任意识, 培养他们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

三.结语

课外课程资源 篇4

关键词:图书资源;人文素养;阅读

布鲁姆曾在他的书中说过:“如果人们要保留任何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意见的能力,那么我们继续为自己而阅读就变得很重要。”通过阅读,可以增强自我,完善自我,并且最终会成为他人的启迪。但就我目前所教的两个班的现状来看,近90%的学生来自农村,家中基本没有可供初中学生阅读的名著,这些农村学生的日常阅读量特别少,有些根本不具阅读意识,更别说行之有效的阅读习惯。而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就需要学生花时间去填补阅读空缺。

近几年,“减负提质”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生理应有更多属于自我支配的时间,但实际情况呢?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过重,特别是一些地处农村的初级中学,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特安排晚自习让老师讲课。即使没有晚自习,大多家长忙着赚钱养家,很少顾及子女的教育,更谈不上为孩子营造较好的阅读氛围。

一、引领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认知世界和素质形成时期,阅读名著对其成长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1.从人文关怀角度

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阅读是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最重要的方式。而经典图书是过去文明汇聚和交流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记忆和希望的表达,更是反映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它经过了历史的筛选,最经得起揣摩和消化,是历代圣贤名士的智慧精华,是世界文化的精髓,对中学生情感的熏染,人格的构建,习惯的生成,环境的优化,传统的继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多少会受到经典图书中睿智语言与典型人物的潜移默化、陶冶滋养。

2.从语文学习角度

我们的阅读课不能以考试成绩为目的而死抱着课文教学或是围绕阅读技巧讲练,很明显,这一目的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亵渎,是极为狭隘且带有极强的功利滞后性,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许多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就因此被掐灭。阅读必须向课外拓展,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激发学生阅读图书的热情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所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1.推荐阅读

古今中外,书册繁复无穷,浩如烟海。我们读什么,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初一开学不久,我向学生推荐巴西作家保罗·柯埃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美国,他是唯一“二十年畅销外国作家”;在德国,他的作品销量与《圣经》比肩;在英国,唯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单本销量超过《哈利·波特》;在丹麦,他是唯一的“第二个安徒生”;在韩国,他是唯一“新作品必登上畅销榜首”的拉美作家……。这是一个追寻梦想,实现梦想的故事,“当你一心想要某种东西的时候,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这样一介绍,学生的阅读热情高涨,一个月内,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已读过这本书。2010年年末,著名作家史铁生去世,我给学生上了节《秋天的怀念》,同时向他们推荐了《我与地坛》。史铁生有着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读其作品,我们会被那些来自心灵深处的苍凉文字所感動,这文字并不是表现为悲壮与慷慨陈词,而是以极平静甚至很低调的心态写出的一些极平实的文字,平实中蕴真情,平实中含哲理,平实中见悲怆。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知识竞赛

为了力求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认真阅读这一队伍里,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组织两次课外读物鉴赏茶话会或是知识竞赛:可以是朗诵赛,每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朗诵在日常阅读中曾引起你共鸣的诗句;可以是故事会,每位同学向全班同学述演在日常阅读中所遇到的奇人怪事、历史故事;可以是“四大名著知识知多少”的竞赛等。

3.将文字影音化为视听体验

不定期地向学生们提供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音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简·爱》《夏洛的网》《巴黎圣母院》等等,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感受文学作品作为纸质文化的特质,加深他们的阅读体悟。

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三、充分利用各种图书资源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扩充学生知识面的重要场所,是配合新课改进行教育科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必要组成部分。我校共有藏书约60000册,平均每生达30多册。全校各班每周都有一个特定的时间,由每班的图书管理员来借阅,隔周去图书馆调换,这样确保了学生阅读面的广度。学校有学生阅览室约100平方米,这里的书开架阅览,更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而每周确保一节课的进阅览室的时间,更是让学生在泛读中渐渐明确自己所喜欢的书籍类型。

2.建立班级图书库

考虑到农村学生缺少买书的热忱,家长也很少主动给孩子买课外书,每个学期班级里都会利用班会费买20本左右的书,尽量达到一桌一本,这些书同学们可以自由调换着阅读。三年下来,学生也人均有三本书。而我推荐的书大都来自班级图书库,保证了学生想看都能看到。在给班级购书中,也尽量协调好经典书籍与学生个人喜好间的关系。

四、引领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平时尽量少布置一些机械性抄写作业,对教辅书上的题目我会依据其优劣进行选做。每日利用晚饭后到晚读前近半小时的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名著阅读。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已经非常自觉地趁这段时间肆意遨游在书海中。有时看到学生阅读的专注神情,常会不忍心打断他们和作者思想火花上的碰撞,就把阅读时间顺延至晚读课,让他们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寻找到紧张学业外的宁静与安详。而学校安排的一周一节名著阅读课,也不会轻易去占用。于是,一个学期下来,经过调查,学生至少完整地阅读了五本课外读物。

2.有选择地阅读

每个人的阅读状态是与自己经历的生活及拥有的相关经验存在密切联系的,它具有选择性、思考性和流动性,教师不能随意指定,强求统一,而应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在给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材料推荐和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阅读书册。有的学生偏于对未知世界的幻想,老师可以提供想象瑰丽的科幻读物的书单,比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爱科学》等;有的学生多愁善感,情感细腻熨帖,老师可以提供闪耀着温情体悟的诗词散文篇章;有的学生生性大咧粗犷,老师可以提供题材大开大合、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有的学生性格内敛心思缜密,老师可以提供那些蕴藉丰富的人生启迪的名人传记……

五、学会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1.积累是情感产生谐振的前提

北师大博导刘锡庆教授强调,一个人学语言,第一是靠积累。语文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实施建议”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积累是多么重要。在课外阅读的积累过程中,我们会引导学生做摘抄,如在阅读过程中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上点评或心得;我会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批注;还要求学生尽量有选择地对所摘抄的句段强化记忆,同时,也要渐渐把这些语感挪为己用,展现在平日的随笔里。当然教师不应强求学生统一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积累方法,而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法或几种积累方法结合,让学生在自主积累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收获。

2.阅读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在阅读推荐中我首要推荐的是那些经典的课外读物。经典的价值,当然远远超越那些简单的教条。经典,往往是一种复杂、立体的事物,它能经得起多方位解析,能包容多角度批评,能不断引发人们产生新的、远非标准的,但都言之成理的启发。更重要的是,语文素养便在这样的经典中愈积愈厚。钱理群教授说:“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著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阅读经典名著,学生可以不断地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被众多人认为是物欲横流、道德感缺失的时代里,重视和加强阅读无疑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教育的目的。

当然,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潜移默化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要有效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多渠道地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私人化的读书风气,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自我需要。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中学)

课外课程资源 篇5

一、完善学校图书室设备,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

首先, 依据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及与各学科教材相关资料配齐学校图书室图书。保证图书室对学生全天开放, 并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 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教师随时进行阅读指导。其次, 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 因此, 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对学生阅读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宜。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 自由阅读, 自由写笔记。而且, 形式要不拘一格, 不求统一, 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动机, 从而使学生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让图书室真正成为学生学语文的好帮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 就会减轻疲劳, 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 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讲, 教科书文本虽然语言优美, 词句生动, 但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是陌生的, 如遥远的恐龙时代是神秘的, 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过只有一个路途遥远的概念。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文章大都是结果性的文章, 是作者思想的升华, 是人物品质的颂扬。学生阅读课内文章经常会有只知其面而不解其意, 不能融会贯通的困惑。文章学完了, 总感觉未到心灵深处。故而, 学生们在学习这些文章时, 对文章的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 只是为了任务而学习, 没有兴趣。

三、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 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 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 学会积累。

l.培养读书的积极态度, 认真投入, 和作者想在一起

读书是一种艺术, 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 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 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才会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2. 教会学生做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创造的发源地。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 定期召开课外阅读汇报会

机引入竞争机制, 激励情趣。

四、培养创造性, 让课外阅读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在教学中,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学完文章之后, 往往会有意犹未尽之感。所以在教学中, 我就尽可能地为学生们提供补充资料的机会。如《太阳》一文, 学生在文中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后, 我布置学生到图书室去读书学生的积极性立刻高涨起来。“太阳黑子是什么, 恒星究竟怎么回事……”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丰富了, 知识面广了, 甚至想驾着特殊飞船去与太阳交朋友,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再如, 在教学《赠汪伦》一文后, 我又鼓励大家再次走入图书室, 看一看还有哪些描写朋友之间送别的古诗, 并试着背诵。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收集了《送元二使安西》《送兄》《送灵澈上人》等十几首, 而且熟读成诵, 更喜人的是还有的学生仿照这些诗自己也创作了送别诗, 虽然语言简单、稚嫩, 但在我的眼里它比任何一首名诗佳作都要可贵, 因为这些诗的作者年仅10岁。

五、拓宽学生视野, 让学生思想在知识的海洋中得到升华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现代社会传播媒体已经多样化了, 文字阅读还像历来认为的那么重要吗?”专家认为, 文字阅读在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美体验和享受等方面的功能, 是其他媒体不能取代的。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 科技高度发达, 现代传媒无孔不入, 人们还是要从文字阅读中求得自身的提高与发展。

古人提倡:“读万卷书。”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 精神就愈健康与勇敢。”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充分读书,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 充分地读书, 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过程。因此, 要让学生大量的读书。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主要内容, 但不是所有内容。400多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再次告诉我们, 学生要走出课本, 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外阅读上。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当前社会上的图书种类繁多, 学生或家长不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 怎样选择图书, 看书的盲目性, 致使学生实际收益不大。这时, 学校图书室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这里书籍多, 可供选择性大。学生在这里实现了阅读愿望, 在这里品尝到了阅读的乐趣, 领悟到了阅读的真谛。学生不出校门, 便可以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真是美哉!实践证明, 孩子们读课外书, 知识丰富了, 在日常运用现代汉语时, 也往往多一些雅致与凝重, 少一份苍白与漂浮;多一份精练与轻灵, 少一份芜杂与笨拙。学生在读课外书中, 体验了“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那如诗如画的境界, 更感悟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热情, 更让学生在读书中, 形成了良好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引入课外资源培养语文能力 篇6

一、收集背景资料法

有的课文由于时代背景特殊,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文章之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 以便深入理解作家作品。

在《兰亭集序》中, 王羲之借庄子之语, 发出深沉的人生感叹:“古人云:‘生死亦大矣。’岂不痛哉!”读来令人感怀不已。此句为文章的关键句, 对它的解读甚为重要, 它事关对整篇文章内蕴及理脉的感知与把握。但如果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就不可能做到深刻理解文意。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收集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时代士大夫阶层的资料。通过收集相关材料, 学生可以知道:东晋时代, 社会上玄学盛行, 寻求出世、寄情山水是风靡士大夫阶层的时代风尚。他们有的整日游山玩水, 有的狂饮滥醉, 有的纵欲享乐, 有的干脆归隐田园。总之, 怪诞行为在当时竟是司空见惯。本文就是借题发挥, 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生死观, 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在当时可见作者思想的高远之处。实践证明, 课外资料阅读有利于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时做到知人论事。

二、补给课文材料法

有些文章引用大量典故、诗文等, 引文往往是理解作品内容、文脉及思想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教学课文之前, 不妨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找文中所引用的典故或诗文的出处, 这样既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又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例如《说“木叶”》, 主要讲了写文章时如何“炼字”的道理, 是一篇内涵非常丰富的文艺随笔。文中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 大都是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的体察, 出示的十多处古诗词例子大都不是引用全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读懂这篇课文并不轻松。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出例句的全文, 这样有利于理解课文,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又如, 《庄周买水》活用了《庄子·秋水》和《庄子·外物》中的一些故事和典故。对于“濠梁观鱼”、“涸辙之鲋”这两个典故, 课前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庄子·秋水》和《庄子·外物》的有关章节, 搜集一下相关材料, 以便于初步把握“故事新编”类杂文今事与古事若即若离、荒诞出奇、妙趣横生的特点, 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三、比较阅读法

培养和提高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鉴赏必须以泛读为基础, 不广泛浏览涉猎, 不积累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 是不容易钻进“鉴赏”圈子里去的。但是, 如果仅让学生无目标、无重点地阅读, 必会让学生感到“泛滥无归”。所以在课前或课后,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指定相关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譬如学习完了《守财奴》后, 可以让学生鉴赏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形象, 如《悭吝人》中的阿巴公, 《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以及《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些人物形象的异同。这样既能扩大阅读量, 又能有的放矢地训练和提高课内所获的鉴赏能力。这样广泛深入的实践, 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 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深刻全面理解, 对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联系生活法

从“生活是文学的土壤”这个意义上讲, 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丰富和深化对作品的认识, 进而提高文学修养, 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陈奂生上城》成功塑造了新时期初期一类农民的典型形象。学完文章后, 有的同学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 物质的贫乏是造成这个农民见识浅陋与精神狭隘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在关注文章思想意义的同时, 还应该关注文章对农民艰难生活境遇的反映。这是由于文学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才使得学生对作品的鉴赏更具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这是值得褒奖的。

那么如何引导这些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 我们认为,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和角度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 是理解文本不错的方法。为此, 我特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关注身边农民生活的艰辛。有的同学找到这样的事实:某权威研究机构最近对100多个村庄的调查表明, 有32%的婴儿是在家里出生的;有78.6%的农村人口是在家里死亡。有的同学还从农民那里收集到了这样的歌谣:“救护车一响, 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 一年活白干。”这是中国一些农民生病带来的生活窘境的写照。有的还收集到反映如今一些山区农民近乎原始、还处于温饱生活的歌谣:“太阳落坡坡背圆, 看到看到要过年, 半边年猪打牙祭, 半边年猪换油盐。”同学们由于有了这次调查经历和情感体验后, 他们真切感悟到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也让文学作品的价值在自己内心世界中得到实现。

除以上方法之外, 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学实践的需要指导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续写扩写课文, 写读书笔记, 设计个人网站, 采写新闻和调查报告, 编写或排演课本剧, 通过网络或电视收看精品文化栏目、优秀影视作品, 开展关于某文化主题的讲座、讨论或辩论, 组织读书报告会等等。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

摘要:充分利用这些语文课程资源, 可以多角度、多渠道地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不断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课外资源的浸润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能力,培养,课外,资源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谭邦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

课外课程资源 篇7

一、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 对“教材就等于唯一教学资源”的传统教学思想、传统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实践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 就是乡土教材。 ”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 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 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深化教育改革, 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制定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 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 让学生快乐地生活, 开心地学习, 在活动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 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 深入推进新课程教育。

(2) 通过研究,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深化学校教育改革, 推进新课程教育的发展,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形成一种校园文化, 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突出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2.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1) 研究的思路:调查、了解 →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进行课题申报→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收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推广。

(2) 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自2014年11月起, 实验周期为一年, 实验研究基本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4、07—2014、11)

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 设计、 开发乡土文化资源采集方向, 收集学习有关文献, 邀请市教科所、县教育局有关专家来校指导, 完成课题论证准备材料, 建立课题领导小组, 确立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14、11—2015、11)

2014年11月—2015年5月, 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组织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开展实施, 各组制订计划, 3月进行阶段成果汇报, 5月写出阶段总结。

2015年5月 —2015年11月, 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的意见, 收集资料, 整理分析, 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5、12—2016、04)

整理分析研究实践的有关资料, 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 汇编师生文集———《乡土文化之瓷韵》、《教师论文集》 等研究成果, 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研究鉴定, 推广研究成果。

3.活动特色与成效

(1) 教师改变传统的 “资源观”, 实现角色的转变, 优化教学资源组合, 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2) 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 享受学习的乐趣, 积极主动地探究现象和规律, 强化学生在乡土生活中的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学科学习收集资料, 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

(3) 构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 我们课题组组织学生开展德化旅游资源调查, 了解德化陶瓷文化和历史, 形成幻灯片或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 我们参与汇编校本课程《德化旅游英语》, 并制成书本全县交流, 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通过此次研究, 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初步树立了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 为德化大地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地方人才。

三、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转变观念, 打造办学特色。

通过研究开发, 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课程资源, 结合学科教学, 合理开发利用,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 丰富新课程教育的理论与内涵, 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精心选择, 健全学生人格。

本课题的研究, 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为他们学会生活, 提高生活品位, 学会生存, 增强生存能力, 学会创造, 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 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 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挖掘素材, 积累编制资源。

通过研究, 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 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 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总之, 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 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 注重对教学对象及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 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深化新课程教育的内涵, 探究新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 以进一步指导实践, 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整合、提炼、归一, 让他们“快乐学习, 健康全面成长”。

摘要: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 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 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新课程教育,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乡土文化,课外学习资源,中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中职英语教学如何利用课外资源 篇8

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单项灌输、学生底子薄却大班化授课、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等倾向和问题, 导致学生英语实操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令英语教师不解的是:很多中职学生会说出一些较为复杂且又经典的长句, 而对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型甚至单词却不认知。究其根源, 学生所能记住的句子是经典电影的对白、英文原声歌曲的歌词, 即学生对某些课外真实情境中的英语资源过“耳”不忘。有鉴于此, 教师应该切实开发中职学生的形象思维与个性需求。课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之一。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强调学生将自身的经验带进学习过程, 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其实践方法是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概念、论点等, 而问题的答案则应由学生去探究。学习理论奠基人皮亚杰 (Jean Piaget) 指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 (经验论) , 也不是主观的东西 (活力论) , 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双主体。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应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便于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教师要提供仿真情境以便学生互动和模仿, 学生语言知识的建构才能实现。

也就是说: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应以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为指导, 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种教学情境, 开发课外教学资源, 采用灵活、多变的各种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给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自由、愉快的课内外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拓展个性的空间, 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应利用英语课外资源的积极影响与作用进行潜意识语言思维教学, 通过向学生提供用于英语构建的语言材料, 设计第二课堂活动, 合理安排时间, 有效地组织课外教学, 想方设法创设互动气氛, 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深刻体验课内外语言学习过程, 进而通过交流与协作、探索与实践, 构建相应的知识, 促进学生良好英语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激发他们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兴趣。

英语课堂要有效利用课外资源

教师应通过网络课外资源来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有研究表明, 多媒体工具在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方面有巨大的潜力。这种观点主要认为:有多种媒体辅助的联网学习, 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归于自然。其中对学生在联网合作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尤其是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的研究, 最被认可。利用英语课外资源, 首先要以学科特点为基础来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比如, 英语教学中要进行大量听说训练。而听说训练需要有合适的情境, 这些都可以用课外资源来营造。有一篇题为“寻找迷路的孩子”的听力训练教材,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并用多媒体提供一幅插图, 然后再播放听力, 让学生听清楚公园中“广播找人”的内容, 抓住“丢失孩子”的几处特征, 帮助“孩子父母”在插图中寻找。这样一来, 教师巧妙地利用了课外资源, 制造了真实的公园情境, 训练了学生在嘈杂环境中倾听内容、抓住要点的能力。基于任务驱动教学的思想, 通过加入课外资源来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为学生提供恰当情境和有效任务类型, 可以促使更多学生完成课堂任务。

教师要利用英语课外资源增加师生交流, 影响学生潮流信息社会, 新潮文化不知不觉地广泛流传于学生之中, 校园里随处可见他们在谈论影视明星、时尚服饰、流行音乐等。英语教师将优秀、积极的社会课外资源引入课堂, 既可贴近学生的生活, 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又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某一部有影响或有争议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讨论, 例如组织学生讨论、评价书中的英雄人物与主要角色, 探究网络小说的语言特色等等。教师还可以将拍成影视作品或搬上舞台的文学作品进行两相比较, 比较不同的艺术效果和表现手法。例如, 剧本《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如果想让学生真正领略到经典剧本中人物对白的考究和精炼, 尝试引领他们踏入戏剧天地, 看一场精彩的戏剧或影碟是不错的选择, 其感染力和效果会远胜于单纯的文本阅读。教师亦不妨将经典的流行歌曲歌词当成学习素材。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歌词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 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迎合学生兴趣, 又可以使学生学会遣词造句、修辞语法等技巧。

充分利用课外网络资源, 增强人机互动性与学习材料的真实感随着职业教育广泛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国家与地方愈加重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学校之大不仅仅是高楼之大, 更呼唤教师水平与教学方法的提高和完善。信息现代化要求课堂内外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导入创新的教学思维与平台。丰富的英语课外资源能够提供大量感官材料, 教师通过合理的筛选与利用, 这些材料能够增强现有教材的真实立体感。例如, 设计有效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计算机考核评价办法, 使学生通过计算机语音课进行彼此联系和互动, 从而增强英语学习的实景性和真实感。

教师须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英语课外资源英语课外资源的利用要考虑学生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发展特点上的差异。姜大源教授多次指出:中职学生具有另类的形象思维特点, 他们的思维类型对知识的获取指向性比较特殊, 机械记忆能力并非优势。通常这些学生学习底子薄, 身心都还未成年, 在中学阶段就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欠缺吃苦精神及学习主动性。而追求时尚与个性使得他们对于新鲜多样的教学资源感兴趣, 乐于认知与模仿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动力, 这也要求职业教育要努力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要求教师要关注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资源。

中职学生如何有效利用英语课外资源

中职学生在利用英语课外资源时经常会表现出不适应。针对听觉型、视觉型和动手型的英语学生, 笔者现提出相应的建议。

针对听觉型学生对于听觉型的学生, 建议采取功能操练策略。这一策略指的是学生为获得信息而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 比如听外语广播、看外语影视节目、选听有声外文报刊等。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 资源丰富是其一大特点。现在互联网络上有很多英语培训课程都是基于外教仿真口语课堂来实现的, 其本质就是听力课。笔者做过尝试, 让所在学院的学生通过网络来分享来自世界各国的外教原音, 学生普遍乐于接受, 反映良好, 这样的优秀课外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教学, 值得推广。

针对视觉型学生激励动力不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是视觉型学生在利用课外资源学习英语时的重要障碍, 充分利用好图书馆是笔者对此类型学生的建议。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校外图书馆为我们学习英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资源平台。在开发形式上可以采取学校和校外图书馆建立双向联系的做法, 实现二者的资源共享。当然也可以在校内建立与校外图书馆的直接网络联系, 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便捷地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

针对动手型学生对于动手型学生, 笔者提出以下利用英语课外资源的措施与建议。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一方面, 要尽可能让学生了解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国际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与过程。例如, 网上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包括:通过网上谈判, 网络联系金融机构、承运商、海关来完成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企业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完成网上交易谈判、在线协调运输、网上支付、在线投保、网上申办原产地证、网上EDI系统报关等。在了解过程中, 学生可以学到利用网络进行沟通联系的日常语言, 谈判时使用的商务谈判言词, 出现诸如索赔和申请仲裁等法律问题时的专业措辞等等。另外, 学生结合所学的国际商务知识还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另一方面, 应开展在线模拟操作。在模拟操作过程中, 可以设计一些障碍或问题, 使得商务活动有难度地进行。之后, 要求学生利用基本的商务语言有效地和对方交流和沟通, 使交易能够继续下去, 同时, 运用所学的商务法律知识判断对方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 如确实违约又将如何应对等等。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 应要求学生能熟练利用e频交涉等网络交际工具。在线商务英语教学, 因为有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更新, 又能提供形象直观、界面友好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协作学习、协商会话,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现与主动探索, 还有利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联想思维, 因而对学生语言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关于当前专业知识的意义建构均是非常有利的, 这也是其他教学媒体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优势。

总体而言, 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均可综合使用不同的英语课外资源, 只是方式、方法的侧重点不同。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像我院的旅游专业、酒店专业、餐饮服务专业等面向现代服务业的毕业生, 如果只懂简单的服务技能将会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高职教育强调的是策略管理层面, 中职教育则应突破经验技能层次。英语水平是衡量中职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课外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可为中职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摘要: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综述及评价, 探讨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利用英语课外资源开展教学。针对中职学生特点, 从英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有效利用英语课外资源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教学,课外资源,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同吉, 徐朔.中职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调节和归因风格特点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 .

[2]张国强.中职学生注意力及记忆力调查分析报告[J].职业技术, 2006, (18) .

[3]王海霞, 曹宇坤.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J].中国市场, 2009, (1) .

[4]张红梅.论如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实效[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4) .

[5]武晓燕.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2) .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利用课外资源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 课外资源 ; 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57-02

初中生处在10-15岁,好奇心强,记忆力佳,是学习知识的黄金阶段。但由于知识薄弱和社会阅历欠缺,对知识的优劣、思想的善恶、价值的好坏,都不能合理的分辨和判断,如不加以正确引导,甚至会误入歧途。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能正确引导初中生合理利用这些课外资源徜徉汉语言文化知识的海洋,就会对初中语文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如果不能对这些血气方刚、富于激情的少年加以正确的引导,反而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因此,当今语文教师的职责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传道解惑”,也要走下讲台,正确引导初中生合理利用课外资源,积极发扬汉语文文化,光大中华文明。

一、网络资源

网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和工作工具,对于一些人来说它的重要性甚至达到了“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网”的境界,这种表达虽有夸张,但可见重要。当今阶段的初中生,特别是城市中长大的初中生,在家家户户都装有电脑的条件下,网络也几乎成为他们课余接触最多的学习媒介了。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网络更是成为他们的课余“必备品”。

网络知识的涉猎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文信息资料,让学生通过赏识文章,辨别美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新的观点。而且优化了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极其容易而又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汉语言文化的学习中。

初中语文教师对于网络资源引导在于正确辨别知识和思想的优劣,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被黄色、反动、拙劣的知识所吸引,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合理利用网络学习语文知识。

二、传媒资源

电视、广播、报刊和杂志等,一直是人们在工作之余排除压力、得到消遣和获得各类知识的主要传媒资源。近年来,虽然广播、报刊和杂志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扩张开始衰退,但电视传媒却得益于电视娱乐文化的发展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进一步得到发展,人们重新又坐到电视前。

2013年央视频道电视节目《汉字听写大赛》收视率极高,新颖的知识比赛方式对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参加比赛的选手全部是初中生,而守在电视前的观众,初中学生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让他们体会到了汉字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传统相声、大师讲坛类节目都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初中生在通过电视传媒节目涉猎知识的途径中加以引导,在鱼龙混杂、思想复杂的节目中选取积极健康、乐观上进的让学生观看,以防学生过早成熟。

三、旅游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在各类假期中选择外出旅游作为休息娱乐消遣的方式。人们在旅游中身体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见识也得到了积累。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缔造了无数的旅游胜地,山海湖泊,宫堂庙宇,无不闪耀着中华文明,彰显着汉语言文化,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秀素材。当今初中生伴随父母旅游,也得到了学习中华语言文化和理解名篇意境的良好机会。诗歌辞赋、名篇佳句、珍贵墨宝、秀丽风光、山台楼阁等,这些都是语文知识的来源。

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初中生在拜游名胜、解读名篇中加以引导,指导学生理解名篇佳句,书写游记,抒发思想,达到语文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通讯资源

通讯的集聚发展,“地球村”逐渐形成,电话、手机等通讯手段越来越凸显重要性。手机现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不仅是人们之间联系通话的手段,还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和短消息,甚至通过QQ、微信、上网、支付宝等软件功能,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等活动的平台。现在手机也早已走进了初中生群体的书包中,特别是城市中的初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来说,通过手机不仅可以拜读著作,还可以互相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语文学习交流。比如可以转发各种名著名篇,分享富涵思想精华和人生哲理的论著,即时的互相交流读后感,节假日期间互相编发祝福短信,创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交流心得的平台。既有诗情画意,又锻炼了文字的运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初中语文教师也要对学生使用手机资源学习语文的方式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使用中少一些荒废时光的娱乐,多一些学习语文文化知识的机会。

例谈课外学习资源的引用策略 篇10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 对有些远离生活实际的文本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 正确解读都有相当的难度, 更无法获得深层次的生命体悟。此时, 教师就应该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 合理开发课外资源, 整合运用于课堂教学。“杖藜扶我过桥东”, 找到了这根顺手的“杖藜”, 我们就能在文本解读和生命构筑的道路上更远地前行, 从而领略到平日常被忽略的或无法观赏到的迷人景致。

一、厚实课堂:跨越现实与历史的时空

因为时代的原因, 学生对很多课文中描写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存在着隔阂, 如人教版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中提及的“七七事变”就已发生在七十年前, 现在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是怎么回事, 对卢沟桥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更无法理解, 是不求甚解, 还是借机拓展?

力倡“和美语文”的特级教师盛新凤所执教的这一经典课例, 为我们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 厚实我们的课堂教学,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

课前, 盛老师让学生收集“七七事变”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自己也精心准备了五项课外资料:马可·波罗的话、卢沟桥晓月胜景的配乐朗诵、“七七事变”的录像、纪念馆前的狮子图片和教者四句读后感。

笔者认为这五项资料的引用各有巧妙、缺一不可, 对学生理解课文、体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卢沟晓月”的图片欣赏和配乐朗诵, 创设了美妙祥和的意境,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 能让学生体会到和平年代里狮子的无忧无虑, 从内心燃起对雕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狮子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师生对“七七事变”背景资料的交流, 渲染了气氛,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 想象战争年代里狮子的饱经沧桑, 激发了他们对奋起反抗的中国人民英雄的赞叹之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之情。这两项课外资源相互映衬, 感情对比强烈, 为文本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学生们的情感犹如一部《命运交响曲》, 时而优雅轻快, 时而高亢激昂, 在现实与历史的时空中来回穿行。

纪念馆前的狮子和教者四句读后感, 则很好地升华了课文的主旨———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来, 正屹立于世界东方, 但历史的耻辱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最匠心独运的是, 盛老师将马可·波罗的话“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作为整堂课的“中轴线”以及语言训练与精神提升的内在融汇点。课内外资料浑然一体, 使得整堂课非常厚实, 一次次的朗读体悟和情境说话, 最终将学生的情感波澜引向高潮。

短短四十分钟, 因为有了课外资源的积极介入, 再加上盛老师的启迪和引导, 孩子们有话要说、有情要诉, 他们在理解、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 更获得了深刻的历史体验, 受到了良好的人文熏陶, 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这是一次诗意的精神之旅, 这是盛老师主张“以两极融通之和, 求雅俗共赏之美”教学思想的生动体现。

二、融通心灵:突破文本与生本的距离

“从文本走向生本”不能空喊口号, 尤其是学生的生活与文本出现巨大反差时。马朝虎写的《水》发生在北方一个异常缺水的村庄, 作者用快乐的笔调回忆了儿时洗澡的不易:下雨时, 用雨水洗“天浴”;炎热时, 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可水乡的孩子, 他们从来都感觉不到缺水的滋味, 对“水, 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呐喊无法形成共鸣。突破不了这一难点, 我们将无法进一步体悟作者“以乐衬苦”的写法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使文本教学流于肤浅。

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的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 正是我们走近文本的突破口, 它有助于突破文本与生本的距离, 融通学生与作者的心灵。

【案例】

师:同学们, 作者感叹“水, 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收集的资料来谈一谈。

生:我们生活在长江中下游, 《大江保卫战》告诉我们, 98年夏天这里还发生了特大洪水, 有无数农田被冲毁。水都泛滥成灾了, 怎么可能是最珍贵的东西呢?

生:我们这儿河流一条接着一条, 长荡湖、滆湖、太湖像一面面镜子一样镶嵌在大地上。打开水龙头, 自来水“哗哗”而来, 水太平常了!

师:几家欢喜几家愁。中国幅员辽阔, 是不是处处都像刚才他们说的这样呢?

生: (手拿图片) 不是。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特大干旱, 连很多大型水库都晒干了。图上这两个小男孩要走十几里路到这泉眼边, 再等上几个小时, 才能取到一桶水呢!在这里, 水真是太珍贵了!

生:我也看到一则新闻, 云南曲靖有个12岁的小女孩叫米桂娥, 为了取水要冒着生命危险穿越1200米的悬崖峭壁, 一个来回要花两个多小时, 比书上写的取水还要困难。

师: (投影图片) 是呀!干旱主要集中于我国北方地区, 南方云贵地区一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黄果树瀑布就以雄伟壮观而闻名天下, 可如今也已干旱成这个样子了, 无数灾民只能背井离乡。

师:看了图片以后, 你对“水, 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缺水是痛苦的, 可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快乐呢?

……

【反思】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江南孩子对北方干旱缺水的状况是缺乏认识的, 据问卷调查, 夏天他们洗澡可以淋浴一二十分钟, 用水量达几十千克;冬天则会放上满满一浴缸水, 舒舒服服地泡上大半天。由于将“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整合引用于课堂教学, 孩子们对文中的“天浴”和“勺浴”, 由开始肤浅地解读为快乐, 到后来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真切地感悟到缺水的苦涩, 这就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以乐衬苦的写法和体悟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 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三、积淀文化: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共舞

文化需要积淀, 知识需要传承, 语文根系着民族之魂。语言是精神建构的土壤, 只有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广博的文化浸润和更丰富的知识积淀, 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苏教版《孔子游春》是根据《论语》部分章节改编的一篇文章, 讲述了孔子带领弟子在泗水河边赏景、论水、谈志的故事, 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他体现在《论语》中的政治主张、伦理道德、教育思想, 在2500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诵读国学经典、触摸文化脉搏、感悟民族之魂, 不正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吗?

巫新秋老师对民族文化怀有深深的敬重, 她在“江苏省‘蓝天杯’小学语文会课”之前做了细致的资料研究和整理工作, 课堂上或补充拓展, 或文白对照, 旁征博引, 深入浅出, 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巫老师以朱熹的《春日》导入新课, 因为这首诗描写的泗水春景同样美不胜收, 诗文对照、赏读美景后, 教者以此问贯穿课堂、激活思辨———朱熹“寻”的仅仅是泗水美景吗?

在“论水”后, 巫老师帮助学生积累了孔子之师老子的名句“上善若水”;在感受了孔子与弟子“浓浓的师生情谊”之后, 课件拓展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此外, 老师还补充了孔子开创私学, 以及师生间互敬互爱、弟子为孔子编书与守孝的故事。这样的补充和拓展很有文化意味, 能让学生多角度地感知孔子这位至圣先师的博爱精神。

教学“谈志”时, 巫老师拓展了与之相对应的《论语·公冶长第五》中的一段文言文, 组织学生采用文白对照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读得声情并茂。巫老师还引导学生从“孔子独让颜回弹琴”之中, 读懂了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主张和“仁者爱人”的道德追求。令人称奇的是, 巫老师以这样的延伸来总结课文:二十世纪末,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 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 指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 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 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巫老师的教学为我们如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打开了一扇门。学生在学完“论水”、“谈志”之后, 心中豁然开朗:同为思想家、教育家的朱熹“寻”的还有那种高于景以外的“魂”, 那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仁义道德。朱熹如此, 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此,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更需要追寻吗?相信孩子们再读《春日》, 一定会有一种更深的精神顿悟。

四、体悟生命:构建感性与理性的桥梁

“生命”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发生在今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就令无数人扼腕叹息。要让小学生深刻体悟生命的真正意义, 绝非易事。教师要做的就是让文本教学“从知识形态走向生命形态”, 让知识成为学生生命的成长力量, 让三维目标成为构筑学生精神世界的坚强柱石。

我想, 这就是有识之士将《艾滋病小斗士》等课文编入教材的原因所在。不要说小学生, 就是教师自身, 对艾滋病也是相当陌生的, 或知之甚少, 或谈虎色变。上课前, 笔者和学生一起搜集资料, 了解艾滋病和恩科西的基本情况。有了感性认识, 才能理性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案例】

师:恩科西是南非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他人小斗志大, 你从文中什么地方读到了他顽强的抗争精神, 也可以结合搜集的课外资料来谈谈?

生1:在南非每天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 其中四分之一活不到两岁, 而恩科西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这个“挺”字让我感觉到他的生命力特别顽强!

生2:恩科西报名上学时, 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他勇敢抗争, 才顺利入学, 成为南非第一位在校的艾滋病患者。

生3:恩科西随时可能死去, 却还在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他曾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 呼吁全世界人民关爱艾滋病人, 尤其是妇女和儿童。

生4:恩科西去世后, 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纪念条幅上写着他的一句名言:“爱护每一个感染艾滋病的孩子和孤儿!”

……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 恩科西不愧是“艾滋病小斗士”。据联合国最新统计, 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约9个人中就有一位艾滋病感染者。今年6月, 举世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就要在南非开赛了。如果你是一个足球迷, 你是否会去现场观看比赛, 为什么?

(生畅所欲言。)

【反思】

小学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倾注着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如《微笑着承受一切》、《海伦·凯勒》、《生命的壮歌》等, 教师教学此类课文, 应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建构人生, 让学生体悟生命的真正意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长期的思想浸润和人文熏陶, 这些课文必将犹如一个个动人的音符, 为孩子的未来演奏出一首首或雄壮威武, 或恬静淡雅的生命赞歌。

此次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不仅在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更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教师要确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但却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必须注重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学生认知空白处、模糊处、肤浅处, 整合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借以达到“厚实课堂、融通心灵、积淀文化、体悟生命”等功效, 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顺利转型。同时我们也要辩证看待:课外学习资源的引用, 要取其精华, 切忌喧宾夺主, 冲淡了文本教学, 使得课堂庞杂无绪、不伦不类。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4.

[2]施建平.名师最能吸引学生的情境设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巫新秋.一堂课的前前后后——我教《孔子游春》.江苏教育研究, 2006 (12) .

上一篇:人工模拟下一篇:海洋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