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意识

2024-09-26

课程资源意识(精选12篇)

课程资源意识 篇1

众所周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成败系于教师。[1]教师是整个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要素之一, 教育事业每前进一小步都需要每一位教师迈好一大步。[2]有学者认为, 课程改革成于教师。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说, 教师要“引诱”学生进入知识系统, 而不仅仅是“教”学生进入知识系统。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 教师是师生对话过程中平等中的首席。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新技术革命以来, 那种完全依赖于大学一次性教育的时代已不复存在, 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国已受到普遍重视。[3]由此看来, 在新课程改革纵深推进与反思之际, 具备什么样的观念、素质才是合格的教师, 是一个现实的急迫需要回答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教师呢?也许没有标准答案, 也不能有标准答案, 否则就没有个性化的合格教师甚至优秀教师了。但这不等于说没有基本的最低限度的框架。这框架需要建构在国家政策与理论层面上, 是属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们的事。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包括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就是对此的回应。这是一座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系统地读解、甚至需要专家们智慧支持的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灯塔。

但是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工作者, 我们首先需要追问“何谓合格教师”、“合格教师有何品质”、“是否有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 这些逻辑前提不首先弄清楚, 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关于合格教师的标准问题已解决, 上文提及的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就是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是这样描述的:《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4]但我们也期望各省市在国标下研制更适合本地区的合格教师专业标准。因此, 本文仅阐释合格教师的含义及其品质, 在此逻辑基础上论及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合格教师的内涵界定

何谓“合格教师”?如果把教师简单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类的话, 那么教师是否合格与发展时间就没有关系了。因为这是从教师群体类别来划分的。如果从作为个体的教师成长发展过程来分, 可以分为职前教师、初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这就添加了时空概念的成分, 也即是说, 合格教师是指一个从职前的培养到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必经阶段与过程。因此, 在不同社会、不同的时期, 合格教师有着不同的内涵, 具有时代的转换性。合格教师也不是终身的, 是具有“保质期”的。[5]总的来说, 社会发展水平越高, 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合格教师主要是指那些拥有科学儿童观、教育观基础的, 具有广泛知识基础的, 拥有课程资源意识及其相应课程行为的人。也就是说,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观念意识、课程资源主体开发意识、筛选与生成课程资源的意识, 让每一位学生都自由愉悦幸福地度过每天的学习生活, 达至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合格教师的品质特征———课程资源意识

关于合格教师的品质特征, 从不同的视野视角去观照会有不同观点。本文从课程资源意识的视角去品味一名合格教师的特征。意识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养成的把握周围环境或活动对象的基本观念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表现为为人做事的意向、技能和能力。[6]课程资源意识是指人们在课程实施活动过程中, 以专门的课程资源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逐步形成的认识课程资源的实质和类型、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筛选与生成课程资源的意向和能力。培养和形成课程资源意识是目前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 也可以说是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1.课程资源观念意识———合格教师的核心品质

一名合格教师的核心品质就是要拥有课程资源观念意识。课程资源观念就是指教师对能进入课程并对教学产生影响的课程资源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术研究者、不同教师对课程资源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就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课程资源观。它包括学术形态的课程资源观和实践形态的课程资源观。实践形态的课程资源观是指广大中小学幼儿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根本认识和态度, 这是一种最具实际意义的课程资源观。

中小学教师要突破学校所选择的教材资源, 突破把教材当作是唯一的“圣经”式课程资源的困境, 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因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 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这标志着新课程在强烈呼喊着教师要拥有课程资源意识。因此, 它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合格教师的核心品质。

2.课程资源的主体开发意识———合格教师的关键品质

课程资源的主体开发意识本应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者, 而且师生本身就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里主要是指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 教师拥有了课程开发的权利, 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活力, 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课程资源的被动消费者转向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生成者。也许中小学教师一时还不能适应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 但已不能阻止一名合格教师应具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意识这一时代精神。它已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品质。

3.课程资源的生成意识———合格教师的智慧品质

除了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教师单方面开发的静态的课程资源外, 还有一些更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成的动态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 正是在这种对话、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的知识结构、人生经验、实践智慧等资源与学生蕴涵的已有知识、问题与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资源在和合机制下生成新的课程资源。甚至可能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内外所出现的一些事件、现象也会成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尤其是幼儿教育阶段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课程资源是教师教学设计时很难预料和估计到的, 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 [7]因此显得弥足宝贵, 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生成意识, 拥有丰富的课程实践经验与智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中小学教师常常抱怨缺乏课程资源, 无法进行有效教学, 因此急需唤醒并构建面向未来的并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资源意识。

三、合格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的生成策略

合格教师主要是指那些拥有科学儿童观、教育观, 具有新课程理念及其相应教学行为的人, 具体表征为那些具有课程资源观念意识、主体开发意识、课程资源生成意识的教师。作为个体的教师如何生成这些意识呢?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因素的驱动, 同样一名合格教师其课程资源意识的形成也主要靠教师自身的内隐机制。因此, 根据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对中小学教师的观察和相关理论的启示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行动学习———合格教师课程资源意识生成的基点

课程资源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首先拥有课程资源意识。中小学教师要具有明晰的课程资源意识, 首先要有课程资源理论知识, 它是课程资源意识形成的理论基础。而自我导向的行动学习是教师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一条基本路径, 在这里具体地说, 是获取课程资源知识的基本方法。自我导向的行动学习是教师透过课程实施行动实践的学习, 即在一个专门以学习为目标的背景环境中,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作载体, 寻找学习资源、运用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并系统实践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学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一边实践, 一边反思过去的经验和行动, 透过实践和反思的结合, 进而获得界定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它强调教师学习的反思性、实践性和责任感, 具有自为、创造、内生和终身等特性。根据此内涵,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关课程资源的专著、报刊、网络等有计划地进行学习, 建构起自己的客观性知识, 在此基础上将专家学者们公共的课程资源理论知识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结合自身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转化为个体课程资源知识、建构起自己的课程资源观念。这是课程资源意识唤醒的基点, 也是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点。

2.实践反思———合格教师生成的实践论基础

有学者认为, 整个教育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教师缺乏反思意识。一方面是由于不合理的管理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权, 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思维方式依然被传统文化思维方式所支配。[9]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中小学教育中, 中小学教师生活在重复性的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的经验的常识和习俗世界里。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为什么”的问题, 也即是尚未有反思性实践。因此, 课程资源意识要求教师走出自己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 把课程资源实践活动当成有意识的研究活动进行实践反思。实践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系统、全面、深入地进行反思, 也就是反思性实践或者又称反思性教学。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经验反思的不断前进过程。如果中小学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具有课程资源意识, 就需要特别关注课程资源问题, 对自己教学情境中的课程资源状况进行经常性的不断反思。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敏感性、觉知程度、利用的有效性及其对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教学事件的高度关注。中小学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可能会阅读有关课程资源的专业书籍, 或与同事交流, 甚至请教专家来获取有关问题的答案, 这就会增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 供中小学教师参考。一是写反思日记, 二是观摩与分析, 三是职业发展, 四是行动研究。[10]

3.对话交流———合格教师生成的人际基础

对话交流主要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把自己的教学情境讲述给他者, 教师之间就此展开热烈的讨论、分析与对话。提出问题者会在倾听过程中了解对方, 通过与自己观念的反观对照建构起新的观念, 激发和强化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识别、捕捉、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就会逐渐被唤醒。对话交流有在校内同年级、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动形式, 也有校际间同年级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形式, 还有地区间的对话交流形式。但就对话交流开展实际来看, 更多的是校内同事间的交流讨论。因此, 除了中小学教师自发的民间行动外, 学校要构建起一个支持教师间对话交流的环境与机制。

综上所述, 从课程资源意识的角度来讨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行动学习, 这是课程资源意识唤醒的基点, 也是合格教师生成策略的基点;二是实践反思, 这是课程资源意识唤醒的实践论基础, 也是合格教师生成的实践论基础;三是对话交流, 这是课程资源意识唤醒的人际基础, 同时也是合格教师生成的人际基础。

参考文献

[1]支爱玲.关于教师观的新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6) .

[2]白冰.后现代教师观的现实追问与理论反思.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3]袁运开.主编的话.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的通知[2012]1号:3.

[5]司成勇.合格教师也有“保质期”.教学与管理, 2009 (11) .

[6]黄甫全.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7]余文森, 吴刚平, 刘良华.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统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8]宫栾.行动学习法及其启示.中国培训, 1998 (11) .

[9]苗雪红.学前课程与人类学.虞永平等.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10]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课程资源意识 篇2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然而,从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利用意识较为淡薄。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参,将教科书视为课程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的实践载体。这样的做法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限制着课堂中文本的生命灵性。

本文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了界定,并依据资源贮存的方式、特点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了分类。文章的重点是谈如何从宏观的高度,对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开发和利用,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广泛存在

1、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即能够支持语文课程得以实施的素材、策略、条件等。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远远大于语文课程的外延。因为一方面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能作为素材成为课程组成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即使是素材性资源也不能直接作 用于课程,它还只是备选材料(只有经过筛选、加工并付诸实施才能成为课程。)再有,支持课程实施的方法、手段、策略等都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语文课程资源广泛存在,叶圣陶老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如此广泛的资源,分类标准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都很难一一涉及。我们按照资源的贮存方式、特点可将资源分为以下四类:

文本类资源:主要指各种成文的篇章、著作等。如各种中外名著、名篇佳作,包含各科知识的书籍等。它们是人类历史保存下来的遗产。

生活化资源:指广泛蕴藏在生活中的可对课程实施起到间接作用的各种资源。如各种自然景观:大地、山川、小草、野花等;人文环境: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布告栏、报廊、各种标语广告等;人文交际: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等;媒体信息: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等。

人本体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教师本身的知识、经验、才华、思想等就构成了一部“活课程”。学生也是一部部“活课程”。他们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建构和丰富课程的主体。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条件性资源:这类资源并不是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主要指维持课程实施的一些物质条件,如信息技术资源的配备,各种教具、教学环境等。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不少教师将教科书视为课程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 材、学教材、考教材”。这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个性的充分发展,掩埋着课堂中生命的灵性。也由于资源意识淡漠,一些很好的课程资源被闲置、浪费,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面对广博而丰富的各类课程资源,课堂上如何加以利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呢?

首先,从大的方面看,各类课程资源的利用应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为核心进行整合。它们利用的时机、素材性资源的取舍、人本体资源的开发与导向等都与这个目标、这个重点紧密相连。而在所有的资源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资源,他是其它资源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而就课堂教学而言,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还应从更宏观的高度加以开发、调控和整合。

(一)引入信息

阅读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引发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的过程。这种解读是个性化的,因人而异的,而且这种解读之后体验的正与误、深与浅不仅与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等有关,还与课前学生对有关文本背景知识了解的程度有关。这些都构成了学生的“前理解”。可以说“前理解”的水平越高、程度越深,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会越深刻。所以,在教学新课之前,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查阅与文本有关的资料,以丰富学生自己“前理解”,为他们自己解读新文本做好必要的准备。

仅仅重视课前引入大量信息资源还不够,学完全课,教师还要设计拓展、延伸性阅读。目的是以教材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大量发散性阅读。因为学好语文的基本规律是“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

这样,我们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信息源”,以其为核心,有效利用课外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同时又以教材为核心,开发、利用课外更为广阔的信 息资源,使得课内外有机地融为一体,教材资源与课外的文本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的素材性资源我们更不可忽视。例如学习杜甫的《前出塞》,理解“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一句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密切结合当时美国与伊拉克战争事件,让学生谈出自己对战争的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活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符合“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

(二)借用形式

生活中的资源我们习惯联系它的内容,而其表现的外在形式我们却往往忽略,尤其是一些人文交际性的活动化资源,它们的活动方式往往启迪着我们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设计与选择。因为教学的核心是教师要设计一些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解读文本。我们不应把课堂上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游离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交际活动,它们同出一折,同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善于把学生语言学习的活动方式转化为生活中的语言实际应用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语言、用语言。这样学生不仅感到亲切、生动、活泼,而且也为学生将来真正投入生活做好了潜隐性的奠基。例如杭州虞大明老师讲《景阳岗》一课时,就将全课的学习置于一种生活化的语言应用的背景之中:一上课,他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很有兴味的假说:“假如武松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打虎英雄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人人能够利用的资料就是《景阳岗》,咱们好好读读,完成这个任务行吧?”创设的学习情境尽管静心细想人人都明白是假的,但它“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学生仍然兴趣盎然。在这样的情境中暗含着一系列“语文训练”,但训练方式都已“生活化”。如:将课文内容的概括异化为武松主要经历的表述;传统的句式训练异化为记录当时各式人等(如阳谷县知府、武松 大哥、受害家属、猎户、群众)对武松打死老虎的评价;将一般意义上的人物特点的概括评价异化为替武松选择上岗的择业去向(例如学生热情的推荐武松去银行做押钞员,当武术教官、拳击手、私人保镖等)。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我们要善于转化语言训练方式,让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实践”。

再如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夜莺之歌》一课时,将课堂模拟为“实话实说”的演播室。教师作崔永元,一位同学作表演小夜莺的演员,其他同学作现场采访的观众。学生就在这“亲切”而又“新奇”的氛围中领悟着文本的内涵。教学活动可谓创有新意。

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还广泛地利用着一些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方式。如演课本剧、设计辩论活动、让学生编写广告词、设计标签等。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方式可以把其特有的生动、活泼、实用等特点,附加在课堂中学生接受的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上,让学生感到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充满乐趣。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方式就是教学资源,这类资源我们还要大力开发和借用,以为活化课堂教学及探究“阅读教学生活化”之路开创新思路。

(三)整合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资源的一个“源点”,他们是联结着社会、社区、家庭、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源以及蕴涵独特个人生活经验和创造潜能的“丰实个性”。所有的学生共同构成一个“资源库”。这个资源库不但储存着信息,而且还能创造出新信息。学生是创造充满灵性课堂的资源。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然而差异更是一种教学资源。叶澜教授说“不要把差异看成是一种障碍,而应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这里想谈一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差异性资源。

首先说,要利用差异,重视差异互补。在课堂上,同一个问题,学生的认 识往往是欠全面性、完整性的。例如学习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遗民的眼泪为什么流干了?”这一关键性问题时,有的学生眼光落在“胡尘”的感悟上,想象到遗民受尽了胡人的折磨和凌辱,有的学生关注最后一句,从中体会到他们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来收复失地、解救他们,可足足盼了66年也没有盼来,眼泪怎能不流干呢?还有的学生联系诗的前两句,体会到中原山河如此壮美,可这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国土却由胡人任意践踏,这怎能不使人痛心得落泪呢?学生从各个角度感悟后,教师请一个学生对此问题做小结,将差异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对全诗的立体感悟。

其次,要珍视差异,重视差异互启。“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实际上在不同理解的碰撞中往往会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启迪、生成新的创造性见解。教学中教师也是参与课堂交流、对话的一员,要不断地“以智启智”。例如学习《井》一课时,教师在组织学生体会井水特点时,一位学生结合“新鲜的红李子被井水浸得冰凉,咬在嘴里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仅从中感受到井水“很凉很凉”,还能感受到这井水特别干净、特别清甜,甚至似乎还能感受到在冰凉中还泛着井水特有的清香!教师抓住他这独特的个性化感受启发其他同学创造性解读文本:“他能从重点写井水的一个特点的语句中感受到更多的东西!”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这清香不仅是红李子的清香,还是作者心底内爱井水感情的流露,是他心底内流露出的清香之感!”话落之后,又一个学生说:“‘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从这一句中我体会到,这句表面是说大萝卜可爱,实际是作者特别爱井水、爱井水浇出来的大萝卜。”朴素的话语中洞悉着一种哲理!激情的表白中涌动出生命的力量!

(四)巧用条件 条件类资源一定要适切而用,要用得巧。信息技术资源一定要用在关键之时,以突出其独特功效。例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通过查字典、揣摩等仍不能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后,一位教师将圆明园的布局全景制成动态的课件示意图,学生依据课件领悟到“星”、“月”、“拱”的含义,从而形象化地理解了词语。课件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功能,能拉近时间、总揽全景,渲染情境。适时运用可以节省冗长的语言阐述,增强学生的形象感悟与记忆,同时能启迪思维。而且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演示的工具,还可以作为提供广泛资源的工具,信息交流与个别辅导的工具,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等。`所以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决不可轻视。

再有,课堂中现实现场的情境若与解读文本有联系也一定要“信手拈来”。例如特级教师武琼老师讲《黄河象》一课时,当讲到“黄河象骨架高4米,长8米”时,她让学生对比着此时做公开课的大礼堂前前讲台的长度和高度去想象,学生的头脑中立刻勾勒出了这具巨大的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模型,口中不由得发出了“哇——”的惊叹之声。

“课堂小天地,语文大课堂。”如果我们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如果我们能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是丰实的、生动的,充满着艺术性与创造性,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殿堂!

王蒙原

新城区胜利街小学

强化资源利用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王蒙原

强化目标意识 用好语文课程资源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67-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织、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不少教师在教学课文前大多通过教参或简单的阅读选定教学资源,其内容大多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不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探索知识,培养其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联系课程资源,利用好课程资源,恰当制定教学目标,适度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直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强化目标意识

当前,网络资源丰富,声、色、图、影像一应俱全,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用得方便,课堂丰富热闹,学生也很喜欢。但是,教师如果不加选择地使用网络资源,课堂上生搬硬套地网络课件、教案,往往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往往也是教师没有在课前形成教学目标意识导致的。教师应当在深入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取舍,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达成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享受学有所得的乐趣。例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赠汪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踏歌”一词的含义如下。

1.教学片段一

师:踏歌是什么意思?

生:踏歌就是人们一边用脚踏地打节拍,一边哼着曲子,是送别最好的朋友的一种礼节。

师:踏歌是一种什么情景?请看动画片。(播放动画片《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2.教学片段二

师:踏歌是什么意思?

生:踏歌是古人送别好朋友的一种礼节。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礼节呢?

(师表演踏歌——一边用脚踏地打节拍缓步向前走,一边哼着送别的曲子,挥手送别……)

(生模仿教师作踏歌送别)

教学片段一利用网络资源《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视频辅助教学,动画视频唯美、生动,但是“踏歌”部分仅仅是动画片中很短的一段,教学针对性不强。而教学片段二通过教师的踏歌表演,学生们理解了踏歌的意思,在模仿表演中调动了各种感官,感受到了送别的氛围,体会诗中蕴涵的与友人送别时的深厚情谊。这样教学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通过理解关键词,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课堂给人的感觉是在“过教案”,这样的课堂无视学生的生活积淀和知识储备,往往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联系课程资源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根据学生上课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授课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三首诗是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之情。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下面是古诗《秋思》的教学片段。

1.教学片段一

师:诗人那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

生1:藏在了“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句中。

生2:也藏在“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中。

师: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秋风萧瑟,游子思家。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诗人总担心自己要说的话没说完,让我们从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牵挂。

2.教学片段二

师(出示小诗):“妈妈,天上的云真自由。我想变成一朵云,飘回童年的故乡。妈妈,门前的桂花开得真热闹。我想变成一缕风,吹来故乡的花香。……”朗读这首小诗你体会到了什么?是怎么体会到的?

生1:我体会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童年的感情。

生2:作者羡慕云的自由,想回到童年、回到故乡。门前花开,作者却只思念故乡的花香。

师:云、桂花让作者触景生情,眼前的景物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在这首诗中,又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你从哪里看出了诗人思乡、思亲?

生3: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秋风萧瑟、万物凋零,诗人想起了温暖的家乡。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总担心自己要说的话没说完,千言无语说不完思乡之情,可见诗人十分思乡、思亲。

教学片段一通过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而片段二通过一首现代小诗,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触景会生情,诗文中借景可抒情。教师让学生寻找《秋思》中“是什么令诗人触景生情”,“从哪儿看出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这种导学法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触景生情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且知道了诗人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捕捉课堂生成的资源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目标就是预期的结果。”教学是人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预测和预期是必要的。但是课堂是活的,即使教学活动设计得再详尽、再完美,课程教学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生成,这就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利用好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创造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例如,学习人教版语文第二册《春风吹》时,在感悟朗读、体会诗歌意境的美好后,笔者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环节一:让学生模仿创作,体验诗人的快乐。

(课件出示)

春风吹,春风吹,

春风轻轻地吹……

吹绿了(柳芽),

吹红了(小朋友的脸颊),

吹来了(青蛙呱呱呱),

吹醒了(迎春花笑哈哈),

……

春风吹,春风吹,

吹得大地(遍开花)。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不仅会仿写诗歌,而且还自觉地用韵,为了一两处的押韵问题积极交流讨论。学生们踊跃出主意修正,写出来的句子越来越通顺、押韵,并且能够围绕中心句来写。趁着学生诗兴大发之时,笔者继续对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

2.环节二:引导学生经历由诗而文,发挥想象将内容有序说出来。

(课件出示句子:“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田野里, ;草地上, ;果园里, ; , 。……好一个 的春天。”)

生1: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热闹地开;草地上,野花遍地惹人爱;果园里,桃花满枝蜜蜂忙;小河里,河水清亮鱼儿欢;菜园里,生菜朵朵像笑脸。好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师:句子很美,还像诗一样押韵,读起来像诗一样美。你能将每种观察到的景物说具体些吗?你觉得它们像什么,在干什么?将你的感受也说一说。

生2:田野里,禾苗绿油油随风摆,像在欢快地跳舞;草地上,小草刚从地里钻出来,细细的像针;果园里,梨花满树,雪白一片,像片片云彩;小河里,青蛙正举行演唱会呢,蛙声连连……好一个热闹的春天。

……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有序地述说。但这样固定的、填空式的模式往往会制约学生们的思维,教学的下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放开来说,让学生们体验倾吐的快乐。

3.环节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内容说生动、具体。

师:春天来了。桃花开了,一位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是这样写桃花的。

(课件出示:“春天,这里的桃花盛开了,粉的如霞,白的像雪。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有的半开,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桃花挨挨挤挤的,开满枝头,连长叶子的地方也没舍得多留一点儿。这时,在桃林里慢慢地赏花,那就别有一番情趣了。闻着那扑面而来的阵阵桃花清香,你会觉得神清气爽。伸手抚摸一朵桃花,那娇嫩的花瓣,仿佛带着露珠的笑容,一股美好的感觉迅速填满你的心胸。那热闹开放,披着粉红、雪白纱衣的桃花,以及林中欢唱飞跃的鸟儿,让你感到仿佛走进了画卷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在天上人间呢?”)

师:小作者将桃花写得这么美、这么生动形象,是抓住了什么来描写?

生1:抓住了桃花的姿态、颜色、气味来描写。

生2:还写了观赏时的感受。

师:小朋友,你观察了哪些景物?拿起你的笔,将你在春天里的发现也具体生动地写下来,写出你眼中美好的春天吧!

此环节的设计以桃花为例,让学生明白具体描写,可以从姿态、颜色、花瓣、气味以及自己的感受等方面来写。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才能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表达,就能使写话成为一种倾述的需要。

语文课程资源复杂多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目标意识,灵活分析教学活动的任务和预定目标,以及使用与之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丰富数学资源 培养应用意识 篇4

一、找寻生活中的数学, 激发应用意识

常言道:“与其拉马饮水, 不如让其感到口渴。”在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认为与其老师不断地强调数学应用的重要性及其价值之大, 不如真正地解放学生的感官,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走进生活数学大课堂, 自由地找寻生活中的数学, 真切地感知数学应用的地位和价值。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生活数学日记本”, 让他们课外留心观察现实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广泛搜集信息, 并及时加以记录、分析、交流, 并于每周五举行“生活数学信息发布会”活动。在活动课上, 学生们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 所以兴趣盎然, 热情高涨。

二、经历生活中的数学, 体验应用价值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必须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体验数学, 应用数学。

学习了“常用的数量关系”这一单元后, 我出的家庭作业题目是“小鬼当家”, 让学生去超市购买一些东西, 品种尽量多样, 回去写一篇相关的数学日记。在汇报交流时, 我不但看到了学生能正确地运用已学的单价、数量、总价, 处理好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 还惊人地发现一部分学生简直就是一个出色的“小会计”, 账目有条理, 文字叙述式、表格式、绘图式应有尽有。还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文明礼貌、诚实可爱的美好品德。走进生活, 不但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 还锻炼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让他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会了明理做人。

三、实践生活中的数学, 提升应用水平

学习是为了应用, 因此, 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我让学生回到生活中, 给他们布置“长作业” (时间长, 内容长) , 如学习了《统计》后, 我让学生了解附近市场的销售情况, 这时学生就会主动了解市场的货物种类, 每天的销售量, 消费者的需求等情况。在此基础上, 指导他们写出统计报告, 并向老板提出进货建议等。又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 我设计了一个“我是小小粉刷匠”的综合实践活动, 向学生提出测算粉刷房屋的费用问题, 我们应该了解哪些信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很快得出要测定房屋的粉刷面积, 了解市场上涂料的种类, 价格如何, 确定选用哪种材料, 粉刷的工钱如何计付, 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等等, 设计出了多种不同的粉刷方案。无论哪种实践活动, 都需要学生首先从事物中明确需要研究哪些因素, 如何获取这些因素的相关信息, 然后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才能去具体搜集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整理, 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提出建议。学生得出基本结论或建议后还可以鼓励学生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并修正自己的结论和建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合作交流, 共同分享;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 通过创办《我们的数学报》引导学生写出数学小调查, 信息查阅, 参观访问, 设计方案等。这些内容虽不够完善, 但也有血有肉。

通过数学小调查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地到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 并努力去实践, 实现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目的。

四、交流生活中的数学, 掌握应用策略

提供生活中的信息,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交流、争辩, 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

在学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 我提供了这样一则信息:“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张家界接待旅游人数达621000人次, 旅游收入总额达34000000余元, 单日接待量创历史新高。”在学生读出这些数据后, 我问他们, 对这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有学生说:“说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 观光旅游的人数多了。”有学生说:“国庆期间不能到张家界旅游, 要在旅游淡季去。”有的学生说:“如果现在到张家界去投资开饭店、旅馆, 肯定有好的回报。”有学生则反驳:“现在不能去, 人家看了这个信息也会去投资, 投资人多了, 这样利润就降低了。”真没想到学生们联系生活, 既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又能多角度地提出不同的问题, 进行合理的争论、思考, 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传统的教学所不能相比的, 这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课程资源意识 篇5

改革地质教育教学增强资源环境意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严峻挑战.为了缓解这一局面,地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地学教育的现状却难以适应这种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以及传统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地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措施和建议.

作 者:花明 陈淑杰 HUA Ming CHEN Shu-jie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刊 名:中国地质教育  SCI英文刊名: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5 14(4) 分类号:G640 关键词:资源环境   地学教育   建议  

开发资源培养识字意识 篇6

同时,识字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并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直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课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据此,我们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开辟多种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增强识字量,为他们今后的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利用校园文化识字。

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都是学生识字的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记得一年级第一次发作业本时,老师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一下课就对着座位表上的姓名认真识记。没几天功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多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

2.在环境接触中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看电视时,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新闻联播、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他们通过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的字句……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这样在大语文环境下识字、认字,增加了刺激记忆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生字词的强化和巩固。

3.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学生学过了拼音,认识了一部分汉字,最让他们高兴的莫过于能自己阅读书报了。此时,教师可提供与学生识字量相当的阅读物。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进行“我会读”展示性阅读活动。这样既巩固了熟字,又学到了生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而在阅读时体会到识字成就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更能激发他们识更多的字,看更多的书的愿望,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日常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拓宽识字面,不仅可以增加识字量,更重要的是把识字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活动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活动有利于陶冶生活情操,培养生活才干和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习惯。

优化作文资源,提高积累意识 篇7

一、有心于生活

这里的生活主要是指学生的生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产生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如果老师能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捕捉到学生的一些生活细节,然后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写下来,这就是一篇挺不错的作文。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曾说:“写作的本质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与精神的发展、生命轨迹的变化同步的文字化呈现。”[2]比如学生之间偶有矛盾发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可以让矛盾双方冷静思考,把矛盾发生的经过详尽地写下来,尤其要注意一些细节,因为“断案”往往靠的就是蛛丝马迹。写完后,双方互换材料帮助修改,哪些地方与事实不相符,你觉得应该怎样改才好?这主要抓住了学生都是事实真相的知情者这一点,再加上双方总想减轻自己责任的心理,因此,他们无意识中就会很讲究用词。比如一个说是“拍了一下”,一个说是“敲了一下”,“拍”与“敲”在力度上是有差别的。再者“推”与“撞”一个是有意识的,一个是无意识的……在此基础上,老师不仅能较好地处理学生的矛盾,而且能引导他们把这件自己确实感受很深的事,真实地记录下来。有时还有旁观者,也可抓住双方发生矛盾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详细地描写,然后选读几篇集体修改。当然利用学生的矛盾来做文章要建立在不损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也不是凡事都可以,要合理地选择。

另外常与学生一起聊聊难忘的童年生活,或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情境引导他们感悟亲情,或结合每年的传统节日,向长辈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等等,把自己的真实体验记录下来。

二、有心于自然

自然界中有取之不尽的材料,比如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这些事物学生并不陌生,可为什么就是对它们熟视无睹呢?写出来的事物体现不出其个性特征,甚至千篇一律。关键是没细心观察,用心思考。老师就得用心地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不同情状下同一事物的特点。比如夏日照在身上火辣辣的,而冬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春风和煦,秋风凉爽……尤其是风云雷电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那就要随时随地指导学生观察。有一次天气非常闷热,我们正在上自习课,忽然外面天色骤暗,刮起了大风,接着轰隆隆一声巨响,下起了大雨。这虽不是作文课,但我叫学生停下笔,透过窗仔细观察外面的大风大雨,随后把观察到的情景,以及当时自己的心情写下来。结果很多学生写得不错,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风雨的大,有的写树的不同形态,有的写路面的积水,有的写行人的艰难行走,还有的从声音的角度来写……就连平时不太会写作文的学生也写了好多,尽管错别字较多,但你能感受到他当时那份喜悦的心情。

有时作文课不一定要在教室内上,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非常熟悉的某一景点作定时定点的观察然后写观察记录。由于是学生喜欢的,相对来说他们做起来积极性较高。

三、有心于社会

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比如近几年中我国就发生了很多事情:食品安全事件、实行社会“基保”、神舟八号问天、天宫一号、云南干旱……我们老师就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感人事迹,捕捉精彩瞬间,查询航天知识等有用信息,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比如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最崇敬的人演讲会、最佳摄影师评比大会、航天知识竞答比赛、关于实行社会“基保”有无必要的辩论会……整个活动中,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并且以主人的身份决定其过程和方式,培养了自身重视实践、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突破了课堂这一时空的限制,学生能全面地搜集材料,从容地思考和写作,并且不断优化,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并要求学生课余饭后,不时翻翻、看看、记记。日积月累,坚持下去,那么在写作时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多听多看,这样不仅开辟了搜集材料的新天地,而且有利于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感,形成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张志公先生曾说:“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3]

其实上述的生活、自然、社会三方面都可以统一于语文教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依据每单元的主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等方面的材料进行超级链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井然有序的作文材料体系。

所有的这一切,都要求语文老师是个有心人,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积累作文材料的意识———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本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认真地坚持这样做,日积月累,看得多了,记得多了,作文时就会有物可写,有事可议,有情可抒。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VOL4:33.

[2]蔡明讲语文.语文出版社,2007.8:123.

课程资源意识 篇8

一、搭建“生活与数学互通”的桥梁, 让学生体会应用的价值

数学已被广泛应用。大到宏观的天体运动, 小到微观的质子、中子研究, 都离不开数学。然而, 这些离学生比较遥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广泛而丰富的乡土资源, 这些资源中含有丰富的数学因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元素”, 让数学“显生活原型”。

1. 从生活中“找数学元素”。

(1) 读文明史料, 品数字韵味。

文化是教育的根, 文明是教育的船。桑弗兰说:“教育必须立足于道德和智慧这两块基石之上。”如果说文化和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么把数学教学植根于文化沃土之中就是智慧中的智慧。笔者所在的漳州市文化底蕴丰厚, 在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中积淀了广博的人文资源, 这些人文资源保存离不开数字的记载。例如, 漳州的古牌坊、名胜古迹等的有关历史就是用数字表达出浓浓的人文情怀。现举隅如下:

漳州有两座文牌坊位于香港路, 一座称为“尚书探花坊”, 另一座称为“三世宰贰坊”。相距30米, 体式相仿, 规模相近, 均面宽约8米, 高约11米, 为表彰科场登第的文士而立。“尚书探花坊”是明万历三十三年 (1605年) 为林士章而立。“三世宰贰坊”是明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 为蒋孟育及其父亲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

学生读这样的文明史料时, 对数及数字表达的信息特别敏感, 特别感兴趣。

(2) 算经济收入, 识计算之用。

家乡特产销售, 作物、养殖等买卖, 都离不开数学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家庭中的收入, 让学生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了两步乘法解决问题及估算的知识后, 一个学生这样计算自家蜜柚的年收入:我家有蜜柚412棵, 每棵的产量大约290千克, 每千克的收购价是2元, 那么我家蜜柚的总收入大约为2×290×412≈240000 (元) 。这样的计算能使学生对数学应用价值的感受更为亲切和深刻。

(3) 观特色建筑, 赏图形风采。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建筑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房子的外观、造型直观地体现了数学中图形元素的魅力。教师可让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家乡的建筑, 让学生发现建筑文化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庭院式的房子体现了轴对称的美, 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体现了“圆”和“方”的奇, 庙宇的雕龙画栋体现了图案“平移”或“旋转”的绝, 牲口住的三角形草房体现了特性的巧 (草房既牢固又有春暖夏凉的优点。) ……学生观赏后会对数学王国中图形的美妙产生“奇妙”之感。

2. 让数学“显生活原型”。

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 很多数学知识或数学问题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原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

(1) 显概念背景, 会概念内涵。

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浓缩的、结论式的, 特别是数学概念, 更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让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符号”怪异、“语言”生涩, 特别吃力。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 深入浅出地讲解, 就很容易突破难点。例如:“圆柱的两种不同切法所产生的不同切面”这个知识十分抽象, 教师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年糕和萝卜切一切, 这样学生借助他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就很容易理解切面的形状。

(2) 显计算过程, 明计算原理。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计算原理、法则、公式、定律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例如, 学生初学有余数除法时, 计算时常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错误情况。教师把学生在家串糖葫芦的经验“搬”到课堂上, 让学生用珠子替代葫芦串, 在活动中深刻理解余数必须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从而明白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搭建“生活与数学互通”的桥梁, 其实就是帮学生理解“数学从哪里来”,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

二、创设“问题与解决互通”的舞台, 让学生掌握应用的方法

应用意识的培养应以“问题与解决互通”为基本途径,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应用的方法, 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敏于抽象, 提出问题。

数学问题充溢在生活中的每个空间, 有离散状态, 也有集中状态, 有显性状态, 也有隐性状态, 有静态的, 也有动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慧眼去捕捉, 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其蕴含的数学因素, 并开发成资源。

(1) 从静态材料提问题。

例如, 学了“时、分、秒”后, 教师找来一则停电预告。

××月××日步文镇“停电预告”

早6:00~早9:00长福村一带

早8:00~午12:00坂上村一带

早8:00~下午3:30田丰村一带

下午2:00~晚7:00东洋村一带

学生阅读后, 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问题。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抽象出如下数学问题:

(1) 每个村庄的停电时间各是多长?

(2) 哪个村庄的停电时间最长?哪个村庄的停电时间最短?

(3) 张诗涵同学下午放学后17:00到家, 发现家里停电, 张诗涵家住在哪个村庄?还要再等多长时间, 她家里才能来电?

(2) 从动态材料提出问题。

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素材常常会随着环境、时间、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向学生渗透运动的、变化的哲学观点, 并引导学生根据变化的材料提出问题。例如, 出示一则蜜柚收购指南:指导价2.4元∕千克, 实际收购价可上下浮动10%。李大明在周一、周二、周三分别卖出蜜柚1500千克, 2500千克, 1800千克。周二卖出的单价最低, 只卖了2.28元∕千克。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这样的素材提出的问题就要综合考虑原始价、浮动率、重量等各种变化的因素。

引导学生从现实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 其实就是让学生养成运用数学的思维习惯和研究方法, 观察、分析实际问题, 实现“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目标。

2. 精于解决, 建立模型。

数学模型是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个近似的反映。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是让学生多实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1) 用数学知识解释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生活的现象, 提升学生的情感及解决问题的敏感性。例如, 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日记改编如下材料让学生阅读、解析。我最爱到乡下姥爷家做客。走近道只需半小时的路程。姥爷是个木匠能手, 做了个大大圆形井盖盖住井口, 往摇晃的小板凳横上一根木条, 板凳就结实了。姥爷在院子里码了一堆梯形状的圆木头, 准备做我的书柜……

学生阅读后, 教师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释“近道”“圆形井盖”“修理板凳”“计算木头根数”等所应用到的数学原理。

(2) 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 对学生的思维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模型, 解决问题,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感悟基本思想, 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途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问题, 是提高学生利用模型解决问题能力的绝佳材料。

三、构造“评价与决策互通”模式, 让学生提升应用的自觉

应用意识属于观念的范畴, 强调的是学生自觉、主动地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情感倾向性, 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应用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1. 多元评价, 培养应用意识的主动性。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诊断功能。有效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应用的自觉, 让学生更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 把控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平衡点。

学生应用意识的高低决非纸笔测试可以反映出来, 教师要用心观察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所呈现出的积极情感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例如, 学生学完圆面积公式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学校圆形花圃的面积。有的学生先量出周长, 再算出面积;有的学生直接向校长要来数据, 算出面积;有的学生用1盆花的面积估测出整个花圃的面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协调能力、主动性、思维的开阔性等品质要比解决问题本身更有价值。

(2) 制订平时作业与考试成绩的比例尺。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一些“长作业”, 增强自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 学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 某教师布置“找一找生活中比和比例的应用”的长作业。有个学生专门研究了人体身高和脚长的比例, 其实验报告内容: (1) 测量家人的身高和脚长, 发现其比例大约是7:1。 (2) 猜测“所有人的身高和脚长的比例都大约是7:1”。 (3) 进一步验证。走近村民, 了解他们身高和脚长的数据。经过计算, 身高与脚长的比例也都大约是7:1。 (4) 身高和脚长比例应用的调查。通过上网查和实际访问的形式, 得知身高和脚长的比例被广泛应用于公安局的刑侦破案, 也被广泛应用于鞋厂的制作。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逐渐明白:很多现象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 得出规律。

2. 参与决策, 培养应用意识的选择性。

决策是对某一问题作出的正确、合理的判断, 是衡量学生应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教师要经常性地捕捉有多种选择可能的素材, 让学生参与决策, 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1) 学会对比方案。

生活中的优惠方式淋琅满目, 只要有运用数学的智慧, 也许就有“便宜”可占。例如:王大爷家想要买85米长的塑料薄膜, 原价1.8元, 活动期间有如下两种优惠方案:

A.每米优惠0.3元。

B.买1捆 (100米) 每米按6.5折算。

学生通过计算后建议王大爷选择B方案购买。

(2) 正确评估风险。

市场处处充满风险, 学生家庭中的农作物收入也受气候、市场价格的影响。教师可以把这种风险意识引进课堂, 让学生参与决策。例如, 出售蜜柚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A.预先出售:蜜柚树刚开花时, 预测产量, 提前以较低的价格批量出售给商家。

B.成品出售:收成时, 以实际重量出售。

两种不同的收购方式买家和卖家都各自要承担不同的风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天气状况, 市场供需状况及每个家庭实际资金情况, 让学生分析利弊, 帮父母亲做出合理的选择。

课程资源意识 篇9

教学意识和课程意识是英语教师的主体意识的两种表现形式。相对来说, 教学意识是英语教师的基本意识, 它使英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更加敏感和自觉。而课程意识使英语教师对自己所授课程本身更具反思和批判性。 (吴刚平, 2003)

(1) 教学意识

“教学意识指的是对教学的敏感性与自觉性程度。一位老师熟悉教学, 能够站在教学的立场来理解自己的工作, 那么他就有教学意识”。 (吴刚平, 2003) 教师能够把握教学内容, 并采用与之相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实现教学目标, 基本上算是具备了教学意识, 这也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前提。英语教师的教学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 学者付安全将这一系统概括为教师对学生、学科、教学以及教师自身作用的评价, 即对英语语言的认识, 对英语语言学习的认识, 对英语语言学习者的认识以及对英语语言教学的认识等。 (付安全、倪东阳, 2012) 比如, 英语语言的本质与构成成分及其作用;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关系;英语语言习得的方法;英语语言教学涉及的诸多过程;英语语言学习者在教学中的角色及如何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等。

(2) 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自觉地将课程目标细化为教学目标, 主动搜集整理课程资源,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敏感地反刍课程目标的合理性, 体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意义, 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结果, 从而真正走向课程实践的目的性、计划性、敏感性和自觉性”。 (王长江、王思军、李新乡, 2007) 课程意识指向教师的教学观念层面, 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 同时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和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的把握和创造程度。就英语教师而言, 他所具有的课程意识可以概括为主体意识、敏感意识和批判意识。英语教师要将自己视作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自己是课程决策与发展中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 不仅要理解课程的理念, 而且还要运用自身的个人理论对课程理念进行批判吸收与改进。

2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的必要性

(1) 教学目标层面的必要性

教学意识关注的重点是忠实地实现教学目标, 即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因此, 教学意识缺乏在教学目标层面的辩证思维。相比之下, 课程意识做到了这一点。课程意识的重点首先是:设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吗?即要拷问教学目标本身是否合理。如果教学目标本身不合理, 即使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不能称作有效教学, 而可能是低效或者无效教学, 甚至是负效、有害的教学。课程意识除了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之外, 还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教育意义。如果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反教育的, 即使实现了合理的教学目标, 也很难说这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例如, 在语法的教学上, 注重教学意识的教师一般会把某个语法点的相关知识加以罗列,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牢固记忆, 然后通过做练习的方式加以巩固。而具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会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呈现语法知识, 或者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法知识, 在学生充分感知了语言以后, 再对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前一种做法把学生看成了“接纳知识的容器”,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长期如此, 必然使他们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后一种做法则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行为层面的必要性

在教学行为上, 教学意识往往追求功能的最大化, 即教师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 而忽视了学生课程结构中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动态平衡。课程意识则强调教学行为的功能发挥一定要置于学生的整个活动结构当中来考察, 教学行为的功能应该是恰到好处, 否则过犹不及。例如, 具有教学意识的教师会放大词汇的掌握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把背诵、听写单词作为其教学的突出任务, 而忽略了英语词汇教学是一项具体的教学行为, 它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 必须放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背景当中来考察。课程意识则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掌握词汇, 还有学习阅读、锻炼听力和口语等其他内容, 不能孤立地把词汇教学的功能最大化。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行为层面上转变教学意识, 学生不只是需要学习英语, 还需要学习其他科目;不仅需要学习, 还需要运动、娱乐、玩耍、休息。

(3) 在教学结果层面的必要性

教学意识往往关心的是直接的教学结果, 特别是考试成绩。过度的“应试教育”, 就是典型的只有教学意识而忽视课程意识的表现。例如, 为了学生在期末考试或学业考试中的成绩而过度强调知识点或语法点的讲解与训练、对所谓应试技巧的灌输、以“考什么就教什么”为宗旨的教学内容的组织等等, 往往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规律性:语言的学习是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综合的学习, 各项能力相互制约, 不可偏废。这种教学意识主导下的应试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上的“高分低能”表现的尤为突出。

以课程意识取代教学意识, 就是要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强调考试成绩的获得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为代价。就英语教师而言, 就是既要看到学生在试卷上所反映出的“无声”的英语语言能力, 也要关注其“有声”的语言能力——口语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从而从教学结果层面上使英语语言的学习真正成为提升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成为“学以致用”的学科。

3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的途径

(1) 英语教师自身的努力

1) 深化对新课程的理解

对于英语新课程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机械、表面的认识上。除了新教材, 教师谈论最多的是如何开展任务型教学, 而没有意识到任务型教学模式只是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之一。很多教师都经历了学校或者教育管理部门的新课程培训, 这无疑是帮助教师理解英语新课程的有效途径。 (王月芳, 2010) 但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需要不断深入。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研读有关英语新课程的书籍和资料, 进行系统的课程理论的学习, 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去思考, 才能对英语新课程形成有意义的理解。

2) 开展行动研究

教师对英语新课程有了真正的理解, 就能够对自己的课程实施做出判断, 而当他主动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课堂观察和数据搜集, 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时, 他就进入了行动研究的领域。首先, 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界定, 然后制订行动计划, 再回到教学中实施并记录行动, 最后进行反思和评价。这种研究不仅加深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更能具体地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 专家的引领

专家指导下的理论学习为英语教师实现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就英语教师的专业特质来看, 其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有赖于理论的指导和专家的引领。这同时也要求专家进行的英语课程研究必须从注重英语课程开发转向更多地关注英语课程实践中的教师, 将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体及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进行研究。 (郭元祥, 2003) 专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师实现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转变, 尤其是对其课程意识的构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帮助英语教师顺利实现这一转变过程并建构以课程意识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是专家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任务。

4 结语

英语教师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的转变, 是英语新课程顺利实施的迫切要求, 更是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当然, 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的转变, 并不是说要完全抛弃教学意识。教学意识与课程意识, 二者是相辅相承的, 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的养成以教学意识为基石, 教学意识中合理的成分是课程意识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吴刚平.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9) :43-46.

[2]付安全, 倪东阳.论外语教师课程意识的再概念化[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 (6) :49-53.

[3]王长江, 王恩军, 李新乡.课程意识的涵义、价值与生成[J].现代教育论坛, 2007 (20) :10-13.

[4]王月芬, 徐淀芳.论三维目标的设计、实施与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2) :8-11.

课程资源意识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高职教师,课程意识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 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 要求教师提升自身课程意识。教师想要提升自身课程意识, 就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将课程教学转变为教师即课程的教学模式, 确定教师为课程教学中动态构建者以及课程的生成者, 提升教学过程中课程所具有的意义。

一、高职教师课程意识构建的重要性

高职与其他院校相比, 在课程安排上具有一定特殊性, 除了专业文化课以外, 更是添加了各种专业技能教学课程, 这就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怎样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对课程提出的前进方向。高职教师课程意识的构建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新课改要求的具体实施以及自身能力的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其说说是课程的创造实施者, 不如说是搬运者, 将教材、参考资料等官方规定的课程模式搬到课堂上, 课程的实施完全成为讲教材的过程。而通过构建课程意识可以帮助教师真正认识到课程所具有的内涵, 帮助教师克服缺乏课程教育理论这一缺陷。现在很多教师表面认同新课程提出的要求, 但是在具体课程安排上还是我行我素, 随着自己习惯和经验来进行教学。如果教师具有课程意识, 就不会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同时,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专业知能、专业精神以及专业道德三方面进行, 而课程意识的构建可以帮助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课程教学的认识, 而且可以提升其职业实践有效度, 增强职业能力。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 课程意识不但是教师课程实践的方向标, 更是衡量实践效率的标尺。因此, 高职教师课程意识的构建无论是对教学质量还是自身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意识构建过程中教师心理变化分析

在构建课程意识过程中, 要求教师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 对部分教师来说甚至是全盘否定, 难免会对心理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高职院校, 传统教学中教师就是按照一定课程模式来进行教学, 在技能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中更注重技能教学, 在构建课程意识中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一点进行改变, 造成心理波动过大。主要可以体现以下几个阶段:

1、焦虑期

人在被动接受一件事物时, 首先会有一个同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首先表现出的心理活动就是焦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 教师在接受课程意识这一概念时不仅是要进行表面的接收, 更是对自己教学理念的改变, 甚至是全面否定自己教学模式和经验,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教师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就是焦虑不安, 不能肯定自身。即使有的教师可以接受改革, 也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机械的, 同时还伴随着一定困惑和不解, 不能合理的将课程意识应用到课程实践中。另外, 在接受初期将课程意识应用到教学实践, 一边进行尝试应用一边还要对旧课程教学做出调整, 整个教学成为一个繁杂乱的局面, 影响教师自身情绪。

2、适应期

随着新课程意识在课程实践中应用, 教师逐渐意识到原有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 认识到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换一套教材, 换一种教学方法这么简单, 而是要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 这时教师就会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行为的转变。随着课程意识的初步形成, 但是没有建立相应专业实践模式, 同时也离开原有教学模式, 会存在一个迷茫与适应并存的心理活动, 教学活动成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两难境地。

3、创造期

在经过焦虑、适应以后教师课程意识逐渐成熟, 可以在原有教学理念进行创新, 能够在课程实践中更全面的分析教材、学生、自身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为培养学生能力根据教材内容以及社会需要选择创造最为合适的课程方案。这时教师对职业有了更上一层的理解, 能够积极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具有课程创造能力, 使得自身专业水平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高职教师课程意识构建实施策略

高职教师与其他高校教师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 在构建课程意识时需要根据其特点选择合适策略, 使其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平和心态形成课程意识, 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家引导

教师在构建课程意识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种那种的问题, 如果只是靠自己摸索效率会大幅度降低。通过专家引导可以更加明确需要注意的重点, 可以为教师指出前进的道路, 在教师课程意识构建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 专家在对课程意识构建进行研究时, 应该结合我国高职教师现状以及心理, 将教师作为课程主体以及课程实践中的主导条件进行研究, 以此来帮助教师形成以课程意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同事研讨

同事研讨主要可以分为同学科、同班级以及资深与青年教师之间的研讨, 教师之间根据课程实践进行研讨, 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 对自己的课程教学作出调整。资深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 但是不容易接受新理念, 而青年教师正好与其进行互补, 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形成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课程实践。

3、学校支持

学校应该为教师课程意识的形成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为其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支持性环境, 支持教师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同时, 还要设定激励机制, 对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 尊重教师为改革作出的改变, 无论改革成功还是失败都应给予理解, 保证教师可以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构建课程意识。

四、结束语

课程改革背景下, 高职教师构建课程意识是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 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求。教师想要有效构建课程意识, 必须要意识到其具有的重要性, 保持平和心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对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通过各种实施措施提升自身课程意识, 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课程实践目标, 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沈建民.试论课程意识缺失的课堂表现及其培植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04) .

[2]王效靖, 冷泽兵.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课程意识[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02) .

浅谈语文课的资源意识 篇11

【关键词】君子;语文;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有什么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是承载人类文化比较多的一门学科。它的上法也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语文课还是应该有语文味才最好。语文课还是要有语文的内容。有些东西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这里先举一例: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安排了一篇诵读欣赏文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对比刚学习过的《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这样,我的一个即兴演讲诞生了:

同学们:

我们现在已经是九年级的学生了,从年龄上讲,都已经十五六岁,即将步入成年人行列。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答案肯定不少,有没有想过成为一名君子呢?有!好!那么,对于什么是君子,你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吗?是的,在我们的心目中,君子是豪情万丈的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光明磊落的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胸襟宽广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仁人志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不过,他们离我们较远,他们属于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我们是十几岁的初中学生。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呢?要想得到这方面的答案,我们还是到课本里找吧!

当我们不被人了解、理解认同甚至误解的时候,孔子教育我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也君子乎?是的,别人一时不能理解我,甚至误解我,我本着与人为善、以理服人、尊重事实的态度,一如既往,这样不是一个有美德、有度量的堂堂君子么?

当我们遭遇困顿、挫折时,不免怨天尤人。这时,还是孔子教导我们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什么意思呢?君子长处穷困,这正是他的本色。因为他能够在困苦中崛起,固守,最终走向成功。他绝不像志浅心贪的小人,一有困难,便精神崩溃,各种无耻的手段都使用了。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论丧,人心不古。可以说,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成长环境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那么,我们该怎样自处呢?北宋的哲学家周敦颐给我们指示了一条明路。在《爱莲说》里,他写道:莲,花之君子者也。为什么?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这里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当是这样的人: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他正直质朴,豁达大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独立人格,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他庄重,凛然不可侵犯。

将来,我们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我们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这种情况下,又如何做一名君子呢?《诗经·周南》第一章里有这样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淑女当然是文静美丽、善良的好姑娘,那么什么样的君子怎样才配得上这样的淑女呢?当然是有良好的修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了!内在的真实与外在的文采都和谐统一了,才是一个有美德、有才华的人。注意,这时的君子必须是品行端正、有修养、有才华的男子。同学们,你们可要朝这方面努力啊!

如果有一天,我们之中有人当了官,做了领导,那时怎样做才配得上君子呢?按照孟子的观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无敌。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意思是要求我们当官的要仁政爱民,讲仁义,施仁政,这样才能域民、固国、威天下。他和我们今天讲的共产党人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一个意思。作为老师,我非常希望有朝一日,你们之中有这样的正人君子领导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那将是国之幸,民之幸!

同学们,好好努力吧!所有爱你的人都希望你做一个让人敬佩的君子!

二、为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确实,语文的学习资源非常广泛,语文学习的渠道也非常宽阔。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要带领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常识,了解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并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作为教师,手里的教材应该是最好的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的范本,能最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教材,是你的本领。充分挖掘、利用和整合教材这一最直接、最好的资源,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必修功课,也最能看出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就像上面的例子:我扣住“君子”这一概念,对其进行了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诠释,因为有基础,学生对这些知识不陌生,我只是对它进行了整合,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对“君子”的理解和认识,在更宽广的层面上感受了“君子”的内涵,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很好的思想行为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来得机智、实在。我认为这样做,是立足于文本,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丰富、更新、挖掘新的素材,是在为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接受反应文论认为,阅读一篇作品,必须与其他相关文本互相联系或对照才行;其他文本犹如一层栅栏,能够添加、筛除或过滤信息,使读者的阅读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构建,以达到阅读目的和期待。基于此,我认为,我们必须在语文课上有所创造,有所更新,一切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语文课是可以上得灵活而又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应该有老师自己对教材的开发利用和对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准确、深入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增强课程意识,关注学生发展 篇12

一、研究教材, 把握方向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材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只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 是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构建的中介, 是范例。

1.忠于教材

研究教材要忠于教材, 可参考课标和教参。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 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 共安排了3个例题, 其中例3是“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通过研究发现这里编排这个例题的目的并不是比较大小, 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如果没有深入理解其本质, 只片面认为例3的目的是比较大小, 就违背了教材的本意, 迷失了教学方向。

2.活用教材

“用教材去教, 而非教教材”。教材本身是可变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选用教材, 并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如:《角的度量》一课, 教材并没有讲量角的实质是什么? 只教量角的方法:“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 一条边和0度刻度线重合, 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 缺乏整体把握。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充分熟悉量角器的构造, 可以在教材上补充纸的量角器 (把量角器复印在纸上) , 让学生先在纸的量角器上找角、画角, 体验创造量角工具的过程, 再操作量角器、交流量角方法。对教材做这样的补充调整, 密切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魅力,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了解学生, 持续生成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智力、能力、个性心理特征, 才能选择、提供合适的数学材料, 使新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原有的观念联系起来。只有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 才能对那些缺少的观念进行补充, 使那些模糊的和稳定性不强的观念变得清晰和稳定。

1.了解—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不在于能预测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如:《圆的周长》一课, 在引导学生用滚动法测量圆片周长时, 一位学生提出:“没带直尺, 只有三角板, 无法测量。”话语刚落就有许多同学把直尺递给他, 老师说:“不能借! 大家一起动脑筋帮她想办法吧。”因为教师了解有《圆的认识》做基础, 学生一定能想出好办法。 (1) 分次测量中间做个记号。 (2) 先把圆片对折, 再滚动, 把滚动的长度乘2。 (3) 先把圆片对折再对折, 然后滚动, 把滚动的长度乘4……针对“三角板无法测量”的问题, 教师没有批评学生, 而是凭着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了解, 通过巧妙引导, 不但化解了矛盾, 还生成了精彩。

2.自主—生成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相对自由的课堂气氛, 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不同意见, 从事与众不同的活动。如:《体积与容积》一课,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借助身边的数学资源如:水杯等, 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体验和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鼓励学生认真思考, 归纳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 主动建构知识。 (1) 比如:老师喝水的杯子, 所占的空间大小是杯子的体积, 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它的容积。 (2) 体积是物体自身大小, 容积是所装物体的大小。 (3) 体积是把物体放在无限的空间里来研究的, 容积是把物体放在有限的空间里来研究的。真是出乎意外的生成。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培养创造力, 会增强创造力, 当学生感到惊奇并有所发现时, 很难预料他们的发展趋势。

三、关注过程, 体验成功

要使学生将数学知识结构很好地内化为数学认知结构, 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数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使之与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产生尽可能多的联系,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组织探究

不能把数学知识作为一种“结果”直接传授给学生, 要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让学生参与。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 让学生量出自己所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加一加, 看看发现了什么? (2) 动手操作验证结果 (折拼、撕拼等方法 ) (3) 分别验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4) 引导自主概括。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多数结论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组织探究、动手实验的结果。 学生有这个能力, 让他们自己发现, 既直观自然又有相对性, 还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2.组织思考

学生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用特有方式建构零散的、非系统的、具有个性色彩的数学现实, 带着这些数学现实走进了课堂。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表象,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 教师先在两杯等量的水中, 加入等量的糖, 问学生哪杯甜? 再在两杯不等量的水中, 加入不等量的糖, 问学生现在哪杯甜? 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哪杯甜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这两杯水如果能喝的话, 尝一尝就知道了。”学生大笑, 教师表扬这位学生:“这个办法既简单又快! 还有其他办法吗? ”学生认真思考, 提出多种“算一算”的好办法, 其中有:用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表示每杯甜的程度, 再比较大小, 进而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在思考过程中, 发展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智慧、情感, 还有品格。

四、注重评价, 健全人格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间合作交流的增加, 要求学校教育将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渗透教学中, 缩短个体逐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数学课堂评价应是多元的。

1.肯定长处

学生只有发现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长处, 才可能产生自尊、自信, 并且自觉地追求自我实现, 创造性地投入生活。教师要自觉地充当学生长处的反馈者, 既要发现学生的长处又要及时给予肯定。如:“一根绳子, 可围成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 如果改围成长是8分米的长方形, 宽应是多少分米? ”大部分学生列出 (5×4-8×2) /2或5×4/2-8, 却有个别学生列出5×2-8。教师要充满激情地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 ”他说:“正方形的两条边长正好围成了长方形的一长一宽。”教师要给予积极肯定, 并提问:按照这个思路还可以怎么列式呢? 很快就有了5- (8-5) 。 教师用肯定激发学生的情感, 树立“权威”形象, 学生 会更加努力地向着有利于开发自我潜能的方向发展。

2.珍惜不足

现代数学思想认为: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得到纠正, 而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如:《圆的认识》一课中, 教学画圆时, 面对学生和老师画出的“不圆”, 不应该随手擦掉 , 应该把它们看做课堂的生成资源 , 好好珍惜。引导学生思考:弄清“不圆”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让学生认真反思差错, 深刻领悟画圆时手拿哪里?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究竟是多少? 部分学生第一次不会画圆, 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相互对比, 让他自我反思、自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上一篇: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论文下一篇: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