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

2024-09-26

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共4篇)

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 篇1

《木兰诗篇》作为一部优秀情景交响歌剧,以南北朝时期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一个替父从军,有情有义,爱祖国、 爱士兵、爱家人的典型女性形象,这部歌剧之所以家喻户晓, 成为一部优秀、感人的歌剧作品,还在于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情感表达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一、歌剧《木兰诗篇》的故事简介

歌剧《木兰诗篇》取材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统历史故事。在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匈奴四起,战乱不断。当时, 花木兰的弟弟尚且年幼,父亲老迈多病,奔赴前线已经力不从心。然而,抗旨更会使全家陷入灾难。为此,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奔赴疆场。漫长的征战岁月,不仅锻炼了花木兰机智勇敢的性格,还培养了花木兰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战场上,花木兰屡立奇功,在军营里,她和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偷偷地爱上了骁勇善战的刘爽。 为了刘爽,花木兰不惜用身体挡住了射向刘爽的冷箭,虽然身受重伤,但爱意不变。旗开得胜、班师回朝之日,花木兰委婉地表达了爱慕之情。回到了久别的故园,花木兰日夜期待着远方的爱人,刘爽和伙伴前来探望,面对尽显着迷人光彩楚楚动人的木兰,刘爽等人语无伦次……经历了战争的检阅和洗礼,幸福和团圆的时刻终于来到,花木兰用爱破解了忠孝难全的难题,花木兰的故事,被世世代代所传颂。

二、《木兰诗篇》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渗透

在歌剧《木兰诗篇》中,我国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扮演花木兰这一角色,她在音乐和声音处理上非常严谨,尤其是扎实的唱功和对音乐执着的精神,更使得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科学的美声发声方法,通透、圆润的民族声乐功底,使花木兰的唱段听起来更加通透明亮;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使得歌剧《木兰诗篇》更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由于歌剧《木兰诗篇》运用了传统音乐地方戏曲的元素,在原有声乐基础上加入润腔,这不仅使音乐旋律更有韵味,增添了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同时, 也更符合剧情的需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歌剧《木兰诗篇》中润腔的种类很多,如:波音润腔、下滑音润腔等润腔使用得非常频繁,通过润腔,表达了木兰女儿般柔情的一面,同时,也通过润腔,更加突出了巾帼英雄花木兰不畏艰险正气凛然的形象。在第一乐章中,以女儿身出现的花木兰以碎步登场,然而,到了杀敌战场,花木兰步法坚定,表现出一种勇敢杀敌的英雄气概,两种截然不同的步法形态, 让我们既看到了花木兰儿女柔情的一面,也看到了古代巾帼英雄英勇杀敌的勇气和信心。

花木兰代父从军,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孝道”体现得淋漓尽致,更体现了花木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优良传统“忠孝”思想的体现。在歌剧《木兰诗篇》 第二乐章中,木兰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寒冷交加的“冬”季,为了探明敌情,花木兰勇敢当先、不畏艰险,当看到一只冷剑射向刘爽时,花木兰毫不犹豫地纵身向前,替他挡了一箭,这里面既包含着爱情的成分,也包含着战友的情谊,同时,也进一步体现了其英勇无畏的巾帼英雄本色。在艰苦的征战岁月中,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显得更加清新动人,对刘爽浓浓的爱意,英勇善战的战士形象,使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更加真实。

中国歌剧创作自新世纪以来一直呈现出多元发展局面。 歌剧《木兰诗篇》取材于东方传统故事,同时,还灵活地运用了西方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木兰诗篇》不仅是一部民族歌剧,它更是中国文化精华的新载体,全球化时代下,其艺术构成中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以及旋律美、诗文美等特质,使这部歌剧终于摆脱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歌剧《木兰诗篇》在女性形象塑造上,主要通过木兰唱段来刻画,叙事歌 《啊,月亮啊月亮》为木兰的角色转换作好铺垫,也传达了木兰对父亲的一片真情。《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这一经典唱段,表现了木兰与刘爽坚贞不渝的爱情。《假如我是个女人》,成为木兰本性角色的宣言。通过诙谐幽默的歌曲, 刻画了木兰本性的俏皮和多情。《木兰本是女儿家》这一咏叹调,使得木兰清纯质朴的女儿角色得到了还原。在塑造人物形象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得到了渗透和升华,将木兰角色个体朴素之爱提升到理性的普世性情怀,将个人的情感升华到普世的“大爱”之中,这种表达手法,将角色与观众的距离拉近,使观众在观赏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结语

歌剧《木兰诗篇》对花木兰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我国歌剧的人物刻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范例,在角色形象化渗透中拉近了角色与观众的距离,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木兰辞》与花木兰形象新解 篇2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里, 花木兰是一个英雄, 她的一生是个传奇。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先后出现过多种以花木兰为题材的戏剧、歌舞剧、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

文学作品《木兰辞》以浪漫抒情的华章, 讲述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传奇, 塑造了一个忠孝智勇的英雄形象, 成就了一个不朽的文学经典。

《木兰辞》所描写的花木兰, 是一个大忠大孝的奇女子。因为担心父亲年迈力衰, 不再适合远戍边关, 花木兰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从军之后, 花木兰出生入死、英勇作战,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立下赫赫战功, 为维护国家的安定和边疆的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表现出对国家、对君王的赤胆忠心, 并得到了君王的嘉奖———“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至此, 花木兰可谓成全了大伦大礼大节, 做到了忠孝两全, 其形象高大完美。

更为难得的是, 功成名就之后, 花木兰并没有贪恋君王所赐予的荣华富贵, 而是惦记着家中年迈的父母, 希望君王让她回去尽孝。“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这种视富贵如浮云, 奉孝义重千金的行为, 不仅表现出她大孝的善良本性, 更表现了她淡薄功名利禄的高风亮节, 从而使她的形象在高大辉煌之上, 更多了一层飘逸洒脱的浪漫气质。

当然, 历来最为人们所赞叹的还不只是花木兰的大忠大孝, 更有她的聪明智慧。花木兰从军多年, 同行的战友们居然没有发现她女扮男装的秘密。“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长期与一大帮男同志共同征战、共同生活, 只要言行举止稍有破绽, 就有可能泄露身份秘密, 而花木兰却做到了滴水不漏。以至于当花木兰脱下男装换女装, “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惶”。这不只是靠细心谨慎就能够做到的, 更加需要高超的智慧, 才有可能从容应对、全身而退。

正是大忠、大孝的品格, 大智、大勇的气概, 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成就了花木兰的英雄传奇。

二.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

不但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她是一个浪漫的传奇, 在各地不同版本的民间传说里, 她也是一个传奇英雄。

河北当地传说花木兰曾戍边燕山。所以, 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县, 自古以来都有祭奠木兰的庙宇。那里至今尚存一块元代碑刻, 碑文为元朝人达世安的《汉孝烈将军记》:“神姓魏, 字木兰, 亳州人。汉文帝时, 单于侵境, 大括天下民以御, 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男子可代己者。哀叹好久, 竟行。神闺中, 悯其父老, 即洗铅粉, 脱梳珥, 一变戎服, 贯甲胄, 趋赴军中。搴旗斩将, 攻城略地, 所向克捷, 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 屡立殊勋, 论功上首, 辞弗受赏, 愿归故里, 事奉父母。文帝嘉焉, 特从其志。”

此碑立于1332年, 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的碑刻, 常被人们用以作为花木兰真实身份的佐证。

《河南通志》载:隋木兰, 宋州人, 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 木兰有智勇, 代父出征, 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载:将军魏氏, 本处子, 名木兰……历年以纪, 交锋十有八战, 策勋十二转。朝觐, 天子喜其功勇, 授以尚书。隆宠不赴, 恳奏省视。拥兵还谯, 造父室, 释戎服, 复闺装, 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 盖未见也。

另据《黄陂县志》载:木兰山北双龙镇朱异 (字寿甫) 之女木兰, 十八岁女扮男装, 替父参军, 英勇征战十二年, 扫灭羌胡, 功悬日月, 晋封为将军。她不受朝禄, 卸戎装归乡, 侍奉双亲, 成老阁九十寿终, 葬于木兰山北, 墓前竖碑曰“木兰将军之墓”。

各种传说, 言之凿凿, 似乎花木兰确有其人。然而,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在《木兰诗》的注解中却称“不知起于何代”。《古今乐录》则称:“《木兰诗》本唐朔方节度使韦元甫始得于民间”。可谓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其实, 花木兰究竟只是一个文艺形象, 还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她到底是从现实走进文学的, 还是由文学走进现实的?她到底是哪里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 花木兰作为一个传奇英雄, 已经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成为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给予我们的生活以丰厚的营养。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 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 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河南虞城有一座木兰祠, 祠堂有一副楹联:奇孝皆奇忠奇女直等奇男子;大伦全大礼大节堪当大丈夫。这是千百年来普通百姓对花木兰传奇人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也是长期以来民间对花木兰形象的解读。

三、真实历史空间里的花木兰

也许木兰从军的事件确实在某个历史时刻发生过, 但却不一定像《木兰辞》所描绘的那样浪漫, 也不一定像民间传说所描绘的那样成功。

长期以来, 人们无论是对《木兰辞》中作为文艺形象的花木兰, 还是对各地民间传说中的“真实”的花木兰都存在严重的误读。当我们穿越文学作品充满了诗意的迷雾, 用历史现实主义的态度来重新审视《木兰辞》和民间的花木兰传说, 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命运迥异的花木兰———在真实的历史空间里, 花木兰不是一个浪漫的传奇英雄,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角色。

首先, 木兰从军是被迫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 女子是应该谨守妇道, 足不出户, 一心相夫教子的。评价女子的标准是女工、才艺和妇道。像《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那样“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才称得上贤淑女子。所以女子不爱红妆爱武装, 放弃才艺不学而去从军打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花木兰也不能例外。

从《木兰辞》的字里行间看以看出, 花木兰之从军入伍, 完全是为势所迫。“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她该怎么办?她能怎么办?“可汗大点兵”, 无非就是摊派兵役抽壮丁——每家一个, 谁家都不能少!

与传说中的花木兰生活的时代比较接近的真实历史事件是淝水之战。据史书记载, 淝水之战前秦军阀苻坚的大军就是抽丁拉夫组织起来的。战前苻坚下令:“悉发诸州公私马, 人十丁遣一兵。”这一段史料对于我们理解花木兰为什么要放弃温软舒适的香闺生活而选择代父从军极有借鉴意义。

《木兰辞》说花木兰“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但她真的很愿意卸下红妆去从军打仗吗?细心的读者可以从诗文的开头“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看出, 对于代父从军, 花木兰的内心其实很矛盾:让年迈的父亲去还是自己去?自己一个女子怎么去?去了之后会怎么样?……她真的十分无奈, 十分挣扎!

其次, 花木兰的军旅生活是艰难痛苦的。

《木兰辞》对花木兰十年的军旅生活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颇具浪漫色彩。但要知道, 对于一个柔弱女子来说, 从温暖舒适的闺阁走上刀光剑影的战场, 去和凶顽的敌人搏命沙场, 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且不说刀剑无情随时有生命危险, 单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活条件就足够令人难以忍受:长期曝露在漠北的烈日、寒风和雨雪严寒中;风餐露宿, 迁徙不定;长期与一帮男人混迹在一起, 生活十分不方便, 还要时刻担心暴露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这一切对于花木兰来说, 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痛苦的煎熬。

其三, 花木兰的后半生注定是凄凉孤独的。

《木兰辞》对花木兰退役后的生活只字未提。花木兰的后半生到底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只能凭空去想象。十年的漠北征战, 花木兰的形象一定有了很大的改变:长期的战场厮杀格斗, 使她的嗓门变得高亢了, 腰身变得粗壮了, 性格变得暴烈了;漠北的烈日、寒风和沙尘使她的面容变得黝黑了, 皮肤变得粗糙了, 她不复拥有当年的花样年华, 不再拥有当年的花容月貌和曼妙身姿, 甚至在心理上她都可能发生了性别认同的错位, 很难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女子。

在古代中国, 女子十五岁即被认为已经成年———称为“及笄”。“及笄”就意味着到了婚嫁的年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 笄而礼之, 称字。”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 中国古代女子结婚的平均年龄也就十六七岁左右。与花木兰大略同时代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 就是“十七为君妇”的。而花木兰退役之后应该多大呢?保守估计她代父从军时大略十五岁, 如果采信“壮士十年归”的说法, 她服役时间是十年, 那么她退役时至少二十五岁;如果采信“同行十二年”的说法, 她服役的时间是十二年, 那她退役时至少二十七岁。如果采信《黄陂县志》“十八岁女扮男装, 替父参军, 英勇征战十二年”的说法, 那花木兰退役时就已经三十岁了。

不难想象, 二十六七岁甚至三十岁大龄的花木兰, 因为长年征战而不再漂亮的花木兰, 在那个战乱动荡男女比例本来就不平衡的年代, 是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的。所以, 《黄陂县志》载“ (花木兰) 成老阁, 九十寿终”———即花木兰退役后终身未嫁, 成了老闺女, 直到九十岁寿终正寝———是很可信的。

作为一个女性, 花木兰一辈子只为一个传奇而活着, 她并没有享受到爱与被爱的快乐, 没有享受过婚姻与家庭的温暖, 直到九十岁还是个老闺女……血与火是她青年时代的主色调, 孤单凄凉是她后半生的主旋律, 这难道不是悲剧人生?有哪个女人愿意这样过一生呢?

花木兰的传奇是如此浪漫, 然而, 真实历史空间里的花木兰却是如此悲催!

四、《木兰辞》折射了一个悲情的时代

花木兰的悲情人生, 折射出的是一个悲情的时代。

花木兰所在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别是五胡十六国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战乱以历史现实主义的眼光来审视, 《木兰辞》之于南北朝时代兴起, 既是文学对现实状况的艺术反映, 也是文学对现实需要的及时表达:面对连年战乱, 男丁大幅减员的现实, 民间希望女儿能像男儿一样服兵役, 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而面对兵源严重不足的现实, 各路军阀政权也乐得鼓励女子从军, 以扩充兵源。花木兰作为一个时代英模, 正好符合了大家的期待, 可作为先进典型来宣传, 以制造“花木兰效应”———以大忠大孝的美誉, 以“赏赐百千强”的诱惑, 以保卫国家的名义, 鼓动更多女子来为军阀政权卖命……于是, 《木兰辞》应运而生。

浅析孝女“木兰”形象 篇3

诗接着写木兰离开温暖的家, 奔赴战场的内心感受。木兰的从军目的是替父从军。“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极为清楚地刻画了木兰的孝心, 正是由于“替爷征”的孝心才使木兰“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接下来的描写中, 木兰离家后对家中父母倍加思念。其中“旦辞爷娘去”与“暮至黑山头”相对。两句“不闻爷娘唤女声”则分别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及“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相对而写。荒漠的“黄河边”与“黑山头”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 传神地流露出木兰在征途中对双亲的怀念之情, 作品写木兰从军途中的所思所见, 仍然表现了木兰的对双亲的思恋, 是对木兰孝心的进一步扩展。

《木兰诗》中写木兰凯旋而归。以“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两句写木兰出征时的飒爽英姿。“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两句写木兰在战场上的苦寒生活。“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两句写木兰经过了长期的征战后凯旋而归。这里通过渲染征战之苦、万里关山之遥、朔气铁衣之寒, 体现了木兰的刚毅、勇敢的性格特征, 作者反复表现征战之苦、回归不易, 也正是因为征战之苦, 才更能反衬出木兰孝心之深, 木兰之所以能“壮士十年归”, 父母是她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木兰凯旋归来后, 天子封赏木兰, 而木兰婉辞不受, 只求早日还乡。在这段中木兰是以一个女英雄的形象出现的, 而且还是一位只有英雄之身而无英雄之名的英雄。因为木兰是替父从军, 军功簿上的名字自然是父亲的。木兰用自己的刚强为她的父亲创建了功勋, 赢得了英雄之名, 可以看出, 她的父亲乃至天下父母都会为木兰感到欣慰与自豪, 作品对木兰孝心的渲染达到高潮。

“爷娘闻女来”到“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回乡时家中欢乐气氛。这节以愉快的笔调, 写英雄回乡和家人欢叙, 这使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作者描绘了木兰归家后一系列动作行为:“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木兰多想回到以前做女儿时的生活, 不想做英雄的内心世界, 又表现了木兰迫切希望重新以女儿的身分侍奉父母, 至此, 木兰的心愿已了, 还木兰女儿之身就成了木兰此时的迫切愿望。显然木兰还是一位孝女。

《木兰诗》的结尾是木兰的自豪语, 也是作者对木兰替父从军的赞扬话。其主旨仍是在肯定木兰的孝心, 即替父从军, 驰骋疆场为父母分忧, 男孩子能做到, 女孩子也一样能做到。这既是对木兰孝心的进一步深化, 又暗含了批判当时的世俗观念, 强烈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倾向。

由此看来, 《木兰诗》的情节结构完全是为了塑造木兰这位孝女的形象而创设的, 而很多教参书中把木兰塑造成一位英雄, 甚而夸大其词, 表达木兰的爱国思想等说法有着不妥之处, 我们只有把木兰理解成一个孝女形象, 诗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才不会架空, 对本诗的理解才能做到顺理成章。

摘要:有人认为, 作者把《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塑造成一位英雄, 甚而夸大其词, 说木兰具有爱国思想等。但我认为这有不妥之处, 《木兰诗》的创作意图可以概述为:作者通过塑造一个孝女木兰的形象来教化世人, 我们可以从《木兰诗》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 织布技巧的娴熟以及勤劳的性格等方面看出, 木兰从军目的是替父从军, 在军中木兰用自己的刚强性格为她的父亲创建了功勋, 赢得了英雄之名, 至此, 木兰的心愿已了, 迫切希望自己重新以女儿的身份侍奉父母, 显然木兰是一位孝女。

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 篇4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唯闻女叹息……”《木兰诗》之所以被人们千年传唱, 与其对花木兰形象的成功塑造有关。在《木兰诗》中, 花木兰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少女, 一个替父从军的孝女, 一个身经百战、建立赫赫功勋的巾帼英雄。在中国文学史上,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一道被称为“乐府双璧”, 从其问世开始, 关于花木兰的传奇故事便被大量的诗文、小说、戏曲、影视作品重新演绎。可以说, 花木兰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全唐诗》中以花木兰为吟咏对象的诗有两首, 分别是韦元甫的《木兰诗》和杜牧的《题木兰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编著的《文苑英华》和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以及南宋章樵编著的《古文苑》中都收录了《木兰诗》。元代虽然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比较单一, 但也有侯有造的《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达世安的《汉孝烈将军记》两篇碑文传世。到了明代, 出现了许多以花木兰故事为蓝本的小说, 如《花木兰传奇》《木兰全传》等。明代戏曲大家徐文长的代表作《四声猿》中的《雌木兰替父从军》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清代对木兰故事的书写有小说《北魏奇史闺孝烈传》《双兔记》《忠孝勇烈奇女传》以及词作《花木兰征北》等。民国时期有单田芳的评书《花木兰》、左干臣的《女健者》和梅兰芳的京剧《花木兰》等。建国之后, 豫剧大师常香玉为募集资金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排演了11 幕豫剧《花木兰》在全国引起轰动。

事实上, 在20 世纪初, 我国刚刚具备拍摄长篇叙事电影的能力时, 花木兰就被搬上了银幕, 如1927 年, “民新”影片公司推出的《花木兰从军》和“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木兰从军》;1939年, 上海“华成”影片公司出品的《木兰从军》;1956年, 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常香玉豫剧电影版《花木兰》;1964年, 由岳枫导演执导, 香港邵氏影业公司出品了黄梅戏版影片《花木兰》;2009年, 由马楚成导演执导, 赵薇、陈坤等一线红星主演的影片《花木兰》则是近年来的较成功之作。

而花木兰传奇故事同样深受电视制作人的青睐, 被多次拍摄成以“花木兰从军”命名的电视剧, 在小荧屏上与观众见面。纵观花木兰故事的本土传播, 她的身上始终体现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里所提倡的“忠孝”思想观念, 并没有出现木兰形象演绎过程中的大开大合。1998 年美国动画大片《花木兰》一经上映, 立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花木兰”热, 甚至是“中国热”, 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跟以往形象大相径庭的花木兰。本文以《木兰诗》为参照, 从众多以木兰故事为蓝本的影视作品中, 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对花木兰形象从歌谣到影视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二、美国动画大片《花木兰》中木兰形象深深刻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

隋唐以降, 花木兰的故事逐渐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 历代文人、艺术家通过小说、戏剧、电影等不同形式都对原来的故事重新进行了的演绎, 同时在其基础上也都对木兰形象进行了全新的塑造, 如明代戏曲大家徐文长杂剧代表作《四声猿》中的《雌木兰替父从军》、豫剧大师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时期为鼓舞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士气演唱的豫剧《花木兰》等, 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由于时代、地理环境以及通讯传播手段的限制, 这些作品只是在国内引起轰动, 并没有在国际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真正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展现木兰魅力的, 却是由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于1998 年制作上映的动画大片《花木兰》。经过好莱坞的精心加工和包装之后, 我们不难发现, 剧中的木兰其实是一个具有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女性形象。美国个人英雄主义非常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迪斯尼对木兰故事的改编, 虽然保留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却更多进行了西化的处理, 使之成为一个典型的关于实现美国梦的故事——具体说来, 即木兰自我价值的实现。”[1]动画影片中木兰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经历了“否定——再否定——肯定”的一波三折的过程。

影片中的木兰的第一次自我价值认同的危机出现在她相亲失败之后。影片一开始, 家中就对木兰的这次相亲活动表示了足够的重视, 在木兰进城之前, 木兰的父亲还特意到供奉祖先灵位的祠堂去进行拜祭, 希望木兰能够通过一次好的婚姻来达到光耀门楣的目的。木兰自己本人也同样希望能够有好的表现, 能够让父亲因为她而感到骄傲, 尽到自己作为女儿的责任, 实现社会为女性所设定的价值, 为此, 她不仅好好进行了一番梳洗打扮, 还特意在自己的手臂上做了“小抄”。可是, 媒婆的一句“你实在太不像话了, 你虽看起来像新娘, 可是永远不会为你们家增光”彻底打破了木兰作为一名女性所能完成的社会为其设定的角色价值。木兰心中此时陷入极度的困惑之中:如何既能够做自己、又能够让父亲对自己感到骄傲, 为家族增光?这场替父从军前的相亲闹剧, 看似是对木兰自我价值的一次否定, 实则欲扬先抑, 为后来木兰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做了一个铺垫。

影片中木兰的第二次自我价值认同的危机出现在“雪山鏖战”的高潮之后。代父从军之后的木兰在“木须” (影片中的宠物) 帮助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之下, 逐渐得到了教官李翔以及同伴们的认可, 虽然训练辛苦, 但此时的木兰正在逐渐地找回自信, 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雪山鏖战时, 木兰利用自己的智慧, 用最后一只火箭炸开了山顶的雪块, 雪块顺势而下形成雪崩, 使突袭而来的匈奴大军损失惨重。但就在这场大战中, 木兰为了救她暗恋已久的李翔将军而身负重伤, 为了救治伤病, 木兰实为女儿身的秘密被泄露了出来。李翔将军虽然极度舍不得, 最终还是下令将木兰逐出了军队。在这时, 可以说木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对自我价值认同的危机。即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坚毅化解了匈奴大军的危机并挽救了自己心上人的生命, 但是, 还是被以李翔为代表的男性权威剥夺了木兰这个女性可以作为一名战士来卫国保家的价值。就在这个时候, 影片展示了一段经典的木兰内心独白:“也许我不是为了父亲, 也许我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当我揽镜自照时, 就会看到一个有价值的人。可是我错了, 我什么都看不到。”这真切地表达出了木兰此时怅然若失的心境。

影片进行到这里, 木兰可谓是一直处于失败和来自于别人以及自己的否定的阴影之中, 观众的心也一直揪着, 难道木兰从此要一蹶不振了吗?但是, 当她得知单于并没有死, 而且正在集结剩余部族准备进攻皇城, 趁乱生擒皇帝时, 木兰没有一刻的迟疑, 立刻骑上快马奔皇城而去。在和李翔将军一同上演了一出“皇城救驾”的好戏之后, 木兰的自我价值最终得到了来自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天子的肯定:“你救了我们大家”, “逆境中盛开的花朵才是最美丽的花朵”。自此, 木兰作为人的价值尤其是作为女人也能够保家卫国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皇帝的赏赐以及单于的剑, 是木兰自我价值实现的最佳注脚。木兰的个人英雄主义女性形象在其追求自我价值认同的道路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由于第一部《花木兰》的大卖和在全球所引起的轰动效应, 迪斯尼电影公司随即在2005 年推出了它的一部续集影片——《花木兰2》。如果说在影片《花木兰》中, 还是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间接兜售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话, 那么, 到了《花木兰2》中, 木兰的所作所为则完完全全是一位美国式人物的英雄之旅。影片故事内容紧承上一部, 木兰“皇城救驾”衣锦还乡之后, 突然接到皇帝密旨, 需要她和李翔二人共同去完成一项能够换来朝廷和匈奴之间长久和平的任务——护送三位本朝公主到匈奴和亲。在一路护送的过程中, 木兰发现, 三位公主其实并不想作为筹码去匈奴和亲, 并且与她的三位下属发生了真挚的感情。此时的木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全三对相亲相爱的亲人, 自己代替三位公主去和单于成亲。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一个谨遵儒家传统道德规范, 一个时刻充满着叛逆与冒险精神。《花木兰2》中的木兰显然要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中西合璧”成功塑造了港台电视剧版《花木兰》中的木兰新形象

1998 年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上映之后立刻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一些眼光独到的港台影视制作人很快便瞄准了“花木兰”这块“金字招牌”。1999 年, 由享有台湾“金牌制作人”之称的杨佩佩女士制作, 当红影视剧演员袁咏仪、赵文卓、焦恩俊等领衔主演的电视剧《花木兰》在台湾、香港、内地电视台相继开播。此剧被提名为2000 年金钟奖“最佳连续剧奖”, 由此可见其在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电视剧《花木兰》一共分为上、下两部, 第一部被称为《木兰新编》, 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 这是一部对原有木兰故事进行全新改编的电视剧。在上部《木兰新编》中, 木兰形象可谓是一个“中西合璧”的人物形象——具体来说, 木兰是一个既体现东方传统道德的“孝女”, 又是一个想通过在战场上证明自己能力, 极力摆脱自己“赔钱货”角色定位的“勇敢斗士”。木兰的父亲花弧原是军队里的一个“百夫长”, 武艺高强、作战勇猛, 在一次和敌人的战斗中, 不幸身负重伤, 一条腿也跛了, 从此只能靠拄拐行动, 所以便提前从军中退役, 卸甲归田了。木兰的父亲归家以后, 木兰的母亲很快怀上了木兰, 由于在木兰前面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 所以木兰的母亲很希望这胎生的是儿子, 好为花家传宗接代、继承香火。但是事与愿违, 孩子生下来后依然是个女孩, 所以木兰的母亲从小就不喜欢木兰, 认为木兰只是一个长大了要嫁人的“赔钱货”, 经常对木兰加以打骂。木兰的父亲却从小对木兰疼爱有加, 因为家中无男孩, 所以从小便把木兰当成男孩子来养, 教她知识, 传她武艺。事情的转折点来自于一封军书, 由于边关告急, 朝廷要征召男子前往边关御敌, 木兰父亲的名字也赫然在征召之列。面对父亲杀敌之心虽有, 但无奈年岁老矣, 且身有残疾, 木兰心疼不已, 为了替父分忧, 也为了证明自己给母亲看, 木兰趁夜盗走父亲的军书和铠甲, 骑上快马, 一路向北, 踏上了“替父从军”之路。在离别之前, 木兰给家里留下了一封家书:“身是亏本货, 志比男儿高。代父从军去, 不胜不复还”, 可谓是对整个上部《木兰新编》中木兰的形象定下了一个基调。

到了《花木兰》的下部《木兰从夫》中, 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巾帼英雄也要过寻常老百姓的日子, 我们万世传颂的花木兰也要面对人间烟火的琐碎繁杂。和大将军李亮拜堂成亲之后, 木兰便离开了战场和李亮过起了家庭生活。从小具有男孩子不拘小节性格的木兰, 面对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 总是很难找到平衡点。但历经千百次劫难之后, 木兰与李亮携手解甲归田, 过上了平淡的生活, 终究逃不过所有轻喜剧“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

四、“英雄般的女人”是赵薇主演电影《花木兰》中木兰形象的新诠释

2009 年由马楚成导演指导, 赵薇、陈坤、胡军等当红明星主演的电影《花木兰》在中国内地的成功上映, 使沉寂十年之久的“木兰故事”又成为街头巷尾、家家户户热烈谈论的话题。凭借着对影片中“木兰”一角的成功演绎, 赵薇荣获了第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女主角、第三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以及越南Dan Movie Awards电影大奖最受欢迎华人女演员等多项荣誉, 影片本身也获得了第三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和越南Dan Movie Awards电影大奖最受欢迎华语电影等多项国内、国际奖项。可以说, 这一次完完全全是在国人自己的手中将“木兰”传播到了全世界。整部影片和以往塑造花木兰的阳刚、豪放、果敢的性格形象大相径庭, “影片无意于在历史背景上做文章, 而是从花木兰的性格蜕变与情感经历切入, 用一个极具个人化的视角去构建整个故事”[2], 影片中的木兰充满了感伤和悲怆的色彩, 是一个“英雄般的女人”形象。

影片自始至终被灰暗的冷色调包围, 木兰的出征, 是老父年迈, 迫不得已的;木兰在战场上第一次杀人是在文泰的命令下完成的;在和“柔然”的一次战役中, 却遭到了顶头上司的出卖, 吃了败仗, 差点丢了性命;最后虽然战争胜利, 但为了国家北方边陲的和平与安宁, 却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恋人和柔然的公主成婚……就是在这种冷色调的包围之下, 长达十二年的征戍生活使我们的木兰变得有泪有笑、有血有肉。木兰是英雄, 但木兰更是一个女人, 面对着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的战争, 面对着自己顶头上司的嫉妒和背叛, 面对着自己爱情的获得、失去、再获得和再失去, 女人那独有的挣扎、不屈不挠和顽强都从那嘶哑的声音、无言的泪水和大口的喝酒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是那么的细腻、那么的真实。虽然说这部影片的色调是冷的, 花木兰的形象是带有感伤、悲怆色彩的, 但是, 就是在这种色调和人物形象的冷处理上, 故事的主题却显得厚重、深沉。影片虽然摒弃了传统戏剧的大团圆结局, 但是“儿女情长”上升到了“大爱无疆”, 却在无形当中强化了木兰从军的爱国主题以及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从歌谣到影视, 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 花木兰形象也在发生着嬗变, 千百年来始终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但经过好莱坞的精加工之后, 动画大片《花木兰》身披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 骨髓里却时时刻刻流淌着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流价值观, 其在戏说经典之余, 挖掘了木兰替父从军的自身价值, 同时塑造了一个反传统的, 浑身上下充满着悲伤、凄怆色彩的木兰, 从不同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花木兰形象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婉.穿比基尼的“花木兰”——从叙事学角度看迪斯尼影片《木兰》对中国《木兰诗》的改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07, (04) :64-67.

上一篇:课程资源意识下一篇:艺术家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