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特权

2024-09-26

艺术家的特权(共5篇)

艺术家的特权 篇1

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我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是永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的重大问题, 因此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危害

(一)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内涵

党章明确规定:“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 所有共产党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1]习近平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论述了反腐败和反特权问题:反特权是反腐倡廉的利刃。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指获取和实现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的私利和不正当权力而产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以下五种属性:一是权势性。拥有权力或势力是前提, 因此政府部门、垄断行业、单位领导等最易产生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二是特殊性。凌驾法律和政策之上, 谋取非正当权益, 处处享受特殊;三是排他性。坚持双重标准, 自己可以超越突破、别人不允许;四是局限性。特权有一定适用条件, 在一定的范围, 针对一定的对象而言;五是瘟疫性。特权具有瘟疫效应, 上行下仿, 传播速度快, 危害和破坏性较大。

(二)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主要表现

1. 思想上“狂妄自大”。

自我定位严重偏离正常轨道, 受封建等级思想影响, 具有严重的“官本位”思想, 认为领导理因获得特殊待遇, 从而脱离普通群众, 凌驾于普通群众之上, 态度上气势凌人、行为上飞扬跋扈。处处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甚至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薄熙来滥用职权包庇其妻薄谷开来逃脱杀人法律处罚。太原市公安局原局长李亚力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干预现场执法, 软禁被打民警为醉酒驾车殴打执法交警的儿子逃脱罪责……均体现出思想上“狂妄自大”高人一等的特权。

2. 生活上“特殊化”。

生活上过分追求享受, 待遇屡屡突破现有制度标准。违规配备使用公车, 屡屡出现超编制超标准配备, 有的还挂用军、警车牌享受特殊通行待遇;违反规定装修办公用房、超面积使用办公室和配置高档办公用品;公务接待超标准、扩大化, 消费公私不分, 损公肥私, 通过公务接待谋取个人私利现象严重;公费旅游大行其道, 借考察、培训、开会之机到风景名胜区游山玩水或出国 (境) 旅游;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出差要求享用贵宾服务。……在待遇上无时不刻不在享受“特殊化”

3. 经济上“利益化”。

为追求经济上的特权, 将公共权力部门化, 部门权力私有化。违规插手干预市场经济活动, 投资入股企业或谋干股, 低买高卖商品, 透露内幕信息给特定关系人获利;违规多占住房, 或者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占有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或者倒卖集资房、经济适用房指标谋取利益;突破制度规定, 通过发购物卡、书卡、电影卡、健身卡等形式, 变相提高福利待遇;国企高管特别是垄断行业员工的工资收入过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隐形福利待遇五花八门。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 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但“顶风作案”的现象还是时有报道, 如为规避招待费过高问题, 将应列于招待费支付项目, 用会议费、维修费、印刷费、办公用品等予以虚假列支规避审查。

4. 政治上“官僚化”。

违反民主集中制, 搞“家长制”、“一言堂”, 独断专行;任人唯亲, 拉“小圈子”;形式主义严重, 讲排场、耍威风, ;变相职务终身制, 到了改非年龄, 转任国有企业高管拿高额年薪, 退休了到国有企业担任顾问或到中介机构、社会团体任职, 继续享受待遇;违规配备秘书和工作人员, 事事都要秘书和工作人员代劳。

5. 作风上“简单粗暴”。

呈现高高在上的姿态, “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心态浮躁, 作风懒散, 贪图享受,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对人民颐指气使、严重损害与人民群众之前的感情。

6. 社会待遇“递延化”。

利用职权将占有的就业、教育、医疗资源递延给亲属或特定关系人。招录中搞“萝卜招聘”, 在设置条件时量身定做, 在笔试阅卷时篡改分数, 在面试环节打招呼要求关照。有的地方领导干部的子女、亲属提拔快人一步, “官二代”现象突出。利用特权让子女或亲属吃“空饷”。有的“裸官”利用特定的资源为其国 (境) 外的子女或配偶经商办企业大开绿灯等。

(三)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危害

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践踏了法治环境, 影响了党风政风,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1. 破坏公平正义。

“官本位”等级思想破坏竞争规则, 导致资源非法侵占, 特别是稀缺资源, 造成结果不公平、规则不公平、机会不公平, 拉大贫富差距, 加剧社会矛盾, 导致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对立, 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仇富”、“仇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特权的严重不满。

2. 践踏法治环境。

特权突破法治框架, 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 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使社会失去正常的秩序。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滋生蔓延, 使人们信权不信法, 阻碍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国家民主法治进程。

3. 破坏党群干群关系。

社会上存在的“仇官”现象, 实际上就是对特权的仇视, 每当舆论报道耍特权等现象, 就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负面效应, 严重抹黑了党的威信, 非常不利于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

4. 阻碍改革的步伐。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为了既得利益, 特权阶层往往就是改革的绊脚石, 从而造成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后退。“政令不出中南海”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从中作梗的后果, 这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团决心狠抓落实的重要工作之一。

5. 助长腐败行为。

特权是腐败的催化剂。不受约束的特权, 必然导致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可以说, 哪里有特权、哪里就有腐败的空间, 只要特权不受到制约, 就必然会导致腐败。

6. 腐蚀社会风气。

特权思想特权现严重腐蚀社会风气, 其经常冠以“名正言顺”的理由滋生蔓延,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偏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历史原因

关于特权产生的原因邓小平指出“搞特权, 这是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尚未肃清的表现。”[2]“官本位”、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等助长对权力的崇拜, “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等封建思想和行为成为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滋生蔓延的思想文化根源。

(二) 现实原因

1. 体制原因。

我国集中统一的权力体制结构, 一旦偏离正常轨道就很容易滋生特权现象。邓小平关于权力过分集中解释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 不适当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 常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 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 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 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3]法律法规政策得到漏洞导致权力突破法制可能性。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得一把手有着最终定夺的特权, 官员层级待遇政策则出现公款吃喝、中饱私囊的特权, 部门立法授权使得垄断特权的出现。

2. 心怀侥幸。

心怀侥幸心理, 明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 自欺欺人的认为只要保密工作做得好, 不要太出格, 就会高枕无忧。认为被查到几率很小, 只要避开风口浪尖就行了, 不能从党纪国法上约束自己。

3. 思想意识不强。

“政策不出中南海“, 中央和地方虽然都高度重视廉政工作, 并出台很多相应措施, 但基层党员和群众反特权意识比较淡漠, 表现为“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畏惧“强权”, 担心报复, 形成了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温床。

4. 监管乏力。

滥用特权, 谋取私利, 是危害社会的一种畸形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权利人”权力高度集中, 在单位中处于核心地位, 直接掌握着人财物的“决定权”, 权利的过分集中且缺乏有效的监督, 往往使得“权利人”可以为所欲为。

三、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消除的办法

只有反对特权思想, 清除特权现象, 才能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只有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是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最好的办法, 在社会上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良好风气。

(一) 加强法制教育, 破除特权思想

加强法制教育, 引导正确的权力观, 权力在法制的基础上发挥作用。意识到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才是权力的主人, 权力都是由人民赋予的。所以行使权力必须依法依规, 接受人民的监督, 保证权为民所用。客观的对待权力和法律制度, 就能从骨子里面抵触特权、远离腐败。

(二) 加强规范和制约, 防止权力恶性膨胀

将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有效地解决制约与监督权利的政治难题。首先实行权力的分割制衡原则, 避免独断专行。其次明确监督制约权力的对象, 保证公共权力来为公共利益服务。第三认可制度导向与程序优先的运行体制, 保证权力的相互融会贯通。科学的对权力进行规范和制约, 可以预防权力恶性膨胀的前提。

(三) 加强舆论监督, 减少“暗箱操作”

加强舆论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确保权力在正常轨道行使, 不越位不缺位。加强舆论公开, 可以减少蒙蔽, 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 使得权利人常怀律己之心, 感恩之意, 能勤勉工作, 踏实做人。舆论监督, 是营造政治清明、官员廉洁手段, 舆论监督是高悬在官员头上的“利剑”。

(四) 加大对典型案件查处力度

反腐倡廉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是民众密切关注的政治问题。永葆党的清正廉洁, 就必须进一步加大腐败查处力度, 对一切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决不手软。只有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惩处有力, 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使得想搞特权和腐败的人能敲醒警钟, 悬崖勒马。要坚持对特权现象“无特殊”, 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老虎”、“苍蝇”一起打, 切实做到查处一起案件, 教育一批干部, 完善一套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清廉氛围。

参考文献

[1]肖景华等.《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问答》[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2:1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2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28.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3-17.

艺术家的特权 篇2

我谈一下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认识。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特权是指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力。)

一、当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势极其危害 特权思想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一旦在工作上或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托关系。熟人好办事。其实质也就是利用特权。还有常见的:

一是公车私用现象。(公务用车原本是作为领导干部行使职务时的代步工具。但目前,公车私用现象严重。我们在各种媒体,屡屡可以看到针对公车接送子女上学及节假日风景名胜区出现公车拥堵现象的报道。二是超编超标配备使用公车。根据中纪委规定,副省级以上干部才可配备专车。但目前,许多单位副科级干部都有专车。)

二是公务接待超标准。(公务接待在公务活动中本不可避免。但是,公务接待明显超标,成为领导干部特权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二是把超标招待作为联络感情的手段,为单位以后的工作打下铺垫。)

三是公务送礼。为了争取一个项目或是一项名誉,或多或少都要送礼。礼物也越来越贵重。

根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对职权的认识不清。职权是一种公权力,是用来管理公共事务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他更重要的是职责,而不是一种待遇。

危害:特权现象是诱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也是影响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阻力,危害甚大。

一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耍特权对群众感情的伤害、对党的威信的损害,都是非常严重的。

二是腐蚀社会良好风气。特权现象导致追逐权力成为社会时尚,败坏了社会道德,污染了社会风气。

三是干扰社会公平正义。

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治理建议

(坚持廉政教育为先导、健全制度为重点、强化监督为保证、加大惩处为手段,通过标本兼治,逐步清除特权现象。)

首先要强化宗旨观念。结合现在开展的“一创双优”活动,强化公职人员的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其次,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典型示范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四是强化监督查处。对存在特权现象的党员干部要加强教育,严肃查处,杜绝特权现象发生。

那些本无特权的“特权车牌” 篇3

每隔一段时间,公安部就会开展围绕车牌的专项整治。从8月20日开始,新一轮的整治又来了,这次的重点之一是严查套牌车。

以往,套牌车主的最爱,就是套上一只黑色牌照,或者O号车牌,因为它们看起来有一定的道路通行特权。黑牌车在许多人眼中代表着财力与海外关系,O号车牌则是权力与政府关系的名片,但其实官方文件从未赋予它们任何“特权”。

狐假虎威的黑色牌照

黑色车牌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产物。当时由于极力引进外商投资的需要,不仅给予外商购置汽车高额免税额度,而且面向外企(包括港澳台企业)发放了一种黑底白字白框的牌照。外国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籍人士以私人名义购买的车辆,也悬挂上这种特殊牌照。

区分的用意在于,可方便路面交警快速识别这些车辆的身份,以防止外籍人士进入不能进入的领域。1980年代,即使是在北京周边,也分布着不少外国人免进的标识。

官方文件并没有赋予黑牌其他任何含义。不过在实际运作中,黑色牌照的成色,却逐渐悄悄加深。在一些渴望获得外资的县市,交管部门大开绿灯,指令对悬挂黑牌的外商汽车不实行严格管理,甚至允许他们闯红灯。《IT时代周刊》报道说,1990年北京一家建筑公司打算承揽外省的一项工程,但由于公司规模较小,碰壁未果。稍后这家公司从一家外企借来一辆黑牌车前往,对方态度180度大转弯,不但重要领导亲自出面接见,还将部分工程交给了这家建筑公司。

《中国青年报》报道称,到2005年全国只有8%的地区不许外国人进入。与此同时,对于何时终结外商“超国民待遇”的讨论,又此起彼伏。至2007年底,各地交管局车管所根据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标准,陆续宣布在华外国人、港澳台居民以及外资独资企业,申请机动车号牌时不再核发黑色号牌,改为普通蓝色民用号牌。

现在,在北京街头匆匆开过的汽车,如果牌照是以“京LB”打头,就是已经完成“黑转蓝”的黑牌车。从黑牌换成蓝牌,名义上的特权,从来没有落在官方纸面上,但它却实实在在地经历了特权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

“京警”、“京O”有区别

O号车牌的替换轨迹,与黑牌车相似,但也有所不同。1995年之前,各地公安机关采用的车牌系GA牌照,这种车牌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从1987年12月启用,到1995年1月废止,只有7年。

“死亡名单”的特权 篇4

可在河北深州市就有一张“死亡名单”,格外诱人,你想被列入,人家还不搭理你了。能进入这个“死亡名单”的就没有凡俗百姓,你就是获取了硕士、博士的学位也进入不了我的这份“死亡名单”,你就是长得有沉鱼落雁的姿容,有倾国倾城之貌也没资格进入我的死亡名单。只有那些有地位、有名望、有背景、有极为特殊关系的人,才把你列入这个“死亡名单”。

这到底是哪路阎王爷把一个“死亡名单”搞得如此云山雾罩,让诸位看官莫名其妙?

老夫不卖关子了,解开这个谜底吧。这个“死亡名单”是河北省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的一份贷款核销文件。这个文件中就附有一份“死亡名单”,名单中“被死亡”了的人物都不是“一般的人”。

笔者仅列举两人诸位就知道“被死亡”也是需要资格的。如深州市副市长魏志春,市公安局副局长崔鹏,这两个人物放在全国当然不能如雷贯耳,但在58万人口的深州市,都能兴风作浪。

这份“死亡名单”共计58人,还有15人“被失踪”,涉及的贷款总额为250万元。

据知情人称,这份“死亡名单”是信用社主任以核销贷款的方式送给位高权重者的人情。如果是没权、没钱人借的贷款也想被死亡后核销,那么“被死亡者”就要送给信用社主任20%到30%的礼金,便予以核销。

一份假造的文件把明明还健在的人“死亡了”,就能将贷款一笔勾销,这样的“死亡”不仅不让人讨厌,反倒让人向往再三。

我也想借贷30万,你就是“死亡我”两次我也不怕,反正是信用社的“死亡名单”,也不是公安局的注销户口,这样死谁也不拒绝。

这种“死亡名单”如果不是信用社与公安部门联袂的双簧是唱不出单出头儿的。可现在两家单位都拼命地谦虚了,互不承认这个有创意的“死亡名单”,自称“借个胆子也不敢”。

是呀!要是知道“死亡名单”还有被曝光的那一天,谁都不敢。可是做的当初,就是以为别人都是二了,就自己聪明绝顶。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主任梁凤信说得好:“这个贷款核销信息是我们的内部机密文件,泄露出去是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梁主任眼里,“最大的失误”原来不是造假,而是让造假一不小心露了馅儿。看来不是“敌人太狡猾了,而是自己一不留神大意了”。这咋说地!

如果此事就是一个河北深州也没啥大不了的,如今这金融系统都家大业大,250万元不过是苍天大树上的一根牙签罢了。可我觉等,中国的金融界人才济济,这样的雕虫小技,几乎无师自通,只要是制度的漏洞,谁都会钻。如果“人死账烂”可以如此简单操作,那么,如今的活人“被死亡”就不计其数了。一个县的金融与公安两部门,一个管命,一个管钱,一年不用多“死”,“死”个四五十人,核销个三五百万元,只要文件不被泄露,这还不是小菜一碟。

拥有特权的讨饭人 篇5

其实,像伊万诺夫布奇遇到的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学长们都已经熟悉了这位老人。在校园里,其他时间你根本找不到他的影子,可只要学生放学后走进食堂,总能第一眼看到他。

这个老人太古怪了!大家都在吃饭,他却一直用他那双浑浊的眼睛盯着学生的饭碗,眼里泛着对食物渴望的光芒,当有学生把自己的饭菜端给他吃的时候,他却表示拒绝。让人气愤的是,他竟然多次溜进学生食堂想先享受一下饭菜的味道。师傅们看他可怜,就送他一些饭菜,品尝后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嘴里嘟嘟囔囔地说一些含混不清的话:“这个可以吃,那个不好吃……”虽然学校的伙食很一般,但这些挑剔的话说多了,既让厨师愤怒、也令学生取笑,就连教师们知道后也怪他管闲事太多。不过,尽管大家都不欢迎,老人依旧经常来,学生们渐渐对此习以为常。

这位老人引起了伊万诺夫布奇的好奇,经过多次观察,他发现了这位老人的出没规律,找到了老人的家。

老人的家只有低矮破败的两间小屋,屋里光线暗淡又微弱。伊万诺夫布奇进去后,突然一个声音从角落里传来:是谁呀?回头一看,床上坐着一位和他年龄差不多的男孩,看上去一切都正常,只是眼睛好似被什么东西蒙着。经过聊天才得知,男孩自小没了父母,一直跟着爷爷生活,在他6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特殊的病,不能说话、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男孩能够开口说话了,但美好的世界在他眼前永远消失了。医生告诉爷爷,男孩这是误吃了某种含有毒素的食物导致的。爷爷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哪里吃了什么东西,只认为是自己的疏忽造成了这样的后果,经常喃喃自语道:“是爷爷害了你,是爷爷害了你……”深深的自责感让他后悔不已,每当男孩吃东西的时候,爷爷都要先尝一口。后来看到小孩子吃东西,他都要上前细看,发展到精神紊乱,成了一种偏执狂。学校是孩子们聚集的地方,为了孩子吃得安全,他竟然偏执地每天要到学校跑好几次。

伊万诺夫布奇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老师和校长,校长迅速召开校务会议,当场宣布道:“祖孙俩的境况太悲惨了,我们要帮帮他们,我决定聘请老人为本校食堂的质量监管员,拥有开饭前优先品尝的特权,男孩在本校免费入读。”大家一致赞同。从此,老人对自己的工作乐此不疲,慢慢地,他的偏执症也消失了,学校的伙食也改善了很多。

在老人的影响下,其他学校纷纷效仿,校长们身先士卒,开饭前校长先吃和学生一样的饭菜,并形成了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后来从俄国蔓延到了日本和德国等许多国家,这就是后来的——给食制。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你是否真正地爱孩子、爱别人,看你是否有一颗勇往直前的心。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做赌注,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更是一种爱心的自然流露。

责编/刘维笑

上一篇: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