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应对

2024-07-25

艺术的应对(精选10篇)

艺术的应对 篇1

当前,我国各地建设的均有群众文化馆与艺术馆,用来为广大群众组织文化艺术类活动,是广大群众创造休闲娱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发挥着丰富大众的业务生活、提高群众的艺术文化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构建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不断优化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作用,是各地文化馆工作人员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艺术创造现状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创作质量与数量的提升。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作品质量较低。因为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参与主体是普通群众,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文化艺术创造的专业训练,并且在文化素质、创作思维、教育程度、审美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创作观念也有很大区别,从而导致群众文化艺术创造的作品在质量与风格上参差不齐,不能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不利于群众文化创作活动的高质量开展。第二,创作者多为业余。因为群众文化艺术创作人员在文化素质、审美水平、创作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导致他们创作的作品专业性降低,与专业的作品差异过大。当前,大多数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素材都是对生活事件与现象,创作成品只是对素材的简单加工甚至堆砌,所有这些文化艺术作品都具有较明显的生活痕迹。另一方面,群众文化艺术作用都是普通群众在业余时间创作的,创作时间具有不固定性及无保障性,这就制约了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的高效开展。第三,个体情感倾向严重。由于群众文化艺术的创造主体是普通群众,他们的生活背景及职业各不相同,因此审美能力及兴趣爱好也有明显差异。这就使得他们在创作时,都会将自身的爱好与情感倾向渗透到作品中,这就使得创作出的作品大多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

二、优化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策略

依据上文总结的当前群众文化艺术创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在全面分析出现以上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多年县文化馆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 一) 重视对群众文化艺术创造者的管理与扶持

针对群众文化艺术创造人员多为业余的问题,群文管理部门应积极吸纳一些群文创造者为志愿者,并将其细化分类,鼓励那些有文化艺术特长的群众加入志愿者团队中来,为他们提供系统的、专业化培训,为增强群众文化艺术创造者的创作提供条件与平台。在实际操作者,群文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几点: (1)增大资助力度与范围,从而将尽可能多的群文创造人员吸纳到政府部门主管的文化团体中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如果能将群众中的创造爱好者吸纳到政府羽翼之下,将丰富群文创作人才库,在群文创作时可依据人才特点恰当为其安排创作任务,从而不断优化创作效果。(2)应加大对业余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团队的培训与辅导,借助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创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如果能将热衷群文创作的群众吸纳到政府部门主管的文化团体中来,并为其提供系列而专业的培训,那么其群文创作的热情就会被充分激发,并且还可将学到的专业的创作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活动中,从而不断提高作品质量。

( 二) 加大对各种非营利性民间文化团体的培育

借助多种途径挖掘群众中的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建设“人才库”; 对各种群众自娱自乐、自行组织的文化队伍开展调查,统计群文积极分子及文化人才; 借助文化活动及各种比赛,为群众爱好者提供舞台,让更多的优秀群文草根脱颖而出。比如,可借鉴“群星奖”的形式定期举办“快板大赛”,将热爱快板的社会团体集合在一起,加强对其的使用与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创新及生存能力,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创作能力。

( 三) 加强对各种文化服务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民政部门可借助合理的鼓励发展政策,推行竞争机制、降低参与条件,激励广大群众组织都能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创造活动中来,促使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团队从文化界内部培养转变为在大社会中选拔,从而推动群众文化艺术创造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群文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群文艺术创作者就有机会依托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各种演出活动中,才能给更高热情创新与完善自己的作品,才有机会与文化馆专业的创作人员进行交流与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进而可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群文作品。

( 四) 坚持以突出地方特色为主的现代题材创作

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活动时,应始将艺术创新放在第一位,积极将与本地区群众生活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地域文化作为创作素材,努力弘扬地域文化,尽可能创作出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艺术内容与形式。在创作活动中,各个文艺部门应积极创建优质的核心创作团队,大力启用与培养人才,重视团队协作,尽可能多地创作出赞扬、歌颂群众生活与工作正能量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具亲切感,才能吸引各个年龄层、各个行业的公众参与到群文艺术创造活动中来,才能促使我省电影、电视剧、歌舞、戏曲、动漫等各个艺术门类再上一个新台阶,最终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创造团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

总之,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是一种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文化创作活动,其作品发挥着丰富群众生活、宣传方针政策、引领群众思想等作用。但是,其在获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创作者创造能力较低、作品数量与质量不高的特点。

摘要: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是一种在广大群众中创作及传播的文化活动,繁荣文艺创作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文化民生的根本任务,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尺度。繁荣文艺创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其对于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前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精神产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本文总结了群众文化艺术创造现状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现状问题,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黄伟鹏.浅谈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音乐大观,2013,36711:206-207.

[2]杨惠.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青年文学家,2013,46004:206.

艺术的应对 篇2

【关键词】艺术生;英语学习现状;应对策略

一、艺术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1.艺术生的年龄普遍偏小,认知能力较弱

专业的艺术中专学校,特别是舞蹈专业的学校,普遍都是五年制和六年制,面向全国招收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的学校。年龄小对于专业方面来说,更加有优势,因此很多学校都更加希望招收年龄小,专业基础好的学生。招生考试时,也更加注重专业考试的分数,文化考试的分数只会作为参考。年龄小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刚接触英语这门课,认知能力也较弱,因此英语这门科目对她们来说确实是一座很难翻越的高山。

2.艺术生学习文化的时间较短

艺术生每天的课程都分为半天专业课和半天文化课,早读和晚自习也大都是练功、跳舞。并且很多时候早上一二节是专业课,两节强度的专业训练课之后安排的是文化课;或者一天的专业课下来,下午最后两节安排的是文化课,导致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学习文化的热情和精力了,经常是课上趴倒一片,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特别是到高年级,排练任务、演出任务、文化课与专业考试冲突,等等这样的情况导致上文化课的时间越来越少。

3.艺术生的英语基础较弱,同一年级的学生程度大不相同

现在很多家长还是存在一个误区,觉得艺术生高考分数不需要像普通高中生一样那么高,家里孩子文化程度不好才把她们送过来学习艺术,希望她们可以走捷径,考上重点大学。同一年级的学生最小有三年级毕业的,九岁左右;大的有读完初一进校的,大概十三四岁,年龄跨度相差五六岁。无论是认知程度,学习能力还是接受程度都大有不同。

4.艺术生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有畏惧感

很多艺术生都是由于文化底子较差才来学习艺术的,所以她们对于文化科目本身就带有一种畏惧感,认为自己是学不好文化的。特别是对于英语这种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科目,她们总认为自己连中文都学不好,何况是一门没接触过的新语言。对于学习本身就没有信心,单词背完忘了之后就会放弃背诵,认为自己是能力不够。

5.艺术生学习文化的动力不强,缺乏兴趣

艺术生对于专业学习会精益求精,一个舞蹈动作做不好会练个几百遍,甚至上千遍,直到老师说做对了为止。但对于文化学习,她们从来不会主动去学习。每天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人会为了想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而去买辅导资料,不懂的题目也不会问老师,课前和课后也不会做好预习和复习。她们对于学习文化不太重视,肢体上的美能让她们提起兴趣,而文化学习则是枯燥无味的。

6.艺术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不佳

艺术生只会在文化课上看文化课本,很多学生听写也只是课前拿书出来看一下,只要及格就满足了。上课从不记笔记,不回答问题,不问问题。还有些学生上课时,心思根本就不在课堂上,还在想着刚刚上专业课的舞步。还有部分同学就直接拿“听不懂”来搪塞老师和家长。英语的课后作业很多都是选择题,有很多同学就会瞎蒙或者乱写。

以上都是艺术生在学习英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师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让她们不仅能够专业拔尖,还可以把文化学好。把她们都送上理想的大学。

二、针对这些现状的应对措施

1.提高艺术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的文化意识,提高艺术中专的文化门槛

学习艺术并不是通往大学的捷径,要因为“喜欢艺术”而学习舞蹈,而不是由于文化成绩不够好才学习艺术。家长应该从小告诉孩子们学习文化和学习艺术的关系,舞蹈只是一门特长,专业和文化的学习同等重要,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艺术中专招收新生时,除了需要考她们的专业功底之外,还应该测试她们的文化程度,文化分数也应该作为参考之一。现在无论是出省分数线还是各个大学的文化门槛都在提高,应该让她们从小就认真对待文化的学习,只会跳舞,是考不到大学的。

2.任务型、目标式教学,安排好艺术生学习英语的时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围绕本课内容设计出正确的、可操作的任务,然后以任务来组织教学,学生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通过表达、沟通、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在“做”中学,“用”中学,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由于艺术生学习文化的时间相对较少,教师就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英语课应该安排在早上一二节,这样可以避免在强度的专业训练之后带来的精神不集中等问题。

3.分层、分组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要从优、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分层次提出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不能只是课堂的主导者,而要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激励者、观察者和参与者。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自己发现、总结规律,以此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指出:“凡是缺乏教师之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自然地流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期待和尊重。当教师面对那些胆小、基础差的学生时,要给予学生们帮助和鼓励,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亲切,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们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并逐步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5.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简笔画,开展一些小竞赛、小游戏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艺术生表演和模仿的能力较强,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们分小组把英文对话表演出来。教师应该尽量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创设一些接近生活的环境或者编一些歌曲,这都是学生们喜爱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6.重视基础知识的加强和巩固,培养艺术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艺术生应先把基础知识打牢固,夯实基本语法知识。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文化的习惯,让学生每天听、读英语,留意生活中出现的英文单词,培养他们课上、课后说英语,认真预习、认真上课、认真复习等好习惯。只要学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就自然会提升。

在现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学习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全球化的趋势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学好英语就越来越重要了。艺术生并不比普通文化学校的学生差,只要他们肯学,并通过以上这些方法,相信艺术生也可以学好英语,不让英语成为高考和出国深造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王婷.艺术生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及应对策略[J].信息科技,2011(2).

艺术的应对 篇3

一、蒋介石的如意算盘。

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这一天, 蒋介石向延安发出第一封电报, 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共商国是。8月20号、23号, 他又接连发来两份邀请电, 向世人表现出他要同毛泽东共商国是的急不可待的心情。在蒋介石看来, 这是他的绝招。虽然在抗战胜利的时刻, 蒋介石要打内战, 消灭共产党, 这是不可更改的, 但是他也明白, 马上就打还不行, 他要放手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一是在国内, 备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 坚决反对内战, 以便在和平环境中重建家园。他蒋介石在这时发动内战, 就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二是在国际, 以美、英、苏为代表的国际势力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也不赞成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三是对蒋介石来说, 更大的困难在于他的精锐部队退缩远在西南和西北地区, 这是他长期奉行消极避战以保存实力政策的结果, 他要把这些部队运到内战前线还需要时间。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蒋介石在短短十天时间里, 向延安接连发出三次电报, 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与他“共同商讨”所谓“各种重要问题”。蒋介石并不是真的想通过谈判实现国内和平的。在他看来, 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 一是他断定毛泽东不敢冒险来重庆, 如果你拒绝来重庆, 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行, 把内战的责任就推到你身上, 使共产党陷入政治上的被动;二是如果你毛泽东来了, 就给共产党几个内阁职位, 诱迫你交出军队和解放区, 让你赤手空拳, 然后把你消灭掉;三是至少可以用谈判争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特别是调兵遣将所必须的时间。

二、毛泽东的高超谋略。

蒋介石打他蒋介石的如意算盘, 毛泽东也自有毛泽东的高超谋略, 且看毛泽东应对重庆谈判的谋略艺术。

1、从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不轻易放弃和平。

对于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积极准备内战的举措, 毛泽东是十分清楚的, 他的方针是“针锋相对, 寸土必争”。在毛泽东的心目中, 人民用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胜利果实, 人民争得的权利, 决不允许轻易丧失, 必须用坚决的战斗来保卫。同时, 他也指出:“公开的全面的内战会不会爆发?这决定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国内的因素主要是我们的力量和觉悟程度。会不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 经过我们的奋斗, 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 或者使全面内战拖延时间爆发呢?这种可能性是有的。”[1]中国共产党力争的就是实现这种可能性。

在接到蒋介石的第一、第二次电报后, 8月23日, 毛泽东分析到:蒋介石的地位, 既有有利方面, 也有不利方面。他的不利方面是:在他面前摆着强大的解放区, 解放区的抗日功劳无法磨灭, 也无法封锁;国民党内部有矛盾, 又不能满足人民的民主民生要求。[2]从中国的局面来看, 成立的联合政府“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 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 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 而不是砍头。这个弯路将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更成熟, 中国人民更觉悟, 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3]根据这个方针, 经毛泽东建议, 中共中央发表一个宣言, 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争取造成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2、毅然亲赴重庆谈判, 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

对于蒋介石的连电邀请, 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后依然决定亲自赴重庆谈判。虽然他料定这场谈判“很可能是不了之局”, 但由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意愿高举起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 在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蒋介石作出必要的让步。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你蒋介石还要发动内战, 就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 中国共产党就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 攻破其进攻。同时, 也可以利用两党谈判, 进行必要的自卫战争的准备。8月26日, 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发展, 对去重庆谈判的问题明确地表示:“可以去, 必须去”, “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他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涉四个条件, 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4]历史证明, 毛泽东的分析是正确的。毛泽东并决定在他亲自赴重庆谈判期间, 少奇同志代理他的职务, 书记处另推陈云、彭真同志为候补书记, 以便他和恩来出去后, 书记处还有五人开会。

毛泽东去到重庆, 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读者胡其瑞等四人的来信说:“毛泽东先生应蒋主席的邀请, 毅然来渝, 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 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 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 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5]正如当年亲自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胡乔木生前所评价:“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决策。人民要求和平民主, 反对内战独裁。毛主席决定亲自与蒋介石举行谈判就代表了人民的意愿, 成为众望所归。这叫‘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如果毛主席不去, 人民群众不了解情况, 国民党就会把不要和平的责任推到我们身上。我们不仅去了, 而且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这就振奋了国统区民主力量的精神, 争取了民心。重庆谈判是战后国共两党斗争的关键一着, 毛泽东下了非常高明的一着棋。”[6]

3、积极准备, 不辞辛劳, 从容应对谈判。

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 飞抵重庆就投入紧张的谈判之中。毛泽东同蒋介石会面11次,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首先提出了系统完备的谈判方案。为了促成谈判的成功, 中共在方案中提出“拥护蒋先生, 承认蒋先生在全国的领导地位”的内容。蒋介石虽然连电催促毛泽东来重庆, 似乎他对国共谈判的心情非常迫切, 但对谈判实际上采取敷衍态度。谈判已进行半个多月, 国民党代表不得不尴尬地承认:中共提出的办法事先经过党内决议并经公布, 而国民党方面事先在党内并未有任何讨论。在谈判中, 由于国民党拿不出任何办法, 只有一味地拒绝中共的建议, 曾经导致谈判陷入了僵局。尽管毛泽东和中共代表团在谈判一开始就承认蒋介石在全国的领导地位, 还是未能换取蒋介石对解放区的承认。不仅如此, 蒋介石在国共谈判期间的日记中, 仍旧使用“共匪”之类的字眼以及一些恶毒的词语称呼和咒骂共产党。然而, 毛泽东也料到蒋介石会在谈判期间向一些解放区进攻, 他在离开延安之前就交待即将奔赴前线的同志们说, 你们在前方打了胜仗, 我谈判就容易些。由蒋介石挑起的局部内战的胜利者, 不是蒋介石, 而是毛泽东, 从而加强了中共在谈判中的地位。

重庆谈判是一场复杂而艰苦的斗争, “每天晚上, 毛泽东从桂园回来后, 首先要和周恩来、王若飞、胡乔木一起研究当天谈判的情况, 揣摸国民党代表的心理, 把握谈判的动态, 制订出有关的政策。他们研究得很深很细,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常常研究到深夜。”[7]“待忙完这些事后, 毛泽东要通览全天的各大小报纸, 不仅要看《新华日报》, 还要看国民党办的各家报纸。一般的报道, 他通览一遍放下。重要的文章和报道, 他要认真反复地看, 通过报纸, 了解各界人士对谈判的反映, 掌握时局的发展。”[8]签字仪式后, 政府代表邵力子说:“此次商谈得以初步完成, 多有赖于毛先生之不辞辛劳。”[9]当时担任毛泽东副官的蒋泽民回忆道:“毛泽东到重庆后, 每次参加谈判, 我和陈龙都跟随前往, 毛泽东他们在里屋商谈, 我们在外屋等候。无论谈判多么紧张, 斗争多么尖锐, 争执多么激烈, 毛泽东的表情是平静的, 举止是从容的, 讲话时的语调也都是温和的。”[10]

4、广泛接触各界人士, 扩大民主统一战线。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四十三天, 除主持谈判外, 还利用蒋介石提供的政治舞台, 广泛接触包括国民党在内的政界、军界、经济界、妇女界、文化界等各方面、各阶层数十位具有各种倾向的知名人士。其中包括拜访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 向他详细地介绍解放区的创建与建设情况;会见黄炎培、章伯钧、柳亚子著名民主人士, 同他们交换对时局的看法;看望国民党要员陈立夫、戴季陶等, 在谈笑自若中批评国民党后来实行的剿共政策;还接见文化界郭沫若先生、探访故旧王炳南。期间, 他会晤韩国临时政府官员、赴宴苏联驻华使节并观看电影, 还会见了中外记者、与美国驻华三名士兵合影。这样, 在不知不觉中, 中共的统战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毛泽东在同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中, 一是交流政治见解, 并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二是介绍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实际情况;三是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大后方以及国外人们的情况和想法。他在回到延安后所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 谈到这方面的感受:“我这次在重庆, 就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热烈地支持我们。他们不满意国民党政府, 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方面。我又看到许多外国人, 其中也有美国人, 对我们很热情。”“我们在全国、全世界有很多朋友, 我们不是孤立的。”[11]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后深有感触地说, 他看蒋介石凶得很, 又怕事的很, 当时是有蒋以来, 从未有之弱, 这是十八年来未有之事。

三、重庆谈判的重大成果

重庆谈判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继续缓慢前进, 斗争十分激烈, 双方代表最后就《会谈纪要》达成协议, 并签订“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签订, 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 “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二, 达成协议的六条, 都是有益于人民的。可以说, “这一协定奠定了和平建国基础, 并为全国人民争取了许多民主权利 (当然还只是写在纸上的东西) , 取得了我党和国民党平等的地位, 这些都是这次谈判的重要成就。”重庆谈判中, 解放区的问题没有解决, 军队问题实际上也没有解决, 这其实也是没有解决的解决, 它使蒋介石幻想一次解决共产党问题, 实现其所谓“军令政令统一”的意图破产了。同时也说明, 通过重庆谈判, 保卫了八年抗战取得的成果。“国民党再发动内战, 他们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 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 粉碎他们的进攻。”[12]为了和平的早日到来, 毛泽东还十分明确地告诉大家:“成立了《双十协定》以后, 我们的任务就是坚持这个协定, 要国民党兑现。”[13]并发出号召“我们要加倍地努力, 争取局势的发展有利于全国人民。”[14]

毛泽东认为, 中国共产党是最忠实地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 可以这么说, 离开了这个根本观点和立场, 就没有毛泽东所领导的整个革命事业, 当然也就不会产生毛泽东的那么高超的策略思想和策略艺术。同时, 对一切可以合作的对象的斗争, 在矛盾尖锐和进行斗争时, 必须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为了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善于分析和区别对待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 而且要善于分析和区别对待统一战线外部矛盾的各种势力。这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是毛泽东策略思想的典型体现。再者, 为了争取主动, 在谈判桌上的斗争中, 在不伤害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实行必要的让步。实际上, 在整个国共合作的过程中, 从国共合作一开始到国共合作结束, 我们一直在谈判, 都是采用这样一个策略艺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

[2][4][9]金冲及:《毛泽东传 (1893-1949)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年。

[3]《毛泽东文集》 (第四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8月。

[5]重庆《新华日报》, 1945年。

[6]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人民出版社, 2003年12月。

[7][8][10]蒋泽民:《忆毛泽东在延安》, 八一出版社, 1993年11月。

艺术的应对 篇4

关键词:高校 艺术教育 现状 应对策略 湖南科技学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才素质培养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高校也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大学生的任务。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拥有其他类学科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疏忽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素养的拓展和提升。由于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艺术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排斥,当前艺术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这样会影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训,也会影响艺术学生专业素养及文化素养的提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探究了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并初步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高校艺术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部分高校已经逐步设立了艺术类教研室,但是有些院校仍然没有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教研室,从事艺术类教学的教室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从事各不相同的工作,虽然有些院校有一定数量的师资,但是其职称、学历、层次等均无法和艺术类专业的教师相比,教室的流失现象也相对较为严重。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

我国多数高校艺术教学中,把艺术严格的区分为了西方艺术和民族文化,导致了艺术之间不能相互融合及取经,学生因此缺乏艺术学习的好感,这也是我国艺术教育未能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具备丰富的艺术资源,所以在高校艺术教学中应重视不同区域之间的艺术文化差异;我们应学习和借鉴西方各国的优秀艺术文化,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和引入外国文化,促进我国艺术领域的突破创新,但是我们在上述领域所做的工作仍然不够,才导致艺术教育未有实质性的突破。

(三)师生的认识不足

当前,部分高校师生仍未意识到艺术的重要性,不能充分认识艺术在人文素质培养、情感、思想、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他们认为艺术素质教育和以后的就业和获取毕业文凭没有太大关系,因而在就业压力、专业压力及功力意识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不再积极地学习艺术教育。

(四)教育模式僵化

纵观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普遍缺乏活力、灵活性,学生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不能很好地形成独特性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艺术教育工作中,仍然会沿用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教育学生,将会形成持续性的恶性循环。由于所有的艺术形式均来自于社会上生活,艺术家应该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艺术创造的灵感,所以,要重视高校艺术教育的“灵活性”;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档次各不相同,应依据他们的实际欣赏要求,做到大众艺术文化和精英艺术文化相互结合。另外,各高校应依据当地艺术资源的实际情况及艺术文化发展的需求适度的调整艺术教育模式。

二、应对措施

(一)正确认识艺术教育

如今,导致高校艺术教育存在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师生没能正确认识到艺术的重要作用,目前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和结构在不断地排挤艺术教育,所以要想更好地改革高校艺术教育,首先,要正确认识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还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导向,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来除掉狭隘的专业教育及应试教育的思想;最后,高校教师应该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艺术特长,使所有学生均享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应为高校艺术教育挑选优秀的教师,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并能借此为教师队伍补充新型人才,壮大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团队;其次,要使用多媒体等较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减轻任课教师的负担,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规模,借此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及教学范围的扩展;作为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师,他们应不断吸取最有效、最新型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技术,以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因而,高校应该为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提供学习、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良好环境。

(三)课程设置多样化

依据课程设置方案开设一定的选修课,使学生在浩瀚的艺术领域寻找到自己喜欢的,满足自身发展的真实需求,这也是确保学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具有自身特色艺术课程体系的重要前提,也可以为高校艺术教师结构合理化、来源多元化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可以在艺术课程中加入艺术心理学、文艺思潮等人文教育,鼓励大学生从艺术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不断创新。众所周知,学校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要素,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所提炼、总结出的一种精髓,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要素,学校应顺应时代需求,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帮助他们创造以后的美好生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部分,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依据国家教育目标,明确办学类型及层次,培养综合性的艺术人才,以促进艺术教学的创新及改革,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明敏.当代国内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09).

职业艺术教育现状及应对 篇5

艺术职业教育, 不同于素质教育视野中的艺术熏陶。艺术教育作为职业, 对研习者而言是立身之本、谋生之需乃至晋升之道。温家宝总理曾经在视察北京第35中学时指出, 我国教育目前存在着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是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改变我国教育两个“不适应”的举措, 我们的教育一是要更多地培养国家建设多方面需求的职业化人才, 二是要更高地培养社会发展高素质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河南省艺术学校, 自1956年成立以来, 不仅培养了大批知名的戏曲艺术表演、演奏人才, 还为艺术高校输送了大量人才, 他们至今仍有多数作为业务骨干活跃在各类艺术舞台上。2004年升格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后开始招收艺术大专学生, 招生体制也由从前的自主招生转变为高招录取。应该承认, 高考制度为最广大范围内的人才遴选提供了较为公平的环境, 不过, 这一制度本身也有需要改革调整的地方。艺术教育有独特的规律, 目前实行的先本科、后专科的录取模式, 给艺术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就拿钢琴专业来说吧, 八年来招收的钢琴专业学生, 普遍现象是钢琴基础较差, 甚至个别入校的钢琴专业学生程度几乎为零, 好一点的能够弹奏849, 弹完299的寥寥无几, 这就给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 其它专业也不同程度存在此种现象。

针对当前的生源实际情况, 教师们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经过各位老师的不断努力, 教学上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现将教学归纳如下:

首先, 是针对音乐共同课的教学, 这类课程属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教学对象是音乐专业的所有学生, 就拿钢琴基础这门课程来讲, 学生们绝大多数入校时没有钢琴基础, 能够熟识五线谱的寥寥无几, 针对这类学生, 在教学中, 主要采用小组课的授课形式, 把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排到一组, 教学时对于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 譬如钢琴入门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弹奏等等的要求, 可以做集中解答和示范, 避免了教师资源的浪费。即便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不同, 弹奏相同的曲目也会有差异,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逐个进行分析, 指出优缺点, 引导学生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对同一个问题, 由于学生掌握知识多少的差别, 会有不同的理解, 教师们可以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反复论证, 集思广益,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钢琴基础课采用两学年制授课, 第一学年主要是入门及基础知识技巧的学习, 在教材的选编上除了各种技巧练习曲的学习外, 增加了短小乐曲 (外国的、中国的以及著名作曲家的) 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弹琴技巧、也增加了音乐知识的学习。第二学年为提高阶段, 乐曲上除了增加篇幅和难度以外, 还增加了即兴伴奏的学习, 特别是声乐专业的学生, 通过学习基本能够独立完成本专业的伴奏和演唱。对于其它共同课的学习, 如乐理、和声等理论课, 则可采用集体授课、分组讨论等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使每位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其次, 是专业主课的教学。由于近几年来招生规模的扩大, 学生人数的大大提增, 再就是招生体制实行的先本科、后专科的录取模式, 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进入了音乐专业队伍, 就目前来说, 除少数学生具有较好的演奏、演唱能力外, 绝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较差, 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相当欠缺, 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这种现状, 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中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简明扼要, 便于学生理解;从教学方法上来看一定要由浅入深, 对演奏技能方面的训练一定要把握好由易到难, 做到教学手段灵活有效, 便于学生掌握。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演奏、演唱方面的能力不与实际需要脱节, 使学生们学有所长, 学有所用, 成为当前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近几年的教学中, 通过教师们的努力, 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那就是采用一手抓基础, 一手抓实践,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经过教学实践, 得到了不少收获。

1.不放松专业技术课的学习, 增大各艺术专业各种技巧性的学习。针对专业课程仍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注重演奏、演唱技能的直接传授, 能够使学生迅速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 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演奏、演唱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 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多启发, 多引导, 把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有目的的、理解性的学习, 变被动为主动,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重实践, 每学期为学生组织一场专业音乐会, 音乐会的形式不局限为独奏、独唱, 可以是多样的, 除了有独奏、独唱, 还可以采用合奏、合唱、二重唱、四重唱、室内乐等形式, 像钢琴专业, 还可以组织双钢琴、四手联弹, 等等。创造机会, 鼓励学生登台表演, 参加各类演出活动, 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使学生在演奏、演唱技能、心理素质、舞台经验等方面得到锻炼, 通过艺术实践,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根据艺术职业教学的要求, 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演奏、演唱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要指导他们提高正确演奏演唱及艺术处理手法等方面的能力。只有正确处理好乐曲的演奏、演唱, 才能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对此, 教师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首先, 要求学生了解作曲家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一首作品, 它表现的都是作曲家对当时现实生活的感受, 所以, 要准确深刻地了解、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就必须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点以及民族特征。其次, 要求学生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由于作曲家生活的时代、环境、个人修养、生活经历和艺术风格不同, 其创作个性也各不相同。再次, 要求学生注意掌握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 如:旋律的走向, 节奏、节拍的转换、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变化、音色的浓淡以及调式调性的更替等。

4.鼓励学生走出去, 参见社会组织的各种演出、比赛活动, 为学生们创造交流、沟通和学习机会。历年来都有艺术专业学生参加比赛活动, 并且有多人次在各类大赛中获奖。就在去年6月份, 由两位钢琴专业学生合作的双钢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大学生专业比赛中获一等奖。使学生不仅在校内交流学习, 而且还将交流扩展到了校外。

5.重视使用型人才的培养, 比如, 在钢琴的教学中, 除了基础弹奏知识、技巧的学习外, 还增加了歌曲 (即兴) 伴奏的学习,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从简到繁、由浅入深, 着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谋生之道、创业之道。

摘要:艺术职业教育, 不同于素质教育视野中的艺术熏陶。艺术教育作为职业教育, 对研习者而言是立身之本、谋生之需乃至晋升之道。目前实行的先本科、后专科的录取模式, 给艺术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针对当前的生源实际情况, 教师们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经过各位老师的不断努力, 教学上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一手抓基础, 一手抓实践,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艺术的应对 篇6

然而,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现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展开探究。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 教学方式过于封闭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实质上都是一味模仿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 完全没有展现出高职院校教学的职业性特点, 通常情况下皆是采取最为封闭的教学方式——讲解法, 教师成为课堂上绝对的主角, 学生只能十分被动地接受知识, 整个学习进程过于单一、尤为机械,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自然思维就变得固化, 缺乏创造性。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皆是采取相当封闭的做法, 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模拟性教学。这种简单封闭的教学方式仅是通过几个缺乏创新性的案例展开教学, 将学生与社会上具有时代气息的设计文化完全割裂开, 进而禁锢了学生在艺术设计上创新思维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的, 加之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繁重, 无法紧跟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这也就让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变得陈旧固化, 缺乏新颖性, 进而也就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 教学过程轻实践、重理论

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皆是在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硬件设施匮乏、缺少办学经验的情况下开设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不但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是模仿普通高等院校, 而且教学方式上也是参照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仅是一味注重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领域的理论知识教学, 并且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是注重基础性的专业训练, 实践操作课程的比例相当低, 不能彰显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和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相比, 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一些专业操作性相当强的课程仅是从理论角度开展教学, 实践课程安排很少。这就让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兴趣, 最终形成了理论知识没学到、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双差”局面。

二、应对策略

(一) 教学方式应体现出创新性

一个民族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推动力。然而艺术设计的核心就是不断的创新, 因此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师务必在教学进程中体现出创新性, 具体而言, 教师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开放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与填鸭式教学法完全对立, 填鸭式教学法是满堂灌, 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教学效果差;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进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开放式教学法则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放至首位, 教师设置开放式的情境, 让学生小组讨论, 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见, 不管是启发式教学, 还是开放式教学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师可根据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 灵活运用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法, 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至首位, 则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因为不管从专业角度而言, 还是从艺术设计的发展潮流来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都应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

(二) 从实践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客观角度而言,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 其发展务必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 紧跟时代潮流的趋势。因此,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务必充分体现出实践性, 从实践范畴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那么, 应如何从实践范畴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一步加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 全面开展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社会层面的培训工作。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完前期的课程理论知识后, 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于后期的实践中, 让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去大胆实践, 进而提升技能。

同时, 校内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也应建设好, 相关的教学硬件必须配备, 这样就能给学生打造一个校内和校外相互结合的实训基地, 通过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蓬勃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各种不足, 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不够, 实践操作过少, 教学硬件配备不齐。对此应全力改善, 从创新的角度提升教学质量, 从实践角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紧跟市场发展动态开设实用性的课程, 唯有如此方能迎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烈胜."设计系统管理"——艺术设计职业教育新课题[J].职教论坛.2014 (27) :78-79.

[2]黎芳.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课程——"Photoshop"项目实践教学探讨[J].大众文艺.2015 (14) :25-26.

[3]张雅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 (01) :31-32.

[4]曹庆梅, 彭卡宁.新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美术大观.2015 (12) :98-99.

艺术的应对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特征,应对策略

【摘要】很多艺术生对化学学习方法很不正确, 学习主动性欠佳, 出现化学学习的兴趣不够, 信心不足, 化学基础不牢固。所以近年来本校化学组不断的对艺术特长生的教学进行了研讨和总结。

术应对策略本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班的湘占90.、黔8%、, 艺术教育桂交界处, 很有特色其中侗族, 艺术学生高生都很有特点文会考科目———, 化学学习过程而且个性鲜明。中但, 很在中/多艺术生对化学学侯确, 学习主动性欠佳, 出现化学学习习方法很不正化牢固胜的兴趣。所以不够, 信心不足近年来本校, 化学组不断化学基础不学和总结的对艺, 并发现了以下问题术特长生的教学进行:了研讨教民一、族地区对于艺术类学生来化学成绩不理想主要因素学术说, 因为化学是非高考科目生早在初中阶段学习程度, 不够这些艺, 特造成化学成基础不扎实, 绩普遍偏低甚至放弃了, 加上高中化学学习, 征所以出现不会写氧气化学和初中化学知识、水衔接、不严密硫酸的化, 及二学式, 确、化学学习方实令人堪忧。法问题

应艺术生在和“理解应用”知识方面化学学习“, 能力普遍理解记忆”

对习较低, 课, 外练习基本不做主要原因是课前, 即使做些教很少进行预

策是抄袭的材上的课, 这种没有目的的方堂练习也是乱做的, 法或, 对者

略三化学成绩、影响很大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由于民族艺术学生普遍对化学

学习目的的认识不够明确, 化学课程不重视, 积极性发挥不起来, 所以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想方设法去解决却是心有余力而不足, 所以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

四、化学教学课程内容

化学课堂授课容量方面, 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因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内容太少, 容易变懒, 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无能为力, 就容易变烦, 所以在因材施教内容方面, 有些化学教师对于艺术生的教学, 趣味性不够, 实用性不强, 条理性模糊, 系统性不紧密, 启发性不充足, 也是影响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原因。

以上几点表明:要提高民族艺术生的化学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不但要从艺术生的思想入手, 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改变学习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切合实际精选教学内容, 而且还要要求教师正确选用教学方式和方法。从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艺术生的科学素养。

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点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为艺术学生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 根据艺术生的能力和特点来确定教学的重点和深度。做到重能力, 重课程, 重方法, 有探究, 有互动, 有反思,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启发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培养科学态度与形成学习兴趣相结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教学大纲, 熟悉教材, 抓住重点、难点, 提高使用教材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科学性, 才能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 教师要加强学法研究, 不研究学法就不能改进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结合, 是完成教学任务方法的总称。如何才能达到教学良好的效果, 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探究的课题。因此, 教师在研究教法时, 就必须研究学法, 只有这样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才能同步进行。

二、让艺术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 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和探究科学知识内在潜力, 激发他们化学学习兴趣就要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对于艺术生, 就要少而精选用与生活, 特别是与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实验内容, 把平时看到的现象在实验教学中找答案, 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即解决生活现象问题, 又解决化学教学问题,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观察、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脂类有机物时, 就讲到侗乡有名的打油茶, 有的人打得好吃, 有的人打得不好吃, 原因是什么呢?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火候不够?茶叶不好?环境问题?最后看课本以后有这样结论:要用侗乡特有的茶油把茶叶炒, 油脂可以把茶碱溶解, 才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当然还要有侗乡的“款”文化在里面, 这才是喝油茶的境界。全体同学终于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化学也是与生活有关的知识。

三、教材注重知识条理, 教学内容注意趣味性的渗透

化学式一门自然科学, 必须要把化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特别我们民族艺术学生教学内容, 更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在讲到氯化钠的性质时, 笔者从家里那一块侗乡酸鸭肉到教室, 全体同学顿时热闹非凡, 都在讨论好吃不好吃, 就叫几个同学回答酸鸭肉怎么制作的, 然后全体同学讨论氯化钠的性质, 这样很容易把教材内容学好, 并能学会应用。

经过几年推广应用, 笔者学校的艺术生化学学习修养有很大的提高, 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形成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的高效才具有真实意义, 使他们学习专业艺术提高到新水平。

参考文献

[1]舒元梯.李海涛.化学教育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二版

艺术的应对 篇8

一、19世纪美国艺术品拍卖行的合作经营

一方面是联手经营, 19世纪美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主要集中于纽约、费城等地区, 且这些拍卖行的经营时间长短不一, 而经营较好的几家拍卖行之间都存在过合作经营的经历, 联手经营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是寄居式生存, 亨克斯拍卖行在正式成立之前便一直寄居在伯奇拍卖行中, 它可以经营伯奇的书籍拍卖业务, 并分给伯奇部分佣金。直至1913年, 亨克斯才正式成立了自己的拍卖行, 实现了独立经营, 且不再与其他的拍卖公司产生联系。

二、21世纪前后英美艺术品拍卖行的实体并购

价格效应、合并策略、竞价策略以及成本分摊等都是企业并购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21世纪前后全球经济大体出现了下面几种衰退问题, 1997年至1999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1年东南亚投资低迷导致了第二次经济衰退;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等。此时全球范围内的多家拍卖行都产生了实体并购行为, 实体并购属于经济要素的合并行为, 且其会涉及土地、资本、劳动、声誉以及技术等因素, 只有不断吸收这些因素, 拍卖行才可以迅速变得强大, 并增强拍卖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且这种并购效果十分明显, 可以短时间内吸收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各种要素。我国的拍卖行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 且在特殊的发展时期有分有合, 均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发展份额。实体性并购应该成为拍卖行快速发展的新型方法, 但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我国的拍卖行多数为中小企业, 即使大型的拍卖企业也很少会发生与其他拍卖行的并购行为。这可能与我国拍卖行的特殊遭遇有关, 拍卖企业本身规模较小, 与国际上的大型企业不同, 其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并购, 也可能是因为我国拍卖行的发展环境已经逐步趋于稳定, 已不再有必要借鉴西方的并购经验。但无论因为何种原因, 我国拍卖行更多的是借鉴内部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自身固定的拍卖模式, 由此点可以看出, 其发展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并购实质上会提升企业的技术及专业服务水平, 我国拍卖行较少的并购行为, 也会存在多次转让厌倦性以及拍卖文化的非持续性等弊端。

三、发挥艺术品拍卖行的资本要素

目前, 全球经济增长处于持续走低的情况, 且我国的经济更是处于非常复杂的状态, 而2000年的美国经济低迷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直接影响了拍卖行的发展, 我国的拍卖企业一直处于寻找出路的过程之中。同时, 资金缺乏问题也影响着拍卖行的顺利运行, 为了快速突破困境, 寻求转型, 我国的大型拍卖企业与中小型拍卖企业都应积极做出回应。但大型与中小型拍卖行的做法却各不相同, 以保利文化等大型拍卖行为例, 2014年保利文化在香港主板上市, 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且在土地方面收入颇丰, 保利文化一直追求的目标便是提升自己的国际知名度, 而完成上市融资, 不但加速了此目标的完成, 也促使拍卖行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 我国多数的中小拍卖行也在寻求转型之路, 通过分析北京华辰拍卖企业可以发现, 它始终坚持传统拍卖方法, 并努力实现常态化与专业化, 比如坚持做月拍等。同时在此基础上, 企业也在寻找新的支撑点, 并开拓发展新型的拍卖品牌, 比如西洋艺术品、农产品以及茶叶等。这些开拓项目看似传统, 且也体现了艺术拍卖企业在高速发展之后的沉静, 这种专业化与差异化的经营方式值得在拍卖行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完善。

劳动、资本、土地以及企业家才能属于四大生产要素, 且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 其他要素也会同时作用于拍卖行, 并促使其发生变革。由美国、英国以及中国拍卖行应对经济危机的个案可以看出, 资本创新会导致拍卖行之间发生合作经营、并购扩张以及资本运作等行为。在此过程中, 虽然技术因素所起作用较小, 但在我国拍卖企业的消费市场方面, 网络技术却具备较大作用, 而多数艺术品拍卖企业也正在寻求技术方面的突破口, 其中最为普遍的做法便是实现技术方面的合作, 但这个合之路却充满了障碍因素, 比如陈旧理念障碍、买家习惯、合作企业的性质以及不完善的制度障碍等。在我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中, 嘉德在线的拍卖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拍卖师可以同时观看委托席、在线电子屏幕以及拍卖席。但由整个拍卖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 我国拍卖企业的网络技术水平较低, 且发展理念较为陈旧落后, 缺乏健全可行的信用制度与信用机制, 以致各合作企业之间的网络平台仅仅属于网上商品展示厅类型, 而在现场拍卖的过程中, 网络平台也仅仅是播放视频, 真正可以在网络上参与竞价的行为少之又少, 而不在场参加的买家更倾向于委托拍卖行为。由此看出, 艺术品拍卖企业为了获得长远发展, 必须具备国际化的发展理念, 并制定与世界接轨的运行制度,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四、结束语

艺术的应对 篇9

关键词:定位;夯实;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42-1

本人曾经担任过两届高三美术班数学教学工作,做过班主任,对高三艺术班的复习迎考有所了解,也多了一些思考。

一、合理定位,让学生对数学有期望

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有期望。要与他们分析数学对于艺术生双达线起到的作用,它是语数外三科里拉分最严重的一科,同时在所有科目里只有数学是在短时间内见效最快!那学生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数学。由于大部分艺术生都会过省统考分数线,而且在四、五月份会陆陆续续收到所考学校的达线成绩单,对他们而言,己经有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校门,所以他们比普通类考生更迫切地渴望成功。所以教师利用这个时机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攻克文化课的难关非常重要,要让他们认识到,要想进大学就必须进一步付出努力。

其次要让艺术生对自己的数学得分有准确定位,如填空题前十题考查知识点一般较少,属于基础题,应确保正确。填空十一、十二题属于中档题,可以努力争取。解答题前三题一般考查立体几何、三角与向量、简易逻辑、基本不等式、导数应用题等,要确保多拿分,尽量不失分。后三条解答题的第一问一般难度不大,可以动手做,尽量拿到分。

二、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师应在把握艺术生实际的前提下,把复习目标定位为在原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提高,保证艺术生的已有水平能得到正常发挥,同时尽量保障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能有新的突破。对此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1.研究高考考试说明,提高针对性。教师应选择高考考查浮现率高和切合学生实际且在短期内能真正掌握的内容进行组织教学,而不能像普通类学生一样保证知识和方法有一定的覆盖面,不必追求数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外注意培养艺术生的数学能力包括一般的运算能力、直观能力、观察能力、较低的直接推理能力、简单的模仿能力等,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培养其基本的数学能力。

2.降低难度,分层次教学。在学案的编写上分几个层次,明确要求学生哪些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做完基础题可以再做提纲上的哪些题。对于基础的同学我们可以以三角恒等变换、向量的数量积、立体几何等几个艺术生知识基础可以学好的考点重点教学,有的就可以降低难度教学,比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可以降低函数方面相关考查要求。

3.重点问题多重复强化训练。想让艺体特长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数学是不可能的,基础差,时间少是现实,要让学生在数学高考中重点在填空和前三条解答题中得分。所以就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的地方,而对于他们来说讲一遍效果很差,所以就多研究高考,在重点部分多重复、多下功夫,直到大部分同学掌握,一点一点突破。高考数学为160分,但只有40分是难度较高的题目,剩下120分是难度适中包括比较简单的题目。所以艺术生只要把握好120分就够了。

三、挖掘潜力,重视学法指导

艺术生在文化科学习上意志力不强,学习时易开小差,易得过且过,普遍存在基础差、不会学的情况,所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也很关键,指导要具体明确,包括制定计划、专心上课、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等。

1.制定计划:每生发一张各个阶段的学习表,要求他们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学习目标,这样可使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2.专心听课:先让学生意识到听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为其它方面所不可少的。本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解题分析,积极思考,要与老师进行积极的配合,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有效复习

对高中艺术生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既要有面上的讲授,更要注重点上的辅导、督促和检查,既要有解题方法、解题能力的探究,更要注重吃透每一个基本知识点。教师真心为学生付出,努力传授知识,再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相信一定会提高艺术生的数学成绩,帮他们圆大学梦。

1.建立错题本,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同时注意通过对知识、方法、题型等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由“活”到“悟”。

2.课后工作要做好。课后教师要把当堂课的所有环节再仔细地回顾一遍,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思考如何讲解将会更好,写出教后记。及时找课堂表现不是很好的的同学谈话,把握他们对当堂知识的理解情况。对于课后作业,教师也要把握好,要有针对性,一个是知识要有针对性,针对当堂知识,另外一个要有方向针对性,知识点不要难了,也不要多了,对于个别同学,作业要面批面改。

艺术的应对 篇10

1 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并对2004年和2009年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客观分析和比较研究,力求找出国际竞技健美操艺术发展的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规则艺术分的主要变化

2009-2012规则最大的变化就是将10分的艺术分值进行重组。显然,重组后的艺术分值更加细化,变化更加重视了竞技健美操项目的艺术性。2005-2008版的艺术分值为2.0(操化动作方式、动作要素、过渡/连接、托举、动力性配合、队形与空间位置)+2.0(音乐的使用)+2.0(操化动作组合)+2.0(场地空间的使用)+2.0(表演与配合);2009-2012版的艺术分值为1.0(动作的动感与流畅性)+1.0(成套动作复杂与创新性)+1.0(动作选择多样性)+1.0(空间利用)+1.0(操化单元的多样性)+1.0(操化动作的复杂与创新性)+1.0(连续操化动作的数量与均衡性)+1.0(表现)+1.0(音乐的结构)+1.0(音乐的使用);新规则更加强调成套动作的完美、流畅、复杂与创新;操化组合由2.0分加至3.0分,突出强调操化动作要有一定得数量(共不能少于10个8拍,少一个8拍扣0.1分)并且要均衡的分布在成套动作之中,不能过度集中于某一区域之内;在音乐方面,虽然分值没有改变但是将音乐要素细化为音乐的使用和结构,强调音乐要有主题,在结构上给人流畅自然、完整统一的感觉;在场地空间上的使用由原来的2.0分将为1.0分,但是对场地使用质量却没有下降。新规则总体上要求不断创新,对于艺术评分划分更加细致、精确。

2.2 新规则对竞技健美操艺术发展的影响

2.2.1动作编排。新规则对于动作编排单独罗列出,共占四分。从分值上可以明显看出新周期对动作编排的重视力度。强调保持健美操项目的特色竞技健美操项目强调通过其特有的运动形式去表现人体的健康美,在快速运动中体现人体的运动能力。新规则首次允许运动员在托举过程中可以使用新规则中列出来的“违例动作”,但是运动员失去与其同伴接触的抛接动作和手倒立并向前推进的动作是禁止的。2.2.2操化动作的重点开发。首次提出操化单元的概念,即指一个完整8拍的操化动作,如果该段不足1个8拍,将不被认为是一个操化单元。明确规定成套中必须包含足够数量的操化单元即不能少于10个8拍,少1个8拍扣0.1分。而且操化动作要均衡的分配于成套动作中,不能过度集中于某一段区间内。即不能为了保证动作质量的完成,在开场时把难度分值大、做起来费体能的动作都做完,而操化动作相对省力都放在后面。2.2.3更加重视音乐的选择。对于音乐因素虽然还是2分,但是更加细化了和明确内部构成,首次提出音乐结构的概念,即音乐是什么,有那几个部分构成。强调音乐要有主题、旋律,有自己特定的风格。音乐是竞技健美操的灵魂,好的音乐有利于突显运动员的特点和风格。因此所选用的音乐必须跟成套动作的风格、运动员的个人气质相吻合,这样有利于三者融为一体,有利于达成共鸣,更好的感染观众和裁判,从而留下深刻影响。

3 我国竞技健美操艺术现状

3.1 成套动作编排缺乏“主题”和多样性

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风格不突出、缺少个性化,成套动作没有明显的特色,运动员的表现虽没有大的纰漏,但过于平淡,缺乏创新,不能引起观众和裁判的心理共鸣,这说明我国成套动作的艺术性未能达到世界级水平。

3.2 没有形成自身的音乐体系

我国目前竞技健美操所用音乐大多依赖外来的迪斯科、爵士音乐,以西洋音乐占主导地位,缺乏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能体现健美操风格的音乐,同时缺少对音乐的表达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深刻理解,即内在的美质在动作中的自然流露,往往体现在音乐的选择也比较单调、节奏与旋律变化不大,造成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不够。其次,缺乏高质量的音乐制作,音乐在剪辑上只注重节奏与动作的一致性,内容缺乏完整性,相当部分是拼凑式的,使整体主体旋律遭到破坏,造成了艺术上的缺憾。再者,在音乐与成套动作编排配合不到位,即音乐的理念与成套动作的表演风格没有关系,仅仅是在音乐的节拍与动作的节奏在完成过程中表现为合拍。

3.3 表现力不佳

表现力是指运动员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认知力、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自信心,把动作和音乐的内涵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情感,借助于身体姿态、技术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态持续地表达出来,用以吸引和感染观众的一种能力。它是运动员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完美统一。欧洲选手表现力出色、热情奔放、活泼、浪漫富有朝气,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缺乏自信和感染力,不能充分地体现音乐的内涵,仅满足于简单机械地完成技术动作,表现得没有激情活力,大大地影响了完成质量和整体艺术效果,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甚大,有待今后开发与培养。

4 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1 成套动作的创新

创新是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其成套编排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难度的创新、操化的创新以及过渡与连接等的全面创新。成套编排的难、险、绝、美仍将是未来比赛取胜的法宝。因此,教练员、运动员首先必须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有意识在训练和比赛中了解情况。在进行总体构思、创编新的技术动作时,仔细地研究和分析比赛规则,敏锐地察觉技术动作发展的趋势,从而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新颖编排,突出自己的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4.2 重视音乐的选择和编排

音乐是将组织起来的音符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生活生活的一种艺术。在成套动作中,动作的意境,运动员的个性表现,都取决于音乐的性质和音乐作品的格调。一套好的音乐能强化基本动作的表现、浓化成套动作的感情、增强对操的理解与记忆,激发运动员的激情去出色的完成动作,在音乐中体现动作的风格。因此,教练员要对所选择音乐详细了解,包括节奏、速度、风格、主题等,还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区别的选择音乐,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通过运动员动作展示音乐的风格和主题思想。

4.3 提高运动员文化、艺术修养

有创意的成套动作和有理念的音乐都需要通过运动员的面部、身体、表演来展示出来,以感染裁判和观众。而运动员对动作、音乐理解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因此,教练员、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加强相关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的培养。要求运动员多参与各种艺术欣赏活动,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感知力,借鉴舞蹈的表演知识,吸取一些有利于自身的技巧、方法,提高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的面部、身体姿态、身体各部位的正确感觉。使运动员的表演富有激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激励人的作用,拉近与观众和裁判的距离。

4.4 深入研究规则动态,吃透规则

规则是事物活动的准绳,教练员在参加比赛前,要认真研究、分析规则,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新编排,切勿出现无谓的扣分,如在整套动作中出现违例动作、服装不符合条件等。要充分利用、领悟规则。

参考文献

[1]2005-2008年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2]2009-2012年国际体操联合会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

[3]熊米娜.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艺术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1).

[4]李遵.用新规则审视我国竞技健美操存在的几个问题[J].成都体院学院报,2001(6).

[5]杨小红.我国竞技健美操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郑重,马鸿韬,孟宪君.关于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上一篇:动名词搭配下一篇:经皮肾镜输尿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