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2024-07-20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通用12篇)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篇1

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区域外势力的介入,让南海问题复杂化。如何解决南海问题,考验了一个国家的能力,同时也考验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智慧。南海诸岛礁及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要统筹内外大局,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让南海问题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制定南海战略规划,有针对性、有建设性地应对挑战

海洋是新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推进海洋发展战略,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外,诸如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已出台了海洋战略,着力于海洋战略利益的扩张。我国在海洋战略的构建中,起步相对较晚,应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不断地完善对南海战略的总体规划。海洋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海洋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突显,也让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在争议区域实行海洋开发,极易产生“擦枪走火”的冲突事件。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海洋立法、执法及行政管理。制定南海战略规划,实现对各方事务的统筹,并在明确部门职责的基础之上,让海洋执法常态化,确保海洋战略的深入开展。

(二)优化海洋执法力量,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

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给南海的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威胁。争议区域的海洋冲突日益频繁。面对他国所谓的主权声索所带来的冲突以及为了维护我国正常的南海权益,我国应优化现有的海洋执法力量,并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配合南海战略规划的推进。首先,建立海上安全预警机制,强化对相关海域的巡视,宣誓南海主权;其次,着力于可持续发展,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这既有助于强化海上执法力量,又可以应对海洋权益冲突,维护我国合法的南海权益,进而转变我国在海洋执法中的“被动”局面。

(三)强化行政管辖,推进三沙市建设

年,面对南海问题的日益加剧,我国建立了地级市三沙市,实现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及其海域的行政管辖。这说明,海洋建设发展、南海问题解决已上升到新的国家层面,也表明我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的坚定决心以及和平发展的整体仿真。首先,三沙市的成立是解决南海问题、实现海洋建设发展的新举措,在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三沙市的建设发展,以此作为海洋建设发展、南海问题解决的基石,无论是从法理斗争,还是从主权宣誓,三沙市的建设发展尤为重要;其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促进三沙市旅游发展、油气开发,让三沙市发展成为我国新时期海洋开发的新平台,使南海主权的宣誓常态化;再次,进一步强化三沙市的行政管辖,通过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的有序推进,夯实海洋开发利用,让南海问题在和平的环境下有理有据地依法推进。

此外,要推进海洋立法建设,做到海权的依法争取。我国在海洋立法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在20余年的发展中,我国海洋立法取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海洋立法仍比较落后,缺乏良好的海洋意识。因此,我国要切实推进海洋立法建设,对存在的空白区,需要立足于实际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确保法律的适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篇2

一、当前我国出版物现状

(一) 从出版总量上分析

在出版总量来看, 当前我国已经是一个出版大国, 出版物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在传播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中都有很多精品。这让我国出版行业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来加入国际出版行业中, 让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交流, 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但是出版物的质量不足以让我们被称为“出版强国”。在出版的过程中, 常常更加重视出版物题材上的创新以及当前发展的潮流, 对于出版物的质量问题缺乏重视。

(二) 从出版内容上分析

出版物的内容是出版质量中最关键的要素, 但是在内容方面, 我国出版物的整体质量还较低。在学术方面, 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还很少。国际上衡量学术成果的一个主要标准是文献引用率, 我国的比例还较低。在大众阅读方面, 没有出现国际上知名的图书, 在世界图书排行中还无法看到。在教材方面, 除了汉语教学的教材, 很少有其他教学教材被其他国家普遍使用。从这三个方面, 都说明了我国出版物的内容质量还较低,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需提升。这种情况与我国出版大国有着很大的冲突, 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三) 从编校质量上分析

在我国出版物的编校质量上来看, 因为目前出版的数量快速增加, 出版的节奏越来越快, 造成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有很大的起伏。但是总体来说, 学术类、教科书以及很多畅销书的编校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让读者们的阅读需要得到了满足。但是, 按照近年来新闻出版机构所指定的编校质量检查标准来看, 很多养生、少儿书籍以及辅导教材的编校中都缺乏监督, 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 编校质量是当前急需改革与完善的环节。

(四) 从印刷复制质量上分析

从印刷复制的质量上进行分析,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改革、数字化越来越普及的整体发展情况下, 出版物的印刷复印质量得到提升。和十几年前相比, 当前的出版物在图书封面与内容的设计上追求高审美风格, 很多图书在德国莱比锡获得“世界最美图书”的评价, 在香港国际印刷复印大赛中也有很高的名次。但是很多图书的内容华而不实, 包装大于内涵, 这对于图书的价值与本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出版物质量下降的原因

出版社是出版的主体, 因此出版物的质量问题, 出版社需要负担主要责任。为了减少质量问题, 我国行政管理机构已经设定很多政策, 但是在近年来的市场中, 从伪造“专业水书”, 到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养生书”, 出版社的出错率已经不断攀升, 出版物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出现当前出版物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究其根源, 是当前整个出版行业过分重视市场化的心态所造成的。因为出版社盲目地扩大规模, 过分重视经济效益, 而忽略社会效益, 更没有重视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图书出版的过程中, 出版单位只着眼于当前的短时效益, 根据市场的“潮流”来出版图书, 并且在质量环节没有做好把关, 使得一些东拼西凑的出版物进入社会。但是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下, 出版资格考试制度还不够完善, 具有专业水平的编辑不多。随着出版社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有中级职称资格的编辑需求越来越大, 但是当前我国出版中级考试还是一年一次, 并且考核的通过率只有五分之一, 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出版社尤其是民营文化服务企业的出版编辑人员无证从业, 造成出版物的质量降低。以其他行业来说, 银行行业每年有两次考核, 证券业每年有四次考核, 提高考核的频率, 能够提高行业的入职标准, 进而让行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保证, 这也是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讲, 造成当前出版物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对读者的需求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重视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让读者对于知识、阅读、素质、消费多方面的需要无法满足。第二, 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 改变了出书范围, 使用短平快的方法来进行全面的以及跨行业的发展。另外, 和出版物内容相符合的专业出版工作者的数量较少, 因为出版物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 编辑量越来越大, 让出版编辑以及出版市场都有较大的压力, 专业编辑供不应求。第三, 在出版的过程中, 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并且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正因为这些原因, 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制定了有关的出版政策, 并且对养生保健类以及中小学辅导教材出版的管理标准进行了修改。

三、提升出版物质量的几点建议

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想要让文化生产力得到开发, 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 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

不断地给出版方向正确、文化积累较强、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民营文化公司提升有关出版权利, 让他们能够和国有出版社具有同样的待遇, 另外把它加入到常规的出版物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当中, 监督检查其主要选题备案制度、三审三校制的实施状况, 建立从选题规划到编校、设计、印刷复印每个流程的质量保障制度。在数字出版质量管理中, 也要有刚性的方式。特别是要建立互联网出版物、数字出版物内容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标准, 使用专门专人管理监督的制度, 提高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 严格按照三审制进行, 对出版的方向、内容质量做好严格的把关。

(二) 加强出版物质量奖惩力度

有关机构要定时进行质量检查活动, 对于一些出版综合实力较弱的出版单位或者文化公司展开重点抽查, 对存在重大问题、对社会以及出版行业产生不良影响的, 严格吊销其营业执照。对于质量检查合格或者优秀的单位要进行通报表扬, 给予其一定的政策福利, 如在书号总量、评选先进、等级评价上进行加分。在投融资、所得税减免、财政补贴中优先考虑, 进而提升单位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产生标杆效应与榜样力量, 促进行业提升质量的意识与水平。

(三) 完善不合格退出与培训制度

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出版物, 完善市场的退出机制, 进行全面的召回与完全清缴, 增加违规成本以及出错成本。同时, 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的出版资格审核与培训制度, 把每年一次的出版资格中级考试调整为半年一次, 在上半年与下半年中进行。对考试的内容与结构进行调节, 提高编辑出版的方向意识, 提升选题规划的能力与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新入职编辑的培训程度, 建设常态化的编辑培训制度, 加强普及终身学习的职业观念, 建设积极向上的行业文化环境, 提高行业风气。

(四) 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与出版社的监督管理

从根本上提升出版物的质量最有效的两种方式, 一是上述的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与实施力度, 阻止质量问题的出现;二是要进行科学的引导,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出版社共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要起到监督管理的功能, 经过对于出版物生产与发行过程的严格审查, 评定优劣, 在行业中提升质量导向意识。出版社是出版物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 也是出现质量问题的来源。所以, 出版社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出版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提高他们的精品意识、品牌意识, 把保证编辑质量以及出版物的最终质量作为行业的目标。出版好的出版物, 在数据收集、选题规划、编辑校对、整体风格、出版印刷等环节, 要长时间地建立把关意识。其次, 出版社按照出版专业的分工合理配备资源, 控制种类数量的提升, 让出版人员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提升出版物的质量上。最后, 出版社要按照政府的相关规定, 健全与完善出版物的质量保证制度, 如前期保障制度、选题论证制与重大选题神备案制、中期保证制、后期保证制等, 从实际上提升出版物的质量, 维护好行业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出版物质量对于出版行业以及文化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当前出版物的质量问题进行改善已经十分迫切。出版物的质量问题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但是想要切实提升质量, 就需要出版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 在具体的工作中, 不断地增强质量意识, 从自己做好, 时刻把握出版物质量, 从外在到内在, 切实完善好有关标准, 让出版行业能够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摘要:图书是我们思想的产物, 在出版的过程中, 无法使用“制造”“生产”的工业化模式。“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是出版行业中的共识。想要有高质量的图书, 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但是, 用种类、规模来提升经济效益, 是出版行业的主要方式, 如果出版的节奏较慢、时间较长, 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进而对发货、回款以及整体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出版行业之中, 如何让这两者得到科学的平衡, 是当前的首要工作, 也是影响出版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对当前出版物质量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希望能为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出版物,质量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健文.出版物质量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编辑之友, 2013 (1) :11-17.

[2]袁晓东, 刘珍兰.专利质量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9) :156-160.

[3]张宏.数字出版物的质量要素及质量管理监控机制[J].中国编辑, 2016 (2) :4-9.

[4]汪明瑾.一种出版物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8 (1) :130-132.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可见一斑。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多年,针对高中作文教学也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为正处在作文教学迷津之中的教学同仁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建议与帮助。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不利现状

在应试教育理念及高考指挥棒的双重影响下,高中作文教学失去了正常有序的教学环境,自身的良性进步与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中学生普遍缺乏作文写作的激情

教育实践表明,只要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背诵与记忆,就可在短时期内提高自身的历史、政治、英语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水平;可是,语文学习特别是作文写作水平,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完善却不可能向上述所提到的学习科目一样可以轻松实现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相反却需要学习者长时期的辛苦付出与艰辛努力,如此才能在细雕慢琢的过程中收获精益求精的良好效果。

在高考沉重的压力及负担下,学生纷纷开始思考:既然语文基础在短时期内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自己同其他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差距又不大,还不如投入到更容易提分、更能马上收见成效这类科目的学习活动中,这样才能保证自身高考综合成绩的显著提升与大幅度进步。这种偏激理念与错误观点致使高中学生普遍缺乏对于作文写作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更谈不上促使自身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作文写作的训练与活动之中了。

2.高中学生的文章普遍空洞、千篇一律

高中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全都围绕着“语文高考试卷”这一指挥棒打转,语文高考试卷中考什么,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侧重于讲解、学习什么。当代背景下,话题作文是语文高考作文的最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和学生在平常的作文学习活动中几乎就一味地倒向了话题作文的培训与训练。更有教师为了避免做“无用功”,直接向学生灌输既定的作文写作形式以及所谓的“得分秘

籍”,总之,一切朝高考看齐。这就致使学生在作文写作时要么生搬硬套,要么胡编乱造,文章从整体上来看也是千篇一律、空洞乏味,实属无逻辑、无意义的泛泛而谈之拙作。

3.作文全由教师批改,未充分将学生纳入作文修改体系

传统教育背景下,衡量教师作文教学是否认真、努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是否对收上来的学生作品进行了精细的批改,是否对学生的写作作品给出了科学且合理的指导性评语与写作意见。却殊不知,这种传统作文批改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加重了语文教师的负担,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对全体学生的文章进行一一阅读并配上具体的阅读感受与写作指导意见,因此,对收上来的学生作文只是简单写个“阅”“良”“优”等千人一面的结论性评语,如此,便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成果与努力,不利于学生通过日常作文写作训练切实提升自身的作文综合素质及实际写作水平。

二、改善高中作文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有效措施

既然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困难与不利处境,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又当如何优化自身的日常教学细节、切实促进高中作文教学的良性发展与更好进步呢?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摸索,从中得出了如下几点感悟与体会:

1.激发学生作文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兴趣,又被称为兴致,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及积极态度倾向的志趣活动。教育实践表明,兴趣可最大限度地集中学习者的学习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促使他们深入钻研,真正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从情感源头上保证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

由上述对兴趣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创作欲望,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作文写作动机,诱发其强烈的创作情感,也才有可能将“要我写”的被动行为逐渐调整、过渡到“我要写”的积极、主动状态。

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格外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例如,高一学生入学初始,大多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也愿意同教师进行心灵与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针对他们的这一主观特点,我在写作教学时往往会安排一些贴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文章命题,像《假如我是老师》《老师,其实我想说……》等,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学生的主观写作欲望,充分诱发了其文章创作动机,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写出的文章也较为真挚、蕴含有深厚的感情。除此之外,我还会向学生重点阐述作文写作在语文学习中、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的决定性意义及战略性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真正从心理上重视、从态度上积极端正。只有学生自身明确了作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所在,他们才会充分调动自身的写作兴趣及创作欲望,从而为日后的作文写作学习、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变“为他人写”为“为自己写”

大多数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惯于胡编乱造、惯于生搬硬套。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被迫陷

入铺天盖地的作业和大大小小的考试之中,无法脱身,以至于无法认真体验与观察自身日常的社会生活现象,从而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活体验与深刻感悟。试想如此状态之下,又何谈保证文章的高水平与高质量呢?也难怪大多数高中学生的作文内容几乎全都千篇一律了。

鉴于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师要想帮助高中生切实提高自身的作文写作实际水平,必须要引导学生丰富自身的生活感受与实际体验。须知,只有学生自己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与材料,他们才能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文章的雷同与千篇一律,也才能真正保证学生作文作品的语言更生动、情感更真挚、思想更明确。

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会经常鼓励学生多多关注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以及社会焦点现象,引导他们以一颗敏锐的心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去体验与感受其中的每一个细小变化,并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充分而详细的记录。这样既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了他们的作文素材积累,使他们有话可写;而且在他们记录感想与体会的同时又切实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与创作能力。从根本上起到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良好教学目的。

3.将学生充分纳入作文批改体系,变“教师被动地批改”为“学生主动地批改”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让学生自己改,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自我修改的本领,才能逐渐把自己的文章写好、写得更优秀。”可见,教师必须勇于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师单独批改”的落后模式,改为将作文批改与修正的主导权真正交还到学生手中。我在日常的作文写作教学实践中就将学生充分纳入了作文批改的体系,首先教导给学生自我批改作文的方法与策略,引导他们对所写的文章进行自主修改,促使其主动发现自己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具备哪些优点,又存在哪些不足,再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除此之外,还会提供给学生一套完善的作文批改标准,让他们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并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与指导性建议。

如此一来,就极大地尊重了学生在作文写作与批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既有利于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变“教师被动地批改”为“学生主动地批改”;二来学生自主修改文章的过程,又帮助他们得以站在一个全新的格局与高度,从整体上审视文章的特点与实际质量,而这显然有利于他们有效避免写作过程中不利的因素,而将积极因素发挥到最大值,从源头上保障了自身作文写作实际水平及能力的显著提升与进步。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更是自身语文修养的综合体现。为此,我们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必须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作文写作教学模式与批改模式,在激发学生作文写作兴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相信如此,方能使高中作文写作教学真正进入到良性发展与进步的和谐轨道上来,从而为切实提高高中学生实际写作水平与语文综合素养提供充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翠玉.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彭祥生.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和出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8).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中学)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篇4

农资市场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竞争方式的出现,很多人似乎措手不及。农资行业的很多营销理念实际上是从别的行业借鉴过来,但是从农资营销的发展来看,农资行业的营销理念似乎落后于市场的演化;对渠道的整合上,仍旧没有体现出农资行业特殊性,尤其是对农资行业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更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本文的作者从农资市场的终端来分析,综合上游原料能源供应的现状及其对农资基层销售市场的重组整合影响,得出一条典型的塑造核心竞争点的方式。我们把它刊登出来,希望能给读者一定的思考,并欢迎读者朋友积极参与探讨。

终端市场是农资企业生存的基础市场,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的正确与否,都会在这体现,可以说对基层终端市场发展的宏观把握能力,可以从某方面反映一个农资企业的对市场的敏感程度,同时决定着农资企业长远生存利益。

传统的终端的定义都仅仅把基层经销商(县乡级零售者)作为我们的终端市场,但是农资市场的特殊性却决定了农资营销市场和服务的不可分性。其次,从营销的环节去分析,基层的经销商仅仅是我们销售环节内部的边缘部分,即我们的农资产品还未走出销售市场内部,所以我们还不能将其称之为真正的终端。所以,从这两点而言,农资市场终端就是基层经销商和和产品消费者农民。我们能不能对终端正确把握,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终端销售者的基本现状

一、终端销售者的密度和广度决定着企业的根本销量。近年来,农资市场发生着剧烈变化,品牌和产品种类急剧增加,竞争方式多样化而且平行化,众多农资厂家为了寻求快速发展,加大了产品的投放力度和扶持力度,但这种投放和扶持却很大程度放在了对基层经销商层面上,主要包括区域经销的唯一性、区域大小范围、各种回扣型暗投资、宣传品无序发放及其广告宣传等方面。正是各个厂家这种同一化的竞争方式,其结果必然导致各个农资厂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直面对基层经销商的争夺争斗,直接导致基层经销商货物供应链的多元化发展,这不但浪费了各种竞争资源,而且造就了基层经销商某个时期内对肥料和服务的选择优势,同时也就造成农资产品营销者在销售层面上的被动局面――本应该有资源供应的销售优势但却丧失了基本优势。

另外,国家对平衡施肥的提倡和推广,对农民的科学施肥平衡施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逐步改变着农民的购肥习惯,尽管这种趋势是缓慢的。但是在局部地方农民购肥方式已经开始影响当地的经销商对肥料的选择了。而这种选择性无疑从长远上调整着基层经销商肥料选择向良性方向发展。总之,目前终端销售者首先拥有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的选择优势。

二、无论如何建网络,落脚点都在基层。基层在营销层面处于销售和消费者交换点的特殊位置,决定了所有的营销在基层具有同一性,这也决定了他们作为营销环节必然对市场布局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加上他们的产品选择优势,完全有理由要求对自己市场的严格区域保护,即基层经销商对产品和厂家选择具有区域销售唯一性的需求。这种需求也为我们的渠道整合和布点数量等提供依据。

三、基层经销商对市场服务的需求开始多元化、专业化和长远化。现在对基层经销商而言,宣传品发放,返利,宣传画张贴等实际上普遍之及,毫无新意,企业要脱颖而出,必须学会创新,做到与众不同,否则只是永远的重复。多元化需求预示着经销商对目前的市场是有一些迷茫性,所以想通过各方面的创新和试点来找出新的竞争点来。专业化则表示着农资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向,就是营销重心下移的科学化轨道,也就是营销过程中消费者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参与进来,使得我们营销过程不再有独立性,而是一种综合策略。这与我们的平衡施肥的推广不谋而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小经销商都想向做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方向的发展必然决定了基

层经销商开始选择物流供应、品牌强势、实力强大、区域保护力强的那些农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更进一步与那些有资源优势的企业进行合作。这些状况都决定了农资企业必须全面考虑产品定位和营销方针。

也正是因为农资企业和基层经销商之间这种特殊的合作关系,促使着基层销售者心态的变化——即双方是互相的上帝,是平等的上帝。农资企业和基层经销商形成了一个共赢的整体。

四、营销培训将作为一个永远的主题,成为基层经销商永远的需求。其实我们所指的需求,并不是那种营销理念,而是一种共同的人性的东西——以人为核心的心态培训。我们要坚信自己的信念,树立起以人性化为核心的人文凝聚力,这样才可能先入为主的树立我们在市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2006年至今,整个市场由于受到原料市场的整合影响,农资二级市场和基层市场正进行着新一轮的洗牌,这将引发农资行业的各种力量的分化重组。很多的基层经销商感到十分迷茫与不知所措,千千万万的基层经销商在面临被淘汰的危局中都在盼望着一种新的东西的出现,是什么东西呢?就是面对困局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营销理念保持和扩大我们的生存空间呢?这就需要企业能提供一种符合实际的营销心态和理念,为我们的经销商进行博大的、专业的、宏观的、启发性的培训和交流,这样我们就加强了和基层经销商的联系,也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同时也为我们长久合作创造了条件。

五、市场服务将成为基层销售需求的新的主旋律,不论这是真正的服务还是潦草的服务。市场服务主要包括对基层的物流配送,宣传品发放,市场规范和各种销售问题的处理,但目前的真正核心问题是农化服务问题,基层其实是十分需要农化服务的,只是多年来由于个别企业不规范的服务方式导致了很多人对农化服务的怀疑和不信任,但总体发展还是良好的。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对农资服务的方式范围和农资服务的整合不十分了解。

六、高额利润是基层永远的追求,但是还不到为了利润放弃最基本的肥料质量保证的程度。最后一点就是终端基层有一个天然的致命弱点,就是资金不足,这直接关系着他们对市场苛刻要求的筛选力度和纵深度。这也为我们农资企业进行长远合作对象的选择增添了筹码和标准。

七、基层经销商文化素养千差万别,但是基层特有的销售优势和经验不可替代。他们不再满足坐在家门口等你上门去灌输所谓的销售理念和经营之道。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参与这个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部分经销商开始直接寻求厂家供应产品的深刻原因。同时这也为个别厂家的驻点直销方式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可行性(毫无疑问由于资金的原因,这种方式的经营成本是十分高昂的)。我们并不赞同那些把基层看的十分孤陋寡闻的所谓推销层次的营销理念。

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 篇5

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邻国的主要矛盾。美、日、印等国与南海其他争端方积极互动,频繁在中国周边海域举行军演,不仅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也损害中国建设和谐周边的外交努力,中国安全与发展所受;冲击、影响明显增大。南海及其周边东盟地区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国家外交的重点区域,海上安全的重要战略方向,海上战略通道的重点关注海域。从总体上讲,南海海上安全形势基本处于可控状态,但仍然存在较为严峻的挑战。岛礁被侵占、海域被蚕食、资源被掠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域外大国插手南海争端的态势愈演愈烈,中国建设和谐周边的外交努力面临巨大的挑战。

上世纪70年代,南海周边国家大肆侵占中国南沙岛礁。在南沙群岛已露出水面的40余个岛礁中,越南占29个,菲律宾占9个,马来西亚占5个,文莱占1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划界问题条款的深入实施,南海周边国家掀起了海域“划界”热潮。目前,中国与多个海洋相邻国、海洋相向国存在潜在或现实争议,范围涉及东海、黄海和南海三大海区2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所辖海域一半以上。

菲律宾为染指黄岩岛,抓扣中国渔民,企图扩大事态。中国从维护东亚稳定的大局出发,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并始终采取克制态度,然而,菲律宾、越南不断向南海近海海域扩展,企图混淆视听,扩大事态。4月10日,菲律宾巡逻机在黄岩岛海域发现了12艘作业的中国渔船,菲海军随后出动了该国最大的“德尔毕拉尔号”军舰,持枪军人企图抓扣手无寸铁的中国渔民。中国国家海洋局派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巡航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中国执法船停靠在中国渔船和菲律宾军舰之间,从而阻止了菲方逮捕中国渔民的企图。随后,中国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对菲律宾军舰袭扰中国渔船渔民做出回应。近些年,菲律宾侵袭

中国黄岩岛不止一次。早在5月,菲律宾就有个别国会议员登上黄岩岛,竖起菲国旗,宣称所谓的“主权”。11月,菲海军非法逮捕20名中国渔民,扣留6艘中国渔船,指称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一个菲律宾声称拥有主权的小岛周边捕鱼,随后正式起诉这些中国渔民。5月,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枪杀中国渔民,中方就此向菲律宾提出严正交涉,菲律宾迫于压力释放中国船员,但拒绝赔偿受害人家属。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 篇6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

在对焦虑的实质、分类及产生根源等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焦虑的后果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就应对策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作 者:赵丽琴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22刊 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2(4)分类号:B84关键词:焦虑 应对 策略

家族企业的管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篇7

1. 资金互助

对于家族企业来说, 在企业建立初期, 一般是整个家族的人员为了该企业的顺利开展, 会将自己的资金一起投入到企业的财政中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所以在企业起步时期企业财政的主要来源多是兄弟姐妹或是朋友。经过前期的艰苦奋斗积累了第一笔财富,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从而有效促进企业更快的发展。

2. 高效的执行力

在家族企业发展的初期, 由于各参与人员都是企业的股份持有者, 所以他们之间属于利益共同体的群带关系。员工之间并不靠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和督促自己进行所属的工作, 而是在共同利益的刺激下各司其职, 员工的积极性极大激发, 这对企业在成立初期高效的执行力起到了决定作用。

二、家族式企业的劣势

虽然家族企业有不少优势, 在一段时期内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 然而由于企业规模会逐渐扩大, 企业的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发展方向都会随着企业发展而逐渐显露出先天的不足。

总体上看, 在家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那些失败的案例经常发生在两种发展模式上:一是在取得初步发展后, 企业不求进取, 在一成不变中衰亡;二是有些企业在自身变革的途中偏离了正常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哪种模式的失败, 究其原因都是家族企业内部自身弊病导致的。

1. 私情影响管理

制度是每个企业员工应该遵守的准则。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 它的管理制度往往是成熟的, 靠赏罚分明的条例条规来约束企业每个人的工作行为, 甚至包括企业的最高领导层。而家族企业先天的弊病是个人的私情阻碍了企业的管理。这种形态下的企业看起来家族内部员工关系十分融洽, 工作环境轻松愉快, 执行效率较高。

但是工作弊病则表现在工作效果无追踪;工作难落实;有奖励、无惩罚等。如果只是外部雇员遵守制度而不是所有员工共同遵守则, 就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 容易出现利益矛盾, 使得企业在今后发展道路上时刻隐藏危机, 甚至是企业发展致命的危机。

2. 独断专行的金字塔结构

不论是外企、大型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国企, 凡是成功的企业绝大多数是有企业内部文化, 有科学的执行流程, 有合理的的企业规划。但是从失败了的家族企业发展史上看, 他们往往只依靠企业最高领导人的独断专行, 这一旦制定错误的指示或发展战略, 势必会造成严重的负面结果, 当时局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时才会突然发现。即使是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会大伤元气, 实力较弱的企业直接会面临破产的惨局。

3. 雇员无归属

家族企业在用人机制上由于受私情的约束而无法容易做到任人唯贤, 混乱的人员部署和升迁机制, 造成有能力抱负的外部员工没有机会大显身手, 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进而造成企业的内部员工调度不畅, 外部员工归属感下降。在企业初期, 这种弊端还不会显现的十分明显, 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 职位增多以及员工的增加, 员工归属感的问题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导致企业人才流失, 企业执行能力下降。

4. 领导权力不明确

家族企业中最为尴尬的现象是家族内部成员权力不明确, 使得企业员工的工作执行起来遭遇多重阻碍, 一件事甚至要请示多位领导。正是由于领导权力交集区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所以员工的工作效率严重降低, 执行力下降。而且员工与领导之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科学的见解不愿表达, 从而错失了不少改善机会。

三、如何应对改善家族企业自身的弊端

1. 提高经营权的自主性

在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便是经营权附属所有权。导致股份所有者们在处理企业问题的时候会特别侧重自己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 因而不能顾及全面。正是这些片面的发展观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当企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时, 企业管理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提高经营权的自主性, 将经营权在所有权中有效的分离出来, 引进最好的职业经理人代理股份持有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人事改革。通过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方式, 推动企业更快、更稳的发展。而股份持有者只要对自己的经营团队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测评, 使得企业更科学的发展。

2. 合理的用人机制

科学的用人机制是每一个企业在聘用人才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更是家族企业领导者面临考虑的问题。

大多数的家族企业在安全度过企业发展的初期后, 总是要面临企业规模扩大、职位空缺的问题。于是, 引进大量的社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发展措施。然而在接下来的实际工作中, 企业内部对待员工 (家族内部员工和招聘的员工) 实行双重标准, 领导偏向于更加相信自己家族成员, 认为比雇员更可靠。实际此时已经暗中伤害了雇员的积极性与忠诚度。必须建立合理、公平的用人机制,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企业发展中将会提高企业所有员工的执行能力和效率。而且方便在日常工作中获取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有力建议, 及时更正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合理之处。

3. 建立有效的工作流程

大多家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小经营思维的限制, 认为企业内部所有决策权都归最高领导者所有, 大小事务必须由一个人决定。

但是现代管理最科学的模式是“分权与制衡”。建立部门合理、级别具体、层次清晰的管理体系, 增强管理深度, 扩大控制跨度。使每个部门都拥有独立的考核、评测体系, 同时各部门之间又能相互协作与监督。利用有效的工作管理流程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结论

家族企业为社会减轻了不少就业压力,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迈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 社会环境的变化, 家族企业由于无法及时的适应这种发展要求, 企业活力不断下降甚至面临崩溃。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涉及否能顺利发展关键, 而家族企业的管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及时合理的内部改革, 才能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成败经验的总结, 对家族企业本身存在的利弊关系进行解剖, 以寻找对家族企业运营有利的科学管理手段。

关键词:家族企业,管理,改革

参考文献

[1]邓焱.企业管理概论[M].科学出版社, 2011.

[2]朱金瑞.当代企业伦理模式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1.

[3]戴文龙.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全[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水电移民常见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篇8

水电移民;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移民补偿

1.水电移民常见的问题

移民安置问题。水电移民的群众必须告别世代居住的故乡,他们不仅面临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还需与之前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风俗习惯割裂,将移民有效安置,是保证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恢复和提高,以及库区社会稳定与团结的基础。倘若水电移民的安置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在众多的水电移民案例中,存在着移民原住房和附属设施补偿标准偏低,少数移民建房困难,加之后期扶持资金有限,难以解决移民后期扶持中的所有困难和问题。

移民补偿问题。“三原标准”规定,住房等实物淹没补偿只够恢复原规模、原标准、原功能按搬迁时的水平和标准建设增加的投入自行解决,移民还得承受负债的压力,移民原住房和附属设施补偿标准低,补偿标准低的根源又在于移民政策的瓶颈,移民补偿概算未能随物价上涨等因素调整,未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许多移民群众普遍认为一些移民政策法规无法解决水电移民过程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某些地区的淹没及搬迁给水电移民的群众带来的是更大的损失及压力。

移民管理问题。重过程轻移民的水电开发观念依然严重,移民管理体制不健全,移民的权利没有保障机制。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水电移民的法律法规,明确水电移民的责任主体,提前做好移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移民利益共享机制和维权组织,真正落实移民有发展空间的承纳。

2.有关水电移民问题的应对策略

做好移民安置工作。首先,设计单位应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依托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有效衔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采纳移民群众的意见,遵循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移民自找门路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拟定移民安置的方案。其次,建立合理的后期扶持模式,主要以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各级政府加大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移民群众转变观念,克服依赖思想,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及水平。再次,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要重点安排好地方政府和其他方面的资金来源,要充分调动移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大补偿力度。对于水电移民的补偿,可依照当地实际及现实情况,提高对移民区域水、电、路、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适当发展的总目标,充分考虑移民私人财产、企业资产的补偿政策区分对待,适当提高前期补偿补助标准,对移民群众的房屋装修装饰可依据产值等,给予适当补偿。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前期补偿与后期扶持有效结合起来,加大对移民群众的扶持力度,加强移民干部培训和移民生产技能培训,确保移民干部全面掌握移民政策,提高移民工作水平,建立移民干部与移民群众的有效联系制度,搞好移民干部、群众的关系,根据当地特色产业,为移民创造就业机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移民能学到一技之长,安心就业,勤劳致富,确保移民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并实现逐步发展。

强化水电移民管理。水电移民管理是保证水电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制定切实有效的规范制度,审核安置规划,监督检查,完善规程规范,建立正常的管理审核制度,地方相关部门及移民主管单位密切配合移民前期工作和安置规划的编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审定的投资概算,并建立严格的移民资金管理程序,各移民项目责任单位应根据移民安置实施规划和项目法人建设工期要求,做好施工设计阶段工作,施工设计一经核准即可下达资金使用计划。移民补偿补助费按照经国家、省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和“移民安置任务及投资包干协议”的原则使用。各级移民主管部门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经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会计监督和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移民资金必须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并保持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充分发挥设计单位及银行的作用,落实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对移民经费的使用实行必要的监督,坚持,审计及验收,保证移民安置及专项迁建方案能按计划加以实施。加大水电移民的监管力度,实现全面监督管理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衔接好水电工程移民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监督管理的水平。

[1]袁松龄,朱东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分析与思考[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

[2]杨文建,刘耀祥.水库移民与水电工程效益共享安置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2

零售户的十种类型及其应对策略 篇9

1、从容不迫型

这类零售户严肃冷静,遇事沉着,不易为外界事物和广告宣传所影响,他们对客户经理的建议认真聆听,有时还会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但不会轻易作出购买决定。

对这类零售户,客户经理必须从熟悉产品特点着手,谨慎地应用层层推进引导的办法,多方分析、比较、举证、提示,使零售户全面了解利益所在。与这类零售户打交道,客户经理的建议只有经过对方的思考和分析,才有可能被接受。反之,拿不出有力的事实依据和耐心的说服讲解,推销是不会成功的。

2、优柔寡断型

这类零售户对是否购进某品牌卷烟犹豫不决,即使决定购进,但对于该品牌的规格、包装、价格等又反复比较,难以取舍。他们外表温和,内心却总是瞻前顾后。

对这类零售户,客户经理要冷静地诱导他表达出所疑虑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做出说明。等到对方确已产生购买欲望后,客户经理不妨采取直接行动,促使对方做出决定。比如说:“那么,我们下周给您送货,可以吗?”

3、自我吹嘘型

这类零售户虚荣心很强,总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

客户经理与这类零售户打交道的要诀是以零售户熟悉的事物寻找话题,适当利用请求的语气,当一个“忠实听众”,且表现出羡慕钦佩的神情,以满足对方的虚荣心。

4、豪爽干脆型

这类零售户办事干脆直接,说一不二,但往往缺乏耐心。

客户经理与这类零售户交往,必须掌握火候,使对方懂得攀亲交友胜于买卖。推介新的卷烟品牌时要干净利落,不必绕弯子。

5、喋喋不休型

这类零售户喜欢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志判断事物,不易接受别人的观点。

应对这类零售户,客户经理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控制能力。当零售户在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时,要给他合理的时间,切不可在他谈兴正浓时贸然制止。一旦双方的推销协商进入正题,客户经理要任其发挥,直至对方接受产品为止,

6、沉默寡言型

这类零售户老成持重、稳健不迫,对客户经理的宣传劝说之词虽然认真倾听,但反应冷淡,不肯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

与这类零售户打交道,客户经理应该避免讲得太多,尽量使对方有讲话的机会,要表现出诚实和稳重,特别注意谈话的态度、方式和表情,争取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7、吹毛求疵型

这类零售户疑心重,一向不信任客户经理,片面认为客户经理只会夸张地介绍产品的优点。所以这类零售户不易接受他人的意见,而且喜欢鸡蛋里挑骨头。

与这类零售户打交道,客户经理要采取迂回战术,先与他交锋几个回合,但必须“心服口服”地宣称对方高见,让其吹毛求疵的心态发泄之后,再转入正题。一定要注意满足对方争强好胜的习惯,请其批评指教。

8、虚情假意型

这类零售户表面上十分和蔼,但缺少购买的诚意。如果客户经理提出购进某品牌卷烟事宜,对方或者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装聋作哑。

在这类零售户面前,客户经理要有足够的耐心。这类零售户常常会提出很多优惠要求,客户经理不要轻易答应,否则会进一步动摇其购买的欲望。

9、冷淡傲慢型

这类零售户高傲、自以为是、自尊心强,客户经理不易与他们接近,但一旦建立起业务关系,便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

对这类零售户,客户经理要接近他们,最好由熟人介绍为好。

10、情感冲动型

这类零售户对于事物变化的反应敏感,情绪表现不稳定,容易偏激。

面对这类零售户,客户经理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切勿碍于情面,必要时提供有力的说服证据,强调给对方带来的利益与方便,不给对方留下冲动的机会和变化的理由。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应对 篇10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生态破坏

森林覆盖率下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沙漠化、水源枯竭、气候异常、物种灭绝等。

环境问题的发展阶段

(1)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人类早期社会

(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至20世纪80年代(3)全球环境问题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现在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

人类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耕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 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局部的,没有达到影响整个生物圈的程度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出现了大规模环境污染,局部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公害”病和重大公害事件的出现。

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污染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污染

9、海洋污染和破坏

10、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造成自然环境和生物区系的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健康和福利产生重大的有害影响。

100年间,世界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最近50年间,气温上升的趋势是过去100年间的2倍左右;全球范围冰川大幅度消融;世界各地暴雨、洪水、干旱、台风、酷热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气温是过去1300年中最为暖和的50年;过去等气象异常事件频发;20世纪中,全球平均海面上升了17厘米;这种趋势如不扭转,意味着到21世纪末,气温将上升4摄氏度,海面将上升60厘米。

酸雨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世界三大酸雨区:

我国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

以德、法、英等国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这两个酸雨区的总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地球的癌症 荒漠化:“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水污染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生命之源变成了“世界头号杀手”。

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影响

1、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对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产生严重威胁。(2)促使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变化。引发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各国政治与社会管理的影响。

(3)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政要议事日程的优先议题。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策略

1、我国环境问题

2、我国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明确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责任

维护各国资源主权,应遵循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是非常必要的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

我国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策略

(一)国际层面:基于国家利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1、基本出发点:基于历史和现实国情,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不能只看总量,还要看人均。

(2)不能只看当前的排放量,而且要看历史的累计排放量。(3)不能只看排放的数量,还看要发展的阶段。(4)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而且要看转移排放。

2、基本角色定位:发挥维护者、推动者、领头者的作用,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 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暨自身利益而努力; 展现领导风范和大国作用,提升国际影响力。

3、基本行动策略:变被动为主动,转防守为进攻 积极参与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和政治谈判活动;

积极参与环境合作的国际谈判和国际合作规则的制定。

(二)国内层面:将环境保护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1、慎重对待和处理本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贡献。

2、建立健全环境民主参与制度。

3、改善环保法律制度和政策,使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4、着力推进环保科技创新。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篇11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笔者曾多次随堂听同事的课,也有幸到其他的学校观摩学习过。从教学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存在混乱、无序等问题,教学质量低下,主要是在教学设计中把握不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解题过程良好的习惯性,对课程资源的使用和开发过程缺乏严谨性,没有注意实施过程中教学相长的生成性。

1.习题教学设计缺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无论是物理教学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对相关的教学目标的要求都是一种终极的要求,即在学生学习完所有的内容后应达到的程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直击”高考,把要求分梯度逐步加深的要求一步到位,知识教学中难度过大,不少学生望而生畏。有些教师缺乏一种层次的意识,例题的设问缺乏层次性,习题的难度也大体相当,制约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难有体验和表现的机会,无法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也就难以引发他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步一步地被排除在物理学的殿堂之外。

2.习题教学缺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习题课的教学当中,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往往是复述本单元或本章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然后出示相关的例题,在讲解之后作出总结,最后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题。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教师引导有余,学生自主建构不足。方法的掌握贵在能自觉运用,需要通过不断的渗透以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来达到,而不是灌输,需要把它是括地运用于新的情景.以巩固和加深理辫,并拓展其含义。对于同一类型的物理问题的总结、物理知识结构的建构等,应该是通过学生自己来总结、归纳,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主导。

3.习题教学解题过程中缺乏良好的习惯性

动手解答物理题之前,应先进行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目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发掘题目隐含条件并警惕容易引起出错的文字、数字和字母,这就是物理解题,审题应注意的地方。在一般的习题课教学之中,审题的过程往往被忽略,尤其是“转化”没有放到一个应有的重视。导致不少的学生因为缺少必要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在高考试卷答题时没有必要的分析说明,没有示意图,甚至胡乱套公式,看不出其思维的过程。

习题教学设计使用课程资源缺乏严谨性

首先是教师在习题的选择上没有经过精心挑选。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各种教辅资料有如铺天盖地,泥沙俱下,很多不负责任的书商粗制滥造。如果老师事先不经过精心挑选,学生遇到超纲(或课程标准)的题无法做,遇到答案错误的提示会耽误很多的宝贵时间。即使是优秀的资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言,可能也不一定适合。如适合竞赛的学生的资料,就不适合普通班的学生使用;适合复习阶段的学习资料,就不宜在新授课运用。而相当多的教师没有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尤其是对不同的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混淆,对例题和习题没有认真选择,以至于在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难题、偏题,甚至怪题,造成难度失控。其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师生不拘小节,规范不足。如高考试卷卷面中,学生不会使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问题,不用规定的字母表示相应的物理量,自成一套公式系统;电路的连线不到位,电表的符号乱写一气;作光路图时不用作图工具,随手画的结果造成焦点的不准确,造成失误。

4.习题教学缺乏教学相长的生成性

首先是教学活动的超大容量窒息了生成性。为了使课堂的教学更“有效”,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追求教学容量的最大化,拘泥于超大教学容量的教学预案,难以生成和处理新的问题。其次是习题设置不当不利于生成,由于习题的设置在“—题多变”、“一题多解”方面下的功夫不足,学生发散能力的培养亟待加强,对“多题归一”设计的缺失,也不利于归纳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就上述两个方面失去了自身专业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机会。再次则是习题教学缺乏反思性。由于题海战术的影响,教学中不经意就造成轻“质”重“量”的后果,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致使学生不会对自己的结果进行反思、评价。在解答完习题以后,没有对答案进行审视的习惯,评估其合理性和思考其多解性。

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避免题海战术的重复劳动和效力低下,物理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教学效率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明确并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效率观注重教学任务的达成,有短效和长效之分,前者指的是课堂认知目标的达成度要高,全体学生的认知达标率要高;后者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要圆满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高。前者的课堂完全被教师控制,学习活动成为预设完美、环环相扣、高密度快节奏的“牵引”;后者则造成学生问题意识的泯灭、动手能力的退化、思维能力的弱化、问题解决能力的低下、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缺失,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厌烦。新的教学效率观也有短效和长效之分,前者是指课内即时可测的教学成效,即学生的参与度高、学习的幸福度高、以认知为主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后者是指以短效为基础的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化、过程与方法的体系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性化。

1.改变教学模式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作为诉求,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纳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几乎所有的复习课都是一个模式:复习旧知识一讲授例题一学生练习一教师总结一布置作业。在复习旧知识时,主要是教师在讲,而不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回忆、复述知识;在讲授例题和总结时,老师主导有余,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笔者认为,张华东老师的“导练建构式”值得提倡,其程序为:变式导练一应用建构一归纳提炼一完善建构。提高习题课质量关键是精选习题和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使学生通过自己做题巩固学过的知识并发展能力。习题应以变式题为主,变武训练可采用如下方式:

(1)一题多问式。这种题型能使学生系统地对单元基本知识点做归纳,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

(2)一题多解式。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3)一题多变式。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因此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题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概念类的习题的辨析,就是要让学生把握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消除前概念对其学习的影响。

2.明确三维目标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中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看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大部分的内容可能都有三维的要求,但有些内容可能就只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如果还按照原来大纲的要求教学,设置对知识进行巩固的习题,就有违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如高中对弹性势能的探究,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就是在教学中不只是注重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并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过程与方法,应该是通过“个例渗透一抽象概括一运用巩固一拓展提高”,来展开,而不是“方法概述+应用举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及良好的审题和反思的习惯。

习题教学在高中物理课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它不能取代其他的课型,如规律、原理的探究和讲授、实验等课型。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在新授课教学中,千万不能弃教材于不顾,以练代教。【e】

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篇12

当前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极为迅猛, 建筑施工项目数量和其不断提高的质量就是主要表现。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而言, 建筑监理不可或缺。而就提高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言, 建筑工程监理的存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有许多问题存在于建筑施工监理上, 需要亟待完善, 结合工程实践对其中的难点进行分析, 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1 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

1.1 员工素质不高

施工或设计单位离退休人员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人员主要组成部分, 这使监理队伍素质面临参差不齐的状态, 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人员没有受过专业技术监理培训, 大都只是懂技术, 而专业技术和法律等知识匮乏, 致使无理索取和滥用职权等现象时常出现, 不能真正发挥监督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作用。

1.2 缺乏规范性指导

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在施工管理上缺乏正确以及规范的认识, 工程监理人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施工监督过程中, 施工监理不能做到恰当的处理施工现场事故;整改对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无法保障的行为, 相应处罚没有严格遵守有效规章制度的行为, 以致不能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中各项基础建设, 为施工建设提供保障。

1.3 管理机制不健全

监理行业管理机制还处于不健全状态, 一方面, 监理单位在收取监理费用时, 竞相压价等不良竞争行为现象时有发生, 形成施工监理收取过低费用的情况, 使监理单位的生存陷入非常艰难的境地, 这是建筑监理行业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同时, 在市场经济下, 监理单位具有不同的监理形式, 出租资质等不法行为依然存在其中, 造成建筑监理单位诚信守信匮乏基础, 使业主不相信监理单位, 因此, 监理行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1.4 市场化不完全

完全市场开发还没有在监理行业实行, 区域性保护和垄断色彩在监理行业中表现突出, 具体表现在本地市场对外来单位实行限制和封锁措施, 一些地区要求监理单位必须在当地相关部门注册后才有资历, 而有关法律或部门对外来监理单位有意或刻意进行限制, 而对本地区的建筑监理单位给予宽松政策, 这将极大地影响到建筑监理行业正常发展, 对市场化造成制约。

1.5 建筑工程设计

受当前市场经济和设计院改制等因素影响, 往往存在图纸设计质量不过关的现象;甚至有些业主依照自己的意图对设计图纸随意改变, 违背了建设程序, 而监理人员听之任之, 无能为力。但是监理人员应充分地认识到工程施工一旦发生意外事故, 自己的责任将无法推卸。

1.6 业主指挥不力

控制好质量和投资以及进度是工程建设三大控制目标,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任何一项都不可或缺, 实施中不可偏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受经济利益驱使, 有些业主或开发商以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对建筑工期随意压缩, 偷工减料, 无形中增加了监理工作的压力。如果业主在总监理工程师没有签字同意的情况下, 随意支付给承包方工程款, 或随意要求施工方缩短工期等违规指挥施工行为, 将极大地影响到监理工程师的工作, 监理工程师对造成的残局将花费很大额外精力进行收拾。如果不能及时支付工程款, 或业主方不能按时供材, 将影响到工程进度, 监理工程师将花费大量精力对这些合同索赔等纠纷事件进行处理。

1.7 企业不当行为

目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监理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然而, 在实际的工作中, 建筑工程监理人员所管辖的范围较小, 加上建筑工程监理人员没有实际的权利, 使得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没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使得建筑商与监理单位容易产生不正当的行为, 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 某些监理单位还运用其他的一些欺诈行为以获得企业自身的利益。

2 分析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对策

2.1 注重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1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留住高素质监理人员。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应该重点培养工程监理技术多样型人才, 为工程监理单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确保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2监理工作人员应注重加强积累经验, 对监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总结。在实施每道工序前, 监理人员应该事先预测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在整个进度中, 应注重认真和仔细检查落实。3要重视强化再培训建筑工程监理单位人员工作。总监理工程师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等能力。同时, 应该注重从注册监理工程师中选拔建筑工程总监理工程师, 注重运用再培训注册监理工程师方式, 把监理工程师业务素质提升上来。因此, 应当充分地重视再培训建筑工程监理工程师制度的建立, 确保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工作方法的大力改善提供有效保障。

2.2 严格建筑监理单位进入门槛

政府监管部门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把建筑监理单位进入门槛严格建立起来, 从而提升一些监理单位的监理资质和监理信誉。1重点抓好监理单位的资质检查工作, 把监理单位不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纳入资质检查工作之中, 从而对建筑监理单位行为发挥有效的制约和规范;2监管部门必须严肃查处所发现的监理单位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严重的对其资质证书进行吊销, 消除监理市场的隐患;3监理单位市场准入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遵循优中选优原则, 在监理市场中坚决杜绝不具备资质的监理单位进入;4对地方保护和部门分割的状况给予扭转, 把建筑工程监理市场建成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统一格局, 对监理市场的混乱秩序要坚决给予纠正。

2.3 控制施工进度

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是影响建筑工程活动能否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的重要因素。对建设工程进行控制的本质就是对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 也是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建筑工程活动的进度进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1) 随时了解建筑工程的进度。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建筑工程的工作进度, 根据工作进度对建筑工程活动的设计进行调整, 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能够及时完工。

(2) 控制建筑工程进度。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不能一味地追求及时或者提前完工, 还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这就是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责任。建筑工程监理人员除了要对建筑工程活动的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 同时也要监督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否能够保证建筑安全可靠。

(3) 在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人员工作完成之后, 要认真负责的填写写《监理日志》。

2.4 全面监督建设工程

1要规定好建筑工程监理人员所管辖的范围以及监理人员的义务和权利, 并监督其实施。2对监理单位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 对于不正当的行为进行及时的遏止。3在建筑工程进行监督时, 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 对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

2.5 加强监理市场规范管理

在有关法制建设建筑工程监理市场方面, 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的法律规定, 这些法律规定成为规范监理市场秩序的有力保障, 但在实际中还需要有关部门重视其真正的贯彻与落实, 使其在实际之中真正的发挥效力。因此, 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理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为建筑监理工作法制化进程的推进而积极地努力。同时, 政府主管部门应把规范各地方市场主体当作重点来抓。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审查与备案相关材料工作, 监管部门应坚决不予验收备案与相关程序建筑工程监理不符的项目。

3 结语

建筑工程监理属于新兴行业之列, 它与工程安全水准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然而建筑工程监理行业自身的弊端将极大地制约该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研究, 进而对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 其实际意义深远, 而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摘要:建筑工程监理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逐渐受到了建筑管理人员的重视, 本文对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机制不健全、业主指挥不力等难点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各问题的监理对策, 以提高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指挥,对策

参考文献

[1]陈生荣.浅谈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 2012 (09) :112~113.

[2]李坚.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2 (10) :145~146.

[3]杜秀娟.浅谈加强国内建筑工程监理意识的创新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08) :178~179.

上一篇:小石潭记的写作顺序下一篇: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