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

2024-08-24

南海北部(精选6篇)

南海北部 篇1

摘要:为了获取南海北部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刺网的最小网目尺寸,2015年1月进行了36 mm、38 mm和40 mm 3种网目尺寸的网目选择性研究,利用Normal、Lognormal和Gamma选择性模型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算选择性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南海区龙头鱼刺网最适网目选择性曲线为Gamma曲线;根据鱼体长度确定最小网目尺寸比根据鱼体最大体周更加合适;参照东海区龙头鱼开捕规格的研究结果,计算得出南海区龙头鱼刺网最小网目尺寸为38.71 mm。为了实现龙头鱼刺网的合理使用,建议严格控制最小网目尺寸的实施,合理选择作业海域和时间。

关键词:龙头鱼刺网,最小网目尺寸,选择性曲线,极大似然法

龙头鱼( Harpodon nehereus) 刺网属于漂流单片刺网,是南海北部新兴的主要小型渔具之一[1]。南海区的龙头鱼过去一直被视为非主要经济鱼种,其产量未见相关统计报道[2,3,4]。近年来,随着南海区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龙头鱼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不断体现。但由于部分渔民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一方面采用小网目的刺网进行作业,另一方面到河道、湾口等海域进行作业,兼捕了大量其他经济鱼类的幼鱼,对南海北部渔业资源以及渔业的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作为一种中下层肉食性鱼类,龙头鱼在海洋食物网中占有重要地位[4,5]。因此,开展南海区龙头鱼捕捞方式的相关研究,改善龙头鱼刺网的选择性,对于规范近海龙头鱼刺网的捕捞及管理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关于龙头鱼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量估算、数量分布、生长环境特征、渔业情况、摄食习性等方面[6,7,8,9,10,11],而针对南海区龙头鱼的研究很少,仅见渔获组成及捕捞性能的相关研究[2,12,13],尚未见南海区龙头鱼刺网的网目选择性研究的相关报道。网目选择性研究是制定网目尺寸标准的基本方法,其对于渔业管理、监测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等都有着重大的作用[14,15]。因此,笔者根据2015 年的南海北部龙头鱼刺网选择性试验的渔获测定数据,对其网目选择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适合南海区龙头鱼刺网作业的最小网目尺寸,并探讨了龙头鱼刺网的合理使用,以实现龙头鱼刺网渔业的健康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时间和海域

试验时间为2015 年1 月13 日至1 月21 日,共进行6 d,开展了6 个网次的试验,试验海域为阳东县东平镇近海海域,经纬度范围为21°36'N ~21°38'N,112° 16' E ~ 112° 20' E,水深12 ~ 13 m,底质为泥。

1. 2 试验渔船

试验渔船为“粤台渔33049”,玻璃钢制,船长17. 14 m,型宽3. 83 m,型深1. 65 m,总吨位38t,净吨位13 t,主机总功率31. 6 k W,1 台,型号为495BC-3。作业时5 人操作。船上还配备有GPS、北斗导航仪、单边带对讲机和避碰仪等导航、通讯设备。

1. 3 试验网具

1.3.1网衣规格

试验网按照网目尺寸大小,分为3种,每种20片,网目尺寸分别为36 mm、38 mm和40 mm(表1)。材料为聚酰胺(白胶丝),编结方式为双死结,横目使用,水平缩结系数为0.505。

1.3.2钢索

试验网上、下纲和缘纲长度一样,装配网目的长度均为58.5 m。上纲和下纲直径均为6 mm,材料为聚乙烯;上缘纲和下缘纲直径均为5 mm,材料为聚乙烯。浮标绳每个浮标使用1条,锦纶绳,直径10 mm,浮标支线长约28 m。

1.3.3属具

1)浮子为塑料浮子,规格为11.6cm×1.7 cm×1.5 cm,每片网用45个,均匀分布;2)沉子为水泥混凝土制做而成,每个质量500~600 g,每片网用13个;3)浮标由竹杠制作而成,长度为5~6 m,下端为水泥做成的沉子(质量约2.5 kg),中间系一个泡沫浮子,上端系小布旗,每10片网用1个浮标。

1. 4 试验方法

凌晨放网,放网时先将同网目尺寸的20 片网衣连接好,再将3 种规格网衣按网目尺寸顺序连成一列,放网后船和网漂流2 ~ 4 h后起网。试验时,记录每次作业渔船所在的经纬度、作业水深、作业时间及每网次的总产量,并进行渔获物抽样、种类以及生物学测定,抽样为随机抽样,抽样比例为1 /10,种类都鉴定到种,生物学测定内容包括体长、最大体周、体质量,体长、最大体周以mm为单位,体质量以g为单位,样品的体长、最大体周、体质量等生物学测定方法按照《海洋调查规范》[16]进行。

1. 5 选择性试验方法

1. 5. 1选择性曲线估算试验忽略刺网不同网目尺寸造成的捕捞能力差异,并且假定捕捞对象在刺网有效的捕捞区域内均匀分布,相同网片数量下捕捞对象接触不同网目规格刺网的概率相同,且渔获之间相互无干扰,则网目尺寸与渔获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4,17]:

式中Clm表示网目尺寸为m的网衣捕获体长组为l的渔获尾数; q为可捕系数,即捕捞数量占接触渔具数量的比率; Nl为接触渔具的体长组为l的资源量; Slm为网具选择率; ξ 表示随机误差,包括鱼类分布集群性、鱼类对渔具行为差异、渔具性能差异以及取样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影响[14]。

模型曲线参数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算,这需要对观测数据的误差结构进行清晰地假设,MILLAR和FRYER[18]认为其误差结构是过度离散的,但是泊松分布误差通常可以提供一个精确的描述[19],且其方差与均值相等[20,21]。因此,为简化计算,这里设定误差结构服从泊松分布。

由Clm服从 λ = q NlSlm的泊松误差结构分布,可知试验中出现观测值Clm的概率为:

则渔获总概率对数似然函数为:

根据极大似然值原理,用规划求解估算选择性模型参数,当式( 3) 的值为最大时的参数值即为模型参数。

通常采用Normal、Lognormal和Gamma 3 种选择性模型曲线来拟合,表达式如下:

式( 4) ~ ( 6) 中,k1、k2代表模型待估参数; σ2表示方差; μ = lnR0,R0为选择性因素,表示选择性曲线中选择率最大( = 1) 所对应的相对体长; α表示形状参数; k表示尺度参数。

1.5.2拟合优度检验

采用似然比卡方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确定最佳模型,其检验统计量[22,23,24]为:

式中dlm为拟合模型的偏差值,

D表示检验样本分布偏离理论分布的严重程度。用df表示自由度,D/df表示检验样本分布与理论分布的相似程度。D/df的理论期望值为1,越接近1,表明模型拟合得越好。

1.5.3最小网目尺寸的确定

经验和研究都表明[14,21],刺网的最大选择率对应的渔获体长与网目尺寸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

式中K为最大选择率对应的渔获体长与网目尺寸之间的关系系数; a为网目目脚长度; L为渔获体长。

根据鱼体长度以及鱼体最大体周来计算其关系系数K ,计算式分别为:

式中L0为2 种网片相同选择率所对应的体长;a1、a2为网目目脚长度; G为鱼体最大体周; L为最大体周对应的体长。

2 结果与分析

2. 1 体长分布

根据龙头鱼体长分布数据,以5 mm为组距,可以得到不同网目规格下龙头鱼的体长分布图( 图1) 。36 mm网目下平均体长为184. 7 mm,优势体长组为180 ~ 185 mm,占总数的19. 60% ; 38 mm网目下平均体长为186. 5 mm,且可以明显看出优势体长组出现了2 个高峰,分别为180 ~ 185 mm和190 ~ 195 mm, 分别占总数的19. 41% 和18. 99% ; 而40 mm网目下平均体长为188. 1 mm,优势体长组也为180 ~ 185 mm, 占总数的18. 14 % ,但是在185 ~ 205 mm体长之间龙头鱼分布也很高。从平均体长来看,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龙头鱼平均体长不断增大,但180 ~ 185mm体长组是3 种网目规格下的共同优势体长组,这是由于3 种网目的网目差异太小导致捕获的龙头鱼体长分布差异较小以及网次间差异所造成的。

2. 2 选择性模型

根据上述方法估算的3 种选择性模型的参数列于表2,D/df值均约为1,说明模型拟合情况良好。从D值大小来看,Lognormal模型相对其他2种模型要小,但由于体长分布影响因素除了网目选择性外,还有资源现状及环境状况等[14],因此仅从D值判断表达曲线是否最佳,其依据是不充分的,还应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加以确定。

3 种模型最大选择率对应的龙头鱼众数体长列于表3,Gamma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测算值最接近。且在试验中观察到有很大部分的龙头鱼是由于下颌牙齿突出被网衣缠住而捕获,HAMLEY[25]研究显示,当大多数鱼类被缠绕时,刺网的选择性曲线更宽,且更向右倾斜。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龙头鱼刺网网目选择性最适表达曲线为Gamma曲线( 图2) ,将模型参数代入公式( 6) 可以得出选择率Slm的表达式为:

2. 3 小网目尺寸的确定

2.3.1根据鱼体长度确定网目尺寸

根据龙头鱼刺网选择性的Gamma分布曲线,可以计算得出3种网目尺寸中对应2片网有相同选择率的体长L0的值分别为183.27 mm、187.97 mm和193.19mm,由此可计算出,则龙头鱼最大选择率对应的体长与网目目脚长度的关系式为:

2.3.2根据鱼体最大体周确定网目尺寸

根据龙头鱼的最大体周与体长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的关系式为G=0.425L-3.401 7(R2=0.672 1)(图3)。由龙头鱼的最大体周和体长数据,可以计算得出K的平均值为0.081 3,则龙头鱼最大选择率对应的体长与网目目脚长度的关系式为:

由于南海区至今未见龙头鱼开捕规格的报道,故该研究采用了东海区的相关研究结果作为最小网目尺寸的参考依据[26],考虑到为了避免捕到开捕规格以下体长的鱼,故将网目尺寸放大20%[27],由此可以得出根据鱼体长度和鱼体最大体周计算的最小网目尺寸分别为38. 71 mm和31. 22 mm。根据鱼体最大体周来确定最小网目尺寸,需要假定鱼体的刺挂部位和压缩情况相同,但这与实际过程有较大出入,且龙头鱼刺挂部位不稳定,并有极大数量由于下颌牙齿突出而被网衣缠住而捕获,这更加影响了K的准确性。综合上述分析,根据鱼体体长确定网目尺寸的方法更加合适,确定龙头鱼刺网的最小网目尺寸为38. 71 mm。

3 讨论

3. 1 模型的选择

选择性曲线是描述渔具选择性的直观方法,选择合适的曲线模型,不仅可以简化选择性估算的方法,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刺网选择性研究的不确定性[14]。研究显示,当大多数鱼类被缠绕时,刺网选择性曲线的右半部分的倾斜程度会有所改变[25,27]。结合龙头鱼刺网独特的捕获方式,该研究采用多个网次的渔获数据,通过似然比卡方检验的检验值G /df以及模型估算和实际值对比,得出Gamma模型曲线与龙头鱼刺网选择性曲线更加吻合。但也由于渔获数据是由多个网次累加起来,网次间的差异可能会引起模型参数估算的偏差,且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选择性模型参数估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1,28]。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刺网的选择性曲线是典型的钟形曲线,即单峰的概率分布,但龙头鱼刺网渔获中只有刺入和缠绕2 种渔获方式,所以研究时并未考虑多峰概率分布曲线。

3. 2 网目尺寸的确定

调查显示,南海北部现有的龙头鱼刺网的网目尺寸为33 ~ 44 mm,其中绝大多数在38 mm以下。该研究根据获得的渔获数据综合分析后确定龙头鱼刺网的最小网目尺寸为38. 71 mm,由于缺乏南海区龙头鱼的开捕体长规格,该研究结果是参照东海区龙头鱼的开捕体长计算得出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2012 年开展的龙头鱼前期调查研究得出龙头鱼最适网目尺寸和最小网目尺寸分别为36 mm和33 mm[7],这是因为前期调查只是初步地以鱼体最大体周进行K的估算,且并未进行多种网目的选择性曲线估算,存在一定的误差,且2 次调查的时间和海域也有所差异。

参考东海区龙头鱼的开捕规格[26],计算出3种网目尺寸的龙头鱼幼鱼比例依次为0. 79% 、0. 21% 和0. 21% ,且捕获到的其他经济鱼类的幼鱼极少,每网次只有几尾至十几尾,一定程度上说明该研究确定的最小网目尺寸是合适的。

试验前受前期调查影响,在网目尺寸设计上选了36 mm、38 mm和40 mm 3 种网目,加上准用的50 mm网目,共4 种网目,从渔获结果来看,网目尺寸设计不够合理。前3 种网目渔获量差异不大,基本是对等的,但是准用的50 mm网目却未能捕获龙头鱼,在40 mm至50 mm之间未能进行调查试验,对分析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由于试验时间较短,作业区域范围过小,该研究只能说明该区域龙头鱼刺网的选择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针对龙头鱼刺网不同季节不同海域的差异进行研究。

3. 3 龙头鱼刺网的合理利用

龙头鱼并非南海区传统的经济鱼种,一般为拖网和张网的兼捕对象[2,9,10]。近年来,由于其食用方式被市场广泛接受,经济价值逐渐提升而被渔业者所重视,使龙头鱼刺网作为南海区新兴的渔具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结合2 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该调查采用的网目尺寸更小,却并未兼捕到较大比例的经济鱼类幼鱼,这可能是由于作业海域和时间发生了变化所导致的。因此,为了实现南海区龙头鱼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促进资源养护型和生态型渔具渔法的使用,要严格最小网目尺寸控制的贯彻落实,还需要合理地选择作业海域和时间。

南海北部 篇2

南海北部陆坡白云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探讨

位于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白云凹陷是珠江口盆地最大的凹陷,近年来在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已有一系列天然气发现.白云凹陷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油气勘探意义,故此称其为“白云深水区”.区内古近系文昌-恩平组巨厚烃源岩、浅海三角洲砂岩储层和新近系陆坡大型珠江深水扇储层、东沙运动形成的大量断裂和大型底辟带的存在,以及浅层含气亮点的广泛分布和北坡-番禺低隆起大型天然气藏的发现等显示,白云深水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有着大油气区的勘探前景.

作 者:庞雄 陈长民 朱明 何敏 申俊 柳保军 Pang Xiong Chen Changmin Zhu Ming He Min Shen Jun Liu Baojun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刊 名:中国海上油气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年,卷(期):2006 18(3) 分类号:P61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坡   白云深水区   珠江深水扇   成藏条件   勘探前景   大油气区  

南海北部 篇3

马鲛流刺网(以下简称马鲛流网)属于漂流单片刺网[3],是近年来南海北部主要渔具之一,其主要捕捞对象有马鲛和鲔(Euthynnus yaito)等[4]。该刺网的网目尺寸及其渔获物规格一般较大,且成本低,经济效益较好[5]。随着马鲛流网的发展和南海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6],南海北部马鲛流网网目尺寸呈不断变小的趋势,而且单船所带网片总数不断增加。为了评价马鲛流网对主要渔获种类的选择性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避免其盲目发展,有必要对马鲛流网的渔获组成、作业渔场、渔获生物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鱼体体型、生物学特征(体长分布)是影响和估算刺网渔具选择性的重要因素[7]。迄今为止,南海区已开展过金线鱼流刺网渔业情况、网目选择性等相关研究[4,8,9],但尚未有马鲛流网渔获组成的相关文献报道。笔者从南海北部马鲛流网的主要渔获种类和组成、目标种类体长分布、体长与体周的关系、主要刺挂部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明确该渔具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为选择性研究试验的开展、制定最小网目尺寸等相关管理措施积累基础数据和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于2012年4月21日~24日在海南岛东北部渔场进行,历时4 d,共进行了3网次作业。调查作业范围为111°08.8′ E~111°16.88′ E,20°18.6′ N~20°39.1′ N。渔场水深44~46 m,底质为泥沙。渔船放网时间为17:30,起网时间为放网当天23:00左右。

1.1渔船

作业渔船为新造钢质船——“粤电渔42073”,船长33 m,型宽6.3 m,设计吃水2.7 m,功率为132 kW,总吨位为169 t,净吨位为59 t。船上配备先进的导航、助渔等设备,包括集渔探、GPS导航、海图管理于一体的多功能海图仪(HR-680 GP)、避碰仪(FT-8700 AIS)、GPS导航仪(KGP4912)、单边带对讲机等。船上配员10名。

1.2渔具

作业渔具为漂流单片刺网,主尺度为43.60 m×45.16 m,网目尺寸为142 mm,网衣材料为聚乙烯,双死结编制,横目使用,作业时使用网片550片。网具上纲装配长方体泡沫塑料浮子,每个浮子浮力为10 kgf,每片网用5个浮子;网具下纲装配一定数量的铅质沉子,每粒沉子质量为90 g,每片网用沉子160粒。另外,网具每隔一定的距离装配一个浮标(由竹竿制作而成)。马鲛流网的作业示意图见图1。

1.3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每次起网时对渔获物进行分类,测量其体长(叉长)、体质量、体围(最大体周长)等生物学参数。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渔获的体长(叉长)分布,回归分析主要种类的体长(叉长)与体质量、体长(叉长)与体围的关系,计算渔获的数量百分比和质量百分比。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10]来评价渔获种类的优势种,其计算公式为:

IRI=(N+W)F

其中N表示某种渔获种类的尾数百分比;W表示质量百分比;F表示出现频率百分比。

考虑到主要渔获种类分别为康氏马鲛、白卜鲔和乌鲳,很有必要对其生物学特征特别是体型特征作进一步的分析,因为渔获体型特征是评价刺网的渔获性能、渔具选择性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等重要生物学参数。笔者分别就体长(或叉长)、体质量、体围(最大体周长)及主要刺挂部位等方面对康氏马鲛、白卜鲔和乌鲳的体型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2结果

此次调查测量记录的渔获总计230尾,隶于11种10属7科3目,渔获总质量为645.415 kg。主要渔获种类有康氏马鲛、白卜鲔、乌鲳、扁舵鲣(Auxis thazard)、斑点马鲛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等。各渔获种类的尾数、质量、占据比例、出现频率及IRI见表1。

根据IRI值大于1 000定为优势种的标准[11],马鲛流网渔获组成中优势种分别为康氏马鲛、白卜鲔和乌鲳,其IRI分别为10 969.80、5 502.49和1 937.34。康氏马鲛是最主要的渔获种类,占渔获总数的46.09%,占总质量的63.61%,也是该刺网的目标种类,且其渔获个体一般较大;白卜鲔在数量和质量上仅次于康氏马鲛,分别占总数和总质量的27.83%和27.20%;乌鲳的渔获数量也较为可观,占总数的16.52%,但由于其体型的原因,在质量上仅占2.85%(表1)。主要渔获种类占渔获总数的比例见图2。

2.1康氏马鲛

调查中共渔获康氏马鲛106尾,总质量达到410.555 kg,体质量范围为1.93~8.64 kg,平均(算术平均,下同)体质量为3.87 kg,叉长范围为624~1 019 mm,平均叉长为784.92 mm,体围范围为270~470 mm,平均体围为331.73 mm。

将康氏马鲛按照叉长以100 mm为单位进行分组,得到各组叉长范围的尾数(图3)。康氏马鲛的优势叉长组为701~800 mm,数量达到64尾,占康氏马鲛总尾数的64%;其次为901~1 000 mm的叉长组,占总数的13%;叉长组601~700 mm和801~900 mm的数量相当,各占总数的10.38%;叉长大于1 000 mm的康氏马鲛数量较少,仅占总数的1.89%。将康氏马鲛的叉长(L)与体质量(W)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叉长与体质量的乘幂回归方程W = 8E-09L2.985 4(R2=0.931 9),以及回归曲线图(图4)。将康氏马鲛的叉长与体围(G)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叉长与体围的回归方程G=0.447 5L-19.534(R2=0.889 6),以及相关曲线图(图5)

2.2白卜鲔

此次调查总共渔获白卜鲔64尾,总质量为175.545 kg,体质量范围为1.07~4.66 kg,平均体质量为2.74 kg,体长范围为366~606 mm,平均体长为507.92 mm,体围范围为237~453 mm,平均体围为358.94 mm。

将白卜鲔按照体长进行分组,得到其体长分布图(图6)。白卜鲔的优势体长组分别为401~500 mm和501~600 mm,分别占总数的45.3%和48.4%,而体长组301~400 mm和601~700 mm的渔获尾数较少,均占总数的3.1%。将白卜鲔的体长与体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体长与体质量的乘幂回归方程W=7E-08L2.800 8(R2=0.867 7),以及回归曲线(图7)。将白卜鲔的体长与体围进行线性回归,得到体长与体围的回归方程G=0.826 2L-60.725 (R2=0.849 5),以及回归曲线(图8)。

2.3乌鲳

此次调查总共渔获乌鲳38尾,总质量为18.405 kg,体质量范围为0.36~0.73 kg,平均体质量为0.48 kg,体长范围为216~276 mm,平均体长为237.74 mm,体围范围为222~348 mm,平均体围为389.37 mm。

将乌鲳按照体长进行分组,得到其体长分布图(图9)。乌鲳的优势体长组为231~250 mm,其占总数的52.6%;体长组211~230 mm占总数的34.2%;体长组251~270 mm和271~290 mm的渔获数量较少,分别占7.9%和5.3%。将乌鲳的体长与体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体长与体质量的乘幂回归方程W=4E-06L2.121 5(R2=0.457 9),以及回归曲线(图10)。将乌鲳的体长与体围进行线性回归,得到体长与体围的回归方程G=1.104 7L+26.745 (R2=0.361 8),以及回归曲线(图11)。

3 讨论

马鲛流网是南海北部近海渔民的主要作业渔具之一,具有操作简单、燃油损耗低等特点。但调查发现,与过去相比该渔具的主尺度和网目尺寸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9年该网具的主尺度为53.04 m×18.7 m,网目尺寸为170 mm[5],而此次调查马鲛流网的主尺度为43.60 m×45.16 m,网目尺寸为142 mm。由此可见,该网具单片网衣长度虽然有所减少,但高度却大为增加,而网目尺寸有所减小。另外,作业中所用网片总数也发生变化。1989年所用网片总数为40~60片[5],而如今马鲛流网所用网片总数动辄上百,此次调查中所用网片总数为550片。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其他种类的流刺网也有类似的发展趋势[12,13,14]。随着马鲛流网的发展和南海北部渔业资源的衰退,马鲛流网的渔获组成也发生了变化。1989年马鲛流网能捕获大黄鱼、带鱼等经济种类[5],而此次调查中并未发现这些渔获。这与调查海区和时间的差异有关,也可能与资源的衰退有关。

康氏马鲛和乌鲳的最适开捕长度分别为280 mm[15,16],此次调查中康氏马鲛和乌鲳的个体长度全部超过最适开捕长度。可能是因为刺网选择性较强,鱼体的尺寸与刺网捕获的最适尺寸相差大于20%时鱼类就很难被捕获[17]。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马鲛流网渔获中的幼鱼比例明显小于传统的围网和新兴的灯光罩网。杨吝等[18]分析了南海北部灯光罩网和灯光围网的渔获组成,2种作业方式中康氏马鲛幼鱼比例均高达100%,而在此次调查中康氏马鲛幼鱼渔获比例为0。其他一些相关研究也表明,流刺网的渔获质量比较好,幼鱼比不高[8,13]。主要是因为刺网的选择性较好,个体足够小的鱼可以穿过网目,而大个体的鱼则可能缠络于网衣而被捕获[19,20]

关于刺挂部位,此调查捕获的康氏马鲛个体较大,由于其身体延长,呈纺锤形,最大体周(体围所在位置)在第一背鳍后部到第二背鳍起点之间,康氏马鲛的主要刺挂在第二背鳍稍前的部位(个体特大者除外);与康氏马鲛相比,白卜鲔的体型较短,而且其体围所在部位一般位于鳃盖骨到第一背鳍之间,白卜鲔的主要刺挂部位为鳃盖骨后缘到第一背鳍之间的部位;由于乌鲳体型甚侧扁,且鱼体覆盖粗糙鳞片不易于观察刺挂部位,而此次调查中的乌鲳数量相对较少,其刺挂部位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南海北部 篇4

利用 年至 年秋季在南海多个航次的现场观测数据,研究了南海北部海区遥感反射率的`变化,并分析了用于全球海洋叶绿素 a 浓度反演的OC2和OC4模型在本海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OC2和OC4模型高估了叶绿素a浓度,高估范围一般约在 80%-200%之间,其中最高可达 640%,即OC2和OC4模型并不适用于南海海域.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实测的表观光学数据,利用遥感反射率比值(Rrs(433)/Rrs(555))与叶绿素 a 浓度的关系建立了两套能够精确反演南海北部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本地化经验算法--算法1和算法2,并利用其对南海北部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 结果表明,由本地化模型反演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与实测的叶绿素a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1%和53%,相关系数为0.75.

作 者:许大志 曹文熙 王桂芬 XU Da-zhi CAO Wen-xi WANG Gui-fen 作者单位:许大志,王桂芬,XU Da-zhi,WANG Gui-fen(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曹文熙,CAO Wen-xi(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

南海北部 篇5

关键词: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简单伸展,斜向伸展,迈陈凹陷,北部湾盆地

断陷盆地中斜向伸展作用往往形成复杂的伸展-走滑复合构造系统, 是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问题[1—4], 在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8]。

迈陈凹陷位于南海北部北部湾盆地, 凹陷呈NE-SW走向, 为一“南断北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 (图1) 。迈陈凹陷基底为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变质岩, 沉积盖层由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组成, 自下而上依次为古近系古新统长流组、始新统流沙港组、渐新统涠洲组、新近系中新统下洋组、角尾组、灯楼角组、上新统望楼港组和第四系。迈陈凹陷目前勘探程度低, 仅覆盖二维地震资料, 钻井14口, 凹陷东部的两口井发现了油气, 其中徐闻X1井获得油流, 徐闻X3井发现天然气, 多口井钻遇了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湖相厚层暗色泥岩, 展示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受限于勘探程度低、基础研究工作薄弱, 迈陈凹陷的构造演化与变形机制等基础地质问题尚未解决, 有学者认为以伸展、右旋走滑应力场为主[9—13], 但未从构造变形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而迈陈凹陷, 如南部控凹的登楼角断裂带发育“马尾状”断裂、始新统-渐新统地层呈规律性“高低相间”等构造变形, 难以用简单伸展构造变形机制解释, 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现围绕关键控制因素———构造应力场及转变, 运用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分析方法, 对迈陈凹陷构造演化过程与构造变形动力学机制进行分析, 探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构造变形的差异性与规律性, 以期为烃源岩分布、含油气圈闭解释、油气运聚等油气成藏综合研究奠定基础, 推进海上低勘探程度区油气勘探开发进程。

1 构造样式与断裂体系

构造样式是同期构造应力作用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变形在剖面上的响应。断裂体系则是构造应力作用下同沉积地层平面上的构造变形响应。按照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受控于其赋存的构造环境。对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的分析, 可以更好地认识迈陈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并直接关系到烃源岩分布、含油气圈闭类型识别与解释、油气运聚等油气成藏要素特征, 影响迈陈凹陷的油气潜力评价和油气勘探。

1.1 构造样式

通过井震标定、地震波组对比解释与地震剖面解析, 认为受控于区域构造应力场, 以T80 (始新统顶面) 、T60 (古近系与新近系间破裂不整合面) 为界, 可将迈陈凹陷划分为下、中、上三套构造样式。

下部断陷 (古新统长流组-始新统流沙港组) , 发育伸展构造样式, 包括南部陡坡带伸展断裂样式、北部缓坡带反向正断裂样式, 受控于简单伸展 (simple orthogonal extension) 构造应力。

中部断拗过渡 (渐新统涠洲组) , 发育伸展-走滑构造样式, 包括迈陈凹陷南部断裂陡坡带抬斜断块样式、挤压半背斜、似花状构造、凹陷中顺向或反向断块等。中部断拗阶段的伸展-走滑构造样式不仅控制了渐新统涠洲组圈闭条件, 还影响着深部流沙港组烃源岩热演化和油气运聚分配。从图2可见流沙港组地层由同沉积期的SE倾向产状转变为NW倾向产状。笔者认为渐新世涠洲期仍以简单伸展构造应力作用为主, 但受限于先存始新世NE-SW走向断裂的边界条件, 如迈陈凹陷南部NE走向的控凹灯楼角断裂带, 此时近S-N向简单伸展构造应力作用, 实际上在先存NE-SW走向的断裂带产生了斜向伸展 (oblique extension) , 地震剖面上清晰显示了灯楼角断裂下降盘涠洲组-流沙港组呈现出伸展-右旋走滑变形构造样式 (图2) 。晚渐新世, 凹陷区域抬升, 地层遭受剥蚀, 地震资料上表现为不整合面 (T60) ,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样式存在显著差异, 不整合面下地层样式受断裂控制明显, 为断陷性质, 不整合面之上断裂不发育, 属拗陷性质。

上部拗陷 (新近纪-第四纪) , 断裂少, 断层停止活动。

1.2 断裂体系

早期断陷阶段, 迈陈凹陷断层以NE、NEE走向为主, 体现了古新世长流期-始新世流沙港期以NW-SE向伸展构造应力为主。

中期断拗过渡阶段, 凹陷中断层以近E-W走向为主, 体现了渐新世涠洲期以近S-N向伸展构造应力为主。早渐新世, 因区域构造应力场由先期断陷的NW-SE向伸展顺时针旋转为近S-N向伸展, 即35 Ma是迈陈凹陷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折点, 凹陷南部控凹的灯楼角断裂下降盘出现“马尾状”断裂、“高低起伏地形”等伸展-右旋走滑复合变形特征 (图3) 。凹陷中分布近E-W向断裂。综合前述构造样式, 可以看出渐新世涠洲期地层产状、断裂分布等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对于凹陷区域构造解析、局部油气圈闭落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晚期拗陷阶段, 断层不发育, 断层停止活动。

2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前人研究认为迈陈凹陷由早而晚划分为早期断陷 (古新世长流期-渐新世涠洲期) 和晚期拗陷 (新近纪-第四纪) 两个构造演化阶段[11]。通过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分析, 认为迈陈凹陷经历了两期构造应力场的重要转变:一是在早渐新世, 盆地构造应力场由先期断陷的NW-SE向伸展顺时针旋转为近S-N向伸展, 35 Ma是迈陈凹陷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折点;其二是在渐新世末期, 盆地由断拗过渡转变为区域拗陷。

从指导油气勘探研究实践角度, 根据两期重要构造应力场的转变, 将迈陈凹陷新生代由早而晚划分为早期断陷 (古新世长流期-始新世流沙港期) 、中期断拗过渡 (渐新世涠洲期) 和晚期拗陷 (新近纪-第四纪) 三个构造演化阶段 (图4) 。

3 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要素关系

3.1 早期断陷 (古新世长流期-始新世流沙港期)

古新世长流期, 太平洋板块俯冲[12], 使大陆岩石圈向东南方向蠕散, 地幔上涌使脆性的上地壳破裂, 塑性的下地壳受到水平拉张, 地壳减薄[14], 产生一系列 (N) NE走向断裂, 裂陷阶段开始, 在迈陈凹陷表现为NE走向控凹的登楼角断裂, 控制凹陷区初始沉降, 出现凹陷雏形, 古新世长流期主要充填一套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棕红色碎屑沉积。始新世流沙港期, 这一时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从NNW向转为NWW向, 印支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增强, 使构造应力发生小幅度顺时针旋转, 登楼角断裂等控凹边界大断裂强烈伸展, 迈陈凹陷进入强断陷期, 凹陷沉降速率大, 水体加深, 湖盆面积扩大, 至始新世流沙港组二段沉积期, 断陷湖盆处于鼎盛期, 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暗色泥、页岩, 有机质丰富, 形成凹陷内主力烃源岩, 奠定了迈陈凹陷良好的油气资源基础。

3.2 中期断拗过渡 (渐新世涠洲期)

受南海区地幔对流、陆壳破裂与海底扩张的影响, 凹陷伸展方向发生顺时针旋转, 由原先的北西向转为近S-N向伸展, 使得在始新世发育起来的NE-SW走向的先存登楼角断裂发生伸展-右旋走滑变形, 凹陷内发育近E-W走向断层, 有些断层在平面上呈雁列式展布。晚渐新世, 海底扩张停止, 盆地内S-N向伸展应力逐渐减弱, 晚渐新世末, 断裂趋于停止活动。

渐新世涠洲期, 以河流-三角洲、浅湖沉积为主, 发育区域性优质储盖组合。此外, 渐新世涠洲期断裂体系, 除了对油气的垂向运移、沟通深部流沙港组二段主力烃源岩等发挥重要作用外, 还控制着涠洲组多种油气圈闭类型的形成, 如断块、断鼻、挤压半背斜等, 提供了油气聚集成藏的空间, 因此, 渐新统涠洲组具有最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

3.3 晚期拗陷 (新近纪-第四纪)

新近纪以来, 多数断层停止活动, 凹陷进入稳定沉积。早-中中新世发育优质海相砂岩储层、披覆 (断) 背斜。晚中新世以来区域海侵, 发育区域性浅海相、厚层泥岩, 为迈陈凹陷的区域盖层。因距离主力烃源岩远, 且沟源断裂不发育, 油气成藏要素的配置是新近系油气成藏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 迈陈凹陷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控制了油气成藏要素及其配置条件。自渐新世, 迈陈凹陷由先期NW-SE向伸展构造应力场转变为近S-N向伸展构造应力场, 前者控制了凹陷的主力烃源岩, 后者提供了区域性优质油气运聚、成藏的空间;新近纪以来, 由断坳过渡阶段转变为区域性拗陷演化阶段, 形成了迈陈凹陷的区域盖层。

4 迈陈凹陷古近纪构造动力学机制

从早期断陷 (古新世长流期-始新世流沙港期) 到中期断拗过渡 (渐新世涠洲期) , 迈陈凹陷经历了复杂的动力学过程 (图5) , 包括地幔隆升引起的NW-SE向伸展作用、近S-N向伸展作用下NE-SW走向先存断裂伸展-走滑作用。因此, 古近纪迈陈断陷是地壳裂陷伸展变形和伸展-走滑变形纵向叠加的产物。在不同构造演化时期, 不同伸展应力场方向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对凹陷的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样式的控制程度不同。

从构造演化和变形机制分析, 古新世-始新世凹陷的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主要受NW-SE向伸展作用形成的NE-NNE向伸展构造系统控制。在渐新世 (涠洲期开始) , 明显受到近S-N向的伸展作用的控制, 在凹陷中形成近E-W向的伸展构造系统, 而先存NE-SW走向断层, 如登楼角断裂带, 在地壳伸展过程中具有右旋走滑位移分量。渐新世, 登楼角断裂伸展-走滑变形是区域伸展构造应力方向与先存登楼角断裂走向斜交的产物, 在区域“伸展”构造背景和先存断裂走向边界条件下, 具不同走向的南断裂, 不仅继承性地出现伸展变形, 还衍生出“被动”走滑变形, 使伸展-走滑构造变形并存。

5 结论

(1) 以T80为界, 将迈陈凹陷古近系划分为上下两套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早期断陷阶段受控于NW-SE向简单伸展构造应力, 发育伸展构造样式和NE-SW向断裂体系;中期断拗阶段受控于近S-N向伸展构造应力, 对于先期伸展构造样式和NE-SW向断裂体系, 发生了斜向伸展构造变形, 发育伸展-走滑构造样式和“马尾状”断裂体系、断裂下降盘呈规律性“高低相间起伏”构造特征, 两套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规律性。

(2) 迈陈凹陷新生代以来经历了两期构造应力机制的转变: (1) 早渐新世, 凹陷构造应力场由先期断陷的NW-SE向伸展顺时针旋转为近S-N向伸展, 35Ma是迈陈凹陷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折点; (2) 渐新世末期, 凹陷由断拗过渡转变为区域拗陷。

南海北部 篇6

金鼻眶灯鱼( Diaphus chrysorhynchus) 属灯笼鱼目,灯笼鱼科,眶灯鱼属,是陆坡区中层鱼的主要优势种之一。食性研究是鱼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渔业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础。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对中层鱼的饵料组成、 摄食习性、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都做了相关研究, 也见太平洋海域的金鼻眶灯鱼摄食、食物消耗率及与昼夜垂直迁移关系方面的报道[4,5,6,7]。自90年代以来,中国东海和黄海中层鱼摄食方面的研究也陆续有报道,对东海金鼻眶灯鱼的摄食习性、生物量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动关系都作了相当详细的研究[8,9,10,11],但目前有关南海海域金鼻眶灯鱼的食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2014年10月对南海北部陆坡海域进行中层鱼类拖网调查所获得的金鼻眶灯鱼样本,以传统的胃含物分析方法,对其食物组成、 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摄食习性随体长的变化和营养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了解南海北部陆坡海域灯笼鱼的生物和生态学特征并丰富中层鱼类摄食生态资料,以期为南海中层鱼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积累基础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与分析

2014年10月20日对南海北部陆坡海域( 115° 17. 360' E, 19° 56. 050' N ~ 115° 45. 890' E, 20° 4. 032'N) 进行中层鱼类拖网调查( 图1) 。采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调查船, 该船总长66. 66 m,船宽12. 40 m,总吨位1 537 GT,满载排水量1 980 t,主机功率1 920 k W,副机功率450 k W × 2。采集方法为利用中层网( 主尺度为136. 10 m × 50. 85 m,网囊网目尺寸为1 cm) 于75 m水深平行拖网3 h,拖速为4. 3 kn。该网共捕获中层鱼490尾,其中眶灯鱼属7种,以金鼻眶灯鱼最多( 142尾) ,从中随机挑选50尾( 体长45 ~ 74 mm) 冷冻保存并带回实验室分析。在实验室待鱼体完全解冻后,测定其体长、体质量、纯体质量等生物学参数,用滤纸吸干食物团表面水份,在精度为0. 001 g的电子分析天平称量食物团总质量,并在光学显微镜( Olympus CX22) 下鉴别饵料生物种类并分别计数和称量,依据形态特征尽可能精确分到最低分类阶元。消化程度高、无法准确称量的食物质量,参照金海卫等[12,13]的方法,采用更正质量,即该航次同步浮游动物调查中的各类饵料生物的平均质量( 表1) 。

1.2数据处理

采用物种个数百分比( N% ) 、出现频率( F% ) 、 饵料质量百分比( W% ) 和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 ( % IRI) 等指标,评价各种饵料的重要性[14,15]:

用胃饱满指数( RI,% ) 和摄食率来评估金鼻眶灯鱼的摄食强度[12,13]:

参照康元德[16]、李明德[17]和张其永等[18]对磷虾、箭虫及其他基础饵料类群所定的营养级之上加1级的方法,估算金鼻眶灯鱼的营养级[19]:

g·个-1

出现频率百分组成( % ) = 100 × 某成分的出现频率/各成分出现频率的总和

营养级 = ∑( 各种食物类群的营养级 × 出现频率百分组成) + 1

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H') 和均匀度 ( J') 判断饵料组成的多样性[12,13]:

式中S为饵料种数,ni为饵料i的个体数,N为所有饵料的个体总数。

2结果

2.1食物组成

南海陆坡金鼻眶灯鱼为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在其胃含物中共发现饵料生物11大类117种( 包括未鉴定到种及不可辨认种类) 。食物组成中浮游甲壳动物占有绝对优势,包括桡足类、磷虾类、介形类、端足类等7大类在内的101种,占总饵料生物的86. 32% ,其中又以桡足类的种类最多,达80种,占总饵料生物的68. 38% ; 其余类别的甲壳动物种类较少,从1 ~ 7种不等( 表2) 。此外还发现, 非甲壳动物如浮游幼体有9类,翼足类4种,毛颚类2种和多毛类1种。

从食物类群的F% 看,金鼻眶灯鱼的食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以桡足类为主,F% 达100. 00,占出现频率百分组成的77. 75% ,其中黄角光水蚤 ( Lucicutia flavicornis) 和腹突乳点水蚤( Pleuromamma abdominalis) 的F% 分别为52. 00和64. 00,是桡足类出现频率最高的种类,分别占出现频率百分组成的4. 08% 和5. 02% ; 其次是磷虾类,F% 为68. 00,其中三刺燧磷虾( Thysanopoda tricuspidata) 的F% 相对较高,为26. 00,占出现频率百分组成的2. 04% ; 端足类、介形类、翼足类、幼体类、 十足类和毛颚类也经常被金鼻眶灯鱼所摄食,F% 为16. 00 ~ 36. 00,占出现频率百分组成的1. 25% ~ 4. 08% ; 莹虾类、等足类和多毛类则是金鼻眶灯鱼偶然摄食的对象,其F% 和占出现频率百分组成比例较小,均不超过10. 00和1. 00% 。

从食物类群 的N% 看,桡足类的N% 最高 ( 85. 64) ,其中腹突乳点水蚤为12. 74,在众多已鉴定到种的饵料生物中N% 最高。其次是磷虾类 ( 5. 33) ,浮游幼体类为2. 39,端足类为2. 08,毛颚类为1. 39,介形类为1. 08,其余类群的N% 较低,均不超过1. 00。

从食物类群的W% 来看,磷虾类的W% 最高 ( 42. 81) ,其中仅三刺燧磷虾的W% 就达25. 46; 其次是浮游幼体类( 20. 97) ; 桡足类也相对较高 ( 18. 39) ; 十足类的W% 为15. 56,其他类群 的W% 均低于2. 00。

在金鼻眶灯鱼的各饵料生物类群中,桡足类的% IRI最高( 74. 00) ; 其次是磷虾类( 16. 98) ; 十足类为3. 88; 浮游幼体类为3. 31; 其他饵料生物类群的% IRI均不超过1. 00。显然,桡足类是南海陆坡金鼻眶灯鱼的绝对优势饵料生物类群。

注: + . 所占比例小于 0. 01% Note : + . the ratio is less than 0. 01% .

2.2摄食强度

此次采集的金鼻眶灯鱼摄食等级较高,没有出现空胃,摄食率为100% 。摄食等级1 ~ 4级的分别占2. 00% 、26. 00% 、54. 00% 和18. 00% 。金鼻眶灯鱼的RI最高7. 21% ,平均为2. 68% ,其中0. 50% ~ 2. 50% 的占56. 00% ; 2. 50% ~ 5. 00% 的占38. 00% ,大于5. 00% 的占6. 00% 。

2.3食性变化

根据体长大小,把金鼻眶灯鱼分为45 ~ 49 mm、50 ~ 54 mm、55 ~ 59 mm和≥60 mm 4个体长组( 表3) 。

Ⅰ组出现的种类有76种,其中桡足类最多 ( 57种) ,N% 、F% 和 % IRI最高分别 为90. 15、 100. 00和80. 89; 其次是磷 虾类, N% 、 F% 和 % IRI分别为2. 94、66. 67和12. 20; 较高的还有十足类、幼体类和端足类; 其他饵料生物类别的N% 和% IRI较小,均不超过1. 00。黄角光水蚤和腹突乳点水蚤为此体长组食物的优势种,% IRI分别为2. 59和23. 69( 图2) 。

Ⅱ组出现的种类最多( 95种) ,其中桡足类有64种,其N% 、F% 和% IRI分别为83. 99、100. 00和74. 59; 磷虾类次之,N% 、F% 和% IRI分别为5. 59、61. 54和14. 44; 此外,较为重要的有幼体类、毛颚类、端足类、介形类等。等刺隆剑水蚤 ( Oncaea mediterranea) 、黄角光水蚤和腹突乳点水蚤是此体长组食物的优势种,% IRI分别为3. 57、 4. 34和13. 77。

Ⅲ组出现的种类有37种,其中桡足类29种, 桡足类N% 、 F% 和 % IRI最高分别 为83. 33、 100. 00和58. 10; 其次是磷虾类,仅次于桡足类; 此外还有端足类和幼体类等也相对较高; 其他饵料生物类别的N% 和% IRI较小,均不超过1. 00。黄角光水蚤、丽隆剑水蚤( Oncaea venusta) 和腹突乳点水蚤为此体长组食物的优势种,% IRI分别为2. 47、2. 94和11. 80。

Ⅳ组出现的种类有18种,其中桡足类12种, 其N% 最高为66. 67,磷虾类为16. 67; 桡足类和磷虾类的F% 均为100. 00,% IRI差别不大,分别为35. 11和35. 05,其次为幼体类和十足类; 其他饵料生物类别的% IRI均小于1. 00。截拟平头水蚤 ( Paracandacia truncata) 、三刺燧磷虾和灯笼鱼科幼鱼是此体长组食物的优势种,% IRI分别为2. 75、 17. 10和19. 02。

由此可见,金鼻眶灯鱼不同体长组所摄食的饵料生物类群基本相同,都是以浮游动物中的浮游甲壳动物为主要摄食对象,兼食毛颚类、浮游翼足类及灯笼鱼科等游泳动物幼体。从金鼻眶灯鱼不同体长组的优势饵料种类可以看出,当体长﹤ 60 mm时,各体长组的优势饵料均为小个体桡足类,且种类变化不大,体长达60 mm时磷虾类和灯笼鱼科幼鱼等大个体食物比重加大。总体而言,金鼻眶灯鱼不同体长组所摄食的饵料生物类群基本相同,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体长达60 mm后大个体种类摄食比重加大,有可能出现食性转变现象 。

金鼻眶灯鱼不同体长组摄食等级百分比和RI的变化见图3。金鼻眶灯鱼处饱胃状态个体最少的和RI最低的都出现在Ⅰ组,随着鱼体的增长而增加,处饱胃状态个体最多的和RI最高的均出现在 Ⅳ组。

金鼻眶灯鱼不同体长组的饵料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变化不大,但两者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饵料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在Ⅰ、Ⅱ体长组相对较高,Ⅲ组开始降低,Ⅳ组最低; 而饵料生物均匀度则随鱼体的增长而升高( 图4) 。

2.4营养级

目前国际通用营养级划分标准把浮游植物定为第一营养级( 1级) ,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定为第二营养级,分别为2. 0 ~ 2. 3级和2. 4 ~ 2. 9级, 低级肉食性动物和中级肉食性动物定为第三营养级,分别为3. 0 ~ 3. 8级和3. 9 ~ 4. 4级,高级肉食性动物定为第四营养级( 4. 5 ~ 5. 0级)[12,13]。根据金鼻眶灯鱼饵料生物的各种指标统计可得,金鼻眶灯鱼的营养级为3. 49级,属第三营养级的低级肉食性动物。

3讨论

3.1食物组成

该研究结果表明,南海陆坡金鼻眶灯鱼食物种类丰富,以浮游甲壳动物为主要摄食对象,其中桡足类为绝 对优势饵 料生物类 群,N% 为85. 64, % IRI为74. 00; 其次是磷虾类,% IRI为16. 98; 灯笼鱼科幼鱼和十足类的% IRI虽较低,仅为2. 89和3. 88,但W% 分别为18. 96和15. 56,也是重要的饵料生物。金鼻眶灯鱼没有出现优势度较高的饵料生物,腹突乳点水蚤和三刺燧磷虾的% IRI相对较高,但总共也仅有28. 82,食物结构与以往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20]相似,均以浮游甲壳动物的桡足类居多,这说明金鼻眶灯鱼的食性较广,对食物的选择性较低,与TANAKA等[11]对东海陆坡金鼻眶灯鱼的食物选择性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TANAKA等[11]对东海陆坡亮胸眶灯鱼 ( D. garmani) 和金鼻眶灯鱼的食性研究表明,亮胸眶灯鱼在白天、金鼻眶灯鱼在晚上主要以浮游甲壳类为食,桡足类依然是这2种眶灯鱼最重要的饵料生物,而晚上捕获的金鼻眶灯鱼的饵料生物主要由桡足类、磷虾类和十足类组成,其% IRI占总值的90% 以上,与此次调查的南海陆坡金鼻眶灯鱼的食物饵料类别相似。

从以上结果可推测,南海陆坡和东海陆坡的金鼻眶灯鱼具有相同的摄食习性,且这种摄食习性很可能是由不同海区浮游动物及其他饵料生物的群落结构所决定。不同海区、不同时间金鼻眶灯鱼的摄食习性与其同一生活海区浮游动物及其他饵料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3.2食性变化

金鼻眶灯鱼的不同体长显示了其食性差异。随着体长的增长,金鼻眶灯鱼的摄食等级和RI逐渐增加,但食物中出现的饵料种类并没有持续增加, 而体长达到55 ~ 59 mm时食物种类急剧减少。金鼻眶灯鱼在鱼体较小时,主要以较小个体黄角光水蚤和腹突乳点水蚤等桡足类为食,而当鱼体较大时,金鼻眶灯鱼会有所偏向摄食磷虾类和灯笼鱼科幼鱼等较大个体饵料生物,这一现象正符合“最佳摄食理论”,即捕食者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能量, 会尽可能的捕食大个体饵料生物,因为捕食大个体饵料生物所获得的能量要大于捕食所消耗的能量[21]。因此,金鼻眶灯鱼体长较大时,即使其摄食等级和胃饱满指数均较高,但由于所摄食的较大个体饵料生物增多,摄食的总饵料生物种类反而减少。根据“最佳摄食理论”,较大个体的饵料生物十足类和灯笼鱼科幼鱼理应与磷虾类% IRI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鱼体的增长而升高,但十足类和灯笼鱼科幼鱼在此次调查的金鼻眶灯鱼饵料生物中其 % IRI并未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仅在Ⅳ组突然升高。其原因可能有: 1) 体长﹤ 60 mm的金鼻眶灯鱼,其生长发育并未成熟,捕食能力相对较弱, 只能偶尔捕捉到较大个体的十足类和灯笼鱼科幼鱼; 2) 分析的鱼类样品数量较少,尤其是Ⅲ、Ⅳ 体长组仅有4 ~ 5尾,很可能因为样品的不足而无法正确反映真实情况。

鱼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随着鱼体的增长而改变其摄食习性,这是鱼体对自身生理生态发展的一种适应。张波[22]对不同鱼类总结了3种不同的摄食习性: 1) 摄食的食物种类没有明显的改变。张其永和张雅芝[23]对二长棘鲷( Parargyrops edita) 、 LABROPOULOU[24]对纵带羊鱼( Mullus surmuletus) 的食性研究均发现,这2种鱼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食性转变; 2)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十分明显的食物转换现象。林景祺[25]发现小黄鱼( Larimichthys polyactis) 从幼鱼发育到成鱼过程中,逐步由浮游动物食性转变成游泳动物食性,食性转化现象十分明显; 3) 摄食的食物大小、种类扩大。该研究结果表明,金鼻眶灯鱼不同体长组均以浮游动物中的浮游甲壳动物为主要摄食对象,所摄食的饵料生物类群基本相同,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体长达60 mm后大个体种类摄食比重加大, 有可能出现食性转变现象,这在以后的研究中会增加样品量以进一步说明。

3.3摄食强度及营养级

南海陆坡金鼻眶灯鱼摄食等级大部分处于3 ~ 4级,摄食率为100% ,如此高的摄食强度主要与拖网时间有关。金鼻眶灯鱼具有日夜迁徙习性,白天下沉至深海,晚上则上升至表层,并进行摄食活动[11]。此次拖网时间为早上4: 20 ~ 7: 40,金鼻眶灯鱼已基本完成摄食,其胃中充满食物,且大部分还未被消化,因此摄食等级较高。此外,在分类鉴定过程中还发现,这时期采集的样品,胃内完整饵料生物个体较多且种类丰富,其分析结果更能详尽、全面地反映金鼻眶灯鱼的食物组成。因此,在往后利用胃含物分析方法研究鱼类食性时,应根据鱼类的摄食规律来采集样品。

鱼类在不同发育阶段,摄食强度可能不同[22]。 黑尾 ( Serranus atricauda) 的摄食强度随鱼体的生长而增强[26],而纵带羊鱼大个体的摄食强度反而比小个体的小[24]。带鱼( Trichiurus japonicus) 、小黄鱼、七星底灯鱼( Benthosema pterotum) 、细条天竺鲷 ( Apogon lineatus) 、发光鲷 ( Acropoma japonicum) 等的摄食 强度在发 育过程中 变化不显 著[12,13,19,21,22]。该研究结果显示,金鼻眶灯鱼的摄食强度有可能随鱼体体长的增加而增强。因为分析样品量较少,所得结果有可能因样品量的不足而有所偏差,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分析样品量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上一篇:PCB电路设计下一篇:分阶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