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终结

2024-08-06

艺术的终结(通用3篇)

艺术的终结 篇1

一.艺术在自身的哲学追问中走向死亡?

上世纪末,阿瑟·丹多创作了《艺术的终结》这篇文章回应艺术界的沉闷状态,后扩充成为《艺术之死》一书。该书对艺术界甚而整个文艺界带来极大冲击,引发了新一轮对于艺术自身的思考和反思。

哲学本身是对艺术的剥夺,丹多的书中追述从柏拉图“宣告哲学与艺术间的某种战争状态”到尼采“理性对美的复杂的侵犯导致了悲剧与喜剧之死”所论述的关于艺术与哲学难以清楚划清界限的复杂关系。“艺术并不能使任何相关的事情发生,只是纪念、供奉、灵化并构成一座纪念碑,用来保存消逝的记忆。”

艺术不是在对自身的哲学追问中走向了终结,而是在与哲学捆绑并行的路上不堪其负。我们对艺术的看法首先应该是无功利的,但无功利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建立在价值论基础上,那么艺术一方面在功利性之外,一方面又在哲学的维度上寻求意义。他的价值就在于他的无价值。艺术被空置起来,咋一看是超越功利性的纯粹存在,可是仔细一想,这种纯粹性的基础是何等地空洞!一旦把艺术与附着它的那些哲学理论分开,艺术产生什么意义就不再是引人苦苦思索的哲学问题,而只是过往的经验记录了。

二.艺术的终结是叙事意义上的,不是意识形态的

要预测艺术的未来有个假定前提:艺术是否有未来?

在丹多称之为“后历史”的时期,艺术以他自己的样式继续存在,只是这种存在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历史的意义。

1920年早期达达运动发明了照片拼图艺术并以这种机械的可批量生产艺术形式的出现提出“艺术死亡”。丹多认为:按他们的方式,即拼贴照片证明的不是艺术的死亡,而是手工艺术的死亡,或者说,美的艺术或是架上绘画的死亡。丹多提出“架上绘画在今天继续堕落着,而将要取代架上绘画的艺术 (如拼贴) 得到了促进,因为他们向架上绘画的内在体制提出了挑战。”丹多提出这一观点背景在于:苏联革命时代认为架上绘画与堕落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产生联系,严重脱离生活和大众。从这个角度上来,机械艺术的适时出现满足了这种批判的需要,甚至大于本身意义,它反对把绘画看成是具有某种精神性和神秘性的思想,艺术的价值意义受到了质疑,丧失了昔日的独尊荣宠。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创造艺术品。达达运动倡导的“艺术死亡”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宣言或是革命呐喊而非事实上的终结,这里的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这种强制性的艺术终结不是从艺术自身的死亡出发,而是内在于艺术观念意识的死亡。

丹多的艺术终结是在宣布自身的终结。艺术在此刻被定格,成为历史的永恒凝定。如同很多童话故事的结局“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这种幸福被恒定在天空之上,以后也许还会有怪物史莱克的幸福、野蛮女友的幸福,但这些已经无关乎王子公主了,在童话的浪漫情怀时代远逝的时候,王子公主式的幸福也就失去了生存土壤。一个时代把目光投向未来时,属于它本身这一时期的东西并不多,他们的命运属于艺术史,当艺术获得自身认同的哲学意义时也就走向了终结。

三.艺术在现代丧失了纯粹自我的必然性,走向了多元可能

电影技术的发明应用挑战了传统绘画艺术理念 (即真实再现的理想) 、传统宏大叙事的终结使得艺术背后强大精神价值被解构,艺术处于被质疑的地位。从日常经验主题转移开注意力的时候,诗人或艺术家将注意力投向其自身技艺的媒介,艺术史哲学就是不断屈从于媒介的抵抗。

丹多认为,现代艺术没有一个规则生产哲学上的纯粹艺术作品。现代艺术哲学使多元主义成为必要。抽象只是一种可能,而非必然,艺术世界现在处于可能性与许可性之域。这个时代没有必然,一切都是可能。丹多把以此为标志的时代命名为“艺术的后历史时期”并以德国艺术家郝而曼.阿尔伯特的名言“一切皆可”定义这个时期的艺术。

艺术现代化来自生存背景的现代化,“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一切皆有可能”(李宁),“我的地盘我做主”(动感地带),这个时代是特立独行、自我、放纵的,抛弃了一切的清规戒律。在这样一个多元化时代,个人看法不会成为全人类的传达教条或审查。艺术在本体化自我意识中终结了,“那是艺术或那不是艺术”的论断话语不再起作用,事实比看法更有意义!艺术家获得了创作自由,也遭遇了压力——自由创作以外需要也应当有其他的原因来解释艺术,但现在找不到这样一个精神价值的支撑。“一切皆能”是唯一的真实依据,也使得艺术在现代茫然无所依。后历史的艺术精神,就是绝对自由游戏!我们不再追问永远到底有多远,这种追问在当下显得了无意义而惶恐,这个时代,我们能想多远就走多远。

参考文献

[1].阿瑟·丹多著, 欧阳英译, 艺术的终结[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2].黑格尔著, 朱光潜译, 美学 (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1979.

[3].阿瑟·丹多, 王春辰译, 艺术终结后的艺术[M].世界美术, 2004.

艺术的终结 篇2

1.美国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诞生地。

2.Host,英文的原意为“主人”的意思,指娱乐节目或轻松类型的节目主持人。

3.《明星剧场》,弥尔顿·伯尔乐。《城中大受欢迎的人》,埃德·沙利文。《天才展示》,阿

瑟·戈弗雷。

4.CBS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CNN 有线电视新闻

网,Fox 福克斯广播公司

5.Anchor,英文原意为“锚”在体育术语中意指接力赛跑最后一棒的运动员。指新闻节目

主持人

6.1952年美国总统大选,CBS电视节目编导唐·休伊特提出一个新的设想——由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克朗凯特)将全国各地关于总统竞选的报道组织、串联成一个整体,使观众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教完整的印象。

7.1956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全国广播公司(NBC)推出一对伙伴主持人亨特利和布林克

利主持《NBC晚间新闻》,在整整12年中一直占据三大广播公司新闻节目收视率之首。

8.王宁,第六届CCTV主持人大赛冠军。

9.Moderator,原意为“仲裁人、协调人”。指游戏、竞赛类型节目的主持人

10.主持人的基本含义:以真实的个人身份,代表电视机构在电视屏幕上出面主持节目;以

纯熟的技巧在双向交流的传播方式与实现节目有效传达的过程中起积极地主导作用。

11.主持人的基本条件:(1)顺眼(2)会说(3)机敏(4)智慧(5)投入(6)修养

12.明星主持人的较高标准:1魅力2创造力3成熟4权威5独创风格6领导才能

第二章

1.人格化传播的主要特征:信息载体,情感传导,个性形象,节目标志。

2.信息载体:借科学技术术语来形容,某种专门传递信息的媒介

3.载体形式的设计一般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A节目的形态B节目的内容

4.节目的形态:不同形态的节目,主持方式是不同的。同是新闻节目,在主持方式上会有很

大的区别:《凤凰早班车》、《有报天天读》、《锵锵三人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

5.节目的内容:不同内容的节目,主持方式有很大差别。新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

社教节目相同内容的节目,根据具体情况,主持方式也有很大差别。

中国的《望长城》——日本的《万里长城》

6.载体的理念性

主持人的理念性往往从四个方面体现:

一、有理智——是主持人自身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主持节目过程中能够辨别是

非、利害关系,达到一种理智水准。

二、有深刻的思想——是主持人本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理论水平、思想水平达到一定

高度,成为权威主持人。

三、有严密的思维——主持人的理性思维活跃于信息交流(采访)的过程中。

四、通过语言把理性思维的内容表达出来。

7.主持人的理念性的作用:

1.拉进与观众的距离2.增强节目的可信度 3.使得电视成为进行思想交流的理想工具

8.载体的能动性:作为信息载体,主持人不是消极、被动地传递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传

播,体现人格化的特点。

9情感传导的技巧

(1)寻找共同点(2)有思想内涵(3)自然地“化入”

10.什么是情感传导?

感受事物,注入情感,传达内容(内容中有情感的渗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沟通(传达中要控制情感),不是简单地表情上表现出喜、怒、哀、乐,而是所传达的内容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感情上的共鸣与沟通。

11.如何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和沟通?

理解——对所传达的内容在心理上获得正确的情感反应;

传达——恰到好处的方式、方法与技巧将正确的情感反应传导给观众。

12什么是情感?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

13.哪些因素影响情感注入的程度?

A 自我体验

B 对内容的感知。其它传媒电视信号,提前准备好的录像

14.情感传导受到哪些尺度的制约?

(1)受到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的规律的制约

(2)节目性质的制约

(3)主导传播意向的制约

(4)主持人角色的制约 观察者的角色NOT参与者的角色

(5)推出主持人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获得传播效果

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情感传导

15.个性形象

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形象,是指其再主持节目的实践活动中,反映出的总体精神面貌和相对固定的性格特征。

16.节目标志:

一方面是由节目的性质、内容、样式、风格、包装等注重因素融合而成;

另一方面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带给观众的总体印象。

第三章

.对象化传播的特点:

一.一对一的针对性

1、针对特定的对象:《夕阳红》《智慧树》

2、针对多层面对象:《焦点访谈》

二.面对面的亲近性以真实身份交流

1、真实的亲切感:整体的亲切感:表现在构思、创作、播出诸环节

亲切感的实现——真实,NOT 强颜欢笑NOT甜言蜜语NOT卖弄表演

BUT内心深处与观众交流的动机和行为

亲切感的体现——自然,第一人称主持节目

2、直观的视觉感受:主持人——视觉中心

三.★双向交流的互动性

1、灵活的交流方式:嘉宾的参与观众的参与

2、平等交流的相互作用(理解)

与观众间的平等交流,与采访者、嘉宾间的平等交流

四.有效传达的显著性

1.注意2理解3欣赏4评价5行动

第四章

1.主持人点风格(名解):即是主持节目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导思想和艺术特点。有机因素:

外观形象,内在气质,个性语言,品质修养。

2.主持人风格表现形式:

1、外观形象:成功主持人的特点:生气勃勃、全神贯注、专心致志——饱满的精神状态

2、内在气质:一个人的内在气质一方面具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来自后天的修养和磨练。

3、个性语言

4、品格修养

3.主持人风格多样性与一致性:

不同的主持人风格不同,同一主持人主持不同节目时也会展现风格的多样性

第五章

1.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表现形式:

1.新闻主播单人播报的新闻点评2.两至三个新闻评论员组成的新闻访谈

3.多人组成的新闻论坛

2.主持人评论的定义:以个人身份,针对典型的新闻事件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直接向受

众阐明观点态度的语体或节目样式

3.主持人专访的概念: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一定主题在特定场景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态。

4.评论的技巧与方法

1、提示重点信息。在概述消息要点中,稍加议论,引导受众注意新闻的重点,既有提

示作用,又有解释作用。

2、选择合适角度

3、选择恰当的立场

4、深化意义

5、倡导方向

6、预见警策

5.专访的类型:事实性专访,意见性专访,人物专访

6.多样的提问方式

1、正面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2、反面问——运用逆向思维,突破顺向思维的常规惯例,从对方回答问题的反面提出

质疑。

3、追问——对已经展开的话题发出进一步的细致的,或深一层的连续的、跟进式的、短平快的问题,挖掘细节或背后深层原因的简短插话。

4、设问——常以“假如”打头,给定或限定条件进行提问

第六章

1.消息播报的定义:播音员、主持人将消息的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传播的语言样态。

2.说新闻特点:1口语化色彩较浓,句式短、口语词汇多2采用“拟态交流”的句式和语态

3.播说结合:介乎“规范播报”与“说新闻”之间

4.播说结合特点:

1、消息语体有所改变但不大

2、播报语态十分注重“交流”感和“讲述”感

5.读报特点

1、内容选择范围宽泛

2、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3、都有或多或少的主观评议

6.导语串联词的要求(应用)

1、适应听觉,突出重点

(1)、运用叙事顺序,不用倒装句(2)、长句改短句(3)、突出重点

2、寻找切入点,吸引收视

(1)、情节化、细节化

(2)、援引一系列想象不到的事实和数据,利用悬念和疑问句有效地引起人们的收

视注意。

3、扩大视野,补充信息

4、稍加点评,沟通导向:1聊天方式、交流的口吻引出话题2恰当点评,引发观众思考

论批判的终结 篇3

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倍受青睐。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滥觞。在 20 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

 

一 . 把“批判”写在旗帜上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众多理论家组成的一个思想流派,不同思想家的理论观点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激烈的批判精神使他们在社会批判理论的旗帜下聚拢在一起。

社会批判理论对现存社会进行的激烈批判涵盖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这令以往一切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们都难以望其项背。具体地说,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致力于现代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这种理论要求在总体上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泉源。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运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现成结论去度量现代资本主义,到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等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结合在一起,再到最终形成一套独立的社会批判规范和方法为止,法兰克福学派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实现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尽管远非彻底但却非常全面的批判。

早在法兰克福学派奠基时期,霍克海姆在题为《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这篇社会批判理论的纲领性宣言中,就提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以坚决的批判,努力使它成为一个更加正义、人道的社会。霍克海姆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而批判的时代所需要的是批判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致力于建立的理论就是适应批判的时代要求的批判理论。

在霍克海姆看来,传统理论是产生于现存社会制度并把现存社会制度作为自然的、永恒的东西接受下来的理论,它以维护现存社会制度为宗旨。它在对历史事件加以解释时,以为与操纵物理自然过程相似,都要求积累一大批知识,甚至是一套经过整理的假说提供的知识。由于积累知识的需要,理论的概念总会被绝对化,变成了具体化的意识形态范畴,而理论的批判功能却因此与它绝缘了。传统理论的理论活动特点“不管是象在历史学和其他具体的描述性学科里那样,问题在于综合大量资料并获得普遍规律,学者特有的主动性 ( 即理论活动 ) 都是接受、改造实际知识,使它合理化。” [1] 因而传统理论对于现存的社会制度有着修补功能, 善于发现现存社会枝叶上的不和谐因素并提出修改方案。而现存社会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却被作为先定的合理形式,并且被作为检验和排斥任何新产生的不谐和因素的标准。

霍克海姆认为,与传统理论不同,批判理论独立于现存社会制度之外,把现存社会制度理解为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批判中破坏一切既定的、事实的东西,证实它们的不真实性,从而加以否定。他说:“批判理论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 [2] ,它不在于揭示某些社会弊病,并提出救世良方, 而是把一切弊病看作现存社会结构的组织方式必然造成的,它拒绝承认现存社会结构中具有任何有用的、适宜的和富有价值的因素。批判理论从具体的、现实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出发,去认识他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所遭受的异化,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和文化意识形态危机,寻找个人解放的道路。批判理论拒斥对社会历史作抽象的、逻辑的探讨,要求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进程,它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主体 - 客体统一的和运动着的总体。

因此,批判理论超越一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立场和政治实践,它除了对废除社会不公正感兴趣之外,再无其它要求。也就是说,批判理论是从属于反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的,是这个斗争的产物和一部分,它自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独立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对这个社会展开批判的。

二 . 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

霍克海姆认为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批判理论怀疑既定的社会存在是现实的人的先决条件。

霍克海姆说,尽管批判理论“产生于社会结构,但它的目的却不是帮助这个社会结构的任一要素更好地运行;不管从它的主观意图还是从其客观意义来说,都是如此。相反,当较好的、有用的、恰当的、生产性的和有价值的范畴被人们在现存社会秩序中加以理解时,它怀疑它们,并拒绝承认它们是我们对之无能为力的非科学的先决条件。” [3] 因为,“在采取了批判态度的人看来, 现存社会整体的两面性是一个有意识的对立。他们认为现存经济形式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文化都既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又是人类目前能够并且已经给自己提供的组织的产物。因此,他们认同于这个整体,并认为它就是意志和理性。这个整体是他们自己的世界。同时,他们也感受到,社会可以与非人的自然过程、可以与纯粹的自然作用相比拟,因为由战争和压迫支撑着的文化形式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自觉的意志的创造物。这个世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而是资本的世界。” [4]

批判理论之所以认同现存世界的整体,其目的正在于否定这个整体。因为这个整体无非是由劳动分工和阶级划分构成的社会结构,无非是由个人活动之间的盲目作用决定的,一旦批判理论使个人活动从盲目性之中摆脱出来,纳入有计划的范畴,就能够实现对这个社会结构整体的否定。

其次,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不同。

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在一种“确定的框架”中活动,他与既有社会是统一的。批判理论则不同,它是一种不接受既定框架的思想。批判理论的主体“‘作为’科学家,学术专家把社会现实及其产物看作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但他的目的则在于“试图消除个人目的性、主动性、合理性与那些社会建立于其上的劳动过程关系之间的对立”,“期待一种新型的劳动组织”,把知觉给予的客观实在“认作是原则上应该由人类控制的产物、或至少在将来会实际上由人类控制的产物”。 [5] 因此,“批判思想既不是孤立的个人的功能,也不是个人的总和的`功能。相反,它的主体是处在与其他个人和群体的真实关系之中的、与某个阶级相冲突的、因而是处在与社会整体和与自然的关系,网络中的特定个人。这种主体与资产阶级哲学中的自我不一样,他不是一个数学点;他的活动构成了当前社会。” [6]

再次,批判理论的唯一功能就是变革社会。

霍克海姆认为,批判理论超越于阶级利益而不受这种利益所局限。持批判态度的人“对社会矛盾的描述不只是对具体历史状态的表达,而且还是促进变革的力量。” [7] 批判理论不准备系统阐述某个阶级的感情和观念, 它是与那些要求替无产阶级代言的理论不同的。同样,批判理论与一切资产阶级学说也是不可调和的,因为,它“不会为既存的现实服务,而只能吐露那个现实的秘密。不管在任何特定环节上可能发现的荒谬和错误有多么不可辩驳,不管那种可能表明是复仇行为的错误有多么多,批判理论事业的总趋向是不接受所谓人类健全理智的制裁。” [8] 批判理论并不寄希望于财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的社会合作方式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增长,而是谋求社会性质的变革

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对于持批判态度的人,“他的职业就是斗争”,通过他的斗争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由于批判理论具有超越于阶级利益和超越于现实社会的性质,所以,它彻底变革社会的功能是具有充分保障的。

第四,批判理论的目标是彻底消除现存社会的非正义和追求未来社会的合理状态。

霍克海姆说:“批判理论追求的目标─ - 社会的合理状态, 是由现存的苦难强加给它的。” [9] 现存的苦难是批判理论的动力和源泉, 因为现存的苦难能够促使人们要求建立起一个合理社会的趋向,而不至于使思想成为偶然地认识到自己的东西。同样,正是现存的苦难把追求未来合理状态的努力放置在对现在的批判之中。在批判理论看来,对现在的批判本身就是把当代社会转化为一种正义社会的活动。对于批判理论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它形成了永远与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动态统一,它对社会矛盾的描述不限于对具体的历史状况的表达,而且旨在促进社会变革。所以,批判理论是一种超越现在的现实,它关于消除社会分裂和非理性状态的见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在其批判中不断地得到更新。

第五,批判理论以自我再生的总体为根据。

霍克海姆认为,在传统理论那里,主体与客体是分离开来的,客观事件是不依赖于理论的,客观事件的必然性所意味着的是对观察者的独立性。因而传统理论深深地陷入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论,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伟大历史变革主体的自我意识,无法成为作为一种真正现实力量的理论观念。批判理论作为最先进的理论,是与社会形式向未来社会形式转变的过程一致的。它的概念和理论结构处在与历史发展相平行的发展中,批判理论自身的内容也不断受到“根本怀疑”,批判理论家不断地重新开始。它在构造社会发展图景时,在构造具有历史性的存在判断时,让整个理论结构不断适应全新情况。批判理论家在对消除社会不公正的关心中也不断否定着自己的理论。因此,批判理论的行动原则就是:思想活动的内在本性使它面向历史的变化,面向人们之间公正关系的建立。

在法兰克福学派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霍克海姆对批判理论作出的上述规定得到了证实。马尔库塞、弗洛姆,甚至哈贝马斯都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方面表现非凡的人物。他们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单面性”的指责,对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合法性的怀疑都体现了不屈的批判精神。但是这种批判远非是积极的,因为它把现实的社会存在与现实的人割裂开来,把批判的主体限制在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的少数科学家、学术专家之列,试图超越一切阶级,用所谓“正义”与“非正义”来取代革命阶级的价值评判,所以,它走上了绝对怀疑论的道路。它不仅怀疑现实存在的合法性,而且对自身的存在也产生怀疑。在这种绝对怀疑的前提下,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也必然会在“不断超越”的要求中化为乌有。

三 . 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以“否定的辩证法”作为其哲学基础的。

早在 1941 年,马尔库塞在其《理性与革命》这部专门探讨黑格尔主义的著作中就以其特有的理论敏觉嗅到了否定的辩证法的思想,试图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提供“否定的”哲学基础。 1947 年,霍克海姆与阿多尔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出版,标志着他们亲手建立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 - 否定的辩证法已初具体系的雏型。 1966 年,阿多尔诺发表了《否定的辩证法》这部专门著作,从而使否定的辩证法理论得到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

在《理性与革命》中,马尔库塞极力去发现“批判的黑格尔”,他不仅在早期黑格尔那里发现了作为政治学范畴的国家整体和作为伦理范畴的文化整体的否定内涵,而且,通过对黑格尔逻辑体系的考察,把握客体、主体、实在、因果性等一系列范畴所标示的否定统一体;通过对黑格尔精神哲学的考察,揭示制度化了的交换关系整体、法律制度整体对个体的否定,并进一步超越这种否定,从未来的意义上理解被黑格尔规定为普鲁士现实的“在共同利益之中统一起来的自由个体的联合”。马尔库塞甚至干脆把黑格尔哲学称作“否定的哲学”。

在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的分篇考察中,马尔库塞继续探求可供社会批判理论汲取的质料。马尔库塞认为,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必然证明其自身的世界被分成了对立的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人在其中受制于他的劳动,以至于劳动限定了他的整个存在;另一个领域是一部分人占有和拥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由于这种拥有和占有而使其成为主人。” [10] 由于这两个领域的存在,自我意识就只能从其“对立”的意识中获得自由。因为,作为客体的整体束缚了我的自由,致使自由是走出思维的领域,进入自我意识完全实现了自己的世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现实持积极的“否定态度”。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积极的“否定态度”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所正在身体力行的。

“否定的辩证法”这个词是由阿多尔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来的,它是社会批判理论彻底反传统的标志。就如阿多尔诺在其《序言》的第一句话中所指出的:“否定辩证法是一个蔑视传统的词组。”

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马尔库塞在《理性与革命》中也已极力证明“否定性”是辩证法的基本特征。阿多尔诺认为仅仅去发掘辩证法的否定内涵还不够,必须在“辩证法”之前冠以“否定的”这一定语,才能更彻底地突出辩证法的否定特征,才能表明社会批判理论的绝对否定性。因为,在社会批判理论这里,否定就意味着批判、革命。既然他们从不准备在现实社会中发现物质革命的主体,去完成物质的行动,而仅仅期望通过自己的理论批判去实现社会变革,那么在他们理论的旗帜上写上“否定的”一词,也许能起到惊世骇俗的作用。

阿多尔诺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因此,辩证法只能是否定的。阿多尔诺认为,否定的辩证法正是从这一点开始了它的思维进程的。否定的辩证法的任务就是去“探求思想和事物的不相称性,在事物之中体验这种不相称性。”否定的“辩证法不必害怕被指责为不管事物的对抗性是否被平息都坚持客观的、对抗的固定观念。在未平息的总体中,任何个别的事物都是不平静的。”因为,“辩证法倾向于不同一的东西。” [11]

阿多尔诺所理解的辩证法只有一个原则,即绝对的否定,他说:“被否定的东西直到消亡之时都是否定的”。不过,阿多尔诺一再声明,这种绝对否定的辩证法决不进行抽象的否定,而是进行现实的否定,即坚持不懈地否定它不愿意认可的现存事物,即使否定之否定也不会意味着肯定,他说:“否定之否定并不会使否定走向它的反面,而是证明这种否定是不充分的否定。” [12] 如果认为否定之否定能够走向肯定和同一性的话,那只能是一种一开始就从肯定性出发的唯心主义幻想。

“否定的辩证法”是“社会批判”的哲学表述。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阿多尔诺表明了一种思想倾向,即对一切现实的和有可能成

为现实的东西的作出绝对的否定。当然,对于社会批判理论来说,一切现实的存在无非是传统的凝结,对现实的批判也就意味着与传统的彻底决裂。因为,在他们眼中,现实存在着一切,无论是观念形态还是物质形态的东西,都已经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桎梏,人类的未来必须以现实的一切彻底毁灭的前提下。这无疑是一种激烈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对社会革命一词的误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延续,不仅人的现实存在必须不断地从传统的存在中汲取其精华,而且,关于人类社会未来的设计也需要以传统的存在为前提。所以,面对传统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否定都是事物前进和发展的环节,社会的进步正是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的。而社会批判理论则把否定看成是绝对的东西,认为现实和未来之间是绝对对立的,所以它用以取代现实的所谓未来,只能是虚幻的、不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的乌托邦。

注 :

[1] [2] [3] [4] [5] [6] [7] [8] [9] 霍克海姆 : 《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 , 第 189 页 , 第 235 页 , 第 198 页 , 第 198-199 页 , 第 200 页 , 第 201 页 , 第 205 页 , 第 206 页 , 第 206 页。

[10] 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 - 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04 页。

上一篇:古籍保护下一篇: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