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

2024-08-06

古籍保护(精选12篇)

古籍保护 篇1

一、彝族古籍的留存状况

彝族古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民间私人的保存和流传, 而民间私人对彝族古籍价值的认识往往不够系统全面, 保护意识也比较淡薄, 许多古籍与日常生活并未严格分离。在彝族社会中, 毕摩祭祀活动多不胜数, 而毕摩在祭祀中主要是通过念诵彝文古籍来进行, 这无形中增加了古籍使用的频率, 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古籍人为损毁, 特别是经常性使用的丧葬经类、祭祀经类、占卜、推算类古籍, 受磨损程度更高。

彝族主要生活在我国西南滇川黔桂四省区, 地理位置比较偏远, 且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加之交通不便等因素, 客观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彝族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对古籍的保护方式自然就比较原始, 客观上造成了古籍的损毁。除了散落于民间的彝族古籍外, 流失于海外各国的古籍也不在少数。马学良先生曾指出, 外国传教士在边区传教, 无隙不入, 教堂遍及。为使教义深入土人脑中, 他们学土语, 与土民亲近, 再以重金购其经书, 后焚烧, 他们知道要想奴化一民族, 必先灭其固有文化。[1]外国列强的入侵也给彝族古籍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大量珍贵的彝族古籍被西方列强肆意抢夺, 现今许多国家的档案馆、博物馆、研究机构都存有彝族古籍。此外, 一些商人和不法分子也对彝族古籍进行窃取和倒卖, 这些都加剧了彝族古籍的流失。

再则, 彝族丧葬习俗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彝族古籍的留存有着重大影响。彝族对先祖有着极高的崇敬之情, 所以一些后代不愿学毕摩或者没有后代的毕摩在去世后, 其生前所用的古籍经书等物品, 依照习俗都要被烧或埋掉, 以示毕摩在另一个世界亦能继续有经书所用, 继续生前所从事的职业。这种“书随人走, 人忘书亡”的习俗造成了许多珍贵彝族古籍的流失。

二、对彝族古籍保护的思考

彝族古籍的保护刻不容缓, 但保护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收集, 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活态资源, 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历史上一些民族由于不重视语言文字的传承, 让遗留下来的古籍变成了“天书”, 这样的古籍无非成为了历史博物馆的摆设。云南省古籍办主任普学旺先生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称:“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正面临着资源与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境。精通彝文翻译的人才主要是作为彝族古籍使用者的毕摩、艺人及一些研究者, 数量极为稀少, 加之岁月流逝, 不少彝文掌握者病患缠身或风烛残年。所以彝族古籍正面临着因缺乏编译人才而成为“天书”的窘迫境遇。”[2]彝族古籍的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应该结合实际, 开拓视野, 广泛交流, 从官方到民间, 从制度到具体实践等方面, 全面、系统、综合、有效地来开展工作。

1. 针对彝族古籍广泛散落于民间这一特点, 应该普及古籍保护知识。

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 诸如电视、广播等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民众保护古籍的意识。让广大民众知道保护古籍的重要性, 切实提高民间收藏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为民间收藏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 对民间收藏爱好者收藏古籍所需要的环境、设备、措施等方面知识进行讲授, 增加民间收藏爱好者对古籍收藏保存中对设备、环境、措施等各方面知识的了解。

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虽然在《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文件中, 都有涉及民族古籍法律保护方面的内容, 但是还应该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加大立法工作力度,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事, 对损害民族古籍的行为绝不姑息, 同时切实保护当事者的合法权益, 真正将有关民族古籍的法律保护落到实处。加强对执法的监督工作, 充分发挥国家机关、社会机构、人民群众对执法的监督作用。

3. 切实加强彝族古籍保护硬件设施的建设。

对于彝族古籍存放库房的建设要保证其质量高标准、环境优良, 同时还要要求结构合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比如库房选址要避免低湿排水困难或容易下陷的地方, 以防止倒塌或因潮湿而滋生各种对古籍有害的微生物等。库房还应配备齐全的防火、防盗装置, 切实保障古籍的安全。库房设计上还应该充分考虑空气流通、光照等因素, 避免古籍受到大量光线、灰尘的损坏。

4. 对彝族古籍传承人的保护和要求。

民俗学家刘锡诚先生认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 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 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 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 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3]加强对彝族古籍传承人的保护有着十分重大意义。重视彝族古籍传承人的保护除了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 更重要的是要让其真正承担起保护传承的责任。相关部门应该同传承人签订协议, 建立一定的检查制度, 对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进行监督考核, 适当规定传承人应该有一定的师徒传承, 并定期检查, 形成有效的传承机制。与此同时, 还应该适时向传承人传达新观念、新政策等, 让其真正担负起民族传承的重任, 在传承过程中记录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逐渐养成撰写古籍的意识。

5. 在彝族古籍保护的具体方法上应该注重多种方法相结合。

针对彝族古籍多为彝文字记录这一实际情况,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彝文编译人才的培养, 这也是避免彝族古籍将来变为纯粹文物, 无法识读的“天书”、“死宝”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让彝族古籍变为一种活态的资源而能够不断发挥其作用。再则,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对彝族古籍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已大势所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彝族古籍转化为电子媒体、电子读物, 建立彝族古籍资料数据库, 对现有的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整理, 使得彝族古籍信息以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彝族古籍是数字化开发就成为继传统收集翻译整理方法后的又一重要保护手段。

综上所述, 针对彝族古籍实际的留存状况, 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彝族古籍正遭受着时间的磨损, 自然的损坏, 人为的破坏, 对其的保护刻不容缓。在党和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下, 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放宽眼界, 着眼于全局, 吸收先进的技术, 将传统方法与新兴技术相结合, 切实有效地对彝族古籍进行开发式保护, 让彝族古籍得到传承, 彝族文化得以弘扬、长存。

参考文献

[1]李列.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23

[2]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保护艰难中前行.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07-18/3190501.shtml.2013/9/20

[3]刘锡城.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6

古籍保护 篇2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根据此精神我馆领导对古籍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将采取以下保护方案:

一、摸清家底,做好普查登记工作。按照《古籍普查规范》等相关要求,重新编制馆藏古籍目录,并根据《古籍定级标准》相关规定区分藏品的不同等级,对古籍实行分级保护。将其中的一、二级古籍,及时上报市古籍保护中心,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二、查清所藏古籍生存状况,在普查清点的基础上做好破损古籍的登记建档工作,并根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针对目前古籍的保存条件和环境,提出符合我馆情况的修复及保护计划。

三、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完善安全措施,按照《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作好现有库房的改进改造工作。对古籍库房内部环境和消防要求不符合藏品要求的,及时上报馆办,提出整改意见及改造计划。

四、工作步骤和要求:

(一)建立古籍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把此项工作列为图书馆当前的重点工作,明确职责和分工,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部署好相关工作任务。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古籍保护工作。要将古籍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古籍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古籍保护工作的咨询、论证、评审和修复、保护、研究等方面的专业指导作用,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申请古籍保护资金投入。我馆积极向各级财政部门申请古籍普查、修复、出版及数字化等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工作。

(三)加强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积极参加在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古籍保护计划的全面实施。要制订规划,多渠道、分层次培养,培训古籍保护、整理、出版、研究人才,形成一支技术精湛、素质较高的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立古籍修复机构资格准入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古籍修复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积极开展市内外古籍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四)加强信息沟通。加强与主管部门的联系,主动接受专业指导,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与兄弟单位的经验交流,研究探讨工作中的问题。

(五)加强对古籍保护的宣传。各级各类图书馆要积极开拓文化教育功能,通过讲座、展览、培训、研讨等形式宣传古籍保护知识,促进古籍利用和文化传播。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宣传力度,普及保护知识,展示保护成果,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

清宫古籍的特色保护与利用 篇3

[关键词]清宫古籍;保护;利用;故宫博物院

[作者单位] 朱赛虹,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故宫网站于2013年增加 “故宫藏品总目”, 这是全国第一家博物馆向外公布的账目。“故宫藏品总目”分25大类,其中“古籍文献”大类有60万册(件),包括35万余册古籍和近24万余块雕版。在故宫现藏古籍中,明清宫廷旧藏占绝大部分。根据笔者的调查结果,清宫藏书不算皇家园囿和行宫,仅大内就有数十处,分布在中路、东路和西路上。这些藏书大致可做如下划分:

第一,秘藏。收藏在乾清宫、皇史宬和盛京皇宫等处,都是皇帝期望“永永敬承于亿万世”的史册,像《玉牒》《实录》《圣训》等。第二,专藏。如专门收藏大型从书《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的文渊阁、摛藻堂等,有些南三阁的还可以抄录。文渊阁目前已经开放,其是仿照天一阁的形制和理念建立的,前面有水,后面有假山,里面的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从外面看仍是两层,里面多了一个夹层,就是三层。第三,特藏。如善本“天禄琳琅”和“宛委别藏”,收藏在昭仁殿等处。此外,还有大量综合性藏书在政务场所、书馆、书房等处收藏。

1925年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成立时,从各个宫殿集中到馆址寿安宫的藏书约有50万册,1933年为了避日寇,一部分善本随同文物南迁,共五批1415箱,现存中国台北的有1330箱,约15万余册。因此,现在清宫典籍分存于北京故宫、国家图书馆、沈阳故宫和台北故宫等机构。除去南迁的15万册,北京故宫还有35万余册。过去的图书馆还包括文献馆,文献馆在1929年独立出去,形成古物、图书、文献三馆鼎立的状况。当时,图书馆的第一进院,东大房藏善本,西大房是阅览室;第二进院,东楼藏经、史部书籍,西楼存子、集、丛部书籍,北殿存武英殿刻本,南边春禧殿藏满蒙文书和戏本等。我们目前的分库仍按照民国时期的典藏思路。善本部分有殿本、内府抄本、刻本等。殿本是特色之一,顺治朝的内府刻书具有明代经厂本的特点,又为清代内府刻书开了一个头。除善本外,还有大量特藏,如佛经特藏、《乾隆大藏经》等。

故宫博物院对各种书盒的修复和古籍善本修复一样,都按照“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进行。如佛经特藏是铜镀金花丝镶嵌的经盒,经盒上有些珠宝已经脱落,我们就用同样质地的材料如青金石、珊瑚、绿松石、珍珠等,按原样修复。《满文大藏经》经板上的大漆出现裂痕,我们请文保科技部用特定的胶修复。《乾隆大藏经》原来没有书函,我们按照乾隆时期榫卯结构的书盒配制了一套,请专家反复论证,并经专家监制和逐个验收。同治到光绪年间的慈禧万寿瓷器图样、同治大婚瓷器图样和大雅斋瓷器图样,有些图案是展开的画法,旁边黄签上写明照此样做不同尺寸的器物各多少个,这些图样和故宫库房里的器物都能对得上。清宫服饰图样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按原大比例画出,一半是彩绘,一半是线描图,旁边有式样的名称,交由专门的御用织造机构按图制作。衣料样和首饰样,以及宫廷陈设的图样等,这些图档都非常珍贵,史料价值也很高。如民国时期建福宫花园被烧毁了,从《陈设帐》的记载中就可以得知被毁掉的藏品。故宫还有1万多册清宫戏本,同一出戏有好几个用途的本子,如“安殿本” “总本”“单头本”“曲谱”“排场”“串头”“提纲”等,供皇帝和不同的演职人员使用,因此按种数计算是数千种,故宫出版社正在组织整理出版。

故宫博物院90年来的古籍保护与利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1.早期奠定良好基础

图书馆早期学术阵容还是很强大的,陈垣先生是馆长,江瀚先生1930年为馆长,袁同礼先生为副馆长。同年延聘专门委员有陈垣、张允亮、陶湘、朱希祖、庐弼、余嘉锡、洪有丰、赵万里、刘国钧等十几位先生,凡是关于专门学术的事情,都由专门委员决定施行。

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清理与编目,只有编成书目给社会各界利用,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成果有《故宫善本书目》《故宫普通书目》《故宫所藏殿板书目五卷》《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故宫方志目》《故宫方志目续编》《国立北平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满文书籍联合目录》《故宫所藏观海堂书目》等。这些编目成果,条目虽然简单,但是各项著录,包括序言、凡例等都很规范,在当时影响很大,现在仍在使用。

故宫博物院在清理的同时,陆续将秘藏化身千百,影印了《天禄琳琅 四库荟要排架图》《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目录》等书目;印制了书影《故宫善本书影初编》《重整内阁大库残本书影》;重印了《读书堂西征随笔》《淮海居士长短句》《清宫述闻》《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钦定河源纪略》《清宫史续编》等多种善本;校刊了《明史本纪二十四卷附校刊异同录》;选印了善本丛书《天禄琳琅丛书》第一集和《宛委别藏四十种》。这些印制效果都不错,起到了宣传普及的作用。

善本陈列也是经常性工作,《四库全书荟要》是原状陈列,《宋元明刊本及古写本佛经》《清高宗及名人写本佛经》《殿本钞本书籍陈列》《清代御制诗文集及历朝圣训陈列》《清代禁毁书陈列展》这些侧重于陈列,观众由此可看到一直秘不示人的秘藏。

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拓展和深入

故宫的古籍保护工作,与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有密切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当时“文革”结束,各项工作渐入正轨,图书馆陆续参编了联合书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满文书籍联合目录》《全国满蒙文图书资料联合目录》《蒙文图书联合目录》《中国医书联合目录》《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等。之后图书馆对刻本、抄本、殿本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编目。

1998年也是一个重要节点,地库建成,这是非常重要的保护设施。故宫博物院计划3年内完成文物入库,图书馆抢在1年内将20万册善本迁入地库,虽然很辛苦,但迁到地库的古籍保护条件大为改善。过去善本存放在地面库房的时候,我们在每年3、4月份必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把古籍都搬到室外,用刷子逐一除尘。

nlc202309031528

2003年也是一个重要节点,《故宫博物院文物清理七年规划》开始实施。全馆为此进行了23万余块书版清理的大工程,包括除尘、清点、分类、编目、贴条码等,持续奋战了六七年;还完成了35万余册古籍善本的账、卡、物三核对,摸清了文物家底,并将古籍简目向社会公布;同时连续为《龙藏》《北藏》等制作函盒等。故宫博物院制作书盒采用的都是对善本无损的暗榫卯结构。在书版保护方面,针对库房条件和雕版的特殊性,故宫博物院组织专家出谋划策并充分论证,特制了承重好、又防火的金属柜架。为了保护书版,故宫博物院在每层金属板材上都加了一层木板,使书版不接触金属。后来南方等地发生强烈地震,为防患于未然,故宫博物院在每层立放的书版中部加装了腰条,可阻挡书版震落。所有柜顶之间还用金属条拧接为一个整体,避免晃动倾倒,同时加装了密实而又透气的卷帘式柜帘,作为防尘措施。

在宣传利用方面,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有的民众看古籍展览觉得比较枯燥,故宫博物院想办法结合各类相关文物,与古籍一起做立体展示,增加展览的历史感和趣味性,挖掘古籍背后的故事。比如“盛世文治——清宫典籍文化展”分6个单元,从藏书、读书、编书、装潢、刻书等不同方面反映展览主题;故宫博物院还赴澳门举办“永乐文渊——清宫典籍文化艺术展”,专题展览有“心清闻妙香——清宫写经展”“天禄珍藏——清宫内府本三百年”“同文之盛——清宫民族语文辞书展”“尽善尽美——殿本精华展”等。在展览基础上,故宫博物院组织学术研讨,举办了“第一届清宫典籍国际研讨会”,促使相关研究更加深入。

为了继承故宫民国时期留下的传统,故宫博物院编纂出版图录、史料等,尽量把文物资源向社会公布,为大家提供原汁原味的研究素材,便利社会各界研究。彩色图录有《两朝御览图书》《清宫内府本三百年》《清宫盛世典籍文化》《永乐文渊——清宫典籍文化艺术》等。珍贵图档有《官样御瓷——故宫藏同治光绪器物图样与瓷器》,将图样、器物、档案三者合一,这对研究者来说非常便利。老照片有《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等。这几年出版的《最后的皇朝:故宫珍藏世纪旧影》,分为宫廷、帝后、殿宇、陵苑、军务、工业六卷。《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善本特藏编”有20个分册,6千多幅彩图和书影,简要著录,不作评价,便利民众观摩、研究,共享珍贵遗产。

故宫博物院对影印、刷印、整理古籍并重。故宫博物院刷印了《满文大藏经》,影印了善本丛编《故宫珍本丛刊》《永乐北藏》《嘉兴藏》《故宫藏稀见方志丛刊》《武英殿聚珍版书》,单种善本《营造法式》《清帝宝薮》《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石渠宝笈》等。故宫博物院也十分注重申报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的有《清代御制诗文篇目索引》《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陈设档案》《清宫武英殿修书处档案》和《天禄琳琅书目》前、后编等。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系统的研究资料,专题史料整理有《清代敕修书籍御制序跋暨版式留真》等多种。

作为再生性保护措施之一,故宫博物院善本数字化也一直在进行。全文检索数据库有《清宫陈设档》《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天禄琳琅》。故宫博物院在研制中本着忠实原作的原则进行,达到“字字可检,句句可查”的检索效果。比如《清宫陈设档》,其中粘有很多黄浮签,有的一件器物下面就粘有十几条黄浮签,上面写明去向等,操作时将每个黄签都单独扫描下来,读者在数据库中可以逐条点开,这既不遮挡档案正文,又可以呈现所有黄浮签上的原始信息。出版时,这些黄浮签也都全部编排在每件档案之后。

3.2007以后更加强化和细化

2007年,对全国的图书馆来说都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古籍保护计划》开始实施,对各馆的古籍保护起到重要的、普遍的促进作用,故宫博物院古籍工作也因此更加细化和强化。除制订相关规章外,地上文物库房安装安防监控设备,全部更换防紫灯管,加装防紫窗帘,书柜增加防震措施;继续制作善本装具;申报并入选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织申报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制定善本修复计划,对破损善本进行修复,更新修复设备;制作善本书盒,继续扫描特色及珍贵文献等。

故宫博物院既按博物馆要求管理,又按照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统一部署,两套系统各有不同要求,因此专业人员缺乏,有关清宫古籍保护和利用还需要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

(文章为第16期博雅出版论坛讲话稿整理)

浅谈“古籍”文物的保护和修补 篇4

但是, 由于历经沧桑, 再加上后世保管不善, 致使部分古籍出现糟朽、鼠咬、脱墨等让文物工作者痛心疾首的现象, 给“古籍”造成很大的损失。如何把历代文物工作者历经艰辛收集来的“古籍”按原样修补好, 抢救出来保护好以达到更好利用的目的, 成为当前摆在我们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从古籍文物的保护和修补两方面, 谈些粗浅的意见, 以求教于专家同行。

1“古籍”的保护

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 保护好古籍, 对促进文化传承、联结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 保护好古籍,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如何保护,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古籍”应存放在专柜里, 并按时代、科目等分类划分, 千万不能与其他物品汩杂堆放, 以防损坏。

橱柜的制作应符合文物保护“六防”的要求, 即防尘、防潮、防锈、防腐、防火、防盗等。

(2) “古籍”入橱后, 首先应注意防潮, 库房应通风, 还要采用安全有效的防霉剂。这是因为, “古籍”大部分为粗质线装本, 极易受潮、霉变, 造成自朽, 甚至毁掉。

(3) “古籍”在保管过程中应防虫。古籍容易生虫, 造成虫蛀。所以, 应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在橱内投入药物, 消除害虫的滋生条件, 从根本上杜绝虫害。

(4) 防光。由于“古籍”的时代制作技术和质量不同, 遇到光照会引起物质与性能的变化。这是因为, 光具有一定的能量, 可以与物质材料发生能量传递, 使字迹变浅或消失。所以, 应选用合适的照明光源和强度, 减少光照时间, 根据情况不同, 采取一些必要的遮阳措施。

(5) 防鼠、防人为破坏。为防止老鼠进入库房啃咬破坏, 在库房内应放置灭鼠器械或鼠药, 比如粘鼠板、鼠夹、鼠笼和化学药品等, 消除鼠类栖息条件。另外, 还要防人为损坏, 这一点主要是指“古籍”在利用和管理过程中, 要小心翻阅,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6) 防尘。“古籍”在保管过程中易沾染灰尘, 如长期不清理会滋生微生物, 所以应经常打扫卫生, 控制室内温湿度, 保持室内清洁, 必要时应采取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 以便能更好的长期保存。

(7) 防火。库房内要准备好消防沙和灭火器, 一旦发生火灾不要用水, 因为“古籍”的原材料都是木、竹、棉制品, 易燃、易吸水粘烂, 所以应避免把明火和火种带入库房, 减少危险的发生。

2“古籍”的修补

总之, “古籍”的保护极为重要, 但对于已经被损坏的“古籍”, 应当怎样修补呢?

(1) 对破损“古籍”的揭法:对页面之间发生粘连的破损“古籍”, 在修补前, 需先逐页揭开, 揭前用双手食指和拇指捏住书的一端, 稍加弯折揉动, 反复多次, 如果书页之间渐渐松动就可以用竹启子或镊子慢慢挑揭开。如果仍坚硬, 可用湿揭法。湿揭法可分为:喷水揭法、沸水泡揭法、蒸汽揭法等, 具体用哪一种揭法可根据“古籍”的粘连程度而定。

(2) “古籍”书页去渍法:古旧书籍的污损主要有水渍、油渍、霉斑、鼠尿、灰尘等。为了使书页恢复洁净美观, 更好地长期保存, 可使用以下方法。

(1) 可用喷水法祛除水渍、鼠尿。把书页放在吸水性较好的纸上, 用喷水壶将书页喷潮, 书页潮湿后, 水渍便会晕开消失, 但要注意纸张发生不均匀的膨胀, 产生皱纹。

(2) “古籍”在长期的利用过程中, 由于一些不利因素使书页长霉, 霉菌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各种不同的色素, 损坏“古籍”。要祛除这些霉斑, 可采用氮化剂进行氮化漂白去污。如果霉迹已渗人书页纤维, 可用3%的高锰酸钾溶液, 以棉签或毛笔涂刷霉点处, 两分钟后, 再用5%的草酸溶液涂上即可去掉霉斑。

(3) 祛除书页上的油渍。可用熨烫法, 将吸水纸垫在书页油渍的反正面, 用热熨斗来回熨烫吸水纸即可将油渍融化吸附干净。

(4) 书页上的灰尘, 可用干净松软的毛笔。清除灰尘时注意毛刷朝同一方向轻轻刷几遍, 即可祛除灰尘。

(3) 书口破损的修补方法:“古籍”纸张经过多次翻阅, 书口处最容易磨损、裂开。几乎所有需要修补的“古籍”都需要先修补书口。修补是可用事先裁好的一公分宽的白棉条把破损的书口粘牢, 然后平复。

(4) “古籍”被虫蛀、鼠咬后的修补方法:“古籍”纸张多采用植物纤维制成, 古书书背、书角上还有浆糊、纺织品和纸板等, 这些都是适合蛀虫和老鼠滋生和繁殖的营养条件。虫蛀的为圆形孔洞, 老鼠啃咬的书页则呈不规则破损, 且多出现在书籍的四周边缘处。修补的方法是将稀释的浆糊用毛笔沿孔洞周围均匀涂抹, 然后用补纸放在孔洞上, 粘住后, 将多余的补纸撕下, 逐个进行修整。书页布满虫蛀、鼠咬的孔洞, 修补的顺序一般是先中间后两边, 先修补大洞后修补小洞。所需的补纸应略薄于“古籍”书页, 避免修补好的书页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5) 严重破损及糟朽书页的修补方法:对于书页的老化或糟朽、虫蛀、霉烂严重, 破损面积已超过书页50%的, 可用托裱的办法进行修补, 即在破损书页的背面裱托上一整页新纸, 它可以起到加固书页、延长“古籍”寿命的作用。但是, 托裱过的书面会加厚、发挺, 失去原书纸张的柔韧性, 只有在“古籍”书页严重破损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以上对“古籍”的修补, 是最常用的方法, 也是在“古籍”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 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 就应当加强保护;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古籍, 应根据不用原因采取不同措施, 达到保为所用、长期共存的目的。这也要求我们文物保护工作者必定要多取经学习, 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在不断的练习中, 不断地总结, 不断地动手实践。

参考文献

[1]应长兴, 林祖藻.古籍保护继往开来[J].图书馆论坛, 1999 (2) .

[2]王美英.我国图书馆古籍保护之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丛, 1997 (1) .

古籍保护 篇5

摘要:通过卷帙浩繁的古籍,我们可以知晓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通过浩如烟海的古籍,我们可以探究一个国家的前世今生。古籍,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用独特的文字方式,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承载着中华人民的精神智慧。古籍的保护与开发,是当下开展古籍工作的两个重点,它们两者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只有切实做好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才能让古籍承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在新时代得以完美呈现。

关键词:古籍;保护;开发

古籍本身是一种非可再生的资源,与此同时古籍在流传的过程,遭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破坏,流传至今,已经处于一个百不一存的状态。如何在现阶段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如何在古籍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古籍潜在的价值,让古籍能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依然是当下开展古籍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情况并不乐观,相关工作人员还没有把该项工作当作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抓,致使古籍的散佚情况时有出现,破损古籍的修复工作滞后,古籍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失序,这一系列情况最终都造成了国有珍贵文化资源的无形流失。

一、古籍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问题

(一)未建立重要性认识

只有对古籍的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才能让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思路明确、措施得当、收获成效。古籍的价值内涵丰富,它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文化价值的载体,它是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和文物遗产三者皆具的价值硕果。然而在日常的古籍工作中,大多数相关工作人员,对古籍的价值缺乏有效的认识,在工作中缺乏价值指引,造成行动和目的相背离,让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陷入自我封闭、难以发展的境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颁布和推行前,很多古籍的保存场所和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古籍的多重价值身份,忽略对古籍的保护,很多古籍的存放条件恶劣,部分破损古籍被当作废品处理,古籍资源遭受大量的人为破坏;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颁布和推行后,很多古籍的保存场所和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了古籍的重要性,从各方面加强了对古籍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没有与古籍开发有机结合,反而让保护变成了一种限制,最终古籍变成了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女子。同时因为古籍本身是历经岁月的物品,较为脆弱,接触使用时,需要借助专业的手法,减少二次伤害,而且古籍的内容相对晦涩难懂,对其受众群的要求较高,这就造成长时间以来,古籍都只是局限在给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学术专家提供参考和帮助,社会大众在对古籍缺少了解的同时,也缺乏有效途径去进行古籍重要性的认知,因此古籍保护和开发能调动的力量只局限在特定的范围内,这使得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后劲不足。

(二)欠缺古籍人才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我国对大众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古籍藏书量已达到二千多万册,而与之相对的古籍编目和古籍修复从业人员的数目只有二百多人次。不难看出,我国古籍相关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庞大的编目和修复工作任务,无法得到有效完成,进而影响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进程。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古籍从业人员中,有能力胜任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的更是有限,相关古籍从业人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滞后,古籍工作行业面临着形势严峻的现实困境。古籍编目人员数量的不足、能力的不够,使得很多古籍藏书的编目整理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造成古籍目录信息发布的迟缓,不利于古籍保存单位的古籍量统计工作的进行,也不利于古籍爱好者书籍借读活动的开展;古籍修复人员数量的不足、能力的不够,让很多亟待修复的古籍,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也让古籍在修复过程中遭受二次损害的可能性增大。同时很多高校对古籍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滞后,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完备的古籍人才储备体系,造成在古籍的保护和开发中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大量缺乏,古籍人才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三)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投入。但是当前我用于古籍保护与开发的经费严重不足,仅依靠国家专项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当下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的需求。古籍保存环境的改善需要资金,古籍的编目修复需要资金,古籍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资金,只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体系化。同时有的藏馆虽然有相应的资金,但是对于古籍的购买和引进力度不够,一方面是因为古籍大多都是孤本留存,除了拥有个人收藏家愿意捐赠外,藏馆较难实现古籍原本数量的扩充;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新科技手段进行恢复和得以重现的新版古籍,大都价位较高,但是其受众群有限,使得藏馆在进行新版古籍引进的过程中望而却步。当前大多古籍保存单位和从业人员只注目于古籍的保护把相关的资金投放到对古籍保存环境的整改,对古籍修复能力的提升,没有把古籍的保护和古籍的开发结合起来,让资金的投入没有实现产出的价值,让古籍的保护工作变成了难以填满的无底洞,无形中增加了古籍工作的压力和难度。

二、古籍保护和开发的策略和建议

(一)改变旧有认识

我们知道古籍工作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古籍中的文字大多是文言文,需要相关的古籍阅读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这些都造成古籍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度不高,再加上社会上对古籍的重视程度不够,宣扬传播不足,缺少让大众接近古籍、了解古籍的途径。使得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古籍的保护和开发,首先我们要加大对古籍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针对当下青年行为意识和古籍保护开发脱离的现实情况,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渠道进行古籍知识的宣扬传播,通过更为青年人接受的互联网途径,让我国的新生代认识到古籍这一文化财富的可贵,认识到古籍保护工作的紧急和迫切,把古籍保护工作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其次针对古籍内容晦涩难懂的问题,相关的专业研究人员,要加快古籍内容现代化翻译的脚步,让古籍有一个现代化的参照本读物,让更多的人能读懂古籍、了解古籍,从而激发其对古籍的热爱,以兴趣和热爱为导向,来培养古籍的忠实爱好者,通过古籍爱好者的口耳相传,来加大古籍的保护和开发的普及力度。再次相关的古籍保存单位,可以定期开展古籍保护和开发的讲座,制作播放相关的古籍记录片,进行珍贵古籍善本的展览,通过更多元的方式让古籍走进人们的视野。让古籍从养在深闺人未识逐渐转变到撩开面纱惊人艳。

(二)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高素质的古籍从业人才队伍,是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核心落脚点。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古籍工作岗位,才能让古籍工作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让庞大的编目和修复工作任务得到有序完成,才能最终实现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古籍从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针对现有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不高,学历背景复杂,动手能力不强的状况,有系统有目的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现有从业人员对岗位的认知,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鼓励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岗位知识的自学和继续教育,通过研读书籍和再深造,来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古籍单位内部开展评优比赛和学优活动,让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得到相应的荣誉和奖励,鼓励大家争当先进模范,树立榜样的力量,让先进带动后进,注重技能的传承,在单位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另一方面,针对古籍从业人员数量不多的问题,要从教育本身入手,加快各高校古籍编目和古籍修复专业的建设脚步,健全相关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让学生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能够掌握相关的古籍工作知识,具备古籍工作的专业能力,毕业后能更好的投入到古籍工作中。同时通过学校的学习教育,让未来的古籍从业人员,建立起古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能根植于每个古籍从业人员的内心深处。通过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优化,让已有血管恢复供血功能,通过对未来从业人员的培养,加快外来新鲜血液的供给,让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整体的血脉通畅、激发活力。

(三)拓宽资金渠道

经费投入是古籍保护与开发工作中不能绕开的一环,足够的资金是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基础。有经济基础的支持才能让进行古籍保存环境的改善,才能顺利开展古籍的编目和修复,才可以进行古籍相关软硬件设施的配备和管理。单一依靠国家的资金和补贴,不能满足古籍工作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来打通古籍行业的资金链条。开源方面,通过把古籍资源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来实现古籍资源从文化价值到财富价值的转化,也让古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重。对古籍资源中蕴含的民俗习惯、风俗礼仪、民间活动等进行挖掘和数字化保护,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平台,这样即有利于古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让国家的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继承和传播,同时通过对人们使用相关数据,进行有偿收费,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其次对古籍的修复和文化符号的利用,开发相关周边产品,完成古籍文化价值的实物转化,从而收获经济价值,如进行书法拓本的复制版销售。节流方面,古籍保存单位健全和完善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的运行机制,对古籍的开发和保护工作进行一个系统的规划,避免重复性投入和资源滥用的行为。进行现有古籍资源的调查摸底,完成古籍资源的普查工作,在对现有古籍数量,古籍破损程度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编目和修复的工作,把相关的工作要责任到人,落实到事,让工作人员之间加强交流,避免调查结果和古籍的实际工作脱节,造成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把古籍保护和古籍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保护促进开发,以开发推进保护,让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古籍资源的自我良性循环。

三、结语

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因此留存下来的古籍数量众多,这给我们研究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原始资料。古籍的存在,让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古籍的开发与保护,不是单依靠古籍保存单位和古籍从业人员就能做好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把存在于古籍开发与保护工作中的拦路虎,各个击破,让能古籍保护和开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古籍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达拉夫.文献学视角下的蒙古文古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2]柳凯华.广西地区特色古籍资源数字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5

[3]赵东.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中医古籍整理作品的版权保护探析 篇6

[关键词]中医古籍;版权;保护;数字化

[作者简介]雷天锋,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

一、中医古籍整理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国学热的不断升温,中医古籍逐渐受到各方关注。中医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医古籍没有标点符号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分段、校勘,因此,对中医古籍图书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经过全面系统的整理:改正错字、填补遗字、修改注释、加注标点、划分段落、撰写校勘记等。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专业古籍出版社对国内丰富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整理出版,中医古籍整理不仅是对中医古籍进行标点、校勘、注释、今译、翻译、数字化等多方面再创作的过程,还应该包含对中医古籍妥善保存、修复、进行数字化、整理出版等。

中医古籍整理利国利民,特别是原创的中医古籍整理工作关乎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关乎我们民族的血脉。中医古籍整理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有密切关系,对中医和人文学科研究水平提升有推进作用,对传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医古籍整理作品的版权问题

现实生活中,中医古籍盗版横行,市场上质量低劣的盗版中医古籍随处可见。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个人或法人均可以将古籍作品扫描成PDF文件,上传到网站上,供人随意下载和使用;或未经授权便将其图书录入或扫描成电子版,做成光盘、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不同形式的数字产品进行公开销售。

中医古籍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已刻不容缓,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下,作品的复制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简单,层出不穷的侵权盗版已经严重损害出版者、著者、读者的权益。一些中医古籍整理作品未经授权,刚刚问世就被他人数字化流通,对著作权人和出版者的权益构成严重损害,中医古籍整理作品被盗版、侵权现象已经威胁到中医古籍整理事业的生存。一部高质量的中医古籍整理作品的问世,中医古籍整理者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然而他们的劳动却得不到充分尊重,这已经成为中医古籍整理者日益担忧的问题。中医古籍是中華文化的一个标志,如果中医古籍整理工作者的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这项工作的持续性是让人怀疑的,进而中华文化的传承是让人担忧的。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即 “古籍无版权”。那么,古籍究竟有无版权?首先,必须明确古籍的界定,即哪些作品属于古籍?对于这个问题,在法律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唯有依据学术界的约定约定俗成,即1911年以前的作品属于古籍。对于古籍的保护可以参考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法律条文, 我国《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即作者的人身权没有时间限制。作者和作品之间带有人格利益的联系,反映了一种客观事实。只要作品存在一天,作者与该作品与生俱来的联系事实就不会改变。因此,反映著作人身权中那些具有不可更改的历史痕迹的作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方式,如署名方式等,应受到永久的尊重。比如,《伤寒杂病论》再过一万年也要维护张仲景的作者署名。

《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至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至最后去世后的作者死亡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至作品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是,作品自创作完成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提供保护。人们所说的古籍无版权其实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为侵权者找出的一种理由。古籍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仅仅是发表权和财产权部分。

那么古籍整理作品作者是否享有版权? 我国《著作权法》第12条,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34条规定,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作者对中医古籍进行翻译、注释、改编、整理而产生的作品享有的是演绎著作权,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作者对翻译、注释、改编、整理等部分享有完整的版权,即仅限于其自己创作的部分,不包括中医古籍部分。

国内学术界对古籍整理是否具有版权还没有统一认识。1991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5条对“整理”的解释为:“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文字作品或者材料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如中医古籍的校点、补遗等”。但2002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该条被完整地删除。对于古籍整理作品是否受到版权保护更让人扑朔迷离,鉴于人的阅历、认识、知识不一样,就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不过,我们有幸看到下面一个案例,算是古籍整理作品的一道曙光。2007年,中华书局将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北京锦绣红旗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因对方未经许可,擅自在其复制发行的电子图书中收录了中华书局享有著作权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中华书局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36万元。法院认为,点校之后“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凝聚了中华书局的创造性劳动,构成了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遂判令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26万元。

三、加强对中医古籍整理作品的版权保护

1. 对中医古籍进行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版权保护。中医古籍整理是一项学术性工作,它需要校勘、标点,需要中医、历史、语言、音乐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任何一部中医古籍整理作品都是有差异性的,即使标点、分段这么小的地方也会有差异。即使是同一部中医古籍,只要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在资料的使用、判断与取舍上就会有不同,整理出来的作品就一定有差异,包括风格上的差异,甚至是错误的差异。因此,我们可从这些方面判断其独创性。只有理解和承认中医古籍整理作品的独创性,才能进一步判断作品之间是否构成侵权。判断中医古籍整理是否侵权,首先要判断它是否整体侵权,然后再对局部内容进行比较,就是差异性在局部和整体当中有不同的表现,整体雷同而仅局部差异即可认定为抄袭。

2. 中医古籍作品數字化的版权保护。在20世纪70年代,古籍数字出版开始在美国出现,我国从90年代开始中医古籍数字化。一方面,数字时代的发展和“国学热”的兴起,让中医古籍数字化需求日益旺盛;另一方面,出版社对中医古籍数字化出版谨小慎微。这项工作一直发展缓慢,其最大的障碍就是版权。

对中医古籍整理作品进行数字化加工不是对中医古籍的整理,没有产生一种新的作品,其只不过是利用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产生的一种新的作品形式,因此古籍整理数字化本身不存在版权问题。版权存在于数字化前的古籍整理作品,国家需要将大量高质量的中医古籍整理作品以数字化的方式整理出来以满足读者需求,但中医古籍数字化如果没有法律保护,一定会使中医古籍数字化这个被称之为朝阳产业的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穷途末路。但是在古籍整理作品数字化运作当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一个一个地向作者征集版权的成本非常大。找出版社,只能解决出版那一部分权利;找作者,只能解决作者的权利。我们必须想办法将相关的权益集中化管理,不然随着数字化进一步的发展,中医古籍整理作品被侵权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四、中医古籍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1. 提高中医古籍整理者的门槛。提高中医古籍整理者自身的素质,应从提升中医古籍整理出版的门槛入手,出版中医古籍整理作品要有资质。整理者也需要提高版权保护意识,想办法提高中医古籍整理作品的学术含量,尽可能具有独创性。

2. 完善中医古籍整理法规。中医古籍整理作品盗版普遍,但判断盗版者是否侵权却具有难度。我们可以一方面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国家版权局等立法部门争取在法规条例中凸显对中医古籍整理者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行政管理的手段防患于未然。此外,可以细化保护细则,通过制定法律解释等细则,对中医古籍整理作品中出现的著作权纠纷问题进行澄清。这既能在法律层面上对中医古籍整理作品的版权保护予以确认,又方便在版权保护中进行实际操作。

3. 版权集体管理。把版权集体管理和相关权利集中化,将所有作者的版权实现集体代理,既有利于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又方便信息的传播。尤其是当著作权涉及多个作者时,作者之间通过版税的分成来确保相互利益,保证作者权利不被滥用。

此外,中医古籍数字化的版权问题可以参考我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出版未整理的中医古籍版本,以避免出现版权纠纷。其实现有很多中医古籍根本不需要再整理,原有的中医古籍水平已经相当高,再整理等于浪费,况且拥有古籍整理这个实力的人员和机构也相当少。

[1]陈传夫.馆藏文献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3(10).

[2]蔡福瑞,杨桂荣.关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若干问题的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2(6).

[3]符永驰,刘国正,李斌.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11).

浅谈古籍版本的鉴赏与保护 篇7

一、古籍图书产生的几个阶段

1. 龟册书籍

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图书产生的基本条件, 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书籍是文字的载体, 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书籍的出现。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 距今大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 我国文字经历了由难而易、由简而繁的变革, 这些变革便利了书写。可无论什么样的文字都需要书写材料和载体, 所以最早的甲骨文也可以称作“龟册书籍”。甲是龟甲, 骨是兽骨, 文字就是刻在这些甲骨上面, 就其性质而言, 它书写的是古代人的生活状况, 又是今天研究历史的实物文献资料, 所以甲骨文又叫做“龟册书籍”。

2. 玉册书籍

玉册书籍是古人用玉片来作为文字书写的载体。1965年在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发现的春秋后期玉版“侯马盟书”, 就是以玉片为载体的书写资料, 不过在书籍的发展史上, 玉册是最罕见的, 最稀少的, 仅有春秋战国时代可考。

3. 方册书籍

“方”是古代木质的书写材料, 方册是指“编联诸方以为册的”木制书籍, 在我国古代, 方册曾经是一种很重要的书籍形式。关于这一点, 古籍屡有记载。先秦方书虽然在考古中发现不多, 但从考古中发掘的秦汉木方、木牍书籍来看可推知西周至春秋战国就有木制书籍, 也被后来的研究人员成为“简牍文化”。

4. 金石书籍

在石头上刻字是我国先人的一种风俗,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都有过在石头上刻字的历史。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镌文是春秋战国时秦国的遗物——石鼓文和诅楚文。战国之后, 石刻风气继续发展, 直到今天研究书法的人还在临摹石刻文章的字体结构和笔法技巧。我们的专家学者们非常重视石刻文字的研究, 都各有专著, 足供辑览精益名言, 不能尽举。因此, 金石刻本书籍对古代的历史、文献学和文字学的研究很有帮助, 从事版本学研究的人员千万不可忽视。

以上各种不同载体的书籍, 都是一次只能抄写一部, 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钻研和探索, 积累了许多经验, 终于发明了造纸和雕版印刷。同时, 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革, 书籍的装帧形式在各个时代的特点不尽相同, 也是我们今天借以鉴别版本的根据之一。

二、古代书籍的装帧

我们想辨别古籍, 特别是“善”本的真伪, 了解它的装帧技术是不可缺失的环节。中国古代书籍的装订, 极尽实用与美观之能事, 在相同的历史时期里, 西洋各国是无法与之匹敌的。

1. 装帧形式的形成与发展

图书的装订是从简策书籍开始, 近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考古事业的兴盛, 大量的简牍被发现了, 一片简一般只写几十个字, 一篇文章必须写在很多的竹简或木简上, 顺序用绳编好, 连接成册, 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装帧技术。然而简书的笨重给古人带来许多不便, 经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了帛书。帛书比起简牍, 轻软平滑, 易于运笔和舒卷, 不但可舒兼可作画, 但帛的价格昂贵, 无法普及民间。终于到了公元二世纪后半叶, 纸的质量提高成为最佳书写材料。纸的发明不仅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也是书写材料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书籍的装订方法和形式也随之而改变。卷轴的装订形式成为主流。

2. 古籍的装帧变革

古籍的装帧变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竹简”“木简”“帛书 (卷轴) ”纸张 (线装、平装、精装等……) 可以看出, 古代书籍的装订方式是以书籍的载体即材质的不同而改进的。几千年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书籍经历了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种种变革, 而每次变革都使图书更为美观和更为实用, 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书籍装帧的形式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结晶, 由于装帧技术在各个时代的不同, 也是我们今天借以鉴别版本的根据之一。

三、古籍版本的真伪辨别与保护

1. 伪造的原因及类型

在古代文化领域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的是雕版印刷制作成的书籍。由于古代的抄本、刻本比较少, 特别是宋代的刻本, 它的纸墨、刀法、装帧都很讲究, 故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宝, 并以家藏宋刻为荣。有的积累数十年的心血收得宋元刻本百余种, 筑室藏之, 他们把宋元的刻本当作古董来玩, 并不惜重金购得一部宋元刻本的书籍, 使得宋元刻本与市场的价值规律发生联系, 由此就出现了作伪现象。

2. 鉴别真伪的几个方面

古代造伪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书的内容造伪, 另一种是书的版本形式造伪。造伪的手法多种多样, 以残书充全书、以丛书零种充单刻书、伪改书名、增删刻书版记、增删刻书年款等等, 我们也可以根据以上两个内容来简单的鉴别真伪。

我们辨识真伪可以从前人长期积累的经验中总结出大致两个方面:一是辨别真伪;二是书籍内容。

首先, 它的外在形式包括:行款、字数、字体、刀法、材质、墨色、版式、装帧。而历代刻板书籍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因为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社会习俗和文化风尚, 所以刻本上也会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⑴我们辨别真伪可以从前任长期积累的经验中总结出大的两个方面:1.外在形式;2.书籍内容。

⑵书籍内容也有许多的辨识方法, 比如牌证封面、刻工姓名、行款字数、板框大小、避讳字、语言和年代、地名年代、官制年代和著者或刻者的生平都是重要依据。从内容上来辨识辨识还有许多手段可以借鉴。在这里只能列举一些主要的方法, 其它的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总之, 辨识真伪一定要以形式和内容综合考证才能准确无误的做好古籍版本的真伪辨别,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三、做好古籍版本的保护工作

现在大部分的古籍图书都藏在国家图书馆、博物馆, 同时也有很少一部分的私家藏书。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一些古籍图书、善本、孤本绝本被毁坏, 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古籍极为罕见和稀少。所以, 能够保护古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任务。

古籍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篇8

从某种概念上说, 古籍属于文物, 但又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文物。人们对古籍的利用, 也就是对其的研读, 是要通过翻阅的, 但由此产生的二次伤害又给古籍保护带来新的难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不能为了保护古籍, 而将其“冷藏”不提供使用, 又不能为了利用古籍, 而无节制使用。面对这个两难的命题, 数字化, 无疑是个很好的折衷点。

1 古籍数字化相关的保护背景

古籍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已经被全社会认可, 并由政府不断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 提供古籍抢救性保护和数字化开发的政策支持。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7]6号) , 其中第五条提出了古籍数字化的具体要求, 更将古籍数字化推向了高潮。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发出实施全国范围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 古籍的数字化作为其建设的重中之重, 并成为其推广的对象。截止到目前为止, 古籍数字化工程已完成的重大项目包括了建成“中国基本古籍库”。

2 进一步解读古籍数字化

2.1 古籍数字化的技术简介

所谓古籍全文数字化就是在保持古籍原貌的前提下, 通过多媒体的图文扫描技术, 提取古籍的内容, 生成JPEG、TIFF等格式存储的图片, 该图片文件可以直接作为源数据存储成古籍档案, 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文字识别, 如采用OCR技术, 生成以WORD、TXT、HTML等格式文字文件, 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就是数字影像技术。这也是古籍数据库的建立的前提。我们通过现今的数据库对象处理技术, 是能够给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界面, 来进行古籍的全文搜索, 全文阅读, 甚至可以图文并茂, 呈现出高真度的阅读体验。

2.2 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2.2.1 从保护性开发的角度, 可以避免原件丢失与损坏的风险

能保留至今的古籍大部分已是孤本, 文献纸质已经脆化、图片发黄褪色, 把其进行数字化转换, 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与原件直接的使用接触, 从而达到最大限度保护文献的目的。笔者通过与县市区图书馆的文献互助加工的工作, 了解到, 例如肇庆地区的高要馆, 正是通过将孤本古籍进行高清度图像摄影, 首先把纸质文献转化为可辨识的图像, 实现了数字化的基础工作;与此同时, 把原件通过恒温恒湿的冷冻技术, 通过物理技术的转换, 最大限度优化了文献的储存环境。

2.2.2 古籍数字化资源的直接便捷检索, 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古籍文献作为一个文本化的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传统文化学习研究的体系, 起到根本性的支撑作用。正是基于现代社会对数字资源的高比重需求, 现代图书馆的古籍资源数字化应运而生, 以便捷的全文检索为核心的古籍数字化建设, 建设目的是使得有研究需求的读者人群, 能最快速最直接的得到准确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2.3 古籍数字化关键点

古籍数字化涉及到如下几个关键点:元数据, 文献图像, 全文文本等。

在数据库技术的层面上的元数据, 是整个数字化物理层的基础, 它以数据条的形式记录了古籍对应的特征和属性等

古籍原文图像, 就是将古籍以图像形式扫描, 全文录入计算机, 它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文本搜索的过程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失真”的情况。

全文文本就是把扫描后的图像识别转换成数字文本, 它的优点在于方便检索, 编辑, 存储空间小。缺点是对于生僻字, 繁简字, 通假字, 识别后的错讹率高, 不方便录入。

3 国内古籍数字化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3.1 技术实现层面上

由于考虑到研究相关技术和相关设备投入的成本过高的问题, 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还是无法有效推动古籍数字化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一些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来。

由于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关于版权的规定, 很多拥有古籍孤本或者需要做古籍研究的学术机构, 包括了上至国家图书馆, 各大学图书馆, 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大部分采用与数据库出版商合作或购买的方式, 主要通过租用或购买数据库产品的途径, 拥有数字化古籍的使用权限。同时还可以用相对少的经费, 轻松解决内容更新等等冗繁的问题。

成功的案例里就有《广东省历代方志》, 广东省历代方志具体项目内容是, 先通过图书馆方面内部的协调, 通过总分馆之间的协调, 省级馆与市级馆之间的协调, 市级馆到县级馆之间的协调, 全面的协调机制开始运作以后, 实现了纸质珍贵孤本方志, 在省级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总调度和统筹下, 完成了纸质文献的基础收集工作, 接着, 就是通过图书馆方, 和数字化加工商之间的协商, 完成了文献每一页的图像高清度摄影工作, 也就是文献原本图像化。

在这个过程中, 图书馆方与数字加工商很好的协调了版权方面的问题, 就图像化的原本, 再加工出版成为精装版的版权归属问题已经达成了很好的共识。精装版的《广东历代方志》从明清到民国, 形成一个连贯的历史发展脉络, 精美的装潢, 高辨识度的文字阅读效果, 使得有研究需要的读者群体得到了最终的阅读需求和权益的满足。同时《广东历代方志》的数字化发布平台, 版权的归属也是属于馆方的, 这也体现了对原始资源的占有方的尊重。数字化的《广东历代方志》通过网络, 可是在图书馆以外的外网直接访问, 与精装版的《广东省历代方志》的阅读效果等同, 这也排除了很多离图书馆相距较远的读者直接“登门”的麻烦。

3.2 技术成果背后的隐忧

3.2.1 项目形式单一, 图书馆与数字开发商缺乏深层互动

业界成功的数字化古籍的案例无一不是, 技术开发商和图书馆方的“无缝”对接的成果。这是一个合作而非彼此“博弈”的一个过程, 作为主导方的图书馆, 因其本身占有原始资源的优势, 往往轻视了与数字开发商平等交流的一个合作基准。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 造成了最后资源的使用者——古籍研究的读者群的阅读质量和权益得不到保障。

比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古籍的数字化阅览功能。只对持有本馆读者证的读者, 在本馆范围内使用。

从一个侧面看, 用户的需求还是和现在的项目开发还存有一定的差距。

3.2.2 直接经济利益驱动不足, 市场不成熟, 经济效益不明显

我国古籍数字化产业的特点是:在数字化开发商的前期投入研发的成本巨大, 而研发资金的投入主要来自国家、和拥有古籍文献的图书馆, 国内的数字化开发商由于行业形成时间比较滞后, 商业的推广和营销策略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出现了盲目的搜索用户群, 往往收效欠佳, 不但浪费了时间也消耗了宝贵的研发成本。

古籍数字化的研究开发、商业化应用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而资金回收期相对较长,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古籍数字化的发展。

3.2.3 对从事古籍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在古籍数字化的过程, 一项基础的关键工作是录入文本前对古籍的整理, 在全国范围内, 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才非常少, 因其需具备的不单是古籍整理知识, 更需要熟练的计算机技术。

3.2.4 涉及版权的问题

古籍数字化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版权。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涉及到版权, 而对于古籍资源, 版权归属的界定尤其困难。

比如最简单的标点整理, 就牵涉到版权问题。某A方整理的版本, 与某B方整理的版本, 由于都基于同一文本但仅仅因为标点的差异, 两者就存在版权的争议, 到底是谁盗用了谁, 我国版权法执行了多年, 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对于这样的案例的责任追究难度还是比较罕见的高。

另外, 原本文献由于盗窃的难度, 责任易于认定。一旦实现了数字化, 由于数字化古籍处理系统安全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 很容易数据库被恶意攻击访问, 从而盗窃了相关的数字资源, 用于非法的复制和使用。这样的版权的认定就增加了难度。

4 探求古籍数字化发展对策

4.1 行业内急需标准化的制定和有力度的执行

古籍数字化标准是古籍数字化建设长远持久的根本保障。在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中, 陆续研制并应用《古籍著录规则》、《古籍专门元数据著录规则》、《汉语文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等等相关标准, 可参照执行。目前大部分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已经研发完成, 可直接参照执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编制了《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 对即将开展的珍贵古籍数字化工作进行规范。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要以实现古籍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基本目的, 优先采用已经成熟的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 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全国统一标准, 包括元数据著录标准、数字化影像标准、资源格式标准、资源标引标准、数字化古籍长期保存和发布标准等。

4.2 古籍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平台开发方案的相关设计。

古籍数字化的目标是通过统筹规划, 共同建设, 使所有古籍数字化成果能够在统一平台上便捷的检索和利用, 真正实现古籍资源的共建共享。

古籍数字化是通过图书馆方与数字化开发商在项目开发协议的指引下, 共同开发, 达到使数字化成果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方便快捷的检索的最终于目的。

而针对现今古籍处理业界各自为阵, 缺乏交流的现状, 在技术层面的理解是, 根源在于缺少公用的计算机支撑环境, 因此以上提到的古籍数字化统一平台的开发, 就尤显必要。

该平台应针对不同对象, 进行操作界面的切换。主要是数字化建设方, 和数字化使用者之间的切换。

而对于建设者, 应该具有以下具体功能:

(1) 扫描录入

通过扫描将古籍以图片形式录入系统, 可以随时编辑更改、放大缩小、旋转、精密打印等操作;能够对扫描图像进行数据库管理;能提供强大的OCR汉字识别软件, 以便将古籍图像转化成文本。

(2) 编辑排版

应当由一个适用于古籍整理的汉字库, 具有古籍中常见字、异体字及某些特殊用字, 应有补字软件。

(3) 全文检索功能

能够将普通文本文件植入检索系统中, 实现主题词检索和全方位检索, 并根据检索要求自动汇集成段资料。

(4) 能够和互联网直接联通, 满足网络交流的需要。

而对于古籍资源的使用者, 也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大众读者, 由于古籍数字化成果的服务利用的公益性质, 可以免费向大众读者开放的功能包括:用户检索, 普通阅览等。一般的这类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官网的统一发布平台, 凭借自己的读者证, 通过单点登录, 实现无障碍阅读。

另一种是从事古籍研究工作的用户, 在兼备以上大众读者的使用权限的前提下, 还可以提供图像数据的下载功能。这也有赖于文献发布平台的技术基础, 比如首先检索的技术要实现图文数据库的技术。

但由于涉及到版权的问题, 在使用下载功能之前, 必须获得授权许可、签署保证书。

结语

数字化古籍是现今数字化时代古籍保护上的必然选择, 在有关政府, 研究机构, 和数据库商三方的共同努力下, 建设初现规模, 但距离真正实现古籍资源的共建共享的目标, 还有待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探索, 完善数字化工作的制度执行体系, 建设体系, 共享体系和服务体系, 为古籍文化传播和古籍文物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琳.大陆古籍数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刘琳, 吴洪泽.古籍整理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古籍保护 篇9

1 古籍收藏概况

对于古籍年代划分范围有几种时间段,业内比较认可的是抄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并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称之为古籍。据调研统计,我国现存于世的中医药古籍约万余种,其中近四成左右已为孤本[1]。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资源丰富,目前典藏的古籍有3380种,中医药古籍3180种。其中中医药善本(时代早、价值高、品相好)1100种,6198册,明代善本为278种,清代善本为646种,日本、朝鲜善本分别为170种和5种,另有一民国抄本为章太炎先生手写古医方。明代至民国期间的中医药稿本、抄本近千种。馆藏最早版本为1249年平阳张存惠晦明轩刻本《证类本草》(存两卷),明刻本施沛著《祖剂》,《内经·素问》明初九卷本,《仲景全书》赵开美校刻本,《本草纲目》湖北杨道全刻本等。这些古版医籍,不少为国内孤本、珍本,均极具文献价值。这些古籍主要来源于:(1)各兄弟院校或其他收藏单位调拨;(2)社会及中医世家的无私捐赠;(3)本馆几十年来几代图书馆人全国各地精心求购。在数量和质量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古籍都位居全国中医药大学之首。

2 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实施

2.1 改善收藏环境

上海中医药图书馆在七、八十年代就初步挑选出特藏善本古籍及较有价值的线装书,购置专门的防霉、防蛀效果较佳的樟木书橱存放,并设置了阅览中医古籍的中医资料室。200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整体搬迁至浦东张江,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通过建立新馆,增添空调、加湿、监控等设施,保证了特藏书库恒温、恒湿及安全防护的特定需求,较大改善古籍藏书环境。

2.2 持续进行古籍修复工作

由于环境空气的污染,古籍霉蛀现象不可避免。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从九十年代开始,系统地对所藏破损古籍进行修复,在本馆缺乏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委托有资源的单位和人员实施轻重缓急的修复工作,已修复善本及线装书古籍近460多种,挽救了一批濒临残缺的古籍特藏。

2.3 建立古籍目录及数据库

2000年,在进行学校整体搬迁的前期工作时,馆领导决定对特藏善本及线装古籍进行全面清点,并集中本馆高资质相关人员对古籍进行规范著录、编目,历时一年多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并建立了"中医善本书目"、"中医线装书目"数据库。

2.4 中医药古籍科研项目的实施

近年来,该馆致力于古籍保护与利用科学研究工作,在中医药古籍的校勘、整理、挖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多次申报各级各类中医药古籍研究项目。如2007-2010年上海市科委"上海地区清末前馆藏未刻中医药抄本研究"项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及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等联合研制完成的"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等。

2.5 积极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2007年1月,随着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全国开展了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珍贵古籍名录的评选,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校领导的指示及馆领导积极申报下,入围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入围的113家单位中上海地区为6家,全国医学院校为3家,即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同时,我校有六本中医古籍进入第一、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具体目录为《重刊巢氏诸病源候》(隋)巢元方撰,明嘉靖汪济川刻本;《丹溪心法类集》(明)杨王旬(恒斋)类集,明正德三年(1508)刻本;《素问钞补正》(唐)王冰(启玄子)注,(元)滑寿钞,明嘉靖八年(1529)刻本;《新刻医方约说》(明)鲍叔鼎(汝和)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刻本;《仲景全书》(汉)张机(仲景)撰,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校刊本;《(新刊全补)医方便儒》李杲(明之、东恒)撰,明乔山堂刻本。据《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标准,以上六种古籍为国家一、二级古籍。申报工作将对该馆的古籍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3 建议和措施

3.1 规范、完善各项制度

目前我国古籍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古籍普查规范》、《古籍定级标准》、《古籍特藏破损程度定级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为确保古籍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实施,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则基础上,应制定、规范、完善本单位的各项标准、制度。从特藏书库管理着手,制定古籍特藏库藏书环境标准,包括恒温、恒湿、防水、防潮、防尘、防虫、防霉、防光、定期除尘等,使之制度化并专人管理;从阅览环节着手,制定出入库细则,包括珍贵古籍审批制度,禁带物品、当日归库并验收制度,借阅清单填写并永久保存制度;从古籍修复着手,制定古籍修复具体操作规程,包括破损程度日常检查,修复计划及时间表,修复过程技术要求,保留原书各种信息,及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古籍出入库详细信息(书名、作者、版本年代、书号、总计页数等)登记,并永久保存制度。再如复制、复印环节,制定可复制、复印的古籍范围细则,复制、复印具体可操作性规定,为避免古籍损坏、遗失、脱页等情况,应规定古籍不能带出馆外,由本馆专职人员完成复制、复印工作。这些规章制度在具体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使之规范化并持久推行。

3.2 加强古籍专业人才技能素养

在政府大力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的形势下,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也紧密响应,专门调拨了相关人员参加"古籍保护与修复"等有关培训,提升了馆内人员的古籍保护技能素养,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如已在馆内新增古籍修复工作。但相对于待修复的大量古籍,修复人员人手偏少,就目前平均每天4~8页的修复速度,满足不了古籍修复的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古籍专业人员除提升职业技能外,还应拓宽专业知识领域。中医药古籍以古汉语形式记录,文字晦涩难懂,而且有许多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难以辨认,还由于经过历代的辗转刻印和传抄,出现讹字、脱字、衍字、倒字的现象严重[2],需要通过查找《康熙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遇到历代人名、地名、别号、职官、藏书印等,还需查找《中医古籍词典》、《中医人物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简明古籍词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藏书家印鉴》等。充分了解本馆馆藏古籍,对主要古籍能如数家珍,做到每种古籍收藏的位置、特征、缺损情况等一清二楚。通过查找全国联合目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了解全国中医古籍的收藏情况,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古籍参考咨询。

3.3 重视古籍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协调

古籍善本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其价值,并有效利用。因此,古籍保护的宗旨应当是"重藏但不轻用"。古籍数字化能有效进行古籍再生性保护,降低纸质古籍的流通量,减少人为的使用性损伤机率,通过缩微、影印、复制等手段,还可以相对真实、永久地保存古籍原貌[3]。加大古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保障古籍利用与流传的一项有效措施。

目前,读者对各收藏单位在查阅古籍的问题上有相当的诟病,这些"藏"与"用"的矛盾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平衡协调。除用现代数字化手段还原古籍,解决珍贵古籍原件易损坏等问题,还应在设立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可建立尽可能详细的查阅古籍细则,保障每一位读者在细则规定范围内的阅览权利。同时,在不能满足原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向读者提供合适的复制品或者其他收藏馆收藏该古籍的详细信息等。在读者提出各种疑问时,工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提供有质量的参考咨询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4 结语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医药学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传承性,大量存世的古籍为我们研究和深化中医药学理论,借鉴和提供临床治疗经验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使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1]。

鉴于古籍的不可再生特殊性,国家应加大古籍保护资金的投入,图书馆应把古籍保护与利用作为刻不容缓的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推进落实各项工作。总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收藏情况、保护和利用古籍的现状以及获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给该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古籍保护和利用提出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古籍收藏,古籍保护,古籍利用,中医古籍

参考文献

[1]裘俭.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医古籍保护工作述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47(5):61~63,71.

[2]李政.中医药古籍管理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华医学情报杂志.2009,18(3):16~17.

古籍保护 篇10

1.1 古籍

所谓古籍, 广义的古籍应该包括甲骨文拓本、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唐宋以来雕版印刷品, 即1911年以前产生的内容为反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和典籍, 狭义的古籍不包括甲骨、金文拓本, 不包括简牍帛书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写本, 而是专职唐代自有雕版印刷以来的1911年以前产生的印本和写本。

1.2 彝文古籍

彝文古籍广义是指用彝文写成的各种古书和各种古代的彝文金石碑刻。一般没有具体的作者和具体的写作年代, 多为民间手抄本, 木刻本很少。木刻本即用木头刻雕版印刷的方法印装的书籍。彝文木刻本流传下来的很少, 四川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玛木特衣》, 云南武定县明刻本《劝善经》, 贵州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摩史书》。清代康、雍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后, 由于各彝族地区所处的社会形态差异等原因不少彝文古籍散失。鉴于此, 学术界一般将彝文古籍的下限定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对于上限至今众说纷纭, 有明代说、唐代说、汉代说、春秋战国说等。此外, 彝文古籍历遭浩劫, 因而对于那些书已失传, 但内容仍流传于民间的口碑古籍也视为彝文古籍。

1.3 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字化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 或者说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之初, 我国台湾地区国科委马志钦教授提议利用计算机进行中文资料处理研究开始, 台湾地区众多大学和电子研究结构投入了这项极具潜力的领域。

2 彝文古籍翻译整理现状

2.1 彝文古籍保存现状

2.1.1 馆藏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已收集分布于国内外的彝文古籍约为15000余卷册, 分别收藏于四川、贵州、云南和北京等地的科研部门、图书官、博物馆, 此外, 也有部分彝文古籍被收藏在法国和英国博物馆。其中, 四川有17个单位收藏和保存彝文古籍近2000册, 贵州有16个单位收藏彝文古籍8000余册, 广西收藏有近11册, 云南有34个单位收藏彝文古籍近4700册。

2.1.2 民间散藏

除已收集到的文献外, 经各地研究人员经过多次普查后统计出约有数万册彝文古籍散存与云、贵、川等彝族地区。这些古籍文献内容浩如烟海, 博大精深, 涉及到政治、经济及其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科学领域。以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凉山州为例, 据凉山州2001年的普查统计, 全州民间还散藏有50万卷左右的彝文古籍。因此, 保护、抢救彝文古籍的任务还很艰巨。据统计, 其他省市彝文古籍散藏民间的情况类似四川。

2.1.3 彝文古籍破损流失严重

政府有关部门对彝文古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征集保护经费;征集到的彝文古籍未能翻译整理出版;未能建立完善的保护和继承制度。加上彝文古籍保护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机构不健全、人才极度缺乏、古籍保护和修复手段落后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古籍流失。除人为因素影响, 由于纸质材料容易破坏, 加上大部分文献散存于民间, 保管条件恶劣, 许多珍贵的古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3 保护彝文古籍的新举措

民族古籍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延缓型保护;二是再生型保护。延缓型保护是指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 对残损的古籍文献进行修复、加固以及改善保存环境等手段使原件的寿命延长, 从而达到保护目的之过程, 是保存和保护民族古籍文献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 这种方法只能延缓古籍文献的衰老速度,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籍文献的永久性保存问题, 因此就需要有另一种保护措施, 那就是古籍文献的再生性保护。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计算机、电子、通讯、复印、复制、声像、光学、视听等技术以及图书的各种保护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如今, 计算机数据库强大的网络功能已成为现代化信息服务的主体。这些都为民族古籍文献的抢救整理以及保护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利用一切现代化手段搜集、抢救、整理、翻译、保护、开发彝族古籍文献, 对馆藏的彝族古籍文献有效管理, 及保存、保护好彝族古籍文献, 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提供文献信息。对彝族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的目的是有利于彝族古籍文献的共知、共建、共享, 从而更好地发挥彝族古籍文献的作用。

4 彝文古籍数字化的意义

彝族文献数字化的根本意义在于, 在原有彝族文献的编辑、出版、开发、使用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古籍最大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史料价值;一是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价值则属于物质遗产。彝文古籍大部分都是纸质文献, 它具有损毁速度缓慢等特点而不容易察觉, 只有到了损害很严重时才被人们发现并引起重视, 但此时就很难使其恢复原貌了。此外, 部分古籍收藏单位把大量的古籍当作文物收藏起来, 给研究人员借阅增加了难度, 更有一些古籍至今也没被学术界所知。这就直接造成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对彝文古籍采取数字化, 这个矛盾便可迎刃而解。“多年的实践证明, 传统方式也无法圆满解决图书馆长期存在的古籍善本保管与利用的矛盾, 现代化技术的介入使我们看到了解决矛盾的契机”。1其实古籍数字化就是对原古籍的再现和整理即古籍数字化的性质, 它把原古籍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剥离开, 既实现了古籍的永久保存, 又实现了古籍的文化价值。研究人员可以在不碰原著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古籍数字化的意义不仅是古籍的利用单方面, 尤其表现在古籍的保护上。因为, 数字化了的彝文古籍不仅可以使彝文古籍永久利用, 而且会使彝族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快, 范围更广。

参考文献

[1]沙马拉毅.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M].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 3.

关于图书馆古籍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保护;问题

为了做好相关的古籍保护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提高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质量,更好的完成古籍保护工作。

一、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展的古籍项目—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古籍保护工作有了很大进步。2006年至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养了古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6800余名。每一年投入200多万元的资金,在全国十几个地方办培训班。去年全国就有上千人参加古籍普查培训班。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按八个大区域组织,先培养骨干力量(屈菡,2013),形成了一批学历高、专业能力强、甘于奉献的年轻业务骨干,为古籍保护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二、目前我国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认识问题

(1)政府行政部门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行政部门一心抓经济建设,对于文化建设投入很少,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视而不见。

(2)部分图书馆领导、相关专业人员认识缺失,古籍保护工作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活,一些馆领导对此项工作不甚了了,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工作的开展。忽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经常性调整变动岗位,使有能力、业务精通的技术人员失去发挥个人特长和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个人能力与岗位配置的错位、脱节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专业技术人员对自身从事的古籍保护工作重要性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抵触情绪。

2.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古籍生存状况不理想。由于时间久远、保存条件落后,不达标、环境污染、长期资金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古籍的生存状况不理想。

3.古籍保护、修复人才匮乏,流失严重。据文化部统计,我国公共图书馆收藏古籍2717.5万册,善本229.5万册,需修复的古籍就在千万册以上,其中珍贵古籍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大概有20万件以上。目前,我国能够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技术人员加起来不足500人,人均修复5万册古籍,也要一百多年才能完成,待修复的古籍不计其数,人才匮乏,杯水车薪。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古籍修复人员的学历和待遇不尽人意。在我国社会上普遍认为修复人员就是技术工,就是应该干脏活累活,不被看重,社会地位低,大大削弱了修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上原因造成了修复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力,人才培养问题不解决,古籍保护工作无从谈起。

针对以上基层图书馆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困境,笔者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三、抢抓机遇,吸收借鉴,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做好古籍保护工作

1.建立地方古籍保护协调机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行政领导的目标考核范畴。对于有古籍的县市,要将古籍保护工作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项目纳入地方领导个人施政业绩考核范畴,将其纳入量化考核指标范围,明确工作任务及目标,认真落实保护措施,加大基层古籍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2.纳入县级以上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并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各级公共图书馆每四年根据《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由专家量化考核软硬件设施建设、工作成效是否达标来确定其级别和拨款数额。基于评估定级对图书馆发展所起到重要作用,古籍保护工作必须纳入县级、地(市)级、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并成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引起图书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古籍保护工作方面的资金倾斜力度和软硬件设施配备的投入

3.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增加硬件设备投入,延长古籍寿命

古籍的保存环境要求相当严苛,必须做好防水、防火、防尘等工作,需专用密封书库专柜存放收藏,温度、湿度也有高标准

古籍保护存放与环境有相当大的关联,加强书库内部环境的硬件设备投入是做好古籍保护工作的关键之一。

(1)古籍书库必须保持一定的恒温状态。理想的温度必须控制16℃~22℃之间。

(2)古籍书库要做到保持恒湿状态。

(3)古籍书库必须通风,排风扇、空调对角全面循环,排风扇必须有过滤网,3个月开门窗通风一次,将书库不适宜环境经过设备或人工方式变为适宜。

(4)防止阳光直接射入库内,更不能射到书上,安装双层窗帘避免光的直射和紫外线照射,控制光线照射强度与种类,安装白炽灯或是防紫外线灯管,它能够散发热量,发出的光基本不含紫外线,避免使用日光灯,日光灯波长过长,里面全是紫外线,容易爆裂引起火灾,不利于古籍存放与保护。

(5)要加强防火管理。

(6)做好防尘工作。

要做好以上保护工作,必须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延长古籍寿命和使用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争取资金投入仍是重中之重。

4.实行“借存制度”保护古籍。“借存”顾名思义即基层图书馆将自己拥有所有权的古籍寄存在有保存条件的图书馆暂时存放。双方签定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借存方有义务为被借存方提供古籍的相关信息资料,同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索回古籍。被借存方有义务在借存期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古籍实施保护,移交时注意各种手续办理即可。通过借存制度。

5.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步伐,促使古籍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古籍内容复制或是转移到其它载体,进行自动化保存、检索、再现等处理手段达到对古籍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的目的。

6.加强人才培养战略。重视在岗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实效跟踪巡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专家学者们通过以办短期业务培训班的形式对省、市级图书馆古籍保护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中国文化史、书籍史、文献保护、造纸、色彩学、纸张鉴定、古籍鉴定等专业知识授课和古籍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操作培训。省级、市级图书馆对县级图书馆进行类似的再培训,针对基层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实地考察,跟踪服务,指点迷津,检查实效。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多渠道地加强在岗专业人员培训,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古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是我国历史的见证者,其中包含了众多古代的人文信息,具有着十分珍贵的意义。我们必须重视图书馆古籍保护的工作,要看清古籍保护的基本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措施,以尽最大努力做好古籍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何艳艳.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07).

襄阳市图书馆古籍保护与普查报告 篇12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保护,普查

现将古籍保护与普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基层, 积极开展古籍普查工作

通过这次古籍普查, , 我们了解到全市公共图书馆现有经部、史部、子部等大量馆藏古籍75100册, 共7176部。其中:善本5748册, 568部。其中:

1) 市级图书馆古籍藏量大, 内容丰富。据统计, 襄阳市图书馆和襄阳市少儿图书馆现有馆藏古籍51100万册, 共5076部。其中善本503部, 5448册。最早的版本为元代至正德年间西湖书院刻本《乐府诗集》和元刻明清递修本《国朝文类》, 在省内公共图书馆除湖北省图书馆外, 只有我市图书馆有元刻本二部。明代刊印读书古籍144部, 6183卷;清代的古籍居多。地方文献有48部, 455册, 其中有《襄阳府志》、《襄阳郡志》、《襄阳军事略》等地方文献。现馆藏的古籍版本主要有木刻本、铜活字刻本、铜板本、二色套印本、石印本、影印本。装订形式有线装本、经折装本等。2009年7月, 我馆的《乐府诗集》、《水经》、《汉隽》等11部古籍善本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1年7月, 我馆的《文选》、《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文》、《世说新语》、《黄帝内经素问》等20部古籍入选“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

2) 县级图书馆古籍藏量小, 品种各具特色。全市7个县级图书馆现有馆藏古籍24000余册, 共2100余部, 其中善本1050册, 200余部。馆藏古籍最早有距今500多年的明代正德年间形成的抄本《金刚波若波罗密经》, 简称《金刚经》。据传此经现仅存四套, 除我市谷城县图书馆馆藏一套外, 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和台湾故宫各珍藏一套。且谷城县图书馆的这一套《金刚经》, 于2011年入选第一批湖北省古籍珍贵名录, 是我市仅有的一套图书类国家一级文物, 可谓是无价之宝。此外, 我市县级图书馆馆藏的古籍还有明万历四年刻本《编注医学入门外集》, 明崇祯时期的《尚书注疏》、清初形成的反映文化倾向精刻本《李杜全集》、《昭明文选》, 雍正十二年《槐轩千家诗解》, 乾隆二十五年《幼学琼林》、《襄阳府志》, 清道光十三年的梨木雕版《征收厘金布告》版片等等, 许多善本书都是古籍中的珍品, 在省、市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 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二、以调研为重点, 客观看待古籍保存现状

我市公共图书馆对馆藏古籍的保护工作, 总体评价是喜忧参半, 市级馆好于县级馆, 保护工作差距大且不平衡, 普遍面临着古籍老化和破损严重的现状。

1) 市级馆古籍保护工作力度较大。襄阳市图书馆于2010年为了加强古籍文献的保护, 专门设立古籍保护专用书库, 并通过积极做工作, 向各级领导汇报古籍保存现状, 争取市财政支持, 另自筹资金, 先后投资20余万元, 购置了86组钢板内置樟木隔板书柜、增设防护网、空调、自动灭火装置、安防电脑监控系统等保护措施, 并制定了古籍保护制度, 配备专职人员对古籍图书进行管理和修复, 同时组织馆员进行分类编目, 力争达到古籍保护的必备条件和要求。2011年, 我馆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有30部古籍善本入选湖北省第一批古籍珍贵名录。2013年3月, 国务院授予襄阳市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馆藏古籍《曲谱十二卷首一末一卷》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 县级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不容乐观。首先, 书库设施不符合要求, 善本书和普通古籍保存不力。县 (市) 区图书馆建馆时由于资金不足, 库房没有安装双层防火门窗, 室内设施也很简陋, 不能通风避光, 更没有防潮除湿的设备。大部分还都堆放在库房或打包封存, 不同程度地存在老化、虫蛀、发霉、受潮粘连的现象。其次, 珍贵古籍没有达标的保存柜, 存在日益损毁的趋势。如谷城县图书馆珍藏的图书类国家一级文物《金刚经》, 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传说是用人血掺合金粉写成的, 无论从年代还是从书籍的形成, 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此书目前破损非常严重, 而存放它的不锈钢盒也不符合存放要求, 专家们说, 如果不尽快修复并改善保护环境, 用不了几十年将彻底损毁。另外, 人才匮乏, 无专业管理人员。在普查中我们了解到, 除市馆外, 各县 (市) 区均缺乏古籍保护的专职管理人员, 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本馆的古籍藏量和类型都不了解, 有的甚至不知道古籍是什么, 更谈不上对古籍的保护和管理。

三、采取有效措施, 开创古籍保护工作新局面

1) 争取政府给予支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馆藏古籍提供良好的保护环境。古籍保护是公益性文化事业,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各级图书馆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争取将古籍保护工作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 并由地方财政拨付专项保护资金。目前, 一些县级馆如南漳、保康、宜城等, 正在筹建新馆, 对于新的馆舍建设, 务必充分考虑古籍书库的必备条件, 配备专用的书柜、防火防潮防虫害设施和恒温恒湿设备等。对于暂无新馆建设规划的, 也要积极行动起来, 改善古籍的保护条件, 延长古籍的寿命。对于已经破损严重的古籍善本, 应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保护经费, 聘请专家进行修复。

2) 成立古籍保护中心, 统筹协调全市古籍保护工作。襄阳市图书馆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馆内已设立古籍保护中心, 负责编制全市古籍保护计划, 统筹协调全市古籍保护工作, 组织开展全市古籍普查, 收集古籍信息, 并组织人员参加全国全省举办的古籍专业培训班。

3) 加强合作, 深化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襄阳市图书馆在对馆藏古籍的管理和应用方面, 始终以“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应用, 加强管理”为宗旨, 通过建立本地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 汇总古籍普查成果, 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和公布, 让全市不同阶层的人员了解本地古籍保护情况, 并且积极参与到其中来。古籍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是不可再生和无可替代的。它们历经数百年保存至今非常难得, 只有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才能达到古为今用, 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襄阳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好时期,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 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 完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 全面改变古籍保护的落后状况, 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毕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凤琴.浅谈古籍文献采集工作.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 (上) , 2009.

[2]李阿明.图书馆全面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历史回顾和展望.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 (上) , 2009.

上一篇:疾控中心档案下一篇:艺术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