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保护(共12篇)
古镇保护 篇1
摘要:对千年古镇大港头镇进行了规划定位,介绍了大港头镇的规划布局结构,对大港头镇建筑风格的保护与沿江建筑的修复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大港头“古堰画乡”保护与发展的运作机制,以促进古镇的保护和发展。
关键词:千年古镇,保护,发展,规划
“古堰画乡” 是楼阳生书记在谈及大港头区域文化产业项目定位时首先提出的。其规划位置包括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古堰”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大型水利工程。“画乡”指大港头镇,其位于松阴溪入大溪(瓯江)处,其古渡口、古亭、古码头等构成了优美的江南水乡自然画廊,是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油画画派,浙江省唯一的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和全国摄影基地。
1 对千年古镇——大港头镇的规划定位
“古堰画乡”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镇区、坪地、堰头和保定范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总体功能布局,在全面考察、掌握“古堰画乡”区域内城镇与村庄的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后,在大港头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将“古堰画乡”的发展定位为“三基地一中心”:即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同时结合大港头镇的“本土文化”,努力塑造出“地方特色”,突出小、精、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3个层次的关系:1)大丽水层面。将大港头镇建设成为大丽水重要的文化窗口。2)区域层面。将大港头镇建设成为浙中、浙南地区民间工艺的集散地、文化产业博览重镇及旅游胜地。3)生态层面。将大港头镇建设成为山、水、人和谐一体的生态小城镇。
2 大港头镇规划布局结构
根据大港头镇的规划定位,以及小城镇发展“居民生活半径小,城镇功能混合布局”特点,在规划编制中避免现代都市空间模式的冲击,尽量保持老镇区历史地段空间结构的特色和原有道路、水网结构的体系与空间尺度。树立超前的意识和发展观念,力求“弹性规划、混沌发展”,在目前开发的可操作性与未来发展的创造性之间寻找理想的切合点,使发展中既保持城镇功能区块主导的明确,又保持传统街巷中功能的适度模糊性,并留有弹性余地,为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2.1 规划空间结构——“三线一核”
空间发展遵循疏密原则,城镇发展相对集中,结合“插入式”空间布局原则,延续原有历史空间记忆,适当留空,保持原有视觉通透的田园乡村风光。
“三线”即北线(水岸线)、中线和南线。北线指规划区域中心的滨水岸线,该区域发展延续原有滨水空间特质,还原前河后街的老街特点;同时在水岸线东、西端分别建设“古堰画乡”度假宾馆和会议会展中心,并且向对岸的坪地及保定村延伸发展。中线位于综合功能区域,以文化产业博览为主题,向两端村落(玉溪和坛头嘴)延伸发展。南线的主体则为居住用地,将规划民间工艺作坊、居民回迁住宅以及商品房住宅,设置相应公共配套设施,并向两端村落(玉溪和坛头嘴)延伸发展。“一核”指整个镇区核心所在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及其中心公园。
2.2 景观、生态——“山水相映、田园成趣”
运用生态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吸取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保护城镇的原生自然环境,加以合理地改造,使其趋于生态化和景观化。此次规划中,结合区域内独特的山水地形条件,城镇带形横向展开,从而保持与山水最大接触面;在镇区内还原及优化原有水系,使其呈网状贯穿全镇,结合水系产生大量公共绿地及景观开放空间,保留部分农田,形成独特的田园风光,延续其历史记忆,使人与自然亲近相融,人中有景,景中有人,给人以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感受,处处体现悠然的情调和勃勃生机。
2.3 传统街巷空间的营造——“街区、道路、水网的小尺度”
每个城镇都蕴含着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社会民俗风情,为了充分体现“山水清佳,风气朴茂”的吴越文化特色,规划将原有传统的小街区、小尺度的道路及水网为其发展主题并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继承原有空间模式,还原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
1)充分尊重原有城镇现状道路,提高开发建设的可操作性。
2)道路规划契合传统村落结构,在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小道路尺度,加大道路密度,营造小街区的传统街坊空间。
3)道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弯曲,从而增加景观容量。
4)组织环线交通,减少城镇对外交通(53省道和丽水—龙泉高速公路)对城镇布局干扰。
3 大港头镇建筑风格的保护与沿江建筑的修复
根据“古堰画乡”的发展定位,在对大港头镇建筑风格保护与沿江建筑修复的问题上,按照“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将房屋式样按原有特色原汁原味地恢复,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宿感。
1)保护与修复采用“移植”“整修”的手法。
对建设中需拆迁的有价值建筑,采用“移植”的办法;对新区中其他有价值建筑,则通过“整修”办法予以充分利用;对原生态的田园风光特色在建设中做“片断式”的整体保留;水系的整治以原地表流径、河道为基础,结合规划道路与景观需要作疏浚改道处理;商业步行街、行政中心、农民公寓等建筑以低层为主;道路、节点、空间结构则作为历史街区整体风格的延续。
2)结构采用“仿古式”建筑格式。
对部分严重破败或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拆除时,外观及色彩修复采用仿古建筑格式:建筑主体采用青灰砖和木材等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基础部分以卵石、条石砌筑,外墙面统一用青灰砖砌;结构采用传统的木结构或砖砌结构,屋顶仍采用双坡顶,可用硬山或悬山屋面形式,一般为小青瓦或素筒瓦屋面,木结构屋面的可做成四周稍稍伸展出屋身,出檐较浅且上面覆盖青灰瓦;建筑外墙细节部分如门楣、门槛、窗沿檐口等部位,镶贴仿古装饰构件,对于柱、梁、枋、门槛漆成仿古朱红色,门窗为红棕色,其余则为红棕、白、黑色,以求整体效果。
4 大港头“古堰画乡”保护与发展的运作机制
1)由政府控制更新方式。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对有历史价值建筑的保护、维修方式、方法以及对危房的修建,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等进行严格管理。2)实行居民房屋自我更新方式。这种自我更新方式投资较少,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不同的家庭需求,创造出具有个性和多样性的空间形式。但这种方式易受现状环境和现有技术条件的制约,由于居民缺乏对传统历史风貌的整体维护观念,需要建立一种制度,有效地引导居民自我改造与保护传统风貌有机结合,实现古镇利益与居民个人利益的“双赢”。3)采取开发利用发展方式。建议政府部门对有特色的古建筑、古街采取利用和维护相结合的原则,可继续建筑原有的功能和用途,如公共古建筑可改作民间活动场所,特色民居可维修整治后进行旅游参观;也可改变原来的用地功能重新整合旧建筑的使用功能,直接或委托房地产开发商作为投资者,建设可提供民俗文化旅游服务的商业网点,建成后由当地居民租赁或购置后经营。4)开拓特色经济发展方式。开展文化博览和休闲旅游、恢复当地手工作坊、发展土特产加工业、特色餐饮业、土特产零售业等,并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宋朝郭熙曾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者之为得。”大港头“古堰画乡”规划立足于人地关系的长远和谐,以追求人居的诗意环境为目标,挖掘传统山水的历史文化,突破物质空间规划的局限,延续它特有风韵,以山水为纽带带动特色文化旅游活动,使古老的水乡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里散发出新气息。人们相信,保护和发展大港头古镇只要尊重其发展规律,思路正确、措施得力,既利用它的文化价值,又充分发挥它的实用价值,对其进行更新改造、恢复活力,就是保护了可游可居的福地。
参考文献
[1]高琳,王静.柞水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发展[J].山西建筑,2007,33(30):27-28.
古镇保护 篇2
摘要: 根据当今城镇建设的现实条件, 结合衡阳市南岳古镇改造规划设计方案, 提出老城开发项目的保存与再现的保。
护设计策略, 以此作为古镇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模式, 解决了古镇的保护改造问题。关键词: 古镇, 古镇开发, 保护与再现。
1项目概况
南岳古镇改造以整个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把整个规划建设分为了近(2005 年)、中(2006 年~ 2010 年)、远(2011 年~2020 年)三期实施。本设计正是近期建设规划的建设范围, 位于闻名中外的南岳大庙正门前, 具体范围由东西寿涧和东西街围合而成, 地处南岳古镇的核心区, 是最具历史价值的部分之一, 其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建设及整个古镇的面貌恢复。该项目的改造根据南岳古镇修建性详规 的设计定位进行, 做局部的调整, 并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其拆迁补偿户户数达到130 多户, 拆迁建筑面积3.8 万多平方米。其设计需协调好详规的规划布局、开发商利益, 特别是环境景观四者的关系。
2历史回顾及现状
古镇作为南岳近代发展的一个片断, 其主要价值体现在: 1)南岳古镇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曾是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其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有陈兴明、伊道全等九真人在此修道, 后又有陶宏景创道教茅山派;唐开元年间, 怀让禅师开创禅宗南岳系, 后发展为两系五宗, 即佛教史上著名的“一花五叶”。此外, 南岳也是儒家积极活动的地方, 唐宋以来南岳地区先后修建了不少书院, 可谓是佛道儒文化荟萃之地。2)古镇现在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基本格局, 无论是其选点还是空间布局, 都表现出与周边自然环境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自然生态观。古镇以水系为脉, 以街巷为络, 院落为肌, 山水、树木和建筑融为一体, 兼有水乡之灵、山城之势。3)传统的“十字街”巷道式规划依然是现在古镇的主要交通格局。古镇曾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书院罗布、寺院林立之处, 相传御街正是康熙皇帝朝拜“南岳圣地”所历经的古街, 由此可窥古镇当年香火旺盛, 商贸繁荣的盛况。现今的南岳古镇虽是作为衡山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 但更多的时候只是承载为大庙朝拜而服务的传统商业功能, 或是作为通往其他景区的廊道。
3开发模式———保存与再现
首先应明确, 建筑物的保存(perservation)和保护(conserv ation)是不同的概
念。“保存”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形式, 只有对艺术价值极高且现状保存较好的文物级建筑物, 才进行严格的维护和丝毫不差的复原;而保护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包含修复、复原、重建、增建和改建等多种手段。可见, 保护传统并非一成不变。通过对南岳古镇的价值分析与古镇居住环境的调查, 可以看出古镇的历史价值在于传统街巷结构与城镇肌理, 因此单纯的建筑物保存不切实际, 也没必要。在部分旧建筑拆除新建的基础上, 可以结合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保护与保存相结合, 达到重现街巷特色、延续南岳古镇历史风貌的目的。
4规划构思
4.1传统“十字街”巷格局的保留
尽管古镇现有建筑破坏严重, 新旧风格也不协调, 但传统“十字街”的整体规划格局仍在, 且保存完好。在设计中延续御街、东街、西街组成的传统!十字街∀ 主体构架, 并适当拓展和连通部分巷道, 增加滨河步行路, 提高路网密度, 增加各地块的临街面和通达程度,形成格网状道路布局结构。4.2传统功能的复兴
南岳古镇位处南岳风景区掌心位置, 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声誉, 所以对古镇的再开发改造,必须利用其品牌效应, 对其传统功能进行复兴,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设计过程中仍保留了商业性质, 但由于昔日的辉煌老字号如今已大多不见, 便将传统!十字∀ 街巷道式布局与现代商业规划相结合。重新引入的商铺要取得好的收益, 最佳的整合方式便是以传统底层商业街进行统一包装。沿街多为两层, 局部三层, 做成小开间大进深的单间, 尽可能多的形成沿街商铺, 二层根据不同功能的需要可分可合, 形成大小不同空间以保证有效的商业利益。
4.3交通系统的优化
古镇原有道路功能性质不清晰: 除古镇十字街以外的其他道路大多既是主要道路, 又具有旅游商业街的性质, 旅游与居民共同使用, 人车混行非常不利于交通组织和行人安全。同时, 各地块内部交通缺乏组织, 步行系统、交通设施也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 道路网格采用中国传统的棋盘式布局为主,根据地形及建筑布局作适当变化, 做到“曲折有度, 畅而不直”。道路采用底层9 m 净宽, 二楼两侧悬挑为1.5 m ~ 2.7 m, 以追求一种熟悉且宜人的传统空间尺度。4.4历史空间的再现
1)传统巷道空间。规划吸取传统街巷空间的特点, 由三条不同级别宽度的步行总巷(商业步行街与步行林荫道)与步行支巷将整个区域有机组织在一起。商业步行街由南至北
构成商业活动公共空间, 而步行支巷由东至西联系着商业内部的公共活动空间, 汇于两个广场。支巷则以尽瑞形式或半封闭拱券透空相连,形成安静的半私密的安全活动空间, 从而使该组团对外相对封闭完整, 对内相对开放, 空间层次清晰且丰富多变。2)商业骑楼空间。商业骑楼空间特别适合衡阳地区夏热且多雨的气候, 热天可以遮荫, 雨天可以躲雨, 不仅增加街道空间的层次, 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商业氛围。3)过街楼。传统街巷在创造丰富空间效果的同时, 更注重有效空间的利用, 在规划中结合巷道空间的变化,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过街楼, 形成了丰富的空间景观, 使新改造区具有传统弄堂的艺术性和装饰性。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每一个可用空间, 具有节约土地的积极意义。4)建筑设计。临街商业建筑吸收了传统商业店铺的基本形制和区域内现有店铺的布局方式, 采用小开间大进深的店铺平面, 沿用传统民居的院落式组织方式, 以较窄的面宽临街, 纵深设置较大尺度多进房间院落。并考虑到楼上楼下的可分可合, 在街口处设置楼梯间直通二楼(也可从一楼店铺上二楼)的外走廊, 既保证了商业利益又不失传统风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覆小青瓦, 每隔三开间~七开间设略经提炼的马头山墙, 并用白色、灰色墙漆粉刷。立面处理主要采用有湘南特色的门扇、挑廊栏杆、窗均木质花格饰件,外涂棕色油漆。内部装饰以砖和木的本色为主, 突出材料本身的美, 这也是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其他区域建筑形式则以相似手法进行组合。5)广场及滨水带设计。广场的设计立意来自于南岳大庙第二重院落: 御碑亭为中心, 东西道路通向“六寺同门” 和“立德尊门”,反映了儒道共处相融的局面和文化特色。广场分大的庙前广场(125 m *35 m)及左右两侧小的绿化、集散广场, 形成一种供人们休憩、步行、交通、购物的交往空间。5 结语
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实践 篇3
一、古镇概况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 古镇传统建筑特点
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镇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四十余幢,其建筑形式千姿百态,其中有徽式马头墙、浙式屋脊,赣式檐橼、闽式土墙,还有欧式门庭,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却又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古镇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为国内传统的层进合院式布局,即沿中轴线纵深布置房屋和天井,上堂下厅,左右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较为开阔,一般为横向矩形,通风采光良好,舒适宜人。古镇凡有一定规模的宅院,都有雕饰精美的门楼。与江、浙、皖式门楼不同,廿八都的门楼为木结构,采用梁、枋、檐、挂落和垂莲柱等构件组成四柱三楼式的楼阁式,上覆黛瓦,檐角起翘,各个部件雕饰精美,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的图案,寓意吉祥。
廿八都现存的公共建筑约有20余处,以文昌宫和水安桥最富特色。文昌宫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寝殿,共三进四天井五开间,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正殿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三层共18个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文昌宫内牛腿、雀替、窗扇、户格、栏板等构件均为浮雕或镂空雕,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其梁、枋、脊檩、藻井上有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400多幅,内容丰富,笔法细腻。
水安桥位于古镇南端,为条石浆砌单孔石拱桥,长二十一米,宽近六米,跨度十四米。上有桥廊,原有九间(今存七间),中间为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四面花窗。堪称浙西风雨桥之典范。
2.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且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古镇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古代的军事要地
廿八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驻有重兵。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仙霞关为东南入闽之咽喉要道,枫岭关为浙江五大古名关之一。雄关古道,曾留下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足迹。
(2)仙霞古道上的驿站
清康熙以后,仙霞古道地位更为突出,人流、物流“攘往熙来,络绎不绝”, 廿八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镇上设有驿站或驿铺,过往官员、兵丁、商旅、挑夫等,均在此歇脚换马。
(3)边界的商贸重镇
廿八都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枢纽,如今沿老街两侧还遗留着大量19世纪以来作为店铺商号的建筑,10多个老字号。廿八都曾经是货通南北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4)“文化飞地”
廿八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 “文化飞地”,或称“移民文化的活化石”。廿八都镇的地方聚落居民与历代驻兵后裔以及各地商人后裔组成了一个移民小世界,使得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凝结、沉淀。小小的一个古镇,流行13种方言,有142种姓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山歌对唱、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戏鱼蚌、玩木偶、剪纸等异彩纷呈。这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丰富独特的古建筑
廿八都保存有大量的明清以来的民居、宫庙建筑,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32个。这些建筑融浙、闽、赣、皖、客家建筑文化于一炉,有的甚至掺杂西洋建筑元素,不显鄙俗却另具神韵。
3.古镇街道和巷弄空间
古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约二三百米,南北约一千米,主街一条,纵贯南北。东西横巷沿纵街延伸,又有交叉相通的里弄,宛若蛛网。主街道为青条石路面,各巷道均以卵石铺面,古朴典雅。水沟沿建筑环转流淌,其水汇入下游的枫溪。南北大街依枫溪自然曲直构筑,浑然天成,丝毫无人工造作之势。北段以民宅为主,南段以商铺为主。高墙、窄路、狭天,绵延曲折,步移景异,令人神往。东有大王庙,南有万寿宫,北有文昌阁。出水口在古镇的南端,夹山而出。上有水安桥,两侧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古道经水安桥折向南,跨溪过桥,豁然开朗,得见另一番锦绣福地。
三、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
1.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
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2. 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3. 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
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4. 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五、古镇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虽然不乏成功的古镇保护开发案例,如周庄,南浔,木渎等,但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廿八都的开发保护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在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摸索、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思考:
1.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开辟了财路,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古镇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古镇居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古镇居民是古镇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必须让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的行动中来。居民作为古镇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保护规划实施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
3. 随着古镇保护的深入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古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后将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完善配套诸如古镇的停车、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扩容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保护是古镇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提升,是对古镇进行保护的结果。因此,在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时,必须形成有推动保护和利用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才是古镇保持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谈南岳古镇的保护改造 篇4
南岳古镇改造以整个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把整个规划建设分为了近 (2005年) 、中 (2006年~2010年) 、远 (2011年~2020年) 三期实施。本设计正是近期建设规划的建设范围, 位于闻名中外的南岳大庙正门前, 具体范围由东西寿涧和东西街围合而成, 地处南岳古镇的核心区, 是最具历史价值的部分之一, 其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建设及整个古镇的面貌恢复。该项目的改造根据《南岳古镇修建性详规》的设计定位进行, 做局部的调整, 并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其拆迁补偿户户数达到130多户, 拆迁建筑面积3.8万多平方米。其设计需协调好《详规》的规划布局、开发商利益, 特别是环境景观四者的关系。
2 历史回顾及现状
古镇作为南岳近代发展的一个片断, 其主要价值体现在:1) 南岳古镇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曾是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其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有陈兴明、伊道全等九真人在此修道, 后又有陶宏景创道教茅山派;唐开元年间, 怀让禅师开创禅宗南岳系, 后发展为两系五宗, 即佛教史上著名的“一花五叶”。此外, 南岳也是儒家积极活动的地方, 唐宋以来南岳地区先后修建了不少书院, 可谓是佛道儒文化荟萃之地。2) 古镇现在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基本格局, 无论是其选点还是空间布局, 都表现出与周边自然环境唇齿相依, 相辅相成的自然生态观。古镇以水系为脉, 以街巷为络, 院落为肌, 山水、树木和建筑融为一体, 兼有水乡之灵、山城之势。3) 传统的“十字街”巷道式规划依然是现在古镇的主要交通格局。古镇曾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书院罗布、寺院林立之处, 相传御街正是康熙皇帝朝拜“南岳圣地”所历经的古街, 由此可窥古镇当年香火旺盛, 商贸繁荣的盛况。
现今的南岳古镇虽是作为衡山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 但更多的时候只是承载为大庙朝拜而服务的传统商业功能, 或是作为通往其他景区的廊道。
3 开发模式——保存与再现
首先应明确, 建筑物的保存 (perservation) 和保护 (conservation) 是不同的概念。“保存”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形式, 只有对艺术价值极高且现状保存较好的文物级建筑物, 才进行严格的维护和丝毫不差的复原;而保护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包含修复、复原、重建、增建和改建等多种手段。可见, 保护传统并非一成不变。
通过对南岳古镇的价值分析与古镇居住环境的调查, 可以看出古镇的历史价值在于传统街巷结构与城镇肌理, 因此单纯的建筑物保存不切实际, 也没必要。在部分旧建筑拆除新建的基础上, 可以结合整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保护与保存相结合, 达到重现街巷特色、延续南岳古镇历史风貌的目的。
4 规划构思
4.1 传统“十字街”巷格局的保留
尽管古镇现有建筑破坏严重, 新旧风格也不协调, 但传统“十字”街的整体规划格局仍在, 且保存完好。在设计中延续御街、东街、西街组成的传统“十字街”主体构架, 并适当拓展和连通部分巷道, 增加滨河步行路, 提高路网密度, 增加各地块的临街面和通达程度, 形成格网状道路布局结构。
4.2 传统功能的复兴
南岳古镇位处南岳风景区掌心位置, 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声誉, 所以对古镇的再开发改造, 必须利用其品牌效应, 对其传统功能进行复兴,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仍保留了商业性质, 但由于昔日的辉煌老字号如今已大多不见, 便将传统“十字”街巷道式布局与现代商业规划相结合。重新引入的商铺要取得好的收益, 最佳的整合方式便是以传统底层商业街进行统一包装。沿街多为两层, 局部三层, 做成小开间大进深的单间, 尽可能多的形成沿街商铺, 二层根据不同功能的需要可分可合, 形成大小不同空间以保证有效的商业利益。
4.3 交通系统的优化
古镇原有道路功能性质不清晰:除古镇十字街以外的其他道路大多既是主要道路, 又具有旅游商业街的性质, 旅游与居民共同使用, 人车混行非常不利于交通组织和行人安全。同时, 各地块内部交通缺乏组织, 步行系统、交通设施也不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 道路网格采用中国传统的棋盘式布局为主, 根据地形及建筑布局作适当变化, 做到“曲折有度, 畅而不直”。道路采用底层9 m净宽, 二楼两侧悬挑为1.5 m~2.7 m, 以追求一种熟悉且宜人的传统空间尺度。
4.4 历史空间的再现
1) 传统巷道空间。规划吸取传统街巷空间的特点, 由三条不同级别宽度的步行总巷 (商业步行街与步行林荫道) 与步行支巷将整个区域有机组织在一起。商业步行街由南至北构成商业活动公共空间, 而步行支巷由东至西联系着商业内部的公共活动空间, 汇于两个广场。支巷则以尽瑞形式或半封闭拱券透空相连, 形成安静的半私密的安全活动空间, 从而使该组团对外相对封闭完整, 对内相对开放, 空间层次清晰且丰富多变。2) 商业骑楼空间。商业骑楼空间特别适合衡阳地区夏热且多雨的气候, 热天可以遮荫, 雨天可以躲雨, 不仅增加街道空间的层次, 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商业氛围。3) 过街楼。传统街巷在创造丰富空间效果的同时, 更注重有效空间的利用, 在规划中结合巷道空间的变化, 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过街楼, 形成了丰富的空间景观, 使新改造区具有传统弄堂的艺术性和装饰性。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每一个可用空间, 具有节约土地的积极意义。4) 建筑设计。临街商业建筑吸收了传统商业店铺的基本形制和区域内现有店铺的布局方式, 采用小开间大进深的店铺平面, 沿用传统民居的院落式组织方式, 以较窄的面宽临街, 纵深设置较大尺度多进房间院落。并考虑到楼上楼下的可分可合, 在街口处设置楼梯间直通二楼 (也可从一楼店铺上二楼) 的外走廊, 既保证了商业利益又不失传统风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覆小青瓦, 每隔三开间~七开间设略经提炼的马头山墙, 并用白色、灰色墙漆粉刷。立面处理主要采用有湘南特色的门扇、挑廊栏杆、窗均木质花格饰件, 外涂棕色油漆。内部装饰以砖和木的本色为主, 突出材料本身的美, 这也是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其他区域建筑形式则以相似手法进行组合。5) 广场及滨水带设计。广场的设计立意来自于南岳大庙第二重院落:御碑亭为中心, 东西道路通向“六寺同门”和“立德尊门”[1], 反映了儒道共处相融的局面和文化特色。广场分大的庙前广场 (125 m×35 m) 及左右两侧小的绿化、集散广场, 形成一种供人们休憩、步行、交通、购物的交往空间。
5 结语
南岳古镇老城改造项目的规划实践经历了前期调研、概念策划和最终详规三个阶段。古镇开发存在着成本与建筑环境的劣势, 但也发现其不可忽视的优势——区位与历史。设计采用“再利用”保护性的开发措施, 就是要扬长避短, 保留老古镇, 塑造新形象。当然, 改造历史古镇的方法只是南岳古镇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模式, 这种设计手法对于解决当前古镇改造现状矛盾并不具备典型意义, 但其设计理念, 即新建筑利用老建筑而生, 老建筑在新建筑中延续, 两者彼此映衬彼此尊重, 这对在当前提倡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形势下解决古镇改造问题有其合理性和借鉴性。
摘要:根据当今城镇建设的现实条件, 结合衡阳市南岳古镇改造规划设计方案, 提出老城开发项目的保存与再现的保护设计策略, 以此作为古镇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模式, 解决了古镇的保护改造问题。
关键词:古镇,古镇开发,保护与再现
参考文献
[1]杨慎初.湖南传统建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5.
[2]司思.从经济的角度对古镇磁器口更新的分析[J].山西建筑, 2008, 34 (16) :33-34.
[3]刘恩芳.难舍渐已逝去的上海里弄情怀——上海静安新福康里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 2002 (10) :51-53.
对古镇消防安全现状以及保护对策 篇5
一、**古镇概况
**古镇,有着江南罕见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这座古镇目前现有保存完好的厅堂43个,主要有思源堂、义门、百步厅、孙氏宗祠、明哲堂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具有不可拷贝性。2003年开始,省政府对**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目前,**古镇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并正逐渐成长为一个世界的旅游品牌。
二、**古镇消防现状
1、**古镇内易燃建筑多: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历经上百甚至数百年的日晒风吹雨淋,造成建筑木质腐蚀、干燥、疏松,水分含量约在 12-18% 之间,远远低于一般木材自然干燥的含水量,成了全干材。同时其古建筑材料又多用油脂含量高的柏木、松木、樟木等优质木材建造,且其表层涂有大量的油漆涂料,极易燃烧。
2、宗祠活动用火多:家族子孙进行烧香祭祖等传统宗祠活动者甚众,而祠堂、家庭堂屋是民间宗祠活动的重要场所。常见的用火形式主要有烧香化纸、燃点蜡烛、供龛上的植物油灯,祠堂中的酥油供灯、灯节等大型用火活动。此外,还有定时的庙会,临时性的超度道场等用火活动。无形之中埋下了众多火灾隐患。
3、电气线路设置不规范:古镇内电气线路主线初步改造,但设置不规范,同时,各住户电表采用塑料盒装配在街道街面上,低压电线、电力线沿门楣零乱设置。绝大多数户内电线使用时间过长,且户内临时接用线路较多。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用户不断增加用电设备,部分用户的电气线路处于超负荷使用状态。、4、生活用火管理难度大:古镇内居民生活用火多采用煤作为燃料;部分居民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少数居民还采用柴草作燃料,有的用户甚至将炉灶直接设置在木地板上。
三、针对**古镇火灾的多种成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古镇消防安全工作具体为:
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对防火工作的领导,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和检查维护保养制度、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值班及防火巡查等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建立防火档案。针对古建筑防火灭火的特点,应加强对村、居民的防火、灭火知识技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习,依托公安派出所和村民联防组织,增强对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
2、改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做到有备无患
(1)开辟消防通道
克服古建筑防火的先天不足,首先要开辟消防通道,使中小型消防车能靠近重要的古建筑,除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外,都应开辟消防通道。开辟消防通道要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的关系,对于古建筑群在不破坏原布局的情况下,应考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
(2)搞好消防水源建设
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在宗祠外、庭院内修建室外消火栓,确保每个厅堂的室外都有消防栓。市政管网不能提供消防用水时,应修建消防水池,储水量应满足扑灭一次火灾持续时间的用水量。消防水池周围,应留有消防通道,且留有供消防车回旋停靠的场地,并设置供消防车使用的取水口。
(3)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
应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和古建筑的实际情况,在古建筑中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合理选择探测器的种类和安装方式。重要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古建筑应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在古建筑存放文物的地方应安装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对砖木结构和木结构的古建筑,也可以采取在整修时对木结构涂刷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以增加建筑物件的耐火极限。
3、加强火源管理,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1)严格生活和维修用火管理
一是古建筑严禁使用液化气和安装煤气管道。二是供游人参观的举行宗祠等活动的地方禁止吸烟,并应当设有明显的标志。三是如因维修需要,临时使用焊接、切割设备的,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指定专人负责,落实防范措施。
(2)确保用电安全
古镇保护 篇6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保护
一、文化遗产概述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储量丰富,而古镇是众多遗存单体的有机共生,因此决定了它在人类的遗产财富中往往有着远胜于其他各别的单体文物或遗址的价值,同时它又是现代居民实际使用的活文物[1]。中国的古镇在数量和类型上都十分丰富,不仅承载了千年的文明,而且自然环境适宜优美,因而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目的地,是当今旅游业中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文化遗产传统旅游开发模式的困境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广泛的开发和利用。传统旅游开发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文化资源挖掘、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过分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因而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脱节,造成了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旅游开发中过度重视商业因素,文化氛围单薄,盲目追求旅游经济效益,忽视了旅游地社会、文化、生态承载力,因而导致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诸多矛盾[2];二,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缺少深度的文化研究,没有挖掘其文化内涵,造成了文化资源浪费和污染;三,旅游开发只注重文化遗产核心地带的保护,忽视了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和景观连续性;四,旅游产品和娱乐活动的打造同质化严重,没有结合本地独特的文化背景开发符合文化遗产特征的纪念品和娱乐活动。
三、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的内涵
(一)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的内涵
不同类别的文化遗产,基于其存在的现状的不同,其所适应的世界性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同,其所能利用的旅游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其所适用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虽然适用于它们的保护原则一致,但是却又难于一概而论[3]。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是改变传统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开发模式,从文化遗产其自身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的文化遗产、不同的保护措施,采取不同的旅游利用方式,以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和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将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既充分展现文化遗产人文魅力,增强旅游吸引力,创造其旅游价值,又切实保护好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利用过程中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原真性,以达到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所在地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互相协调促进的目标。
(二)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的原则
1.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中指出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4]。旅游利用过程中保护和完善整体文化环境,才能保证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持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同时这也是文化遗产地旅游价值的保障。
2.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文化遗产在旅游利用过程中,对文物古迹修缮重建,建设仿古建筑,对传统工艺曲艺进行新包装和舞台化,要遵循原真性原则,保护文化遗产核心价值不受破坏。《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指出,“原真性本身不是遗产的价值,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有效。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架构是一个开放的、融合的、发展的体系。我们追求原真性的重要意义正在于它既满足了人类心智追求准确性知识的要求,也满足了人类心灵追求意义和价值的愿望[5]。
3.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的独特性
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应以文化遗产吸引力为导向,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内涵,打造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及相关旅游景点、设施、娱乐活动和纪念品等旅游产品,避免旅游市场中的同质化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求奇的需求,同时也是传播历史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的重要途径。
4.重新认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而不是某些个人或组织盈利的摇钱树,不能单纯的靠开发文化遗产来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经济开发要适度,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中,应做到范围要明确,速度要适度,政府要主导,学界要指导,民众要参与,特色要明显等方面,以预防和减少由旅游带来的负面效果[6]。其次,文化遗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多的要回馈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四、走马古镇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探索
(一)走马古镇概况
走马古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处于巴渝中心地带,西邻璧山南接江津,号称“一脚踏三县”,交通发达,早在明代中叶便有驿站,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来往行人把各种新鲜事带到走马,众多的民间文化作品、故事被创作出来,世代相传,让走马有了“民间文学之乡”的美誉。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魏显德“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2006年5月20日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魏显德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2月走马镇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走马镇获批“中国曲艺之乡”和重庆市首个“故事创作基地”,获评“重庆市十佳魅力小城镇”。在全国同时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曲艺之乡”3块招牌足以体现该古镇的文化性遗产氛围。
nlc202309040303
(二)走马古镇文化遗产旅游存在的问题
1.古镇文化遗产缺少统一管理,破坏现象严重。由于古镇缺少统一的保护措施,古镇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土房、木房的木柱和门面被改造成砖、瓷砖等现代建筑风格,古镇受破坏建筑比例达七成左右,破坏相当严重。
2.走马古镇缺少鲜明的文化形象。走马古镇文化遗产丰厚,但目前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是各种名目的堆叠,缺少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的梳理,并在文化形象和文化景观打造中体现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
3.走马古镇旅游经济效益低。走马古镇旅游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配套服务设施不全,旅游内容单调,经济效益不明显,旅游者到走马古镇也只有喝茶、餐饮等一般消费。走马镇旅游产业和文化事业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走马古镇的旅游刚刚起步,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之间的矛盾尚未完全凸显,但现存问题已对文化遗产保护构成了威胁。走马古镇因驿道而兴,同时拥有民间故事、民间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走马古镇价值所在,若不加以合理有效的保护,旅游业发展的根基就不存在,甚至连走马这个古镇名字都难副其实。因此,探寻一种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还能指导古镇今后的旅游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走马古镇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构想
针对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以及走马古镇旅游发展的现实状况,本文尝试构建了走马古镇以政府为主导、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并重的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见图一。
1.政府部门要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
根据走马古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应由九龙坡区政府组织管理,联合旅游、文化、土地、财政等相关部门,成立走马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负责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法规修编,引导走马古镇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监督古镇文化遗产旅游利用过程,对古镇的建筑、街巷、树木等实行规划管理,严格控制古镇内拆迁建设工程。在古镇的旅游利用过程中政府的干预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政府的前瞻性措施能够控制旅游商业化[7]。
同时,九龙坡区政府和走马镇政府应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手工业等旅游周边产业,以减少走马镇发展经济的动力单一问题。
2.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的传承文化保护
走马古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形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互相联系。如何梳理这些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一个有条理的系统,是打造走马古镇旅游文化形象,合理利用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点。
古镇应设置专门的文化事业部门,从属于走马古镇保护与开发管委会,并由管委会提供人力和资金保障。文化事业应与重庆本地高校和文化机构联系,利用丰富的智力资源整理古镇的文化遗产,梳理出清晰的文化脉络,挖掘古镇遗产资源的文化内涵,树立典型的文化形象,构建出完整的走马古镇文化遗产体系。一方面,文化遗产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古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明确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可利用范围,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实行不同的利用方法;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体系的建立为旅游利用提供了智力服务,有利于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建立,有利于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专门的文化事业部门可以更好的宣传古镇形象、传播古镇文化,教育古镇社区居民热爱古镇、保护古镇。
3.适度发展、反哺文化的特色旅游产业
走马古镇的旅游业刚刚起步,旅游经济处于萌芽阶段,应注意社区居民参与和三大效益的协调。
首先,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要照顾到镇上居民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之从旅游经济发展中受益,生活所处的文化环境不被破坏,这样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自觉的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并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其次,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不能仅限于经济目标,还要协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原真性文化和绿色生态环境,使古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播古镇文化,树立地区形象。
古镇旅游产业应将经济效益用来发展文化产业,根据文化事业部门的指导,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依据文化遗产体系合理设计开发旅游景点和线路,丰富古镇旅游的文化体验。
五、结束语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珍贵记忆,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以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本文以走马古镇为例对保护性旅游利用模式进行探讨,通过政府主导的原则来保证在旅游利用中保护优先、合理利用,通过建立专门的文化事业部门,深刻挖掘古镇文化内涵,通过对旅游产业的监督和服务,协调三大效益,服务古镇经济和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谦.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J].旅游学刊,2005,20(2):47-53.
[2]孙艺惠,陈田,张萌.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6):840-845.
[3]刘德谦.关于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的三点讨论[J].旅游学刊,2010,25(6):5-6.
[4]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07.
[5]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2):1-5.
[6]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生态经济,2011(02):132-137.
[7]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59(03):427-436.
青城古镇文化特征及其保护探析 篇7
田畴阡陌, 黄河滩湾, 青城以简单的构图出现。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 古称条城, 是西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唐宋军事堡垒到明清民国商业城镇;书声朗朗、水烟飘香。青城在原生的古建筑、古遗迹、民俗风情下蕴含着当地文化的特征, 这些文化特征对青城开发保护有着导向作用, 对在古镇文化特征基础上打造古镇形象探索青城保护途径意义重大。
1 自然生态环境下与古镇文化特征的形成
青城深居西北内陆, 地处黄河大峡、乌金峡之间形成的东西长约15km、南北宽约2~5km里的青城河谷, 南依崇兰山, 背靠发源于车道岭支脉的南坪纱帽山, 黄河自西向东环绕而过, 是典型河谷型城镇。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日照充足,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青城“南屏崇兰, 北带大河。为皋榆之奥区, 实兰垣之外蔽”。青城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具有特殊的文化生长与发育的自然地理基础。
文化是在一个特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中滋生演化的, 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方式、禀性有着发生学意义上的塑造。青城文化是塑造于黄土高原、黄河流水、温带大陆性气候之上的古镇, 西北地域环境特色是青城基础特征。青城因地理位置而起军事旅程, 气候、土地造就的水烟;自然加人工营造下的好山好水好读书, 因而自然环境是青城文化特征形成的基础。
2 青城古镇文化特征构成探析
水烟、书院、祠堂、明清民居、城隍庙、小调、黄河……是青城古镇的可见内容, 而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青城文化特征的核心所在。
2.1 军事边镇与防卫敬意
兰州“控河为险, 隔阂羌戎, 自汉以来, 河西雄郡, 金城为最。岂非以介戎夏之间, 居襟喉之地, 河西陇右安危之机, 常以金城为消息哉[2]”青城位于与少数民族犬牙交互的前沿, 匈奴、羌、吐蕃、西夏、蒙古、鞑靼的势力都曾可延伸至青城。《三圣庙历来修建记》“在昔, 河北与虏为邻”, 《例赠承信校尉大德望德远周老先生碑》“条城为边鄙之邑, 肇自有宋至有明万历年间, 吾等先人始聚族于斯。尔时河南户口无几, 耕地亦少, 而河北为夷虏屯聚之所, 专务孳牲吾民之宅兹土者屡被侵扰矣[3]”。北据黄河天险, 南依崇山峻岭, 龙沟为通“龛谷” (榆中) 、临洮的重要隘口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交锋的战场, 唐修龙沟堡, 宋修条城, 明扩建旧城。漫长的历史岁月, 充当边地军事重镇。
《青城记》“宋狄武襄公筑城于斯, 邑名始显于志乘”。青城当地人口耳相传其世代居住之城是北宋战神狄青所筑。《甘肃通志》、《明一统志》、《甘肃兰州县志》记载一条城, 宋狄青巡边所筑。而《光绪新甘肃通志》质疑“按:青为秦州刺史, 泾原路副都总管, 其时地尚不得至此”, 《皋兰新志》也有“青在延州力战, 何遐远寻至者”, 根据宋代疆域和狄青经历, 狄青到过青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青城作为宋廷北境防御的一环, 狄青曾对抗西夏经营西北边境, 青城人出于对防卫的敬意与安居和谐生活的渴望, 对狄青这样的武力战神有着口耳相传的崇拜, 久之成为狄青之青城。
闯王李自成的传说遍及陕西、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甘肃, 就李自成之死国内史学界几十年间莫衷一是“湘人说在湘, 鄂人说在鄂”。李自成的青城新说是青城军事特色又一表达, 兰州榆中有从李自成起兵到离世的完整的传说体系, 《榆中纪事》记载李自成榆中起义之说“李自成手杀县令及王国, 隧反[4]”, 又据苇茨湾村李氏家族多年秘而不宣的家谱记载, 李自成叔父李斌居住在青城, 李自成逃出北京一连兵败后化妆和尚投奔叔父, 隐居在距青城7.5km的西年山口子山沟, 直至终老青城。
青城狄青、李自成传说是在军事防御理念下的名人效应, 传说被建构的过程是族群的集体记忆形成的过程, 族群记忆共存的历史[5]表现着当地重要的文化特色。青城军事重镇的定位形成族民对保家卫国的强力之人的推崇、对军事防御的敬意, 军事特性与防卫敬意是青城漫长历史岁月所形成的城镇特色之一。
2.2 商业经贸与开拓精神
明廷经营西北的移民措施使青城人稠地窄, 耕地不足, 水烟是青城适时而起的新的生活手段。水烟经济催生商业活力。从明初烟叶的栽培到清康、乾、嘉时, 青城水烟作坊发展到200多家, 万余人从事水烟行业[6]。青城商业景象“条邑东西街, 计长里余, 而以东西井台最为繁盛;东滩之碑亭子市场, 近亦繁盛;河北金沟口市场, 长半里许, 为河北最繁盛之区域[7]”。
青城以水烟为主要贸易对象打开了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以省外市场为主贸易圈。乾隆年间, 青城水烟已销往山西、陕西、河北、天津一带。水烟盛时覆盖宁夏、内蒙、天津、东北、陕西、四川、青海、晋豫江浙[8], 在清朝民国交通尚不发达, 从西北到东南驼队、车马队、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一路颠沛, 青城是方圆百里的商贸中心和货物集散地, 商人从西安、汉中、包头等地把南方和中原的百货、丝绸、食盐等运到条城, 再把条城的水烟和土特产运到各地[9], 贸易的打开是青城人的开拓, 切身力行寻求生存空间与生存的机遇的进取。
青城在商业之下成为陇上之奥区, 然青城商人并未不满足现状, 如晋商中的俗语“十年寒窗考状元, 十年学商倍加难”, 通过“学商”应对商场的变幻莫测, 以进取精神使自己家族事业在商业变革中持续发展。因而开拓进取的商业精神是青城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
2.3 农耕传统与耕读精神
尽管从唐朝到明末, 从明末到民国, 军事、商业在青城不同时期扮演着主流角色, 农耕传统仍有着深厚的根基。
青城与黄河为邻, 有形无形中深受黄河文明的熏陶, 黄河文明中的农耕思想、儒家文化对青城文化有重要影响, 在农耕传统下耕读精神在青城得到展现。
耕读传家是农耕思想与儒家文化的结合, 青城在西北贫瘠的大背景下, 黄河河谷型城镇位置还算优越, 局部条件下有一定的环境优势发展农作, 崇文重教之下产生耕读结合, 高家家训“出入以时, 惟是勤耕苦读;往来有节, 需当早起迟眠;农书兼作, 富贵双全……人食五谷, 耕九余三, 家饲六畜, 时操心间。勤俭为本, 耕读传家……若生在前, 长在前, 或耕或读[10]”, 高家祠堂楹联“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耕读传家是青城大家大族的重要信念, “半为农家半为儒”、“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既耕亦已种, 时还我读书”[11], 青城耕读传家理念是家族对于文化的尊敬和对土地的热情, 耕读与入仕互为表里, 构成较为完整的“修身齐家治国”体系。当南方文化盛地的重要理念同样在西北青城生根发芽是主流文化的扩散影响, 也是青城文化与主流接轨, 深深影响着以私学与书院为代表的青城风雅。正是耕读理念影响清一代商业青城产生11名进士, 占兰州府进士15.7%, 全省3.2%, 耕读理念之下文士风雅青城是青城文化的重要特征。
2.4 移民与开放、包容精神
青城在军事防御之城同时, 还是移民之城。青城大姓“张、高、藤、罗、李”均是移民家族[12]。据《罗氏家谱》罗家是宋代筑城迁移而来。青城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缘区[13], 历代是中原防御性城堡, 军士屯田戍边除兵丁外家人也会随同, 举家迁徙的军事移民一度是西北边疆地区最主要的人口来源。明朝肃王就番兰州, 随之而来的宿卫是兰州地区一次大规模移民, 青城诸多大姓考其祖宗与肃王有关, 或是幕僚或是军士。从事青城的水烟贸易的山陕客商人数庞大, 青城作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以及水烟可观的利润, 为了经商的便利很多人从此世代在这里生息。移民带来的是多样性的文化。
青城“道台狮子”据说是由一位叫“张道台”山东移民带杂耍戏团在兰州卖艺, 后流落到青城东街长寿巷, 将玩狮子的技艺传授给长寿巷人, “玩狮子”技艺隧在青城生根、完善、定型, 成为重大节庆的表演项目。青城民居大都由移民的豪富商人所修因而吸收了北京、天津、山西四合院的风格和工艺, 具体建筑取材当地将将黄河滩头的石块、卵石打造成石墙、石阶、石门墩, 在门庭、庭院铺图案和字形[14]。
青城的军事、商业移民为青城营造了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青城当地“土著”居民性格纯朴、民风厚重, 并无排外民风, 地方民众很容易与外来人口接触、相处和融合, 如隔河而居的不同民族和本地商人与外来商人绝大多数时候能和睦相处, 和谐生活, 产生文化表现性上多元性, 青城若单就地方而言不免偏僻, 正如生命需要新鲜的血液, 青城的发展需要新的活力, 青城的接纳是文化更新代谢的过程[15], 包容吸纳性下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既保证青城特色, 又让免于青城失去生命力。
古镇的军事特性, 开拓进取奋斗的商业特征, 传统儒家耕读文化, 开放、包容是青城文化特征的表达, 是青城存在、发展并重现生机的根本所在。
3 现代青城古镇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与建议
古镇是历史遗存下来的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发展和现代旅游业的崛起, 提升了古镇的现实价值, 那么古镇文化特色的塑造及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在古镇规划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青城古镇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
青城文化表现与深层价值共存的复杂内容, 从古镇文化保护、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角度看, 青城古镇基于文化层面的城镇特色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是古镇宏观层面的景观结构仍然缺乏将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景观完美结合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古镇虽有在西北特色的环境优势, 然而环境与古镇整体还未能巧妙结合, 如何将山、水、建筑、历史、文化、人巧妙结合于古镇建构, 利用自然优势, 构建生态古镇的自然、文化、历史框架, 构建条带状山水生态文化古镇。其二, 古镇再造的文化定位尚不够明确, 如何将历史、水烟、宗族、文人结合构建文化青城还是一个可以探索的问题。其三, 青城单体古建筑保存较好, 但是古建筑与现代村落建筑在古镇空间内混杂, 古镇古韵感违和, 古镇规划如何在恢复古老风貌同时与村镇现代生活适应, 古镇归根到底是当地民众的生活之地, 对于城镇文化而言, 任何死物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街区的生活才具有可持续的活力, “文化在民”, 失去了居民的古镇失去以族民为特点的古镇发展生机。以上问题有如下自然生态和文化保护之上的设想:
3.2 青城古镇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保护的设想和建议
其一, 就自然生态环境而言, 以黄河、夹河、偃月泉、渗水湖水源与崇兰山、小岩山、鹿谷山、魏家大山、北午当山、尖顶山峰丛形成山环水绕的环境可持续氛围。以梨园、葡萄园、五坪观光农业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以水稻、荷池、鱼塘打造西北“江南”观赏景观。其二, 青城就其现状, 清代商贸小镇可为主要定位, 再附加耕读表达、宗族文化打造黄河古镇的文化特色。具体为保护青城文脉的延续, 以狄青为青城镇标志, 以“闯王故里, 闯王魂归”为旅游名片的重要内容;商业、耕读文化塑造并行, 以高家祠堂、青城书院为一线突出儒家文化、耕读理念的青城地位, 打造“风雅青城”;以水烟种植、生产、销售、吸食为一线复原水烟经济。其三, 保护文化载体的真实性、整体性[16], 对于青城高家祠堂、城隍庙献殿、明清民居存留原貌保存、原貌修缮;民间游艺、非物质遗产保存与发扬。以青城军事特征, 复原宋代城门、城墙。城市街道、商铺复原清代民国时期的面貌。古镇主体区域内新建筑应以高家祠堂、城隍庙献殿为模板的清代式样建造。店铺等游客的光顾的建筑复古需内外一致, 而民居建筑对外开放的是明清生活场景的复原, 不对外开放的民居在外部建筑上复原明清风格, 内部保持供居民正常生活的现代空间。
古镇空间承载鲜活的生活图景, 在青城文化特色塑造中文化的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可持续性是核心理念, 以此引导青城特有生活方式、场所特性、传统习俗的延续, 不改变青城的特色。
西北地区环境生态较为脆弱, 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容易断裂, 地区发展水平落后, 当地人对古迹的保护意识不够, 古镇整体性、原生性难以得到保存。同时交通不便, 宣传落后是西北古镇当前发展的困境所在。青城古镇身处西北古镇开发的困境之中, 以青城地域文化特征为入手点打造古镇的未来是青城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中可着眼之处, 也是其解决古镇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秦长城、东汉屯田的民间说法到史料可见的唐修龙沟堡, 宋修新城, 明万历年间城镇扩建, 清代之后的繁荣, 青城是“黄河千年古镇”, 青城在自然生态环境与历史变迁中形成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特征:边地军事色彩、开拓进取的商业精神、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地域文化的特征是青城文化塑造与古镇开发与保护的指引, 是青城寻找自己生存之路的手段。
青城———“黄河第一古镇”, 千年古镇一路风尘形成青城文化的显著特色, 历史文化造就青城古镇, 点亮古镇的今生前世。
摘要:对自然环境和与历史变迁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古镇文化特色的挖掘、开发是古老城镇再现生机活力的重要手段。兰州市榆中县青城古镇, 西北的地域自然生态环境, 宋代筑城, 具有千年历史, 塑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北古镇文化, 其以军事边镇、商业开拓精神、耕读传家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特征, 是现代青城古镇文化特征塑造、青城古镇的规划、开发和保护的导向。
古镇保护 篇8
2003年我们启动了束河古镇保护和开发建设项目, 束河古镇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 企业参与, 市场运作, 群众受益, 依托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 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旅游小城镇, 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之路。使束河古镇在短短几年间, 从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边陲小镇发展为全国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全国AAAA级风景旅游区, 取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进程快速提升的良好效果。
一、丽江市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丽江市地处滇西北高原, 位于金沙江中游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 东接四川省凉山州和攀枝花市, 南接大理, 西北与怒江州、迪庆州毗邻。全市幅员面积20600平方公里, 总人口有118万人, 少数民族占56%, 有纳西族、白族、傈僳族、彝族、普米族等12种世居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丽江多种文化交融并存, 多种民族和谐相处。2002年12月26日, 经国务院批准, 丽江撤地设市。
丽江的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二山, 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849米, 是北半球离赤道最近的一座雪山, 也是我省离城市最近的一座雪山。主峰离丽江市约二十公里。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 景区面积约2.63万公顷。景区内有数十条现代海洋性冰川, 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 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景区, 总面积842.64平方公里, 区内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的动植物群落, 分布有种子植物79科167属280多种, 其中很多是珍稀濒危植物。
一城, 即丽江古城, 始建于宋末元初, 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纳西族风格的古城。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湖, 即泸沽湖, 位于宁蒗县境内, 湖面海拔2685米, 面积48.45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40.3米, 最深达93.5米。是我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 也是我省目前唯一还保持着国家一类水质标准的高原淡水湖泊。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一江, 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丽江651公里, 沿线景观独特, 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
一文化, 即纳西东巴文化, 包括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经卷、东巴绘画、纳西古乐、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 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东巴古籍文献已于2003年8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一风情, 即摩梭风情, 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
丽江旅游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 在此之前虽然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对丽江的古城、玉龙雪山、东巴文化、摩梭风情给予高度的评价, 但由于交通闭塞、接待能力差、知名度不高等原因, 丽江的旅游并没有形成一个产业。1994年10月云南省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后, 当时的丽江地委、行署提出了“旅游先导”发展战略, 从此揭开了丽江旅游发展的序幕。短短10余年, 丽江旅游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苦历程, 经历了3次质的飞跃和跨越式发展:
“八五”树观念, 打基础。以1994年省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为标志, 丽江确立了“旅游先导”发展战略, 着力打造旅游支柱产业, 举全市之力先后修建了丽江机场、大丽公路, 改善了交通条件。开始启动了玉龙雪山景区的开发建设, 启动了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和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建设了两个星级酒店。1995年10月9日,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基到丽江视察工作, 并实地考察了玉龙雪山、丽江古城风景区, 对丽江旅游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定位:“丽江的发展, 要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丽江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旅游景区”。到1995年, 到丽江的海内外游客达到84.1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26亿元。
“九五”抓机遇, 上规模。就在丽江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七级大地震, 震后丽江提出了“变大灾害为大机遇促大发展”的口号, 抓住恢复重建的机遇, 加快了丽江的城市建设、公路交通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恢复重建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 招商引资建设旅游接待设施, 新建了一批星级酒店。云南省的第一个五星级酒店就是在恢复重建中由民营企业在丽江建成的, 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了古城的历史建筑, 拆迁改造了与古城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和街区, 完善了古城的基础设施, 恢复重建了木府, 通过以上工作1997年终于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到1999年丽江的游客达280.3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18.7亿元。
“十五”抓质量, 出效益。2001年以来, 丽江又适时提出了以旅游业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 整合旅游资源, 加快推进了丽江旅游业的体制创新。建立了丽江古城保护管理的体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的专门机构, 编制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规划》, 制定《丽江古城保护条例》, 开征了古城维护费, 为古城保护管理开辟了一条稳定的资金来源。启动了束河古镇旅游小镇建设项目。推行了旅游结算“一卡通”。进行了丽江的文化产业改革, 以民营企业创办的《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和《丽江印象》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精品响誉四方, 极大地丰富了丽江旅游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对丽江GDP的贡献达到10.3%, 被列为全国文化产业改革的示范地区之一。2005年, 丽江旅游界又大规模开展了“构建和谐丽江, 从诚信做起”的活动, 推进了丽江旅游业的规范经营, 提高了服务质量, 进一步推进了全市旅游业由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到2005年底, 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客404.23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2.23%, 其中海外游客18.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38.59亿元, 同比增长21.51%。据初步统计, 旅游业的总产值已占丽江国民生产总值的46%, 第三产业税收已占整个财政收入的40%。
目前我们正在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目标, 为进一步改善丽江的交通条件, 丽江机场正在扩建为口岸机场, 丽江至大理的铁路今年内可以通车, 丽江到大理的高速公路今年内有望动工, 泸沽湖机场的建设已经启动。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提升景点的品质, 启动了泸沽湖女儿国小镇和老君山国家公园的建设。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加大旅游市场的规范和整治力度, 出台了丽江旅游管理、旅游宣传促销管理等规范性文件, 积极推进旅行社整合, 规范特色等级饭店管理。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严峻形势下, 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促进旅游市场的恢复和发展, 200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25.5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8.1%, 其中, 海外游客46.6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6.4%;旅游业总收入69.5亿元, 比上年增长19.2%。
在这一时期, 以束河古镇为代表的旅游小镇得到了蓬勃发展。
二、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实施过程
(一) 束河古镇的基本状况
束河古镇距离丽江县城四公里, 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现有近1000户人家, 5000人口, 面积约1平方公里, 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 有传统民居近千幢, 土著居民以纳西族为主, 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自明代以来, 束河古镇逐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许多从事皮革加工和其它手工业的人云集束河, 繁华热闹。束河还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 拥有明代壁画、明代建筑大觉宫、清代建筑三圣宫等珍贵文物和建筑。古镇依山傍水, 背靠聚宝、龙泉、莲花三山, 拥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 形成九鼎河、青龙河、疏河三条水系, 从北向南贯穿全镇, 古镇顺水而建。整个村子的房屋依山就势, 房屋毗邻相接, 层层叠落, 在古镇中既可远眺玉龙雪山俏丽的主峰, 又可近观清澈见底的青龙河水, 空气清新, 阳光明媚, 适于人类栖居。
1997年12月4日, 束河古镇因为“民居建筑群依山傍水, 房舍错落有致, 具有典型的纳西古建筑特点”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束河与有八百年历史的丽江古城相比, 历史更久远。由于历史的原因, 束河古镇原有的商业和工业繁荣逐渐衰落。昔日繁华的商业集镇重新回到了农耕为主的农村集镇, 当大研古城的居民已经靠旅游富裕起来, 并因为游客太多, 人满为患的时候, 相距不到4公里的束河古镇却冷冷清清, 老百姓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2002年, 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元, 由于贫困, 大量具有纳西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群需要维修却苦于没有资金, 街道的石板路由于年久失修, 已破败不堪, 市政基础建设严重滞后, 没有自来水, 没有排污设施, 没有公厕, 明代建筑大觉宫成了村里的小学, 小学生在绘有明代壁画的大殿里上课。束河必须保护, 但如何保护?束河必须发展, 但如何发展?这是我们面临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 探索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新路
2002年, 丽江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 请专家、学者、基层干部、群众研究束河古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通过讨论统一思想, 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用发展来促进保护。束河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保护是第一位的。但是作为一个活着的古镇, 一个保留了浓郁民族特色的古镇, 一个有几千人在里面生产生活的古镇, 它的保护不同于一般的文物保护。首先要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当地居民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怎么可能自觉地保护文物。古镇的保护, 大量民居需要不断的修缮, 市政设施需要建设, 文物古迹需要修复,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丽江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方财政收入只能维持四分之一的财政支出, 四分之三需要国家补助, 所以依靠政府投入十分有限。只有依托古镇的民族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 对古镇进行开发建设, 在保护中发展, 用发展来促进保护。通过发展旅游筹集资金, 用于古镇的保护, 通过发展旅游, 让当地群众认识到古镇的价值、认识到保护古镇的一草一木, 就是保护了自己的钱袋子, 才能让保护古镇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激发群众保护传承、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的积极性。通过发展旅游, 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高层人士、专家学者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关注、研究、开发, 从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二是走市场化运作新路子。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必须是高标准高起点, 这就需要超前的意识, 科学的规划, 雄厚的资金, 靠当地的老百姓很难做到, 靠政府一是没有资金, 二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只能依靠市场的力量。所以决定政府通过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制定政策、监督管理和搞好服务, 营造良好环境, 引入市场力量进行投入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具有投资开发实力、经营信誉好的昆明鼎业集团参与开发实施了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
三是通过建设旅游小镇, 让当地的群众通过参与旅游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实现土著居民不离土、不离乡, 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 科学规划, 精心实施束河保护开发项目
规划是龙头。规划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束河古镇的开发建设水平。
在丽江市政府编制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中, 束河作为丽江古城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保护规划中划定了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的范围。对古镇的历史建筑、街巷、广场、水系等空间格局肌理和传统风貌、周边环境、人文环境都明确了严格的保护要求。在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束河古镇的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市政设施一并纳入规划统一考虑。
项目业主编制了《丽江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将束河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建设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镇。规划对保护区内的上千幢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进行详细的调查, 并分类明确了保护措施。对古镇内的水系、绿地、田园观光带等生态景观划定了保护范围, 并明确了保护措施, 做出了保护区内的供水、排污、消防、电力通讯等市政设施规划。在保护区以外, 规划了旅游休闲度假区、茶马文化商业区、观光农业绿化区、滨河景观区等开发建设项目。新开发区的街巷、广场的格局肌理和尺度空间延续了古镇的风貌。建筑形式采用了传统的丽江民居体系, 深出檐、坡屋面、灰瓦白墙、雕花木门窗。规划力求古镇的整体格局保留完好、新开发区与古镇协调一致, 同时还编制了《束河古镇旅游发展规划》, 对古镇旅游线路的组织, 旅游设施的建设作了统一的规划。
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实施之初, 就将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首先完成了连通丽江市区城市道路的束河路;完成古镇排污管网和“三线入地”工程;修复古镇巷道, 全部采用五花石板铺设;实施了消防、公厕、垃圾清运设施工程;维修了传统民居, 在保护好原有绿化设施的基础上, 新建公共绿地11公顷、园林绿地8.8公顷, 绿化率达到57.3%;主干道全部安装了照明路灯。对水源进行保护与整治, 疏挖清理水系, 增修部分支脉河道, 再现千年清泉之乡的风貌。将古镇核心区内的树木全部由企业购买, 避免了居民擅自砍伐树木, 为了保护古镇内的田园风光, 将古镇内的菜地征用后无偿返回居民继续种植蔬菜, 重建了“石莲寺”景点, 逐步恢复“束河八景”景观。新建了束河完小, 将学校迁出大觉宫, 从而有效保护了古镇的原有风貌。
为了适应发展旅游的需要, 在保护区外建设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用旅游地产开发的方式, 建设了茶马文化商业区、纳西庭院式星级酒店, 目前正在进行河滨景观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建设。
(四) 带动古镇居民发展旅游业,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项目酝酿初期, 政府就明确提出要让古镇居民成为旅游业的参与者, 让纳西文化、纳西人也成为古镇的风景。通过组织, 让社区群众有序参与“束河茶马古镇”旅游业。当地的130户居民利用自己的房屋, 开办了民居客栈、农家乐、酒吧、茶室、商铺、手工作坊。有70多户从事出租客运, 有326人在景区从事导游、保安、绿化、环卫、酒店餐饮等工作。还有不少人在从事歌舞表演、马队等为游客服务的项目。2007年当地居民的年收入达到了人均5100元。
朴实的当地农民通过参与旅游小镇的建设, 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的接触, 进过看、学、试的过程, 开阔了眼界, 积累了知识, 转变了思想观念。
(五)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古镇内当地居民传统的民族文化氛围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纳西族的语言、文字、歌舞、饮食、服饰、宗教、节庆。失去了这些, 古镇就失去了灵魂。一直以来, 我们高度重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古镇的居民留在当地从事旅游业, 本身就保留了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社区还组织每天在四方听音广场组织古乐演奏、歌舞表演和传统民族体育节目, 在新区修建文化展演场所, 扶持束河村的“纳西古乐队”, 组织“茶马文化艺术团”, 集中展演茶马古道沿线各少数民族的歌舞艺术。村民自发组建的15支民间打跳队, 每天义务在茶马广场、四方听音广场和老四方街载歌载舞, 向四方游客充分展示古老的纳西民族文化。企业还组织开办雪山音乐节、七夕情人节等大型节目。创建“茶马古道博物馆”, 展示纳西文化、茶马文化、农耕文化和古镇的历史文化。
三、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取得的成效
五年来,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实践,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农村集镇, 发展为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 国家AAAA级景区, 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 年旅游收入2500万元。
二是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有形的历史建筑、街巷空间、水系绿地得到保护维修。无形的民族文化氛围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增强了群众的保护意识。体现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肯定。
三是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发展旅游业, 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群众的收入增加, 人均年收入从2002年的800元提高到2007年的5100元, 当地的交通条件、市政设施、环境卫生、住房的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善。
四是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当地的居民由原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转化为主要从事第三产业, 并且能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市政设施、社会事业的服务。当地农民不离乡、不离土, 就地转化为市民。
束河的成功经验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顾问理查德先生评价“丽江是一个活见证, 它证明旅游业可以给居住在文化遗产区内及附近社区的人民带来不可限量的经济发展机遇”, “最令人赞赏的是, 这种新的发展没有抹去世界文化遗产大研古城、以及附近的束河及白沙村的历史个性”。中央电视台在“中国经验”栏目里介绍了束河经验。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在云南召开的全国旅游小镇建设工作会议上, 充分肯定了束河古镇保护、开发的做法。云南省已将束河列入云南省十大旅游名镇之一。
保护“原生态”社区守护古镇古韵 篇9
借用阮仪三教授的一句话, 我国古城镇的保护现状是“前所未有的重视, 前所未有的破坏”。因为与保护相对应的是旅游开发,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样, 若缺少正确有力的支撑, 总是只有一面朝上, 而不能平衡竖立。而在这两面中, 旅游开发被看作是一个“三赢”的策略, 一方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以古镇为前提条件的旅游开发又不断地督促着古镇的保护。以此为出发点被保留下来的古镇, 留下的是一个空有古风的物质空壳, 丧失了古韵。
二、“原生态”社区
(一) 关于“原生态”社区的解述
“原生态”原为后殖民主义批判的术语, 意指原生于某种文化, 而非强加于该文化或被该文化所汲取的因素。“原生态”社区指具有一定的规模, 包括大量民国及民国以前各朝代的历史建筑与传统民居的居住聚落, 至今仍然承载着人们的居住及其它社会生活的“社区”, 承担聚居及建筑中活态的民间文化传承。
(二) “原生态”社区的特点内涵
1.“原生态”社区的内涵
“原生态”社区的概念在某些方面与历史街区相吻合。在规模上与历史街区相当, 但小于历史文化名城, 可以说它是历史文化名城一个主要的构成要素。不同的是“原生态”社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和空间单元, 而历史街区则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空间单位。“原生态”社区按其形成依据可分为血缘社区、地缘社区、业缘社区和精神社区, 以前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古镇的保护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
2.“原生态”的特征
(1) 自然性:强调与自然的融合和协调。
(2) 内生性:指由本土文化的自发演进, 而非外力强加。
(3) 方向性:指空间的非均质、各向异性, 与密斯的“全面空间”的均质和各向同性相对。
(4) 民间性:指与民间生活密不可分, 强调其民俗性, 与精英文化相对。
(5) 年轻化:指其表现出的旺盛生命力与自我演变推进的能力。
(6) 个性化:即地方性。
(7) 稳定传承性:随时代变迁而基本保持不变的特性。
三、平乐古镇“原生态”社区保护
(一) 古镇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平乐, 地处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 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镇内闻名遐迩的“九古”风华、浑然天成的自然环境, 千百年来共同蕴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 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平乐古镇与其它历史村镇一样, 面临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问题, 并已严重影响到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其一,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 古镇历史上的发展优势逐步消失, 带来功能性衰退。其二, 内部结构表现出物质性老化。从农耕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古镇历史街区, 其空间格局、基础设施以及居住环境已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
(二) 平乐古镇社会形态分析
1. 现状———社会性衰落
随着古镇的旅游开发, 古镇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正逐步成为古镇的支柱产业, 部分传统民居转变为商业用房, 古镇居民外流;加上土地资源的减少, 传统农业的较低收入, 致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古镇现有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生活需要, 与周边新开发的社区形成“视觉落差”, 使一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居民迁出古镇。古镇人口的流失, 使古镇呈现破败、陈旧的现象, 而小型化的家庭组合模式也导致了传统合院空间体系的衰落。
2. 社会形态组成要素
(1) 人———古镇主体
虽然近几年平乐人口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但人口外流现象仍不容忽视。针对古镇人口的流失, 政府应制定相关积极的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由流动, 而对于新近迁入古镇的居民也应妥善安置, 并致力于改善镇区内的基础设施及生活环境, 以挽留更多原住民, 营造古镇的归属感。
(2) 家庭
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古镇的人口流失使得古镇传统的家族聚居模式正慢慢消逝, 而家庭模式的小型化也使传统合院空间体系走向衰落。另一方面, 为了更好的保护古镇内资源, 传统社区以家庭为单位所承担的生产、生活功能应逐步转变为单一的生活单元, 其功能将日益“理性化”、“小型化”、“核心化”。鉴于此, 血缘社区也会逐渐消逝。
(3) 共同体社群和社区
社群是人们聚居的场所, 包括对家庭、邻里、村落以及村镇上的认同。它是一种组织的结构形式, 包含着一定制度意义。不同的家庭是依据不同的组织规则组成共同体社群, 不同的社群则组成社区, 形成共同的社群意识 (社区心理空间) 。
(4) “原生态”社区保护与古镇保护规划
在当前古镇保护规划中, 古镇常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核心保护区、风貌控制区和协调发展区, 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保护等级和要求, 承担不同人群的不同功能。共同体社群的形成就是寻找不同家庭所承担的功能、所处地域以及生活方式的交集,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区以业缘社区和地缘社区为主。
核心保护区, 该区内的“原生态”社区是整个古镇“原生态”的核心, 是最直接展现古镇魅力的平台, 古镇生活功能的维系仍是该区保护发展的主要目标。该区内的居民承担生产和生活双重功能, 而这里的生产功能所实现的形式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劳作方式, 主要承担古镇的旅游服务和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住宿、手工业等。该区内共同体社群划分的依据分为三个方面。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混合功能;生活方式:传统劳作、旅游相关产业生产、旅游服务 (餐饮、住宿、特色产品销售等) 、其它;地域:相邻近的区域。据此将核心保护区划分为三个社区。社区1, 古镇最为繁华的区域, 该区域内居民多以底商的形式从事沿街旅游服务;社区2, 历史建筑较少, 主要承担居民居住功能, 居民多在其它区域从事旅游服务行业, 区域内商业较少;社区3, 主要面向游客提供相关旅游服务, 居住功能较弱。
风貌控制区, 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旅游服务区, 区内用地性质以旅游用地为主, 是核心保护区的外延, 同样承担着生产和生活的双重功能, 其中以对外的旅游商业和服务为主, 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该区是要使“原生态”社区得以延续的难点和重点, 作为外延区, 一方面从空间形态上延续了古镇古风, 另一方面容纳部分从核心区内或古镇其它区域迁入的人口, 可以把它看作是“原生态”社区的重塑。如何处理好旅游服务和重塑之间的关系, 营造属于当地居民的归属感, 避免物质空间的“拼贴化”是其重中之重。
协调发展区, 是古镇的新区、旅游接待区, 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该区域内人口相对复杂, 所处的环境、背景也呈多样化趋势, 较难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社区。根据其所承担的不同功能可分为南北两区, 其中北区大部分还尚待开发。而该区又是古镇的行政、商贸、文化中心, 是当地居民最集中的区域, 是古镇古韵能否守住的关键一环, 基于此就引申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原生态”社区的现代转型。
3.“原生态”社区保护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原生态”社区保护应以“原生态”社区中的社会形态保护为基本载体, 发掘、保护、保留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存。从而使“原生态”社区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相得益彰。
平乐作为“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重镇,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 承载着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至今仍传承着其独特的水文化、火文化、纸文化、铁文化、路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历史文化。古镇中的手工艺品、川剧表演、竹麻号子等体现着浓郁的川西地方民俗文化特色。
对于古镇的文化传承问题, 可以通过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转变为有形的物质文化加以保护, 如通过修编地方文化志等方式, 纪录古镇各种民间文化;结合古镇建筑改建或修建地方文化博物馆;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和保护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古建筑;结合文化建筑及古镇空间设计, 设置小型文化广场, 供居民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
(三) 平乐古镇空间形态分析
1. 现状———空间的老化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 辅以砖石等, 由于材料特性和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体系独特, 再加上自然灾害, 导致建筑的使用寿命受限。这种空间形态的自然老化是一种绝对的老化, 是一种有形物质的磨损, 是不可避免的。而另一方面, 由于交通方式的转变, 按照人的尺度修建的传统街巷形式、尺度、密度已不能满足新的交通方式的要求。
2. 空间形态组成要素
建筑单体出于某种特定的社会功能需要, 加上院墙就组合而成一个院落, 而几个院落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街坊, 几个街坊用街巷串起来就构成传统社区空间的整体意象。镇内现有民居可分为院落住宅、沿街店铺和排屋, 以后者为主要形式, 镇内完整意义上的全部由院落组成的社区空间已寥寥无几。
(1) 建筑
古镇内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 保存完好程度达85%。对于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在保护建筑本身的前提下应尽量还原其原本的生活功能;而对于过渡区内的建筑应采取整治和逐步改造的方式, 风格、造型应与核心区内古建筑保持一致。
(2) 院落
空间形态上院落构成了更高一级的聚居单位街坊, 与社会形态中的家庭相对应, 不同家庭按照一定的内在规则秩序组合形成共同体社群, 继而组成社区。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院落的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李家大院是镇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传统居住院落, 至今仍承担着李家后人的居住功能。镇内这样的院落较少且多位于镇区外, 镇区内的院落格局主要是沿街商铺排屋和由居民自建的混合院落。
(3) 街坊
街坊是一个从密闭走向开敞, 从管理性单元走向生活性的空间, 以由道路围合而成的地块为单位。如图9a是以院落为主要形式辅以排屋的片状街坊平面, b是以院落为主的带状街坊空间。
(4) 街巷
街巷在社区空间形态中起“骨架”作用, 它是对空间界定起着控制作用的线性关键要素, 是传统社区空间结构的主导要素和传统社区文化所依存的场所。寻求因交通方式转变而需改变的街巷尺度、形式是街巷能否支撑“原生态”的重点。
由建筑、院落、街坊等形成的地面空间、沿河的线型空间以及各种点状的节点空间形成了古镇的整体空间, 如图7所示为平乐镇核心保护区的空间形态, 反映了“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的组合。
四、结语
古镇保护是一项没有尽头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所承载的历史就越来越厚重, 面临的问题就更严峻, 只有及早的从“原生态”社区保护入手, 还主动权于其原住民, 注重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存的发掘, 从细微处入手, 才能完整、长久地承载历史积淀, 传承古镇古韵。
摘要:古镇古韵的维系除了需要保护历史建筑、历史街区, 更需要的是一代代人的传承。古镇是一个简单的社区, 是当地居民聚居的场所, 他们需要以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为载体, 找到归属感, 继而才能传承古镇文化、维系古镇古韵。而由传统的空间形态、社会形态所形成的就是古镇的“原生态”社区, 如何保护“原生态”社区就成为古镇保护的“魂”。
参考文献
[1].许业和.传统社区现代转型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6
[2].苗欣.“原生态”理念与农民安置社区设计问题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4
[3].戴彦.巴渝古镇聚居形态及其整合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3/5
[4].阮仪三邵勇.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理想空间.2004/6
[5].刘明鑫李翅.从公共空间整治到古镇复兴.规划师.2006/8
[6].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北京清华规划设计院.平乐古镇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2005
川南传统古镇保护研究与发展建议 篇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传统古镇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建筑风貌, 受到众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然而, 在传统古镇迅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传统古镇正面临着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冲击, 存在失去其原有特色的危险。因此, 古镇保护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使古镇发展与其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是保证古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仙市古镇基本概况
仙市古镇位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 原名仙滩, 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开皇年间。仙市“因盐设镇”, 是以井盐文化主根系为依托萌生、发展起来的。
昔日, 这里是自贡井盐入沱江、进长江、溯赤水, 运往四川内外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水码头。古镇距县城27 km, 北距自贡市区仅10 km, 至何市镇11 km, 南距瓦市镇10 km,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古镇依山傍水而建, 占地约17.6 hm2, 27 900 m2的古建筑构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被誉为“中国井盐古道的明珠, 川南场镇风情的标本”[1]。
古镇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文化根基深厚, 民风民俗淳朴浓郁, 因其“四街五栅五庙一祠三码头和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而远近闻名。古镇建筑保留着原有风貌, 寺庙祠堂众多。登高俯瞰, 仙市古镇的建筑布局宛若一个侧卧在釜溪河畔的仙女, 因此得名。
2 仙市古镇特色分析
2.1 古镇空间形态
仙市古镇以河为依托, 沿河逐渐发展起来。小巧玲珑的古镇, 背靠自富公路, 面临釜溪河, 南接山岭, 北连群峰;幽静的釜溪河, 蜿蜒过镇。
古镇内建筑密度较高, 肌理致密, 尺度感较好;与周围尺度较大的自然山体、田园及河流形成对比关系, 使彼此之间互为依托, 交相辉映。古镇民居院落、宗祠、庙宇、会馆等建筑类型齐全, 别具一格的“正”字形街坊格局保留完整。老店铺和住宅建筑都是以木结构为主建造, 古镇中的街道纵横排成一个“正”字形, 构成了富于变化的空间形态。
木柱粉墙, 青瓦黛脊的各式川南民居和建筑精美的庙宇错落有序的洒满河岸山坡, 雄宫伟庙点缀其中, 空间变化异常丰富, 对比协调、层次分明、韵律和谐。在河对岸桥墩坝上, 眺望古镇、群山, 好似一个侧卧河岸的仙女形象, 在河水的映衬下, 优美的轮廓更加清晰[2]。
2.2 古镇街道风貌
街道作为古镇内部的公共空间, 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因“街道—中间街—巷子—街道”的结构而形成了街区系统。
“四街”即是古镇的四条街:新街子、半边街、新河街、正街, 形似“正”字的平面布局, 紧凑有序。每条街道宽度不一, 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街道风貌。仙市街巷主次分明, 主街共3条, 分别为新街子、半边街、正街, 平均宽度3 m~5 m;次街1条, 名为新河街, 平均宽度3 m, 支巷羊肉巷, 平均宽度1.5 m~2.5 m。半边街和正街多为店铺, 高度5 m~7 m, 高宽比值H/D在1~2之间, 街道内聚, 在空间的渗透与融合中形成具有安全感、领域感、亲切宜人的交往场所。
鉴于商业活动的公共性, 传统店面都呈现出面街开敞的空间特征。而在店面背后, 通常为用实墙围合起来的民居, 高大的墙体在某些地段形成巷、弄, 其形象封闭而狭窄。正街与新河街的交汇处, 形成古镇最主要的街区节点;街宽5 m~6 m, 是街道的黄金地带, 也是街区中人气最旺之地。肉摊、鱼摊、菜摊琳琅满目, 人流熙熙攘攘, 形成古镇交往空间的中心。
繁荣的商业使街巷蓬勃的生命力延续至今, 街巷生活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白天卸下门板, 店铺开敞, 街铺融为一体;建筑通过屋檐向外渗透, 增大使用空间, 同时也使得私密空间向公共空间平缓过渡。檐下空间, 为平日里街坊邻里休息、聊天提供了场所。正是这样的空间形态, 使得狭长的街道秩序井然, 并提供了全天候的社交、贸易场所。
“五栅”指的则是新街子两端, 正街两端和新河街一端的门户位置, 古时在此设立了五道栅门, 五道栅门全部关闭, 全镇皆成独立系统, 廊楼上留人值守, 有利于古镇治安防护和抵御外来袭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今天的仙市古镇已经突破了这一边界。
2.3 古镇建筑特色
“五庙”即是江西庙、湖广庙、川主庙、南华宫、天上宫。准确地说, 是古时各地盐商在此建立的会馆。仙市古镇最具人文价值的历史遗迹, 是从清朝保留至今的两座外省会馆——广东会馆和福建会馆, 以及正在修缮中的陈家祠。由于保护意识和措施不当, 湖广庙、川主庙已不复存在, 江西庙也仅存前殿矗立在正街北端, 目前只有南华宫、天上宫和陈家祠保护较好 (见表1) 。
近百年来, 南华宫香火不断, 1958年更名为“金桥寺”。分为门厅、戏楼、院坝和大殿、耳房。其建筑雕梁画栋、鳌角凌空, 它不仅是庙会、社戏演出之地, 还是古镇集市的主要场所。天上宫的特色在于建筑形式的开放性。从平面布局看, 天上宫呈一个“凸”字形, 由山门、戏台、厢房、廊楼、大殿组成;在立体结构上, 天上宫则与街道交互穿插, 其东西两侧是连接戏台与大殿的廊楼, 廊楼下左右各开一个门洞, 半边街从门洞穿寺而过, 戏台与大殿之间的院坝既是寺庙的内在空间, 又是街道的中心区域。庙堂与民居相结合, 是仙市会馆建筑的特殊形式, 南华宫和天上宫更是将寺庙与街市融为一体, 令人分不清是街市, 还是佛寺;街中有寺, 寺中有街。使得这座寺庙具有了极其罕见的生活气息[3]。
3 仙市古镇保护现状与发展建议
3.1 仙市古镇保护现状评价
经过前期修葺、增补后的仙市古镇, 延续码头文化、展示古镇山水格局的魅力。古镇修建了景区入口、古镇广场;增加了街道景点标示;修缮了庙宇祠堂会馆等古建筑, 成为古镇的主要景点。对古镇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 形成了古镇标志性景观, 加深了游客的记忆, 达到了古镇发展的目的。但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 古镇外在是形, 古镇文化内在是神。仙市古镇尚存一些不足, 还需充分挖掘古镇文化, 理清历史脉络。古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
3.2 仙市古镇发展建议
1) 增加宣传力度, 明确形象定位。
目前, 仙市古镇没有明确的、独特的形象定位, 缺乏宣传推广的“卖点”。特色鲜明的古镇形象, 是古镇在竞争中区别于其他古镇的关键。
2) 深度挖掘古镇特色文化。
当今古镇旅游已经从游山玩水以消闲为主的初始阶段, 逐渐过渡到全方位的文化服务与综合开发、多层次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新阶段。古镇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古镇发展旅游业的灵魂。古镇现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并不等于就是现成的旅游产品, 还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挖掘, 使其旅游吸引力得以充分显现出来。
3) 完善基础设施, 结合旅游发展。
古镇公共建筑配套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公建、商业服务等设施。经过前期修缮的古镇, 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 但综合交通、服务设施、城市家具、标示系统、应急避险、休闲区域等还不够完善, 不足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广大游众的多方需求。还需进一步地加强仙市古镇的综合治理,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等建设。
4) 系统地对古镇保护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必须规划先行, 制定出全面的、高适应性的、可操作的发展战略及其细则。规划的制定和管理方式应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执行, 有效避免古镇资源遭受新的破坏。
3.3 科学的市场运作保障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引入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 才能拓宽古镇的融资和开发渠道。政府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组织协调各方工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应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在古镇开发、经营管理中开展项目合作, 特别是把古镇形象的内涵体现在服务工作中。
4 结语
仙市古镇因盐而兴, 街道格局完整, 历史遗存丰富, 生命力较强。具有历史、文化、社会价值, 是川南古镇发展的一个缩影。整体保护下来的古镇自然环境, 散发着特有的乡土气息, 是这座古镇的持久魅力所在。仙市曾是名扬川南的贸易重镇, 经商的理念在当地沿袭至今, 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利用古镇发展旅游, 通过旅游业来更好的进行古镇保护。提倡历史古镇旅游系统化规划。以发展旅游业为途径, 以激活古镇的生命力为战略, 做到人与自然, 经济与文化, 保护与发展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 即不破坏古镇发展经济, 以古镇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塑造特色鲜明文化旅游品牌, 全面展示川南古镇特有的风采。
通过以仙市古镇为例, 研究古镇保护与发展, 希望能对川南传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摘要:通过对川南传统古镇仙市古镇进行现场调研, 结合后期查询相关资料、制作调研报告, 对古镇现有资源与开发现状进行了评述, 对川南传统古镇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促进川南传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古镇,特色,发展建议,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自贡市仙市古镇保护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仙市古镇画册[Z].2000.
[2]石军.浅谈自贡仙市古镇旅游[J].商业文化, 2009 (11) :45-46.
[3]半夏.仙市古镇:盐道明珠与母性崇拜[J].龙门阵, 2010 (6) :31-32.
古镇保护 篇11
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区以北20公里,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杭州的水上门户。塘栖本来只是个小渔村,直到元末张士诚拓宽了官塘运河以后,人们沿塘而栖,小镇才初现雏形。明代弘治年间,广济桥的构筑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光绪《塘栖志》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又说:“塘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塘栖古镇曾为明、清江南十大古镇之首,但如今只保留了水北街一段,和周庄、乌镇等江南古镇相比,已颇显冷清。
运河货船不再经过广济桥
“我们塘栖码头,乌镇、周庄什么的是比不上的。”镇上的居民曾青冠坐在广济桥边,说起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一种天然的骄傲。“当年乌镇弄古镇的时候,还是从我们这里运走的石板呢。”如今,旅游爱好者知道了周庄、西塘、同里等等,但知道塘栖的并不多。
本来,塘栖只是一个默默的小渔村,渔民们在此晒网散居。但这一带到底是富庶的江南,周边有临平镇的丝、麻,笕桥镇的药材,瓶窑的陶磁、竹木……临平所在的上塘河水位不稳定,瓶窑、安溪所在的苕溪水量取决于上游山洪,笕桥镇等地所在的河道都不适合大规模水上运输,唯独“河宽二十丈”、处于大运河主航道上的塘栖才具备这个条件。
这里到处都是水塘,一个墩一个墩把水都连接起来,所以叫作“塘栖”。曾青冠认为这是“塘栖”的由来。桥梁把水和生活联络了起来,镇上的广济桥是京杭古运河上现存的唯一的七孔桥,又称“通济桥”,建于1489年,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运输流量过大,时常有船只撞击桥墩,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998年对运河塘栖段进行了改道,如今京杭运河上的货船不再经过广济桥。”桥身上已经长出蓬蓬的青草,冬天水少且浑,桥墩几乎全部裸露出来,镇水兽也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食物讲究中的风土表达
从广济桥北走来桥南的人,大多手里拎着三两包糕点。据说平时也有不少杭州市里的老人,坐几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塘栖买糕点。塘栖糕点中的老字号有法根、老刀等,云片糕、麻酥糖、椒桃片、节节糕、枇杷梗等,品种多样,包装朴素,价格公道,看起来绝不是刻意为游客准备。 塘栖人对吃颇为讲究,在水北街经营康乾食府的陈康华说:“塘栖人说‘挤虾仁而不是剥虾仁,讲究食材的新鲜。”作为重要的水陆码头,南来北往的客流提升了塘栖的味蕾感受。青团最好的食材当然是清明时节的艾草,冬天的时候就用石灰腌制过的南瓜叶。包粽子就在店里完成,来往的人都能看到醇厚的红豆沙,还有酱香的肉馅。“到了旅游旺季,粽子不够卖的时候,也要特地为老主顾留货,很多老人家都是从杭州专程赶来的。”
对食物的讲究说到底是风土的表达。喜欢研究民俗的蒋遇生说,“过去每年清明节前后,大批苏州、嘉兴、湖州等地的香客都要去杭州进香,有白花花的收茧船、蚕农们去超山轧蚕花时的烧香船等,女人们头上一律插着红纸或红绒做的蚕花”,往返时都在塘栖停船住上一宿。慢慢地,塘栖蜜饯成为香客们最为青睐的特色商品。距离塘栖镇不远的超山植梅,形成“十里梅花香雪海”的浩荡。现在的超山,每年春天有梅花节,水北街沿街的店铺前总能看到一缸缸的青梅,腌制得通体翠亮。
塘栖的杨梅、甘蔗等也有名,最有名的是枇杷,丰子恺就写过在塘栖吃枇杷的痛快。塘栖经营枇杷采摘农家乐的华老板说:“因为水好,所以塘栖的枇杷在三大枇杷产地中产量最多,品种也最好,每年五月中旬都有枇杷节。采摘枇杷有说法:‘麻点小雀斑,好货囥里边。”塘栖枇杷品种主要有“白沙”与“红沙”之分。“白沙”,俗称“软刁”,为枇杷中的极品,丰子恺就好这一口。塘栖的“大红袍”,也是“红沙”中的佳品。“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端午前后,就是枇杷应市的季节了。
现场:被截取的古镇片段:真实,或者非真实
水北街一带多是经营食品的店铺,大多数老板到了傍晚就回到桥南的家里,水北对他们来说更多只是做生意的地方。
跑了多年的码头,谢金元最喜欢的是,到了一个码头后,上岸听书。现在他自己在水北街租了一个门面开茶馆,偶尔请杭州市里的剧团来演出:“日常的开销都不够,希望水北街变成一个景点,我们这些商户也能分到一点门票钱。”如今,只有水北街一段保留了运河古镇的遗韵,“你们就盯着那个桥拍,盯着几栋老房子拍,一点都不真实”。被截取的片段有着想象古镇的真实般的光晕,但是它绝不是一个古镇的整体面貌。几栋老房子指的是水北粮站,门前还保留着巨大的运米吊车;粮站旁边就是塘栖耶稣堂,朴素无华。
最真实的可能是水北街的沈木匠,80多岁了,每天还在做木桶,他1948年做的木盆,现在还在用,那一年他的大女儿出生,眨眼女儿都60多岁了。沈木匠做木桶,修木桶,很少抬起头来看水北街上来往的游客。邻居是卖水缸的,但是生意不太好,曾经的生活必需品已经退场,最好的生意,就是某个剧组要拍摄一部关于江南水乡大宅院的故事,一下子买走十多顶水缸;还有就是,杭州城里某家经营杭帮菜的连锁酒店老板,决定买几十顶水缸回去作为室内装修的素材,里面可以种睡莲、养金鱼。
行途:梦里依稀到客船
丰子恺是个具有旅行者趣味的人。20世纪20年代,正是体验近代火车旅行的时候,他却从夏目漱石的小说里获得了一种慢节奏的认同感。拒绝被近代火车搬运的他,选择了从家乡坐客船到杭州,“走运河,在塘栖过夜,走它两三天”。那时的塘栖,廊檐相连,酒家也颇有特色,“即酒菜种类多而分量少。几十只小盆子罗列着,有荤有素,有干有湿,有甜有咸,随顾客选择。真正吃酒的人,才能赏识这种酒家……酒徒吃酒,不在菜多,但求味美。呷一口花雕,嚼一片嫩笋,其味无穷”。最妙的是“靠在船窗口吃,皮和核都丢在河里,吃好之后在河里洗手”。当代的环保主义者看了,也会表示认同吧。
古镇保护 篇12
自2008年首届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 (周庄) 论坛以来, 周庄围绕“古镇保护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和工作, 主要是科学规划抓拓展, 产业升级抓减负, 游客分流抓降压, 并且将周庄从1平方公里景区拓展为38平方公里的新概念景区, 这样既保证了古镇保护的完好性, 又使周庄旅游发展及产业布局得到延伸, 以达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目的。
一、科学规划抓拓展, 以科学的理念优化产业布局
“产业化”不是“狼来了”, 适时适度地推进产业化可以相对降低社会运作成本和资源损耗,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产业资源是否充分、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也是考查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尺。周庄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冲击、2005年的提价风波、2007和2008年非正常利益纠纷以及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 迫使周庄管理层必须更加审慎地、深度地研究古镇保护过程中的产业发展问题。在对周庄地理区位、资源条件、产业结构等充分考量, 在得到阮仪三教授等众多专业人士论证的基础上, 于去年提出了“东有传感器基地、西有生态休闲片区、南有古镇旅游、北有现代农业、中有文化创意产业”“四点一轴线”的产业布局概念, 就是对38平方公里作整体产业布局, 改变过去单一旅游产业的格局。尽管提出不久就遭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但在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仍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突破。
(一) 东有传感器基地
2008年至今周庄管理层没有仓促上马、急于求成, 在回绝了从上海产业转移出来的一些能耗型项目落户要求, 杜绝了本地小企业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蚕食苗头的同时, 加快了早期落户、技术过硬并获得国家级荣誉和权威肯定的一批研发型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加快了具备一定规模和品牌影响的一批本土科技企业的升级拓展, 加快了一批产业化程度高、市场营销能力强的整合型项目的落地。再加上传感器基地“中小型传感器企业孵化平台、传感器产品检测中心和传感器技术产品在线交易”三大平台在年内的启动建设, 将使传感器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对古镇保护的反哺作用得到显著提升。
(二) 西有生态休闲片区
借“控制性详细规划”运作的重要契机, 经过深入细致的排查摸底, 启动了对太史淀以西、同周公路以南区域的资源整合和产业调整, 将该区域内的零散工业企业陆续迁出, 同步推进水乡田园风貌的恢复, 同时更有选择地引入了星期九农庄、三同观赏鱼、康慧农庄、太史淀湿地等一批生态、休闲、农业项目, 与现有的云海农夫山庄、光明高尔夫、苏大应用技术学院等构建起太史淀以西的生态休闲功能片区, 更大幅度地为古镇分流游客、分担压力, 为现代人提供更为自然、休闲的情趣与享受。
(三) 南有古镇旅游
首先是观念转变, 周庄管理层带头并带动全社会既定观念的转变, 古镇不应是周庄的唯一亮点, 也不是周庄的全部内容, 周庄的东西南北中都应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体现、有专家学者的智慧留存、有值得一游的价值所在, 但古镇是周庄长期的根基与核心。其次是路线规划, 在古镇外围开辟了水上进庄线路和环镇水上游线路, 在古镇内部规划游客进出和分流线路。最后是资源整合, 从宣传平台、营销网络、产品组合、资本运作等多个方面加快旅游资源整合、缩短古镇旅游配套和衍生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四) 北有现代农业
为缓解当前大量重型车辆过境对周庄生态环境和基础条件明显破坏、对镇民和游客出行安全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在阮仪三教授等专业群体的反复论证和指导下, 周庄启动了同周公路东延工程, 使大型车辆迅速过境而不造成对古镇和居民的负面影响, 更由此环通并激活了北部的三农资源, 周庄大批原生态村落有望成为可望可及的新风景, 部分低收入农户有望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而减少对土地蚕食和依赖、原本低产低效的农业资源有望进行整合实现产能和效益的提升。
二、产业升级抓减负, 以创新的思路加速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抓减负, 就是通过调优产业结构和层次, 改变过去对单一旅游收入的依赖, 但同时又要形成新旧产业间相互呼应、相辅相承的产业链带。
一是建设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民精神需求的日渐提升, 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经济先发地区的重视。去年以来, 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创意素材、成熟的产业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在周庄已取得阶段性发展成果, 画家村、画工厂、四季周庄、旅游产品研发中心等一批文化创意项目落户并启动。在此基础上, 昆山市人民政府通过近一年的调研论证, 于去年10月份正式将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设址在周庄, 成为昆山第十二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 是昆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唯一集聚载体。
二是把握四大切点做实新产业。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遍地开花, 但雷声大雨点小, 仓促上马生存困难的不在少数。为此, 周庄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教训, 在充分挖掘整理属地资源、合理引入外来优秀资源的基础上, 把握四大切入点加快形成实实在在、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一是依托画家村、画工厂等, 把周庄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绘画创作、生产、展示和销售中心;二是在现有《四季周庄》、古戏台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展示地区文化的演艺中心;三是要把古镇部分街区、民居、客栈风貌还原, 使其成为体现传统文化的普遍性、物质型载体;四是要精心地打造以旅游经济开发为核心的中国地方旅游产品设计、制作、展示销售的集聚区。
三是实施“一园两区”产业规划。规划以急水港为界, 一南一北形成两大集聚区。一是太史淀生态休闲创意区。位于周庄古镇急水港以北区域的中心地带, 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 其中包括5000亩湿地和150亩陆地, 该区域生态条件优越, 文化底蕴深厚, 拟规划形成一个集休闲度假、生态体验、创意展示、会展服务、康体保健和旅游相结合的高品质生态休闲创意产业基地。二是古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区。位于急水港以南面积约1平方公里, 是周庄古镇保护的核心地带。将以“古镇综合保护项目”为抓手, 通过对局部进行恢复性改造, 挖掘旅游文化内涵, 增进游客的体验值, 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旅游纪念品、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画家村、文化演艺等, 使这1平方公里提升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四是启动“古镇综合保护工程”。保护了古镇就等于保护了周庄的根, 为使周庄古镇保护、旅游转型等方面能尽快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和转变, 经过严格细致地调研、测算和论证, 周庄于去年年底启动了“周庄古镇综合保护项目”, 项目定位包括周庄急水港以南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域。自2009年起分三期争取在四年内, 实现中高档民居客栈及文化、休闲门店改造600间以上、特色街道改造5条以上、退出低档次同质类门店50间, 使古镇保护、文化建设、旅游业态得到明显改观。经初步测算, 预计资金总投入近4亿元, 首期投入1亿元。
三、游客分流抓降压, 以严谨的态度保护核心价值
分流游客抓降压, 就是由过去单一古镇观光游向休闲游、拓展游延伸, 改善古镇区的人流压力, 使社会公众对古镇文化的感受更加全面和深刻, 在周庄的体验更加舒适和透彻。
提升对古镇保护的认知水平。一方面要通过举办古镇保护与发展 (周庄) 论坛等活动, 使古镇保护领域的前沿思想和先进经验在周庄汇聚并实现共享, 使周庄干部群众接受先进理念的碰撞和熏陶, 同时以认识的升华带动古镇保护能力的提升, 更要让周庄的古镇保护事业在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的不断论证和点拨中更加成熟和精道。另一方面周庄要坚决扼制夜郎自大、一劳永逸的心态, 不能被一些原本用于旅游市场推广的广告噱头陶醉了自己。为此, 周庄人要更加自觉主动、方向明确地看出去、走出去, 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先进典范学习,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唯有持续的学习与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领先。
提升对古镇保护的责任意识。任何创新的想法、先进的理念, 不停留在嘴上或者记录在纸上, 就需要有人去付诸实施、去贯彻落实, 需要从学术、行政、市场、社会力量来共同推动, 其中最为直接而广泛的力量就是社会的力量, 其中最为关键并具有杠杆作用的就是行政的力量。周庄通过社区、居委、村委和企业工会等基层组织, 通过市场和社区活动、党员义工、工会服务等活动形式, 通过古镇巡查、古建审批等制度条例, 建立并强化了植根于民间的古镇保护网络, 并在去年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正如事后媒体所说“千年古镇遭遇百年大雪, 安然无恙”。
提升对旅游市场的引导能力。同样面对数量庞大而又复杂多变的游客市场, 与后来跟进的古镇群体成员相比, 周庄也会忧心重重, 但周庄忧的不是没人来, 而是古镇对持续增长的游客量的承载问题;忧的不是卖掉了多少门票, 而是门票经济的存在价值和休闲业态形成问题。为此, 面对不可阻挡的庞大客流以及自身弱小的法律权限, 周庄在去年上半年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分流限客”, 一方面通过产品组合从时间上将白天与晚上客流错开, 大幅度降低客流集中对古镇的破坏;另一方面加快古镇东西两侧线路规划和急水港以北生态休闲项目开发, 从空间上解决客流交错拥挤和安全隐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