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景观(精选8篇)
古镇景观 篇1
摘要:文中以江南六大古镇为例,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研究探讨江南古镇文化景观空间格局, 从整体性的概念上研究江南古镇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的设计意义及对今后江南古镇及周边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希冀能够对整个江南地区的规划能够有着建设性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江南古镇,文化景观,景观空间格局
一、研究背景
江南古镇主要在江苏南部苏扬地区和浙江北部杭嘉平原、浙东地区, 气候温和湿润, 依山傍水, 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并形成完善的以水为中心的网络体系的人类宜居集聚地。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与变化, 其房屋民居、商铺建筑、周围环境以及独特的人文习俗进化而成的江南独有的文化景观格局。
二、江南古镇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点
江南古镇地处河汊纵横华东平原地区, 建筑群依水布局、以桥梁连接沿河民屋。素有“春秋的水, 唐朝的镇, 明清的建筑, 现代的人”这一说法, 古镇多于唐朝初建形成, 明清随着商业的发达与水运交通的便利的发展形成特色并保留至今, 是进化而成的文化景观。而从景观空间格局来说, 江南古镇的大多是外湖环列。古镇中河港纵横, 水网密布, 民居依水而建, 因河成街, 因水成路, 整个空间而言就是河、水、建筑相融为一体江南特色。
乌镇是典型的“十”字型空间分布格局, 镇中分东栅区、西栅区两个部分。东有东栅河、西有西栅河, 南北流向的市河穿镇而过, 分别与东、西栅河相连, 形成“十”字结构。周庄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四面环水。北有急水港、白蚬湖, 南有南湖、淀山湖, 南北市河、后巷河、东漾河、中视河四条井字河型河道构成古镇腹地, 从而构成“井”字形方镇。甪直、同里古镇均是属于网状型分布的:甪直整个古镇被各个方向的河流分割开来, 形成网状一块块的集聚地;而同里镇中十五条河流把古镇分割成许多小岛, 四十九座桥梁又把古镇连为一体, 镇内街巷交错, 形成网状型分布城镇。各个古镇中尽管各个空间格局构成不同, 但是各个构成区间都是家家相连, 户户相望, 民居建筑与水、街道紧密相连, 从而使得江南的古镇整个的空间显得规整有序。
三、原因
江南古镇的文化景观空间格局,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下的产物, 是人类在大自然提供的地理条件上, 最大化的因地制宜改造而成, 使其发展至今形成独有的江南古镇格局。此外还具有历史文化因素:渊源长久的江南文化底蕴是推动江南古镇空间格局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早在几千年前江南就有了人类居住, 而后不断发展进步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如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吴越文化等, 不同的文化交融形成并丰富了独有的江南风味。自然地理因素:地处平原,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适宜。人为因素:人们利用了地理条件, 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 把房屋民居、街道小巷就建在河流边上, 人为的顺其自然的发展。
四、影响
(一) 对江南古镇自身的影响
江南古镇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的设计与研究是其自身保护与规划的重要基础, 对于今后的江南古镇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了解了江南古镇自身的文化景观空间格局, 才能有更好的规划发展江南古镇文化, 从而带动江南古镇的经济发展。在空间规划上我们可在现有的空间格局结构上发展延续下来, 扩大古镇覆盖面积, 增加旅游面积, 带动旅游经济的积极发展。
比如“十”字型空间格局分布的乌镇, 我们可以在“十”字格局的基础上, 围绕东南西北全面开发出来, 利用原有的民居建筑, 规划出新概念的文化景观空间格局, 在原有的空间格局上提出新的概念, 设计研究出新的符合江南古镇特色的新的文化景观。还有“井”字型空间格局分布的周庄, 在相互交错围绕的街巷、民居中我们可以围绕中心四方层层环绕, 扩大古镇的区域面积, 在不影响原有的格局之下增加特色江南小景观, 扩建民居商铺等。围绕着古镇中心扩大古镇规模, 发展创新并以古镇为元素设计研究出新的古镇小景, 使扩建出的古镇既符合江南古镇风味, 也不至于和原有的古镇文化景观格局太过相似、呆板, 让新的古镇规划既有新意也不失江南古镇的格调。
(二) 对江南古镇周边区域新农村发展的规划借鉴
江南古镇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的设计与研究对江南水乡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从宏观出发, 整体性的规划江南古镇周边的新农村, 依据独有的江南古镇的风味, 建设出新的农村风貌。比如网状型空间格局分布的甪直、同里古镇, 我们就可以统一规划周边区域, 依水扩建, 统一规划, 让建筑风格、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等都能够有整体性, 乱中有序的构筑江南水乡, 让江南古镇的发展更加具有整体性。
尽管大的方向上要有统一要有整体, 但是也不能一味照搬, 在对江南古镇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的设计研究中, 创新发展新的文化景观小品, 以江南古镇为元素, 可设计研究出符合江南风味的新的景观元素, 建筑格局。如枝干分散型空间格局的西塘等, 可以西塘空间格局为元素, 参考西塘的平面图等, 设计出新的景观座椅, 路边垃圾桶等。让新农村的规划具有整体性、统一性, 同时也不至于雷同照搬没了江南的独特趣味。
(三) 对古镇旅游区的影响
我国有很多古镇, 江南古镇只是其中一种, 还有闽粤古村落、徽派山地古城、长城南麓古村、湘黔鄂边地古村落、藏区古镇等。对于江南古镇的文化景观的设计研究我们可以以小见大, 从江南古镇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与重要价值, 发现并去探究我国的各地古镇, 归纳并总结出我国古镇的文化景观以及景观空间格局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从而让我国的古镇文化更加的丰富多彩, 更具中国特色。
以江南古镇为例, 鼓励挖掘出更多的古村落遗址, 发现更多遗落的历史文明。发扬并传承创新出更多更优秀的古镇文明, 探索其文化景观, 深究其景观空间格局, 让历史上的古镇古村落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为世界古镇文化丰富多彩。对今后人类聚居地的规划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同时也是极其可贵值得珍惜的历史遗址, 是属于世界的难得保留下来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古镇的文化景观空间格局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长久性的特点,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值得我们珍惜并借鉴其景观空间组成的方式, 在未来的江南古镇以及江南古镇周边区域的的发展中, 我们应该在原有的依水而建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景观空间格局, 让江南古镇及其周边区域新农村的规划发展的更加丰富具有新意。
总而言之, 江南古镇式的空间格局是值得我们深究并加以利用, 希冀在今后的景观规划建设中可被借鉴和扩散。不仅可让江南古镇周边的环境显得更加整体, 还可把江南文化推广扩散开来, 带动古镇周边区域的发展, 甚至带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古镇古村落的开发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慧.陈琳.周甜甜.江南古镇文化景观空间格局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 2014.03.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J].中国园林, 2009 (02) :90-94.
[4]阮仪三.江南六镇[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5.P1-152.
[5]张毅.周甜甜.浅谈西塘景观格局[J]建筑与设备, 2013 (1) :P30-32.
[6]周甜甜.西塘古镇景观格局研究[J].嘉兴学院报, 2013 (12) :P21-24.
郪江古镇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思考 篇2
【摘要】随着我国古镇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众多的游客逐渐将目标转移到传统的乡村古镇。这类古镇有着依山伴水的滨水环境,风貌虽然保存较完好,但由于交通不便、基础服务设施落后,难以达到游览观光的条件,同时面临着产业转型的迫切需要。通过对四川郪江古镇的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环境以及民间习俗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我们针对性地对其展开分析,以古镇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为主要目的,引导古镇滨水景观打造,在考虑缓解旅游承载量,弥补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基础上,思考如何利用古镇滨水环境空间开发旅游产业从而带动其经济发展。
【关键词】郪江古镇;滨水空间;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Abstract】As China's ancient town tourism mushroomed rapid development, many tourists will gradually shift to target traditional country town. Such town has a mountain with water waterfront environment, style, although well-preserved, but because of poor roads, basic services behind,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conditions for sightseeing, while facing an urgent need for industry restructuring. Through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Sichuan town of Qijiang, research natural landscape and folk custo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we are targeted to expand its analysis to the ancient town of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guide town waterfront landscape to create, in consider mitigation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to make up for inadequate public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inking about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environment space town waterfront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so as to driv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Qijiang town;Waterfront;Landscape design
1. 概述
(1)从定义上讲,滨水景观是一种独特的线状景观,是形成城镇印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极具景观美学价值。随着规划中生态景观的不断加强,滨水景观的设计已发展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亦或是城镇景观设计的重点,在设计中更注重体现特色的人文与自然生态景观。
(2)郪江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地处三台、大英、中江三县交界地带(如图1)。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乡,三十年代更名为郪江乡,1992年建镇,同年被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郪江古镇是春秋战国时为诸侯国郪国王城所在地。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此为治所设置郪县,三国蜀汉设置东广汉郡。郪王城山环水绕,虎踞龙蟠,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豪杰名流聚会之所。现存的郪江古镇为清末所建,街道形式呈“一”字形。境内的郪江为涪江支流,另有锦江与其于此,属于嘉陵江水系。古镇因此凭借舟楫水路之便,形成商贸重镇。因其沿郪江而建,背山面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贸名流聚集之地[1]。
2. 郪江古镇滨水景观设计的必然性
2.1 得天独厚的山水空间格局。
郪江古镇被山水环绕,北有金钟山,西北为天台山,东南坐落大小两座狮子山,南向远有狮子坪。古镇南临郪江,东濒锦水,地处两江交汇处的河流阶地之上,郪江、锦江二江将古镇紧紧环抱,成为古镇外环境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现存的王爷庙、地祖庙、古码头、九龙桥、千子坟、古榕树等景观节点与自然山水交相呼应,印证了“天台鼓楼镇双龙,三狮抬头望金钟。九龙逆水拜金阙,五庙风铃唱夜空。”的歌谣(如图2)。
2.2 良好的生态环境。
郪江古镇在鲁班湖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古街区周围山体植被茂密,清澈的江水缓缓流过,江中鱼虾成群,植物种类丰富。郪江上游均无污染产业,镇区內以农业为主导主导,并且政府明确规定不得大量捕杀江中鱼虾,只得垂钓,保证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性(如图3)。
2.3 厚重的历史底蕴。
古镇在春秋战国时期为诸侯国郪国王城所在地。秦惠王灭蜀后,对郪国不废其王,其国都仍称为郪王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郪县,以郪国首都为县城。郪江古镇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历史名胜估计和历史文化底蕴,具有以川西古镇格局为代表的古镇街道和郪王国遗址等。古镇建筑格局保存较为完好,先秦到明清,遥远神秘的郪王国演化为今天的灵秀古镇,形成中国聚落空间地图上最具特色的古国古镇图景[3]。
2.4 独特的文化资源。
(1)郪江古镇物质文化十分丰富。从战国时代的郪王城,传说中的郪王妃墓遗址、古城墙遗址、汉代至两晋时期的崖墓、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蜀汉古管道、明清古街区、民居院落、古寺庙和古石桥等,记载着郪江古镇从战国至清代的一段兴衰历史。
(2)同时,经历了2000多年岁月的洗礼,时光的沉淀,郪江古镇也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民间传统川剧目连戏、人生礼俗、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文学、曲艺等(如图4)。
2.5 景观缺乏、旅游效益低。
郪江古镇只有一段带状的古街道,街道两侧分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街道空间单一,并且没有系统的绿化景观,民间的传统产业的落后,让游人只能短暂的停留,没有更多的特色景观留住旅客,经济效益低。通过打造滨水景观,开发特殊文化项目来引导旅游产业的开展,增加古镇空间景观层次、扩展游客的游览空间,是当务之急。
3. 郪江古镇滨水景观设计分析与思考
但凡古镇景观设计,都要以古镇历史文化为依托进行,但是保留下来的很多文物,都是物质性的,倘若仅仅提取其中的一些能见元素,然后对现有景观进行加工,停留在观景层面,却没有将古镇的民俗文化这些生活性的元素运用到古镇景观设计中,失去了民间艺术和一个古镇本身的韵味。只有将各种物质或非物质文化与时空演变进行融合,重视民风民俗展示,才能将景观设计提升至体验层面。因此我们还需激活它们的文化生命元素,并加以利用。
3.1 民间传统川剧为引线。
(1)郪江古镇所在的三台县,从古到今是民间川剧十分活跃的地域之一,特别是川剧目连戏。据历史记载,民国年代是民间川剧最为繁荣的时期,除了一些科班剧团外,还有较多业余川剧团。凡城乡集镇的春会、冬会以及各地庙均会有川剧上演,一直持续到解放后文革时期。随着“破四旧”,古镇拆除了大部分庙宇,传统川剧的演唱逐渐被取消,剧团也被解散。改革开放后,又恢复了传统川剧的演出。[2]目连戏,是我国民间是以宗教故事“目莲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最早由印度佛教经文演变而来。它的表演形式不仅仅是舞台,而是以场外的空间结合进行艺术表达。它可以利用古镇的街区空间、民居空间、集市空间、寺庙空间等一切可利用的古镇环境空间,从台上演到台下,戏剧与生活、演员、观众紧密联系,分不清是戏里还是戏外,真实而别具一格。从古至今,在郪江,川剧目连戏的表演多是伴随着古镇的大型庙会进行,主要用于祭祀神明,求雨,祈求物阜民丰。
(2)郪江古镇是传统川剧目连戏传承和保留最为完好的地方,并且经过几百万年的历史岁月,已逐渐与当地民俗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相对于其他古镇来说,郪江古镇有着相同类型的建筑,同样厚重的历史文化,但郪江古镇更有川剧目连戏的历史基础。因此可以考虑将川剧目连戏作为郪江古镇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文化切入点。
(3)可在滨水带设置单独的水上戏台,作为目连戏演出的独特空间。让川目连的表演从街区扩展到滨水带,有序的进行多种演出项目,有助于丰富川目连的表演空间,打造郪江川剧目连戏的旅游古镇名片(如图5)。
3.2 生态保护为原则。
采用自然式的生态河岸,沿滨水两岸设置栈道、平台,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对现有河道生活垃圾进行整治,保持江面清洁;保留生长良好的本土植物,严格控制对江中鱼虾等物种的捕杀。
3.3 历史演变为景观序列。
抓住郪江古镇2000年空间演变的时空发展轴作为滨水景观设计的景观轴线,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郪国到西汉时期的郪县,再到如今的郪江镇,每个时期对应有着自身的文化展示景观。再从各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文物中提取景观元素,打造完整的滨水环带景观序列。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墙中提取“墙”元素,西汉时期的崖墓群中提取 “穴”元素, 两者结合便得到“布满洞穴的城墙”,这个“城墙”不是用于防御的墙体,而是记录古镇风云变幻的载体,其不在同一空间平面的“洞穴”则表现郪江古镇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时期。不同时期有着其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墙和洞穴可以将时期串联,同时也将文化串联。
3.4 历史文化为景观核心。
如何让游客体会到郪江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将汉代崖墓群、民间川剧、民俗风情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通过在公共文化场所打造文化景观小品、将历史元素融入建筑结构与风格之中、开展文化娱乐项目等方式。
3.5 建筑空间为载体。
郪江古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豪杰名流聚会之所,但是如今的古镇仅留下了空空的一条古街区和两栋庙宇述说着这个古镇悠久的历史。通过在滨江恢复一些名楼古刹、传统民居院落、商贾世家大院等建筑,让古镇重回以往船只忙碌,商贾云集,茶馆热闹不烦,戏楼曲声不断的场景。恢复的建筑应与古街区建筑风格保持一致,街道尺度应为5~8m宽,层数1~3层不等。为丰富建筑的空间结构,采用传统商铺串联民居院落和庙宇的方式,并设计出巷道空间。建筑顺应滨水地形,呈台地式布局,结合山体形态进行层数调整(如图6)。
3.6 公共基础设施为辅助。
现状基础设施极度缺乏:没有规定的排水系统,消防保障差,缺少旅游服务设施。打造滨水景观,需对古镇生活污水的排放进行整改,提高水体景观质量,以满足景观环境的需求。将江水引入古街和滨江环带街区,一方面作为街区水体景观,丰富景观层次,另一方面可解决古镇消防问题。进一步完善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在各景观节点设置直饮水、公厕等公共设施,完善整个滨江片区的住宿、饮食、娱乐、游览、体验等功能,保障游客的舒适性、娱乐性和安全性。
4. 郪江古镇滨水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郪江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着重滨水景观设计的思想方法,从滨水景观的生态、历史、安全、功能等层面开展分析研究,从理论上提出郪江古镇的景观设计的建议和意见,为郪江古镇生态自然景观合理而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一种理性的思考,引导古镇的旅游产业健康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现代旅游文化村镇的经济水平。
5. 结语
郪江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真实的记录了传统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环境资源,是难得的未被旅游过度开发的净土。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古镇原有的民风民俗、文化传统正在逐渐消失、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被破坏的危险,不管是如何处理好古镇旅游发展与其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还是如何正确引导古镇景观打造和旅游发展,对我们规划设计者都是重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袁犁,杜建华.环境空间与民间川剧文化表达的关系探析——以郪江古镇遗产保护开发为例[Z].四川戏剧2014,2014.
[2] 袁犁.文化与空间[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4.
[3] 陈志华,邓祯诚.巴蜀时期古郪国源流考[N].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1期,2009.
[4] 吴涛.历史文化名城滨水景观设计的初步研究——以扬州城市水景营造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07.
[5] 苟倩.乡村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村镇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以川西平原为例[D]. 重庆大学,2014.
[6] 余世忠.四川古镇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研究——以黄龙溪古镇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9-17-399
[作者简介] 向晓琴(1993.6-),女,本科在读,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古镇景观 篇3
江南水乡古镇是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居地, 其构成的经济、文化网络空间在中国城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而其“小桥、流水、人家”的城镇建筑环境艺术特色,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格局, 对中国传统聚落、村镇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随着城镇化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江南古镇间出现相互模仿的趋势, 并演变为恶性的同质化竞争, 导致环境质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 在低碳环保、生态节能理念的影响下, 运用可持续的形象和环境艺术设计, 以提升江南古镇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创建别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古镇, 实现物质、人文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从而确保江南水乡古镇的健康发展。
二、景观构成特点分析
(一) 自然环境系统
小城镇是从自然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人工环境, 因此, 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等因素制约着小城镇的物质形态、形象、风貌、材质色彩与空间构成。这些因素是城镇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必须遵从和利用的先决条件, 更是环境艺术充分发挥艺术创作特性, 顺应地理气候, 活用、妙用地形、地貌特征的依据。
1. 地形地貌环境艺术
在江南水乡诸多的千年古镇中, 木渎乃其中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其起源于吴越, 三国时沿东太湖之滨的胥江两岸形成集镇;至北宋时, 已设木渎镇;明清时期, 木渎是苏州至太湖流域最大的商埠, 鼎盛时期形成的镇区格局一直保留至今。
木渎古镇处在苏州城西南部的丘陵盆地中, 其东、东北部宽广, 西部较窄。镇四周环山, 整个地势由西向东略呈缓冲倾斜之势, 名山环抱, 古有“聚宝盆”之称。区域内除山上出露基岩外, 广泛分布为第四系洪积、波积、冲积相地层, 地貌类型属丘陵冲积平原。全镇地形标高一般为2-5米 (以呈淞标高为准) 。镇区位于镇域中部, 为木渎行政镇驻地, 聚落形式为街区式, 开放式典型集镇, 依山而筑, 傍水而居, 境内风光秀丽, 物产丰富, 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 (见图1) 。
2. 水体环境艺术
木渎古镇的规划建设以遵从自然地形、地貌为依据, 在沿河滨水地段, 江、河、湖、塘、溪流的自然形态令道路弯曲顺势, 既保持水体沿岸优美的曲线形态, 又令堤坡跌宕起伏, 景色变化丰富。古镇的总体空间格局按照传统江南古镇“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镇”的原则进行空间组织 (见图2) 。
木渎古镇水道纵横, 街水相连, 两条主要河流胥江与香溪构成“人”字形骨架, 街道、建筑沿河流展开, 构成丰富的空间层次 (见图3) 。河道总长近6000米, 大小桥梁共18座。其中永安桥、西津桥, 均为明代石拱桥, 是市级文保单位;吉利桥、太平桥为元代和清代旧构, 廊桥为清末建筑, 保存完好, 它们和延绵7000多米的石驳岸、50多处河埠头, 组成了木渎古镇的水上风景 (见图4) 。
3. 绿色环境艺术
地形地貌、水体、绿化、建筑、道路等因素对小城镇气候产生直接影响。而绿化水体则是小环境中最好的气候调节者。尤其是绿色植物, 更是城镇中生态环境难得的绿色屏障。
木渎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 现已修复严家花园、古松园、榜眼府第等, 其深厚的文化蕴积, 造就了特色鲜明的江南园林。严家花园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 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所有, 园中布局疏密曲折, 树木葱郁、层次分明、高下得宜, 局部处理精巧雅致, 盆栽、缸栽, 花草参差、暗香浮动、幽深婉约, 显示出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 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古松园、榜眼府第等私家别业, 名木花草苍翠欲滴, 清池涓流, 岸曲水回, 皆是吴中著名“绿野仙踪”之山水园林。
(二) 人文环境系统
1. 街道空间特点
木渎镇内, 水街相依, 水和街构成了城镇整个空间的骨架, 是人们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水巷不仅是水上交通的主要通道, 是城镇与相邻农村、城市联系的纽带, 同时也是人们聚集、交流的主要场所 (见图5) 。街市则是古镇富庶和繁盛的表现, 在主要街市两侧, 商店毗邻, 货物满目, 人流往来, 甚是繁荣。由于是步行的交通体系, 因而街市的尺度便显得狭窄而随意, 两侧的店铺常常将活动领域扩展到街道上, 使整个街市自然祥和 (见图6) 。水路与陆路两种交通方式互不干扰, 而这两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便是桥梁、河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桥头广场与河埠广场。这些节点往往处于水陆交叉处, 是货物交易人流集散的地方, 因而成为人们活动密度最高的地方, 也是水乡城镇中最为活跃的场所。
2. 建筑布局特征
古镇建筑的布局和风格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与经济作用的完美结合:布局随意精练, 造型轻巧简洁, 色彩淡雅宜人, 轮廓柔和优美。在经济因素作用下, 建筑占据沿河沿街面, 并形成了“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前店后坊”的集商业、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建筑形式。但是建筑的尺度一般不高, 天井、长窗使室内室外空间相通, 建筑刻意亲水, 前街后河, 临水构屋, 有水墙门、水埠头、水廊棚、水阁、水榭楼台甚至水巷穿宅而过, 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3. 民俗特色文化
木渎地处太湖流域, 这一地区长期形成的水乡习俗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渎古镇历史上经济相对发达, 因而节庆习俗多姿多彩, 民俗风情更具鲜明特色。如:“碰瘌痢会”、“灵岩走月”、“四月初八吃乌米饭”、十二月二十五的“送灶神”等等, 多姿多彩, 不胜枚举。
三、古镇形象和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木渎古镇在近现代城镇化及空间拓展的过程中, 生态景观环境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发展中竞相模仿, 形成了“千镇一面”的格局, 导致了古镇逐渐走向衰败。为避免此类现象的继续恶化, 要充分运用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结合古镇自身的特点, 确立整体形象与环境, 创造出低碳、生态的江南古镇, 实现和谐发展。
(一) 形象与环境存在的问题
1. 生态环境景观的恶化
古镇悠久的历史不仅留下了独特的风貌和深厚的文化, 还留下了极其有限的环境承载力。随着江南水乡古镇知名度的提升, 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古镇的环境景观带来了较大的破坏。古镇中的一些住户追求经济利益, 违反规划, 随意对古建筑改造用来开设店铺;更有甚者出让古镇的产权, 在古镇中肆意建造公园等;又由于古镇中的房屋年久失修, 从而加快了古建筑的破坏速度。古镇中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主要是给排水问题, 这也是我国老城区、城镇一直难以解决的普遍问题, 所以古镇的居民生活用水一部分还要依靠附近的河流, 生活中的污水也排入河流, 对古镇的自然水系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因此, 随着木渎古镇的生态景观环境的恶化, 逐渐失去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原真性。
2. 形象雷同, 同质竞争激烈
由于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格局, 使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江南地区的古镇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所设置的项目不尽相同, 旅游经营方式缺乏亮点, 旅游的产品相互模仿, 使游客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各个古镇的形象雷同, 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
3. 人居环境的破坏
古镇中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通风采光较差, 阴冷潮湿, 破坏严重, 居民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逐渐外迁, 传统地段的建筑因弃用而走向衰败。由于古镇建筑环境的破坏, 并随着人们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大多数家庭逐渐搬离古镇, 留下逐渐衰败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数被出租给较低收入的打工者, 因价格便宜, 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人员构成十分复杂, 使老宅极其拥挤, 居住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 改进策略
面对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将环境艺术观念和方法应用到古镇的改造之中, 引导古镇形象和环境的设计, 可以使古镇彰显个性, 增强活力, 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统一, 满足古镇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保护与整合空间结构, 务求古镇的原真性
(1) 完善传统建筑空间
在古镇空间结构整合过程中应该延续传统的建筑风貌, 合理改建破旧不堪的古建筑, 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保护与修缮措施。建筑的外观修复须强调准确捕捉细节, 无论是整个建筑还是砖雕门楼上的装饰花纹, 都要鉴别其年代工艺, 保证其历史真实性的再现。保护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 也要完善功能, 充分体现出建筑所供人们生活的本质。建设新建筑时应注意其与传统建筑相协调, 避免盲目地进行模仿, 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及高度。保持整个水乡古镇的建筑肌理, 充分展现出历史文化特色。
(2) 改善传统街道的空间环境
改善传统地段的空间环境质量, 尤其是临水地段的景观面貌, 在古桥及周边开敞空间设置休闲广场增加小品设施, 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景观节点。把水景引入较封闭的古街, 使原本相对独立的水景和古街实现有机融合, 成为一个整体。在街道整治过程中, 将已有的与规划的景点、商业、服务设施进行整合, 充分结合现状的街道, 规划新的旅游线路, 使之尽可能地连接到各个景点、商业与服务设施, 并形成环路, 以满足人们旅游的需求。完善商业、文化和旅游等公共设施, 引入新的活力, 与古镇周边商业设施协调发展, 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共空间系统, 使古镇获得新生。
(3) 维护协调古镇的整体空间格局
对古镇整体的空间格局进行维护与协调, 主要包括保护古镇传统的自然物质环境, 延续传统的江南古镇风貌以及协调好古镇的各项功能。
保护古镇整体的空间格局, 除了要维护古镇区内的空间肌理、水网体系和街巷格局外, 还要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的形式、体量、高度、色彩, 特别是对古镇区周围的空间进行控制, 使之与传统的古镇相协调;不得对河道进行随意填埋和改变其宽度与流向;保持街巷的传统原状, 禁止改变其宽度、走向和比例。保持古镇的江南水乡特色, 体现出历史性与原真性。
2. 合理控制规模及容量, 构建低碳古镇
在城镇化及控制拓展中, 要合理控制容量及规模。由于木渎古镇近些年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游客数量也是逐年递增, 虽然还没有达到“江南六大古镇”的规模, 但是木渎古镇的商业化和环境容量也趋于饱和, 不利于构建低碳古镇的设想。因此, 木渎古镇要借鉴其他古镇的经验, 在容量饱和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古镇区的周边开发新的旅游空间, 率先采取空间突破式的发展方式, 能够有效应对古镇的自身空间构成特征与现代化多元快节奏的商业生活模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从而缓解古镇逐渐扩张的压力。在发展新的旅游空间过程中, 合理选择旅游项目, 避免模仿古镇内部的资源, 应与传统江南水乡古镇的项目有所区别, 使其能够相互补充, 具有多样性, 使游客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这将成为古镇旅游的新亮点。在保证古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很好地保护了自然景观环境, 是构建低碳、生态古镇的重要策略之一。
3. 创建古镇特色文化的新“名片”
(1) 提升旅游品位
在当今快速城镇化与生活节奏飞速提高时期, 文化旅游和休闲体验将成为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生活构成与基本需求。因此, 古镇在旅游策略提升上, 应从粗放到精细, 从观光到体验, 从物质到精神, 制定参与型、体验型甚至思考型的旅游策略。
(2) 丰富城镇职能
江南古镇作为人们生活的物质载体, 其发展过程中不应以单纯的旅游功能为导向, 而是应积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丰富完善城镇的职能, 从而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结构以及高品质的文化载体, 使江南水乡古镇实现其作为江南地域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港湾的目标。
(3) 创建特色古镇
江南水乡古镇在进行物质空间维护的同时, 应深度挖掘其精神文化, 古镇在传统的社会演变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化习俗。因此, 在古镇的快速发展时期, 深度挖掘精神文化, 使其能够充实和维系江南水乡古镇丰富而独特的物质空间环境, 真正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创建别具特色的文化新古镇。
四、小结
从景观构成的特点对江南水乡古镇进行综合分析, 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在形象与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运用可持续的形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策略, 以提升江南古镇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从而创建别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古镇, 使其在低碳、生态理念背景下能够和谐发展。
摘要:江南水乡古镇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 是在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塑造的理想生活环境,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苏州市木渎古镇的形象与环境景观特点的分析, 指出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形象与环境景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从而提升江南水乡古镇的整体形象与环境, 确保其能够在低碳、生态背景下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吴蔚.古镇保护与更新策略的探讨.小城镇建设.2008/8
[3].阮仪三 邵甬 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城市规划汇刊.2002/1
[4].吴蔚.延续文化脉络再现古镇风韵——以苏州市木渎镇保护与整治规划为例.江苏城市规划.2009/8
古镇景观 篇4
一、余西的缘起与变迁
余西古镇始于唐末,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基于煮海为盐而逐步发展形成的古镇。历史上古镇南濒长江,北执范公堤,左滨大海,右近府州,历来是通东重镇,是通州(今南通市)往东的水陆交通节点。
余西所在地原为黄海的沙洲,南北朝中期出水,唐末与大陆涨接。五代余西所在地属静海镇,后周设余庆(余西前身)寨,与狼山、蔡港、西寨和石港同属静海五要塞。宋代余庆寨陆地面积进一步增大,盐业发展较快,行政地位得到提升,改设余庆场,与拼茶场、马塘场、丰利场合金沙场同属通州。同时朝廷专门设置余庆盐务分司管理盐场,“范仲淹集泰、通等州的兵夫4万,筑‘范公堤’,狄遵礼筑“狄公堤”,沈起筑‘沈公堤’”[3],使余庆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元代余庆场一分为三,即余西、余中、余东三场。明朝中叶,余西的盐业达到鼎盛时期,洪武二十五年(1392)余西课盐司建立,朝廷加大了以余西为中心串场河的修修筑密度,镇西设右营防守讯地,余西的经济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通州五盐场的核心。乾隆元年(1736年)将余中场归并于余西场,使余西的地位提到历史最高。但随着海岸线的继续东移,其盐场逐渐衰落,民国元年(1912年)废两淮盐运使司通州分司及各场盐课使,同时裁掉了余西场,余西古镇逐步萧条。
二、余西古镇景观的构成
按景观要素内容划分,乡村景观遗产包括古镇建筑景观遗产、古镇聚落景观遗产、农耕文化景观遗产、民俗文化景观遗产等内容。其中乡村聚落作为乡村居民生活、生产的空间载体,其不仅包括聚落建筑本身,还包括共同构成乡村聚落景观体系的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因此,乡村聚落景观遗产由于其综合性和代表性通常成为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的核心[4]。
1. 古镇建筑景观遗产
余西古镇的建筑遗产类型丰富,牌坊、民居、书院、码头、桥梁、城门、作坊和庙宇极大的丰富了古镇的内涵。古镇上为数众多的民居受多文化的影响,在江南以吴文化影响下,沿街建筑多为数进的“前店后宅”式建筑。门楼采用大门“蛮子门”和二门“提闼门”[5],建筑突出“建筑一进比一进高”的地域特色,从建筑的布局看,受江南文化影响的建筑不拘泥于方整的数进院落布局,和受北方文化影响的建筑则讲究工整的布局院落并存。就建筑而言,其朝向不苛求南向,多为江南风格,明间凹进形成廊,次间在廊下和明间室内均开门,形成很通透的空间。屋面有轻微的举折,铺小青瓦,正脊为三线雌毛脊。受北方文化影响,建筑次间开窗较小,显得比江南建筑封闭。同时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下,在装饰上处处显示海洋的符号,如海浪、鱼等,也出现了异域的装饰,加深了余西文化海洋性的色彩[6]。
2. 古镇聚落景观遗产
古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活载体,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更多的体现乡村的景观。江北传统古镇作为一种特定乡村景观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是集体意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7]。余西古镇在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区别于一般滨水城镇平行于河道轴向生长的模式,老镇区形成了独特的“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工”字形城镇格局(如图2)。在余西建镇早期以北部的东西大街为主,并在街的两端设置对山和镇海两座城门,在东门以东和西门以西分布着不少的民居、庙宇和商铺。到了明代中期由于盐业的发展城镇亟待扩大,街道和建筑开始向南延伸,为了保证老镇区的安全,在东西向的北街设置了登瀛门。清朝中期古镇进一步发展,填平了中间的二道河,并在南北老街的二道河北岸设孝子牌坊和节孝牌坊,南部码头密布、生意兴隆,成为古镇的重点,龙城概貌最终形成。从外观看北端的盐业分司酷似龙头,南北主街为龙身,“工”字路的两端东西路和众多的支路形成龙爪,铺路碎石即为龙鳞,衙门左右的两眼明代古井则为龙眼,故余西又称“龙城”。
3. 农耕文化景观遗产
传统农耕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生产支撑了经济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人们形成了尊土重农的社会风气。诗情画境般的田园风光和恬静的田园生活为许多士人达商所推祟[8]。余西古镇是时间上的古朴、遥远,空间上的封闭、独立,和主体对象的独具特色等要素的结合。具有苏北地区特色的农耕文化景观,具有传统乡土社会特征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古镇村落保持了地方化的文化多样化品格,因而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形势下,获得了特殊的价值,被作为旅游对象来开发。余西水乡古镇河网密布、水美土肥是苏北沿海农村的特有景观之一,水乡古镇的水稻田、菱荡、荷花荡是古镇环境的绿色背景,使水乡农业成为水乡古镇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水乡古镇重要的特色标志。水稻、荷花、水产养殖地是天然湿地与人工活动相结合的系统,这些景观形成了长江下游水乡古镇特有的水乡田园风光[9]。
4. 民俗文化景观遗产
民俗是指一种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定群体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趋同性的生活模式,它包含着人类在物质生产、经济贸易、社会活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岁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和民间文学艺术等[10]。余西古镇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景观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了蓝印花布染整基地染坊园、盐业展示园、雕版印刷作坊、榨油酿酒作坊等。其中蓝印花布印染工艺源于秦汉兴于唐宋,最具典型的就是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的图案,制作工艺流程繁杂,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三、余西古镇的保护现状
1. 古镇开发文化内涵展现不足
人文景观生命力的延续,尤其需要依靠文化精神的传承。楼台的营造,无论多么精美,总有废旧之时。建筑物本身的寿命是相当有限的,弃旧图新是事理之必然。但是“以人传人,则传无穷”。[11]在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内涵的揭示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没有对文化产品之内涵的深入发掘,文化产品就不可能找到很好的销路[12]。余西古镇因盐成邑,盐业发展深刻的影响着余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盐文化,产生了相关的建筑、习俗、地名等。但遗留下码头、储存的盐仓、经营的盐栈等都因功能的改变,失去了原有的面貌,不能系统的反映盐文化的内涵。同时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文化也是余西的一大特色,保护宋末文天样的余西人,以曹顶为首抗倭寇的余西人,明末以柳敬亭明、黄朝飏为抵抗满族的余西人,共同铸就了余西的民族气节文化,但这些文化的遗迹多不完整。
2. 古镇整体景观协调性差。
余西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的人文内涵在以建筑为主要载体的实物上传承下来,然而从上空看余西古镇的整体景观,屋面支离破碎,黑瓦和红瓦犬牙交错;古镇的肌理被穿插其中的厂房和现代住宅打破,古镇河道景观被违章搭建的房子隔断,核心区房子的质量欠佳,结构危险性大。同时古镇的核心区入口景观可观赏性差(如图3),核心区内节点少,缺少游人可聚集场所,一些传承乡村的杂耍、木偶、戏曲没有合适的演出场所,这些都是古镇乡村景观开发的软肋。
3. 可进入性差,旅游经济效益较低
可达性评价是对乡村景观网络特征和区域组合特征的客观衡定,通常是在确定景观源、景观廊道的基础上,依据可达性的内涵和标准进行评价的。在乡村景观空间中,人们的流动特征并不是在一个统一的景观源上开始的,而是在众多景观源之间随意流动,但这种流动有其内在的规律[13]。大量事实表明,旅游景点的旅游资源价值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及大城市的距离,而且这一空间区位关系及客源中心引力场向心递增规律是十分明显的。因而,若一个旅游景点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游客接待能力有限,那么这就大大降低了其旅游资源的评估价值[14]。
四、余西古镇的乡村景观历史延续性重构
根据对余西古镇遗产景观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和旅游功能空间配置需要,总体上把握分区营造,统一协调的景观营造原则,对古镇景观资源进行历史延续性重构,使古镇分为核心区,边缘缓冲区和沿河农业景观区,在这些区域内构筑余西完整的历史景观。
1. 核心区环境景观要素的整合,保护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传统街区生长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其建筑文化与环境要素早已在历史积淀中浑为一体,较之于疏离自然的现代城市,这一点也是传统街区的独特魅力。构成街区景观特色的环境要素或存在于街区外的景观界面,或存在于街区内的细微之处。在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恢复中,应对这些环境要素予以充分考虑,将其整合为传统街区整体风貌的一部分[15]。对于古镇核心区,保护古镇的人文精神应是古镇开发的重点,居民是历史街区的主人,根据内生式发展模式,提高其活力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之道。首先核心区的景观整体性要得到足够的整治和充分的保护,要将直接影响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做到统一,红瓦和红砖墙要进行重新改造,街道的铺装要采取传统的碎石路。其次多样性的院落空间、建筑艺术格调和地域性建构特点是保护的重点,民居在空间尺度、使用功能、建造材料和构造做法上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强化地域性建筑特色应在整体性的保护原则中一体与群体并重。第三基础设施要得到加强,在古镇区要有完善的旅客服务设施,诸如具有地域特色的卫生设施等。
2. 加大边缘缓冲区的文化内涵历史延续性,构筑完整沿河景观带
对于景观缓冲区是古镇旅游开发的重点,原因有二:其一,沿河地带不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区内,开发的灵活性较大;其二,沿河建筑较少,开发的拆迁难度和成本较小。根据多方的意见,沿河将构筑古镇的曾经存在的文化遗产精髓,其中国南部的柳公亭及其后的柳公墓是为闻名全国的明代评书大家柳敬亭纪念场所,文庙是余西儒家文化的展示场所,和其相对应的武庙展示余西的民族气节文化,而镇海门、大悲殿、盐课司衙门、对山门、和朱理治纪念园共同构成了余西景观缓冲区的景观带(如图4)。同时在景观带上配以完善的旅游设施,成为景观开发的重点。
3. 旅游功能空间拓展区,联动二甲景区,构筑大古镇乡村文化旅游区
余西古镇的使命就是要给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一种暂时脱离繁忙压抑的都市生活,让游客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体味传统文化,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满足文化上的享受。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和谐统一的缓冲景观也是构建旅游的重点,它是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共同合作的结晶。对于景观协调区,应人工构筑与自然环境并重,物质与文化并重[16],建立区别于江南的苏北水乡,余西古镇的发展不能与邻近的苏南的水乡文化重复。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的旅游通道近年来成为旅游热点[17]。通道最能反映水乡古镇景观特色的一种要素,是节点和标志的载体。根据余西的现实,联动二甲景区,构筑大古镇乡村文化旅游区,形成缓冲区和沿河农业景观区。在余西沿河的部分恢复传统文化景点,诸如曹公墓祠、文武庙、柳公亭、沿河码头、盐仓等,在去二甲香光寺的河道设置菱荡、荷塘和适当的亭台构筑田园景色(如图5)。
五、结语
千年的余西古镇景观遗产承载了余西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千年的盐业兴盛,造就了辉煌的古镇文化景观。近阶段的沉寂,古镇逐渐没落,旅游开发的春风使古镇获得了重生的契机,古镇以历史的延续性为出发点,以古镇龙街为核心保护区,以护城河周边为景观协调区,以余西至二甲香光寺河两岸为乡村景观营建区的多层次景观重构开发方案为起点,不久的将来,一个具有苏北特色的水乡古镇将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这个千年的古镇将在旅游大潮中重放昔日的异彩。
图片来源
图1,2,4,5作者自绘
古镇景观 篇5
1.1 地理环境分析
望鱼古镇位于雅安市城区以南35公里周公河的上游, 毗邻洪雅县瓦屋山镇, 因茶马古道在此设有驿站而形成场镇。望鱼古镇的选址虽因驿道而兴起, 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 即“枕山、环水、面屏”等要素, 是具有浓郁山乡文化的古朴老街。从雅安出发, 全天都有很方便的地方旅行小面包车直达望鱼古镇, 全程历时50分钟左右。交通道路畅通、平整。目前主交通不影响古镇内部景观交通。由于望鱼是位于雅安这种“雨城”的湿润大环境, 所以望鱼的气候也多以湿润、温和为主。
1.2 现状分析
望鱼老街建于明末清初, 主要建筑坐落在突兀于山腰的一块巨石之上, 因巨石形似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望鱼老街为一条狭长的一字形长街, 全长120米, 一条青石板路纵贯全街面, 街道两侧全部为木结构青瓦房和吊脚楼, 精致的瓦楞、墙角、窗棂和柱基石上的雕花显露出昔日的繁华。老街的两头古时设有长长的石梯栅道, 可达到河边, 并与新街相连, 要进入老街, 必须顺石梯登至山腰, 表现出易守难攻的防卫性, 是古集镇出于防御山匪流患的需要。老街下, 周公河沿河已在开发新集散小镇。
由于和大多数老街一样, 因老街的一些基本设施没有跟上现代化的进程, 很多有一点经济实力的原住民, 特别是年轻人都搬到新镇或者城里居住。所以空置的民居很多, 没有人居住的民居毁坏得很快。所以, 此时的望鱼基本上还是保存的很原始, 没有开发。只有两三个客栈在其中。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前来游玩行人的吃、住、游、娱、购等景观功能。
2 构成特性
2.1 望鱼古镇民居建筑材料及建筑工艺造型构成
建筑本身多以木材为主, 地面以石材铺垫, 这种建筑格局在雅安这种湿润气候的背景下, 在改建的过程中, 要多注意防潮、防虫害。
(1) 望鱼位于半山腰当中, 建筑构图上是疏密节奏感很明显, 高低落差很强的狭长老街, 步步成景, 错落有趣。望鱼老街因地形限制, 整体形态呈狭长形, 建筑由长街串连布成, 构图完整, 且多采用下店上宅或以天井分割前后成不同功能的特点。
(2) 房屋门面多为门板、滑槽和门枢孔构成, 构图细致。
(3) 从老街朝山上走, 可见一些人家的宅院建在山坡上, 相比老街的居住建筑, 院落的规模更加宏大, 并留存有大量精美的木雕与石雕。
2.2 自然景观环境特性
望鱼镇还保存着其它很多地方都难以看到的自然乡土景观, 如小竹林这类的景观, 应该最大限度地保存并扩大此种山乡特色自然景观。此种自然构图上, 总体体现出很深厚的山野文化乐趣。
3 望鱼古镇的改造
结合望鱼古镇建筑特点与构图原则, 望鱼古镇的改造建议如下:
3.1 改造的基本原则
最大程度地保存、修缮原老街建筑, 清除未经设计随意建造的建筑构成, 从建筑构图方面, 适当地增加部分建筑构成。提倡保护当地原居发的人居文化, 完善民风, 改善居民的生存居住客观条件。把古朴民风与传统民居完美融合。
3.2 因地制宜, 依山造势
从老街两边朝山上山下扩建, 结合周围的山水自然风光造景。建筑构图上, 可以依山建造各种吊脚楼, 例如凤凰古镇里面的吊脚楼, 它楼层高, 适合大山水的宽敞环境当中, 不是很适合望鱼沿河的扩建。因为望鱼古镇下面沿岸是起伏的小山坡, 应该依山修建高低起伏的吊脚楼, 错落有致, 可以适当参照柳江古镇依山建楼的吊脚楼建筑。
3.3 打造、开发景观节点
如古镇老街的入口与出口的设计:古镇的入口位于半山腰, 位置比较高, 但入口又比较窄, 所以在景观的打造上, 从构图上来讲, 不能太正式, 不宜用大型的结构复杂的牌坊作为入口造景。而应结合古镇山乡文化特点, 以大型自然植物 (榕树、竹林等) 打造出入口的自然景观节点。前期对各地的牌坊做了简单的调查研究, 发现牌坊在以前多用于比较正式且文化背景很丰富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 牌坊也渐渐地作为景观构图造型的需要而出现了。所以, 入口处也可以用造型简单的牌坊用作景观的一个节点去造景, 完善景观构图。
3.4 开发山下新镇, 完善老街游览功能
需进一步完善如吃、住、行、娱、游、购等功能。在不影响原镇整体布局的同时, 形成集散小广场。从建筑构图上来讲, 让扩大后的古镇规模连成一片。
4 结语
总的来说, 景观建筑造型的打造, 一定要遵循建筑本身所处环境的构图原则, 与本身的大背景完美地融合。在形式层面上, 要赋予景观对象外显的形态, 在意象层面上, 使景观表现出相应的内涵, 在意义层面上, 要反映景观环境的文脉意义, 赋予景观以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建设更加体现精神特色的美好环境, 是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
摘要:以望鱼古镇为实例, 结合川西古镇特点, 从空间现状、风格定位以及古镇中建筑材料构成、制造工艺、景观小品等方面, 重点分析介绍景观建筑造型与构图研究的关系。
古镇景观 篇6
1 项目概况
相思林位于黄姚古镇主入口牌坊的酒壶山下, 呈不规则形状, 面积约8000m2, 地势由西向东逐步降低, 整个用地遍生台湾相思树, 间有竹林。林下局部有空地, 呈台地形。设计地块与主路相衔接的地方有0.8m~1.2m的高差, 其间设有人行道。
荷塘景区是古镇核心地段, 以荷塘为中心, 兴宁河自西北流过, 另外三侧均为民居或宗祠, 设计面积3905m2。该组团建筑多, 虽有空间围合但视感好, 已建双层亭、曲廊, 使水景空间层次更加丰满, 空间组织更为理想。道路系统依水成环状铺设, 荷池用水经由兴宁河小围堰引入, 水量不大;古镇生活污水从郭家大院处通过管网导向荷池内排水沟, 再用PUC管进入滤清池, 然后排进兴宁河。大水塘 (即瑶池) 池沿已施工成混凝土直壁驳岸, 常水位至压顶高30m~40m, 需要工程润色, 减弱硬质直壁观感。
池周有古榕、桂花、杨梅、桃花、加拿利杨、细竹等少量植物, 除古榕处用地较大外, 其余用地面积都不大, 多成线状空地。
2 规划设计思路
根据黄姚古镇风景资源现状与特色, 针对古镇历史文化保护需要, 满足旅游开发, 优化景观类型和旅游发展功能, 结合相思林、荷塘景区具体地形地貌及节点空间特性, 从形成和谐舒适的景观关系入手, 培育精良细致、文化底蕴丰厚的优美人居环境。由此, 相思林、荷塘景区两个节点的景观设计紧紧围绕古镇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特色, 吸收乡村生态环境空间创作技术, 运用生态文化概念与人居生态理论, 采用返朴归真的生态景观设计手法来构建古镇文化环境的空间审美性, 创造特色景域, 凸显古镇优良的生态文化形象。
2.1 主题的确定
以古镇历史文化作为主题基调, 融入自然生态元素, 充分考虑地块绿地功能, 满足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的需要, 确立“相思酒壶” (相思林) 、“曲荷影波生态居所” (荷塘景区) 的设计主题, 使其成为黄姚古镇新的人文和生态地标。
2.2 主题的表现
景观设计主题的表现手法是多方面、多途径的, 既可采用植物景观或语言艺术来表现, 也可通过空间组景要素的营造来体现,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 都要求结合各组团所确定的主题。相思林重在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 荷塘景区要反映黄姚独特的风水聚居文化、和谐的邻里关系, 为居民感受美好生活提供精心细致的良好人居环境。
2.2.1“相思酒壶” (相思林)
选取“酒壶山”的语言内涵, 通过似其形而又不似其形的平面铺装体现丰富的山景文化 (见图1) , 与黄姚古镇酒壶宾馆相互映衬。同时通过山石要素与语言艺术, 在石面上刻“美丽黄姚”、“相思石”、“缘”等, 使创作意境更加丰满, 生态文化在绿树、景石、建筑小品相间互影中跃然而出, 如醇酒般甘香, 主题得以体现。
2.2.2“曲荷影波生态居所” (荷塘景区)
根据古镇原有池塘景观, 依势依地选取造景素材, 以“荷”为主景材, “水”为面, 柳枝低垂, 桃红杏黄, 柿果杷肥, 迎春扶岸, 绿锦吊丝, 叶子花红, “黄姚情”之丝水, 古榕树之铺地, 竹林秀径之通幽, 无不涌着清风送荷香、绿树影清波、亭廊浮水岸、榕荫留佳人之美景, 优美生态人居环境得以体现 (见图2) 。
笔者认为, 要表现好“曲荷影波生态居所”必须采用综合手法。一是从深层次展示“曲荷影波生态居所”的文化内涵, 给居民以厚重的文化感受。二是“荷”与“源”构成的风景空间:“荷花”是植物, “源”为动态跌水, 有着深远的透视隐喻“黄姚情”, 而“荷花与源”的景观空间则是“物与语”的融合, 是展示主题的重要手段。三是要通过艺术设计与工程手段, 将生态学概念引入组团内, 如植物的层次变化、地形适当控制、岸壁的绿化处理、游步道的空间渗透, 进而形成该组团特有的生态空间感。
3 景观设计
3.1 相思林景观设计
相思林的主要功能是与黄姚古镇主入口对接, 满足游人在短时间内分流及休息休闲。为此在设计时将该片相思林地通过艺术手法创建成具有休闲、停靠、休息、分流等体现自然生态景致的片状绿地。营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视感通透、有文化内涵的自然生态园景。
(1) “美丽黄姚”:为山石石刻语言艺术, 石面刻“美丽黄姚”。此景是根据级状花台与相思林地形现状进行的透视设计, 游人一进园门即可感受景石的冲击力, 因其视觉性强, 石体量大, 又有相思林做背景, 前景有花台衬托, 显得十分庄重, 成为主入口核心景点。
(2) “相思石”:为特置景石, 选用本地石种 (石灰石) , 石上主景面刻“相思长相思, 相思无古今” (出自方信儒《相思曲》) ;背景面刻“相思寸寸缠绵, 温情脉脉无言”。此景与台湾相思树之名有相连, 情景交融性好。
(3) “缘字石”:为特置景石, 选用本地石种或黄蜡石, 刻多种书法艺术字“缘”, 意示:天地道佛之缘, 人世间情感之缘, 黄姚古镇之缘。黄姚古镇因多次出现优美的情感传说, 如玉带桥有景“鸳鸯戏水”, 东门名景“夫妻榕”, 真武山爱情传说“黄精”等都十分富有人间情愫, 用“缘”为石刻, 很是恰当。
(4) “姚思亭”:为三角形小亭, 仿竹结构, 本地用瓦顶, 以黄姚之“姚”与相思林之“思”组成亭名。意为:即使天南地北、四面八方之游人都会“遥思”黄姚古镇, 成为梦中之美景胜地;同时还有“推敲”、“思考”之意, 天地人三者合一, 道家核心之一就是追求自然仙景, 渴望长寿, 因此, 道法自然是其最高境界。
(5) “相思长廊”:选址于主宽旷之台地处, “壶天小广场”平面铺装一侧, 主景面向园门主路, 背景面靠节奏起伏台地, 仿木结构。此处树林葱郁, 平面铺装意境深远, 视线佳, 既可赏景亦能休息, 功能协调性强 (见图3) 。
(6) “壶天小广场”:为思林中一小广场, 形似“酒壶” (源自酒壶山) 。古人视壶为宝物, 一直有“仙壶”之说, 从壶中渗出的朦胧仙气是仙人福祉的象征, 壶虽然小, 但小中见大, 一壶以示天, 天地之间无一不含, 蕴含丰富。
(7) “相思林翠”:以原台湾相思林为景观背景, 营造树林休闲空间, 配以游步道, 稍做铺装, 林下遍植修剪成型的合果芋、冷雪花、希茉莉、花叶姜 (黄精) 等植物组团景观, 利用绿萝等藤本植物营造林分多层次景观, 取景名“相思林翠”。
(8) “秀山竹径”:于排水沟上方原竹林处, 结合酒壶山共同造景, 适当配色叶植物, 保护原生植物, 进行竹林改造, 铺以片石, 曲径通幽, 天然静谧。此处排水明沟采用低矮植物如龟背竹、粽叶、野芋等。
3.2 荷塘景区景观设计
荷塘景区位于古镇核心地段, 在设计中充分保留古镇历史遗风的同时, 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和景区旅游景观的开发, 以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的理念, 突出生态学应用, 努力营造古镇村落生态环境中心, 成为广西古镇中不可多得的水景景观。展示黄姚古镇核心水文化的功能, 满足游客休闲、体验、赏景、购物、居所的旅游需要。
(1) “玉珠听荷”:荷潭“黄姚情”丝状瀑布下, 汀步曲桥, 丝丝落水, 荷叶叠青, 玉盘水晶, 潭周金果绿树, 落水叮咚, 取名“玉珠听荷”。此景名出自“碧玉盘中弄水晶” (唐·郭震) 、“点溪荷叶叠青钱” (杜甫诗) 及“空留此日田田叶, 不见当时步步人” (宋·欧阳修) 。唐代储光羲《初荷》中有“晴露珠共合, 夕阳花映深, 从来不着水, 清净本因心。”李白说“攀荷弄其珠, 荡漾不成圆。”可见意境如此深远。
(2) “黄姚情”:为丝状双层式叠水瀑布, 景石刻“黄姚情”三字, 选址于荷潭一隅, 叠石成景, 与潭池荷花、曲桥及“瑶荷对影”相对组景, 自然有趣, 体现了黄姚人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此景将成为黄姚古镇核心景点之一。
(3) “黄姚秋晚”:作坊旁边有小片休闲地, 景石点缀, 绿树笼荫, 加配秋色树种, 如银杏、枫香、月柿、加拿利杨等, 形成秋景, 取名“黄姚秋晚”。此景与大榕树遥对, 每当晚霞西挂, 边聊边饮豆腐花, 远处枫叶金黄、美不胜收。
(4) “秀水影竹”:作坊边兴宁河水流过, 竹青水秀, 设计种植少量色叶植物, 如秋枫、红叶乌桕、水葡萄等, 辅以小片铺装, 掇上坐凳, 游人至此小憩赏竹, 一片兴宁祥和。
(5) “瑶池环翠”:原水塘取景名“瑶池”, 此为玉宇瑶池之仙梦, 与黄姚古镇之醉、黄姚烟雨很是和谐。沿瑶池种柳栽桃, 点种银杏、加拿利杨、桂花、柔枝红千层、枇杷, 下层种植三角梅、迎春、绿锦屏等, 每逢醉春烟雨, 山水共融, 黄姚如梦 (见图4) 。正是“东园栽酒西园醉, 摘尽枇杷一树金。”
(6) “榕荫倒影”:在原有古榕处稍加铺装, 配以步石, 点上石桌石凳, 供游人休息, 村民聊天, 远眺“瑶荷对影”廊、“烟雨寻芳”亭、黄姚秋晚等景点, 彼此相得益彰, 互为烘托, 既能远观又可近赏。
(7) “瑶荷对影”:以原连接瑶池与荷潭之长廊为景, 左可看“玉珠听荷”、观“黄姚情”瀑, 右赏“长廊曲径”、“烟雨寻芳”、“瑶池环翠”等, 佳景互对, 对景、漏景、框景之处理手法独到, 景物丰富, 写意清晰。
(8) “长廊曲径”:正在施工的长廊沿池而建, 立面高低有致, 旁有翠竹相扶, 古井为源。为丰富景物, 设计时点种银杏、柳树、桃花, 保护原有树木, 廊边沿墙线状片植小黄金挂绿竹, 取名“长廊曲径”, 漫步其中, 隐约有趣。长廊尽端 (接瑶荷对影) 污水排水明沟设计成排水暗沟, 沟周植树灌花木, 如杨梅、柿树、柳树、桃花等 (见图5) 。
4 结语
根据《黄姚古镇相思林、荷塘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建设完成的黄姚相思林、荷塘景区景观节点, 进一步完善了黄姚古镇旅游的功能, 在景观营造上突出了黄姚的乡土生态气息, 文化上渲染了“梦境黄姚”的灵气, 为黄姚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通过对规划设计的回访, 硬质景观施工材料选用古朴、意境营造也很到位, 体现了古镇文化和风貌的“原汁原味”。而在植物配植上却稍逊一筹, 原有设计的一些乡土树种, 如加拿利杨、月柿等一些苗圃少见的植物被其他绿化树种替代, 蜘蛛兰作为地被植物运用面积过于宽泛, 植物种植施工亦有粗糙的痕迹, 致使相思林、荷塘景区两个节点景观设计不能堪称完美。景观设计是一个构思、创意的过程, 施工过程应是对设计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景观设计与施工如何紧密结合, 让生态文化空间的营造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是一个很值得考究的课题。
摘要:黄姚古镇亦诗亦画, 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在古镇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 古镇的很多旅游景观节点在一步步的开发。景观设计中, 任何形式的、概念的东西在这里都行不通, 构建一个生态的、文化的、极具乡土气息的旅游景观节点, 与黄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是黄姚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黄姚古镇,生态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古镇景观 篇7
综观各类研究, 大抵都是从哲学、文学、美学、风水学、园林学等方面分析、品味和鉴赏江南园林, 主要涵盖园林史、造园名家及造园理论、园林景观物质构成要素、园林特点及造园手法等方面内容。随着时空的变化, 江南园林原有的本义有所改变, 为了保值园林, 继承园林精髓, 现代实践意义需要被发掘。只有寻找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 古典园林才能在现代社会继续闪烁光芒, 才能持久地存在与发展。
2 江南古镇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导入
2.1“山石、水体、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要素的导入与转换
锦绣江南家园景观主要体现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格局, 有“黑、白、灰”的民居色彩, 有“轻、秀、雅”的建筑风格与“情、趣、神”的园林意境。锦绣江南家园是“山石、水体、植物”为主的自然景观, 北靠吴中路, 南临蒲汇塘, 东依新径港, 西接虹井路, 总占地面积约40hm2。该居住小区在设计之初就明确了文化为首位的观点,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 注重创造绿色生态, 突出了园林文化主题。
2.2 生态理念的导入与转换
江南园林的山水构架、植物配置与建筑组合都具有生态性,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融合。作为现代人居经典环境典范的锦绣江南家园, 引入了园林的生态理念和现代仿古的处理方法。它依照我国园林的绿化手法, 摒弃常见的大面积草坪, 结合季节因素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根据植物的特性合理安排植物群落。
2.3 空间布局形式的导人与转换
江南园林从整体空间布局来看一般由几个景区组成, 而每个景区都有不同的主题景观, 各显特色。如在江南园林中, 蕴含课读与耕作功能的课植同由厅堂区、假山区、同林区3大部分组成;由表示时空序列的春夏秋冬4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组成的严家花园;由历史不同的凝霞阁、桃花潭、邑庙、清镜塘4个景区组成的秋霞圃;由戏鹅池、逸野遣、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组成。这种采用透景、映景、对景的手法, 并采取数个层次视点构成了节奏空间, 使景观视觉流动起来, 因而实现通透、简洁、自然、和谐的效果, 达到中国泼墨山水绘画的旷然境界。
3 江南古镇景观要素引入现代居住小区的策略
3.1 丰富现代表现手法
要用蕴含古代景观元素的现代造型来沿承传统文明, 以实现景观和功能的双层需要。可以采用现代技术表现自然山水。对于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有助于居家休闲和陶冶性情, 也可以增强审美景观效果。而现代居住小区则运用假山现代造型手段来构筑, 让其更有动感、活泼, 更具现代造型的抽象简约之美。对于现代居住小区来说, 空闸分隔既要继承古典园林的表现形式, 又要考虑现代人居的功能需要。
3.2 加强空间区划, 适应现代生活
江南园林多为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 因而以隐贵为特色, 仅供一家一户独享的同林窄间。因而现代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 要有所扬弃地加减相应的功能空间, 以使其能充分满足不同住户和不同年龄居民的使用要求。可以分门别类地打造免打扰户外活动空间。现代居住区在引进江南古典园景观要素时要作相应调整, 需分门别类地设置形式各异, 更多地掩映在绿树丛中大小不等的户外活动场地。还应促进交往的随机接触邻里空间。在现代居住小区建设中, 必须要考虑各类半公半私的邻里间设置。这种空间应结合凉亭、迂回曲折的游廊、水榭等林中常见的建筑小品加以设置, 可以现代造型再现。
3.3 增强文化感染, 丰富宜居内涵
人类在寻求理解生存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文化, 它有着整体的、开放的、发展的特性, 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惯性和积淀性。园林是一种建筑活动, 而建筑活动是人类征服自然、谋求生存的活动, 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总之, 从改善人居环境角度对江南古镇园林景观要素进行开发利用, 就要充分利用好江南古镇园林的自然要素和文化要素, 采用新科技、新材质、新工艺, 将其融入到现代小区中, 形成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环境与家居的“天人合一”, 真正使融人古典景观要素的现代化小区成为现代人养生、休闲、居住的好去处。
摘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 随着都市化程度的加剧、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 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 人们对自然的向往求之若渴。本文以江南古镇园林为典范, 营造人们追求情感归属的天堂, 实现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梦想。
关键词:江南园林,景观要素,现代小区
参考文献
[1] 何世成.文脉承传与风格创新——浅谈“锦绣江南家园”住宅小区设计风格[J].住宅产业, 2007 (1)
古镇景观 篇8
作为4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特有的文化气息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景观文献资料的翻译对准确传递本土文化信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当的翻译能帮助外国游客认识到南浔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开拓南浔的国际旅游市场。因此,研究中西文化差异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本文从文化缺损的角度来探讨旅游景观文献翻译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旅游景观文献中的文化缺损问题
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正是这种文化的民族性给旅游资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1. 物质环境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环境不同,必然存在着各自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个性。
例(1):嘉业藏书楼的介绍中“天井”一词被译为“dooryard”。根据南浔古镇文献资料的记载,“天井”在当时中国江南一带的建筑中的释义为:四面有房屋或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天井”是南方房屋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长,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天井”,不同于院子。中国百科网中对“dooryard”的解释是“a yard outside the front or rear door of a house”,即“前院,庭院”的意思。由此,外国游客看到“dooryard”,自然认为与实物不对等,会觉得莫名其妙。
例(2):在张静江故居中的备弄的介绍中,“备弄”一词分别被译为“side lane”和“preparative alley”。“备弄”也叫“避弄”,在扬州一带则称为“火巷”。江南旧时的大户人家往往在厅堂楼阁边上开辟一条长弄,弄堂狭长,从入门第一进贯穿到最后一进院落,这条狭弄通常就叫“备弄”。弄上也有青瓦覆盖的屋顶,遇到房屋进深很深的,即便是艳阳天,弄内也是黑黢黢的。备弄有三个作用:一是供女眷、仆从之出入,二是在大宅第的前后左右之间起到既隔离又联带的作用,三是防火。所以“备弄”统一翻译为“side lane”比较恰当。由于国外并没有对等命名,英语中也没有与之对等的词,因而外国游客对“备弄”知之甚少,一个简单的“side lane”根本无法让他们了解中国这一特别的建筑并体会其中的文化。
1.2 人文背景差异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是西方社会所不能及的,一些专有词在英文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或者不为外国人所知。
例(3):在藏书楼景点的刘承干的介绍中有中国古代的官名“提学使”。“提学使”是清末省级教育行政长官,设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每省一人,正三品,作为督抚属官,位布政使之次,提法使之前,掌总理全省学务,选用僚佐,旌别属官,管理驻防学务,聘用外国教员等事宜。由于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语,译文中则直接省略了这一在中国具有文化意义的词,结果使对刘承干的介绍失去了很重要的部分,因为“提学使”这个职务,刘承干当时对晚清的藏书文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例(4):在上述景点的介绍中类似的缺失还有“太守”一词,文中被译为“Prefecture Chief”。“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官名,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历代沿置不改。将“太守”翻译为“Prefecture Chief”显得非常冗余,改为“Prefect”更为妥当。由于译文中没有解释“太守”的含义,因而无法传递给外国游客其中的人文背景知识。
1.3 历史背景差异
文化的特殊性会形成语言的特殊性。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汉语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文化结晶。汉民族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经历创造了许多其他国家没有的特殊的时间表达法。
例(5):在藏书楼景点刘承干的介绍中的“清康熙年”一词,被译为“during the emperor‘Kangxi’period of Qing Dynasty”。“清”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朝代,而“康熙”则是此朝代中的一位皇帝,“清康熙年”即清朝康熙掌权年间。然而不熟悉中国历史的游客根本不知道“during the emperor‘Kangxi’period of Qing Dynasty”是什么意思,也无从进一步了解。另外一个时间词“民国”被译为“in the 2nd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民国”是一种国号,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后,改年号为民国。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介绍,游客很难明白。
例(6):在张静江故居尊德堂的介绍中的“甲午”一词译为“Jawu Year”。“甲午”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1个。前一位是癸巳,后一位是乙未。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午属阳之火,是木生火相生。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1年称“甲午年”。但是国外均用数字来表示年份,与中国的纪年法完全不同。只是简单地将“甲午”音译为“Jawu”会造成严重的文化成分的遗失或扭曲。
2. 南浔旅游景观文献中文化缺损问题的解决策略
对南浔古镇旅游景观资料的翻译的目的就是在于扩大南浔古镇的影响,吸引外国游客促进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因此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就在于使译文符合西方的审美观和思维方式,语法简单明了,语言层次分明,让西方读者看后有深刻的印象。
2.1 增补
增补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包惠南、包昂,2003:151)。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用词造句的规律不同,在翻译时会出现文化缺损问题,目的语读者无法体会到译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而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所以在翻译时加入理解原文内容所必须的背景知识,以避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解。
2.1.1 增补原文中的隐含语义
介绍旅游景观时,通常要增补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完善其隐含语义使译文的语法结构更加完整。
例(1):对小莲庄扇亭的介绍,有句话为“亭子平面呈扇形,故名。”这句话被译为“This pavilion is called Fan Pavilion because it looks like a Chinese fan.”增补的动词“is called”在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增补后使原句的语法结构得以完整,便于外国游客理解。
2.1.2 增补注解
在介绍旅游景观时,总会涉及历史事件或朝代名称,考虑到外国游客对我国历史朝代不太熟悉,翻译时往往需要增补该朝代或时期的起止公元年份。
例(2):在藏书楼景点刘承干的介绍中“清康熙年”被译为“during the emperor‘Kangxi’period of Qing Dynasty”。译文没有对“清”进行注释,外国游客很难理解。我们可以采用增补的方法译为“during the emperor‘Kangxi’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增加的注释则让游客们了解了“清康熙年”,还增长了知识。
例(3):在藏书楼景点刘承干的介绍中“民国”被译为“in the 2nd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我们也可以采取增补的方法,译为“in the 2nd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45)”。增加了年份,外国游客就知道“民国”是什么年代了。
2.2 意译
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朱光潜,1984:362)。意译主要在源语与目的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强调目的语文化体系和源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意译对保留原文形象及文化、历史内涵至关重要。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中国的一些专有词在英文中没有相对应的词,而采用意译的方法能够再现原文信息,让外国游客了解汉语名称的意思。
例(4):在张静江故居的尊德堂的介绍中提到了“清大学士翁同和”,这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官名,对外国游客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就需要用意译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Wen-Tong he, a person holding the post of grand secretary whose responsibility was drafting documents in Qing dynasty, which was used to express the time in China.”加上朝代和职位的背景知识后,外国游客就能理解译文了。
例(5):在藏书楼景点的刘承干的介绍中有中国古代的官名“提学使”。由于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语,译文中则直接省略了这个词,造成了部分文化的缺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意译的方式:“the provincial Educational Commissioner who man-ages students affairs and selects low-grade officials and employs foreign teach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1644—1911) .”
2.3 解释
解释是指增加的部分是对字、词、句的意思的解释。这样,一方面能让外国游客建立起读音与意义的联系,了解汉语名称的意思;另一方面也使他们了解了这些名称的由来,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朱益平,2005:165—170)。
旅游翻译旨在向来自不同语言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游客展示本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在翻译中我们要时刻注意文化差异,减少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带来的不便。
例(6):在嘉业藏书楼的介绍中“天井”一词被译为“dooryard”。不同的环境孕育不同的文化,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同一个词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天井”在当时江南一带建筑中的释义为“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然而从英文的角度来说,“dooryard”解释为“a yard outside the front or rear door of a house”,即“前院,庭院”的意思。解释的方法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dooryard, the space surrounded by houses in four sides or houses in three sides and fence in one side or houses in two sides and fences in two sides.”这样译文读者就能摒弃他们自己的理解从而正确理解译文。
例(7):在藏书楼景点的刘承干的介绍中出现了“太守”一词,可以翻译为“Prefect” (an official title which is equal to viceroy or governor of a state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括号里的解释让游客们知道了“太守”的意思。
结语
以上探讨了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翻译中关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缺损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旨在减少中西文化的碰撞,更好地使古镇旅游景观文献的翻译符合南浔古镇旅游业的发展,传播江南水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5) :165-170.
[4]王志华.旅游翻译中文化的差异和处理策略[J].大学英语, 2006, (9) .
[5]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6]李源.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2) :78-82.
[7]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8]孙晶.直译、意译翻译与归化、异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3) :336-337.
[9]朱光潜, 《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 (1949—1953) [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b: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