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古镇

2024-05-20

成都地区古镇(精选5篇)

成都地区古镇 篇1

摘要:武陵山区是湘、鄂、渝、黔四省交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区域内有清江、酉水、乌江等河流, 由于自然环境和长期的民族政策等原因造成了这一地区的封闭, 从而形成了“历史文化的沉积带”。在武陵山方圆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古镇, 凤凰古镇、龙潭古镇、郁山古镇等等。武陵山地区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以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石文化及不可再生的地方民族特色。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 其对旅游业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文章通过对武陵山地区古镇的调查和研究, 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 分析古镇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促进旅游与居民和谐发展的措施, 以期实现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武陵山,古镇,居民,开发与保护

一、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发展的意义

武陵山地区古镇需要保护和发展, 但无论是保护还是发展都急需一定的资金投入。目前, 古镇的保护和发展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财政, 这对城市建设的经济实力要求比较高, 经济实力不强的城市往往难以维系。国家虽然设立了历史文化古镇保护的专项资金, 但相对于大量的古镇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旅游业为古镇的保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旅游业的发展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就有了足够的资金保证。古镇必须经过保护和开发才能发挥其功能和效益, 才能体现其现实意义, 在一些有条件的古镇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助于保护古镇的特色, 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武陵山地区古镇发展旅游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还大大提升了武陵山地区古镇的知名度, 使原本鲜为人知的小镇变为外向开放经济活跃的旅游胜地。伴随着旅游开发, 旅游业的生活、古镇的文化遗产、历史环境、传统风俗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

二、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过度商业化倾向

随着各种法定节假日, 黄金周等带动的旅游热, 不少景点把各自的旅游开发作为经济的增长点, 古镇旅游更成为热中之热, 古镇所在地在今天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自然需要一些适于其环境和文化要求的社会、经济活动, 无疑带动旅游和发展商业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如果一味地以经济效益第一, 把古镇地所在地的商业开发视为“摇钱树”, 那么本来有益于保护和发展的旅游和商业等活动就会变利为弊。主要表现应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直接造成了古镇地方的商业网点的大幅增加, 特别是在主要的游线上各类商店的铺张及现代化的装修风格, 导致了古镇建筑物整体风格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同时, 近年来的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 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 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氛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

因此, 古镇应禁止在保护区内开设新的商店、逐步地把那些向游客出售小饰品的商店迁移到保护区的外面, 通过发展观光旅游, 恢复传统“老字号”, 演示传统手工艺。还应重新挖掘构成水乡古镇整体空间环境的建筑群及文化环境的项目, 开发应景的古典民间娱乐, 展示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2. 旅游开发与居民问题

旅游业为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把旅游当做古镇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动力, 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却没有积极的改善, 因而现存的建筑老化, 基础设施不全, 具有水灾隐患, 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 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往新区或大中城市。同时, 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与工艺, 影响了原来传统的风貌延续。

三、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1. 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战略

古镇神秘独特, 到处都遗留着历史的沧桑味道。但是历史也遗留着一系列问题, 恶劣的卫生环境跟落后的旅游住所, 都是摆在游客面前的问题, 因此, 在合理保护古镇原韵后谋求更大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古镇旅游开发的目光始终要放在将来, 不能为了谋眼下的利益而放弃在保护中开发, 开发中创新, 只有全面提升古镇旅游的神秘吸引力, 才可实现可持续旅游与水乡保护的双赢局面。对古镇的保护不仅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还包括对古镇文化整体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指治理古镇环境存在的脏、乱、差现象, 严防由于游客过多造成对古镇的垃圾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视觉污染等;对古镇文化的保护主要是指对建筑文化、民风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的保护。游客到古镇游览, 主要是享受其优美宁静的环境、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纯朴的民风民俗的整体氛围感受, 保护这些原真的、本来的、真实的东西是维持和延长古镇生命力的有力举措。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当遇到多种利益发生冲突且难以平衡时, 要以“保护优先”为基本的前提, 树立系统保护的理念。坚持保护环境为主, 开发旅游为辅的原则, 才能做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2. 推动居民参与

古镇人是古镇文化的传承者与发展主体, 他们最清楚什么事真实的有价值的古镇, 古镇人是古镇文化精神之依托。在古镇开发过程中, 如何对古镇进行开发、保护和利用, 应尽可能多的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当地居民、政府、旅游开发商三方平等的交流平台, 提供给居民一个表达意见建议的渠道, 使当地群众都有在旅游发展中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机会。同时政府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 还应尽可能的兼顾各方居民的利益, 拉动全镇居民的参与热情, 推动有意愿从事旅游业的居民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古镇旅游发展中来, 提高古镇居民对发展旅游的认同感。让居民能真正的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拥有话语权, 真正的享受到旅游开发的益处, 不仅能增强古镇居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还能自然地营造出一个居民主动、自觉参与的良好环境。

3. 开发与保护并重

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大多是矛盾的, 对古镇进行旅游开发虽然带来了优厚的利益, 但是对古镇具有易损坏性, 古镇文化的唯一性、独特性及不可再生性导致古镇的原真性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挽回。古镇的历史文化是其灵魂所在, 民俗风情、文化传统这些古镇瑰宝更是依托于古镇居民而存在的, 保护好古镇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古镇、居民与旅游发展良好的融合在一起, 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才能更好的展现古镇魅力, 吸引更多游客, 实现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业和谐持续发展。

四、结语

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深厚的人文情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其古朴清丽的风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而古镇的人文情怀更是古镇的灵魂。武陵山地区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要实现武陵山地区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务必要处理好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切忌盲目开发。希望在政府、旅游开发商及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 武陵山地区古镇会有更璀璨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宁宁.论旅游与纳西文化的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 (4)

[2]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7)

[3]廖冬梅, 张诗亚.丽江的旅游开发对传统纳西文化传承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4)

[4]刘燕.旅游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4)

成都地区古镇 篇2

一:黄龙溪 二:悦来古镇 三:怀远古镇 四:街子场 五:上里古镇 六:平乐古镇 七:安仁古镇 八:西来古镇 九:园通古镇 十:洛带古镇 十一:洪雅柳江古镇

成都周边的10个古镇,这些古镇各有特点,且交通便利,你既可以选择一日往返,也可以在古镇上小住

一、两天,感受古镇的悠闲生活。

一:黄龙溪

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川西古镇黄龙溪,位于成都市东南约30公里处的双流县。

黄龙溪古镇内,明清**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有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雄浑厚重,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幽深的老街,弯弯曲曲,街道两旁有众多小饭店,门前大多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酒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在风中不停地舞动着招徕着客人。古镇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几乎每家都会做,但又各有特色。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 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

古镇上,最有特色的还有它的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景。一碗茶两三块钱,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们,大清早上馆子遛鸟兼喝茶,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雅致的享受。

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黄龙溪还要举行耍火龙、水龙等娱乐活动,出游资讯

交通: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有到黄龙溪的班车,8:00—16:00,每隔1小时一班8元/人;红牌楼发车每半小时一班,7元/人

食宿:焦皮肘子、珍珠豆花、野菜炒蛋、素炒野灰灰菜、红烧黄辣丁等是黄龙溪的特色食品,不可不尝。最为享受的是雇一条小船,100元左右,将各种美味叫上船来,一边品尝一边欣赏两岸风光,酒足饭饱时,正好到了大佛寺,即可上岸游览,船家便在岸边等候,两小时后又乘船返回古镇。

在镇上住宿一晚15元至40元/人不等,通常游览黄龙溪当天即可发返回成都。

=============

二:悦来古镇

悦来古镇,位于大邑县鹤鸣乡,是通往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的咽喉要道。悦来是一个典型的川西古镇,在悦来镇上,一切都是安静详和的,人们在慵懒午后的阳光下打着长长的川牌,坐在桥头的小茶铺里,喝着三角钱一碗的花茶,时间仿佛就此停滞,入眼的热闹和喧嚣只幻作风动而心止。

悦来古镇不大,只有四条街。而古建筑主要集中在悦来正街和河坝街上,基本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川西小镇建筑风格,中西方建筑风格元素融合的民居比比皆是,这是悦来古镇不同于其他古镇的特殊之处。

小镇的风景十分古朴。在悦来正街下段,你会看到一排古老而又低矮的围墙,据当地人讲:这就是有名的“川王宫”旧址。另外在这条街的309号值得一看,革命烈士车耀先曾经在这里住过,他可是成都老字号餐厅“努力餐”的创始人。河坝街的中段有座很小的庙宇,当地人称为“张大夫子庙”。传说是纪念重修了这条街道和房屋的当地善人。河坝街的尽头是座建于1920年的鹤林桥铁锁桥,上面铺满木板,走在上面依然是颤颤悠悠的感觉。

镇上的东西卖的很便宜,新场镇正好在街道的鸟嘴部分,两条大路在此交叉,直走翻过孙家坡可到西岭雪山,走另一条路翻过横子山可到崇州的怀远镇。出游资讯

交通:在金沙客运站乘开往大邑的客运车,车票10元/人,然后到大邑后再转乘去悦来方向的车即可。大邑到悦 来,票价2.5元,行时30分钟左右。

美食:悦来古镇上有很多小饭馆,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麻羊肉、奶汤羊肉、蒸菜和野生菌。

周血旺是当地一家很好吃的地方,店里冒的血旺肥肠不仅新鲜、麻辣鲜香,而且分量十足。一家人去吃,花几十元就可以吃得很舒服。此外,老公路旁还有家店叫“荤豆花”的。这道本是川南一名菜的豆花在古镇被演绎得更好吃,用剁碎的肉臊和着豆花一道烧制,吃起来是肉的荤香裹挟着豆花的幽香,清爽中又油润绵长,鲜美可口。

=============

三:怀远古镇

怀远古镇位于崇州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古镇不大,占地仅一平方公里,但纵横交错的的二十多条大街小巷布满了绸缎铺、茶行、竹编行、油行、药铺„„逢上单日赶集,小镇热闹非凡。怀远最有名气的“三编”:藤编、棕编、竹编,几乎家家都有能工巧匠,藤、棕、竹在那些老人手上就成了一件艺术品,沿街摆开,让人眼花缭乱。

出游资讯

交通:到成都金沙车站、石羊场车站、火车北站都可乘坐到崇州的车,再从崇州转车到怀远,车票5元/人。

美食:到怀远不可不吃它的特色小吃叶儿粑,还有根子黄喉火锅,特别推荐汽车站对面的老字号“黄老实” 叶儿粑,柚叶的清香味让人想起就流口水。镇上的小旅馆10元/人。

===========

四:街子场

街子场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依山傍水。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融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为一体。

街子场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上古寺、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唐求纪念馆),有神奇传说的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今天街子场的老房子多半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遗物,若是观景,编辑建议您去御龙桥,御龙桥边有十余棵高大的银杏树,大树枝叶繁茂地站立在场口的大坝边上。在银杏树旁,有一座建于清末的红色的塔,做工精细,每当山风吹过,塔上的小铜铃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古人把这种塔叫做“字库”。

街子场是一个充满隐居传说的地方。据《中国通史》的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之子朱允文在历史上曾神秘失踪,经民间许多专家考证,朱允文其实就是隐居在街子场光严禅院的上古寺附近。从公元1404年起,一直在山里住了十余年。

出游资讯

交通:从成都出发,经崇州、元通镇,到街子镇。从成都金沙车站(市内有5路、17路、801路、47路、78路、69路到达)出发,该站每日有发往梅花寨、古寺的大巴车各一趟,时间分别为9:

10、10:50,票价10.5元/人;另有发往崇州的大巴车,每四分钟一趟,票价为6.5元/人(野**“面的”,经元通镇,街子镇去梅花寨(或古寺)

食宿:当地的特色食品是药膳,此外山药炖乌骨鸡、山药肘子也不可不尝,价格为15元至20元一份,另有家常小炒,6元/份。

梅花山庄40元至80元/间。

光严禅院古寺住宿标准分别为15元/人(席梦思床)、10元/人(普通床)。街子镇可宿群益旅社,价格10元/人

===========

五:上里古镇

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距市区27公里。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一到上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建于道光19年的“双孝节”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间出檐多脊石雕坊,高大,精细;梁上还刻有20多组百多个戏剧人物故事。牌坊是封建礼仪的遗迹,是当时宣扬韩氏“不**不改驾,终身孝敬父母公婆”而建立的。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遵诏而建的石牌坊,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现在镇上还尚存3座石牌坊,即这座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还有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

上里的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且风格各异。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桥”,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拱桥。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圆行的桥洞,别有一翻情致。在镇口还有两座一高一底的石桥横跨拢西河,成了进出镇里的交通要道,高桥主要通过进出镇里的车辆行人,从低桥可以转而穿过高桥下面的倒沿河边前行,高低两桥巧妙地够成了“立交”系统。

上里有作工艺精湛的建筑群,最有名气的是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精湛的工艺。韩家大院是道光年间在外做官的韩廷藩在家乡建的,根据当时京城的官邸而建。整个建筑由七个四合天井组成,又称为“七星抱月”。院里的布局分明,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说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细,内容丰富,造型多样,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到上里古镇旅游,不可不去镇子以北8公里处的白马泉。白马泉是一处间隙泉,水温在15度左右。泉水从一条石龙的口中喷出,日潮数次,在泉涌出的时候走廊片地多是泉水。

出游资讯

交通:成都新南门汽车站——碧峰峡,在雅安北高速公路收费站下,石羊场汽车站乘成都至雅安的大巴到雅安,雅安——上里,往返车费11.00元。

自驾车线路:从成都自驾车到上里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走成雅高速公路,在雅安北出口下,经下里、中里、上里;另一条是走成温邛路到邛崃,先游平乐古镇和夹关古镇,然后上山即到白马泉。这是一条环行线,自驾车可从一条路去,然后从另一条路返回。

食宿:上里古镇有一道菜叫“乌骨鸡炖山药”,味道鲜美,又滋补身体,25元/份。可住上里镇,也可住白马泉,两地都有旅社餐馆,很方便卫生,价格也不高,15元/人。

游玩:雅安著名风景区碧峰峡在下里,到上里旅游也可以把碧峰峡串起来一起游。

门票:白马泉2.00元 上里韩家大院1.00元 上里双节孝牌坊1.00元

===========

六:平乐古镇

平乐古镇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邛崃市西南19公里,历史悠久,人文鼎蔚。早在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50年)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镇青山层叠,竹树繁茂,发源于省级风景旅游区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四季风景如画。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乐善桥 七孔石桥,有“邛南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属人行桥,后改建为公路桥。此桥桥洞一改普遍的半圆形,而采用桃形,别有深意。这种拱形十分罕见,在川西堪称一绝。

古造纸作坊平乐造纸始于南宋,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平乐现存古造纸作坊遗址74处,沿山而建,设计独特。当你站在芦沟竹海春处古造纸作坊那口巨大的、像默片一样充满历史质感的竹篁锅前,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先人的智慧和吞吐日月的**。

石板街 长庆街、禹王街、清河街、字库街、八店街„„一条条清石铺就的小街古老而雅致,只有走在这些老街上,你才能真切地体验川西民居风情。

出游资讯

交通:金沙车站、新南门车站、火车北站、石羊场车站都有发往邛崃的班车,20分钟一班,12.5元/人,邛崃—平乐:5元/人,平乐—芦沟:包车20——30元/辆。成都至平乐的公路状况良好,适合自驾车旅游。

食宿:平乐镇江畔农家乐可以停车、住宿。

美食:奶汤面、钵钵鸡、孙血旺、河鱼、珍菌、竹笋烧鸡、汤白肉。

可去尝尝镇上的孙血旺,特色菜有卤菜系列,烧血旺、烩豆腐。平乐镇兴乐桥右侧30米处有一家羊肉火锅味道不错,联系电话是:028-88782751 王吉平

竹海春:平乐镇芦沟风景区,联系电话:028-88781447,10—20元/人/床,20元/人/天(包吃包住),500元/人/月(包吃住),特色菜有:竹笋烧鸡、石磨豆花、野菜、老腊肉。

===========

七:安仁古镇

安仁古镇,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于唐朝,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子清未民初时期,尢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刘氏庄园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地主庄园,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老公馆现名“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其布局错综复杂,曲折幽深;新公馆现名“川西民俗博馆”,其配置对称,主次分明。庄园建筑为高墙深院封闭式院落,山墙压顶,重门深巷,迂回曲折,宛若迷宫,充分体现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场,古镇上的古建筑群中,中西合璧的同庆茶楼、豪华迷宫般的刘元王宣公馆、古代看风景的刘体仁小独院、,气势庞大的刘湘公馆都很值得一看。

出游资讯

交通:从成都金沙车站坐到安仁镇的车,车票10元/人。

自驾车线路:走大件路或川藏路至新津,往邛崃方向再行约2公里,即右拐,过大邑县的韩场镇、唐场镇,行驶约2 2公里即到安仁镇。或走成温邛公路至崇州市,再经崇州市的隆兴镇、桤泉镇,行驶约1 6公里至安仁镇。或走成温邛公路至大邑县,再行13公里即到安仁镇。

门票:刘氏庄园门票:50元 川西民俗馆:10元 文物珍品馆:10元 导游讲解费:50元

美食:庄园里的特色美食有文彩排骨、文清鸭蹼、庄园鱼丝、石磨豆花、庄园前有一家“庄园餐厅”,味道很不错。镇上有大邑土特产唐场豆腐乳和大邑酒卖。如果要住宿,可以住在大邑县城或是前往花水湾。

===========

八:西来古镇

西来古镇位于蒲江县境内,古镇上保存着许多明清建筑,民居是典型的川西特色。两百多米长的老街全是木质结构的瓦房,街道平整,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镇上现在还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十三年的文峰塔,文峰塔就在西来古镇的街口。塔身四周是戏曲雕塑,配有九曲篆文,此乃世间少有。古镇上的戏台今日还在发挥它的功能,在节日期间非常热闹。

西来古镇最让人称奇的是临江的古榕。这些古榕分布在古镇老街背面临江的地方,河堤上排列着11棵树龄在千年左右的榕树,姿态婆娑。古榕枝叶繁茂,挡住夏日灼热的阳光,因而临河的坝子成了古镇人的聚会场所。在苍穹之下,与古镇一起相伴千年古榕,临溪江水在眼前穿流不息,定能让你神思飞扬。

出游资讯

交通:石羊客运站:成都至蒲江每日7:00—18:40,每隔15—20分钟一班,票价11元/人,走成新大件路。蒲江—西来:2元/人

成都市内乘12、28、52、61、78、85、94、100路等公交车可达石羊客运站。

食宿:新兴街杜家菜馆:烧猪蹄、豆花、血旺,还有特别好吃的面。电话:88601216,十字口李家饭馆:烧肥肠(2.5元/小份、5元/大份)、豆花。

杨正君卤鸭店

开心饭店:可停车、食宿、空调、淋浴。电话:88601058 九:元通古镇

===========

九:元通古镇

用“古老”来概括元通古镇再合适不过了。在半边街尽头的老石拱桥边的吊脚楼小憩,看江水从身边流过,想象着1600年前元通的繁华,让人感叹“逝者如斯夫”„„

在不赶集的日子里,街上很安静,走在石板路上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从麒麟街上的黄氏和罗氏故居能依稀看到元通曾经的华丽,临河小巷口的哥特式建筑展示着小镇曾经的华丽。

出游资讯

交通:从金沙车站乘坐到崇州的车大约要40分钟,车费7元,在崇州客运中心站乘车到元通的中巴车,15分钟就可到达,车票3元,打的也不贵,15元左右。

自驾车线路:从成温邛高速到崇州,再从崇州市世纪广场后面右行10公里就可到达。

美食:一定要吃杨豆花和黄豆花,饭馆里的熏肉味道独特,而且价格便宜,豆花1元钱一碗。

===========

十: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二峨山麓。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2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9成;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洛带古镇保存着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镇及周围的乡民多为广东移民的后裔,走入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客家传统。洛带古镇上有着诸多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落,有名的是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

广东会馆位于洛带古镇的上街,始建于清朝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整个会馆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山门、前中后三庭和左右厢房构成,由于保存完好,广东会馆已被有关人士认定为是国内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会馆中堂悬挂着一幅古香古色的对联,上书“叭叶子烟品西蜀土味,摆客家话温中原古音”,显出一种文化上的源远流长。这里常常举行一些客家民俗活动,如“吃客家菜,穿客家衣,睡花板床”等。

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中街,又叫万寿宫,进门处可见一块万寿宫的牌坊,对面是一个大戏台,中间是个大院坝,前中后三殿,里面还有个非常独特小戏台和厢房。是江西赣南移民在乾隆年间集资修建的,会馆的布局小巧玲珑,有曲径通幽的意境,雕梁画栋的回廊、屏风、戏台等建筑让人叹为观止。

古镇上还有湖广会馆、川北会馆等古建筑群,另外古镇上1000多米长的老街上还保留着大量客家古民居,屋顶多用小青瓦和茅草覆盖,结构多为单进四合院式,正中为堂屋,屋脊上通常有“中花”和“鳌尖”等装饰。

出游资讯

交通:洛带古镇距离成都市区约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洛带的进出主要以公路为主。可在成都市内乘81路、58路等车到达五桂桥汽车站,五桂桥汽车站有到龙泉的汽车,每几分钟就有一班。票价5元。下车后乘龙泉开往洛带的中巴车,票价3元。自驾车从成都至洛带仅半个多小时。五桂桥至洛带,可当天往返。

美食:客家菜多成系列,最著名为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等。现洛带境内的供销社饭店的油烫鹅、新民饭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楼的水酥、面片汤等特色菜已成为洛带客家餐饮的特色菜,远近闻名。

看点:洛带古镇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和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留下了众多的民间传说、历史遗迹、客家会馆。古镇老街以上下街、北巷子、风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为代表,现存的建筑多系清末民初风格。此外,镇内还有药王庙、基督教堂、烟霞洞、红豆林、玉带湖等多处古迹胜景。

===========

十一:洪雅柳江古镇

位于洪雅县城西南25公里花溪河支流柳江两岸,南宋绍兴十年(1140)名明月镇,明末改为三溪场,清雍正十二年(1734)姜柳二姓改建易名柳江场,历代屡废屡兴。柳江古镇拥有相传春秋时期老子骑牛入瓦屋山,歇足遗迹老君山石刻;有凝聚浓郁**特色、中西式结合的民居式园林建筑群曾家园、王氏府第等古建筑;有唐代观音岩石刻;有晋人葛洪炼丹的抱朴洞遗迹;还有以记述地方历史名人为主的三华寺碑林等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柳江古镇以临河弯曲天生的古榕树为依托,建筑物隐显于绿树丛中,其中临河面建筑间有胸径在0.8—2米以上的古木名树85株。在浓荫下沿河出现的是别具一格的吊角楼小木屋,江水清清,穿镇而流,因为清山绿水的铺垫,成功地塑造了一座山水绿树与吊角楼木屋相辅相成的美丽场镇。

现存的有保存完好的特色建筑曾家大院和老街。面观峨嵋群峰的曾家大院曾家大院位于柳江古镇北面,建于清朝年间。大院在设计上花了一份苦心,若从空中俯瞰,也就是说其平面图是一个繁写的“寿”字。绕墙行走,则有犬牙交错之感。大院由两个院落组成,一个大门进出,为两兄弟的共同财产,大院有两块大的空地,中间是一幢三楼一底中西合璧式的楼将大院一分为二。今天的大门处还有一个大石缸,是以前贮存水的。最为奇特的是,临河一边为了追求“寿”字的形,其围墙、房屋的结构如同锯齿状,凹凸弯拐,显得非常怪异。

交通:成都金沙车站有车直达柳江的班车,也可搭乘去高庙、瓦屋山的班车。游览柳江时可顺便游览玉屏街上的曾家大院。成都—洪雅25元/人,洪雅—柳江5元/人。

对成都周边古镇旅游的一点思考 篇3

成都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平原、丘陵等地貌层出不穷,气候温和;4000多年的历史,身为古蜀文化的中心;加上发达的商业,便利的区域交通,使成都的周边产生了一个个古村落聚落,演变成现在的古镇。现代人生活在水泥森林里,人与人之间日渐冷漠,总会不由自主的对祖先的生活模式充满着向往,因此古镇旅游在现在越来越流行,成都人及外地人对古镇的喜爱从古镇的开发力度上也可见一斑。

成都周边古镇星罗棋布,媒体、网络、娱乐总有“成都最美的十大古镇”、“成都最好吃好玩的几大古镇”之说,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周边开发古镇有黄龙溪、怀远古镇、上里古镇、安仁古镇、元通古镇、悦来古镇、街子场、平乐古镇、西来古镇、洛带古镇、火井镇、白鹿古镇、唐场镇、泰安镇等十余个;未开发古镇更有罗泉古镇、柏合古镇等等。这些古镇物质遗存和精神内涵各有不同。

2 代表古镇吸引力分析

2.1 自然景观

通常,古镇的自然景观都由乡村田园景观、山水景观、古树木景观三种要素组成。乡村田园景观是古镇赖以生存的生态基质,也使构成古镇的视觉背景。而水景观则是一些古镇的核心区,如黄龙溪的同名水景;街子古镇的味江河水系,平乐古镇白沫江“一江分三水”的特色水景观,都以一条宽宽的水系作为重要景观,沿河流设置游憩滩涂,游船活动等。另外古镇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很多古榕树、古柏树,充满灵气让人惊叹。

2.2 人文遗产

古镇人文遗产主要有街巷、古代建筑以及、民居建筑群等。古街一般呈鱼骨型的基本形态,一条主街两侧接着几条小街,传统民居沿着街道次第排列,尺度亲切,空间连续,偶尔出现的重要历史遗迹成为街道的核心节点。

2.3 文化

古镇文化底蕴丰富,一般有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生活文化等,如位于龙泉驿的洛带古镇,就是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地,同时生活在此的原住民也有着与都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孕育了一种慢节奏、和谐闲适的生活文化。

3 古镇旅游现状问题

3.1 原真性与原住民的问题

古镇原住民数量正在消减之中。在现代开发方式下,部分古街屋主将房屋店铺转让给外地人开店,收取租金以获得商业利益。更有许多年轻人搬出古镇,古镇居民结构老龄化越来越明显,随着留守居民年龄越来越大,而后代多在外定居,最终会导致原住民流失。现代旅游业喧闹的环境对部分原住民民的生活带来困扰。据调查,原住民生活质量并不是很高,也催生他们离开古镇的想法。原住民文化是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他们的流走,古镇的文化内涵也将受到损害,古镇将会丧失生命力。

3.2 古镇开发方式的问题

现在成都周边古镇的开发主要都是以旅游为导向。通常将历史街区看作旅游资源,而把保护当作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然而从长远来看,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历史文化遗产的延续,就需要保护对象的原有价值,而不是满足眼前的经济利益。为了使历史文化资源适应现代生活的生存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下的可持续发展、要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科学确定开发方式和开发强度,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中指出的,历史街区要“保护”而不要“打造”。

3.3 缺乏特色的问题

成都周边古镇数目多,而地域特色的差别性不是很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古镇之间或互相模仿或模仿成功案例,殊不知模仿其形而不能获其神,模仿表象而丧失了内涵。不仅未能取得想要的效果,还是得在游乐项目、纪念品、文化内容各方面产生了雷同的现象。甚至有人表示,这些古镇上售卖的商品在成都火车北站的荷花池批发市场都能买到。古镇一日游也出现了上午逛街、下午喝茶、晚上放河灯的俗套旅游流程,这都是没有深刻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带来的弊病。

3.4 急功近利的问题

旅游开发的压力较大,导致很多古镇的保护功利性严重。政府看重短期成效,开发商谋取经济利益,原住民也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对建筑采取速成的维护办法,对环境采取快速的打造方式,对古镇保护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商业的入侵也改变了古镇的原汁原味,古镇的保护应该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地段进行。

3.5 盲目模仿的问题

在保护改造过程中,有的设计曲解了历史环境,不顾地域风格的运用建筑形式,形成一批“假古董”,这对古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是一种破坏,也使建设中的一种浪费。

3.6 非物质文化保护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现在的开发模式只重视古镇的物质依存,对物质空间环境进行打造,而忽略了古镇非物质文化的传承。由于缺乏对非物质文化的完善的保护策略,如一些民俗文化、民间工艺没有人传承,最终丧失。

参考文献

[1]朱大刚,付业勤.成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2]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EB/OL].

成都黄龙溪古镇导游词 篇4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属四川省历史文化古镇及省级旅游风景区。黄龙溪古镇不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影视摄影基地,素有“影视城”、“中国好莱坞”之称。

四川双流县黄龙溪镇是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有着1700余年的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成都市区40公里,距双流县城35公里,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始终坚持以旅游为龙头,农业为基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黄龙溪正在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

通 便捷,设施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是有浓郁特色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

黄龙溪古镇坐落在黄龙溪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心,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境内。镇上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与现代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附近毛家湾,四川足球训练基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论春秋,一派静谧。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等六条老刚进行完一年的闭关维修改造,全部铺上了红石街面,两侧建筑也恢复了本色,古色古香。

成都地区古镇 篇5

_青岩人借用仿生学的原理, 巧妙设计出双重屋檐结构。自此, 古镇商铺云集, 人民安居乐业。

古镇四周筑有城墙, 均用方块巨石垒砌, 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定广门城楼是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城楼, 站在城楼之上举目四望, 小镇尽收眼底。古镇建筑依山傍岭, 目之所及, 只见青瓦飞檐, 雕梁画栋;沿着石板古道两边是布局别致的商铺, 各种商品云集, 游客络绎不绝, 热闹非凡。而原作为军事重镇而存在的小镇, 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 早已没有了暴戾之气, 有的只是祥和、幽静、闲适以及弥漫其间的人文气息……走进青石巷子, 体味小巷人家的别样风情, 听一听小巷老人提起关于古镇的有关记忆, 体味那里的人们日升日落里的故事。

据当地居民介绍, 青岩古镇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包括屯堡时期文化、军镇时期文化、儒家文化占主流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文化、民间历史变迁时期文化, 解放战争及现代发展等不同历史阶段典型历史事件和文化演变形态, 通过活灵活现的民间传说、真实可感的历史典籍, 构成与其他古镇不同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青岩文化。如高耸壮观的古城门、按圣旨而立的古牌坊、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作战指挥所、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及邓颖超同志父母曾居住地、清咸丰十一年 (1861年) 震惊全国的青岩教案遗址等, 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历史不曾忘记, 1939年1月, 武汉失守以后, 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老先生、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李克农的父母、弟侄和夫人赵荣, 还有从安徽逃出来的蒋士莲女士等20多人, 转移到八路军设在贵阳的“贵州交通站”避难。当时, 这些人就隐居在青岩古镇。而邓颖超的母亲就隐居在这里, 后来几经转手, 还依然保留着当时的一些老物件和布局, 目前被挂上了怀颖饭庄的牌子, 打造在名人故居吃饭并且探访先辈遗迹的模式。

1、2_城外,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好一派田园风光;城内, 青砖碧瓦, 亭台楼阁, 互相映衬, 烘托出古镇的祥和与幽静。

3_周恩来父亲周贻能老先生曾居住地。

_傍晚时分, 华灯初上。走在青石板铺砌的小巷, 感受古镇的别样风情, 耳畔似乎回响历史的足音。

在青岩古镇, “四教并存”现象体现出的对宗教的包容性在全国古镇中属于罕见。进入古镇之后, 可以通过“门当”进行辨别。所谓的门当, 就是一般人家大门上方凸出来的两块木头桩子, 如果我们在门当上看到雕刻的是莲花, 那说明这户人家信的是佛教。那如果是信道教, 那就会雕上八卦中的“乾坤”二卦, 也就是三横六段。另外在青岩, 还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仰者, 我们可以在古镇中看到依然存在的天主和基督的教堂。而古镇里最有道教特色的便是万寿宫, 即江西会馆。而佛教的代表呢, 就是古镇最早的佛教寺庙迎祥寺。“四教并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宗教对当时教育的积极作用。据介绍, 明清前的青岩古镇虽然是入川、湘、滇、桂的重要交通要道, 但由于山高路远各方面均很落后。18世纪末19世纪初, 清政府下令废除“禁部中夷人不许读书”的旧规, 多次议准在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官学、社学、义学、私塾、书院发展教育。1840年鸦片战争后, 伴随“洋教”势力的侵入, 出现了“哪里有教堂, 哪里就有学校”的状况, 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教士利用教堂办学, 进行间接传教, 因此, 在多元化的土壤里催生了教育的发展和兴旺, 使得青岩古镇人才辈出, 成为显赫一时的教育名镇。

到过青岩古镇的人, 对建筑有研究的人不难发现这里的“两山夹一门”的建城模式。青岩地处贵阳南部山地平川, 城向外方圆700~900米间为山谷平川环带, 人站在城墙之上, 视无遮挡;此外青岩四面环山, 其外有玉带河环绕, 东西两门均处于两山之间, 东门位于苗佬坡与关山坡之间, 西门位于下寨山与黄家坡之间。“两山夹一门”构成了城防屏障, 显现出牢不可破的军事要塞气势。太平天国时期, 英勇善战的石达开率领部队六次从定广门攻打青岩, 均未攻破, 青岩从此得到“攻不破的石头城, 固若金汤”的美誉。在建筑造型上, 青岩建筑盖小青瓦, 外砌墙悬山顶, 高高的封火墙以及八字朝门和门楼上方的木雕门罩等与徽州建筑的风格极为相似。这也是由于青岩的移民大都来自江西, 而江西和安徽的建筑在中原建筑体系中属于一个类型区。不过我们看到青岩建筑也有着一些非常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如南北街临街建筑的双重檐结构, 就是因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考虑其商业功能后所形成的。青岩由军事重镇转化为贸易重镇后, 沿南北街的民居底层大多开辟为商铺。贵州的天气素来“天无三日晴”, 临街的柜台易日晒雨淋, 聪明的青岩人借用仿生学的原理, 设计了双重檐结构, 把柜台比作人的眼睛, 双重檐就好比人的眉毛和睫毛, 起到保护临街柜台的作用。

_鸟瞰青岩古镇。

_古寨西照。

_背街。

“背街”、“石牌坊”属于青岩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背街是一条老街, 因为相对于热闹的主街道, 背街的人流量小且安静, 因此称为背街。背街是条极适合取景拍照的地方, 很多人倚着老墙留下了一幅幅经典的照片。姜文执导的《寻枪》、新版的《聊斋》都在此地取过景。唐国强主演的电视剧《长征》中, 有段三进三出遵义门的故事, 实际上是在青岩的定广门取景的。关于石牌坊, 古镇上原先有8座石牌坊, 现在仅存的三座分别是赵理伦百岁坊、赵彩章百岁坊以及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牌坊上均雕刻的有石狮子, 与我们平日里所见的石狮子不同的是, 这些狮子是头朝下的“下山狮”, 这些狮子象征着青岩英勇善战的将士们会一直守护着青岩城。而这种独特的创意, 被国画大师刘海粟称赞为“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_古镇商铺云集, 人们在祥和幽静的环境下日升而作, 日落而息。

上一篇:涂料行业下一篇:海洋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