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成都

2024-07-10

诗与成都(共14篇)

诗与成都 篇1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分)

①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②它有很多种类,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称为春联。③如“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春联。④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②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2分)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1分)

(3)第④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1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来源:Zxxk.Com]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3.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6.(3分)(2011,杭州)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3个字。

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是个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丝绸富商的妻子。经考证,佛罗伦萨市中心的一家修道院遗址是其原型的安息之地。意大利考古学家目前宣布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

考古学家将借助透地雷达搜寻人类骸骨,然后通过科学方法测定骨头年代,筛选出与《蒙娜丽莎>原型去世时年龄相符的骸骨,考古学家还将提取骸骨的DNA,将之与其子女们骸骨中提取的DNA进行对比。这样,将找到的足够多的头盖骨碎块通过电脑整合出《蒙娜丽莎》原型的面部图像,就能复原那让世人着迷的神秘微笑。

诗与成都 肖复兴

①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成都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来源:学科网ZX②成都古今曾经出过的诗人很多,历代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他们的诗写得或联对得再漂亮,并不足以说明成都就是一个诗城。能够证明成都是一座诗城的,是诗对这座城市的影响,以及诗如水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的滋润和普及。③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④还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抗战期间,在半边街魏家祠堂对面开有一家饭馆,战争期间经济拮据,怕人吃饭不给钱或赊账;饭前先要钱呢,又觉得不大好,既怕得罪人,又怕伤自己的面子。店家便写下一首诗,贴在墙上:“进门好似韩信,出门赛过苏秦,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句句用典,又通俗好懂,众人皆会意而笑,皆大欢喜。在成都,诗不止于诗家之间风雅的唱和,而很实在,很实用,又有几分居家过日子的恬淡和狡黠,以及艰辛日子里的苦中作乐。

⑤再举一例,便是在成都,连乞丐都能够写诗。一个成都乞丐的“烘笼”诗:“烟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居然把凄凉写得如此诗意盎然。也许,这只是乞丐中的凤毛麟角,但他们确实曾经存在过并为成都留下了他们不俗的诗作。这在别的城市里,我还真的未曾听说过。

⑥1913年,成都慈善人士曾经在北门一破庙旧址上搭建一排瓦屋,专供乞丐在寒冬时有个避风的地方,并取了个典雅的名字,为“栖流所”。没过多久,便被乞丐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是士绅工商之友,与魑魅魍魉为邻”。既工稳,又俏皮。

⑦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平起平坐。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⑧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而诗的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诗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⑨记得同为诗人的冯至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这实在是成都的福气。成都人便也格外珍惜这一福分,将杜甫当做自己的诗神,把草堂当成诗的殿堂,每年人日即正月初七这一天,都要到草堂里祭拜,已经成为了由来已久的习俗。如果没有这样长久的珍惜和敬重,如何能够形成诗的传统?诗的传统在一座城市走过了一千多年,这座城市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成色?

⑩安史之乱后,杜甫携带稚子,从甘肃同谷步行了一个多月才走到了成都,投奔到时任剑南节度使的朋友严武门下。但不多日后,杜甫坚持搬出条件优越的严府,而居于简陋的寺院之中。日后,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写下《堂成》一诗,其中“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一联,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样我们情趣盎然,又令我们会心会意,平易得任何人都懂得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由于杜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诗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词,不再是诗人的专利,而属于大众和这座城市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成都,便不仅是一座茶城,一座花城,一座美食城,还是一座诗城。(有删改)

8.第①段中说,成都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诗与成都“格外特别”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答:

9.文章③-⑥段是从哪几个方面 来写“成都是一座诗城的”?请分点简要概括。(4分)答:

10.文章第④段“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中的两个三国典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用典有何好处?(4分)答:

11.第⑩段中引用了杜甫建成草堂后的若干诗句,而并未引用杜甫在草堂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若在此处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答: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张丽钧

①“操场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开红色的花,我们管它叫‘高考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高考了;西门旁边长着一片绿色的低矮植物,开白色的花,我们管它叫‘开学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开学了„„”这是高二一个才女写的作文。头一回看到有人为花取这样的“绰号”,忍不住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又忍不住想跟作者说:“你为什么竟舍不得走到那些植物跟前,去看看标牌上标注的它们的芳名呢?”这样想着,红笔就分别在“红色的花”、“白色的花”处画了圈,扯至页眉,郑重书曰:合欢花!玉簪花!

②我友之子果果,三岁时,即能准确无误地指认出大街上跑的30多种车,还能够分辨出20多种不同牌子的空调。但是,没有人教果果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③去一家苗圃选花。被告知那些花木分别叫“金娃娃”“富贵竹”“招财草”“元宝树”“摇钱树”“发财树”„„我呆了。它们原本都不叫这名字的,是时代赋予了它们这金光闪烁的名字。我想知道花木的感受。它们接受这名字吗?不接受的话会选择怎样的抗议方式? ④只要听到一声鸟啼,我就会问自己:“这是什么鸟呢?”我曾经跟一个爱鸟成痴的朋友说:“你开一个网站吧,就叫‘鸟啼网’,网友随便点开一种 鸟,就能听到它的啼鸣。”——我多么渴望有这样一个网站呀!我的家乡有一种鸟,叫声响亮而悲切,外祖母管它叫“臭咕咕”,母亲管它叫“野鸽子”,妹妹说老师讲那是“斑鸠”,有个朋友 肯定地说那是“大杜鹃”„„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⑤“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莫非,那苏轼也曾有过我这般的困惑纠结?看到不认得的花,问它:你是谁?咱们未曾谋过面哦,却为何对我这般笑脸相迎?听到不知名的鸟鸣叫,就猜:它一路呼唤着的,即是自我芳名了吧?——布谷不就痴情自呼吗?鹡鸰不就痴情自呼吗?

⑥在迁西县城见过一只神奇的鹩哥,小东西居然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警笛声!被囚笼中的它,旁若无人“呜儿——呜儿——”地鸣着警笛,围观者愈众,它鸣得愈亢奋。我以为我是懂它的——它只是在跟自己逗闷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在抖威风。

⑦永远忘不了在梵净山看到的一块警示牌,上面赫然书曰:“我们并不是这里的主人„„”是啊,与人类的到来时间比较起来,草木来得更早一些,鸟兽来得更早一些。我们没有理由以“主人”自居。当我们以“过客”的身份来到这里,理应向“主人”致意,学会轻声对它们说:“谢谢你在这里耐心等我。”

⑧孔夫子说得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万物间有千千结。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而这种“软伤害”带来的痛,迟早要蔓延到我们身上。⑨人说: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对那人别样的赞美。那么,对于鸟兽草木呢?谁能脱口叫出它们的芳名?谁还怀有脱口叫出它们芳名的热望„„。

14.文章结尾说: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这种软伤害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请填空。(2分)(1)高二才女给合欢花、玉簪花取绰号;(2);(3);(4)众人围观鹩哥鸣叫。15.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答:

16.揣摩第⑧段划线句子的意蕴。(3分)

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

答:

17.对待自然的态度,古人说:人定胜天;严春友说:敬畏自然;周国平说:顺应自然;本文作者说:向“主人”(自然)致意。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观点。(4分)

答:

诗与成都 篇2

关键词:杜甫  成都诗  夔州诗  气候描写

一、引言

在伟大诗人杜甫一生创作的1458首诗中,按地域分类有长安诗、秦州诗、同谷诗、梓州诗、阆州诗、成都诗、云安诗、夔州诗、湖湘诗等,其中成都诗和夔州诗的总数为707首,占他诗作总数量近一半。学界对杜甫的成都诗和夔州诗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地域特色、深远影响等方面,但是对两个地域的有关气候描写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的还比较少。本文即从两地气候描写这个角度对杜甫成都诗和夔州诗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求对杜诗的这一侧面有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

总体来说,成都诗写“春”出色,夔州诗写“秋”最佳。究其原因,杜甫在成都实际生活了三年零九个月,正如《去蜀》一诗中所说:“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这让他有足够多的机会和时间来感受成都温润的春天。此外,还因为他在成都生活时心境比较平和安然。在他漂泊西南十一年的岁月里,成都时期可以说是他唯一一段衣食无忧、有朋友家人相伴的安定温馨的岁月。心态淡然和乐,自然诗兴也比较浓厚,于是他把对成都独特的气候环境的真切感触融入诗歌细腻的描写里。但是夔州时期的杜甫,已经五十五岁,身体状况逐渐变坏,被肺病、风痹、眼暗、疟疾、消渴等疾病缠身,身体十分虚弱,所以他面对静默流逝的光阴和秋日光景,面对国破家亡乱世动荡的时局,心情异常地沉重悲凉,加上他“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深沉的忆旧怀乡之情和“江湖满地一渔翁”的拂之不去的孤独落寞,他眼里的秋景就更能撩动他的思绪,给予他写诗的灵感,激起他的诗兴。所以成都诗中写春是一大特点,而夔州诗中写秋是一大特色。

二、成都诗中的气候描写

关于成都的气候,杜诗是这样描绘的:一是春季多雨湿润。这是杜甫成都诗气候描写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且不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遣意二首》其一),单是那一首《春夜喜雨》,便道尽了成都春雨的绝美。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诗不知被多少人解读了多少遍,然而脍炙人口、沁人心脾的好诗总是让人常读常新:这是描写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开篇就用“好”字赞美雨,这是很值得玩味的。我们说好人好事,而用“好”字形容雨,足见诗人对雨的喜爱,并且赋予了雨以人的思想和感情,似乎雨知道春天是万物萌生的时节,它就适时地来了。颔联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它“润物细无声”,这一联的“潜”字和“细”字用得极妙,形象地表现了春雨悄然而至的柔情和细腻,真可谓神来之笔。接下来一联的描写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刺激:“野径”上云“黑”,“江船”上火“明”,并且用“俱”和“独”形成对比,反差强烈;尾联的“红”字瞬间把鲜明的画面感描写出来,而“湿”和“重”字却立刻提高了画面的可感性,尤其是“重”字,体现了老杜极高的炼字功力,真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任何一字均不可替换。正如《杜臆》中说:“‘重字妙,他人不能下。”[1]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2]有学人研究说,这首《春夜喜雨》,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题为“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3]寥寥四十字,就准确、细致、形象地描绘出了成都地区春雨的特征,也表现出了诗人对成都春雨的独特感悟和喜爱之情。成都诗中不仅写春雨写得甚美,写春日其他光景也写得甚好。在《绝句漫兴九首》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前九绝是写桃花、春莺、春燕、柳絮、荷叶、凫雏、柔桑、细麦,在春光中各自滋长变化,以诫人生不应虚度、辜负春光。有诗句云:“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和“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这应是九绝的主旨;后七绝写作者爱花惜花由江滨起一路寻去,到黄四娘家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俗话说:“醉酒见真情。”春风沉醉诗兴颠狂,这两组绝句,在梦幻般的春景和艺术折光中泄露了诗人灵魂深处的真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唐朝成都美不胜收的春色。此外,《遣意二首》愉快地描写了草堂春日里的春花、春水,春夜里的宿鹭、弦月:“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绝句二首》其一也是杜诗中描写春色的名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代成都的春日温暖,并没有如今的“倒春寒”现象,有诗为证:“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江亭》)杜甫竟然在春日坦腹江亭,晒阳取暖,足见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惬意。

二是成都的夏季多雨,已有梅雨天气:“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梅雨》)因着夏季多雨和气温升高,岷山雪水融化,随之而来的便是江河泛滥的现象。杜甫的《江涨》形象地描述了成都夏季的这一特色景象:“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下床高数尺,倚杖没中洲。细动迎风燕,轻摇逐浪鸥。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

三是成都秋天秋高气爽,秋凉多雨。诗曰:“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裹,空悲清夜徂。”(《倦夜》)重露涓滴,说明秋日天气之凉;稀星有无,说明秋日天空高远。秋季多雨可从诗句“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立秋雨院中有作》)等诗句中看出。

四是冬季气候温暖,他到成都后写的第一首诗《成都府》中即说:“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另有,“西蜀冬不雪”(《大雨》)、“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重简明王府》),说明成都的冬天树木苍郁,冬季薄寒不雪。成都的暖冬,还有一个例证,即腊月仍有花开:“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早花》)可见杜甫在成都没有深切地感受过严寒,生活得还是比较惬意舒适的。

三、夔州诗中的气候描写

夔州的气候,可以用气象万千来形容。这气象万千,包括了巫山云雨、毒热、雾瘴、雷电等。夔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造就了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即“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深”(《月三首》)。夔州的毒热在杜诗中也多有记述,最明显的是就有以“热”字为题的诗《热三首》,其中叹热的诗句云:“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可见夔州的确不是老杜理想的居住地。夔州的雾瘴是夔州的山川地形所导致的,而杜诗生动真实地记录了我国古代这一地域的气象奇观。有诗云:“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夔州的雷电:“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合香。”还有专门以“雷”为题目的诗,《雷》中说:“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夔州的气象万千着实为杜甫的创作提供了不少题材,也激发了他很多灵感。

告别夏日的狂热烦躁后,秋高气爽的气候令老杜诗兴大发,加之夔州山水和特殊的气象现象,成就了夔州诗的大气磅礴、沉实高华。夔州所在地——今重庆奉节,山势高峻,水势凶猛,气象万千,杜甫《上白帝城二首》其一中的诗句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特点:“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白帝城的气象之丰富多变,地势之高耸险峻由此可见一斑。正如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引卢世濯的评语说:“此诗起四句,见天地之心,知雨旸之性,穷新旧之变,领山水之神,俱能朗朗写出。余谓登高而开道眼者此也。”[4]夔州诗中,秋是一大特色,对羁旅夔州的杜甫来说,秋更使人感伤。于是他在这种心绪下写了很多悲秋的诗歌,而《秋兴八首》可谓是诗人这一时期思想感情升华和诗歌创作的提炼,由题目便可看出,这组律诗是因秋而起兴,正是有了夔州的秋,才有了这千古绝唱。其一便是对秋而伤羁旅:“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诗中枫树和丛菊是秋天典型的意象,加之夔州秋日特有的萧森气象、江间汹涌的波涛和塞上接地的风云,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的夔州秋日图景,这样的景色也只有杜甫这样的大手笔才能写出。在另外七首诗中,杜甫把夔州的秋描写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八首》其三),“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秋兴八首》其四),“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秋兴八首》其六),“织女机丝虚月夜,石鲸鳞甲动秋风”(《秋兴八首》其七)。夔州咏秋的诗中不得不提的是被杨伦誉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杜集七言律诗第一”[5],被胡应麟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6]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切景语皆情语,老杜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他常年羁旅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慷慨激昂,动人心弦。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无一字写秋却无处不是秋。“萧萧”和“滚滚”因“无边”和“不尽”而更加形象化,“萧萧”既是形容词,形容落叶的萧瑟的形态情状,又是拟声词,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同样,“滚滚”既形容长江绵延逶迤,又令人想到长江的波涛汹涌之声,并且因空间的寂寥、时间的绵亘而传达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颈联才点出“秋”字,前两联极力描写的秋景为这一联思想感情的喷发作了最好的铺垫和张本,也使这一联的“悲”字更悲,下一联的“愁”字更愁。胡应麟《诗薮》中说,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7]。得益于夔州的秋,我们今天才能读到这首“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深沉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8]的千古绝唱。

综上所述,杜甫的成都诗和夔州诗中的气候描写的主要差异在于,成都诗写“春”出色,夔州诗写“秋”出色。通过比较杜甫成都诗与夔州诗气候描写的差异,我们会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杜甫诗歌的全貌,了解一定的地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诗人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理解杜诗的伟大意义。

注释:

[1]王嗣奭:《杜臆·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3年版,第130页。

[2]浦起龙:《读杜心解》(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14页。

[3]程千帆,陈贻焮,葛晓音:《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页。

[4]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五》(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74页。

[5]杨伦:《杜诗镜铨·卷十七》(第一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42页。

[6]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7]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8]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新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参考文献:

[1][清]钱谦益.钱注杜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清]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清]杨伦笺.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杜甫年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

[5]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4.

[6]萧涤非.杜甫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0.

[7]陈贻焮.杜甫评传(上、中、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诗与远方作文 篇3

——题记

仔细回想高一下学期的最后几个月,颇有些感慨,自己居然能为了一个目标如此奋不顾身。一面埋怨着自己上学期为什么不更加努力,一面拼死拼活的复习力求考的更好。是啊!既然已经错失了过去,就不要再辜负了将来。所幸最终的结果差强人意,但分班结果尚未揭晓之前,我的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只想时间永远定格在当下,不愿与他人展望未来,害怕最终他们的时间里,他们的世界中不再有我的身影。可是,那怎么行呢?我还有几段弥足珍贵的友情想去珍惜,几分倔强的自尊想去维护。

肖哥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在我心中激起的早已不是层层涟漪,而是惊涛骇浪,我像久旱逢甘露的禾苗般疯狂的渴求自己的名字后面接的是“1918班”。如愿以偿,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堆砌再华丽的词藻也无法形容我的喜悦。然后,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积累了近半年的压力从五脏六腑中迸发而出,颇有种想要“登东皋以舒啸”的冲动。

我天真的以为自己已经进了保险箱,不用再那么努力了吧?我安慰着自己,打算一扫当初的紧张,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但又总是心有不甘,又不明白这不甘来自何处。高一年级的奖学金花落各家,理所当然的没有我,但我似乎没有那么不以为然……班主任展示着20xx年高考红榜,记录了成绩优异的人所考取的大学,但以我当下的水平,似乎无法触及,有能力的一口一个“我根本考不起”,稍差之的只能沉默不语。我清楚那并不是真话,心下更不是滋味。我终于明了,幡然醒悟,这所谓的不甘来自实力的尚有所欠缺,毫不避讳的说,这是羡慕,更类似于嫉妒。仍记得从前看到过的一句话:“竞争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嫉妒才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远方的远方还有更远的远方,我不能止步于此,这并不是我的终点,也不希望我的终点仅仅只是别人的起点。

虽然说来显得太过物质事俗,但在这个学校里,成绩好坏确实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爬树一般,向下能看到别人的头顶,向上只能看到别人的背影。但大部分人都并不在意有多少人只能看他的背影,只关心还有多少背影亟待他去超越。或许是所谓的上进心在作祟,不希望只跟在别人身后,也不期待有谁能回头,果然只能靠自己的双脚去追平去超越。但人不是生来就要跟他人分个高下的,最终的目的都回归到更好的自身,我并不期望通过与他人竞争成为人上人,但求保持着这份压力走的更远。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将不贪图眼前的苟且,也不止步于诗和远方。

诗与远方作文 篇4

时代变更,年华更迭,处于新时代中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实现我们的远方的梦,无论是中国,还是令人充满期待的欧洲国度,我们大可以一览大江南北之景,感受大自然的巧工艺术,不枉时光的恩赐。

这就是所谓的“诗与远方”么?

在一般人的理解里,“诗”代表美好,“远方”代表天涯。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但这解释是否太过片面单一?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社会,柴米油盐,车水马龙,避无可避。一个生活在市井中的人,牵扯着很多东西,会拥有家庭,会赡养父母,会成为千千万万人中为生计奔波的蝼蚁。然而,有些人把这称为“苟且”。这一言论难道是合理的吗?作为一个普通人就是苟且吗?难道只有流浪才是所谓的“远方”?然而这是错误的。芸芸众生中忙碌,是人生之常态,而那些追求功利,枉费时光,权利紧握的人,才是“苟且”。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做一个善良、勤奋、老实的人,是可敬的,而那些守在手机电脑前做“键盘侠”抨击别人,无度挥霍的人,却不知自己正困厄在所谓的“苟且”中,无法自拔。

我们要知道,“说走就走的旅行”要在一种自我充实,精神饱满的状态下实现,要在完成社会中最基本的任务之后,一种精神与生理的放松,是在安排好一切后,去感受天空与田野的魅力,让自己得到片刻的欢愉,然后又重新回归市井,继续朝九晚五的生活。大冰的书里有一句话,“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这是一件确确实实发生的案例,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活成我们理想的模样,真的有人在世界各国开连锁店,既有稳定的收入,又可在周游列国的同时,结交许多好友,在江南河畔开一家小店,让匆匆赶路的人休息片刻,喝酒谈笑唱歌,或一起过春晚,得以相互取暖。这样的人,少之又少,那我们既然做不到,为什么不能安分过日子,为什么宁愿浪费时间精力去在社交论坛上发表废话,也不愿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自己足够强大,让自己成为别人的依靠?

诗与田野,大海与远方,都是过眼云烟。我们不是古人,没有战乱与武侠,如今和平安宁的盛世,我们应当庆幸,可以安稳,可以诗意,旅游要去,但不能摒弃世俗,远方不能当饭吃。要时刻保持一颗赤诚初心,在任何时候,一个干净品行端正的人,无杂质污浊的人,才是真正的诗人,达到一种境界,才有资格大声和别人说:“我不苟且!”

诗与远方随笔 篇5

我不愿意让别人称我为诗人,还是称呼我游子吧,我觉得我配得上这两个字,而诗人我实在是不敢妄称,我觉得诗是需要看尽了所有东西才能写的。对我来说,我觉得拿起笔来就写的几个长短句,那只能叫作小品。但是真正的诗,一定要看透了世间种种以后才能写。人可以看不透就拍电影或者写歌,但是诗就是用来把事情看透,所以自己要有能看透世事的眼睛。我觉得诗人需要的第一个气质就是要冷酷,如果你没有不够冷酷的眼睛,你就看不透,你看不透你就写不了。还有一种人看透了,但是他又不敢直面,你不敢直面的时候,那你写什么诗呢?

诗歌在我心里有很神圣的地位,我认为它是七大艺术之首。当然了教科书上说七大艺术是从建筑开始排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诗,然后电影排最后。这可能是从诞生的时间来排列的。因为人类最开始只有建筑,其他的都是后来。我觉得诗是应该排第一,就是如果按照离心灵的距离的话,就是所谓的远方吧。什么东西最能代替最远方,那一定是诗排第一位的,诗能带你去最远处,然后才是音乐。然后才可能是绘画,然后才是建筑。

其实我现在也能背出很多诗,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诗,也就是说今天我想起来,还能觉得特别的,唯一的一句就是我觉得北岛有一句诗到今天我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东西。比如小的时候,我老觉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有点儿意思。

可是真正我体会了人生,我体会了很多东西、看透了很多东西,是我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就不觉得这样的诗是很好的,因为我不觉得总结性的诗是很好的,我觉得只有特别凌厉的那种,比如说我现在还能喜欢一句就是“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我觉得特别好,远方其实就是只有远没别的东西,就是天天向往远方,远方有多远呢,其实就是一无所有。我觉得这句还行,就是因为我真的去了很多地方,我大概只有两次清楚地感觉到,这个地方就叫远方。不是因为距离,是因为离你自己心灵的距离很远。

理诗与题画 篇6

宋以后,理学之风的盛行,影响到各个学术领域。诗与画也从一个侧面把“理”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诗人,借这个“理”,从微观到宏观,从物质到精神,别开天地。

有人觉得宋人作品不及唐人,其实这是不好比的。宋词的特色就不须说了,就诗来说,也在唐诗基础上又有所新意,作品意味不同。我从画画的角度看,略举两首杨万里的诗: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又: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杨万里的诗,有“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之誉,他的诗常在看似轻松玩笑中藏着理趣。这里像说一幅活动的山水画,我们登过大山的人都有这个体会,而作成画,再题上这样的诗,便觉得可爱。山怎么会与人争豪而逐渐长高呢?这样的画面似活的,令人神与物游,境随心迂。就像一个电影镜头,随着感觉逐步地展开,画的时空感便增加了。这种理趣在敦煌曲子中也曾有过:“……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虽然一个是登高,一个是远行,但都使人从视觉形象之外又多出感觉上的思考,使固定的画面与画面以外的东西得到了延伸。我们知道,文学艺术的发展到了成熟的时候,吸收民间艺术应是一个突破口。再看人们都熟悉的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看山看水的方法,从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得来的不同感受,说出了一个由于受观察角度的限制而未能明白的哲理,从中引出一个认识方法的问题。也可说这是中国画的特殊方法“散点透视”它告诉我们画画的,山水画不要执著于一个位置观景,特别是出去写生,要目识心记,不要因眼前景而自缚。另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虽已不大像诗,却是随手拈来,也别有一番情趣。重视个体的心灵感受,下笔便自由了。苏东坡是诗人也是画家,因有了他,文人画才得以发扬光大。

将诗直接题在画上,是文人画的创举,画就显得多了一层寓教于乐的意义。且不管它近于谜语还是融入了文学,将形象与语言相得益彰,我们的画不就更有意思了吗?

明清以后,画中题诗曰益盛行,直至齐白石。他本是民间画家,正是他在诗文方面的重视,而成就了他的位置。如他题《青蛙》,借青蛙之口说出了“在公为公,在私为私”之理。他画过好几幅《不倒翁》,每题不同,其一题:“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一个泥玩具有什么理好说呢?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感性的笔墨容易让人看,加上理性的思考会让人看了以后更多一层回味。我们说齐白石的画好,有趣,其实他在画外下过许多即物思考的功夫和理趣的切入,这往往是后来学他的人所忽视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艺术之“理”。我们常说要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其实“自己的艺术语言”也有深浅,厚薄之分。感情在形式上的冲动只是一个表面,而在感情的背后,加以更多的理性思考才显得作品的厚度。否则尽管“水墨淋漓”,或“花样翻新”,画面终会显得浅薄。当然不是说每幅画都要题诗,都要有理趣,而是说我们在落笔落墨的同时不要忘了诗境和理趣的思考,笔墨之外更需要画中有诗意。画中的题跋虽只是辅助,题得好,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借前人现成的句子作画也是一种,就看你用什么样的画面来配合了。含有理趣的诗句很多,随便抄录几句: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表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相对辄忘言,久别又相忆。”

丰子恺先生有许多旧诗新画,也给我们以启示。前人的句子只是引子,最好能举一反三,翻出新意,所谓的“理”趣,就是将形象的东西激活,将感觉上升到思维。可以从大处说,也可以从小处说,可以寄托物外,也可以发自眼前。无论事理,情理,哲理,物理,都要与艺术化的笔墨形象互为表里,使人感到画中有话,方有看头。不过若题得不好,也会帮倒忙,不如不题。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关系,题所当题,包括字体,位置,应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

诗与生活 篇7

记得小时候,一个夏天的夜里,有一只飞虫飞进我的耳朵里。我慌张地使劲拨弄耳朵,可是顽皮的小飞虫死活不肯出来,我急得哭了出来。

奶奶一边找滴清油,一边说,往耳洞里滴几滴清油,就可以把飞虫粘住,然后憋死它。

母亲却让我站起来,把耳朵对着明亮的灯泡,像变魔术一样附在我的耳朵边喃喃低语:虫儿虫儿快出来,给你光亮让你玩……果然,不一会儿,虫儿就慢慢爬了出来,围着灯泡快乐地旋转起来。母亲说,虫儿最喜欢的是亮光,哪里有亮光,它就会朝哪里飞。

沉积的岁月告诉我:前者是生活,后者则是一首诗。

有一次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差,到处坑坑洼洼。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被一件事情困扰的时候,想没想过换一种方法来解决它呢?我们每个人,无法主导生命,却可以“改编”生活。而此时,你会觉得生活是一种很诗意的劳作,而并不仅仅是从一个肩膀到另一个肩膀的疼痛。

诗与理---读后感 篇8

在一份语文考卷上,我读到一首一见即爱的诗。这便是著名诗人艾青的《盼望》,其中的两节是这样写的: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我静悟:我是盼望出发还是盼望到达?

当然是盼望出发。因为站在出发点、起跑线上,我的眼前、我的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终点、对胜利满怀期待。我可以憧憬未来的美好,探索未知的神秘,我可以突破旧思维去创新,开动脑筋去思考。我可以自由自在去设计我的理想,描绘我的宏伟志向。锦绣蓝图在我胸中。我振奋,我有目标有动力------扬帆出发,我准备好了。

我更盼望到达。因为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耕耘,我更愿意收获金秋。走过漫漫旅途,经历孤独、寂寞,我希望到达温暖的终点站。付出心血,奉献青春,我愿桃李满天下。刻苦钻研,不懈坚持,我期盼事业的成功。

你呢?亲,盼望出发还是到达?

请勇敢说出心中的渴求,并真切体验出发、到达那一刻美妙的心境。

请学会感悟,保持心灵的弹性。

纽约的诗与歌 篇9

A:我是一名摄影师、设计师、广告人。人物是我最爱的题材,尤爱环境中的人物,及专注在他(她)世界中的人物。

Q:这些照片共拍摄了多久?

A:这些作品都来自纽约,创作时间跨度大约三年。基本上,一有机会上街我就会随身带着相机,去捕捉身边的人每一秒可能发生的故事。

Q:您使用什么相机和镜头?

A:我常用的有几台相机,但是这套作品大部分采用哈苏500cm拍摄,镜头是卡尔蔡司Planar T* 80mm f/2.8。事实上,我对器材没有偏爱。反而我个人觉得,拍摄每一张照片的动力都取决于内容,即眼前所发生的触动我的那些瞬间。

Q:可否聊聊您对街拍的理解?

A:除了那些进不去的私人空间,街道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所有的故事都在街道发生,就仿佛一场永远不停的戏,戏里面有千千万万的演员在编织着各种各样的剧情,他们都是那么的吸引人。而作为摄影师的我,就需要抱着一颗永远好奇的心,然后尽快在不打扰故事的情况下拍摄下来。

Q:您认为什么样的街拍算是好作品呢?

A:我所理解的街拍不是那些极端地去挖社会死角的影像,而是通过摄影师用心、用眼去真正观察,关照社会上的每一个在发生的故事的照片。

Q:您心目中的街拍大师是谁?

A:我心中的大师是艾略特·厄维特(Elliott Erwitt)。

Q:您希望这些照片如何被理解?

诗与远方唯美句子 篇10

2、柴米油盐浸透着星辰大海,锅碗瓢盆盛满了诗和远方,学着善待自己,试着理解生活。

3、余生,愿做一个赏风景的人,慢慢的看,慢慢的悟,慢慢的尽享其中。

4、生活,就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5、承蒙岁月不弃,赐我一路荆棘。感恩时光厚爱,赏我颠沛流离。往后余生我终将百毒不侵,活的潇洒。

6、我想让你宠着,爱着。在你开心的时候,和你一起笑。

7、远方有多远,不得而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所谓人生体验,无非就是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想。

8、沉伦锦年只如初见,岁月静好生生欢颜。

9、以前觉得挣钱不重要,现在才知道,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门票,诗和远方的路费也很贵。

10、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11、心存阳光必有诗和远方。你要相信,接下来,会有始料不及的运气,会有突如其来的欢。

12、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啃骨头,我睡觉。

13、世间万物,无须修饰,唯清素简洁,方不失韵味。一如人生,多一些留白,则干净无争。

14、我努力踮起脚尖,想触摸那星辰大海。

15、熬得住无人问津的寂寞,才配拥有诗和远方,其实一直陪着你的,都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16、心存阳光必有诗和远方,心中有爱何惧人间荒凉。

17、一路走来,我用我的善良喂了不少没有良心的狗。

18、诗不止在远方,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处处皆是诗。

19、你我动情之处,皆有百花齐放,却不道诗与远方,让与了陈米糟糠。

20、星坠落,惨淡不了星河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2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半生风雨半生寒,一杯浊酒尽流年。回首过往半生路。七分酸楚三分甜。

23、生命太短,没留时间给我们每日带着遗憾醒来。所以去爱那些对你好的人,忘掉那些不知珍惜你的人。

24、愿你眉眼如初,风华如故,愿你有诗有梦,有远方,愿你历遍山河,仍觉得人间值得。

《读诗与识法》阅读答案 篇11

①年轻人差不多都爱读诗。拈几首有兴趣的,譬如喝水,三下五除二,咕嘟几下,解渴了事,这是一种读法。另有一些人,古代有欧阳修、苏东坡,近代有康有为、梁启超,当代有钱钟书、程千帆等,他们年轻时读诗,灯下读诗兼品味,识来妙法与甘辛,譬如饮茶,慢斟细啜,品出滋味,直欲舌夺精髓,这也是一种读法。与前者相比,后者不但能知其妙,还能知其所以妙,所以,有些评论家将这两种读法分别称作欣赏和鉴赏。

②识法,就是知其方法。以诗为例,例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欣赏者的文章可以写出上千个字,说意境如何优美,诗情如何动人,可能对读诗者会有一些启发,但要使读者真正读进这两句诗,还须教人以诗法。如果一法不谈,读诗者读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就算白读了。这里两个黄鹂是两个点,一行白鹭是一条线。春日景色无奇不有、无物不美,杜甫不可能都写,他选择了两个点、一条线。这就是诗歌刨作中常见的用点线经营诗境空间的方法,叫点线经营法。用此法如果能读出唐代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如点由上落下,黄河如线自西往东,那简直就大彻大悟了。

③十四年前,我曾与几位女中学生讨论过唐代张祜的《宫词》。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当时,她们正在为这首诗是写宫女的哀怨,还是作者对宫女的同情争执不休,我发表了我的意见。我认为,这么成功地写出宫女哀怨正是成功地表现作者对宫女的深切同情。这首小诗,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倒如故国三千里是写空间之远大,深宫二十年是写时间之久长。这是时空经营法。一个宫女的浓重哀怨,不用多言,仅以一个空间一个时间便表达出来了。如果用其他方法来叙述描摹,何能简约精妙如此?

④读诗识法,虽非易事,但只要有好书或老师点拨,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必须广泛阅读和深刻理解诗歌名篇,有意识地多读多思考。其次,须识活法。若学一法便拘泥一法,学一句咬定一句,不能融会贯通,终究难免东施效颦、泥里行舟之病。宋代朱熹:读书之法,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方好。这清楚地说明了读诗与识法的关系。

阅读题:

1.细读第①②段,概括加点词欣赏与鉴赏的含义。(4分)

2.东施效颦讲的是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东施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着眉头,结果显得更丑。现在常用来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第④段中的东施效颦在本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诗歌创作中常见的点线经营法,下列诗句中运用此法的一项是( )(2分)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作答)(2分)

5.作者认为:如果一法不谈,读诗者读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就算白读了。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欣赏指读诗只凭兴趣,领略意境和诗情的动人(2分,凭兴趣、领略意境和诗情各1分);鉴赏指读诗兼品味(不仅知其妙,识得妙法(还知其所以妙)(2分,读诗品味、识法各1分)。(共4分)

2.指读诗学一法便拘泥一法,不会融会贯通。(3分.意思对即可)

3.C(2分,落日是点,长河是线)

4.读书之法。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方好。(共2分)

山谷诗与《列子》研究 篇12

关键词:《列子》;黄庭坚;宋代文学;人生境界

一、人生观

黄庭坚一生深受道家思想浸染,其诗在典故、思想、诗法上都贯穿着典型的道家思维,与道家精神一脉相承。当时北宋政局动荡,诡谲多变的政治风云几乎笼罩了黄庭坚整个仕宦生涯。尤其是在为官的最后十年,黄庭坚被一贬再贬,谪至崎岖险阻的南蛮之地,他的人生历程可谓是“既以放逐首开其端,亦以放逐终其一生” 。然而残酷严苛的政治环境、恶劣孤寂的生存状态和坎坷多舛的人生境遇并未使黄庭坚颓放消极,《列子》思想成为贬谪生涯中消解痛苦的一剂良药,让他在党锢中超然物外,消解痛苦。

二、处世态度

黄庭坚性情敦厚,胸襟旷达,“丈夫存远大,胸次要落落”可作为他的自我写照。面对官场小人的钻营取巧,他表明“泾流不浊渭”、“金石不随波”的坚定立场,不愿为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其清高孤傲之心可见一斑。然而诗中又有不少随俗从众的想法,例如“人间万事醉如泥”、“浊径清渭要同流”,可见黄庭坚虽心怀冰心是非分明,对待人事并不采取坚硬决绝的态度,而是随遇而安,与世委蛇。这种处世之道与道家顺命自然的人生哲学是有联系的,不追求独立特行,而是选择相对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处世方式。之所以这两种矛盾的心态融合在黄庭坚身上,与当时的境遇无不关联。黄庭坚所处之世如同“歧路”,“歧路”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喻指分离的意象。黄诗中频现这一典故,但不止停留在离别惜别的表层涵义,而引申至对人生道路和现实的思考。“亡羊歧路”典故出自于《列子·杨朱篇》,亡羊因歧路多端而难返,而人的一生所要面对的岔路口更是多不胜数。北宋政局新党旧党明争暗斗,势力此消彼长,在动荡的时局中做出的每个选择能影响着人生的升沉荣辱,可谓事关重大。黄庭坚虽非位居政要,但也不能超然于斗争之外,面对党争选择不免也有犹豫难决的痛苦。在诗中他感慨“亡羊多歧悲”、“亡羊路南北” ,其彷徨心境由此可见。

此外, “鸥鸟”是黄庭坚尤喜引用且最能代表其处世态度的意象。在山谷诗中“鸥鸟”不再只是简单地代表自由的象征或是独立人格的喻体,而是寄寓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理想。“鸥鸟”典故出自于《列子·杨朱篇》:“海上有人好鸥鸟者,旦而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至者数百。其父曰:“吾闻鸥从汝游,试取来,吾从玩之”。曰:“诺”。明旦,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 当人不带目的性地与自然万物往来时,物我皆处于和谐的自然的状态,而当藏有机心时,人与自然之间的亲近无复存在,所以说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即是忘机。黄庭坚在滔滔宦海中漂泊沉浮无所建树,本有江鸥自在翱翔之愿,而今却身陷廊庙似笼中之雉,自然有“平生荆鸡化黄鹄,今日江鸥作樊雉”之叹。此意象主要集中在黄庭坚身居贬谪地最后十年诗集中,在官网中挣扎已久的他渴望摆脱与政治的纠葛关系,进入“无机与游”的境界。在黄庭坚眼中,官场中因意气之争而相互倾轧的同僚都俨然成了异化的存在,只有恢复无机之本质才是正常的人和政治。于是他在诗中反复讴歌这种理想的状态:“平生濯缨心,鸥鸟共忘年”、“虚舟无事鸥与游”、“安得酒船三万斛,棹歌长入白鸥群。”可见其在经历升沉荣辱后,留恋官场之心愈发消解困顿,回归淳朴自然之愿愈发明晰强烈,

三、诗法

山谷诗的诗法也受《列子》寓言的启发,创作了“箭锋相直”的诗学理论。黄庭坚多次以射箭来比拟作诗,如“乃能持一镞,与我箭锋直”、“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镞,如甘蝇飞卫之射。此诗人之奇也。”这两处同时运用了《列子》中“纪昌学射”的典故,这则寓言本意在于教导人学习应刻苦坚持、虚心求教,后被禅林比喻为“理事”或“句意”相投。黄庭坚在诗论中吸收了禅宗的解释,并加入了自己对寓言的思索,将之进一步引申为创作诗歌的心得。黄庭坚诗学中有这样的论述:“有德者之验如印印泥。射至百步,力也;射中百步,巧也;箭锋相直,岂巧力之谓哉?”黄庭坚认为人生境界决定了作品的思想层次,达到“箭锋相直”的境界绝非刻意修炼的“力”所能为,而是一种“不烦绳削而自合”的超神入化的自由境界。

黄庭坚的创作论讲求句法、诗律、谋篇布局等规则范式,这些绳墨规矩常为后人批评“各有定处不可乱”的刻板结构。然而这些主张严守法度的诗论只是黄庭坚针对初学者而言,并非其诗学精髓之处。黄庭坚追求规矩中的变化,渴望进入“无所用智”、“无意为文”的原始自然状态。正如黄庭坚所说:“师之入室,不陟阶渐,如石投水,如箭锋相直,如印印泥”。“印印泥”原比喻书法用笔遒劲有力又雄浑厚重,一丝一毫不走样,黄庭坚将之与“箭锋相直”联系起来,用以阐释创作中神理相和、自然无弦的状态。山谷诗中有不少诗句通过“无弦”、“无功”等词来描述这种无意为文而文自工的创作极境,渴望进入了一种不睹其迹的艺术直觉状态。 这和《列子》中“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的技术直觉是一致的,这也正是《列子》启发黄庭坚创作的灵感所在。

参考文献:

[1]黄庭坚著.任渊史荣注.黄庭坚诗集注[M].中华书局,2003.

诗与生活作文450字 篇13

春日去外踏青,青草如绿丝毯,诗是绿菌遍野的那一抹久违的绿意;夏日门前听雨,雨声淅淅沥沥,诗是千丝万缕的那一首动听的旋律;秋日去园看花,菊花争奇斗艳,诗是那一缕清香中无尽的潇洒诗意。生活处处都充满了诗意,生活就是一首快乐的.诗。

每当我想出去玩的时候,是它提醒了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当我读课外书囫囵吞枣时,是它提醒了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当我与朋友有约不想去时,是它提醒了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每当我浪费时间的时候,是它提醒了我“一寸光阴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它的提醒下,我变了。变的不在淘气,不在读书囫囵吞枣,变的十分守信,不在违约,变的珍惜时间,不在浪费时间。

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天空的湛蓝,大海的壮丽,我们大好河山的美丽……所以我们要把这永下腐朽的“瑰宝”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们也要熟记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李白、杜甫、王安石、辛弃疾、苏轼、关汉卿……”是他们让诗变的雄伟、美丽、豪放、浪漫。

浅谈诗与画的关系 篇14

苏东坡曾称赞王摩诘(即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诗,画中有诗。”这一说法不仅说明了王维诗画的创作特点,也开创了诗歌与绘画创作的新领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歌与绘画是彼此联系的,在艺术上是相通的,也是互补的。现在我们引用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郑板桥的名画《竹石》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诗人从秋日傍晚山村的景物之中,选取了明月、清泉、青松、莲等景物,又选取了一些富有动感的生活片段,不假雕饰,用几乎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山村生活图。虽然没有进行细节描写,但亦使读者脑中生成一幅幅画面。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中有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境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所有的意象也都是语言的表达。我们对诗歌中的意象的理解,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头脑加工加以完成的,我们通过联想、想象等手段,根据诗的描述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来加深我们对诗的理解。所谓“诗中有画”就是诗歌突破了语言的界限,而充分发挥出了它启示作用,在读者的头脑

中形成了清晰的图画。这样的创作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也更有利于诗歌的传播。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郑板桥的名画《竹石

图》(见右)。此图为庭院中的竹石。瘦石壁立,以

白描的笔意为主,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褶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皴。石前新篁三枝,劲拔挺秀。

青竹深深扎根于青石之中,不肯放松。不管是东西

南北风,它依然屹立于其中。画面简约明快,竹清

石秀。从这幅画,使人直接想到竹子的特性:高洁,坚韧。郑板桥的那首《竹石》仿佛从画中跃然而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由此可以

得出“画中有诗”。

由此看出,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都是诗和画的联系的表现,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了“诗

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

诗”等艺术境界。诗和画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了中

国艺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但是,诗与画,作为两种艺术,它们在相同之中又有不同的地方。

例如上面所举的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景象,使人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深化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美与心境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而这些远远不是一幅画所能表现的。而另一方面,《竹石》这幅画,直观的描绘了竹子的挺拔,却不能表现出作者借物所托之志。

由此看出,诗歌是一种时间艺术,可以描写事物动态,但又不必拘束于某一时间,而是可以超越时间界限的。其次,诗歌还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作用于人们的想象,以此表现出来的意境,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绘画是一种空间艺术,善于描写事物空间的静态,欣赏者一眼望去,就对画面的整体构图有了视觉直观的把握。它与文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直觉感染力。但是,过于直接的视觉,使得绘画所表现的范围没有文学作品宽广。

上一篇:旱金莲都有什么品种?旱金莲的简介下一篇:掏鸟窝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