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与终结(共6篇)
起始与终结 篇1
一、“起始课”的目的和意义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起始课”的重要意义早已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为某学科某一学段的第一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本学段准备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但作为高一生物“起始课”,除了具备一般“起始课”的特点和意义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即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初高中生物知识特点、课程目标以及学习方法指导的重任,以便学生用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快速适应高中的生物教学,达到高效学习之目的。
二、“起始课”的内容设置
(一)初中、高中生物课程的不同
1.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不同。
初高中生物尽管在课程理念上保持了一定的一致性,都遵从了“提高生物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理念,但在此基础上高中又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要求,且在内容和目标上也呈现出了一定的递进关系。初中侧重于对生命现象的了解和认识,而高中则上升到了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的层面,更侧重于对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注重对学生探究、综合和分析应用能力的提高。比如“细胞”这一主题,初中侧重于细胞的结构;高中侧重于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讲“活”细胞,加强了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内容。另外,由于生命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生物学原理和结论的阐述上也发生了变化,使其趋于更全面、更科学、更严谨。如酶在初中表述为“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它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而高中却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这就将酶的范围扩大了,说明酶的化学成分除了有些是蛋白质外,还有一些是其他的有机物,如RNA。在高中,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知识上的变化,从而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变化,以准确记忆和应用。
2.初中、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
高中生物的学习既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又要注重对基本生物学原理、生物学结论等知识的记忆,这样才能用规范、科学的生物学原理或术语分析、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简单记忆上。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高效学习,我们从课堂听讲、做笔记的方法以及课外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指导。
(1)听讲、做笔记要兼顾。
首先,提醒学生避免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上课不动笔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听懂只是学习的最低层次;若上课听不懂,说明基础比较弱,就要花大气力去预习;但是听懂了还必须做适当的记录,毕竟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记忆和遗忘都是有规律的,必须遵循规律加强记忆,避免遗忘。另一个是上课只顾做笔记,一节课的笔记非常整洁、完整。这类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做笔记,根本不知道教师讲授的内容。其次,介绍正确的听课方法。提前预习所学内容,在教师讲解过程中,涉及教材上没有且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的拓展与补充内容要做笔记;教师对教材中定义、原理或结论的解释中,遇到自己没想到或理解偏差的地方要做笔记。课堂笔记应该是比较简洁明了的,往往只有自己能很好领会,其他人看不太明白。为了让知识更系统、更完整,方便自己以后复习,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对课堂笔记再做适当的整理和修缮。
(2)学会放弃是一种学习策略。
研究表明,一个学生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会或稍微努力一下就会的知识上将得到最大收益。上课听讲也是如此,在课堂上若遇到听不懂或不太明白的问题,要大胆暂时放弃。放弃不是丢弃不管,而是迅速把问题记下来后接着听教师后面的讲解,记下的问题利用课外时间找同学或老师帮忙解决。切忌上课遇到问题就反复纠结,有的甚至找同学询问,这样不仅影响自己听课,使自己漏听更多的重要考点,而且还可能干扰其他同学听课。所以,适当放弃实际是为了得到更多。
(3)不需要每天都安排很长的学习时间,但要每天都坚持学习。
由于生物课时少,每周授课内容有限,加上生物知识比较零散,知识间的逻辑联系不是很强,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不加强记忆就很容易遗忘。同时,生物学科的答题规范性要求很高,必须用规范的术语(即教材中的生物学原理和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及时巩固复习、反复记忆是学好生物的前提。为此,我们给学生提出了每天坚持用10分钟时间学习生物的要求。学习内容可以是复习,也可以是预习,但一定要坚持。
(二)高中生物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特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成长,我校特意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发展。
1.国家级课程。
国家级课程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与要求设计的,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每部分包括三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个学分。主要介绍模块间的关系和文理科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及必修一的知识框架。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最优化发展而设置的一系列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我们生物学科开设了三类课程:拓展课程(竞赛班和培优班)、主题课程(由校内外专家定期对某一主题开设讲座)、提升类课程(通常说的“辅差”)。同时,介绍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时间安排等。
(三)高中生物课的评价体系
为了尊重学生的特长和创造力,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自主性、独立性、坚持性等良好个性品质,发展其良好的自我意识,我们根据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学科特点,兼顾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采用多元方法拟订了评价体系,其中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加分三个部分。
1.过程性评价(50%)。
(1)平时表现(30%):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复习和反思提问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一般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等四个等级。具体评价目标如下:(1)提出问题(5%),(2)随堂检测(5%),(3)作业(10%),(4)实验(10%)。
(2)单元测验(10%):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25分钟的限时检测。
(3)期中考试(20%):学校组织的学期中段考试。
2.终结性评价(40%):
期末考试(模块考试)。
3.加分(10%)。
生物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发展性的前沿学科。为了激励学生关注生活、生产实际与生物间的联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学科的学习,我们开展制作模型、制作生物专题手抄报、撰写生物科普小论文等一系列的竞赛加分活动。同时,对于积极地为老师提供辅助教学素材的也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加分。
三、教学反思
生活:德育的起始与回归 篇2
(一)德育内容理想化
目前,我国的德育存在明显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即往往给学生提供过分理想化、完美化的生活环境,而没有考虑到多元化的社会给社会道德体系带来的冲突,刻意回避由此引发的道德两难和困惑,给学生灌输了一个纯美的理想世界,脱离了现实社会,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抵御社会不良习气的抗体,也没有搞清楚自身的道德底线是什么。这样的学生最容易陷入道德迷茫之中,他们内心的矛盾不断纠缠,最终将迷失自我,成为理想化德育的牺牲品。这也是我国一边不断加大德育力度,一边无奈感慨青少年道德沦丧现象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
(二)德育方法教条化
内容决定方法,德育内容脱离当前的实际,方法必然是教条主义的,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规范,而且是被动服从。这样的教育方法很难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个人需要,更难将其外化为学生的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德育评价形式化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仅凭一份试卷或是一条评语,而且大都用一些空虚的词语来评价学生,对每个学生的评语也是大同小异。教育局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大多也是形式化、走过场,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生活德育”——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针对我国德育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缺乏实效性的现状,笔者认为中小学道德教育应当是源于生活,并实践于生活的道德教育。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德育。生活德育的理论基础是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他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并对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加以改造,提出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对它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简简单单的三句话揭示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从生活教育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教育应以生活为内容,以生活为手段,以生活为最终目标。生活教育的最大特点,也是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把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教育指导生活,又用生活验证教育、发展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在不断的转化中不断进步、不断拓展。“生活德育”的提出,意味着德育应当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这正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指导思想:“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原则。”这表明,生活德育是道德教育的新取向,德育生活化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活德育要求我们,以学生身边的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生活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美德。
三、学校生活德育的实施策略
生活德育要求学校德育应从受教育者的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出发并关注人现实生活的需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使主体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道德要求,进而内化为道德品质。
(一)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生成德育内容
传统的德育教学内容组织是按学科知识或以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为主线的。以这样的方式构建的教学内容虽然看似有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但与学生的生活、道德品质发展却是不相关联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相分离的。德育内容应该源于学生的学习、交往、日常生活,而不能脱离学生的具体生活世界。我们必须了解学生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与品德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生成、设定德育主题。
(二)在实践中体验德育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单靠课堂教学能形成的,它必须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确立信念、培养感情、锻炼意志、规范行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切身体验才能形成。
1隐性教育
通过校园生活渗透德育意识。第一,开办各类学术活动,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第二,开展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设立各类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举行全校性活动,即通过校庆、国庆等节日庆典和开学典礼、毕业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
2生活指导
生活指导着眼于个性、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是正规教学的补充手段。它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情感、健康、道德、心理、交际等。学校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配置辅导员和人生导航教师,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引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3注重育人环境的熏染作用
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场所,所以一定要做到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因此,我们应当在环境建设上十分下功夫,如尽量使学校硬件条件良好、环境优美。学校应重视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立,为学生的发展创建有利的条件。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道德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的思想,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加强道德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增加德育课的课时,它可以通过挖掘各个方面和各门课程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内在的道德教育作用来达到目的。目前,我国的德育渗透工作并不理想,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中,科目划分过细,条块分割严重,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一个个固定的框子里,各学科之间互不渗透,单一化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学生们非常重视并把主要精力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对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重视不够,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而不谈专业领域所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忽视甚至放弃了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和德育渗透。
(三)践行美德
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价值把握,最终要落实于、效应于自身理想价值的实现。作为个人最大限度地完善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方式,德育最终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好品格视为生活处事之基本要件,多实践具有道德价值的活动,以及经常参与校内外的社区服务以增强道德信念。德育的推动,应当结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从学校延伸至社会,打破学校的藩篱,这样才能让德育获得超越。
践行美德可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志愿者服务就是无私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形式多
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获得服务社会的体验,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同时还会形成一个大家互相帮助的良好的道德氛围,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了一个大环境。学校应当完善培养机制,把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课程标准及毕业要求结合起来,建立学校服务中心,以教师为主,带领、引导、指导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同时完善各种机制和政策,最终使服务意识内化为学生们的共识,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美德。
(四)德育的评价
德育的评价是对学生日常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意与道德行为等方面加以评价;以作为学生提升学生品格、道德情操的依据,亦可作为辅导学生的重要指标。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道德知识、死记德育条文,因此德育评价应该把重点放在实践上,这就是德育评价实证化。实证化的德育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综合性,在不同阶段给予详细表述,关注行为表现的变化过程。
1观察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记录的方式来呈现,然而记录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为观察。观察可分为“完全观察”(即教师为局外人)和“参与观察”(即教师加入学生的活动以自然、无压力的方式进行观察)。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志、会议记录、研究报告、活动心得、成品展现等方式记录下学生活动的表现。
2调查法
对学生生活行为表现的掌握除了教师客观的观察外,也可从他人包括家长、同学、及朋友等多方面侧面调查,了解他人对该学生行为反应的评价。同时也可以直接或间接找学生晤谈,了解他的德行。
3自评法
教师通过设计好的评量表,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德行。通过自评,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正。
4互评发
同学互评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展批判思考与洞察能力。通过同学间的回馈,提升个人品格道德成长。
5学生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主张通过收集学生的作品来展现学习的成果。档案袋内可以放置完善的成品,或是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心得。因此,通过档案袋的呈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身心发展状况,进而了解学生的道德养成状况。
德育评价应采取公平、公正的客观方式,以建立合理、合情、合法的评价标准,且能随着外在社会的变迁,予以适当地修正德育目标,让德育的评价机制发挥其最大功能,且善尽其督促之责。
信访三级终结相关问题与对策 篇3
ZHZHDY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承继复兴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到安徽崛起实践中。我省信访各部门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部门,要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带头执行,真正将十八大精神转化为推进信访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办好每一封来信、接好每一次来访、查好每一个案件、处理好每一个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任何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的发展,都不是科学发展。要积极畅通和规范群众信访渠道,探索建立科学、高效、权威的信访问题解决和终结机制,扎实做好信访事项终结评议工作。要紧紧围绕“事要解决”,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最大限度控制信访“增量”、减少信访“存量”,妥善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要积极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守门接访为主动探访,提高信访工作效能。要大力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关爱,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推动全省信访工作再上新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所谓信访事项三级终结,是指同一信访事项经过有权机关的办理、复查、复核后,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一项法定职责,是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信访工作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从近年办理信访事项的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信访“三级终结”制度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办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和工作责任不到位。一是有些行政机关在受理群众信访诉求时,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感、紧迫感不强,没有认真听取信访人情况反映,没有深入调查研究,没有按规定的法规、政策程序办理,仅仅是简单的维持,不敢碰硬纠错,草草应付了事。二是有的领导不重视信访“三级终结”,认为意义不大,对复查复核工作应付了事,对复查复核专(兼)职人员及机构设置等都没有考虑。
2、信访事项“三级终结”断裂和误区。虽然国务院新修订《信访条例》已实施五年,但由于多种原因,推行信访“三级终结”制度没有完全走上正轨。一是下级办理机关与
上级审查机关不衔接。一些信访事项在基层办理比较到位,办理结果也已通报上级部门,但由于信访人期望值过高,屡屡越级上访,上级部门没有认真地调查了解、及时与下级办理机关沟通,将该问题转交当地政府限期办理的函件交给上访人,给基层造成很大压力,而信访人又对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产生了误解。二是一些信访工作人员没有很好学习《信访条例》,对信访“三级终结”程序不甚理解,片面认为要走完三级,才算案件终结,造成部分信访事项反复在程序旋回,没完没了,甚至将法院终审判决的案件再作所谓三级终结。三是信访人不认定“三级终结”。有些信访人的诉求特别是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信访诉求,他们坚持认为就要由信访部门负责协调解决,没必要走那么繁琐的复查、复核程序,甚至把“三级终结”程序误认为是信访部门推卸责任,不听信访干部解释,坚持缠访闹访。还有一些信访人虽愿意走“三级终结”程序,当他们一旦进入就不能理智面对复查、复核结论,不愿意走法律诉讼渠道,依旧上访等等。四是信访人要求过高,难以终结。如濉溪县牛家礼、巢湖县王翠秀等多次到省、市、县反映医疗纠纷问题。对该问题有关部门受理作出较公正处理。对其信访人每次上访每次给钱而了事,反而助长投诉人更高要求,有关部门和信访部门人员无论怎样疏导、解释,就是不服。信访人虽然走“三级终结”程序,但至今仍未息诉息。
信访事项“三级终结”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各级行政机关和信访部门要明确认识做好信访办理、复查、复核工作是构建信访新秩序,促进和谐信访、依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工作。领导要予以高度重视,要把落实这项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维护社会稳定紧密结合起来,重在解决信访问题和“案结事了”、息诉息访上下功夫,确保信访“三级终结”办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按照《信访条例》规定,明确法定职责,成立专门机构或设定专门人员负责做好这项工作,推进信访“三级终结”工作走上规范化、正常化轨道,以适应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要求。
2、加强学习培训,广泛深入宣传。一是各级行政机关及信访部门干部要进一步认真学习《信访条例》,学懂弄通信访事项办理、复查、复核工作详细内容,熟悉“三级终结”办理程序,举办专门培训班,研究探讨“三级终结”相关问题,推进这项工作常态化。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把“三级终结”办理程序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宣传,结合依法办理信访事项“路线图”,让信访人懂得什么是信访“三级终结”、什么是“路线图”,正确对待自己诉求进入法定办理程序后的结论。三是提升“三级终结”的法律地位和理论指导,要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中,树立对办理信访事项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刻领会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制度的内涵,把好“三
级终结”的审查关、调查取证关、办理时效关、复查复核关和答复意见行文关等。
3、认真对待初信初访,提高初办质量。在信访实际工作中,有许多信访问题在首办时就可以得到解决,没必要都进入“三级终结”程序。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和信访部门干部要认真做好最前沿、最初始的化解工作,力争信访问题得到一次性解决,一次性息访。
4、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依法治理。要重视做好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后期的工作。实践证明,多数信访事项通过“三级终结”办理程序,信访人息诉息访。但也有少部分信访人仍然不服,会继续缠访、闹访或越级非正常上访。对于这些情况,必须分别认真对待。对于确有困难和特别困难的信访人,虽有继续上访的倾向,但没有作出违法信访的行为,应积极主动做好教育疏导和思想转化工作,在不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底线的前提下,设法帮助信访人摆脱困境,以人文关怀促其息诉息访;对于信访人的诉求没有被行政机关支持,暂无政策法律依据可以解决的,应当积极帮助信访人通过其他可以解决的途径化解,并耐心做解释和思想转化工作,或通过其亲友说服动员,促其息诉息访;对于不符合政策法律提出无理要求或过高要求,想通过闹访、非正常上访达到其目的的,应当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起始与终结 篇4
韩立福博士: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们交流话题四——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本话题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教学效果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方法。本话题分别对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做具体研究,使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灵活利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法。
李玉琳老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于教学性评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但是目前我们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运用当中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赵校长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赵国军校长:我遇到过,我在一个县去听课的时候,老师提问一个学生学生不会,再提问另一个学生也不会,当提问到第五个学生的时候学生
依然没有回答出来,老师说你是猪脑子怎么这么笨。这个评价对孩子的刺激性非常大,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赵国军校长:可能伤害比较大。这个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对各学期来讲,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整个过程他学习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评价,它都是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小小的评价就是对这节课当中一个试点的形成性评价。
李玉琳老师:我们在实践中还常常遇到这种现象,有些老师说现在新课程不是体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吗?那这样我们给学生评价学习效果,期中考试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那这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不是就兼顾了?我觉得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还有误差。
赵国军校长:我认为这是两个点的评价,不是形成性评价。
韩立福博士:他这个形成性评价,认识的比较肤浅,或者是比较粗略。基本上可以说不是形成性评价。严格来讲,笼统的期中、期末考试认为这就叫形成性评价。按理论上来讲还不称其为形成性评价。
李玉琳老师: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形成性评价。韩教授你有没有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我这方面遇到的比较多,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我到某一个学校去观课,观课当中它分为八个组,八个组当中有一个中心组,这个中心组是全班的好学生聚在一起,而后还有一个次组也就是第二组。第一个组的人是全班学习最好的,第二个就是稍微差一点,也是第一流的学生。通过课堂的表现发现,发言的基本上就是这两个组。我就问其他组的
同学,我说你们怎么就不发言呢?其他组的同学说,老师有一个潜规则,二十名以后的同学几乎就没有发言权、因为你说的不对,你说的不对老师就不让你发言,所以把二十名以后的发言权就剥夺了。这个形成性评价对每个学生来讲它都是有的,对每个学生来讲都是平等的,作为一个学生来讲,应该得到一个从始至终的厚爱,但是他们被剥夺了,所以我认为这个潜规则,既违反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李玉琳老师:从这些案例反映出来好多老师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上还有不少的困惑,韩教授您能不能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给我们归纳一下?
韩立福博士:我归纳为三条:第一方面,许多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理解有偏差。教学效果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教学效果是不是就是一个期末考试?我们好多的教师一说教学效果就是期末考试,这就是一个偏差的问题。第二个,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终结性评价大家还是能够理解,但是形成性评价他就不理解,所以在实践当中很少有用形成性评价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可能形成性评价的阳光照到好学生身上了,天天给阳光,天天给激励。但是那些好学生之外的学生就得不到形成性评价。
第三,我把它分析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未能实现有机结合。现在我们新课程改革以后,新课程体现过程评价,让各个学校建立成长记录袋,提倡实现成长记录袋来评价实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但
是好多学校都不能实现。其次主要找到其它的理由,高考的压力,没要高考考试的评价,评价改革就不能实施等这些托词,基本上归为这三类。
李玉琳老师:刚才韩教授把问题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个就是理解有偏差,一个是没有掌握方法,还有一个不能够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我觉得这个归纳针对性非常强。您能不能从理论层面给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剖析?
韩立福博士:首先对这些效果的评价包括几个方面,简单跟大家交流。从概念上我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跟大家做个介绍,其次形成性评价在过程中把评价怎样潜入到教学方法中?
第一个,教学效果评价应该包括哪些?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单纯指学习成绩的评价。所以我们过去从传统教学层面上,教学效果评价就是最终的期末考试评价,这个是不对的。它除了这个以外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方法策略,还要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还要看学生情感态度发展的程度,道德的提高、身心素质的提升情况等。涉及到课堂当中也包括我们从一个学期一个周期来讲,教学的评价应该从这些方面考虑,这是一个综合表现的评价,不能单纯的看成教学效果的评价表现在学生的分数上。
第二个方面,什么是形成性评价?什么是终结性评价?我在这里给大家解读的概念,都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也就是我们讲到的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野下的评价概念。原来的评价都同于价值判断。评价是什么?评价是甄别;评价是什么?评价是判断,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去概念 的立足点都在判断上,现在给它们定义的评价都是基于新课程评价。那么,新课程的评价很简单,它不解释价值判断。首先,根据一定的标准去收集被观察着的信息,先把信息搞到,而后把信息进行分析解读研究,然后把信息反馈给被观察者,使他进一步改建。这个评价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评价应该有这一意识。这种认识需要一定的实际甄别能力。
李玉琳老师:一定要弱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韩立福博士:因为要接受新的理念,所以我在这种理念下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都做了一些新的界定,比方说对评价对象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实施观察、分析、对话。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来促进评价对象不断改进和持续发展的过程,这就叫形成性评价。
李玉琳老师:那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者的发展?
韩立福博士:从现在角度讲,评价主体,双方主体是相等的。通过形成性评价不仅推动学生的发展,也要推动评价者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是在新课程背景和理念下界定的。其实原始的新课程评价的诞生是1967年美国哈哈大学的斯克里芬提出的,他当时提出来是用于教材改革,对教材的形成性评价。后来把知识原理运用到学生评价、教师评价。那么总结性评价是什么评价?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对评价对象一定时期内的全面发展情况,以及一定的标准和准则全面收集过信息资
料,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处理以后得出科学结论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促进评价对象持续发展的过程,这就是终结性评价。这两个评价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形成性评价有整个教学过程正确进行促进改进指导的功能,终结性评价具有确定教学职业教育的结果,推动教育活动持续发展的特点。终结性评价它没有完全意义的终结,这个终结性评价又是下一轮终结性评价的开始,一定要这样理解。这个期末比方说是终结性的话,它又是下一个学期的开始,他们两个的结合就是点线结合。只有点线结合才能更好促进教学发展。这给大家做一个简单性交流。
过程性评价也好,发展性评价也好,基本上实施步骤就这四步骤:确定标准、选择工具、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制定计划改进。这个我稍微做一下拓展,一般来讲,对学习目标的评价大家都知道,学习目标一般按课程标准就这四个方面: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和个性情感。评价观察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考试,还有关心、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关键是形成过程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和。评价结果就是,执行结果的评价和量化结果的评价之和,而不是评价结果就是考试成绩。不仅是量化结果,还得执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完整的一个评价结果。收集信息就这几方面: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作品评价、政绩评价,最后形成报告,师资过程刚才我讲就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第三个交流的是把评价在形成过程当中怎样引进嵌入的教学过程?这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体现在过程性、方法性、工具性上。比如我
们涉及问题的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信用评价单,都在各个环节当中把评价算进去,比方说最简单的问题:作业。过去的作业都是一张白纸,你做完作业等老师评价,这个作业本的纸上没有结构化也没有评价要素,所以我们现在要实现形成性评价的话,每个作业本的下面都要印上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长评价,然后再由老师评价,这样就把评价嵌入到每天的作业当中,包括预习也是这样的一个嵌入式。关于理论导读,鉴于时间关系暂时说这么多。
李玉琳老师:刚才韩教授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可以说给我们进行了深刻的解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已经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相关的理论也非常多,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不能展开,还是希望各位线下的老师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浏览一下我们的资源链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刚才我们是从理论层面进行解读,那老师能不能从实践层面给我们提供一些有效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策略?
赵国军校长:我想说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首先要做到的是“高瞻远瞩”的策略。我们传统教学始终是终结性评价,比如说期末考试,很少有期中考试,现在国家把期中考试取消了,只有期末考试。期末考试这是一个终结性评价,当学生发现终结性评价已经失败的时候,这个学生已经来不及补救了。好的学生可以,当这个学生失败了之后,这个终结性评价对他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所以说我们要用“高瞻远瞩”的战略提前预料,就是形成性评价。只有形成性评价在每一个阶段都评价,这个学生
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指明他的方向。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时,我们实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小组长评价、学习委员评价还有教师评价。当这个学生发现他的评价有问题时,他就会及时纠正、改正,便于他的成长。我们在每一个单元都要进行一次终结性评价,单元的过程性评价也是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所以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再加以改正问题。现在我们马上就要引进“高瞻远瞩”的策略。
李玉琳老师:那么这样就形成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一个统一。韩立福博士:你说的我觉得很有意义。对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来讲,我们还要不断开拓我们的事业,站得高看得远。今天的期中考试可能考砸了,但不一定永远会考砸。今天的考试成绩低下,也不能说明我这一辈子永远不成功。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预测,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鼓励,激励给他更多的空间,让他去发展。在学校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案例?比方说,考试成绩不一定理想,但是在实践当中取得了更好的成就。
赵国军校长:比如说,我教过的学生,是九几年的学生,这个学生学习一般,但是这个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当中,我们学校始终都在关注,已经给了他高瞻远瞩的策略。现在他成了一个大规模的企业家,前一段在大连发展企业,现在回到赤峰投资30亿资金搞房地产开发。
李玉琳老师:这让我想到有些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十分优秀,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将来成才。
韩立福博士:比如说牛顿数学不及格。
赵国军校长:比尔·盖茨也没上大学,却成了世界的首富。李玉琳老师:爱迪生也是这样子
韩立福博士:关于“高瞻远瞩”的策略,我们线下的老师们要进行思考,进行探索。下面我也想说一个策略就是“关注量化”含义是关注细节。现在我们的考试也好,评价也好,还是太粗,做的不细。比方说成绩评价,就算是成绩评价的话也要看平均分和标准分,而且要把平均和标准差做成表格,看每个学生、每个小组或者是看每个班级的过程变化情况。
在这个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讨论当中,很多人反对这个成绩,但是我认为学习成绩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力的表现,那么学生学习力表现也是我们素质教育成就的一个方面。
李玉琳老师:我们说素质教育它并不排斥考试,也并不是排斥这个量化,也不是排斥成绩,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现在通过量化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变化,还有一个就是关注量化。我们现在的量化不是做的多了,而是做的不够。现在你看我到好多学校去观察,跟老师交流,我就问你们这个单元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是多少?一般的老师回答大概70多分,这就是一个问题。
李玉琳老师:这就反映出一个问题,这个老师只注重考试不注重分析。
韩立福博士:这个分析应该再做的精细一点。从细节上讲:课前什么样,课中什么样,课后怎么样。比方说,在我们的评价当中课前的预习效果怎么样,可不可以课前搞一个测试?你不一定天天搞,但是经常节点上评价可以。就是课前的小测试,课后的单元测试,还有课后的回归测试这都应该搞的,把量化的环节做实做好,更有利于我们形成性评价的效果和质量。
李玉琳老师:我突然想起来赵校长介绍他们学校经验的时候,每一节课讲完之后都有目标达成的测评,我觉得工作做得相当细。
韩立福博士:这就是课堂中的评价。
赵国军校长:我要求我们课堂量化的标准必须达到60以上的正确率,这样的课才能合格,这就是一个量化的标准。
韩立福博士:我认为60定得很好,从常态情况下来看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标也好,合格的标准在我们常态的心理下以60分为标准。所以你达到60分,也可以说我们的教学实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
赵国军校长: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合格。
韩立福博士:最起码从学业成就上已经达到合格了。所以我认为这两个策略应该综合利用,有机结合。那么这个关注量化并不排斥执行,我的想法就是执行评价上还要建好成长记录袋。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
个学校可以做好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学科记录单评价以及综合学习成长单评价,这样更有价值更符合学生素质理念,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李玉琳老师:今天我们研讨和交流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来进行的”,刚才两位老师给我们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剖析,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实践层面的策略。相信听课的老师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那两位老师能不能交流一下你们在这方面还有什么体会?
赵国军校长:使用形成性评价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形成性评价学生,每一天都体验出他的变化、他的进步。这样始终在感受着他在变化着,在进步着。这样他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上升了。
韩立福博士:每天都有成功的体验。我再跟大家补充一下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是限于考试评价。比方说课堂当中的表现你的激励,对年龄小的非语言的评价或者是你眼光的评价,或者是肢体的评价,或者你对他的微笑评价。如果对一个差生你一天一节课一个微笑,一个学期下来你可能是一百个微笑这也是一个形成性评价。或者是根据年龄特征或者是性别特征抚摸他的肩膀,你如果保持一节课抚摸他的肩膀,这样下来他的成长和进步也是非常快的。
李玉琳老师:这就让我想起一句话,“老师一言一行都可以传递评价的语言”。其实也就是说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我也有这样一个体会,在形成性评价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引进多元评价主体,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成长。刚才老师在谈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当中,说到我们评价 的时候不要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在同学之间的评价。像小组类的一个评价、学科长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这样的话,评价主体就多元化,孩子在接受不同的主体评价过程当中,不断的受到鼓励和激励。这样的话他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孩子成长的信心。
韩立福博士:还包括一个自我的评价。
李玉琳老师:我记得我们韩教授倡导的新课程有效教学,《三七一五回归复习评价章》这里面涉及到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教师评价,还有结构性阅读的评价也体现了不同层次的评价。我觉得这个如果使用得当,坚持使用能够很好促进学生的成长。
韩立福博士:在形成性评价当中,可能评价有时候会比较机械,评价刚开始来讲,机械是可以的。以后慢慢要焕发出学生的内需,焕发他的动力,唤醒他的自律走向正常。
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中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刚才你讲到了同伴、教师、家长。除此以外,还可以是社会成员、亲朋、亲戚。这个怎样渗透呢?比方说,你的孩子、社区的领导,还有你家庭中的宴会。家庭宴会中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宴会、亲朋聚会当中要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适当展示一下,展示完了以后让亲朋好友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社会关系是常态存在的,你的亲朋好友的聚会有时候也是经常性的、常态的,每次聚会都不能忽略孩子,让他定期的来进行激励评价。比方说宴会开始,让孩子朗读一下他的作品,或者展示一下孩子的成果这都可以的。刚才还
谈到社区的成员、社区领导、居委会主任,也让他定期给孩子做些评价,给孩子一些鼓励。这里面有一个事情就是:持续。
一定要有持续性。最好是有规律性,还有一个是刺激性。有刺激性的话,能够刺激学生评价节点的热情和兴奋点,他感觉到有意义。区别于学校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孩子能接受、喜欢,最后慢慢也能让孩子在这个氛围当中得到一个成长。这样孩子的成长不仅是一个太阳,阳光也有,星星也有,都照耀在他身上,他的人生才会更加灿烂。我的感受大家也感受到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成长,这感受跟大家都有同感。
李玉琳老师:如何有效的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内蒙古乌丹五中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他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创建学科成长记录袋,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我们来看以下相关的图片。
赵国军校长:刚才韩博士说到乌丹五中已经实行了学生学科成长记录袋,但是现在的学生学科记录袋我们已经落实非常到位,实施四年了。自从实行新课改以来,我们就落实了这个制度,现在这个成长记录袋很好。在2008年全国现场会上,各个与到会的专家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尤其是教育部的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的成长记录袋内容是怎样的?一个是学科的学习计划,还有学科的有效预习笔记、有效作业的评价分析表,问题发现的问题评价表、问题训练表、学科反思日记、阶段性学习总结,还有阅读的数目、学习的报告、学科阶段性的考试试卷、学科阶段性的考试分析评价表等17个项目。到期末的时候,我们教师评价完就交给学生,学生三年之后毕业时,他自己要写一个总结性评价,老师们也要给他一个总结性评价,教师的评价要装在我们学校的档案里。
韩立福博士:这个平时由谁来管理?
赵国军校长:这个平常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己管理。管理之后由小组长对他进行监督管理。
韩立福博士:平时是不是学科老师也在定期的检查和自我评价? 赵国军校长:学校也要定期检查,看看成长记录袋有没有落实。不但是教师检查,学校的教导处也要检查,分管业务校长检查,我也要检查。
韩立福博士:现在经过几年实施以后,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体验,学习的经历,都在记录成长袋里面得到了保留,得到了记载。所以这个成长记录袋里面的内容是非常珍贵的,现在学生毕业以后,对这个东西他是喜欢呢还是不在意?他是怎样的态度?
赵国军校长:成长记录袋学生毕业之后都要取,因为当时学校想留存,给大家以后展示。学生不干。成长记录袋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学校必须给我,我要带回去。为什么要带回去?学生回去要看看成长记录袋记录的成长过程,以后还要学习,这里面有他导读单、问题生成单、学科学习成绩,所以学生对这个东西很珍惜,都要带回去。
李玉琳老师:因为成长记录袋可以说记录了孩子每一天每一点每一滴的成长过程,真的是弥足珍贵。
韩立福博士:在这个成长记录袋使用当中,学生们付出了心血,这里面包含了学生的智慧,记录了他们成长的足迹。这个使用以后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
赵国军校长:
1、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养成良好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反映学生学习的努力、进步、成长的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3、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大力提高学业成绩,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韩立福博士:通过赵校长的介绍,他的学科成长创建很实用,真正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所以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再次祝愿我们内蒙古乌丹五中以及你们的实验取得更大的成功。
赵国军校长:谢谢!
起始与终结 篇5
一、《流言终结者》节目创新之处
(一) 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 科学实证成为亮点
英国皇家学会曾经指出:“传媒对公众理解科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因此对于科教节目而言, 普及科学知识, 传递科普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方法是其必须秉承的宗旨与责任, 而坚持科学严谨的节目创作态度则是实现科学传播的宗旨、履行科学传播责任的前提。目前《流言终结者》已经完成了无数个实验, 令许多曾经困扰观众的流言真相大白。而节目之所以受到欢迎, 主要源于其一直坚持的“用科学实证验证坊间传闻, 为观众释疑解惑”的科学严谨的节目创作态度。
当然, 有的流言可能未必经过一次实验就能得到印证或是推翻, 所以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 节目还会对它们屡次进行科学实验。例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亲临节目现场的那一期节目, 是验证阿基米德当年是否利用镜子反射太阳光而使入侵的罗马舰队船只起火。虽然节目此前已经破除了这一流言, 但是在节目粉丝不断要求主持人应该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测试再得出结论的情形下, 节目组就再次满足观众的要求, 继续进行实验。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 而《流言终结者》这个节目正是坚持“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的原则, 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验, 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攻破流言的电视“智者”。
(二) 选题思路:向习以为常发出质疑, 让似是而非水落石出
科教类节目在选题上涉猎较为广泛, 生物、考古、军事、医药、探险、天文、地理、灾难、尖端科技这些领域中的很多选题都成为诸多科教类节目传播的重点, 而综观诸多优秀的科教类节目我们不难看出, “陌生化”已经成为其在内容上吸引观众收视的重要法宝。20世纪初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美学代表人物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研究文学中的日常语言向艺术语言转化问题上提出了“陌生化”概念。他认为:“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日常世界往往处于俗套、滞钝、麻木的感受状态, 而艺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能够更新人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感觉, ‘陌生化’便能起到这种更新的作用。”[2]通过将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 从而满足观众趋新求异的收视心理, 这是当前诸多类型节目创作的重要思路, 《流言终结者》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即向司空见惯的流言发出质疑, 让似是而非的答案水落石出, 如:“潜入水中是否能保护人不被枪射中?”“手机真的会导致飞机失事吗?”“身上如果有刺青, 进入核磁共振仪 (MRI) 一定会造成刺青爆炸吗?”……凡是具有“陌生化”特征的选题均会被纳入节目中来。节目以问题提出、科学实验、答案求证为基本线索, 以求得观众豁然开朗式的顿悟为目的, 从而彰显出了节目进行科学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三) 节目板块编排灵活多样
在《流言终结者》中, 每一集节目都会关注两个或三个 (偶尔会更多) 流传已久的流言, 而节目通常会选择其中一个需要经过复杂的准备和实验去验证的流言作为该集节目的主轴与核心, 同时再搭配一至两个能简单验证、或是较少能够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以及戏剧化效果的流言。例如在《迷你流言大集合》节目的前半段中, 需要动用高科技进行验证的流言“人在熟睡时将其手放在温水中会导致人尿床”是重点, 而且由于实验必须是在人熟睡且将其手放入温水中5分钟内没有察觉才有效, 如此苛刻的实验条件不一定会一帆风顺, 因此在节目编排上, 此实验就被当做重点部分来介绍。但是在较长的实验准备和验证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观众的收视疲劳, 节目又穿插了验证过程并不是很麻烦但是仍具有一定戏剧性效果的流言“耳垢可以做成蜡烛”进行调节, 这样的内容编排使得节目的重点更加突出, 同时又让两个悬念相互叠加, 因此也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
(四) 模型道具丰富电视传播视听符号
《流言终结者》中的模型道具也是节目的一大亮点, 尤其是以弹道凝胶和碰撞测试假人———Buster最为知名。弹道凝胶是一种胶的混合物, 节目组用它来模仿人的肉体。如果动物的尸体在实验中达不到效果, 弹道凝胶就派上用场了。节目组人员把用于制作凝胶的粉末混合起来, 加入防止起泡沫的物质、接着把混合物放在冰块里冷藏, 然后添加一些防腐剂, 最后制作成人形, 这样就可以用这些轻微摇晃的假人做实验了。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假人在面对冲击时的情况来了解真人受到如此打击的反应。像轮胎、纸牌等, 用什么打都行。如果需要, 《流言终结者》也会毫不犹豫地用榴弹炸弹道凝胶假人。[3]
《流言终结者》的两位节目主持人都有着多年制作各种模型的经验, 在节目中他们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创建不同的模型, 从而对那些带有猜测性、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流言进行验证。丰富形象的道具和模型, 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性、趣味性、可看性, 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透过模型道具来释疑解惑的传播方式, 既有说服力, 同时也丰富了电视传播的视听符号。这种强调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的理念, 在电视科教类节目可接受性和易接受性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
二、《流言终结者》对国内相关节目的启示
(一) 弥补国内同类型节目的空白, 增加节目的科技含量
近年来, 无论是缘于国外的“超级月亮”说、“2010年地球遭遇千年极寒”还是国内盛传的“碘盐危机”、“吃绿豆能治百病”……这些流言所引发的民众猜度与恐慌都令人深思, 特别是面对其中一些较为明显的科学谬误时, 很多民众仍深信不疑、盲目追捧。部分流言数次引发公众情绪的集体失控, 这不仅仅是公众缺乏安全感的集体释放, 更是国人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的现实反映。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也显示, 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仅为3.27%,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民科学素养水平差距较大。那么, 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呢?根据2010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公众获取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选择最多的是电视, 占87.5%。[4]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大众媒介, 特别是电视媒介在我国公众心目中还是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但是, 综观我国的电视传播, 特别是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破解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流言的节目几乎是空白, 而面对越来越多的流言, 特别是网络流言的侵袭, 我们的电视科教类节目应该也可以在此背景下有所作为。目前央视十套新改版后的节目《原来如此》就是国内在此领域中进行探索的先行者, 节目同样是在遵循科学传播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形邀请不同身份的志愿者对似是而非或是充满疑惑的问题进行体验求证, 这样的节目形态一改以往科教节目传播方式的枯燥和呆板, 用志愿者的亲身参与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 用志愿者的体验过程和结果生动鲜明地告知观众, 既使节目变得生动活泼、趣味十足, 同时也增强了节目的说服力, 容易让观众接受。
但是如果真的做到像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一样, 利用各种专业知识、经过科学实验进行反复论证, 来为观众揭开一个个谜团, 特别是动用高科技来解释和攻破各种流言, 目前看来似乎还任重而道远。也就是说, 目前我国类似于《流言终结者》这种类型的节目, 在节目的科技含量上还略显不足, 真正动用高科技去测试和论证流言的情况也不多。其实这种对高科技的利用虽然成本较大, 但却可以既体现科学严谨的节目品质, 又能对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进行很好的宣传与展示。
(二) 选题视角应该更加丰富多样
国内的电视科教类节目, 特别是和《流言终结者》定位类似的节目, 其关注的选题一般都是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方面有关, 尤其以百姓健康方面的选题为首选, 如“无糖食品是否一定不含糖”、“添加膨大剂的西瓜对人有危害”、“喝茶时要将第一遍茶水倒掉, 因为这样可以冲洗掉残留农药”, 等等。而相比之下, 《流言终结者》的选题范围更广, 涉猎的领域也更多, 它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流言, 如“汽车音响能震破车子”、“坐飞机上厕所, 坐在马桶上就冲水的话屁股会被吸住”、“酒后运动可以解酒”, 同时也对更多的科技流言非常感兴趣, 如“把一张邮票贴在直升机旋翼上是否会让直升机失去平衡而坠毁”、“在圣诞树上喷洒液态氮是否能发生爆炸”……针对流传已久的科技流言进行科学实验, 也许可以成为国内科教类节目在选题上创新的增长点。
此外, 《流言终结者》还会对电影情节中的若干现象进行科学实验, 如:“子弹真的会转弯吗?”“飞翔的帽子能否把雕像头砍下来?”“能否通过现实中的红外线警报器而不触动警报器?”, 等等。这些选题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趣味性、娱乐性以及和观众的互动性。而相比较而言, 我国类似的节目在选题视野以及选题的性质定位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过多拘泥于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只会降低节目的科普性质, 而更凸显了节目的服务性质, 其实是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的。
澳大利亚传播学者T.W.Burns认为:科学传播的目标与价值就在于使用恰当的方法、媒介、活动、对话, 让公众对科学能产生意识、兴趣、理解和愉悦的情感反应, 能形成自己关于科学问题的判断和观点。[5]而《流言终结者》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验证生活流言的真伪, 既可以让公众意识到科学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同时又可以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 让公众见识到一些闻所未闻的科学设备与仪器, 从而领略到科技的无限魅力, 唤起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爱好。特别是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破解一个个流言, 不仅能够告知公众一个个科学真相, 拉近公众与科学知识的距离, 更为重要的是, 借助于严谨的科学实验, 破解与社会热点相关的各种流言, 有助于培育公众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 提升公众的科学批判能力。总之, 从公众的日常生活出发, 探讨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科学话题, 传递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 通过科学合理的体验求证和专家释疑解惑, 注重科学过程的展示, 让公众了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 辨别坊间传言的真伪, 从而寻找可以被公众理解和接受的答案, 这是《流言终结者》对国内相关科教类节目的启示。
摘要:美国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是一档专门针对各种广为流传的流言进行实验的知名电视科普节目。节目开播至今为观众检验了无数个流言, 这些流言有的得到了证实、有的则被揭穿, 还有的依然无法确定。虽然在节目中不是每次实验都能获得成功, 但因坚持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这一宗旨, 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充分肯定。本文将对《流言终结者》的节目创新之处进行详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该节目对国内电视科教类节目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流言终结者》,节目创新,启示
参考文献
[1]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M].唐英英, 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35.[1]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M].唐英英, 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35.
[2]于东田.布莱希特、阿尔托对亚里士多德戏剧理念的反叛[EB/OL].http://www.youyin.com/yy1653.html, 2006-09-26.[2]于东田.布莱希特、阿尔托对亚里士多德戏剧理念的反叛[EB/OL].http://www.youyin.com/yy1653.html, 2006-09-26.
[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25048.htm.[3]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25048.htm.
[4]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EB/OL].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4]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EB/OL].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
起始与终结 篇6
1.1教学标准
(1)通过情境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导数的实际背景,体验学习导数的必要性;
(2)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平均变化率的意义,体会平均变化率的思想及内涵,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3)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悟数学的价值;
(4)通过问题探索、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变量和函数的角度来描述变化率,进而抽象概括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会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2标准解析
1.21内容解析
本节是导数的起始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变化率、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实际上,它们是理解导数思想及其内涵的不同角度.首先,从平均变化率开始,利用平均变化率探求瞬时变化率,并从数学上给予各种不同变化率在数量上精确描述,即导数;然后,从数转向形,借助函数图象,探求切线斜率和导数的关系,说明导数的几何意义.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节内容分4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平均变化率问题,在“气球膨胀率”、“高台跳水”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用f(x)表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定义了一般的平均变化率,并给出符号表示.本节内容通过分析研究气球膨胀率问题、高台跳水问题,总结归纳出一般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平均变化率解法的一般步骤.平均变化率是个核心概念,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瞬时变化率及其导数概念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在实际背景下直观地解释函数的变化率、平均变化率.
1.22学情诊断
吹气球是很多人具有的生活经验,运动速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理知识,这两个实例的共同点是背景简单.从简单的背景出发,既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可以减少因为背景的复杂而可能引起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干扰,这是有利的方面.但是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共同的数学问题的本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而对本节课(导数的概念),学生是在充满好奇却又一无所知的状态下开始学习的,因此若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导数的起始课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学“有价值的数学”,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如何从两个具体的实例归纳总结出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对生活现象作出数学解释.
1.23教学对策
本节作为导数的起始课,同时也是个概念课,如何自然引入导数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两个实例的背景更形象、更逼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②通过应用举例的教学,不断地提供给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的机会,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获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保持高水平的思维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24教学流程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知识迁移→概括小结→课后延伸
2教学简录
2.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中运动、过程等变化着的现象,在数学中引入了函数,随着对函数的研究,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创立与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直接相关:(课件演示相关问题情境)
(1)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作为时间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与加速度等;
(2)求曲线的切线;
(3)求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4)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等.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研究函数增减、变化快慢、最大(小)值等问题最一般、最有效的工具.导数研究的问题即变化率问题:研究某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
评析充分利用章引言中提示的微积分史料,引导学生探寻微积分发展的线索,体会微积分的创立与人类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初步了解本章的学习内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2.2提出问题,探求新知
问题1气球膨胀率(课件演示“吹气球”)
我们都吹过气球,回忆一下吹气球的过程,可以发现,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从数学角度,如何描述这种现象呢?
气球的体积V(单位:L)与半径r(单位:dm)之间的函数关系是V(r)=43πr3;
如果将半径r表示为体积V的函数,那么r(V)=33V4π.
师:当V从0增加到1时,气球半径增加了多少?如何表示?
生:r(1)-r(0)≈0.62(dm).
师: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多少?如何刻画?
生:r(1)-r(0)1-0≈0.62(dm/L).
师:当V从1增加到2时,气球半径增加了多少?如何表示?
生:r(2)-r(1)≈0.16(dm).
师:气球的平均膨胀率为多少?如何刻画?
生:r(2)-r(1)2-1≈0.16(dm/L).
师:非常好!可以看出,随着气球体积逐渐增大,它的平均膨胀率逐渐变小了.
归纳到一般情形,当空气容量从V1增加到V2时,气球的平均膨胀率是多少?
生:r(V2)-r(V1)V2-V1.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多媒体,学生可以直接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其正确答案.
评析通过熟悉的生活体验,提炼出数学模型,从而为归纳函数平均变化率概念提供具体背景.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创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通过感知表象后,学会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本质,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的观点分析问题,避免浅尝辄止和过分依赖老师.
问题2高台跳水(观看多媒体视频)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h(t)=-4.9t2+6.5t+10.如何用运动员在某些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其运动状态?
师:请同学们分组,思考计算:0≤t≤0.5和1≤t≤2的平均速度.
生:(第一组)在0≤t≤0.5这段时间里,=h(0.5)-h(0)0.5-0=4.05(m/s);
生:(第二组)在1≤t≤2这段时间里,=h(2)-h(1)2-1=-8.2(m/s)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多媒体,学生通过计算回答问题.对第(2)小题的答案说明其物理意义.
评析高台跳水展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变化率——运动速度,而运动速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理知识,这样可以减少因为背景的复杂而可能引起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干扰.通过计算为归纳函数平均变化率概念提供又一重要背景.
师:(探究)计算运动员在0≤t≤6549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并思考以下问题:
(1)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是静止的吗?
(2)你认为用平均速度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什么问题吗?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多媒体,学生通过计算回答问题.对答案加以说明其物理意义(可以结合图像说明).
评析通过计算得出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状态,从而为瞬时速度的提出埋下伏笔即为导数的概念作了铺垫,利用图像解释的过程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1)让学生亲自计算和思考,展开讨论;
(2)老师慢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并初步修正到最终的结论上;
(3)得到结论是:①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它并不能反映某一刻的运动状态;②需要寻找一个量,能更精细地刻画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思考:当运动员起跳后的时间从t1增加到t2时,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多媒体,学生可以直接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其正确答案.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归纳出问题1、2的共性.
评析把问题2中的具体数据运算提升到一般的字母表示,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为归纳函数平均变化率概念作铺垫.
2.3知识迁移,把握本质
(1)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率可用式子f(x2)-f(x1)x2-x1表示,称为函数f(x)从x1到x2的平均变化率.
(2)若设Δx=x2-x1,Δy=f(x2)-f(x1).(这里Δx看作是对于x1的一个“增量”,可用x1+Δx代替x2).
(3)则平均变化率为ΔyΔx=f(x2)-f(x1)x2-x1=f(x1+Δx)-f(x1)Δx.
思考:观察函数f(x)的图象,平均变化率ΔyΔx=f(x2)-f(x1)x2-x1表示什么?
生:曲线y=f(x)上两点(x1,f(x1))、(x2,f(x2))连线的斜率(割线的斜率).
生:(补充)平均变化率反映了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平均变化的趋势(变化快慢),即在某个区间上曲线陡峭的程度.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那么,计算平均变化率的步骤是什么?
生:①求自变量的增量Δx=x2-x1;②求函数的增量Δy=f(x2)-f(x1);③求平均变化率ΔyΔx=f(x2)-f(x1)x2-x1.
评析通过对一些熟悉的实例中变化率的理解,逐步推广到一般情况,即从函数的角度去分析、应用变化率,并结合图形直观理解变化率的几何意义,从几何角度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即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进一步加深理解变化率与导数作好铺垫.
2.4知识应用,提高能力
例1已知函数f(x)=-x2+x图象上的一点A(-1,-2)及临近一点B(-1+Δx,-2+Δy),则ΔyΔx=.
例2求y=x2在x=x0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2.5课堂练习,自我检测
(1)质点运动规律为s=t2+3,则在时间(3,3+Δt)中相应的平均速度为.
(2)物体按照s(t)=3t2+t+4的规律作运动,求在4s附近的平均变化率.
(3)过曲线f(x)=x3上两点P(1,1)和P′(1+Δx,1+Δy)作曲线的割线,求出当Δx=0.1时割线的斜率.
评析概念的简单应用,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6课堂小结,知识再现
(1)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实例归纳总结出来的?
(2)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3)这节课主要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师生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吹气球及高台跳水两个实例、求函数平均变化率的一般步骤、主要的数学思想有: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
评析复习重点知识、思想方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2.7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课本第10页:习题A组:第1题.
(2)课后思考问题:需要寻找一个量,能更精细地刻画运动员的运动状态,那么该量应如何定义?
3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平均变化率”当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完成,特别是知识目标,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平均变化率”这一概念,并会利用概念求平均变化率.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成功之处: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从而达到概念的自然形成,进而从数学的外部到数学的内部,启发学生运用概念探究新问题.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突兀,并能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化的知识,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完成,特别是知识目标,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平均变化率”这一概念,并会利用概念求平均变化率.
改进之处:课堂实施过程中,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将知识直接抛给学生,但自己的“引导”具有明显的“牵”的味道.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关注到适当的计算量,但激发学生思维的好问题不多.整堂课学生的思维量不够,学生缺少思辩,同时留给学生判断和分析的成分、时间都不够.
4教学点评
采用相互讨论、探究规律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出现的一个个问题,一步步创设出使学生有兴趣探索知识的“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变化率问题.
4.1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情境化
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因此,本节课以两个实际问题(吹气球和高台跳水)为情景,在激发主体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之上从数学的角度刻画“吹气球”和“高台跳水”,并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
4.2准确定位,精心设问,注重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的角色始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并引导学生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点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有意义的经历和体验,从而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又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和激发创新的意识.因此,本课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3借用信息技术辅助,强化直观感知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两个实例(吹气球和高台跳水)的背景更形象、更逼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同时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使探究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杨瑞强,男,1979年生,湖北黄冈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与中学教学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平均变化率”当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完成,特别是知识目标,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平均变化率”这一概念,并会利用概念求平均变化率.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成功之处: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从而达到概念的自然形成,进而从数学的外部到数学的内部,启发学生运用概念探究新问题.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突兀,并能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化的知识,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完成,特别是知识目标,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平均变化率”这一概念,并会利用概念求平均变化率.
改进之处:课堂实施过程中,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将知识直接抛给学生,但自己的“引导”具有明显的“牵”的味道.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关注到适当的计算量,但激发学生思维的好问题不多.整堂课学生的思维量不够,学生缺少思辩,同时留给学生判断和分析的成分、时间都不够.
4教学点评
采用相互讨论、探究规律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出现的一个个问题,一步步创设出使学生有兴趣探索知识的“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变化率问题.
4.1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情境化
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因此,本节课以两个实际问题(吹气球和高台跳水)为情景,在激发主体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之上从数学的角度刻画“吹气球”和“高台跳水”,并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
4.2准确定位,精心设问,注重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的角色始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并引导学生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点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有意义的经历和体验,从而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又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和激发创新的意识.因此,本课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3借用信息技术辅助,强化直观感知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两个实例(吹气球和高台跳水)的背景更形象、更逼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同时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使探究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杨瑞强,男,1979年生,湖北黄冈人,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与中学教学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在教学设计时,我把“平均变化率”当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完成,特别是知识目标,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平均变化率”这一概念,并会利用概念求平均变化率.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启发、引导学生得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成功之处: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从而达到概念的自然形成,进而从数学的外部到数学的内部,启发学生运用概念探究新问题.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突兀,并能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化的知识,同时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完成,特别是知识目标,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平均变化率”这一概念,并会利用概念求平均变化率.
改进之处:课堂实施过程中,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将知识直接抛给学生,但自己的“引导”具有明显的“牵”的味道.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关注到适当的计算量,但激发学生思维的好问题不多.整堂课学生的思维量不够,学生缺少思辩,同时留给学生判断和分析的成分、时间都不够.
4教学点评
采用相互讨论、探究规律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出现的一个个问题,一步步创设出使学生有兴趣探索知识的“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变化率问题.
4.1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情境化
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因此,本节课以两个实际问题(吹气球和高台跳水)为情景,在激发主体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之上从数学的角度刻画“吹气球”和“高台跳水”,并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
4.2准确定位,精心设问,注重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的角色始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并引导学生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点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有意义的经历和体验,从而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又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和激发创新的意识.因此,本课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3借用信息技术辅助,强化直观感知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使两个实例(吹气球和高台跳水)的背景更形象、更逼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同时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使探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