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2024-06-25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精选11篇)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篇1

自由在哲学层面上是种自觉的活动, 是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与利用, 也是一种意志自律。高中阶段的学生知识积累由少到多, 写作意识和潜能处于一种亟待唤醒和激发的临界状态。因此写作就师生双边来讲不是让学生提到作文, 谈写色变, 如坐针毡;不能让教师提到批阅作文就有一种心理负担, 甚至倒退到批阅作文不如批阅默写的程度上来;写作应该是中学教学最美最自由的双边活动。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劳神费时收效低的困境, 让写作成为学生最钟情的学习活动, 成为缓释其繁重学习生活的“甜蜜的要素”, 我以为要追求一种境界———自由的写作。

新课标要求“应通过写作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高中阶段特别是起始年级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提倡自主拟题, 结合平时阅读积累和学习生活做到有感而发, 多想多悟, 多写自由作文。教师要自觉发挥主导作用, 创设平台, 提供机会, 范例先行, 督查断后, 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学生要自觉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 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 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 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结合平时的写作教学实践, 我认为还学生以写作的自由,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是当务之急。

还学生以写作的自由, 需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在书山跋涉。写作的自由需要建立在阅读自由的基础之上。新课标规定的阅读书目丰富而精深, 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我们尝试把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必修教材为“经”, 以“选修”教材和配套用书“读本”为“纬”, 科学地整合成“经纬”交织的教学资源网络, 在整体上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提高了高中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效益。

以必修教材重组的“现代文阅读单元”为例, 我们将典范的、最适宜作为阅读训练的必修读本、选修教材和配套用书“语文选修”读本里筛选出来, 成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阅读以及考试命题的资源, 其中的《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文学读本》《传记选读》《实用文读本》《实用阅读》成为我们的首选开发利用的阅读资源。不仅如此, 开放学校图书馆, 让学生自由借阅, 我们还鼓励班级开设图书角, 把自己的图书贡献出来, 交流互动, 高一阶段一年过去, 学生阅读量得以保证, 收效明显。

还学生以写作的自由, 需要教师放飞学生的思想, 激发其理解潜能。文艺作品本身的美感要靠阅读去体会, 叶圣陶提出了“美读”的概念, 他认为, “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 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 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作为读者同样有相当大的理解潜能, 就如再优秀的导演也只能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对文本的一种理解, 比如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这些概念性的物象, 学生还可以调动内存来读出它的具象美来, 而在马步升的《绝地之音》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 里, “进入陕甘宁蒙一带, 我的心整日被强烈的震撼着。那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呵, 大沟横断, 小沟交错, 沟中有沟, 原本平展开阔的黄土高原被洪水切割成狰狞的黄土林。我们背负考察工具, 和采集到的秦汉边卒使用过的遗物标本, 整日跋涉在这无边无际的黄土迷宫中。晚秋的朔风走涧窜谷, 刮得干枯的黄土崖面一片乱叫如蝉鸣。”关于“黄土林”的印象, 就只能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来还原作者眼中的情境了, 它不必是高大光鲜, 它可以是丑陋卑微。也许越是不唯美的东西在作品里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却是越有震撼力, 就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一样,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可以想象作者写作的时候眼泪肯定含在眼眶之中, 读者当能思接古今, 想到自己的父亲母亲也有这样的舐犊深情, 进而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所以还学生阅读自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理解潜能, 储备写作元素。

还学生以写作的自由, 需要教师放心让学生在文海游弋。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的“教育和要求”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写作自由, 教师不论作文指导还是作文评改多从自我出发, 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想法, 从而导致学生的作文都限制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之内, 学生本来具有的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像一个螺丝钉被拧在教师所限制的机器上。长期的“模式化”训练, 使学生的作文失去了青年人应有的“风采”, 失去了应有的“激情”, 导致作文“程式化”, 甚至多为“废话、套话、空话”。有人曾把这种现状生动形象地描述为:布置作文一言堂, 作文指导一窝蜂, 批改作文一支笔。学生失去了创作的自由, 埋没了创造性, 归根结底是我们教师没有把学生看成一个创作的主体。

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我们在高中起始年级坚持两手抓:一是抓阅读积累, 从源头上保质保量地输送经典素材;二是抓写作指导, 我们的写作教学“亦大亦小, 亦‘庄’亦‘谐’”, 大作和课程安排同步, 高一阶段侧重于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和素养提升, 小作则放手让学生去“我手写我心”, 文体不拘, 形式不限, 字数不定, 唯频度有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一定的中心约束下自由表达, 其他包括文章表现手法、结构形式, 教师都一概不加以条框限定。

在美学领域, 美即自由。因此我们可以推论:自由的写作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是对美的追求, 写作的自由是自由的写作的必经之路。高中阶段特别是起始年级的教师, 把学生也把教师解放出来, 让学生的思想自由翱翔, 自由地表达自我。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篇2

继11月15日我市召开初中起始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之后,我市教育局于11月25日在市普教室召开了初中起始年级英语教学课题组成立大会筹备会。会议由中教科杨国和副科长主持,中教科吴丽娜老师、市普教室苏育仁副主任、杨小兰教研员、黄秋玲教研员、漳州二中郭少琼副校长、漳州八中黄凌燕老师、漳浦县进修学校陈淑榕教研员、龙海实验中学陈玉珍老师等14位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为:一是研讨和制定本课题组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第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二是为12月下旬将召开的本课题组成立大会暨所有课题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布置具体的工作等。

会上,杨国和副科长通过三组数据来说明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一是2011年我市中考学生数为5.1万人左右,录取到高中为3万人左右,而中考英语及格人数仅为1.5万左右,即高一新生有一半人数中考英语是不及格的;二是2011年我市中考英语优秀率仅为9%,优良率22%,及格率31%,且连续3年及格率维持在百分三十几;三是参加我市中考学校共有200多所,而英语及格率在20%以下的学校就有87所,面积较大。英语学困生已成为我市初中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制约我市高考英语水平提高的一大瓶颈。而造成英语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学生在初中起始年级英语没学好,导致后面学习跟不上,进而放弃英语。因此,抓好初中起始年级英语教学是重中之重,抓好了将惠及千家万户。为抓好初中起始年级英语教学,他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三个平台:一是成立本课题组,一年召开两次研究成果交流会,并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二建立英语教学QQ群,有条件的老师也可以建立博客,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解决疑惑疑难、同时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发挥同伴互助作用、专家引领作用;三是建立手机短信飞信平台,及时联系,加强交流,互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他同时再次强调了在初中起始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几项措施:即《2012届初中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中增加“中考英语及格奖”单项奖,并将对英语及格率低于10%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2013起将中考质量先进县、先进校等评选与中考英语及格率捆绑挂钩;对中考英语及格率不达标的学校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抽考等。

会上,大家就本课题组第一阶段工作开展与实施的计划和目标展开了热烈讨论,达成了诸多共识。同时围绕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特别是针对起始年级如何突破音标、音节教学瓶颈,各抒己见,既联系现状,分析目前教学现状及学情,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以及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初步形成了一套提高我市初中起始年级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可操作性思路和策略。同时,杨小兰教研员布置了12月下旬课题组成立大会的各项工作安排、核心成员各自的任务和要求等,以及下学期推进落实的三项措施:一是组织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到B、C类学校听课调研;二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三是组织英语竞赛活动。

浅谈小学起始年级的写字教学 篇3

一、练在趣味处

1.儿歌记忆,重视姿势

练字先练姿势,练字必练心。好习惯终生受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学校早就把抓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生常规训练,每天由行政领导巡视督促教师注重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比如让学生借助儿歌“人坐正,腿放平,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记心间”来提醒自己写字姿势要正确;如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就借助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只隔两毫米,老三老四齐用劲,写出字来真有力”来理解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和写字的姿势。学生养成的这些良好习惯,将会成为他们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2.穿插故事,激发兴趣

课堂上让学生较长时间地练习写字,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可以给他们讲一些脍炙人口的古人学书的故事,或给学生讲仓颉造字,让他们了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或给学生讲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让他们学习古人的勤奋;或给学生讲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让他们学学古人的自强不息等等。

3.抓住字形,写出字趣

相比较而言,写字教学显得较为枯燥。但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能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分析字形结构时,编一个儿歌或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记字形,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富有趣味地写字。比如教“驼”字,我们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儿歌来教学——左看“马”靠“它”(驼),右看“它”靠“马”(驼),左右一起看,脚踩万里沙。再如教“茶”字,可以用这样的儿歌来帮助记忆:一“人”戴草帽(艹),坐在小凳上。低年级的学生生性好玩,我们可以把“玩”渗透到写字教学中,让他们在游戏中写字,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可以让学生玩猜字谜的游戏,“小于、大于、等于——猜一个字(互)”“一口咬掉牛尾巴——猜一个字(告)”等等。猜谜游戏既让学生对生字的结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帮助学生降低写错别字的几率,学生自然会喜欢写字了。

二、练在疑难处

低年级学生写字时往往会出现结构不当或笔画部件搭配不当等现象。比如写“满”和“落”字时,有些学生常常会把“满”写成上下结构,把“落”写成左右结构。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地书写并掌握这两个字,教学时不应孤立地教学生写字,而是要启迪学生勤动脑,勤动手,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正确地书写。在教学生字前,让一名学生用一个杯子装水,装得太满后,水就沿着杯子壁流出来了;再让一名同学往上抛一块橡皮,橡皮最终从高空落下来了。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满”和“落”分别是什么结构,并提醒学生书写时不要写错结构。还有部分同学在写字时往往有字形结构松散或笔画部件搭配不当等毛病。为了让学生理解字中的避让与穿插等关系,要抓住重点,练问题最多的字。比如教“赶”字,把学生写的有问题的“赶”字同范字“赶”一起出示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并最终发现毛病之所在,然后由老师总结并让学生记住。(1)要注意字的结构“赶”是半包围结构,“走”字捺笔要稍长,托住上面的“干”。(2)要注意笔画的避让与穿插:第三笔横右边要写得稍短,给“干”让出一点位置“干”的下面一横要穿插到第三笔与第五笔两横之间。最后让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改正原来的不当之处或巩固薄弱环节。

三、练在高原期

随着课文中生字的增多,低年级的学生在写字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学习态度不端正、写字敷衍了事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学生除了晓之以理,还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必要时要从严要求,严格训练,甚至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对于没有积极思考的、不认真的学生,一定要求他重写一点儿也不能含糊,一丝也不能放过,要处处顶真事事顶真,最终一定会有所成效的。我班上的吴同学,只要字稍一多,她的书面就很不整洁,字的质量也一塌糊涂。每次写字时,我就把她拉到身边的桌子上,让她一个一个字地过关,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不允许她有一丝的马虎。经过严格的训练,她的字变漂亮了,书面也整洁了做别的作业也认真多了。事实证明,在严格训练学生写好字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认真、细心、沉着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受益终生。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篇4

一、进行模仿写作训练

模仿写作对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模仿写作主要指对经典美文或是可以借鉴的好文章进行模仿,包括文章格式、框架结构、表达方式、句型应用等。在模仿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采取较为宽松和灵活的方式进行仿写,避免完全照搬。例如,在教学Christmas day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篇文章中的结构、词汇表达、短语以及新颖的语法句型等,模仿关于我国春节、端午等节日的书面表达。又如,在教学Travelling这一课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文中描写旅游体验和经历的语段进行模仿写作。通过将英文教材借鉴和运用到书面表达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优化对书面表达的批阅

教师对学生书面表达的批阅也是书面表达教学的重要程序和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书面表达批阅的方式方法。尤其在初中起始阶段,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段落首个单词、人名或地名的大小写,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名词单、复数的规范性,主语、谓语的一致性等。要在起始阶段对学生进行严格把关和严厉要求,才能逐步让学生形成规范统一的正确书面表达习惯,同时避免在考试中因为语法、单词以及结构错误而失分。教师一定要避免松散不规范的书面表达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在写作完成后主动修改和检查的习惯,减少出现低级错误的频率。同时在批阅完成后,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附上诸如“Well done! You can do better, and just work harder!”之类的积极评语,以此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

三、重视日常生活体验和感受的积累

初中生年纪较小,社会阅历不丰富,没有足够宽阔的眼界。但他们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不断认识新事物的阶段,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书面表达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生活经历来提升写作能力。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找到有效话题,还可以通过学习与生活的融合统一,增加创作的丰富性和真实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创造“Cooking for my parents”这一话题,让学生放学回家后为家人做饭,换位感受家人的辛劳。这样不仅有了写作素材,同时文章也更具真实性。

四、加强课外阅读拓展训练

阅读是最基础的语言学习方式,同时也是英语书面表达最核心的学习途径。广泛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在词汇量、句式表达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能力,尤其在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单纯阅读英语相关的文章和资料并不能有效提升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教师需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例如,阅读Liu Xiang Will Resume Training这一课外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全文和了解文章大意后,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解析和学习,包括语法、新词汇和句式等,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文章信息进行拓展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搜索自己喜欢的主题阅读资料,进行自主选择性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提升他们的英语书面表达水平。这种广泛和多样化的阅读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素材。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篇5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

1. 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做要求的内容。(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同素异形体。(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高一需加深、完善的初中知识。(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①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则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②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时要适当补充。(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则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 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则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引导他们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的化学教学工作,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 通览教材、大纲。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 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上接第101页)素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讲《物质结构》时,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应自高一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时要注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作业以及实验规范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等,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的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

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各种具体的指导。

以上有关高一与初中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e]

浅谈初中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策略 篇6

一、认可性

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初一学生, 心理尚不成熟, 感情十分脆弱。他们心灵的窗户是不会向一个呆板、漠不关心他们的老师敞开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更要重视感情投资。只有对学生付以极大的热情, 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教师没有了情爱, 就成了无池之水, 任你是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因此, 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 就要去尊重他们, 关爱他们, 帮助他们, 从而唤起他们对老师信任和爱戴, 进而把这种爱延伸到对英语学科的热爱,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在课堂上, 精心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 适时表扬, 鼓励学生, 把认可的眼神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的关键。学生答对了就说“very good!Excellent!You are so clever!”;学生答错了, 也不要打击他们, 可以说:“It doesn't matter!Think it over, OK?”使他们心理有所归属, 从而克服自卑, 树立信心。记得有一次校长听了笔者一堂随堂课, 课后调侃地对笔者说:“史老师, 学生被你‘忽悠’得都在认真学习英语。”第二天, 笔者在课堂上对学生动情地说:“在英语课堂上, 你们每一次专注的眼神, 你们每一次大声朗读的声音, 你们每一次工整认真的家庭作业, 对我都是极大地鼓舞。是你们让我精神焕发, 是你们让我热爱我们的课堂, 是你们让我热爱我的教育事业。是你们让我们的英语课堂节节精彩。我相信,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们肯定能取得不菲的成绩。你们有信心吗?”学生大声回答:“有!”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使相互的认可达到了完美。另外, 情感投资还表现在点点滴滴的琐碎之中。比如, 在批改作业后, 写上两句鼓励认可的话语, “你这次的默写真棒, 老师相信, 不过多久, 你的英语成绩会有很大提高, 继续加油!”

二、层次性

教学安排要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层层深入。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才能容易掌握。比如对知识点的学习要做到先呈现, 让学生初步理解;再进行简单的热身练习,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初步掌握;最后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来进一步巩固。切实做到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比如, 学习drive (sb) to…这一词组时, 笔者先把知识点呈现出来:I often drive to school.Sometimes my husband drives me to school.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后, 然后问学生:“What about you?”让学生仿照老师的句型说出自己是怎样去学校的。学生会说:“I often walk to school.Sometimes my father drives me to school.”笔者接着问:“How do your parents go to work?”有的学生说:“My mother often drives to work.Sometimes my father drives her to work.”通过笔者层层深入的提问, 学生轻松地学会了“drive to”和“drive sb to”的用法。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对话练习进行巩固,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在设计操练这一环节时, 要力争让学生练到所有知识, 练到所有层面上。比如, 一般现在时态, 老师可给出很多图片或短语, 让学生根据图片造句, 从肯定句到否定句再到一般疑问句, 最后到特殊疑问句, 更换不同的主语再进行操练, 直到学生熟练掌握为止。

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就是要照顾到全体学生, 力争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和提高。教师这样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以旧导新、层层递进, 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 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后进的学生可提问一些记忆型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一些理解型问题, 对于优等的学生可提出具有创造性或启发性的问题。有些开放性的问题, 可先提问中等学生, 较好学生进行补充, 较差学生可以重复巩固。整堂课下来, 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提问时, 要尽量少集体回答, 多个体回答。

教学评价也要有层次。初一新生在小学已经有了较大差距, 而外来民工子女在老家可能没学过英语, 或者学的很少, 在差异如此大的情况下, 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 势必会导致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其后果是今后的教学根本无法正常展开。笔者在新生入学不久就进行英语测试, 然后根据成绩分成了三组———A组、B组和C组。C组学生要求最高, 比如平时的默写背诵达到95以上可以加分, B组学生90分以上加分, A组学生80或85分以上就可加分。小组长负责记录, 一周一评, 课上进行集中表扬奖励。再有, 每次考试之前, 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目标, 达目标或超目标相应加分。这样, 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个体性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他们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求知欲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克服差异, 防止分化。对于学困生, 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成功机会。在课堂上, 尽可能让学困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候, 为了让他们顺利答题, 可以把事先要提的问题告诉他, 让他课前准备好答案。这样的成功体验积累多了, 学困生的自信心就会重新树立起来。同时师徒结对, 学习小组内共同提高, 也是关注个体、提高学困生的极好做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果能为学困生找到一个以身作则的榜样, 效果远胜于老师的说教。老师要对小师傅提出明确的辅导要求, 还要教给师傅们辅导方法, 定期询问辅导效果, 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 看谁带的“徒弟”进步最快。这样即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又使学生学得自然, 轻松。

四、活动性

交际功能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 课堂教学中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要积极创设情境, 安排多样活动, 寓知识于娱乐之中,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接受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初一牛津英语starter教材中, 讲到了“there be”句型时, 老师可以创设很多种活动让学生操练。比如, 老师拿一个大包进教室, 里面装着很多东西。让学生用“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猜猜包里面有什么东西。教师还可以发给同桌之间两张不同的图片, 一位同学用“there be”句型描述, 另外一位画出图画, 然后比比看谁画得像。学生还可以根据图片上的东西互相问答。这样, 即操练了句型,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另外, 随着词汇量的扩大, 教师还可以设计猜词游戏。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派一名学生背对黑板, 老师把要猜的单词写在黑板上, 组内其他成员用学过的英语解释这个单词, 让背对黑板的同学猜, 看看哪一组猜出的单词最多。这样既锻炼了现在英语教学所提倡的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 又增添了乐趣。再者, 我们还可以把课文的学习演变成对话, 演变成答记者问等形式。随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走进课堂,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提高了交际能力, 课堂也涌动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初中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 会对学生将来学习英语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有高度的思想认识, 在教学中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科学施教, 帮助学生迈好这关键的一步。

关键词:认可性,层次性,个体性,活动性

参考文献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篇7

仔细研究中学与小学的数学课程的区别, 可以看到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初步总结了一下, 大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在教学管理上

学生进入中学, 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 课程增加, 学习时又误把中、小学知识截然分开。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强弱不了解, 教学时起步点把握不准, 造成中小学教学脱节, 还常责怪学生基础差、脑子笨。课程的增多使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少, 管理也不如小学那样具体, 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了束缚, 不认真学习而掉队。很多家长反映, 自己的孩子升入初中后学习的认真程度反而不如小学时。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要有充分的了解, 通过各种渠道摸清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 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帮助、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 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二、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是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初一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 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 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而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纽带是———教材, 它左右着教师的教学和教学进程,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初一教材中的代数知识, 涉及数、式、方程和不等式, 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 但初一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 抽象, 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明确重点难点,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把这些基本知识讲透, 使学生获得规律性的知识, 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在“有理数”这一章, 由于数的扩充引入了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新的概念, 并要准确理解, 会使那些认为“数学就是解题算得数”的学生望而生畏。因此应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有关内容, 尽可能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识。例如负数概念的引入,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要耐心地让学生表示物体的长度、重量……但温度的表示仅用自然数、零和分数是不够的,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这一章的重点。有理数的计算区别于小学的四则运算的根本点就在于出现了性质符号, 因此对正负号的认识和处理是有理数章节的主要矛盾, 把握好这一重点和难点, 就能缩短学生对有理数的认识过程, 从小学所学的四则运算较好的过渡到有理数运算,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初一年级的几何, 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建立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即以几何图形为载体, 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理性思维水平。教学中, 要注意与小学几何的接轨, 学生在小学时学过一点点几何, 但很少, 而且都是计算的, 到了初一, 就是要逐渐把计算转移到说理, 因此, 这过渡要接好, 难度要控制好, 引导学生对几何逐渐产生兴趣, 小学学过的几何的结论,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 它为什么有这个结论, 逐渐引导学生去探索, 去说理。另一方面初一年级的几何比较贴进生活实际, 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 因此应该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 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 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镶边与剪纸”时, 一开始先让学生欣赏事先剪好的一些优美的图案, 提问:“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 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 也剪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 通过简单的表演, 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 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还要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教材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 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自由组合) , 请他们做教师的助手, 一起准备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 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 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 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此外,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 板书设计合理, 字体优美雅观, 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 达到“亲其师, 信其教”的效果。

三、体现在教学方法上

初一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那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学习几何时, 这个矛盾将会明显暴露, 这就要求我们在起始年级的代数教学中, 逐步渗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意识的把学生已形成的形象思维的定势, 逐步导入抽象思维的轨道。在学生学习绝对值时, 学生对绝对值概念是不易理解的, 教师要注意首先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在具体问题的归纳中让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化。从形象思维转化到抽象思维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中, 具体题型练习的积累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量变到质变, 思维方式从形象到抽象产生飞跃的必备条件, 教师要重视这个过程。但同时初一新生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 如果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因此, 教学过程中, 不能一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 而仍要尽量地采用一些实物教具, 让学生看得清楚, 听得明白, 逐步向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过渡, 最后向抽象思维过渡。初一学生考虑问题较单纯, 不善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对一个问题的认识, 往往注意了这一面, 忽视了另一面, 只看到现象, 看不到本质.这种思维上的不成熟给科目成倍增加、知识内容明显加深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 要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 细心捉摸其思考问题的方法, 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 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 不要轻易下结论.

四、体现在习惯养成上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 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家的话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哪些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1. 培养阅读习惯。

随着小学入学年龄的提前, 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 在小学只有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习惯, 不会自己看书预习, 教师要加强学生这一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 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 可先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 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 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 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 使学生有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 从而产生兴趣, 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培养观察的习惯。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 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 不能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的方式, 让学生对变化的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垂直”前,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垂直的实物, 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 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垂直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 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3. 培养反思的习惯。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要求, 在每次单元测试后,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认真的反思, 反思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同时还要反思有些题目的思路是怎么破的?然后让学生写出本次考试的收获和今后的打算。

4. 培养互帮互助的习惯。

在新课程理念下, 合作学习正在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它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人与环境产生交互影响, 从而产生教学共鸣。而现行教材的特点是知识内容采用螺旋上升, 留给学生的空间大, 尽管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整合教材, 尽最大的努力,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但一些基础差, 思维迟钝的学生还是跟不上趟, 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对此, 可采用“一帮一”的形式, 即一优生帮一学困生, 要求每一帮扶小组中的优生必须认真帮助学困生理解性完成每天的作业。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即可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又可以大面积的提高数学成绩,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5. 培养小结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经常自己去归纳、小结, 可以使记忆效果明显, 认识结构清晰, 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篇8

经过小学四年的英语学习, 初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出现了分化现象, 这给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扰。如果英语教师在初中起始年级不重视该问题, 不采取补救措施, 将错失解决学生英语水平分化问题的最佳时机, 严重影响日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从而加剧学生英语水平的分化, 最终导致部分学生成为英语学困生。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 初中起始年级的分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初一新生英语水平的分化问题。在初中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中, 通过合理的分层教学,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相应程度的提高, 逐步缩小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的差距, 最终在英语学习方面共同走向成功。现以《英语 (新目标) 》“预备篇”的教学为例, 阐述笔者在初中起始阶段的英语分层教学。

二、初中起始年级的英语分层教学

1.学生分层

笔者以初一入学分班的摸底测试为依据, 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分层, 按成绩分为A层 (优秀) 、B层 (良好) 、C层 (基础) 三个层次。对学生的分层其实就是对学情的了解和掌握。对教师来说, 只有了解了学情, 才能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才能顺利开展教学, 才有可能达到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分层中, 教师可以总体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各个层次学生人数的分布情况, 为接下去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依据。

2.教学目标分层

在《英语 (新目标) 》“预备篇”的教学中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C层学生掌握26个字母的发音和书写、5个元音字母及发音;B层学生除了掌握C层学生的目标外还要掌握48个音素的认读及简单单词的音标识读;A层学生除了掌握C、B层学生的目标外还要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律, 能够识读生词表中的生词。

3.导学案分层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变教师的教案为学生的学案, 变教师先教为学生先学, 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对导学案也进行了分层,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能力完成课前的准备, 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对于C层学生, 导学案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了解新课的知识内容, 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初步建立知识体系, 减少学生自学的困惑。针对B层学生, 导学案要起到激发兴趣、拓展思维的作用。而给学生以探究、思考余地的能力训练是对A层学生的引领。导学案的分层设计针对性明确, 学生知道学习目标, 并合理落实具体内容。下面以《英语 (新目标) 》“预备篇”Unit 3的导学案为例进行说明。

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本1a———看图写出与每种颜色匹配的字母。

【说明】此环节要求C、B、A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完成, 主要帮助C层学生了解新知, 熟悉自学步骤。

2.课中小组合作与展示:How many colors do you know?Write them out. (你知道多少种颜色?写一写)

【说明】此环节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课前小组讨论后写在导学案上, 课中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供其他小组学习评价。这一环节有效激发C层和B层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他们的英语知识得到了拓展。

3.课后探究与思索:Magical change (你会用颜色变魔术吗?)

blue+yellow=________________

white+________=pink

black+white=________________

red+________=orange

blue+red=________________

汉语里有很多用颜色表达的俗语, 比如“青一块, 紫一块”, 用英语怎样表达呢?猜一猜下面这些表示颜色的单词组成的英语短语是什么意思, 你还知道更多吗?请补在后面。

blue and black____________________

green eyes______________________

green han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ue bloo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ce in a blue moon_________________

black shee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ack t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ite coffe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yellow do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lue jok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此环节主要针对A层学生和B层中的高端学生, 他们良好的英语基础和旺盛的求知欲也应在导学案中予以满足, 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4.教学内容分层

分层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教学内容的分层。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学习活动, 紧密围绕教学目标, 使A层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B层学生的活动具有挑战性, C层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例如, 在教学元音/I/和/i:/时, 要求C层学生区分哪个是长音哪个是短音;要求B层学生读出sit, hit, pig和seat, meet, read的长短音;A层学生要求听出并且区别句子中单词的长短音, 然后朗读句子:My friend is fifteen not fifty.My friend and I live together and leave together.这两个句子突出了/I/和/i:/的对比, 而且意思完整, 这样的活动对A层学生来说, 既可以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 又可以为以后的听力考试中长短音的区别做好准备, 使他们在学习音标时不至于感到乏味。

5.作业分层

为了促进每一名学生的提高与发展, 巩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布置和课上分层教学有关的课后作业, 使C层学生能够巩固基础知识, B层学生在C层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能力提升, 而A层学生有一定的选题自主权, 适度增加课前表演短剧、话题演讲或每日易错题的出题竞赛, 使他们有展示才能、提升自己的机会。

笔者将学生作业本《新辅教导学》的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所谓基础题是指中英文互译题、单项选择题和句子配对题, C层学生借助课本完全可以很好地完成, 由于题量不是很大, 他们就有耐心每天完成作业。B层学生要求完成每课时的所有作业, 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及写作等。对于A层学生, 要求在B层的基础上, 还要把习题前的语法 (教与学部分) 消化吸收并轮流讲给全班同学听,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具有挑战性的, 必须真正理解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这样操作, 有效地避免了作业分层的盲目性, 也避免了“填鸭式”、“注入式”作业, 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分层作业理念, 作业布置更趋合理、科学。

6.课后辅导分层

课后辅导分层体现在C层学生作业及时纠错检查、B层学生作业面批面改和A层学生短剧的排练指导上。C层学生之所以能力差是由于长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得过且过, 造成了成绩不理想。每次单元测试后, 笔者都留出一定的时间课上教给C层学生及时纠错的方法, 帮助他们整理知识脉络, 加强知识的巩固和吸收, 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不仅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而且增加了自信和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延缓了过早的两极分化。面批面改比较适合针对B层学生的辅导, 教师的当面点拨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一个新的优秀的英语学习者, 从而完成B层学生向A层转化。A层的辅导更体现在指导上, 如课前表演之前, 请他们预演, 对语音语调进行纠正, 使他们的表演达到一定水准, 增加欣赏性和趣味性, 以激励全班的英语学习兴趣。

7.课堂评价分层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教学的走向, 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有效的反馈和评价,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体验成功, 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对于C层学生, 教师尽可能地给予积极反馈, 可利用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应抓住他们的闪光点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不是批评他们,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心、关注他。教师的态度会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真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重新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或飞跃。利用评语对B层学生进行引导性评价, 明确评价学生的语音语调, 或语言表达的形式、内容和交流技巧, 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模糊的鼓励性语言致使学生错失理解、强化的时机。对于A层学生, 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语言形式, 还要关注语言内容, 激励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 同时开启学生的心灵,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 鼓励敢于尝试的精神, 使课堂生成产生智慧的火花。

三、结语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篇9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起始的英语教学,主要面向河北农村地区的学生开设,对于刚刚接触英语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中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变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值得我们每一名英语老师思考。文章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用联系性思维的哲学方法来指导课堂教学,从发掘单词之间的联系上,培养学生词汇之间、词汇与具体事物、简单语句与生活场景之间等联系和想象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语言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联想能力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在课堂内外灵活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拓展视野极为有益。

一、教师的联系性思维对于英语教学创新的意义重大

恢复高考制度的三十多年来,即便在大学阶段我们仍是侧重知识的学习,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当我们从事教学工作时,也是重关注教学生知识,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导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关注点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停留在提高升学率上,花在学生思维创新培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现在,这种忽视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联系性思维作为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等,已经进入高校课堂。联系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势必会带来思维创新能力的大解放,直接影响到将来其在工作中的思维方法。

目前,联系性思维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学中,还没有深入推广实践,影响不了英语教学的创新。虽然农村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但是“应试”的影子还在,以考试评定教学水准的规则还在。即便如此,实现教学水平提高和考试成绩优秀的双赢,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联系性思维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实现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二、联系性思维在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实践

( 一) 限定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想

一是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做到由此及彼,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想象力。例如,将“六度分割理论”的知识进行具体应用,设置情境模式,将“苹果”( apple) 和“石头”( stone) 进行联系,限定单词的个数为5个。学生可以在这两个单词之间展开丰富的想象,逐步将两个看似孤立的没有任何联系的单词联系到一起,不仅仅将这两个单词熟记于心,而且还拓展了( 或者复习) 至少5个单词,可谓将“温故而知新”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一举多得。

二是鼓励学生跳出标准化答案的思维圈子,不限定标准答案,只要能解释说明一个单词的一个方面的语义即可。例如,对于单词“鱼”( fish) ,让学生展开想象,能够想到的单词越多越好,能够讲讲单词的来历就更好了。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于无声中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而目前我们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丧失或者弱化创新能力的现象也会得到根本改变。

( 二) 不限条件,鼓励学生随意想

每一节课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等,鼓励学生大胆讲他对某两个或某些单词的联系。比如,将“家”和“牛”进行联系,学生可以这样想象,回“家”( home) 的“路”( road) 上“看到”( look at) 了一个“农民”( farmer) 牵着一头“牛”( cow) 。这样的训练,不仅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的单词,还可以激发学生查找字典,自主学习新单词的动力,大大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动性。类似的训练,跳出了课本的限制,联系到农村学生的实际,使语言具有了生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 用联系性思维方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同时,还要关心成绩差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农村的孩子们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羞涩,不主动回答问题,怕其他人嘲笑,老师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差生取得的每次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哪怕是学生在单词拼写中有了进步,也要给予肯定。比如,老师提出了一个单词“鸡肉”( chicken) ,某些成绩差,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可能很难拼写出来,这个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我们可以提示由“肯德基”( KFC) 你会想到什么,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拼写出单词,并熟记于心。

三、应试教育下联系性思维在英语教学创新中的几点思考

现阶段,联系性思维的训练已经列入大学课程,但是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将联系性思维方法应用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将更具有深远意义,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源所在。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很难有所转变,我们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尽可能多的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时间,使英语的学习落实到嘴边,而不是将哑巴英语进行到底,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可按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将学生进行编组,让学生自由组合,结合成某一个单词,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哪个字母被组合的频率最高,此举会提高该字母扮演者更大的兴趣,为以后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二是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地将单词之间的联系展示出来。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教学器具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催生学生更多的联想,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看到笑脸的图片,就会想到两个单词“笑”( smile) 和“脸”( face) ,当然,他们也可以由此联想更多有意思的事物。除此之外,这种联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三是尽可能地将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农村的英语教学具有生命力。农村的孩子缺少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因此,课堂教学显得更加重要,脱离农村实际的教学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逐渐变成一种负担,因此,在引导学生的联系性思维之前,老师自身更应该广泛联想,把课堂变成孩子们的乐园。

四、结束语

同批判性思维不一样,联系性思维没有年龄限制,但现实的考验,对小学生联系性思维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迎难而上,因为这是一个影响深远,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经之路,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责无旁贷。

摘要:联系性思维的培养,是当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联系性思维指导教学的巨大潜力,在教学质量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做到双赢。

起始年级作文教学 篇10

笔者认为,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只有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本质与核心认识清楚,深刻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教师才可能有恰当的“教”,不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学法”,教师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法”。因此说“学生学习数学就是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传授数学知识,而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具体上应怎样做呢?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当前流行的做法为“创设情景,诱发思维”,但我在教学中却有另外的看法与做法。因为我觉得当前这种方法实质是通过情景诱导,在学生大脑中产生教师期望的思维,因此这种思维本质上还是教师的思维,就算诱发得很成功,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懂了教師的思维,并不能说学生就会了。很多数学教师以为“懂”和“会”是一回事,懂了就自然会了,其实两者是有差别的。我们经常听见教师抱怨道:“这个方法、这些类型我都讲过,学生就是不会”,我们也常听学生说:“上课都能听懂,但下去一做题,就不会了。”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因为“懂”与“会”是思维水平的这两个层次,是思维发展的两个境界,其间的差别太大了。教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会了,而不是懂了。虽然我想通了这个道理,但要在教学实际中落实这个思路却很不容易,这里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一个问题: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哪里?

传统教法下课堂中的思维本质是教师的,学生思维显然不在课堂中,那就应在课堂外,就在学生课后每天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你一旦深入学生课后的思维中去,就会发现学生每天思维中存在大量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每天都产生的最真实的最自然的思维问题,而不是传统课堂上教师设想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才是学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怎样才能使数学进入学生思维中去呢?

进去了该怎样办呢?其实使数学进入学生思维的方式很多,关键是教师应善于抓住机会。常见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学生来问题时,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学生思维问题的机会,这时千万不可简单的把正确解法告诉学生就完了,而应反问学生是怎样思考的,有时还让学生把推证过程写出来,看看他们思维上的毛病出在哪里,并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维的毛病,往往他们知道自已错在哪后正确的解法就知道了。二是在自习课或辅导课上主动去教室与学生个别交流,了解学生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但不是统一讲,而是个别反馈。三是从作业中发现学生的思维问题,并在其作业本上纠正,或把学生叫来当面解决。

第三个问题:怎么才能有效解决所教学生在每天数学学习中所产生的大量问题?

从而培养正确的、积极的数学思维。作为起始年级的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升和训练学生质疑问难尤为重要。质疑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条,也是主动学习的关键。学生只有积极思考,不断质疑,在质疑中才能有兴趣、有动力去学好数学知识。

一开始,我试图利用批改学生作业这个途径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一实施发现不行。因为学生的作业往往是程式化的东西,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解题时的思维活动,作业中的所表现出的思维仅是学生做题时思维的很小一部分,是结论性的东西。而学生怎么理解题意,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设计解题思路,这些最重要的东西都难以在作业中表现出来。即便从学生作业中有所发现,进行校正,却又很难,写在作业本上吧,很难写明白,只好叫来当面谈,但两个班一百多人都叫来恐怕也不现实。因此作业本这条路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辅助使用还行。我采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上好习题课这两个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与思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布置作业要难易适当,题量适当。二是引导学生要把握好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的度,把握好是该查书呢还是该问人,把握好是该继续钻研呢还是先暂时放弃。三是对自习课的要求应宽松一些,不要一味地强调教室安静,而应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适当的管理。四是作业要求灵活,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因人而异。重点放在对不会题的思考、分析、推理上。五是教师课前要将学生做的题先做一遍。事先做了就能做到学生问哪儿,教师一听就明白,不需从头推证。现在我的教案上主要是做的题,虽然很多题做了并不讲,但我仍然坚持做。

关注起始年级夯实写字基础 篇11

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我们每天、每节课都写的板书更是如此。每接一届学生,我都要仔细对比一下学生的字和原来带他课的老师写的字,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写字的风格,写出的字体多多少少都有其原来的老师留下的影子。写字好的老师带出的学生大多字体工整。所以,为了自己的学生能写出一手好字,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自己先练一手让人赞叹的好字。

二、精心呵护,耐心指导

一年级学生虽说入学前在家长的指导下掌握了基本的执笔姿势和写字方法,但由于小手的肌肉不够发达,小手不够有力,学生想写好字,受条件的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写出的字歪歪扭扭,不好看,作为有经验的教师,这时要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从保护孩子自尊的角度出发,找出学生写的好的笔画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增强写好字的信心。

三、重视执笔和坐姿的训练,为写好字打下基础

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上大班时就接触了写字,知道基本的握笔和坐姿要领,但由于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不注意学生的姿势,导致一些学生执笔和坐姿不对,这需要我们一年级老师下大功夫进行纠正。我带一年级时,在学生入学不久,就花时间专门来训练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我主要是利用儿歌帮助学生先记住执笔和坐姿的要领。如:“大哥压,二哥扶,中指哥哥放在笔底下,四哥顶住它,五哥来帮忙,手儿稳来笔儿拿,写字画画不离它。”“写字时,脚放平,头不歪来身坐正,手离笔尖一寸远,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一拳远,写出字来真好看。”每次写字前,先念儿歌,让孩子通过反复诵读儿歌,记住执笔和坐姿要领。学生掌握正确要领后,教师示范握笔和坐姿,再逐个规范学生的握笔和执笔姿势,发现学得快的,做得好的请他上台示范,从而激发起学生认真学、认真做的热情。

四、重在课堂练,趣味儿歌化难为易

有些老师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喜欢课堂上光教学生认识字音,把练习书写放在课后作为家庭作业完成,这样效果很不理想。我在教学时,教学生认识了字音后,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起笔和收笔,然后全班一起讨论怎样写好这个字,最后我再范写,在范写时尽可能地把字的每一个笔画写法讲清楚,例如字的起笔、行笔、收笔,关键笔画配以图示或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模仿,掌握字的正确写法。学生写字重在精而不在多,我要求每个字写两遍。一个字写完一遍后,不要忙于写第二遍,先对照课本中的例字或老师的范字,观察一下自己哪一个笔画写得不满意,在写第二遍时注意改正。如果自己找不出问题,可请同学中写字好的来帮忙指出。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较快记住基本笔画的写法,我在教学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编了一些儿歌,例如教横时,编了这样的儿歌:“写横要做到,起笔轻运笔快,左边低右边高,横最后一定平。”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理解,随着学习生字的增多,会逐渐明白,例如写“二”和“三”时,要注意把最后一横写平,写“天”时,就要把横写得左低右高。利用儿歌既形象又生动,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笔画要领,效果理想。

五、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盎然的写字兴趣

在课堂中,我在学生写完字后都会及时地对学生的字进行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字都持肯定态度,写得很工整的字当堂用投影仪展示,写得不太好的会指出写得比较漂亮的笔画,给学生信心。充分发挥学习园地的作用,定期展览学生优秀的作业或有进步的作业。记得我带的上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小女孩,性格很内向,课下见了我从没主动和我打过招呼,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首诗,再配上自己喜欢的花边,没想到她字写得非常认真,为了鼓励她,我把那份作业贴在了学习园地中,当她看到自己的作业被展览后,眼中充满了惊喜。从那后,她变了,变得爱举手发言了,变得爱和老师打招呼了,字写得更工整了。因此,有效的评价方式,将会激发学生盎然的写字兴趣。

六、家校共同配合,抓好学生写字

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指导监督下,能保持正确的坐姿,认真地写字。可一回到家,就不太注意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质量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主动和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帮助,从开一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就开始给家长讲学生保持正确执笔和坐姿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在家要如何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写字、画画、看书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在家长的配合下,学生逐渐养成了好的看书、写字习惯。

总之,学生的一手好字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它需要我们各年段老师坚持不懈地培养。但作为起始年段的一年级语文老师,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用我们的耐心、爱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学生夯实写字基础。

摘要: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开头,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想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就应从一年级起始阶段抓起。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几方面就如何写得一手好字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上一篇:军地两用护理人才下一篇:工程项目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