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两用护理人才(共3篇)
军地两用护理人才 篇1
人才是兴军之本, 教育是兴军之道。培养同时具有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本领, 能适应军队和地方双重需要的人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官兵的目标之一。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训练的一项内容。
一、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背景追溯
邓小平曾明确指示:“我们军队要搞得生动活泼些, 只着眼于军队本身建设需要是不够的, 还要着眼于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到地方的需要。”“要学会多种知识。要使我们的干部和战士经过训练以后, 既能打仗, 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
1977年底, 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 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 使干部既学到现代战争知识, 又学到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 还要学会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 成为军队和地方都合用的干部。考虑到战士复员到地方工作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对战士的教育训练就要做到一兵多能。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技术, 还要学点数理化, 学点工农业知识, 学点外语。要使我们的干部和战士, 经过训练, 既能打仗, 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指示, 反映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广大战士的心愿。这一决策适应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需要, 受到全军官兵的衷心拥护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是部队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是地方为部队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战士退伍就业的有力保障。通过技能培训, 可以丰富官兵的知识、满足官兵求知成才的愿望, 也为国家、社会提供了广泛的人才资源, 这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学校。在革命战争年代, 为适应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需要, 利用战斗间隙学习军事、政治和文化, 培养并向地方输送了大批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中央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而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把国家的根本利益、军队建设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干部战士的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计划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是军队教育训练的一个新发展, 是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
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要求
第一, 坚持以军队建设需要为主, 兼顾国家建设需要, 使官兵把个人前途同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本职工作同学习民用技术的关系, 个人兴趣和部队实际需要的关系。
第二, 以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干部、战士树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刻苦学习的思想, 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有高度政治觉悟和艰苦奋斗精神, 又有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两套本领的有用人才。
第三, 以军队建设的需要为主, 服务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 要同部队担负的任务和干部、战士从事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军地通用的专业, 通过训练和执行任务达到精益求精;军用和民用相接近的专业, 在训练中适当增加民用技术内容;本职专业仅限于军用的, 安排学习一些民用专业知识和技术。
第四, 以干部为重点, 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对干部, 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中等教育, 发展大专教育。组织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 学习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知识, 适应新的技术革命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战士, 入伍一年的集中精力进行军政训练, 入伍两年以上的, 增学一些民用技术。农村籍战士着重学习掌握同各地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城镇籍战士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就业本领。
第五, 从实际出发, 广开学习门路。因地制宜, 因任务、专业制宜, 因培养对象制宜, 发挥各自优势, 采取多种方法进行。
三、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现实意义
军地两用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实现科技强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据统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近年来已安排近30万名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 每年复员战士人数达到20万人。从而可以看出, 我国每年将有几十万名军人从国防走向社会。他们在把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地方的同时, 也面临着适应社会需要, 顺利实现就业, 融入社会, 为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的问题。因此, 做好对他们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加强军转干部、退役战士的培训工作, 更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这项活动的开展, 使战士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 提高了军政训练水平, 促进了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两用人才培养工作使战士的知识面拓宽了, 眼界开阔了, 理解能力增强了。满足了战士求知成才的愿望, 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广大战士不仅可以学到部队建设需要的军事技能, 而且能够学到参加经济建设的知识和本领, 为地方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从地方建设方面说, 培养两用人才, 对国家工农业生产建设是个有力的支援。部队培养的两用人才, 特别是得到地方有关部门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 转业、退伍后大都受到地方的欢迎。两用人才回乡后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的事例更是不在少数, 有的已经走上了个人勤劳致富和帮助群众共同富裕的道路。实践证明, 培养军队与地方两用人才, 是一件利国、利军、利民的大好事情。
部队培养两用人才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 是同各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分不开的。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干部, 同时在战士中也开展了学习活动。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干部、战士文化水平低, 同部队建设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 以促进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基层广大干部、战士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 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开展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既是建设现代化国防军的重要条件, 又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活动的普遍开展, 在激励干部、战士求知成才, 安心服役, 促进教育训练, 提高部队素质, 完成各项任务, 密切官兵关系和军政军民关系, 改善部队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为地方输送人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对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军地两用护理人才 篇2
尊敬的各位首长、培训班的全体学员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xxx森警支队和我校联合开办的军地两用人才厨师培训班正式开课了。在此,我代表xxx职业技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各位部队的领导对我们校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加强部队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开展军地两用人才培训,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部队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一件落实双拥共建,增进军民情谊,促进军地发展,实现互利双赢的实事、好事。我们学校,将以先进的育人理念,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学员们提供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就业指导等一系列服务,确保学员们都能尽快学到实用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拓展学员们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渠道,并以此为契机,强化和xxx森警支队xxx大队的合作交流,不断开创双拥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学员们在部队这所大学校已经经历了考验,国防知识、纪律观念、思想道德水准都具备了较高的素质,你们能够抽出业余时间进行专业学习,这种乐学的精神是值得我校师生学习的。希望全体学员在今后的技能培训中,克服工学矛盾,自觉遵守学习制度,从严要求自己,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储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以优异的成绩回报部队,为部队和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军地两用护理人才 篇3
加强专业课程整合, 增强教学效果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充分关注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实现课程整合。以《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中的点火正时的调整为例, 可以联系《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课中的分电器———真空式和离心式点火提前机构, 把点火提前角的调节与发动机点火正时的调整进行整合。这样的好处是能使学生体会到汽车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应注意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中职生全国平均就业率达到95.8%。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 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的“蓝领”成为就业新宠, 有些学校的毕业生甚至供不应求。然
3月10日, 天津市退役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现场会暨宝坻区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宝坻中专举行。市民政局局长张中华, 区委副书记、区长贾凤山, 天津警备区副参谋长顾玉健, 市民政局副巡视员程新元为“宝坻区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揭牌。区人武部部长陈恒斌出席。
张中华充分肯定了宝坻近年来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 创新工作举措, 延伸政府服务职能, 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取得的成绩, 并就全市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出具体意见。
贾凤山感谢市民政局以及各兄弟区县多年来对宝坻双拥工作开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宝坻将扎实组织、宣传、落实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 确保有教育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100%能参加教育培训。同时, 他要求区各相关部门及培训基地要尽职尽责, 明确分工, 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帮助退役士兵依托基地平台, 尽快掌握和提高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 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顺利实现从部队到地方的转变, 进入社会施展才华, 真正成为现代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为宝坻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军地两用护理人才】推荐阅读:
军地两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特色影视资源的综述分析论文07-04
军地应急08-12
军地一体化06-15
军地联谊发言稿09-10
军民两用技术09-17
褒贬两用成语07-02
药食两用中药09-25
公铁两用大桥10-10
褒贬两用成语一11-14
两用成语(一词多义)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