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中药(精选7篇)
药食两用中药 篇1
摘要: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 的干燥成熟种仁。结合近年来的研究, 对药食两用中药薏苡仁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以期为薏苡仁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薏苡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 的干燥成熟种仁,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其性甘味淡凉,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1], 为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87种药食两用的药物之一。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薏苡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现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1.1 脂肪酸及酯
1961年, 日本学者U kita等首次从薏苡仁中分离出薏苡仁酯, 它是薏苡仁的抗癌活性成分, 为黄色油状物, 是由一分子2, 3-丁二醇与两分子不饱和脂肪酸 (顺式十六烯酸和反式十八烯酸) 缩合而成的酯[2]。
1.2 甾醇类化合物
薏苡仁中含有多种甾醇类化合物, 目前报道过的有阿魏酰豆甾醇、阿魏酰菜子甾醇、芸苔甾醇、α、β-谷甾醇及豆甾醇[3]。
1.3 茚类化合物
Haruki Y[4]用制备HPLC分离纯化法从薏苡仁甲醇室温冷浸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indene类化合物。
1.4 三萜类化合物
Haruki Y[4]从薏苡仁中分离得到2个三萜类化合物:Friedelin和Isoarborinol。
1.5 多糖类化合物
目前从薏苡仁中得到的多糖类化合物有薏苡多糖A、B、C (Coixan A、B、C) , 中性葡聚糖1~7及酸性多糖CA-1和CA-2[5]。
1.6 营养成分
薏苡仁营养丰富, 含有钙、磷、镁、锌、锰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还含有丰富的精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2 药理活性
2.1 抗肿瘤作用
大量学者研究表明, 薏苡仁丙酮提取物有明显的抗小鼠H22腹水癌、肝癌HepG2、SMMC-7721[6]等作用。薏苡仁提取物现已广泛应用于胃癌、肺癌、肝癌、胰腺癌、鼻咽癌、乳腺癌等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2.2 免疫增强作用
从薏苡仁热水提取物分离得到的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及酸性多糖Ⅱa-1, 2, 3, Ⅱb部分均显示有抗补体活性。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抗补体多糖CA-1和CA-2, 其分子中含8%~11%的蛋白质, 分子量分别为160 000和70 000。在低剂量时, CA-2比CA-1显示更强的抗补体活性。
2.3 降血糖作用
徐梓辉[7]从薏苡仁中分离提取得到薏苡多糖, 观察其对多种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研究显示口服薏苡仁多糖对正常小鼠无明显降血糖作用。腹腔给予小鼠薏苡多糖, 当剂量为50mg·kg-1和100mg·kg-1时, 其能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 且呈量效关系。
2.4 诱发排卵作用
顽固性无排卵症患者服用薏苡仁为主药的方剂后, 其下丘脑的机能显著改善。薏苡仁的提取物也可诱发金仓鼠排卵, 其促排卵的活性物质是阿魏酰豆甾醇和阿魏酰菜子甾醇。9∶1反式阿魏酰豆甾醇和反式阿魏酰菜子甾醇在200μg·d-1剂量时显示诱发金仓鼠排卵的作用[8]。
2.5 抗溃疡、止泻作用
薏苡仁75%醇提物能够抑制水浸应激性小鼠溃疡、盐酸性小鼠溃疡的形成, 但不抑制吲哚美辛-乙醇性小鼠溃疡的形成;可抑制番泻叶性小鼠腹泻, 但不抑制蓖麻油性小鼠腹泻;不抑制胃肠推进运动, 但能缓慢促进大鼠胆汁分泌[9]。
2.6 镇痛消炎作用
谭煌英[10]研究表明, 以薏苡仁油为主要成分的康莱特注射液具有镇痛作用, 可对疼痛相关细胞因子产生影响。
2.7 抗重度功能性痛经
张水恪[11]将100g薏苡仁洗净, 加水适量煎熬为稀汤, 给予痛经患者, 1日1次, 于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 服到本周期痛经消失为止。用该法治疗重度功能性痛经26例, 观察其镇痛效果, 经序贯试验证明, 其显效率达90.0%, 显著优于消炎痛加皮下注射阿托品的治疗效果。
2.8 治疗扁平疣
于燕莉[12]用鲜生薏苡仁治疗扁平疣, 成人每日50~60g, 水煎服, 同时取薏苡仁粗粉用食醋调和成糊状敷患处, 治疗扁平疣44例, 总有效率96.0%。
2.9 治疗痤疮
赖乾兮[13]采用黄莲薏苡仁汤治疗青年痤疮200例, 一般服6~12剂后皮疹消退, 连服30剂, 基本治愈。
3 薏苡仁在食品中的应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 补肺清热, 去风渗湿。炊饭食, 治冷气。煎饮, 利小便热淋。”薏苡仁含蛋白质16.2%、脂肪4.6%、糖类79.2%, 自古就是补身药用佳品。近年来, 随着食疗保健观念的推广, 薏苡仁作为抗癌、美容食物, 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重视, 常用于制作各种粥类或养生滋补汤。
4 结语
薏苡仁在我国分布广泛, 资源丰富, 可以利用其营养丰富、保健作用强的特点将其开发成多种功能性食品, 发挥其抗癌、美容等功能。近年来, 薏苡仁被用于癌症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随着对薏苡仁不断深入研究, 其单方和复方制剂在癌症的治疗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药食两用说桂圆 篇2
桂圆树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长寿果树之一,一般能活数百年,而且挂果率不衰,被当地人称为“摇钱树”。桂圆直径一般为1.5~2厘米,外皮黄褐色,粗糙,果肉大如弹丸,内含乳白色、半透明果浆,色泽晶莹,鲜嫩爽口,甘甜似蜜,内有黑褐色种子一颗。晒干之后,果肉变成暗褐色,质地柔韧,去核之后称为龙眼肉;鲜果烘干后叫做桂圆干。干鲜桂圆都是传统的滋补佳品。
桂圆含有丰富的营养,每100克桂圆肉含能量1 310千焦,蛋白质4.6克,脂肪1.0克,膳食纤维2.0克,碳水化合物71.5克,其中包括有机酸、维生素B、B、维生素C,胡萝卜素、尼克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在这些营养成分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蛋白质含量,超过红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等干果。
桂圆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实验指出,桂圆对单胺氧化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后者与人的衰老过程有密切关系,抑制它就能延缓衰老。桂圆能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它和蛤蚧的复合提取液在小鼠遭受高温、低温、缺氧刺激时有明显保护作用,还能增加正常小鼠的体重。桂圆和蛤蚧的提取液还可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此外,桂圆还能降低血脂,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还有一定的抑菌和抗癌活性。
按中医理论,桂圆性温、味甘、无毒,入心脾二经,能够益心脾,补心血,宁心安神。常用以治疗虚痨羸弱、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等症。李时珍对桂圆有较高的评价,他在《本草纲目》中说:“ 食品以荔枝为贵,而滋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在临床用药时,除桂圆汤用桂圆一味外,其余皆为复合处方。应用最广的就是归脾汤。本方源于《济生方》,除桂圆外,药物组成还有白术、茯苓、黄芪、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等。再用生姜、大枣为引,主要功效为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桂圆又名“益智”,实验证明,它确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总之,桂圆具有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是滋补强壮之佳品,特别是对于心血不足和脾阴不足者更为合适。由桂圆可以配制成多种药膳,现精选几种介绍如下。
桂圆膏
桂圆肉30克,白糖3克,共置碗中,放笼中蒸之。本品大补气血,可与人参、黄芪相媲美,故被称为“代参膏”,适合于老幼和体质虚弱者。
补血膏
桂圆肉100克,黑芝麻40克,黑桑葚50克,玉竹30克,蜂蜜适量。将以上4味药加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文火煎煮,每30分钟提取汁1次,共3次。再将3次滤出的汁液用小火浓缩,至稠如膏时,加蜂蜜1勺,稍煮沸即停火,冷却。每次服1~2匙,开水冲化饮服。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肝之作用,适用于贫血患者经常服用。
桂圆糖
白糖500克,橘饼、桂圆肉各100克。将白糖放在锅中,加水少许,以小火煎至稠时,加入橘饼、桂圆肉,搅匀。然后将此糖浆倒在大瓷盘中,表面摊平。稍冷后,切成100块,分数日食之。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桂圆莲子糕
大力发展药食两用作物——川明参 篇3
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 巴州区高度重视川明参发展, 把川明参作为全区特色产品和绿色经济的重头戏来抓, 成立了川明参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 区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川明参产业化经营的通知》, 对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企业培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特别对川明参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给予了大力扶持和保护, 为川明参产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1. 分布区域较广
巴州区川明参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种植历史悠久。野生川明参在巴州区大多数乡镇有零星分布, 面积达100hm2。野生川明参主要生长在光照较少的灌木丛中, 任其自由生长, 基本没有开发利用。栽培川明参主要是渔溪、三河场、花丛、九镇等乡镇, 面积为533.3hm2。
2. 面积逐年扩大
建国前, 巴州区川明参已在渔溪、三汇、义兴、花丛、柳林等地种植。建国后, 把川明参作为主要中药材产品来抓, 1955年全县成片种植9.2hm2, 产量4.83万kg;1958年扩大到17.2hm2, 产量达到7万kg;随后面积减少, 产量仅2万kg。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川明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到2007年, 达到533.3hm2, 产量350万kg, 产值5 000余万元。
3. 特色较为突出
巴州区川明参主产渔溪, 通常称为渔溪川明参, 属地方特产, 经过300余年栽培, 是十分优良的川明参品种。经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化验, 巴州区川明参内含18种氨基酸、糖、钙、多种维生物和多种微量元素, 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丰富的环保绿色产品, 具有质嫩、粉足、汤鲜等特点, 其药用价值早已载入《全国中药汇编》及《四川中草药大型文献》, 有健身、护颜、养神、清肺、化痰、健脾、滋阴等功效, 大多用于健身补品和食用配料, 老少皆宜。
4. 经济价值较高
巴州区川明参一直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抢手货, 深受消费者青睐, 每年川明参采收后不到1个月时间, 大部分产品还在晾晒中就被抢购一空, 一般年景价格1kg在15~18元, 1998、1999年川明参价格1kg曾达到25~30元。2007年仅三河场川明参专业市场, 广州、成都等外地客商就购买800余t, 远销到东南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5. 开发效果明显
巴中市双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是巴州区一家专业从事川明参的深加工企业, 研制的“家炎”牌川明参泥, 获国家发明专利, 1994年、1995年获四川省优秀产品称号;2002年度获中国西部交易会金奖。目前, 已研制出参泥汤等5个系列产品, 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等全国20个大中城市, 年产值5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1. 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巴州区川明参生产中, 普遍存在良种选育工作滞后、栽培技术和模式落后、新技术应用推广差等问题, 尤其是川明参加工大多使用硫磺熏蒸, 导致硫含量超标, 甚至出现酸味。
2. 发展要素缺乏整合
巴州区川明参资源优势十分突出, 但在生产过程中人才、技术、项目和资金缺乏, 且缺乏协调整合, 难以形成产业开发优势, 影响到了巴州区川明参资源优势的发挥。
3. 精深加工意识不强
虽然巴中的道地药材川明参在全国享有良好的声誉, 但规模精深加工和销售的不多, 市场出售的川明参大多是“连槽货”。“家炎”牌川明参泥虽有商标, 但仍是作坊式的生产,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巴州区川明参优势的发挥。
4. 行业监管到位不够
川明参作为一种特殊农产品, 既能药用又可食用, 应符合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GAP中涉及最多的就是生产的问题, 但在川明参生产中基本没有按规范要求监管。
5. 产业发展投入乏力
政府投入发展的不多, 可以说, 规模发展投入根本没有, 致使川明参发展步伐不大。巴州区渔溪生产川明参的历史比毗邻的苍溪县龙山早, 规模比龙山大, 质量比龙山好, 数量比龙山多, 名气比龙山大。但龙山已建成较大规模的川明参专业销售市场, 造成大量的巴中川明参在龙山市场销售。
三、发展思路
以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为契机, 立足发挥巴州区川明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集中在优势区域建设有市场竞争力的川明参规范化生产基地, 以适应中医药和中药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推进川明参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产业化发展, 形成著名的川产优质药材产业带, 促进巴州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五个统筹”要求,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立足资源特点, 面向市场需求, 坚持药用食用并重, 优化资源配置, 增加投入夯基础, 依靠科技增效益, 发展专合组织, 推进产业化经营。
2. 基本原则
(1) 市场导向的原则 着眼市场需求,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认真分析市场变化和市场潜力, 以制定合理的规划。
(2) 最适生态的原则 坚持生态特性与生态环境最佳统一, 在最适生态区规划发展重点品种, 最大限度地挖掘川明参的生产潜力。
(3) 区域优势的原则 综合考虑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状况、交通和产业基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进行规划、发展。
(4) 标准化建设的原则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川明参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 其发展既要符合农业种植规范标准要求, 又必须符合药品规范标准的要求。
(5) 产业化开发的原则 扶大扶强川明参产业化龙头企业, 促进川明参基地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川明参优势区域开发, 由传统分散、低水平向集中、规范、产业化方向发展。
(6) 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农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体, 应切实尊重和保障农民川明参生产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生产自主权。只有通过正确、积极的引导, 才能激发广大农民进一步发展川明参的积极性。
3. 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通过川明参优势区域发展, 逐步实现巴州区川明参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开发, 提高巴中川明参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巴州区川明参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2) 具体目标 (1) 3~5年内, 川明参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达到0.2万hm2、1200万kg、15000万元以上; (2) 在巴州区以渔溪镇、三河场镇为中心的5个乡镇, 建设优质无公害川明参生产示范区333.3 hm2, 良种繁育基地66.7 hm2。建成省级川明参快繁中心和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3) 建立川明参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完成川明参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川明参GAP和川明参SOP的制定, 形成具有国际声誉的川产道地中药材品牌。
4. 区域布局
优势区域布局做到总体设计, 全面规划, 分区开发, 逐年实施。将0.2万hm2川明参规划在25个乡镇、150村、700个组, 形成西北、西南、东南三大片, 通过努力, 3~5年新增0.15万hm2。
(1) 渔溪雪山川明参片 具体分布在三河场、渔溪、青木、九镇、上八庙、义兴、三汇、玉井8个乡镇, 覆盖40个村、240个组。该区域现有川明参400hm2, 规划发展到800hm2。
(2) 花丛茶坝川明参片区 具体分布在花丛、柳林、下八庙、尹家、观音井、茶坝、万安、双胜、群乐、双胜、万安11个乡镇, 覆盖60个村、300个组。该区域现有川明参120hm2, 规划发展到733.3hm2。
(3) 玉山顶山川明参片区 具体分布在玉山、顶山、果敢、三星、兴隆场、关公6个乡镇, 覆盖50个村、160个组。该区域现有川明参60hm2, 规划发展到466.7hm2。
5. 主攻重点
(1) 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 切实做好提纯复壮 加强川明参种质资源收集、整理, 摸清家底, 掌握川明参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整理, 系统评价后从中发现一些优良植株, 从而为开展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优良种质资源。要“道地产地”实行提纯复壮, 力争2~3年内建成三河、九镇、渔溪野生川明参保护基地333.3hm2, 保护好野生品种, 并作为繁殖原种的引种基地。
(2) 培育选用脱毒种苗, 努力培育新品种 培育川明参脱毒种苗, 是提高川明参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力争在2~3年内在三河建成川明参脱毒种苗繁育基地20hm2, 年繁殖优质种苗4 000~4 500万株。充分依靠科研单位, 组织力量开展科技攻关, 培育川明参新品种, 力争在3~5年内培育出新品种1~2个。
(3) 健全质量标准体系, 创立道地药材品牌 建立健全川明参生产、加工等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 全面提高川明参的质量。要依靠龙头、引导龙头、支持龙头, 打造特色品牌, 创立道地药材品牌。
四、对策措施
1. 抓宣传, 扩大产品知名度
要摒弃“好酒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 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加大川明参宣传力度。认真办好、积极参加各种商品交易会、博览会, 努力推介川明参产品。巴中有百万劳动力分布在全国各地, 要充分利用巴中外出人员对当地的影响作用, 动员他们做好巴中特色农产品的宣传。
2. 抓龙头, 增强产业带动力
对本地企业要给予培育, 对外来企业要给予扶持。要积极引进、吸收外地先进的加工工艺、设施设备、经营理念、管理措施等, 加大高新技术应用力度, 促进加工企业升级, 成为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带动川明参基地建设。要特别抓好川明参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建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 抓品牌, 提高市场占有率
品牌就是市场, 品牌就是效益。加强质量监管, 实行市场准入, 尽快实现川明参产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从增产战略向增效战略转变, 着力实施名牌战略, 彻底改变有规模无品牌, 有品牌无规模的问题。要依靠龙头、引导龙头、支持龙头, 打造特色品牌, 重点在无公害农产品上下功夫, 在创建全省、全国知名品牌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川明参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4. 抓投入, 把握开发着力点
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努力扩大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投资规模, 大力吸引民间资金投入, 积极引导农民作为主体资金投入。国家项目资金重点用于优势产区川明参基地建设、研究示范、标准化体系、信息网络和市场的建设。对采取“公司+科技+农户”或企业出资在优势产区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GMP认证的中药制药企业和GSP流通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5. 抓机制, 驱动发展产业链
药食两用说大葱 篇4
葱枣汤:大枣20枚,葱白7根。将红枣洗净,用水泡发,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烧沸,约20分钟后,再加入洗净的葱白,继续用文火煎10分钟即成。服用时吃枣喝汤,每日2次。此汤具有补益脾胃、散寒通阳的功效,可辅治心气虚弱,胸中烦闷,失眠多梦,健忘等病症。
葱炖猪蹄:葱50克,猪蹄4只,食盐适量。将猪蹄拔毛洗净,用刀划口;葱切段,与猪蹄一同放入,加水适量,入食盐少许,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炖熬,直至熟烂即成。此肴具有补血消肿、通乳的功效。适用于血虚体弱,四肢疼痛,形体浮肿,疮疡肿痛,妇人产后乳少等病症。
葱烧海参:葱120克,水发海参200克,清汤250毫升,油菜心2棵,料酒、湿玉米粉各适量。先将海参洗净,用开水氽—下;用熟猪油把葱段炸黄,制成葱油;海参下锅,加入清汤和酱油、味精、食盐、料酒等调料,用湿玉米粉勾芡浇于海参、菜心上,淋上葱油即成。此菜具有滋肺补肾、益精壮阳的功效。适用于肺阳虚所致的干咳、咯血,肾阳虚的阳痿、遗精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病症。
葱白粥:葱白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煮粳米,待米熟时杷切成段的葱白及白糖放入即成。此粥具有解表散寒、和胃补中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面目浮肿,消化不良,痈肿等病症。
葱爆羊肉丁:将羊肉切成丁,放入碗内加精盐、鸡蛋清、湿淀粉搅匀;将大葱切段备用;取一空碗放入精盐、酱油、绍酒、味精、湿淀粉搅匀成芡、汁。炒锅内放入花生油,在旺火上烧至六成热时,放入羊肉丁、葱段爆炒,接着倒入芡汁翻炒,淋上芝麻油,颠翻几下,速出锅即成。
大葱红枣汤:葱白20克,大枣20枚。将葱白洗净切段,大枣洗净切半;二者共入水中煎煮,起锅前加白糖适量。此汤具有和胃安神的功效,可辅助治疗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
药食两用中药 篇5
药食两用蔬菜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特色蔬菜, 适量食用可去病健身, 亦可作蔬菜副食品食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药食两用蔬菜在日常饮食中需求量更加迫切。我国卫生部首批颁布的60种药食同源植物就包括紫苏、藿香等植物, 可见国内已开始重视药食两用蔬菜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1,2]。种植药用蔬菜效益是普通粮食作物的3~5倍,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目前, 国内外对药用蔬菜的研究多侧重于成分及功能分析, 对栽培技术的研究受限于种类、品种以及资金的投入, 生产中对关键技术研究不够深入, 导致药用蔬菜产量偏低, 发展力度不大, 上市量偏少, 产品供不应求。因此, 以贵州丰富的药用蔬菜资源为基础, 合理引进国内外已经普遍被应用的品种, 对其传统种植技术进行提升和改进, 形成产业化生产中操作简便易行, 管理科学, 高产优质的技术规程, 推动对贵州药用特色蔬菜产业化发展。本试验以紫苏、叶用枸杞、芦巴子、蒲公英、红广菜、苜蓿、藿香等药食两用蔬菜为材料, 研究引种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和适宜生长条件, 对实验材料的植物学性状以及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比较, 以期筛选出适合贵阳花溪本地引种栽培的药食两用蔬菜品种。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材料:本试验的材料为紫苏、叶用枸杞、蒲公英、红广菜、苜蓿、藿香、芦巴子7种药食两用蔬菜 (种子购于北京拓新逸达科技有限公司) 。
2.2 种植方法
7个品种的种子于2013年1月15日以直播方式温室种植 (畦宽80cm, 畦长3m) , 出苗后定苗株行距为10cm×50cm, 统一田间种植管理。
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在采收期对各个品种的产量、植物学性状 (株高、株重、单株叶片数、叶宽、株幅) 和品质 (纤维素含量[4], 干物质含量[5], 含水量, 维生素C含量[6], 可溶性糖含量 (手持式折糖仪) , N、P、K含量[7], 叶绿素含量[8]) 等分别进行测定和记录, 具体见参考文献技术操作。
2.4 数据处理
各项数据分析采用Excel软件和DPS软件处理, 显著性检验采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药食两用蔬菜品种植物学性状分析
红广菜、藿香、芦巴子、苜蓿、蒲公英、叶用枸杞、紫苏等7种药食两用蔬菜的各个植物学性状中, 叶用枸杞的株高最高, 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性极显著, 苜蓿株高最低;蒲公英株幅最大, 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性极显著, 芦巴子株幅最小;芦巴子的叶片数最多, 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极显著, 苜蓿与蒲公英差异不明显, 藿香与紫苏差异不明显, 红广菜最少;红广菜叶宽最大, 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性极显著, 芦巴子叶宽度最小;红广菜单株重最重, 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性极显著, 苜蓿单株重最小 (表1) 。
注:大写字母表示“极显著性”, 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性”
3.2 不同药食两用蔬菜品种产量与维生素含量分析
产量是衡量蔬菜品质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由图1结果可知, 叶用枸杞、红广菜、芦巴子、藿香、蒲公英、紫苏、苜蓿等7种药食两用蔬菜品种的亩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486.2kg/亩、347.2kg/亩、326.8kg/亩、116.2kg/亩、108.9kg/亩、109.6kg/亩。叶用枸杞亩产量最高、苜蓿产量最低, 红广菜和芦巴子产量相近, 藿香、芦巴子、苜蓿、蒲公英、紫苏产量相近。
维生素C含量是鉴定蔬菜重要内在品质指标之一。由图2结果可见, 试验中紫苏维生素C含量最高 (116.43mg/100g) 、藿香维生素C含量最低 (0.89mg/100g) ;紫苏、苜蓿的维生素C含量与其他5种品种的维生素C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3.3 不同药食两用蔬菜品种可溶性糖与叶绿素含量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苜蓿的可溶性糖含量水平与其他6个相比差异性极显著, 苜蓿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18.63%) , 紫苏最低 (0.85%) ;芦巴子与叶用枸杞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由图4结果可知, 蒲公英、苜蓿、藿香、红广菜、紫苏、叶用枸杞和芦巴子的叶绿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5.24mg/g、4.45mg/g、3.30mg/g、3.29mg/g、3.11mg/g、2.59mg/g、2.30mg/g, 蒲公英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为4.45mg/g, 红广菜、藿香、紫苏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大。
3.4 不同药食两用蔬菜品种氮、磷、钾及纤维素含量分析
图5显示蒲公英的氮含量最高达5.47mg/g, 与其他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 红广菜与芦巴子, 藿香与苜蓿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叶用枸杞氮含量最低, 仅2.53mg/g。
图6的结果表明, 蒲公英磷含量高于其他品种, 红广菜、紫苏磷含量次之, 但与藿香、芦巴子、叶用枸杞、苜蓿的磷含量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 叶用枸杞磷含量最低。
图7的结果表明, 蒲公英、红广菜、芦巴子、紫苏、藿香、叶用枸杞、苜蓿的钾含量依次为:3.47 mg/g、2.38mg/g、3.00mg/g、2.06mg/g、1.59mg/g、1.43 mg/g、0.88mg/g。蒲公英的钾含量最高, 芦巴子钾含量最低。各个品种的钾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即不同药食两用蔬菜的钾含量水平明显不同。
图8的结果表明红广菜、苜蓿和紫苏的纤维素含量最高, 与植物学性状结果一致。蒲公英的纤维素含量最低, 在药用植物中属于肉质茎叶类。
4 结论与讨论
药食两用植物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本试验结果表明由植物特性决定产量和株型生长情况。紫苏维生素C含量最高、藿香维生素C含量最低;紫苏、苜蓿的维生素C含量与其他5种材料的维生素C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 紫苏、苜蓿为高维C药食两用蔬菜。苜蓿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与其他6种药食两用蔬菜相比差异性极显著, 而蒲公英、紫苏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低。蒲公英的叶绿素含量最高, 与其他品种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平, 芦巴子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蒲公英氮、磷、钾含量在7个品种中均为最高, 是综合性状最为理想的药食两用蔬菜。
摘要:以紫苏、叶用枸杞、芦巴子、蒲公英、红广菜、苜蓿、藿香7种药食两用蔬菜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这些蔬菜在贵阳市的适应性, 为开拓该地区蔬菜多样化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叶用枸杞、红广菜产量较高, 适合引种栽培;蒲公英综合性状较好, 适合推广栽培。
关键词:药食两用蔬菜,引种栽培,品质
参考文献
[1]Muller-Waldeck F, Sitzmann J, Schnitzler W H, et al.Determination of toxic perilla ketone, secondary plant metabolites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in five Perilla frutescens L varieties[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0, 48:264~270.
[2]张志军, 张鑫, 李会珍, 等.发育紫苏种子营养累积与脂肪酸组分变化[J].中国粮油学报, 2011, 26 (5) :30~32.
[3]Nitta M, Kobayashi H, Ohnishi-Kameyama M, et al.Essential oilvariation of cultivated and wild perilla analyzed by GC/MS[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06, 34:25~37.
[4]熊素敏, 左秀凤, 朱永义.稻壳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5 (8) :40~41.
[5]张殿忠, 汪沛洪, 席连喜.干物质累积和脯氨酸累积的水势闭值与小麦抗旱性的关系[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0 (2) :66~72.
[6]苏淑贞, 缪应庭, 高玉红, 等.66种植物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9 (3) :67~72.
[7]刘长娥, 杨永兴, 杨杨.九段沙上沙湿地植物N、P、K的分布特征与季节动态术[J].生态学杂志, 2008, 27 (11) :1876~1882.
药食两用中药 篇6
关键词:救心菜,葛三七,柳蒿,叶用枸杞,药食两用蔬菜,食用价值,经济效益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黔东南州地区周年栽培的药食兼用蔬菜品种, 2014年春季和秋季, 分别从山东省济南市购买的10个药食兼用蔬菜品种为研究对象。经过将近1的引种试验观察, 发现最具发展前景表现较好的4个品种, 分别是藤三七、柳蒿、救心菜和叶用枸杞。笔者现将这4个药食兼用蔬菜的药用价值[1]初步探讨, 分析其经济效益, 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特征特性
救心菜 (Coral dealbatus) , 学名费菜, 又名景天三七、土三七、养心菜、养心草等, 属蔷薇目景天科多年生宿根肉质草本植物, 食用部为幼苗及嫩叶, 滑润可口, 经干燥加工成救心茶, 久饮能有效防治和控制高血压, 高血脂及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 是从传统野菜中培育出来的新型菜药两用的珍稀蔬菜。
藤三七的根系肥大, 定植1 a后, 在根部生长出大量的茎块。生长期的嫩茎蔓为绿色, 老茎蔓变成棕褐色, 节上易生出不定根。叶互生, 呈心形, 长8~15 cm, 宽9~16 cm, 厚0.2 cm, 肉质肥厚光滑、无毛, 有短柄;叶腋处可长出块状珠芽, 直径2~4 cm;秋天自叶腋处抽生出白绿色穗状花序。
柳蒿又名水蒿、芦蒿、驴蒿等。学名Artemisia integrifolia Linn.。菊科, 蒿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 种子、根、茎均可繁殖。我国东北、华北、华中, 日本, 朝鲜均有野生种分布。
叶用枸杞, 别称大叶枸杞、枸杞菜、枸牙菜, 是枸杞中的一个叶片较大型的品种, 以嫩茎尖和叶片供蔬食, 学名Lycium chinense Mill., 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灌木, 多作一年生绿叶蔬菜栽培。
2 食用价值
药食兼用蔬菜基本不施用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 食用安全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等。维生素、胡萝卜素及矿质元素含量一般高于普通栽培蔬菜。表1列出了4种药食兼用蔬菜与常见蔬菜白菜营养成分的比较。
由表1可知, 每100 g鲜质量;救心菜嫩芽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00 g, 是白菜的7.7倍;救心菜芽中钙、铁、的含量远远高于白菜, 分别是白菜的350、320倍。可以看出, 救心菜是矿质元素的绝佳补给食物;救心菜中的粗纤维含量丰富, 均高于白菜。
3 药用价值
藤三七、柳蒿、救心菜和叶用枸杞根、果实、叶子等器官均可以人药, 是传统的中药药材, 在《神农百草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这4种药食蔬菜的药用价值 (见表2) 。
4 经济效益
早春藤三七芽、柳蒿芽、救心菜及叶用枸杞非常紧俏, 价格较高。种植药食兼用蔬菜的成本主要有苗木、管理费、肥料等。以幼苗为例, 按照每667 m2种1 500株树苗计算, 分析这4种药食兼用蔬菜的投入成本及收益情况, 并与常见农作物玉米进行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知, 种植藤三七、柳蒿、救心菜及叶用枸杞的成本均高于玉米, 分别是玉米的13.4, 11.5, 29.6, 6.9倍;获得的净收益依次是救心菜>藤三七>柳蒿>叶用枸杞>玉米, 救心菜是玉米的29.6倍。从收益率上来看 (收益率即净收益与总成本的比值) , 种植救心菜、藤三七、柳蒿、叶用枸杞及玉米的收益率分别是698%、247%、225%、132%、48%, 救心菜和藤三七较高, 玉米最低。
667 m2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种植救心菜、藤三七、柳蒿、叶用枸杞获得的经济效益比玉米高得多, 在成本或大棚设施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周年栽培救心菜, 其他药食兼用蔬菜可以安排茬口, 种一些常规蔬菜。
5 发展前景
藤三七、柳蒿、救心菜和叶用枸杞这4种药食两用蔬菜, 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 且种植经济效益显著。这药食两用蔬菜只需在元旦或春节前后采摘、病虫害害较较少少、、管管理理方方便便, , 目目前前在在南南京京市市、、上上海海市市以以及及山山东东省的某些餐厅中已经出现了救心菜、叶用枸杞、藤三七芽做的特色菜, 很受人欢迎。因此, 将救心菜、叶用枸杞、藤三七在南方农村进行推广种植, 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药食两用话橘皮 篇7
橘皮所含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P和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含柠檬烯等物质。
橘皮中含有的维生素C远高于果肉,维生素C为抗坏血酸,在体内起着抗氧化的作用,能降低胆固醇,预防血管破裂或渗血;维生素C、维生素P配合,可以增强对坏血病的治疗效果;经常饮用橘皮茶,对患有动脉硬化或维生素C缺乏症者有益。
橘皮食用方法
橘皮茶:将橘皮洗净,切成细条,晒干后保存起来。饮用时用开水冲泡,味道橘香可口,开胃通气。鲜橘皮亦可用开水冲泡饮用。
橘皮粥:煮粥时,可放橘皮数块,这样煮好的粥,芳香可口,增加食欲。
橘皮酱:将橘皮洗净切碎,按1:1加入白糖,放入锅内煮烂,再用筷子搅拌成糊状,如有条件再加入少量果胶或琼脂,冷却后即为橘皮酱。可以佐食面包、馒头等。
橘皮酒:将橘皮洗净,切成小块,浸入白酒中,4周后把橘皮捞出,再按15%~20%调入冰糖或白糖,就可以制成橘子酒。每天饮30~50毫升,有清肺化痰的功效。
橘皮的药用功效
橘皮如药,以陈者为佳,故又名陈皮。祖国医学认为,陈皮性味辛、苦、温,具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之功。明代医药大师李时珍指出:“橘皮苦能泻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古代名医李东垣曾说:“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首焉。”因此,陈皮在中医临床调治脾胃,或在配制中成药中被广泛应用。
橘皮中所含挥发油的药用功能: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但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能扩张支气管,具有平喘作用;有刺激性,能促使消化液分泌与排除肠内积气。
橘红:其性较燥烈,具有祛痰化湿之功。橘红的采集方法,取鲜橘皮,用刀削下外层红色部分,晒干即可。
橘络:为橘瓤上的筋膜。内含一种“路丁”的维生素,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弹性与密度;减少血管壁脆性和渗透性,防止毛细血管渗血;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溢血、糖尿病病人发生视网膜出血;凡平时有出血倾向的人,尤其是有动脉血管硬化的中老年人,食用橘络更有裨益。据此,请君吃橘子时,尽量不要撕掉橘络,而是将其与橘瓤一同吃下为佳。
橘皮的药用方笺
治疗反胃吐食:陈皮10克、鲜姜3片、大枣3枚,水煎,每天早晚服用。
风寒咳嗽多痰:陈皮15克、生姜8克、炒神曲10克,水煎,每天早晚服用。
小儿伤食、腹胀肚痛:陈皮15克、枳壳15克、厚朴15克、苍术15克、香附15克、制南星15克、神曲15克、甘草10克、半夏10克、木香6克,共碾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1岁儿童每次服0.5丸,2~3岁每次服1丸,每天服3次。
治疗口臭:陈皮15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服。
急性乳腺炎:陈皮30克、甘草20克,水煎服。严重者每天可煎服2剂。发病1~2天者用此方疗效显著,一般2~3天可痊愈。
咳嗽胁痛:可多食用些冰糖腌制的鲜橘皮,或者服用陈皮、橘红、橘络所煎制的汤液。
感冒风寒:鲜橘皮50克、白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频频饮之。
消化不良:陈皮或鲜橘皮洗净,切成细丝,生姜一块洗净切丝,加白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徐徐饮之。
【药食两用中药】推荐阅读: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11-06
军民两用技术09-17
褒贬两用成语07-02
军地两用护理人才06-25
公铁两用大桥10-10
两用成语(一词多义)06-16
人货两用梯解读10-04
公铁两用斜拉桥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