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军地合力共建小康社会(模范乡镇材料)
凝聚军地合力共建小康社会(模范乡镇材料) 篇1
凝聚军地合力共建小康社会
祁丰藏族乡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乃至张掖市的西大门,土地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2.2%。辖13个行政村,有藏、裕固、土、回、蒙古、汉等6个民族3100多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人均纯收入达6904.06元。近年来,我乡双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驻军部队紧密配合,工作始终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坚持巩固与提高同步,发展与创新并举的方针,双拥和国防教育的宣传氛围更加浓厚,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更加高涨,双拥创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军民共建的成效更加明显,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双拥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乡”,2008年国家文明委命名为“国家级文明乡镇先进村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思想基础,为双拥工作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全乡人民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工作来抓,能把双拥工作提高到“加强国防建设,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将双拥工作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常抓不懈。为了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乡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村也相应地成立了拥军优属领导小组,对全乡双拥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具体,双拥工作机制运行网络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双拥工作重大事项,部署双拥工作任务,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凡涉及军地关系的重大问题,军地领导及时沟通,凡军地举办重大活动,军地领导共同参与,在保证部队执行训练、征兵等重大活动中全乡各级全力以赴,积极配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援助,同时,坚持涉及双拥工作的问题,特事特办,要事先办,大事快办的原则,特别是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不管工作有多忙,凡涉及双拥工作的事都身体力行,亲历亲为、亲自抓。从而形成了乡上主要领导亲自抓,各单位协调配合,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新格局。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领导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结对帮扶制度》、《双拥办公室工作制度》、《军民互办实事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等规章制度,大力推行乡上领导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包户优扶工作责任制,把优抚工作各项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人头上,机制极大地增加了每个干部的责任感,调动了搞好双拥工作的积极性,机制了优抚对象的实极困难。特别是近三年来,每月定期研究一次优抚工作,除定期检查外,并组织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对优抚对象进行走访,及时反馈优抚对象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协调解决。每年每逢“八一”、“春节”等节假日、每逢老兵退伍、新兵入伍期间,都能开展慰问驻军部队官兵、文艺演出、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等活动,同时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和国防教育当作夯实双拥工作思想基础的系统工程来抓,在全乡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引导军民把市场与战争,思富与思危,稳定与发展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和“军队打仗胜”,人民是靠山的思想,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几年来,先后举办国防教育及双拥宣传活动20余场,受教育群众和师生达2000多人次,举办文艺演出15场,设立双拥宣传教育牌6块,在服务行业、服务单位窗口设置“军人优先”、“军人免费”标志牌10个。
(二)、注重工作实效,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军民共建”贵在真诚,重在实效。多年来,乡党委、乡政府不断建立健全拥军服务体系,各单位为拥军工作大开绿灯,优先解决部队官兵家属随迁、入学等问题,先后解决了5名随军家属就业和4名子女的上学问题。在每年的“八一”、“元旦”、春节之际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对驻地部队的慰问工作。乡军粮供应站坚持为部队提供优质粮油,解决了部队粮油供应难的问题。近年来,先后组织乡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与部队官兵联欢30余场,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和活跃了部队文化,每年在部队的老兵退伍和新兵入伍时,乡党委、乡政府组织各种形式的欢送仪式,为每位退伍老兵和入伍新兵敬献哈达,赠送纪念品,用藏族人民特有的风俗礼节,表达了祁丰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进一步弘扬了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
驻地68233部队通过积极支援新牧区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军民鱼水情。驻地部队在祁丰乡义务整理田地余亩,义务植树170多亩2万多株。参加抢险救灾20多次,捐款8万元、捐衣物5000余件。在我乡遭受严重干旱之际,出动官兵2000余人,抽调车辆20余台次,帮助驻地农牧民群众拉冰运水,修挖水窖,拉运草料,部队与全乡干部群众共同开挖、铺设自来水管道5200多米,先后投资12万元,修建漫水桥2座、防洪堤坝3000米、“军民团结路”5公里,军民连心桥一座,每年驻地部队和祁丰学校开展13 名部队大学生校外辅导员帮助后进生辅导功课和与30名特困生“1+1”结对接力帮扶助学活动,累计投资8万元,为学校购置高标准床和柜子30套,餐桌30套,部分体育器械、图书、音响等文化器材,极大地改善了住宿办学条件。同时,救助贫困学生50名,祁丰学校创建为“军民共建学校”,学校与部队签订了军民共建学校协议书,驻地部队卫生队还与我乡卫生院建立了共建互学关系,为我乡卫生院代培医务人员6人,并建立了每周六上午会诊制度。每年为驻地农牧民开展义务巡诊活动,到我乡各村巡诊1000多人次。部队在我乡敬老院开展了“温馨夕阳红”活动,坚持每周六上午为8名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解决老人的生活实际困难,坚持每半年为老人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大力救助困难群众,原68233部队团长高巨会、政委王升琪为堡子滩村身患癌症的藏族牧民黄桂珍捐款4000元,并在文化庙会和节假日期间,部队派出24小时治安巡逻队,维护我乡和营区安全。
(三)、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我乡在做好拥军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优抚工作。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等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达到当地农牧民平均生活水平,优待金达到4000元以上,优待面达到了100%,同时解决了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对孤老烈属、伤残军人、军烈属、复员军人落实粮油补贴、医疗补贴、慰问金等政策。在安置退伍士兵的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置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全面推行安置就业和自愿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办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每年冬季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体现政府和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由于我们的优势安置工作和宣传发动到位,每年的征兵都吸引了很多的热血青年,踊跃报名,我们严格执行征兵有关的政策规定,坚持高标准,严把关,近几年来,为部队输送合格军人5名。
总之,我们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和部队的紧密配合下,我乡双拥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有所作为,三年来,在军民共建,党的优抚政策宣传落实,加强国防教育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乡决心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开拓进取,力争在双拥工作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凝聚军地合力共建小康社会(模范乡镇材料)】推荐阅读:
作风建设凝聚合力06-19
企业凝聚力是一种合力11-07
军地应急08-12
军地一体化06-15
军地两用护理人才06-25
军地物流一体化12-01
军地联谊发言稿09-10
凝聚合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_ _调查研究_兴山县发展和改革局12-25
喜迎八一建军节军地同唱双拥歌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