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文化(精选11篇)
木兰文化 篇1
孝女花木兰代父从军抗击外来入侵民族的传奇故事取材于我国北朝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木兰这一巾帼英雄所体现出的尽忠孝国的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国广为流传, 成为佳话。美国迪斯尼公司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花木兰》为题材进行改造创新, 于1988年6月推出了动画版《木兰》。随着影片在全球的放映, 世界人民对花木兰的形象有了首次认知。这部动画版的木兰融入了个人英雄主义和女权主义的西方价值观理念, 体现出浓郁的美国风情。在大家热议这属于文化入侵还是正常的文化交融时, 中国导演拍摄的古装电影《花木兰》也于2009年年底上映了, 良好的票房和如潮的好评也从另一面显示了电影的成功。通过对比两个电影文本的异同, 体会不同电影语境下的中西文化特征。
一、角色特征
(一) 主角
两部影片对电影灵魂人物花木兰的忠、孝、智、勇所塑造出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中西《花木兰》都遵从原作的基础上表现了木兰代父从军, 骁勇善战, 荣归故里的故事情节。
从迪斯尼《木兰》的角色造型设计上看, 木兰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美女。虽然把木兰的形象采用乌黑的长发, 黑色丹凤眼, 柔美的身材, 古代服饰等造型元素所具有中国代表性。然而在细节上对中国传统观念的美女柳叶眉, 樱桃嘴的五官夸张化, 设计成符合西方审美的粗重的眉毛, 性感的厚嘴唇, 小麦的肤色等。这些细节的塑造充分体现了木兰泼辣、爽朗、俏皮、机智、勇敢的迪斯尼式性格特征。
中国影片中的木兰的扮演者赵薇是符合中国人眼中的美女标准, 漂亮的大眼睛, 挺翘的鼻梁, 温柔的性格。与动画版木兰不愿遵从传统礼教行为不同的是中国木兰从小习武, 爱打抱不平, 重孝道的内心强大女性。影片中木兰既表现出骁勇善战的一面也把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展现的淋漓尽致, 善良、勤劳、质朴、重责任的木兰孝父母, 忠君王, 成为中国道德典范。
(二) 配角
配角的添加使两部电影的叙事更加丰满有层次。动画版中李翔、木须龙和吉祥蟋蟀等配角角色所展现的鲜明个性也让观众过目不忘。其中木须龙的设计更加增添了剧情的滑稽性和趣味性。美国人对中国传统龙的形象进行夸张处理, 看似具备传统龙身上的龙角、大眼、长嘴、龙须、纤细的龙尾等造型特点, 但为了营造迪斯尼式诙谐幽默的氛围, 把木须龙塑造成长着卡通式龙头和龙角的精灵般小龙, 这俨然有别于中国文化中龙的崇高、威严的形象。龙在中国具有民族精神象征的重要地位。迪斯尼这种卡通式的造型设计符合了它在影片中滑稽搞笑的剧情需要。
中国版花木兰中皇子文泰, 伙伴费小虎、大胖、秀才等角色的出现以衬托主角木兰为主要目的。木兰少年伙伴费小虎在战争途中帮忙遮掩其女儿身身份。战友大胖等人在战场牺牲, 木兰开始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心中盼望没有战争和杀戮的生活。秀才的死也归于花木兰的莽撞。费小虎等人被擒悲惨的在花木兰面前丧命, 激发了她重整军威的战斗力。而后, 皇子文泰的假死促使花木兰更加坚毅勇敢, 快速的成长起来。
二、文化理念/文化差异
(一) 个人英雄主义
迪斯尼创作的木兰与在中国传统道德礼教约束下的女性不同。她是一个不愿遵从伦理纲常, 个性爽朗、独立、有主见、勇于追求个人幸福和理想的西方女性化身。动画木兰在为家庭和国家荣誉而战的同时更多的是证明自我价值的存在。当她的女性身份被暴露时, 她没有绝望离去而是说出了“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 也许是为了我自己”来激励自身。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大败匈奴挽救了国家和人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最终和李翔共接连里赢得了自己的幸福。这种故事架构充分体现了美国对个人价值追求与赞扬的个人英雄主义。符合了美国经典英雄传奇的电影模式:一个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排除艰难险阻拯救国家和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也是一部个人英雄成长史。
美国把中国所推崇的木兰“孝”化概念淡化了, 发挥想象力重新诠释了一个新木兰形象。这种以中国古代故事为题材, 赋予人物西式文化理念和审美造型特征的好莱坞式电影不仅为了打开中国广大的电影市场更是以全球观众作为牟取自身利益的营销目标。《木兰》所融合的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大众文化是迎合大众观影心理的。
(二) 民族英雄主义
马楚成导演在《花木兰》影片中, 高度颂扬了花木兰的“忠”和“孝”。她少时母亲早逝受父亲影响从小练武身手矫健, 当时皇帝征兵北伐, 花木兰深知年迈的父亲不易征战, 断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体现了中国传统所奉行的孝道理念。不仅如此, 民族英雄主义的诠释在影片中更加鲜明。皇子文泰的死让木兰心痛不已, 反省自己, 士兵需要她, 国家需要她, 她背负着民族责任, 整理好自己的情感坚强的面对敌人, 以国家大局为重。大将军臧质害怕自己名誉不及木兰而陷害她, 在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的惨况下高呼:“士兵可以叛我, 将军可以弃我, 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影片结尾, 木兰为了两国交好, 停止战争, 甘愿放弃和文泰的幸福生活, 让其与柔然公主联姻。诸如此类, 木兰这种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民族英雄形象是与美国所推崇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理念截然不同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不同国家对同一文本的解读都会带有本土化。迪斯尼《木兰》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 性格和细节却融入西方价值观理念。中国电影《花木兰》的拍摄展现出的文化特点让观众从另一视角了解到中国文化内涵。两个版本的比较形成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增强了观影者对中西文化认识的深层次了解。
摘要:于1998年和2009年, 美国和中国以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屡战奇功, 荣归故里的故事为题材所拍摄的影片先后在全球上映。美国迪斯尼动画《木兰》和中国贺岁电影《花木兰》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通过对电影的解析是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两部影片对花木兰形象进行不同文化语境的解读, 由此更加深入了解中西不同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电影,《花木兰》,中西文化,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J].文学教育, 2007 (1) .
[2]李怀亮, 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3]孙立军, 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海洋出版社, 2007
木兰文化 篇2
木兰代父从军的事迹受到历代人民群众的景仰。对于木兰其人其事传说甚多,孰是孰非,有待辨说。
《木兰诗》是我国一首优秀的古代民歌。有无花木兰其人?众说纷纭。南宋程大昌根据白居易“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木兰诗》)和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女,梦里曾经与画眉”(《题木兰庙》)诗句,怀疑故事纯出幻想,而肯定花木兰实有其人。宋《太平寰宇记》载:黄冈县(今湖北黄冈县)有木兰山,有庙在木兰乡。因而有人说花木兰是黄州人,也有的说是宋州(今河南商丘市)人。有的经过考证,认为木兰姓魏,有的说姓朱,而多数人认为姓花。有的文章考证“木兰”是鲜卑族姓,因而断定木兰是鲜卑族人。也有的认为,这些说法只能说明后人喜爱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和形象,因而将“木兰”写入诗里,用“木兰”作地名,但都不足以证明真有花木兰其人。从全诗看,木兰系少女名字。不然,岂有面对天子表姓略名之理?又岂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爷无大儿”,即讲“木兰无长兄”之理?
有的认为,花木兰虽未必实有其人,但北人矫健尚武,骑马射箭成为风气,不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样。因此,《木兰诗》应是流传的一个相类似的事实,经许多无名作者的润色,民间诗人的传唱,后又经过各族人民的流传,成为有系统的故事诗,而花木兰则是人民从现实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木兰诗》产生于什么年代呢?《古文苑》题曰:“唐人木兰诗”;《文苑英华》认为唐代韦元甫作。有人认为,《古文苑》世传为唐人所藏,宋代孙洙得之佛寺经龛。“唐人木兰诗”云云,可能是整理者看旧注不加分析的.主观臆断。从现藏资料看,《木兰诗》篇目曾收入南朝陈光大二年僧智匠所编《古今乐录》,因此《木兰诗》不可能产生于南北朝以后的唐代。胡适之《白话文学史》、陆侃如《诗史》、张为麟《木兰诗时代辨疑》,则认为《木兰诗》是北朝之作。目之为北朝的民歌,大致不错。
木兰文化 篇3
一、东方韵味的美式电影
(一)《木兰》的中国元素
迪斯尼喜欢从不用的文化中寻找新的灵感和题材,用动画独有的方式对原作进行文化符号的拼凑,使之成为符合迪斯尼趣味的动画片。木兰代父从军的题材比较沉重,承载着相对严肃的“忠孝”观,并不符合动画片青春欢快的氛围,如何将故事拍得既有迪斯尼特有的趣味又兼顾中国韵味,是制片人极力思考的问题。他们致力于在东西方中找一个平衡点,通过中国元素的运用以及迪斯尼动画独特的叙事模式,将《木兰》打造成一部披着古韵中国外袍的西式电影。
正如迪斯尼戏剧制作公司总裁舒马赫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们决定制作一部有关中国题材的电影,或讲述一个在非洲发生的故事。我们就派一组人去那里考察。他们在那里绘画、摄影,然后把作品带回来。把故事讲给我们听,我们再具体决定如何运作。在拍摄《木兰》之前,我们派了很多重要人物去中国,跑了很多地方。”因此,为了使整部动画片具有鲜明的东方风情,迪斯尼公司特别派了创作小组赴中国多个城市进行考察,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此外,为了让观众更好地识别中国风格,几百名动画师花了大量的时间模仿中国国画的画风和手法。《木兰》用中国水墨画和水彩的艺术手法,营造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场景。无论是开篇动画中那幅行云流水般的中式的风景水墨画,还是郁郁青山包覆下的小山村;无论是飘零着杜鹃花的青院白墙,还是重峦叠嶂的田野风光,都褪去了不少迪斯尼惯用的浓厚色彩,添增了水墨画的清淡幽远。在人物造型上,迪尼斯仍然承袭了一贯明显的正邪对比,但是人物却带有中国式的人物形象。木兰被勾勒成一位拥有秀气面容和纤瘦身型的中国古典美人,而单于面部线条粗犷,身材高大,与木兰明亮柔和的风格相比,单于灰暗强硬。此外,有一些小人物的造型也令人记忆深刻,木兰的媒婆体型肥胖,脸上有一颗媒婆痣,一副尖酸刻薄的样子,中国式的媒婆形象栩栩如生。《木兰》还出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元素,如烽火台的狼烟、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印着龙图案的旗帜、竹简和毛笔……大量的中国文化意象符号被一一呈现,形成了让人一目了然的中国背景。
《木兰》中丰富的中国符号只是整个电影中的一小部分,当我们将它们与其他方面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故事的复杂性,这个故事不只还原了木兰原有的故事情节,更添加了迪斯尼动画电影的叙事模式。
(二)《木兰》中的西方元素
《木兰》的故事情节基本忠于原来的面貌,但是制片人在原有的故事框架上进行自由细节的想象,使之成为符合现在流行模式的电影,从而在观赏性和娱乐性上更加引人入胜。《木兰》的情节母本主要源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诗》,其情节模式为:
1.木兰决心代父从军;
2.奔赴战场,思念故里;
3.不要荣华富贵,请求还乡;
4.亲友相迎,恢复女儿身;
5.以喻赞美木兰。
《木兰》在《木兰诗》原有的故事情节上进行改编和重组,它采用了好莱坞电影惯用的模式,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悉德•菲尔德的三段式剧本框架[1],即——
1.建置(setup):匈奴入侵,皇帝征兵;木兰相亲失败,迷失自我;女扮男装,奔赴战场(木须龙出现,决定帮助木兰成为一个英雄)。
2.对抗 (confrontation):新兵训练,木兰赢得战友们的肯定(李翔出现);遭遇匈奴埋伏,木兰用计击退匈奴(木兰成为英雄);木兰负伤,身份暴露,被李翔赶出军营(英雄遭受质疑);单于未死,潜入皇宫,要挟皇帝;木兰救主,赢得皇帝尊敬和全国人民的拥戴。
3.结局(resolution):木兰谢辞归家,光宗耀祖;李翔求婚,木须龙成为守护神(皆大欢喜)。
通过比较,母本的情节比较简单,结局中规中矩;《木兰》基本沿用了母本的套路,脉络十分明晰。但是描叙的重点却发生了变化,对于军旅生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剧情点也增添至35个左右,影片结局符合美式电影的大团圆模式,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
除了采用好莱坞的情节模式之外,迪尼斯也有属于迪斯尼自己的特色,表现为动画片的趣味性很强。在迪斯尼动画片中,有几个因素是固有的:第一,它在选材上必须是一个正邪对抗的故事,纵观迪尼斯的电影,与正义的主角相对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两个反派人物。《木兰》中最大的反派人物是单于,他是激化主题、推进整个故事前进的主动力,也是使木兰成为英雄的“幕后功臣”。还有木兰相亲时的媒婆、皇帝的宰相等这类人物,他们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迪斯尼动画片喜欢采用深受儿童喜爱的幽默轻松的手法,使电影充分喜剧成分。《木兰》中木须龙这个动物角色深受观众喜爱,它不但是木兰的得力助手,也负责了影片中的搞笑部分。木须并不是真正的龙,而只是一只小壁虎,它渴望成为守护神却只能是一个敲锣的,它的这个身份本身就降低了整个故事的严肃性,冲淡了矛盾的紧张感,使整个影片处在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中。第三,迪尼斯还喜欢通过歌唱的形式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木兰》中的Honor to Us All表达了家人对木兰的期望,Reflection则是表现了木兰对于自己的质疑以及矛盾的心理特征。影片中的创作模式和西方影片元素,时刻在提醒人们:这是西方的Reflection,而不是中国的花木兰。
二、被“陌生化”的木兰
(一)中国的木兰
有关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宋代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诗》,诗中塑造了一个忠孝兼具、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形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让一个遵从妇道的传统女子跃然纸上,之后诗歌继续塑造这位女子的形象。“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国难危机面前,木兰不能让年迈的父亲和稚幼的弟弟远征沙场,也不能弃国家危难于不顾,在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矛盾的交织下,木兰毅然选择女扮男装,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在抗战胜利之后,木兰选择返乡孝顺父母。在《木兰诗》中,“忠”与“孝”在木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木兰的故事在中国流传盛广,在民歌、诗词、小说或是戏剧等形式的改编下,木兰的形象也越来越丰富。终究,无论是徐渭的戏剧《雌木兰替父从军》还是张绍贤的《闺孝列传》,无论故事如何发展,人物如何变化,木兰品质里的忠孝观依旧是不变的。这种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这与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传统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一个崇尚儒学的国家,它深深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导向,而“忠”和“孝”恰恰也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组合部分。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了西汉董仲舒发展形成“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法则。木兰代的故事经历了代父从军——奋勇杀敌——请愿还乡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由孝到忠,再由忠归孝的价值观转换的过程。其“忠孝两不渝”的思想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由于文化的不同,《木兰诗》中木兰的这种价值观很难被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木兰》中将木兰改变成了一个更切合西方价值观的姑娘能更好地被西方大众所接受。
(二)西化的木兰
我们在观看《木兰》时,总觉得影片中的木兰“形似神不似”,这是因为迪斯尼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法给予木兰新的形象。什克罗夫斯基认为艺术创作不能照搬被描述的对象,应该采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处理,陌生化则是一种可行的手段,它让原来被人们多熟识的事物变得陌生,使受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感受。这一手法在电影艺术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迪斯尼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植入《木兰》中,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木兰得到了新的诠释。
影片一开始木兰就自我主导了一场失败的相亲,那名中国传统女子已不复存在,在歌曲Reflection,木兰唱出了自己不是一个父母所期待的好女孩:看看我不是爹娘身旁的乖女儿,难成温顺新娘我不愿;为出嫁装模作样,可若是违背家族礼教,三从四德定会使全家心伤。同时,歌曲也唱出了木兰渴望成为真实自我的心愿。皇帝的征兵给木兰创造了实现自我的机会,于是她半夜偷了父亲的战袍,想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能力。《木兰》刻意将故事的主体部分放在军营生活中,这是最能表现木兰个人魅力的地方,影片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刻画木兰的形象。新军训练中李翔留下了一个艰难的任务,在所有人都在打退堂鼓的时,木兰凭着一股毅力完成了任务,成为了新兵中最优秀的军人。雪山大战中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木兰凭着自己的智慧击败匈奴,拯救了自己的战友。最后,木兰皇城救主,将她的英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她不但给家族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也通过真实的自我赢得了爱情。
影片的木兰摆脱了传统的东方女性形象,她勇敢地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着美国式的精神。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美式电影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美国的文化和精神。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它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人作为社会主体性的重要性,鼓励个人依靠自我能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在这种价值观的文化导向下,《木兰》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中国式的木兰被“肢解”,一个自尊自爱、积极寻找自我出路的现代女孩出现在银幕上。
三、《木兰》成功的因素
《木兰》在全美首映的周末三天票房记录就达到2300万美元,整部电影给迪斯尼公司带来了超过3亿美元的利润。在美国电影院,《木兰》场场爆满,绝大部分观众都对这部影片给予高度的赞赏,孩子们看完后则大呼还想再看。《木兰》主题曲连续数周高居各大音乐排行榜冠军位置,其势头丝毫不逊色于同年推出的《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根据电影改编的音乐剧从北半球演南半球……《木兰》的魅力与轰动效应于此可见一斑。《木兰》的魅力与轰动效应与美国人的两大价值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是平民英雄,另一个是平等意识。
“平民英雄”理念。若是用一个与受众差不多身份的人物去传达美国精神,可能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迪斯尼善于把握受众心理,常常塑造一个平民英雄而其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言人。从整体走向看,电影中刻画的人物,无论是他处于什么时代,能力如何,都是英雄与反英雄的题材,最终都是以英雄的一方打败反英雄的一方告终,这就是美国电影中的英雄情结,它承载着美国人心中那种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这种“美国梦”在电影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折射出不同的英雄形象。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影中的英雄大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超级英雄,他们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并不是战无不胜的强者,在故事一开始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然后在多次事件中成长起来。“虽然他也同样具备飞檐走壁的超能力,但是和别的超级英雄不一样的是,他有着和普通人一般的弱点,比如能被子弹打中、会喝醉酒,也可能被人击倒……他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神经问题。”[2]迪斯尼动画电影中就常常出现这样的英雄。《超人总动员》中的鲍勃曾经是鼎鼎大名的特工,在告别了他的职业生涯后,鲍勃拥有了家庭,过起了平淡的平民生活,现在的他只是一名保险公司的理赔员,每天悠闲的生活使他大腹便便。昔日的英雄已经变成了“狗熊”:头发秃了,肚子大了,裤子紧了,皮带怎么也扣不上了……这种题材的动画片在迪尼斯中比比皆是,各种英雄都是从平民中变化而来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不完美的个人英雄。这种英雄人物满足了观众心中成为英雄的愿望。《木兰》中的木兰出身平凡,却成为了一个巾帼英雄,这就是迪尼斯看到的商业价值,影片中的木兰经过改编,再也不是中国传统那个德貌双全的完美女英雄,她学不会传统女子的温柔贤惠,是一个相亲失败的“滞留货”,这满足了美国观众的审美趣味,因而获得了成功。
平等意识。平等意识在迪斯尼电影中也是要极力展现的价值取向。平等意识是美国民族价值观中的一项基本价值。《独立宣言》中宣扬“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迪斯尼也将这种价值观很好的表现出来了,如老鼠在人们眼中是肮脏的、可恶的,但是迪斯尼却为它塑造了一系列可爱的形象和拍制了一系列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的这只名为米奇(Mikey)的小老鼠聪明风趣、造型可人。这就是迪尼斯的一项基本价值,迪尼斯通过电影方式表达博爱精神,洗涤了人们的心灵,蕴含着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体现一种和谐之美。木兰的故事就体现着这种平等意识。在中国古代,男女地位极其不平等,《周易•季辞》中对男女地位就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乾为天,是阳物,乾道成男,坤为地,是阴物,坤道成女,天尊地卑。”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木兰却可以代父从军,成为光宗耀祖的民族英雄,这种男女平等的意识得到了迪斯尼的青睐与发扬光大。因此,迪斯尼在《木兰》中并没有采用激进的女权主义观,影片中并非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将这种矛盾上升至民族意识和人性平等的高度,这种改编手段更能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
有人将好莱坞电影比喻为一个传播美国文化的“传教士”。的确,每一部迪尼斯电影都带有浓郁的美国色彩。属于中国的“木兰”经历了美化文化的洗礼,被赋予美国的精神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全球大众文化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但是相对与国外很多的电影还是处于弱者地位。《木兰》保留了原有的民族性,又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使受众不会由于时代、文化的不同产生距离感,反而更激发了受众的兴趣。这给我国电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文化,又要结合当今的时代精神去挖掘电影可以赋予我们的价值。
《木兰》的成功使迪斯尼在2005年再次推出《MulanⅡ》,再次使迪尼斯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反观中国2009年推出的电影《花木兰》,在国际上却反响平平。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形象和中国元素被搬上了国际的大银幕,当2011年6月上映的《功夫熊猫2》再次取得优厚票房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却让美国人捷足先登,打上标榜美国文化的标签?
注释
[1]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将电影剧本分为建置(开端)、对抗(中段)以及结局三个部分,他在著作中详细解析了每一个部分的形式、需要的时间、需要设置的内容等。
[2]刘见林:《由漫画翻拍电影看美国人的超级英雄情结》,《华盛顿观察》,2003年第30期。
[1]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年版。
[2]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与文化世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赵东:《外国优秀动画电影100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4]王志敏:《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叙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5]刘见林:《由漫画翻拍电影看美国人的超级英雄情结》,《华盛顿观察》,2003年第30期。
[6]李祥林:《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说开去——从性别文化视角考察“木兰从今”故事》,上海艺术家,1999年2期。
[7]黄秀红:《从美国电影<木兰>看全球话语境下的文化涌动和中国文化》,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木兰文化 篇4
一、创作之比
乍看之下, 国人对花木兰故事的开发乏善可陈, 比不得美国人一部花木兰大作。但是, 一经细细考究, 就可以发现对于花木兰故事的利用, 国人可谓是“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单从戏曲而言, 就包括豫剧、评剧、越剧、昆曲等20多种剧种[1]。50年代, 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即以一出《花木兰》名噪一时, 该剧更是于1956年被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其他被搬上荧幕的戏曲还包括早在1926年梅兰芳的《木兰从军》、1994年白淑贤的《木兰传奇》等。如果说戏剧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音乐剧则显现了时尚气息。文化部重点演出剧目、中国歌剧舞剧院新编音乐剧《花木兰》于2004年在北京亮相[2]。2006年由上海歌舞团、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联手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悉尼舞蹈团共同推出大型原创舞剧《花木兰》[3]。在电影形式上, 有早至1939年的《木兰从军》、1953年的《新木兰从军》等, 2009年的《花木兰》则是对英雄木兰的最新演绎。对花木兰题材的利用还包括电视剧、杂技、邮票、书、画等等形式。
扬眼扫视, 各色木兰之花可谓是漫开枝头, 散出各色香味, 但却只是飘香“墙内”, 鲜有飘出国门。
而美国人的花木兰迄今为止, 也不过就是《花木兰I》和《花木兰II》。在创作种类和数量上, 国内众多“花木兰”队伍煞是壮观, 迪士尼小人则是形单影只, 强弱对比不言自明。
在创作上, 迪士尼动画人物花木兰怎么就能征服世人, 而本土所塑造的花木兰怎么就养在家中无人识了呢?我们不能不反思。
首先采取的形式上, 动画片比戏曲、歌剧、电视剧、邮票在传播上更具优势。电影传播快、覆盖面大、传播广泛, 价格上属于大众可消费品, 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在现代社会, 出于减缓生活压力、留恋孩童时光等原因, 动画片也赢得了很多成人的青睐。《花木兰》的观众不句限于儿童, 也包括了成人, 受众面广。同时迪士尼的制作人才和精湛技术更是保证了《花木兰》世界顶尖级的质量。
精心打造的动画影片《花木兰》能有效地在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 这些优势是戏曲、歌剧、电视剧所缺乏的。戏曲在中国市场已然出现颓势。而在国外, 戏曲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想要征服世人无疑是一项浩大工程。而歌剧、舞剧、音乐剧则属于高雅文化, 受众更受局限。杂技、邮票等等其他形式同样面临受众面小、传播范围有限的难题。2009年电影《花木兰》创作形式可广泛传播, 但是其受众主要是国内观众, 限制了它的国际影响力。总体而言, 中国花木兰在创作形式上已是注定了无法短时间、大面积传播。花木兰的开发就如同那涓涓细流, 不曾断流, 却无法形成激流。
同时应注意的是, 迪士尼努力将外国文化改编成美国的和全球的文化产品, 一方面保留产品的异域风味, 另一方面又注入美国文化元素, 使得文化产品能够打入美国乃至全球市场。《花木兰》发生在由长城、柳树、佛洞和天安门等符号所构成的文化情境之中, 但是电影中又呈现以下场景:木须读报纸, 木兰的早餐是香肠和煎鸡蛋, 祖先的神灵跟着摇滚乐起舞等。而在木兰形象塑造上, 根据中国传说, 花木兰是出于孝道和忠君之心, 才不顾女儿身投身军戎, 表现了孝道忠君这一千百年来炎黄子孙所颂扬的传统美德。但是迪士尼对该故事进行了提炼加工, 赋予了花家大小姐以新的“身份”:忠孝之道和自我追求, 展现了一个忠诚勇敢的女孩寻求自我的个人经历。正如影片主题曲《自己》所唱:“我眼中的我自己, 每一天都相信活得越来越像我自己。我眼中我的自己, 每一秒都愿意为爱, 为爱放手去追寻, 用心去珍惜。”从女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来阐释木兰的行为, 赋予了这个人物以新的形象, 使得她能够被更多的人接受。
二、宣传推广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酒香不怕巷子深”, 好东西不必咋咋呼呼, 凭借其实力自然引人入胜。可在这“眼球经济”的时代, 只能进行宣传、广而告之。
中国花木兰文化创作成品五彩缤呈, 将这花木兰文化生生不息地演绎下去。但是这些作品多数是小规模制作, 小范围推广, 裹足于国内, 难以在全球化潮流中分得一瓢羹。例如众多戏曲剧种用着这或婉转或高亢的唱腔在小小方形舞台上将这巾帼女英雄的故事上演了一场又一场, 其范围也仅限于当地, 最多不过在国内巡演一番, 甚至是到国外上演几场。他们的宣传和推广经费有限, 宣传时多数捉襟见肘, 影响面小。纵观全局, 中国花木兰创作宣传普遍呈现的是小作坊形式, 服务于当地或是国内的受众。
而动画影片花木兰的宣传瞄准的是全球市场, 它以迪尼斯公司雄厚的实力为其经济后盾, 在影片放映前便已营造起“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根据规划好的一套完整的营销策略, 凭借已建立起的发行网络, 各种广告、预告片、宣传海报、影评充斥杂志、网站、影院, 时间集中, 形成有机的整体。为了使影片全球化更有效, 迪士尼更是尝试将市场策略本土化, 在不同地区与当地宣传公关公司合作, 采取不同的推广策略。比如在海外做广告时起用当地的著名影视明星来做市场推广和配音, 将主题歌曲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重新作词并请当地的知名歌手为其演唱。比如《木兰》粤语版就起用成龙、陈慧琳担任配音。而花木兰主题曲Reflection便是选中当时的新秀叶蓓。在美国本土, 迪士尼公司更是采取高招促销这部新片, 它请出花样滑冰世界冠军、1998年冬季奥运会女子花样滑冰亚军关颖珊和其他滑冰好手在冰上舞蹈中演绎这出古代传奇, 以关颖珊的冰上花木兰形象为动画花木兰造势, 这个特别节目在美国ABC电视台播出, 其声势与吸引是不言而喻的。而全美“麦当劳”快餐店为儿童欢乐套餐所赠送的玩具娃娃, 也都替换成了花木兰的可爱形象[4]。
在宣传推广上, 迪士尼运用了一整套成熟的整合营销机制, 为保证票房营造了声势。
三、衍生产品
国内原创作成品的有限影响力直接导致了衍生产品数量很少或是没有, 仅有的衍生产品多以CD、VCD、DVD等音像制品形式进入市场, 缺乏了多样性。以戏曲为例, 常香玉主演的花木兰便以DVD发行。音乐剧《花木兰》作曲者郝维亚则是发行唱片精选 (钢琴伴奏谱) 。
整体而言, 国内花木兰衍生产品种类数量少乏善可陈。美国花木兰衍生产品则是连环套式的。花木兰电影的成功, 带来了上亿美元的丰厚收入, 但这只是迪士尼收入的一个开端罢了。它期望的是以上游产业影视娱乐的出色表现来带动其他延伸产业的进步, 从而实现整体价值增值。通常情况下, 一部电影即使再轰动也只是“一时”, 要让它变得更为长久, 迪士尼则是采用了连环套:影院放过后, 电视播, 接着是录像带、光盘、书籍、出版物, 同时将“明星”、“偶像”制成玩具, 印在服装上等等。对于衍生产品的开发, 迪士尼人有了太多的成功经验, 如白雪公主、小熊维尼、米老鼠等等, 影片的成功推出使得花木兰成为又一个会下“金蛋”的品牌形象, 后继开发的产品品种丰富。
花木兰的衍生产品包括影片DVD和录像带、电影音乐原声带、玩具、鞋子、T恤、游戏等系列产品, 还包括与当地生产发行商合作或授权因地制宜开发的产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迪士尼将花木兰纳入已具有品牌号召力的公主系列玩具中, 借《白雪公主》中的Snow White、《灰姑娘》内的Cinderella、《美女与野兽》里的Belle等深受喜爱的公主之名, 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而迪士尼乐园则是继唐老鸭、白雪公主、维尼熊等著名人物之后又迎来了个花木兰。
更值得称道的是迪士尼衍生产品并不是一次发行结束就终结, 而是不断地挖掘其潜在的价值。以DVD和游戏为例。继1999年首次发行DVD后, 迪士尼又多次发行其他版本, 如1999年发行了花木兰gold classic collection限量版, 2004年再次发行special edition[5]。在游戏领域, 迪士尼利用影片花木兰的知名度开发了几套游戏, 其中有花木兰之动画故事书 (Mulan:Animated Storybook) 和迪士尼的花木兰 (Disney’s Mulan) 。
《花木兰》就像一部迪士尼的印钞机, 源源不断地为它带来巨额回报。
结语
木兰花开墙内香飘墙外折射出我们在文化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 面临如何开发国内文化资源的难题。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是我们的优势, 如不及时加以开发进行国际推广, 怕是更多的国外企业将“魔爪”伸过来, “掳走”更多的“花木兰”。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利用国内外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 成功包装和推广, 使其飘香国内外。“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木兰花代父从军乃是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故事, 其文化价值在国内得到了多种形式的挖掘, 各色木兰之花漫开枝头。但一部动画片《花木兰》却将其打上山姆大叔的标签, 走向国际, 飘香国外。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在开发文化资源方面存有的问题。通过比较中美对“花木兰”文化资源的开发, 我们发现需要去思考如何有效呈现本国文化资源, 使其能被更多人接受, 建立国际品牌, 并建立成熟的产业链, 使其飘香墙内外。
关键词:花木兰,迪斯尼,开发比较
参考文献
[1]李祥林:《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说开去——从性别文化视角考察“木兰从军”故事》, 《上海艺术家》, 1999 (57) 。
[2]邱红杰.新编音乐剧《花木兰》借“壳”上市.http://yule.sohu.com/20040914/n222026750.shtml.
[3]朱珊责编.中澳合作大型原创舞剧《花木兰》.http://www.cnr.cn/zhuanti1/ysj/guanju/200610/t20061017_504307792.html, 中国广播网.
[4]董雪枫.6月7日:动画片《花木兰》风靡美国.http://gb.cri.cn/3821/2004/06/07/151@186433.htm, 国际在线.
木兰文化 篇5
十多年前,好莱坞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起了一股中国风刮遍了全球,极大的满足了世界人民对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的好奇心。而去年,同样的一部具有浓浓中国味的《功夫熊猫))}巴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搬上了银幕,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两部影片正好隔了十年,那么这十年美国的电影人在解读中国文化时理解是否更加的到位了呢? 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是由生活在美国文化中的华裔或纯粹美国人所表现创作的以中国丈化为背景的中国故事,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其中必然有误读的成分。相比 花木兰》的对于深层文化的严重误读,好莱坞梦3-场在 功夫熊猫 中向中国人展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精髓的深层正确解读,这正说明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中国人在观赏《花木兰》时往往会觉得影片中的中国和自己所知道的中国不能完全对上号,讲述的故事也只是包装着古代中国外表的美国励志片。的确,影片中很多地方都只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并不符合实际。就拿花家来说吧,偌大的一处宅邸竟然只住了四个人,连一个仆人都没有,扫地做饭洗衣都是亲自动手,这哪是大户人家啊?还有,院子里有凉亭很正常,可是凉亭居然就是花家的祠堂这就过于荒唐了,而且从后面祖宗出来开会可以看出里面供奉的祖宗牌位里有女性,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国社会必然是不可想象的。像这样的漏洞还有很多,最为明显的就是木须龙假扮将军的使者给宰相送信时胯下的坐骑竟然是大熊猫。众所周知,大熊猫只生活在四川,跟《花木兰》所描述的地方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而影片所表现的精神,则与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辞》有着很大的出入。《木兰辞》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和凯旋归来两个部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表现的是木兰的孝顺、贤德,是对木兰的“孝”的褒扬。而美国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影片《花木兰》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而中国的“忠孝”观念和集体意识被大大淡化了。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遗弃在冰天雪地中,这时的她异常沮丧,木须龙劝她毕竟她是为了救父亲才到这种地步的,而她的回答则是“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通过木兰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替父出征的一个潜意识,就是在相亲失败之后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强烈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原作中“孝”的内核已经完全被取代了。另外,无论是第一次大战单于,还是将皇上从单于手中救出,花木兰都是整个战争的主角,她个人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了,而这样的安排恰恰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他们崇尚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自由空间。而英雄主义说来是源于我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人文理念的忧虑和畏惧,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于未知世界和生存危机的感应,所以期待那些拥有绝对好的品质、过人的能力,于是总是能在最危险的关头给予最有利的支持和保护。只是个人理想和英雄品质完美重合的人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就需要虚构一个完美的形象给予自己心灵的抚慰,而美国人正是把这种模式根深蒂固地反映在他们缔造的电影王国好莱坞上。美国人塑造了好莱坞电影王国,也塑造了“美国式”英雄,里面透露着英雄文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美国,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和《独立宣言》中的“一切人都生而平等”等观念,使平等思想在美国人的头脑之中根深蒂固。因此,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等级观念非常淡薄,但是男女之间的地位差异是依然存在的。然而,20世纪6o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这个平等的权利有丁更深刻地体现。女权主义的思想在影片中也得到了l:变芏清楚地展现。就如我们刚才所说,乐府诗中的花木兰在参军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但是在影片中为了突出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情节被修改了。第一次战争中木兰受伤就已经被发现是女儿身但她却未受到任何惩罚,反而还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领导的作用,这是美国人对女性能力的肯定。这跟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是不符的。另外,在木兰杀死单于,拯救了皇上和国家后,皇上在全城百姓的面前。向木兰鞠躬致谢,紧接着朝中大小官员以及全城百姓都给木兰跪下了,这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中国社会是不可理喻的。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对立了奇功的大将,他只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赏赐措施,而不可能向一个他鞠躬:在男权社会,那些朝中的官员也不会向一个女子屈膝。整个这部分的演绎完全当代化了,融会了美国当代的平等思想和女权主义,与中国的等级思想相去甚远。相比十年前的《花木兰》,好莱坞放弃了改编中国传统故事,转而制作了一部全新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讲述了怀揣武侠梦想的贪吃熊猫阿宝的成长故事。闪亮出场的侠客熊猫阿宝,不仅戴斗笠、挂披风,拿着筷子吃包子,更有一句经典的中国侠客台词“侠骨柔情无需回报”,塑造了经典的中国侠客形象:功夫熊猫》讲述的故事不像我国武侠小说那样以男主角跌落山谷,偶遇神功,练就神功,终成高手,为民除害的五部曲作为模板了,体现了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思路。故事是以阿宝做的传统武侠梦开始的,然后编剧并没有让熊猫经历正统的中国侠客磨练而变成一个真正的“功夫熊猫”,反派豹子太郎的迅速到来催熟了熊猫阿宝,虽然熊猫对师父说他希望自己能够接受正统的训练,但剧情逻辑让这种意义上的“训练”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中国功夫在电影中虽然显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但五大高手都被太郎打败,说明用美轮美奂的“功夫”来对抗邪恶已是不可能的,熊猫
必须运用另一套更有效的方式来拯救大家。此时传统的中国功夫神话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式平民英雄的成长神话,也意味着美国文化的主导文化模式个人主义对中国侠客的重新解构。“神龙宝典”是一卷无字经,但是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有一个宝藏或神功秘笈类的东西让人们去抢夺,这传说中的“香饽饽”可能确有其物,也可能什么都没有。问题在于在我们的武侠中,秘笈或宝藏被证明为“无”的时候,大侠已经功成名就,秘笈是否有效已经不重要了。这里梦工厂稳准狠地抓住了中国武侠神话的“命门”,将“师父”与“秘笈”成功地搞笑了一番,因为当阿宝打开宝典大叫“没有字”的时候,不但师父傻了眼,我们也傻了眼,“神龙宝典”也不灵光传统功夫片里十拿九稳的保障全不管用,这下子怎么办?故事在美国人的文化主导式下再次峰回路转,阿宝通过“宝典”的反射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打败了太郎。在这里,阿宝的成长是对美国文化、美国精神的一种折射,它体现了美国人祟尚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不过片中有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浣熊师傅和乌龟大师在桃树下谈论关于阿宝是否能成为神龙大侠拯救大家的对话中处处透露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乌龟大师说到的自己不能控制桃树的开花结果这恰恰体现了道家老子的“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道”化生万物,养育万物,但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这就是“无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不为,而是有为,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有“功”。也即是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不妄作为 只有遵循自然的原则,才能把握“道”。在电影里,乌龟大师就说过,我不能影响桃树的开花结果,尽管我能将桃核种人土里,但桃核只会长成结桃子的桃树而不是苹果树橘子树,这一点我无能为力。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惊叹从《花木兰 《功夫熊猫》,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一点通过简单分析《功夫熊猫》的文本就可以看出来。影片场景的设定表现了儒家思想:和平谷里和平安宁,居住的都是善良的居民(兔子、猪、鸭子)。所有的居民都遵从上天的安排,相信上天会选出神龙侠来为他们维护和平。徒弟们尊敬浣熊师傅,浣熊师傅敬仰乌龟大师。他们有着“善最终会战胜恶”的观念,有着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而故事的高潮暗含道家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无”。最厉害的武功招数“无极拈花指”,以无招胜有招。阿宝貌似无用实有大用。最终阿宝取得胜利彰显了禅宗的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靠阿宝顿悟而得,只有阿宝能心领神会。而一心想得到龙之典的豹子,用尽所有招教,终是强求。另外影片设计成功夫片,其中的武打场面也是可圈可点的。片中许多建筑的设计都严格遵循中国武侠片中的样本,比如在红瓦屋顶上奔跑飞翔,备司其职的虎、猴、鹤、蛇和螳螂五侠代表标志性的中国功夫,而师傅和阿宝抢食的场面很有成龙嬉笑武侠之风,到了反派大龙与阿宝决斗的地方,其上天落地夸张的天马行空又应该是以周星驰的《功夫》为范本,其他如不倒翁沙袋、掌劲灭烛、夜幕飞檐这些情节也都是来自香港动作片。这些对我们看惯功夫片的中国人来说十分亲切。影片运用的也十分到位,不 花木兰》照搬的很生硬,使人觉得别扭。两部电影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属性标志。别人对我们文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电影输出方面,我们对外展示的也多是传统文化。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电影《英雄》、《十面埋伏》、《功夫》、《无极》等无不说明此。因此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是很有必要的。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完美的阐释,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而《功夫熊猫》在表现传统文化方面下的功夫比《花木兰》要多得多,许多人评论后者只是披上了中国传统故事,骨子里表现的净是美国的东西,个人英雄主义、女权主义,误导了其他国家对古代中国的看法。而前者就好很多,具有相当神秘色彩的中国古代哲学在全世界都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后也逐渐被人所认识、接受,影片中表现的也十分到位。
可以这样说,迪斯尼动画片从1998年的《花木兰J2008年的《功夫熊猫》,在两部电影中,给观众们展现的文化背景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在这十年的世界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已经有所增加,特别是中国式物质特色吸引了很多西方学者的潜心研究(如中医学)以及普通外国友人的兴趣爱好(中国的美食、工艺品等等),在国外很多大城市都有中华城,当然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已经走向了世界。西方已不再把所有的东方主义色彩(如日本特色)误认为中国也有这样的传统或文化。但是 这些都是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上,应该说中国受西方的影响更多。虽说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但是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到受外国列强入侵的灰暗历史,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口号,从来都是集体为先,个人为后,以社会本位论的观点贯彻精神文明,但是在现今的和平社会,经济发展是关键,人民安居乐业,西方所崇尚的个人主义已经逐渐渗入到我们群体中。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人的位置放在了前面,更加尊重人的价值,个人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熊猫阿宝能够被中国人所喜爱的原因,表面谦和软弱的熊猫,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子承父业的传统已经不在。就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常常是生性和善,喜欢中庸,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理想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阿宝那样好运,成为英雄名人,但是我们愿意为理想去奋斗。不要以为个人主义精神的趋势会让我们忘记自己的精神文明,因为这本是没有冲突的。就拿儒家文化举例,在古代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如今,在外国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孔子学院,不仅可以让更多不能来到中国的外国朋友学习儒家文化,揭开中国文化的神秘面纱,也同样唤起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注意。相比于世界哲学史,儒家思想就是中国的哲学,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以及其包含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相应时代的变化做出改变。这就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能历经千年独领风骚的原因所在。
在全球传播时代,不同的文化相互影响,文化边界开始模糊化,也开始不断的被改写。许多人赞美这个时代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丰富与便利性,在全球化趋势下,全球性阅读潮流,已经无法抗拒其洪水般侵袭。好莱坞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电影题材,正表明了全球化的趋势。罗兰·罗伯森说:“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全球化是指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常有争议的结合。”这意味着全球化是文化之间有争议的结合,是文化的过程。霍尔也说:“全球化绝不能视为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简单过程:它总是地方的、特殊的和全球的东西的一种结合。”所以《花木兰》、《功夫熊猫)可以被看作是全球化的产物,而我们在这些影片中看到了中西文化相互交融
参考文献
木兰文化 篇6
【关键词】《花木兰》《功夫熊猫》美国文化中国文化
十多年前,好莱坞出品的动画片《花木兰》掀起了一股中国风刮遍了全球,极大的满足了世界人民对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的好奇心。而去年,同样的一部具有浓浓中国味的《功夫熊猫》把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搬上了银幕,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两部影片正好隔了十年,那么这十年美国的电影人在解读中国文化时理解是否更加的到位了昵?
中国人在观赏《花木兰》时往往会觉得影片中的中国和自己所知道的中国不能完全对上号,讲述的故事也只是包装着古代中国外表的美国励志片。的确,影片中很多地方都只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并不符合实际。就拿花家来说吧,偌大的一处宅邸竟然只住了四个人,连一个仆人都没有,扫地做饭洗衣都是亲自动手,这哪是大户人家啊?还有,院子里有凉亭很正常。可是凉亭居然就是花家的祠堂这就过于荒唐了,而且从后面祖宗出来开会可以看出里面供奉的祖宗牌位里有女性,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国社会必然是不可想象的。像这样的漏洞还有很多,最为明显的就是木须龙假扮将军的使者给宰相送信时胯下的坐骑竟然是大熊猫。众所周知,大熊猫只生活在四川,跟《花木兰》所描述的地方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影片所表现的精神,则与我们所熟知的《木兰辞》有着很大的出入。《木兰辞》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和凯旋归来两个部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表现的是木兰的孝顺、贤德,是对木兰的“孝”的褒扬。而美国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个人人格和尊严,强调个体的力量,注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影片《花木兰》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而中国的“忠孝”观念和集体意识被大大淡化了。木兰被发现是女儿身后,被大军遗弃在冰天雪地中,这时的她异常沮丧,木须龙劝她毕竟她是为了救父亲才到这种地步的,而她的回答则是“或许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父亲来的,或许我只是想证明我能行。所以当我拿起镜子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通过木兰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替父出征的一个潜意识,就是在相亲失败之后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强烈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原作中“孝”的内核已经完全被取代了。
另外,无论是第一次大战单干,还是将皇上从单干手中救出,花木兰都是整个战争的主角,她个人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了,而这样的安排恰恰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他们崇尚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自由空问。而英雄主义说来是源于我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人文理念的忧虑和畏惧,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于未知世界和生存危机的感应,所以期待那些拥有绝对好的品质、过人的能力,于是总是能在最危险的关头给予最有利的支持和保护。只是个人理想和英雄品质完美重合的人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就需要虚构一个完美的形象给予自己心灵的抚慰,而美国人正是把这种模式根深蒂固地反映在他们缔造的电影王国好莱坞上。美国人塑造了好莱坞电影王国,也塑造了“美国式”英雄,里面透露着英雄文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美国,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和《独立宣言》中的“一切人都生而平等”等观念,使平等思想在美国人的头脑之中根深蒂固。因此,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等级观念非常淡薄,但是男女之间的地位差异是依然存在的。然而,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这个平等的权利有丁更深刻地体现。女权主义的思想在影片中也得到了清楚地展现。就如我们刚才所说,乐府诗中的花木兰在参军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是女儿身。但是在影片中为了突出女性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情节被修改了。第一次战争中木兰受伤就已经被发现是女儿身但她却未受到任何惩罚,反而还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领导的作用,这是美国人对女性能力的肯定。这跟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是不符的。另外,在木兰杀死单于,拯救了皇上和国家后,皇上在全城百姓的面前,向木兰鞠躬致谢,紧接着朝中大小官员以及全城百姓都给木兰跪下了,这在传统的男尊女卑的中国社会是不可理喻的。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对立了奇功的大将,他只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赏赐措施,而不可能向一个他鞠躬:在男权社会,那些朝中的官员也不会向一个女子屈膝。整个这部分的演绎完全当代化了。融会了美国当代的平等思想和女权主义,与中国的等级思想相去甚远。
相比十年前的《花木兰》,好莱坞放弃了改编中国传统故事,转而制作了一部全新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讲述了怀揣武侠梦想的贪吃熊猫阿宝的成长故事。闪亮出场的侠客熊猫阿宝,不仅戴斗笠、挂披风,拿着筷子吃包子,更有一句经典的中国侠客台词“侠骨柔情无需回报”,塑造了经典的中国侠客形象:《功夫熊猫》讲述的故事不像我国武侠小说那样以男主角跌落山谷,偶遇神功,练就神功,终成高手,为民除害的五部曲作为模板了,体现了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思路。故事是以阿宝做的传统武侠梦开始的,然后编剧并没有让熊猫经历正统的中国侠客磨练而变成一个真正的“功夫熊猫”,反派豹子太郎的迅速到来催熟了熊猫阿宝。虽然熊猫对师父说他希望自己能够接受正统的训练,但剧情逻辑让这种意义上的“训练”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中国功夫在电影中虽然显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但五大高手都被太郎打败,说明用美轮美奂的“功夫”来对抗邪恶已是不可能的,熊猫必须运用另一套更有效的方式来拯救大家。此时传统的中国功夫神话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式平民英雄的成长神话,也意味着美国文化的主导文化模式个人主义对中国侠客的重新解构。“神龙宝典”是一卷无字经,但是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有一个宝藏或神功秘笈类的东西让人们去抢夺,这传说中的“香饽饽”可能确有其物,也可能什么都没有。问题在于在我们的武侠中,秘笈或宝藏被证明为“无”的时候,大侠已经功成名就,秘笈是否有效已经不重要了。这里梦工厂稳准狠地抓住了中国武侠神话的“命门”,将“师父”与“秘笈”成功地搞笑了一番,因为当阿宝打开宝典大叫“没有字”的时候,不但师父傻了眼,我们也傻了眼,“神龙宝典”也不灵光——传统功夫片里十拿九稳的保障全不管用,这下子怎么办?故事在美国人的文化主导模式下再次峰回路转,阿宝通过“宝典”的反射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次肯定了自己的
能力,最终打败了太郎。在这里,阿宝的成长是对美国文化、美国精神的一种折射,它体现了美国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与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
不过片中有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浣熊师傅和乌龟大师在桃树下谈论关于阿宝是否能成为神龙大侠拯救大家的对话中处处透露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乌龟大师说到的自己不能控制桃树的开花结果这恰恰体现了道家老子的“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道”化生万物,养育万物,但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这就是“无为”。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不为,而是有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功”。也即是要“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不妄作为。只有遵循自然的原则,才能把握“道”。在电影里,乌龟大师就说过,我不能影响桃树的开花结果,尽管我能将桃核种人土里,但桃核只会长成结桃子的桃树而不是苹果树橘子树,这一点我无能为力。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惊叹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一点通过简单分析《功夫熊猫》的文本就可以看出来。影片场景的设定表现了儒家思想:和平谷里和平安宁,居住的都是善良的居民(兔子、猪、鸭子)。所有的居民都遵从上天的安排,相信上天会选出神龙侠来为他们维护和平。徒弟们尊敬浣熊师傅,浣熊师傅敬仰乌龟大师。他们有着“善最终会战胜恶”的观念,有着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而故事的高潮暗含道家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无”。最厉害的武功招数“无极拈花指”,以无招胜有招。阿宝貌似无用实有大用。最终阿宝取得胜利彰显了禅宗的思想:龙之典的秘诀是靠阿宝顿悟而得,只有阿宝能心领神会。而一心想得到龙之典的豹子,用尽所有招数,终是强求。
另外影片设计成功夫片,其中的武打场面也是可圈可点的。片中许多建筑的设计都严格遵循中国武侠片中的样本,比如在红瓦屋顶上奔跑飞翔,各司其职的虎、猴、鹤、蛇和螳螂五侠代表标志性的中国功夫,而师傅和阿宝抢食的场面很有成龙嬉笑武侠之风,到了反派大龙与阿宝决斗的地方,萁上天落地夸张的天马行空又应该是以周星驰的《功夫》为范本,其他如不倒翁沙袋、掌劲灭烛、夜幕飞檐这些情节也都是来自香港动作片。这些对我们看惯功夫片的中国人来说十分亲切,影片运用的也十分到位,不像《花木兰》照搬的很生硬,使人觉得别扭。
两部电影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属性标志。别人对我们文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电影输出方面,我们对外展示的也多是传统文化。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电影《英雄》、《十面埋伏》、《功夫》、《无极》等无不说明此。因此全面展示中国文化是很有必要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完美的阐释。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而《功夫熊猫》在表现传统文化方面下的功夫比《花木兰》要多得多浒多人评论后者只是披上了中国传统故事,骨子里表现的净是美国的东西。个人英雄主义、女权主义,误导了其他国家对古代中国的看法。而前者就好很多,具有相当神秘色彩的中国古代哲学在全世界都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后也逐渐被人所认识、接受,影片中表现的也十分到位。
可以这样说,迪斯尼动画片从1998年的《花木兰》到2008年的《功夫熊猫》在两部电影中,给观众们展现的文化背景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在这十年的世界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已经有所增加,特别是中国式物质特色吸引了很多西方学者的潜心研究(如中医学)以及普通外国友人的兴趣爱好(中国的美食、工艺品等等),在国外很多大城市都有中华城,当然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已经走向了世界。西方已不再把所有的东方主义色彩(如日本特色)误认为中国也有这样的传统或文化。但是,这些都是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上应该说中国受西方的影响更多。虽说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但是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制社会,到受外国列强入侵的灰暗历史,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口号,从来都是集体为先,个人为后。以社会本位论的观点贯彻精神文明,但是在现今的和平社会,经济发展是关键,人民安居乐业,西方所崇尚的个人主义已经逐渐渗入到我们群体中。改革开放以后,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人的位置放在了前面,更加尊重人的价值,个人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熊猫阿宝能够被中国人所喜爱的原因。表面谦和软弱的熊猫,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子承父业的传统已经不在。就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常常是生性和善,喜欢中庸,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理想,,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阿宝那样好运,成为英雄名人,但是我们愿意为理想去奋斗。
不要以为个人主义精神的趋势会让我们忘记自己的精神文明,因为这本是没有冲突的。就拿儒家文化举例,在古代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如今,在外国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孔子学院,不仅可以让更多不能来到中国的外国朋友学习儒家文化,揭开中国文化的神秘面纱,也同样唤起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注意。相比于世界哲学史,儒家思想就是中国的哲学,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以及其包含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相应时代的变化做出改变。这就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也是儒家思想能历经千年独领风骚的原因所在。
木兰文化 篇7
关键词:《花木兰》,文化转换,文化全球化,文化本土化
一、文化转换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有史以来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精神文明成果, 它内化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凝聚的黏合剂, 文化通过一个国家、民族的言行举止、社会制度、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有形的方式显现出来。
所谓文化转换, 是指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吸收、改造、更新成为新文化形式的过程, 此中涉及到原文化内容或文化形式的改变, 是目的性很强的一个渐变过程。
文化转换包括两个方面:文化全球化和文化本土化, 这是文化转换的两种表现形式。文化的全球化, 是一种地域性文化被加工改造进而被全球不同文化所接受的过程。相对的, 弱势文化学习借鉴优势文化的内容或形式, 来改造自身文化的过程就是文化本土化。
文化转化的过程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去情景化, 本质化, 再情景化”, 以《花木兰》为例。在把中国故事美国化的过程中, 首先要针对不同的需要把故事中的一些文化情景去除, 例如去除木兰身上中国人特有的“孝”。第二步是确定故事的核心要素, 把故事进行本质化 (一个女子传奇故事) 。第三步, 往文化文本中注入新的情景和元素——电影制作者把木兰故事放置在一个有长城、柳树、佛洞、天安门, 但同时也有摇滚乐、报纸、牛奶早餐, 赋予木兰美国精神, 独立、勇敢而又追求个性的解放。把木兰放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化背景中去的过程就是“再情景化”。
文化转换的产物是文化杂交体, 它是一个跨文化的新文本——新旧两种文化文本既在内容方面, 又在形式方面进行了融合, 最终产生的一种新的文本形式。对电影《花木兰》而言, 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文化, 也不是纯美国文化, 它是一个文化杂交混合体。迪斯尼公司改编电影的原则是“给影片加入足够的异域文化元素来表达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在形式方面, 电影《花木兰》一方面保留了迪斯尼影片的制作、剪接风格, 另一方面也借鉴了中国美术和日本舞蹈的形式;在内容方面, 故事的改动比较大:融会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 当然更加突出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例如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木须翻阅当代报纸, 木兰吃香肠煎蛋的早餐, 祖先神灵和着摇滚乐起舞……
另外, 文化转换既可以包括不同文化间的横向空间转换, 也可以在同一文化内部开展纵向时间转换。在横向空间方面, 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可以对原文化加工改造, 进行文化转换。迪斯尼制造出的木兰, 虽然国人有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 但是得到了全球更广泛社会受众的认可。目前在大陆、香港、台湾存在着多个版本的木兰故事, 可见对于中国人自己也难达成一致。这样就出现了在同一文化内部进行纵向文化转换的条件和必要。
二、文化转化的影响因素
文化转化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文化转换者方面, 原文化的丰满程度、态度, 原文化与本土文化差异性的大小, 也包括受众文化消费过程中的诸多因素。
首先, 文化转化的方式和程度的大小受到原文化存在形式的影响:是一个最近发生的真实故事呢, 还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传奇故事;是小说、戏剧呢, 还是电影、话剧, 等等。由于木兰故事是一个缺乏细节描写的历史传奇故事, 这就给迪斯尼很大的想象和改造空间。
其次, “文化成品的存在形式可以影响文化转化的范围和力度”。文化成品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歌曲、小说、戏剧, 也可以是电影、电视剧。可以是新闻、纪录片, 也可以是科幻片、童话片。迪斯尼采用动画片这种形式, 就可以不必严格的“反映现实”, 影片即使出现一些逗乐场合或与现实冲突的情节, 观众也可以接受。
第三, 跨国文化产品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要障碍, 如观众理解的多义性导致不同的理解方式, 而民族主义意识会使当地受众对此文化产品产生排斥性, 意识型态的不同也有可能会导致文化对抗。
总结
《木兰辞》与花木兰形象新解 篇8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和民间传说里, 花木兰是一个英雄, 她的一生是个传奇。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先后出现过多种以花木兰为题材的戏剧、歌舞剧、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
文学作品《木兰辞》以浪漫抒情的华章, 讲述了一个女子代父从军的传奇, 塑造了一个忠孝智勇的英雄形象, 成就了一个不朽的文学经典。
《木兰辞》所描写的花木兰, 是一个大忠大孝的奇女子。因为担心父亲年迈力衰, 不再适合远戍边关, 花木兰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从军之后, 花木兰出生入死、英勇作战,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立下赫赫战功, 为维护国家的安定和边疆的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表现出对国家、对君王的赤胆忠心, 并得到了君王的嘉奖———“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至此, 花木兰可谓成全了大伦大礼大节, 做到了忠孝两全, 其形象高大完美。
更为难得的是, 功成名就之后, 花木兰并没有贪恋君王所赐予的荣华富贵, 而是惦记着家中年迈的父母, 希望君王让她回去尽孝。“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这种视富贵如浮云, 奉孝义重千金的行为, 不仅表现出她大孝的善良本性, 更表现了她淡薄功名利禄的高风亮节, 从而使她的形象在高大辉煌之上, 更多了一层飘逸洒脱的浪漫气质。
当然, 历来最为人们所赞叹的还不只是花木兰的大忠大孝, 更有她的聪明智慧。花木兰从军多年, 同行的战友们居然没有发现她女扮男装的秘密。“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长期与一大帮男同志共同征战、共同生活, 只要言行举止稍有破绽, 就有可能泄露身份秘密, 而花木兰却做到了滴水不漏。以至于当花木兰脱下男装换女装, “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惶”。这不只是靠细心谨慎就能够做到的, 更加需要高超的智慧, 才有可能从容应对、全身而退。
正是大忠、大孝的品格, 大智、大勇的气概, 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成就了花木兰的英雄传奇。
二.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
不但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她是一个浪漫的传奇, 在各地不同版本的民间传说里, 她也是一个传奇英雄。
河北当地传说花木兰曾戍边燕山。所以, 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县, 自古以来都有祭奠木兰的庙宇。那里至今尚存一块元代碑刻, 碑文为元朝人达世安的《汉孝烈将军记》:“神姓魏, 字木兰, 亳州人。汉文帝时, 单于侵境, 大括天下民以御, 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男子可代己者。哀叹好久, 竟行。神闺中, 悯其父老, 即洗铅粉, 脱梳珥, 一变戎服, 贯甲胄, 趋赴军中。搴旗斩将, 攻城略地, 所向克捷, 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 屡立殊勋, 论功上首, 辞弗受赏, 愿归故里, 事奉父母。文帝嘉焉, 特从其志。”
此碑立于1332年, 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的碑刻, 常被人们用以作为花木兰真实身份的佐证。
《河南通志》载:隋木兰, 宋州人, 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 木兰有智勇, 代父出征, 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载:将军魏氏, 本处子, 名木兰……历年以纪, 交锋十有八战, 策勋十二转。朝觐, 天子喜其功勇, 授以尚书。隆宠不赴, 恳奏省视。拥兵还谯, 造父室, 释戎服, 复闺装, 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 盖未见也。
另据《黄陂县志》载:木兰山北双龙镇朱异 (字寿甫) 之女木兰, 十八岁女扮男装, 替父参军, 英勇征战十二年, 扫灭羌胡, 功悬日月, 晋封为将军。她不受朝禄, 卸戎装归乡, 侍奉双亲, 成老阁九十寿终, 葬于木兰山北, 墓前竖碑曰“木兰将军之墓”。
各种传说, 言之凿凿, 似乎花木兰确有其人。然而,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在《木兰诗》的注解中却称“不知起于何代”。《古今乐录》则称:“《木兰诗》本唐朔方节度使韦元甫始得于民间”。可谓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其实, 花木兰究竟只是一个文艺形象, 还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她到底是从现实走进文学的, 还是由文学走进现实的?她到底是哪里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 花木兰作为一个传奇英雄, 已经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成为了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给予我们的生活以丰厚的营养。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所言:“考证这些无稽之谈, 实在没有一顾的价值, 我们只要知道花木兰是一个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够了”。
河南虞城有一座木兰祠, 祠堂有一副楹联:奇孝皆奇忠奇女直等奇男子;大伦全大礼大节堪当大丈夫。这是千百年来普通百姓对花木兰传奇人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也是长期以来民间对花木兰形象的解读。
三、真实历史空间里的花木兰
也许木兰从军的事件确实在某个历史时刻发生过, 但却不一定像《木兰辞》所描绘的那样浪漫, 也不一定像民间传说所描绘的那样成功。
长期以来, 人们无论是对《木兰辞》中作为文艺形象的花木兰, 还是对各地民间传说中的“真实”的花木兰都存在严重的误读。当我们穿越文学作品充满了诗意的迷雾, 用历史现实主义的态度来重新审视《木兰辞》和民间的花木兰传说, 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命运迥异的花木兰———在真实的历史空间里, 花木兰不是一个浪漫的传奇英雄,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角色。
首先, 木兰从军是被迫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 女子是应该谨守妇道, 足不出户, 一心相夫教子的。评价女子的标准是女工、才艺和妇道。像《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那样“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才称得上贤淑女子。所以女子不爱红妆爱武装, 放弃才艺不学而去从军打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花木兰也不能例外。
从《木兰辞》的字里行间看以看出, 花木兰之从军入伍, 完全是为势所迫。“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她该怎么办?她能怎么办?“可汗大点兵”, 无非就是摊派兵役抽壮丁——每家一个, 谁家都不能少!
与传说中的花木兰生活的时代比较接近的真实历史事件是淝水之战。据史书记载, 淝水之战前秦军阀苻坚的大军就是抽丁拉夫组织起来的。战前苻坚下令:“悉发诸州公私马, 人十丁遣一兵。”这一段史料对于我们理解花木兰为什么要放弃温软舒适的香闺生活而选择代父从军极有借鉴意义。
《木兰辞》说花木兰“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但她真的很愿意卸下红妆去从军打仗吗?细心的读者可以从诗文的开头“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看出, 对于代父从军, 花木兰的内心其实很矛盾:让年迈的父亲去还是自己去?自己一个女子怎么去?去了之后会怎么样?……她真的十分无奈, 十分挣扎!
其次, 花木兰的军旅生活是艰难痛苦的。
《木兰辞》对花木兰十年的军旅生活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颇具浪漫色彩。但要知道, 对于一个柔弱女子来说, 从温暖舒适的闺阁走上刀光剑影的战场, 去和凶顽的敌人搏命沙场, 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且不说刀剑无情随时有生命危险, 单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活条件就足够令人难以忍受:长期曝露在漠北的烈日、寒风和雨雪严寒中;风餐露宿, 迁徙不定;长期与一帮男人混迹在一起, 生活十分不方便, 还要时刻担心暴露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这一切对于花木兰来说, 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痛苦的煎熬。
其三, 花木兰的后半生注定是凄凉孤独的。
《木兰辞》对花木兰退役后的生活只字未提。花木兰的后半生到底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只能凭空去想象。十年的漠北征战, 花木兰的形象一定有了很大的改变:长期的战场厮杀格斗, 使她的嗓门变得高亢了, 腰身变得粗壮了, 性格变得暴烈了;漠北的烈日、寒风和沙尘使她的面容变得黝黑了, 皮肤变得粗糙了, 她不复拥有当年的花样年华, 不再拥有当年的花容月貌和曼妙身姿, 甚至在心理上她都可能发生了性别认同的错位, 很难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女子。
在古代中国, 女子十五岁即被认为已经成年———称为“及笄”。“及笄”就意味着到了婚嫁的年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 笄而礼之, 称字。”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 中国古代女子结婚的平均年龄也就十六七岁左右。与花木兰大略同时代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 就是“十七为君妇”的。而花木兰退役之后应该多大呢?保守估计她代父从军时大略十五岁, 如果采信“壮士十年归”的说法, 她服役时间是十年, 那么她退役时至少二十五岁;如果采信“同行十二年”的说法, 她服役的时间是十二年, 那她退役时至少二十七岁。如果采信《黄陂县志》“十八岁女扮男装, 替父参军, 英勇征战十二年”的说法, 那花木兰退役时就已经三十岁了。
不难想象, 二十六七岁甚至三十岁大龄的花木兰, 因为长年征战而不再漂亮的花木兰, 在那个战乱动荡男女比例本来就不平衡的年代, 是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的。所以, 《黄陂县志》载“ (花木兰) 成老阁, 九十寿终”———即花木兰退役后终身未嫁, 成了老闺女, 直到九十岁寿终正寝———是很可信的。
作为一个女性, 花木兰一辈子只为一个传奇而活着, 她并没有享受到爱与被爱的快乐, 没有享受过婚姻与家庭的温暖, 直到九十岁还是个老闺女……血与火是她青年时代的主色调, 孤单凄凉是她后半生的主旋律, 这难道不是悲剧人生?有哪个女人愿意这样过一生呢?
花木兰的传奇是如此浪漫, 然而, 真实历史空间里的花木兰却是如此悲催!
四、《木兰辞》折射了一个悲情的时代
花木兰的悲情人生, 折射出的是一个悲情的时代。
花木兰所在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别是五胡十六国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战乱以历史现实主义的眼光来审视, 《木兰辞》之于南北朝时代兴起, 既是文学对现实状况的艺术反映, 也是文学对现实需要的及时表达:面对连年战乱, 男丁大幅减员的现实, 民间希望女儿能像男儿一样服兵役, 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而面对兵源严重不足的现实, 各路军阀政权也乐得鼓励女子从军, 以扩充兵源。花木兰作为一个时代英模, 正好符合了大家的期待, 可作为先进典型来宣传, 以制造“花木兰效应”———以大忠大孝的美誉, 以“赏赐百千强”的诱惑, 以保卫国家的名义, 鼓动更多女子来为军阀政权卖命……于是, 《木兰辞》应运而生。
《木兰诗》备课札记 篇9
《木兰诗》广为流传, 各种赏析文章林林总总, 但对于“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两句注意得不够多, 一般都理解为“木兰你在想什么呢? 木兰什么也没有想”。如果“所思”“所忆”泛指所想的事情, 联系下文, 这样的理解略有不通之处, 因为明明“昨夜见军帖”, 木兰心中因为父亲要出征之事忧心忡忡, 怎么能说什么都没想呢? 因此看来, “思”“忆”二字当有别解。
我认为, “思”“忆”在此处都应该理解为相思、想念。这样的理解有无道理呢? 我们从诗歌的源头《诗经》开始梳理一下。
据吴小如先生统计, 《诗经》十五国风中“思”字凡二十二见, 十有六七是指男女之思、夫妇之思。兹略举数例:
瞻彼日月, 悠悠我思。 ( 《邶风·雄雉》)
云谁之思, 美孟庸矣。 ( 《鄘风·桑中》)
子惠思我, 褰裳涉洧。 ( 《郑风·褰裳》)
岂不尔思? 子不我即。 ( 《郑风·东门之墠》)
再看《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 《涉江采芙蓉》)
千里远结婚, 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 轩车来何迟! ( 《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 《庭中有奇树》)
客从远方来, 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 下言久离别。 ( 《孟冬寒气至》)
其中所涉及的“思”字也均为夫妇之思、男女之思。
“忆”字在古诗词中表现男女之思、夫妇之思的所占比例也不小, 姑且也赘举数例:
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 ( 顾夐《诉衷情》)
桃花春水绿, 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 忆君君不知。 ( 韦庄《菩萨蛮》)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 下言长相忆。 ( 《饮马长城窟行》)
忆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 双鬓鸦雏色。 ( 《西洲曲》)
敕敕何力力, 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阿婆许嫁女, 今年无消息。 ( 《折杨柳枝歌》)
《木兰诗》开头八句和《折杨柳枝歌》几乎完全相同。后者是全篇, 前者是片段, 很明显是前者截取后者, 移植的痕迹宛然可辨。《折杨柳枝歌》表现的是女子怀春思嫁, 《木兰诗》截取后者做“套头”, 意思也应该相近。
由此看来, “思”和“忆”二字都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范围无所不包, 狭义的则专指男女之思、夫妇之思。在《木兰诗》里,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二句解释为“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谁呢? 木兰我谁也没有思念”更为确切一些。
二
谢榛《四溟诗话》: “雄兔脚扑朔……此结最着题, 又出奇语, 若缺此四句, 使六朝诸公补之, 未必能道此。”但是这两句解释者众多, 意见纷纭, 不免遗憾。
先看“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有论者以为是互文, 意思是说雄兔、雌兔的脚都扑朔, 眼都迷离; 也有以为非者, 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扑朔, 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 “迷离, 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有人认为是指雌雄二兔静止时的状态, 有的中学语文课本就解释说: “据传说, 兔子静卧时, 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 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所以容易辨认。”《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成语“扑朔迷离”, 说: “雄兔脚乱动, 雌兔眼半闭着, 但是跑起来的时候就很难辨别哪是雄的, 哪是雌的。”
家父养了几十只兔子, 据我观察, 兔子在静止时, 无论雄雌状态都差不多, 没有发现雄兔的脚爬搔得特别明显, 而从外观上看雄兔脚上和雌兔眼睛上并没有多少蓬松的毛, 从外观上分辨雄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注意到父亲在分辨兔子雄雌的时候, 总喜欢抓着耳朵把兔子拎起来观察, 这样就一目了然: 被拎在半空的时候, 雄兔反抗得比较剧烈, 四脚乱蹬, 而雌兔相对就比较温顺。
据此, 我认为《辞海》解释“扑朔迷离”: “按兔难辨雌雄, 俗常提兔耳悬空, 雄兔四脚搔爬, 为扑朔, 雌兔两眼眯起, 为迷离。奔跑时则难辨其为雌为雄。”此说接近实际。
“双兔傍地走”, 一般的参考书笼统地解释为“两只兔子并排着跑”或者“两只兔子贴近地面跑”, 二者均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其一, “傍”并没有“并排”的意思; 其二, 兔子不贴近地面跑, 难道还能腾空不成? 对此诗句的理解, 关键点在于“地”如何解释。我认为训为“着”比较贴切。
首先, 从语音上看, 根据郭锡良《汉语古音手册》, “地”上古属定母歌韵, “著 ( 着) ”上古属定母铎韵, 二者的语音相近, 很有可能在当时是通用的。
“地”作为助词的用法, 在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并不鲜见。从《水浒传》中翻检两例:
只见庄客来报道: “教师来也。”柴进道: “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可。快抬一张桌来。” ( 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吴用就血泊里拽过头把交椅来, 便纳林冲坐地, 叫道: “如有不伏者, 将王伦为例。今日扶林教头为山寨之主。” ( 第十八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
引文一是在柴进酒宴上, 洪教头闯席, 柴进断然没有让洪教头坐在地上的道理。次一句是林冲火并王伦后, 吴用假意推举林冲坐头把交椅, 从上文看, 一定是坐在椅子上。
因此, “双兔傍地走”其实就是“傍着走”。
参考文献
[1] .吴小如《古典诗词札丛》, 天津古籍出版社。
天女木兰育苗技术 篇10
天女木兰, 是珍稀的观赏和药用树种。花气清香, 花蕾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治酒疽、重舌、痈毒、肺损咳嗽、痰中带血”。
一、播种育苗
1. 种子采集与处理
天女木兰的种子采集, 应在8月末至9月上中旬, 种子成熟时进行采集。将采得的天女木兰种子晒干脱粒, 进行沙藏冻化越冬处理, 沙中水分以手握成团, 放开即散为度;或在播种前用60度热水浸泡24小时, 直接播种。
2. 整地与做畦
要选择半阴半阳的, 腐质土深厚的土地, 深翻25~30厘米, 做成80厘米宽的畦面, 长视种子量而定。
3. 播种
4月上中旬, 在做好的畦子上, 每隔20厘米开一沟, 沟底用木楞压平, 然后播种, 每隔15~20厘米一粒种子。播种结束, 覆土盖种。用过筛的腐质土将沟添平盖种, 厚约3厘米, 用木板压实。一次灌透水, 后视土壤温度情况灌水。一般见土壤早晨能返上润无需灌水。
4. 田间管理与移植
天女木兰种皮厚, 出苗慢, 一般播种50天后出苗。出苗率低, 一般出苗率30%左右。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3年生天女木兰苗长至2米高, 即可移植。
二、扦插繁殖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水源的地段建扦插棚, 扦插床宽1~1.5米、长6米、深0.2~0.3米。床的上方横插拱形钢筋或竹片, 间隔60~70厘米, 拱架最高点距床面50~70厘米, 拱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在扦插棚上面设置苇帘遮荫。插床内铺10~15厘米厚的干净河沙, 用0.5%高锰酸钾进行淋洗消毒。6月上旬至7月下旬采集插穗, 在天女木兰母树上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穗长10~12厘米, 下剪口位于末节下约0.5厘米, 修剪掉末节叶片, 其余叶片剪去其1/2~2/3, 以备处理、扦插。扦插时, 将插穗基部浸入500毫克/升吲哚丁酸 (I B A) 水溶液中5~7秒, 然后按5厘米×6厘米的株行距插入插床中, 深度约3厘米。插后喷透水, 使插穗与基质紧密结合, 覆盖塑料薄膜, 封闭插床。扦插棚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 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每天喷水2~3次, 以调节扦插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经60天左右, 插穗可陆续生根, 生根率可达75%以上。扦插苗可当年移植或翌春移植, 株行距25厘米×25厘米, 按穴植法栽植, 栽后浇透水, 并适当遮阴, 成活率可达90%以上。
三、绿化应用
《木兰诗》教学设计 篇11
同学们, 你们知道哪些巾帼英雄的事迹, 请讲一讲。 (学生讲) 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木兰诗》, 相信大家会对女英雄木兰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二.学习新知
1.简介文学常识 (见配套练习)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 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2.朗读课文
⑴让学生认真听朗读录音, 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需要注意的字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胡骑、朔气、扑朔、戎机。
⑵让学生结合所听的录音和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⑶叫学生读课文。
⑷刬分节奏。例如: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让学生给自己最喜欢的话划分节奏, 并大声读出来。
学生需积累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例如:军书、阿爷、胡骑、戎机、朔、赏赐、郭、著、扑朔、迷离。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互文) (作业第二题)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对偶)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比喻)
3.把握情节
⑴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
明确: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⑵用五个四字短语概括全文主要情节。
明确: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3) 把握形象:
反复朗读课文, 结合具体诗句, 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学生回答)
木兰是一个少女, 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她挺身而出, 驰骋沙场, 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 又谢绝高官, 返回家园, 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 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 木兰的形象,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三.作业:背诵全诗
【木兰文化】推荐阅读:
木兰形象的跨文化书写09-26
从跨文化角度看《花木兰》05-25
木兰花杏花,木兰花杏花柳永,木兰花杏花的意思,木兰花杏花赏析08-25
木兰花/玉楼春,木兰花/玉楼春曾原?J,木兰花/玉楼春的意思,木兰花/玉楼11-03
木兰诗篇08-13
木兰出征06-26
《花木兰》09-09
木兰诗课件05-31
《12、木兰从军》06-02
木兰从军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