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2024-10-05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共11篇)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篇1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刚开始接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和学生一同成长着,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回顾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很多,教学中的点滴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急急忙忙的开头

刚开始接触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对自己驾驭语文、课堂、学生的不自信。但十分感谢班上的孩子们,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我的充分信任一直在支持着我不断钻研与前进。但可惜的是由于毫无经验,一个学期中最重要的开头却没能发挥作用。最前期的各项任务进行得貌似顺利,不管是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都让我产生了一种“自满”心理。一周以后,各类问题开始逐渐显现:上课时不遵守纪律情况变多(未能在第一次出现此情况时予以重视);作业书写马虎,作业本杂乱(未强调作业书写及学习用品的准备、组长工作的具体实施);差生与优生在各方面差距开始明显,背书、默写任务无法及时完成(未提前了解班上同学学情并采取措施)......最大问题是自己本身,突然由学生身份彻底转化为人民教师,不管是工作量还是内心都有一些适应不了的地方。但我每天认真备课,努力带给学生们有趣且有用的课堂,每天监督背默,希望能用付出尽力弥补技巧的不足。另外实行了积分奖励的制度,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时代阳光石门希望小学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快速且有效的拉近了我与学生、学生与学习的距离。

二、好与坏的对立

前期工作虽然辛苦但总体进行得还算顺利。县里提供了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以及在学校的公开课学习都让我慢慢见识到语文课堂的魅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的无限可能在一节短短的四十分钟语文课中就能让人受到震撼。我也在不断的尝试:在课堂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猜字谜、表演、讲故事等;努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能力,对答得好的,我会马上表扬;有错的,也及时进行鼓励,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探讨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汲取经验,比如生字词的二次默写和抓住重点讲课文。这是一个新鲜的尝试阶段,自己偶尔还会醺醺然沉浸其中,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痛苦的后果承受阶段。学生方面:课堂纪律、作业书写与完成、课后背诵与默写等问题在中期工作时彻底爆发,这也逼迫我必需采取有利措施,如对优秀学生的大肆表扬及对消极学生的严肃批评(全班批评、反思书、与家长沟通合作等)和对有进步的`同学多加表扬与关注......这个过程身心疲惫但也让人收获满满。自身方面:对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等的不了解直接导致了期中考试下降的成绩,三年纪开始正式接触课外阅读理解和习作,但老师的重点偏移模糊了学生对每道题的重视。期中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同时也庆幸问题发现得及时。从那时起我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日记本完成相应任务,重视每一次习作。在平时课时代阳光石门希望小学文讲解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及其他阅读技巧,也希望我能帮助学生们在三年级这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有更多的收获。

三、语文助我们一起成长

前期工作的缓慢进度让我开始着急赶课了。精简教学内容进行的扩充,没想到这样的选择却带给了我和学生更多的惊喜。知识点变少意味着某个知识点更详细,给予了更多时间与空间给学生体会与思考,之前总是害怕讲不完,更害怕放手,而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时,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与想法是多么的狭隘,与其说这是学生的表现机会不如说这是老师的学习机会。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都会有很好的效果,这就取决于教师布置的课前准备与课中的有心引导。我享受这样的成长,渴望这样的成长,也深刻的明白教师的自身成长对学生而言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而这笔财富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我们本身。本学期的实习工作即将结束,在语文教学中,我不敢说自己掌握了多少经验,又或是掳获了多少学生的喜爱、留给了学生们多少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多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不足的地方太多,在今后学习与磨练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更多。但我坚信对学生的爱与热情将成为我永远走在路上的不灭明灯。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篇2

《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针对教参的解读, 一个网名叫“磁场工作室”的老师提出了异议。为了方便讨论, 将这位老师的有关论述抄录如下:

我认为, 三个学生之所以能成功“脱险”, 一是因为有人指挥———这个人是课文中的“一个女孩”;二是因为指挥得当, 即有序与动作迅速, 有序是“你第一, 你第二, 我最后!”动作迅速是“快!”三是因为服从指挥———“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思想尽管有一定作用, 但绝不是主要的因素。如果只是有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思想而不具备以上三个因素, 也只会出现大家都不能“脱险”的情形。

对于以上“磁场工作室”老师的观点, 笔者以为有两点需要商榷:

一、归因是否妥当

先谈“磁场工作室”老师的“立论”。从课文对实验过程的描述和教育家最后那段话中, 我们可以得知, 以往的实验不成功和这次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秩序”:前者无序, 后者有序。因此“磁场工作室”老师将“有序与动作迅速”视为三个学生成功脱险的原因, 这是对的。但是, 把“有序与动作迅速”仅仅归因为“指挥得当”, 就是以偏概全了;把“有序与动作迅速”与“有人指挥”、“服从指挥”并列起来, 则是将因与果放在同一层面讨论, 逻辑就有些混乱了。

再看“磁场工作室”老师的“驳论”。首先, “磁场工作室”老师承认, “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思想”是三个学生成功脱险的原因之一, 接着又一厢情愿地认为教材是把“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思想”视为成功的唯一原因, 这就不够客观了, 因为课文没有一处强调这是“唯一”的原因。

二、对课文人文价值的定位是否妥当

这篇课文能够带给学生的人文熏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知道在这个实验中, 能否成功脱险的关键是“秩序”;二是思索在当时的情况下, 秩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前者显而易见, 后者耐人寻味。在“磁场工作室”老师看来, 秩序的建立靠的是“有人指挥, 指挥得当, 服从指挥”。如果作为个人的解读, 无不可;如果将其作为文本主要的人文价值, 则不妥。

1. 关于“有人指挥”

什么叫“指挥”?词典里的解释是“发令调度”。从“发令”这个词, 我们可以体会到指挥者与被指挥者之间的这种上下级的关系。在课文中, 小姑娘和两个同伴间显然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因此, 更确切地说, 是小姑娘提出了一个建议,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建议被她的两个同伴采纳了。

退一步讲, 我们姑且承认在化解这次危机中有小姑娘的指挥, 那么, “有人指挥”是不是化解这次危机的必要条件呢?如果是, 请问小姑娘又是靠谁指挥的?没有!面对危险, 没有人指挥小姑娘应该怎么做, 是她自己急中生智, 想出应对危机的方法, 带领大家脱离了危险。我们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 文中的那两个小伙伴不知就里, 只是机械地执行小姑娘的“命令”。三个人可能同时想到了“秩序”, 可能会按照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某种道德或者行为规范, 比如年龄大的谦让年龄小的, 或者男同学谦让女同学, 不需要谁“登高一呼”, 而是自然地形成一种秩序。这不是一样可以脱险吗?

如果一味地强调“指挥”, 那么我们会把学生引向哪里?

2. 关于“指挥得当”

面对危险, 小女孩在短暂的时间内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两个关键点: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 你第二, 我最后。”正如“磁场工作室”老师的分析, 这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动作迅速, 一个是有序。

关于动作迅速, 在前面的多次实验中, 孩子们都是知道的。这从课文最后一段教育家对校长说的一段话中可以看到:“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 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 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 一个也拉不出来。”所以, 区别于前面的多次实验, 这次实验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是建立了一个“有序”的秩序。

可惜, “磁场工作室”老师对文本内涵的分析到此就结束了, 却没有仔细看看小女孩安排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秩序。我们再来看看小女孩说的话:“快!你第一, 你第二, 我最后。”我想, 如果调整一下脱离危险的先后顺序, 换成这样:“快!我第一, 你第二, 他最后。”这是不是“有序”?当然是!不过你觉得, 小女孩如果这样说, 事情会怎样发展?

毫无疑问, 在当时的情境下, 建立“有序”秩序的一个重要基石, 就是小女孩这种“有了危险, 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思想。强调小女孩这种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在应对危险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我们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 多了一分道德感召的温暖, 少了一种强权压制下的冷酷。因此, 先人后己的思想, 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 决不是像“磁场工作室”老师说的那样是可有可无的“次要因素”, 而是学生需要经历的精神洗礼。

3. 关于“服从指挥”

如果说前面两点是“磁场工作室”老师给予小女孩的评价, 那么, “服从指挥”就是对小女孩身边的两个同伴的评价。我们姑且承认“磁场工作室”老师的归因, 只是要先问一下:为什么两个同伴要“服从指挥”?除了对小姑娘方法的认同以及受到她先人后己的思想的感召, 两个同伴有没有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呢?当女孩低声对他们说“快!你第一, 你第二”的时候, 排在第二的同学为什么没有说“凭什么他第一, 我第二呢”?因为, 在危急情况下, 他们同样没有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 同样认同秩序的必要性, 同样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因此, 他们相互合作, 才取得了成功。如果像“磁场工作室”老师那样不谈“合作”, 过分强调“有人指挥”和“服从指挥”, 将会把学生引向哪里?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因此, 教参书把“相互合作”作为这次实验成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不仅符合文义, 也是符合时代精神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 无论是从课文本身, 还是从课文承载的人文价值来看, 课文中三个学生所拥有的合作精神和先人后己的人文情怀是这次实验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这, 也是学生需要塑造的时代精神!

高中语文老师离奇死亡 篇3

我死了 死于谋杀

1995年6月19日,我死了。人死以后的物质遗骸,通常被称为尸体。科学家说每个人在死亡瞬间,都可能有濒死体验,比如穿越一条散发着白光的隧道,感觉灵魂飘浮到天花板,俯瞰躺在床上自己的尸体,或者看到这辈子死去的亲人,以及生命中所有的细节一一回放?乃至见到基督、佛祖、大仙、哆啦A梦……

至于——死后的世界是什么?电冰箱的冷藏室般冰冷?微波炉的高火档般炽热?还是星球大战里的外星般荒漠?抑或阿凡提口中的天国花园?

当我还住在地下室,向老爷爷要过一套白话本的《聊斋志异》,我对那些故事深信不疑——死后可转世投胎重新做人,大奸大恶之徒则要在十八层地狱中遭受各种酷刑,悲惨的冤魂不散就只能沦落为聂小倩了……上中学以后,政治课上学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才让我确信所谓的转世轮回,全属鬼扯淡的无稽之谈。

我们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真的是这样吗?

16岁,有次在操场上疯玩,一块玻璃从天而降,在我跟前砸得粉碎,几片碎玻璃扎进腿里。如果再快一秒钟,或者玻璃偏几厘米,就会在我脑袋上敲个大洞,要么当场一命呜呼,要么变成植物人。虽然只是轻微外伤,我却莫名其妙地上吐下泻,躺在医院里大病一场,每夜被各种噩梦惊醒,不是遭人用刀割断喉咙,就是过马路时被卡车撞飞,或是从楼顶失足坠落……

我是多么惧怕死亡啊,你也是。

1995年6月19日,星期一,深夜十点。

我死于谋杀。

3年前我目睹过别人的死

我相信,死亡是有预兆的。被杀害前的两个星期,死亡如同熟透了的红苹果,接二连三扑到牛顿面前……

1995年6月5日,星期一,清晨六点,我被窗外的尖叫声惊醒。以为那是噩梦里的声音,好几年没再来过了,挣扎着要爬起来,但无能为力,仿佛有人重重压在身上——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验,据说这就是“鬼压床”。

他又来了,我看到一张脸,暗黑中模糊的脸,安在强壮男人的躯干上。像小时候那样,我想尖叫,却发不出声音,似乎被掐紧脖子。窗外又传来第二声、第三声、第N声尖叫,从凄厉的女声变成粗野的男声……这些撕心裂肺的叫声救了我的命。

晨光熹微,噩梦中的那团脸消失,只剩下床头贴着的海报,马拉多纳正捧起大力神杯,他是我少年时代唯一的偶像。这是寄宿制南明高级中学,从四楼窗户向外眺望,学校图书馆的屋顶上躺着一个白衣女生。虽有百米之遥,但我一眼认了出来——柳曼,身体扭曲得不成样子,一动不动地僵硬在屋顶上,黑色长发如瀑布般铺在红色瓦楞间,我想起看过无数遍的《红与黑》。

她死了。柳曼是高三(2)班的学生,而我是她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叫申明——申明的申,申明的明。

3年前,我刚从中文系本科毕业,分配到南明高级中学做老师,这是我最熟悉的学校。我只穿起一条长裤,披上衬衫冲出寝室。整栋楼响彻男生们的喧哗,大多第一次看到同学死于非命。我连滚带爬地摔倒在楼梯拐角,又疯狂地爬起来,没感到额头正在流血。

我裸露着胸膛,撒开双腿全力冲刺,时间一下子停滞,仿佛在我与图书馆之间隔着一条深不见底的河流。背后就是女生宿舍,尖叫与哭喊声此起彼伏,少女们都趴在窗口,焦点却已从屋顶的女尸,转移到我飞速穿过操场的背影上。

1分20秒,从寝室到图书馆。

南明高中的校舍比较新,唯独图书馆的两层小楼例外——不知多少年前就在这儿了,还有中国传统的歇山顶,屋脊上开了个小阁楼,谁都没上去过。这扇神秘的阁楼窗户,半夜偶尔会亮起微弱灯光,成为学校一大灵异传说胜地。

来到充满纸页与油墨味的二楼,整栋图书馆都空无一人,除了屋顶上的死人。再爬一层楼梯,小阁楼的木门从外面用插销锁上了。我拔下插销推开门,迎面是一间幽暗屋子,窄窗射来刺眼的亮光,堆满各种老书,灰尘呛得人咳嗽,伴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窗户是敞开的,风吹乱了头发,我毫不犹豫地翻出窗户——图书馆楼顶,瓦片与几蓬青草在脚下,横卧白衣黑发的少女。跌跌撞撞摸过去,脚底一滑几乎摔倒,远远听到女生宿舍一片惊呼,有块瓦片应声坠落,在楼下粉身碎骨。

我看清了柳曼的脸,南明高级中学最漂亮的女生,也是流言蜚语最多的女生,其中最为不堪入耳的八卦——与我有关。从她僵硬扭曲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死得非常痛苦,双眼瞪大了面对天空,最终时刻看的是月亮还是流星?抑或凶手的脸?

为何我认定这是一场谋杀?不过,她死去的姿态很漂亮,像一朵被摘下来的玫瑰,正以独特的姿态渐渐枯萎。

我已代替医生开出了柳曼的死亡通知单,忽然,眼角有两滴眼泪滑落,这是作为一名高中老师,尤其是死去女生的班主任老师,最为合情合理的泪水。

我与柳曼并排躺在图书馆的屋顶上,就像两具尸体。我看不到星星与月亮,只有清晨阴暗的天空,似乎飘浮死者的灵魂。透过大操场上浑浊阴惨的空气,女生寝室的某个窗口,她正藏在一堆女生的缝隙间,异常冷静地望着我。

我成了被怀疑对象

“这是一场谋杀。”说话的男人三十出头,穿着深色警服,面色黝黑冷峻,自始至终没有过表情,声音异常沉闷,“有……有没有凶手的线索?”

该死!怎么一下子结巴了?手指下意识地摩擦衣角,二楼的教师办公室只有我们两人,外面走廊不时有学生经过,挤在窗前看热闹,全被教导主任轰走了。

“我叫黄海,是负责本案的警官。”“没想到我带的毕业班会发生这种事,再过一个月就要高考了,这下真是……我和校长刚接待了柳曼的爸爸,虽然不断道歉,我还是被打了一记耳光,但我不会记恨的。”我摸着通红的脸颊,想把目光拉向地面,黄海警官的双眼却如磁铁,令人无处藏身。

“申老师,有人反映——昨天晚自习后,你和柳曼两个人,单独在教室里聊天,有这回事吗?”他的语速缓慢有力,像数百吨重的打桩机,将我碾得粉身碎骨。“是。”“为什么不早点说?”“我——”果然,我成了杀人嫌疑对象。

“别紧张,把情况说明就可以。”“昨晚,我正好路过那间教室,是柳曼把我拖住说话的。她问我语文模拟考卷里的难题,比如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的典故出处。”这是警方的审讯吗?我出丑到了极点,双腿夹紧,居然有要小便的冲动。

“哦,就这些吗?”“都是文言文方面的,她问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兰舟与李清照笔下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否是同一种船?”

“还有吗?”黄海警官冷静地等待补充,这可怕的耐心,让我想起柳曼死亡的姿态:“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句中的‘钿头云篦’具体何解?好像就这3个问题,我解答后就离开了。”

其实,我脑中浮现的是“血色罗裙翻酒污”。“申老师,你对柳曼的印象是怎么样的?”“这个学生性格有些怪异,喜欢到处打听事情,学校里几乎没有她不知道的秘密,因此也有些同学讨厌她。像她这么漂亮的女生,自然能引起男生的兴趣,不过至今还没有早恋的迹象。她的胆量比许多男生都大,恐怕也只有她敢半夜一个人跑到图书馆的小阁楼。”

“你怎么知道她是半夜一个人过去的?”“哦?还有凶手呢!”虽然我没有杀人,可在警察耳中,我的每句话里都有破绽,“你的意思是——除了凶手与被害人,现场可能还有第三个人?”黄海警官平静地摇头:“对不起,我不是来跟你推理案情的。”

“柳曼看起来开朗活泼,实际是个内心孤僻的孩子。大概是单亲家庭,跟着爸爸长大,缺乏母爱的缘故。她的成绩不好,读书易分心,在外面社会关系复杂。我们南明高中是全市重点的寄宿制学校,给不少名牌大学输送过尖子生,但柳曼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是个问号,我作为她的班主任很头疼,经常在晚上帮她补课。”

“非常抱歉,我想问的是——”“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我一拳重重砸在玻璃台板上,“可恶!最近两个星期,学校里流传着无耻的谣言,竟说我跟柳曼之间存在某种暧昧关系,这是对我的人格与师德的最大侮辱,无中生有的血口喷人!”

“申老师,关于这件事,我与校长以及几位老师都聊过了,这个谣言没有任何证据,只在学生中间流传,我相信你是清白的。”黄海警官忍不住点起一根香烟,猛抽两口,“对了,听说你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是,我的高中3年就在此度过,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太熟悉了,没想到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我被分配回了母校任教,成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我觉得非常幸运。”说到这种恶心的官话套话,我可是出口成章,无需经过大脑思考。

“一草一木?”黄海皱起眉头。我摸不着头脑:“有什么不对吗?”“没有,申老师,您才25岁,觉悟就那么高,真让人敬佩啊!”他的脸上满是蓝色的烟雾,让人看不清眼睛,“听说您很快就要离开南明高中了?”

“真舍不得啊!我才当了3年高中老师,这是我带的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毕业班,等到高考结束后的七月,我就会上调到市教育局团委。”“那么恭喜您了。”“我还是喜欢当老师,大概很难适应机关办公室的工作吧。”

他毫无表情地点头,迅速掐灭吸到一半的烟头:“我先走了!这几天你不会出远门吧?”“是,我一直住在学校的宿舍,下个月就要高考了,哪能离开学生们呢?”“随时保持联系,再见!”

黄海警官风一般走出房间,我看到窗外走廊里教导主任的脸,他却避开我的目光,跟在警察身后离开了。

(待续)

摘自《生死河》

蔡骏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篇4

我把这学期的对于语文学科及教学工作的思考总结为“一种现象,两个原因,三种做法,四点反思”。

一、一种现象:

我们组乔老师调侃地总结语文课的“三个一样”,即“讲与不讲一个样,讲多讲少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虽说是玩笑,却也是语文界的一个不可否认的悲哀的事实。鉴于语文学科的特点,高中的学生对于文本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一定的理解。这是,如果老师站在讲台上,对那些学生“一望而知”的知识大讲特讲,对于学生不知道的东西,老师却不能讲出什么来。这样一来,课堂上看似老师在滔滔不绝,其实是在重复学生已知的事实,对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的挑战。自然会出现“讲与不讲一个样”的现象,而语文老师作为教师的专业尊严就几乎没有。

二、两个原因:

出现上述“三个一样”的原因,我分析如下:

一是教材处理浅层化。

例如:

对《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教学目标的制定:

甲老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能有自己的语言说出对具体的字词和诗句的理解。

3、依据诗句想象古诗过描绘的情景,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体悟古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

乙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熟读并背诵本诗,并要求读时声音与意义相贴切;准确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积累掌握小山、鬓云、欲度、弄妆等词语。

2、初步学会运用符码、反衬等方法鉴赏古诗。

3、较深入地感受诗意;涉猎并积累相关若干诗词。

由以上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文本的处理,不同教师的处理的层次是深浅不一的。教师甲对文本的处理就非常浅,而教师乙的目标目标一就已经是教师甲的所有内容了,而教师乙的目标二才是这节课的教学核心,就是把这首诗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从这个例子中学会如何运用符码、反衬等手法鉴赏诗词。而目标三是拓展延伸性的目标。在甲乙两位教师中,教师乙的专业素养能在课堂中体现出来,这样的语文课堂也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而教师甲的专业尊严就相对体现不出来,也就会出现语文课“上与不上一个样”的现象。

教师对文本的处理浅层其实正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出了问题。新教育理论认为,一个学科教师的知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人类基本知识。其中,本体性知识是指作为本学科老师应该具备关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语文学科教师要具备汉语知识、文学史知识、诗词鉴赏知识等等;专业知识是指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这三种知识的结构应该是本体性知识占知识结构的50%,专业知识占知识结构的30%,人类基本知识占20%。教师甲出现的对文本解读的浅层化其实正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欠缺导致的。

二是高考意识在课堂中渗透不当。

如一位老师执教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设置:

本来在农村中很常见的事物,在作者笔下却如此优美。请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鉴赏诗句的妙处。

这个问题指向性模糊,到底是问景物形象的,还是问形象特点的,还是问景物描写的手法技巧的,语焉不详。

结果学生就站起来回答:“我最喜欢的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这两句诗写出来远远的村庄,炊烟袅袅的景象。

那么,在学生的意识中,鉴赏诗句的妙处就是诗句所写的内容。这样的问题设置虽然有高考诗词鉴赏的意识,但因为老师本身对高考专题的研究不透,就导致课堂没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上面的问题建议改为:

诗人描写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色?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这样,第一问哪些景色,考察的是形象内容;第二问如何描绘,考察的是手法技巧;第三问景色特点考察的是意境概括。三、三种做法:

鉴于以上的原因,我们这学期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和课堂的驾驭上。做法一:专业书籍的购买推荐阅读交流。

对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缺陷导致的对教材处理的浅层化,我们采取了专业书籍的推荐阅读交流的做法。

这是我们目前已经购买并让老师们阅读的部分专业书籍:

《汉字密码》

《解读语文》

《论语别裁》

《名作细读》

《红楼小讲》

《万历十五年》

《名篇词例选说》

《余秋雨讲文化》

《闲坐说诗经》

《唐宋词十七讲》

《世说新语》

《文化苦旅》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谈美书简》

《中国文脉》

《美的历程》

《画说汉字》

《古老的回声》

这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涵盖汉语知识、文化常识、历史、诗词鉴赏、名篇解读及方法、美学等等。

做法二:高考专题的深入研究。

对于年青教师在课堂对高考知识的渗透不当问题,我们采取了对高考专题深入研究的方法。

比如赵XX老师主研的“文言文阅读专题”赵XX老师主研的“诗词鉴赏专题”,张XX老师主研的“人物传记阅读专题”,李XX老师主研的“作文教学专题”,乔XX老师主研的“现代文阅读专题”等等。让每个有经验的老师各展所长,深入研究一个高考的专题,大组培训时给组内同事讲解并且大家再集中深挖。

我们大组培训的定义是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智慧,实现真正的真实的合作,在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实现共同体的共同发展。

做法三:

以听课为圆点,以评课为半径,形成一个又一个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知识面。

以听评《归园田居》流程为例:

①高一年级刘XX老师执教,全体语文组听课。

②刘XX老师讲述自己的授课思路,及执教感言。

③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赵XX讲述对古代诗歌单元的教学设想、教学处理及效果反思。

④高三年级赵XX老师代表高三讲述高三对“诗词鉴赏”专题的复习研究及突破。

⑤高二年级李XX老师对课堂的处理及驾驭进行点评。

⑥集体交流对诗歌单元教学的困惑及自己研究所得。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篇5

【教学目的】

1.知道“教师节”由来已久,1984年开始我国政府规定每年的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2.懂得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辛勤的教育和培养,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3.做到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能用实际行动对教师表示节日的祝贺。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教师的感人事迹。2.教具准备:

人们对“教师”的比喻、名人尊师的故事、向同学们推荐祝贺教师节的九种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解说“老师”的含义

中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中国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几千年来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之一。随着岁月的更迭,“师”的称谓后来演化为“教师”、“老师”。也许有同学会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以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教师”这个话题。

二、交流资料——领略老师的风采

让学生简单说说收集的是老师哪方面的事迹?如:工作勤勤恳恳,课堂教学能力强,关心爱护学生,集体荣誉感强等等。(1)联系实际,讲讲我们身边的老师。(2)介绍我国的优秀教师。

三、感受赏析——赞颂老师的“精神”

1.长久以来,人们为教师设计了很多形象的比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这些比喻又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能说一说吗? 2.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小结。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

“人类灵魂工程师” 来比喻老师,表明了人们对老师职业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敬意。教师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以“为人师表”的行为将自己的品德、人格、情操、责任感、爱心和献身精神承传和影响给每一个学生,塑造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和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每一个老师都会为这一称谓感到由衷的自豪。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园丁”原本是指从事园艺的工人,后被比喻成教师。人们通常把童真的孩子比喻成幼苗、花朵、小树等,而培育这些幼苗、花朵、小树的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用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园子里的每一株幼苗,使他们枝繁叶茂,姹紫嫣红,茁壮成长。因此,把老师称作园丁是最质朴、最形象、最富有田园诗意的比喻。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中国古人云:“师如父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人们把老师比作“慈母”,主要是对那些有着“童心母爱”的女教师给予的最亲切、最真挚、最感人的尊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同样是一句非常有名的尊师格言。)

春蚕——最真挚的称谓

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春蚕”是广大教师感到无比荣耀的称谓。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对蜡烛的赞美也是源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会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对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 3.在你的心目中,你觉得老师还像什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如:老师是一座“桥”,老师是一位垂钓者,老师像星星等等,只要恰当就行。)

四、学习楷模——继承尊师传统

1.引入:

我们小学生就像老师的“贴心小棉袄”,我们每一点知识的获取,每一个进步,每一步的成长都与老师认真的教育和无私的关怀分不开的。我们对老师充满了尊敬之情。其实,古今中外,老师永远是那样的受人尊重,小学生也好,大学生也罢,老百姓也好,伟人也罢,插柳之恩,谁能忘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等都是我们尊师的楷模。

2.名人尊师故事。(出示课件二)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私塾读书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状况。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良,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鲁迅探望寿镜吾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老师。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镜吾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学习的情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结婚,虽只停留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去探望年逾花甲的寿镜吾老师。

华罗庚成名不忘恩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地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老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天才的“伯乐”——王维克老师。

梅兰芳“雪中送炭”

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他曾拜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师,执弟子之礼。一次,梅兰芳应邀到朋友家做客,齐白石先生也来赴宴,他衣着寒酸,被冷落在一旁。梅兰芳一到,客厅里的人蜂拥上前,把他团团围住,握手寒暄。忽然,梅兰芳一眼见齐白石先生,便急忙挤出人群,快步走到齐先生面前,一躬到地,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然后,坐在老师下首,问寒问暖,敬菜敬酒,直至席终。齐白石深为感动,不久,他馈赠梅兰芳一幅《雪中送炭图》,并题诗曰:“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3.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这样赞美他们、传颂他们吗?

小结: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把尊敬老师作为一种美德。这些伟人、名人永远是我们“尊师”的楷模。我们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将不断地从他们身上受到教育。

五、探寻渊源——了解节日的由来

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对教师这个职业,一直都特别尊重。自1931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共有过4种不同日期和性质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发起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三项目标。虽然,这个教师节的诞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鉴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1939年决定另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地位,1984年我国政府经过全面、深入的讨论研究,最终决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这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在第一个教师节,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首都召开万人庆祝大会,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从此以年,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六、真诚祝福——祝老师节日快乐

古今中外,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教师节不仅是老师们的节日,同时也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我们不但要牢牢地记住9月10日——这个不平凡的日子,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进行热烈的庆贺。

推荐几种既充满尊师之情,又简单方便的祝贺方式:

(1)一封邮件 给老师发一封庆祝教师节的电子邮件;

(2)一封亲笔信

(3)一张贺卡 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4)一声问候

(5)一幅题诗画

(6)一句贺词

(7)一份日程表

(8)一束鲜花

(9)一包润喉糖 好嗓子。

给老师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

自己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老师;或到商店买一张贺卡,悄悄放早上见到老师时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篇6

我的启蒙老师身体稍有些肥胖,一头朴素黑黑的长发,圆圆的脸,高高的鼻梁。她生育了我,她教我认识了第一个字“一”,是她把以前哭哭啼啼的我变为了时常快乐的我,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我的妈妈。

听爸爸说,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进行胎教:听音乐,读散文,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我学走路的时候,是妈妈把我扶稳,然后,放开我,鼓励我向前走。当我会喊“爸爸妈妈”的时候,当我能扶着床沿从一边走到另一边的时候,妈妈的笑容总是很久都不消失,留在脸上,像一朵怒放的向日葵,久久地绽放着。

从我记事起,家里洁白的墙面上就贴有拼音图、认字图、古诗图等等。妈妈经常拿起尺子,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的教我读。上下楼梯时妈妈总是“1、2、3„„”或“10、9、8„„”地数着每个台阶。逛街时,妈妈总是故意惊奇地读着各种牌子上的汉字:“咦!鸿、庆、楼”“看!百、货、金、店”„„

上幼儿园时,妈妈经常给我买些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像《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等等。每晚睡觉前,妈妈总是把我搂在怀里,手指着故事书,抑扬顿挫地朗读。她好像是个巨大的磁场,总能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从这些故事中,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应该学会宽容;做事不能拖拖拉拉„„

在别人的眼里是妈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在我心里妈妈就像春天的太阳,她把一缕缕温暖的阳光无私地献给我这颗小草,让我茁壮成长!

高中语文老师教育故事 篇7

二年级上册班上来了一名新同学,叫小铭,还没安排班级时,就已经听介绍的谢老师说,这是一个刺头,在公立学校总是不学好,成绩也是老大难,才二年级就已经跟不上班级成绩了,当时心头老打鼓了,一想:为什么又安在我们3班呀!真是运气不好,来了这么一个学生。另一想:没事,既来之,则安之,只要用心教,相信会有进步的。

孩子来了以后,一看,长得还是很精神的,是一个小帅哥,当时我就安排了班上一名成绩很优秀,又很热心的孩子—姚标,和他做同桌,私底下我和姚标说,你是班上非常优秀的孩子,我让你和他坐,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你优秀,你负责任,所以让你去帮助他,小铭刚来,很多东西都不太懂,成绩也不是很好,他有困难,你要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小铭刚来时看着还是挺听话,也不像是一个爱惹事的孩子!不过成绩确实不好,字也写得歪歪斜斜的,上课提问题时,基本没举过手,问他,他也是非常不自信的,声音小小的。和家长沟通,家长是卖服装的,根本没时间管他,在家里也很不听话,总是和父母顶嘴,所以他才会越来越差,现在来了我们学校,晚上就在学校吃晚餐,上晚修,下晚修了才接回家。学习上基本不管,可以说是甩手掌柜,只关注到成绩有没有进步,想着花了钱就要有进步。每次和家长说平时一定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多和孩子沟通,家长总说忙,忙,忙---经过两周的学习观察,发现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不是笨孩子,他只要用心,一定能有进步的,当下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尽快让他熟悉新环境,让班上良好的学风影响他,让他愿意去学习,去思考,去努力。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首先在课堂上多提问,多表扬,多鼓励;做题时,由于刚上二年级,他的识字量还比较少,很多题都不会读,我就让同桌姚标去帮他,并要求姚标一定要有耐心,我发现在同桌的带动下,他真的认真了很多,虽然字还是写得很不好,但是可以看出,做题时是用心的,做对的题也越来越多

课下,让班上活泼的孩子找他玩,和他说话聊天。有时还利用中午和晚修后的二十分钟对他进行辅导学生个别教育案例:孩子你慢慢来教学反思。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发现他的改变真的很大,成绩由刚来时的不及格到现在已经能上90分了,真是可喜的成绩,孩子学习也自觉了很多,周末回家知道要完成作业了,孩子父母也非常开心。但是我对孩子父母说,这孩子不笨,只是他学习不够自觉,很多时候需要人去推一把,你如果不管他,放任自流,那绝对是不行的,他的进步虽然很明显,但是要想保持,必需有人监督,我们在学校用心教,努力让他学好,你们在家里也不能不管,孩子妈妈当即表示,一定会抽时间管孩子,检查孩子的作业,不会再让孩子回到原来的样子了。现在升上三年级了,孩子的成绩还是比较稳定的,都保持在90分以上,作业写的也工整了很多,我终于放下心了,只要一直有这个学习状态,成绩不会差。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篇8

金老师将课本往讲台上轻轻一放,眉毛上扬:“现在自己承认还来得及!”此言一出,原本打算死扛的几名同学终于绷不住,哆嗦了N下胆战心惊摇摇欲坠,先是瞻前顾后,继而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但仍有一两个誓死顽抗的残敌,抱着侥幸心理,做最后的心理斗争。

“课代表,拿背诵清单!”此言一出,顽固分子彻底崩溃,几乎是黏着凳子站起身来。站着的同学一个个愁眉苦脸,用尽一切智商揣度金老师的心思,硬着头皮等待接受老师的惩罚——抄课文?还是罚蹲?坐着的同学一个个幸灾乐祸,嬉皮笑脸,等着看同桌或邻桌或狐朋狗友被老师惩罚的惨相。

“终于可以好好惩罚一下这些平日在我这里胡搅蛮缠、拖泥带水、蒙混过关的人了!”身为一个被纠缠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语文课代表,我期盼着金老师狠狠地帮我出一口恶气,顶好使用汤镬之刑,炮烙也行,凌迟也将就。

“今天下午5:30分还不能清空背诵者……”金老师把大家焦急的心理摸得很清,戏剧性地顿了顿。罚站的同学抓头挠腮,已经有人掰着指头开始计算要抄多少遍课文,亦有人心里盘算着怎样再次蒙混过关,已经全部完成背诵任务的同学带着自信和看戏的灼灼目光,直刷刷地望向金老师。

“明天带苹果!每篇每天一个。”全班默然:是真的吗?不是真的吗?老师左瞧瞧右瞧瞧我们呆若木鸡的样子,再一次发出他魔性且极具代表性的笑声:“傻啦?”

“这也太邪乎了吧?”我暗想。

精彩还在继续。下课后,金老师把背诵清单发在家长群上,并附留言:“此乃最近背诵检查清单,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背诵任务。尚未完成任务的同学,每篇每天带一个苹果,奖给那些已经完成背诵任务的同学和付出辛勤劳动的科代表。万望家长予以支持!”

好家伙,班级群一下子火了。杨同学爸爸率先发言:“坚决支持,今天就去批发苹果,杨某某的背诵就是太懒惰了。”还附有两上笑脸。王同学的妈妈更是给力:“罚王某某明天带个西瓜吧!”一时间,感谢声,支持声,强烈支持声,不绝于耳。丁同学的父亲来得更绝,出主意道:“丁某某不好好背,让他中午不许吃饭,估计饿上几次他就会自觉一些了。”金老师回复了一连串笑脸,保持着一贯的神秘莫测。

班主任袁老师火上浇油:“某某背诵欠得最多,罚拿一个苹果刮刀。光有苹果也不行啊!”家长回复:“哈哈哈……莫问题!”显然是豪爽关中汉子的口吻。

因为科代表徐同学玉体欠安,近几日请假未到校,所以统计清单少了一个组。把家长着急得蛮问:“金老师,我们需要带几个苹果?”“张某某一篇都没背吗?”经金老师耐心解释后,家长的心才稍稍安慰一点。

不得了,每个课间我都被背课文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平日里磕磕绊绊,四句就要提醒一次的同学竟然流利地背过了全文。截止时间一到,老师把最新背诵清单发到家长群里:“苹果的威力是巨大的,已经有一个组的同学全部完成背诵,杨某某蒋某某家长不用批发苹果了!另有几位,所欠较多,建议该同学为老师栽一棵苹果树!”

杨某某家长回复:“我昨天批发得太多,有备无患。早上孩子说提不动,先提一小半儿,家里还有。明天奉上!”

第二天语文课,举行颁奖大会。所有的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绿里透白的苹果,涎水几乎流到桌面上。下课后,教室响起一片清脆的咬苹果的声音,老师奖励的苹果,味道非同凡响,又甜又脆又香!

贺某某同学实在馋不过,跑到金老师哪里软磨硬泡:“老师,我以前背课文都不咋地。您看,我这次,虽然不能最先完成,但我相比以前而言,还是进步巨大的嘛!”金老师大度地一挥手,说:“赏!”贺某某拿着一个硕大的苹果,一颠一颠地跑回教室,要不是同学拦着,保不定会做出几个前空翻的。

高中语文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篇9

尊敬的910班的家长朋友:

首先,我要再次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谢谢大家!还要感谢所有支持、配合我们工作的家长,孩子们进入高中已经大半年了,通过上学期的适应调整,本学期的分班分科,我们的学生从思想上、学习态度上、行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学习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谢谢家长朋友们的信任支持与配合!

下面我通报一下目前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情况

1、语文成绩较好的,平时学习比较认真的,作业完成认真:

2、思维活跃,上课积极发言:

3、书写较好,字写得漂亮的:

4、写作较好:

5、背书快的:

6、课外阅读丰富,博古通今,爱读书:

细心的家长可能发现了,我刚才报到的名字中有很多是重复的,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如此,它是一个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过程,字写好了、上课认真了、作业细心了、老师给他们提的学习要求达到了,成绩自然就好了。当然没有提到名字的同学不是说他们表现就不好,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些细微的改变,我们还不够好,同时也正说明了我们的提升空间也是最大的。

各位家长都比较忙碌,我就把要讲的内容总结为四句话:

1、重视家庭教育;

2、习惯决定命运;

3、读书的重要性;

4、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首先,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认识,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你觉得现在学习没什么用,考上大学照样没有好的工作。那你的孩子估计也不会对学习太重视;如果你花很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细节,那估计你的孩子想养成很多坏习惯也难。你天天看电视、玩手机,孩子在家里写作业估计也没多少心思,或者他心里也会不平衡,为什么大人就可以,偏偏我不可以?你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孩子对阅读也比较感兴趣,你喜欢旅游,孩子也可能对户外活动感兴趣。

在某些情况下,你对事物的认识也会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其次,语文的地位越来越高,读书阅读至关重要。

中考、高考都在改革,以后语文的比重进一步增大。北京已经开始调整了,中考语文由120增加到150分,高考语文由原来的150分增加到180分;英语由150分降到100分,其中听力占50%。这一切都显示,今后的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实际应用了,更符合当今的国情了。相信陕西省执行类似的政策也为期不远了。“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命题专家透露,“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上上周我去陕师大参加了为期十天的教师培训,几位授课的教授专家都提到了整本书阅读。大城市里,像咱们陕西的名校,师大附中、高新一中、西工大附中等,非常重视阅读,他们会开展像班级读书会、家庭读书会、校园朗读者一类的活动,我们更应该重视阅读。大家平时开玩笑会说:“我读的书少,你别骗我”,阅读不仅仅是帮助我们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丰富谈资,它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这里,关于语文学习、关于读书写作我提出几点建议,也拜托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够去落实:

1、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语言的学习需要日常积累,多看多练多积累,才能熟能生巧。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就说不出精彩的语言,就写不出好的作文。总体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很多学生知识面窄,词汇积累不多,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我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写一篇周记,养成摘抄的习惯,注意观察生活,如饥似渴的读有益书刊,扩大知识面,我们要注意督促孩子多背好句佳句,成语,古诗等。具体做法:准备摘抄本积累本,手机备忘录随手记,看优秀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一站到底》等。

2、一周回家或两周孩子回家时要求读半个小时名著,书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不少家长送孩子补习数学、英语等,但很少有家长重视语文阅读。而语文其实更像造楼房时的建筑材料没有词语、成语、思维等语文方面的积累,要想建成高楼大厦可能性不大。名著里蕴含的智慧、思想、哲理是空洞的说教远远比不上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还能够丰富知识,并且能让学生学会做人。有时我们老师、家长说的一些道理,他们可能觉得有些烦,但在读书的过程中他却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跟孩子讲100个道理,不如让他读一本好书。

我们有的家长不要看到孩子看课外书就认为是在看闲书,就进行制止,而应该关注孩子在看什么书,如果是有益的书还要鼓励他看,还要给孩子多买一些好书。

3、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想法或见解及时用书面的形式保留下来,您也可以尝试和孩子进行书面交流,跟孩子说说怎样做人和学习的道理。这种书面交流的形式更容易打动孩子,让他反复咀嚼回味;同时还可以避免产生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的冲突。

另外,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和孩子进行交流,跟孩子说说怎样做人的道理,孩子要写好作文,先要学会做人。懂事的孩子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你也可以想办法让孩子的经历丰富一些,生活丰富了,孩子的作文才有内容可写。

其实在家阅读时,最好家长能和孩子一起阅读。上中学以后,孩子们的逆反达到了高潮,许多家长已经束手无策了,经常与孩子产生冲突,气得涕泪交流、摩拳擦掌,感觉到做父母的失败和无奈。学生也戏称,这是青春期碰到了更年期。我们不妨降低自己的身份,提高孩子的身份,变成平等的交流与协商,接受并尊重孩子的成长。因此,我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去阅读,把玩电脑、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变成读书时间,亲子阅读中交流读书感受,必然会督促孩子读书的积极性,而且融洽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每周一次,甚至两周一次,坚持下来,我相信必然会有所得。

怎样让孩子爱上读书呢?第一,耳濡目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们若想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您自己要读书。其实不光是读书,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孩子都在观察着你,模仿着你,他就是你的影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二,在家里营造一个读书的气氛。家中常放书,经常和孩子讨论书,讨论读书的心得体会,用环境影响孩子,这是潜移默化的,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看书并不像上课一样有计划,他往往是很偶然地状态下拿到一本书,突然兴趣所至,拿起那本书了,但只要拿起了,他就放不下了。第三就是经常带孩子逛书店,也是一个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做法。适当地给孩子买些他喜欢的书,也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

最后,两点小提醒。上课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每门学科都是一样。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是上课,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讲,那么课后是难以弥补的。可以说上课 3

一分钟抵得上下课一小时。所以,我特别强调听课要有质量。那么,晚上回家睡太晚,沉迷于网络小说、手机游戏的同学们,如何来保证第二天充沛的精神来上课,如何来保证上课质量呢?

其次,一个学生能否写一手好字,不管对今后高考答卷还是以后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希望学生能练字,让学生从写好每个字开始学好语文。我们的家长朋友有空可以经常看看孩子的作业本,假如发现孩子近阶段的字比较潦草,就有必要和孩子交流一下,让孩子认真写好每个字,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字如其人”练字也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惰性也是很大的。关键是怎样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第三,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对老师来说,这是正常的,好的差的都是只是班里的一部分;对你们来说,这个好的或者差的就是你家庭的全部。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残酷。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篇10

必修

(二)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篇目:《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氓》《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兰亭集序》《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

2、默写篇目:《氓》《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兰亭集序》《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

【现代文和古典诗歌部分】

荷塘月色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羞涩

渺茫

霎时

宛然

脉脉

酣眠

参差

斑驳

峭楞楞

倩影

梵婀玲

妖童媛女

鹢首徐回

纤腰

敛裾

嬉游

消受

琐屑

踱步

二、文学常识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故都的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混沌

混水摸鱼

潭柘寺

皇城人海

一椽

驯鸽

落蕊

落寞

啼唱

嘶叫

歧韵

颓废

散文钞

廿四桥

普陀山

鲈鱼

二、文学常识

郁达夫,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故都的秋》:全文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囚绿记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猗郁

蕈菌

葱茏

婆娑

淅沥

瞥见

移徙

陆蠡

二、成语

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急不暇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三、文学常识

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囚绿记》、《海星》、《竹刀》,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

《诗经》两首

一、给加点字注音

蚩蚩

愆期

将子无怒

垝垣

尔卜尔筮

咎言

载笑载言

于嗟鸠兮

桑葚

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

罔极

靡有朝矣

咥笑

夙兴夜寐

隰则有泮

玁狁 不遑

靡盬

孔疚

骙骙

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

雨雪霏霏

信誓旦旦

二、成语积累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

三、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3、《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4、《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5、《氓》运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一个劳动妇女从恋爱、结婚、被丈夫虐待,以致最后被抛弃的不幸遭遇,反映出奴隶社会中妇女们处于被压迫被损害的地位。

离骚

一、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诗,由西汉刘向编辑。

《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风”指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

二、给加点字注音

修姱

嫉妒

忳郁悒

侘傺

溘死

鸷鸟

方圜

攘诟

谣诼

延伫

芰荷

兰皋

椒丘

岌岌

杂糅

昭质

可惩

孔雀东南飞

一、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以后较早的一部古诗总集。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五言叙事诗,全诗以血的事实揭露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突出地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残酷,寄托了青年男女对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幸福婚姻的热烈向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二、词语读音

箜篌

怀忿

槌床

哽咽

绣腰襦

葳蕤

卑鄙

蹑丝履

玳瑁

流纨

明月珰

磐石

拊掌

郡丞

思量

量体裁衣

否极泰来

白鹄

婀娜

踯躅

金镂鞍

赍钱

蟠龙

琉璃

晻晻

日暝

摧藏

蹑履

怅然

戊戌

戍守

彷徨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何意致不厚

2、以此下心意

3、于今无会因 ...

4、却与小姑别

5、君既若见录

6、虽与府吏要 ...

7、渠会永无缘

8、千万不复全

9、故作不良计 ....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

2、昼夜勤作息

3、我有亲父兄 ......

4、我有亲父母

5、逼迫兼弟兄 ....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汝岂得自由

古义:

今义:指不受拘束、限制。..

2、可怜体无比

古义:

今义:值得怜悯。..

3、本自无教训

古义:

今义:教育训诫。..

4、处分适兄意

古义:

今义:对犯错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5、卿可去成婚

古义:

今义:结婚。..

6、叶叶相交通

古义:

今义:指运输事业。..

六、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非为织作迟

儿已薄禄相 ..

君家妇难为

还必相迎取 ..幸

幸复得此妇

好自相扶将 ..

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谢

谢家来贵门

登即相许和 ..

多谢后世人

叶叶相交通 ..

阿母谢媒人

处分适兄意 ..区区

何乃太区区

适得府君书 ...

感君区区怀

始适还家门 ...

诗三首

高中上册语文老师工作总结 篇11

中的十年教学探索实例说起

唐建新

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全国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年以来的不懈叩问。

学科内没有教学内容的系统可言,学科外随时遭受人们的诟病;语文考试与学过第几册毫无联系;自认为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考分却很不理想;再好的文章被支离破碎地分解;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社会上也不断批评语文水平江河日下……终于在1997年底,全国掀起了语文教育大讨论,最极端的说法是“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

语文应该怎么办,语文教学的路到底在何方?

曾经在语文教学中取得过很好成就且获得了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的吴泓老师凭借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科理论修养,不断反思,不断琢磨,逐步梳理出自己的认识:既然不考课本,还花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干什么;既然那些练习题加重了负担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还去做它干什么。进一步认为: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源,要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在以上思考的基础上,吴泓老师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真真切切展开研究性学习,进行专题性教学,让高中学生在结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前,实实在在读一些有思考含量的书,有助于他们的思想成熟语言发展的书,使他们终身受益的书。

2000年,刚到深圳的吴泓老师怀着满腔热忱,开始了自己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课题实验。2000届的实验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的,两学期内共完成了4个专题的学习。在2003年高考中,1人880分(按广东省高考成绩标准分模式换算)或全区第一名,700分以上3人,600分以上14人。出人意外的好成绩给了他继续坚持进行专题教学的动力。2003届的实验,从高一开始至高二结束,四个学期就完成了12个专题的学习。2006年高考中,获700分以上1人,600分以上20人,500分以上20人。2005届的实验从高一开始至高二结束,四学期完成了15个专题的学习。在2008年高考中,获120分以上6人,110分以上21人,100分以上39人,90分以上13人。

连续十年来,吴泓老师(高一高二阶段)从不让学生做教材上的练习题和其他的教辅资料上的练习,到后来,干脆离开教科书而独立进行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专题名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中语文专题教学——高中语文研究性专题教学——网络条件下高中语文研究性专题教学。尽管不做题不读教科书,但通过参加普通的高考和以教科书为主要考查范围的区语文统考,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却越来越得到认可,教学效果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证明。

吴泓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呢?

在吴泓老师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网络平台“家园网”上,共设置有三组28个专题的学习内容:第一组,中国古代经典,共9个专题:读《诗经》,读《楚辞》,读《世说新语》,读陶潜,读李白与杜甫,读韩愈,读苏轼,读王安石,读《红楼梦》;第二组,中国近现代经典,共9个专题:读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读《呐喊》《彷徨》,读《雷雨》,读穆旦,读《边城》,读张爱玲,读《呼兰河传》,读《围城》;第三组,外国经典,共10个专题:读莎士比亚,读雨果,读托尔斯泰,读海明威,读《百年孤独》,读卡夫卡,读伍尔芙,读《等待戈多》,读加缪,读里尔克。

这些静态的课程内容往往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形成一个动态选择和生成的内容组合。

譬如,为了给学生一个阅读鲁迅《呐喊》《彷徨》的历史背景,吴泓老师会和学生商量,能否先读蒋廷黼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更好地“走进鲁迅世界”;读完鲁迅《呐喊》《彷徨》,学生常常情绪激愤,愤世嫉俗,吴泓老师又与学生协商,批判精神固然可贵,但“忧患”“失意”却与生俱来,能否读读“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它会让人平静很多。当学生沉浸于伍尔芙《到灯塔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吴泓老师再和学生商量,能不能把外国小说放一放,先不去读加缪的《局外人》和《鼠疫》,回到唐诗宋词的怀抱,浇一浇胸中块垒,长长舒一口大气。

经过十年的摸索,吴泓老师每学期大体设定四个专题的教学:高一上学期是《诗经》、《边城》、李白杜甫、中国当代诗歌(1979年至2009年);高一下学期是屈原、《论语》、韩愈、苏轼;高二上学期是《呐喊》《彷徨》、《雷雨》、蒋廷黼《中国近代史》、王安石;高二下学期是莎士比亚、海明威、伍尔芙、加缪。专题学习内容是灵活的、不确定的,然而又是尽量从学生需求实际出发的、科学而又有指向性的。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专题学习的内容,吴泓老师会把余下的专题安排在课外或者假期来完成;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来进行缜密且富于批判性的思考,吴泓老师还不时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穿插一些文章学、语法学课程以及适合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学课程。

吴泓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大都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分为初读与拓展,具体分为“三步走”:

泛读概述。学生在“家园网”上浏览作家的生平事迹及创作历程。吴泓老师给学生的提示是:“透过加粗的字体你想到什么?请在笔记本或文件夹里写下你最初的感受。”这“加粗的字体”即专题概述当中最重要的背景信息,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在掌握背景信息后去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

精读原作。或诵读,或细读,或按原著顺序整本读,或选择代表篇目反复读,或用故事来引读……形式各异,方法不同。吴泓老师认为:“读原作是在积累资本,得下足工夫,思考也好,对话也罢,前提都离不开精读原作。”

研读外围文章。学生上“家园网”研读相关的论述类文章。这些文章有著名学者写的,有专业教授写的,甚至还有语文专业之外如历史、政治、心理等其他学科的专家们写的。视角不同、观点冲突是这些研讨性文章入选的首要标准。因为吴泓老师认为:“就是要选用这一类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阅读材料,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这符合高中学段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由感悟过渡到思辨,并以思辨为主。”

第二阶段为再读与研讨。

学生再读原作,深入思考。不时地加入一些新的原作和对原作进行另类个性评价的文章,或由老师再讲原作,给学生以头脑风暴式的刺激。教师的指导不是在讲而是在问,不是针对一篇文章而是涵盖一组文章。

学生再增读一些外围论述类文章,进一步比较不同作者、不同文章立论的逻辑起点和基本观点的正误高下。教师则再一次穿梭于学生之间,和学生讨论,如《到灯塔去》真正写的是什么?是女权主义,是女性心灵史,是人性的和谐与唯美?或一切仅仅是回忆?机动灵活、个别化、个性化的指导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处,而所有这些教学行为都源自于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与判断。

第三阶段主要是定题写作。

本阶段学生要定向定题,进行研究性写作,上交习作,评价反思。这是更为艰苦的个性化个体化的“脑力劳动”阶段。吴泓老师认为:“这一阶段的学习具有隐性特征,教师的指导要有耐心,要更细心,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认识的泥沼或者误区,帮助学生明晰自己思维的路径等。”

当学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某位人物、某部作品、某个话题,教师就协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理解他人创新的思想或见解;批判性地思考(或置疑、或探究)并归纳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听取他人意见或建议,平等交流沟通,共享思维成果。学生凝结出思维成果后,教师要鼓励与协助其选择核心词、关键词,连词成句,拟出概括性强、论域清晰、观点醒目的标题。

吴泓老师认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不宜多而宜精,精心设题,精心准备,精细构思,写一篇要像一篇。在这里,学生的习作点评课也不再是一两篇学生习作的教师讲评,而是五六篇甚至十多篇一组的自由式、互助式的学生点评。

第四阶段是有选择的深入体验。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相机举办与该专题有关的辩论会、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

开完一次专题学习的辩论会后,一位学生说:

这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我好像突然从默默无闻的小妖精变成了成熟的女孩。那一天晚上,当拿起资料要发言时,我全身的血仿佛都凝固似的,但我还是站了起来。那是一次突破,我从中学到了勇敢和与人相处。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还有那至今不忘的甜蜜的矛盾。当时,傅嵘同学毅然地站出来平息矛盾,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不然,我们输掉的不仅是比赛,还有尊严!何珅、梁冠华、珍珍、吖骆、周焕彬、班长等,我永远忘不了!一次难忘的经历,终身美妙的回忆!

开完一次现代诗歌朗诵会后,一位学生说:

这些诗句,将从我们的中学时代开始,伴随我们人生的全过程。当我们为生活而奔波流浪,当我们饱经沧桑而不再信仰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在诗人之光的带领下以纯真的赤子之心去感受生活吧!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中华大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描写最精彩的诗篇!

一次次专题学习就是学生在经受一次次思想与语言的洗礼,就是学生一次次地茁壮成长起来。正如吴泓老师所说:“高中的语文学习是一段充满了挑战、饱含着惊喜,令人百感交集,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生旅程。”

吴泓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彰显出了当今中国高中语文网络条件下进行专题教学探索的可贵价值。

首先是使用深厚的传统经典文化的智慧之光、理性之光来烛照青年学生,有力地破解了当代青年学生不愿意读书的关键问题。这些博大精深的阅读专题,犹如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不同角度,昭示了人类在前行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的心路历程,滋养了高中学生的心灵,从中培育了丰盈饱满的人文主义悲悯情怀,形成了高中学生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健康向上的积极的人生观和强健的人格力量。和仅仅学习阅读教科书的同龄人相比,接受高中语文专题教育犹如吸纳了丰盛高档的精神食粮,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深邃、积淀丰厚,人文情怀浓郁,因而也更加喜爱读书,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包括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加充满自信。

其次是让学生始终处于阅读吸纳共商探索的高速运转的大运动量的语文学习状态中,有效解决了普遍感叹的阅读量写作量远远不够的共性问题。不再学习教科书,不再做机械单调枯燥的同步练习以及其他类似的教辅练习册和带应试教育烙印的琐碎繁杂的试题,每堂语文课都有新鲜的甚至是具有挑战性的文本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阅读钻研,去搜索分类整理提炼,去与老师同学碰撞共商,去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内容的吸引与挑战是最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心理需求,充满了诱惑和挑战性。两年下来,每位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字。每一次专题学习之后学生上交的习作,少则两千多字,多则五六千字。两年下来,每位学生的写作量平均不少于两万五千字。

第三是读写一体的专题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思想与言语高位运行高速转换,语文能力得到强力提升,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思想成长与语言发展两张皮不能很好结合的难题。吴泓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先是要求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把握内容与清楚条理地陈述与分享内容,经过了大量的经典原著的以及海量的评介文字的阅读影响,又经过了对这些内容的理解研究,然后将自己的研究结果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因为不是短小篇幅和浅显内容,学生的阅读写作都必须在思维强度较大的高位上运行,需要不断地进行内容与形式、阅读与写作、吸纳与表达的高速转换,进行直接性很强的有机结合,所以其语文能力自然提升很快。

第四是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研读出一定的成果,形成良好的班级语文学习磁(气)场,这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班级语文教学难以适应个体差异的问题。由于没有了经常性的甄别性质的考试,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就没有了在分数上不断强化的客观环境,不用去计较那三五分的差异,大家关注的是专题内容,是一两个月时间里各自形成的有意思又能够相互启迪的观点,而这些观点由于他们都多多少少深深浅浅接触过而分外感兴趣。在专题学习时间内常常容易出现“全班尽说红楼梦,不提宝黛显歉然”的文化氛围。就是最后的研究报告,教师也决不以长短深浅论英雄,而是把有新意有深意有自己观点的学生报告加以展示,并进一步启迪。不给分数的评定,模糊了本不应该有的精确评价,让全体同学在分享全班专题学习成果之后,乐于去继续进行下一个更加富有吸引力的专题阅读与研究。这也是专题学习的学生在高考中得90分及以下人数逐步减少的根本原因。

勿庸讳言,要进行这样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教师应该有比较广博的阅读范围和一定的阅读深度,否则难以指导学生进行专题学习研究;学校应该有便捷的网络阅读学习环境,以突破纸质媒介和传统书籍的借阅局限;家长和学校要能够理解语文教学的长效与滞后特点,才不至于急功近利计较眼前的一次次考试分数的增减。

吴泓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能够很好适应由精英教育转移到大众教育轨道之后教育对象越来越参差不齐的普通学校的现状,为学生进入信息化时代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一员奠定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在塑造现代公民形成批判意识,具有强健人格和审美情操,成就学生未来发展的综合素质的形成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教育价值。

上一篇:个人简历上的个性评价下一篇:1132回风巷消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