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执法工作经验总结

2025-01-01

综合执法工作经验总结(精选7篇)

综合执法工作经验总结 篇1

为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切实解决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重权轻责、以权谋私等诸多问题,根据国务院、中央编办及省、郑州市的总体要求,自XX年12月开始,我市开展了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我市严格执行省市批复的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清理整顿执法机构。一是摸清底现有执法队伍状况。全市有15个部门的29个执法机构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其中编内财政全供执法机构9个,差补和自收自支执法机构7个;各部门自行成立的编外执法机构13个。全市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628人,其中编内财政全供事业人员198人,差补和自收自支人员173人。通过澄清底数,为清理整顿执法队伍奠定了基础。二是撤销相关执法机构,组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按照省政府批复的试点工作方案,第一阶段撤销了6个执法机构,13个部门自行成立的执法机构,组建了行政执法局,实行综合行政执法。6个执法机构分别是:建设管理局的城市市容管理监察队、文化旅游局的文化市场稽查队、财政局的财政监察大队、水利局的水利派出所、交通局的公路派出所、农业局的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三是回收撤销执法机构编制,清退编外执法机构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使混岗使用的执法人员全部返岗。

二、调整理顺部门关系。按照第一阶段先从城市管理和文化市场管理领域实行综合行政执法的部署,界定与调整了行政执法局和有关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能。将建设管理局的市容环境卫生、市政管理、城市绿化职能,文化旅游局的文化市场、文物保护职能,广播电视局的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和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受设施管理职能,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城区内市场以外无照商贩管理职能,公安局的城区内车辆侵占道路管理职能,环境保护局的城区内部分环保违法行为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职能划入行政执法局。

三、建设一流执法队伍。为了选好配强行政执法人员,我市从现有的执法人员中分期分批公开考录了80名执法队员,还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5名公务员,同时对新录用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安排他们持证上岗。另外,从市公安局抽调了6名素质好、业务精、作风硬的公安干警,组建了行政执法局公安特勤中队,该中队受市行政执法局和公安局双重领导,日常工作以行政执法局为主。对于机构已经撤销也未被录用的人员,根据原经费开支形式,原则上分流安置到本系统内的同性质事业单位,从而保证了分流工作的稳妥进行及分流人员的思想稳定。

四、完善监督制约机构。一是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市行政执法局定期向市人大汇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对其行使职权的监督。市财政和审计部门每年要对行政执法局收支两条线、票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建立协调运行机制。市政府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办公会议,使有关部门与行政执法局之间形成信息沟通、双向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三是探索完善内部管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制、承诺服务制、预警制、行政不作为处罚制度等共7大类53项规章制度。通过严格落实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有效维护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对外形象。

综合执法工作经验总结 篇2

本次检查共分为两个阶段, 2014年7月5~14日为自查阶段;2014年7月15~30日为抽查阶段。此次检查共抽查在建工程18个, 涉及建筑面积258.94万平方米, 其中市管项目8个, 区管项目10个, 下达《执法意见》18份, 收到整改回复18份。此次检查方式为随机抽查,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市区在建建设工程在报建、设计、审图、招投标、施工、监理、日常监管等各环节落实情况是否符合砂浆“禁现”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各方责任主体和责任人 (尤其是项目经理、总监) 履行相关政策情况等内容。

在此次综合执法大检查中, 各区、开发区、市区建设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对此次检查均给予了高度重视, 能积极配合做好本区域内工程项目的检查工作, 认真监督项目的各方责任主体落实整改意见。

一、取得的成果

通过此次综合执法大检查可以看出, 2014年全市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各区、开发区、市区建设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均对砂浆“禁现”工作有所布署落实。主城区内的建设项目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 砂浆“禁现”工作成效明显,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设计、审图、招投标等环节把关情况较好。在抽查的18个项目中, 几乎全部项目在施工图设计或审图环节中均明确提出使用预拌砂浆, 招、投标环节在招标文件中也注明使用预拌砂浆的要求。

2、预拌砂浆合同签订情况。抽查的18个项目中所有项目均与预拌砂浆生产厂家签订了供货合同, 合同供应量15.50万吨, 供应厂家分别是日升、青云、坤隆、贝特、昆鹏、泰荣、快可美等企业。

3、预拌砂浆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并得到各方主体的好评。在此次检查中, 凡是能按照政策要求规范使用预拌砂浆的项目, 普遍反映预拌砂浆的产品质量优于自拌砂浆, 现场无噪音、无粉尘污染, 工人施工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4、砂浆“禁现”政策宣传效果明显。经查, 所有工程建设参与单位对砂浆“禁现”政策相关文件精神基本知晓, 实际施工中也开始逐步使用预拌砂浆, 砂浆“禁现”意识有所提高。

5、预拌砂浆使用比例大幅度提高。在此次检查的18个项目中有6个项目在砌筑阶段全部使用预拌砂浆, 占检查项目的三分之一, 有2个项目施工现场未设置搅拌机。

二、存在的问题

此次综合执法大检查也暴露出当前砂浆“禁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

1、“禁现”政策执行过程中, 建设项目各方责任主体履责不到位, 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在此次抽查的18个项目中, 部分项目的砌体施工方案针对性不强, 监理细则中没有预拌砂浆监管内容, 有的方案中虽有预拌砂浆内容, 但描述过于笼统, 没有针对性, 缺少细化和量化。

2、质量监管不到位, 自拌和预拌同时并存现象较为普遍。检查发现部分建设工程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中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反砂浆“禁现”政策的行为有的没有发现, 有的没有及时予以制止。少数项目在砌筑阶段能全部使用预拌砂浆, 但到抹灰阶段开始自拌砂浆。工程建设各方主体项目负责人对此重视不够, 对“禁现”的政策执行不力。

3、预拌砂浆销售合同不规范。此次抽查的部分项目, 预拌砂浆供货合同签订不规范, 合同中关于预拌砂浆的品种、等级、数量、供货时间等不明确, 这也给“禁现”工作带来了监管的难度。

4、预拌砂浆的施工效率优势不明显。由于当前机械化施工尚处探索阶段, 未能大面积推广, 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抹灰阶段施工效率不高, 预拌砂浆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拌砂浆的推广发展速度。

综合执法工作经验总结 篇3

会议指出,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是国家和省根据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农业部《关于印发关于继续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的意见》(农政发【2004】4号)要求:“争取3~5年内基本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形成一支素质过硬、廉洁公正、作风优良、反应快速的专职农业执法队伍。”2005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搞好农业综合执法。”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出:“推行农业综合执法”。特别是2010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到2011年,县(市)全部实行农业综合执法。”2011年省政府12号文件再次明确:“深入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今年年底前市县两级完成建设任务。”国务院今年4月10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国发【2011】8号)提出:“全面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可以看出,实行农业综合执法,绝不是哪个机构或哪个人的主张,是国家和省根据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中央到省一以贯之的重要决定和部署。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实行农业综合执法的文件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以积极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会议明确,推行农业综合执法要以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以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和构筑长效监管机制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方式为突破口,以履行法律职责为己任,以整治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以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会议提出,我省推行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基本目标:一是建立健全县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到今年9月底,全省各县市全部实行农业综合执法。二是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廉洁公正、作风优良、反应快速的专职执法队伍,担负起农业主要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责。三是加强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农业执法机制。四是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监督制度。五是完善农业综合执法基础设施,执法装备和手段得到改善。

会议明确,全省推行农业综合执法:一是要整合农业执法职能。实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主要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将分散在农业部门所辖事业单位的行政处罚权集中统一行使。凡法律、法规明确执法主体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统一由各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行使。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原有机构停止行使行政处罚权,继续行使的,其行政处罚行为一律无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予撤销。成立后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与经营服务彻底分离,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二要是设置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农业执法机构设置,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要做到机构职能符合执法的基本要求,机构编制适应执法工作的基本需要,执法经费有稳定渠道和切实保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相分离原则,县级要对现有的农业执法机构、人员和职能等进行整合,以一个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执法机构为依托,成立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可以实行一个机构加挂多个牌子,承担具体执法职能。根据规范统一原则,县级机构名称可以称“农业执法大队”,市级机构名称可以称“农业执法支队”。法制工作机构与综合执法机构可以合署办公。对报编制部门批准有困难的,可由农业局在机构内部先行设置,承担本县市的农业执法职责,条件成熟后再争取编制部门批准成立。按照行政执法主体化原则,农业局先行设置的综合执法机构,以局法制机构为依托设置,机构性质为农业局内设临时机构,名称可叫县(市)农业局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由农业局正式发文设置。成立后的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承担本级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执法职能,集中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为了利于开展工作,综合执法办公室的人员可由局法制机构人员和从原委托执法单位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从原委托执法单位中抽调的人员,其工作编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工作待遇等均在原单位保持不变。为便于协调工作,农业综合执法办公室的负责人,可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副职兼任。三是要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要严格执法人员的选拔标准,注重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在知识结构的搭配趋于合理。执法人员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事业心及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廉洁、严格执法,关心群众、业务精通,行为规范。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办案水平,做到依法办事,公正执法。对不适应执法工作的,要及时调离执法岗位。

会议强调,实行农业综合执法是农业行政执法体制的一项改革,涉及到职能和人员调整,必须要由各级农业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认真负起责任,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要求,研究解决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抓好这项有利于强化农业部门职能、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加强农业执法作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抓好、抓实,确保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工作顺利、有序、扎实开展。要积极争取支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需要多方支持。各级农业部门特别是还没有设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县市,要对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设置、职能界定、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当地人事、编制、财政等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推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为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加强工作督导。市州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指导,深入基层开展执法调研,及时了解执法工作中特别是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有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会议还实地考察参观了榆树市农业综合执法监察大队。榆树市农业综合执法监察大队在办公楼建设,大队的中队科(室)配置设施,工作职责、办公程序、会议、培训、检查、案件等工作资料的积累整理,队员的工作面貌和精神状态等方面,给参观者以形象直观的印象,对各县(市)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总结 篇4

一、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农资队伍整体素质。

一方面,通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高举“绿剑”护农保安全、执法为民保权益这面大旗,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曝光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假劣农资,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营造农资打假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召开了农资经营人员业务培训会,通报了20xx年农资抽检情况,讲解我县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违法行为,并对新种子法、禁限用农药知识、高风险农药专柜销售、农资信息化等业务进行了培训。提高农资经营人员以及农资消费者守法和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有效减少违法行为发生。

二、强化“绿剑”行动,处罚是与教育相结合。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和各专项执法活动,做到重点季节集中查,重点环节着重查,重点区域反复查,在检查同时加强了质量抽检,重点加强对进货渠道不可靠、流动商返推销上门、生产厂家直接进货以及网上购买的农资质量抽检。我们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同时,对当事人批评教育并提出规范经营意见,达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目的。

三、强化限用农药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执法队自3月14日至3月18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以“xxxx”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活动开展情况:共举办4场现场咨询培训活动,出动执法和技术人员x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50份,接待咨询群众850人次,展销农资产品900公斤。

四、强化应用,全面推进“两化”建设。

目前我县共有x家农资信息化建设单位,普及到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全县复盖率达100%。在建设初期,农资信息化软件使用率比较高,后来由于经常出现系统故障、维护工作量大、执法人员疏于监管等问题,农资店负责人应用主动性欠缺,造成信息化购销平台上网率和使用率不高,针对这一情况,计划邀请技术人员,通过上门检修维护信息化设备、面对面业务培训、手把手解决问题等方式,帮助农资企业解决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遇到的设备、软件以及技术问题,扫清信息化推进中的思相和技术障碍,提高系统使用率,推进农资信息化建设。

五、强化生产事故调处,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篇5

一、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开展城市赋能行动。一是城区“十乱”整治再攻坚。出台《常山县“十乱”整治实施方案》、《城区“车乱停、车乱行”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联合住建、交警、属地街道等相关责任单位,对城区各主次干道环境秩序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整治。一季度共查处违停机动车1288辆,规范商户越门经营562次,清理牛皮癣5484处,劝离流摊、占道等行为1213次,立案查处市容案件46起。二是餐饮油烟治理亮新招。针对城区餐饮油烟污染顽疾,全面强化事中监管力度,对城区餐饮油烟严管严控区域,分步推进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工作,实现对油烟数据的全天候采集、传输、存储、监测、报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查处。目前,拟对城区100家餐饮企业开展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工作。三是三大项目有落实。开展“互联网+城市管理”行动,积极推进犬类智能管理系统、人行道违停抓拍系统、机动车违停拖车项目建设,以县社会治理大联动中心为依托,全面归集各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综合研判分析、指挥调度、预测预警、信息反馈等功能。截止目前,已上述项目已全面开启招标工作,其中犬类智能管理项目已经签订服务合同,预计在5月底前完成软件安装等工作。四是狮子口征迁有突破。实行分片分组包干法,由各班子成员分别负责一个区块,全力推进狮子口片区国有土地腾空和集体土地签约工作。3月15日,国有土地44户全部腾空完毕。目前,集体土地41户已完成评估调查评估测量及签约工作,已腾空2户,预计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房屋腾空工作。

(二)高效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一是推进县乡中心站点建设。全面推进集统筹指挥、执法办案、综合会商、法制审核、检测受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县社会治理大联动中心和青石、辉埠和芳村三个中心镇的综合执法分中心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县社会治理大联动中心功能布局图和青石镇的分中心的施工图纸设计工作,辉埠、芳村分中心已全面开始装修施工。二是全面梳理事项清单。针对行政职权分散、执法交叉重叠等问题,积极配合编办开展拟划转事项梳理工作。从全县25个部门的4754项行政执法事项中梳理出1367项执法事项,拟划转至我局行使,划转后综合执法事项占比增至42%(目前,综合行政执法局行使654项行政执法事项,占比不到14%,划转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行使20xx项行政执法事项)。大幅减少执法部门多头指导、重复指挥的问题。三是探索监管“一件事”。紧盯渣土运输、餐饮油烟等涉及面广、群众关切、基层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联动“监管一件事”处置工作,全面梳理明晰各责任单位工作职责,以县级大联动中心为核心,建立“巡查发现(投诉举报)――县级大联动中心受理、研判、交办――牵头部门发起联合执法――结果反馈的闭环处置流程,实现“综合查一次”。四是编制《综合行政执法一本通》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下沉执法人员,完善管理制度,开展执法培训,确保下放事项“交得稳、接得住、管得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快速形成战斗力。

(二)全力攻坚征迁工作。对照征收工作清单,对标提标,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集体土地房屋腾空拆除工作。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工作总结 篇6

提纲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二、完善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实施执法责任制

三、为此,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指示,着重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业务培训

(二)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三)落实人员,抓好自查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正文:

2020年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住建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城管系统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文明执法,建设人民满意城管”这一目标,大力推行标准化执法,深入开展执法大队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加强城管队伍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工作体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现将执法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执法大队先后开展了各类非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工作,共取缔占道经营、市场外溢300余户,查扣烧烤炉10个,有力打击遏制了各类非法占道,店外经营行为,全区市容市貌整体向好;抽调12名执法骨干分成四个班,全天24小时对驶入城区主要道路违法违规车辆进行检查,共查处违法违规车辆18辆,共计罚款42000元;拆除破旧门头牌56

块,清理各种乱挂条幅153条,清理各类乱贴小广告500余处,及时处理数字化城管事项交办案件16起,拆除私搭乱建10处。

二、完善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实施执法责任制

为了防止不作为的情况发生,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对照近年来法律、法规的授权及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行政执法管理进行完善,以确保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认真贯彻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职能明确、责任到岗、执法有据、管理有序、监察有力”的要求,认真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确保不侵权、不越权;二是抓好案例分析、法律法规学习、行政执法责任制教育等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体队员依法行政的法制意识;三是每月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主题考核,考核结果公开公布,鼓励先进、推进落后;四是公布举报投诉方式,开展社会宣传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加强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队。

三、为此,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指示,着重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业务培训

开展全员专题业务培训和统一考试,全体队员通过学习,一方面明确了职权范围和应承担的职责、责任,另一方面深刻认识到在执法过程中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绝不越权、违法、违纪。

(二)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行政执法的行为,依法追究其责任。同时,在执行上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职务、关系而区别对待,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

(三)落实人员,抓好自查

由大队长亲自挂帅,落实具体人员,通过加强督促检查,执法人员的责任心明显加强,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综合执法工作经验总结 篇7

1 实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1.1 注重体制创新, 实施综合执法

为加快推进依法治林进程, 按照建立“权威、高效、规范、廉洁”的林业执法队伍的要求, 邵武市成立林业综合执法大队之初, 就实施了林业综合执法改革, 积极创新林业体制。

1.1.1 健全机构, 明确职能

科学合理设置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内设机构和岗位, 确定具体的行政执法职能, 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 确保高效规范运作。

1.1.1. 1 科学设置执法机构

大队下设综合室、执法管理室, 按片区划分为一中队、二中队和基层中队。基层中队则是根据木材流向和森林资源面积情况, 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划分辖区, 办公场所设在所在地林业站。

1.1.1. 2 明确行政执法职能

执法大队负责查处本辖区的林木采伐、木材经营加工运输、林地征占用、野生动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及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林木种子生产经营等所有林业行政案件;负责本辖区木竹加工企业年审工作等职能。

1.1.2 加强教育, 提高素质

1.1.2. 1 加强思想教育

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 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 培养爱岗敬业, 秉公执法、廉洁勤政的优良作风, 强化执法为民的理念和“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的团队意识。

1.1.2. 2 加强业务培训

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 及时举办业务知识培训。通过综合业务知识的专项培训, 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1.1.3 完善制度, 规范行为

1.1.3. 1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明确了林业执法大队、局分管领导及主管领导分级管理的权限, 建立了案件审查决定程序。

1.1.3. 2 梳理执法依据和职权分解

将执法职权分解到内设的执法机构和岗位, 并明确了具体工作标准和要求, 绘制了工作流程图。

1.1.3. 3 强化林业行政制度建设

建立了林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错案责任、行政执法公示和监督等制度, 对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的查处数量、罚款幅度及涉林刑事案件移送做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并要求各执法单位建立执法台帐和执法档案。

1.1.4 加强沟通, 理顺职能

按照“内外联手, 协作共事”的原则, 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正确处理好与森林公安机关的关系, 森林公安机关与执法大队在林业刑事与林业行政执法权上相对分开, 对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 执法大队及时移交给森林公安机关查处, 严禁以罚代刑;正确处理好与基层中队 (基层林业站) 关系, 实行联动执法, 基层中队在查处重大林业行政案件时, 执法大队及时派员协助查办, 加强协作, 加强沟通, 以提高林业行政效率。

1.2 规范权力行为, 做到依法行政

1.2.1 规范行政行为

大队成立了林业行政执法领导小组, 负责全市林业行政处罚的综合管理和监督。同时建立层级管辖制度, 案卷采取送审制, 林业局内设法制办, 负责对林业行政案件的审查、监督和落实。对林业行政处罚案件由执法人员先行审查执法程序、事实、证据、定性、适用法律条款等内容, 认定无误签字后, 再按权限上报审批, 做到管理制度化, 执法规范化。

1.2.2 规范企业管理

积极引导企业立足本职、守法经营, 主动帮助企业建立台帐, 牢牢抓住企业进出仓不放松, 要求各木竹加工企业规范进出仓台帐, 市内凭证采伐、凭证运输的当日或次日及时登记进出仓台帐或核销, 市外凭证运输的建立预申报制度, 有申报的企业及时由大队派执法人员到现场予以验证, 防止空证落地现象的发生。

1.2.3 规范运输管理

在重点地段、重点部位和林业道路检查站设立了电子监控器44个, 利用“电子眼”进一步强化管理的监督, 通过“数字林业”网络与手机短信提供的信息, 及时掌握木材检验数量及流向动态情况, 对境内木材运输手续不齐、无证运输的依法给予查处。近4a, 全市共查处违法运输、收购木材的案件3102起, 占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总数的79%。

2 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行政执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林业行政执法队伍成为保护邵武市森林资源一支重要力量。但是, 邵武市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行政执法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居高不下

“十一五”以来, 全市林业行政执法部门每年受理各类林业行政案件1000起以上, 呈高发态势。

2.1.1 木材运输管理难度逐年加大

由于道路交通迅速发展, 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开通, 现有检查站的布局与检查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木材运输检查监督工作的需要。据统计, 高速公路的开通后, 国省道上林业检查站木材流量不及开通前的1/10。邵武市高速公路有出市口互通2个, 在建互通2个, 许多无证木材可以避开林业检查站直接从高速公路运往市内外, 道路检查站形同虚设, 对邵武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1.2 木材加工企业收购无证木材监管难度大

近年来, 一些乡 (镇) 为了招商引资, 出台优惠政策, 吸引木材加工企业, 直接到林区投资办厂。因受木材限额指标限制, 原料无法满足, 加上当地政府特殊政策, 木材经营加工管理难以到位, 一些加工企业, 为了偷逃税费, 收购非法木材现象十分普遍, 成为盗伐、滥伐林木违法犯罪的销赃场所, 在源头管理难以到位情况下, 诱发盗砍滥伐木材现象十分突出。

2.1.3 违法经营、运输木材制品成为“洗黑材”最大漏洞

浙江、广东、江西等周边省份都对木制品凭证运输作了严格规定, 而福建省长期以来木材制品凭证运输全省没有统一, 并且将刨花板, 胶合板等作为成品不列入凭证运输范围, 各地管理标准不一, 许多非法木材一经加工成品, 则可逃避监督, 各地对此反映十分强烈。

2.2 林业执法队伍还难以适应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需要

近年来, 邵武市林业行政执法队伍为保护森林资源作了大量工作, 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但是由于林业综合执法大队队伍处于刚起步阶段, 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2.2.1 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执法能力不强

林业执法机构承担着依法查处破坏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案件的职责, 业务范围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或规章, 要求林业执法人员具备较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较强的业务素质, 而邵武市林业执法机构是在林业检查站和林政稽查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来, 人员未进行交流充实, 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素质不高, 年龄偏大。

2.2.2 执法条件较差

执法车辆、通讯设备、取证、检测装备等设施与条件, 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不相适应, 难以保障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3 加强林业执法工作、保护森林资源的对策

从这几年林业综合执法运行情况及森林资源保护面临的新情况来看, 仍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提升林业综合执法水平, 以利于更好地推进依法治林。

3.1 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3.1.1 严格实行公开招聘

对林业执法人员通过考试择优录用, 吸收素质好、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林业行政执法人员。

3.1.2 严格执法人员培训

加强对林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

3.1.3 严格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行政执法的责任心。

3.2 进一步强化林业执法监督

一方面, 应切实加强内部监督, 实行内部的层级监督, 将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化, 从而达到自我约束和制约的目的;在执法监督形式上, 要推行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 推广行政执行公示制, 建立错案追究制度, 同时健全林业行政处罚重大案件的备案制度。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 自觉接受社会及群众监督。

3.3 进一步创新森林管护体系

从近几年查处的林业行政案件来看, 主要查处木材流通领域出现的违法运输行为的案件, 查处此类案件占林业行政案件的80%, 说明在查处其他领域发生的林业行政案件力度有待加强。当前, 林区森林管护面临任务仍然艰巨, 乱砍滥伐林木, 特别是盗伐生态公益林、珍贵树木等案件时有发生, 要扭转林区林政的形势, 单靠林业行政执法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紧紧依靠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力量, 进一步整合护林员力量, 组建专业护林队伍, 依靠专业护林队的力量, 相互配合, 从源头上管严、管死, 建立新型的管护机制。

3.4 进一步推广运用现代技术

3.4.1 规范法律文书制作

应用《林业法律文书制作》软件, 对五大类性质的林政案件, 从立案登记、现场勘验、查封、暂扣、做出处罚决定到结案报告的全过程的林业法律常用文书进行制作, 做到简便、规范。

3.4.2 推行远程电子监控

为改善木材运输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的状况, 应积极推行应用远程电子监控技术, 利用全球眼网络视频现代信息技术, 建成了“电子林政”监控系统, 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对木材运输进行监督, 进一步强化木材运输管理, 打击无证运输木材等违法行为, 维护林区正常的林政秩序。

参考文献

[1]张佰军, 吕艳, 孙殿东.谈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06) .

[2]詹长英, 谢其寿, 陈进华, 等.林业行政执法中共同违法的认定及执法实务[J].中国林业经济, 2010 (04) .

[3]高静芳.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再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4) .

上一篇:计算机科学技术课程下一篇:安全文明施工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