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共14篇)
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1
那么,如何提升成语教学效果, 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掌握成语知识呢?以下是我的教学一些心得:
一、爱成语,探索成语教学方法
1.认知成语。成语是一种文化语言积淀,大多成语包含故事性,如诗似歌,韵味有致,读来音韵和谐。苏教版语文课本刻意在每册书的编排过程里均设定了成语专项。编排有致, 设计科学,适合同学们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我习惯带领学生们品读成语,就像诵诗一样,形式多样,边读边品味它的内涵,边读边体会它的韵味。孩子们在认知环节里,兴趣不断被激发出来。
2.描绘成语。有的成语是诗,有的成语是画。有些成语连贯起来就是一轴精美的画卷。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成语后,利用学生喜欢绘画的天性,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常用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记忆成语,也有利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比如,苏教版六年级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系列成语:烟波浩渺、万里无云、游人如织、一帆风顺、水平如镜、波澜不惊等,意思无需逐字讲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彩笔描绘出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学生在玩中收获知识。
3.讲述成语。有些成语的故事性非常强。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机会, 帮助同学们编排成语故事。先让学生组织好语言将成语故事讲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把成语故事展现出。如此不但这样不仅培养了同学们语言组织水平,还锻炼了孩子们勇于展现自我的勇气。比如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成语,特别适宜用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记忆,如揠苗助长、杯弓蛇影、螳螂捕蝉、鹬蚌相争、郑人买履、叶公好龙等等,大多都是寓言故事,也有的是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这些成语都是有趣的寓言故事,假如教师在讲授之后再让学生声情并茂的将故事讲述出来,效果会更佳。
二、学成语,讲究成语练习方式
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一册书每一单元都有定量的成语编排,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渗透到每一单元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分散和集中两种学习方式相融合,既能实现记忆成语的目标,又能协助学生加强记忆和运用。
1.渗透教学。成语教学是一个按部就班、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对教材各单元有整体把握,了解成语都涉及到了哪些课文内容,教授课文时,将成语渗透到课文当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讲授 《少年王勃》 一课时,我将这些成语应用到少年王勃身上:才思敏捷、笔下生花、 力透纸背,少年英才、鹤立鸡群、后生可畏等等,既能辅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成语知识。
2.拓展延伸。单元教学中涉及成语,教师首先予以指导、解释,再由学生诵读、理解,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与成语有关的链接内容。因为孩子们对教材有了整体感知,因此领悟成语应是得心应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存在一系列成语:精妙绝伦、栩栩如生、梦笔生花、浑然天成、斗酒百篇。我将这些成语渗透到这一节的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的人物形象分析上,拓展了同学们的理性思维。
三、用成语,设计成语实践活动
课本上的成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获取更多的成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或者涉及成语实践活动,例如成语接龙、猜成语比赛和成语故事大会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广泛、轻松地搜集、整理及运用成语。
1.在广泛阅读中汲取成语能量。 老师可以定时定量组织同学们进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要求他们边读书边积累成语。然后每周固定时间安排孩子们开展读书会学习活动,形式多样,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例如,指导学生阅读 《水浒传》 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部分的时候,学生读完相关内容后记住了仗义疏财、抱打不平等成语的意思。
2.在生活中采集成语的雨露。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无论是社会也好, 还是大自然也好都是学问的源泉。例如,天有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关于四时变化的成语;喜逢佳节,教师也可请同学们谈一谈喜迎节日的成语。生活中积累,生活中应用。
源自唐诗的成语集释 篇2
1.【文章憎命】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源自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2.【出将入相】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指文武兼备的人物。源自崔颢《江畔老人愁》:“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
3.【春意阑珊】大好的春光快要完了。源自白居易《晚春闲居》:“宿酲寂寞眠初起,春意阑珊日又斜。”
4.【笔扫千军】形容文章气势宏伟,在当时无人能比。源自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5.【白云苍狗】天上的白云像白衣裳,顷刻之间又变得像黑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源自杜甫《可叹》:“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
6.【巴山夜雨】原来是指思念远方的妻子,渴望夫妻团聚;后来泛指亲友聚会交谈。源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杳如黄鹤】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感叹时空流逝的感慨;后来用来比喻人或事物下落不明。源自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8.【貂裘换酒】原形容诗人豪爽的饮酒兴致,现形容为人旷达。源自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9.【翻云覆雨】比喻人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源自杜甫《贫交行》:“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10.【逢人说项】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源自杨敬之《赠项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11.【石破天惊】原指箜篌的声音高亢激昂,出人意料,造成一种难以形容的奇境。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源自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2.【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源自李白《永王东巡歌》:“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13.【暮云春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源自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14.【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源自杜甫《梦李白二首》:“落日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15.【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过去人们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所以说“古来稀”。源自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6.【鸡虫得失】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源自杜甫《缚鸡行》:“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依山阁。”
17.【暮去朝来】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源自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18.【残山剩水】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源自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19.【古井无波】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源自白居易《赠元稹》:“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20.【司马青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源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1.【蚍蜉撼树】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源自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2.【盘马弯弓】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源自韩愈《雉带箭》:“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2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源自韩愈《寄卢仝》:“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24.【前度刘郎】度:次,回。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来的人。源自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知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25.【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惨重。源自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6.【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源自李郢《上裴晋公》:“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27.【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源自李咸用《山中》:“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28.【为人作嫁】原指贫女无钱置备妆奁,却年年为人缝制嫁衣,后用以比喻徒然为别人忙碌。源自秦韬玉《贫女》:“若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
29.【剜肉补疮】剜:用刀挖去。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源自聂夷中《伤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30.【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极精巧。源自李义府《堂堂词》:“镂约为歌扇,裁云作舞衣。”
31.【珠盘玉落】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源自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2.【秋月春风】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源自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作者简介】
程鸣,高级教师,执教于安徽省歙县二中,备课组长,有多篇文章发表。
责任编辑 李婷婷
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3
山西省沁县中学 刘建东
《战国策》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武帝时,刘向进行了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次序,编订为33篇,取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主要艺术特色是叙事生动形象,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说理论辨精辟犀利,善用比喻、夸张、寓言。饶有风趣,耐人寻味。很多后来成了我们熟悉的名句和常用的成语。名句如: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楚策》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秦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赵策》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燕策》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齐策》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赵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策》
成语有60多条,现汇编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战国策西周策》
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能射中百步以外目标的杨树叶。形容射击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后世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二、《战国策秦策》
比比皆是(秦策一):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
侧目而谈(秦策一):斜着眼睛看人,指心存畏惧,不敢正视。也指愤怒或不满地看。
抵掌而淡(秦策一):抵掌:鼓掌、击掌,形容无拘无束地畅谈,气氛欢洽。
前倨后恭(秦策一):倨:傲慢,怠慢。光前傲慢而后来恭敬,前后态度不一样。常指人势利。
曾参杀人(秦策二):曾参:孔子的学生,向来以孝贤出名。比喻流言传播得广,也会让人相信。
两虎相斗(秦策二):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之间的争斗。
远交近攻(秦策三):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用以吞并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指一种为人处世的手段。
积少成多(秦策四):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未路之难(秦策五):未路:最后一段路,走最后一段路很困难。比喻保持晚节不容易。也比喻做事情越接近成功,工作越艰巨。
悬梁刺股(《汉书》(秦策一):因怕困倦影响学习,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勤奋苦读。
三、《战国策齐策》
安步当车(齐策一):用慢步行走当作坐车。
吠非其主(齐策一):狗专向不是它主人的人叫,比喻人各为其主,为主人做事。
毂击肩摩(齐策一):车碰着车,肩摩着肩形容行人车马来往拥挤。
挥汗成雨(齐策一):原形容人多拥挤。后也形容因天热或劳动等出汗多。
接袂成帷(齐策一):袂:衣袖;帷:帷幕,衣襟可以连接成帷幕。形容城市繁华,人口从多。
门庭若市(齐策一):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极多。
以一当十(齐策一):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比喻军队以寡敌众,勇敢善战。
战无不胜(齐策二):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画蛇添足(齐策二):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比肩而立(齐策三):肩靠着肩站立,比喻距离很近。
不自量力(齐策三):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力量。
布衣之交(齐策三):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亦指显贵者与平民的交往。
随踵而至(齐策三):一个跟着一个。形容来得人很多,连绵不断。
直言不讳(齐策四):有话直说,无所忌讳。
狡兔三窟(齐策四):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
归真反璞(齐策四):指除去外饰,恢复其本来面目。
高枕而卧(齐策四):指垫高枕头安然睡觉,比喻无所顾虑。
扶老携幼(齐策四):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多形容某些欢迎、投奔、逃亡等吻合,人们成群结队而行的情况。
寝不安席(齐策五):睡觉时不能安于枕席,指有心事而睡不着觉。
折冲尊俎(齐策五):冲:古时用以冲去敌城的战车;折冲:挫败敌人;尊俎:酒器和放肉的祭器,借指宴席。原指在宴席上运用策略制胜对方。后也泛指外交谈判。
四、《战国策楚策》
心旌摇曳(楚策一):旌:古代的一种旗帜,心神像旗帜一样摇摆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被坚执锐(楚策一):身穿锐甲,手拿兵器,形容全副武装投入战斗。
狐假虎威(楚策一):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
桂薪珠米(楚策三):薪贵如桂,米贵如珠,形容物价昂贵。
食玉炊桂(楚策三):指吃的东西像玉器一样贵重,燃烧的同桂木一样珍贵。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苦。
见兔顾犬(楚策四):看到野兔,就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事态紧急,但及时想办法还来得及。
峻阪盐车(楚策四):阪:指山坡。形容老人年迈,难负责任。
亡羊补牢(楚策四):丢失了羊,就补修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以免继续受损失。
与世无事(楚策四):跟世人没有争执。形容不慕名利,超然达观的处世态度。
五、《战国策赵策》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赵策一):师:榜样、借鉴。记住以往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以后的事作借鉴。
胡服骑射(赵策二):原指学胡人的服饰装束,练习骑马射箭。后比喻政治文化改革措施。
不可同曰而语(赵策二):不能同时谈论。形容事物之间差异很大,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不遗余力(赵策三):不留下一点剩余的力量。
弹弓之地(赵策三):弹弓所用的泥丸、石丸或铁丸。比喻地方很小。
天崩地坼(赵策三):坼:开裂。天坍塌,地开裂。比喻重大事变。也形容倒塌或爆炸声音的强烈。
交浅言深(赵策四):交浅:交往不深,关系不很密切。指对交往不多的人谈心里话。
六、《战国策魏策》
高枕无忧(魏策一):比喻认为太平无事,无忧无虑。或者放松警惕,麻痹大意。
积羽沉舟(魏策一):羽毛虽然很轻盈,但积聚多了也能使船沉没。比喻积聚小祸患社会铸成大祸。
四分五裂(魏策一):分裂成很多块。形容分散、破碎、不完整。
冠盖相望(魏策四):头载礼帽的官吏坐在有逢子的车上,车子络绎不绝,相互隔得很近,谁都看得清清楚楚。形容使者和官吏来往不断。
南辕北辙(魏策四):辕:车前驾牲畜的横木,引申指车;辙:车轮滚过的痕迹,引申为道路。意思是本想往南,而车却向北行。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白虹贯日(魏策四):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像的变化。
七、《战国策韩策》
鸡口牛后(韩策一):宁可做鸡的嘴巴,也不作牛的屁股。比喻宁可在小范围内做主,也不愿在大范围内受支配。
井中求火(韩策三):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头,达不到目的。
八、《战国策燕策》
转祸为福(燕策一):把灾害变为幸福。比喻把坏事变成好事。
同甘共苦(燕策一):甘:甜,指欢乐。一同享受幸福,一起担当苦难。形容同欢乐,共患难。
千金市骨(燕策一):市:买。比喻求贤若渴。
尺寸之功(燕策一):指微小的功劳。
长驱直入(燕策二):指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顺利前进。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燕策二):持:争持、对抗。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却使第三者得利。
无可奈何(燕策三):指不得已,没有办法。
图穷七见(燕策三):穷:极点;见:显露。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终于露出了真相。
痛入骨髓(燕策三):指痛到骨髓里。形容极度伤心或痛恨。
肝肠寸断(燕策三):形容极其悲痛、难受。
历史成语故事:成语中的说话艺术 篇4
娓娓动听——娓娓: 形容说话多而吸引人。形容善于说话,动听: 听起来使人感动或者感觉有兴趣。娓娓动听,说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健谈而且感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侃侃而谈——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理直气壮地谈论或演讲。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口若悬河——亦作“ 口如悬河 ”或“ 口似悬河 ”。言谈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绝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辩解。
【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 王太尉 云:‘ 郭子玄 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辩口利辞——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出处】:《后汉书·班昭传》:“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能言善辩——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斗唇合舌——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妙语连珠——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出处】:宋·苏轼《次韵答子由》诗:“好语如珠串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天花乱坠——坠:落下来;是佛教的一个传说,指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落下。之后用来形容人说话巧妙动听,但虚妄、空洞不着边际。
【出处】:唐·般若译《心地观经·序品偈》: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典故:南朝梁武帝信佛,在各地建寺庙,有几次他还亲自到寺庙中舍身同泰寺。云光法师是梁武帝的好朋友,一次云光法师讲诵《涅槃经》时,讲得绘声绘色,从早上一直到晚上,梁武帝也听得非常认真。云光法师讲得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梁武帝看着飞舞的鲜花,感叹地说:想不到佛法竟然如此奇妙!梁武帝从此更加的沉迷于佛教。
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口齿伶俐,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的一段事迹。在《高僧传》和《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在襄国(邢台)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灿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杨修之死:“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很高,并且很有风趣。生:产生。风:风趣。谈:谈话。
【出处】: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豪言壮语——豪:豪迈、壮:雄壮。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丘濬)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豪言警语,如壮涛激浪,飞雪走雷,去触山而迸发。”
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成语脱胎于“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讲的是毛遂自荐的故事(秦兵攻打赵国,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门客毛遂主动请求跟着去。到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
成语故事知多少 篇5
从此, 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 等着奇迹再次出现。
由这个故事而生发的成语是: ()
齐宣王爱听吹竽, 又好讲排场。他常常叫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 根本就不会吹竽, 却想办法混进队伍, 拿着竽装腔作势, 从来不曾被人发现。
齐宣王死了, 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 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 而是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 只好逃之夭夭了。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6
一饭千金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韩信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婆婆说:“我不要你报答。只希望你要努力自立啊!”韩信满脸羞愧。从此,他认真读兵书,练习武艺,决心做个有用的人。
乡里有一个恶少,在街上碰到了韩信,就大声对他说:“看你整天舞枪弄棒,像个有胆量的人。来来来,你敢拿剑刺我吗?要是不敢,你就从我这胯下爬过去!”韩信心想:“如果我拿剑刺他,岂不犯了杀人罪?日后还有什么前途呢?不如宁受眼前之辱也不逞一时之勇为好。”于是,他伏在地上,从那个恶少的胯下爬了过去。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韩信投奔到汉王刘邦门下,受到重用,拜为大将,并授以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大权。韩信经过认真训练兵马,率领汉军东征西讨,终于打败了最强大的对手项羽,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韩信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曾经侮辱过韩信的那个恶少却吓得直打哆嗦,韩信用手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你不必害怕,过去的事算了。”又对左右的将士说:“这位将士从前羞辱过我,其实是激励我上进啊!让他做个中尉吧!”韩信念念不忘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曾欺负过自己的人,也没有报。 相反,加以原谅和提拔。他这种气度,是值得敬佩的。
虚位以待的故事
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为人忠厚、仁爱,对门客都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当时,信陵君听说大梁城门的守门官七十岁老人侯嬴是个贤人,家境贫穷,便派人带着大量财宝,前去聘请他。但是,侯嬴并不接受。
信陵君知道自己怠慢了高人。于是便让人驾车,亲自前去迎接侯嬴。还把车上最好的位置留给侯嬴。侯嬴故意穿上破衣服,毫不客气地坐在空位上,一句谦让的话也没说。
马车行到中途,侯嬴又忽然提出要去探访一位屠夫朋友朱亥。他在朋友那里故意拖延时间,要看信陵君的反应,但信陵君一片和颜悦色。
这年,秦国围攻赵都邯郸,魏国派大将晋鄙率军十万前去救赵。为此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魏王忙命晋鄙大军留在路上,不再前进。
信陵君多次恳求魏王让晋鄙发兵,魏王终是不肯。侯嬴给信陵君出主意说:“只要派人偷取大王的兵符,便可假传命令,要晋鄙出兵了。”接着,侯嬴又给信陵君出主意,叫他去找大王的宠妃如姬,让她去偷大王的兵符。
信陵君拿到了兵符,便想马上出发。侯嬴提醒他说:“你把我的屠夫朋友朱亥带上,以防万一。”
信陵君带着朱亥来到大军驻扎地。晋鄙见了兵符怀疑说:“大王既叫我暂不前进,又怎会随便叫你替代我呢?”晋鄙的话音刚落,朱亥从袖里拿出四十斤重的大铁锥来,一下就把晋鄙打死了。
信陵君高举兵符,筛选了八万精兵,打败了秦军,解救了赵国。
塞翁失马的故事
从前,在边塞有父子俩靠放牧马匹为生。这天有匹骏马忽然逃跑了,儿子怎么追也没追回来。父亲安慰儿子说:“我们养马人,失掉马匹是常有的事。也许它还会回来呢!”过了一段日子,那匹失去的骏马竟带回来一大群马。儿子高兴极了,父亲倒没有太大的惊喜。他对儿子说:“这件事确实意外。不过,世事祸福无常,很难预料。你要小心乐极生悲啊!”
有一天,儿子在驯马时,一个不小心,竟从马上掉了下来,把一条腿摔断了。父亲又说:“驯马的人,难免会被摔着。如果你能吸取教训,日后会有益处。”
正在这时,其他年轻人全被抓去打仗,全都战死在沙场。儿子因腿骨折,免去了从军,因而保存了性命。对他来说,可算是因祸而得福了。
在汉语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用得比较普遍。
破釜沉舟的故事
项羽是楚国人,少年习武,能将百斤鼎高举过头。长大后跟随叔父参加推翻秦朝的起义。
有一次,秦军攻下了赵国,赵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援。
楚王派项羽带领二十万楚军前去救赵。项羽先派英、蒲两位大将率两万人做先锋,然后,自己率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的饭锅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凿沉了。他对将士说:“我们‘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退秦军!否则只有饿死在这里!”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一个人抵十个,十个人抵百个,越战越勇,终于把秦军打得大败而逃。
经过这次战役,项羽名声大振,成了各路反秦的统帅。
舍生取义的故事
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
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
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我死而无怨了。”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豫让刺了外袍之后,自刎而亡。 豫让甘愿舍弃生命,也要完成道义的行为,便成了“舍生取义”的成语。
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7
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
卧薪尝胆
【解释】
薪:柴草。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毛遂自荐
【解释】
指自己推荐自己去担任某项工作或职务。
虚位以待
【解释】
空着位置等候
闻鸡起舞
【解释】
凌晨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形容有志者及时奋发的精神。
一败涂地
【解释】
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大义灭亲
【解释】
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
风吹草动
【解释】
风一吹,草就摇晃,比喻有一点点动静而引起警觉。
塞翁失马
【解释】
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却因此得到了好处。
破釜沉舟
【解释】
釜是锅,舟是船。比喻下最大的决心,一拼到底。
鸡鸣狗盗的故事
【解释】
比喻有一手模仿鸡鸣狗叫的卑微的技能,有时却能解决大问题。
舍生取义
【解释】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一鸣惊人的故事
【解释】
“痛”源自资本的窘迫 篇8
先投入后产出轻体量导致缺钱
节能服务产业需要先行投入, 然后逐期反本生利。而实际情况则是, 搞节能服务的企业中小型者居多。目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2000多家节能服务公司, 加上没有备案的有4000多家 (也有说6000多家) 中, 实力雄厚、业务丰盈的企业凤毛麟角, 这一点从吴道洪的2012年产业报告中销售业绩的成绩单可以得到证明。实际上也正是如此。我国节能服务公司的出身基本上是产品型 (供应商型) 和服务型 (工程资质型) 两种, 前者以生产节能灯、节电器、变频器等居多, 后者以节能设计、运行管理居多, 但是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是注册资本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下, 而节能服务公司的国家级备案门槛只是500万元, 省级只是300万元, 可以说是“小小企业”、“微型企业”, 仅仅大于个体户。现在全国数以千计的节能服务公司中, 真正的大企业少之又少, 基本上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因为仅靠自有资金只能做一两单业务, 而收益只能慢慢来, 加之现在诚信的缺失, 会导致投资打水漂, 或者陷入漫长的合同官司陷阱。因此, 如果面临险境或者没有外来投资, 那公司就没有发展的可能了。
节能服务公司找融资并不简单。“为什么国家倡导, 银行、金融机构都看好的行业, 资本却不愿真正进入呢?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的退出机制没有建立。”资深节能专家、中国节能专家联盟网合伙人李军如是说。在这种情况下, 节能服务公司找融资很难。找银行, 首先抵押担保这一关就过不了, 信托、理财产品目前也不成熟, 只有极少数银行 (如兴业银行) 愿意谈, 多数银行基本免谈;找租赁公司相对容易, 但往往由于用采购方式把原节能公司的控制权剥夺了, 因此原节能服务公司变成了供应商;找投资公司也是一个办法, 这几年VC (风险投资) 、PE (私募股权投资) 等比较活跃, 但是风险投资这一块要么是不顾后果的“疯投”, 要么就是最没有风险的“封投”;而私募基金往往只挑选有上市前景的对象, 但是在节能服务公司里有这样前景的公司可谓是少之又少。融资难迫使节能服务公司慢慢转向甲方讨预付款, 或者是主动蜕变为供应商, 朝着越来越不像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向蜕变。可以说, 融资难不解决, 产品型和服务型的节能服务公司早晚要退出节能服务产业, “正宗的”合同能源管理将被边缘化。
解决之道
李军认为, 要建立诚信体系, 提高违约成本。“按效益分享型做的项目, 银行可以来把关:其预付账款可以在银行备案, 如果企业不遵守承诺, 可以给予相应的惩罚性措施。”但李军也坦言, 中国人民银行曾经探讨过, 但最终不了了之。在这方面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当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节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使节能项目中投入的固定资产能申请到抵押贷款;鼓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合同能源管理运营特点的投融资金融品种, 扩大融资渠道;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鼓励担保机构对节能服务公司进行担保支持。实际上, 国家有过相关的文件, 但在具体实践方面, 大都对贷款的回收、利润的产生存有疑虑。毕竟无抵押、轻抵押、新型抵押会给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带来经营风险。这正是银行及金融机构对之多是只送秋波, 而难以真正联姻的根本原因。此外, 还要对相关的绿色通道进行深度挖掘、清理, 以使之早日成为真正的绿色融资渠道。
李军重点谈了资本退出渠道的建设问题。“资本投入前, 是要重点考虑退出的;如果是效益分享型, 其就会是逐期获得的, 这种方式资本通常不太感兴趣。因为如果是这样, 当资本需要迅速撤出时, 它却不能, 对于投资者而言就等于将大量资金沉淀其中。对于这个退出机制, 深交所、北交所都探讨过但没有成功。”李军认为, 要在项目标准化、评估方法等方面下功夫建立退出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模式都要以项目融资为概念、为重点思考和设计。一旦设计出来了, 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推动力的节能服务产业就会像房地产行业一样产生巨大的效应。这需要全行业的人共同努力。”实际上, 行业人员都在试图突破资本的壁垒。如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正在探索将联合银行、担保公司和信用评估公司建立一套信用评价体系, 定期评出一批信用良好的节能服务公司对其开放绿色通道, 这些公司在一定额度内的贷款将提前放行。如果能够顺畅融资的话, 至少有50%以上的节能服务公司发展速度会提高一倍。
有行业人士认为,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真谛就是投资。“从根本上讲, 没有投融资能力就是没有节能服务能力;换句话说, 要想搞好节能服务, 首先要搞好投资;节能服务公司要发展, 必须不差钱, 而技术、服务等要素都不是要命的, 只要有钱, 一切都会有。”上述观点不一定全对, 但肯定有它的道理:合同能源管理的自身规律是节能服务先要有钱, 而节能服务公司恰恰没有钱, 他们的“第二主业”就是融资, 但他们又恰恰遇上融资难。跳出这个怪圈对于众多中小节能服务公司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 篇9
【画龙点睛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语义说明:比喻绘画、作文时在最重要之处加上一笔,使全体更加生动传神。
语义说明:比喻做事能握要点,让整件事更加圆满。
1、好对联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画龙点睛之妙。
2、徐志摩用「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作结,真是画龙点睛的道出了全诗的精神。
3、没有你画龙点睛的一笔,这幅画还真没什么看头。
4、苏洵〈六国〉结尾「苟以天下大,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画龙点睛似的点明全文主旨。
5、作文时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6、他在演讲时常会引用几个小故事,真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7、你在他们的婚宴上,掛上一张他们儿时玩在一起的照片,真是有画龙点睛之妙。
8、这盆花摆在这里,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把整个客厅的气氛衬托得非常得好。
【成语典故】:阿党比周
【成语拼音】:ē dǎnɡ bǐ zhōu
【成语解释】:
阿党:偏袒;
比周:结党营私。
指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子《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魏·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近义词】:结党营私、朋党比周。
【反义词】:两袖清风。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相互勾结,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整齐风俗令》:“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
出自历史的成语故事 篇10
刮目相看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晋朝赵王司马伦狡猾、阴险、野心极大,勾结孙秀,密谋篡位。为了篡位成功,对属下及属下的家属也封官,当时官员上朝都要戴貂尾帽子,因官太多,貂尾不足,用狗尾代替。齐王冏等发兵讨伐司马伦,帮助惠帝司马衷复位。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应用 篇11
1 备自投装置的适用场合
备自投装置是一种经济有效的, 并且能够持续供电的技术手段, 它有两大突出的特点:一是自动, 二是继电。目前, 为了进一步保证用户对电力需求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在供电系统中, 备自投装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常状况下, 工作电源会由于某些原因立即断开, 使用户的电力无法进行正常工作。电源备自投系统恰恰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即当工作电源在非正常原因断开后, 备自投系统能够将其快速地切入到备用电源的工作中, 这种在紧急情况下给予电源响应的装置称为电源备自投装置, 即AAT装置。一般地, 备自投装置主要适用于一次主接线为桥断路器接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有两回电源进线且采用一主供一备用方式供电的110~220 k V终端变电站。当变电站中低压母线有小水电接入时, 必须采取解列小水电措施, 以保证备自投装置能够合闸成功。在某些变电站, 为了避免因联切回路过多导致备自投装置不能成功, 要求电源侧加装低频低压解列装置, 其整定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整定, 实现与备自投装置的配合。
2 备自投装置使用的基本原则
(1) 只有工作电源确实被断开后, 备用电源才能投入。这样可防止备自投动作后合于故障或备用电源倒送电的情况。但故障不应由备自投切除, 故备自投动作跳工作电源的时限应长于有关所有保护和重合闸的最长动作时限。
(2) 当备自投备用对象故障时, 应闭锁备自投。
(3) 备自投延时是为了躲母线电压短暂下降, 故备自投延时应大于最长的外部故障切除时间。
(4) 人工切除工作电源时, 备自投不应动作。对于该项, 大部分厂家 (如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的ISA-358G和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的RCS-9651C装置等) 都会在备自投装置引入各工作断路器的合后接点, 就地或远控跳断路器时, 其合后接点断开, 备自投退出。若无法引入合后接点, 在人工切除工作电源前, 应保证备自投退出工作, 可以用手动切换开关退出, 或解开相应的出口压板或由整定退出。
(5) 备用电源不满足有压条件时, 备自投不应动作。
3 备自投装置的基本逻辑
如图1所示, 一般备自投装置都具备以下各种条件的判断, 进而实现备自投的基本逻辑:
3.1 有压、无压和无流条件
1) 母线有压指母线的两个线电压Uab、Ubc至少有一个大于母线有压定值;2) 母线无压指母线的两个线电压Uab、Ubc均小于母线无压定值;3) 进线有压指进线PT一个相电压 (或线电压) 大于进线有压定值;4) 进线无流指工作电源进线的一个相电流 (或线电压) 小于进线无流定值。该定值应小于最小负荷电流, 以防止工作电源PT三相断线时备自投误动。
3.2 充电条件
一般地, 备自投装置的充电条件如下:
1) 备自投投入工作;2) 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均正常, 即符合有压条件;3) 工作和备用断路器位置正常, 即工作断路器合位且处于合后位, 备用断路器跳位;4) 无闭锁条件、放电条件。
3.3 放电条件
放电条件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其中任一放电条件满足, 备自投即放电, 不再动作。
1) 备自投退出工作;2) 备用电源不满足有压条件的持续时间大于一定时间定值;3) 工作断路器由人为 (就地或远控) 操作跳开, 即工作断路器合后信号消失;4) 备用断路器不在备用状态, 即备用断路器合上;5) 工作断路器拒跳或备用断路器拒合;6) 闭锁条件满足。无论备自投是否已经启动均强行闭锁备自投, 表现为备自投放电。
3.4 工作过程
备自投充电完成后, 当母线失压、工作进线无流、备用电源有压时, 经延时跳开工作进线, 在确定工作进线跳开后, 合上备用电源。下面以图1为例, 简单阐述一下分段备自投和进线备自投的动作逻辑。
3.4.1 分段备自投动作逻辑 (以Ⅱ母为暗备用为例)
充电完成后:1) I母无压、Ⅱ母有压且IL1无流, 经定值延时发跳1DL跳闸命令;2) 确认1DL跳开后, 收回1DL跳闸命令。若装置需联切其它设备 (如小电源等) , 则发联切I母设备动作信号, 然后检查联切的设备是否跳开 (一般要求在5s内完成) , 判断被联切设备跳开后, 收回联切命令;再经延时发合闸3DL命令;3) 确认3DL合上, 分段备投逻辑完成;4) 1DL跳闸、联切其它设备、3DL合闸命令发出一定时限内 (一般为5 s) 后, 断路器仍未动作, 则终止分段备投逻辑, 分段备自投放电。
I母暗备用动作逻辑情况同Ⅱ母暗备用。
3.4.2 进线备自投动作逻辑 (以进线1明备用、进线2运行为例)
充电完成后:1) I、Ⅱ母无压、UL1有压且IL2无流, 经定值延时发跳2DL跳闸命令;2) 确认2DL跳开后, 收回2DL跳闸命令, 若装置需联切其它设备 (如小电源等) , 则发联切I/Ⅱ母设备动作信号, 然后检查联切的设备是否跳开 (一般要求在5s内完成) , 判断被联切设备跳开后, 收回联切命令, 再经延时发合闸1DL命令;3) 确认1DL合上, 分段备投逻辑完成;4) 2DL跳闸、联切其它设备、1DL合闸命令发出一定时限内 (一般为5s) 后, 断路器仍未动作, 则终止分段备投逻辑, 分段备自投放电。
以进线2明备用、进线1运行的动作逻辑和以进线1明备用、进线2运行的情况相同。
4 常见的备自投设计错误接线及改进方法
4.1 常见备自投设计错误接线
如图2所示, 110 kV进线备自投跳闸回路接入操作箱手跳回路, 同时进线备自投装置采用保护合后继电器接点接入备自投装置实现“手跳闭锁备自投”功能, 导致无法合备用电源。
4.2 改进方法
110 kV进线备自投跳闸回路采用接入保护跳回路的方式, 并同时加入备自投闭锁重合闸功能。施工时按照进线备自投逻辑回路做好调试工作。具体接线如图3所示。
5 结语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 在电网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并且占据着很优势的地位。可是, 随着电网自动化的不断提升, 电力系统的日趋完善, 广大电力用户对电力质量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便使得原来不突出的问题逐步显露, 甚至更加明显。因此, 将电源备自投装置应用到高压配电网中的同时, 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 保证在实施的过程中, 达到全面、精准的效果。尤其是在配电的最后阶段, 要对系统进行调试, 并且对各种情况要全面预测, 从实际出发, 保证备用电源自投装置能够正常安全地运行, 使用户满意。
参考文献
[1]夏永军, 潘雪丽, 姚勇, 等.备自投在武汉电网中的应用[J].湖北电力, 20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S].DL/T478-2001.
[3]水利电力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
[4]何仰赞, 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12
王孙贾,战国时齐闵王侍臣。《战国策·齐策六》记载:齐国被乐毅攻破之后,闵王被楚将绰齿所杀。王孙贾在齐国街市上振臂一呼,率领众人杀死了绰齿。
【倚门倚闾】是什么意思?
闾:古代里巷的门。原意指父母对外出的子女盼望和怀念之情。现指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倚门倚闾】出 处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倚门倚闾】词语辨析:
【倚门倚闾读音】:yǐ mén yǐ lǚ
【倚门倚闾的近义词】:倚庐之望
【倚门倚闾用法】:作状语、定语;
【倚门倚闾】典 故
齐王的宗族王孙贾,15岁就被召进宫当齐王的侍臣。他母亲很爱他,每当他入朝,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外等他回来。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乐毅讨伐齐国,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逃走,逃到了营城,这天,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寻,因不见齐王,只得回家。
母亲见了,问: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道:“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来晚了,我会倚在家门口等。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再去打听齐王下落。
【倚门倚闾】文言文
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
王孙贾乃入市中,曰:“淖齿乱齐国,杀闵王,欲与我诛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淖齿,刺而杀之。
【倚门倚闾】白话文
王孙贾当年十五岁,事奉齐闵王。阅王逃亡后,王孙贾不知闵玉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成语炙手可热的历史故事 篇13
“炙”(zhì),烤。手一靠近就觉得热得烫人。比喻气焰盛,权威大。亦作炙手而热。
【出处】: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杨贵妃有个堂兄叫杨刽。由于杨贵妃得宠,杨刽也平步青云,做了御史,唐玄宗还赐名“国忠”。不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杨国忠做丞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之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他们结党营私,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以致不久以后就爆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可当时,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
公元753年3月3日,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诗人社甫对杨家兄妹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出了著名的《丽人行》一诗,大胆揭露和深刻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便是诗中的二句。这二句诗的意思是:杨家权重位高,势焰的人,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你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生气。
【用法】:
有活力的数学教学源自于生活 篇14
一、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只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整合到一块,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 也是非常有用的”, 从而增强他们立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验数学的有趣.在我们生活中, 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 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 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过的字母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学生一下子就举了很多, 如饮料瓶上的L、电灯泡上的V, W、音乐课本上的声调C, D, E, F……教师再用多媒体出示一副完整的扑克, 然后再把里面的数和大小王抽去, 剩字母A, J, Q, K, 请学生思考这些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学生一下子情绪高涨了.哦!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原来是这么有趣的.
感受数学的有用.数学来源于实践, 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师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有用的, 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学生才能持续地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 可以安排学生测量自己使用的课本、课桌、自家房子的面积以及家中客厅的面积, 甚至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感受数学的有用.你爸爸准备把家中客厅换成地板砖, 每一块地板砖的边长是60厘米的正方形, 单价21元/块, 请你测算后告诉爸爸要买多少块砖?共需多少钱?这样, 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到家中, 带到实际生活中.
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幼小的心灵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充满了无比的好奇, 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 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
利用身边事物, 探究数学问题.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 我们要善于捕捉, 尽量提供.例如, 为了上好“容积单位”, 我首先让学生了解和调查日常生活中用容积作单位的物体.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物体, 如幼儿喝的钙奶、健力宝、矿泉水、红药水、墨水等各种瓶子.这样通过实际调查、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师生的共同探索,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来源,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生活.
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在学习“循环小数时”, 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 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 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 老师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 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 晚上从西边落下, 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 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周而复始, 无穷无尽.”教师接着说:“那么, 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在计算和讨论中, 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 为循环小数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
开展数学活动———学以致用.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结合所学的内容, 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 如应用讲故事、小小制作家、做游戏、模拟表演等形式,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例如, 教学“元、角、分的认识”, 教材中创设的情景是“小百货店”.我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进行“买卖”物品的交易活动.每次给多少钱, 需要些什么物品, 让他们自己交易.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后, 开展小制作活动, 让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一个百宝箱, 装自己的小玩具.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剪、拆、拼、贴后, 对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面、棱、顶点、表面积、体积也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设计开放性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独创性.练习设计上, 注重开放题的设计, 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补充问题, 搜集条件, 探索不同的答案, 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例如, 春游中购票方案的设计某校组织学生去世博园春游, 假如你是该校的校长, 请你设计一种或几种购买门票的方案.条件:该校共有学生450人, 教师42人, 成人票80元, 学生票40元, 团体票60元 (35人以上为团体) .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出多种方案.
【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推荐阅读:
源自《战国策》的成语09-27
作文源自生活06-14
安全源自精准09-22
品性源自教育10-15
快乐的心情源自我爱你的短文散文07-03
善源自宽容作文07-07
快乐源自于微笑话题作文10-12
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08-29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字成语06-27
出于历史故事的成语3个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