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工作进展情况

2024-10-26

医联体工作进展情况(通用10篇)

医联体工作进展情况 篇1

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情况汇报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在临我院检查指导、评价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下面就我院开展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汇报如下:

医联体建设方面

一、医联体建设基本情况及总体目标

我院从2017年9月开始启动医联体的各项工作,制定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卫生院自身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制度,实现 “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要求.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卫生院目标管理,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临床一线医师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

(二)积极宣传发动

1、加强卫生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卫生院领导干部、一线临床医护技人员,进行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知识培训,让医职人员都能掌握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宣传底板,展示松散型医联体协作单位****人民医院帮扶专家的详细信息。

3、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卫生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组织卫生院中层干部和一线医务人员学习和传达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及传达分级诊疗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二)落实具体工作

l、确定松散型医联体协作单位对口帮扶措施,根据医联体协议,协议单位****人民医院每年至少选派2名中级晋升副高的专家来我院进行对口支援,对口援专家参与行政管理、临床业务指导、讲座授课、及查房、坐诊、会诊等临床诊疗工作。我院每年选派2名医务人员到协议单位****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以提升自身医疗服务能力。截至2018年5月31日,已有 名专家对我院进行对口支援,进行授课计 课时,接诊病人 人次,抢救危重患者 人次,会诊 人次。我院选派了 名医务人员去****人民医院进行 专业和 专业,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业务水平。

2、签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协议.于 2017年9月 日,我院与***县人民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及细则,畅通渠道,减少环节,优化流程,为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患者转诊转院开辟了绿色通道。截至2018年5月31日,我院上转危急重患者 人次,收到下转病人 人次。

三、成效分析

自开展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以来,我院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制订双向转诊程序与流程,两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松散型医联体对口支援专家,业务能力强,门诊率高,医药效果好,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既提升了卫生院品牌,又方便了群众就诊,还对临床一线医生起到了帮、扶、带的效果。

2、通过分级诊疗工作,确保了上转病人都能做到无缝衔接,病人得到了合理处置,避免了一些不必要重复检查,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对下转病人,做到了及时就诊,优先处置,四、存在问题

1、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制度需进一步改进,要找到一条符合医联体双方和患者共赢的途径,确保该项工作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2、加大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宣传力度,确保两项工作深入人心,既方便群众,又解决实际问题。

医养结合工作方面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我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近年来,我院在****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了一个医养结合医务室,在敬老院设置了医养结合医务室,配备了相关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每周由一名临床医师坐诊,为老年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二)建立了一套健康档案。对全镇 名老人实行一人一档,每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定期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叮嘱老人按时用药。遇到突发病情,及时处理,并医联体协作单位专家开展疑难病情会诊。

(三)提供了一些高效便利服务。对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实行先治疗后付费政策,让养老院“无病养老,有病就医”的理想成为现实。

(四)存在问题

医养结合模式才刚刚开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医养结合模式是新事物,缺少经验可以借鉴,可能会走弯路。二是缺乏政策和制度保障。医养结合模式探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医保政策和医疗制度的影响,如果没有政策和制度对医养结合作保障,可能影响医养结合模式进一步推广。

保健院医联体工作方案 篇2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现 “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街镇、大病不出区”的医改目标,有力提升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工作,更好地为全区人民群众服务。按省委省政府、市卫计委、竹溪县卫计委的相关要求,我院积极响应,紧密布置,成立竹溪县汇湾镇卫生院医联体,有关工作方案如下:

一、基本原则

在县卫计委的统一领导下,竹溪县汇湾卫生院跟据本院实际情况,积极向应上级文件精神,与竹溪县妇幼保健院组件医疗联合体。卫生院按照自愿、互惠、共赢的基本原则组成竹溪县妇幼保健院医疗联合体,构建以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基层医院为基础、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的医疗服务网络,以全镇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全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确保全镇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模式

主要采取半紧密型医疗协作模式,即经营上独立自主,技术上坚密合作,以县妇幼保健院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建立机构间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双向转诊等管理制度,落实好分级诊疗,实现医联体内的业务互补和差异发展,全面实行“三通”,即“人通”、“医通”、“财通”。

(一)人通,人员双向流动。

1、妇幼保健院人员向下流动。请妇幼保健院派资深专家到汇湾镇卫生院长期驻扎,将技术与管理帮扶工作传授到基层,到汇湾镇卫生院指导医院管理,开展医疗服务,指导临床诊疗,做好技术带教,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

2、下级医务人员向上流动。主要是通过选派基层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增长医疗知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百姓。

(二)医通,病人双向转诊。

严格按照国家医改试点要求实施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以妇幼保健院为枢纽,建立起规范的集中归口转诊制度与流程,全力破解群众就医难问题。

通过双向转诊,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有力节省诊疗费用,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基层医院将疑难危重病人上转县妇幼保健院,充分利用妇幼保健院的技术和设备优势,积极将急危重病人转上级医院治疗,使其得到及时、有效、快捷的诊治;将小病、慢性病、康复期和术后等轻症病人留在基层医院治疗,保持诊疗延续性,真正方便广大群众。

(三)财通,服务上下联通。

主要是实行医联体内医疗服务的上下一体、畅通无阻、费用节省。患者就诊可以享受双向预约服务,体验快捷绿色通道,优先接受救治,并在医联体内实行住院减免门槛费等优惠待遇。

1、提供快捷便利服务。基层急危重病人可直接走绿色通道,免挂号费及诊疗费,直接到妇幼保健院诊治;卫生院开具的各项检查可在妇幼保健院直接先执行后定期结算,使患者就医更加便捷。

2、减免就医门槛费用。基层病人上转到妇幼保健院就医,将减免其在当地住院门槛费;妇幼保健院住院病人下转时,下转医院不收门槛费,充分体现医联体优越性,更好地落实惠民政策。

三、具体做法

(一)实行一体化管理

医联体单位将在卫计委的统一领导下,县妇幼保健院与汇湾镇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在医联体成立后,将建立起一系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并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具体实施。为保证工作成效,在医联体内将按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动态管理,全面提升。计划对基层医院进行全面帮扶,以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为主,派驻医疗队定人常驻,在人、财、物方面进行重点投入,所有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力争发挥最大效能,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整体全面提升。

(二)工作职责

1、竹溪县妇幼保健院。

(1)技术方面:对基本诊疗服务进行常规指导,重点扶持基础医疗、公卫慢病管理和预防保健,协助开展相应诊疗科目,信息化提升,远程会诊,提高基层整体服务能力。通过门诊应诊、专家坐诊、教学查房、病案讨论、学术讲座、免费接受进修学习等形式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2)人员方面:请妇幼保健院派资深专家到汇湾镇卫生院长期驻扎,将技术与管理帮扶工作传授到基层,并常规组织各临床医疗专家定期到基层开展专家坐诊、教学查房和手术指导等帮扶工作。

(3)设备物资:请妇幼保健院结合我院实际需要,对基层开展医疗服务及公卫健康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医疗设备及相关物资给予支持,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予以投入,在我院培训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本院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4)管理方面:定期组织行政管理人员与基层开展经验交流,协助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医联体全体成员单位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会议,分析研究医联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我院存在的实际困难,确保医联体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2、汇湾卫生院。(1)我院成立医联体工作专班,推进医联体有关工作。根据本院实际,拟定工作方案,认真梳理工作难点、业务短板和发展需求,及时上报,以便上级医院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

(2)做好医疗业务对接,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要根据本院实际,结合下派人员业务特点,制定相应业务发展规划,并选派本院技术人员到上级进修学习,做好工作衔接。

(3)提供必要工作便利,安排下派人员食宿,提供必要的工作与教学场地以便开展工作;要对派驻人员的出勤与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并如实反馈,积极配合上级医院进行考核。

(4)遵守既定工作要求,落实好“三通”工作。在医联体内,严格按要求做好急慢分治、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检查直通、减免费用、便捷服务等工作。并在妇幼保健院的指导和支持下高标准开展好健康宣教和慢病管理工作,切实掌握疾病信息,努力服务广大群众。

(三)工作流程

1、分级诊疗。

(1)上转:在联合体内各成员单位医院的就诊患者,需转妇幼保健院诊疗者,由下级医院医生开具转诊单或检查单,患者持患者联转诊单或检查单到医联体办公室登记,办公室人员根据病情对其进行分诊,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急诊可凭转诊单直接走绿色通道,实现快捷救治。

(2)下转:对在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轻症、慢性病稳定期、康复期和术后恢复等患者可转联合体内下级医院,由管床医师开具转诊单至联合体办公室,由办公室人员负责与相关卫生院进行联系对接。医联体将按区卫计委要求制定分级诊疗管理规定,建立标准,规范操作,真正落实各项国家医改政策。

(3)医技检查互通。妇幼保健院将建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服务单元,实行医联体内大型检查互通,下级医院因病情需要可开具检查申请单,并在妇幼保健院免挂号费执行,以充分应用卫生资源,方便病人就医。并在医联体内建立大型检查项目审批制度,杜绝滥开检查,以保障合作医疗基金安全。

(4)转诊患者由联合体办公室负责帮助其落实新农合报销政策并享受减免门槛费优惠(参合农民从基层医院住院转往妇幼保健院的,减免基层医院起付线;县妇幼保健院的住院病人转往基层医院住院的,基层医院不再另收起付线,直接按比例报销)。

(5)住院转诊程序。医疗机构在转诊前,均需填写参合农民住院双向转诊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转病人时,应提供前期诊疗信息;上级医院下转病例时应提供检查结果、后续治疗方案及康复指导意见。转诊病人持《新洲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双向转诊审批表》到相关的转入医疗机构就诊。因危、急诊可先转诊,三日内补办相关手续。

(6)自由择院就医。充分尊重患者就医意愿,根据我区医疗机构的区域布局,患者可按方便、及时、快捷的原则,优先转诊医联体医疗机构,亦可遵循患者意愿自行选择区内其它医疗机构就医,享有充分选择权。

医联体协议 篇3

甲方:............医院 乙方: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按照“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建立康复联合病房,用于收治甲方下转的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由甲方下派1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康复联合病房科主任,并统筹安排相关科主任定期到康复联合病房查房,开展病例讨论,提出指导性意见,康复联合病房的收益分成由甲乙双方另行确定。

(二)技术指导

1.甲方定期派驻1名主治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原则上连续服务3-6个月。期间,派驻的全日制医师除负责日常诊疗工作以外,需在基层开展不少于每月1次的业务讲座和技能培训。

2.甲方根据乙方工作需要,甲方科室与乙方相应科室形成一对一对口关系,帮助乙方建设1~2个重点专科(或专病),开展特色专业,逐步建设成常见病中具有特色的专病医治点。

3.甲方医生选择乙方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并在双方(或多家)机构登记执业注册。

4.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每年选派2~3名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到乙方领导班子中任职,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5.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

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3.甲方举办的各层次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乙方参加。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2.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转出)。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双向转诊(转出)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康复联合病房日常医疗、护理由乙方负责。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安排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到甲方医院进修。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年初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四)资源共享

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开具医院检查检验申请单,到甲方医院完成缴费后可直接进行检查,无需再办理挂号、开单等手续。

三、协议的终止:

1、合作形式与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相违背。

2、甲、乙方在医疗服务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被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甲、乙方提出退出申请,经大足区医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终止合作。

四、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2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医联体实施方案 篇4

根据我院与大竹县中医院签定的医联体协议要求,为将协议落到实处,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行政部门职责

医教处:负责选派相关学科医务人员、组建队伍,确定授课、查房、诊疗指导、学科建设。负责大竹县中医院医生来院进修、手术观摩、学术交流、规培等工作衔接,安排部署。

护理部:负责大竹县中医院护士来院轮训、规培、进修。指导该院的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的帮带。

公共事业发展部:负责病人上转、下转的病人的综合协调。充分发挥双向转诊服务部的效能。

院办公室:负责启动仪式安排。负责统筹协调双方院级领导举办的相关活动。负责行政管理人员来院进修。

二、临床科室职责

1、根据大竹县中医院相关学科发展建设需要,定期安排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前往教学查房、手术及学科建设,接受业务咨询和上转、下转病人的评估。

2、针对所帮扶科室薄弱环节制定帮扶计划,并由双方学科带头人组织实施。

3、双方学科带头人或专业组长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并确 保24小时畅通。

4、向大竹县中医院的“危、急、重”患者提供即时的救治指导。

三、双方医院各临床科室学科带头人联系方式(附后)

四、我院各科室诊治能力简介(附后)

五、大竹县中医院联系方式

医教科唐文海科长:*** 外联办负责人袁晓春:***

六、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联系方式

医教处张小飞处长:*** 公共事业发展部负责人周仲济:*** 院办公室主任谢志翔:***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竹县中医院 医联体启动仪式

时间:2016年7月12日9:00 地点:大竹县中医院行政办公区 参加人员: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杨清 副院长:罗云 副院长:王毅 副院长:周远峰 医务科长:欧阳莉 护理部:李容华

公共事业发展部主任:周仲济 院办公室主任:谢志翔 外科专家 大外科主任王敏 心脑病科专家

副主任医师任静、神经内科副主任何其胜 脾胃病科专家

副院长罗云、消化内科副主任彭雷 康复科专家

康复中心主任蒋仕琪 耳鼻喉头颈外科专家 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张洪 骨伤科专家

骨1科主任谭显春、骨伤科主任向阳 妇产科专家 妇产科主任李召会 日程安排: 1、7:30,医院门诊大楼集合出发 2、9:00,到达大竹县中医院会场

3、会议开始,杨院长讲话

4、签约授牌仪式

5、仪式结束在医院大门合影

6、专家义诊

7、双方院领导参观医院或交流谈话 8、11:30,启动仪式结束,进行工作餐 9、14:00,王敏主任、专家任静讲课 10、16:00,讲座结束,返回 交通安排:

车辆:川S69123,驾驶员李俊林 宣传安排:

医联体协议书 篇5

乙方: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3号)、《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xx)16号)文件要求,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原则组建成立凤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在省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按照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医联体的构建模式

医联体采用“1+3”模式,即以甲方为核心,联合若干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实现医联体范围内资源共享、远程诊疗、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等,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的医联体,具体组建模式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

二、 双方职责

(一) 甲方职责

1、组织管理

成立医联体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医联体相关事宜,促进医联体内业务发展;定期召开医联体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议履行;为乙方颁发“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

牌匾,并加强对外宣传等工作。

2、技术指导

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的诊疗项目,积极指导推广,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医联体内业务技术宣传。

3、远程诊疗

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搭建高端远程诊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病理、检验、影像等),远程手术指导、双向转诊,应急指挥等功能。

4、人才培养

为乙方医护人员提供若干名额免费进修学习,采用“一对一”导师帮扶制,提升对乙方进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5、双向转诊

通过远程诊疗和专家现场会诊等手段为乙方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技术支持;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基层”的基本原则,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为乙方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转诊绿色通道;对恢复良好、适宜回基层康复治疗的患者优先下转至乙方相应科室。

6、资源共享

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承担乙方未开展的检查项目,并逐步为乙方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承担乙方未开展的中心消毒供应工作;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项目向乙方进行公示;逐步在医联体范围内推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二) 乙方职责

1、组织管理

制定医联体负责人,与甲方全面对接,积极参加医联体内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挂靠“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牌匾,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技术支持

积极接纳甲方的技术帮扶指导,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也可向甲方提出有偿共建科室,或将科室托管给甲方管理;对涉及医联体的技术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甲方组织的医联体宣传活动,应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

3、人才培训

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甲方举办的医师培训,学术交流、多学科综合诊疗等活动;每年选派若干名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到甲方进修学习;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联体例会相互沟通。

4、双向转诊

执行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对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患者转诊甲方,转诊患者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优先安排床位及检查;公布甲方

转诊服务电话,联系转诊具体事宜。

5、资源共享

积极配合甲方对检查、影像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相关项目,可使用甲方检查申请单在甲方完成检查。

三、其它

(一) 本协议经各方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协议到期后,据各方意愿可续约。

(二) 本协议所涉及具体工作,由甲乙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实施细则。

(三) 本协议一式4份,协作方各持2份。其中,甲乙双方各提交1份至各自所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议生效后,协议方

对协议内容如有变更或补充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各方协商解决。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 篇6

牵头单位:**市人民医院

成员单位:德棉医院 **办事处卫生院 **机床医院 5个社区服务站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市政府医改精神、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结合本地实际,组建成立**市**经济开发区医联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在市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区医联体委员会和医联体理事会协同管理。按照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协商,各方负有如下职责。

一、主办单位职责

负责医联体建设规划、运行指导、质控监督及考核评估等工作。协调解决医联体建设、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二、牵头单位职责

(一)组织管理

协同医联体成员单位成立医联体理事会。对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帮扶。促进医联体内业务发展,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强化协议履行等工作。

(二)技术指导

牵头单位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成员单位的诊疗项目,积极指导推广;帮助成员单位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指导;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成员单位参与,共同研发;指导医联体内业务技术宣传。

(三)人才培养

在本单位内为成员单位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学习;举办短期基层医技培训班,如需现场观摩、会诊查房等事宜,优先安排在成员单位;各层次举办的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成员单位参加。

(四)双向转诊

1.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

2.医联体单位公布转诊服务电话,经双方专家会诊,提出转诊意见,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详见《**市**经济开发区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3.转诊患者住院期间费用,按照**市医疗保险、新农合有关政策予以结算、报销。

(五)资源共享

1.牵头单位检验中心、影像中心负责成员单位的检验、影像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

2.承担成员单位未开展的检查、检验、影像项目,并逐步为成员单位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检验、影像项目向成员单位进行公示。

3.凡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公布认可的检验项目结果在医联体内互认。

三、成员单位职责

(一)组织管理

对本单位人事业务管理和事业发展,具有独立决策权;积极参加医联体内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可挂“**市**经济开发区医联体成员单位”牌子,予以对外宣传。

(二)技术支持

积极接纳牵头单位的技术帮扶指导,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积极参与牵头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协作开展科研项目;对涉及医联体的技术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牵头单位组织医联体宣传活动,应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

(三)人才培训

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牵头单位的医师培训、学术交流、疑难病例会诊等活动;在每年1月底前,将进修计划报牵头单位;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联体例会相互沟通。

(四)双向转诊

执行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对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患者转诊牵头单位,享受绿色通道;公布单位转诊服务电话,联系转诊具体事宜,详见《**市**经济开发区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五)资源共享

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影像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相关项目,可使用医联体单位检查申请单在牵头单位完成检查。

四、其它

(一)本协议经各方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协议到期后,据各方意愿可续约。

(二)本协议一式4份,协作方各执2份。协议生效后,协作方对协议内容如有变更或补充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各方协商解决。

主办单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章)

牵头单位:**市人民医院(签章)

成员单位:

**国棉医院(签章)**办事处卫生院(签章)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2

甲方:

乙方: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人员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

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人员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二)技术指导

1.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帮助乙方确定并开展特色专业,对专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2.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甲方在已发展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

4.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

(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

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3.甲方举办短期基层医技培训班,如需现场观摩、会诊查房等事宜,优先安排在乙方单位;

4.甲方举办的各层次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医联体成员单位参加。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

2.甲方检验中心、影像中心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质控工作,并对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并逐步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

3.凡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公布认可的检验项目结果在医联体内互认。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上转)。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双向转诊(上转)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

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

(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并对参加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1月份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

(四)资源共享

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可转至甲方处开展。

三、组织管理

1.甲方、乙方为独立法人单位,甲方对乙方履行指导帮扶义务。

2.甲方协同联合体内成员单位组成联合体理事会,主要解决联合体内业务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等问题。乙方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应积极参加联合体例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3.甲方按时负责召集乙方参加联合体工作例会。

五、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 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3

甲方:医院

乙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人员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人员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二)技术指导

1.甲方在已发展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

2.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帮助乙方确定并开展特色专业,对专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4.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

(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

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

4.甲方可向乙方提供供应室消毒服务。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上转)。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病情危重者由甲方派出救护车接回,其他患者可酌情护送转诊。双向转诊(上转)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

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

(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并对参加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1月份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

(四)资源共享

1.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需转至甲方处开展。

2.在紧急情况下,乙方有义务在设备等资源上有偿支持甲方。

三、费用结算

1.甲方与乙方结算。

2.甲方对乙方转诊的门诊病患的检查、检验费用返还?%,转诊的住院病患住院费用优惠另计。

四、组织管理

1.甲方、乙方为独立法人单位,甲方对乙方履行指导帮扶义务。

2.甲方协同联合体内成员单位组成联合体理事会,主要解决联合体内业务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等问题。乙方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应积极参加联合体例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3.甲方按时负责召集乙方参加联合体工作例会。

五、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 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4

甲方:九江市中医医院

乙方:

为了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中医联盟体,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以团结协作、共赢未来为目标,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约:

一、中医联盟的基本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甲乙双方主体平等,组建自愿,结对联动、互惠双赢,实现携手发展,共同进步。

(2)循序渐进原则。以管理为纽带,以合作为手段,以提升为目标,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业务整合为切入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实现中医联盟内病人合理流转。

二、中医联盟的合作目标

(1)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

(2)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

(3)增强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

(4)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专科建设水平。

(5)提高中医诊疗技术能力。

(6)提升中医药品牌影响力。

三、中医联盟的管理架构

(1)甲、乙双方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管理、技术、服务为纽带,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2)成立中医联盟理事会,作为联盟日常运营管理机构,负责中医联盟所属医疗机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事项的决策管理。

四、中医联盟的运行机制

中医联盟按照统一管理、独立运营、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管理运营,探索构建统一、节约、高效的运行机制。

1、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

(1)统一学科规划。甲乙双方参加由中医联盟理事会定期召开的专题会议,参与研究论证中医联盟内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布局等。

(2)统一业务管理。甲乙双方参加由中医联盟理事会定期组织的对联盟内医疗机构进行的质量监测或交叉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同质同标准。

(3)统一科研管理。甲乙双方积极开展医学科研合作、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

2、建立互帮互学制度

(1)甲乙双方在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探索建立全方位互为帮扶体系,提高甲乙双方的诊疗水平,提升九江中医品牌,巩固九江中医地位。

(2)甲乙双方在优势学科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建立互学促进机制。甲乙双方免费为对方提供进修、专业技术培训和观摩;举办较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专家讲课时,及时通知对方免费参加。

(3)甲方对口帮扶乙方建立1-2个省级重点专科,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手术、会诊等,提高中医专科建设内涵;甲方不定期邀请乙方治疗效果明显的优势学科的专家来院查房、会诊和讲座等,双方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4)甲方每年向乙方推广1-2项中医适宜技术;协助乙方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冬病夏治、冬令进补等;

(5)甲乙双方实现中药制剂共享共用。

3、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1)甲乙双方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乙方需将急危重症因受条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患者可以转往甲方;甲方应当将恢复期(康复期)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设立24小时转诊服务电话:***,开通转诊、就诊绿色通道。

(3)乙方转诊住院患者可直接入住病房,就诊、转诊以电话形式通知甲方,甲方确保优先安排、服务周到。

(4)在甲方首诊的病人,希望回当地继续治疗、康复的,甲方优先将患者转往乙方,乙方确保优先安排、服务周到。

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1)甲乙双方建立远程会诊、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机制。

(2)乙方限于自身条件,部分检查项目无法开展,可转到甲方完成;甲方向乙方公示已开展的特殊检查项目,并建立查询便捷通道。

(3)甲乙双方在院内特定区域建立中医联盟宣传专栏,宣传中医联盟政策和双业务科室介绍等。

五、其它事项

本协约一式2份,甲、乙双方盖章和授权代表签字后生效。本协约有效期: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止,协约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甲方单位(盖章)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5

甲方:凤阳县人民医院

乙方: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3号)、《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xx)16号)文件要求,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原则组建成立凤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在省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按照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医联体的构建模式

医联体采用“1+3”模式,即以甲方为核心,联合若干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实现医联体范围内资源共享、远程诊疗、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等,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的医联体,具体组建模式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

二、双方职责

(一)甲方职责

1、组织管理

成立医联体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医联体相关事宜,促进医联体内业务发展;定期召开医联体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议履行;为乙方颁发“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

牌匾,并加强对外宣传等工作。

2、技术指导

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的诊疗项目,积极指导推广,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医联体内业务技术宣传。

3、远程诊疗

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搭建高端远程诊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病理、检验、影像等),远程手术指导、双向转诊,应急指挥等功能。

4、人才培养

为乙方医护人员提供若干名额免费进修学习,采用“一对一”导师帮扶制,提升对乙方进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5、双向转诊

通过远程诊疗和专家现场会诊等手段为乙方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技术支持;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基层”的基本原则,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为乙方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转诊绿色通道;对恢复良好、适宜回基层康复治疗的患者优先下转至乙方相应科室。

6、资源共享

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承担乙方未开展的检查项目,并逐步为乙方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承担乙方未开展的中心消毒供应工作;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项目向乙方进行公示;逐步在医联体范围内推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二)乙方职责

1、组织管理

制定医联体负责人,与甲方全面对接,积极参加医联体内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挂靠“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牌匾,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技术支持

积极接纳甲方的技术帮扶指导,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也可向甲方提出有偿共建科室,或将科室托管给甲方管理;对涉及医联体的技术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甲方组织的医联体宣传活动,应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

3、人才培训

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甲方举办的医师培训,学术交流、多学科综合诊疗等活动;每年选派若干名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到甲方进修学习;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联体例会相互沟通。

4、双向转诊

执行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对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患者转诊甲方,转诊患者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优先安排床位及检查;公布甲方

转诊服务电话,联系转诊具体事宜。

5、资源共享

积极配合甲方对检查、影像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相关项目,可使用甲方检查申请单在甲方完成检查。

三、其它

(一)本协议经各方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协议到期后,据各方意愿可续约。

(二)本协议所涉及具体工作,由甲乙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实施细则。

(三)本协议一式4份,协作方各持2份。其中,甲乙双方各提交1份至各自所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议生效后,协议方

对协议内容如有变更或补充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各方协商解决。

凤阳县人民医院(签章)医院(签章)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相关文章:

1.医联体协议书范本

2.医联体会议邀请函

3.2017年医联体签约仪式致辞

4.关于杀医声明

5.关于医的院格言警句

6.最新关于支医个人总结

7.关于卖车协议书的模板

8.关于合医站半年工作主要总结

xxx医联体协议书 篇7

甲方:

XXX人民医院

乙方:

2的治疗标准,对评估结果进行整改和反馈。

4.建立实施县乡村学习培训制度。成立县乡村培训中心,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专业技术培训和观摩。甲方举办较高层次的专家讲课、学术交流时,及时通知乙方人员免费参加。提升其业务水平, 由乙方监测其学习效果。重点培养乙方全科医生团队。

四、其他相关事宜

1.协议中未明事宜,甲乙双方可协商解决。2.协议执行中,双方如同意可补充新的协议项目,具体情况双方商榷。

3.协议有效期3年,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协议到期后,根据全市卫生工作安排及双方意愿可续签。

4.本合作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XXX卫生计生局各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医联体工作进展情况 篇8

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与平山县医院医联体签约揭牌仪式上的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岁末更新,喜迎2018之际,我们热切期盼的与河北省人民医院密切合作的夙愿今天就要正式实现了。这不仅是平山县医院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的喜事,也是平山卫生系统的一件喜事,更是平山的一件大好事。紧密医联体的建成,必将全面提升平山县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平山卫生事业整体大发展,更重要的是造福一方百姓,踏实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举行河北省人民医院与平山县人民医院医联体签约揭牌仪式,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

下边我荣幸地介绍今天参会的人员。他们是: 河北省卫计委主任、党组书记张绍廉同志; 石家庄市卫计委主任、党组书记王华平同志; 石家庄市卫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张东升同志; 河北省省人民医院院长叶玉泉同志;平山县委书记、西柏坡管理局局长李旭阳同志;平山县人大主任焦习军同志;平山县政协主席郭双全同志;平山县人大副主任齐明国同志;平山县政府副县长郝春艳同志;

省市县相关领导,省人民医院领导及专家,平山县人民医院干部职工,共二百余人参加。

在此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议程:

请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同志讲话,大家欢迎!第二项议程:

请河北省人民医院院长叶玉泉同志讲话,大家欢迎!第三项议程:

请石家庄市卫计委主任王华平同志讲话,大家欢迎!第四项议程:

请河北省卫计委主任张绍廉同志讲话,大家欢迎!第五项议程:

请平山县政府副县长郝春艳同志与省人民医院院长叶玉泉同志分别代表平山县政府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签署医联体协议(有关领导见证签约)。

第六项议程:

请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县人大副主任齐明国与省卫计委主任张绍廉、省人民医院院长叶玉泉为医联体揭牌。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今天的签约揭牌仪式已经拉开了河北省人民医院与平山县人民医院紧密医联体建设序幕,也标志着两个医院的友好合作迈上了新征程。这一举措是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需要,是规范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的现实需要。我相信通过省人民医院对平山县医院的实际帮扶,县医院的内涵质量建设一定会得到快速提升,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一定会实现新的跨越。在此,衷心祝愿两院的协作之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广!再次祝大家幸福、安康!

大竹县中医院医联体发言稿 篇9

欢迎大家莅临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竹县中医院医联体启动仪式,在市卫计委领导下,以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主体,拥有2所县区医院、7所县区中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余所镇卫生院成员单位的医联体又迎来了新的成员,我代表医联体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体职工,对莅临指导医联体起航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关心支持指导医联体组建工作的各级政府、卫生部门表示衷心地的感谢!对达州市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联体的成功起航致以良好的祝愿!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分级医疗已经启动,如何应对分级医疗、参与分级医疗?如何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基层提升能力?是当前市级三级甲等医院必须面对的课题。实践证明,组建医联体,建立健全医联体内双向转诊、资源共享机制,落实三级医疗机构帮扶带动基层技术提升的责任和义务,是目前深化医改的有效路径之一。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一所市级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综合医院,具备优秀的人才培养能力,拥有川东北排名前列的技术科研实力,背靠成都、重庆等大型医院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有能力与全市县区医院、中医院、社区和镇医院携手发展,有责任在探索新的医学运行模式,破解医改难题,加快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方面做出努力。我们深信,在市卫计委的领导下,有各县区政府及卫生部门的支持,通过医联体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合作和努力,我们一定能把医联体发展起来、壮大起来,为深化达州市的医改做出应有的贡献。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联体以我院为龙头,覆盖达州市7个县市区。本着“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原则,我院在医联体总章程下区分不同医院个性特点分明确工作重点,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专科扶持、远程医疗、技术提升、双向转诊等方面对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科室培育、科室托管、人员进修、领办社区基本医疗等提高基层技术能力,并实行病理中心、超声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建设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落实术前基层准备、上转实施手术、术后恢复下转医疗安全管理及费用结算机制,实现医联体内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设立服务中心等工作机制,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在基层,大病、疑难危重病在大医院诊治的目的,再造新的就医流程。我们将发挥龙头地位,提升指导帮扶能力,把市中医院建成医联体的指挥部、联络部、服务部和指导中心。

从今天开始,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医联体成员单位大竹县中医院已经成为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将积极探索和实践医联体新的工作模式,不断拓展医联体服务范围,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不断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办院理念、技术布局、文化遵循,认真总结经验,为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恳请各级政府及卫生部门进一步重视、支持、关注、关心祝愿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联体发展,再次感谢各位同仁参加医联体启动会议。祝愿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联体越办越好!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医联体工作进展情况 篇10

基于分级诊疗的医联体建设是基于国家医改方向,结合国家分级诊疗、医联体、远程医疗政策指导建设的,以大医院为核心,覆盖区域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医药卫生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医联体建设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构建科学有序就医秩序,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政策指导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11月发布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提出建立功能适宜、实用可靠、标准统一、利于扩展的中西医协同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新建或标准化改造现有远程医疗应用软硬件系统,满足省级、市县级和乡镇社区等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需求,实现统一的远程医疗服 务功能应用。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提高医院就诊环境以及医疗效率;利用互联网+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结合,产生变革和创新。

国务院2015年09月11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坚持居民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推行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开展试点。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12月13日发布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指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业务功能包括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双向转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医学教育等6类,所有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以上这些功能,缺一不可。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扩展业务功能包括远程重症监护、远程手术示教、远程病理诊断等3类,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实施。国务院2016年12月27日发布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指出,将分级诊疗置于改革重点任务之首,是对医疗资源配置的系统调整,对缓解供需平衡,构建医改新格局,解决人民群众就医的突出问题具有战略性意义,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的职业吸引力和服务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制度创新和攻坚突破。

国务院2017年4月26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开展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2017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都要明确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方案,10月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

2.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显著改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服务长期薄弱的状况逐步改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升。但要看到,强基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仍面临基层人才缺乏的短板,已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和深化医改的重要制约。开展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医疗机构地域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等因素,探索分区域、分层次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帮助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对区域内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新分配,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推动建设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

(一)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

(二)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三)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根据不同区域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若干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网络的作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四)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大力发展面向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鼓励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城市与农村之间可以城市三级公立医院为主体单位,在已建立的长期稳定对口支援关系基础上,通过托管区域内县级医院等多种形式组建医联体,三级公立医院可向县级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重点帮扶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国家级和省级公立医院除参加属地医联体外,可跨区域与若干医联体建立合作关系,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开展创新型协同研究、技术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3.建设思路

深化医联体医疗机构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推进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实践医疗+互联网新型模式,创新发展远程医疗,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建立覆盖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联合体,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提高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整体水平,逐步构建分工明确、上下畅通的协作机制和合理有序的诊疗秩序。围绕国家政策方针及国家医改方向开展,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医疗等新技术新理念,从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区域医疗协同、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真正深入到各级医疗机构及患者的核心需求,给医护人员工作及患者带来切实的便利。充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一步推进公立综合改革工作,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建立区域医疗协同业务模式,实现上联下通,对上与对口支援的大型医院相连,对下连接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区域医疗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积极推进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积极推动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1)远程医疗应用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指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业务功能包括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双向转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医学教育等6类,所有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必须具备以上这些功能,缺一不可。充分考虑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优势,以大医院为核心建立分级诊疗医疗协同平台,业务涵盖多学科远程会诊、远程培训教育、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超声指导、远程检验报告、远程手术示教、远程重症监护等,让高水平的医生直接指导、参与基层医院的诊疗,扩大区域医疗中心技术辐射范围,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承接多发病、常见病和康复治疗的服务能力。

(2)分级诊疗应用

基于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指导,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医院分级诊疗医疗协同平台以大医院为核心,辐射医联体协议的各级医疗机构,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平台,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实现灵活的转诊和会诊,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合理引导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到合适的医院就医,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3)互联网+医疗应用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服务的创新业态,各种新型移动医疗设备、APP、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服务在医疗服务行业发挥巨大的作用。互联网+可以突破传统医疗健康的服务圈,比如个人通过可穿戴设备、智能传感器产生大量数据,通过APP网络咨询实现自我的健康管理。同时,院前、院中、院后通过互联网实现一体化、连续闭环式服务。医护人员通过移动APP实现随时随地管理患者,不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对开放医生多点执业有重要支撑作用。互联网+医疗健康要依托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无论是个人健康管理,还是分级诊疗、居家康复,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都显得很重要。真正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依托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分级诊疗,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健康管理。

(4)区域医疗协同应用

分级诊疗医疗协同平台建设应紧密围绕国家医改方针,充分体现创新领先的设计理念,搭建区域医疗协作平台,利用大医院的资源优势、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对医联体协议单位给予帮扶,联合开展多学科远程会诊、远程培训教育、远程影像诊断、远程超声指导、远程手术示教、远程重症监护等,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可以互相协作、资源共享,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减轻大医院的门诊压力和床位压力,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方便老百姓就医,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5)人工智能应用

充分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互联网即时通讯技术、影像自动诊断、后结构化电子病历分析等技术实现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学习”专家医生的医疗知识,模拟医生的思维和诊断推理,从而给出可靠诊断和治疗方案。让医疗变得更“智慧”。

(6)大数据应用

基于医联体协同医疗业务,在区域三级医院建立医疗大数据平台,通过基于数据总线(ESB)的集成平台与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对接,将患者的结构化电子病历、检验结果、检查报告、患者诊断等临床数据资源从业务数据库中分离出来,按照科研用的标准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清洗和分类,形成统一规范科研分析数据,建立科研用临床数据存储库(R-CDR)。再根据数据挖掘的需要,提供对按照统一数据标准的科研用临床数据存储库(R-CDR)多维度符合条件的数据检索,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包括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临床辅助诊疗、医疗卫生监控、风险预测控制、医疗技术研究等,通过云计算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实现精准医学的健康管理。以移动医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

目前,虽然医联体已遍地开花,但是关于哪种类型医联体更好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表示:“从长远来看,如果医联体各医疗机构分工明确了,定位清楚了,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起来了,紧密型医联体的效果会更好,不做硬性要求,可以多种形式。”归根结底要让医联体发挥长期作用,必须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利用信息化手段由提高单个医疗机构的效率,转向提高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从而增强医联体内部的“黏度”,为更深层的分级诊疗打下基础。同时医联体信息化工作离不开政府的主导,离不开政策的扶持,离不开财政的投入,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离不开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与医联体单位信息人员的支持。

作者

姓名:许纪龙 职务:总经理

上一篇:凌霄小学2014秋季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下一篇:煤矿技术员安全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