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矿强度下降原因及改进措施

2024-09-28

烧结矿强度下降原因及改进措施(通用3篇)

烧结矿强度下降原因及改进措施 篇1

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王素涛 赵 成 王 斌 邱学先

(宣钢炼铁厂)

摘 要

入烧精粉率降低、富矿粉增加引起烧结过程变化,使烧结矿转鼓强度降低,为改善强度,在生产中采取优化参数控制,改善混匀制粒,提高料层厚度、压料、稳定机速控制,改善燃料粒度组成等措施,使烧结矿质量指标趋于稳定。

关键词 转鼓强度 下降原因 改进措施 前 言

宣钢西铁区目前有4台36m2步进式烧结机,从2006年到2008年9月,烧结矿转鼓强度一直保持在80%以上。从2008年10月,入烧原料结构由大比例精粉率烧结向全富矿粉烧结过渡,造成烧结矿强度降低,尤其在10月下旬转鼓强度一度降至76%左右,烧结矿粒级组成变差,含粉率升高,小于10mm的粒级含量由15%增至17%以上,给高炉冶炼带来很大影响。为保证高炉稳定顺行,我厂在烧结生产中对引起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作了全面分析,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烧结矿强度逐步恢复稳定在79%以上。

和矿物组成,SiO2、MgO和Al2O3等化学成分的影响,又有配碳量和FeO含量、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熔剂和燃料粒度、配矿及反应性的影响,还有料层厚度、抽风负压等工艺操作参数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实际烧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认为2008年10月份以来的转鼓强度降低主要是配矿结构变化、碱度、燃料粒度和部分工艺参数控制的影响所致,从表1的入烧结构情况看,10—12月较1—9月精粉率降低了21.04%,外粉率增加了15.84%,各种杂料组成的混匀料配比增加了4.98%。从表2可知:10—12月烧结矿的碱度较1—9月降低了0.13倍,而碱度对烧结矿的强度影响很大,因此,首先从入烧结构变化引起的烧结参数控制上做文章,改进配矿和工艺参数控制。2 转鼓强度变化前后指标对比

根据以往行业研究成果可知,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碱度表1 1—9月份与10—12月份入烧结构对比(%)

时间 1-9月 10-12月 比较 精粉 33.07 12.03-21.04 外粉 24.04 39.88 +15.84

返矿 16.68 17.51 +0.83

混匀料 8.73 13.71 +4.98

钙灰 10.02 8.27-1.75

镁灰 2.98 3.71 +0.73

燃料 4.48 4.89 +0.41

表2 1—9月份与10—12月份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时间 1-9月 10-12月 比较 SiO2 6.24 6.25 +0.01 Tfe 51.87 52.12 +0.25

FeO 10.36 10.71 +0.35

MgO 3.20 3.23 +0.03

R2 2.25 2.12-0.13

强度 81.12 79.32-1.80

含粉 5.34 5.77 +0.43

5~10mm 15.17 16.29 +1.12 3 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及采取

颗粒间的点接触粘结,用手即可掰开、强度极差;成品矿5-10mm粒级也明显增加,造成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增大,引起混合料水分波动和成球率下降,造成烧结矿强度恶性循环,最终烧结矿强度由80—81%降低到76%。11月初,在总入烧外粉比例保持保持不变(40%)的基础上,把FMG粉配比降至10%,同时增加8%烧结性能较好的扬迪粉和7%的60印粉。入烧结构调整后,烧结状况改善,烧结矿强度逐步回升。入烧结构变化前后对比见表3 的措施

3.1入烧结构的变化

为降低烧结矿成本,从2008年10月13日起宣钢西铁区烧结生产开始配加FMG粉,由于这种外粉在我公司首次用于烧结,在没有使用经验的情况下,最初的入烧比例却达到了20%左右,导致水份、配碳、料层厚度等烧结参数均调整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烧结状况逐步恶化,烧结断面结构疏松,大部分为原生矿物

表3 入烧结构变化对比表(%)

时 间 外粉比例增加前 外粉比例增加后

调整后 半自熔 16.05 11.20 9.68 外粉 22.05 18.18 23.25

外蒙粉 11.66 0 8.63(扬迪)

返矿 19.35 21.05 18.43

混匀料 13.42 14.24 15.11

FMG粉 0 20.38 9.12

钙灰 9.70 6.73 7.91

镁灰 3.41 3.53 3.24

燃料 4.36 4.69 4.63 3.2 工艺操作的影响 3.2.1 料层控制不当

从2008年10月中旬起西铁区烧结生产在公司限产保价的措施下实施2#机单机生产,由于2#机烧结进风管路和点火器内壁磨损严重、烧嘴变形,制约着料层厚度的提高,料层厚度一直控制在600mm。外粉比例增加后,随着骨架料的大幅度增加,料层透气性过好,更加突出了烧结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此,采取增加料层厚度至680 mm,同时采取压料与松料相

结合,有针对性地降低料层透气性、且适当降低机速延长烧结时间的方法,有效保证了烧结温度,促进液相生成量。3.2.2 燃料粒度组成的影响

在烧结过程中,固体燃料<3mm的粒度合格率、粒度组成对烧结矿转鼓强度都有较大影响。燃料粒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烧结过程的进行,燃料粒度应与混合料中铁料粒度相适宜。在大比例增配外粉、降低精粉率后,混合料粒度变粗,同时外粉中大比例的FMG粉在低温条件下液相流动性较差,在烧结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而在原有燃料粒度合格率﹥75%的条件下,产生高温的时间较短,不能提供物料熔融所需的热量,因此使成品率和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通过分析采取适当放宽燃料粒度,燃料的合格率由75%以上下调到65—70%;另外勤检查四辊辊皮磨损情况,合理控制﹥3mm 和﹤0.5mm的燃料量, 每天测一至两次粒度,发现不合格时及时督促整改。燃料粒度均匀,保证燃料沿料层高度均匀分布,改善料层中气流分布;燃料粒度适当放宽,有利于加快垂直烧结速度。3.3 碱度的影响

10月下旬,由于入炉酸料减少,要求烧结矿R2由2.15倍下调至2.0倍,钙灰配加量从9.5%下降到5.7%,烧结料料温随之下降了近20℃,同时影响混合料成球;另一方面,碱度的降低不利于强度和还原性均最好的铁酸钙矿物相的生成,直接造成烧结矿强度降低。为了保证烧结矿质量,根据不同阶段的入烧结构,将碱度逐步由2.0倍调整为2.05——2.10倍。3.4 燃料质量的影响

从2008年9月份起,在入烧焦粉中配入了部分库存次质煤粉,圆盘分析显示燃料灰分高达20%,固定碳仅为71%左右,且质量波动较大,造成烧结矿中FeO波动。另外,进入冬季生产后,气温较低造成燃料下料不畅,粘仓时有发生,下料量不准。针对这一影响因素,停配劣质煤粉,进行全焦粉烧结,同时加强工艺巡点检,增加入烧燃料的分析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因燃料问题造成的燃料质量波动,保证其配加量的准确性。3.5 添加剂的影响

在低成本要求下,2008年10月11日停配烧结添加剂,烧结状况表现出:垂直烧结速度降低,烧结终点滞后,烧结总管废气温度降低3-5℃,负压升高0.2-0.4Kpa,固体燃料比升高0.32%,转鼓强度降低约0.2%。结 语

影响烧结矿转鼓强度的因素是很多的,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2008年10月份宣钢西铁区烧结矿转鼓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高比例使用烧结性能较差的外粉、烧结矿碱度的降低、工艺操作调整不到位、燃料质量波动等。通过采取合理优化原料结构,改进入烧原料和燃料粒级,提高烧结料层、严格控制烧结矿的亚铁等操作上的改进,烧结矿转鼓强度逐步稳定在79%以上。

参考文献 孙丽明等.不同焦粉粒度对烧结过程影响的探讨.烧结球团.2000,25(2):20

烧结矿强度下降原因及改进措施 篇2

一、品质下降原因

1. 不了解品种特性。

近几年, 由于不断引进国外新品种以及我国自己培育的优良品种的先后问世, 甜瓜品种非常丰富, 以河北省廊坊地区为例, 每年种植的厚皮甜瓜就有几十种, 对于形状不同, 颜色风味各异的品种, 生产者往往在对品种特性不了解的情况下, 不经试种就盲目进行生产, 造成病害严重, 植株早衰, 品质下降以至减产等现象, 使经济效益受到很大损失。

2. 生瓜上市。

对品种特性不了解, 从外观上又不能很准确判断是否完全成熟, 往往过早采收, 造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 果肉口感差, 品质下降。尤其是一些白皮类和网纹类甜瓜更易出现此现象。

另外, 我国东部地区厚皮甜瓜多是早春栽培, 甜瓜上市的早晚, 直接影响经济收入, 有的生产者只为追求早上市卖高价, 甜瓜未完全成熟就采收, 造成生瓜上市, 严重影响品质。

3. 使用植物激素不当。

为防止落花、化瓜, 生产上多采用防落素等植物激素蘸花处理, 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坐果率和整齐度, 但使用植物激素后, 果实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转化都发生改变, 果实易产生异味, 甚至苦味, 有的因使用浓度不当还出现畸形瓜。

4. 栽培管理不当。

甜瓜品质与温度、肥水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尤其在结瓜期, 土壤中含氮较多, 植株吸收了过量的氮素, 不仅降低含糖量, 还会发生许多侧枝。如果此期间保护地内昼夜温差小于10℃或浇灌大水等都会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 使品质变劣。

5. 病虫危害严重。

近几年甜瓜生产中流行的细菌性叶斑病, 美洲斑潜蝇等病虫害来势猛, 危害面积大, 受害植株的茎、叶, 甚至果实都呈现坏死病斑, 导致生长不良、落叶、早衰, 严重影响果实糖分积累。

二、改进措施

1. 选择好品种, 杜绝生瓜上市。生产上应选择含糖量高、品质好、受市场欢迎、抗病丰产的品种。

对于新引进品种应先进行试种, 试种成功后, 根据品种特性制定栽培措施, 对难以从外表判断成熟度的白皮和网纹类甜瓜, 应采取挂牌等做标记的方式来计算成熟天数, 以便及时进行采收。

逐渐提高生产者品质意识, 使他们认识到只追求产量指标而忽略了品质风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占不住脚的, 若总是以生瓜上市, 回头客必将逐渐减少, 最后形成消费者不欢迎的局面。目前白皮类型甜瓜推广中受到很大阻碍, 主要是这个原因。

2. 人工辅助授粉。

在昆虫很少的保护地内为保证坐果率, 提高品质, 应施行人工辅助授粉, 避免使用各种植物激素。实践证明, 经蜜蜂、昆虫或人工授粉的甜瓜风味纯正、爽口、无异味、品质好。

3. 加强田间管理。

适宜的温度、合理的肥水管理是保证甜瓜品质的主要因素。定植前要施足底肥, 氮磷钾比例为2∶1∶2, 后期不施速效氮肥, 避免土壤中含氮过多。待瓜体长至核桃大时浇“膨瓜水”, 水量要大, 生长后期适当控制浇水, 当果实停止膨大时不再浇水, 在此期间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白天的物质积累和减少夜间消耗, 晴天温度控制在26~28℃, 阴雨天20℃, 夜间在10~12℃。

4. 及时防治病虫害。

烧结矿强度下降原因及改进措施 篇3

关键词:抗菌药物,强度,改进措施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是用于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强度。为探讨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 特对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数据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出来, 包括药品名称、用量等, 分别计算具有相同的通用名和剂型但具有不同商品名和厂家的抗菌药物的使用量, 将该品种的总消耗量合计出来。

1.2 研究方法:

对我院2 0 1 3年使用的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 (DDD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 等进行统计, 依据《新编药物学》等限定日剂量 (DDD) , 在推荐并确定剂量的过程中将主要适应证和药品说明书有机结合起来。DDDs就是药品消耗总量与DDD的比值, AUD表示每日每百人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为DDDs与用药总人天数的比值乘以100。使用Excel表格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计算、排序。

2 结果

2.1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2013年我院住院患者AUD均值为62.43 (DDDs/100人天) , 妇产科、普外科、内儿科、骨外科均使用了抗菌药物, 其中以普外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最大 (209.98) , 2013年我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可见表1。

2.2 各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2013年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共涉及24个种类, 其中以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最大, 第1代、第2代、第3代和第4代头孢菌素分别排在第5、1、3、4位, 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强度为第2位, AUD排在前10位的抗菌药物具体可见表2。

2.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10位:

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最大的为头孢他啶, 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呋辛钠,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在前十位的抗菌药物均为注射剂, 具体统计情况可见表3。

3 讨论

2013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62.43, 处于国内中等水平[1,2], 虽低于全国抗菌临床应用监测网公布的均值, 但距离将AUD控制在40DDD以下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医院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大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 2013年我院妇产科、普外科、内儿科、骨外科均有使用抗菌药物, 其中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序中骨外科和普通外科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 说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性, 其中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时间平均为4.3 d, 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中规定的不超过24 h明显不符合, 医院需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从表2中的统计结果可知, 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最大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 第1代、第2代、第3代和第4代头孢菌素均排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序中的前5位中, AUD合计达到31.4。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 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大多数革兰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在临床术后切口预防感染及各种感染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结合表3统计结果来看, 2013年我院头孢呋辛钠的使用强度排在第1位, 表明用药较为合理;第3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 但在调查中发现, 在一些轻症肺感染、轻度烫伤等症状较轻的感染治疗中, 也选择使用头孢唑肟、头孢他啶等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起点较高。

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中以头孢他啶的使用强度最大,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制剂能够恢复产酶菌对β-内酰胺类的敏感性, 增强抗菌活动, 扩大抗菌谱, 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在调查中发现, 我院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存在应用时间过早及预防使用的现象, 可导致耐药菌株产生, 同时也会造成浪费。近年来,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的增加及不良反应的陆续出现, 卫生部要求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 国外对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控制也较为严格, 据有关资料显示, 国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AUD为3.39[4], 而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AUD为6.58, 排在第二位, 使用强度大, 临床中必须加大对此类药物使用的管理。

从统计结果来看, 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处于中等水平, 但个别抗菌药物存在使用强度大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主要是医院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仍不够, 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及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认识不足, 同时医院内临床药师未能有效地参与到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中, 造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大,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在实践中医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首先, 开展药物利用评价研究。在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综合评价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其次, 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监管力度, 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5]为指导, 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察管理;其次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要性的认识, 最后还应积极开展药学相关研究, 包括药物利用评价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在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综合评价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 最大的原则应该是效果和成本及治疗风险之间达到最佳的组合, 而不能只考虑药物的效果, 从而对现有抗菌药物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最后还应积极开展药学信息服务。认真收集、整理、评价药学信息等, 对患者及其家属和药物相关的咨询进行认真的解答, 将药物应用指导原则编制出来, 同时对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收集等, 从而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朱金平, 张燕青, 费燕, 等.某医院201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3, 10 (2) :109-111.

[2]龙云, 唐捷.2009年至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 2013, 22 (10) :113-115.

[3]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 (22) :1857-1862.

[4]张士洋, 程军, 张士勇, 等.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13, 10 (2) :117-119.

上一篇:民事起诉状买卖合同欠款下一篇:地税系统征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