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软环境建设感想

2024-08-25

教育局软环境建设感想(共10篇)

教育局软环境建设感想 篇1

收看廉政建设教育录像后的感想

最近我们收看了单位组织的有关廉政建设教育的录像,大量的反腐败案例看后触目惊心。

这些人之所以有了今天的下场,是符合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因果关系的。为了满足私欲,锒铛入狱,身陷囹圄。是可悲,唯此更可悲!

这些人,都在重要的岗位上,大权在握,春风得意,自我感觉不错!一旦他们走向断头台或者身披枷锁失去自由的时候,有些人似乎醒悟了一些,还有一些人执迷不悟,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这些人大脑中缺少一些正确的观念,错误的观念充满了大脑空间。

思想意识是支配着所有人的行动和言论的,这是研究人体生命的根基。有了错误的观念,必然就有错误的行为和言论。

错误的观念哪里来的?来自于人们生活中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学习。

你有一个明亮的大眼睛,不代表你就不盲目了。你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不代表你就不脑残了。你有一个灵便的腿脚,不代表你就不残疾了。盲目的人,找不到路。脑残的人,想错了路。残疾的人,走歪了路。在芸芸众生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观念错了呗!

这些人错在哪里?错在对权力的认识上。

很多人并非是依靠能力和水平获得了权力,更多的是靠运气获得了权力。

权力是什么?权力是国家、政府、组织或者社会给予一个个体者服务社会的机会和展示能力的平台!

如果你获得了服务社会的机会,你可以拿出你的本事和才能,向社会或者别人体现出你的人生价值了。如果你没有这个机会,那就是很多仁人志士的空有壮志、报国无门的感叹者了。孔子之所以成为孔子,就是缺乏这样一个机会,没有权力行使自己的理想,奔走列国,零星的话语,才成就了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句。

如果你获得了服务社会的机会,你没有本事和才能,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的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达到了“得理让人”的思想境界,达到了无为的思想境界,你仍然可以组织一些高人实现自己的理想。让贤是一种美德,无为是一种境界。

相反,如果你获得了权力,自己又没有服务社会的能力,还要保持着某种尊严,其结果就是专横跋扈!吓人者最胆虚,无能者最凶狠!

每个人的才能大小都不相同,每个人的命运也不相同。有权力的人未必有能力,有能力的人未必有权力。

权力是临时性的舞台,唱完戏之后,舞台就拆卸了。一个人的权力,是某个组织或者国家政府临时给定的,不是像家产一样可以继承。就连秦始皇建立的封建帝国,也不是扶苏就能必然当皇帝的。

在这个舞台上,你可以包容别人,也可以挑剔别人。当然,包容和挑剔别人的结果,到了舞台下面就不一样了。

如果一些人对权力认识错了,盲目地行使权力,把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当成了敛财的商店或者赌博的赌场,将来必然成为从金山上“不慎落崖”的卢武铉。

一个人为了生存,为了吃饱饭,拼死也要挣钱。一个人吃饱了饭,再去挣钱,就等于找死!

翻开中外历史的书籍,血泪记录着亿万人的可悲下场。翻开每天的报纸和网页,新闻的内容是什么?你可以用公式一样的铁逻辑去推理和套用,这些亿万人都是在吃饱饭之后,在去挣多余的钱,在去改善生活,在去改善地位,在这样的奋斗过程中,头!掉啦!身子!关

到囹圄中啦!我千万次地求求你,你能找到例外的吗?

我严肃地问你一声:你吃能吃多少?你穿能穿多少?你住能住多少?是饭都挡饥,那是到了饥饿时,不饥饿时你吃的什么饭呢?五谷杂粮才是最有营养的食物。是衣都挡寒,那是到了寒冷时,不寒冷时你穿那么多衣服干什么?遮羞布才有多大面积?是房都能住,那是到了休息时,不休息你到房子里干什么?有事情你到外面去闯荡,无事呆在房子里坐监哪?

这些认识没有提高之前,当了官儿,发了财儿,只顾得上高兴了,忘记了世间却有“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道理,你不倒霉,谁倒霉?

在人类的历史上,穷人杀富人从来不给任何理由的!百姓杀皇帝也没有任何说法的!你是人上人,你就是倒霉蛋,你还不防备,还得意忘形,你是忘记了世界是怎么存在的哟!

为人、做事、干事业和社会地位,千万不要忘记华罗庚!华罗庚有个优选法,用数字表达叫0.618还叫黄金律,记住,黄金呀!为人处在两三成上,那叫窝囊;为人处在九成十成,那叫狂妄。为人若在六七成上,那叫随和大方。做事拿出两三成的劲头,那叫懒惰,事情很难做成。做事拿出十成的劲头,事情做成了,问题也出了不少。做事拿出六七成的劲头,既可以做成事情,又照顾到方方面面。你在社会上处在两三成的层面上,你是穷人,你一定会受到富人的欺负。你在社会上处在九成十成的层面上,你是名人、高官和富人,你一定受到来自社会底层的威胁。你如果处在社会的六七成的层面,你是富裕中农,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郁闷憋气,酸甜苦辣丰富了你的人生。你可以把穷人当马骑,富人也可以把你塞到胯下。

惩处腐败分子不是目的,但是,它一定是一种手段,通过杀鸡给猴看,教育那些尚未对权力取得正确认识的其他人,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和教育作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伟大人物,淡薄名利,一生穷苦潦倒,他们义字当先,和谐社会,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城今犹在,不见秦始皇。孔丘已早去,孔庙遍地立。

很多人怨天尤人,常说只有出了个伟大的孟母,才能诞生个孟子。即使孟母三迁,你还照样玩游戏,你能变成孟子吗?如果孟母断机杼,你说那是故意跟你作对,你能变成孟子吗?

在当今经济大潮翻滚下,你是否能静下心来,对人生进行深度思考,对别人的教训和警示编写的经书进行韦编三绝地学习,获得一个镇海之宝,你不翻船那才怪呢!

上帝说,给你一双手,是让你帮助别人的,不是让你掏别人腰包的,你要不听上帝的话,上帝就可以嘎嘣你!

上帝说,给你一颗心,让你想念别人的,不是让你算计别人的,你要不听话,上帝一生气,问题很严重!

上帝说,给你一些权力,是让你给别人服务的,你的聪明和能力若用在整治别人的淫威上,上帝一旦严肃起来,你就拜拜啦!

教育局软环境建设感想 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林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随着森林的减少, 地球出现的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公顷, 占国土总面积的27.2%。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就, 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 总体面积仍在扩大, 且呈愈演愈劣的趋势。实践证明, 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走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应走边发展边防治的路。在治理这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中林业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此探讨一下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1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城市是人类主要生存聚居场所,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2.5%。人口密集, 工厂林立, 交通繁忙等使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有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使人在冬季的死亡率显著增加, 噪声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也很严重。湖北江汉湖群, 素有千湖之称, 现在湖群已由原来的1 000多个减少到300多个。长江上游植被受破坏, 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冲入长江的泥沙达6亿多吨。乡村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 特别是农药、化肥的使用使污染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影响农副产品的质量, 威胁人民的健康。

我国森林资源由于长期的重采轻造, 忽视科学技术教育, 林业科技进步在林业中的作用仅10%, 致使我国森林资源减少, 蓄积量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 林业必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这首先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我国林业职工队伍素质极不适应科技兴林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偏低, 职工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5%, 中专和高中文化的占21.7%, 初中以下占74.8%。二是技术人员少, 力量薄弱。研究生只占专门人才的0.54%, 而无学历的却占29.6%;干部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占19.7%, 工人中技工占45.5%, 并且一部分人达不到现职现级技术水平。三是专业分布不合理。如森林工程、林产品加工、环境保护等专业人才数量少。另外, 数以百万计的人员技术、管理知识更缺乏。同时, 乡村爱护环境、爱树、护林教育不够, 毁林、盗木的事情时有发生。

2 生态环境与林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我国当前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属于非物质生产力, 它存在和发展的规模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今世界进入一体化的科学时代, 科学技术内涵也深化了, 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化了。我国人口众多, 地大物博, 有些资源绝对量占世界第一, 但人均量很低。如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为0.11hm2, 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0.85hm2的16%, 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到第133位。我国人均森林蓄积9.1m3, 相当于世界人均72m3的13%。这种实际情况, 决定了我国不能再靠拼资源和破环生态环境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林产品的需要。教育、经济、环境三者的关系即是当前利益上彼此促进、互相支持的协作关系, 又是近期效益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关系。其根本在教育, 通过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保证环境质量。

3 建议

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制度尽可能地保护了典型的生态, 保护了动植物种质遗传资源。截至1997年底, 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926个, 总面积76.98万平方千米, 占国土面积的7.64%。因此, 进一步加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必将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另外, 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比所得回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付出, 同时还得忍受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态灾难。为此, 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无偿占有、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行绿色经济模式。提倡绿色消费, 节约物质资源。当前, 应提倡适度消费, 要减少一次性消费, 要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绿色消费就是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为他们留下青山绿水, 留下丰富的可供永续利用的生态环境资源。

加强行风建设 优化教育环境 篇3

强化领导,确保评议活动的开展

确保“三到位”,即组织宣传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了《宋楼镇中心校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了民主评议行风动员大会。会议广泛宣传了民主评议行风的意义,学校将加强行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严格要求各定点小学、幼儿园要认真履职尽责,自觉接受监督。

求真务实,认真查找问题

按照中心校制定的实施方案,宋楼镇民主评议工作主要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查找全镇各定点小学、幼儿园及教职工在行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创新方法、拓展渠道、不走过场,真正把学校问题实事求是地找出来。全镇各小学、幼儿园收到并采纳群众建议21条,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每一位教师都要走进学生家中,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学校专门印制了家长意见反馈表,并将全镇所反映的问题集中归纳梳理,作为下步工作的重点。

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师德教育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充分说明师德的重要性。学校奉行“以人为本、终极关怀、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就是服务”,引导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教师的自我超越和全面发展。

每一位教师要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做到“七个不准”,即不准对学生施以过重负担,不准在校内或对任教班级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不准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及学生家长谋取私利,不准无准备、无教案上课,不准上课迟到、旷课和随意调课,不准上课时使用手机,不准穿戴不检和使用不文明语言。针对目前教师的职业倦怠,学校还邀请了心理健康专家给全镇教师做了一场《轻松减压快乐工作》的专题讲座。

学校对教职工提出了“五个要”和“五个一”,即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解学生要进行家访,辅导学生要提优补差,转变后进生要交友结对,关心学生要扶贫帮困,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接待学生家长时,做到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杯清茶,一把椅子,一番恳谈。对来自家长及相关人员的反映,学校都认真调查,有问必答。

学校要求任课教师、班主任关心爱护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把所教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做到宽严并济。

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把行风评议工作同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面对丰县教育的严峻形势,学校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把政策解释到位,做到了合并工作零上访,零投诉。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强化了教师“敬业爱生,文明奉献”的师表意识,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建章立制,保证整改提高的实际效果

根据方案要求,学校召开了行风评议自查自纠暨集中评议动员会。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体会诊,通过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对问题进行整改。逐步建立整改责任制,明确整改的时限,把每个问题的解决具体落实到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使整改措施的落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自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以来,教职工精神饱满、工作热情高涨;微笑服务、礼貌用语随处可见;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光芒;和谐校园、爱心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比比皆是。树教育新风的热潮已在宋楼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要把功夫下在狠抓落实上,创新思路,为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地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局软环境建设感想 篇4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也不例外。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在保持自身特性的前提下,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紧迫而实际的问题,本文拟从加强大学软环境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软环境建设的价值剖析

(一)大学软环境建设是参与竞争的核心要素

软环境建设是与硬环境建设相对而言的,是决定和影响高校生存与发展质量的社会、人文气氛等因素的综合体。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不少高校决策者往往错误地认为,要提升国际竞争的能力,必须在学校的规模、硬件上下功夫,建大楼,扩规模,成为不少高校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导致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楼林立,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软环境建设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硬环境的建设固然重要,但软环境才是其灵魂。纵观世界的一流大学,往往并不是体现在硬环境上如何的先进,恰恰是体现其历史、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上是一流的,受教育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得到自由而充实的发展。

可以说,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体现在软环境上,它在高校的竞争中更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就如当时的西南联大,并没有一流的大楼,华丽的建筑,但却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大学软环境不仅体现了一所大学的追求和理想,也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参与大学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在与国际一流大学的竞争中,如果忽视了软环境的建设,是不可能缩小与它们之间的差距的,更不要说成为一流的大学。

(二)大学软环境建设是保持自身特性的精神动力

大学参与国际竞争是无法抗拒的现实,国际化也成为各个高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国际化不是模仿、复制,而是要取长补短,从内涵上提升自我。在国际化面前,不能迷失自我,国际化是保持自身特有属性前提下的国际化。考察世界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尽善尽美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一成不变的。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是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中不断发展的,世界上也从未出现过一种高等教育模式是完全依靠模仿、复制别人的模式而成为先进的。

在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大学需要保持自身的特定,就需要不断强化软环境的建设。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是处在各自特定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环境氛围下的高等教育,离开了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大学将无法生存;同时,在民族国家存在的现实下,大学也必然受到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根据。

不同的政治制度,不但会制约高等教育的体制,而且也决定了办学的方向 [1]。

公共当局既然拿了钱,那它就必然想方设法保证经费的使用同国家的政治工作重点有效地联系起来

[2]。可以说,大学软环境建设是保持大学自身特性的精神动力,离开了软环境建设不仅无法在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中胜出,而且将丧失自我。

(三)大学软环境建设是促进高校整体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任何一所高校的良性有序发展,都离不开软硬件两个方面的条件,硬件建设对与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来说固然重要,它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但从高校的根本任务即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软环境条件恐怕才是最为根本的。它体现了大学的内在追求,不仅为大学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能够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使得大学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为实现其基本的价值追求而不断前行。因而,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努力建设一流的大学,不能将硬件建设作为唯一的追求,甚至不能作为主要的追求。大学的管理者以及所有的教育者都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将软环境建设放在大学建设的首要位置,非如此,大学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不仅无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具体的高校自身事业的发展都会首要制约。

二、软环境建设的主要原则

(一)不能否定硬环境建设的价值

从高校育人的整体环境来看,可以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但是两者不仅在许多方面是难以区分的,而且两者还是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关系。强调加强大学软环境的建设不是否定硬环境建设的必要性,而是强调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在强化大学硬环境建设的过程需要糅合进相应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彰显软环境的要素。加强校园的育人环境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使得两者相得益彰。

教师工作感想-环境造就人才 篇5

杨利斌

从以前的公立学校到今天的**高中,我有一种全新的体会,尽管我在公立学校已经有十多年的高中教龄,但在**高中的这一年却是影响我以后教育生涯的最重要的一年。

高一(2)班是**高中第一届新生中的实验班,作为班主任的我深知责任重大。它成长的好与坏,快与慢都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与未来的发展。我们只能成功不许失败!虽然称为实验班,但学生的实际进校水平与别的学校的普通班还差,全班59人,大多数刚过普高线,11人不到普高线。现实摆在眼前,我们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撒下更多的汗水。如今一年过去了,经过全体老师同学的努力,我们整个学校都在大步前进。在全市统考中,高一(1)班、高一(2)班的综合评估能够位于前列(包括重点高中在内),以郭彩璘、许江为代表的一批学生已进入全市的重点生行列。我们已经与别的学校的普通班拉开了距离,逐步逼进别校的实验班。另外,全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校园内外,我们听到得最多的是:“老师好!”、“你好!”这样的文明礼貌话语。有些学生在别的学校根本无法呆下去,比方说本班的郭小龙同学在初中就读过四、五个学校,行为习惯特差。来到**高中,现在在我们高一(2)班,已经改变了好多,不但没转校,行为习惯也明显进步了,成绩也突飞猛进,已经进入了年级前十名。这些不能不说是个教育的奇迹!

为什么我们会取得如此大的进步?我们全体鄂高人,上至领导、老师、职工下至学生齐心协力,共创造了一种和谐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造就了我,我的同事,我的学生的迅速成长。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大环境,教师的成长同样如此。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作出大贡献的,没有学校的好的大环境就不会有学生的好成绩,要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切不可认为只要管好自己的班级就行。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心怀学校。**高中的“午睡”、“课间操”、“晚寝”纪律在武穴地区可以说“无出其右”,不要说普通高中,连重点高中也达不到这个水平!为啥?是我们**高中教师比别人水平高明多少吗?还是学生容易管呢?都不是!**高中开学伊始就把“教书先育人”放在第一位。夏校长常说的一句话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全校的教职工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我们不比别人差!别人做得到的,我也能做到!上至校长、主任下至教职工统一看法,经常为我们的学生鼓劲。学生积极性上来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他们也做到了。这样一来,好的风貌便基本形成了。班级有个别同学不太听话,但在这个环境中,他们也会逐步改变的。

随着学校逐步推出的“礼貌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大环境进一步得到美化。我们越来越感到欣慰,学生们越来越可爱了!前面提到的“老大难问题”都能够在**高中得到解决,还有什么办不到?

高一(2)班的袁成同学是从一(4)班转入的,说起他全校都知道,就因为他坏毛病最多!爱讲话、特别好动、爱抽烟、哥们义气等,而我们一(2)班的学生比较自觉,听话,袁成刚来一(2)班时,学生们都看不起他,他也很自卑,更显得与别人格格不入,为啥?没有他的市场嘛!我适时地告诉他要迅速熔入这个大环境里,否则会被淘汰。如今他已经慢慢地适应这个环境,坏毛病也改变了许多,成绩也进步不少。

天才也必须适合他成长的土壤中才能长成天才。不同的环境也就造就不同的人才。古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环境对于我们学生的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校今天的好环境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来维护。夏校长提倡的人性化管理被许多人误解,认为以人为本,就对违纪者放宽管理尺度。人性化管理并不是不处理违纪者,而是对破坏管理规则者立即严惩,防止“破窗”行为扩大化。例如:教室不允许有一张纸片,有一张纸片存在,若不消除,并严惩抛撒者,否则地面很快就会脏乱不堪,只不过惩罚的方式值得考虑、切不可粗暴。做为班主任的我,在维护大环境基础上,再努力打造自己班级的小环境,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打造“锐意、进取、钻研”的班集体。

教育局软环境建设感想 篇6

推荐单位:**市环境保护局

缘起节能宣传周

1991年,恰逢我国首次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浙江省**市**小学教育集团(当时为**市**镇中心小学)的一位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节能宣传。这次活动点燃了学校绿色环保教育的星星之火,全校师生开始关注并积极投入到绿色环保的宣传与行动中。至今,这一活动开展已有22个年头。多元化教育活动

1.开设节能环保课程。为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节能环保知识教育,学校曾于1995年、1996年、2002年三次编写并完善《节能与环保》教材,开创了我国节能教育校本教材的先河;2006年,第四套《节能与环保》教材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还组织教师编写了《教师用书》、《活动设计》等参考资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学校开展节能环保教育提供了教学素材。教材还采用循环使用制,每学期期初下发,期末上交,第二年继续使用。2.结合学校常规教育。为了使学生得到多种体验,学校经常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如节电行动、节水行动、节粮行动、节煤行动、节。

.实施绿色评价机制。为激励学生进行节能与环保,学校在“闪亮星”过程性评价德育类奖卡中设立了节约奖、绿色奖、好习惯奖和进步奖等奖卡,形成了一套适合绿色环保教育活动的评价体系。主要是评价学生的习惯、态度、兴趣、合作、成果等方面内容,同时要求用平时的小制作、小发明、金点子、研究报告等资料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节能环保意识行为形成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这个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绿色成果丰硕璀璨

正是凭着深邃的前瞻能力和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学校20年坚持不动摇,结出了累累的绿色环保教育硕果。

1.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20年来学校的绿色环保教育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这些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了绿色环保的种子。现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的该校毕业生孙历汉说:“是小学节能作业,让我改掉了刷牙长流的坏习惯,树立了我的节能环保意识,这对我来说终生受益”。现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的余燕燕同学说“是学校节能教育,让我在参加过省里的节能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一等,也是学校的节能教育让我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选择了一生与能源结下不解之缘,节能让自己无悔的选择了这行”。2007年12月我校学生潘达和鲍辰洋合作的新闻作品《我家乡的节水大王》获得全国首届“绿色小记者――我家乡的节能减排明星”新闻作品大赛二等奖,同时,他们受聘成为《中国环境报》的特约小记者。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4月8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011年9日6时30分),我校五年级女生方涵,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全球第六届人居环境论坛上,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英文演讲,赢得了不同职业、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同时,“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及高级代表安瓦尔•乔杜里先生为她颁发了“全球绿色环保小卫士”的奖杯和证书。

近年来,学生有200多篇有关绿色环保的科学小论文相继发表在省、全国级报刊杂志上。学生科研成果获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市一、二、三等奖,学生还获得过省唯一的节能演讲比赛一等奖、全国节能征文一等奖、沿海十大城市环保摄影、绘画一等奖等荣誉。这是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对绿色的思考,绿色环保已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也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平台。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开展绿色环保教育一直与理论研究同步,先后完成《以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等20余个相关课题,曾获首届中国教育学会奖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殊荣。特色教育专著《关注地球 呼唤绿色》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师近年在国家和省市级发表、获奖、交流的相关节能论文30余篇,在课题研究和教材的编写中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大提高。3.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发展。20年的努力,我们的绿色环保教育成果一再得到各级领导以及教育部门的肯定与重视,并成为省内基础教育的品牌。

2005年12月,绿色教育成果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展出,受到了贾庆林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赏。贾庆林主席还和我校节能娃娃合影并题词“节约从娃娃抓起”。

2006年4月,学校“携手1+6,呵护我地球”手拉手护卫队荣获全国环保第一大奖——地球奖。

教育局软环境建设感想 篇7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平台,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1 云计算及我国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 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网格计算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和虚拟化技术等综合发展的结果, 具有分布式存储和虚拟化管理等优点, 是一种现代创新的、可以使数字资源共享得到较好实现的服务技术。它不仅代表的是一种技术的革新, 更是代表一种新的理念和服务模式[[1]。在云计算环境中, 云用户只要通过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连接到云上, 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直接从云服务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云计算具有服务需求自助化、资源配置动态化以及应用扩展性强等优势。“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 并且可以随时获取, 按需使用, 按使用付费, 就像生活中使用水和电一样。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仍然处于一个错乱无序的局面。教师自身开发制作的教育资源虽然体现了实际教学需要, 但通常很少考虑要遵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且仅仅供自身教学使用;教育软件企业开发制作的教育资源同样存在资源分类和对于元数据的处理不规范, 底层技术不统一, 产品兼容性差的问题;政府部门与各级教育机构对教育资源建设思路不够开放, 缺乏对最先进技术手段的把握和运用。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不仅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还造成了资源建设的大量重复与浪费, 资源库之间难以实现地区级乃至国家级的资源共享和互操作。

2 将教育资源移到云上的优势

与传统模式相比, 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具有以下优势。

(1) 可以有效突破数字教育资源难以共建共享的局面

云计算技术将通过网络连接的各种数字教育资源和各种教育资源平台整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库, 并对其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和调度, 这样形成共享的云资源, 有效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云计算环境下, 用户执行的操作都是由服务API控制的, 云平台会根据用户应用需要自动增加或者减少相应的资源。

(2)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云计算环境下, 凭借其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 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可以实现方便快捷地在线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 教师也可根据需要建立自己的稳定、可靠、访问流畅的课程教学平台。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教育资源和课程教学平台, 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势必使得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相当程度的提升。

(3) 有利于学校节省设备购置及系统维护的费用

云计算环境下学校的数字教育资源都存放在云端的服务器, 资源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用户只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连到云上获得所需的服务。学校在设备购置和系统维护上投资成本将大大降低, 且有利于避免教育资源平台的重复建设。

(4) 为学校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云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群提供超强运算能力和和海量的资源存储能力。同时, 在云计算中, 数据通过冗余存储方式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群中, 数据存储具有分布式、大吞吐率和高传输的特点。云平台提供多种安全机制来保障用户的数据和操作安全。用户通过Web Service接口, 需要经过安全组件来完成对用户的认证, 使用密钥对策略来保障网络通信和数据操作安全。

3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架构模型

云计算通过网络把大量的虚拟化资源组合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 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设计的目标就是采用虚拟化技术, 将各类教育资源及其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封装成一个资源池, 实现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图1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勾勒的一个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蓝图, 其中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基本涵盖了该平台架构模型中的4个层次, 底层为分布于各城市的数据中心, 往上是基于各数据中心实现的各教育资源库, 再往上是各类教育应用平台 (系统) , 最上层为终端应用接入。

终端是指用来访问云计算服务的各种软、硬件设备, 用户通过这些终端设备就可以进入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获取相关服务。

应用平台主要是整合现有优质网络教育资源 (主要包括精品课程网站、各教育资源库) 的各类网络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以及个性化学习服务平台等, 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数字学习的网络应用。

资源库依托云基础设施层并支撑上层云应用, 一方面为教育资源平台的开发提供公共服务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另一方面也为系统集成与上层应用平台提供核心管理功能。

数据中心主要对应云的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基础设施层是整个云计算体系架构的基础, 主要包括服务器群、网络存储设备等物理资源及其虚拟化资源, 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对云计算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按需为上层提供网络通信、数据存储和计算服务。

4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教育资源的建设模式这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资源存取管理与传输共享的建设模式, 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可以保证资源的高效存取传输和共建共享, 创造资源利用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二是对教育资源内容的建设模式, 合理的教育资源内容建设模式, 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并保证教育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和高效性。

4.1 基于云的教育资源的一体化建设模式

关于教育资源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在云计算环境下, 按照图1所示将各类教育资源存储到云上, 充分使用云计算环境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 (如存储服务、网络访问服务、计算服务等) 。目前国内外教育资源库组织建设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或地区级教育资源库;二是学科组织与行业协会建设的教育资源库;三是各学校自建的教育资源库。云计算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建设可以与第一个层次相适应, 即基于云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应该是国家或地区级的。其主要由国家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建立国家或地区教育资源中心库, 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提供大部分运营支持, 为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或社会教育机构提供教育资源服务。

目前, 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建设与应用, 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目前, 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在政府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企业。国内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以无锡云计算中心为开端, 包括南京、杭州、佛山、东莞等地已经建立起国家、地区级的云计算中心[[2]。

这些为云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模式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 高屋建瓴地从大局着眼, 利用或建设大中型城市的云计算中心构建我国教育资源的一体化建设模式, 如图2所示。

在这一建设方案中, 以省级城市为单位进行资源的整合, 每个省级教育资源中心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省级城市与省级城市之间是对等的系统, 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互换。省级教育资源中心依托一个或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实际的物理资源都存放在这些在地理位置上广泛分布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中, 上级资源管理中心只存放它们的元数据信息。这一建设方案真正实现了资源目录信息及其检索的完全化, 既完成了教育资源的汇聚, 又分担平衡了访问负载。可以实现不同 (或所有) 区域内所有资源有条件 (需要时通过授权控制保护版权和运营收益) 充分共享、各区域资源库新增资源信息自动完全共享的目的, 并且非常简单地与其它地区互连, 实现了跨地区的资源自动交流与共享。

对于基于云计算中心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的部署和实施可以分如下两步完成: (1) 建设省级 (区域) 教育资源中心。该步是关键, 要求首先建立该区域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并部署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库。为节能减排、避免基础设施重复投入, 要充分利用该区域已建成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来搭建。为方便实现全国各个地区的资源共享与交流, 各数据中心资源管理平台可以要求遵循统一标准和规范。 (2) 建设国家教育资源中心。国家教育资源中心在各省级教育资源中心的基础上汇集各区域所用数据中心中的教育资源的元数据信息, 是最高层面的资源管理平台。

4.2 基于云的教育资源内容建设的项目管理模式

将教育资源置于云上后, 不仅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安全存储与共享问题, 也大大改善了广大教师长期以来因为技术支持和时间精力上的力不从心而勉为其难制作教育资源的局面。但为了不断充实、更新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库, 切实保障各类教育资源的质量, 在教育资源的建设中, 有必要引入项目管理模式, 将技术手段与人力手段的结合, 构建创新的资源建设统筹管理机制。通过建设项目绩效管理平台, 或者把已有的项目绩效管理平台迁移到云上 (图1的应用平台层) , 把项目的申报、中检、验收、考核等各个过程管理起来。省级教育资源管理中心以下发任务的形式, 引导各学校或各教育软件企业按时申报项目、阶段性提交项目建设进程信息, 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加强对项目的全过程监控, 以合理安排项目经费、时间并规划下阶段项目实施计划[[3]。

在具体操作上, 可以依照如下各个环节完成对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1) 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 (一般是省级教育资源管理中心) 根据资源需求门类, 确定某一时间阶段应开发的资源名称、类型和预算经费数量, 形成资源开发立项指南。

(2) 相关课程主讲教师以项目组的名义填写立项申请书, 报校资源建设专家组评审。教育软件企业也可以组成项目组参与项目申请, 但规定企业项目组成员必须有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参与。教育软件企业的项目申请书可以直接由省级资源建设专家组评审。

(3) 学校资源建设专家组根据申请人的教学水平、知识水平、课题组的人员构成、资源设计和开发的技术路线、已具备的开发基础和环境等因素来评定立项项目, 学校通过的资源建设立项项目再报省级资源建设专家组评审。

(4) 通过省级评审最终获准立项的资源开发负责人同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签订项目合同书, 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和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益, 其后划拨部分经费。项目开发者可以是企业、学科教学小组, 可以是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发 (教师主要作为领域专家, 参与设计和评价) , 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开发, 但必须有一线教师的参与或指导。

(5) 省级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根据项目的时间安排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进行中期检查, 将检查结果公布并提出相关建议, 其后根据进度情况划拨剩余的经费。

(6) 资源建设专家组对开发完毕的资源进行评审验收, 提出修改意见。

(7) 省级教育资源主管部门对验收合格的教育资源通过资源管理平台上载到对应的资源库中, 并生成与资源对应元数据信息投入使用。

上述基于项目管理的资源开发模式可以高效地建设直接支持一线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而且这种主要由一线教师参与的资源建设方式还可以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及意识, 实现了“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4]。

在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开发者应该依据国际国内被广泛认可的资源开发规范和标准, 实现教育资源内容的标准化。如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保证了资源建设的方向性, 其他直接与教育资源建设和评价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有《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元数据规范》、《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CELTS-31)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CELTS-41) 和《网络课程评价规范》 (CELTS-22) , 资源开发只有符合这样的标准才能解决资源类型划分和资源属性定义各自为战的局面, 才能使得各级教育机构的资源建设和国家的教育资源建设以及商业教育资源建设能有效地整合起来, 放到云上, 依托云计算技术, 实现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模式, 进而实现教育资源在云覆盖范围内的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有统计表明, 教育机构IT预算的70%花费在IT系统的维修和保养上, 但却没有带来任何竞争优势。而花费在服务上的只有30%, 却帮助教育机构赢得了市场优势。这充分说明庞大的IT投入和微薄的产出是不一致的。而云计算所遵循的“即用即付、按需付费”的原则则正好可以使教育机构在I T领域的投入达到平衡。置于云上的所有这些教育资源可以按照需求者的需求, 进行合理分配、使用和收费。利用云计算技术能高效地建设、管理和运营各类教育资源, 最大限度提升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 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切实降低教学成本,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本文论述的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基于云计算技术搭建教育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Thomas Erl, Zaigham Mahmood, Ricardo Puttini.云计算:概念、技术与架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7.1

[2]程克非, 罗江华, 兰文富.云计算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1.1

[3]贺志强, 张京彬.教育资源建设的项目绩效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11) :74-79.

中学教育需要建设性的舆论环境 篇8

21世纪是信息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我国正处于从发展中的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时期。在社会大转型时期,我国的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同时也受到了空前未有的批评与指责。教育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学校外部舆论环境反映了学校的社会舆论形象,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1、媒体对教育的宣传有误区。我们先看一个典型案例。2004年,南京某媒体发布了一系列關于《追问南京“高考之痛”》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议论,造成极为不好的舆论导向。然而,据事后求证,这组新闻稿刊登时,江苏省的本科录取工作刚刚开始,根据国家、省关于严禁公开高考成绩排名的有关规定,全省各市的高考排名严格保密。而这个媒体却在这时得出“南京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全省倒数”的结论,并追问南京高考之痛是毫无根据的。

不可否认,新闻媒体对教育教学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媒体在教育宣传报道方面也存在许多不实。一是很多媒体为了博关注片面炒作“热点问题”,在教育方针的导向上存在很大偏差。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媒体对“状元”“应试”“择校”等话题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渲染。每年高考之后,仍可见媒体对状元铺天盖地的宣传。而对广大中小学开展的素质教育实践,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等举措却极少问津。二是倾向于报道教育的负面新闻。如学生跳楼事件,校长猥亵学生现象。三是追求独家的“政策解读”,为求关注不惜断章取义,不怕一知半解。

2、教育专家的主流评说主导了媒体的话语权。教育改革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尽管几乎所有人对教育的改革都有话要说,但不少媒体的话语权差不多为教育家所占,所以有了‘沉默的大多数”。(尼克松语)“长期以来,我们面对教育全貌的时候我们喜欢用一种轻巧而浅薄的方式,即教育家、权威人士的言论或是结论才是决定教育定向,透射教育现状的权威‘窗口。”因此,教育专家往往主导着教育舆论的导向。

3、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媒体的不断扩充为教育舆论环境带来新的挑战。进入信息化时代,媒介方式更加多元、迅捷,尤其微博、微信的出现,大众已经从资讯的接受者,变成信息的建构者和传播者。社会公众几乎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这其中的种种弊端。我们不难发现: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过高,出发点往往是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教育的长远发展;缺乏对改革的整体认识,对改革中出现的阶段问题情绪化倾向严重;由于信息不对称,社会公众对媒体对教育改革的分析往往缺乏理论性的深入认识。

以上种种都使得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极为被动,使本已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改革如履薄冰。2014年新高考政策的出台,社会各界予以了铺天盖地的热议,不同的声音背后是庞大的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博弈,让人不禁为中国教育改革捏把汗。教育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教育的改革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历史使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因此,不管是媒体、教育家以及社会公众都有义务、有责任、有必要有效地进行改革方针的宣传和引导,让全社会不但都来关注教育改革,还要理解教育改革,而不是站在边缘的立场上指责和无端的批评教育改革。

1、媒体宣传应发挥动员引领作用。2013年,刘延东考察中国教育报新闻编辑出版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刊社新媒体平台时指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发挥动员引领作用,加强政策解读,推广改革经验,回应社会关切,为教育事业争取更有利的发展条件。笔者认为,媒体应该致力于揭示教育的本质问题,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不是仅以猎新好奇为目的,偏离基本的道德准则,违背职业操守。

2、媒体的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新闻事件。社会及家长也应该多研究多了解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能够理性地看到新闻事件,真正关心和了解教育,放眼社会,齐心协力,营造一个宽容、理解、合作的建设性舆论环境。

3、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宣传力量营造良好氛围。学校作为教育事业的细胞,应该有效挖掘和发挥校内外的宣传资源力量,为自身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华中师大一附中为例,目前学校宣传工作已经形成了集团化管理,已经建立了一支稳定的队伍。规范了新闻管理,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了由学校办公室牵头的,包括各处室、级部、后勤集团、后勤办、初中部、华一寄宿、博乐分校、朝阳学校在内的宣传团队。依靠学校网站、校刊、微信平台、武昌区教育网、华师大教育网等平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及时宣传和报道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和成果,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与此同时,学校与《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保持着长期良好的沟通交流,扩大了学校的宣传影响力,力求为学校的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理性、和谐的舆论环境。

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后感想 篇9

在还没有上这门课的时候只是理解为这门课跟信息技术课差不多,应该只是让我们在电脑上做Word,Excel或者PPT。但是上了这门课之后才发现不是一个性质,这门课重在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应用,是一门教学工具课。

在前三节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课上,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实践演练我对信息化教学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结合我所学的数学学科特点,我觉得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运用为数学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拓宽数学教学的空间。

而在我看来,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让学生使用电脑,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那我们就应该正确使用,让其方便我们的学习及生活。

其中上节课老师所讲百度文库的用法让人受益匪浅。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是网络时代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而作为一名老师,学会并熟练地在网上找寻有用信息及储存某些信息更是尤为重要。既然要寻找知识那就要有正规准确的地方去寻找,其中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而自己也可以将个人的教学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再者,各省份也有相应提供给老师教学资源的网站,比如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教育局软环境建设感想 篇10

一、要不断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

首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荆州迎来了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省委、省政府近期将在荆州召开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现场办公会,举全省之力支持荆州加快发展。荆州已进入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我们一定要有“错失一个机遇,落后一个时代”的紧迫感,加快荆州发展步伐。要抓住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各项目标,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只有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广泛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市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严格守法的意识,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诚信守法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加快荆州发展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其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荆州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呈现出经济发展的艰巨性与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双重因素、历史遗留问题与社会新生矛盾双重压力、发展出实绩与群众得实惠双重现实挑战等三个“双重矛盾”交织并存时期。要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群众通过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在根本上维护和谐稳定,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其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关键在于优化法治环境。从古今中外社会发展实践来看,法治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环境乃至经济增长。实事求是地讲,荆州法治环境建设与加快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一定距离。为此,必须有釜底抽薪、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强法治建设,切实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努力营造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法治环境。只有大家知法守法懂法,才能从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提高广大群众依法参与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才能依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牢牢把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几个重点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既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又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当前,我们要牢牢把握五个重点:

1、牢牢把握服务跨越发展这个重点。只有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法制教育工作才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当前,服务和推动荆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保障“十二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是我市法治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大课题。过去人们都说荆州发展环境不好,导致发展缓慢、长期滞后。现在随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适应跨越发展的硬环境已基本具备,软环境不优成为制约荆州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扎实开展“三评”、“三创”等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一些好纠正、易改进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疑难杂症和深层次矛盾、一些触及部门和少数人利益的问题。这些直接影响了荆州跨越发展的进程,必须采取最根本的办法予以解决,这个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依法办事、照章办事,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我们的各项工作。所以,我们要通过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为壮腰工程、振兴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最坚强的法治保障,为改革创新举措的深入推进构建最完备的制度保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最浓厚的法治氛围,从而推进荆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牢牢把握维护公平正义这个重点。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在一些地方和领域,法律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平正义没有很好地得到实行,有的人心中无法,有法不依,违法办事,或者规避、扭曲法律法规,甚至知法犯法、执法犯法。推进法治建设、实现公平正义,必须要让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形成一个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做到这些,不仅仅是要对法律条文的了解和宣传,更主要的是要把法治精神、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在日常行为之中,以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提升推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在全市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坚持普及法律知识,更要宣传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

3、牢牢把握改善民生事业这个重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把服务社会、保障民生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作为一项永恒的中心任务抓紧抓落实。一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突出对契约合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为荆州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要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领域法律法规的宣传,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要围绕基层工作实际,深入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把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做强做实,把促进解决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作为基层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的重点领域,认真办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提高法律援助质量。

4、牢牢把握创新社会管理这个重点。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社会管理的整体部署中,贯穿于加强源头治理、深化综合治理、推动共同治理、抓好长效治理的各个环节。要把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规范各种社会行为、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深入宣传刑事、民事、行政法律及《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广大公民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自觉依法表达诉求。要围绕提高基层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基层管理者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要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信访”格局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之中,融入“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模式推广工作,融入法治城市、文明创建和规范依法行政活动,促进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5、牢牢把握体制机制创新这个重点。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有些同志常常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情况。所以单靠传统的方法手段,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方法,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基层的要求,在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手段同时,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释疑解惑,多用生动具体的案例以案说法,多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普及法律,多通过法律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期间,我市干部群众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比如“法制学习周末课堂”、“法制文化大集”、“难点村”整治、“警司联调”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当前,特别是要适应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新趋势,更加注重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要积极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大环境

加强全市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事关荆州科学发展大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扎实推进,全力以赴抓好落实。重点建立三大机制:

1、建立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只有依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才能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法治建设和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法制宣传教育机构的职能作用,及时分解任务、细化举措,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内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目标考核制度,使之成为政绩考核依据之一,推动各地各部门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法治建设。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体系研究和考核指标研究,探索和建立科学、严谨的法治评价指标体系,细化考核内容,引入社会评价功能,建立系统、实用、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要把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掌握情况、总结经验、研究对策,为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八一颂下一篇:宪法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