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农村教育之感想

2024-06-25

观农村教育之感想(通用12篇)

观农村教育之感想 篇1

观农村教育之感

水城县野钟乡野钟小学 刘易星

“提高教育教育质量”这号召一经提出,它犹如一阵春风吹到了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镇、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人的心里。从此老师们肩上的责任又再一次重了起来,结束了“放牧”的生活,心中绷紧了无数根弦。安全、德育、卫生、食堂、教学质量〃〃〃〃〃〃在耳边不断地盘旋。大家努力的工作着,提心吊胆地期盼着期末那决定命运的时刻。还是不达标,还是不达标,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见起色呢?自从踏上农村特岗这条路来,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对于城乡教育质量的差异,有一些自我的想法。

(一)学生方面

农村的孩子好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单纯、简单、天真无邪。自打懂事开始,每天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帮父母做家务、农活,或牵着老黄牛来到山坡上,尽情地玩着自己“发明”的游戏。直到有一天,家长告诉他“你可以去学校玩咯”,他们游戏的场所就从山野转移到了学校。一向自由惯的孩子们一下被约束起来,全身不自在。看着眼前的陌生人,不知所措。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来这里干嘛?这里好玩吗?无数的疑问困扰着他们。当了解了老师的性格后,当初入学校的新鲜感一过,面对着相对沉重的学习任务,他们的野性逐渐的显现出来。上课管不住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等等,问题开始越来越多,甚至对学校产生厌恶的情绪。一个学期或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方才醒悟这地方是来学知识的,可是打基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没有办法就混着走吧!

城市的孩子就不同了。由于工作忙没有人照看孩子,三岁,有的甚至

一、两岁就被家长早早地安排到幼儿园去玩耍,没有沉重的学习任务,每天和老师尽情的唱歌、跳舞、游戏,渐渐地孩子们对“老师”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这位大朋

友。三年、四年后再进入早知道规矩的学校去学习早已经很熟悉的知识,每次成功的成就感让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在这次赛跑的起点上,农村的孩子就被远远地甩在身后。我认为由于农村条件特殊,如果在农村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学费上适当的调控,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提前进入学习的感知阶段,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方面

虽然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在减少,也不如城市的多,但是在农村,“包班制“或进行多种科目教学的老师占了绝大部分。每天上班时间除了上课,辅导学生,参加教研,政治学习等,基本上无法在学校内批改作业、备课,必须在下班后带到家中继续。近几年来,农村特设岗位、新教师的招聘等为农村的教育注入了不少的新鲜血液,但是依旧没有改变农村教师少的问题,就此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的教学。例如:大多数的学校都没有开设英语课,学生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进入中学后一切从零开始,又错过了学习语言的黄金期,所以学起英语来更加的吃力,那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就遇到一块绊脚石。由于条件艰苦,一些新教师离开了这个岗位就后继无人;一些优秀的教师又调入城市,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

农村交通不便,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农村教师无法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一直凭借自己的理解,摸索地进行着教学活动,故在教学方法上和城市的教师有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上级领导很重视农村教育,县级学校也经常组织送课下乡等教研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只是让大家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明白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加大农村师资力量的投入。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让城乡教师加大交流力度,相互学习。定期地组织农村教师到县级学校进行学习,也可以组织城市的教师到农村来体验生活,审视对农村教师的评价。

(三)学校设施方面

随着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进城上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政府投入大笔资金修建了一所又一所的学校,从教学楼到教学设施,一一具备;实验室、图书楼,无一落下。在农村,最美丽的房屋不再是学校。陈旧的教学楼虽然经过无数次的装扮,但是无法掩盖它苍老的容颜。一间狭窄的教室变成了图书室,四五个陈列柜就是全校师生的精神粮食;很多的学生从来没有触摸过电脑,更别说从网络上搜寻资料辅助自己的学习。大山里的学生多数没有走出过祖辈居住的大山,见识面窄,每当教师教学的课文是描写大山外的世界时,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却无法想象,不能理解。如果有多媒体的辅助,通过直观的视觉去加深理解,那么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配齐各种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家长方面

城市学生的家长自己有固定的工作或收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学生放学回家后能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一定的辅导,或外聘家庭教师,或将孩子送到相应的补习班,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知识就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农村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家长们文化程度低,大部分甚至不识字,以种地为主要职业,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去辅导自己的孩子。再加上多数家庭的子女较多,学生回家后要帮助父母做家务,照顾弟妹,在学校内没有领悟的知识就无法解决,时间越长,问题越积越多。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只能靠老师帮助解决,可是他们多数离学校较远,步行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同学占了全班三分之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修建学生宿舍解决。将学生留宿在学校内,教师才敢放心地为学生辅导而不再有后顾之忧。

综上所述,它不代表所有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的看法,而是我和部分同事从教以来的一点感想或是困惑。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也许,解决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我们的辛勤劳动才能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

观农村教育之感想 篇2

关键词:教学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课改已经有几年了, 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有了一些转变, 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 他们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的应用, 教学媒体的选用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可是现在农村小学教师面对繁重的课程负担, 又面对提高教学成绩这一沉重的压力,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设计明显积极性不高, 也许是太疲倦了, 有其心, 而无其力。

通过听课教研, 明显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

1 备课:

通过检查教师的教案, 发现绝大多数教师仍是抄袭教案, 有的虽不抄教案, 但教案过于简单, 没有实用价值, 只是提纲加例题而已, 根本没有预设和生成内容, 没有指导过程和板书设计, 没有圈圈、点点、画画, 没有拓展延伸和练习设计, 有些还没有体现三维目标。也许是现在农村小学一个人既要教语文又要教数学, 时间太紧了, 想回家去写吧, 家里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呢, 所以, 只能是应付差事, 简单写写。这样, 可想而知效果会如何, 还不如把抄教案的时间用来看教案、看参考书、看课本、想教学过程, 并在书上写标注呢, 也许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 由于班级数量少, 没有同轨班, 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少, 也极大的影响了教师的备课效果。

另外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该门课程自己都上过很多遍了, 几乎都能备下来, 还用备什么课, 他们就是将自己过去所备过的课, 多次重复使用。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 他们要么教上去老教案, 要么“以老充新”, 他们自己或是叫学生将自己的教案录入电脑, 等到学校要检查时, 就打印一份交上。如果我们将其与他的上一次教案相比, 就会发现两者是同一版本。尽管教师对重复过程有更多的教学经验, 但是时代在前进, 知识在更新, 最主要的是教学对象已经完全不同与过去。作为教师, 在备课时要因时、因情、因人, 不断地更新知识, 改进教学方法。要对国家、社会、家长和学生负责, 要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 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教师之教书育人, 需要激情, 但更需要恒心与毅力。

2 上课

2.1 有些教师, 可谓是开门见山, 不论什么课, 拿起来就讲, 没有导入没有情境设置, 学生听起来也没有兴趣, 学的效果也不太好。在授课时, 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教学环节, 万事开头难, 一个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节好课, 导入部分肯定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却很少看到教师设计独特的精彩的导入。可见教师在教学工作上下的功夫还不够。

2.2 虽然有新的教学理念, 却没有新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名义上是开放式的, 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 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使教师很满意。如教师在教学时, 教师说一学生动手做一, 教师说二学生动手做二……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的框子内转动, 这种注重统一、过于封闭的教学都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不但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散, 而且在心理上依赖或习惯于跟着老师走。学生的一步步学习都是老师规定好的,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挥者, 而不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3 课堂教学行为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如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 课堂看起来很热闹, 可是我们细看却会发现很多问题, 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有些学生不知干什么, 只是一个观望者,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有时甚至整个小组都不知道干什么, 一节课下来, 对他们所学知识进行检验, 却发现多数学生掌握不好。所以, 教师一定要把课堂教学做实, 不能只讲形式而轻实效, 只有学生真正学会了, 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

2.4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 讲授进度偏快, 也许是为了尽快讲完新课, 好多些时间复习, 能够考一个好成绩, 可是这样一来, 效果有好有坏, 之所以这样, 不外乎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 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差, 这样假如你的新知识讲授过快, 那他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好,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还需要多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安排课堂教学。

2.5 课堂上时间的分配不合理:教师占用的时间偏多, 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少;讲解的时间多, 练习的时间少。

2.6 教师抢占时间进行教学辅导, 学生牺牲玩的时间来学习。当前提出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 这无形中给教师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成绩, 不少教师采取时间战, 课上讲、课下教、回家练, 把属于学生玩的时间都挤占了, 眼下看会有一些效果, 特别是小学, 毕竟就那么点知识, 翻来覆去地做, 肯定会有效果, 可是从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来说, 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2.7 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较少, 目前学校已经配备了简易多媒体, 由一台34英寸电视和一台电脑连接组成, 供教师上课使用, 可是由于使用时需要将34英寸的大电视搬到各个教室, 很是麻烦, 所以教师们很少使用。

3 针对于以上情况我觉得学校今后的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发挥集体的力量, 进行教研组集体备课, 使备课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 要想办法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教师语言等进行拓宽, 在教学的反思、教学的环节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读等方面有所扩大。教师共同研究备课的新方式, 提高备课质量, 争取能够达到备课的初衷与目的。

3.2 加大教研力度, 切实进行教研, 以研促教。确定教研的主题是要解决课堂中发现的问题、是要为教学服务, 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参与到听评课教研活动,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共同提出改进的措施, 使教研能够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3.3 学校加大力度做好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检查评价工作。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都要常查, 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评估考核中, 使教师能够重视常规教学工作, 认真地进行课堂教学。

观农村教育之感想 篇3

【关键词】“大语文观”;融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时代的发展如同高速路上列车般飞驰,各种先进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好象窗外的风景般飞逝。然而列车无论行驶多远,其终点站必然是“大语文观”。大语文观已经成为所有小学语文教师的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大语文观之所以称为“大”,是因为博大精深的内涵与外延。教育界的先贤们对 “大语文教育”不懈地探索、实践、追求。“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与多年前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五个教育不等式”理念一脉相承。“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养成美好健康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素养。

笔者初出茅庐,执教小学四年级语文。我清楚,根据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个时期是学生整个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

目前,我所任教的这所农村小学里,大部分老师仍在一味地对孩子们进行灌输式、填鸭式的语文教育,一味地解释、重复、或抄写生字词,段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也是经常使用连续发问的技巧,像牧羊人拿着长鞭子赶羊群似的,必须使学生说出老师自己预期的答案来。我不禁想试问,就算孩子们学会了所有的生字词,会回答教科书和辅导书上的所有问题。对此已经感到焦头烂额的孩子们,真的会感受到课文里那些语言之精髓?真的会品味出那些古诗句的凝练美?他们又怎么感受到我们的母语像一首温情的诗,静静地从生命中流过,乃至今后的成长岁月中,流下深刻的印记。

我们从小没上过汉语培训班,却能熟练地运用我们的母语。而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毕业都在系统地学习英语,结果却是许多人还达不到与英美人从容交流的水平。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个中原因。

大语文教育观念中,小学语文教学仍然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关于听:这是一般老师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其实,像吃饭穿衣一样,看似平常,但日常生活中谁能离得了?听排在听说读写之首,足见其重要,除了聋子,谁能每天离得了?听是西北系的输入,必须听得准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处理。每一堂课,都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让学生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解和指,听同学的发言,鉴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音响,欣赏优美的歌曲和诵读,进而要求在听中品味潜台词,言下意,弦外音,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

关于读:在农村小学教室里,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图书角,让孩子们都带上自己喜欢的书来,大家一起读,换着看。不懂的字、词学会自己利用工具解决。不懂的文段,要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思考,不用按部就班地按教科书或者老师的办法去做。教科书一定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它仅仅是一把钥匙,是为了给孩子们打开更为广阔的母语世界的大门。

关于写:传统写作教学侧重于老师对优秀作品的赏析性分析,对写作技巧进行机械化地解说。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是无法对老师的讲解产生直观印象的。与其如此,不如老师拿出具体的食物和是事例让孩子们自己去想,一起去讨论,最后自己去想,去写和练习。抛开书本,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从身边,从一草一木中去感知世界,真正做到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直观的东西,他们接受起来会更快,写出来的作文也才是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

关于“说”:即口头表达能力。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依靠的是语言交流。許多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都是语言表达的大家。他们的演说或辩论都能达到激荡人心,渲染情感的效果。比如很多西方国家领袖就职前,都要进行演讲拉票。由此可见,这项技能的重要性、独特性和艺术性。在我们最主要的教学课堂中,我认为应摒弃老师“滔滔不绝”或者“连环提问”式的“假启发,真灌输”教学模式。

老师只是导演,学生才是课堂的演员。抛开固定模式的教案书,拿出课本,让孩子们自己按自己的方式去读,按自己想要的效果去说。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每篇课文里蕴藏的母语之美。

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让每堂语文课都像一场没有剧本的即兴表演剧。摒弃那种机械固定化的课堂,因为我们的孩子们,他们不是死板的机器。他们是一粒粒有生机,会开出不同花朵的种子。我们要灵活地去倾听他们,耐心地鼓励,然后会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之精彩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面对这样一群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的小生命们,我们拿一本固定好了每一个教学步骤的教案去教他们,要他们每一步都按我们设计好的去做,岂不是有暴殄天物之嫌?

母语是一首温情的诗,我们当充满诗意地去教学,更应引导孩子们往后的人生当诗意地栖居!

参观新农村建设之感想 篇4

宋楚桥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主义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它是一个很理想的境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

今天跟随肖港财政所支部组织的考察团,参观了的孝南区朋兴乡华光、建光、五红等五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一路走来,一路慷慨,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看到了咱们的基层干部通过辛勤劳作也干出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找到了工作中与兄弟单位之间的差距。忧的是这些差距太大了,简直是两重天,有村与村之间的差距,有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距,有与兄弟乡镇的差距,有直观的差差距,也有内在的差距。在下步的工作中,要努力改进。

消防安全、国防教育之感想 篇5

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造成8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死亡,25人受伤,火灾是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的沙发后引起的。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第6号学生宿舍楼三楼突然发生了爆炸起火,火灾原因疑为汽油爆炸,当时有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内,皆在大火中丧生。2008年上海商学院的女生宿舍6楼的大火夺走了四个鲜活的生命,仅仅只是应为使用了“热得快”而导致电器故障,引燃了这场火灾。

历年来所发生的校园火灾还不仅仅只有我们所了解的这几起,几乎每年各地都有学校发生大大小小的火灾,火灾的起因也各有不同,比如使用违电器,乱扔烟头,床上使用易燃物等等,尤其是近年商学院的火灾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认识到熟知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如果不重视,付出的将是生命的代价!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和今天的火灾演习都再次给我们巩固了重要的消防知识,如:火灾基本常识、灭火器基本常识、初起火灾扑救方法、人员疏散和火场逃生知识等。老师也再三提醒了违章电器的严重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严肃面对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我们须自觉承担起校园防火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校园消防工作,使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校园火灾事故的发生!钓鱼岛事件和美国在黄海的军事演习都是今天的国防教育所提及的内容,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国防实践中,反复地接受国防教育,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战争对人的精神、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世界各国无不将国防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防人才的重要途径,予以高度的重视。就连军事技术最发达、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国,也丝毫没有放松对国民进行国防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防,要提高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能力,也必须大力加强国防教育,使广大公民从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做好进行国防建设和开展国防斗争的准备,特别是早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国防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国防人才。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是地方各个部门和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

观农村教育之感想 篇6

多年来,语文教学常常涉及到“写了什么”、“怎样写的”等问题。这本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知力、赏析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我们总习惯于训练学生进行简单判断、抽象概括和空下结论,而忽略了教给学生如何去咀嚼、品味、感悟文章蕴涵的内在美,让学生获得一种审美的情趣。新教材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过性,形成健全人格”。也就是说,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德育目标的培养是相互相成、不可分割的。

如鉴赏《滕王阁序》这篇佳作时,德育目标的培养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让学生理解王勃“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的至德至孝的儒家思想;二是让学生了解南昌市的人文地理概貌,滕王阁因人因文而闻名天下并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情况,清楚古今联系及滕王国的价值。李密《陈情表》的魅力,就在于情感的真挚:李密自幼丧父,母亲适人,“祖孙二人,更相为命”。而时下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处境实在悲惨,李密在这个时候提出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请求在情理之中。连高高在上的“至尊天子”晋武帝都被打动了,我们的学生会无动于衷?《报任安书》则要求我们的学生能正确对待自身所受的屈辱,要象司马迁那样,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完成自己的理想;《阿Q正传》揭示了人的劣根性,学生在完成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人格“自轻自贱”的解剖后,会给以后人格的自我发展予以补充和借鉴;《我若为王》批判了国民的奴性意识,引导我们的学生自强自立;《剃光头发微》揭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强权意识余毒之深,鼓励我们的学生要有一种“大路不平旁人踩”的主人翁精神;而“祥林嫂”和“水生嫂”两个女性的对比,也容易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既能毁掉“祥林嫂”这样有顽强生命的人,也能把“水生嫂”这样的家庭妇女培养成坚强的革命战士,那么,“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他们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和生活。

二、新教材督促教师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力争一专多能,轻松地传授多学科的知识

当今的学习科目分得越来越细,并且出现了学科边缘化的现象,有的学科划归那一家都说得通。如:《教育心理学》《物理化学》《天体物理》《美学》《文献学》《古代星象》《太空生物学》《周易研究》等等。他要求我们的老师不但懂得本专业,还要对其他的非专业学科有相当的涉猎,才能胜任。就拿我们的高考来说吧,要求考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有的题型要求学生同时用各科知识综合才能解答。

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讲到先秦散文,你不知道庄子的逍遥游属于哲学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不知道荀子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是古典的朴素唯心主义思想,不知道孟子的“人性本善”跟荀子的“人性本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儒家思想,不知道韩非的法家思想是秦的强国之本,你怎样对比分析“诸子百家”?不知道“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不懂得“商鞅变法”“齐王纳谏”的政治方略,不懂得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你怎么能把散文的历史背景讲好?讲到唐诗宋词,你不懂“一骑红尘妃子笑”里的旅途艰辛,不懂“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里的政治时局与作者的无奈,谈何上课?不懂得天干地支、二十八宿、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天文知识,怎么讲《孔雀东南飞》里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怎么讲《滕王阁序》里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不先去了解有关“黑洞”的物理常识,怎么讲《宇宙的未来》?

三、新教材要求学生从现实的角度去解读课文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与历史局限。”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要求,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教学过程中,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情节:

师:我们把悲剧人物杜十娘拉进我们的现实生活来思考:杜十娘能否不死,如果你是杜十娘,会沉宝投江吗?

生甲:我如果是杜十娘,我不会傻到像她那样沉宝投江,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我可以象电视剧《鹿鼎记》中韦小宝的母亲描述的远大志向那么做:选取一块最繁华的地方,开一个最大最大的妓院,自己当老板。

师:这种选择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但是我们要了解一下杜十娘的身世:杜十娘是苦难人家的孩子,因生计所迫才被家里从小卖进妓院。从杜十娘所表现的善良和同情弱者的性格来看,她还愿意再去坑害象她一样的良家女子吗?

生乙:我会先择携宝单独离开,然后找机会报复孙、李二人。让他们得到惩治。

生丙:携宝离开,然后找一个地方投诉孙、李二人。

生丁:携宝离开,另找一个诚实可靠之人托付终身。

生戊:携宝单独离开,然后找一个清净之地过隐居生活。

师:以上同学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点:珍异生命,不会象杜十娘那样随便糟蹋自己,这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但是你们所说的生存方式有些还值得讨论一下:报复,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出钱买黑帮组织,他们不抢财抢色那才怪;投诉,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人被当作玩物,遭遗弃是常便饭,没人会买你的帐,后面两位同学的说法比较现实;找块清净之地隐居下来,另找一个诚实可靠之人托付终身,然后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善事,资历助弱势群体。小日子过得也还是悠然自得的。

……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把典型人物放进现实生活去思考,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身的经验,立足于现实,充分地再现小说中典人物的生活环境,揣摩性格特点。把握人物形象,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新教材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

新教材要求我们,教师的主要任务已不是“填鸭”。而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也会不满足于已有的教材,他们认为以往的语文教材是封闭式的,连贯性差,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新教材的要求应该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我拿这一思路用在《宝玉挨打》的教学中,效果还不错。

《宝玉挨打》位于高三第六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四篇幅文章都选自《红楼梦》,要求学生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体会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高三下学期的主要任务是高考,学生早就丢在了九霄云外。怎样笛动学生鉴赏小说的积极性呢?我思考了好一阵子,于是特地租借了《红楼梦》的电视剧光碟,在上课时把《宝玉挨打》选取段放给学生看,学生的那股认真劲,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碟片看了二十分种,接下的是二十分种的激烈讨论。

讨论之一: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挨打”这件事中的主要人物心理。

生甲:贾政是一种狠铁不成刚的心理,又怕忠顺王府找他的麻烦,所以要狠狠地教训。贾母疼爱孙子,认为教育儿子是应该的,但不能用这种蛮狠毒打的方阖。

生乙:宝钗认为老子教职工训儿子是应当的,但又关心心疼遭打的宝玉,所以假借送药来规劝。戴玉是出自内心的真情,所以悄悄地来,“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生丙:王夫人也责怪宝玉,觉得他该打,但不该打这么重。这毕竟是他的心肝宝贝。王熙凤最会逢场作戏,她做的一切都是给老太太和王夫人看的,根本不关心宝玉的死活。

师:还有两个人物也不能少,他们就是贾环和袭人。他们对宝玉怎么样?

生丁:贾环年纪虽小,但在母亲赵姨娘的熏陶下,处心积虑的要致宝玉于死地,是一个阴险小人。

生戊:袭人虽说是丫鬟,但她认可了宝玉就是她的终身依靠,又加上贾母的许诺,她是一心为主。

师:同学们的见解都很独到,我来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

(板书)

围绕“挨打”这件事所表现出的“众生相”:

贾政——怕忠顺王府,听信谗言——痛打

贾母——至高无一的统治者——痛惜

王夫人——维护自身利益的母亲——哀痛

王熙凤——公于心计,精明能干的管家少奶奶——干练

宝钗——志同道合的知音——关心

贾环——处心积虑,夺嫡除玉的庶出小人——阴险

袭人——护主求终身的奴才——痴情

小说鉴赏方法之一:从分析主要人物的心理描写入手。

诗论之二:

师: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是人物的矛盾冲突;本文有哪些矛盾冲突?

生甲:贾母与贾政的冲突;贾政与宝玉的冲突;贾政与王夫人的冲突;贾环与宝玉的冲突。

生乙:还有王夫人与金钏的冲突;薛蟠与宝玉的冲突。

师:这些矛盾冲突没有主次之分吗?

生丙:有主次之分,贾政与宝玉的冲突,贾环与宝玉的冲突是主要矛盾;其余的都属于次要矛盾。

师:分析得很对,由此可知同学们是真正走进了课本。

(板书)

主要矛盾:贾政——宝玉贾环——宝玉

次要矛盾:贾母——贾政见贾政——王夫人

王夫人——金钏薛蟠——宝玉

小说鉴赏方法之二:从分析主要人物的矛冲突入手。

这个例子给我的启示是:教师能否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活动,关键在于运用的方阖和提出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如果学生愿意去想,感到有兴趣,非想出来不可,那么,他就可能积极去思考;如果教师的启发不适当、不得法,学主就有如老牛吃黄瓜,不知从何处下手。

观《钱学森》感想 篇7

中国,这个响亮而伟大的名字伴随着新世纪的步伐,走进了我这小小的世界。每当我看到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就会为这伟大的祖国而乔傲,为党与国家领导而自豪。自己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可谁又知道,在中国每一块土地上洒了多少的鲜血?多少人的汗水与付出才染红了这飘扬在蓝天的五星红旗?中国又是怎样没被击垮的呢?

钱学森,这个伟大的名字就是建设祖国的主梁呀!是他,被美国软禁,虽有高楼大厦,金山银山,无比轻松的工作,而他只有一个信念回国,发扬中国!如果他爱财会想国吗?会发扬国家吗?你可能认为他笨他傻,可是错了,他坚定,他是中国人,中国强了,他才能强,他接受的,不只是造导弹的任务,还接受了中国十几亿人的使命。他坚定不摇,当周恩来总理问他能不能造出导弹时,他坚定地说:“能,外国人能造出,我们也能,我们中国人脑子不比他们少!”这几句话不仅给国家一个交代还给人民一个答复。他背负了千斤重的他压力,当第一试验成功时,大家高兴欢呼时,而他又想着确认导弹,要更熟练的作出中国人的导弹。让他载着华夏五千儿女的梦想,飞上天。

而在他眼里只有一心报国,一心孝国,怎样完成原子弹,因为国家必须要有这把锋利的宝剑,没有这把锋利的宝剑,中国永远都要被人踩在脚底。他——钱学森,出国留学,只

为这一颗原子弹,被冤枉了多少回,只为这中国,而奋斗,他不为自己,只为国家兴亡。当他临死前,自己还想教育中国知识。我是不是应该做一个像他一样,只为中国,不为个人的人呢?

只有中国强了,小家才能强,感谢中国。为人民服务,才是为自己,中国就是我的母亲。钱学森为中国牺牲了一生,为人民服务了一生,而没为自己服务。没为自己个人利益,他是一个爱国爱人民的人。

我,想想中国这今天,不觉赞叹。为这鲜艳的国旗。做一个爱国,爱人民,发扬中国的人。

观升旗的感想作文 篇8

董老师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仪式文稿,并挑选刘韵希、于川闵等六位同学作为领诵人,韩韵、朱笑冉等四位同学作为升旗手。

第一次彩排,升旗手们表现出色,但队列中有的同学朗诵词背得不太熟,让老师很着急。同学们感到很难过。第二天再进行彩排时,都背得滚瓜烂熟啦。如奕爸爸还为升旗仪式制作了吹塑展板,增加活动的美观和观赏性。

到了升旗的日子,领诵和升旗的同学比平日都要早的来到了操场,进行升旗前最后的准备。其他同学也陆陆续续的来到操场,他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兴奋地等待升旗仪式的开始。同学们相互鼓励,相互加油。别的班级同学都来到操场,教导处王主任一声令下,升旗仪式开始了。

首先上场的是主持人如奕,她声音洪亮,给我们开了个好头。接着大家唱响了国歌。最后是我们班的演讲,领诵的同学落落大方。

轮到我时,我非常紧张,生怕我领诵错误。但我早已熟练的背诵下来,在升旗仪式上一直有感情的诵读,一点错误也没有。

全班同学的朗诵也十分精彩,赢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第二天,同在新世纪学校读书的表姐特意过来跟我说:“你们班的升旗仪式非常棒”!我特别骄傲。

观电影《秀美人生》心得感想 篇9

——编 者

这部电影从第一个画面到最后一个镜头,都紧紧吸引着观众,让人看得泪眼婆娑。它让人的心灵得到洗刷,灵魂得到升华,使视听得到审美。影片不拘泥于真人真事的艺术创作,而是塑造了生动鲜活的黄文秀形象,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这部主旋律影片之所以好看,得益于它的艺术精湛。首先,讲究叙事技巧,赋予影片强大的吸引力,令观众感同身受。文秀的事迹众所周知,如何避免镜头只是简单复述,该片编导另辟蹊径,在黄文秀事迹的基础上,借助艺术技巧进行发挥。

一是巧设悬念,表现人物命运变化。

影片中,文秀的扶贫对象主要是百坭村贫困户。如何使他们走出心结、开启新生活?这设置了剧情的悬念。文秀用感同身受的切身体会,以及工作的真诚与热情,感动了他们,激起他们为脱贫而奋斗。在悬念不断推进与释放的过程中,影片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中的责任与担当,揭示了扶贫必扶心、扶心要扶志的必然与必须。比如影片中班银匠和黄大贵在黄文秀的感化下觉醒而走下山、走出来,比如原来是扶贫旁观者的李贺和阿布在黄文秀的感召下走进百坭村,参加了扶贫战斗……那些感人和美好的悬念,把观众一直带到剧终,让观众接受心灵的洗礼,得到审美的愉悦。

二是情节叙说,摇曳多姿增加看点。

本片剧情的推进并非平铺直叙,而是讲究叙述策略,使之跌宕起伏,九曲回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如村支书老廖与阿布相认时却不认识的尴尬,以及黄文秀的车后装着代售鸡鸭的细节等,无不散发出喜剧的韵味。黄文秀家附近行驶而过的高铁以及黄文秀小车远去的尾灯影反复出现,由客观镜头逐渐转化为黄文秀妈妈的主观镜头,都是为给黄文秀雨夜返回百坭村以致牺牲做铺垫。这样的电影叙事无论是大情节,还是小细节,都反映出创作者独运之匠心。而影片对百色方言的自如运用不但凸显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而且还表现出接地气的真实性和生活味,极大地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进而产生了审美的亲切感,对广西观众而言,则是亲近感。

其次,讲究情感节制,赋予影片强大的感染力,令观众热泪盈眶。文秀的故事本来就感人,经过艺术处理后,更具催人泪下的力量。影片的情节基础是黄文秀本身就是贫困户,因为她是干部,不许别人帮扶自己家,所以哥哥不得不为改善家中生活而远赴广东打工。这样的家境使得黄文秀为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奋斗人生更为动人。艺术家们对片中情感的把握与呈现极为讲究,不是任意泛滥,而是有意克制,反映出较高的美学品位。

一是语轻情重,直击人心。

例如,黄文秀帮大贵找回了桂芳,她到田间告诉大贵,故作平静轻轻地说了一句“桂芳让你去她父母家要八字”,便点爆了大贵心中的感情地雷而在坡上大哭。这哭声传递出大贵的心灵解脱与情感释放。

二是欲扬先抑,把握情感。

大贵到桂芳家拿结婚八字,桂芳父亲提出要大贵喝30碗酒,一直喝到最后一碗,才看到碗下的红纸,打开看到了“勤劳恩爱,八字永合”字样。这场激动人心的戏被艺术家们演绎得层层递进,一波三折,观众也随着大贵流下欢喜热泪。

三是诗化情境,升发思想。

影片结尾是最精彩的部分。黄文秀牺牲后化蝶的情景与大贵妈赠送南瓜表达谢意的特写交相辉映,仿佛神来之笔,画龙点睛,使影片秀美人生的意蕴得到升华,昭示着黄文秀思想与精神的永生以及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恩的必然联系。这也是戳人泪腺的艺术之举。其实,这种诗化的情绪与意象一直贯穿在整部影片当中,从阿布的诗,到黄文秀的微信,都有所表现。它给观众带来了心灵与情感的温馨和温暖,而且耐人回味,咀嚼再三。

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感想 篇10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还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观看这个视频给我的感想颇多,核能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能源,能为人类造福,缓解现代社会的电力慌,从哲学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科学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也可能会伴随来无穷的灾难。像百年前有机磷农药出现时,大量应用于农业杀虫,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食品的满足,使人类彻底摆脱了饥饿的状态,但又有谁能想到仅过七十年人们开始谈有机磷农药色变。商业用途的核电站虽然和传统的煤炭、天然气发电相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或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且非常高效。但是核电站会产生放射性废料,而且排放大量废热,一旦发生事故就是毁灭性的、世界性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核电站为当地人创造了清洁能源,但是由于工人在操作的途中不小心和当初电站的设计不适当,进而导致引发巨大的灾害,不能怪人的不小心,也不能怪核能太可怕,只能怪人类在获取新能源的途中的贪婪与粗心。

其次我们在利用科学的时候,既要让他为人类造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像这次日本福岛核电站的问题再一次使人类的神经蹦的直直的,引发了我们国家出现了抢盐的**等等,同时国务院也开始检查或暂停有关核电站的建设等等,难道这是怕了吗?不是,这是一种战略,我们在利用的同时,要想好他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以及我们以该怎样更合理的利用,不能因为一次的事故而否定一切,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同时我们也要抓住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协调还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他更好的为人类造福而不成为灾难。在设计电站的同时,一定要想好可能事故发生后的相应措施,因为核辐射,就像白雪公主那个可恶的后妈,给这里所有的苹果都下了毒。如果谁把这里的苹果咬上一口,就会比白雪公主睡得更久,可能3万年也醒不过来。在视频中也看到,人们在封闭电站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参与此次行动的相关人员遭受核辐射的后果极其严重,都患各种不同的怪病,最终死去,而后出生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缺胳膊少腿,且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试想在以电站为中心的方圆三十公里为隔离区,是什么概验?事故发生后,在核辐射下的所有蔬菜、衣服、牲畜、直接死亡的人等都进行了密封深埋,防止二次辐射污染,而核辐射的衰退半周期是极其漫长的,都长达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现在为了加固石棺设施以避免再次核辐射,乌克兰与世界各国所作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太大,加固费用高达几亿美元啊,没法,为了安全,在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核辐射,后果真的很严重。

观农村教育之感想 篇11

吴锦泉:

一条长板凳,一辆自行车,一身破大衣,一块磨刀石,撑起了他质朴的生活。老旧的收音机,是他收听世界的重要渠道;那一张张证书,是他奉献出爱心的滴滴点点。他的双手在不断地挥动,他的汗水在不停地流淌。长途的骑行,只为能够赚取更多的钱,那千百万次的挥动手臂,只为质朴地得到收获。37149元的捐款,他牺牲了自己太多太多,却得到了快乐,放弃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却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他让我知道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受到人间的真挚情感。张宝艳、秦艳友夫妇:

在拐卖现象较为猖獗的时代,不知有多少个的家庭破裂,不知有多少位被拐儿女与亲人离散。他们的亲身经历,让他们去创建“宝贝回家”,他们的不懈,维持着“宝贝回家”的正常运转。他将十六万个志愿者汇聚在一起,让滴水变成了海洋,让粒土变成了山丘,让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能力。三千个昼夜,换来了一千个家庭的团聚和家庭生活得拮据与自己身体的不适。他的经验被公安部采纳,他的善举受众人的重托。他是打拐的力量,给人贩子重重的一击!郎平:

他是中国女排的代表,是实至名归的“铁榔头”。他曾经与他的队员们曾经创造过女排胜利五连冠的记录。有人评价说,有郎平的地方,就有奇迹的发生。他曾三次回归,每一次都是中国女排最危险困难的时候,而第三次他很是纠结。因为他怕自己的身体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工作量。但是,他最后选择了回归,拯救处于低谷中的中国国家队。她所带出的女排选手,有一种团结的女排精神,因为切合当时的中国时代环境,中国的女排精神演化成一种中国精神:团结合作,振兴中华。她是我们心中的传奇人物,一位女强人。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屠呦呦:

他是中国本土的第一位诺贝尔医药学奖获得者,一位伟大的医学家。,进行着一场比赛,没有尖端的科研设备,也没有雄厚的研究经费,就这样与世界强国的一流科研团队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也在与疾病赛跑。在当时那艰苦的科研环境下屠呦呦和她带领的团队们,不懈地努力,查阅大量中国古典医学书籍,最后提取出了具有100%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科学家没有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舍我其谁的情怀,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就没有科学创新的动力。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阎肃:

你是中国的一代歌坛人物,你的歌曲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你的旋律每个音符都充满斗志与气魄。那是因为你真正地体会过基层战士和人民群众的疾苦与欢乐。当他昏迷的时候,每每放起他原先创作过的歌曲,他就会深有感触。因为他的这些作品,都是他自己曾经体验过的生活,因此有一种心灵的共鸣感。在他心中,创作作品是为了丰富战士们的生活,为了让人民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和了解军营里的生活。他的心中充满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满心忠诚。徐立平:

他,是一名挖药师,每天几乎在火药堆里工作,拿着自己的挖药铲,每一铲下去都有可能丧失生命。曾经有一次我国某型号火箭发动机出现问题,要求清楚事先填入的火药。面对如此危险的任务,他主动请命,加入这个计划当中在短时间内他和队友们挖完了火药,并且排除了发动机隐患,而自己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双腿几乎无法正常行走。他明明可以不去担任自己这份危险的职务,选择当一名高级技师,但是国家利益面前,毅然拿起工具,走在“没有保险的钢丝绳上”,与自己的工友们一起去实现大国梦想,中国创造的目标。莫振高:

一位校长,二线奔波,三巡宿舍,四季如常。他是一位校长,是一位“爸爸”校长,一位化缘校长。或许,我曾经对于每一位校长都具有一种无法说出来的恐惧,但是这位校长让我感到了莫名的亲切与感动。莫校长呵护自己的学生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他曾用自己微薄的月薪和从各地募集来的钱资助孩子们上大学,几乎每天六点会准时出现在学生宿舍。他的确不是什么教育家也不是什么慈善家。但他始终将自己的心,放在自己的学生上面,让他们飞出大山,走向社会。你是不灭的蜡烛,不倒的脊梁!官东:

那纵身地一跃,潜入长江水中,是多么大胆的一件事。那一刻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在水下,他首先救出了一位老人,第二次冒险下水,面对几近绝望的陈书函,将自己的“生命线”给了他,让他能够先到达水面获救。对于军人而言,这是一种“荣誉”,能够真正地为人民,忠诚于党,热爱祖国。如果当时没有使命感,可能就不会有这种感人与揪心事情发生。那轻声的安抚稳住船舱。买买提江 吾买尔:

他是一位基层的村支部书记,上任以后“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为自己的目标。在任以来,与村民关系良好,不生气,不红眼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面对非法分裂国家势力“零容忍”。一直以来与各民族村民朝夕相处,和睦共事没有任何的地域仇视。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具有有实力的领导班子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团结的集体多么的重要。王宽:

他是郑州戏曲圈的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他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一唱就是十六年。拿着这些赚来的钱,将一位位自己抚养的孤儿养大成人,报答社会。集体:

观农村教育之感想 篇12

《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

专题教育片后的心得与感想

——青磁窑煤矿劳保部张博涵

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常常被社会高度关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人从政的根本。而欲“治国、平天下必先修身、齐家”。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劳保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就是公仆,我们的一切工作其起源就是为人民服务。而通过观看教育片,我也深深地认识到,家庭就是自己强有力的后方保障,在家庭美德建设中,我们领导干部是发挥着示范作用的。通过观看教育片,我看到了腐败的丑恶嘴脸,也为它们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而感到可耻。也认识到不能以身作则的领导干部很难保证其家庭成员的道德高尚,真正好的干部一定要当好榜样“把前门”,家属见贤思齐“把后门”,这样才能共谱自洁之歌。因此,我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积极深入群众当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先从修为政之德开始,提高自身家庭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个人品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基础。领导干部的个人品德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乃至工作场所的工作风气形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重视并坚持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自觉行为,也是终其一生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领导干部,为自己能够工作在群众当中,为群众做着一些具体的工作而深感庆幸。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为群众送一个微笑,递上一句暖言是多么的重要。同时自己也感觉到为人民服务其实是那样的朴实和简单,这只要我们真正的用心去做了,就一定能够做好。

上一篇:《费德勒的故事》读后感下一篇:自我反省检讨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