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人教育

2024-05-19

农村成人教育(精选12篇)

农村成人教育 篇1

一、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需要

新农村“生产发展”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经营管理,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 部分农民的工作环境将从田间地头转到车间工厂, 新农业对农民的文化素质的要求将从文盲或半文盲提高到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同时, 与农村的现代化、城镇化相适应, 大量剩余劳动力也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这势必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见, 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村人口角色转变要求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培训新农村需要的人力资源。新农村“生活富裕”要求增加农民收入, 降低人口增长, 减轻农民负担, 改善生活条件, 其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生存能力, 使之会计划、能致富、善消费, 这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 而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二)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需要

新农村“乡风文明”要求崇尚科学、抵制迷信, 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移风易俗、破除陋习, 遵纪守法、辛勤劳动, 其关键在于提高农民道德素养, 使之有责任心、仁爱心、荣辱心;新农村“村容整洁”要求科学规划布局, 保持生态平衡, 整饰村容舍貌, 美化生存环境, 其关键在于陶冶农民的审美情趣, 使之讲卫生、讲格调、讲修养。众所周知, 在农民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不高的情况下, 教育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而农村成人教育的职能恰好与之相适应, 它不但向农民传授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 而且还根据农民的文化需要和“求富、求知、求乐”的特点, 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推进乡风民俗新风尚建设, 继承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优良传统。

(三)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的需要

新农村“管理民主”要求基层政权组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务公开、服务民众, 其关键在于激发农民的主人公意识, 使之有觉悟、会参政、敢监督。不可否认, 教育在提高农民的主人公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这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农村成人教育和培训要对广大农民开展普法教育, 增强农民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当然, 新农村“管理民主”也离不开新农村党的建设。

二、农村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不相适应之处

(一) 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多以传统农业技术为主, 缺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及外出务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等。因此, 很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相适应。

(二) 农村成人教育的形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要以实践为主, 而目前的农村成人教育却以“填鸭式”的理论教学为主, 教学形式单调乏味, 缺少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模式, 造成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效果差, 难以实现教育教学预期目标。

(三) 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重视普通教育, 轻视成人教育, 尤其是轻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倾向, 结果造成农村成人教育投入不足, 势单力薄, 发展缓慢, 农村成人学校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差, 教学手段落后, 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四) 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由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较低, 地方政府的投入少, 教师的收入低, 严重伤害了这些教师的积极性, 他们有的跳槽, 有的换岗, 致使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数量偏少, 整体素质偏低, 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均不合理, 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五) 农村成人教育的观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长期以来政府把教育重心偏向城市、偏离农村的思想和做法, 使得一部分人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只限于传统的观念之中, 不能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农民的需要准确定位, 不能在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验,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仍然走着过去的老路子。同时, 农民深层次的陈旧观念和认识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求学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长期的农业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小富即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享受今生何待来世等保守陈旧的观念依然存在。这些观念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一)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相适应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农村成人教育要以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突破口, 进一步巩固提高扫盲成果, 继续开展初中等文化教育;要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 增强农村劳动力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要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为难点, 积极引导农民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二)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农村成人教育要加大对乡镇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 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要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及农村基层干部、后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骨干的素质;要为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不断提高农民的就业水平。

(三)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相适应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农村成人教育要引导广大学员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农业信息化技术, 做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排头兵。

(四)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相适应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农村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己任,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加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务农技能, 促进科学种田;要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 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时事政治、民主法制、人口环境、科学普及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 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 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要向广大学员深入讲解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卫生事业,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的重大意义。

(五)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相适应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农村成人教育要因地制宜, 积极创造条件, 采用联合办学、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 在有条件的县和乡镇成人学校举办职业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实验, 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要引导广大学员认真学习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 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价值取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真正内涵。

(六)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治理机制相适应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成人教育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党章,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党的宗旨;要结合农村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 使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找到存在自身的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要继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搞好信息服务, 维护成员权益;要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 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总之, 只要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取得最后胜利。

摘要:本文在分析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基础上, 结合农村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相适应之处, 指出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

[2]曹云升.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浅析[J].2007, (13) 188-189.

[3]周谊, 叶峰.成人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3) 14-15.

农村成人教育 篇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及全省农村成人教育会议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我们以县、乡、村三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为出发点,强化农技校建设,致力成人教育,使我县农村成人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基本情况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科教兴国”、“科教兴县”这一战略目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强化农技校建设,全县共有农技校304所,其中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一所,乡农技校14所,村农技校289所,达国家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标准2所。90以上的农校配有电教设施、图书、仪器等其它教学设施。全县共发表科技论文国家级2篇,省级5篇,市级16篇,通二村的果业管理受到省政府的表彰,被确定为市苹果七日游景点之一。今年我们又投入30万元改建和修建了农技校,充实了农技校的教学设施。各农技校利用“校校通”的网终优势,对全县农民进行了信息技术教育大培训,共培训农民3000余人。协同劳动保障部门实施农民工拟转移培训2000人,劳动力输出1700人,配合县科技局开展了万名高素质农民大培训活动。帮助农民下载农产品信息9000余条,网上发表农产品信息4000余条,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5000余万元。

二、疏通渠道,构建成教网络

为了完善成教管理机制,我们成人办多次召开专题会,召集有关人员疏通各个环节,协同县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第一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配合县教教局确立了农村果业、大棚种植、养殖等培训基地,同时要求做到成人办和联区,联区与农校,农校与个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不放松。定期检查落实:培训有计划,上课有教案,作业有批改,实习辅导适时有效,学员培训档案健全,联合相关部门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推荐农民工转移就业,同时做好跟踪服务。逐步构建了一个“培训、检测、执证上岗、跟踪服务”的成人教育网络。

三、合理布局,设施继续完善

我县农技校点面结合,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设在县第一职业中学,14所乡农技校分别设在各乡镇或乡镇初中,各村农技校分别设在各村小学,大部分农校都和小学或初中的微机连接,有利于农民学电脑及上网查询农业信息。根据国家教委提出的“独立建校,初中建制”这个标准,现已完成独立建制的有设施基本齐全,人员齐备的通化、西村等示范乡镇农技校。

镇示范农技校,地处本镇黄金地段,王通中学对面,占地3000平米,有建筑面积400平米的一栋高标准二层小楼。另有配套瓦房三间,共投资40余万元。西村农技校投资20余万元,对内部设施进行了更新,通化西村两所农技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农技校的验收,达国家级标准。

四、措施得力,确保成教效益

(一)服务农村经济,培养科技当家人

本着服务当地经济的目的,注重选拔农村专业人才,尤其是乡村干部,充分发掘人才资源,通过集中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以点带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素质,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

(二)围绕主导产业,推广实用技术

为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校的作用,抓实用技术培训,配合科委、果业部门,指导乡村农技校把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作为农村成教工作的突破口,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小康建设这条主线,结合各村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短班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组织开展了科技含量高,学习周期短的多种实用技术培训。两年来,全县共进行了地膜覆盖、苹果套袋、大棚蔬菜、药材种植、养殖等50多个项目的实用技术培训两千余次,培训人数达10万人。

苹果是我县的主导产业,随着技术培训的加强和提高,涌现出程兆会等67名亩收入超万元的苹果状元,西村乡大量种植药材,药农经农技校培训后,对药村的种植管理、性能、特色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种植及粗加工技术有了显著提高,现在西村乡家家种药材,成了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药材种植基地。

(三)适应时代需求,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了解国际国内信息,引导农民适时调产,振兴农村经济,为此我们依托各村小学校校装电脑,校校网络化这一优势,重点对全县农民进行了信息技术教育大培训。

1、安排细致周密,确保培训圆满

农村成人教育 篇3

【代表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模范教师吴正宪替农村小学生和家长递上了一份特殊的建议——为农村小学生“加椅背”。

她说,国家近年来在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上做了诸多努力,缩小了城乡间教育发展的差距。但她在河南、河北、甘肃、贵州、山西等地进行教师培训时,她和其他教师曾深入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教学点,看到学生们整日都坐在没有靠背、“摇摇晃晃”的简易板凳上听课,倚在不稳定的课桌上写字。

“我看了非常揪心。”吴正宪说,“如果长时间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学习,学生容易产生近视以及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我希望当地能引起重视,为孩子们添张有靠背的椅子。”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农村教育各方面变化显著,但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不少农村地区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到位等问题,仍需持续加大投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的教师,吴明兰代表怀揣着的是西部高海拔地区410万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她说,由于我国以秦岭为界集中供暖,西部部分高海拔地区的学校基本无取暖设备。许多学生被冻肿冻伤,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我希望国家能将高海拔、高湿寒地区纳入集中供暖工程范畴,拨付专项资金解决这些地区学校教室供暖工程问题,让孩子们读书不要受冰冻之苦。”

【教育部门】

2014年,中央共投入“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资金492.4亿元。其中,“薄改计划”310亿元,初中工程50亿元,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经费132.4亿元。

【家长、学生】

自从搬进了新学校,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潘店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新慧写字再也不冻手了。

“现在的学校可漂亮了,教室是楼房,有暖气,比家里暖和,我们再也不用穿得像个大笨熊似的上课了,写字也不冻手了。餐厅的饭菜花样儿多,很好吃。有足球场、塑胶跑道、媒体教室……”

据德州新闻网报道,2014年秋季开学,潘店镇镇政府筹资2100万元,按照省级标准新建的潘店镇中心小学已投入使用,吸引了周边30多个村庄的孩子入学,目前已有近900名学生。学生家长满意,一位家长说:“学校的环境以及师资,比县城的学校不差,没想到,在家门口学生也能上这么好的学校。”

将农村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提高40元,提高农村教育保障水平

【代表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李东福说: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来源是生均公用费用,但当下,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学生的村小和教学点还在贫困地区广泛存在,对于这样的学校来说,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补助与倾斜政策,生存下去是十分困难的。从总体来看,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障还需进一步提高。

【教育部门】

2014年,教育部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40元,中西部地区小学年生均达到600元,初中达到800元。同时,从2014年起,在提高基准定额的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

农村成人教育 篇4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就是要把对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高效农业生产与经营体系的建立,关系到中国特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的建设。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不仅关系到农民,还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到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认识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要树立“大教育”理念,把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放到与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应统筹考虑,协调发展。

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就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成立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领导小组,由教育部门牵头实施,组织、科技、农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群团组织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政府统筹、教育牵头、行业配合、社会参与”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机制。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计划,确定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明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都要把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协调配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一方面,要把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作为衡量、考核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工作政绩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要实行地方政府农民教育培训年报制度,将农民教育培训情况列入同级人大和上级政府年度考核检查范围。此外,借鉴发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公报、环境状况公报的做法,每年由地方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状况向社会发布公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以便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整合资源,提升能力,形成新的培训体系

1. 将乡镇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从依附的中小学中剥离出来,进行重新整合

当前,由于农村成人教育内涵的变化和外延的扩大,过去那种以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目标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依附于农村中小学的设置模式,已经突显局限性、滞后性,严重背离了成人教育发展规律,使成人教育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硬件改善等方面受到严重制约,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什么地方,只要乡镇成人中心校还依附中小学,都必须从基础教育中剥离出来。剥离之后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针对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建议在经济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实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或社区教育合并;在经济虽较发达、但城市化水平尚不够高的苏中地区实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合并;在经济欠发达、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较繁重的苏北地区可局部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全面推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合并。

2. 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整合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大力拓展其教育培训功能

当前,涉及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机构很多。除需要从中小学剥离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外,还有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以及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有必要对这些从事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教育机构在功能上进行整合与分工。总的原则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拓展功能、资源共享”。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建农村职业(成人)教育集团或社区学院,以一些省级农村成人教育示范学校为龙头,吸纳周边的学校、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民营机构等为成员,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适应需求”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农村社区教育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农科教结合基地。办成集职业学校、农技校、党校、人口学校、科普学校、法制学校、文化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使农村社区逐步成为全民学习、全面发展的教育培训场所。

3. 依托区域内高校教育资源,为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民培训提供智力和人才需求支撑

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等教育服务于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民培训是社会服务功能的直接体现。建议进一步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以便更好地承担以下任务:第一,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第二,培养培训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第三,为市、县、乡、村各级领导举办农村成人教育理论培训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民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四,参与或指导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民培训教学媒体的开发与制作;第五,组织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到农村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第六,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高层次实用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产品转化服务。

三、强化内涵,改善条件,提高培训实际效果

1. 强化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整合重组只是现有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凡是“主阵地”建设好的,其教育活动也开展得比较好。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并逐年推进限期达标很有必要。硬件建设标准应包括建筑面积、活动场所、图书资料、运动器材、现代化教育设备、实验实训设备、远程网络等。其中实验实训设备要与布局调整相结合,不能县县乡乡成人中心校都搞小而全,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评估的方式,有选择地重点支持一些成人教育中心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如电子、机械、建筑、汽修、焊接、装潢等。对实验实训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可以实行全省统一规划建设,建成的基地跨县区共享,突破原有以行政区来建校的传统。从而逐步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分工科学的,集文化教育、社区教育、技能技术、活动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极大地改善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条件。

2. 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培训质量

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老化,专业类型单调,结构很不合理,缺乏“创新型”、“双师型”人才,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此,建议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完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对现有教师进行进修培训,帮助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如无法通过培训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应下决心将其调离现岗位,并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从社会和高等学校毕业生中招聘人员,补充到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里来,同时给予从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教师与从事普通教育的教师在工资、福利、职称、评优等方面同等的待遇,从而稳定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鼓励他们安心地从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第二,建立一支由退休返乡的各类专业人才、企事业单位专家、当地能工巧匠、农村致富能手和志愿者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当然,选聘兼职教师也要有标准,聘用时要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要进行岗前培训,也要进行考核,建立兼职教师档案和数据库,聘用教师原则上在兼职教师库内选择。兼职教师库内人选应定期不定期地更新,符合条件的进来,经考核不合格的退出。第三,建立支教制度,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师的定期交流与轮换。第四,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校长竞聘制,建立科学考评标准和考核制度。

3. 开展理论研究,加强教材建设

缺少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即便是专职从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很少有人学过“农村成人教育学”、“农村成人教育心理学”和“农村成人教育教材教法”等有关农村成人教育的理论课程。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而是这方面的研究太少,相关理论著作太少。为此,建议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社科项目方式,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理论研究,形成专著,供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培训使用。教育者有目的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是以教材为中介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水平的测量器。有好教师而没有好教材,农民听完课后就很难巩固和进行实践,教育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当务之急是开发和建设农村成人教育适用的教材,这是农村成人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教材体系应当是,适应农村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需要的成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农村适用技术教育、人文知识与科学常识教育、道德法律与公民教育、卫生保健常识教育、运动闲暇与行为习惯教育等教材。以前我们只注重前三类教材的开发和出版,后四类教育的教材开发与出版几乎是空白,就是有一些,也是针对城市社区居民的多,针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少。即便是前三类教材也是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而开发的,以理论讲述为主,对于只有小学文化或脱盲后的农民来说学习起来还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农村成人教育的七大类教材,即便有相同的教育内容也要以不同的形式来编写,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的需要,可以编成文字版,也可以编成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文图版,还可以编成以图为主看图识文的图文版,还可以编成以讲解为主的光盘版,还可以编成网络版等。农村成人教育教材编著是一项投入高、工程量大的事,这也需要省级教育行政主部门以项目开发的方式,向高等学校和社会有关研究机构招标建设。

4. 规划培训项目,建立考评机制

适时推出科学合理的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民培训项目,用项目引领和指导各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开展工作。比如,当前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通过这一工程,全省教育系统完成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其中转移培训“两后”毕业生20万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培训300万人;面向市场需求,积极参与组织农民创业培训,全年培训4万人。另外,培训基地基本建设、培训教材建设、理论研究等也可以用项目的方式来推进。有项目就有了工作的抓手和工作的着力点。当然,规划出了项目并不等于完成了全部工作。规划出好的项目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应该由项目的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来决定。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纳入市、县、乡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范围,切实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各级政府要把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确保经费收缴、使用到位;要形成农民教育培训经费随财政收入增加而递增的机制;还要建立农民教育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加强项目的评估和考核,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估办法,对农民教育培训项目要通过公开招标签订协议的方式开展,第三方或多方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方式验收,对经评估效果好的培训机构,除按协议购买培训成果外,还要给予一定额度奖励,而对那些培训效果达不到协议要求的培训机构,将不支付任何费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暂停一次参与培训项目投标资格,待整改合格后方可参与培训项目竞标。如果同一培训机构有两次培训效果未达标,将永久取消其培训资格。

四、强化制度,保证投入,保障农村成人教育的持续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成人学校三级网络健全,专职干部教师齐备,指导及时,运作有序,使农村扫盲教育、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农民教育培训却遭遇挫折,人员流失,学校数量减少,工作停滞不前。而同期,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却没有经历过如此曲折。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三类教育都有专门的国家法律法规为其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而成人教育特别是农村人教育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就江苏省而言,农村成人教育制度建设应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没有出台《农民教育法》之前,一方面,要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另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制定《省农民教育管理规定(或条例)》,明确农民、各培训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为江苏省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制度保障,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经费问题要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政府加大投入,这是主渠道;二是拓宽投资渠道。除按人口收取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外,还可以吸纳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还要管理好多渠道筹措的经费,指定归口管理部门和审计监督部门,从而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有序、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民培训工作还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与研究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文只是从四个大的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的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早日建成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齐高岱,等.成人教育大辞典[K].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2]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3]南海,薛勇民.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需要的成人教育新理念[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20.

[4]中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7)[EB/OL].(中国发展门户网www.chinagate.com.cn.2007年1月11日).

农村成人教育心得体会 篇5

一、农村成人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1、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需要

“科教兴农”是党和国家振兴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农村成人教育的学员来自于农村,培养之后又扎根于农村,不言而喻,农村成人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争得先机和保持优势,当今许多国家都在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并将其列入基本国策。美国在20__年就通过了《终身学习法》,日本20__年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韩国在20__年颁布了《终身教育法》,我国台湾省在20__年和20__年5月通过了相关法律,德国的宪法也把终身教育确定为国家的责任。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短腿。由于农村教育设备设施及师资的整体落后,建立农村终身学习体系已成为短腿之中短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对提高民族素质,直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对于建设农村学习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农民不断更新学习先进的实用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岗位培训,尽快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民不断学习和掌握生产、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

20__年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农村成人教育坚持以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核心,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致富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供不可替代的平台。通过农村成人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项目为纽带,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提高农村各类从业人员的素质,积极开展对农村基层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乡镇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发家致富、增加收入服务。

二、对农村成人教现状的分析

当前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正处于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下,较之过去无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的农村成人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全面建设和科学发展,也是摆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和对本地区农村成人教育现状分析,当前农村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突出,亟待改进

1、整体相对薄弱

从教育的整体来看,人们普通对义务教育重视过高,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成人教育相对薄弱,甚至可以说处于被忽视状态。

2、师资水平较差

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水平普遍较差。农村成人学校的教师都来自中小学,人事安排受制于中小学。目前,由于人事体制的限制,农村成人学校不可能直接从高等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这样造成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老化,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单一,现在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基本上以文化型为主,缺乏农科专业知识与技能。

3、教育质量不高

教育质量不高,成人教育有的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挥它本该有的功能和作用。如此的农村成人教育更是得不到教育管理部门和农民本身的认可,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对农村成人教育失去了信心,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呈现恶性循环的状态。

4、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对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一直沿用传统的普教式的管理模式,即由教育部门向成人学校下达任务,并进行指导、考核等系列管理,成人学校按照普教模式进行近似封闭式的关门办学,这样的教育与农村未来的发展和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脱离,缺乏特色。

5、沟通协作不够

农村成人学校之外,其他部门也会从事一些成人教育活动,但他们只是各自为政,在对自身有利时投入,无利之时不顾,与教育部门基本上没有沟通协作,这样形不成集约化、规模化办学优势,办学质量缺少保证,出一种“群龙无首”的现象。

三、对搞好农村成人教育的建议

1、推行合理的政策制度

合理的政策制度可以充分激活一项事业,反之,则会抑制事业的发展。人们经常反映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不足,结构老化,水平偏低,技能缺乏,这似乎是农村成人教育的老大难问题。这其实也与政策制度有关,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我们目前成人学校的师资都来自于中小学,人事关系在中小学,考核聘评在中小学,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没有一套针对性制度政策的约束,仅参照中小学教师的考核办法。这样的政策制度环境卫下,在成人学校工作的教师对学习技能没有积极性,因为中小学对教师考核注重的是课时和学生统考成绩。这样的政策制度环境卫下,年富力强的教师不能、也不愿到成人学校工作,因为他必须经过中小学的筛选,即使到了成人学校工作,也就会担心自身的评聘和晋升而不安心、不乐意。在政策制度上对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配备考核有歧视性,造成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永远的痛。

2、实施严格资格证书制度

20__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农村要发展,要的人才,如何从制度上保证人才的培养和开发,那就是“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的制度。”这是《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来的。学历教育已被人们普遍的接受,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受到人们普遍重视,而这却是成人教育最有用武之地的一个方面。

3、发挥好现有的成教资源

目前,农村成人教育都有一定的教育资源,在笔者所的地区,每个乡镇都有单门独院的成人教育中心校,有专职教师和专职干部,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农村成教工作者对自己重视的行业不重视,甚至有鄙薄、轻视自己的行业。一个成教工作者,假如保持这种心态,怎么能“信心百倍、一心一意”的搞好农村成教育?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丧失信心,那么他所从事的工作不管多么有潜力,也无法很好地开展起来。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不管条件多艰苦,一定要充满信心、理直气壮地利用好现有的成教资源,乃至争取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的实验活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作贡献。只有通过无数成功的成人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也只有通过无数成功的成人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得到社会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

4、做好农村成人教育的宣传和理论研究

搞好农村成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们对其重要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对其如何科学、合理、有条不紊地开展,必须有系统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有完善合理的政策制度来导向和规范。因此,搞好农村成人教育一定要有一大批有识志士为之奔走呐喊,一定要有一大批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对之研究分析,也一定要有全社会的热心支持、共同参与。农村成人教育的整个发展,都有赖于我们对其广泛的宣传和系统的研究。

5、促使农村成人教育成为农村民众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农村民众接受终身教育发挥作用,使成人教育成为农民接受终身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在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要想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农民是关键,农村是主战场。而农民要实现接受终身教育的目标,在现阶段还是应该依靠农村的成人教育。需要借助成人教育达到以下目的:

(1)、无论是青年还是老人在他们有需要受教育的时候可以得到必要的教育。

(2)、满足农民对知识的需求、对职业和技术的需求以及对娱乐的需求。

(3)、为农民生活中不同社会角色提供培训:是父母,可以接受家长培训;是民兵,可以接受国防教育;是主妇,可以接受育儿、家政培训等。

论“三力”与农村成人教育 篇6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农民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62-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努力实现“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这是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农村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是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农村成人教育以优化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开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农村成人教育,关键在“三力”上下功夫。

一、因人施教,增强农村成人教育学习的吸引力

提高農村成人教育学习的吸引力,关键是在学习的内容、培训的形式和时间的安排。在全面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农村成人教育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按需施训、因人施教。一要贴近农民的发展,增强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农村成人教育要贴近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实际,这种实际是把它放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三化”进程中统筹考虑。二要贴近农民的需求。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包括向农民传授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农技知识,也包括向农民传授非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电工、水工、维修工等培训,以便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国内城市工作和生活。对于青年农民,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知识,营造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良好环境,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对刚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要系统进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安全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达到零距离就业的要求。三要贴近农民的实际。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做好农村科技普及工作。扩大“绿色证书工程”、“奔小康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技电波入户工程”的实施,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举办一些长、中、短期专业培训班,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强调以学员为中心,采用讨论、模拟、案例、问题式的教学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做到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农村成人教育要符合成人的特点和规律,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脱贫致富为落脚点,依托县(市)、乡(镇)、村成人学校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

二、健全制度,增强农村成人教育的“驱动力”

加快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是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全面提升农村成人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农村成人教育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为目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对农民实施的政治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它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农村成人教育要注重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和身心功能的统一。新农村建设农民不仅要获得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而且还要提高政治思想修养,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能力,提高应用法律法规的能力。成人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以开掘与弘扬人的精神世界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需求,展现和不断构建人的内心世界,净化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塑造人的风貌,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农民的发展。尤其在当前农村政治生活淡化、对农民道德教育的主体缺失的情况下,农村成人教育应成为政治思想教育的载体,承担道德教育的功能,促进农民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促进农民的政治社会化。同时,农村成人教育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知法守法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正当权利,学会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

一是农村成人教育要做好“优先向企业推荐农村成人教育学员”文章。针对企业“招工难”的现状,树立“帮助解决用工就是招商、办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服务工业项目”的理念,把为企业用工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相结合,深入企业调研,强化就业指导,为企业服务,主动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采取多种措施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为“创业创新富民强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服务。

二是做好农村成人教育教学改革文章。把市场与企业之需作为农村成人学校办学的“风向标”,建立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以能力为本、适应企业需要的教学体系,积极推广“订单式”教学模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培养,强化实训教学,道德教育,增强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人才规格、教学大纲、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与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配套”,实现企业、学校、学员三方共赢,增强农村成人教育的竞争力。

三是做好“新型农民技能等级培训”文章。继续运用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对初高中毕业未升学的农村预备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使之掌握1~2门就业技能,提高后备劳动力的素质,为农民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面向青壮年农民的“双证制”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科技能力和劳动技能。

三、强化保障,增强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撑力”

1有效的保障是农村成人教育稳步推进的基本前提。健全农村成人教育管理机构,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成人教育领导管理体制,理顺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成人教

育应纳入当地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切实抓好“三教”统筹,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为此,必须深化农村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套由上到下、畅通有序。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农村成人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事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政府应成为农村成人教育最有力的推动者。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综合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共同为农村成人教育事业谋划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与教育机构要充分认识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增加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稳定管理队伍。在财政扶持的基础上,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资助学,建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基金。

2构建农民教育网络,建立健全农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建立以县级职业学校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龙头,以乡镇成人文化技術学校为骨干,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把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服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的建设,保证对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资金投入和人员编制,充分发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教育功能,努力建立以县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龙头,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以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农村成人教育,加强实用技术、岗位技能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向农民提供和传授适宜本地农业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实用技术知识,不断更新农业专业训练,扩大农业知识的教育范围,培养农民一专多能,让科学技术、先进农技知识进村入户,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农村成人教育的关键。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必须建立一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建设。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农村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改善与解决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师资现状,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稳定、有序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农村成人教育 篇7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将此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江阴的成人教育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既有针对社区百姓的技能培训,又有满足“老有所乐”的享受型教育培训;既有培养市民素养、健康的生活型教育培训,又有满足富裕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地位也随其功能的拓展、效能的提高而提升。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在农村。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依然艰难,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二、问题的症结

(一)成人教育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不强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和谐发展,昭示着城乡成人教育必然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城乡成人教育联动发展,形成服务合力。但由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的城乡教育分割,以及缺乏前瞻性的成人教育发展理念,使成人教育固定在既定的服务圈中,没有把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看成是自己的职责,也没有从新农村建设中意识到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成人教育对农村关注不够,也未能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制定合适的“菜单”,因而既抑制了自身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贫乏的农村人力资本对贫困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挑战越来越大

我国广大农村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并不大。低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的过度“富足”与人力资本的严重“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但是,现实的状况是,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扰。所以说,贫乏的农村人力资本期待贫瘠的农村成人教育现状的改变。

(三)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生存与发展环境不宽松

一是教师编制不适应成人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和新要求。二是企业参与意识不强,不重视或不愿意投入或承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教育的资金和时间。三是政府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不严格。四是成人教育学校教师职称评定等待遇保障体系不完整,教师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不够。

(四)农村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有待提升

主要表现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持续增加,农民综合素质较差,接受教育培训的基数庞大、难度不小。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基本素质提高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民向市民的真正转化。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农村成人教育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不仅要扩大培训数量,而且要提高培训层次。许多农村人口仍处于“教育隔离”、“信息隔离”的滞后状态。

三、对策与建议

(一)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深刻认识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意义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应清楚地认识到,轻视和放弃农村成人教育,就意味着放弃大部分人口的教育,与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想背景。我们应该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理解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要根据农村城市化的需要,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建设,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

(二)必须建立大教育的理念,加大统整与开放成人教育资源的力度,强化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农村成人教育应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地方产业结构的特点设置培训课程,开发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注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必须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形成办班内容层次化,办班形式多样化、办班时间动态化的培训模式,方便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实现素质提升。

(三)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成人教育支撑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和谐环境

1. 要建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

要争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归口到教育部门管理。要改变目前存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在教育部门,但经费却在劳动部门的状况,以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费专款专用,真正让农民和农民子弟、让负责培训的教育部门发挥作用并从中受益。

2. 要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培训。

要支持参与农村成人教育和培训的企业和个人在审批、税收、财政补贴、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府可通过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培训的积极性,要将农村成人教育和企业资本有机结合,创新和发展多种形式、灵活有效的办学模式。

3. 要科学界定农村成人教育的概念,提高工业以及城市反哺农村成人教育的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和界定农村成人教育的概念和外延。其次,我国经济实力快速提高,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物质基础。第三,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政策,农村在我国城市繁荣,工业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牺牲。

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培育成千上万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活力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所在。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深化培训主题,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努力把广大农民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成人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成人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建立强有力的成人教育支撑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并进一步提出了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办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施教新路的观点,旨在切合特定的教育对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类型的教育需求,提高教育实效,并通过科学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成人教育,办学模式,保障体系,整合资源

参考文献

[1]马建富.《江苏农村成人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2010.10.

[2]吕莉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2009.7.

农村成人教育 篇8

一、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现状

总的来说,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根据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数据来看,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都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其次则是小学文化程度占据多数。而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仅占非常小的比例,如表1所示。因此,我国当前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还以初中和小学程度为主,其中的中西部地区情况尤其突出。[1]

从局部的数据来看,从对江苏北部某村庄的实地调查结果表明,[2]该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也不容乐观,受教育水平同样也是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基本上和全国的情况相一致。

从全国以及个别样本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农村教育还很不发达,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那么,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呢?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和处理好三对关系:即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二、发展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据测算,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到2000年的15年间,中国大约有1.5亿左右的农民子女没能完成初中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近3800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00多万人。[3]

2004年,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的调查也显示,广西省某中学按2003~2004年度初中在校生2067人计,‘普九’辍学率不能超过3%,即辍学学生最多不能超过62人。但是现在辍学了的学生有140人,辍学率已达6.67%。就全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教育目前还停留在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阶段,农村地区还需要大力发展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

因此,笔者认为,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农村地区应该选择发展中等教育,在发展中等教育的同时巩固初等教育,考虑到存在的地区差异,可适当发展农村地区高等教育,这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合理选择。

三、发展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

现在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失学人口,为什么有这么庞大的失学人口?现有的众多研究都表明,经济困难是导致农村孩子失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文也认同此观点。但他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农村教育不能很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不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5]比如职业教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0年,全国农村地区职业高中在校生数由67万人下降到5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出现生存危机,农林中专更是难以为继。一方面农村学生无学可上,另一方面学校招不到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落差?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学校并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一成不变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需求,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弱。[6]

如果农村孩子考不上学,则他们所受的前期教育毫无用处,非但产生不出明显经济效益,反而有可能成为“呆子”,在农业生产方面还不如那些没受过教育的人。所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该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结合当前农业生产技术、家庭副业生产技术以及小城镇私营企业等行业领域的需要,着力发展职业教育,使教育成为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帮手。

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

针对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和农村教育走不出低谷的核心问题,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农村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水山认为,农村教育的“出口”是关键问题,要彻底解决“出口”问题,就要让受教育的农村学生有一个满意的“归宿”。[5]所谓“出口”和“归宿”,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吉林省九台市第八中学,初二学生李德勋因厌学而辍学最后又回校的原因是“学校办的农机维修班我感兴趣”。他所在的班就有5名学生是辍学后重返校园的。而在九台全市农村辍学后返校的目前已有203人。[7]

为什么吉林省九台市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如此之好?原因就在于其农村教育结合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农民的经济生产,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从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到招生计划、培养规格的制定,都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经济水平紧密结合,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2004年九台市共有农村初中毕业生12388人,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有4400人,参加职业技能教育的学生有3931人,这部分人基本上都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转移就业;经过“绿证”教育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后回乡务农的学生有4057人;基本上做到了农村初中毕业生通过三条途径得以合理安排。[7]

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主要在于中等教育发展,这是前文已经论述的。就职业教育发展而言,根据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更符合实际,也能解决目前存在的农村学生的“出口”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由我国农村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总之,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能脱离农村的实际情况,而应该着力解决我国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坚持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原则,使教学内容、专业设置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求。

摘要: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发展改革,最主要的问题是发展战略问题,它事关农村教育发展的前景和全局。结合目前的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考虑,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战略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发展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分析发现,考虑到我国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农村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

参考文献

①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18.

②张玉林.通向城市的阶梯[J].南京大学学报,2004,(4)34~41.

③张玉林.从数字看教育不公[J].中国改革,2004,(12) 22~24.

④李健.中央党校调查探寻农村教育困境与出路[N].中国青年报,2005~01~14.

⑤⑦张景勇.专家把脉农村学生辍学顽症:他们缘何离开校园?[EB/OL].http://www.china.org.cn/chinese/EDU-c/ 407335.htm.

⑥孙承斌,李薇薇等.农村教育三大症结: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EB/OL].http://www.china.org.on/chinese/ EDU-c/407349.htm.

立足村民需求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篇9

一、分析村民的生产需求, 努力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是化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土地资源紧张、人均耕地较低的情况下, 要发展农村经济, 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村民科技知识浅薄, 缺乏远见, 就会严重制约科技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力, 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十分低效, 不仅浪费农业科技研究方面的经费、人力资源, 也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所以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是实现农村的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也就说, 要和村民的生产需求紧密结合, 为村民提供生产所需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指导。《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强调:“农村成人教育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组织农民学习先进的实用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

20世纪90年代初, 余姚市河姆渡镇一些农村尝试着引植茭白。由于缺乏技术和营销经验, 茭白的产量低, 上市时间短, 品种不上档次, 而且仅限在本地销售, 村民急需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1995年, 河姆渡镇成人学校经过广泛调查, 了解了村民茭白种植上的知识渴求, 决定在全镇实施茭白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项目。该校首先协助镇政府建立了茭白研究中心, 在镇、村两级分别建立了茭白技术协会和培训学校, 并聘请农业部门干部和有丰富经验的农民担任教师, 定期为农民授课。经过一年时间的培训, 全镇90%农民的茭白栽培技术都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农民种植茭白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增强。同时, 该校还通过培训销售技能、注重技术创新、实施无公害工程等方式, 使茭白产品销往全国十余个大中城市, 并出口到日本, 成为华东市场“信得过”的产品。

为了使村民能学到实用的技术, 宁波各县市通过建立村民学校, 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 在学校开设有针对性的讲座, 为村民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提供技术指导, 或者在村民当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如慈溪市掌起成校在镇农业园区建立农民培训示范基地, 建起了8个塑料钢棚及培训教室, 新引进大樱桃等8只果树新品种, 试种成功后逐步进行规模推广;周巷成校开设农技“一线通”, 对打电话咨询的农民有求必应, 联络农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架起了成校与农户之间的“连心桥”。

在当前很多地方农业发展还相当迟缓的情况下, 我们有必要加强村民农业科学技术教育,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 才能使农业生产和加工的单位时间数量和总体质量获得实质性提高, 才能使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调查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推动农村新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很多地方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导致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一些恶俗陋习又沉渣泛起, 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的整体质量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相互攀比, 铺张浪费;赌博成了村民生产之余最大的乐趣, 甚至一些地方地下六合彩活动猖獗, 严重影响到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孝道严重缺失, “儿媳娶进房, 爹娘踢出墙”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向纵深阶段发展的时候,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和当事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密切相关。所以, 满足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面临的重任。如果忽视这一点, 不管新农村的房子建设得多豪华, 道路修得多整齐, 硬件配套设施多齐全, 那新农村建设无疑都是败笔。如果我们能让每个村民都自觉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并在之中享受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思想上的愉悦, 那他们就无暇顾及旧式陋习, 这些陋习也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我消亡。

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重在致力于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 使之明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村民精神生活需求的基础上, 为之规划丰富多彩的、符合地方特色的、村民所需的农村文化, 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使之精神生活始终行进在健康、富足的道路上。

2006年3月, 浙江省群艺馆组织县市区、乡镇群众文化系统206名调研干部深入全省11个市134个行政村实地调查, 全面了解村民文化需求的内容、形式。宁波市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 在综合分析全大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间的文化异同的基础上, 决定在农村新文化建设中贯穿“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基本理念, 着手打造村落 (社区) 文化宫。截至2007年底, 全市已建成村落 (社区) 文化宫898个, 约占全市行政村 (社区) 总数的33%, 总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村落 (社区) 文化宫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农民群众, 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享受各类文化娱乐生活并施展文体才能的舞台, 出现了“妻子打腰鼓, 丈夫做家务”、“爷孙登台唱戏”等生动场面。许多村民认为, 村里办了文化宫, 农民不仅享受到了城里人的文化生活, 而且体质增强了, 心情开朗了, 同时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社会风气也好转了。

从宁波农村文化建设经验可以看出, 推动农村新文化建设, 我们可以在充分利用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农村内外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农村酝酿浓厚的文化氛围, 使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文化的熏陶, 真正繁荣农村的文化市场, 使之永远健康、向上。

三、展望村民的休闲需求, 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休闲是指人们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从事愉悦身心、充实生活的活动。从广义上看, 休闲是精神文化需求的组成部分。但严格来说, 休闲不能等同于精神文化需求。有人认为, 通过建立文化设施, 授予村民一些文化知识、教会他们唱歌跳舞, 就已经达到了休闲的目的。这实际上并没有清楚地认识休闲需求的真谛。

休闲需求应该是生产活动、文化生活之外独立存在的购买休闲产品或休闲服务的欲望, 如旅游、购物、美容、网上冲浪等。可以说,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休闲需求依然是一片空白。村民除了在生产之余参加村民学校学习种植技术、文学艺术等内容外, 对休闲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如果我们在构建农村新文化的同时适当向村民传播休闲知识, 就会在无形之中打开了巨大的休闲市场。届时, 村民就可以和城里人一样, 在生产、生活之余, 享受远足、购物等所带来的乐趣。

2009年2月, 宁波市旅游局为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国民休闲计划”, 实施“四百计划”, 包括百家旅游企业特惠让利、百万份旅游券惠民发放、百万元旅游大奖真情派送、百个特色旅游节庆拉动市场等。借助“四百计划”, 北仑区通过媒体、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的形式广泛宣传, 吸引广大村民主动领取旅游消费券。部分村民学校还邀请社区教育讲师团的教师讲解旅游相关知识, 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消费兴趣。目前, 北仑已经有旅行社接待了村民的咨询或者报名。

农村成人教育 篇10

一、农村贫困及子女教育

1.农村贫困与教育因素

贫困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农村贫困尤为突出, 农村脱贫成为国家反贫困的首要难关。《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中期评估政策报告显示, 2005年, 人均纯收入在944元及以下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为6432万人。[1]而根据世界银行1人1天消费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 2005年中国仍然有2.54亿贫困人口, 其中农村贫困人口依然占全国贫困人口的90%。[2]据本课题组调查显示, 农村整体受教育程度还不高。一般农村家庭小学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30.8%、27.7%;而520名低保对象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是58. 6%,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7%。通过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调查者中低保对象所占比例发现, 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对象中低保所占比例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见图1) 这表明, 农村低保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 受教育水平不高往往是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子女教育投资与农村低保家庭贫困

一般说来, 子女教育投资可以使子女获得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进而帮助家庭摆脱贫困。然而, 子女教育开支, 特别是高额高等教育成本往往会使家庭在子女教育投资过程中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子女教育投资对于贫困家庭往往产生以下三种结果。

(1) “因教致贫”。

“因教致贫”是指部分人群因子女教育开支过大导致其家庭经济生活难以维持, 陷入贫困状态。调查显示, 有44%的农民有过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 主要是因为疾病和子女教育开支引起的。我们调查的520名低保对象中有385位出现过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情况, 且其导致原因 (多选) 的前三位分别是家人疾病46%、仅靠农业收入生存的占43.1%、子女教育支出过大导致贫困的占40%。有教育支出的319位低保对象中有277人表示有过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情况, 其原因前三位分别是:子女教育支出过大42.9%、家人疾病33.9%、自然灾害18.2%。 (见图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子女教育支出是家庭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认为, 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八成家庭致贫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3]有的学校还存在教育乱收费现象, “上学难”、“上不起学”已经成为贫困家庭沉重的负担。据估计,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读完大学至少要花去6万元的学费, 加上生活费用和其他用于受教育的开支, 该数据将更为庞大。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子女教育成本, 从而导致许多家庭陷入“支出性贫困”状态。“因教致贫”尤其是因高等教育致贫的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

(2) “因教返贫”。

部分已脱贫群体因子女教育费用的出现或增加, 使得其经济收入难以维系日常开支而再次陷入贫困, 这即是所谓的“因教返贫”。2008年, 我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线是988元/年, 这一标准难以应对高额教育和疾病支出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调查显示, 农村低保家庭每年教育开支在500元以下的占20.7%, 500元~1000元占25.7%, 1000元~5000元占34.5%, 5000元~10000元的占10.9%, 10000以上的占9.2% (见图3) 。教育支出已是居民支出的一个主要部分,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额教育开支已成为一般家庭的首要大额支出。高等教育个人成本每年需要1万元以上, 这意味着11个农村低保对象全年不吃不喝才能支付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开支。可见, 高额的子女教育费用在家庭支出中占比例已使低保家庭难以承受。如果子女毕业后未能成功就业, 直接意味着教育投资失败, 对于低保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3) “教育脱贫”。

“教育脱贫”是指贫困家庭通过教育投资获取收益而摆脱贫困, 其中子女教育投资是教育脱贫的一种重要途径。子女文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农村家庭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接受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农民子女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的机会很大。子女生活的改善不仅使得其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 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还可以支持和帮助父母改善生活条件, 最后使家庭成员完全摆脱贫困。可见, 提高子女受教育程度是一项颇有成效的脱贫手段, 政府在农村反贫困战略中应注重加大对低保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 将其作为长效措施予以推行。

“教育历来就是促进社会阶层间合理流动的进阶, 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公平。”[4]人力资本理论倡导者舒尔茨认为人们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力是知识能力, 接受教育是获取知识能力最重要的途径。高等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重要阶梯, 是人们走出贫困的重要通道;但高额的教育费用又容易导致贫困的发生或继续。政府应制定教育救助措施来破解低保家庭的高等教育难题, 保障其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及低保家庭的正常生活。

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现状及问题

1.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的现状

近年来,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 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部分地方出台了当地的非义务教育救助办法, 落实教育救助政策;社会组织及个人也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帮扶慈善事业, 使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救助成效初见端倪。

(1) 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已初步形成。

长期以来, 国家关注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资助问题。近年来国家明确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逐渐形成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具体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及“绿色通道”等七项内容。

(2) 其他救助措施仍在不断完善。

2009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其中包括特别针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2009年3月,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部分地方政府实行了一次性补偿的救助办法, 标准在3000元~5000元不等, 如北京、南京及呼和浩特等。许多慈善机构也有专项教育救助项目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中华慈善总会“烛光工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吉利控股集团“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项目及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万人行”等等。这些措施对于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现政府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 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1) 制度化水平不高。

我国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多为临时性救助, 缺乏专门针对该阶段的教育救助政策法规, 许多地方政府尚未涉足该领域的制度建设。《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2007]13号) 是当前教育救助运行的主要依据, 但这个指导性的意见, 除对奖助学金规定较为细化外, 其他资助政策都较为笼统, 且没有对地方如何建立教育救助加以规范。目前地方实施的教育救助办法还比较粗略, 制度化水平不高, 只有呼和浩特市于2008年4月出台了较为规范成型的非义务教育救助办法。机构设置上,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机构来管理教育救助制度的运作。

教育救助制度化水平不高缘于政府对教育救助的责任还未完全承担起来。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与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教育救助不是政府“恩赐”, 不是“道德诉求”, 它是政府的责任, 是实现社会正义的一项制度安排。[5]由于教育投资获得效益需要一个等待期, 且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 经济效益的显性化程度不高, 相比之下政府更乐于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工程项目与经济建设上。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使得当前教育救助面窄、救助水平不高, 制度化水平较低, 从而造成教育救助职责履行的难以到位。

(2) 各救助主体责任履行尚存难点。

教育救助水平的提高仅靠政府是不够的, 需要参与救助的主体多元化, 除第一责任主体政府外, 还应有学校、社会组织的参与。然而, 当前各主体在履行自己的救助责任是都存在各自的难点。政府没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 现实中教育部门是管理教育事业的专门机构, 政府一般将教育救助交由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和社会组织实施教育救助时也存在难点。学校难以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作出科学深入调查, 在组织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项目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公正现象。同时, 由于不同高校的财政状况、行政级别和社会知名度等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其实施教育救助的能力与效果也不同, 学校间实施的救助水平难以统一。另外, 教育救助又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民政部门应承担起组织开展教育救助的责任。然而教育救助在开展的过程中, 由于民政部门较少参与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 贫困学生难以获取社会慈善捐助。由于两部门履行不同的职责, 政府对其协调度不够, 救助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不同地区的高校贫困生不能共享社会救助资源, 为教育救助的有效开展带来难度。结果是各救助项目彼此之间缺乏有机整合, 导致救助资源分散, 救助成本高, 救助效果不明显。[6]

(3) 缺乏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

2007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7122.3亿元, 占同期GDP的2.9%, 目前这一比例仍未达到4%。过少教育投入使得我国现有教育资助体系的作用发挥受限, 救助水平不高。2008年共投入国家奖助学金200亿, 资助面和资助水平有了明显扩大与提高。但是, 奖学金制度与学生成绩挂钩, 并非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标准仅为2000元, 其救助水平有限。许多地方政府因财力受限, 不具备能力或不愿意投入大量财政用于教育救助, 设立财政划拨的教育救助专项基金不多, 有的地区多实行一次性救助, 金额多在3000元~5000元不等。显然, 几千元的一次性救助相对于几万元的教育费用而言救助水平有限, 低保家庭仍难以承担巨额的教育开支。

(4) 地方教育救助发展严重失衡。

地方教育救助是针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当地经济困难学生而提供的资金支持。这种失衡的表现之一是地区间救助的水平不平衡。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贫困程度差异性大, 西部地区贫困尤为严重。地方教育救助在制度建设状况、统筹层次、救助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教育救助地区间发展严重失衡。一般说来, 贫困程度越高的地区贫困学生数量便会越大, 因而这些地区建立教育救助制度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出台贫困家庭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办法的地区却多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真正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地区很少有自己的教育救助政策。由于救助资金多靠当地财政支付, 贫困程度严重的地区原本就财政紧张, 教育救助的制度建设更是力不从心。目前, 在已经出台了地方教育救助政策的地区, 地区间的救助水平差异性大, 如北京市救助标准是4000元、陕西省宝鸡市是5000元, 江苏省金坛市2300元。失衡的另一表现是救助对象的不平衡。由于地方教育救助只针对拥有当地户口的贫困学生, 贫困地区的学生在经济发达地区不能得到救助, 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救助。这样的制度安排不仅导致某些应该得到救助的群体处于制度真空中, 也直接造成教育救助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层次低、运行成本高, 社会公平难以实现。

(5) 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存在“缝隙”。

从脱贫的角度看, 低保家庭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实现较高层次的就业, 最终实现脱贫。成功就业是脱贫和教育投资获取收益的必要的前提条件。但由于贫困家庭往往在经济收入与社会资本持有上处于“双劣势”地位, 其子女不仅投向就业的可支付成本有限;还由于社会资本较弱, 使得其就业的机会、信息等方面会受到影响, 急需通过获取就业援助改变这种弱势地位。可见, 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是帮助教育投资成功获取收益的两项重要制度, 它们应同属一条救助链。如果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没能实现有效地配合, 这将损害救助链条的完整性, 大大地削弱教育救助的救助功能。但目前的教育救助政策和就业救助政策是单独运行的, 没有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

三、政策建议

1.政府应积极承担救助责任

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应承担起制度安排、资金支持、组织实施及救助的兜底责任;高校是直接的教育培养机构, 应在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上向贫困学生提供自己的教育救助;社会组织应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鼓励社会捐赠, 发挥社会力量的巨大作用, 强化其教育救助功能。在理清政府、学校、社会的责任的基础上协调好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权责, 主要是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教育救助属于社会救助范畴, 故民政部门应是救助的负责机构与实施主体。民政部门在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逐级建立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数据及救助档案;教育部门积极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及时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鼓励高校开展各类教育救助;财政部门积极协调民政、教育部门做好教育救助资金的相关工作。

2.加快教育救助制度化建设

保障教育救助制度运作的稳定性与规范化, 实现从临时性救助到制度性补偿的成功转向是制度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在担起教育救助的责任的同时, 要统一认识, 制定完善的教育救助专项法规来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这是制度化的的首要任务。待制度稳定实施后, 还需辅之以教育救助办法规范实施行为。同时, 要求地方政府出台具体的政策来规范教育救助制度的施行, 包括救助条件、救助内容、救助标准、救助程序、资金筹集与监管、政策反馈机制与考评机制等方面的规范与统一, 使教育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应在配合国家的救助政策上向贫困学生提供奖助金、助学岗位、减免部分费用、生活补助及其他救助措施等, 并使学校组织的救助项目制度化。同时, 学校还应积极地为困难学生争取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教育慈善捐助, 搞好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社会组织应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更多教育救助项目, 拓宽救助资金来源, 保障救助的稳定性与规范化。社会组织之间应注意相互协调合作, 避免重复救助与遗漏救助, 整合救助项目, 降低救助成本, 增强救助效益。

3.拓宽筹资渠道, 确保资金支持

国家应加大教育救助的财政投入力度, 建立起专项救助基金, 增强教育扶持力度, 降低公民受教育成本。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应分别建立起教育救助专项基金, 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定比例列支, 保障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为了保证贫困地区教育救助的可及性、有效性及可持续性, 解决地区教育救助发展失衡问题, 国家应当将教育救助统筹层次至少提升到省级统筹, 并且提取部分国家教育救助基金用于全国调度使用, 提高地方政府实施教育救助的能力与积极性。同时, 拓宽其他筹资渠道, 鼓励社会捐赠, 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汇集社会力量来共同提升教育救助的水平, 更好地实现教育救助的功能。

4.实现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无缝”衔接

将就业救助与教育救助制度衔接才能更好地保障救助体系的完整性, 发挥更大的救助功能。国家实施就业救助应免费为贫困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提供就业救助资金等内容。国家需出台更多政策, 如鼓励用人单位招用贫困毕业生、免收机关事业单位报考费用等。更好地促进贫困学生就业。在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上将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有效地配合运作;搭建统一的高校学生信息库, 建立教育救助信息系统与就业救助信息系统, 并实现共享;管理运作上, 民政部门设置专门机构来统一管理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 确保二者统一、协调、有效地运行, 最终实现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中期评估政策报告[R].2006.

[2]世界银行.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中国扶贫议程的演进[R].2009.

[3]陈亚萍.多视角审视高等教育“上学难与贵”现象[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 (06) .

[4]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5]孙中民, 孙少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救助:从道德诉求到制度正义[J].兰州学刊, 2008, (09) .

农村成人教育 篇11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象i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4—OO10—02

“普九”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来自农村所谓“入学率”的逐年递增并不能掩盖特别落后的海南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队伍结构不合理和基础教育质量严重滑坡,是制约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农村教育客观存在的“死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渗透,“重建”、“有效教学”、“反思”等词进入我们的思维,更多强调教育理念和价值。针对目前海南农村教育现状和背后那些心酸的事实,笔者呼吁,教育等相关部门应积极面对,实事求是,有所作为,重建农村学校的精神家园。

一、现象及反思

事实一:在一节初中语文公开课上,听课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在农村中学,尤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如此娴熟驾驭教材和课时,实为不易。但其教学的思维训练明显不足。然而,当提到这一问题,指出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及教学细节仍需要注意思维训练时,不料一位当地某校领导竟然认为:我们的孩子还太小,不需要思维。

一种错误的理解,一种错误的导向,必然带出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观和教学行为,可怕的是这种“不要思维”的做法在广大的乡镇农村学校普通存在。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婴儿已能用她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大人交流;一个三岁的孩子已能够为了吃零食而拐弯抹角地提出问题;一个小学生告诉老师,晒过的被子有“阳光的味道”……当我们置身于三尺教坛,当我们滔滔不绝言语时,我们是否能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想一想!

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倡导以人为本,意味着要重建课堂,意味着课堂教学应发生一种结构和本质的变化,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也就是说,在乡镇农村中小学,应极力摒弃“满室灌”的教育模式,努力创建平等、民主的课堂,让学生主动改变“不敢说、不会说、也不习惯说”的现状。学生在学会“敢说、会说、愿说”这一过程中,谁能说不需要思维?

事实二:在一次闲聊中,当大家谈到农村教育现状和教师的工作职责时,一位年仅三十岁的农村教师说:“你们不了解农村,小学教育与初中是断层的。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现状,靠一个人的努力是改变不了的,更何况,学生基础差,我们都看不到希望,还有什么必要努力……”然而,当反问“你不努力,又何以见到希望”时,他却轻松地回答:“你们说的就像买彩票,买了,就有中奖的可能,否则,就根本不会中。”笔者哑然、诧异——这是教育,不是博彩呀!

一段谈话,不仅凸显了农村教师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的淡薄,还使我们感受到了农村教师陈旧的思维定势和短视,看到了他们对自身专业发展前程目标的极度模糊和自卑。这或许是时下一大批农村教师另类价值观的代表吧。

事实三:在农村学校的管理中,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学生道德素质低下,教师们常常流露出这样一种情绪——说了也没用,他们的父母都管不了,我们又何苦,他们就是这么个样子了,没办法了……

听到这样的话,看到眼前这般情景,想着这些农村孩子的未来,难道我们不该扪心自问:真没有办法了?你想过办法吗?在教育实践中除了客观环境和现存实际,主观上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教育的本身就在于引导的过程,从而不断唤起与促进人内心智慧与价值的觉醒与发展。”其实,这就是说身居农村环境的教师在主观意识中已主动放弃了“引导”教育,而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失意和无奈。这难道就是我们当今农村教育应该存在的状态吗?

平心而言,如此现状的确凸显了地方教育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政策、机制、编制、师资等诸多问题,我们不是没有管理,管理也不乏规范,但这种现状之下滋长、蔓延着一种懒散的习性。教师们的个性没了,锐气减了,朝气少了,更多的是一种冷眼观望;师生间没有了和谐的“交往”,只有强制和灌输,“教学相长”已不复存在。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们“对生命缺乏自觉的观念与认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失去了立场,因而也就难于真正地认识、理解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了。

二、出路和对策

做为第一批课改省份,我省高中课程改革有了实实在在的亮点,初中课改也早已全面铺开,有些学校已经以一种敢为人先的姿势在课改进程中摸索前进,或多或少总结出一些做法,不乏成功之举。但由于农村学校间差异大,许多课改成果对于农村学校适应性也较差。从当前来看,我省农村教育亟待强化校园文化主体的塑造和思想价值的确立。由此推及开来,我认为农村学校需要有一种真正的自发性的、显现出自主魅力的教育实践,去“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这样或许能走出一条农村教育发展的新路。

首先,必须有“和谐”价值观。“和谐”的基础是“爱”。当教师倾注了这种感情,便会在内心里油然感受到作为师者的尊严和价值的被肯定、被关注,并必然生成主动提升自己、提升生命质量的激情和动力。如果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育人氛围、平等的交流环境以及因其形成的和谐团队,这个集体就一定会为共同的目标和精神追求去付出、奉献。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学校可以以点带面,鼓励尝试,其间,当然要强调并且一定能实现“教”“学”并举、师生同步、相辅相成。当然,现阶段农村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这两方面都是有难度的。

其次,应该有一个“责任”价值观。新时期赋予新的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肩负起解决城乡教育不均衡、缩小城乡差距的责任,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和农村教育的现状。

再次,必须拥有并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固守的思维定势只会让农村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作茧自缚。而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维不仅可帮助自己树立自信和积极的态势,从而促使自己耐心、从容地把握机会;还可提升专业素养,为自己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全国劳模孙祥瑞说得好:“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人,总能自觉地去捕捉太阳的温暖: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收获的爱比他们付出的更丰盛。”

农村成人教育 篇12

“撤点并校”让农村教育水落船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农村学校的布局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虽然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师资水平相对薄弱,但却能为学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保障,琅琅的读书声对村庄来说,意味着朝气、信心与希望。进入90年代,许多地方政府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政策”时,重点放在了“撤点并校”,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这一前提,不仅导致部分农村孩子失学,也造成乡土文化的土崩瓦解。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农村小学的数量减少了47.5%,有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长途跋涉离家住校。有的小学没有住宿条件,小学生每天要跑几公里路上学。为了孩子,有的家长常年接送,有的租房陪读,有的干脆退学。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非但没有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相反却因撤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新的压力,住校、陪读衍生的额外经济负担,使许多家庭无力承受,辍学的孩子数量呈增多趋势,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留守儿童因无人看管,家庭经济压力大、无法就近入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呈增多趋势,十四五岁辍学外出打工,十七八岁结婚生子,在农村已是屡见不鲜。

笔者于2009年5月对江苏北部某农业县官墩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调查走访,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镜头一:门卫是一对夫妻,刚吃完早饭,炊具零散地摆放在学校门口,门外的晾衣绳上挂满了衣服,一只大黄狗在校园里悠闲地走着。

镜头二:走进教学区正赶上下课,孩子们有的在嬉戏、追逐,有的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玻璃球,有的在小商店买几毛钱一袋的垃圾食品。

镜头三:上课铃响后,笔者去厕所,里面苍蝇成群,污秽遍地,根本无处下脚。

学校有两栋使用时间不长的教学楼,教室还算明亮,课桌椅也还说得过去,与老师们交谈,一些现象让笔者吃惊不小。

该校这几年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在校生数量也大幅减少,成绩好一点的或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都去县城读书了,剩下的大多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监护,很多学生的个性品质甚至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以该校初三年级为例,共有三个班,140余名学生,一班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校为这个班配备了最好的师资,指望他们在中考时为学校争得荣誉,学校为初三老师们下达了考取县中免费生(免培养费,学费、代办费等正常收取)的指标。老师们获此“军令状”,当然不敢怠慢,又把该班成绩较好的几名学生单独组织起来,学校免费提供食宿,老师们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另外两个班是成绩差的,由于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导致他们无人监管,他们不仅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不知道今后自己该干什么。他们经常逃课,如果不是学校有控制流失生的指标,他们早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两个月后,中考成绩公布,笔者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一班有四人考取县中免费生,还有二十来人花几千或上万元不等的培养费被其它高中录取。二班、三班两个班,百名左右的学生,中考总分在200分以下的占61.7%,200~400分之间的占24.2%(注:中考满分是800分)。他们由于无法上高中,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职业学校,大部分外出打工,学习生涯就此结束。

农村学校争取尊严之路何其漫漫

教育家朱小蔓说:“农村教育的目标,既不是通过学校把农村孩子移出来,也不是通过学校把他们永远拴在土地上,要探求的是这种教育给孩子什么样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要让他们有对生活的信念,有尊严,有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就能生活下去的条件。”

重点校制度不仅凸显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还把农村学校中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吸走一部分,应试教育催生了对择校的追逐,又有一部分优秀师资和优秀生源被挖走。教育产业化不仅把择校浪潮越推越高,也把农村学校所剩不多的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再一次抽走,城市学校成了农村学校的“抽血机”,从硬件设施到师资力量,再到生源质量,最后到中高考升学,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已成天渊之别。

“城市中心”的视角将农村孩子疏离为没有支撑的边缘人,受这个观念的影响,疏农、离农、弃农的价值观在农村盛行,农村教育也糊里糊涂地以追逐分数为办学目标。在优秀师资和优质生源被城市学校几次抽走的现实情境下,追逐分数、靠升学率取胜的办学目标已是缘木求鱼,而上不了大学,一切都会在乡村社会被清零。学校与农村社会之间又有一道高高的看不见的围墙,二者是隔离的,这种隔离必然导致丰富的文化资源、乡土教育很难进入农村的教育教学过程,致使农村学校办学的路子越走越窄。

靠升学率取胜无门,师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想搞特色,农村社会、学生、家长又不认可。农村学校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要得到认可、获取尊严,其路漫漫!

从奠基农村的高度拯救农村教育生态

农村教育的改革虽然经历了波折,走过了弯路,但社会发展对农村教育的要求却日益提高,我国有近九亿的农业人口,农村教育应放在奠基中国的高度,其发展要有开阔的视野和面向未来的眼光,从文化重建入手,将其放在农村经济建设与文明建设的框架内进行思考与设计。

1. 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两会”均提及学前教育。目前中国农村的学前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幼儿园数量少,入园率低。应尽快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步伐,普及学前一年级教育,对现有幼儿园应规范管理,办出特色,调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办学思路,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制定好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对家庭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政府财政补贴,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

2. 村小不能搞一刀切式的一撤了之

裁撤生源少的教学点,以集中优势教学资源,这一政策有很好的初衷,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被异化。简单的撤校并校,导致大量的农村孩子失学。特别是位于边远地区、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享有法律规定的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撤并的同时应考虑到他们的权益,不能一撤了之。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每项政策的制定,优先考虑的应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头戏,所谓均衡,不是削峰填谷,一律拉平,而是在于弥补短板,让每个农村孩子能够就近入学,享受应有的教育权利。

3. 初中教育多元化

办学条件、资金实力和师资水平的落差,对农村小学造成的影响,势必导致乡村初级中学相对于城市中学处于劣势,若让应试教育来扼住农村初级中学的命脉,不仅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义务教育,还会使大批学生由于基础差、跟不上应试教育的节奏,导致他们失去奋发进取的信心。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学业上的失败便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很多重要的可以改变自身生活和命运的机会,但如果选择了不适合他们未来生存的教育,不但成本巨大,更会因为低回报和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使他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初中教育的单一性,无法满足某些群体的教育需求,这是新读书无用论产生的根源。农村的初中教育应在基础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基础化方面深入挖掘,使能升学的孩子远走高飞,不能升学的孩子落地开花。

4. 高中教育特色化

有些农村高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文化底蕴,优异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但由于农村学校在环境上的劣势,不同的高度平台、待遇上的差距以及各种机会的不均等,使得一些优秀的农村教师纷纷走向城市,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失,农村的优质生源也大幅减少。虽然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但农村学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要面向农村实际,切实提高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同时,农村高中应更多的在发展特色特色高中上开动脑筋。县城及城市的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假如农村高中能充分利用和挖掘区域环境与经济资源的潜力,在高中开设职业教育,采用普高、职高并轨制,让学生有两种选择,让有条件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通过高考和职业教育对口单招两种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用自己学到的职业技能服务家乡,开创自己的事业,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走得更远。

5. 注重农村学校软环境的建设

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文化,一切的活动都是课程。宽敞的教学楼,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是教学的需要,但并非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相反,教师的言行举止,井然有序的教学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诚实礼让,蓬勃的朝气,严谨的治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畏困难的勇气与顽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教学生态,这些看似无痕的东西,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能让师生在不经意间、在有意无意中收获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这种无痕的环境中接受熏陶,会形成有痕的力量,远胜过那种有目的的约束。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留住人才的关键,如果学校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健康向上的软环境,是根本无法将人才凝聚在一起的。

6. 莫把教育与乡镇领导的政绩挂钩

中国官员的任期较短,因而功利心较强,而考评机制对其所制定政策的可持续性关注较少,却对眼下具体问题的解决关注较多。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滞后效应,一场失败的教育实验可能会对几代人造成影响,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因而,对农村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不要拿教育说事儿。对教育应有的支持与投入,若地方政府没有做到,应受到重处,决不能让地方官员把教育创新与“眼球效应”挂钩,这样的政绩只能蒙一蒙“急于出政绩”的官僚领导。不要赋予教育任何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否则,不仅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硕果,却有可能使教育走上歧途。

7. 提高教师待遇,让农村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些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偏远地区,这一规定并未有效落实,教师工资偏低甚至被拖欠,农村教师的收入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很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也是造成农村优秀教师涌向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灵魂,从事教育需要教师高于常人的奉献精神,但道德的感召力并不能长期保证一个人对职业的使命感与尊严感,相应的物质保障是必要的。提高教师待遇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农村教师,他们大多生活在贫困线上,“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何时能让这个法律条文真正实现,广大教师期待着!农村教师也急切地期待着!

8. 调整教育布局,控制流失生

农村教育的萧条,如同乡土社会衰落一样很难逆转,迫使学生及家长做出“背井离乡”走向城市的选择。农村学生向城市集中的后果,使得部分家庭不堪经济重负,导致辍学率重新反弹。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初中进城”的局面,形成大量的“教育移民”。每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调研区域内受教育人口的实际情况,以对每个孩子负责为宗旨,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初中,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既要搞好本地教师的培养,又要让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使每一个农村孩子完成义务教育。

没有完善的农村教育,就没有农村的进步与文明,就没有农村的和谐与富裕。应把农村教育放在奠基农村的高度,拯救失衡的农村教育生态,守护农村教育最高端的纯粹性和生命力,让农村教育为农村未来的发展和国家进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这不仅是教育的初衷,对农村的社会发展也是善莫大焉。■

上一篇:语文现代教学技术管理下一篇:泥泥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