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背后故事二则

2024-07-25

感恩的心背后故事二则(精选4篇)

感恩的心背后故事二则 篇1

《感恩的心》的真实的故事

有一首这样的歌,叫《感恩的心》:

台湾的某地

一对以拾破烂为生的夫妻,在一次拾破烂过程中拣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俩人的生活本来就很拮据,在加上一个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经过俩人的激烈争吵,决定抚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从此以后,俩人工作(拣破烂)就更加的辛苦了,为的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拣来的女婴!从喂奶,到学走路,到学说话,俩人的心血就全部倾注在这个女婴身上!同时他们也放弃了自己生孩子的机会,全力抚养着个女孩子,让她成人,成材!

到了上学的年龄,毅然,她们送孩子去上学!

夫妻俩的担子一天比一天重!但他们什么也没有说!默默的奉献着。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知道了自己不是爸妈亲生的,整整哭了两天!她的学习成绩永远是班中的第一名,学校的第一名!

当女孩上高中时,她的父亲终于因劳累过渡,提前离开了着美好的人间!!

“让孩子成才”,这是她父亲走前的最后一句话!

重担压在了母亲的身上!女孩也出色的成绩上了远方是一所名牌大学!

母亲感到欣慰,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几千元的昂贵学费!假期间,女孩打工,妈妈借钱!开学日期一天天近了,可学费仍没有着落!在无奈之时,丈夫生前遗嘱:“让孩子成才!”有回响在耳际,于是偷偷的被着孩子卖血,好几次!终于在开学之前将学费筹齐!

女孩上学走了,很远,为了节省费用,女孩大学四年没有回过一次家!自己在外面打工,每月往家里寄信,告诉妈妈自己的情况,妈妈每月回信也并准时将生活费打在她的账号上!

四年时间转眼过去了,女孩毕业了,她要回去了,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她没有告诉妈妈。

下了车,她那颗激动的心,四年没有回家了,没有见过母亲了,飞奔的回到全村唯一的土房子,唯一的一个矮小的房子前————她的家啊!但是生锈的锁让她意识到出事了,但转念一想,不,妈妈还每月给我回信,打生活费呢!

开了门,里面布满了灰尘,妈呢?

问了邻居,邻居说:“你妈三年前劳累过渡已离开了人世!”

“不、不、不可能!我妈每月还给我打生活费呢!”女孩咆哮道!

邻居告诉了事情的一切!

你妈三年前病逝之前,告诉了护士还有一个女儿在上学,立下遗嘱,将所有可以卖的器官全部卖了,包括:眼角膜、肾、肺,…………!让护士每月给你打生活费,并以你妈的身份回信!

女孩哭了。痛痛的哭了。跪在母亲和父亲坟墓的面前,哭了好久好久!写下了一首诗。

最后,这首诗被一作曲家发现,谱上了曲,变成了这首感动无数中国人的《感恩的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留给我的是内心的震撼!

歌曲《感恩的心》背后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个来自台湾的真实故事:有一个小孩叫马元清,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元清从小就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就翻山越岭辛苦工作,晚上还要带活计回来做,日日辛劳操持,以供他读书、抚养他长大。

每到日落时分,小孩就会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刻,每天看到妈妈带一块小小的年糕,他心中充满了快乐。

有一天,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他跌跌撞撞,不知走了多远,突然他被绊倒了,一看原来是妈妈倒在了路旁,他哭啊哭,使劲摇晃妈妈都不动,这才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她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雨一直在下,小孩也不知哭了多久,他知道现在就只剩下自己了。

小孩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伤心地,他走啊走,只身来了台南谋生。

天地虽宽,立生之路却难走,小小年龄却看遍了人间坎坷艰辛,不知流了多少泪,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只有母亲遗留给他的“不认输”的天性是他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伴随着他成长。

多年后,马元清的事业成功了,但是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无法表达出来,令他非常苦恼,于是,他向专业音乐家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感恩的心》就是根据他的真实感受写出来的。这首歌以真情实感催人泪下,从一诞生便在台湾广为流传,甚至红遍祖国大江南北,并译成英文歌曲为世人所知。这首歌勉励教导所有的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有恩于我们的人。

天下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在默默的为儿女付出一切。而天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儿女,能够感恩于亲人这样一颗爱心!而作为一个人,生活给予我们的又不仅仅是来自于亲人的爱,那我们是否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刻起,我们便拥有了太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康!兄弟姐妹给了我们欢乐和亲情!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关爱!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信任!

当我们感受一缕晨风,听见一声鸟鸣,触摸一滴露珠,那是来自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愉悦!当我们迎来新一轮朝阳,目送夕阳西下,那是时光丰富了我们的生命!甚至,当我们承受了一次风雨,走过了一段泥泞,那是生活给了我们战胜的勇气……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微笑面对!学会了感恩,我们便拥有了快乐,拥有了幸福,也拥有了力量!我们才不会在生活中轻言放弃,勇往直前!

正如一位名作家所言,“感恩,不应该止于心,而应该止于口”。所以,让我们把感恩的话语说出来,对我们的亲人,对我们的朋友和老师,还要对我们的生活,哪怕是一次磨难,我们也要微笑的说一声“谢谢!”。

“感恩中国”背后的感恩故事 篇2

自2005年7月“感恩中国”网站创建以来,张仁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凭借个人力量,以通过网络媒体呼吁的方式,共救助了180多名各类病残流浪乞讨人员,其中,送20多人进入救助站,帮助10多位老人同到家,为8个重度残疾的孩子完成了手术……

在感恩中成长

1984年,张仁杰出生在安徽六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全家靠种田为生,生活艰难。张仁杰的母亲心地善良,收养了不少被遗弃的孩子。这些孩子分流了母亲对张仁杰的关心和爱护,这曾让年幼的张仁杰十分不满。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平白帮助这些录相干的人。

张仁杰初三那年,张家为给一个收养来的叫张仁梅的孩子治疗肺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家里一贫如洗。一天,母亲抱着张仁梅刚回到家里,张仁杰就急忙把母亲拉到了场院,气愤地说如果再不交学费老师就不许上学。张母已经拿不出一分钱,几乎是用央求的口吻说:“仁杰,你请求老师宽容一下,下学期妈一定把学费给你补上。”张仁杰望着在家里床上熟睡的“姐姐”,心里长久的怨恨全都涌上了心头,他冲母亲大喊:“下学期就毕业了!你们从来就没按时给过我学费,家里的钱全拿去给‘饭花子’进城住医院享福了!”张仁杰还没说完,母亲一个嘴巴就抽到了他脸上。张仁杰捂着脸,怨恨地盯着妈妈好一会,然后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留下了场院里母亲呆呆伫立的身影。

张仁杰赌气出走到了邻县的一个亲戚家,在那里借住的十多天里,他产生了去外面闯一闯的想法,并求亲戚捎话给母亲。最后,张仁杰从安徽老家来到了河南。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对仅仅13岁、没有文化和技术的张仁杰而言,注定是艰辛而灰暗的。平日里他靠给城里一些小店帮工维持温饱,时不时还需要好心人的帮助。在张仁杰的记忆中。最艰难的是17岁那年的夏天,他来到了郑州,因为没有及时找到活干,最后不得已和一群拾荒的老人一起去铁路沿线捡垃圾,晚上就睡在铁路旁的露天草地上……生活的艰难让张仁杰渐渐理解了母亲的做法。他从心里意识到母亲收养孩子的行为是多么的高尚!

2001年,18岁的张仁杰在郑州一条街上做送水工。因为个性率真,平日里常帮人干些体力活,很多街坊邻里都喜欢上了这个外地来的小伙子。住在这条街上的一个叫姜涛的老人觉得张仁杰脑子聪明,身体素质也好,就这样干体力活实在是可惜。于是在和张仁杰熟悉了之后,他试探着询问张仁杰愿不愿意去学习武术,自己可以出钱资助他去武术学校。

重返学校是张仁杰曾不敢奢望的梦想,于是他千恩万谢地接受了姜老的好意,进了嵩山一家武术学校。在武校,张仁杰不再是那个捡垃圾的流浪小孩,每天学习功夫和文化课,这种舒适充实的集体生活让他常常满怀感激之情。一顿饭,一口水,都是姜老赐予的温暖。张仁杰生平首次开始懂得“感恩”这两个字的涵义,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妈妈的善举。

2003年,从武术学校毕业的张仁杰只身来到北京,很快找到一份在健身中心做教练的工作,月薪2000多元。张仁杰在海淀四环城乡接合部租了间房子,虽然生活仍旧艰辛,但想想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张仁杰常常感慨: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为帮助他人,辞职创办“感恩中国”

张仁杰所居住的城乡结合部是穷人聚集地,他经常在上下班的时候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肮脏不堪的拾荒者或乞丐。最开始,张仁杰会拿出身上的零钱帮助他们,但不久之后。他听到了一些流言,说这些流浪者很多都是伪装的,他们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脱下肮脏的外套,梳洗之后出人高档饭店。

听到这样的传闻,张仁杰第一反应就是被骗了,他觉得自己的报恩之心遭受了莫大的侮辱。于是,他一度对任何流浪者都漠然视之。直到一天清晨,在北京五道口地铁站,赶着上班的张仁杰看到有几个衣着光鲜的人在向一些乞丐分发热腾腾的包子和豆浆。看到那些乞丐充满感激的眼神,张仁杰不由想到自己以前的流浪生活。他开始疑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难道有着这样眼神的人,也会利用好心人的善良?

为了找到答案,张仁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追踪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并用自己的二手相机记录了沿途所见。结果他发现,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流落街头,“午夜变身”之说纯属恶毒中伤。

于是,心怀愧疚的张仁杰重新开始了他的感恩之举,或者给饥寒交迫的老人买几个热腾腾的包子,或者给流落街头的孩子买几袋饼干。他觉得,这是自己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最好方式。时间一长,主动向他求助的人多了。张仁杰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只好经常请假为他们奔波。后来,有同事私下提醒他:“你老是请假已经引起了老板不满,赶快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否则饭碗不保!”

同事善意的提醒并没有“惊醒”张仁杰,他一如既往地本着尽力而为的态度帮助着那些可怜的流浪者,直到他在西苑菜市场遇到了第一个让自己震惊的,无法不全力帮助的对象——王雪萍。

今年13岁的王雪萍是安徽省灵璧县人,从小就是先天性残疾,父亲早亡,母亲受不了贫困跟人跑了。听说北京的医院可以治好雪萍的病,现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71岁的大伯王九灵带着她,徒步五个月从安徽赶到北京。可是,高达20万元的手术费让他们根本无力承担。为了筹集治疗费,他们只好沿街乞讨。

刚看到王雪萍的第一眼,张仁杰震惊了,她的两手像海豚的鳍一样翻在背后,两腿也因畸形无法站立,坐在一个安装了4个滑轮的木板上。张仁杰在了解了大致情况后。问小雪萍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小雪萍望着四周摊位上那些正在卖菜的菜农,羡慕地说道:“我想像他们一样能够到庄稼地干活。”

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愿望,深深地打动了张仁杰的内心。是啊,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却遭受着与生俱来的巨大痛苦,那一刻,张仁杰决定竭尽全力帮助小雪萍实现那个并不奢侈却难以实现的愿望。

张仁杰首先想到借用媒体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当他先后向几家电视台和报社报料后,却均因“没有新闻卖点”而遭到婉拒。无奈之下,他想到了网络。要是小雪萍的故事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或许她就可以获得帮助。

张仁杰随后注册了自己的博客,把王雪萍的坎坷遭遇贴在了首页,再配以多幅真实又震撼人心的照片,没想到竟引起了多方关注!各大网站争相转载,媒体纷纷前来采访。再通过张仁杰与另外一些热心人的帮助,幸运降临

到了小雪萍的头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为她提供了6万元的手术费用。随后,小雪萍在北京东直门医院顺利地完成了脚部矫正手术。

张仁杰看到了网络的力量,他第一次感受到母亲的那份感受:当受助人得到帮助时,自己体会到的快乐与满足是无可替代的!

2005年7月,张仁杰辞掉了健身房教练的工作,决定把救助流浪者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同时,他把自己的博客改成网站,命名为“感恩中国”。为了节省开销,张仁杰从原来那间还算舒适的…租房搬进了不到3平米的小屋,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他的感恩之旅。

义无反顾,将“感恩”进行到底

为了办好“感恩中国”,张仁杰每天睡眠时间都只有四个小时左右。天不亮就东奔西走到处搜寻需要帮助的人,五道口地铁站桥后的偏墙、西客站外的角落、东直门的几个地下通道等,都是张仁杰常常“光临”的地方。

尤其是在帮王雪萍完成手术后,张仁杰觉得自己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不仅要辗转在医疗机构、救助站以及需要帮助的人之间,还要面对络绎不绝的记者。最让他难过的是,有些人并不理解他的付出,有人说他傻,有人质疑他的动机。有记者问他:“天底下需要救助的人那么多,你能帮助多少?”张仁杰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对方讲述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海水退潮了,很多鱼搁浅在海边上,有个小女孩不停地捡起小鱼往深水里面扔。她的母亲见了,说,算了吧,这鱼太多了,你救不了那么多。小女孩答道,但是我每扔一条鱼在海罩面的时候,就多救了一条鱼。”

最让张仁杰痛心的是,自己眼睁睁看着需要救助的人遭受苦难,却没能帮上忙——小女孩杨丹就是他心中永远的痛。2005年秋天,张仁杰认识了来自河南省民权县林七乡下庙杨丹一家。当时杨丹只有七岁,父亲、母亲为治疗杨丹的先天性心脏病,便带着她与妹妹来到了北京 由于家里没钱,杨丹的父母只能靠捡拾废品和乞讨这种方式攒钱,准备以后为杨丹动手术

张仁杰救助弱势人群的流程大体是这样:遇见自己发现或者主动求助的人,先跟着观察几天,偷偷拍摄很多生活照片,以确定不是骗子。确定之后,他就整理出照片发到“感恩中国”网站上,吸引更多的人来资助。在观察杨丹一家人的过程中,杨丹对经常帮助他们一家人的张仁杰抱有很大的希望,常常说“张叔叔会来救我的”,这让张仁杰自觉肩负了一种责任。

张仁杰为了杨丹东奔西走,一天要跑数地个慈善机构讲述情况,申请救助资金。虽然杨丹的心脏病只要两万元就能治好,但一时找不到愿意承担医疗费用的医院或慈善机构,死神的脚步离杨丹越来越近。一天,张仁杰前往北大拿一些捐赠来的衣服,正好看到香港某慈善富豪到北大演讲的海报,上面还有他的捐赠清单。演讲当天,满怀希望的张仁杰也去了。演讲结束后,张仁杰第一个站起来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简短地介绍了杨丹的情况,希望他能用两万元让这个小女孩从此好起来,同时流着泪鞠了三个躬。

当时这位富豪让张仁杰和他的一位高级经理联系,那位姓温的经理给了他一张名片。可就在第二天张仁杰第五次拨通对方电话时,对方的回答让他无比伤心:“你他妈的神经呀,烦不烦啊,不要再打了!”

天气渐冷,杨丹的身体越来越差,连起个身都气喘不已,他的父母只好先带她回老家过冬。在杨丹回老家的日子里,张仁杰没有停止奔走,历经艰辛后终于找到一家慈善机构同意接收杨丹。2005年12月23号,按捺不住兴奋的张仁杰拨通了杨丹姥爷家的电话,准备通知杨丹来北京动手术。但电话那边却传来呜咽声,“仁杰,你是个大好人。但杨丹昨天晚上心脏病发作,已经死了。直到最后一刻,她嘴里还念着‘张叔叔一定会来救我’呢……”

杨丹成为张仁杰心底的伤口,很长时间不敢碰触,只能靠拼命奔走,以争取帮助更多的人来激励自己在感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2006年12月初,张仁杰正全力救助一个叫陈中文的安徽农民,但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肾源而焦灼万分。陈中文的一个弟妹了解情况后连夜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准备捐出自己的肾。这个28岁的女子在南方一家电子厂打工,她连夜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在北京东直门医院的病房,正在安慰陈中文的她巧遇前来探望的张仁杰,两人越发觉得对方眼熟。直到最后,张仁杰才惊讶地发现,面前这名善良的女子就是母亲曾收养过的张仁梅!

由于全年忙于“感恩中国”的事,张仁杰一直没有时间回家,多年不见的兄妹俩在这样的情形下相见,双方都唏嘘不已。在和弟弟的谈话中,张仁梅透露,义母多年的无私抚育让她懂得,只有帮助他人才是最高尚的事,没想到弟弟竟然比自己做得更多,更彻底。看着如今已为人妇的姐姐也踏着母亲当年的步伐,张仁杰再次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亲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拯救了一个个孤苦伶仃的孤儿,更是在播撒着感恩的种子,让感恩之花遍地盛开。

2006年12月,张仁杰因“创建‘感恩中国’网站,救助病残流浪乞讨者”被提名为“CCTV2006年度三农人物50强”及“CCTV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候选人,面对央视、凤凰卫视、《人民日报》等海内外上百家媒体铺天盖地的采访,以及各种迎面扑来的奖项,张仁杰显得异常平静,他说。自己往往只是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而那些背后默默帮助他人的人,更让人钦佩。

附:“感恩中国”网址:www.owecn.com

编辑喻兮

经典感恩故事:感恩的心 篇3

那天,期中考试的成绩要发布了,我满怀信心的等着老师宣布成绩。当我听到老师说:“胡灿桦,74分。”这句话后,心一里下子慌凉到底了。回到家,我垂头丧气的拿着试卷给妈妈看,我以为妈妈会安慰我,没想到妈妈不但没有安慰我,还说我考得这么差是因为我平时对学习的态度差……”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把试卷斯碎了。跑出客厅,冲出家门,来到小巷里偷哭。天越来越暗,不时刮起一阵阵寒风,牙齿不停的打颤。肚子也开始说悄悄话了。

这时,传来一声声音:“小妹妹,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家呀?你一定肚子饿了吧,来,吃吧”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在小巷里卖馄炖的老奶奶,手里拿着一碗热乎乎的馄炖,脸上露出慈详的笑容,立刻给人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这小巷里,人人都知道她是一位好心肠的老奶奶,常常帮助别人。我接过馄炖,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这人啊要是饿了,吃什么东西都是香的。很快,一碗馄炖就被我消灭了。当我吃完馄炖后,老奶奶问我:“为什么不回家?”我听完后一个劲儿哭,一肚子委屈向老奶奶倾诉:“老奶奶,我妈妈不爱我了,我愿意帮您一起卖馄炖…….。”老奶奶听完我的话后说:“傻孩子,你妈妈怎么会不爱你呢。如果你妈妈不爱你,那干吗把你养得怎么大呢,还让你读书。你妈妈现在一定在到处找你……”听完老奶奶的一番话,我想起妈妈平时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这时从我背后传来一声声呼叫“灿桦,灿桦,你在哪里啊!灿桦,灿……”我听到了妈妈在呼喊我,马上扑向妈妈那温暖的怀抱……

亲爱的妈妈:

是您给了我生命,是您给了我灵魂,

是您给了我一切,教我做人的道理;

不能常欢膝下是我的遗憾,

但我会让您以我为荣。

感恩的心的故事 篇4

它歌词、旋律凄婉动人,但是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会觉得更加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

有这样一段故事——

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候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是何等地美味啊

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还没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家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地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还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了: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万分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地摇晃,竟然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小女孩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儿声音来……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了。于是,她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上一篇:精神抗击雪灾下一篇:中国文化精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