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精选14篇)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 篇1
预防H7N9型禽流感宣传知识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只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多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
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与普通流感区别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
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H7N9禽流感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其中“H”是指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可分为1-16种亚型,“N”是指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预防措施
日常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7、定期对所处环境消毒,杜绝空气或环境中的传染,消毒方法如下:(1)熏蒸法:取活消毒剂原液盛在塑料器皿中,放在房间或办公室中,每15平方放置一处。有人停留或办公时保持空气流通即可。无人时封闭进行放置半个时以上效果更好。(2)冲洗法:将活消毒剂稀释,可冲洗地板、宠物或禽畜的窝等,擦拭宠物或禽畜停留过的地方,或冲洗塑料餐具器皿。(3)喷雾法:将消毒剂稀释水,装塑料喷壶进行对需消毒的地方喷雾。
食物预防
应该注意到:由于某些食物预防仅仅能通过增加机体营养成分而提高成功预防疾病的概率,并不能确切针对某一种疾病进行有效预防,所以以下所谓的食物预防均未经临床实验证实且有主观臆断之嫌,请有过敏体质人群慎重考虑。
1、大蒜: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建议每日生吃大蒜3—5克。
2、芦荟:芦荟与金香、大蒜、洋葱、野百合一样属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干燥炎热的地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可清热排毒、缓泻、消炎抗菌,增强免疫力,还可护胃保肝和护肤美容。
3、香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香菇多糖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
4、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有促进消化、利尿、抑制多种细菌作用。同时研究得出,番茄内含有可产生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一段时间摄取番茄汁,体内番茄红素会明显增加,同时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得到增强。
5、新鲜萝卜:因其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作用。
6、新鲜蜂王浆:含有王浆酸和抗菌活性物质,具有很强杀菌、抑菌作用,有效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大家对于这种新型病毒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段时间也尽量少吃肉类食品,多吃些蔬菜,增强抵抗力。
1.“春夏养阳”,勿食寒凉损伤阳气。
2.饮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应季时蔬的清温平淡。如:菠菜、蒜苗、香葱、小油菜等。
3.饮食宜多甘少酸:春季宜吃甘味食物,以健脾胃之气,温补阳气;肝主升发,与春相应,酸入肝,少食酸性食物,既防阳气生发太过,又能养肝,提高抗病能力。
4、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煎服,预防传染。各大超市有售的1/2金银花植物饮料等纯植物熬煮的天然饮料可以取代我们平时喝的饮料。
习惯预防
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5.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
方药预防
1.一般人群预防方
藿香9g 贯众10g 大青叶15g 甘草3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
2.老年或体虚人群预防方
黄芪10g 防风10g 白术6g 贯众10g 大青叶15g 甘草3g,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
衡阳师范学院
2013年4月15日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石河子大学在校学生为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按照人文社会、理学、工程、医药、农学进行专业分层, 根据各专业的学生构成抽取4个班级共1 100名学生, 发放问卷1 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 03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 其中人文社会专业学生131名, 理学专业学生65名, 工程专业学生374名, 医药专业学生351名, 农学专业学生113名; 男生577名, 女生457名; 汉族学生945名, 维吾尔族学生11名, 回族学生45名, 哈萨克族学生7名, 其他民族学生26名。平均年龄 ( 20.40±1.43) 岁。
1.2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专栏的介绍信息, 按照KAP模型格式, 自行设计问卷。4月16日先对29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预调查, 修改后形成正式调查表。4月24—26日开展正式调查, 学生填写完问卷后当场收回。调查内容包括H7N9知识8个问题、态度9个问题、行为6个问题。知识题正确计1分, 不正确或不知道计0分; 态度和行为按“是=2、不确定= 1、否= 0”赋分, 分值越高, 态度和行为越积极。
采用结构效度和重复信度评价问卷的效度与信度。前后2次调查的相关系数r= 0.823 ( P = 0.003) ; Cronbachα系数为0.834, 说明问卷信度较高。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 KMO = 0.746, P = 0.021, 因子分析效果尚可。
1.3统计分析数据采用EpiData 3.01录入软件, 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数描述各项问题选项构成比, 采用 ( x±s) 描述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组间得分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性别间得分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大学生H7N9知识、态度、行为由表1可见, 在知识方面, 大学生对于疫苗、临床表现、高危人群防护方面知晓率尚可, 均在50%以上; 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方面知晓率达到44.8%, 而在H7N9是甲型流感病毒和食物70℃可杀死H7N9病毒方面, 选择不清楚的分别达到34.9%和32.7%。
在态度方面, 有54.8%的学生担心自己会感染H7N9禽流感; 有57.4% 的学生支持学校开展的体温报告制度, 54.7%的学生相信勤洗手能预防H7N9禽流感, 有78.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H7N9禽流感宣传; 有51.1%的学生对在疫区开展“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的做法不支持, 54.8%的学生认为相关部门开展的H7N9健康教育内容不充足, 37.2%的学生认为国家相关部门报告的H7N9禽流感数据不真实。
在行为方面, 70.4%的学生表示将关注H7N9禽流感相关新闻, 69.4%的学生会注意食物加热的程度; 64.7%的学生会加强洗手行为; 发热主动报告、主动戴口罩者均接近50%。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2.2不同组别大学生知识、态度、行为比较经方差分析, 不同专业学生在知识得分、态度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行为得分上,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人文社会专业学生得分最低, 医药专业学生得分最高。不同性别大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大学生H7N9禽流感知识来源与传播情况大学生获取H7N9知识的首要渠道依次是网络 ( 846人, 81. 8%) 、电视 ( 65人, 6. 3%) 、短信或微信 ( 49人, 4.7%) 、报纸或杂志 ( 33人, 3. 2%) 、亲人或朋友 ( 29人, 2.8%) 、收音机 ( 7人, 0.7%) 、其他 ( 5人, 0.5%) 。在知识传播方面, 76.2%的学生关注H7N9禽流感信息, 72.1%的学生会利用网络或其他形式传播H7N9禽流感信息, 69.9%的学生会主动和同学、朋友或家人谈论相关信息。
3 讨论
目前尚无统一的有关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笔者自行设计的问卷经过信度、效度分析, 重测相关系数和Cronbachα系数均>0.7, 因子分析找到了反应问卷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4个因子, 具备本次调查目的的结构, 说明该问卷可信有效。
朱海波[3]认为, 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媒体获取信息, 而且存在发言随意、盲目跟风等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活跃的团体, 在推动社会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 开展大学生H7N9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对于相关部门做好大学生健康教育, 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显示, 大学生H7N9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 部分问题错误率或“不清楚”选项构成达到30% 以上。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属于首次发现, 相关部门此前对于该病毒的报道较少, 公众基础知识了解不足;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媒体更多关注了H7N9疫情进展情况, 而对于相关知识宣教较少。林芮琪等[1]研究发现, 大学生在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舆论内容进行选择时, 对相关部门的回应最为关注, 因此大学生H7N9禽流感知识知晓率低也可能是大学生过多关注相关部门采取的应对措施、较少关注H7N9基本知识所致。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大学生H7N9基础知识健康教育。
目前, 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虽然很少, 但是出现的重症患者多、病死率较高, 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紧张、焦虑[4]。本次调查发现, 54.8%的学生担心自己感染H7N9禽流感。张秀军等[5]认为, 大学生禽流感防治知识掌握越多, 心理焦虑状况越好。此外, 有78.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H7N9宣传, 说明了学生希望获取知识的愿望和态度。本次调查也发现, 部分学生对于国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充足性、实用性持消极态度, 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更倾向于负面舆论有关[6]。
从行为来看, 有60%以上的学生选择会加强洗手、注意食物加热程度, 并主动关注H7N9相关信息, 说明大学生能积极改变不良生活行为, 做好防病工作。通过行为比较发现, 医药专业学生得分较高, 这可能与医药专业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敏感度高, 且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相关教育有关。
从H7N9知识传播来看, 81.8%的学生都选择通过网络获取H7N9信息, 且多数学生愿意关注、传播和主动谈及相关信息, 说明大学生具备传播相关知识的愿望。提示对大学生开展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 有利于知识传播, 并更好地营造安定和谐的舆论环境。
行为的改变是获得知识、产生信念 ( 态度) 、形成行为的连续过程[7]。从研究结果来看, 针对大学生通过网络渠道开展H7N9禽流感健康宣教更容易被接受, 并能引导大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强化健康行为, 构建科学的H7N9禽流感认知体系, 也培育了潜在的健康宣教力量。
参考文献
[1]林芮琪, 李敏.大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中舆论的选择性接受研究[J].华中人文论丛, 2012, 3 (1) :151-156.
[2]陈伟建, 吴振宇, 陈荣富, 等.大中专学生SARS认知及行为改变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 (12) :1524-1526.
[3]朱海波.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3, 29 (2) :221-222.
[4]徐富明, 于鹏鸿, 冯虹, 等.“非典”流行期天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4) :398-400.
[5]张秀军, 王琦, 陶芳标, 等.安徽医科大学学生禽流感防治知识与心理焦虑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6) :663-664.
[6]周忠.大学生公共卫生意识状况的调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8 (3) :59-61.
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问答 篇3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根据对禽类致病性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是指禽流感病毒由于种种原因突破种属屏障而感染人,表现一定的临床症状,称为人禽流感。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2.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感染情况。
3.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为什么这种病毒开始感染人类?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包括鸡、鸭、鹌鹑、野鸭、天鹅等,其中野鸟类携带病毒最为常见。
目前,我们不知道已发生的人类感染病例的暴露来源。不过,对这些病毒的基因分析显示,尽管它们是由禽流感病毒演变而来的,但它们已展现出了在哺乳动物种类中生长的适应特征。这些适应特征包括与哺乳动物细胞结合,能够在接近哺乳类动物正常体温下成长,这个温度要比鸟类低。
4.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确诊的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5.出现异常死鸡是否就可以认为是禽流感所致?
可以导致家禽(包括鸡)死亡的疫病较多,其中包括禽流感、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而且其他因素(如中毒或寄生虫等)也可以导致家禽死亡。所以,家禽出现异常死亡,就推断为发生禽流感,是不科学的。禽流感疫情判断需要有实验室的病毒报告支持,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检出相应的病毒分型。
6.目前,吃家禽、猪肉产品安全吗?
尽管到目前为止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模式,遵守准备食物时的基本卫生原则是谨慎的做法:不应吃病死的动物。此外,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食物的整体达到70摄氏度将杀死病毒。在疫情爆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后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生熟食品不应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盛装的盘子里。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7.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人?
有关人禽流感感染的资料,都来自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以后的几次人感染事件。数量不多,但一般认为有几类人比较容易被感染,他们是:12岁以下儿童、老人、与家禽(尤其是病禽)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其中,与患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人员感染的危险性最大。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那些原来就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哮喘、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了禽流感后,病情重,死亡率高。
8.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基本卫生行为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食品安全措施。
手部卫生: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当手部明显肮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如非明显肮脏,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呼吸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9.禽流感流行期间为什么不提倡家庭自行宰杀禽类?
目前,由于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了禽流感疫情,我们最好不要自行宰杀禽类食用,因为直接接触家禽的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就有感染禽流感的危险。如果养殖户随意宰杀,对血液、废物和污染的水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病原传播扩散。
10.日常生活中,公众如何保护自己?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与病死禽类的密切接触,一般公众这种机会很少,感染的机会并不多。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2)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不要吃生的或者半生的鸡蛋;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在加工处理禽、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3)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要购买经过检疫、加工的禽肉制品。
(4)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11.人如果接触了禽鸟该怎么办?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地接触禽鸟,特别是病死禽鸟。如果接触了禽鸟或被禽鸟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后,应该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洗手。即使与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也不要恐慌,因为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机会很低。如果接触后出现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诉医务人员你的接触史,以便正确处理。
12.预防禽流感,如何选择消毒剂?
常用的一般消毒剂均能将禽流感病毒杀死。洗涤和对物体表面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0.1%双联季铵盐或0.1%的消毒净;禽舍内空气消毒可用氯制剂;环境、禽舍及用具的消毒可采用0.1%84消毒液、0.1%过氧乙酸、1%~2%福尔马林溶液、1%~2%的火碱溶液、0.5%~1%的复合酚和5%的漂白粉溶液等;纺织品的消毒可用250毫克/毫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也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禽舍、笼具用次氯酸钠清洗后再用福尔马林熏蒸较为彻底。具体使用方法按产品说明书进行。
13.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作者单位为常州市疾控中心)
H7N9禽流感防控宣传标语 篇4
1、防控禽流感,安全你我他
2、病禽死畜焚烧深埋
3、防控禽流感,人人有职责
4、预防禽流感,免疫是关键
5、圈舍毒常消,鸡鸭病减少
6、整治城乡环境,共创清洁家园。
7、禽流感流感,可防可控不可怕
8、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9、勤洗手、常通风,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不扎堆。
10、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
11、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防病能力
12、不吃未熟禽、蛋加工、保存食物要生熟分开
13、主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
14、宰杀禽畜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15、勤通风、勤洗手、喝开水
16、病禽死畜焚烧深埋的预防人禽流感专题宣传活动
17、维护公共卫生、构建健康环境。
18、病死鹅鸭鸡,千万不能吃
19、大力搞好环境卫生,切实增强防病能力
20、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1、人人动手,清洁环境,预控禽流感流感流行
22、增强全民卫生意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23、自觉维护良好环境卫生,防控禽流感流感传播
24、人人参与,净化环境,美化家园,预防传染性疾病
25、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26、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7、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28、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9、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防控禽流感流感
30、关注食品卫生,确保人民健康。
31、开展除四害活动,预防传染病发生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篇5
H7N9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截止4月16全国共报告7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6人,根据报告全国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处于散发状态,为保护员工健康,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现将有关禽流感防控知识梳理如下。
一、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认为: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根据对现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专家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为禽源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于被感染的禽或其污染的环境,接触被感染的禽或暴露于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3、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4、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H7N9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目前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病毒感染谱不清,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尚不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专家提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四、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早报告: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鸡鸭鹅及鸟,立即向当地兽医或卫生部门报告。
2、早就医:接触病、死鸡鸭鹅或鸟后,如果出现发烧及咳嗽,要立即就医。
3、勤洗手: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
4、养成爱清洁习惯:鸡鸭鹅或鸟类养殖和售卖人员要经常清洗衣物、经常清洁鸡棚鹅舍及运输工具。
5、隔离饲养:新买的鸡鸭鹅或鸟类要分开饲养2周,不要让鸡鸭鹅进入住宅,儿童要避免与鸡鸭鹅或鸟类密切接触。
6、妥善处理病死禽:不宰杀、不买卖病死鸡鸭鹅;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病死的禽、畜要深埋(不要随意丢弃)。
7、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
二是生活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预防感染他人。
3、室内勤通风换气,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4、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
5、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6、外出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7、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一旦出现发烧、头痛、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内容 篇6
一、H7N9禽流感基本知识
1、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2、目前我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现况:
2014年12月初,我市确诊了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3、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
目前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二、如何预防H7N9流感禽
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那我们该怎样预防H7N9流感禽呢?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1、开窗通风: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家里,都要注意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窗换气30分钟,每天1~2次。
2、勤洗手:要勤洗手,无论是饭前便后,还是待人接物后,特别是在接触禽、蛋等东西后,一定要用消毒液、洗手液,五指交叉,活水洗手。
3、掩面而嚏: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中密闭空间,当要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以免通过飞沫传播病菌。
4、带口罩:如果要外出,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带上口罩还是有一定的预防病毒传染的好方法。小贴士:对于某些特殊人群,需要清理死禽或者禽类粪便,则强烈建议卫生手套以及口罩后处理。
5、高温烹食:根据媒体宣传,h7n9禽流感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100℃的高温一分钟便可消灭。因此,对煮食禽蛋类食品,一定要100℃的高温烹调数分钟后才能食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鸭、鹅及鸡蛋等。
(二)远离传染源
1、不接触禽类:如非必要,不要去花鸟园、养鸡场等有潜在禽类病毒传染源的地方,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更不要捕捉,喂食鸽子、野生鸟类等。
2、不去密闭场所:如非必要,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如酒吧、夜店、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3、选购卫生食品:对于要选购肉禽类食品,要到品质有保障的商店、超市购买有食品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肉禽类产品,并做到高温煮食。
(三)提高自身抵抗力
1、早睡早起:不熬夜,做到早睡早起,每晚11点前,务必入睡。通过高质量的睡眠,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加强锻炼:多运动,可以到户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跑步、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活动。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抵抗力。
3、补充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绿叶菜和水果,如苋菜、芹菜、西兰花、黄瓜、橙子、猕猴桃、小番茄等,通过摄取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旦发现自身有高热、呼吸困难等h7n9禽流感现疑似病情,千万不可隐瞒,要及时去医院就医,通过专业的医疗技术和医师来为自己排查病情,早日康复。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 篇7
高鸿宾介绍说, 自2013年3月31日上海首发H7N9禽流感后, 国内家禽业已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 对许多养鸡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许多养殖户欲哭无泪。但2013年农业部在全国抽查了163万份样本, 仅发现88例阳性, 没有一例是从养殖场抽查出来的, 大部分是从禽类交易市场查出来的。
他说, 目前已经确诊的H7N9型流感患者347例中, 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有禽鸟接触史。广东省从事家禽养殖从业人员, 包括兽医没有一人得病, 全国有7000万家禽从业人员, 其中发现H7N9患者微乎其微。目前该流感的病毒来源、传播机理等尚不明确, 不能盲目将其命名为禽流感, 这对家禽行业是不公平的, 给其带来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
H7N9禽流感病毒为何突袭人间 篇8
流感病毒是一个大家族,它包括人甲、乙、丙型和动物甲、丙型流感病毒,只有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导致人和禽之间的传播。甲型流感病毒按照其表面红细胞血凝素(缩写为H)和神经氨基酸酶(缩写为N)的不同,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型别。目前发现,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蛋白有16个亚型(H1~H16), 神经氨基酸酶蛋白有9个亚型(N1~N9);再按其感染的物种分为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常常侵犯人类
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2008年从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的小水鸭中首次被分离出来的,后来在中欧、北美等许多国家也相继被发现。但是自发现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未引起人类的特别关注。没想到,这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突然闯入人间。
近些年来常有禽流感病毒侵犯人类的事件发生,最多见的是禽流感病毒H5N1,另外还有H9N2、H7N2等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报道,本次在上海和安徽等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首次报告感染人类。人们担心,H7N9型禽流感病毒会不会像H5N1型禽流感病毒那样从此赖着不走,不断寻机向人类发动进攻;更担心它会像2009年H1N1型猪流感病毒那样,造成人类流感的大流行,成为长期在人间流行的人流感病毒。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怎样跨越物种,导致人类感染的呢?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三次流感大流行病毒都来自动物
病毒感染人类或动物,首先要和被感染细胞表面上的一种蛋白质结合,才能钻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感染。这种能和病毒结合的蛋白质称为受体。流感病毒的红细胞血凝素是专门负责与感染细胞上受体结合的。因此,人们称其为病毒感染的“开路先锋”或打开细胞之门的“钥匙”。人类与禽类细胞上的受体差别很大,因此流感病毒家族的成员各有各的“领地”。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不会轻而易举地直接感染人类,或在人类中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但是,流感病毒是一种在多物种中流行且非常容易变异的病毒,它们常常可以借助猪、猴子等哺乳动物为“跳板”,使自己逐渐适应哺乳动物体内的环境,再经过“二次跨越”侵犯到人类。已有证据表明,引起1918年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是先由禽类感染了猪,然后再由猪把病毒传染给人类。有时,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也会同时感染猪或其他哺乳动物。这时,禽流感病毒就有可能在这些动物体内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配,“嫁接”成一种能够感染人的新型流感病毒。人们发现,1957年和1968年两次人类流感大流行时流行的病毒株就是人类与禽类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的,而且证明这些病毒是在猪中重配并先在猪中引起流感流行,然后才感染人类的。
禽是流感病毒巨大的储存库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 篇9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为了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黄河西路小学积极开展春季传染病和H7N9禽流感的预防工作。
一是组织全校教师学生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认识。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有关春季传染病类型、H7N9的症状及预防知识,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三是加强学生晨检,并做好对学生的缺课追踪调查登记工作。四是严格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保持室内通风。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
专家提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症状::
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确诊病例主要表现:
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 篇10
人感染H7N9 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为切实做好人感染 H7N9 禽流感防治工作,提高对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的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及处置能力,我院于4 月12日下午在四楼会议室举行了“人感染 H7N9 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此次培训由我院主治医师吕宗龙主讲,全院人员到场听课,共计190余人。培训会上,主讲老师针对 H7N9 禽流感的不同课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培训授课,通过一系列数据和图片的详细解释和分析,将H7N9 禽流感的具体发病特征、传染方式、预防保护措施及病例报告作了专业的讲解和培训,使听课人员对 H7N9 禽流感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为我院今后在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防控 H7N9 禽流感疫情提拱了参考和依据。最后,医务科对这次培训作了概括性的总结,指出针对H7N9 禽流感希望大家高度重视,提高警惕,不能有丝毫马虎,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掌握 H7N9 的症状特点,了解隔离操作程序,熟悉早期救治方法,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并给予正确的救治,第一时间隔离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并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H7N9禽流感來襲如何預防? 篇11
【病理分析】
中西結合全科 陳瑞瑩醫師:
中醫理論中,春季熱類流行性疾病,高燒、咳嗽、肺炎等,古代稱為「春瘟」,因為季節變換,環境溫度上升引起病毒傳染。以中醫觀點,起因於「正氣虛損,邪氣侵襲」。春瘟的特點:發病突然,熱象偏盛,容易傷陰,流傳極快。現在面對新型流感病毒,疫苗遠遠來不及跟上病毒變異的速度。所以除了不接觸傳染源外,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的防治方法。
飲食上建議以素食為主,多吃洋蔥、菌菇類、胡蘿蔔、奇異果、彩甜椒、山藥、枸杞、木瓜、高麗菜、松子、芝麻、乳酪等。
中西結合全科 張佳發醫師:
近日H7N9禽流感疫情來勢兇猛,外界極度關注此次H7N9新型禽流感疫情,民眾也開始對疫情的蔓延產生擔憂。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也就是說提高機體免疫力,是預防一切病毒感染的根本。
中醫藥中當然也有提高免疫力可以點揉穴位:1.風池穴: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後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兩手拇指點住風池穴,用指頭用力揉動數十次。作用:能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2.足三里穴:小腿外側上端有一個凸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在這個骨頭凸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點住同側足三里穴,慢慢揉動數十次。再用另一隻手點揉另一側的足三里穴。作用:足三里是「強壯穴」,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高危險族群,如兒童、老人、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較低的人,可被設定為高危險族群,建議可採用「中藥代茶飲」進行預防。茶飲組成是黃芪10g、陳皮6g、防風10g、蒲公英15g、板藍根15g,每日1劑,以開水煮沸,代茶飲用。
中西結合全科 黃宗瀚主任/院長:
目前尚未發現人與人的傳播,所以切勿恐慌,而是需要正確的認識及預防。現在看來似乎這類病毒變異的很容易由禽畜傳染給人,但必須防止突變為人與人的互相感染。
現在必須勿生食和少接觸,轉變為以素食為主的飲食習慣,以中草藥為主要預防措施,加強鍛煉並積極重視衛生防護,謹慎對待感冒及相關症候。
對於禽流感病毒,西藥的疫苗未產出前的預防,中醫藥是最佳途徑,況且疫苗無法針對所有的變異。病毒的變異極快,所以往往西醫無法針對性治療,只能對症及支持療法。
中藥的抗病毒療效顯著,加上中醫辨證論治的個性化治療往往能最有效地解決人與病毒的問題,所以中醫藥應站到第一線進行防護,降低擴散及減少變異,讓西醫搶時間研製針對性的疫苗和對重症病人進行對症及支持搶救,中西醫合力解決眼下的危機。
【醫生建議】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加牴抗力;
2.不要餵飼白鴿或野鳥等,盡可能減少與禽類及其分泌物與排泄物的接觸,特別是病、死禽的接觸;
3.勿銷售和購買來路不明的禽類產品;
4.盡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空氣流通;
5.烹飪食物必須煮熟煮透、轉變為以素食為主的飲食習慣;
6.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發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併發症,導致患者死亡;
7.若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院就診,並務必告訴醫生自己發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並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
8.適當服用醫師開立的抗病毒中藥進行預防和提升機體抗病能力。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 篇12
针对我国部分省市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甘肃省制订下发了《全省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和《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 全力防控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针对活禽交易市场、家禽屠宰场、家禽养殖场 (村) 、野生禽类栖息地、生猪屠宰场等五类重点监测对象, 甘肃省全面排查, 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截至目前, 全省临床监视鸡2 150万只, 未见异常现象。同时, 采取措施, 组织各级兽医部门开展集中消毒灭源工作;强化动物疫情监测预警,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和举报疫情核查制度;加强对规模养殖场 (养殖小区) 、屠宰场和畜禽交易市场监管, 严防带毒和病死畜禽上市流通;做好应急准备, 有序有力处置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通过多种媒体, 及时公布监测结果, 普及防控知识, 回应社会关切, 帮助群众正确认识、科学预防H7N9禽流感。目前甘肃省未检测到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 从正规渠道进入市场的家禽都是安全的, 群众可以放心食用。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 篇13
目前已进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季节,我省部分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显著上升。根据区疾控中心的培训会议要求,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为切实有效控制和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生和流行,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经研究决定,于2017年1月24日在中心会议室,由公共卫生管理所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学习《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检测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中心领导强调此次培训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大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同时要求公共卫生管理所利用板报和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相关知识,要做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有效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此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我中心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中心医务人员地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等相关知识培训,此次培训共参加人员80余人,(包括卫生服务站)大大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有效控制此类传染病的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 篇14
以下关于人感染禽流感正确的是(C、H7N9对禽类的致病力较弱)
以下关于人感染禽流感正确的是(D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为在发病前10天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以下关于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有误的是(D 经实验室确诊的感染患者不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
以下关于医务人员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有创操作的着装有误的是(A 戴医用外科口罩)
以下关于医务人员进出埃博拉出血热隔离病房有误的是(D、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应在穿防护服后完成,脱卸时要先脱防护服再脱卸脸面部防护用品)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错误的是(A.寨卡病毒病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酞基酚,成人用法为 250-5OOmg/次、每日3-4 次)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错误的是(D.最佳预防方式是注射疫苗)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流行病学错误的是(C 传播媒介主要为非洲伊蚊,白纹伊蚊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A、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D.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应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诊断错误的是(B、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正确的是(B 红外线照射可以灭活)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治疗错误的是(C、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应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错误的是(D容易引起死亡)以下关于寨卡病毒错误的是(E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台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以下关于寨卡病毒正确的是(A.是一种蝇媒病毒)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错误的是(A.潜伏期为7-14天)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错误的是(D.转运过程中无需隔离)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传播有误的是(D、人可能通过接触含有病毒的单峰骆驼的煮熟的乳制品或肉而感染)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有误的是(C、第一群冠状病毒(HCoV-229E)能特异地与与ACE2结合)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D、韩国大多数第二代病例发生在医务人员、在院的其他病人或探视的家属,表明该病毒具有持续人传人和社区传播的能力)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气溶胶传播是导致医院内感染和聚集发病的唯一传播途径)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疗,错误的观点是(A患者宜在病程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有误的是(C、无包膜)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实验室检查有误的是(D 病毒核酸检测为实验室检的“金标准”)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正确的是(A、中东呼吸综合征病理主要表现肺充血和炎性渗出、双肺散在分布结节和间质性肺炎)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正确的是(A 患者经治疗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病原学检测间隔 2-4 天,连续两次阴性,可出院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治疗)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正确的是(C.医疗机构应依据疫情变化趋势建立中东呼吸综合征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首诊医师负责制)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治疗有误的是(C .转运过程中无需隔离)
以下哪项检测是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和抗体(B .寨卡病毒中和抗体)
以下哪种情况为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B 无已知暴露史,体温≥38.6℃)以下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B.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5-7天出现重症肺炎)
以下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是(C、奥司他韦)疫情日报要求每日何时前进行报告(C.上午 10 时)
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原体属于(D 冠状病毒科)
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下列哪种消毒和防护用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淤毒入血证黄热病的知法为(B、清利余热,益气养阴)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英文全拼是(C.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在发病前多长时间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为高危人群(B.7天内)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治疗方案中未涉及的是(D.糖皮质激素治疗)
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下列哪些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D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和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在应对MERS 感染的基本要求中,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B.中医药管理部门)应根据疫情变化趋势,指定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建立转运流程。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在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喷溅时,以下属于非必需防护用品的是(带有送风功能的呼吸面罩)
在诊疗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如有(D.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暴露风险时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在诊疗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A.《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在诊疗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时应当戴什么口罩(D 外科口罩)
寨卡病毒病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D 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
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诊断病例是(A、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 抗体检测阳性)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史为发病前(12天-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寨卡病毒病高热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儿童(C5-1Omg/kg/次,每日3次)寨卡病毒病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酞基酚,成人用法为(C、250-500mg/次、每日3-4次)
寨卡病毒病罕见(C.以上均是)传播 注:寨卡病毒主要蚊虫传播。可能输血或性传播 寨卡病毒病患者使用滴眼液时,每日(B.4)次 寨卡病毒病通常以(D.对症治疗)为主
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发病前(C.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寨卡病毒病症部分病例可有(B.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寨卡病毒病主要与(D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寨卡病毒传播媒介主要为(B、埃及伊蚊)寨卡病毒感染患者症状持续(C.2-7)天缓解 寨卡病毒是一种(B.蚊媒)病毒 寨卡病毒属于(C.黄病毒)科 寨卡病毒为(A.单股正链的RNA 病毒)
寨卡主要在(A.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地区流行 针对邪犯肺卫,推荐的中成药有:(D.以上均可)正虚邪恋的推荐方剂有:(D.沙参麦门冬汤合竹叶石膏汤)正虚邪恋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法为(C、回元固脱,解毒开窍)
正虚邪陷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推荐方剂为(D、生脉散合参附汤加服安宫牛黄丸)正虚邪陷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C、高热喘促,大汗出,四末不温,或伴见神昏,少尿或尿闭)
职业接触的途径有(E、以上都是)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属于(D、冠状)病毒科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2015年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进行了病例分类和定义,病例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 无症状感染者)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毒核酸检测最好采用(D.real-time RT-PCR)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例分类为(D 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学相关检查中,下列哪项为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病毒分离)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潜伏期为(C 2-14天)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一般实验室检查可有(D、淋巴细胞)减少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重症高危因素不包括(A.大于45岁)
中东呼吸综合征发生肺炎者的影像学表现为主要特点为胸膜下和基底部分布,(B磨玻璃影)为主,可出现实变影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属于(B.冠状病毒科)科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为线性非节段(单股正链的RNA 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第(B、14 天)天结束
中东呼吸综合征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为(A、病毒分离)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及临床诊断病例如何隔离(A 单间隔离)中东呼吸综合征重症病例多在(B 一周内)进展为重症肺炎
埃博拉病毒100℃(B 5分钟)即可灭活病毒 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D.1小时)埃博拉病毒60℃需(A 1)小时灭活 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对象不包括(A 家禽)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C.狐蝠科的果蝠)埃博拉病毒对(A、红外线)不敏感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C 中度)抵抗力
埃博拉病毒对人不致病的类型为(E.菜斯顿型)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B 次氣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埃博拉病毒墓因组编码为(C 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属(D 丝状)病毒科
埃博拉病毒在室温及4℃存放(A 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埃博拉病毒中(C 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
埃博拉出血热病程5-7曰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D, 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 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C.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C、2-21天)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C 5-12天)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措施中有误的是(C.禁止血液净化治疗)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严格执行(C 首诊医师负责制)埃博拉出血热非重病患者发病后(D2周)逐渐恢复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病房地面(A 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C 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擦拭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D 医用防护口罩)
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A、2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第(D、21天)结束。
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C 8-10)天。
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解除隔离治疗的条件为连续(A2次)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阴性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B 埃博拉病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医疗机构中的高危险区域是(B 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
伴有关节痛的成年患者使用布洛芬,每隔(A.4-6)小时一次 编码HA 的其内部基因来自于(A.H7N3)编码NA 的基因来源于(D.H7N9)病毒核酸检测:采用(A.荧光定量)检测寨卡病毒 病毒抗原检测:采用(A.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不属于正常人体温生理变异发生时间的是(D.机体有感染病灶时)
采集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标本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标本转运应当按照(A.A 类)感染性物质包装运输要求进行
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多少是诊断为重症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A.≥30 次/min)城市型黄热病传播媒介主要是(B.埃及伊蚊)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为(A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B.无创正压通气)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14岁以下的患儿只要求填写自己的姓名)传染病义务报告单位和人是指(B.除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需要在指定为几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三级)
从现有的资料看,(A.单峰骆驼)可能为MERS-CoV 的中间宿主 丛林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为(B、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
当埃博拉病毒择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B 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
患者有以下哪项标准即可确认为“H7N9确病例(”D.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
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B 伊蚊)登革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为(A5-8天)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A 蚊虫叮晈传播)登革热的主要症状(D.以上都是)
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D.4倍或以上升高)毒扰气营证黄热病的治法为(B、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对可疑H7N9病例要及时规范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及相关检测,尽可能采集(B 下呼吸道标本)
对可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宜首选(A 核酸)检测 对流感样病例的应急监测报告要求, 包括有(D.以上皆是)
对人禽流感病例的初次报告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网络直报需要再寄送传染病报告卡)对人致病性最强的埃博拉病毒是(A 扎伊尔型)
对疑似或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首选的抗流感病毒物是(A.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症病例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有:(D.以上均是)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的成人患者,帕拉米韦注射液的使用剂量是(C.300mg 〜600mg)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防控中,未设立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 的(B.就地隔离)应急预案
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的管理方式为(C.隔离医学观察)
“飞沫预防+接触预防”是指(A.额外预防)预防
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并且体温(A.≥37.3℃)者,属于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
发热伴肺炎患者无流行病学史经规范治疗好转后,应该(A.继续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半数以上病例出现(C.蛋白尿)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生化检查中尤以(B、AST、CK-MB 升高)为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B 38℃)以上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采取的标准防护措施有哪些(D.以上皆是)
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病例后,以下哪项做法错误(B.抽血检测)发现人禽流感疫情时,城镇或农村报告时间都应在:(C.2小时内)
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时,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B2小时)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茯苓是下列病症的常用药:(D.正虚邪恋)甘草是下列哪种病症的常用药:(A.邪犯肺卫)
隔离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确诊病例的方式为(C 以上都是)
根据(C.沙特阿拉伯)对402例MERS 感染病例的统计资料显示,医务人员感染者占27%,医务人员感染者中57.8%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不包括下列哪项(D.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必须只能配偶陪护)
关于H7N9禽流感的治疗,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建议使用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治疗)关于埃博拉说法错误的是(C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0天)
关于入住院患者发病前10天内的流行病学史统计,说法正确的是(D.以上均是)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出院标准,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C、病原学检测连续1次阴性)
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描述正确的是(单峰骆驼可能是人类感染来源)
H5N1流感病毒主要识别和结合宿主钿胞表面受体为(B.α-2,3-糖苷唾液酸)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插途径是(D.以上均是)
H7N9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B.一周以内)
H7N9禽流感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D1年以上)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C.细胞因子风暴)
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同时结合(睡液酸α-2),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 “回元固脱,解毒开奇”是下列哪一项病症的治法:(C.正虚邪陷)
患者安置原则: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监测(B.负压运行状况)
患者安置原则中,疑似及临床诊断病例应当进行(A.单间隔离)患者发病第一周内,应当实施有效的(D.防蚊隔离)措施
黄热病的临床诊断病例为疑似病例且(A 黄热病毒IgM 抗体检阳性)
黄热病的流行病学史为发病前(C.14天)内有在黄热病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黄热病的潜伏期通常为(B.3-6天,也可长达10天)
黄热病的一般检查中呈升高的是(A.外周血白细胞)
黄热病的一般检查中呈下降的是(C、凝血因子(II、V、VII、IX 和X))黄热病毒60℃(C.30分钟)可灭活
黄热病毒不会与(D、埃博拉病毒)产生交叉血清学反应 黄热病毒损害的主要靶器官(B.肝脏)黄热病毒有(A、1个)血清型
黄热病可引起广泛组织病变,其中(B.肝脏)病理变化具有诊断特异性 黄热病在肝脏引起的病理改变较少见的是(D、网状结构塌陷)
机体体温38.5℃属于(B.中等度热)
建议(C.以上均是)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
接触疑似人H7N9禽流感患者或确诊患者应佩戴(B.医用防护口罩)
截止到2015年6月10曰韩国卫生福利部通报该国确诊病例达108例,其中死亡9例,绝大多数为(C.医院)内获得
截至2015年6月10曰,美洲哪个国家发生了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报告:(C.美 国)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A.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近些年主要为人感染(D.H7N9)禽流感病毒
六步洗手法可以用“内、外、夹、弓、大、立”来概括,那么下列关于其详细步骤描述错误的是(夹: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MERS 的第二群冠状病毒(如HCoV-NL63和SARS-CoV)与ACE2结合,还可同时与(A.9-O-乙酰神经氨酸分子)结合。MERS 的潜伏期一般为(C.2-14天)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A 接触传播)
目前监测资料显示所有H7N9禽流感对(A.金刚烷胺)耐药,不建议使用? 目前可分为(D.11)个N 亚型
判断重症病例的次要标准中收缩压(B.<90mmHg)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 清热泻肺,解毒平喘” 是下列哪一项病症的治法(B.邪毒壅肺)前胡是下列病症的常用药:(A.邪犯肺卫)禽流感病毒对(B.低温)抵抗力较强
禽流感病毒加热至100℃(B.2分钟)以上可灭活 禽流感病毒颗粒其中球形直径(D.80-120)nm,有囊膜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D、30分钟)以上可灭活 禽流感病毒属(A 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流感病毒属为(B.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C、11)个N 亚型
禽流感病毒在(A.4)℃水中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禽流感传染源为(C.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禽流感高危人群(C.发病前10天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禽流感患者使用Peramivin 注射液(D.5-7)天/疗程,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整 禽流感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选择(B.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热毒壅肺, 内闭外脱型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法为(D.解毒泻肺,益气固脱)热毒壅肺, 内闭外脱证患者治法(B.解毒泻肺, 益气固脱)
人H7N9禽流感出院的标准是(D.以上均是)
人感染H7N9禽流感(C.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D.病原学检测)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医疗救治工作有什么作用?(D.以上均是)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肺炎)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其动态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特异性抗体水平呈(C、4倍)或以上升高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吸空气时(A、Sp02<92%),应进行氧疗 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诊断符合条件为(D.以上均是)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年龄≥45岁)
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不包括(D.早住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时,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成人用量为(C300-600mg), 静脉滴注,每曰1次
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药物首选(B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病毒核酸阳性可持续(C.3周以上)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的主要标准是(D 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以及有重症危险因素、无法经胃肠给药或胃肠功能减弱的患者,建议使用(B 帕拉米韦注射液)
人感染H7N9禽流感转科或出院的标准是(A.因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较重,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的患者,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后,可转出隔离病房进一步治疗)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约(B、20%)出现症状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C 成年人)人类肺组织分布有(A.睡液酸a-2)人类上呼吸道组织和气管主要分布有(A.6)型受体(人流感病毒受体)
如果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 病例,在转出前应按照要求进行个人防护,并对(C.诊疗过程可能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
沙参麦门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可主治下列哪一个病症(D.正虚邪恋)使用有创正压通气,运用ARDS 保护性通气策略,采用(D.以上均是)
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的防护应当遵循什么原则(B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苏叶是下列病症的常用药:(A.邪犯肺卫)
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物品实行专人专用。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1.3款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6款中“关于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D.以上均是)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置。
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C.更换)
现阶段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A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加强个人防护)邪毒壅肺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法为(B、清热泻肺,解毒平喘)
邪犯肺卫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推荐方剂为(A、银翅散合参苏饮)
医护人员参与救治中东呼吸综合征临床诊断病例时应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A、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
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A.《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要求。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D .咳嗽注意事项和手卫生)的宣传教育 医疗机构开展相应的防控培训的对象是:(A.所有人群)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要求进行(B.空气)消毒。医疗机构应当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A.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确保诊疗区域的工作环境达到(D.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的需求
医疗机构应依据(D.疫情变化趋势)建立中东呼吸综合征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首诊医师负责制。
医疗机构应依据疫情变化趋势建立中东呼吸综台征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严格落实(D.预检分诊及首诊医师负责制)
医疗机构应依据疫情变化趋势建立中东呼吸综台征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C.首诊医师负责制)
医疗机构针对埃博拉出血热应采取的防控措施为(A.标准预防+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医生接诊禽流感疑似患者时,应着重注意询问:(D.以上均是)
医务人员暴露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C.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
医务人员暴露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A.0.05 %碘伏)冲洗
医务人员进行可能受到患者(D.以上均是)物质喷溅的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无菌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防渗防护服。医务人员进行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的操作时的防护是(A、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无菌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防渗防护服)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应(B 正确穿脱防护用品)医务人员使用的外科口罩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C、YY0469-201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D.《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的有关要求,正确选择并穿脱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掌握(D.防护用品选择的指征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且熟练地穿脱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结束后,应及时离开隔离区,并及时(C.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相结合的原则中,额外预防是指(D.飞沫预防和接触预防)
以下不能对寨卡病毒灭活的是(C.红外线照射)
以下不能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是(D.恢复期血清中MERS-CoV 抗体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水平呈2 倍以上升高)
以下符合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史依据的是(C 发病前30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以下符合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史依据的是(D.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以下关于埃博拉病毒错误的是(D.苏丹型对人不致病)以下关于埃博拉病毒正确的是(A.对热有中度抵抗力)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传染源错误的是(B.潜伏期病人有传染性)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A.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A.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30分钟)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B.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7天内死亡)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B.病程 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面部、胸部和脚掌多见)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B.发病初期最显著的表现为高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C.疑似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并送至所在医院检验科进行病原学检测)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C.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D.空气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D.疑似病例若病原学检测阳性,继续观察)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D.空气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E.血清特异性IgM 抗体检测多采用IgM 捕捉ELISA 法检测)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有误的是(D.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设立陪护)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错误的是(B 严格执行主任医生负责治)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错误的是(C、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5%碘伏冲洗)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错误的是(C.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 1OOmg/L-5OO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正确的是(A、埃博拉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正确的是(A、采集标本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正确的是(D、病房地面每天使用5OO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正确的是(D、对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21 天)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正确的是(D、病房地面每天使用5OO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表现错误的是(D 非重病患者发病后1周逐渐恢复)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D、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病人血清中无法检测到病毒核酸)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血常规有误的是(C、中性粒细胞减少)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一般检查有误的是(C、ALT 升高大于AST 升高)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处理正确的是(D.若发热不足 72 小时,病原学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病原学检测)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的处理方法有误的是(B、多人单间隔离观察治疗)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正确的是(C 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毒力最强)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正确的是(D、早期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随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核左移)
以下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隔离及防护有误的是(D.重症病人应采取“通用防护+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措施)
以下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误的是(A、疑似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升高者)
以下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断有误的是(C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升高者)
以下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有误的是(A 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以下关于黄热病病理改变有误的是(A、本病可引起广泛组织病变,其中肾脏病理变化具有诊断特异性)
以下关于黄热病流行病学有误的是(B、城市型黄热病传播媒介主要是非洲伊蚊)以下关于黄热病有误的是(E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 40-6Onm,无包膜)以下关于黄热病诊断有误的是(D.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黄热病毒IgG 抗体检测阳性)
以下关于黄热病治疗有误的是(C、高热时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予小剂量解热止痛剂,如阿司匹林)
以下关于黄热病中医治疗有误的是(C 余邪未净证的参考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以下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有误的是(D、无囊膜)
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的叙述有误的是(C 可家庭聚焦性发病)
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错误的是(C、患者呼吸频率>20 bmp,应进行氧疗)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错误的是(C 建议使用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治疗)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治有误的是(D 如症状无改善或持续恶化,对发病时间已超过48小时的患者,无需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推荐阅读: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资料06-02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12-14
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班会教案10-23
北关明德小学H7N9禽流感知识讲座11-22
2024年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考试范文10-18
禽流感宣传知识07-29
流感知识宣传10-09
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栏01-05
预防H7N9禽流感宣传标语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