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2025-01-08

桃花源记(精选10篇)

桃花源记 篇1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意象

桃花源是历代文人雅士渴望追求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创造了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东晋文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出一个理想的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没有阶级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人安居乐业、丰农足食。这个令人向往的世界被称为“桃花源”或“桃源”。桃源仙境既是虚构的,义是现实的,寄托了诗人的理想。这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使得生活在痛苦、不幸、抑郁、落魄境遇中的人们对之向往不已。正是它的飘渺的神秘感,使得无数人试图探索理想世界的奥秘,找到自己向往的桃源胜地。

其实《桃花源记》中写到桃花的仅有一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短短的二十七个字,怎么会使得桃花源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这与桃花这一典型意象的意蕴丰富有很大的关系。桃花作为古典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历经历史的沉淀和历代的发展、衍化富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一、桃化的世俗意象

桃花作为意象,最早出现于作为文学源头的《诗经》中。《诗经・周南・桃天》: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天天,有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叶十榛榛。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首诗以桃花起兴,描写了女子出嫁的热闹场景。诗中以娇艳动人的桃花烘托新娘亮丽的容颜,桃树花繁叶茂的景象则是婚后瓜瓞绵绵的幸福生活的象征。桃花盛开的时节是三、四月份,因此诗中女子出嫁的时间正是春意盎然之时。桃花在诗中虽仅用于衬托女子的容颜,却因此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意蕴,它象征着春天和茭好的事物。给人带来希望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大概就是《桃托源记》巾桃花最基本、最原始的涵义了。

同时由于诗中女子出嫁于桃花绚烂盛开的时节,所以以后提起桃花人们就会将它和女子联系起来。清代学者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云:“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后代诗歌中大量以花喻女人的想象大概来源于此。同时,春天对上古的年轻男女来说也是谈情说爱的黄金季节,《桃夭》明显保留了上古婚姻这一习俗,桃花作为婚爱时令的产物,成为爱情的隐秘象征。在以后的中国诗歌发展中,桃花的意蕴越来越丰富。而《诗经・周南・桃天》中桃花世俗意象的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巾桃花世俗意象的原型。

真正使桃花意象作为女子和爱情隐喻而家喻户晓的是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孟綮在《本事诗》中把这首诗敷衍成一段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从而使“人面桃花”成为中闰文学中的一个经典表达,也使女子和爱情的`关联在桃花意象中更加紧密。《题都城南庄》中的“相映红”句写出了眼前所见人花交映之美,包含了欣赏、珍惜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其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笑春风”使人联想到的是温馨恬静的田园生活。盂柴在《本事诗》有云:“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这里面,不免有《桃花源记》的影子。可见桃花源的理想对传统文人来说已是影响颇深。

当然桃花意象的内蕴被进一步引申,出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子意象。桃树由于三年可结实,七年便老化,树龄不长,所以被古人称为“短命花”。这一特性被诗人赋予青春易逝的生命飘零感。如唐李贺《将进酒》中“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将时光的幻灭写得凄美之至。当遽然而逝的生命意味和桃花所隐喻的女子形象联系在一起时,桃花便成为红颜易老或红颜薄命的忧伤叹息。明唐寅《落花诗》云:“貌娇命薄两难全,莺老花残谢世缘。”《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飞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桃花行》“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飘落的桃花和黛玉的悲凉、凄惨命运交相辉映,让人感叹。

二、桃花的神话意象

和桃花的世俗意象相对应,在瑰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中,桃花还被赋予一种传奇色彩。

就桃树而言,自古就流传着关于“大桃木”的故事,如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云:“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曲蟠三千里。”就桃的果实而肓,魏晋时期即被称为“仙桃”,其中的长生不老之意极为明显。就桃花而言,常常用以形容仙人的容颜,如宋李等编《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云:“伯山甫者,雍州人也。人华山中,精思服食,时时归乡里省亲,如此二百年不老。……其外甥女年老多病,乃以药与之,女时年已八十,转还少,色如桃花。”因此,桃花也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时间和自然的永恒。

桃花神话意象的原型是流传甚广的两王母仙桃宴的故事。其本事最早见于旧题为汉班固所作《汉武帝内传》中,据说:“昆仑山之神西王母于七月七日会汉武帝,武帝设宴相待,席间,王母予之以鲜桃四颗,桃味甘美。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这则故事显然是上古神话杂糅的结果。桃木被视作驱鬼避邪的仙木古已有之,这种观念在民间广为流传。乞至汉代,桃驱邪禳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山海经》中的“曲蟠三千里”的“大桃树”。所结之果可以食之不老,到了西王母手中就摇身一变成为“三干年一生实”,服之长生不老的蟠桃了。在《西游记》中,这则神话经吴承恩的创造,更是妇孺皆知,这一传说赋予了桃树一种神话品质,也使桃花蒙上了一层神异色彩。

由此可见《桃花源记》中的桃花在某种意义上蕴涵着长生、永恒的意味,且桃花可以避邪,能给人带来稳定、希望和安全感,故而桃花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另外,由于陶渊明受屈原的影响,《桃花源记》的创作上运用了香草美人的写法。他的《饮酒二十首》,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的《楚辞・渔父》。其《闲情赋》则是仿照了屈原香草美人的写法:“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蓝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致于高云。……”所以可推想,在选择桃花的时候,那种绚烂而洁净的美契合了他长期所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桃花与香草一样,象征着美人和美好的事物,寄托着作者所追求的美好理想。

总之,当桃树以及桃花的神话色彩和桃花的世俗文化隐喻结合在一起时,便产生了《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桃花春天和美好事物的象征,蕴涵长生、永恒的涵义,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同时桃是驱邪避灾的植物,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加上桃花是美人和美好事物的象征,融合在一起就构建起“桃花源”这一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记 篇2

我曾经问自己,也问朋友们: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我和他们喜爱楠溪江上游偏僻而荒寒、建筑类型十分贫乏的小山村呢?仅仅是因为它们能填补几种聚落类型吗?是喜爱那里的田园诗和山水画的悠远意境吗?是迷恋醇厚朴素的民俗文化吗?都好像沾一点儿边,但都不是决定性的。其实,答案就在嘴边:吸引我们的,是一种“情结”,一种深深扎根在我们民族精神里的文化情结,那就是“桃花源情结”。

我们中国有一个非常漫长的纯农耕文明时期,先民们过的是一种自然式的生活。这种生活培育了对大自然的依赖,造成了对世界的不求甚解和心理上的无所作为。经过一些在特定社会状态下的知识精英的美化,依赖变成了爱恋,不求甚解变成了超脱,无所作为变成了清心寡欲、怡然自得的情操。这样的精神价值被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形象地返还给了自然的生活方式之后,一千多年来,我们民族的文化里一直存在着一个“桃花源情结”,不但在诗文里反复渲染抒发,还有许许多多闭塞的、孤独的,但山水风光还算差强人意的小山村,被人们称作“世外桃源”,真真假假地当作理想的栖身之地。

“桃花源情结”流传了这么久,原因之一是中国知识精英们的社会地位不稳定。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他们的升降沉浮没有定数,但无论如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总有一个最后的、最可靠的归宿,那便是退隐田园。即使是一时飞黄腾达的人,也要做好归田的心理准备。因此,他们对田园生活多少怀有一种聊以自慰的感情,而且赋予它以高尚的道德价值。

“桃花源”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第一,完全不理会世事的纷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第二,人际关系祥和友爱,看到陌生客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第三,生活简朴而满足,“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四,居住环境自然优美,桃花林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村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样的人间仙境当然要和熙熙攘攘的世界有点儿隔离,于是,陶渊明把它藏到深深的水源洞里,而且,渔人想再去寻访便“不复得路”了。

拿这几条标准来衡量,楠溪江上游的一些村子,便都是当今难得一见的桃源仙境了。它们在谢灵运歌吟过的奇丽环境中展现在我们面前,山水之美和田园之情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个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因袭了一千多年的重担,也同样压在在乡文人的心中,渗透到农耕文明里去。我们曾经有许多次看到宗谱里的族内高人逸士的小传中常用的赞辞“足不践城市,身不入公门”,赋予这种体制外的自由生活以一种道德价值;也曾经多次看到在长长的龙骨水车上,一节一个字,写着“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帝力于我何有哉”,只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什么都不在乎了。这是一种生活上和心态上的满足,这就是所谓的“农家乐”了。

陶渊明的桃花源是虚构的,作为安抚“池鱼”和“羁鸟”们的梦。我们眼前的楠溪江,虽然也掩盖着历史和现实的种种矛盾,但当我们把历代文化精英们给自然式生活编织的美丽面纱揭开,看到烟火人间的艰辛和矛盾,渐渐地,我发现我面对着一种山区居民的独特文化,就禁不住喜爱起它来,喜爱它的朴实、率真和自然、稚气,喜爱我现在还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气息。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桃源仙境,在纷纷攘攘的古村落开发大潮中,还能保存多久?

(选自2007年第8期《中华遗产》,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文章写作者游历楠溪江上游的古村落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由楠溪江上游的古村落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进而对中国人的“桃花源情结”进行了归纳和反思。全文虚实结合,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桃花源”已经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种理想,一种寄托。作者在赞美桃花源作为理想栖息之地的同时,也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桃花源情结”的文化心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和现实的矛盾,而是对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桃源仙境”充满了担忧,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读有所思】

文中引用了许多与“桃花源”相关的古诗文,想一想,作者引用这些古诗文有什么作用?(陈瑜/设计)

纽约桃花源记 篇3

十一月初,正是北方金秋天气。纽约上州高速公路两边山林,枫叶都次第变了颜色。一片红色,其间点缀几棵绿松,如诗如画。越往北开,颜色越深。从浅黄到深黄,再到殷红、褐色。好一派静美而喧闹的秋色!

这家农场,原是一个奶牛场。两层楼高的牛圈,外墙被漆成褐红色,估计为了有更好的卖相,油漆不久,颜色还很新嫩。农场原来养了数十头奶牛。由于经济危机和大奶牛场的快速扩张,小奶牛场竞争不过大奶牛场,只得关门。

带我们看地的经纪名叫Lynn,她告诉我们,这一带有许多小农场改养奶羊。羊奶的营养成分比牛奶高,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羊奶,养奶羊的农户也渐渐多了起来。如果有一定规模,专门的羊奶加工厂会上门收购羊奶。这家农场的主人经营奶牛有一套,他只会养奶牛,不愿意改养奶羊。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无法转型,只好把农场卖掉。

农场主人大卫6月份就搬走了,草地已经有五个月没有修剪了,浓密的草长到齐腰高。“这样茂密的草,要是养上几百只羊,就不必割草了。”朋友说。我向Lynn求证,她说“正是。羊吃草,连根拔。吃过的地方,不会有这么多草。”

这么大的一片好地,荒芜着,太可惜了。主人把农场租给一个叫布鲁斯的小伙子。布鲁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张开口,两颗门牙还在。但是,门牙两边掉了好些颗牙,也没有装假牙。他说,他就在这里长大的。小的时候还常到这家农场的水塘里游泳呢。

布鲁斯和他的女朋友就住在这栋农场的小房里。房子有两层,虽然建了有100多年了,看上去还非常结实。厅和厨房,各有一个烧柴的暖炉。地板是老式的宽条硬木。那天是个星期天,布鲁斯的亲戚带着一家大小来串门子。门上贴着一张贴纸:“别放猫出去;别让狗进来。”推门进到屋里,却见又是猫、又是狗,足有半打。可见主人是个爱动物的人。

我问布鲁斯租这些牛圈做什么用。他说,“美国经济,遇到困难后,有些人把马丢掉。我就去把这些马救回来。先养着,以后如果有人要,我再卖出去。”布鲁斯一共收留了22匹马,他只用了牛圈的一小部分。天气好,马都在圈外,悠然地啃着草。哪里知道它们曾被遗弃的命运。几匹毛色特别的马,白色和褐色的斑纹在阳光下闪耀。在布鲁斯跟我们说话的时候,他的女朋友和漂亮的女儿在给院子里的马丢草料……

朋友问我,“如果买了这块地,能派上什么用场?”我说,这块地有山坡、有溪流、有水塘。如果找到投资者,将它建成一个中国庄园,最适合不过。山坡上,种上梨、枣子、桃子等北方果树;沿溪流,开出弯曲的乡间小道,道旁种上水仙和菊花。溪流两旁,开出数十亩水田,引溪水灌溉;或种水稻、茨菰,或种马蹄、茭白。水塘里,养上塘鱼、乌龟和青蛙。水塘中,建一古亭。到了春天,桃花满坡,秧苗葱茏;春风徐来,摆渡登亭,听取蛙声一片。这幅田园画,跟晋太元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何其相似乃尔。疑是时空倒错,回到了千年前的魏晋。

门上贴着一张贴纸:“别放猫出去;别让狗进来。”推门进到屋里,却见又是猫、又是狗,足有半打。可见主人是个爱动物的人。

罗慰年:中国最早一批公共关系研究专家,曾就职于广东省委党校,现旅居美国纽约。喜爱研究异域文化,风土人情,倡导世界观,中国观。

《桃花源记》复习 篇4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②〖畜〗同“蓄”。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A符合B恰好c满足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二、芜湖市(09安微省)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解释下面加粗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④苛政猛于虎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吾子又死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3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11题。(2010中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0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11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分)

四、(2006年安徽省(非课改区))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悉:()(2)无论魏晋无论:()

(3)临溪而渔渔:()

1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答:

《桃花源记》答案:

一、答案: 6 7A 8B 9①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二、答案:17(4分)①交错相通 ②通“邀”,邀请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1分)

18(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2分)

19(3分)记叙(描写)虚构(想象)反衬(对比)(各1分)

20(4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思对即可)

三、答案:9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10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

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11、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

一、环境方面(优美);

二、物质方面(富足)

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

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四、答案:16.(3分)(1)“全”或 “都”(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每小题1分)17.(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桃花源记练习 篇5

1、文中第一段为什么写桃林的美好?(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桃林美景,至少用一种修辞。

答:你看那桃林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的彩霞。地上的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的花瓣纷纷落下,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3、第一段文字描写了乡间美景(桃花源生活图景),请从三个方面指出美好的含义。

答: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安定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4、桃花源人见到渔人为什么大惊?

答: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暗示没有外人来过,说明桃源与世隔绝久远。

5、桃花源人来到桃源之后,为什么“不复出焉”?评价一下这种做法。

答:桃花源自由快乐,和平安定,他们不想再次被卷入外面的世界的纷争,再次受到剥削压迫和战乱之苦。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

6、渔人为桃源人讲述外界情况时,村人“皆叹惋”,试分析“皆叹惋”的内容。

答: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渔人离开桃源时,村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因为桃花源里的人们不想让美好的生活受到打扰,不想涉足于桃花源外的战乱分争,更不想像桃花源外的人一样饱受生活的痛苦!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试分析此人都说了什么?

答:一是说了社会的**黑暗及秦以后的变迁。二桃花源外是百姓的苦难。

三是统治者对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9、用自己的话说出桃源人与鱼人的交谈都设计了哪些内容?

答:(1)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2)挑花源人告诉渔人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3)桃花源人向渔人打探的桃花源以外的世界的情况。(4)桃花源人叮嘱渔人不要告诉其他人有桃花源这个地方

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看似普通的一笔有何深意?

答:突出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时间长,外界变化大,可是却依然是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

11、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是作者寄寓理想的圣地,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12、文章结尾用真实的历史人物刘子骥出来作证,有何目的?

答: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1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怎么看待这种理想?

答:作者所处的东晋末年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因此他期待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战乱,没有剥削、自由快乐、和平安定的社会。作者这一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这样的理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是一种空想。

14、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1)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2)、反应广大人民的愿望

(3)、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对黑暗现实社会的批判

15、作者笔下的桃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没有剥削、压迫、战争;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16、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答: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

1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答: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18、“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答: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1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在写什么?作者写他的目的是什么?

答:“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20、本文的语言简洁而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之外五六百年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作者仅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几个字来概括。既体现了渔人与桃源人的交流,又让人无拖沓之感。“叹惋”二字言简而意深。

21、“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他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的想象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用了这种手法,试分析。

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的变迁和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 第一句是反映为避乱而出走,明曰“秦时”,实为东晋,战乱频繁,不堪重税,民不聊生;第二句是渔人就桃花源人的“问今”而答,而且是“具言”,怎一个“乱”字了得,听者的“皆叹惋”既与“秦时乱”相呼应,又可反映出“具言”的沉重;第三句是一种嘱咐叮咛,如与“外人道”,这块静土何以独存,再一次表现出对外面的时局的恐慌。这三句话都暗示了社会的黑暗。

23、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也只是是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答: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24、纵观全文,你认为《桃花源记》作为一篇美文,能够千古流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桃花源记一文构筑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应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社会的批判、否定。而且文辞优美,线索清晰、行文层次设疑、引人入胜。

25、与当今社会相比,你喜欢桃花源的社会,还是喜欢现代的社会呢?

答:喜欢桃花源:因为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剥

削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快乐。

喜欢现代社会:桃花源带有原始农耕色彩,生产了落后,而现代社会高度文明,科技进步,交通不便,食物种类繁多,高楼林立,生活方便。

26、文中写“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文中联想到哪些人身道理和启示?

答: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有时可能会感觉无路可走,似陷入绝境,但只要坚持探寻,就可能绝处逢生,开辟人生的新境地。

27、《桃花源记》故事离奇曲折,试举一例,说明故事之“奇”。

答:桃林之奇:千百株桃林夹岸,其中竟无一棵别的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作为?

结局之奇:世外桃源消失奇。明明“处处志之”为什么去找时就迷路了,此村似乎不在人间了。

28、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答: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

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29、本文的线索和顺序是什么?按什么思路来写的?

答: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的先后顺序组织材料(发现桃源—进入桃源

—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30、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

性的文字。

《桃花源记》教案 篇6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成语“世外桃源”展开课题,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展开讨论“你心中的世外桃源是、、、、、、、、、”

分享出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尽在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由此引出课题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生于东晋末期没落地主官僚家庭。少年时颇有壮志,博学多文,任性不羁。早期曾出任小官吏,由于不满官场丑恶而隐居山林田园。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

2.写作背景。

本文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写于永初二年,即宋武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2年.此时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已经16年了。年轻时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他生活的时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用阴谋手段,用毒酒杀死晋恭帝。这就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产生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刻画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展示出重点词语

阡陌

遂迷

豁然

怡然

邑人

俨然

垂髫

刘子骥

便要还家 郡下

阡陌

垂髫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小组内相互听读。(展示)

2.读后谈谈你最喜欢的句子,为什么?(小组讨论,个别展示)

三、作业

《桃花源记》四重美感初探 篇7

一、自然之美

先秦的文学作品如《诗经》、《离骚》中就出现了自然山水,然而多是用作比兴的材料或作为人事的背景而存在,并不是作为独立审美客体而存在。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山水成为比较独立的审美客体,但建安诗坛并没有形成风气。东晋偏安江左,山清水秀,在客观自然环境上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玄言诗人借山水体玄悟道,培养了对山水的细腻感受,但山水在玄言诗中只是作为道的载体出现,并依附于玄理,还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审美对象。在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摹写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自然山水之美渐渐成为人们自觉的审美对象。

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对自然山水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大地回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花儿绽放,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美景。王维《桃源行》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 • 山水训》中这样描述:“山光水色,晃漾在目”,“春融怡”,“春山艳冶而如笑”,“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①“渔人甚异之”中的一个“异”字,从侧面烘托了自然山水的绝美。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的新领域——田园诗。《桃花源记》对田园风物的描绘可以和田园诗媲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诗》描述:“桑竹垂余阴”,“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归园田居》(其一) 描绘:“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曹操的《观沧海》等诗文,都有对山水的描写,但都是从观赏自然的角度写的。他们只是登临游赏而兴吟咏,或助兴己怀, 或借以悟道,而不能真正地生活在其中,与自己的观赏对象融为一体。而陶渊明写的田园风物、躬耕生活,都是他生活于其中的不可或缺的需要,已与他完全融合为一。他不是田园生活的旁观者和欣赏者,而是其中的一员。所以,他不是单纯的吟咏山林,而是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写出它的优美恬静和蓬勃生气。

谢灵运说:“夫衣食,生之所资;山水,性之所适。”人要生存,离不开衣食;要怡养性情,离不开山水。谢灵运把山水和衣食相提并论,把它们看做是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及田园诗中所表现的自然山水之美来看,他与自然山水“默契忻合”,他在自然山水中“托身其所”。自然山水不仅是他欣赏的对象, 而且成为他的慰藉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心灵与自然合为一体,在自然中得到了停歇,心似乎消失了,只有大自然的纷烂美丽,景色如画。”②

二、社会之美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起的环境里,东晋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洒、参军等职,又一度为彭泽令,因为不高兴束带见督邮,解印绶归田。以后他就没有出来做官。

中年以后陶渊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桃花源记》中描述:“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东晋末期战乱纷起的社会环境相对照,“世外桃源” 的确是一个理想社会,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关系和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纷扰;人人各尽其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桃花源诗》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说得更明确。“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农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指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指按古制进行祭祀,“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这些描写都表现了以农耕文明为背景的理想的社会之美。

自然山水一旦进入社会领域,就成为一种“人化的自然”,表现为理想社会中自然环境的优美。下面从桃源人接待渔人的情形来看他们精神风貌的美。“自云”一句坦率直言,一种独立不移的品质,如《桃花源诗》中提到的“贤者”“黄绮”(夏黄公,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笔者注),以及《五柳先生传》中提到的“黔娄”也是如此。“皆叹惋”,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其殷勤,好客,友好不言而喻,继承了“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这种淳厚的风俗与那种浇薄的世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难怪“淳薄既异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 淳厚的风俗,这是理想社会;独立不移的品质,悲悯的情怀, 这是理想人格。总的来说,集中体现出理想的社会之美,包含了自然和人事两个方面。这种社会之美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进步的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因此,“世外桃源” 与“大同”社会一样,始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直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和谐发展,它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平淡之美

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而陶渊明的诗文“开创千古平淡之宗”,《桃花源记》尤可见之。朱光潜先生说:“把诗文风格分为平与奇、枯与腴、质与绮两种,其实根于一种错误的理论,仿佛说这两种之中有一个中和点(如磁铁的正负两级之中有一个不正不负的部分),没有到这一点就是平、 枯、质;超过了这一点,便是奇、腴、绮。诗文实在不能胡这种分别,它有一种情感思想,表现于恰到好处的意象语言,这恰到好处便是‘中’,有过或不及便是毛病。平、枯、 淡固是‘不文’,奇、腴、绮也还是失当,蓬首垢面与涂脂敷粉同样不能达到真正的美。……陶诗的特色正在不平不奇、 不枯不腴、不质不绮,因为它恰到好处,适时其中;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它一眼看去,却是亦平亦奇、亦枯亦腴、亦质亦绮。这艺术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境’。”③

《桃花源记》也具有其田园诗的平淡之美。“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与“芳草萋萋”及“姹紫嫣红”相比,似乎是平、枯、 质,但“萋萋”、“紫”、“红”似乎太具体、太华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不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绘朴实,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平旷”、“俨然”,“交通”、“相闻”四个词极准确又简洁,不易一字,“有”一句只陈列景物,未一一展开, 又留下空白。这短短二十五字,以少总多,几乎囊括了陶渊明田园诗中所写的一切景物。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古人说文章做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桃花源记》够得上这样的标准。

写自然环境如此,写人事亦然。“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仅二十三字, 而涵盖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以及《礼记 • 礼运》中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男有份,女有归”,具体而又形象,又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似乎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不平不奇、 不枯不腴、不质不绮”的“化境”。

朱熹评陶诗说:“平淡出于自然”,《桃花源记》也是如此。 其文字朴素质实,决不选声设色,讲究词藻的华美,只取“良田、美池、桑竹”,不讲“碧野、华池、翠竹”。从文字表现上说,平淡自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苏轼说:“大凡有文, 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④葛立方说:“大抵欲造平淡,当从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⑤可以说,陶渊明的语言是洗尽铅华后所能达到的更高境界和水平。

四、意境之美

陶渊明对桃花源自然和人事的描述都是源于孔子在《礼记 • 礼运》中对“大同”社会的构想,或者是对远古时代原始农耕生活的艺术再现。“世外桃源”与“大同”社会一脉相承,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其取材既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又有自己的加工提炼和创造;既有田园生活的切身体验,又有艺术上的创造,这样构想出来的“世外桃源”有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除了取材的虚实结合外,层层设疑的写法也造成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文章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故“晋太元中”“武陵” 实中有虚,主人公也只说是个渔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是无从查考,又是实中有虚。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又是实中有虚。 写桃源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似乎是游仙诗“洞天福地”的景象。渔人进入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图景,桃源人接待渔人,却是实。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完全消失,桃源似乎又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最后虚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寻找“未果”而“病终”。 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世界真的成了“千古之谜”。陶渊明在叙事时对虚实关系的处理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因此古人曾把 《桃花源记》列入志怪小说之类。明代李日华在《广谐史序》 中论及“虚实”关系时说:“因记载而可思者,实也;而未必一一可按者,不能不属之虚。借形以托者,虚也;而反若一一可按者,不能不属之实。古至人之治心,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实者虚之故不系,虚者实之故不脱。不脱不系,生机灵趣活泼泼然,以坐挥万象,将毋宁忘筌蹄之极,而向所雠校研摩之未尝有者耶。”《桃花源记》在叙事时可以说达到了这种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结语:

《桃花源记》寻美踪 篇8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诗人中最接近.自然主义的一位。他心目中的乡村生活更适宜一个诗人简朴、充满性灵的自由想象空间,诗中人们之间维系着共同的原始价值观念:和谐共处,与世无争。《桃花源记》及其后的《桃花源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冲淡洗练的笔墨给我们描绘出~幅没有世网羁绊的人间乐园图景,给后世文学带来极大的影响。“世外桃源”一语脍炙人口,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理想国的代名词,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令人神往、异彩夺目的明珠。

《桃花源记》盛行后代、历久弥新的原因,一方面是作者描绘出的人们自耕自足、“怡然自乐”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诗文本身的艺术魅力,也是其流行不衰的重要因素。下面仅就《桃花源记》之美稍作浅析。

一、乌托邦式的理想美

作者陶渊明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东晋后期。他虚构的桃花源:没有战争的纷乱,没有帝王的统治,没有朝代的更替,更没有内部倾轧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外界的苦难皆“叹惋”。这里的人待人热情,性格淳朴,真诚,“各复延至其家”,“杀鸡设酒”,到处充满友爱。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建立和平安定、丰衣足食、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现实的厌憎与批判。尽管这种政治理想、社会蓝图难以变为现实,但它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具有进步性。所以人们总是追寻、向往,并且意图实现这样的理想社会。

二、恬静雅适的意境美

《桃花源记》中,作者倾注全部感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意境。首先,桃花源外的自然景物神密、优美:青山悠悠,小溪潺潺,桃林掩映,中无杂树,落英缤纷,芳草鲜美。其次,桃花源内地广物丰,和平宁静,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桃花源里,从而描绘了一个形象化的美好的农村生活图景。

三、亦真亦幻的朦胧美

在作者的笔下,桃花源扑朔迷离,亦真亦幻,朦胧飘忽,即暗示着其不存在。他把这一完全虚构的理想社会写得若虚若实,使文章充满了无穷奇趣;渔人无意中发现并走入桃花源,但有意去寻找却找不到。文章中既有虚构的人物一一渔人,也有真实的人物——刘子骥;有准确的年代、朝代,也有令人向往的美好环境、地点;就连通往桃花源的洞口也颇显神奇,“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源中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也为全文笼上一层虚幻色彩。作者还用“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为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再找此地“不复得路”设下伏笔,使桃花源这个扑朔迷离的理想境界显得更为突出、神秘。

四、尺水兴波的悬念美

《桃花源记》的篇幅不长,但先后五次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一悬: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迷路了怎么办?二悬:“林尽”后又是怎样的情景?三悬:“初极狭,才通人”,里边又有什么呢?四悬:渔人从桃花源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五悬:外人重新找到了吗?波波折折,最后使悬念一一得以释然,给读者留下再也找不到,但确实有人见过的遗憾。总之它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五、简洁凝练的语言美

本文语言简洁、精炼、通俗、流畅,叙述极有层次,格调高雅,给人以美感。如:文按由外到内,又由内到外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渔人的游踪,极其清晰;写桃林胜景,桃源环!境,桃源人的生活状况,语言清新优美;写渔人言语,分别用“——为具言所闻”、“说如此”就把其说话内容全部概括出来,笔触简净。

另外,本文奇巧明晰的结构,用小说笔法演绎出来,也颇具意趣。

《桃花源记》续写 篇9

很快,“知道”记者找到了渔人……

知道:你好!我是一位未来世界的记者,在得知你的“奇遇”之后,很想为你做一个专题报道,你可以接受请求并配合我回答我的问题吗?

渔人(顾不得疑惑,只想快点诉说自己的故事):好啊,求之不得呢!

知道:请问,桃花源是个如此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为什么你停留几天就离开了呢?

渔人:其实,我也不想离开,但我的家人还在等我,我实在不能丢下他们,他们需要我。虽说我们的生活很艰苦,但我们的家毕竟是我辛勤劳动构建起来的,那间房子也有很多回忆。虽然那里不如桃花源里民风淳朴,让我无忧无虑,但我的生活已经让我很满足了。至少我还没有被这个黑暗社会残害。

名师点评:

语言太平淡

知道:哦,那么,故事中村人不是告诉过你“不足为外人道也”吗?你为什么还要把此事告诉太守,还让他派人前往呢?

渔人:太守是一位清正廉洁的父母官,也正因为这样,他“得罪”了不少贪婪的官污吏,所以被陷害,不久就要被革职返乡了。我担心他会受到迫害,正好又发现了桃源,所以就……本来我想告诉了村民关于太守的事之后,他们一定会谅解并接受太守的,可惜没有找到桃花源。太守已经逝世了,但令我仍不能明白的是,那些记号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天消失?在我离开后那几天,天气变化是不可能销毁记号的啊!

为了找到答案,“知道”记者利用GpS定位系统找到桃源,几经周折来到桃源村,也向村民们说明了事况。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听到那位素未谋面的太守已去世,他们痛感惋惜:“我们当时害怕暴露了住处,就悄悄跟着渔人出了洞口,果真发现他做了记号,因为担心他心怀不轨,所以就在他走远以后,把他做的记号全部抹去了。可没想到他是要救人呀!都怪我们只想到自己,牺牲了一位难得心怀人民的好官啊!我们对不起渔人,对不起太守啊!”

《桃花源记》分析 篇10

《桃花源记》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全篇文章既没有典故的堆砌,也没有字句的雕琢,语言朴素,明白如话。

《桃花源记》虽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其《桃花源诗》所作的一篇“序文”,却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而推崇备至。这篇短文以简炼的文字、委婉的文笔、非凡的文采虚构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赋税,没有战乱,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的理想社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今天,在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开幕前夕,笔者再次品读《桃花源记》这一流传千古的名篇,倍感其意境兼美,文情俱佳,内涵丰富,魅力无穷。

追求浪漫的杰作

东晋王朝,极端腐化,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国家濒临崩溃。同时,朝廷承袭旧制,保护士族特权。因而年轻时的陶渊明,尽管有着“大济苍生”之志,但在如此背景下为官,必然“壮志难酬”。加之其性格耿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很快就成了官场上的异类。于是,仅当了81天彭泽县令的他,便于义熙元年(4)不得不辞官挂印,从此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元熙二年,刘裕弑君篡位,建立南朝。这更激起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在无可奈何中,他只好借助文学创作来虚构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桃花源记》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了。

“桃林景色,秀丽诱人;桃洞入口,神秘离奇;桃源仙境,与世隔绝;出之桃源,不可复得”;“这里虽然没有长生不老的神仙,没有唾手可得的财宝,但一群避秦难世的普通民众却享受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切都为“世外桃源”涂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如此完美之仙境,怎不令人陶醉,难怪渔人也要为此而流连忘返。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美好的心愿,若述之笔端,犹如七彩云霞。显然,《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在残酷的现实生活基础上,为寻求心灵慰藉、追求理想境界而撰写的一篇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神奇杰作。我们不难看出,这篇文章所描写的景象既有现实社会的影子,又是陶令心中的梦想;它既不同于神话传说,又具有一定神话传说的色彩。有必要强调的是,陶渊明所设计的这个理想社会,与老子的“小国寡民”式社会是有着根本区别的。老子主张复古、倒退,并希望人们永远停留在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上;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则是与东晋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与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绝然不同,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也不可与陶渊明的理想王国混为一谈。因为前者只是幻想的抽象理论,而后者则是折射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蓝图;前者仅仅是儒家宣传空想观点而提出的一种假设,而后者则是封建社会广大人民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直接反映。正因为陶渊明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才使得《桃花源记》这一名篇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令人心怡的美文

《桃花源记》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美文,还因为陶渊明秀丽的文笔将“世外桃源”描绘得既神奇美丽又扑朔迷离。笔者以为,其创作艺术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叙事简练,惜墨如金。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盛行的氛围中,陶渊明却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全篇文章既没有典故的堆砌,也没有字句的雕琢,语言朴素,明白如话,风格明快,委婉得体。尤其是作者仅用三百多个文字就把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以及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等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真可谓惜墨如金。可以说《桃花源记》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奇葩,如此独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称奇。

传世名篇 魅力永恒 ——《桃花源记》艺术风格赏析 - 醉眼看世界 - sxtytghlx的博客 二是写景优美,如诗如画。“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妙笔生花,就像一组电影中的长镜头:既有清澈的小溪,又有鲜嫩的小草,还有那桃花盛开的成片桃林,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色,自然引起了渔人探访桃花源的好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段描写桃花源里面情景的文字,作者仅寥寥数语,便将一幅恬静和谐、悠然自得的山村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毫无疑问,桃花源里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也自然会激发广大读者浓厚的品赏兴致。

三是虚实相衬,亦真亦幻。作者借用小说的写法,以一个捕鱼人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为线索展开故事。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此后,他还把渔人怎样步入桃林、怎样进入桃花源、怎样和桃花源人对话、走出桃花源时怎样沿途标记等等都刻画得非常细致,如此着笔,就是要使人们觉得桃花源这个地方确乎存在。但是作者又通过几个绝妙的文字,把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比如“晋太元中”的“中”字就用得很巧妙,作者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故事仅仅假设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而不明确具体的年份,于是故事就具有了传说的性质;又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忘”字和“忽逢桃花林”的“忽”字,也具有画龙点睛之神奇,它不但把渔人步入桃花源之路点化得空灵剔透、飘忽不定,而且把渔人进入桃花源前恍惚迷离的状态描绘得有声有色;再如渔人走出桃花源后再度寻访时,用“遂迷不复得路”一语与前述“忘路之远近”中的“忘”字相照应,这又是可圈可点之笔,就因为有了这个“迷”字,瞬息之间,“桃花源”便如同烟消云散,杳然不知所往。最后,作者还通过讲述南阳雅士刘子骥寻访仙境未遂一事,进一步渲染桃花源多变、虚实莫测的气氛,使得文章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的确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它似在人间,又非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胜似人间;它只可于无意中得之,却不可于有意中求之。这种虚实相衬的对比写法,既强化了整篇文章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也流露了作者苦闷迷惘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引发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无限遐思。

影响深远的名篇

上一篇:单身节活动策划书下一篇: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