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监安全[2011]21号 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精选2篇)
电监安全[2011]21号 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篇1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文件
电监安全[2011]21
号.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
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电监会各派出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各有关企业: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1〕11号)精神,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和电监会《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 继续深化“安全生产
年”活动的意见》(电监安全〔2011〕9号)的工作部署,电监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结合电力行业的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全面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提高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标准化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企业标准化达标,确保一般事故隐患及时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整治或监控,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三违”现象得到有效禁止,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防范事故能力明显加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三、工作重点
(一)积极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企业按照电监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有关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要求,结合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技术标准,开展以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信息报送和
事故调查处理以及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认真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自评。有关企业要对照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确定适用于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条款,根据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规定,逐条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工作,按照“边查边改”原则整治自查发现的缺陷和隐患,并结合自查结果完成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自评结果符合达标评级条件的,向电力监管机构提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申请。
(三)切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评审机构要建立评审工作组织体系,制定评审工作方案,完善评审工作机制,组织评审专家队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客观、公正、独立地开展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应认真查阅申请单位的安全生产文件和资料、运行记录和参数、电力设备设施有关台账和试验报告等,并经实地检查验证,确保现场评审工作质量。
(四)严格审核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结果。电力监管机构要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规定,对申请单位是否符合条件、现场评审是否规范、评审结果是否完整和真实等方面进行审核,对审核符合要求并经公示无异议的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颁发证书,授予牌匾。对于申请单位隐瞒事实、不符合条件、评审过程不按规定程序开展以及评审结果严重失实的,不予认定申请级别,并视情况按规定对相关单位进行通报和处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电力监管机构组织的达标评级审核相关工作。
(五)组织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有关企业和评审机构应组织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各级管理人员和现场评审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学习和掌握有关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达标评级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电监会每年组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有关负责人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并适时组织开展评审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现场评审人员的培训。
(六)认真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监督管理。电力监管机构要结合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督促、检查电力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电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将达标评级与评优评先、事故处理等结合起来,并将达标评级结果通报当地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促进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加快标准化工作步伐;结合专项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评审机构现场评审质量的监督检查,组织专家对已进行现场评审的电力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抽查,发现现场评审不严格、不到位或有失实的,视其情形对评审机构提出警告,直到撤销评审资格。电力监管机构会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未按规定要求开
展标准化工作、重大隐患整改不力和未达标的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的专项跟踪督查和安全考核,并做好评审机构的管理工作。
(七)巩固和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水平。已经标准化达标的企业(或工程建设项目)要不断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推进标准化达标升级,开展更高级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评级工作。对于评为三级标准化的,要重点抓改进;评为二级标准化的,要重点抓提升;评为一级标准化的,要重点抓巩固。电力监管机构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标准化达标开展情况,适时选择典型企业和工程建设项目,搭建经验交流平台,促进企业进一步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涵盖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提高设备设施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强化责任制落实等各个方面。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专人负责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由电力监管机构牵头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参与,实行分级管理。其中,一级由电监会牵头负责,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参与;二级、三级由电监会派出机构牵头负责,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参与。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制定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方案和达标评级计划,合理确定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稳妥推进,成熟一批、评审一批,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目标的实现。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和外部评审的方式。有关企业根据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和达标评级标准,对本单位(或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定,企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电监会派出机构和全国电力安委会成员企业单位应于2011年9月底前将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方案报电监会。
(三)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舆论引导。各单位要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教育,宣传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标准要求,营造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电力监管机构要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在指定媒体或网站上公告标准化达标的电力企业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培育典型,示范引导,提高电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推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日
电监安全[2011]21号 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篇2
工作的指导意见
1.2005年12月22日发布
2.建质[2005]232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的标准化、规范化,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就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对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综合评价为基本手段,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树立典型、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工作目标:通过在建筑施工企业及其施工现场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安全管理流程的程序化、场容场貌的秩序化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促进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自我保障体系。目标实施分2006年至2008年和2009年至2010年两个阶段。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及有关规定进行评定。2008年底,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全部达到“基本合格”,特、一级企业的“合格”率应达到100%;二级企业的“合格”率应达到70%以上;三级企业及其他施工企业的“合格”率应达到50%以上。2010年底,建筑施工企业的“合格”率应达到100%。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有关规定进行评定。2008年底,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要全部达到“合格”,特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应达到90%;一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应达到70%;二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应达到50%;三级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应达到30%。2010年底,特级、一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应达到100%;二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应达到80%;三级企业及其他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应达到60%。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借鉴以往开展创建文明工地和安全达标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督促施工企业在各环节、各岗位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规范施工企业市场行为,使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真正落到实处,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水平。各地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舆论宣传及先进经验的总结和推广等工作,积极推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实效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制定符合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建立包括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协会、企业及相关媒体参加的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及其施工现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改进监管方式,从注重工程实体安全防护的检查,向加强对企业安全自保体系建立和运转情况的检查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不断查找管理缺陷,堵塞管理漏洞,形成“执行-检查-改进-提高”的封闭循环链,形成制度不断完善、工作不断细化、程序不断优化的持续改进机制,提高施工企业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实现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化、标准化。
(三)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本地区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成绩突出的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给予表彰,树立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路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本地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建设部将定期对各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评价各地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的重要参考。同时,建设部将定期对各地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进行复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业绩突出的地区予以表彰。
(四)坚持“四个结合”,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步实施、整体推进
一是要与深入贯彻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相结合。要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落实《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行为纳入法律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二是要与改善农民工作业、生活环境相结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转化为企业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逐步改善农民工的生产作业、生活环境,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三是要与加大对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的投入相结合,把安全生产真正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逐步淘汰落后的、危及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施工技术。四是要与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相结合。引导企业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作业人员特别是班组长等业务骨干的培训,通过知识讲座、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多
种形式,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行为规范等要求贯穿于标准化的全过程,促使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过渡。
【电监安全[2011]21号 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质[2005]232号07-03
办安全[2012]45号_关于印发《电力行业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05-19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02-01
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06-03
建办质函〔2011〕222号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及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的通知07-2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指11-29
豫政 〔2011〕2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的意见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