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共10篇)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 篇1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
C类冲刺指南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山东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山东公务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已经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正在此路上漫漫求索的各位考生准备好了吗?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气吞山河的勇气和决心,更重要的是科学合理、有效有质的冲刺策略。
策略一:认清申论命题趋势,轻松上阵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部分大家需要认清两个方面:
一是形式方面。2014年山东省考仍然采用分岗分类的形式进行考察,不过根据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情况看,试卷分类并未影响到考生答题,太多专业性信息不会出现,所以各位考生勿要焦虑。
二是内容方面。AB两类试卷主题都会有各自的岗位倾向性,而C类则少了这些岗位色彩,以反映社会重大而普遍的社会问题为主,所涉及的主题方向比较多,所以中公教育对近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及近期各类申论考试主题做了梳理,以便考生把握今年新趋势:
北京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blog.sina.com.cn/u/1784439947
纵观近年各类申论主题,C类申论试卷对社会、文化领域考察的比较多,所以考生应多关注这方面的热点内容:
文化领域:传统文化传承(家风与国风)、中西方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发展
社会领域:社会治理、城市交通建设、教育公平、促进就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策略二:增加自身应考能力,充实装备
好基础才有高分数。申论考试拼的不是力气,不是运气,而是能力。现阶段各位考生要着重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山东公务员考试往往会根据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政策方向设定主题、命制材料,比如2011年考到“人口普查”;2012年乡镇考到“中央一号文件”;2012年省直考到“陕南移民搬迁安置规划”,所以各位考生需要多看当前的理论政策,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同时要多看理论政策的相关解读。
2、综合写作能力
很多考生都会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关键是没有做到脚踏实地,因此,考生要能够沉得下身,写得下去。提升写作水平,一靠多练,要认真研究2010年至2013年的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通过做真题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做完真题后,考生可以选择几套模拟题进一步巩固;二靠多写,客观题要写出感觉,比如归纳概括题要求语言凝练,考生们要在组织语言方面多加练习,逐步获得提升。
策略三:掌握科学作答方法,精准射击
好方法才有高效率。纵观历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每年都会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有新变化,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在题型上有哪些发展趋势呢?
1、贯彻执行灵活化
历年来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以考察政务性公文为主:2009年环保目标责任书;2010年回应稿件;2011年指导意见;2013年工作情况汇报。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贯彻执行题将逐渐趋于灵活化,可能会出现写作方式更灵活的应用文,比如演讲稿、宣传稿、发言稿、网站短文等。
做好贯彻执行题最核心的是确定行文逻辑结构,然而随着灵活化的发展趋势,考生要通过题干要求和材料内容,领会目标意图,确定行文结构。
2、文章写作深度化
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紧随国考步伐,将申论的时间长度延长为3小时,这也透漏出一个信号:考官需要高效、高质的答卷。如何写出高效、高质的答卷呢?第一要写得准,即要精准地把北京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blog.sina.com.cn/u/1784439947
握文章的中心论点,既要符合题目要求,又不能够脱离材料;第二要写得美,即要通过遣词造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尝试多用些短句,以并列形式加以组合使得文章有节奏感,例如:刹住浪费之风就要依靠群众,完善制度,以更有力的举措、更严格的监督刹住浪费歪风,营造清正党风、带动清简正风、培育清新民风。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中公教育预祝各位考生旗开得胜,一举成公!
更多备考信息请点击查看
文章来源: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北京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blog.sina.com.cn/u/1784439947
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经典备考 篇2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包含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等具体基金。可见,这一基金是全社会的救命钱、养老钱,但是长期以来,群众对这一重要的基金却知之甚少,直到2006年上海爆出了社保案基金案,涉案金额达上百亿,才引起了社会对社保基金的广泛关注:原来社保基金总额如此巨大,这些钱到底能不能管理好?
那么,社保基金总额到底有多少,真的多吗?
筹措足够的基金是进行管理的重要前提,2014年5月29日,人社部发布了“20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8269亿元,去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14亿元。基金支出合计27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85亿元,增长率为19.7%。这些数字看似庞大,但正如温家宝同志所说:“一个再大的数字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很小。“特别是我国正快速的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出将与日俱增,我国基金总额虽然增速很快,但是远远不能跟上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
这些钱到底管理的好不好?
除了筹措资金,社保基金的管理还有其他重要方面,比如依法支付、投资保值等等。自上海社保案案发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的安全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和投资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再次出现社保蛀虫。但是,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有关专家经过调研发现,社保基金的管理现如今存在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制定的政策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就带有明显的部门主义色彩,而且相关协调性也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的效果;二是监督力度明显不足,公众监督的渠道不通畅。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健全,也使得社会监督受到制约。
综上,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在资金筹措、管理监督方面成绩显著,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为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而,做好以下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在资金筹措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协同作用,以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在基金管理方面,应完善相应法律规范,明确各机关部门的权责,更好的做好内部管理。在监督方面,应完善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拓宽监督渠道,让群众放心交钱,安心生活。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 篇3
2014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要做到“三勿”
离潮州乡镇省公务员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在剩下的近一周多的时间如何备考,成为了大家广泛关注的话题。冲刺阶段,除了学习和熟悉作答方法之外,关于心态调整也很重要。在这里告诉大家成功冲刺潮州乡镇公务员考申论要做到“三勿”
勿急躁
“贯彻执行到底该怎么做”、“文章怎样才能写出特色”“怎么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的答完题”这个时候有很多考生六神无主,总有一种考试来临了,而自己什么都还没准备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团团转,而是要静下来,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已经掌握的比较熟悉了,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找到自己薄弱环节。然后针对薄弱环节想想哪些是可以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就努力去做。比如,用名言警句打造文章亮点,这个时候可能需要的是背诵一些名言警句,那就去背。如果有些问题,即便是自己努力也解决不了,那就放弃,因为不管怎样,申论是考不了一百分的。舍弃一些改变不了的,巩固基础的,有舍才有得。
勿傲娇
申论考察的是我们实实在在的机关工作能力,能力只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不断提升的。不要秉承拿来主义的一套做法,在那等靠要。等着背诵有人给你整理好的名言警句,等着模仿老师整理好的开头、结尾范本,等着套用现成的作答公式。但是大家有没有有想过,山东从不缺学霸,所有现成的东西,你能不能背得过学霸们?另外申论考察的是我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不是考察我们的识记能力。所以不要傲娇,做个娇滴滴的姑娘,申论需要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汉子。所以在申论的冲剂时刻,凡是都要亲力亲为,自己去总结你需要的名言警句,去打造属于自己独有的开头结尾。只有付出不同寻常的努力,才能收获异于常人的分数。
勿气馁
是潮州乡镇考今年推迟了,一部分考生到这个时候心理的承受程度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了,尤其对于年前就开始备考的考生,对于这次考试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个时候需要大家用平常心来看待这次考试。一方面要看到公务员考试只是一次就业的机会而已,这次考不上以后还有国考或是其他事业单位考试,一年有很多次机会供我们进入体制内;另一方面,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有很多考生甚至大部分考生是裸考的,这样算来你的胜算更大一些。
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3 篇4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三聚氰胺、毒豆芽和目前的瘦肉精事件,让人胆战心惊、食之难安,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让民众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产生了质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群众生活的幸福的基本保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政府应多管齐下治理好食品安全问题。
作为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一是由于缺乏行业自律,部分道德沦丧的生产公司和养殖户为了牟取暴利不顾人民的生命安全,在食品中添加国家禁止的添加剂。二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处于多头管理的格局,有些区域重复管、有些区域没人管,没有形成管理的合力。三是局部地方还存在着食品安全检查走过场、走形式的情况,执法浮于表面,一些公职人员玩忽职守、以权谋私,为非法商家提供保护伞和非法操作空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政府应如何多管齐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完善食品安全有关立法。有关立法部门,要根据食品安全问题的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并在各食品领域制定专项法规,如《生猪屠宰条例》等,同时地方政府应根据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管理、惩处办法,横向到边、竖向到底排查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漏洞,做到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有法可依。二是领导重视、加大执法力度,形成食品安全治理的常态机制。各级政府要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予以重视,把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地域、分类划分成格子,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其他干部入格管理”的网格化管理常态工作机制。同时,要加强执法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对于食品安全执法走过场、权钱交易的干部,要严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努力形成常态机制与重点突击检查相结合、各级干部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工作制度。
三是多部门组织协调、形成打击合力。农业、卫生、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要联合执法,加快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合作机制,摸索建立负责食品安全的“大部门”,确保食品安全执法不缺位、不重复。对于已查处到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各部门要联动出击、互相协调,形成打击合力,查处一例严惩一例,加大食品安全犯罪的违法成本,绝不姑息手软。四是要成立食品行业自律组织、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政府要引导食品行业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建立食品安全诚信台账,树立诚信经营的风尚,抵制损害行业名誉的非法经营者。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对食品生产业的从业人员定期开展生产行为准则和行业道德培训会,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政府要利用主流媒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用用食品安全带来的惨案激发民众监督热情,加大对非法经营人员的道德谴责力度。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 篇5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预测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振奋人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层年轻人寄予厚望。在众多青年才俊“梦开始的地方”——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来临之际,中公教育专家将以专业化的服务为考生进行申论命题的趋势分析并进行备考指导,助力各位考生在成“公”的路上稳步前行,梦想成真。
一、2018国考申论科目命题前瞻(一)从社会和文化把握出题趋势
国考申论主题选取侧重社会与文化领域,基于对社会与文化主题的探讨,考查考生对当前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与理解,如城市发展、科技与人文、社会心理问题、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公共安全、文化体制改革与繁荣发展等主题。这是因为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问题不仅可以准确展现创新转型的时代背景,而且侧重于考查人的基本素质,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契合。2017国考申论市级试卷聚焦“城市水系”,关注“如何做好城市与水这篇文章”,探讨水的智慧、生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材料选取横跨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领域,视野广阔。2018年的命题趋势也很有可能从多角度切入,侧重社会和文化方面,巧妙组织材料。
国考的落脚点在于为国选材,考查深层次的思考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无疑都体现了政府对选拔杰出人才的重视。通过申论材料设置多元化的命题,测查深刻的思辨能力,测查踏实的工作能力,会成为申论变化的一个方向。如选取社会与生态、经济与文化等交叉领域的综合性主题,还会以人本眼光反观经济和社会,去探讨人的内在价值,更会尝试通过材料高度复原工作场景,检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考生在备考中不仅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理论政治命题等的关注与分析,更要学会多侧面观察社会,提升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
(二)案例材料为主干,评论材料点主题
案例型材料从来都在申论试卷中担当主角,近来更有全盘占领的趋势。案例材料阅
读性强,但对于作答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透过案例找出“背后的故事”。除了案例材料,另一个典型的材料就是对话、评论,这类材料往往深入探讨材料主题,进行意义的深化和升华。如2015年国考省、市级材料6对《连线》主编的采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2016年国考市级材料2的市长信箱邮件内容,对于考生更是时间和精力的陷阱。2017国考省级材料3对“儒”之“柔”的评论引经据典、蕴意丰富,理解有难度。为此,考生要学会深刻把握材料,熟练掌握基本案例材料的阅读方法,多阅读多训练,精准作答。
(三)概括为基,贯彻为重,多题型融合
就五大题型在国考申论试卷中出现的频次看,归纳概括题是国考申论试卷中的基本题型,做好归纳概括题不但有助于提升考生对给定资料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考生取得高分。因为与归纳概括题型相对应的归纳概括能力是申论试卷作答的基本能力,也是准确作答其他题型的基础。
而从最新国考申论试卷看,2014年的省级与市级、2015年的市级、2016年的省级、2017年的省级与市级均出现了两道贯彻执行题,这就给出了一个信号:贯彻执行题成为国考申论试卷测查的重中之重。同时,国考申论科目还可能将单一题型与其他题型进行糅合,题型迷惑程度和作答难度都有提升。近年来,国考申论科目对文章写作的要求已经从僵硬的对策类议论文转变为更灵活的分析类议论文,更能全方位测查考生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备考阶段,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不仅要注重基本作答能力的整体提升,更要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此一来在考场上才能成竹在胸。
二、备考指南(一)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题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较早出现,可以说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基础的题型之一。
特点分析
1.题量分值较为固定。国考中归纳概括类试题一般固定在一道或两道,每题分值多在10~20分。
2.题型难度提升。近几年,申论逐渐加大了对归纳概括题“全面、准确”的作答要
求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快、准、全地提取出对应要点;同时,归纳概括题的考查形式不断变化,出现了拟制小标题之类的新颖问法,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考生务必加强对归纳概括题的重视。
【中公备考指导】
1.注重平时练习。归纳概括题通常要求考生对整篇材料或部分材料全方位把握,以此抓住题干要求的相关要点。国考作答时间虽长,但申论材料的字数一直居高不下,考生临场应试时心态紧张,很容易遗漏要点。为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中要大量练习真题及模拟题,提升阅读材料、提取和加工要点的能力。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题最重要的是对要点的采集,此类试题的作答字数较少,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性。
(二)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现在已经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难度较高的一种基础题型。
【特点分析】
1.题型变化多样。综合分析类试题题型种类繁多且不断推陈出新,其中重点考查了启示型分析、评论型分析和词句理解阐释三种题型。
2.省级试卷侧重考查此类试题。自2010年设置省级和市级两套试卷以来,省级试卷更侧重考查综合分析类试题,分值在10~20分,而市级近几年较少考查该类试题。
【中公备考指导】
1.培养分析问题能力。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多阅读人民网、新华网上的时评,学习其分析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并形成一定的逻辑思路融入作答之中,强化分析能力,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条理清晰的答案最能体现考生严谨的思维,因此在平时要多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3.多方关注,增长见识。平时多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报刊和网站的新闻时事,多看评论文章,积累社会资讯,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贯彻执行题
近几年,申论加大了对导言、讲话稿、简报等的考查,我们将其统称为贯彻执行题。【特点分析】
1.出现频繁。贯彻执行题一直受到命题人的青睐,近几年国考几乎每年都会有此类试题。因此考生一定要熟悉此类试题的答题技巧,积极应对。
2.重点考查宣传演讲类文书。贯彻执行题牵涉的具体题型较多,按照作答框架划分的话,可以分为通用结构型和灵活写作型两类文书。近几年,国考重点考查的是宣传演讲类文书,重复考查发言稿、宣传稿等,但2017年国考申论加大了对方案总结类文书的考查力度,命题变动较大,出题形式也较为多样。
【中公备考指导】
1.研究真题,多做练习。熟悉各种公文的格式和结构,掌握规范语言的运用方法。2.与时俱进,掌握多类文种。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贯彻执行题种类繁多,既有不断创新的,如2016年国考申论省级考查的新题型——导言,也有重复考查的,如2017年国考申论省级考查了曾在2010年出现过的题型——报告。为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中不仅要了解政府常用文书,还要关注近年来国考、省考等考试中出现的经典题型和新型文书,通过真题及模拟练习,掌握尽可能多的文种。
(四)提出对策题
提出对策题考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省级、市级试卷都会出现。【特点分析】
从2013年开始,提出对策题似乎在国考申论试卷中隐去身形,很多考生逐渐忽视这一题型。对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不要麻痹大意,虽然此类题目出现较少,但国考大纲从不曾忘却“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在备考时要有所关注和重视。
【中公备考指导】
省级:仔细审题。国考大纲中明确提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因而考生作答提出对策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中是否要求归纳概括问题、分析原因等,如果有明确要求,考生一定不能遗漏。
市级:掌握答题方法,确保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
申论材料都是围绕当前的时事热点展开的,考生平时要多利用网络、报纸等对热点事件进行搜集和整理,把握专家学者提出的建议、对策,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广阔的
思路。
(五)文章论述题
文章论述题是国考申论的必考题型,一般为最后一题。作为申论考试的“硬菜”,文章论述题的地位举足轻重,是考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容易拉开分数档次的题型。
【特点分析】
1.省市两级要求小有不同。与市级试卷相比,省级试卷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会高一些。
2.考查难度有所提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级)第五题要求“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给定标题较为抽象,不好立意,需要考生准确理解材料,把握水具有的特性,联系实际申发论述,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公备考指导】
1.平时多搜集一些适合申论文章写作使用的名言警句并背诵下来,以备考试之需,为文章增添亮点。
2.关注时政热点,对重大政策方针及领导人讲话都应有所了解,如能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可大大提升其理论高度。
3.平时多动笔。要想写出深度与文采兼备的好文章,只靠浏览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反复练习。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的范文都只是一种参考,考生需要从中悟出好的立意、结构、论证方式等,加强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 篇6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部分备考技巧
2014年山东省考备考专题:http://v.huatu.com/shandong/gwy/
什么是申论?公务员招录中申论又是什么?公务员招录中申论的实质又是什么?申:申述、申辩、说清楚;论:就是论据、进行论证。申论就是把事情说清楚,加于论证。公务员招录中申论就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热点和难度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对策。公务员招录中申论的实质--------公务员的思维方式!
写好申论要做那些工作
一、夯实基础阶段——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历年来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而且与中央基础性政策文件有密切的关系。或是对政策进行前瞻,或是考查对已发布文件的深入领会。选对资料,培养语感。《半月谈》是一个不错的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资料,其中的“半月评论”的文体风格非常值得借鉴;《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要想在语言上真正有所突破,简单的浏览是不够的,需要花费时间和气力。如果能够熟读、甚至背诵两到三篇人民日报社论或半月评论,效果是非常好的。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 篇7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
【常识储备】
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2013年11月12日发布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在中国制度框架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引起市场各界高度关注。
【报告摘要】
报告指出,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改革。
【报告解读】
治理一词,缘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往我们说“管理”,今天成“治理”,虽是一字之变,但这种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意味着我们不仅于思想观念上不再走人治的老路,而且于政治生态上铲除了人治隐形存在的可能,最终使那种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法治无所依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必然是法治。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理系统现代化;二是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的治理系统现代化,主要是指权力运行的现代化,运行有两个保证,一个保证它的纯洁性,反腐也是系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未未来五到十年乃至三十年的改革,要实现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而公平正义社会的一个体现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标准表述】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深刻内涵]
在过去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权力的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运用政治权威发号施令、制定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垂直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寻求一致目标等方式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当前,社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极,是政府和企业之外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第三种力量。
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基础之上的合作。法治是这一系统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秩序,就无从谈治理。
[综合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公共问题层出不穷,政府的治理压力不断加大。就公共问题的数量而言,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所面临的问题都呈现“井喷”之势,这给政府压上了沉重的治理担子。
当前,中国的治理重点和难点逐步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转移。经过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完善,国家治理经济事务的很多理念、方式和手段已经渐入佳境。然而,复杂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包括社会公正、环境污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使社会矛盾日渐尖锐化,国家的维稳态势日趋严峻。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
[权威论述]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习近平
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习近平
[对策措施]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一是传统治理主体单一化到多样化。传统的社会治理主体比较单一化,强调国家或政府从上至下的静态的行政管理,亟需过渡到综合运用法律、道德和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方式。要坚持依法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社会诚信体制建设、信息化管理、舆论引导、心理疏导、人民调解、基层社会自治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注重从源头上治理。社会管理不等于“维稳”。“维稳”只是社会运行出现失序状态之后的应急管理。创新社会治理强调常规性的、基础性的服务和管理。这就需要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需要我们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的理念。切实转变政府的工作作风,彻底改变过去政府部门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三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其协同作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过程。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协同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意义重大。政府在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过程中,将一些民生服务项目打包向社会组织招标,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改革有关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有力地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同时,社会组织也要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和自律诚信机制的建设,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
四是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通过“单位”对社会成员进行服务和管理。但是当前普遍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区成为新时期社会治理的新载体。要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包括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市场的服务体系和社区公益服务体系。在当前,特别要加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强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公益服务体系建设,来满足社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兴趣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五是积极动员公民的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理念是“善治”。“善治”强调赋予公民更多机会和权利参与政府公共政策,通过沟通、协商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让公众参与社会公共政策的讨论,保证民意能够进入到公共政策中去。
六是健全治理的体制和机制。中国的社会转型目前进入到社会矛盾多发时期,矛盾多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建立化解矛盾的体制和机制。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我们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事先预防社会矛盾的发生。需要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及时反映、矛盾能及时化解;同时,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和改革信访工作制度,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有效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 篇8
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政府聘任外籍雇员
北京人事考试网:
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山东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专家特别推荐最新考情资讯,深度剖析时下热点,整合公考疑难问题,预祝广大考生在山东公务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背景链接】
2014年佛山市外经贸局招聘了四名外国雇员,5月份经媒体披露后,已经赴任的两人立刻成为关注焦点。由于刚开始工作不久,“外国和尚究竟有多会念经”还有待观察,不同文化在政府大院里的碰撞耐人寻味。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习近平
我们要大力促进自主创新,推进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优化组合,同时积极引进国外智力,把外国专家的专长与中国发展的需要更好对接,让中外人才的智慧融合迸发,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李克强
[辩证分析]
一方面,聘请外籍政府雇员是有益尝试。引进国外人才做中国的公务员,既有利于引进国外的管理能力、管理方式,包括一些更科学的机制,又可以给国内公务员带来危机感,从而激发出他们潜在的干事兴业的积极性,在学习和实践中缩小与国外人才之间的差距。唯有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创造更有益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政府效率的工作创新平台和成长环境,方能让外籍政府雇员大展拳脚为我所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至于沦为噱头和装点门面的花瓶。
另一方面,外籍雇员聘用模式很难推广。一是外籍雇员也不是所有职位都适合,只有涉及到外企、外事等和外国人打交道比较多的职位才更适合外籍雇员,许多涉密的岗位当然就不那么欢迎他们了。二是外来的“和尚”,对于我国的风土人情难以深入了解,工作的开展与沟通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诸如此类问题,如何得到解决,仍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摸索。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此外,“进口公务员”来袭,势必会给国内愈演愈热的“公务员热”火上浇油,竞争也将更激烈,影响社会公平的违规现象也将更加明显中公教育版权。
[意义]
政府部门招募外籍雇员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在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到外国就业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工作,这意味着入世后,我国在劳动就业上已经迈入全球一体化的轨道。随着政府部门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扩大,让外籍雇员参与其中,发挥其特长和作用,是明智的选择,也是正常的选择。
[建议]
一是坚持权自我操的原则。通过签订合同、效能考核机制等手段,在牢牢控制对外籍雇员的领导权的前提之下,对外籍雇员充分信任、充分放权,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抑制他们的消极性。
二是采取师“夷”代“夷”原则。从暂时利用外籍雇员的角度出发,发挥外籍雇员的技术专长,并利用他们培养我国和本单位的人才,把他们的工作作风、工作原则和精神引入国内政府部门之中,以更适应民众的高要求和时代特质offcn。
【重要位置设计】
[精彩标题示例]
1.政府招聘“洋雇员”可行需谨慎
2.让外籍政府雇员“依法念经”是关键
3.政府聘洋雇员“国际范”也得接地气
[精彩开头示例]
1.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外交流频繁的大背景下,外国人到中国工作、中国人到海外就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些跨国就业的人员大多是在公司、企业等商业机构任职,像四名外国雇员这样到地方政府工作的,确实不多见。引入“外脑”做一些专业对口的技术工作,应当以宽容、鼓励的心态对待。只要能为我所用,何必过于在国籍上纠结。
2.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必然会在多方面加强互联互通,这对于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我国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所谓机遇,是可以吸纳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融会贯通,共同提高;之所为会有挑战,是因为想要外国文化真正融入我国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公教育。
[精彩结尾示例]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被用来讽刺那些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熟悉人,而盲目信奉外人的人时,又有一批“外籍和尚”被请到中国,装点中国大好河山。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民族,正是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才成就了中国繁荣的汉唐文化,复兴路上的中国要秉承传统,广纳良才,为我中华民族复兴所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同住地球村的背景下,人才的流动不再被国界所阻隔,万水千山也拦不住人才远涉重洋的决心与意志。而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发展更要有广纳贤才、选贤任能的决心与气魄,唯有海内外英才为我所用,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不是梦。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 篇9
一、材料分析
1.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1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叙述的,针对自来水是属于社会商品还是公共资源这一属性问题展开讨论,并进一步探讨中国自来水行业发展的去向问题。
材料2只有一段文字,以案例入手,介绍了目前我国市政建设与城市改造不同步这一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
材料3只有一段文字,以国家4万亿保经济增长的投资为切入点,提出了政府投资对于城市公用事业的关注度仍然不足的问题,这与我国城市现阶段对市政设施快速增长的需求情况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材料4由两段文字组成,对我国城市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取向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了举例分析。
材料5主要围绕某市供水价格调整这一话题展开,以一个普通市民生活用水缩影向考生展示了我国许多城市水量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同时,提出了水价调整这一改革政策可能会带来的相关影响。
材料6提到了“南水北调工程”这一概念,并对其目标及效果进行了举例描述。材料7介绍了国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基本内容,同时列举天津淡化海水工程的效果及借鉴意义。
材料8举例介绍了世界各国节水、用水的合理举措,为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的经验。
2.整理材料
2010年山东申论考试与天津共用一套试卷,因此,本套试卷给定资料的地域性并不强,反而更加突出了材料主题的广泛性和可论性,资料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从给定资料的形式来看,有座谈记录式、描述式、举例式、采访式等各种形式,导致所给资料纷繁复杂,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从给定资料的内容上看,各则材料生题较为分散,内在逻辑不强,对材料中心的把握也有一定难度。总休来看,给定资料围绕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这一主题,讨论了我国自来水行业发展、城市市政建设、水价格调整、南水北调工程、海水利用等各方面问题,可谓涵盖广泛,并且资料还给出了国外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先进经验,丰富了材料内容,也给考生答题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素材。
二、解题分析
第一题包括两个问题,都是针对“给定资料1”而设置。第l小题要求概括舆论的实质,第2小题要求概括这次座谈会涉及的主要问题。回答这两个小题,都需要充分理解给定资料1,紧密结合材料来回答,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作答尽量简明、准确。
第二题中实际也包含了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属于归纳概括类题型,要求总结出“平衡”所指的关系;第二个问题属于综合分析类题型,要分析证明进行平衡是关键问题。第三题属于综合分析及公文写作类试题,首先考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公文写作的模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决、回应。
第四题属于综合分析、论证类题型,要求考生在认真分析现有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及问题进行解答。
三、参考答案 第一题
1.这种社会舆论的实质在于唤醒相关利益方即公众改变“理应无偿享用水资源”的错误观念。虽然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但不应该无偿享用,供水公司是企业属性,适当盈利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本次座谈会主要讨论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第一,水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经营公共资源的供水企业是否要追求盈利。第二,是否能够通过调整水价的手段来实现供水企业的盈利。第三,目前供水价位是否合适,应该以何种标准来衡量水价定价是否合理。第四,面对公共事业长期发展滞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第五,是否应该在公用事业领域引入外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会对我国的水价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
第二题
需要“平衡”的主要是公共事业的公益性与商品性这两种属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水资源是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市场化销售的,其开采、净化、处理等过程均是有成本投入的;但同时,水资源运营是一项公共事业,具有公益属性,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内容之一。
公共事业是杜会平稳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公共事业运营者也需要实现效益、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如何平衡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便成为了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第三题
首先,我国对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原则是仅出让经营权,不出让所有权,因此,不存在将市政公用事业出售光的问题。
其次,由于公用事业具有公益性属性,政府在出让经营权之后也不会对其完全置之不顾,会进一步规范、监督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保证公众合法权益的实现。第三,由于政府财政资源有限,仅靠政府经营很难满足市政公用事业的全面、有序发展,以及越来越大的群众市场需求,因此,适当出让其经营权,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管理社会事业的积极性,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公用事业的发展及完善。
第四,由于公用事业出让属于新鲜事物,国内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在实际运作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状况,下一步政府会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民营资本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模式,对于新出现的问题即时给予纠正。同时,实施更为严格、完善的审批制度,严把入口关,选择最为适合的企业进行经营。
第四题 例文1: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水资源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是商业、农业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1977年,联合国召开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危机。1993年,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10年3月22日,全球迎来了第18个“世界水日”,联合国将本次“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这表明了水资源安全管理是现阶段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人口急速膨胀,工农业生产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一发展不仅使得全球用水量飞速增长,而且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88%的疾病可归咎于不安全的用水或缺乏必要用水卫生设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0年“世界水日”的致辞中就指出,因饮用不卫生的水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包括战争在内等一切形式的暴力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因此,保障水资源清洁,便成为我们必须直面并解决的课题。具体来讲,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手段实现水资源保护,防止水污染情况持续发生。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各国政府可开展积极、广泛的宣传活动,以增强本国公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同时,各国政府可以根据本国自身国情,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体制以及相应的运营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法律层面上规范政府、社团、企业、个人等的用水行为。
其次,从各类非政府组织层面来讲,它们虽然不能以法律、法规等形式来严格规范公众及政府的行为,但是由于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强,可以起到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桥梁作用。可以为政府提供帮助,帮助其以多种形式宣扬水资源清洁、保护的相关政策;可以为民众请愿,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及时向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反馈,促进其早日整改。
第三,从个人层面来讲,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因此,都有义务为保护水资源清洁贡献力量。最基本的就是从个人做起,节约用水,规范处理生活污水。同时,每位公民都可以积极监督当地企业、机构的用水行为,对于水资源污染情况,发现一处、举报一处,坚决抵制污染行为的存在,监督企业、政府行为。
总之,保护水资源清洁事关人类生存大计,也关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保护水资源清洁人人有责。让我们积极关注水质,保护水源清洁,共同创造健康世界。
例文2:
做好水资源这篇大文章
——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是商业、农业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政府机构很早便意识到了进行水资源规范管理的重要性,水利部从1989年开始,便将每年的7月1日至7月7日定为“水法宣传周”。随着“世界水日”的确定,从1994年起我国将“中国水周”起讫日期改为3月22日至3月28日。2010年,我们迎来了第23个“中国水周”,本年的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释了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如何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水、旱灾害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全球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已经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同时,我国其实是一个干旱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排在世界的前五位,但算人均值的话,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因此,如何规范水资源管理工作,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休来讲,我们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鉴于我国水资源匮乏这一现状,无论是政府机关、社团组织还是企业个人,都需要培养节水意识,在办公、生产、生活过程中,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坚决杜绝长流水现象,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二,改变用水观念,增加二次水利用率。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改进技术、设备,加大对于污水的循环处理、利用;对于家庭来说,可以一水多用,比如将洗衣做饭用的水储存起来,用于厕所冲洗,同时,提倡家庭中购买中水,有效节约清水资源。
第三,增加清水资源储备量,进一步优化水质。这部分工作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法律、法规、规范条款等措施,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净化水源,强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达标活动,预防水污染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第四,加强水土保护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护水意识。政府、家庭要起到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从孩童抓起,在学校、家庭中培养他们的节水意识,提醒他们节水的重要性,让节水观念在每一个单位、个体内扎根。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 篇10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如何看待公路执法乱象
2013年12月16日据报道,经物流行业协会统计,一年运费的1/10是罚款,算下来以后一年的罚款金额大概是2700亿,山东高速集团董事长孙亮在央视财经论坛现场炮轰高速超载罚款。孙亮称交警和路政部门在查违章,查超载,罚款的话,高速公路是无条件放行的。此事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综合分析]近些年公路执法乱象在不同领域、各个地方都曾经被媒体陆续报道。中国的公路之所以被戏称为“印钞机”,一部分原因与公路合法的高收费有关,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涉及公路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罚款有道”,给货运企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给物流产业造成栓塞,进而间接将成本传导给终端消费者。要想降低物流成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必须下决心对公路三乱问题的根源进行改革。
[原因] 全面系统分析,导致公路“三乱”屡禁不止的具体根源,当然很多也很复杂。比如,“多头执法”的交通管理体制,“以罚代管”的行政执法体制,“行政罚款按比例返还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等。所有这些看上去似乎很多很复杂的体制根源,事实上完全可以“一言以蔽之”地概括为“严重依赖罚款来养活人员的执法供养体制”。而一旦以这种“罚款供养”来审视,就会发现,公路“三乱”之所以会如此之乱、乱而难治,个中的逻辑其实非常简单明了。也即,“三乱”之“乱”并不简单是执法规范、作风之乱,而是更为基础性的“供养”之乱,因为在现实中,存在大量必须依赖公路罚款来养活的交通执法人员。
[启示] 超载危害很大,当然需要治理,但如果公路三乱不止,超载不但不会停歇,还会因其成为一些权力部门借以牟利的工具而愈演愈烈。显然,其中最大症结,还是权力自利的冲动没有受到根本遏制。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治理公路三乱,从此几乎每过一个时期就会有雷霆骤雨式的集中整治行动,但几乎每过一个时期又会遭遇强烈反弹,这样一个治丝益棼的结果,似在意外,实在意中。反思近些年,各地频频出现的天价拖车费问题,公路乱设卡、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乱罚款等问题,可怕就可怕在不正之风和行业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逐步形成了强大的针对批评的“免疫力”。今天被曝光了,象征性地整改一下,明天继续把乱罚款进行到底,个别一线涉事执法人员被“严肃处理”宛如在烂疮上贴膏药,除了暂时遮羞没有根本疗效。
[措施] 根治“公路三乱”,应正本清源。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首先要将公路收费减下来。取消普通公路收费、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并公布取消收费站的时间表,做到令行禁止,问责跟进。其次,对执法部门的考核评价不是以罚款越多绩效越好,要“反之道而行之”,罚款越少,甚至是“零处罚”,只要违章行为在现场得到纠正,一样加分。将查处违章与高速公路的养护捆绑起来,以纠正违章行为和优质交通服务作为执法绩效。同时,辅以之全天候的罚没收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斩断利益链条,遏制乱罚款的死灰复燃。唯此,才能终结“马路提款机”,达到货畅其流,路畅其行。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冲刺指南】推荐阅读:
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名师点评:牢记根本 大德大义05-28
山东省公务员申论D类热点汇总09-01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06-07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解析09-12
江苏省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C类10-14
2022山东省公务员申论真题答案10-11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考试05-21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题海08-28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