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课程建设:塑造重庆基础教育新形象

2024-10-26

渝中区课程建设:塑造重庆基础教育新形象

渝中区课程建设:塑造重庆基础教育新形象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渝中区课程建设:塑造重庆基础教育新形象 作者:唐智松

来源:《今日教育》2013年第09期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我深深感触到了渝中区基础教育界一股强烈的改革冲劲、一批丰硕的改革成果。我认为渝中区的课程建设蕴涵着如下的内涵:

第一,抓住了四个准确定位。一是区域──在多种类型中抓住城市学校的特点;二是载体──在多种资源中抓住课程这个心脏;三是阵地──在多种途径中抓住课堂的主阵地;四是环节──在多种环节中抓住了教学过程这个核心。

第二,具备了“五有”改革特点。一是有理念的整体性设计;二是有个性的特色化打造;三是有内涵的多样化课程,已初步形成的四大类课程发展模式就反映了这一点;四是有灵活的生成性教学;五是有思考的追求卓越。

第三,体现了三种教改精神。一是顺应时代的开拓精神,没有躺在高地休息;二是勇于领先的创新精神,因为进入深度课改没有先例可循;三是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抓到了学校理念—课程—教学这个关键链条和师生共生发展这个核心共同体。

第四,带来了众多的教研思考。一是诸如所谓“文化课程”中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该体现什么样的文化?二是众多的校本课程如何多而有序,并能耦合形成一个反映渝中教育整体形象的课程模式?三是怎么能够可持续性地发展?特别是在现有考试制度的有限空间里做出无限的效果?四是如何运用信息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最大化等。

最后,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开放交流、共享资源;二是各自反思、提炼特色;三是调整身姿、造就自我。以此塑造以渝中区为代表的重庆基础教育新形象!

上一篇:一角芬芳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学校健康教育讲座小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