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二天课课练

2024-08-12

三年级第二天课课练(共8篇)

三年级第二天课课练 篇1

5诗四首

基础演练

1.读拼音,写汉字。

chéng qiáng yáo yuǎn wéi rào zhú lí()()()()2.查字典填空。

“偏”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査()部,再査()画。在字典中,“偏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a.不正,倾斜;b.仅注重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c.辅助的,不占主要地位的。在“偏爱”一词中,“偏”应选()项。3.组词

陶()凌()磨()淘()陵()摩()

能力提升

4.填空。

(1)“花中四君子”指的是、、、。(2)《梅花》中赞美梅花香气清淡的诗句是:。(3)《幽兰》中表明兰花以其独有的馨香而得到人们喜爱的句子是:。(4)《菊花》中表明作者喜爱菊花的原因的句子是:。5.默写本课古诗中你最喜欢的一首。

。。小草

基础演练

1.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kuáng fēng xī shuǐ()()()yì chóng gān hàn máo tǎn()()()2.用横线画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写在句后的括号里。(1)它们在那里汪盛地生存、繁衍着。()(2)野火、狂风、干汗,都不能摧毁它那坚定的生活信念。()(3)在暴风雨中,在烈日下,小草越练越坚强。()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生命力()的信念()的北国()的沙漠 4.读读句子,并说明这些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1)你看,那一丛丛的小草,连成一片,宛如一张碧绿的毯子铺在地面。

把 比作。(2)小草长在路边,给道路镶上绿色的花边。

把 比作。

能力提升

5.诗与小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赞美了小草。

“天涯何处无芳草?”赞美了小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赞美了小草。

黄山松

基础演练

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浩瀚 宏大 斑驳 稠密 矗立 谄媚 2.抄写你喜欢的描写松树的四字词语。、、、、3.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迎客松伸开手臂。(扩写)

。(2)黄山松那生命的活力,又有什么地方的松树能与之相比呢?(换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3)妈妈热腾腾地端来两杯绿茶。(修改病句)。

能力提升

4.课文加油站。

(1)课文详细介绍了黄山十大名松中的、、、,概括介绍了另外几种松树:、、。

(2)“黄山归来不看松”这句话的含义是

万紫千红

——花卉描写片段集锦

基础演练

1.给加点字注音。

()()()()集 锦 炫 耀 光 润 花 梗 ....()()()()污 浊 衬 托 点 缀 瓷 器 ....2.在括号里正确的拼音或汉字下面画横线。

别的花都要种在污浊(zhuó chóng)的泥里,才能生活,它却可以种在清洁的水里,(村 衬)着晶莹的白石,盛在精致的瓷(cí zī)盆里,那竟是脱尽凡胎俗骨的,无怪古人要以“凌波仙子”来比它了。3.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直线连接起来。青翠光润的 花瓣 疏落有致的 香气 冰肌玉骨的 叶片 芬芳清幽的 花序

能力提升

4.把课文中你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摘抄下来。再试着自己写一写。比喻句: 拟人句:

三年级第二天课课练 篇2

26、读书再读书

一、本课训练点: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是我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美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

二、比较后组词

吟()境()幸()铃()镜()辛()

悔()移()财()愁()侮()侈()材()揪()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宝贵)的财富()的思想()的天地

()的声音()的书籍()的风情

四、解释成语并造句

囫囵吞枣——

五、课文阅读

1、《读书再读书》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读书能使人、、、。还能,读书真让人。所以,为了明天不致懊悔,我们不能像 一样,而要像 一样多读书,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发生奇迹。

2、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诵。

3、摘录一句关于读书的格言。

4、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写读书的好处还有哪些?

读书使我们。

六、拓展阅读

一位小朋友染上了很麻烦而且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位小伙伴接触。但有一个小男孩例外,他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这位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的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

有好心的邻居阿姨提醒小男孩,小男孩看了看阿姨,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

好几年过去了,这位小男孩长成了大男孩,上了高中,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老师发现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爱跟那些大家公认的“坏学生”在一起。这当然不是好兆头!

因此,老师善意地劝告他要注意自己“好学生”的形象。但是男孩自有他的主见:如果我真的边“坏”了,也只能证明自己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又怎么怨得了别人呢?

“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男孩子说,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

1、请选用文中的一个词句作题目。

2、文章写了这个小男孩两件事,请简洁地概括出来。

(1)()(2)()

3、和“有好心的邻居阿姨提醒小男孩”相照应的句子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

4、“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小男孩共说了两次,但两次的意义不一样。

第一次是说()

第二次是说()

5、人物对于同一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请分别用上一句俗语表示他们的看法。

(1)好心的邻居阿姨、老师:()

(2)小男孩自己:()

6、“和‘坏学生’在一起玩会让你变坏的”。对于这一观点,你同意吗?请说说理由。()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一、本课训练点:在句子中填上反义词

1、海洋总是()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从不()它的奉献。

2、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的石油、天然气等,而陆地的矿藏由于无节制的开采,正面临着资源的()问题。

二、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纤 细(xiān qiān)散 乱(sàn sǎn)舍不得(shě shè)悄....无声息(qiāo qiǎo)打 扰(lāo rǎo)趴(pā bā)在桌上 ..

三、比一比,组词。

腻()绞()梁()辫()贰()铰()粱()辨()

四、据义填词。.

1.语言行动十分谨慎,不敢疏忽。()2.趴在桌上,飞快书写。()3.没有声音,没有踪影。()4.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五、课文阅读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有留披肩发的,有剃平头的,有梳分头的,有黑发的,有白发的 „„写出了

2、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1)找出句中一组反义词: ——

(2)这句话的妙处是

3、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铰了。

(1)句中“贪婪”的意思是,这个词语写出了姑娘。(2)“看那神情”,姑娘仿佛在想:。

六、仿照第五节的写法,写一个同学或老师或家人看书时的动作、神情的小镜头。不少于100字。

六、拓展阅读

三 个 和 尚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住在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到山下的小河里挑水,自己喝够了,就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虽然都要水,却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有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起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忙得 ;瘦和尚累得 ;胖和尚喘得。这场大火很快就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什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争执()勤快()危急()

2、“争先恐后”的意思是

3、把文中用“ ”画出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5、填空。

(1)第1自然段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和尚 水吃,两个和尚 水吃,三个和尚。”

(2)第1自然段可以分成3层。在层与层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词语是 和。

(3)阅读这篇短文能让人们意识到合作共事时不能,必须。斯塔笛的藏书

一、本课训练点:修改病句

1、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2、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3、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4、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5、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6、当我递上一杯茶,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7、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8、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9、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10、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自己可以从中得到快乐。()

4、根据上下文意思,在文章的“ ”上将句子补充完整。

2、指不假思索地随口而出。()

3、十分破烂的样子。()

4、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三、填关联词。

1.斯塔笛()没有才气,()没风度,长得又可笑,()他()让我心中油然起敬。

2.斯塔笛没拿一件玩具给我,一次也没笑过,()我还是很喜欢到他儿去。

四、缩句。

1.父亲为他买了一个胡桃木做的漂亮书橱。

2.斯塔笛查看一下书的装订线。

五、课文阅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积蓄——()小心谨慎——()原因——()肃然起敬——()

2、用改变词序的方法改写下面的句子。

1、他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数量不小的一批藏书。

2、父亲为他买了一个胡桃木做的漂亮的书橱。

3、课文第1节从哪些方面写书了斯塔笛十分爱书?

(1)(2)(3)

六、拓展阅读

两 袖 清 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h)i)。△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 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 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 您进京不送礼 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已用“△”分为三段,写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读画“___”的句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短文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书的性格

一、本课训练点: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1、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二、照样子,写词语。

如:伫立 立 立 立 立

三、照样子写词语:

斤斤计较 熙熙攘攘 不急不躁

四、根据意思写词:

1、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2、开卷有得,形容读书有好处。()

3、大门面前张起网来捉麻雀。形容十分冷落。()

4、用尽自己的一切来帮助别人。()

5、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6、改变态度,不再坚持过去的成见和主张。()

五、扩句。

1.藏书搁置书架上。2.书架上有新著。

六、课文阅读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家有藏书若干,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性格。有几本书(),(),满肚子都是一些人世间的大道理。阅读这些书之前最好()。有几本书(),(),想和它们打交道,最好是在()。另一些书(),(),我可以()。以书为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真所谓()?

2、拓展题:

仿照课文的介绍方法来为自己喜欢的书做一枚漂亮的“性格书签”。

七、拓展阅读 一千张糖纸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

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的种种游戏使外婆更不安宁了.笑呀,闹啊四合院的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累呢?"我们互相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家累呢?我们从没想过.表姑又说:"你们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你们为什么不去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我想起世香向她炫耀过,她有几十张美丽的糖纸.可我既不喜欢糖我最喜欢的书是。他是一本 的书,纸,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的.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你们各攒够一千张糖纸,我就给你们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我们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被今天的孩子所稀奇,但在我的童年,表姑的许诺足使我们激动很久.那是怎样的一笔财富,那是怎么样的一份快乐.

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家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墙角里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追跟随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纸,这样,也只能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嗓子让糖瘊得生疼。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侯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带回家,在脸盆里仔细泡干净,然后一张一张贴在玻璃窗上,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的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我们说“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着你们玩的,嫌你们老在院子里闹,不得安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大人是我的表姑啊。

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那颗心突然加重了。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仍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不可以欺骗,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我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1、、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使表达的意思不变。

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姑”为什么让“我们”攒糖纸?“我们”又为什么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始说累距离“我们”遥远,结尾说“我突然觉得很累”。你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仍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从这句话看,她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古文二则

一、课文阅读

1、默写并翻译古文二则

《读书有三到》的作者是(),朝代是()。

译文:

《论语 学而篇》的作者是(),朝代是()。

译文:

2、根据所给的词写一段话,要求:意思简洁明了。如果„„就„„,因为„„所以„„,不正是

3、说写双通道

(1)、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读书有三到》对你有什么启发?

(2)、积累下面有关“学习”的名言,熟读成诵。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拓展阅读

背 影

我的朋友在灯影下,给我讲了一段吃苦瓜的故事。

我们广东人都喜欢吃苦瓜。有一次,我们在朝鲜战场作巡回宣传。回来时,吃到新鲜菜---一个盘炒苦瓜。吃得真算得意,很快就吃了大半盘。这时候,我们的将军也来到饭厅吃饭,他在那边桌上,大口地边吃边听作战参谋在身旁向他汇报战争的情况。他看到我们这些搞宣传的人们刚刚回来,就热情地过来和我们闲谈。

直到有人告诉他,开会的时候到已经到了,他才想起该走了。可是,他还没迈出第一步,又转身回来。望着我们的脸说:“你们吃的苦瓜,()没有吃完,是不是可以分我一点儿?”

这时候我才想起,原来湖南人也喜欢吃苦瓜的。不过我们觉昨,我们剩的未免太少了点儿。如果我们能记得湖南人也是喜欢吃苦瓜的,我们早就分给他了。

现在,只乘下一个盘底儿,又是吃剩下的。实在不好意思。()他满不在乎(hú hu),这就使得我们也觉得不该在乎了,索性把剩得不多的苦瓜,连盘子都端了给他。他亲手端过去,连声笑着说:“谢谢!” 这时,我①看到了他的背影---平直的背脊,轻快的脚步。我心想:他不是别人,他是我们②的将军。这个称(chèng chèn)号和他是多么相称啊!||

在灯光下,我③跟着他的话音,似乎也看到了一个正直人背影----这位将军经常走到我们④行列的前头,()我们也经常见到他的背影。

1、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注意画掉。

2、把下面的关联词恰当地填入短文的括号中。

但是 所以 如果

3、解释句中“又”的意思。(写入括号中)①他还没迈出第一步,又转身回来。()

②现在,只剩下一盘底儿,又是吃剩下的,实在不好意思。()

4、文中四处“我”或“我们”分别指谁?

我①()我们②()我③()我们④()

5、一文已分成两段,请写出各段段意。第一段:()第二段:()

6、“这个称号,和他是多么相称啊!”一句的“称号”指(),“相称”的意思是(),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7、读全文,填空①这篇短文写了(),表现了()的品格。②短文表现将军品格的主要方法是()

美术7年级上册第三课课例 篇3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自我问答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第三课 《向日葵》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初一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4人。本班学生两极分化较重,学习的积极性一般。3.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初中美术教案7年级上册03课向日葵)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向日葵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按照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有关要求,向日葵设置欣赏感受和创作表现两个学习活动,旨在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改变传统教学的色彩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法的传授,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一、以“向日葵”照片导入:

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促使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度的形成另一方面从自然形态感受色彩的基本特征。

二、凡•高的《向日葵》作品介绍: 同时还可以选择凡•高的另外几幅《向日葵》作品对比欣赏,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色彩关系带来的不同情感反应比照,从而加强对色彩的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三、练习:

1、观察不同色调画面,学生通过色调比较,感受不同色彩对营造气氛、传达情感的作用;

2、对色彩的对比关系进行讨论,了解色彩画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能使色彩表现更强烈。

四、课堂小结 4.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让学生能够尝试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大胆表现。

3、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

教学难点: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

6、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7、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大海、天空等色彩分明的彩色图片,凡.高的代表作、课本等。

8.教学课时 本课教学时间一课时 9.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师引入:

欣赏图片,分析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教师向学生介绍艺术家的生平和心路历程,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对比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研究色彩的本质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通过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

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

认真观察几幅图的不同之处。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研究色彩的本质特征

9.作业安排

画一幅色彩鲜艳的画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所用资源全部来自网络

●参考书目:

*《色彩技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色彩艺术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三年级第二天课课练 篇4

第一课时

一、我能写得既正确又漂亮。

gē bǎnlín shīdǎo méixiān qǐtián kòngyōu lǜ()()()()()()

二、正确读音我会选。(用“√”划正确读音,用另一个音组词)勉强. qiǎng()模.样 mú()自作.自受 zuō()qiáng()mó()zuò()

三、辨字组词我最棒。

怨()裹()撕()梧()怒()褒()嘶()悟()

四、照样子,写词语。

1.闪闪发亮(AABC式)2.自.作自.受(含有加点字)3.忐忑不安(形容心情的)4.湿淋淋(ABB式)

五、在()内填入带“静”的词语。

1.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地睡着。2.孩子的呼吸均匀而(),睡得正香甜。

3.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4.在无限的()中,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六、选择省略号的正确用法。

①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七、句子万花筒。

1.桑娜把一块很厚的头巾包在头上。(改为“被”字句)2.渔夫拖着鱼网。(扩句)

3.桑娜脸色激动,神情苍白。(修改病句)

第二课时

一、从下列词语中找出近义词、反义词。顾惜抱怨忧虑倒霉爱惜欣慰幸运埋怨诅咒魁梧保佑矮小 1.近义词:

()——()()——()2.反义词:

()——()()——()

二、关联词语我会填。1.孩子们没有鞋穿,()冬夏()光着脚跑来跑去。2.她()自言自语,()在胸前画着十字。3.桑娜()想()敲了敲门。

4.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三、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选一选,填一填。

①神态描写 ②心理描写 ③外貌描写 ④环境描写 ⑤语言描写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2.“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3.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4.就在这死去的母亲的身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5.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四、读句子,再做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1)“这样做”是指。(2)“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认为矛盾吗?

2.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熬”的意思是:。从这个“熬”字可以感受到:。

五、课文精彩段落赏析。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心理活动的,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心理。

三年级第二天课课练 篇5

1(海南历史,1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2.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A.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重视公共意志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他编纂了《百科全书》,使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4右图为法国大革命中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的场景,处死路易十六主要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种社会学说 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说 C.三权分立说 D.自由、平等说 

5卢梭的思想主张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其主要不同在于 A.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C.对财产私有制的认同

B.对教权主义的抨击 D.对主权在民的认同

6《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 1 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那么,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A.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

B.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D.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7..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8 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一书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绘的国家是 A.法国 B.巴比伦 C.英国 D.德国

9、“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伏尔泰在这段话里主要表达了

A.生而平等是天赋人权 B.反对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 D.主权在民的思想

10、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的不同点是()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1、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利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能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12、19世纪初,哥尼斯堡的新人结婚时常到某位哲学家的雕像前献鲜花,该哲学家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他的主要观点是()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 13、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14、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③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 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08上海综合能力,12)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16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17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18、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19.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0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一瞬间,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而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而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1)分别举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中国和法国的另外两位思想家。

(2)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

(3)两国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 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

第14课

新六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第二天) 篇6

暑期作业

第二天

【例1】 如图,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边的交点为E、F,对角线的交点为G,从A、B、C、D、E、F、G七个点中取出三个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试问能够作成多少个三角形。

【例2】 在一个半圆环上共有12个点,以这些点为顶点,可画出多少个三角形?

【例3】(1)有五本不同的书,分别借给了3名同学,每人借一本,有多少种不同借法?

(2)有三本不同的书,5名同学来借,每人最多借一本,借完为止,有多少种不同借法?

【例4】 有一楼梯共有10级,如规定每次只能跨上一级或二级,要登上第10级,共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例5】 包括小明、小华在内的21名小学生进行数学集训,准备从这21名学生中选一个由6个人组成的代表队参加数学比赛。

(1)小明、小华都是代表队员,共有多少种选法?(2)小明、小华都不是代表队员,共有多少种选法?

▎五升六·暑假作业▎ 1 / 2

学而思培优

学理科到学而思

(3)小明、小华至少有一个是代表队员,共有多少种选法?

【例6】 有10个外型相同的排球,其中正品6只,次品4只,从中任取3只,问3只中至多有2只次品的取法有多少种。

【例7】 下图中的正方形被分割成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它们一共有16个顶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在这些三角形中与阴影三角形面积相同的有多少个?

【例8】 有男生7人,女生6人,从中选出4名中队委员,要求适合下列条件,各有多少种选法?

(1)男、女学生各2名;(2)至少选1名女生。

【例9】 父、母和4个孩子共6人,围着圆桌而坐,解答下列问题:

(1)6人的坐法;

(2)父母互相挨着的坐法;(3)父、母要面对面的坐法;

(4)最小的孩子坐在父母中间,即父、母和最小的孩子互相挨着的坐法。

▎五升六·暑假作业▎ 2 / 2

孔乙己课课练 篇7

课题:命题:做题:审核:班级:姓名:整洁:得分:

一.给加点字注音。

咸亨()羼()水颓()唐阔绰()间或()....

舀()出拭()擦蘸()酒门槛()踱进()....

打折()了绽()出附和()砚()....二.修改错别字: 1.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色。()

2.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竞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3.样子太傻,怕侍侯不了长衫主顾。()

4.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藉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三.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

1、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2、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抱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3、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明显增强。

四.诗、文名句填空。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论诗》)

④ 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⑤《己亥杂诗》中表明龚自珍虽然辞官回乡,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五.阅读《孔乙己》选段,回答问题。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①他身材很高大;②青白脸色,③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④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孔乙己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特点表明了什么?

2.文中标出的①②③④句是对孔乙己的_____________描写,各句的作用是:

①句“身材很高大”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清白脸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句“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句“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一说孔乙己为什么把“偷书”说成“窃书”,这表明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4.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后

——续《孔乙己》

孔乙己低着头,坐在地上喝完最后一口酒,拖着断腿,用“手”慢慢向外“走”去。

“这下打折了腿,还会再偷?”

“再偷,怕连手也打折!”

孔乙己害怕听到这笑声,咬着牙,拖着腿,使劲向前移去,口里不停地喃喃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点灾难,何足道哉?”

人们的笑声听不见了,他在咸亨酒店后面的山坡上坐下来。小腿疼得厉害,他看了看,又红又肿,碗口那么粗,有的地方已溃烂化脓。他哭了,泪流满面。他恨丁举人:“你这个龟……”他本想说句脏话,又觉得与读书人身份不相称,改口道:“君子不记小人之过也……”

他想到孙膑断腿胜庞涓,想到文王厄而演《周易》。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吾《四书》《五经》皆通,此难一过,天岂不降大任于吾乎?……”他痴痴地想,昏昏欲睡去:他中了举,身上有很多的钱;他穿着长衫,在酒店里要酒要菜,丁举人坐在侧边,还不住地低头赔罪……

一阵秋风夹着一阵冷雨,雨水湿透了孔乙己那身破夹袄,惊醒了孔乙己的酣梦,他看了看天,雨密密地斜织着;他看了看山,一片灰暗。他伸了伸腰,自我陶醉道:“此梦吉兆……”便又鼓足劲,拖着断腿向前“走”去。

风大了,雨大了。孔乙己在一条深谷边停了下来。身子筛糠似的抖,手僵得弯不过来,“行乎哉?疾行也。行乎哉?疾行也。”他一边催促自己,又一边向前爬去,爬啊爬啊,又冷又饿的孔乙己爬不动了,冻僵的手再也无力支撑那满是泥浆的身子,他倒了下去,滑入深谷……

1.本文中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相对照是否合乎情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课练 篇8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ī jiàn zào râ rónɡ qià shān diào yì piān()()()()()yǎn lián wò shǒu mó hu huánɡ hūn fān kāi()()()()()

二、比一比,再组词。

存()册()合()荐()删()洽()燥()糊()昏()躁()蝴()晕()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悲伤()成功()延长()严寒()镇定()勤劳()

四、选择反义词填空。

1、陈旧 新鲜

这个仿真盆景看上去很脏,尤其是叶片显得很(),洗过之后才发现,原来叶子绿得那么()。

2、笔直 弯曲

爬山虎脚上的细丝原先是()的,现在()了,这样它才能沿着墙往上爬。

五、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1、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

作者用一片浓浓的湖水形容。把 比作。

2、从他的批改中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比喻。把 比作。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院里。夏日的 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像。

2、我们的交谈很,仿佛,而是一个大人,一个。他亲切之中,质朴之中,把我小小的心,以至。3、15岁时的那个夏天。在我的眼前。

七、在()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未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

2、肖复兴同学()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3、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小孩子,()大人。

八、写出下面加点词的近义词。

1、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

2、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3、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4、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

5、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不停地摇曳()着。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后人称为“书圣”。自他以后研究书法的人,没有人不吸取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的。现在书店里还摆着他最得意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的碑帖,那是古今书法的典范。王羲之出身在晋代的名门贵族家庭里,自幼喜爱书法,对功名却很淡薄。他曾经临摹过许多书法家的字帖,并对他们的书法特点进行研究。他还专门学习过汉朝书法张芝的草书,很有心得体会。

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代书法的长处,而且经过刻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他苦心琢磨字体的间架结构、笔画气势,一有空就用指头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他穿的衣服总是前襟先被磨破。后来,他到永嘉去做官,总在池边苦心练字。每次练字后,就在池里洗笔刷砚。天长日久,竟把一池水全染成了黑色,人们称之为“墨池”。就这样,他终于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用“ ”画出文中最典型的一个过渡句。

2、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成就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3、把文中画“ ”的句子缩句。

4、“人们称之为‘墨池’。”这句话中的“之”指的是什么?

5、对短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肯定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B、赞扬王羲之刻苦钻研书法艺术上的重要地位。C、表现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辉煌成就。

十、下列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美称”?用线连一连。

张仲景 诗圣

孙思邈 书圣

李 白 药王

吴道子 医圣

王羲之 画圣

杜 甫 诗仙

参 考 答 案

一、推荐 燥热 融洽 删掉 一篇 眼帘 握手 模糊 黄昏 翻开

二、略。

三、快乐 失败 缩短 炎热 慌张 懒惰

四、1、陈旧 新鲜

2、笔直 弯曲

五、1、一墙爬山虎 爬山虎的叶子 湖水

2、他的态度和蔼 他的批发态度给人的感受 春风拂面

六、略。

七、1、虽然„„却„„

2、如果„„就„„

3、不是„„而是„„

4、不但„„而且„„

5、即使„„也„„

八、1、减少

2、增添

3、闪耀

4、竟然

5、摇晃

九、1、王羲之不但善于学习历代书法的长处,而且经过刻苦研究独创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2、善于学习和刻苦钻研。

3、他取得了成就。

4、那个王羲之练字洗笔刷砚的池子。

上一篇:读后感教案下一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宣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