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2024-10-26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共9篇)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篇1

2020抗疫故事致敬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弘扬新时代精神

青春的力量总是在人们特别需要的时候勇敢的绽放,,我们面临着一场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斗争,不少人为此而惊慌失措,人心惶惶。然而有这么一群人内心无比坚定毅然前往战场,与病毒恶魔顽强苦斗,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身上展现出来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青年们该有的精神,这个精神也是我们最伟大的中国精神,值得人们为之敬佩。

这场青春的战疫中,90后的青年们展现了他们该有的担当与责任,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里一共有427名医务人员,其中90后的青年党员们有34名,很多人对于90后的看法,仿佛他们被打上了标签,吃不了苦,给人一种比较弱的感觉,但是,在这场抗疫斗争中,这些被打上的标签已经失效,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是一种将生死置之度外且坚韧不拔的时代精神,他们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正在遭遇苦难的人并且为这些人筑起了防护的壁垒,积极抗疫,争取早日迎来属于我们的胜利曙光,享受寒冬过后的春暖花开。

面临此次疫情防控战争,援鄂医疗队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疫,给人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家国情怀,灾难面前,挑起重担,坚守阵地与岗位,平凡的守护,与病魔抗战,体现出了中国人团结一心不怕困难的品质精神,这也是时代精神的表现,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同时也展现出了当下每一位青年都是国家的希望与脊梁,要有理想与责任,能吃苦耐劳坚强奋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敢面对不惧风雨,尽显青春风采,那么国家的未来才会有希望。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篇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李佳辰的妈妈也是一名护士,十七年前的“非典”,佳辰妈妈同样战斗在抗击一线。而今,女儿已经长大,长成了如同妈妈一般担得起国家使命,守得住患者生命的“白衣战士”。家人的爱深深融在短短微信中:“妈妈盼望着,我的女儿勇战病毒,脱下‘铠甲战袍’,依旧是天真洒脱的模样。”

在担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的吴超看来,北大抗疫青年是勇敢的、无畏的、勇于担当的,有着扎实的医疗基础,有着医者仁心和人文关怀。他说:“抗击疫情是给我们的最好成长礼,我们即将‘立’起的不仅是信心和能力,还有更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篇3

有时候会很羡慕医生,觉得医生穿着白大褂的样子就莫名地给人一种特别安心可靠的感觉。能挽救一条生命,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神圣而又伟大的事情。通过这个视频,我更是看到了作为一名医生,在面对危险时那股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勇敢,在面对病人时的医者仁心,在提及自己专业知识时的骄傲自信,在面对家国大义时的那种舍身就义的伟大。他们是令人敬佩的。如果是我,面对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不怕牺牲不怕辛苦勇敢向前。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篇4

初到武汉,正是疫情最为焦灼紧张的阶段。那个时候各地的生产链还没有恢复,全国防护用品都处于紧缺状态,队员们手中的防护用品仅够支撑数日,大家都是省着用,生怕哪天防护服、N95的口罩断了货。因此,防护、生活物资的筹集与管理也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整个医疗队的联络员,我也倍感身上担子之重。最多时,一天有几十通电话打进来,有的在询问物资需求,有的联络捐赠方式,有的咨询防护用品是否合规。通过北大,教育部国际司联络世界各地,北京大学也在关键时候发起全球北大校友“百万口罩”行动,医学部也是始终和我们保持着密切联系,了解物资状态,想方设法为我们补充各种物资,一批批物资陆续抵达武汉。特别是湖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屡次在物资匮乏的时候,给我们寄来了一批又一批防护用品,让我们的队员们能够安心临床工作。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篇5

开头的一曲“北大新青年”原创歌曲《等你回家》,里面的歌词写到“那瞬间看到他们的眼神我早已不再迟疑”表现了医务人员们面对病人所有的努力;“愿所有受伤的身躯累了都有温暖肩膀依靠”表现了所有人的希望;“一定会看到每个城市再一次恢复往日喧嚣”表现了所有人战胜病毒的决心;而“我们的此刻分别都是为了更多家欢笑”表现了舍小家为大家。另一首《致敬!逆行者》修正版中唱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往”、“世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人群中的你我他”。对啊,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妻子丈夫、儿子,但他们奔赴前线,为了战胜病毒,即使面对未知的病毒,也毫不退缩。北医三院先后三批共137人组成援鄂国家医疗队驰援武汉。除了他们,还有更多的医务人员和其他人员奔赴前线,他们都是需要我就出发,没有迟疑,有的是一往无前。

而现如今,病毒还未完全战胜,所以我们不能在此刻疏忽,而是要继续努力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篇6

近期学习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事迹,总书记回信高度赞扬他们的先锋模范精神,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我深受触动,生在和平年代的90后的我们,从没有体验过动荡不安的生活,我们是幸福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青年人有当担,国家的的未来才有希望,社会的长治久安才有依托。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篇7

今天观看快来听听北大援鄂医疗队的故事的直播,感触很大。在70天的鏖战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险、深入红区,在抗疫一线舍生忘死,书写下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暴婧与队友冒着被感染风险,为一名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令人动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佳辰前曾目睹母亲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身影,深受母亲影响的她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毅然请战出征并圆满完成任务,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人经历传承着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部主任王泠和护理团队精心照料两名高龄重症患者,每2小时翻身,每4小时更换纸尿裤,让已经失去信心的老人重燃生的希望,康复出院之际,老人动情写下: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师王雅亭与伙伴们在护理病患中完善的病历模板、病程模板、护理模板等,并悉心帮助队友解决护目镜起雾和防护服设计等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秦宇红所在的20人的小团队承担起一个重症监护单元的工作任务,克服医疗人员不足、医疗条件落后、设备老化等困难,把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同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展现了首都高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使命担当,树立了新时代的好榜样。

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 篇8

2020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这注定又是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疾病的肆虐使我惊心动魄,可这背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景象却让我情难自已。在高速运转的中国社会,我们终于又看到了温情的一面。

每个人都被卷入这场特殊的战役,有的人冲锋陷阵,有的人后方支援。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相反,这更像是一场特殊的磨练、一场伟大的教育。

疫情蔓延的第一时间,无数女性医务工作者纷纷请缨支援武汉,她们许下生死不论的誓言,告别亲人、朋友,放下生死、未来,义无反顾来到战役的第一线,守护着一个个生命垂危的陌生人。当全国人民为此赞叹不已时,她们却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信念教育吗?这难道不是一个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吗?

即使没有岁月静好,仍有她们砥砺前行,英雄有泪,巾帼无畏。她们,展现当代优秀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她们,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撑起“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红颜也胜男儿郎。她们是妻子、是母亲、也是女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们选择主动出击,团结一心并肩作战;她们雷厉风行,掷地有声,是疫情防控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我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生态环境人点赞,致敬!

2020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2

“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近日以来,这些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回顾中国这20年来的艰辛历程,我们看到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筑不朽民族魂!

2003年,一场可怕的疫情——非典,席卷中国。大街小巷,弥漫着的是浓浓的消毒水味儿。但在这场困难面前,中国人民没有退缩。我们团结一心,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四处奔波。宣传,隔离,消毒,小汤山的建成……“白衣天使”们为我们建造了一面强有力的“防护罩”!终于,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打赢了这场疫情攻坚战!团结、奉献、坚守滋养民族魂!

2008年,四川汶川,一场大地震震惊了整个中国。灾难无情人有情,空降部队的救援,不分黑夜白天的搜索;各种救助物资的筹集、运输、发放;更有各级领导的关注、支持。汶川地震,震塌了房屋,却震不垮中国志,震不灭中国心。2019年国庆阅兵式上,地震中那个立志做空降兵的小男孩已然成了方阵中的排头兵,民族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发扬光大!

2020年,喜迎新年的氛围中,新型冠状肺炎的到来奏出了不和谐的音符,但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消磨国人的斗志,使中国新年成为了一个最充满斗志与热血的时刻,全国同胞众志成城、心心相印。疫情当前,小到垃圾工人,大到国家领事,都在为这场攻坚战做着最大的努力。84岁高龄的钟南山老先生,放弃了在家颐养天年,而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疫情的第一线,救死扶伤;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冲在了抗疫前线;无数党员组成的冲锋队,在各个卡点24小时蹲守;“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无数教育工作者成了“网络主播”。在这场病疫中,全国人民都在用自己内心微弱的光芒,汇聚成希望的曙光,去冲破天空中的那团“黑云”,众志成城,共筑民族魂!

苦难铸就辉煌,风雨造就彩虹!我们要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必须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万众一心,就没有攀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这场斗争必须赢,因为现如今人民强大了,国家也强大了!今天,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拯救更多的人!我坚信,我们定会战胜疾病,战胜一切!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2020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3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昂扬之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与浪漫的色彩。

101年前,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织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之图!

现在“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的一天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而“五四”绝非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笔财富,是青年人对民族炽热的爱的精神,是青年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乃至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创新、进步的责任的财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的使命,要为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奉献我们的一切!

今天,“五四”大旗传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流淌着的是我们祖先英雄的血液,我们品味着的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文明。难道我们不该把这赤色的旗帜,这浸染着祖祖辈辈鲜血的旗帜,扛进二十一世纪吗?

青春是整个人生旅程中最绚丽、最奇妙、最灿烂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诠释、乃至于实现,而青春正是我们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历史的年轮已经把人类带入了新千年,而随之扑面而来的就是日趋激烈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中国加入wto,挑战就与机遇并存。作为21世纪的青年要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把握机遇呢?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是学生,学生的使命就是学习。学习决不是一句空话,决不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种装饰。学习要有明确前进的方向,找到自身完美的目的地!让我们的青春之源,源远流长吧!

同学们,不,要是同志们,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时代在向我们召唤,历史将会永远记住我们的身影。让我们释放青春的能量,去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2020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4

疫情突然袭击,过年的一切娱乐活动都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串门、没有聚餐、没有庙会……人们为躲避病毒的侵害,只能呆在家里。然而这时却有一批逆行者,他们不顾生死安危、挺身而出、闯入疫区医治患者。他们用逆行,描绘出最美的样子。

钟南山,一位84岁高龄的医学院士,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毅然选择前往武汉一线。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没有卧铺就在餐桌前小憩,他那仰头休息的样子,怎能不让人心疼、使人动容?

张定宇,一位身患渐冻症的院长,明知自己只有十年的寿命,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走进重症病房,与死神较量。而此时,他的妻子因接救病人也感染了病毒,他从不曾去探望过,为的是争取时间救治更多的病人。每当我的脑海浮现张爷爷的身影,眼圈总会湿润,难道还有比这更宽广、博大的胸怀吗?

还有那些主动请战的医生、护士,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那一双双被消毒水腐蚀的手、一张张被护目镜压得伤痕累累的脸,一个个理得像灯泡似的卤蛋头!他们不就是天使的样子、最美的容颜吗?

而我们呢?呆在温暖的家中,或浏览书籍、或啃着鸡腿、或躺在柔软的沙发上打游戏,甚至像知了一样反复埋怨:无聊……要知道,这看似无聊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守候的呀!

所以,谢谢你们——最美的逆行者。有了你们,人们不恐慌、有信念:只要团结更坚、胜利就在明天!

2020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5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03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03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20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

“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

“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

“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

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

守正大讲堂 篇9

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援鄂医疗队故事中的两句口号——“厚德北医,同舟共济”,“少年强,中国强”。时代一直在进步,新时代的青年也在不断涌入社会,充当起新中国的中流砥柱,对于我们“00后”而言,不远的未来,我们也将加入其中,曾经我从未仔细想过我的人生与国家的命运到底有什么关系,而现在一次又一次的亲身经历亦或是亲眼看到、听到的经历让我明白,我们青年人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该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让中国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上一篇:安全主题教育方案下一篇:关于延长贷款期限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