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精选9篇)
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篇1
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1) 吃苦,是一种资本。
(2) 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被击倒的拳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角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 给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那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 弯腰垂首将沉重的纤绳勒进隆起的胸肌 ......
(3) 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
(4) 没有经历挨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种者的可敬, 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或者伸手乞讨的可悲和可怕。 终日打着饱嗝的人除了需要一两根牙签剔牙齿,爱心和同情对他们都是多余的东西。
(5) 你没有受过寒流的抽打,你的血液里,你的骨髓中就不能孕育出抗争的细胞。你必然十分脆弱,容易发抖,容易胆寒, 周身缺少足够的热流和火焰,靠什么温暖爱人冻僵的脸庞和手指?
(6) 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凉语,看不到冷脸,过多的奉承让你长出发育不全的性格。突然有一天, 你背靠的大树倒下,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 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7)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这个道理,近期报上刊载的两篇文章可以佐证。
(8)<< 中国青年报 >>驻宁记者在盛夏满含深情地写下一篇报道: << “火炉南京”:栖身墙下啥滋味 >>, 文中描述了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在蚊虫的叮咬和暑热的炽烤中,夜宿墙下、桥下、树下的艰辛,而农民却说:“日子过得比家好。”
(9)<< 新民晚报 >>报道,上海一个年仅 18 岁的`姑娘陈琳琳,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也没有”,虽然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 7 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 一直泡在蜜罐子里长大。蜜喝多了,竟会这般神经兮兮, 这般脆弱。
(10) 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面前, 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据说,为了保存父辈创业的秉性, 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
(11) 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过于娇嫩了。我们怕风怕雨, 怕冷怕热,怕打怕骂,怕受刺激 ...... 真可怜啊!
(12) 我曾在下班路上看到,有个弹棉花的乡下人家, 一个瘦弱的婴儿在母亲背上睡了,两根布带拴住他的身体, 他的小头额像被吹倒的麦穗儿在母亲背上晃呀晃呀,我真替他捏把汗。 可没几天竟见他下地跑呀跑呀,一双眼睛很亮很亮,证明他有极强的生命力。
(13) 吃苦,会让人的生命力更加强健。
(14) 还是狠狠心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 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 以后你就会知道这种养分的价值无穷。
1 、本文 (2)----(6) 段作为“吃苦”的例证主要有哪些?每条概括不超过四个字。
(1) 拳击手被击倒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2 、第 (8) 段事例所要证明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 段事例所要证明的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 (10) 段中加点词语“这种病变”指什么? ( 用原文回答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试简要说明运用对比的段落及内容。
例(1)第4段饥饿的人与打着饱嗝的人对比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4段中加点的词语“成长的季节”应作何理解? “养分”一词与前面哪一个词相呼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_____ 和 ___________ 。
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中心论点的三个分论点依次是: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2)纤夫拉纤(3)挨饿 受冻(4)寄人篱下2、苦, 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 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3、蜜喝多了,竟会这般神经兮兮,这般脆弱 4、(2)第8段农民不怕苦和第9段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子女经不起挫折对比 (3)第10段日本人让子女学会吃苦和第11段我国青少年过于娇嫩作对比 (4)第12段乡下人的生存环境恶劣和生命力级强对比 5、青少年时期(或人的成长的阶段) 资本 6、事实论证 对比论证 7、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 (1)吃苦是一种资本 (2)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磨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3)吃苦,会让人的生命力更加强健
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篇2
现阶段的语文考试命题中,阅读题的分值为45分———47分,约占总分值的37.5%,一般情况是四则,两则课外现代文阅读题,二则课内文言文阅读题。因为古文阅读题主要考点词语解释,诗句翻译,思想内涵的概括,而这些又是老师在讲授中必然重点强调的,所以学生掌握起来就很容易,所以课内文言文阅读学生失分最少。
面对现代文阅读,我们还要学会一些必要的做题技巧。考试氛围是紧张的,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压力,也会影响考生对题的把握,如果能充分的利用一些解题技巧,就会缓解紧张氛围,减轻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得上的技巧呢?
一、正确的阅读方法
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平时那样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分析文章,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节省了时间,又读懂了文章呢?建议采取“二遍阅读法”。第一遍不看题,快速浏览文章,分清文章体裁,理清文章的思路,归纳每一段意思,重点解决一个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第二遍先看考题,带着问题去精读课文,在知道文章大意的前提下,考题其实就是从另一方面对文章深入的剖析,有的问题的答案在第二遍阅读时就呼之欲出了,第二遍阅读既达到了深入了解文章的目的,又可以顺便解答一些基础题。当然,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还需要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将提干和文章对应起来,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从近年来试卷分析,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角度集中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理解文章的主旨,《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都是从理解文章的主旨角度设置的考查目标,(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中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这四种类型的题(尤其是前三种)都应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词句、语段再作答。
三、利用排除法做阅读题中出现的选择题
阅读分析题的内容涉及到的不仅仅有考文内容有时还涉及到其它一些需要平时积累的人文知识,为了减少题的难度,快速有效的答题,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对选项进行排除筛选,从而达到选出正确答案的目的。04———05年自贡语文中考题第12题:
12.作者认为成都文殊坊的锅盔最具风情,理由有哪些?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文静朴素,统一都是麻子脸,憨厚地恭候在一边,不与花哨的小吃抢噱头。
B.彻头彻尾的干净,既没什么油水,里头又没夹任何馅料。
C.吃口脆而有嚼劲,虽然有些干巴巴,嚼起来反倒“咔哧咔哧”很有腔调。
D.和着从邻摊处刚买的甜米酒一起,有着田园农民饮酒吃食的粗迈的扎实感。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A、B、C、都在说相同的一个内容,而D项的内容和其它三项有差异,答案就很明显了。
四、规范答题语言
有的学生考试完后感觉不错,但考试下来的分数却不高,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学生答题不规范造成的。考试中出现的阅读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考试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到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引起具体形象的语言转化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还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句通顺。这样,就可以做出所要的答案。
五、强记基础内容,对号就座
考题中的问题有一些是比较固定的。比如说: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议论、抒情、记叙、说明、描写。只要题中出现了问某一句话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学生的脑袋里就要浮现出这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再用这五种去一一对应。说明顺序就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只要是按时间为线索的,这就是属于第一种情况;出现前后左右上下这些方位线索的,就是第二种;如果都不是,那么肯定就是第三种了。(当然,这种做法只适用于难于判断的时候,而不是常规方法)如果硬要给第三说明顺序下个定义,只能说以习惯思维,习惯性动作为线索的。
六、充分挖掘“填鸭式教育”的潜力
在启发式教育盛行的今天,我们农村教师不应该忽略了“填鸭式教育”的作用。很多农村学生上交的试卷上阅读题空白一片,他们在面对阅读题的时候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答。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农村老师先要教会学生“形”。比如比喻、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我们可能教学生这样的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再如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格式就应该分为三种情况———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当学生有了“形”后,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有话可答,不至于交白卷,通过不断的练题,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通过“形”进化到“神”———思维的发散性。
浅谈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 篇3
一、引导学生初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比如:对于记叙文要明确主要人物、所做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各是什么,作者要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什么情怀等。如果读的是说明文,则要明确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中心等基本内容。如果读的是议论文,要明确论题、作者对论题所主张的看法(即论点)以及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哪些有力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看法等。这些内容的确非常繁琐,但对于学生来说,必须要在引导他们反复的大量的阅读各种文体的现代文的基础上,形成对各种体裁文章特点的一个明确认识,只有明确了这些认识,学生才能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才能在反复训练中培养起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学生初读之,就应该明确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叙述的是几年前“我”在南京浦口车站与父亲分别的事情,表达的是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以上几点是初读文章必须把握的,也是学生进一步阅读该文的前提,否则,则需要学生再次反复阅读,直到把握为止。所以在阅读理解练习中,我们更强调“读”的重要性。读文章比答题更重要,“读”是“答”的基础,“读”是“答”的源之水,本之木。
二、引导学生精读全文,圈点细节
比如写人的文章,我们就要留意文中主要的写人方法。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正侧面结合等,并能通过作者的这一系列描写,大致归纳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背影》的第六段,相信每一位读者在初读时就会瞩目。父亲已把“我”送上车,指定座位,嘱“我”路上小心、托付茶房,一切停当,而且“我”也劝他走,可他恋恋不舍,还要为“我”买橘子。读到父亲买橘子时来来回回的蹒跚、探、攀、缩、倾等一系列动作,读者身临其境,便是孩子,也会感受到这个老人的艰难,感受到这个艰难老人的拳拳爱子之心。而父亲面对“我”却还要“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是一个多么慈爱的父亲呀!如果学生在精读中还不知把握这一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圈点,让他们明白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道理,让他们明白所有写人叙事的文章都会有类似的精彩之笔,让他们明白写人除了可以描写他的动作,还可以像朱自清一样写人的语言、外貌甚至心理,还要让他们明白这样的好文章就是他们阅读与写作的镜子,让他们通过一篇、几篇、无数篇这样文章的阅读,获得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进而促进他们的写作。这样的以读导写,也才是切切实实的。当然,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圈点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描写精彩处、议论抒情处、总领全文句、总结句、过渡句、揭示主旨句、含义深刻句以及用得生动传神的词语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引导,使之成为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有力工具。
三、引导学生针对文后题目有针对性地阅读原文
这一步不一定要求学生进行全文阅读,但一定要联系前两步中的阅读所得。学生在之前把握中心阅读的基础上,再根据文章后面的题目,在文章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再结合语境,使用原文或根据内容自己去概括,这样即使偶尔出现一些偏差,也不会相差太远。依然来看《背影》,有这样一个题目:有人说文章通篇没有出现像“关心”、“爱护”、“感激”一类的字眼,但通篇却让人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为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太大,需要文学评论家来评论,但对于学生,说出其中的一两点即可。比如文章第六段中的动作描写(有关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就是答案之一。此外,文章的数处有关父亲的片言只语、父亲所做的事情如嘱托茶房、安排“我”上火车、为“我”看行李等,都恰到好处地体现出父亲的慈爱,使父亲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这些相关内容应该说都是学生在前两步阅读中之所得。至于有些现代文阅读短文题目中所涉及的一些细节问题,诸如某些修辞及作用、词语的准确生动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句子含义理解、谈阅读体会及启示以及答题的语言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也都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如果语文教师能在阅读教学中克服传统,给学生以切实具体的阅读引导,授人以渔,让学生把“读”落到实处,那么学生不但能够做到“不难读”,而且也能够做到“不难写”,这样,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便不会是一句空话了。
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篇4
最灿烂的世界
朱成玉
在马老大死去的前一天,曾向我要一根红粉笔,我没给他。为这件事,我后悔了很长一段时间。
马老大一辈子孤身一人。在粮库几乎扛了一辈子麻袋,老了,库里领导考虑他无人照顾,就让他到水房烧水,供他吃住,也算是安享晚年了。
他不愿说话,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过去。他每天机械般地做事,再无一点音响。他像一块灰色的布,毫无生气,黯淡无光,让人感觉他仿佛就住在死亡的隔壁,时刻听得见死亡的鼾声。他大字不识一个,一辈子没沾过女人的边,除了喝酒之外再无任何嗜好。他的生命中没有年、月、日,没有“滴答”作响的时间,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一块灰色的补丁缝补出的一件外套,他穿着它,走过一生。
在一面墙上画画,大概是马老大唯一的乐趣了。每天吃过晚饭,他都会在那面墙上精心地涂抹。没有粉笔,他就用烧过的碳灰,日复一日,乐此不疲。他用他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生活,虽然整面墙都是灰色的,但画面的内容却是鲜活而真实的,仿佛一幅幅温馨的田园风光:房子、篱笆和袅袅炊烟,土地、天空和小桥流水;晒太阳的猫、啃骨头的狗,下蛋的鸡、戏水的鸭;一对亲亲热热的小夫妻,手拉着手,一双精神抖擞的老两口,扭着秧歌;赶着毛驴车到处叫卖的.货郎,骑在牛背上吹笛子的牧童;扛着柴火回家的汉子,坐在炕上低头纳鞋底的妇人……
无病无灾的一个人就这样去了,多少有些意外,况且他昨天还向我要过一根红粉笔,他到底要用它做什么呢?
当我再次站到那面墙的前面时,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在整面灰暗的墙上找到了唯一鲜艳的红色:一个女人的红盖头!
画面上一个男人背着新娘过一座独木桥,那个新娘的盖头红得让人心惊!听同事们说,有人看见他昨天喝醉了酒,咬破了自己的手指,用血涂红了那个红盖头。
我后悔没能早一点将彩色的粉笔给他,那样,他墙上的画一定会是春光盎然、多姿多彩的,他的心或许也会跟着多出一道彩虹,多出几声鸟鸣的。而我却如此吝啬,没能把生命中那些艳丽的色彩传递给他,哪怕只是一点点。
我想起去年结婚的时候,他硬是凑够了一百元钱给我随了份礼,然后把他自己认为最干净的衣服套上,等着我领他去吃喜宴。我却没领他去,嫌他的脏会影响客人们的食欲,只是草草地端了几盘菜,拿到水房给他吃,他一边喝着我的喜酒,一边“嘿嘿”地憨笑着说:“俺只想看看新娘子长啥样……”
上个礼拜天,好像是他生命中极为特别的日子,他特意炒了几个小菜,买了两瓶酒,邀我跟他喝两盅。因为我是单位里唯一一个肯和他说话聊天的人。那天夜里,他贪喝了两杯,醉倒后含糊不清地念叨着一个人的名字,还从最贴心的口袋里掏出一个红纱巾来,并对着它老泪纵横。那纱巾的红色,已经被岁月褪去了艳,淡淡的只剩怀念。
这可是件稀罕事,我一把将它抢到手里,高扬着取笑他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想着“彩旗飘飘”。他不停地哀求我把纱巾还给他,而我却像发现了重大秘密一样,越发得意起来。用一根长长的竹杆把纱巾挑挂到他门前的树上,强迫他“从实招来”,否则,我会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秘密。马老大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那条纱巾也不知被哪一阵风吹得没了影踪。
马老大入殓当天,听他的一个同乡说,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个恋人,可是就在他们要成亲的前一天晚上,那个女人在过独木桥的时候,不小心跌进河里,被汹涌的河流冲走了,等他赶到的时候,只在岸边找到她的一条红纱巾。从此,这条红纱巾就成了他心中永远也无法抚平的伤口,鲜艳地、醒目地日日开放着,一刻也不曾凋残。
我深深地自责起来,没想到这条红纱巾竟然浸染着那么多的血泪,没想到一个苍白灰暗的生命竟然蕴藏着如此强烈而又挚热的情感,他用伤心做酒花,用回忆发酵,在心底默默地酿着生命的酒,尽管那杯酒很苦,但回味绵长,无际无涯。
或许是他预感到自己离大去之日已不远,在临终的时候,才尽力把自己新娘的红盖头涂得红红的吧。人们只知道他是灰色的,其实,他的心里有个最灿烂的世界,那里,炊烟袅袅,那里,霞光满天。
我买了一条红得耀眼的红纱巾放到他的墓前,算是弥补一下自己的愧疚之心吧。风吹着,红纱巾像一捧烧得正旺的火,烘着我羞愧的灵魂。
单位要粉刷墙壁,在粉刷那面墙之前,我用五颜六色的粉笔将它们上下涂抹,整个“田园”顿时生机盎然起来:春光明媚,姹紫嫣红,那个用血涂染过的红纱巾已变成黑紫色,却依然那样耀眼,在阳光下释放着醒目的哀伤。这便是马老大眼中的世界,他用自己的方式拨弄着阳光的琴弦,弹奏出五光十色的生命之音。画面上的人仿佛静静地走下来,就围绕在我的身边,与我倾吐久违的乡音。我坐下来,静静地欣赏,我知道,我已经把它们保存了下来,我放心地往墙上倾倒大桶的涂料,洁白开始铺展,一切都消失了,像那个在灰暗中蕴藏着烂漫的生命的消失。
唯有那爱,唯有那醒目的红,唯有那前世今生的记忆,永不褪色,永不会消失。
15.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标题“最灿烂的世界”既表明了马老大美丽的内心世界,又反衬了“我”的内心的丑恶与肮脏。
B.小说写马老大是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既使行文灵活自然,又使我对那老大故事的讲述在冷静客观叙述的背后包含着赞美之情。
C.小说最后写到我放心地粉刷墙壁,表明了我当时内心的坦然,马老大的美好心灵将永远感染着我。
D.划横线的句子含蓄地说明了马老大虽一辈子没沾过女人的边,但内心却对新娘子有所迷恋,表明了人性的复杂性。
E.小说叙述中插入了“我结婚马老大赶礼”、“马老大特意邀我喝两盅”两个情节,写出了他对爱人的深切思念,既对内容作了必要交代,又丰富了其人物形象。
16.小说中的主人翁马老大有什么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概括。(6分)
17.“红头巾”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8.小说中的马老大孤独而卑微,却“用他自己的方式拨弄着阳光的琴弦,弹奏出五光十色的生命之音”。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结合你所读过的其他文学形象加以探究。(6分)
答案:
15. AD(A“我内心的丑恶与肮脏”有夸大之嫌;D“内心却对新娘子有所迷恋,表明了人性的复杂性。”有误)
16. ①孤身一人,表面毫无生气;(2分)②内心世界灿烂而美丽,对生活有着美好向往;(2分)③对待爱情强烈而挚热。(2分)
17. ①结构上,作为小说的线索,马老大为何会画“红头盖”?“红头盖”又隐藏着什么密秘?激发着读者顺着“红头巾”读下去的兴趣;(2分)
②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了马老大的一段凄美爱情和马老大对爱情的珍视和渴望;(2分)
③有利用塑造人物形象,“红头巾”表现了马老大对爱情的强烈和挚热之情,让其形象具有更高的生命境界。(2分)
18.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马老大孤独而卑微,但却将对爱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深藏于心中,并且描绘和憧憬着一个灿烂美好的世界,(2分)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一颗充满着爱的美好心灵,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生命境界。(2分)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 答案 篇5
一、月是故乡明
1.答案:数星星
看月亮
梦月亮
摸鸭蛋(答出4件事即可)评分:本题2分。答出2-3个空,给1分;答出1个空,不给分。
2.答案要点:(1)对比
(2)突出思乡之情评分:本题3分。答出“对比”,给1分;答出“突出思乡之情”,给1分。语言表达,1分(有错别字或语病,不给分)。
3.答案:晴空一轮明月,清光上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评分:本题2分。多抄,或少抄,或有错别字,扣1分。
4.评分要点:(1)心得内容
(2)语言表达评分:本题5分。心得内容,3分;语言表达,2分(有错别字,扣1分;有语病,扣1分)。
二、16.①隔着窗棂看院子下雨的乐趣。②白天下雨时人们睡觉的惬意。③雨夜里人们睡得比平日更香。
17.①表达作者希望下雨但不要下太多的雨(或:希望风调雨顺)的愿望。②特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匀整对称;语言简洁形象。
18.因为缺雨干旱,危害极大,所以“盼望”着雨声;因为“二楞子忘关太阳能水箱”的滴水声,不是真正的雨声,所以又害怕那浪费水的“雨声”再次出现。
19.①写雨水砸在不同地方产生了不同声响(或省略号表示还有多种声音);②写渐入梦乡后的沉寂(或省略号表示“我”一晚不醒,突出时间延续);③写“滴水声”不断(或省略号表示“滴水声”时间之长久,或“我”对水白流一晚的痛惜)。
20.①《雨季心思》的雨,清爽畅快(或:畅快淋漓;气势磅礴等);《春》的雨,细密绵绵(或:悄无声息;绵绵不断等)。
②相同点:都从视觉(直接或正面)写雨的各种形态(形状)。
不同点:本文第⑶自然段从听觉(直接或正面)写雨水砸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声响(声音);从过程写雨的变化。《春》从侧面(间接)写春雨的作用。③仿写举例:风吹过湖面,湖水泛起了涟漪;(风)吹过稻田,稻穗摇摆着腰肢;(风)吹过草原,绿草泛起了波浪;(风)吹过山林,掀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三、长大
1.健康勇气年龄的优势(年轻)单纯的个性(单纯)(4分,每空1分)2.要珍惜青春时光,让生命更充实更辉煌。(3分,意思对即可)
3.能扣紧该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言之成理即可。(4分,能从一个方面回答给2分,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给2分,语言表达不清的扣1分)
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能围绕“支撑住你青春的大厦”这句话,选择一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即可。(4分,能说出自己的见解,但语言表达不清的只给2分;言之有理,语言表达清楚的给3分;阐述较严密或见解有新意的给4分)
四、秃的梧桐
1.2分 憔悴 葱茏(每字0.5分)2.3分 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艰难,(2分)此外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1分)3.3分 本文是以秃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答“以时间为线索 来组织材料的”或“以秃梧桐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给1分)
4.4分 和秃梧桐一样,其它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顽强地活着。这使得秃 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答“写其它的树和花衬托出秃梧桐的顽强生命力,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 中心”给4分;只答“衬托”或“深化中心”,缺乏分析,给1分)
5.3分 这句话是说,即使秃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生 生不息的。
6.3分 示例: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 顽强的毅力!(只要扣紧“秃梧桐”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五、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1.B C(2分)
2.(1)A(2)D(3)E(3分)
3.C(3分)
4.对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产生恒久影响的事。(4分)
5.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在老人的追赶下奔跑,“我”尽管比老人跑得快,但永远摆脱不了他执着的追赶。(4分,意思对即可)
6.第一问:①履行看瓜的职责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2分)第二问: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3分)(每一问只要答出其中的一个要点或其他符合文章、言之成理的答案,即可得分)
六、20.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1.感动——紧张——着急——激动——赞扬
22.着急的心理,这里的圆满是指实现他孝敬老人、关爱妹妹的愿望。
23.①冷静,自信,谦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②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体贴的兄长。
24.①家庭梦想全是为了别人②冷静地看待别人的帮助并从中正确认识自己③冷静地对待胜利的喜悦并和妹妹分享
25.照应题目。
七、7.因为“夏乃声音的季节”,声音中最有显著特点的是蝉声,蝉声足以代表夏,有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和对季节的感触,质朴、飘逸、豪壮得像一首绝句。
8.晨间的蝉声高洁,能让人的心灵透明澄净,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午后的蝉声喧嚣,就像一群吟游的诗人在一起谈天探询、问候季节,自然随意。黄昏的蝉声像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9.①太忙,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②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
10.(1)短句罗列、排列诸种声音,内容丰富,节奏感强。(2)倒装句语言显得多姿多彩,饶有情趣,强调“听”的重要。
八、19.①欲扬先抑,使文章波澜起伏; ②突出壶口给人的惊喜。
20.A.长鲸饮涧 B.彩桥飞架 C.花团锦簇
D.扑朔迷离
21.先声夺人。
22.壶口的气势和风采等,黄河漫长的历史和它丰富的内涵。
23.此题答案开放,能从结构方面的作用、语言表达的特色、主题、情感等某个方面提出观点,说出理由,且合情合理。语言表达流畅即可。
九、21.(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是我生命中的真爱
22.坚决地用笔划去“鲜花”这一词语
23.例:(1)“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运用比喻,形象地烘托“我”失落、痛楚的心情,使作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运用拟人,以笔和阳光的争斗、期待、关注,形象地突出“我”抉择的痛苦、艰难,使作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4.答案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即可。例:前三次的抉择,已让我痛苦万分;现在还要舍弃一样,实在是惨无人道,让人无法忍受,无法抉择。
25.内容上:突出抉择的正确、慎重、庄严,是感情的升华;表达自己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实践、奋斗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是主题的深化。语言上:用比喻描写“我”经过抉择以后的心情,生动形象感人。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26.开放性题目。答案的内容应有正确韵价值取向,语言准确通顺。
十一、17.假如明天不复存在,日记便成了本没想当作遗书而留给世间的最后文字。(意思相似即可,2分)
18.此题为摹写性试题,所补充的句子与给出的分句意思吻合、连贯,可得1分;语言优美、流畅、有文采,1分。(每句2分,共4分)
19.①围绕“缺少对日子的热情,缺少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受”来答,语言清晰、流畅即可。示例:体现了由于缺少对日子的热情,缺少对日子的细心观察和认真的生活态度,在他们的跟中,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日子。其实“昨天的太阳与今天是不一样的”。②围绕“没有珍惜、善待日子”来答,语言清晰、流畅即可。示例:这是对没能珍惜、善待日子的形象比喻,毫不在意地让日子从身边流走,事后不免惋惜和愧疚。(每问2分,共4分)
20.围绕“怎样清醒地认识自己”来谈即可。示例:日记能够记录下你的成败与得失,经验与教训,日记可以让人很好地省视、反思自己。(3分)
21.第一问围绕“乐观,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等来答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第二问能准确表述出自己日记的主题即可。(每问2分,2 共4分)22.能找出文中任何—个比喻句,并准确抄录;结合文意分析,言之有理,并能点明比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语言表述清晰、流畅。(每点1分,共3分)23.日记记录了日子行进的轨迹,日记与日子形影相随。(或日子还会向前走,日记还应继续记下去)因此说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体现其基本意思,2分;语言表述清晰、流畅,1分;共3分)
十二、
17、①春天的树让作者学会保持宁静、安详的心态。②夏天的树让作者学会保持乐观、昂扬的精神。③秋天的树让作者领悟到要不断地完善自我。
④冬天的树让作者学会坚强地面对人生。
18、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19、不仅希望自己不断充实、成长、完善,使自己的人生趋于完美,更希望每一位学生在他的引导下不断地充实、成长、完善,走向辉煌。20、C
剥豆
1、我欣赏儿子的自信和大气(自信、大气各2分)。
2、①恋怜爱儿子,欲增强 儿子的自信心。②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3、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4、竞争、认真。
5、不能。因为用“瞻前顾后”恰好表明母亲做事考虑周密谨慎,若换用“优柔寡断”,则变成母亲办理迟疑,没有决断,与文意不符。
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享受阳光 篇6
城市高楼林立,你遮我的阳,我挡你的光,阴影斑驳。进入冬季,太阳低矮了,照进居室的那缕阳光,是从高楼的夹缝之间射进来的。光柱在地板上移动,停留在室内的时间很短,愈短愈觉得金贵。这时候,懒懒地靠在沙发上读散文,沐浴在阳光里,浑身暖融融的,一种享受感油然而生,自乐陶陶,无与伦比。我的居室,处在开阔的大院里。原先,四周没有楼房,阳光好慷慨哟,从早晨到黄昏,终日明晃晃地照进来,没有任何遮挡。封上6米长的大阳台,仿佛把阳光关住了,冬日里,成了一座温室,暖烘烘的。我买回几个大盆,栽上喜阳植物: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阔叶乔木,大叶藤萝,长得蓬蓬勃勃,茂盛极了。叶子伸展开来,层层叠翠,浓绿簇拥,简直成了小小植物园。友人来参观,誉称为绿色工程,并向我讨教经验。我坦率地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经验。你看,有满室的阳光就足够了。
好景不长。居室正南建起一座大楼,间距仅有30米,从此,享受阳光的经历变得极为坎坷。到了冬季,最需要阳光的日子,阴影却爬了起来,阳光被遮住,一直要遮到立春之后。长长3个月,几近100天,没有阳光,喜阳植物怎么受得了。慢慢的,大叶榕发了黄,橡皮树打了蔫,山茶花长不出骨朵,龟背蕉耷拉下脑袋我尽力挽救,找来植物激素绿风95,照着专家的指点喷洒。然而,绿风不绿,激素不激,一切挽救都是枉然,我的心也长出了苔藓,黏乎乎地,似乎蔓延到了每一个细胞。绿色工程无可奈何地衰败了。对于绿色生活,多么高明的现代科技产品,又怎能代替阳光呢?
还留有一些希望。高楼立在正南方,东西两头没遮挡。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从正面高楼的两侧,各有一阵阳光能照过来。喜阳植物不能再养,好阴植物不妨试试。我得实施阳台植物结构大调整。
大盆换成小盆,改种君子兰、吊兰、剑兰、朱顶红、文竹这些植物不气魄,没有阔叶植物那么高大,但充分享受早晚的阳光,照上两三个小时,还算可以。它们没有辜负我的希望,挨过漫长的冬季,绿色依然不减。较之前些年,我的绿色工程降低了档次,但毕竟还存在着。唉,我的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们。
更严酷的现实来了。与正面高楼并列,西边又竖起了高楼。冬季里,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被彻底挡住了。如今,希望仅在于东方,仅在于早晨八九点钟的那缕阳光。我将盆栽植物摆成长行,由低到高,最后的吊起来,斜面向着东南方,初升的阳光照进来,就能让它们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缺少阳光的阳台,温度也不如从前。又买来几张保温板,三九寒冬,每到晚上,把保温板排放着,靠在结满冰凌的玻璃上。最冷的日子,还得打开连通阳台的门窗,放些暖气过去,宁愿室内冷一点,也得让阳台升温,不至于冻死植物。费尽心机,心机费尽,花儿草儿总算活了下来。
希望在于春天。太阳升高了,高楼阴影渐渐退去,阳光姗姗而来。应该在春节期间开花的君子兰、朱顶红,苦苦等待阳光到来之后,才肯开始抽出花蕊。有了一丝阳光,它们一个劲地猛长,瘦筋筋地张开憔悴的骨朵,竞相展开笑脸,像追赶季节似的,过程那么短暂,以至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看着它们可怜兮兮,我心里发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要阳光的生命。从宇宙的形成看,没有光热的地方,决不能出现生命。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同样需要阳光。虽然没有植物的感应那么直接,那么灵敏,但日积月累,也能显示出来。
正值严冬,明亮的阳光被高楼挡在那一边,爬进门窗的是冷冰冰的阴影。我好想念阳台在冬日里充满阳光的那些年月,好想念曾经茂盛地长在这里的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
1.第2段中说:享受阳光的经历变得极为坎坷。享受阳光的经历坎坷表现在哪些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绿风不绿,激素不激,一切挽救都是枉然,我的心也长出了苔藓,黏乎乎地,似乎蔓延到了每一个细胞。
②它们一个劲地猛长,瘦筋筋地张开憔悴的骨朵,竞相展开笑脸,像追赶季节似的,过程那么短暂,以至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
3.文章多次提到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4.作者对城市生活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冬季到立春,没有阳光,植物打蔫,花长不出骨朵。实施阳台植物结构大调整,绿色工程降低了档次。
西边又竖起了高楼,冬季里,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被彻底挡住了。盆栽植物摆成长行,斜面向着东南方。
春天,花等待阳光到来之后,才肯开始抽出花蕊,过程短暂,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
(6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①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没有阳光的照耀,植物衰败,我内心的阴冷难受。表达了我的无奈和愤怒。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花在享受阳光,快速生长的状态。可见阳光的宝贵、短暂,表现了作者对阳光的期盼向往。
(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文章三次提到,第一次写了这些植物充分享受阳光后长势旺盛的情景,与下文失去阳光后的情景形成对比;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对过去的怀念。突出了对阳光的喜爱向往。
鱼的狂奔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篇7
一条鱼的狂奔
周海亮
①他的手里提一个沉甸甸的冲击钻,腰间别一个丑陋并陈旧的卷尺。不远处的长椅上,坐着几个等车的人。那里还有一个空位。他需要一个位子,可是他不敢走过去。
②他已经累了一天。他把自己悬挂在接近竣工的楼房外墙,用极度别扭的姿势把坚硬的混凝土外壳打钻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这是他在城市里糊口的惟一本钱和留下来的全部希望。有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一条离开了河川,在陆地上奔跑的鱼。他必须不停地狂奔,用汗水濡染身体。他不敢停下来,太阳会把他烤干。
③已经疲惫到极致,他的两腿仿佛就要支撑不住他瘦小的身体。他不断变换着站立的姿势,使自己舒服或者看起来舒服一些。没有用,腿上的每一丝肌肉都在急速地蹦跳和抽搐。这些微小的抽搐几乎要牵着他,奔向站牌下的那一个空位。
④姑娘坐在那里,空位在姑娘身边。姑娘的额头洒着几粒赭红色的迷人麻点。姑娘的眉眼描得细致迷人。姑娘穿着很长的黑色皮靴,很短的黑色皮裙。他看了姑娘很久。他是用眼的余光看的。城市生活让他习惯了用余光观察所有美好的东西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不动声色。有风,姑娘身上的香味不断飘进他的鼻子,让他宁静、安逸、幸福和自卑。
⑤他上了公共汽车,他希望得到一个位子,他果真得到了。是公共汽车的最后一排,他冲过去,把身体镶在上面。
⑥香味再一次钻进他的鼻子,轻挠着他,让他打了一个羞愧的喷嚏。他把脑袋转向窗外,眼睛却盯着姑娘锦缎般光洁的皮肤。当然是用余光,他的余光足以抚摸和刺透一切。他再一次变得不安起来。他挺了挺身子,坐得笔直。
⑦车厢里越来越拥挤。所有站着的.人,都在轻轻摇摆。姑娘倾斜着身子,一只手扶住身边的钢管。姑娘的旁边站着一个男人,身体随着汽车的摇摆,不断碰触着姑娘。
⑧他看到姑娘扭过头去,厌恶地看看男人。男人尴尬地笑,做一个无奈的表情。姑娘没有说话,她小心并艰难地使自己和男人之间闪出一条狭窄的缝隙。汽车突然猛然摇晃,姑娘的努力顷刻间化为泡影。
⑨于是他站了起来。他对自己的举动迷惑不解。他对姑娘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他想他应该说出了这句话,因为他的嘴唇在飞快地抖动。姑娘看看他,表情懵懂,似乎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只好指指自己让出来的位子,他对自己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
⑩姑娘瞅瞅他,再瞅瞅那个空位,再瞅瞅他。姑娘把头重新扭向窗外。姑娘没有动,也没有理他。姑娘说,哈。
(11)他的表情便僵住了。他感觉自己被当众扒光了衣服,所有人都在细细研究他身上每一个肮脏的毛孔。他没有坐下。他把脸扭向男人。他对男人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轻轻颤抖。那是哀求的调子,透着无比的卑微和真诚。
(12)男人笑了。他不知道男人为什么笑,但男人的确笑了。男人的脸上瞬间堆满了快乐的细小皱纹。男人没有动,甚至没看那个空位。男人盯着他。男人说,哈。
(13)声音是从鼻子挤出来的,那声音有些失真。
(14)他有一种强烈的想哭的冲动。那座位就那样空着,没有人去坐,包括他。很多人都在看他,面无表情。他感觉自己被他们一下一下地撕裂开来,每个人都拿到其中一块,细细研究。
(15)他提前两站逃下了车。他提着那个沉甸甸的冲击钻,慢慢走向宿舍。他感到很累,似乎马上就要瘫倒。
(16)他把冲击钻换到另一只手。他感觉自己是一条即将脱水的鱼,正被太阳无情地炙烤。他想明年,自己应该不会再来这个城市了。因为在乡下,淌着一条温暖的河。
(17)一缕熟悉的清香悄悄钻进他的鼻孔。突然,他再一次紧张起来,他感觉姑娘就站在不远处,盯着他看。他转过身。他第一次面对姑娘。他看到姑娘迷人的脸。他的身体开始战栗不安。
(18)姑娘说刚才是你吗?他点点头。姑娘说哦,转身走开。姑娘走了几步,再一次停下。姑娘扭过脸,说,谢谢你啊。然后转身,走进一家服装店。
(19)他开始了无声的狂奔,泪洒成河。他感到安静和幸福。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在炙热的陆地上不停地奔跑。他不能停下,他需要汗水和眼泪的濡染。
(20)他想他明年,可能,还会留在这里。他知道这个城市需要他,用极度别扭和危险的姿势,将坚硬的混凝土外墙,钻磨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
(有删改)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对他进行了外貌描写,交代了他的农民工身份,并突出其工作的艰辛和劳累。
B.第9段画横线的句子中,他对自己说表明他不再想把座位让给姑娘,只好以这种方式化除尴尬。
C.他要把座位让给那个男人是想化解被人误解和鄙夷的尴尬,证明自己没有肮脏动机;并帮助姑娘摆脱男人的骚扰。
D.本文的心理描写传神逼真,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肖像描写部分对表现人物性格与心理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E.冲击钻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对他的形象形成了很好的烘托。
17.文章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说设置男人这个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一条鱼的狂奔作为小说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6.BE(B他对自己说表明他说话声音太小,只有自己能够听见,表现出他的紧张和自卑,E冲击钻不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17.(1)照应小说开头,再次凸显他的劳动对于城市的意义和价值。
(2)照应前文不会再来这个城市,并形成对比,暗示他内心感受到可贵的温暖。
(3)暗示他决心以自己质朴善良的力量洞穿城市冷漠的墙,让人看到真情的力量;凸显文章主旨。(任意答两点得4分。)
18.(1)男人骚扰姑娘,折射世风日下的现状,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分)
(2)男人对姑娘的骚扰与他对姑娘的欣赏与保护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他对宁静、安逸、幸福的追求及他内心世界的单纯美好。(2分)
19.(1)标题运用了比喻及拟人的手法,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他在城市中的处境,形象生动,意蕴丰富。
(2)主人公离开家乡温暖的河流在城市艰难生存,如一条在汗水中努力奔跑的鱼,坚韧而疲惫。
(3)主人公在城市遭遇嘲笑、歧视,内心痛苦不安,希望如一条鱼一样奔跳逃避,仓皇而可怜。
(4)主人公得到理解和尊重后感受到幸福和喜悦,如一条在感动的泪水中狂奔的鱼,激动而满足。
(5)体现了作者对主人公所代表的群体的生存状态的同情、理解,对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寻找到自己的河流的敬仰。
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篇8
①第二自然段本家哥说的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②第九自然段强说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这顶帽指什么?
③在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这件事中,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咱得好好接待,话中透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强最终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胜。
2.小说题目《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文中有一句话可以说明,这句话是____________。
3.强这个人物身上最主要的品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①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和强的表现形成对比。 ②既指经理这个职务,也暗指几个年轻人的大专学历。 ③生意人的狡猾、精明;纯朴和真诚
2.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那种东西。
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 篇9
⑴地处印度东部的瓦腊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⑵瓦腊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倏地飞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⑶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⑷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
⑸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⑹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尽全力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另一列火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300多人非死即伤。
⑺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编制战队,发动猛烈攻击。
⑻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证来论证去,相关部门始终未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⑼就在瓦腊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夏天来临,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家。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信号机架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⑽过往的列车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⑾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⑿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选自《成长读本 第5期有删节)
1.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第(2)段中加划线的成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
3.请指出第(5)段划线句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句中毫不费力的短语类型,并说说不用这个短语会影响表达的理由。(3分)
4.第(9)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的作用? (3分)
5.请读第(12)段的结尾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忽视。结合现实生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悟。(4分)
参考答案:
1.印度的一位火车司机因为打死一只蜜蜂招致火车颠覆惨剧,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无法解决驱走蜜蜂问题。后来一个小男孩用种花的方法巧妙而圆满地把铁路边蜜蜂引到远处去了。
2.表示特殊意义。(名声远播,但名声不好。〉
3.偏正短语( 1分)此短语是轻而易举的意思,暗示了此举虽轻,带来的后果却十分严重。(不用这个短话就不能表达正是司机的轻率之举而导致了严重后果的意思。(意思攘近即可) (2分)
4.景物描写(或自然环境描写) (1分)烘托小男孩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暗示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关系。(意思接近即可) (2分)
【谈吃苦现代文阅读训练提高题含答案】推荐阅读:
《一面》 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10-2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11-19
美国房东印象的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12-29
现代文我的自白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05-27
《周总理理发的故事》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10-04
孙宝字子严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07-03
现代文阅读训练七12-16
现代文阅读训练两篇10-02
现代文阅读训练六、访兰07-23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