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两篇

2024-10-02

现代文阅读训练两篇(共7篇)

现代文阅读训练两篇 篇1

笔者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 感受到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现代文的阅读存在问题不少, 通过他们在作业和试卷上显现的错误进行总结发现: 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应该是到位的, 但学生只要一做作业和试卷, 就会错误百出。这让老师感到头疼。为什么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赏析中的题会错误不断? 面对学生的错题, 笔者静心思考、认证总结反思查找原因, 现将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中的问题所在

1. 审题不清抓不住重点

2. 答题时选择不准角度, 答非所问

3. 组织语言不够精炼、准确

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是不会在题干中锁定关键的知识点来寻求答题的思路, 抓不住关键的字词, 信息捕捉不准, 甚至跑题。对文本阅读不够, 把握不了文章的主题, 归纳不了文章的关键点, 有的时候干脆不归纳完全照搬原句。答题太过随意, 不能用规范的语言来组织答案。多数同学缺少文体意识, 头脑中根本没有问题知识点的框架图, 对语文阅读解题必备的语文术语, 考点不明确, 导致阅读知识点混乱, 答题也陷入困惑中。学生在校学习任务重, 阅读时间少, 积累不够, 找不到准确、贴切、简洁的语言表达等等。针对学生阅读中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探究, 找到了一些方法和技巧, 可以在阅读训练中让学生形成一种品读和答题的能力, 归纳和总结如下:

二、现代文阅读语言品析方法探究

( 一) 明晰中考的现代文考察的知识点及题型和答题思路

1.以辨析为主的选择题

考点示例一

根据语境,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处,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

自然界的物体, 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 ______;江河溪流, ________; 大海汪洋, _______; 湖光粼粼琠__________。

A、是抖动的曲线B、是翻腾的曲线

C、是流动的曲线D、是屹立的曲线

解题思路: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根据语境, 辨析词义, 合理进行

词语搭配的能力。 “屹立”形容高山挺立, 应和 “崇山峻岭”搭配;

“流动”是江河溪流的动态;“翻腾”是风大浪高而形成的景象, 应和 “大海汪洋”搭配; “粼粼”是指水面微风细波, 光芒闪烁不定, 正好与 “抖动”相搭配。除了词语的搭配以外, 还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

2.以表述为主的解说题以赏析为主的评价题

考点示例二

请从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语段。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项圈, 手捏一把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品析语言的角度: 用词之美: 运用了一组绚丽的描绘色彩的词, 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之美; 运用了一组生动的动词, 刻画了一个顽强的小年形象; 运用了一组恰当的量词, 使语言显得简洁而形象。

以上的题型引导学生如何思考, 将答题思路清晰地展示, 让学生在具体的题当中去感悟和培养自己的语感。语言品析中形象思维很重要, 若缺少了想象及联想能力就如同少了飞翔的翅膀。所以语言首先要有语感, 语感要学生自建, 这是老师无法替代。因此训练学生多阅读、多思维并结合文体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置换 ( 情感体验) 来提高他们的语言感觉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 二) 现代文阅读语言品析的具体方法归纳如下

1. 要紧密联系语境。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句子所在的段落来理解品味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要瞻前顾后, 揣摩词、句、段之间的联系。

品析例说: 例: 女儿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句中加点的词语“溢满”能否改为 “充满”, 为什么?

“溢满”的意思是充满而流出来, “充满”只是满, “溢满”的程度更高, 用 “溢满”更能表现小女孩无比幸福。 ( 着重从词的准确、生动, 也可以从增强对句、段、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来分析。)

2. 把握角度。如: 其表达的意图, 用词的精当、 语体色彩、感情色彩、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在结构中的作用、表达方式等

品析例说: 例: “你是我爸爸, 穿得再差也是我爸爸, 谁敢笑话我们, 谁会穷一辈子……” 这句话体现了 “我” 怎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爸爸, 不因为贫穷而感到耻辱, 并且有改变贫穷的志向。 ( 首先要分析话中的三层意思, 然后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3. 要精练准确地表述。品味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时要紧扣语境分析。如: 比喻的作用使语言形象优美、生动,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等。要将这些作用渗品析例说

例: 吹面不含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果。

透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仔细推敲 “抚摸”一词的含义, 再放到句子中理解。句子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用 “抚摸”一词写出了春风的轻柔, 将抽象的春风具体化。到具体的句子中去品析。

4.文体语言特征的知识整合

记叙文 (小说、散文) :

其文体特征: 记叙某个具体的生活内容, 描述某个具体的事件或场面。

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富有表现力。注意用词的精当修辞的作用、句式等。尤其是散文的语言最美, 最富有张力和蕴含力。

说明文:

其文体特征: 主要是传播知识的一种文体。

其语言的准确、简洁。了解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注意说明文中动词、数量词、修饰限制性词语的准确运用。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确定。

议论文:

其文体特征: 以客观事物、事理为剖析对象, 以明辨是非为主要目的文体。

其语言的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注意句中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反复琢磨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

通过以上的语言品析方法的探讨, 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让学生在头脑中强化文体、文本、结构、文章主旨、答题规范、文章的整体意识, 这样学生的知识框架建立, 思维清晰。辅之准确的表达效果就显现出来了。语言, 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交流的常用工具。它像一朵温馨柔美的花儿静静地开在心灵的空间, 暗暗地吐露着芬芳, 传达最甜润最柔美的情怀。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灵魂, 只有掌握了语言品析的方法, 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 并坚持。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品析和鉴赏能力。

以上内容是笔者将教学中的点滴心得记录下来, 加以总结归纳, 有不足之处望指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2]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范大学.

现代文阅读训练两篇 篇2

那天下午,正在听肖邦的一段钢琴夜曲,弹奏者是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飘逸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琴声徐缓,如歌如诉,尽管优美,但谁也不能否认蕴藏在这歌声中的忧伤,这淡淡的美丽的忧伤轻轻扣击着听者的心情,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徜徉,在这引动故事中飘飞„„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突然地,外面下起雪来,洁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天空。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周围回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净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也是在春节过后的一天,刚迈出中学校六的我,告别父亲,孤身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前往异乡。火车开出不久,就睛大雪。这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时望去,白茫茫一片。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原中。当时,我感到命运正通过这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祥的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里一片抱怨声。在我周围烦躁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①“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竟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女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微笑地注视着快乐的女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回答不上,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色,我尽自己所能,尽量回答她的提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母女俩互相依偎着安静入睡,即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我和这对母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盆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独、忧虑和烦躁。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神龛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此后,每当我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道路时,心里就会响起那单纯明朗的歌声:②“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就在我渲染在遥远而温馨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回响,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诗意的奇妙片刻,去放飞自己自由而宁静的心境是那么的好。(本文有删改)

1.第二段中写“雪花”,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文章为什么要两次写小姑娘的歌声?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回答。(2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②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神龛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

4.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晶莹”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5.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2分)愉悦————感动——

6.阅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一线雪”和“动人心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⑵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咀嚼黄昏”怎么理解?)

答:

7.有人这样评价本文:对于“时光”“生命”这样永恒的话题,作者没有从宏观世界去寻找大素材,而是从微观世界中捕捉小细节来加以表现。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4分)

答:

8.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镜子

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无法出示通行手续。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

车窗外,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再来讲学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

保安表情严肃:“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做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

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

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

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

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陪不是。

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张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

保安还是无动于衷的一副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定格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

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

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

9.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4分)第一次: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

第三次: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

1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

答:

(2)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

答:

11.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答:

12.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镜子”为题?阅读文本,写出你的发现。(4分)

答:

晶莹的瞬间

1.内容上,写洁白晶莹的雪花,表达了对自然精灵的赞美,与下文小姑娘的童真美相映衬。结构上,引出对那年下雪天在列车上的往事的回忆,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2.第一次写小姑娘的歌声,是为了具体表现小姑娘的天真和乐观;第二次写小姑娘的歌声,是为了表现小姑娘的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给予我深远的影响。

3.①将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并与仅文字构筑的诗作对比,突出了肖邦的钢琴曲梦幻般的美妙动人。②以“第一行脚印”来暗示自己开始了新的社会生活,用“美好的憧憬”“深深 ”这些词语,表现自己在小女孩精神影响下的积极乐观和坚定自信。

4.含义“雪花和琴声的明朗洁净;小姑娘的单纯天真;自己向往的的生活。情感:在困境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心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喧嚣的生活面前,表现出对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5.(2分,每空1分)(1)伤感(难过、忧愁、悲伤)(2)平和(平静、宁静、释然)

6.(1)“一线雪”和“动人心魄”生动地写出了那根白发白得很耀眼、很刺目(1分),表达了“我”发现白发时吃惊难过的心情(1分)。(意思符合即可——)

(2)“咀嚼黄昏”指老人们在领略、享用迷人的夕阳美景(1分),又指老人们在回味往昔,品味人生(1分)。(意思符合即可)

7.(4分)示例一:“我”14岁发现第一根白头发时毫不在意,9年后发现第二根白发时却是相当吃惊,文章以此细节来表现青春的流逝及其带给自己的伤感。

示例二:通过写老人的白发表现他们的历经沧桑;通过写老人表情、姿态的祥和来表现经历沧桑后的宁静与平和。

示例三:通过写夕阳爆发着如火的金光衬托老人饱经风霜后生命仍然灿烂美丽,让“我”感悟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8.(4分)夕阳中的老人们历经风霜却仍然安详从容,他们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如何看待时光,让“我”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貌等外在的东西,而在于精神等内在的东西。因此那根白发不再白得刺目,“我”的心也释然了。

镜子

5.第一次:张处长未办证件驱车进校保安遵守制度阻止入校

第三次:张处长大讲道理要求变通保安忠于职守无动于衷

6.(1)外貌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保安铁面无私的形象,为下文他拒绝放张处长的车进入校园埋下伏笔(作了铺垫)。

(2)连用两个副词“必须”,加强命令语气,写出保安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情状,表现出保安的忠于职守。

7.参考示例:

示例一:不是。这样写,暗示了坚持原则的保安在现实生活中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到批评处分等)的情况,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

示例二:是的。从全文看,保安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内心很强大。他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本身没有错,不会因为受到批评(处分)而流泪。这样写,与上文中保安的形象不吻合。

科技文阅读训练两篇 篇3

杨学祥

2006年初,美国气象部门警告说,今年春季和夏季将再度发生“拉尼娜”现象。在美国气象学会于亚特兰大举行的会议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象预报中心负责人奥利尼克说,“拉尼娜”现象可能将在今年春末持续发生,甚至持续整个夏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已确认,过去3个月中,太平洋部分区域水温低于正常值。

人们可能对“拉尼娜”还不太熟悉,那么,“拉尼娜”现象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先从厄尔尼诺说起,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一对孪生兄妹。“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圣婴,“拉尼娜”是圣女。拉尼娜是影响全球气候的冷事件,而厄尔尼诺是与之相反的热事件,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赤道太平洋表面海温的冷热循环。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实际上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当厄尔尼诺到来时,赤道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水东流。当拉尼娜到来时,赤道信风加强,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赤道中、东太平洋表温度异常偏低。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因此,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转换时期,强震活动异常频繁。最近的例证就是,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就发生在2004年弱厄尔尼诺时期。

拉尼娜现象还会带来寒流。2006年伊始,日本受罕见暴风雪袭击。1月上旬日本北海道岛和本州岛的日本海沿岸地区普降暴雪,部分地区积雪量超过了1月历史最高记录,大雪造成55人丧生。欧洲遭遇强寒流,1月16日起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出现大幅度降温,并迅速向南向西扩展,19日波及北欧、东欧乃至中亚,包括芬兰、瑞典、挪威、波兰和土尔其等国。上述地区先后出现了大幅降温和异常寒冷的天气,大部地区极端最低温度低于﹣30℃,局部甚至低于﹣40℃。与多年同期的极端寒冷阈值相比,极端最低温度普遍偏低10℃左右,中心值偏低高达15—20℃。莫斯科的最低气温19日降至﹣31℃,是1927年以来的同期最低记录;西伯利亚一些地区最低温度接近﹣60℃;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极端最低温度降至﹣42.6℃。严寒致使上述地区数百人死亡。从1月7日开始,寒流袭击孟加拉国,使至少89人被冻死,上千人因寒冷而患病。

除了寒流和强震,拉尼娜现象还会带来旱涝灾害。中国发生大水灾的拉尼娜年有:1886—1887,1890,1892—1894,1898—1899,1908—1911,

1916—1917,1922—1923,1924—1925,1933,1934—1935,1938—1939,1949—1950,1954—1956,1964,

1968,1985,1998年,占拉尼娜年总数的62﹪。此外,中国在厄尔尼诺年台风减少,在拉尼娜年台风增加。

以上所分析的情况,可以为世界各国的抗灾减灾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而最近研究表明,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拉尼娜年可能是禽流感爆发的前兆。“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至30年。第三周期的“冷位相”为2000—2035年之间。流感世界性爆发不仅与太阳黑子有关,而且与“拉马德雷”、拉尼娜年、厄尔尼诺年、低温冷害年都有关。流感爆发年有以下特征:前一年或前两年为拉尼娜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低温年,当年为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或M+1年。上个世纪的历次流感爆发均符合这一规律。

预测中的2006—2007年拉尼娜事件正在发生,而2008年发生厄尔尼诺的可能性为90﹪。2006年或2007年是太阳黑子谷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中国易发生低温冷害。因此,禽流感可能在拉尼娜的2006—2007年孕育,在厄尔尼诺的2008年爆发,人类必须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为预防禽流感提供一个科学、安全、和平的生态环境。

(选自《百科知识》)

1. 下列对“拉尼娜”现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拉尼娜是影响全球气候的热事件。

B.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C. 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交替变化的常态表现。

D. 拉尼娜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增强相联系。

2. 下面对“拉尼娜”造成的危害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拉尼娜到来时会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B. 拉尼娜会带来寒流。

C. 拉尼娜到来时会带来禽流感。

D. 拉尼娜现象会与旱涝相伴。

3.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强烈的地震活动一般都是在拉尼娜与厄尔尼诺转换时期形成的。

B. 拉尼娜现象带来旱灾的同时,不会带来涝灾。

C. 2006—2007年拉尼娜事件正在发生,因而会在2008年形成拉尼娜现象。

D. 科学地分析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并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人类可以为预防禽流感提供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热力洼地”=沙尘发源地?

匡耀求

很多人以为沙尘从沙漠里来,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有的沙漠只是沙尘的落脚地,并不一定是沙尘的发源地。

2006年1月21日,安装在Aqua卫星上的MODIS照相机捕捉到了幼发拉底河流域上游叙利亚东部与伊拉克交界地区的一次沙尘暴的影像。在此同时获得的地面热力景观图像表明,沙尘暴发源地的地面温度明显低于周边地区,该区域地面温度在5~7℃左右,而周边地区地面温度均在10℃以上。该图还表明位于沙特阿拉伯北部的沙漠地带地面温度达20℃以上,但该沙漠并没有扬起沙尘,只是沙尘的堆积场所。可见,沙尘暴的发源地在地表热力景观图像上是一个温度明显较低的“洼地”,这种地面温度明显低于周边区域的大气下垫面称为“热力洼地”。大气系统下垫面出现这种“热力洼地”是导致大气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相对周边明显较低的低温牵引了气流的下沉而扬起了地面的沙粒和尘土,沙尘被吹走后在当地留下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风蚀地貌。

为什么在沙尘暴的发源地地面温度会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呢?这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流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由于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在不同的区域有显著的不同,来自地球内部的热流的强度在不同的区域差异明显:地壳性质比较活跃的地区大地热流较高,通常在100 mW/m2以上,而地壳性质比较稳定的地区,大地热流明显较低,通常低于50 mW/m2,有的区域(如非洲的尼日尔)甚至低于30 mW/m2。

2006年1月1日MODIS影像记录到了美国新墨西哥州东部与得克萨斯州交界地区发生的一次沙尘暴。这是美国经常发生沙尘暴的一个区域。由MODIS影像编制而成的该区域大地热流图表明,沙尘暴的发源地是大地热流低值区域,大地热流值低于50mW/m2,而其西边则是一个明显的大地热流高值区域,其大地热流值在90 mW/m2以上。

新墨西哥州东部与得克萨斯州交界地区是美国中南部地区地内最冷的一个区域。研究表明,该区域4千米深处的温度低于70℃,而其西边区域同一深度处的温度高达180℃。可能就是这块“冷地”牵引了大气的下沉而扬起了大范围的沙尘,引发了这个区域频繁不断的沙尘天气。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沙尘暴是突发强烈的下沉气流扬起来的,造成气流下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地内热流较低的区域形成的“热力洼地”对大气气流产生的牵引作用。显然,大规模的沙尘暴主要是从大地热流明显低于周边地区的“热力洼地”产生的。非洲的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带的塔尔沙漠、蒙古共和国的戈壁地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齐沙漠西段和毛乌素沙地均是这样的“热力洼地”,这些区域是重要的沙尘暴发源地。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4月)

1.下面对沙尘暴发源地的简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发源地的地表温度明显低于周边地区。

B.沙尘暴发源地的大地热流值高于周边地区。

C.沙尘暴发源地常常突发强烈的下层气流。

D.“热力洼地”是重要的沙尘暴发源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把热面温度明显低于周边区域的大气下垫面称为“热力洼地”。

B. “热流洼地”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流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C. “热力洼地”是导致大气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D. “热力洼地”对大气气流产生牵引作用。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沙尘暴的沙尘都是从沙漠里来的。

B. 如果没有强烈的下沉气流,即使是裸露的沙滩或旱土也很难扬起沙尘长距离漂移。

C. 地壳性质比较活跃的地区,大地热流明显较低,容易牵引大气下沉。

D. 大规模的沙尘暴主要是从非洲的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带的塔尔沙漠产生的。

【参考答案】

《“拉尼娜”的脚步》

1. B(A,应该是冷事件;C,不是常态表现,是异常表现;D,拉尼娜与信风的减弱相联系。)

2. C,原文只是说拉尼娜年可能是禽流感爆发的前兆,这里只是一种推断,不能据此就说成是表肯定的会带来禽流感。

3. D(A,原文说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转换时期,强震活动异常频繁,但不能说强烈的地震活动都与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有关。B,原文无依据。C,原文推断的是厄尔尼诺发生和可能性。)

《“热力洼地”=沙尘发源地?》

1. B(B项的表述与原文第3自然段的表述恰恰相反)

2. C(C项的表述与原文第2自然段的表述不一致,“热力洼地”只是导致大气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3. B(A项的说法太绝对。C项地壳性质比较“稳定”的地区,大地热流明显较低。D项概括不全面)

浅议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训练方法 篇4

一、讲求方法, 把握套路

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的知识含量以及鉴赏评价的能力, 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只有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这些能力, 才能够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发挥出好的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必须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通过科学的训练来逐步完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精读细读能力, 因为从高考现代文应试能力的训练角度来看, 精读细读不但是必须的基本功, 也是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精读细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吃透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整体入手, 局部理解, 最终完成整体把握、读懂吃透的目的。局部理解和把握整体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理解不了局部就无法把握整体, 而把握整体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局部, 学生在理解局部的时候不是片面的、孤立的理解, 而应该结合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去理解, 唯有如此才能够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训练的过程。

教师在训练学生精读细读能力的时候, 首先要精选一些现代文阅读训练题, 然后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先阅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先理解局部到整体的内容, 第二遍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住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要求学生去看文章后面的问题, 结合问题去读第三遍, 这样不但为答题寻找了依据, 还能够验证自己前两遍所读的效果。在对学生进行精读细读训练的时候, 要求学生先读懂吃透文章之后再去答题,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系统总结, 培养能力

近年来, 高考现代文阅读向着综合性、高层次的趋势发展,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要注重系统性、综合性, 要系统总结, 培养学生能力。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系统的、综合的基础知识系统。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 仅仅凭借零散的知识, 所谓的阅读能力培养根本无法实现。

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优势, 尤其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往往具有总结性, 是帮助学生系统归纳、加深理解的好材料。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归纳时切记不能够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名词术语, 还要向知识的纵深发展, 细致、深入地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和用途;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一些知识难点进行归纳与迁移。学生在归纳总结的时候, 一定要把难点弄懂, 理解透彻, 杜绝一知半解的情况出现。对于学生不能够自己弄懂的地方, 教师要耐心指导, 帮助学生从深层次去理解, 把握阅读的内在规律, 从而使学生在形成基础知识系统化的同时, 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三、发散思维, 提高能力

知识是基础, 思维是关键, 教师在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当笔者要求学生概括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还只是段意的累加, 或是在文章中找相关的句子进行拼凑。如何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主要内容, 且对字数加以限制, 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学生们经常会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等。其实针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思维定式, 如叙事类文章, 可以按照“人+事件+结果”的格式来总结其主要内容。教师分专版分类别进行总结归纳, 找出规律, 反复练习, 久而久之, 能力就会培养出来了。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在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时讲求方法, 把握套路, 同时也要做到系统总结, 不能只为讲答案而做题, 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最终目的, 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的能力。长此以往, 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还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教师可在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时要讲求方法, 把握套路, 同时也要做到系统总结, 不能只为讲答案而做题, 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最终目的, 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 篇5

忆刘半农君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 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 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u信,“她”字和“”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 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 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 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 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 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 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 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⑴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2)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答案】(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

【答案】(1)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2)鲁迅认为刘半家坦诚、真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3)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

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4分)

【答案】(1)刘半家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2)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3)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4)“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两个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4.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5分)

【答案】(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文章赏析(14分)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角度: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点

①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角度:①比喻②衬托③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③前后呼应。

【答案】

(1)

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文章既表现了刘半农“五四”时期的战士形象,也表现了他在“五四”退潮后的落伍与保守;既表现了刘半农的活泼、勇敢、忠厚、易于亲近等优良品质,也表现了刘半农的浅、草率、无谋等不足。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点,选取代表性的事件,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如抓住刘半农活泼、勇敢、忠厚等性格特点,选用“答王敬轩的双簧信”“要来看我”等有代表性的事件描写人物。通过刘半农在“五四”时期与“五四”退朝以后的不同表现,鲁迅与“那些人们”对于刘半农的“浅”的不同看法等,在对比中表现人物。

①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人物,如用“武库”作比,以陈独秀、胡适之有“武库”,来衬托刘半农的无“武库”,突出其没有城府,易于亲近的性格特点。

(2)

①比喻,文中运用了“武库”“清溪”“烂泥的深渊”以及“陷沙鬼”等多种比喻。

①衬托,如以“剪下辫子”来衬托刘半农的“答王敬轩的双簧信”等,突出他在“五四”时期“很打了几次大仗”。

①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文中的“武库”既是比喻,又是衬托。“清溪”与“烂泥的深渊”,两者既是比喻,又成对比。

(3)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文章中多处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和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在叙述中,文章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憎恶他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

①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君”,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豆如此,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自然。

现代文阅读训练(二) 篇6

魏得强

①她上初中二年级时,14岁,正是需要花钱的年龄,父亲却下了岗。原因是父亲再也不能胜任他原来的工作了,他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病疼起来连走路都困难。只有母亲一个人上班养家,家里一下子困顿起来。

②那一天,她回到家里吞吞吐吐,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她实在不想向父亲伸手要钱。但父亲好像早就知道了,拿出10元钱给了她,然后很亲昵地说:“是你们老师告诉我的,老师问你去不去,别人能去咱当然也要去。”

③那一次她和同学们在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玩得很快乐,不少同学买了旅游区的纪念品,各种各样的小饰品,戴在头上,手腕上,热热闹闹地叫嚷着。她却买了一件她认为最珍贵的东西,一个酷似树根的药材,卖药材的说是医治类风湿的良药,她一听就有了买的冲动,但她口袋里除掉车费只有8元钱,就给卖药材的讲她父亲的病,那卖药材的说:“难得你一片孝心,就8元钱卖给你!”

④当她饿着肚子把药材给父亲拿回去时,父母既心疼又高兴地夸她长大了,父亲当即买了一大壶高粱酒,把药材给泡上了。

⑤那是最值得欣慰的一段时光,父亲喝了药酒,开始慢慢恢复了健康,能干活了,一年之后找到了一份工作,家里又有了以前的欢声笑语。

⑥她一直认为是她买的那个药材治好了父亲的病。直到11年后再次去旅游,在旅游区,遇到卖那种药材的,她告诉朋友这种药材的神奇功效时,一个学医的朋友就笑她,什么药材呀,全是骗人的,你仔细看看,山上到处都是这种竹根呀。她不相信地拿过来仔细一瞧,还真是普通的竹根。她顿时羞红了脸,为误导父亲看病不安起来,但父亲的病确实是那药材治好的呀?

⑦回到家,她迫不及待地把当年的药材之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却哈哈笑起来:“傻丫头,我和你妈当时就看出来了,那只是一节普通的树根呀。”她更为不解了:“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还当真泡了药酒喝。”

⑧父亲一把揽过她,动情地说:“其实,正是你那个假药材治好了我的病,当时我是拒绝治疗的,有病加上下岗,我对生活失去了一切希望,我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你妈每夜都哭得泪人一样。我铁了心,我走后也许给你们娘儿俩少添很多麻烦。但是,看到你小小的年纪,自己没舍得花一分钱,却一心想着我,我怎么能自私地离开你们呢?我就装着喝药酒,同时配合你妈到医院治疗。”

⑨看着和蔼的父亲,她忽然明白了,很多时候,亲情和关爱,就是医治病痛最好的良药呀。

(摘自《杂文报》2008年10月10日)

[练习]

1.阅读第②段,说说“亲昵”一词表现出父亲什么样的情感?

2.阅读第④段,说说父母“心疼”的是什么,“高兴”的又是什么?

3.假药材明明不能治病,可面对女儿的疑惑,父亲却说正是那个假药材治好了他的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番话的。

4.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收获到了什么?

精减你的朋友

朱国良

日子如水流过,我像一个孩童在不经意中打了个盹,一梦归来,便是五十开外的人了。我在体味自身的经历和掂量社会的世俗中觉得:精减朋友何等重要!

想当年,年轻气盛,尚武崇义,我的朋友队伍日益庞大,总是一班进一班出的,给我当时的生活添了一点虚荣心。渐渐地发现,真能心心相印、赤胆忠心的实在是极少。不少人聚在一起,差不多是图个热闹。走上了社会,朋友圈子更广了,但可深交的人也不多,因此我的朋友,一路在精减,如同业余马拉松长跑,坚持跑到终点的没有几个人。如今还是几位“老友如老酒”的知交,作为财富我珍藏着。

因为看重人际关系,有的人不论在什么场合都敢交朋友。特别是几杯老酒下肚,饭局之上、旅途之中、开会之余、邂逅之间尽是交友的途径,一点小小的借口,也是交朋友的理由。而且有的人交朋友,还如江河中会快速衍生繁殖的水葫芦,朋友的朋友,一来二去,点头哈腰,就又成为了朋友。结果交际圈鱼龙混杂,队伍庞大得不得了。其实除了虚荣心得到一点满足,在忙累中渔到一点利益外,做人的趣味却差了。

朋友其实就是知音的代名词,用真情为基础,岁月为砖石,才能筑起信任和忠诚的大厦。朋友就像竹林一样,需要适时挖笋和砍伐,不能太密互吞养料,竹林才能长得旺盛。有些人的朋友,全然没有真诚实情的内涵,有的只是利用和攀援,这种别有用心的朋友,还不如大刀阔斧地砍掉。还有的朋友往往初会中热情如火,求人时好话说尽,事成后却不思量。对那些淡情乏味之交,也得精减割舍,不然它就会像淤泥一样越积越多,情感的河道就不畅通了。

朋友,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如今又是一个泛滥的字眼。因着朋友的珍贵,便有假冒伪劣的东西出来。虚假的友谊也会披着华丽的外衣,在生活中大跳“假面舞”。一个人稍有不慎,便会有眼无珠认错人,被“小人之交”和“势利之交”牵着走。

交朋友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行程,是开始做加法然后逐渐做减法的过程。识遍天下人,知音有几人?交朋友还是精益求精的好。互相利用的朋友一列车,还不如肝胆相照的一人!况且到了有把年纪的份上了,有一个老伴,有几位老友,有一点老底,有一间老屋,夫复何求,知足吧!

(摘自《广州日报》2008年05月17日)

[练习]

5.作者在本文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6.作者认为,哪些朋友应该要精减掉?

7.阅读此文后,你觉得今后交朋友要注意些什么?

8.古今中后,提醒人们要慎交朋友的名言警名有不少,请向同学们推荐一句。

[参考答案]

1.对儿女的无限疼爱。

2.“心疼”的是女儿竟然饿着肚子把钱省下来给父亲买药,高兴的是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关心人了。

3.药材虽假,但女儿的一片爱心却是真的,而这份爱心,给了他的父亲勇敢活下去的信心和动力,治好了他的心病。

4.亲情和关爱,是医治病痛最好的良药,生活中,我们要时时给亲人以温暖和关爱,更要用心去感悟来自亲人的关爱。

5.要适时精减自己的朋友。

6.那些没有真诚实情、只是利用和攀援、别有用心的朋友,应该砍掉;那些初会中热情如火,求人时好话说尽,事成后却不思量,应该砍掉;那些淡情乏味之交,也得精减割舍。

7.示例:交真情之友、患难之友,不交名利之友。

8.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汉·李陵

现代文阅读达标训练题 篇7

人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就想出去走走。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丝的犹豫,但脚还是把人带出了家门。

外面的世界很大,人很容易迷失方向。曾经一个人去一个城市出差,走在黄昏里,看见如流的人群头也不回地往前赶,只有我像一只掉队的孤雁。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头,那种迷茫的感觉很像一滴水落在了沙漠里,顿失了自己的踪影。自己的踪影是什么,我一直想不清楚。如果落在水里,应该像月亮泊在水面,是可以看得见的;如果落在地上。就是自己的影子,会踩着自己的脚后跟;如果和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温度;如果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是一种可以呼应的声音;如果落在自己的心里,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外面的世界不论多好,但我们首先失去的就是踏实的感觉。

曾经看过一个外国影片,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那时我突然明白了。出门在外,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

出了家门,我们就会发现,人走了,心却没有走。人的身躯在偌大的世界里晃悠着,多少美景尽收眼底了。但心却像一只空匣子,什么也没装进去。孤寂悄然而至,潮水般地席卷而来,心却在远处,不知道自己的心还在眷恋着什么。不出门的时候,人就会盼着出门的机会,出了门。人又会多了许多牵挂,人性的两难由此可见。

我最怕一个人出门,多半是承受不了那分孤寂,因为灵魂总是跟不上趟。

不愿意一个人出门,决不是我一个,我认识的几个男人,也怕出门,但只要有朋友一道,去再远的地方也在所不辞。满世界的景物在他们眼里和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没什么两样,但有朋友在身边却是另番感觉,借助出门,些许心智的火花就有了一个可以碰撞的机遇,他们要的是精神的事受。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70年代出生的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少景致。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在酒里,把陌生的世界也融化在酒里,恍惚之间,他们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变得十分温暖。

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静静地看左来右往的人群,喜欢看人像蚁一样地把自己搬来搬去的,我知道那也是我,只不过当我如蚁般忙忙碌碌的时候,我看不见自己。忽然间。我看见自己的灵魂就站在自己走过的日子里。而我却站在生活的门外。

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背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打开书本,熟悉的气息迎面而来。阅读的时候。我看见自己的灵魂游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心一下就踏实了,时空就定格在书页之间。

做一个出门人,最好是能在另一个城市找到自己的朋友。那天晚上,几个久未谋面的朋友坐在一家茶馆里,茶的清香弥漫在异乡的空气里,我们闲闲地聊着,我们仿佛从没有分离过,也不曾生活在彼此不同的城市,那种突然涌动的温馨十分的奢侈,就像一片片舒展着的茶尖,碧绿了我们的心情。朋友突然提到灵魂,他说现在的人天天都在忙,忙来忙去,已经顾不着灵魂了。心角有盏灯跟着忽闪了一下,灵魂原来和物质是无关的,灵魂在哪里,心就在哪里。那天晚上,背着自己的灵魂走在异乡的路上,我的内心感到了从没有的踏实。(郭翠华)

(摘选自《雨花》2006年2月)

1、选文开头说“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丝的犹豫”,请结合阅读全文说说句中的“什么”指的是什么?

2、简析下列句子的含义。

(1)人的身躯在偌大的世界里晃悠着,多少美景尽收眼底了,但心却像一只空匣子,什么也没装进去。

(2)忽然间,我看见自己的灵魂就站在自己走过的日子里,而我却站在生活的门外。

3,从下列的两个细节任选其一,分析其作用。

(1)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

(2)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70年代出生的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少景致。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在酒里,把陌生的世界也融化在酒里,恍惚之间,他们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变得十分温暖。

4、有人从选文解读出浓浓的思乡恋家情结,有人从选文中解读出现代都市人生活工作节奏太快无遐顾及品味生活的无奈,也有人从选文中解读出一种对普通人生命意义的严肃思考……请谈谈你对选文表达主题的解读,需观点明晰,言之有据,适当分析。

遗憾也美丽

微笑很美妙,泪光中的微笑呢?美丽很动人。遗憾中的美丽呢?

我轻轻地叩问人生,怀着几分迷茫。

人从一个未知来到这美丽的星球,然后又回归另一个未知。人生的短暂与唯一,可能是宇宙间最大的遗憾。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着去拥有,尝试着去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当必然的遗憾终于降临时,能坦然地画上自己生命之歌的休止符。正因为有了这份遗憾,正因为我们不能自由决定生命的长度,所以,我们点燃生命的火把,去照亮自己有限的年华,于是,寻常的生命有了些深邃的美丽。

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难以想像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不愿再去试图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利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却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天生智障的舟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俨然一切生命的主宰。在这两个画面叠加的一瞬间,我忽然领悟了生命中非凡的意义,那就是挫折之后的奋起,重创之后的屹立。

我轻轻地叩问历史,怀着几分敬畏。

1200多年前的一个深秋,书生张继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惆怅中。十年寒窗,功败垂成——他落榜了!钟声绵绵,枫叶瑟瑟,精灵般的渔火在黑暗中跳跃。依偎在寒山寺的落第才子面对此情此景,信口吟诵出流传千古的诗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感谢上苍,如果不是有落第之痛,那么诗的百花园便少了这一缕独特的芳香,张继这个普通的名字也不会如此的响亮。

遗憾包含着苦痛,遗憾也孕育着美丽。因为浸润了泪水与忧愁,这美丽便多了几分慑人的魅力。

陆游的爱情悲剧铸成了“泪痕红浥鲛绡透”的柔肠寸断;李煜的亡国之痛化作了“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哀哀深愁;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如果没有冰海沉船的情节,它承载的爱情还会如此凄婉动人吗?也许遗憾才是它最适宜的归属吧,虽然这遗憾大得仍令人心痛。

我常常仰望星空,幻想着彗星在天际款款走动,想象自己是其中的一块石头或是一粒尘岩,随着庞大的团体在无垠的空间遨游,多年的聚集与等待,为的就是一瞬间的灿烂;因为这份灿烂,哈雷慧星

寒冷寂寞的旅行才变得温馨浪漫。

既然遗憾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就应该以豁达的心胸包容它。用自己的智慧驾驭它,将遗憾带给我们的痛楚化作舒筋活血的良药,用遗憾的丝带编织成庄严夺目的彩虹,彰显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理智与笑对坎坷的从容。(孤陌)

(摘选自《散文天下》)

5、作者为何而迷茫?又为何而敬畏?

6、本文在第6段和第8段分别举了张继和陆游等人的事例,试分析叙述两个事例的不同特点及其效果。

7、联系全文内容,依照作者思想,从文本中提炼出三个关于“遗憾”的立意。

遗憾是_______________

遗憾是_______________

遗憾是_______________

8、本文语言很有抒情性。试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选取其中的两点,写一段赏析文字。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

各人有各人的品质,人之所以成功,自有他的器度,自有他的优良品质。而看人的器度好坏,也如同鉴定东西品质好坏,从外形上即可看出一斑。从人的言行举止之间,可看出此人气质如何。所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对帝王人物的评语。就是对器度的描写。如形容汉高祖的隆准、龙颜,鼻子高高的,下面大大的像一颗独蒜头,嘴巴阔到耳根边。睁大了两个眼睛,好看不好看呢?不去管他。也有人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相很像猪,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张朱元璋画像是假的,而在庐山天池寺的一张才是真的。我看过庐山天池寺那一张被指为真的明太祖画像,真的就像一个猪头,五岳朝天,嘴唇特厚。在我看来。庐山那张是假的。故宫那张是真的才对,否则一个皇帝长成那个猪头样子,实在难看!事实上也不可能。这是讲历史故事的闲话。

大人物的情形如此,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气质。有这样一则笑话:清朝末年。国库空虚,于是鬻官卖爵,设立捐班,定下价格,捐多少钱,便可做多大的官,以资敛取。当时有一个发了横财的船夫。捐了一大笔钱,得了一个七品项戴,也在礼部学了礼,大概用苦功学了一段时间,在场面上也能摆出一副官架子来了。可是有一次,和一些同一阶层的官员们在一起吃饭,这位捐班出身的大人,在拿起筷子来夹菜之间,仍不改他在船上吃饭时的习惯。右手拿的筷子往左掌心一戳,把两根筷子弄得齐平。他的这个小动作,被同席的人看见了,一猜就知道他是捐班出身,而且以前可能是做船夫的。这还是小事,饭后大家坐下来喝茶聊天,其中有一位进士出身的清廉县知事,穿的一双靴子破了。但他仍毫无愧色地伸在前面摆开了八字脚。这位捐班的船夫看见了,于是说,某大人,你的靴子破了!这位县知事听了不但没有难为情,反而举起脚来说:“我这靴子的面子虽然破了,可是底子好得很。”船夫羞红了脸垂下头去。这就是气质的不同了。

可是看人的气度,有时也是不简单的。像这位船夫大人在手心里齐筷子。是很明显的是职业习惯性动作,但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外表,那可就要别具慧眼来辨别了。像《吕氏春秋》说的:相玉者,患石似玉。相剑者,患剑似吴干将。贤主患辨者似通人,亡国之君似智,亡国之臣似忠。

识人如辨物,那一种似是而非的赝品,最会把人难倒。玉和石,是很容易分辨得出来的,但是遇到一块很像玉的石头。那么珠宝店的专家,也感到头痛了。至于评断宝剑也是一样,普通的生铁所铸,锋刃不利的,一望而知。但是样子很像什么干将、莫邪的古代名剑,也会令古董商人头痛。对人的认识更难。因为人是活着的,是动的,会自我巧饰,所以一个很贤能的君主,也怕遇到那种耍嘴皮子能说善道的辩士,弄得不好就误认他是有真才实学的通人,予以重用而终于误国。历史上更有许多亡国之君,看来非常聪明;一些亡国之臣,看来非常忠心的。例如大家最崇拜的诸葛亮,也把马谡看走了眼,而自叹不如刘备的知人。

鉴识人,见其器度固难,即使是对言行举止有了认识,也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个性。在荀说的《申鉴》中,有一段讨论到气度的反面个性说:“安舒沉重者,患在后世。”安于现实的人,一定不会乱来,但他往往是跟不上时代的落伍者。“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尊重传统,守礼守常的,又往往会食古而不化,死守着古老的教条,于是就难有进步。“勇毅果敢者,患在险害。”现代语所谓有冲劲,有干劲的人,在相反的一面,又容易造成危险的祸害。

所以认识了一个人的气度,同时还要看他这一种气度在反面有什么缺陷,那么“事上”也好,“用下”也好,才能达到知人善任的目的。

孟子一见到梁襄王,就说他“望之不似人君”。这是孟子的善于识人。历史上的确有许多不像皇帝的职业皇帝,尤其是生下来就是太子的人,常有不像样的。野史的资料,记载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有一次拿起元朝后代皇帝的画像来看,他说:“左看右看。只像是个牛医,哪里像个君临天下的帝王相。”牛医就是兽医的意思。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有许多人是见过的,他的照片,大家差不多都看过,虽然清秀,但却带着点“我见犹怜”的味道,的确也是“望之不似人君”的一种典型。

从“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两句话,就知道孟子的心目中,已经认为这位魏国新王是扶植不起来的,这时也已经注定了孟子将要离开魏国的命运。(南怀瑾)

(摘选自《领导文萃》2006年第8期)

9、本文在材料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10、“我这靴子的面子虽然破了,可是底子好得很。”这位县知事的话有什么深意,为什么会使船夫垂下头去?

11、在个人性格方面,有人因为怠惰简慢而自哀自怜,也有人因为优柔寡断而自怨自艾,“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意并联系社会实际作简要的分析。

声音的联想

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巅。那轻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鸣,玲珑剔透;如水晶,如银铃,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小的,加着装饰音与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地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过去。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里,一切的俗世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都如旧梦般的淡去。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那一刻的宁静,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篇。

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这世界的一切音响——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美感可言。它们嘈杂、吵闹、拘束、紧张、虚伪、造作。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尔传来的一声鸡啼。有时是在清晨,有时却在阴雨未晴的午后。但不管是在清晨,或在午后,那一声孤独而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与向往。那生活——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

间。辽阔的视野,多量而简朴的食粮,淡泊的襟怀,飘逸的想像。在那样的生活里;人属于自然。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自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猜妄。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落”的安稳与舒泰,才可以找回自己,返璞归真,在那亲切的泥土、葱茏的绿野、清洁的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去发现与世无争的安闲,去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和愚昧。

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争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安静。这宁静事实上是一种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而造成那宁静的是山上的流水。那泉水淙淙,似在枕上流过。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的是坠叶与落花。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愁忧虑,也随着清泉流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也随着清泉流远。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迎接我的是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清泉,而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面海的窗子,睡在床上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浑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述说着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声音,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不得不放弃你所执著、所迷惑、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海流中。

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的喜爱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我近来为什么很少去听音乐会。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者的造作;我也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和强作欣赏的虚伪。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乐,但好的太少。当做商品来传播的音乐。和当作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响。(罗兰)

(摘选自《罗兰散文》)

12、文章开篇为什么以麻雀“轻俏的哨音”入题?

13、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宁静”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请解释其内涵。

(2)作者由“一声孤独而悠然的长鸣”将自己的联想引向乡村后,是如何展现乡村生活的?突现了其什么特点?

14、文章第4段和第5段所写的自然界的“清泉”和“海潮”之声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15、文章第6段写自己对音乐的“顿悟”有什么作用?你是否赞同这种“顿悟”,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背着灵魂上路》

1、文中说“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由此可知,“什么”应指“我们的灵魂”。

2、(1)走出家门,在异乡整日奔波,忙碌。尽管景美人多,但人却显得很浮躁,生活得很虚浮。所以说心像一只空匣子,什么也没装进去。(2)只顾忙忙碌碌,却将真我远远的抛在身后,来不及细品生活,感悟人生,成了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3、(1)这一细节意在表明生活忙忙碌碌间,很容易忘却生活的本真意义。用以引出感悟: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2)这一细节表面上看是说朋友们在酒精作用下迷迷糊糊间已不觉身在异乡,实则不然。只不过是借喝酒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停歇,得以细品生活,欣赏人生。

4、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要点:观点明确、从选文中恰当引述论据、能结合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语言表述。

《遗憾也美丽》

5、为什么令人遗憾的生命也会变得美丽,因为许多令人遗憾的生命因不屈的抗争而会变得美丽。

6、第6段的叙述具体翔实,第8段的叙述概括广泛。两种叙述方法的结合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第6段的叙述使文章有了深度,第8段的叙述则使文章有了广度。

7、遗憾是无法避免的。遗憾里孕育着美丽,遗憾的美丽具有更多的慑人的魅力。包容遗憾驾驭遗憾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从容美好。

8、本文开头的设问,很能激起读者的情绪,引发读者的思考;贯穿全文的几个点睛的句子,如“几分迷茫”“几分敬畏”“几多慑人的魅力”等,情感起伏,紧紧牵住人心;几处精彩的引用,如张继等人的诗句、泰坦尼克号的故事等,也把情感抒发得得酣畅淋漓;在描写记叙之中缀以抒情议论,更是情感浓郁,透出作者对“遗憾”的深刻理解。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

9、按照由外形到器度再到人的个性的顺序组织材料,由表及里,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0、提示:这是一句双关语,意思是说:我这县官的底子,是凭学问考来的,不像你这个官儿是用钞票买来的。这句话对船夫买官的丑恶嘴脸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11、提示:①不同意:性格决定命运是一种宿命的观点。性格无绝对的好坏,每一种性格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弱点,人应了解掌握自己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改变自己,改变命运。②同意: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是影响待人接物及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声音的联想》

12、麻雀的声音来自大自然,能净化作者被都市生活、都市的音响所腐蚀侵扰的内心世界。为作者带来“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从而引起下文。

13、(1)“宁静”是一种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2)运用排比、对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乡村生活。突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自由、安详和淳美。

14、清泉使作者的烦愁忧虑流远,在怡然自得中恍如进入世外桃源。海潮使作者感受到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远古与伟大,让人不得不放弃牵恋的一切。

上一篇:科学笔记下一篇:临床诊断专家系统